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白天上班、晚上上課 不想被淘汰科技人要能軟硬兼備

2012-10-15  TWM




當科技廠紛紛跨界伸展觸角,生產電腦起家的華碩做手機,做手機起家的宏達電跨足平板電腦;科技圈裡也有一群人跨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將軟硬體完美結合,在上萬種App中脫穎而出。

撰文‧翁書婷

「我很失望,台灣根本沒有我要的軟硬體整合人才。」去年五月,前宏碁執行長、現任聯想歐非中東地區總裁的蘭奇(Gianfranco Lanci),在請辭之際,對台灣科技業拋下了這句重話。事隔一年,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某個論壇裡也毫不客氣地說,「台灣的PC產業不是被手機打敗,而是被自己打敗;台灣要打破軟體歸軟體、硬體歸硬體的模式。」發揮創意整合軟硬體 賺進可觀利潤蘭奇與簡立峰的話雖然說得難聽,但卻都在講同一件事||台灣科技業缺乏軟硬體兼備的人才。一位電機系畢業,在緯創電腦任職,有五年經驗的硬體工程師阿奇就說,「公司在軟硬體整合方面採用團隊合作,但硬體工程師常常不大懂軟體工程師在說什麼,若有人兩個都懂,那就會變成很好的Link(指溝通橋樑)。」但當追問他,那為什麼自己不會想要成為這樣的通才?阿奇想了想然後搖搖頭說,「軟體的學習門檻也不低,真的要很厲害,得花個三、四年以上的時間,現在工作就已經被綁得死死的,怎麼可能有時間去學!」阿奇的說法點出科技業缺乏軟硬體整合人才的原因,軟體與硬體工程師在公司任務劃分得很清楚之外,軟體與硬體門檻都很高,兩者要專精兼顧太難,在工時長、工作壓力又很大的狀況下,先顧好一邊就好。

不過,現在有一群人想的與阿奇不太一樣!這群人與阿奇相同,都是電機電子或機械科系畢業,過去也都是從事與電腦電子硬體相關的工作,但是他們都大膽跨出自己熟悉的硬體領域,在假日或下班後,前往資策會、巨匠電腦、台大資工等專業課程教室裡,摸著電腦鍵盤、眼神專注,仔細聆聽老師講著Android(Google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iOS(Apple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以及C/C++、JAVA(基礎程式語言)等電腦程式怎麼寫。

這群人不像阿奇把軟硬體整合想得那麼艱難複雜,他們修習軟體課程時間不是很長,通常才幾個月到半年,與資訊工程系本科畢業生比較之下,也許並不專精與熟練,但他們卻看到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背後帶來的龐大軟體應用商機。App(應用程式)成為他們「軟硬整合」最佳切入口。

更重要的,在學寫App之前,他們早想好自己要寫出什麼樣的程式,要怎麼賣錢。因此,當寫App的同業都大嘆,寫App競爭越來越激烈,民眾都愛免費App,寫App很難賺錢的同時,這些人卻靠結合硬體設備或技術的App,一個月就賺進百萬元營收。本來從事硬體設備買賣,後來切入手機應用軟體,今年三十六歲的黃高新就是最好的寫照。

黃高新熟練地拿起iPhone,打開自己設計的i-car App,手指頭在手機上面輕輕地滑動,就可讓停放在遠處的汽車車門自動上鎖解鎖、遙控防盜設備、發動引擎並打開冷氣,「若車子停在停車場,卻忘記停放的位置,也可遙控喇叭發出聲響找到車子;就算你人在美國也一樣可以遙控、監控台灣的車子。」笑起來還有幾分靦腆的黃高新,高興地介紹這項他辛苦研發的產品,「這樣一個App一組可以賣三十美元。」這是一般○.九九美元App三十倍強。且「還沒有上架,就已經有美國汽車配件廠TESOR,跑來台灣找我談合作。」此外,黃高新也順利申請到中國、日本專利,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六百萬新台幣的營收。

黃高新走上軟硬體整合之路,其實來自於一場生意的大挫敗。他在明新科技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做起電器自動化控制生意,向美國公司訂購已經寫好軟體程式的手持裝置,然後自己研發接收這套程式的硬體設備,最後將整組設備賣給汽車旅館、汽車改裝廠,讓使用者可以自動遙控窗簾、燈光、空調等系統。

同時滿足消費者與廠商需求 訂單接不完「這樣一台東西就要十萬元,當智慧型手機、平板大量賣,一台只要一萬元左右,根本沒有人要買我們的產品。」加上黃高新又太大膽,投資了很多硬體設備,結果賠了一屁股,負債達一五○○萬元,逼得他開始思考如何轉型。「那時悶在家裡一年,吃不下也睡不著,本來是當老闆,從雲端掉下來的日子很不好受。」黃高新回憶。

一心想東山再起的黃高新,冷靜分析後發現,就是因為太著重於硬體設備,疏忽了軟體的競爭力,於是他大轉型,心想著要設計一個可以在遠端控制汽車空調、門鎖、引擎等的手機應用程式。沒有軟體背景的他,跑去巨匠電腦上課,而剩下的時間就躲在家裡研究怎麼把手機軟體與車子硬體配備連結在一起,「我砸下一百萬元,自己研發車用主機電路與硬體,軟體的部分除了補習班外,也上國外網站找資料看別人怎麼做,每天只睡兩個小時,長達半年時間都在研發。」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他終於將產品開發出來。

台大農業機械所畢業的李明達,則是另一個成功整合軟硬體的案例。

三十五歲的李明達與多數人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在一家數位機上盒品牌廠上班,工作內容就是設計數位機上盒的硬體設備,薪水穩定,一年破百萬元不是問題。但在iPhone風行以後,李明達卻注意到App的風潮,於是辭去了外商硬體工程師的職位,學起iOS與Android的程式設計。

