ZKIZ Archives


2018新興市場頻“暴雷”,基金經理你們還好嗎?

“4月末開始,我們的風險逆轉模型就顯示了加倉新興市場的信號,但一個個始料未及的風險事件無奈讓我們清理了此前頭寸。”某外資基金經理對記者感嘆。

第一財經記者也梳理了多家外資機構的年初展望,結果顯示,年初的預測幾乎成了“反向指標”——“預計美元2018年仍有10%下行空間、亞太新興市場跑贏是我們2018年最具信心的預測”。在機構銷售、客戶的壓力下,二季度仍在“死撐”的策略師也不得不在年中大幅調整預測,動輒超出10%的預測調整幅度在面子上雖說掛不住,“但該出手時就出手,錯了就要認,好在今年大家都錯。”某外資行策略師感嘆道。

其實,2018年被基金經理無奈稱為最“糟心”的一年,尤其是布局新興市場——2月美股閃崩後,新興市場被拽入深淵;3月開始,貿易摩擦“噪音”不斷,新興市場頻受沖擊;4月開始,美元急速走強,一個月飆升4%,新興市場再度股、債、匯齊跌;這一跌就跌到了7月底,當市場剛開始反彈,8月10日曝出的土耳其危機再度將新興市場拽入深淵。

下一步,究竟市場會如何演化?此時,被一波波意外“打蒙”的基金經理和策略師,似乎已鮮少發聲給出明確的預測。“2018年的一切也說明了,不要用預測來投資,也不要把自己框死在預測里,投資不是對、錯的遊戲,關鍵在於賺錢。你要說新興市場何時能反彈,如今便宜的估值並非一個必然反彈的前提,我們仍在等待觸發因素。”澳洲安保資本(AMP Capital)基金經理納埃米(Nader Naeimi)對記者表示。

預測盡成“反向指標”

以某家美系外資行的外匯預測為例,其年初對於歐元/美元、美元/盧布、美元/人民幣的預測分別為1.3、58、6.2;而到了年中,預測大幅調整到了1.16、61、6.6。

同時,記者也發現,幾家巨頭資管公司年初對股市的預測皆為唱多新興市場,看空美股,原因是美股估值高企、超低波動率不可持續、順周期的財政刺激(稅改)將惡化財政狀況。然而,美股如今不但回歸到了年初閃崩前的高位,納指指更是創下歷史新高,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迄今跌幅已接近10%,更別提個別國家的股市跌幅超出了30%。

紅線:MSCI美國;白線:MSCI新興市場

“年初看漲新興市場的預期實在是太高漲了,我們是當時極少數拍美元/人民幣全年6.8的機構,但在銷售的壓力下,也被迫改到了6.6。”某德資銀行策略師對記者感嘆。

接連不斷的“出乎意料”充斥了2018年。年初,全球經濟同步增長,這使得市場認為其他貨幣比美元更具吸引力,即使美國經濟仍表現良好。早前更有觀點認為,美國經濟的強勁主要是因為不可持續、甚至危險的晚周期財政刺激,這可能會提前使得美國經濟周期終結,並留下巨大的財政赤字後遺癥。然而,幾個月後,市場發現美國經濟增長實在是太強了,使得多年來讓市場相信“中性利率更低、本輪加息周期的利率不會高於3%”的美聯儲也開始拋棄了這個舊故事,開始考慮加速加息。

同時,歐洲、中國、日本經濟增速又開始放緩,而新興市場隨之陷入巨震,尤其是受到貿易戰、資本外流的夾擊。疊加美聯儲縮表,此前不斷湧入新興市場的全球資本開始瘋狂撤離。

“去年歐元對美元大漲超10%,年初歐元多頭的倉位也十分擁擠,一旦與其逆轉,頭寸的集中清理將造成市場巨變。新興市場股市的巨震也是同理。” 納埃米告訴記者。

基金經理“壓力測試”

比起還能順勢修改預測的策略師,投入“真金白銀”的基金經理更度日如年。尤其是對於做基本面選股、只做長倉而無對沖的基金,2018年無疑是一場“壓力測試”。

先不論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跌了10%,外匯的風險就令人難以承受。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表現最差的幾個新興市場貨幣為——阿根廷比索(-20.1%),土耳其里拉(-17.53%%),巴西雷亞爾(-10.62%),俄羅斯盧布(-5.76%),澳元(-4.36%);表現全年最佳的墨西哥比索漲幅為9%,但該貨幣過去兩年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恫嚇下早已貶無可貶,位居第二的哥倫比亞比索漲幅也僅2.6%。

“有時根本沒法做外匯對沖,例如土耳其里拉,動輒暴跌20%,這類貨幣波動性極大、流動性很差,對沖成本高昂,” 某位於荷蘭的新興市場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早前就預計到土耳其的狀況不可持續,因此這一國家是我們避免配置的。”

上述基金經理也表示,“雖然市場艱難,但我們仍相信新興市場企業盈利情況並沒有惡化,只要貿易摩擦風險有所消散,還是有很多‘撿便宜’的機會,當前市場估值已經回到了接近2016年的水平,例如韓國的科技、金融板塊等都是我們看好的。”

對於投資A股的外資基金經理而言,各類挑戰也難以避免。“波動波動就習慣了。”雖看來調侃,但這似乎成了今年外資對A股的直觀感受。

“一開始做A股的時候,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不被市場帶著走,板塊輪動飛快、受散戶情緒影響大是這個市場的特征,現在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抵禦各種噪音,因此基金經理需要找時間獨立思考,否則會被帶著到處亂跑,例如今年以來幾乎每個月的市場情況都不同,甚至相反。”曾經供職於挪威主權基金的荷寶亞太區股票中國研究總監魯捷對記者表示。

所幸,外資機構一般的績效考核期為3年,因此只要相信持有公司會長期跑贏,那麽基金經理一般不會因短期波動而頻繁調倉,除非持有公司的基本面與預期出現重大偏離。

全面反彈時機未到

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在問的一個問題是——說了幾個月要反彈了,那麽新興市場究竟何時反彈?

“估值已經顯著改善,但吸引人的估值並不是一個市場必然反彈的前提。任何持續性的翻轉都要一個觸發因素。” 納埃米對記者表示,2016年新興市場的大反彈是由多重因素推動的:1)估值非常便宜;2)美國通脹下降、美聯儲加息停滯;3)企業盈利複蘇。

多位基金經理也表示,在目前貿易摩擦、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尚未淡去之時,仍選擇靜觀其變。其風險模型顯示,A股和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仍在觸底的過程中。

“MSCI 新興市場股票指數的市值主要集中在大中華區和北亞市場——中國內地、中國臺灣、韓國、中國香港占據了指數總市值的近 60%。因此,複蘇的關鍵似乎還在中國。” 渣打銀行全球宏觀策略主管羅伯遜(Eric Robertsen)對記者表示。

不過,美國並非高枕無憂。羅伯遜對記者稱,“納指再度創下紀錄新高,標普500指數也回複到了1月高位,上周波動率(VIX)指數仍維持在10%的歷史低位,一個月期標普實際波動率甚至低於6.75%,這意味著日均隱含波動僅不足50bp(基點)。一旦新興市場風險加劇,這種情況難以持續。”

當然,更理想的情形是,貿易摩擦風險淡去、土耳其危機暫時化解,那麽全球股市可能大幅反彈,加倉新興市場貨幣、股市的機會也就不遠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明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