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潮媽熱捧日韓童裝店 月賺廿萬

2011-4-21  NM




又到換季時節,一眾年輕媽咪忙着 幫自己及年幼子女置裝。沒錯﹗童裝也講求潮流,麵包超人、多啦A夢等公仔衫已過時,與大人服裝款式相近的恤衫﹑牛仔褲等,才夠潮夠型。育有三子的 Billy及Joeie兩夫婦,睇中童裝潮服市場,六年前在佐敦廟街開設OTARU KID'S(小樽童裝店),主打日韓童裝,老公做買手,老婆睇鋪兼做形象指導,得到中產潮媽熱捧。創業一年多,已由百多呎小店搬至二千呎大鋪,每月營業額 達七十萬元。去年底,兩夫婦「再下一城」,在銅鑼灣開分店「賺到盡」,兩店上月盈利逾二十萬。

春夏交接,位於銅鑼灣加路連山路的小樽童裝店門口,已擺上鮮花盆栽配木欄杆,猶如一個小花園,再掛上一套套米白及粉色短裙﹑恤衫。上週四傍晚,住在附近的 王小姐接兒子上完游泳班,被小樽門口的「花園」吸引,老闆Billy馬上出迎道﹕「入嚟慢慢睇啦。」王小姐走進店內,由Joeie接棒招呼。七歲的小男孩 立即被沙發旁的玩具箱吸引過去﹐兩位師奶邊揀邊聊起湊仔經,最後王小姐索性回家把三歲女兒亦帶來試身。「你睇佢好瘦。」Joeie拿來一套黃色公主裙,分 析道﹕「囡囡唔可以著緊身衫,反而公主袖膊頭闊啲,加上傘形裙望落去身形肥啲,更加精神。」兩位小朋友在玩具箱旁玩得不亦樂乎,王小姐愈揀愈多,最後買下 三十多件衣服,合共逾八千元。「好多時都有呢啲客,睇完覺得靚便買晒一季嘅衫。」Joeie笑言。

不少客人更因此同Joeie做了朋友,當記者提及想找小朋友拍照時,Joeie馬上致電兩位熟客,兩位媽咪即時答應,雖住在九龍,亦專程陪小孩坐車來到港島拍照。能夠贏取一眾潮媽歡心,小樽的賺錢方程式,離不開湊客﹑入貨及揀鋪三方面。

湊客

★形象指導幫手扮靚★玩具區馴服小朋友正值換季,小樽不論總店或分店,都見到一個個白色四方膠盒,原來是Joeie為熟客預留的衣物。Joeie表示,客 人買滿一千元便可成為會員,有八折優惠,現有五千名會員。入會時,她會記下小孩的性別、年齡、衣服尺碼等。每有新貨到,就會按照熟客的喜好及子女的資料, 預留服飾,每人近三十套,再致電客人來挑選,付款後還可免費存倉,到天氣合適時才來取貨。上週六,住在奧海城的陳小姐,帶八歲女兒Chloe來拍照,順便 試穿Joeie為女兒預留的一大盒衣物。「以前以為買名牌實無死,但顏色沉,又下下要乾洗,細路仔好易整污糟,好麻煩。Joeie教我買日本花衫,令女兒 睇上去更活潑,佢揀嘅衫,我八、九成都會買。」已幫襯四年的陳小姐,每次轉季前兩個月,便幫女兒買定新一季服裝,每季消費超過二萬元。逢週末週日及放學 後,店鋪角落的玩具區,便圍滿小朋友,旁邊設有的紅色大沙發,方便家長幫子女試鞋。「以前帶個仔去買衫,試唔夠兩件就吵住走。小樽布置到好似幼稚園,個仔 有玩具玩無咁悶,我可以慢慢揀衫。」何太第一次幫襯,逗留近兩小時,埋單四千多元。

入貨

★獨家代理穩定貨源★提早一季落訂單★地震後增加韓牌老闆Billy做過大型潮流大人服飾的批發商,兩夫婦睇中日本牌子款式變化多,店內共有三十多個品牌 服裝,七成來自日本。「睇日本雜誌,如《Maria》,見到鍾意嘅品牌,會先發電郵予廠商要求拿貨,及參觀廠房。」Billy專挑中價品牌,現公司獨家代 理三個日本童裝品牌,包括Chip Trip、Whip Cream及Gemeaux。「三個牌子都經常係日本雜誌出現,根據合約,我哋每季都要買下品牌整個系列約五成至七成嘅款式,大約廿、三十萬嘅貨。」 Billy說。日本服飾要提早一季訂購,四月訂秋冬季,八月訂翌年春夏款式。「基本上睇住大人衫嘅款同色調,已估到童裝潮流,例如今年夏季女仔以喱士為 主,男仔興間條衫。」Billy指,三月日本發生地震,連累三、四月份的夏季貨源短缺,「地震後好驚,打去日本廠商無人接聽電話,我哋即時飛去大阪搵佢 哋,知道廠房冇受影響,不過而家係緩衝期,暫時缺貨。」夫婦馬上想對策,將韓國品牌所佔比例提升至一半,最近一個月更兩次飛去首爾採購。小樽的童裝售價由 二百元至逾千元,五至六歲尺碼最暢銷。「日牌質地出名舒服,近年韓牌冒起得好快,但手工細節如袖口、領位始終無日牌做得咁仔細。」他們亦試過「踩地雷」, 「入貨時無得試,望住張相覺得個款靚,入咗幾十件,每件過百元,返貨先知質地無彈性,小朋友個頭過唔到領口位。」Joeie惟有將三歲服裝賣給一歲小童散 貨。每逢轉季,店內都會減價去貨,最低七折。至於定價,Joeie指由於入貨量大,店內衣物定價甚至低於日本當地,毛利約四成六。