後來李明達所設計的App「移動書房」(數位內容閱讀軟體,此一軟體主要應用於閱讀電子書),在比賽中得了大獎;自此,各種手機應用程式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一年來已經累積近兩百萬元的營業額,他分析「移動書房」得獎的原因說到,「因為我懂得軟硬體整合的加密技術,客戶不會擔心書籍的智慧財產權被拷貝,這是純資工背景的人比不上我的。」而未來,李明達還打算結合自己的農機硬體專業,為種植文山包種茶的老家,研發溫室自動控制的行動軟體。

校園吹起實務風 師生一起換腦袋除了這些上班族外,在台大校園裡,也吹起軟硬混血風潮。一個秋日午後,踏進台大資工所的行動裝置與人機介面實驗室,三十幾位學生手拿貼滿電路板或感應器的蘋果iPhone,正七嘴八舌地討論研發成果。這群學生有一半是電機跨資工的軟硬混血學生。「這個比例是三年前的十五倍,」打造這個實驗室的資工系教授陳彥仰說,他是全台灣第一個開設手機應用軟體程式課程的老師。他帶著學生打造台灣第一個醫療用行動軟體「DR.Pad」,不但成功拿下國際知名投資風向雜誌︽紅鯡魚︾「亞洲創新百強」獎項,也讓台北榮總的內科醫師讚不絕口。

陳彥仰帶學生走出實驗室走入人群。新生訓練課程,他就要學生到捷運站,請學生認真用眼、耳、口、鼻、觸覺等五官仔細觀察買票民眾的一舉一動,然後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最後寫成一個手機程式。

這樣的安排是他的精心設計,「台灣長期為國外大廠ODM(委託設計與製造)、OEM(委託製造),以前學生只知道就是要把東西做得重量越輕、體積越薄、速度越快,不問為什麼,就是一古腦兒去做。」但數位匯流、軟硬整合的趨勢下,這樣的思惟卻全部都要倒過來。學生需要觀察最流行的是什麼?必須知道產品是設計給誰用的?想解決生活上什麼樣的問題?

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民眾下載的手機應用程式中,有九成以上的應用程式都是免費,因此,許多程式設計業者苦不堪言,大喊賺不到錢。而且軟體很容易被盜版,要維護智慧財產權很不容易,但軟硬體整合式的App讓人願意掏出錢來,毛利又比較高。當這些科技大老大喊軟硬體整合的同時,這群人早已準備好要成為未來需求的最佳人才。

熱門程式設計課程何處學?

機構資策會台大資工巨 匠課程名稱1. C/C++、Java基礎程式設計2. iOS╱Android程式開發1. C/C++、Java基礎程式設計2. Android程式開發1. C/C++、Java基礎程式設計2. iOS╱Android 程式開發3. Windows Phone應用程式開發時數15小時短期課程至600小時完整課程皆有每門課皆30小時C/C++為12~15小時,Android為48~108小時、Apple iOS為60~90小時、Win Phone90小時收費約8000元至12萬元(課程種類繁多依課程難易度與時數不同有所調整)每門課皆5000元基礎如C/C++:約7500元,專業應用程式開發約為4萬元至6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82

印度只有在晚上才能增長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qh9l.html

讀書筆記:《印度只有在晚上才能增長》

如果你想把自己弄得更加壓抑,這本書絕佳。

書名有趣:"印度的經濟只有在晚上等官員們睡覺之後,才能增長" 
"India Grows At Night", by Gurcharan Das, 2014.

(1)書中講,在2009年大選之後,542位國會議員中就有150位曾經有過犯罪記錄。(第46-47頁)。
fractured Parliament cannot be depended on when 150 out of 542 seats were occupied by members with criminal records after the 2009 general election.

(2) 書中寫道,在印度,由於政府腐敗無能(無為),老百姓對政府開辦的學校沒有信心,"35%的印度小學生被迫上私立學校。在城裡,這個比例高達50%。窮人的小孩也上私立小學。每個月學費100-400盧比(即10-40元人民幣)"。(第27頁)

(3)書中還說,印度以前的問題是,成立一家公司或者做一件事,要幾百個批文。現在多了一條:檢查組無窮無盡。inspector raj。(第36頁)

(4)作者的朋友 Navin 擁有一家國防設備廠。他的朋友抱怨,"每週都有檢查組:勞動局,稅務局,海關,警察局,消防局,安全局... 官員們來檢查,你不賄賂,能過得了關嗎?我的生產成本中10%屬於此類搞定費。每週都有"。(第118頁)

(5)從孟買到新德里有6個警察的檢查站。司機必須留下買路錢給警察。某日,某檢查站的警官的女兒結婚,賄賂也翻番。某司機無錢可交,在路邊額外等候了4個小時。幾年前,這條路拓寬為4車道和六車道。本來車速提高,但是檢查站的索賄花掉的時間正好抵消這個提高,打回原形。(第117頁)

(6)在印度,行賄太普遍。200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公民承認賄賂過警察。40%的公民承認賄賂過執法人員"。(第120-121頁)

(7)作者是個印度長者,曾經擔任過P&G 寶潔的印度公司的CEO。他對印度的社會和民主讚不絕口,充滿信心,"A weak state, strong society". "History is no destiny"。可是讀者難免唏噓感嘆。弱者可能想流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56

成功人士週日晚上的9個習慣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0617

對上班族來說,週日晚上恐怕是每週最難熬的時期。週末的歡愉即將告一段落,下周工作的煩心事奔湧而來,有點負面情緒在所難免。如何才能打消焦慮,讓自己精神飽滿地迎接新一週的挑戰呢?不妨看看職場成功人士都怎麼做。

