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上海新东方:大量教师出走传闻不实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2/2086739.shtml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夏冰 发自上海
教育培训行业热钱涌动,从今年8月份至今已有多家公司在美国股市挂牌上市。但在火爆的上市热潮之后,不能掩盖的是目前教育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隐患。
昨日(12月1日),一则上海新东方VIP学习中心旗舰店大量教师出走的信息在网上流传。不过,《每日经济新闻》随后向上海新东方VIP学习中心求证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新东方否认大量教师出走
昨日,有网友自称从可靠的内部渠道获得消息,“上海新东方学校VIP学习中心众多主力老师出走,另辟天地发展,直接导致上海新东方学校VIP旗舰店唱起空城计。”该网友同时还透露,新东方集团方面已紧急调派北京等地人员前往上海协助培训新教师。
据了解,目前新东方集团在上海的VIP学习中心有两个旗舰店,一家位于徐汇区漕溪北路,另一家位于杨浦区的国权路附近。当记者求证上述消息时,位于漕溪 路北路旗舰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中心有大量老师出走的情况,对消息中所称调集大量老师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 “前段时间可能是我们这边的学生比较多,老师排不过来课程,所以从各地紧急调集老师过来上课。”该工作人员强调,这并不是因为学习中心老师的离职所致。
记者随后又致电国权路的VIP学习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同样也否认有大量老师离职的消息,同时表示目前上课的情况还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缺少师资的情况。
虽然上海新东方VIP学习中心否认了本次“出走事件”,但早在今年8月,兰州新东方VIP中心却爆发过大量教师出走之事。当时,教师们对该中心主管赵莹团队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同时赵的管理方式也引起较大的争议,有教师随后把对赵的不满以公开信的形式予以公布。
9名教职工在写给新东方高管的公开信中提出,“在能力提升的同时,我们逐渐丧失了初进新东方时的自豪感与激情。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丧失独立人格的唯利是图的造钱机器……相信各位领导能体会到我们坚定的离去信念,希望不要、也不必采取任何手段对我们进行挽留。”
教师已成“核心竞争力”
“教师独立出来自己成立公司的事情,在培训行业里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培训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业内人士俞志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对这一传闻表示了自己的观点,“不过如果教师大量出走,对于公司和老板都会产生影响。”
俞志坚同时表示,出走之后想要另立山头的培训者们到最后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原先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能够拥有一些资源,也有利于做出一定的成绩;而在自己创业之后,失去了背后的平台,原有的资源很难再被利用,也就很少会成功。
在传出消息的股吧中,也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了自己的质疑:“如果真是出走新东方,教师就能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就能自己创业成功?只怕未必!如果说新东方待遇不好,那么能给得起新东方那样待遇的其他公司就更少了。”
博尔捷人力资源集团总裁侯正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特别提出,教师已成为教育培训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培训行业受新东方上市的鼓舞, 后面紧随上市的公司也做了相应准备。这些公司出于市场的需求和学员对新东方的认可度,觉得新东方的员工应该是他们重点搜寻的员工,而且可以借此学习新东方 的内部管理体系。另外,新东方部分优秀的员工在掌握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之后,也存在想另立门户进行创业的可能。”
激励政策有助于留住人才
德勤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组数据称,中国内地约有50%教育机构谋求上市。2009年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2012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600亿元。
自今年8月至今,中国教育培训机构赴美上市的速度明显提高了许多:先是安博教育集团在纽交所登陆,接着是环球雅思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后不久学而思也开始 挂牌交易,紧跟着学大教育集团在本月初摇身变为上市公司。一时间,赴美上市的“教育军团”迅速扩容,截至目前已上市的中国教育类企业已达11家。
而2006年9月7日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目前却遭遇被降低评级的尴尬境地。据近期发布的公司2011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新东方第一财季总 净营收为1.923亿美元,净利润为6240万美元,均未达到市场预期。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相继有15名分析师在对该股发表的评述中均给予“消极”、“中 性”甚至是“下调”的股票评级。
不仅仅是营收上不尽如人意,在包括华尔街英语、英孚教育等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壮大成长之后,新东方的市场份额也正在被这些后来者慢慢蚕食。
“新东方上市后,迫于股东对公司的要求,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快速扩张。”对于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侯正宇认为,“企业员工来源多分为两 种:内部培养及外部‘挖’人。可是,在自身内部培养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迅速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公司加快了自己的战略布点,显然这也超出了 公司内部的培养能力。”
在谈到培训机构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时,侯正宇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像新东方应该对高层员工给予一定的股权和期权的激 励,上市后更应该考虑这方面问题;而对中层员工应该考虑如何制定一些经营计划,让员工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可以获得非股权和期权外的一些经济上的鼓励; 而对一些基层员工应该制定一些员工发展计划,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6