揀鋪

★「黐」住食肆吸人流★提早一年「碼」靚位Billy和Joeie都喜歡小孩,大仔已十三歲。○六年,Joeie提出開童裝店,Billy便辭職,夫妻檔 創業。第一間位於佐敦廟街,只有百多呎,「佐敦人流旺,西九龍發展後,由凱旋門到奧海城呢段,大部分是豪宅及中產屋苑,除咗Element,好多人會來佐 敦消費,成個區出名多嘢食多嘢學,附近有馳名的澳洲牛奶公司、九記煲仔飯,葉詠詩嘅葉氏兒童合唱團亦喺寶靈街。」食肆帶動人流,一年後,剛好隔壁逾二千 呎,上下兩層的鋪位騰空,便膽粗粗租下,下鋪上倉。Billy指,開業時賣潮流型格童裝的店不多,反而流行卡通、公仔的可愛型款式。但自進駐佐敦後,帶起 附近類似的日本童裝鋪開到成行成市,最近又有一間賣兒童服飾的店鋪開正對面,現正在裝修。面對激烈競爭,他信心十足道:「好多人以為賣童裝好容易,就算揀 啱位,但一時賣好貴,一時一百蚊兩件大減價,成本都蝕埋,好難撐得住。」睇住對手來打之餘,Billy一年前已「碼實」港島旺鋪,準備開分店。「做落發現 好多客喺港島過來嘅,有啲來食飯,有啲帶小朋友來學嘢,決定開分店後即刻搵鋪,如果等到『旺鋪招租』街招貼出來先至搵鋪已經好遲。」當時,他睇中銅鑼灣加 路連山路不斷有中高檔西餐廳進駐,包括泰式、日式及英式餐館等,人流暢旺,便聯絡地產經紀查詢租約到期日子。現鋪位約八百呎,每月租金四萬元,與佐敦店相 若,開業只四個月,已月賺五萬元。「有好多大陸、東南亞嘅公司走來問我,要加盟做特許經營店,但我唔想,鍾意自己夫妻拍檔做生意。」Joeie笑說。

銅鑼灣分店

開業資料(12/2010)租金*$138,000入貨$500,000裝修$300,000雜費$50,000總投資$988,000*兩個月上期,一個月按金

營業資料

(3/2011)營業額$300,000入貨$160,000租金$46,000雜費$10,000人工*$36,000盈利$48,000*包括三個長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31

京東方低成本升級欲追趕日韓巨頭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20/5MNDE1XzUyNjM5MA.html

「2000年當彩管行業面臨新技術的替代危機時出現了等離子(PDP)還是液晶(TFT-LCD)技術的爭論。如今隨著TFT-LCD成為絕對的市場主導者,又出現了第二次顯示技術大爭論。」京東方集團董事長王東昇在2012國際平板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AM-OLED,以及柔性顯示、激光顯示等新技術誰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導者?

過去10年的國產面板之路被王東昇描述為「我們確實做得很累」,因為一直在背後追趕。如今,面對從傳統的非晶硅(a-Si)液晶技術向LTPS(低溫多晶硅)、Oxide(氧化物),以及AM-OLED技術的升級的新顯示技術革命,京東方等國產面板顯然希望借此機會成為全球面板行業的主導者。

與當初TFT對彩管行業的替代需要另起爐灶的巨額投入不同,同屬半導體顯示的新技術只需要對現有的面板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即可完成。為此,京東方已經開始著手對多條原有生產線的升級。

第二次技術革命

15年前面對CRT替代危機,京東方決定進入新型顯示領域,最終選擇了基礎技術為半導體技術的TFT-LCD。

顯然從今天來看王東昇在技術上的選擇是沒有錯誤的,因為雖然2012年TFT-LCD市場規模增速已經下降到個位數,甚至在電視面板領域出現負增長,但是當初與其競爭的等離子,FED等技術或者根本沒有產業化,或者呈現快速萎縮的局面。

來自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出貨量已經下降315萬台同比下降了26%,其市場佔有率僅有6.1%。而同期液晶電視佔有率達到85.5%處於壓倒性的優勢。

但如今,液晶面板行業自身也來到了一個新技術替代的關鍵時期,對於在非晶硅(a-Si)時代佈局較晚而且一直虧損的京東方等國內面板行業來說,顯然不希望再次落伍。

事實上,三星、夏普、JAPAN DISPLAY等面板企業已率先啟動對新半導體顯示技術的研發。Displaysearch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9月20日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液晶面板主流市場依然被非晶硅技術掌握,包括液晶顯示器、PC以及電視等主流消費電子產品大部分依然在使用這一級數的面板。」

但新技術增長速度很快,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更傾向於使用新技術的面板。張兵指出,LTPS液晶面板主要應用於高端移動產品;Oxide液晶主要應用在高檔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和電視領域;LTPS AMOLED主要應用在手機等高檔移動產品;Oxide AMOLED可能主要應用於電視等中大尺寸顯示產品。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調研數據顯示,目前非晶硅液晶仍為主流,但逐漸呈下降趨勢;LTPS液晶年復合成長率為13%;Oxide液晶為36%;LTPS AMOLED為31%;Oxide AMOLED為135%。

顯然未來5-10年是新半導體顯示技術對非晶硅液晶替代的關鍵時期,僅僅智能手機到2016年全球出貨量就將突破10億台,這意味著LTPS液晶,以及LTPS AMOLED都將獲得寶貴的增長機會。

國產面板商跟進

儘管有如此多新技術的出現,但是在王東昇看來這些新技術依然屬於半導體顯示技術這一大範疇內,「材料和工藝發生了革命性進步,器件結構也簡單多了,但半導體顯示的基本特徵和技術基礎並沒有改變,柔性顯示也同理,這些新舊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

這意味著當初選擇了TFT液晶技術的京東方可以在現有的多條液晶生產線上進行改造來完成向新技術的升級,張兵告訴記者,「這些技術的製程基本上一致的,只有最終升級為AM-OLED需要幾個新增的化學製程,這需要一定的新投資,其他都可以在現有液晶面板生產線簡單改造完成。」

除了能平滑升級之外,讓京東方做出搶跑新顯示技術決定的另一大因素是,其在非晶硅液晶時代佈局太晚導致嚴重虧損。據記者瞭解,從2002年投資北京京東方5代線開始到今年,京東方的總虧損已經超過百億元。