Laura Vanderkam在其著作《成功人士週末都幹什麼》中提到,在週末晚上,成功人士往往會做以下九件事情:

1、他們和家人、朋友共度品質時光。成功人士明白接下來的工作日將會異常忙碌,可能不會有時間,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與親愛的人一起度過最後的休息時間。

2、計劃一些有趣的事情。Vanderkam表示,這樣做非常重要,不僅能為你的週末增添不少樂趣,還能讓你忽略週一早上的煩心事。比如有人幾乎每週都和家人一起聚餐。你還可以去看場電影,做做spa,或者打打保齡球。

3、為即將到來的一週做好計劃和安排。一些成功人士喜歡在週日晚上安排日程表,為接下來的一週設定好目標和截止時間。

4、做運動。職場諮詢師Egan建議,散個步,打場網球或去健身俱樂部報個班,都是不錯的選擇。Vanderkam在她的書中就踢到,電視機行業的Aliza Rosen就會在週日晚上18:00做做高溫瑜伽。Rosen表示:「這可以幫助我排出過去一週的毒素,讓自己更加專注於第二天的工作。」

5、拾起曾經的閱讀計劃。很多成功人士都養成了睡前閱讀的良好習慣,所以週末晚上他們也會照常看書。

6、完成上週的承諾。在上週的工作中,我們可能會答應很多事情,但卻沒有精力去跟進。週日晚上,我們可以不被打斷地回覆郵件,完成沒有實現的承諾。

7、放鬆自己。如果你意識到即將面對忙碌的一週,那麼吃一頓健康晚餐,並美美的睡上一覺就非常重要。「為你的身體和大腦加滿油。」

8、做志願者。Vanderkam在書中寫到,結束週末另一種不錯的方法是做志願者。沒有什麼比幫助其他人更讓你精神放鬆的了。通過做志願活動,人們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從精神上結合在一起。

9、以高昂的狀態度過週日晚上。無論你心裡怎麼想,週一終究會來。所以,儘可能保持正能量,以積極地心態結束你的週末。

不過,說了這麼多,旁人的做法只能作為參考,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你才能愉快地度過週末最後的時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83

早上7點到晚上10點 立委的一天都在幹嘛?! 生活實錄》開會、跑紅白帖……一天趕好幾攤



2015-09-28  TWM

你是否曾因立委出席家族喜慶活動而感到臉上有光?選民服務,是許多鄉親檢視立委表現的重要指標。但日復一日的紅白帖行程,正一點一滴榨乾了立委的問政精力,也一點一滴地侵蝕國家競爭力。

七月底的晴朗早晨,剛甦醒的陽光正要驅走前晚的微涼,嘉義市選出的民進黨籍立委李俊俋,已經從服務處大門鑽進休旅車後座,才剛坐定就翻閱起手中的行程表與訃聞。雖然時間不到上午七時,市區主要道路都還空蕩蕩的,他還是不厭其煩地與助理確認行車路線,深怕一個不小心,耽誤了參加公祭的時間。

白天問政 傍晚回選區

「每天幾乎都在高鐵上遇到同事」「農曆六月,是一年裡告別式最多的時候,每天早上跑個三到五場是很平常的事。」他身上穿著印有姓名的馬球衫與牛仔褲,腳下踩著輕便的氣墊鞋,解釋自己休會期間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出席所有的婚喪喜慶活動,「立法院有開會時,真的趕不到的攤還可以託人送花致意,但是在暑假,我沒有缺席的理由。」一個上午,李俊俋就跑了四場公祭;午餐也是邊吃邊向辦公室助理交代工作。下午,他又搬著板凳到選民家門口泡茶聊天;晚餐後還有一對一預約的選民服務時段。「開會期間,我五點半起床趕第一班高鐵到台北,傍晚再回來跑攤到十點。休會就是不斷參加地方上的紅白帖和社團活動、做選民服務,生活一直這麼重複,轉眼明年又要選舉了。」他拿起杯水快速吸了一口,臉上帶著苦笑。

「高屏地區立委大概都搭早上六點半第一班高鐵上台北,下午四點半或五點半再搭回左營,每天幾乎都在高鐵上和同事們見面。」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一踏出高鐵站,立刻換乘助理駕駛的小轎車,手機還一邊響個不停。

一般人想像中的國會議員,大概就如同影視作品裡描繪的,總是西裝筆挺地穿梭在企業鉅子與政治人物之間;一場神祕的晚宴,可能決定了難以想像的龐大利益。

在台灣,這樣的場景或許同樣存在,卻絕非常態。大多數的立委寧可像他們這樣,套上繡著姓名的背心與不起眼的便服四處奔跑,期望留下勤懇親民形象。

立法委員,全國僅有一百一十三個名額、手握各種權力的「特殊族群」,其薪酬福利以及生活形態,不免令人好奇。

身為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國家給予立委的待遇當然不能太離譜。目前每位立委月薪為十九萬零五百元,含年終獎金年薪約兩百五十萬元。但除了薪資以外,立委依《立法院組織法》享有額外的行動電話費、油料、文具、服務處租金、國會交流經費、健康檢查等津貼。二○一二年,為回應社會對於立委「自肥」的質疑,立法院曾自刪補助津貼,目前每人每年約能額外支領逾百萬元補助。

根據《憲法》,立委每屆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然而這四年當中,立委可不是從頭到尾都得死守在國會。立法院每年集會兩次,分別是二月至五月底,以及九月至十二月底,遇特殊情況得延長集會或召開臨時會。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非集會時間就等於立委的寒暑假。

儘管休會期間不須定期赴立法院,有些立委也會利用假期到國外參訪或從事國際交流活動。但對區域立委來說,這難得的空檔,就是最好的「拚選舉」時機。

「一般時候我是上午問政,下午跑選區。休會期間當然就是把更多時間投入地方事務。」擔任立委超過二十年的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過去兩次選舉都大贏對手三萬票以上,基層實力相當穩固,卻絲毫不敢輕忽選區事務,「別人的好日子,就是立委的壞日子,但身為民意代表,我沒有選擇的權利。」他說得理所當然。

丁守中和李俊俋兩人,無論所屬政黨或選區屬性都南轅北轍,日常行程作息卻近乎雷同,可見選區服務,確實是立委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重點放錯了嗎?

