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要的不是日理萬機,而是字字珠璣

和我同年齡段的人,現在幾乎都是在高爾夫球場上、按摩桑拿骨場上、馬場上,而我還在路上求索。

要實現這個夢想,需要的不是老闆、企業家導的日理萬機,而是把舞臺共用給所有關聯方,是錢權名利的共用,而不是刻意製造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矛盾。讓股東、董事局、管理層、員工、伙記和我們的用戶都有參與感和決策感,讓關聯方真正體驗到舞臺共用的成就感才是我們所必須的。

假設你是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創意精英,在你面前擺著兩份幾乎完全相同的工作機會,唯一的區別在於,一家公司告訴你,他們想要實現10倍的增長,而另一家公司僅僅滿足於10%的進步。那麼,你會如何選擇?

Google的員工經常會俾老細佩吉及布林鬧,話你想得不夠大、不夠瘋狂,來刺激工程師和產品經理。

點至夠大呢?
  
較大的問題通常也較容易解決,因為挑戰越大,越能吸引頂尖人才。精英樂於面對挑戰,因為他們喜愛挑戰,優秀人才能解決問題,又能從中得到滿足。



把英國國家隊隊長奧雲簽下來,夠不夠大?開套電影比佢拍,夠不夠大?做個App比佢同中國幾億球迷講波比貼士,夠不夠大?開幾間足球學園等佢教小蝗蟲踢波,夠不夠大?此人,上個月習近平去英國時,他還在踢開球禮,人氣並未有因掛靴而下跌。隨團的黎叔,回國後馬上用八十億把中超買下來,還說很便宜,這場景夠不夠大?

現在的中年人在過去走了太多的捷徑,一直遠離用戶、遠離年輕人,大家都在關注8590後,美國矽谷的很多創業者都是40歲左右,香港現在的中年人在過去的15年裡,有著太多的誘惑,也走了太多的捷徑,當別人都在炒股票、炒房地產、炒資源、我們在用互聯網來研究如何讓用戶更加滿意。我們和移動互聯網的年輕人在一起時,發現他們覺得世界本應就是這樣,世界就是他們的。


這種精神是美國一直就具備的,但我們不是,這也正是移動互聯網年代所需要的。

互聯網公司一定都是為世界各民族創造價值的,是為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和提高社會效率而努力的。就像Tesla、蘋果、Uber那樣,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民都喜歡用。

我曾經和一家以色列Startup公司的總裁互動,他和我講到創新的三個要素:第一個是靈感,創新要經得起朝代的更迭和歷史的變遷;第二個是要高度關注個體的人性;第三個是在前兩個基礎上進行10倍的效率改造,要麼成本是原來的十分之一,要是效益提高10倍。

創新三要素:靈感、人性和效率改造

敢於創業,相信自己,追求未來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價值觀。所以我對未10年充滿信心,覺得未來10年肯定屬於年輕人、創業者,歸根到底屬於有想法能堅持的創業者。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種生生不息的新陳反覆運算,在我們每天都在演化。在今天資本市場很低迷的今天,我覺得是創業機會很大的機會,有時候是很浮躁的時候,大公司砸一大把錢就把你砸死了,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很靜靜琢磨你商業模式,琢磨你的產品,你就有了時間。

香港主要問題在於我們是做複製過去找過去成功的腦袋打未來的仗,但這幾年環境變化太快了,憑經驗製作老東西,不見得是香港該走的路,有選擇只是搬磚頭砸自己腳。


轉型要提前,不能等到懸崖邊上才掉頭。

我們能做的事鼓勵他們幫他們鼓掌讓他們講出自己的話因此定位應該在於孕育未來的人才。

Ok,又請人了,手機應用、product manager,台灣朋友優先,電郵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24

【文化遺產】日理萬雞 34年雞農:我係雞癡!

1 : GS(14)@2017-01-31 03:14:04

屋企就喺雞場側的李良驥話習慣朝早的集體雞啼,絕不會被吵醒。



以前喺新界,真係分分鐘雞多過人呀!全盛時期,新界有幾千個雞場,依家?三十個都冇。1982年起一直堅持養雞至今的李良驥,在元朗經營永明農場,養有活雞三萬幾隻,自認雞癡。「大半生人對住啲雞,你話我唔癡都係儍啦!」佢慨嘆以往殖民地政府鼓勵養雞,為雞農引入不同雞種,又助他們改善飼料,依家卻規管多於支援。社會一味講經濟,土地只會種出大廈,堅離地。「我哋希望將來政府可重視農業,唔好淨係話要做國際都會,有乜事上來我哋可以自給自足嗎?靚衫,女士可着少件,但糧食我哋一定需要。」



雞隻飼養技藝原來係非物質文化遺產。雞要好食,要識得混種。「染交出好嘅後代,我係有啲滿足感。」80年代,雞都是自然交配,佢1998年向其他雞農學習為雞採精及人工授精,本地雞農至今仍不時交流新知識。同行不一定如敵國。「技術永遠學唔晒,錢亦都賺唔晒。有人問到我,我冇所謂,識嘅就話佢知。我哋養雞業係幾團結。」每個雞場總希望培育出「鎮場之寶」雞種,64歲的李良驥希望把雞場交予兒子接手前,能有一款出色雞種省靚農場招牌,讓他將來打理雞場業務能輕鬆一點。他前後花近二十年從石岐雞中栽培出羽毛亮黑的「黑羽雞」,肉爽甜不膩。「我希望佢承傳落去,保存呢個行業。」記者:葉青霞攝影:王國輝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雞隻飼養技藝乃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春社古蹟資源中心的Hedy這天與雞農李良驥談養雞業轉變。

因防疫需要及政策要求,雞場現變得守衞森嚴,閒人免進。

1970年代前,養雞戶多是家庭式經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30/19912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