王東昇指出,我們不得不面對顯示面板產業目前所面臨的成長壓力。這幾年來,面板價格不斷下降,大大超出2010年我提出的「生存定律」(即每三年顯示產品性能提升一倍以上,企業才能生存下去)的下降幅度,全球面板企業處境艱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盡快讓現有面板生產線完成升級改造來搶奪新技術面板市場,是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面板巨頭的共同選擇。

為此京東方完成對成都4.5代進行LTPS技術的升級並開始獲得部分智能手機面板訂單。張兵表示,「如果國產面板依然只做電視、顯示器等入門級面板可能依然會虧損,而依靠新技術製造高PPI(像素密度)的新面板是這些企業扭虧的必然選擇。」

不過由於三星在AM-OLED技術和產業化的領先,夏普獨有的IGZO(氧化物)面板技術,以及鴻海對奇美、深超光電5代線、夏普10代線等的整合,新技術面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這樣情況下,京東方通過對現有生產線升級,以及在鄂爾多斯新建5.5代線AM-OLED生產線,其很可能成為與三星、LGD、鴻海等競爭的新面板市場的關鍵一極。

王東昇還特別擔心液晶面板時代國內的重複投資局面,為此他告訴記者,「希望發改委等政府部門等主導行業企業高效利用資源,把控投資節奏,避免無序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38

天然氣價格跳水 中日韓瘋狂掃貨


2013-06-10 TCW  
 

 

中國炒家進場,土地飆漲二十倍……。

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領下,日本爭取到進口美國頁岩氣,未來取代核能發電將會有解……。

便宜再便宜,你可能沒有想到,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居然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

與我們經濟競爭最貼近的韓國,取得了美國的出口許可,生產成本大幅下降……。

一件件大事正在發生。如果我們沒有在現場震撼感受,不會體會當整個台灣還深陷毒澱粉事件時,其他亞洲國家正在為扭轉整個經濟版圖而深入美國頁岩氣現場。

台灣,人在哪裡?

深入美國看到了頁岩氣開採熱潮很精彩,但真正精彩是看到了美國土地上打得火熱的中日韓頁岩氣爭奪大戰;韓國私下動作頻頻、日本正瘋狂掃貨,中國被嘲笑為冤大頭卻是後勁十足,最可怕的是我們的三個競爭對手已經砸下新台幣破兆元打這一場頁岩氣戰爭。亞洲國家的三強鼎立正式成形。

韓國,跑出第一挾FTA優勢私下運作,速度敏捷

又是韓國,在競賽中拿下第一。去年跟英國、印度、西班牙一起取得位於路易斯安那州與德州邊界的Sabine Pass液化天然氣(LNG)長期出口許可。表面上,韓國能跑第一,因為它是東亞國家中第一個跟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

有趣的是,這個Sabine Pass天然氣接收站從進口改出口項目時,美國尚未批准出口頁岩氣資源,天然氣專業公司AWR Lloyd資深合夥人騰芝洲說,這個項目就突然通過了,沒有人知道理由是什麼,成為十多個項目中的唯一一個。偷偷跑出第一,韓國私下運作的實力是亞洲第一。

影響是,韓國搶先一步取得廉價能源,用電與製造成本就能低於台灣四至五成!

即使我們在台塑美國的大本營舒適角(Point Comfort)現場,看到台塑新的競爭優勢,韓國也沒有停下來,悄悄收購了停止運轉的發電廠,準備改裝成為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就地利用便宜的頁岩氣發電進入美國電力市場,私下布局動作比日本與中國都還要快。

搶購美國頁岩氣最可怕的是日本。二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出動訪問美國搶買美國的頁岩氣。五月一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前往休士頓南方六十英里的自由港(Freeport),兩個巨大的天然氣儲槽出現在墨西哥灣畔,這是美國自由港公司,儲槽與設備幾乎快完工,是美國進度最快的出口項目之一。

就在我們抵達的十六天之後,美國能源部正式批准了美國自由港公司可以將美國本土的頁岩氣,在這裡液化成為攝氏零下一百六十二度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日本,預計二○一七年可以開始出口,一年出口量是四百四十萬噸,相當於全台灣三分之一的使用量。

日本,撒錢狂買瘋狂行動讓亞洲天然氣比美貴四倍

這只是日本要的頁岩氣極小部分,自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日本一度關閉所有核電廠,改用天然氣為主的火力發電廠,大量增加液化天然氣的進口,讓日本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而且價格也跟著不斷攀升,前年漲了三五%、去年又漲了一二%。天然氣量大又價增,使得日本出現了貿易逆差,發電成本也居高不下,最後不得不重啟核電應急。

但核災的陰影依然存在,日本要走廢核電這一條路,天然氣不能少,台灣卻因此成為受害者,因為你我家中的瓦斯費、電費都因為日本瘋狂行動而被拉高了,例如台灣家用天然瓦斯創下歷史新高,整個亞洲的天然氣價格更是美國的四倍。

當然,說美國天然氣價格只有亞洲四分之一並不完全公平,因為美國價格是所謂的管道天然氣價格,沒有做過特殊降溫處理,成本自然較低。

包括台灣在內周遭國家要買美國的天然氣,一是要經過零下一百六十二度的超低溫液化過程,其二是天然氣運輸船隊運費也高,第三是必須花三、五百億元,甚至更高的金額蓋天然氣接收站,這也是成本。

但不管怎麼攤入成本,假設能買到美國目前市價的天然氣,扣除液化、船運、蓋接收站成本,還是可能低於亞洲的三到四成,因此買美國頁岩氣,是韓國製造成本之爭、日本走廢除核電之路必須要的解方。

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我們在的自由港到墨西哥灣到美國東海岸,十年來美國沿岸蓋了超過十個類似美國自由港公司的接收站,這些全都想要改成出口,美國政府預計最高出口量是一年四千萬到九千萬噸之間,相當於台灣一年用量的七倍半,總金額超過新台幣兩兆元。

但日本已喊出,美國能批准多少頁岩氣出口,有多少就買多少,一年最少採購六千萬噸,換言之,日本幾乎吃下美國能夠出口的頁岩氣資源。在看似平靜的墨西哥灣,我們目睹了亞洲國家瘋狂搶頁岩氣的戰爭。