「有人連最基本的開會都做不到」「立委跑紅白帖的頻率和在立法院專業的問政時間一定是衝突的,在○八年以前,很多立委甚至連最基本的簽到開會都做不到。」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說,「但在過去,這樣不適任的立委還是能不斷被選進國會,讓我們開始質疑,是不是台灣的選舉文化和選民素質出了什麼問題?」根據《今周刊》民調,選民最期待立委完成的三項責任,依序是「監督政府和審查預算」、「爭取地方建設和福利」、「反映民間團體意見」,與紅白帖有關的「選民服務」則僅排在民調中第五位。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總經理戴立安分析,雖然多數民眾不認為選民服務是立委最重要的職責,但值得注意的是,「爭取地方建設」排名第二,顯示選民相當重視立委是否花足夠的時間關注選區大小事。

跑攤頻率能降低嗎?

「民意跟專業,我們盡量兼顧」「做民調,選民一定告訴你立委問政專業是最重要的,但現實中還是希望看到一個隨時能夠出現在附近,聽聽你需要什麼的民意代表。所以我們必須盡量兼顧。」立委賴士葆分析。

儘管立委平時各有所長,卻也不是三頭六臂,複雜的預算法案內容,甚至繁瑣的選民服務及婚喪喜慶活動,都不可能由立委獨力完成;分身乏術時,大多只能由助理代打。

根據現行法令,每位立委每月最多可申請四十一萬兩千元的助理薪資,以及八萬四千元的加班費,用來聘請八到十四位公費助理。

儘管立委讓親友擔任助理領取薪資的狀況時有所聞,但這筆經費時常不足以負擔立委聘請助理開支。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有人會自掏腰包、有人靠民間基金會支應,也有立委會接受「贊助」,讓實際替立委工作的助理,名義上任職私人企業,並由私人支薪。曾有欲轉戰地方首長的立委利用類似方法,一口氣在地方上聘請了數十位選民服務助理。

公費助理制度僅規定助理薪資總額,並未限定立委要如何使用助理,因此各立委國會辦公室助理人數落差相當明顯,不少資深助理建議將「專職國會助理」法制化,建立徵用機制篩選助理水準以確保問政品質。

「雖然席次減半之後,不認真的立委變少了,但如果一般人只是投完票就算了,對於自己選出來的立委究竟在做些什麼並不感興趣,立法院終究很難真正透明,並且符合人民期待。」在公督盟常務理事顧忠華眼中,關注與了解,正是國會改革最重要的第一步。

跑紅白帖、幫喬事、跟選民泡茶,立委快變里長伯立委一天裡的行程中,選民服務占了很大一部分,以李俊俋7月29日(休會期間)的行程為例,清早參加公祭、下午和選民泡茶,就連購屋糾紛,也要幫忙調解。

07:00-10:00

四場公祭

10:30-10:50

調解選民購屋糾紛

11:00-11:45

陸委會官員拜訪

12:15-12:40

午餐、文宣會議

13:15-15:00

商討選戰

策略

15:50-16:20

聲援環島反課綱學生

16:30-17:30

到選民住所泡茶

18:00-18:30

嘉義縣市鐘錶鏡片聯合會理事長交接

18:45-18:55

晚餐

19:00-22:00

一對一選民服務(當天8人)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90

“一年在家總共住了七個晚上” ——援藏幹部的故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441

波密縣的天麻基地,被當地人稱為“天麻局長”的援藏幹部肖國鑫正在查看他帶領當地群眾種植的天麻。在西藏他一待就是近6 年,作為林芝地區波密縣農牧科技局副局長,通過他的帶領,波密縣三分之一群眾種植天麻。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2015年9月25日,夜已經深了。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魯朗鎮一個村莊的一間板房里,49歲的援藏幹部蔡家華還在和他的同事們討論魯朗旅遊小鎮的建設情況。

這個板房也是蔡家華和同事們在工地上的宿舍。快要過中秋節了,在許多人和家人團聚的時刻,他們卻不得不留守在異鄉的工地上。

49歲的蔡家華是廣東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的領隊,是林芝市的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在過去的2年里,蔡家華終日所想的,莫過於如何讓“魯朗小鎮”如期交工。

之前,為了踏勘魯朗小鎮的旅遊規劃,蔡家華曾多次騎馬翻越4500多米的德木雪山和雅屹河谷,一走就是七八個小時,“由於林密路滑,我也從馬背上摔下來過。”蔡家華說。

按照計劃,明年5月魯朗旅遊小鎮將進入試運營階段,蔡家華和他的同事們必須與時間賽跑。資金、材料、人力還有各個投資方的協調,一系列難題擺在蔡家華面前。眼下,他要解決的最棘手問題是:在冬天,項目可以照常施工以不影響整個工程的進度。

第二天一大早,蔡家華還要趕赴林芝市區參加林芝旅遊節的開幕式。從魯朗到林芝要翻越4700多米的色季拉山,走1個多小時的盤山公路。這對他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

投資30億元的“魯朗小鎮”是廣東省的重點援藏項目,耗費了援藏幹部的大量心血。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系列活動中,該項目被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贊譽為“援藏工程的豐碑”。

2014年,在中山大學的一次校友演講上,蔡家華曾回顧了自己在西藏不一樣的感受。他說:到對口幫扶的波密、察隅等縣調研時,來回都要穿越318國道那著名的排龍天險和通麥天險,“路在懸崖峭壁上,下面是咆哮的帕隆藏布,每次都讓人心驚膽戰”。而最辛苦的時候,他還要和同事們在十多處泥石流上攀援行走,一天徒步十三個多小時。

“2012年,我妻子掐指給我算過:一年在家總共住了七個晚上。其實,別看我這七尺男兒,有時也會在深夜里悄悄流淚。”蔡家華說。

不過,即便如此,第六批援藏幹部結束工作回粵時,蔡家華卻選擇留下來。

和他一起留下來的,還有肖國鑫。

肖國鑫經常到農戶家里指導他們種植天麻。除此之外,他還會向一些種植技術過硬的農戶傳授種植靈芝的方法。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援藏幹部魏建坤在魯朗一待就是將近4年,每天關註著工程的進度,查看人工湖的水壩安全狀況。閑時,他最喜歡在小鎮後的山坡上俯瞰正在建設中的旅遊小鎮。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在夜里,援藏幹部們在板房里繼續討論著建設國際旅遊小鎮的事宜。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肖國鑫是林芝市波密縣農牧科技局的副局長,私下里大家都叫他“天麻局長”。2010年7月,46歲的肖國鑫離開汕頭農業局,作為廣東第六批援藏幹部到波密縣幫助當地發展天麻產業。

波密縣位於西藏東部喜馬拉雅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交匯地帶,此地盛產藥用價值高的天麻。2004年,當地便提出發展天麻產業的計劃,但進展緩慢,直到肖國鑫來了以後,狀況才逐漸改善。

肖國鑫先用五十多天的時間走遍了波密縣的10個鄉鎮。通過調研,肖國鑫很快發現藏民種植天麻熱情不高的原因:密環菌的質量影響天麻種子成長;天麻育種技術落後,一個天麻種子的成形需要整整兩年。

當時波密天麻生產所需要的密環菌都是從內地購買後,經過長途顛簸到達波密的,這就造成密環菌存活率較低。

之後,肖國鑫因地制宜在當地修建了第一座密環菌生產廠。他還與當地藏民一起到山上采集野生天麻後,將野生天麻放在溫室大棚培育。不斷研發新技術後,肖國鑫把原本兩年育種時間縮了一半。一年後,波密天麻產量就翻了兩番。

到2016年7月,第七批援藏幹部將結束援藏工作,林芝也將迎來第八批援藏幹部。肖國鑫計劃著,到2016年,他離開的時候,天麻的產量可以達到12萬斤。

廣東援藏幹部的工作也得到了西藏自治區政府的充分認可。2014年6月,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在拉薩接受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聯合采訪時說:“廣東援藏幹部先後建成了一大批市政、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農牧區安居房、學校、醫院等基層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使西藏發展‘瓶頸’大為緩解”。

在魯朗國際旅遊小鎮項目部,蔡家華、魏建坤、黃誌明等援藏幹部在晚飯期間討論小鎮的建設情況。廣東省援藏工作開展以來,這里共投資30億元打造國際旅遊小鎮。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援藏幹部黃憶和魏建坤在魯朗旅遊小鎮的建設期間,時不時來到附近的藏民家里家訪,詢問他們的困難,以及他們對於廣東援建這個項目的看法。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林芝縣,援藏幹部黃憶在他對口幫助的尼瑪大叔家里,幫尼瑪大叔種地栽花。尼瑪大叔院子里的一大片草地,是黃憶找來幾卡車的泥土鋪平的,這樣便可以種菜栽花。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新聞鏈接

1995年,中央派出第一批援藏幹部來到西藏。20年來,累計七批次共六千余名幹部、專業技術人才投身西藏建設,推動西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改善西藏基礎設施,提升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水平的同時,援藏幹部也帶來了先進的思想觀念和管理理念,帶來了內地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在西藏,他們受到了本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進了內地文化與西藏文化的交流、交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92

白天拿焊槍 晚上化身療癒系文青 新住民系列報導》印尼鐵工王磊 靠一台筆電圓夢

2016-04-11  TWM

從印尼飄洋來台,他進到鐵工廠,每天在火花中與焊槍為伍,一做就是四年,但鐵工下班後的真正身分,其實是才華洋溢的作家……

二○一二年,家鄉在印尼的王磊(Justto Lasoo)直到來台灣的前一天,才知道要落腳在台中豐原的鐵工廠。為了讓自己能堅強面對新的生活挑戰,Lasoo入境隨俗,取了有三個石頭的中文名字,他說:「王磊,就是『石頭王』的意思。」

若留在家鄉,王磊一個月頂多賺一萬多元台幣;但在台灣,一天工作連同加班經常超過十個鐘頭,每月就可以賺到三萬元。他說,「來台灣就是要努力工作賺錢,才能好好照顧家人。」

宿舍小房間裡,一張單人床和書桌,就是王磊的全部家當。桌上的筆記型電腦,是他轉換為「文青」的另一個世界。「每次當我(用印尼文)寫作的時候,心裡的感受就會釋放出來,什麼都可以寫,就感覺很快樂。」鐵工的粗獷和文青的細膩,在王磊身上,沒有反差,只有驚奇。

寫出遊子心聲熱愛創作 還向總統投書

下班後第一件事,王磊會換上印尼傳統服裝,做回穆斯林(編按:Muslim,指伊斯蘭教信眾)的自己。打開筆電的瞬間,壓力頓時放下,思鄉的情緒如泉湧不歇。「現在寫的,是講一個移工,很想念印尼的爸爸。就像有時候,我會想念我爸爸一樣。」