只是,在自由市場的美國,批准出口是第一張門票,能不能買到頁岩氣又是另一回事,當市場供應緊俏時,沒人賣頁岩氣給你,你空有出口執照也沒用。

戰爭還要往上延伸搶頁岩氣的開採與礦權,日本竟然已經有五家貿易商在美國、加拿大投入超過一百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億元)購買頁岩氣的礦權。

這場戰爭,一路從美國德州、墨西哥灣到美國內陸州,接著一路打到了加拿大,誰有頁岩氣礦權,日、韓與中國二話不說拿錢砸下去毫不手軟。

中國,乘虛而入重金支援破產美企,蠶食能源產業

這場頁岩氣戰爭最精彩的戲碼是中國投資戰,它被定義為這一次頁岩氣戰爭最大冤大頭。它不是美國的FTA夥伴、也不像日本跟美國的關係良好,所以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的石油、探勘公司屢屢碰壁,在美國,就根本就不允許中國收購美國頁岩氣探勘公司。

但中國的投資卻大膽到令人害怕的地步,不給我投資,我等,等到飆了天價也照買,終於等到了美國探勘公司自己上門的時候。在德州,我們訪問了桑切斯能源(Sanchez Energy)、阿帕契(Apache)、BlackBrush等探勘公司。

他們告訴我們,中國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曾多次探詢要投資頁岩氣,都遭拒絕,一直等到了美國天然氣價格從每百萬英熱(MMBTU)十幾美元崩跌到兩塊多美元,頁岩氣多且便宜到直接放火燒掉。

這時候,租了一堆礦區、擁有豐沛頁岩氣探勘公司發生了現金流問題,要倒閉了。在德州最有名的投資案就是中海油收購探勘公司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在鷹灘(Eagle Ford)頁岩區三三%的權益。

中海油竟然投入十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億元)的天價買頁岩氣的分配權,還必須負擔這家公司已經投入的探勘經費與成本,而且還被要求不能擁有經營權,只能當一個純投資者。簡單的說,只是花錢進場解決別人的財務問題。

中國有所謂的「三中」,中石化、中石油與中海油,既然中海油進場了,規模更大的中石化也不能落後,隔一年以更高的金額二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百五十億元)取得德文能源(Devon Energy)三分之一的頁岩氣礦權。接著,中化集團又投資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取得先鋒自然資源公司(Pioneer)在德州頁岩油氣田四○%礦權。

大膽進場還不只是中國的國企,就連山東的蠟燭工廠老闆都跑到科羅拉多州買頁岩氣的礦權,不管是中石化或是中海油,當時這些土地都是從每英畝約一千美元飆到一萬美元、甚至一度喊到兩萬美元。有了中國進來炒,土地飆漲二十倍!

因此德州人都說,這些來自中國的公司都是閉著眼睛進場不管盈虧瘋狂掃貨。

但當我們到了德州開採頁岩氣的重鎮聖安東尼奧市時,更讓我們訝異的事情發生了,專業勘探公司BlackBrush共同執行長暨營運長梅齊(Phil Mezey)證實,Black Brush的主要投資者是私募基金EIG Global Energy Partners,在去年二月被中國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收購部分股權。

中國,別有所圖學技術又有礦脈,可能後來居上

原來,連中國主權基金都進來了,它是投資界的巨人、是中國的代表。Black Brush則是一家獨特的頁岩氣探勘公司,它研發出不用傳統的水力壓裂,而是改用液體頁岩氣取代,提高生產與回收的效率。梅齊說,在美國,新技術的開發往往是由小公司帶動,而不是大家所知道的大型石油公司。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會挖頁岩氣不是埃克森美孚(Exxon)、殼牌(Shell)、雪佛龍菲利普(Chevron Phillips)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而是我眼前一輩子都在挖石油、找天然氣的美國專業石油人,而由於中國花錢不手軟,他們幕後的大老闆正一個個變成中國。

不管盈虧進場的背後,是要讓這些美國專業探勘公司有更大的舞台,因為中國才是頁岩氣的能源大國,已探明的可用頁岩氣高達二十五兆立方米,大約占世界總量的五分之一,比美國還要高。

所以別看韓國有FTA、日本是美國忠實夥伴運走了美國頁岩氣才是贏家,中國雖在美國土地上投了新台幣一千五百億元連一噸的天然氣也運不回中國,卻正默默取得了頁岩氣的探勘與開採技術,讓中國採頁岩氣能夠逐漸追上美國,因此這場正在德州上演中日韓大戰,揭開的其實是全球能源霸權之戰的序幕。

【延伸閱讀】中日韓三強鼎立,卡位新能源——近年3國布局頁岩氣概況

日本投資2010三井投資取得Altas在Marcellus區塊32.5%的頁岩油氣資產權益419億元新台幣2012中部電力、大阪瓦斯投資取得自由港20年液化天然氣合約2013住友集團、東京瓦斯投資收購Cover Point液化天然氣1,017~1,137億元新台幣2013三井、三菱、日本郵船投資取得桑普拉(Sempra Energy)33.2%股權

韓國投資 2009韓國天然氣投資加拿大卑詩省基蒂馬特液化天然氣計畫 2010韓國天然氣投資取得加拿大Encana能源公司50%股權162億元新台幣 2010韓國主權基金投資Chesapeake可轉換優先股269億元新台幣 2012韓國天然氣投資取得Sabine Pass液化天然氣合約

中國投資 2011中海油投資取得Chesapeake部分頁岩油氣田33%權益323億元新台幣 2012中石油投資取得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一座頁岩氣項目49.9%權益658億元新台幣 2012中石化投資取得德文能源(Devon Energy)在美三分之一頁岩油氣資產權益748億元新台幣 2013中國中化投資收購美國先鋒自然資源公司在德州頁岩油氣田40%權益508億元新台幣 2013中海油投資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4,520億元新台幣

註:部分金額因每年詳細投資項目不同而有變動,無確切數字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97