每一個獨自來台打拚的靈魂,總能透過網路文章的交流,互相撫慰。「雖然我們都是一個人,但是寫故事出來分享,就感覺有很多人在一起。」這是王磊愛上寫作的最大原因。

王磊甚至成立了印尼筆社台灣分社,鼓勵更多和他一樣的移工參與創作。「工作時,勞動是義務;創作時,就是自己想要的勞動。」

當然,寫作有時還可以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今年台灣總統大選前,王磊在媒體用印尼文投書了一封「給未來總統的信」,提及穆斯林祈禱的自由、固定休假的權益(尤其是看護工作)、降低仲介費等,期盼新領導者,能為外來移民帶來正面的改變。

年初,王磊的新書《我在福爾摩沙找到一道光》出版,網友們紛紛下訂。適逢周日,他提了一大袋新書,從豐原搭車來到台北車站大廳,準備交給訂書的朋友。從事看護的優妮捧著新書說,「在台灣工作的印尼人看這本書,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辛苦,可以激勵人心、給大家加油。」

除了寫作,王磊也透過演講,和移工朋友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印尼之聲》雜誌的教室裡,王磊台上講述生活點滴、台下笑聲不斷,現場互動熱絡。

激出正面力量經常演講 分享心路歷程

《印尼之聲》雜誌負責人沈天德表示,「起初王磊以讀者的身分寫信來,我們發現他很會寫作,就邀他來當特約作家,有時也請他來激勵一下印尼移工朋友。」

有空的時候,王磊還會參加歌唱比賽、登山活動,用行動認識台灣這片土地。他說,「很多美好的事物、風景,要親身體會,才能深刻感受。」

儘管異國生活充實而忙碌,每當夜深人靜,王磊最想念的,還是家人,「只有打電話時,才感覺比較踏實。」新婚不到一年的他,談起相隔兩地的妻子,一臉靦腆的笑容。

在炙熱的工廠,焊鐵工是支撐王磊文青夢的現實身分,他從書寫找到樂趣,把寫作當激勵人生的動力,未來返國仍會筆耕不輟。暫拋文青夢,回到工作的日常,坐在工廠小板凳的他,專心凝視著焊接點,每一次的火花,都得精準到位;一如他每一回的書寫,都能寫進心底。

(本文與大愛電視台《大愛全紀錄》合作,影音檔:https://youtu.be/8NA5_y2586I,本系列完)

撰文 / 孫沛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63

iPhone 6 Plus晚上充電爆炸!蘋果火速換新作為補償

10月9日消息,據美國ABC 30臺報道,iPhone 6 Plus日前在美國再次發生爆炸事故,加州一名女士使用蘋果iPhone6 Plus在晚間充電時突然爆炸,爆炸致使手機附近的物件和家具受到損壞,不過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據用戶伊芙特·埃斯特拉達(Yvette Estrada)告訴記者,當時她正在梳妝臺旁,她的iPhone 6 Plus突然爆炸,造成兩個蘋果手表支架和一副閱讀用老花鏡受損。這是一周內的第二宗iPhone爆炸事件。

“我聽到什麽在噝噝作響,然後我們聽到砰地一聲,火從手機屏幕上冒了出來,”埃斯特拉達說。

事件發生後,蘋果很快做出了回應稱,正在對事故進行調查。同時,提供了一款新Apple Watch,一個充電器和一部新iPhone6 Plus作為補償。但埃斯特拉達也被告知,如果她想升級的話,需要花錢買一部iPhone 7。

目前蘋果尚未公布這起著火事件的具體原因。

此前,美國媒體6ABC報道稱,美國羅文大學的一名學生Darin Hlavaty的iPhone 6 Plus在自己的褲兜中發生了自燃。學生的褲子被燒壞,趕緊把手機扔到地上,並以腳踩滅火,消防人員獲報抵達時,火已經熄滅,所幸並沒有人受傷。

與此同時,三星最近在完成換機計劃後仍在發生爆炸事件。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時間10月5日早上,一部更換後的三星Note 7智能手機在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上出現冒煙的情況,促使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啟動新的調查。而隨後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再次發生一起新更換的Galaxy Note 7手機起火的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39

稻米晚上都關燈睡覺,這一碗飯會是什麽味道?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193

晚上一到,關燈睡覺!

這里不是街道

這里是池上稻田

吃米長大的民族才懂的香味

“人老了,什麽都嘗過的時候,還是那碗白飯最好吃!”蔡瀾說,一個吃米長大的民族,沒有一種食物能比一碗炊得熱騰騰、香噴噴的白米飯更能慰藉我們的胃口。▼

如果在那碗飯上加一勺脂玉般的豬油,讓飯的熱氣慢慢地將凝固了的豬油熔化,發出的那陣米飯和油脂混合的香味,嘗過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一輩子成為白米飯的囚徒了。可惜,這種滋味,因為大家怕豬油不健康就不去吃了,真是一大憾事。

一碗熱飯,一勺豬油和醬油,拌勻就是美味的豬油飯。

日本人也吃米飯,不同的是,他們菜肴是用來下酒的,吃完了菜才去吃飯,叫做“食事”。“吃飯時,配些泡菜,來一碗味增湯,慢慢地欣賞米的香味,這才是對白米飯的尊重。”

米飯料理中炒飯是最基本的一道,哈林哥都知道:嘿蛋炒飯,最簡單最困難。做炒飯的話,蔡瀾喜歡用的是泰國香米,而且一定要是隔夜飯。

日本的中華料理炒飯,喜歡加荷蘭豆,蔡瀾卻認為蔬菜類最好是加芥藍切片

“什麽叫做好吃和不好吃呢?看一眼就知道。先把蛋煎熟了,再混入飯中的,已經不及格,因為把這兩種東西一分開,就不夠香了。”

蔡瀾說炒飯的最高境界,在於炒得蛋包住米粒,呈金黃,才能叫得上是炒飯。要達到這個效果,先得下油,等熱得冒煙,倒入隔夜飯,炒到米粒在鍋中跳躍,才打蛋進去。

“蛋要整個下,不能事先發好,打下去蛋再用鍋鏟翻,就能達到蛋包飯的效果,給蛋白包住的呈銀色,蛋黃呈金色,兩者混雜,煞是好看。”蔡瀾提醒千萬記住用豬油炒,其他什麽玉米油、花生油、橄欖油,都不能燒出一碟好炒飯。爆完豬油後的豬油渣,是炒飯的最佳配料。

彎著腰的才是優質池上稻谷

蔣勛,這位年近70歲的作家,已經在臺東池上鄉駐村一年多,池上以出產優質稻米,以及池上便當聞名。蔣勛去巴黎,也會帶上池上的米兩包、玉蟾園的豆腐乳兩瓶、南門市場的酒糟和酸白菜。

“孔子一直講他的哲學核心是仁,就是瓜子仁,是硬殼里發生生命的部分,我感覺到,我到池上好開心,開始知道佛教說的因跟果,就是種子和果實,必須知道有個循環。”

從2014年秋天起,蔣勛在池上駐村生活500多天

蔣勛說,池上的農民,是他這一年多來真正的老師,怎麽在土地里學習,是在臺北的知識分子沒辦法教他的事。農民告訴他:“豐收時,最飽滿的稻穗都是彎著腰的、更接近土地,如果還傲慢地直立起來,就不是好的稻谷。”

在蔣勛的池上農民“老師”中,有一位叫梁振賢,他讓蔣勛感受到 “土地倫理”,就是要分享:梁振賢平時非常善良,但是到要搶收的季節,他真是六親不認,因為如果一陣雨下來,稻穗全都泡爛了,今年就完了。所以他們搶收的時候,就看到幾家人幫著一家人一起做。

雲門舞集現代舞“稻禾”在池上秋收的田間上演,村民都來做觀眾

談到池上米的品種和優點,身材魁梧的農夫梁振賢滔滔不絕:“池上米好,主要是因為本身自然條件好。平均海拔260米,日夜溫差大;地處卑南溪上遊位置,水源幹凈;產業單一,99%的農戶種植水稻,沒有工業。”

池上鄉位於花蓮和臺東交界,隨手拍一張也是屏保級的美圖

蔣勛感嘆池上的空氣好、水好、土好。梁振賢阿嬤去世的時候108歲,掛著紅燈籠像辦喜事一樣,最棒的是她生前從來不用吃藥打針,就是穿著拖鞋滿街走。“我就在想,我應該找回什麽?或許醫藥也應該適可而止了。”

神話故事里的稻米都是性感女神

在亞洲人眼中,稻米的神靈幾乎都是女性。她有白色的皮膚,稻米碎屑在她周圍立體環繞,女神出場空氣中飄揚著米香。稻株本身的生長反映著女人作為少女、婦女和老婦的三個時期。

在神話中,飽滿的谷粒聯想出懷孕的女神形象

印度的土著伊班族給稻米不同生長期取的名字超過23個,包括“像麻雀的尾巴”、“像懷孕的女人”、“遙遠的召喚”以及“成熟的嘴唇”……

釋迦牟尼的父親叫“凈飯王”,在古亞洲很多人名、地名都跟稻米有關

中國神話故事中白衣女神是觀音菩薩,她看挨餓的人民好可憐,就從自己乳房擠出乳汁,乳汁流入原本空無一物的稻穗中,成為谷粒。接著她更用力擠壓,讓血與乳的混合汁液流出來,流入某些稻株中,這就帶來了紅米、白米兩種稻谷的品種。

類似的神話故事一直在亞洲流傳,最早的水稻發源於中國還是印度卻有些爭議。

國際稻米協會的常博士認為首批稻農很可能出現在印度東北部和泰國北部,他主要是從地理學和遺傳學上來推斷的。

亞州南部的印度、泰國,以及中國南方的水稻種植歷史悠久

從證據來說,倫敦大學的考古學家伊恩·格洛佛博士發現可辨識的最古老的稻米遺存是在泰國北部和越南北部,有超過3000年歷史。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考古發現,是野生種植稻的遺存,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

這個角度看中國的水稻發現,相對早一些。在中國上海南部的河姆渡地區發現的稻米遺存,用C-14測定顯示,距今至少有6000年歷史。這些遺存通常是稻殼、燒焦的谷粒、黏土層里的谷物痕跡,但足夠用來辨別出不同種類的稻米了。

一書·《大米的正確吃法》

在西方,小麥制作的面包是主流,而不是稻米。《聖經》中連新約里都沒出現過稻米這個詞,稻米也從來沒有成為伊斯蘭教的主食,阿拉伯人吃小麥和高粱屬的植物,西歐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把大米當成一種香料。

1585年的英格蘭,人們認為把米和白面包屑放進牛奶里,再撒上茴香籽和一點糖,會對哺乳期的婦女分泌乳汁有幫助。當時還有位叫吉瓦斯馬卡姆的發表過流行食譜:如果您把米放進牛奶里,另外加上糖和肉桂,可以增加性欲。

大約一個世紀之後,英國大量進口稻米,大米才開始被當做普通的飲食材料,不過常常是用來制作牛奶布丁。

一食·安神健脾糙米飯

“思傷脾”在中醫里的意思是讀書多、不運動、容易胃口欠佳、消化不良或便秘。糙米補中益氣,赤小豆健脾濕,百合安神。把這幾樣材料,加上粗鹽、芝麻油、海帶等放入電飯鍋,也可以嘗試放一些小米、眉豆、胡蘿蔔,令你讀書的日子增添一些色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62

每到晚上,我們就被題海戰術隔絕成兩座“孤島”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018

(新華社 曹一/圖)

“媽,我回來啦!今晚作業太多。”在讀八年級的兒子吃過晚飯,比劃幾下籃球,就一頭鉆進自己的房間開始寫作業。他每晚大概從7:20開始奮筆疾書,至少到9:30,最晚會到11:00之後。

七年級時遇到不會的作業,他還會從房間里走出來和我討論,並且寫作業時房間的門是敞開的。到了八年級,尤其是近段時間,基本上就不討論了。是孩子學習能力增強了,作業過程中沒有遇到問題,還是作業太多,沒有討論的從容心情了?