圖解中日韓經濟發展模式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998

在過去50年裡,成功從中等收入經濟體發展到發達經濟體的成功案例並不多——只有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其它大部分的新興經濟體要麼無法達到更高的發展階段,要麼已經陷入了被稱為「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經濟增長由開發廉價勞動力或自然資源來驅動。

然而,那些成功跨入發達經濟體行列的成功案例都有一個特徵,在經濟騰飛以後,會存在長期的高投資水平,這正好就像中國今天的情況。

把中國的情況與韓國和日本對比,顯示出了非常類似的發展模式。在經濟開始騰飛以後,南韓和中國都經歷了30年類似的投資佔GDP比重的上升。可用的數據也顯示,日本的發展趨勢也是類似的。

(投資佔GDP的比重:藍線代表1965年開始的韓國經濟;黃線代表1950年開始的日本經濟;青線代表1980年開始的中國經濟)

然而,從上圖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在最後幾年,中國的情況開始與其它國家出現分化——中國的投資比重繼續上升,並超過了其它任何經濟體曾經達到的最高比重。這也意味著,中國應該已經接近非平衡增長期的終點,因為其它國家在經歷30年高投資水平以後,經濟都開始了再平衡過程。

如果關心中國的經濟增長失衡,就應該關注中國與其它成功的國家發展模式最近幾年出現的分化,根據其它國家的發展經驗,中國的消費水平可能應該開始修正了。

實際上,中國家庭支出的增長與韓國的歷史發展經驗是完美匹配的。在兩國的情況中,家庭支出在經歷了30年經濟增長以後,都乘了10倍。如果勢頭持續,中國家庭支出將在未來幾十年裡,繼續穩定的上升。

(以本幣計算的家庭消費支出:藍線代表1965年開始的韓國經濟;青線代表1980年開始的中國經濟)

中國與其它成功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國家的最大不同點是,在經歷三年的高水平投資以後,中國經濟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平均每個僱員產出的GDP規模,以美國作為標準並定為100:藍線代表1965年開始的韓國經濟;黃線代表1950年開始的日本經濟;青線代表1980年開始的中國經濟)

中國的勞動生產率起點比其它亞洲發展中國家都要低得多,經濟增長轉化成勞動生產率的大幅上升只是10年前才開始。

當韓國經濟在90年代開始出現再平衡的時候,它的勞動生產率已經接近美國的一半。

(青線代表韓國固定資本形成總值佔GDP的比重,對應左坐標;藍線代表韓國勞動生產率與美國的比值,對應右坐標)

日本在70年代經濟開始再平衡的時候,當時其勞動生產率已經接近美國的60%。

(青線代表日本固定資本形成總值佔GDP的比重,對應左坐標;藍線代表日本勞動生產率與美國的比值,對應右坐標)

雖然過去1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仍不足美國的1/4,與70年代末的韓國類似,比60年代的新加坡和日本還低。

(青線代表中國固定資本形成總值佔GDP的比重,對應左坐標;藍線代表中國勞動生產率與美國的比值,對應右坐標)

  • 世界大企業聯合會表示:

在追趕甚至超越一些新興市場對手的勞動生產率上,中國已經做得很好了....然而,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正在以相當快的速度放緩 ,儘管中國總的勞動生產率仍不足美國的20%。可以認為,中國經濟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勞動生產率的增速就開始下滑了。

最近IMF的研究報告也指出,中國應該降低其投資佔GDP的比重10個百分點,這將把中國的投資比重降到其他國家處於相應發展階段的類似水平。

IMF寫道:

很明顯,達到該水平(投資佔GDP的比重)本身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而這應該伴隨著提高生產力和效率的改革...國際經驗實現,這是所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中國過去幾年可能過分投資了,但其增長模式在過去30年和其它成功的經濟體大概是一致的,其中包括消費支出的增長。經濟觀察者可能更應該關注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可能正如前世行中國主管黃育川指出的,「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挑戰是推動增加勞動生產率的改革。」在追趕發達國家的勞動生產率上,中國經濟還有漫漫長路——但這才是中國長期增長前景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08

【敗局】日韓零售慘敗中國市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6/59279.html

i黑馬發現,中國特殊的商業環境,經常會讓跨國企業遭遇“滑鐵盧”。雖然,蒼井空秒殺中國宅男,《來自星星的你》迷暈中國女人,但是,日韓零售在中國卻舉步維艱。悲劇的在華日本零售企業把日本零售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集納在一起說,是因為這些企業與其國家的性格太相似了,實沒法分開。不知道這是一個“杯具”,還是一個“洗具”。但就目前來看,估計是悲喜交集。日本零售企業是最先進入中國市場的,不過卻因其一貫謹小慎微的作風,失去了中國零售的黃金十年,無論是永旺、華堂還是伊勢丹,在華發展都不盡如意。反被歐美的同行搶盡了風頭。在歐美同行以開店和並購大肆圈地做大規模之時,日本零售企業卻從不選擇並購途徑迅速做大,甚至在新店拓展上也畏手畏腳,固守著僅有的幾家門店,閉關自得。這使得大部分日本零售企業在中國市場多年沒什麽長進。起初還算能入眼的陳列、布局、服務及營銷逐漸落伍,競爭優勢消失殆盡。華堂在北京甚至一直在虧損。這個在日本以精細華、生鮮經營及GMS聞名的零售巨頭,在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曾一度是本土零售企業競相學習效仿的對象。但今天呢?同行們已經基本不光顧它了。如果你去過日本,恰好參觀過日本的華堂商場,你就知道為什麽了――本是同根生,差距咋就這麽大?惟一還能拿出來炫耀一番的,便是伊藤洋華堂在成都的百貨店,據說在其全球200多家門店中,業績也數一數二。可惜的是店數太小,進入中國15年,目前在成都還只有5家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惟獨中國市場一枝獨秀,幾乎所有外資企業在華都借機加速擴張,而日本零售企業卻在中國選擇了戰略收縮。有分析認為,這是繼黃金十年的縮手縮腳後,日本零售企業在中國失去的又一次絕佳機會。但2012年卻大不一樣,在大部分同行進行戰略退守之時,日系零售卻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大力度加碼中國市場。根據日經流通新聞的零售業調查顯示,計劃在海外開店的日本企業中,有30家零售企業選擇在中國開店,所占比重最大,企業數量同比增長四成。以伊藤洋華堂為例,在日本其業績虧損日漸嚴重。但2012年8月,在宣布關閉日本國內一成門店、裁員半數以上的同時,卻在華成立了伊藤洋華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計劃重點深耕中國西南地區市場,同時進軍西北和華中,並以高端百貨為主打業態。要知道,這家企業還是首次在日本之外建立獨資公司。無獨有偶,2012年3月,永旺集團在北京設立永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整合在華各地業務,並重點發展京津和華北市場。此前,永旺在中國的店鋪主要集中在廣州和深圳。而前幾年在中國市場連續關閉濟南、上海華亭等門店的伊勢丹百貨,也宣布將在華開出第6家店。此外,大創百貨、無印良品等都傳出新的在華拓展計劃。7-11、全家、羅森均在加速拓展中國業務,7-11相繼開放上海、北京、成都的加盟,全家甚至表示“將來有可能在中國開設25000家門店”,羅森則計劃10年內將在華門店數增至1萬家。除大型零售巨頭外,日本的專賣零售在華也要逆市擴張。日本知名珠寶商AsmeEstele、F&A、AQUA、HOLDINGS.INC紛紛宣布拓展計劃。日資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則以“未來10年,中國市場銷售超過日本市場”為目標。這是一個實在讓人看不懂的戰略,莫非,日系零售被打了雞血?或者,在日本國內市場萎靡不振的情況下,日系零售想在中國重新找回“失去的十年”?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些骨感。中國市場已經今非昔比,一是本土企業已經壯大,二是外資同行虎視眈眈,三是新興業態及購物方式正在強勢壓縮傳統零售的生存空間,再加上兩國關系緊張的政治風險,日系零售已經失盡先機,再想“大躍進”難度太大。2014年,這些曾要大肆擴張的日系零售企業,又開始找各種理由將其計劃延後5年甚至更長。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永遠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精細化管理、精致的陳列、自上而下的勤奮精神、人性化的顧客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04

日本股市走勢與日韓匯率驚人的一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15

決定日本股市能走多遠的最佳指標可能是觀察韓元/日元的表現。

彭博在報道中引用了這張圖表:

iJCegX90a.SU

上圖的上半部分追蹤日本股市與韓元/日元匯率的關聯。德銀預期,隨著美國經濟的複蘇,1韓元在年底時將可兌換0.108日元,這將推動東證股價指數大漲8%至1400點上方,創下2008年6以來的新高。

下半部分展示的是日本對美國的出口量以及索尼與東芝的年收入。韓元走強會令韓國出口商例如三星的競爭力大減。

德銀的首席外匯策略師Taisuke Tanaka對彭博表示,韓元/日元的匯率與東證指數的走勢如此趨同,是因為兩個市場傾向於以同樣的方式對風險情緒做出反應。市場有種潛在的感知,東亞股市中,韓國和日本在各方面都存在競爭。

東證指數在過去四周不斷走牛,昨日收於1300點上方,這是自今年一月來的首次。韓元/日也大漲了4.1%,達到6年來的高點,市場紛紛預測,韓國當局接近於采取行動幹預匯市,因為過高的匯率影響到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24

中日韓將在年底前舉行外長會談 首腦會談尚無定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20

2014-09-11T055419Z_1128749707_GM1EA9B12HB01_RTRMADP_3_KOREA-POLITICS
中日韓三國外交部副部長在首爾會晤,2014年9月11日

中日韓三國周四在首爾舉行了副外長級磋商,針對因領土及歷史問題陷入停頓的各項合作,三方同意營造合作氣氛,加強彼此關系,在年底前推進外長會談以修複關系,但三國首腦會談何時舉行還未能作出定論。

本周四(9月11日),日中韓外交副部長級會議在首爾新羅大酒店舉行,就加強三國合作及三國首腦會談問題進行了磋商。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杉山晉輔、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韓國外交部次官補李京秀出席了會議。

周四當天磋商開始後,日本外務審議官杉山晉輔表示:“不限於本地區,也是為了開拓國際社走向繁榮之路,三國合作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韓國外交部次官補李京秀則稱:“韓國為解決此問題一直在努力。期待可以再次確認推進三方合作”。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回應稱,中國已做好準備與日韓合作。不過出於對日方將釣魚島所謂“國有化”以及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反對立場,有可能對舉行首腦會談顯示出謹慎態度。

中日韓上次首腦會談還要追溯到2012年5月。去年因中日關系緊張,三國首腦會議遭到暫停,安倍晉三自2012年12月上臺以來也還未會見過習近平。

日本現正在積極展開與中韓改善關系的外交活動,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0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世界第二和第三經濟大國舉行會談,應該會進行與此相符的意見交換”,呼籲中方積極回應。

共同社報道說:日本政府高官日前向中方告知了安倍期待首腦會談的想法。並且提議9月下旬召開聯合國大會之際,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舉行對話以協商首腦會談事宜。

不過,中國提出了會談的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承認存在島嶼主權問題並予以擱置;二是安倍要保證在任期間不參拜靖國神社。這與希望無條件舉行首腦會談的安倍存在很大分歧,尚無法排除雙方難以談妥反而使緊張加劇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65

安倍再拋橄欖枝 謀求首次中日韓首腦會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2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期再次呼籲在11月的APEC會議上實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首次首腦會談。自2012年12月上任以來,安倍晉三已經出訪49個國家,但是至今為止還未和習近平及樸槿惠就領土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就行過會談。

安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和韓國是日本重要的鄰國,許多問題及爭端因此很難避免。不過正是由於這些問題,我們更應該舉行首腦對話。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日本來說是機遇。訪問主辦APEC首腦峰會的中國,將是我就任(日本)首相以來訪問的第50個國家,屆時,一定希望舉行首腦會談。”稍早之前,安倍則通過前日本首相Yoshiro Mori致信韓國總理,表達了希望和樸槿惠見面會談的意願。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安倍表露了一定的會談姿態,但是是否真的願意為會談做出努力還不得而知。安倍等人在發言中並未就釣魚島問題、歷史觀問題等作出清晰而具體的表述,日方甚至還在進行“另一手準備”,令人感到日方是熱情有余而誠意不足。而中方則可能希望見到安倍更多有關領土問題的弱化態度之後才會接受首腦會談。