現在他的房門不但關著,而且從里面反鎖著,只有要我簽字的時候是開著的。每晚拿著一摞寫完的作業,他急吼吼地指揮我在什麽地方簽上什麽內容的字。我順從又體貼地簽完字之後,他勉強擠出幾個字“困死了”,牙不刷、腳不洗地就回房睡覺去了。

正如古時《禮記·學記》所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每晚兩個多小時的孤軍奮鬥,到底掌握內化了多少知識內容?且不說今天的我們還有浩瀚的互聯網資源可以利用了。

無數次,在另一個房間看書等待的我,內心糾結到看不明白書上任何一個字的時候,就拿起手機進入班級微信群看看,總會看到家長們有種“打不死的小強”般的精神:學習態度不好就“狠狠批評”,要“嚴格要求”“跟定咬死競爭對手”……唉,看來我是心太軟,想太多了,大家不都這樣嗎?挺著吧!

不過,就這麽挺下去行嗎?我無意中在一個關於項目式學習的紀錄片預告里了解到:今天的教育模式設計於1893年,當時是為了順應工業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今天是什麽時代?是智能機器大量取代人類甚至超越人類的時代,教育竟然滯後時代一百多年,何其荒唐!挺著,甚至以極端強硬的話語權推行並執行這種荒唐教育,何其愚蠢!

每個晚上,疲憊無奈的孩子和糾結無助的家長就像家里的兩座孤島,兩方近在咫尺,卻只能遙遙相望。

每個人可以是座小島,但絕不能成為孤島!“孤島”人生是種絕境!

(作者為河南省漯河市初二學生家長)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673

馬雲:迎接“挪威白天捕魚 杭州晚上吃魚”的時代

“菜鳥將投入上千億人民幣建立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支撐中國未來物流業的發展。在中國實現任何地方都能當日達,全球範圍72小時運貨必達。”5月31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菜鳥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宣布。

馬雲表示,新零售和物流業息息相關。他說,過去短短幾年,中國上市的快遞公司數量已經達到7家,近五年是中國物流飛速發展的五年,五年前全國沒有幾個城市快遞能實現當日達,目前菜鳥物流當日達已經覆蓋到了1500個區域。五年前,全球物流的平均時效約70天,現在中國物流的平均時效已經縮短到了10天。五年前中國海關一年的通關量約100萬,現在每天的通關量就達到了100萬。

馬雲大膽預測,菜鳥正在迎接每日10億個包裹時代的到來。他表示:“中國物流業很幸運,趕上了最好的時代。我們剛剛實現了每天遞送1億個包裹,10億個包裹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近。幾年前也許沒有人會相信,今天‘雙十一’一天的包裹量,就相當於10年前每年的包裹量。”

馬雲表示,通過核心技術和算法的提升,未來中國物流業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他說:“物流業是利潤擔當。過去中國物流業的成本占GDP比重大約是20%,現在已經降到了15%,而發達國家是7-8%。未來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成本降到5%左右,這將為制造業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

“只有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好,骨幹網建設好,制造業才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實體經濟才能支撐國家的發展。”馬雲表示,“這張骨幹網絡包括兩部分,第一是在中國國內打造24小時貨運必達網絡;另一張網是依托一帶一路,在全球72小時必達。”

馬雲指出,這張網必須依靠技術,依靠數據,把全世界的物流聯系起來。“菜鳥物流是要做一個全世界不存在的獨特的體系,這個體系不是順豐,或者聯邦快遞。”馬雲說道,“物流業的發展過去是靠集裝箱,現在靠的是包裹。快遞業的發展消滅的可能是冰箱,因為它的本質是去庫存。”

目前菜鳥物流連接了300萬快遞員,3000多萬平方的倉庫。但馬雲表示,這還不夠。“任何一個單點是不夠的,要連成網絡,要把每個快遞員連接起來,把每個城市和家庭連接起來,24小時貨通全國,72小時貨通全球,在全球的欠發達地區也能實現。”

馬雲認為,世界貿易會因為物流業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會從國與國的貿易變成企業之間的貿易。他表示:“我們必須要有全球觀和全局觀,這是整個行業通力合作的結果。”

在談到技術如何改變物流業時,馬雲表示,技術不會帶來滅頂之災,只會為人類美好生活創造更好的價值。馬雲說:“做大做強的是技術和服務的創新。物流業目前還是體力勞動為主,以後一定是腦力勞動,由大腦驅動,快遞員不能像流水線上的機器人。菜鳥要做物流業的大腦,不是送貨,而是提升物流業的智能水平。物流業是制造業中的服務業,也是服務業中的制造業。”

兵馬未行,糧草先行。按照馬雲的設想,智慧物流的發展,將使得未來挪威早上捕的三文魚,晚上就能運達杭州。

馬雲看到的機遇,也是行業競爭對手看到的機遇。在中國物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馬雲表示:“物流行業要不要競爭?一定要競爭,不競爭不會誕生UPS和Fedex,競爭是為了變得更強大,但是物流業的壟斷不會存在。”做大做強的是技術服務的創新,為每天來臨的10億個包裹做好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