從9月24日開始,日本前外務副大臣、自民黨副幹事長三矢憲生,以及自民黨原眾議院外務委員長三原朝彥等人,已經展開為期3天的訪華行程。有報道稱,訪華期間,三矢憲生等人將與中國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舉行會談,並圍繞谷垣幹事長訪華的可能性、重啟兩國執政黨之間的交流等問題交換意見。自民黨方面也正在協調下周與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的會談。日本希望通過這些舉措,推動在11月北京APEC峰會期間實現日中首腦會談。

此外,據共同社援引消息人士,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五將在紐約會晤。(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34

春秋航空市場擴張加速 日韓東南亞成主目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722.html

春秋航空市場擴張加速 日韓東南亞成主目標

第一財經周刊 林仲旻 2015-05-16 22:34:00

在國內廉價航空市場站穩腳跟後,春秋航空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它需要更靈活地應對更多的風險並且找到差異競爭點。

(原標題:春秋航空飛得更快了)

亞洲航空(以下簡稱“亞航”)曾經的學徒成為了其在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者。

中國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以下簡稱“春秋”)正在加快拓展市場,將日本、韓國及亞航的大本營東南亞都納入目標範圍,加上港澳臺地區,目前春秋共有36條國際和地區航線。

國際市場是春秋最具有增長潛力的業務。2014年,它的國際航線營收占比僅為12.9%,但收入金額從2013年的5.8億元猛增到2014年的9.4億元。這帶動了春秋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今年前3個月,因長途飛行時間增加,這家公司的運輸周轉量同比上漲22.44%,凈利潤同比增長46.42%,達到2.54億元。

在國有航空公司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的環境下,這家2005年飛出第一個航班的民營航空公司要一直保持盈利並不容易。而開辟國際航線又涉及與民航局和當地政府的博弈,易遭挫敗。

從數字上看,過去一年,春秋的確在加速國際航線的開通,日本大阪和中國10個城市之間通航,每周春秋的航班會在大阪關西國際機場起降84次(即每周42個往返航班)。這10個城市除了上海,還有成都、天津、青島、重慶、武漢、西安、泉州、鄭州和蘭州。春秋是唯一一家在這些“新一線”城市開通大阪航線的廉價航空公司。全服務航空公司由於曾在這些航線上虧損因而停飛,但春秋的平均上座率達到了95%。

春秋早在2010年就開通了第一條國際航線:從上海到日本茨城。但在2013年,春秋開始有意識地在全球市場提速,這一年的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為74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122%。

海外市場的擴張首先體現在對日本市場的挖掘上。但2010年開通日本航線時,春秋只能飛別人不飛的地方,比如東京旁邊的茨城和大阪附近的香川,起降時刻也多半是夜間。國內的“三大航”很快拿到了離東京市中心更近的羽田機場,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跑了一年只拿到成田機場的時刻用以飛日本國內航線,“上海-東京”這樣的熱門航線至今沒有獲得。

“我們為日本戰略準備了多年,結果大公司輕松就拿到了。這就是現實。抱怨有用嗎?你就看在這個基礎上能做什麽。”王正華曾對媒體這樣說。

除了難以攻克,運營國際航線還有不可抗的風險。自然災害、政治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航線的經營。2013年,春秋擁有茨城、佐賀及高松3條航線每周12次航班,但因釣魚島事件影響,“上海-佐賀/高松”航線的上座率從原本的90%跌到50%,王正華“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麽空的航班,也不知道何時能夠恢複。”

盡管如此,“日本戰略”對於王正華來仍然很重要。日本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春秋“旅遊+航空”的運營模式極為契合。

春秋從起步階段開始,就在成本控制和運營方式上學習亞航。作為廉價航空的榜樣,亞航在航線選擇上以旅遊目的地為主,相對商務類乘客,旅遊者對價格更敏感。這個思路被春秋納入到自己的商業模式中:春秋的大股東是春秋旅行社,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中,目的地的旅遊價值是至關重要的。

只是,日本可謂亞洲低成本航空競爭最具挑戰的市場,人力成本和機場費用都比東南亞國家高出不少。

 

春秋航空財務增長迅速

亞航曾在日本栽過跟頭。2012年被稱為日本低成本航空的元年:蜜桃航空、日本捷星航空及日本亞洲航空相繼在日本開航。日本法律規定,外資航空公司必須以合資方式在日本展開業務。亞航曾與全日空航空公司合資成立日本亞洲航空,但因合作理念相悖,運營兩年後雙方分道揚鑣。2014年7月1日,亞航宣布重回日本市場,改名為香草航空,可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亞航在日本黃金周期間上座率約在7成。同年成立的日本捷星航空和由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投資的蜜桃航空上座率均能達到80%。春秋航空日本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春秋日本”)的會長王煒也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過,春秋日本的上座率必須要達到80%的底線才能盈利。

春秋當年也是以合資方式成立了春秋日本:春秋作為最大股東擁有其中33%的股份,日本Skystar Financial Management株式會社持股31%。每家航空公司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步摸索日本市場。

考慮到中國人喜歡一次旅行去多個景點的習慣,春秋日本的航線連接了茨城、高松和佐賀,以便讓旅行者抵達日本的東京、九州和四國地區。而北海道也是其未來希望開拓的日本國內市場目的地。

“成田-廣島”的線路則具有特別的意義。春秋日本當時發現這條航線存在市場空白點:只有一家日本的支線航空公司經營著每天一個航班,單程票價在1萬日元以上,而日本航空和全日空運營的每天17個往返航班的票價高達近2萬日元。

春秋通過在日本Facebook上的調查發現,日本的學生和中小企業商務出差人士都希望成田-廣島航線開通廉價航班。春秋日本隨即以低於其他航空公司50%至60%的票價,每天運營兩個往返航班。很多日本學生及中小企業商務人士成為該航班的常客。

除了航空公司,春秋在日本還面臨新幹線的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17

日圓兌新台幣創十七年新低 競貶論戰再起 日韓貨幣戰 台灣有能耐參加嗎?


2015-06-08  TWM




日圓驟貶,出口產業疾呼新台幣貶值救產業,但貨幣貶值會直接衝擊民眾的進口商品及對外購買力;這樣的衝擊,日本、韓國剛剛開始,但台灣人民已經忍了十七年了,我們還有參加貨幣戰的能耐嗎?

撰文•楊紹華

新台幣應該跟著日圓貶值嗎?五月二十八日,日圓兌台幣貶破○.二五元,匯率改寫十七年來新低紀錄;消費市場熱烈討論如何趁機赴日掃貨撿便宜;製造業者則是普遍拉高分貝,疾呼政府應迅速跟貶以維持出口競爭力。

稍早之前,精密機械協會理事長王武雄曾當面向總統馬英九建議,新台幣應該貶至一美元兌三十三元新台幣;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則在二十八日舉行的股東會中強調「新台幣應該跟隨日圓貶值」。但這些建議背後,似乎忘記先回答另一個關鍵問題:新台幣真有參加這場日圓競貶大戰的「能耐」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搞清楚「人為貶值」的代價。干預匯率的確是有代價的,簡單說,它是拿全民拚經濟的果實去補貼出口業者,它的代價,就是人民無法充分享受自己過去努力打拚的成果。

道理其實並不複雜:假設有這樣一種商品,同時在甲、乙兩國生產,兩地匯率是一比一,生產成本、供需情況一模一樣,所以售價都是一百元;但由於甲國人民就像咱們台灣人一樣的克勤克儉,不但心甘情願讓薪資停滯成長以壓低製造成本,全民克制消費欲望也讓這項商品的需求增加有限,因此,即使一年之後這項商品在乙國已經賣到一○三元,但在甲國,還是只要一百元。

也就是,甲國的通膨率比乙國低。

政府刻意干預

民眾享受不到低通膨成果

通膨率低,是全民「壓低薪資努力工作」外加「壓低生活水準」的一種經濟果實;這顆辛勤耕耘後的果實如何讓全民有感受惠?合情合理的途徑,就是甲國的匯率相對升值。

為何說是「合情合理」?甲國人用一百元就能買到乙國一○三元的商品,本來就代表甲的貨幣比乙值錢,在甲國賺到的薪水,理應能夠在乙國買到更好的服務或商品。教科書上說「低通膨是貨幣升值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若政府刻意干預,不讓這樣的成果真實反映在兩國匯率水準上,其結果,就是努力工作、省吃儉用老半天,卻享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成果。

從這個被學界稱為「等價理論」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思考「台灣有沒有能耐參加日、韓競貶大賽」時,必須比較三國的「人民耐受力」──對於「辛苦工作卻被政府硬抝」的耐受力。至於比較的指標,可從長期的通膨率和匯率水準來看。

日圓兌新台幣匯率創十七年來新低,那麼,就從一九九八年開始看起吧!三國之中,日本的通膨率始終最低,而在安倍大搞貶值的一三年以前,日圓的確也「合情合理」地有著最高幅度的升值走勢;以年度平均值而言,一二年日圓兌美元的匯率比九八年時升值了將近四成,明顯高過台幣與韓元。換言之,至少在安倍上任之前,日本人的工作成果並沒有被匯率吃掉,無論貶值策略正確與否,至少在人民的耐受力上,日本有條件貶值。

盡顯苦勞本色

「貶值救出口」形成惡性循環再看韓國,十七年來通膨率幾乎都是三國之中最高者,貨幣升值幅度理應最低,但至一四年,匯率也已較十七年前升值二五%。由此來看,韓國不但薪資水準隨著通膨有所提升,匯率顯著升值也讓人民的對外購買力相應增強。現在要打匯率競貶賽、要開始犧牲一些對外購買力,韓國人民應該是滿手子彈、來者不拒了。

最慘的就是台灣。十七年來,台灣通膨率始終低於韓國,反映出台灣人薪資受到壓抑、消費保守的苦勞本色;但在此同時,新台幣匯率的升幅卻也是三國最低;在金融海嘯發生前的○七年,韓元與日圓分別已較九八年時升值三四%及一○%,新台幣僅有二%升幅;而至去年,韓元兌美元匯率已比十七年前升值二五%,日圓即使大搞貶值,也還是比十七年前升值一九%,而台灣則只有個位數的九%升值幅度。

台灣人很能忍,但問題出在我們已經忍了十七年!十七年來,匯率無法反映工作成果的代價,是薪資停滯且對外購買力節節敗退,逃離台灣到海外工作的年輕人愈來愈多。

去年年底,金融研訓院金融所前所長孫效孔曾經撰文:「新台幣沒有競貶的本錢!」他強調,台灣最大的問題並非經濟成長,而在勞工薪資低落。亦有專家強調,「看到某個貿易對手國貶值,你就跟著競貶,那麼台幣永遠貶不完;唯一的合理指標還是『實質有效匯率』,由此判斷匯率是否超升或超貶。」台灣該不該參加這場競貶大賽?考慮因素當然很多,央行總裁彭淮南始終未鬆口,經濟部長鄧振中則表示「競貶未必有利出口」,而產業大老們若能把人民感受的因素納入考量,或許也會有不同答案。

且看一看底層,赴日機票狂賣、赴日旅遊該怎麼玩、想買的水波爐變得超便宜…,這些正在市井間的沸騰話題,討論之熱,像是帶著一些「大吐怨氣」的幸福快感,也反映著一種長期苦勞之後終於有所收穫的難得興奮情緒。

台灣人還能忍受匯率競貶嗎?

通膨偏低且匯率不升,意味經濟成長果實無法反映在一般人民生活,只能用於補貼出口。台、日、韓三地相較,台灣人已經忍耐太久了!

17年來,台灣薪資不漲,通膨率始終低於韓國?

?但新台幣匯率卻比韓國更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