新東方在線CEO孫暢:網絡教育邁入第二發展階段

http://news.imeigu.com/a/1324365470792.html

(i美股訊)在當下互聯網時代,每家教育培訓企業都將網絡教育業務視為公司重要戰略佈局之一。龍頭企業新東方更是如此,俞敏洪曾經坦 言「誰把網絡這一塊做好了,誰就是新東方最大的對手。」近日,新東方攜手劍橋大學出版社推出了TBL混合式英語學習產品,標誌著新東方的網絡教育事業邁入 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i美股特邀新東方在線總經理孫暢女士,就TBL混合式英語學習產品特色、在線英語培訓市場現狀、新東方在線發展規劃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釋和深入交流。主要觀點如下:

1、 對於新東方而言,特別重要的是把線上線下的資源結合起來;混合式教學既要保留教師的個性化特色,又要實現標準化教學,有一定難度;除了老師以外,學校方面 需要增加「助教」角色使課堂獲得更好的效果;TBL的在線內容可以隨時更新,社區互動功能、移動互聯方面正在開發之中。

2、劍橋開發教材用 了11年,新東方在線開發平台用了1年,學校培訓老師用了1年;TBL混合班型的價格大約在2000-4000元人民幣左右,低於其他機構的線下口語面授 課程收費水平;線下課程部分由新東方學校提供,絕大部分收入歸學校方面所得;TBL將來會像泡泡、優能那樣利用線下渠道進行招生,而不是簡單靠賣學習卡; 新東方的規劃是在未來三年,TBL至少會有10萬個學生;希望在2-3年內,TBL能夠達到1-2億元人民幣的營收規模;

3、培生的戰略佈局會促使新東方把自己的戰略規劃做得更加精細、更加長遠;培生擁有《新概念英語》的版權,但並不能夠禁止其他培訓機構開設相關課程。

4、網絡教育的用戶、產業環境和技術應用的成熟度已經相當高,在線培訓市場明顯進入第二發展階段;培訓行業缺少跨界的課程設計人才,只能靠企業慢慢培養;2012年希望在移動學習方面做出初步探索,並且能夠看到一些商業模式。

以下為i美股與孫暢女士的訪談實錄:

Q:TBL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

孫暢:TBL是新東方準備了很長時間的一個混合學習產品,這個產品的內容部分是我們跟劍橋合作引進的。

Q:新東方和劍橋為什麼要合作推出這樣一個混合學習產品?

孫 暢:從劍橋的角度講,他們在內容方面準備了特別長的時間。劍橋大學出版社是一個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傳統出版社,一直都是以紙質教材在做出版,他們大概在 11年前就已經看到了互聯網的趨勢也一直很想做這個,但他們是一個傳統的出版企業,內容電子化對他們來說也是蠻困難的一件事。所以他們先用5年的時間開發 出一個產品,但是他們自己感覺不是特別好,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於是就推倒重來。

從新東方的角度講,新東方原來一直是以傳統線下授課為主 的,即便是有我們這個在線的教育公司,我們在線公司又是完全以互聯網在網上賣課件和服務的形式為主。所以,俞敏洪老師在做新東方在線的時候,他的夢想是希 望互聯網能夠把新東方帶到另外一個領域裡面,但是我們的組織架構決定了新東方在線和新東方的學校在組織架構上是互相獨立的,大家有點各做各的。雖然大家都 發展得很好,線下的培訓應該說最近是更火了,剛性需求非常地火。那麼在線呢,通過前幾年的發展,也到了一個發展特別快速的時期。所以說,兩邊的發展都很 好,但是在業務模式上一直沒有特別多交集,各做各的,在線的學生不是線下學校的學生,線下的學生也不是在線的學生。但是我想對於新東方來說,特別重要的是 怎麼樣才能把兩邊的資源合在一起。

我們前期一直在探索混合教學,但是前期的探索都是比較初級的,比方說線上的測試和練習是不是能夠作為線下 的補充和增值服務,我們也一直在強調這個「補充」作用,別讓校長有情緒啊,避免他們害怕學生都跑到線上上課。新東方一直是很糾結於此的,擔心線上線下互相 競爭搶學生這種問題。我覺得這也是線上教育一直沒有很好地發展的一個原因,不光是新東方,整個中國教育培訓產業都是如此,像學而思、學大也是這樣。新東方 的架構給了我們這個線上公司足夠大的發展空間,它讓我們到市場上拚殺了,確實拚殺得也挺好。但是我覺得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一方面新東方線下的學生對互聯 網的需求是非常強勁的,另外一方麵線上公司也在想怎麼樣才能夠真的去整合新東方線下的一些資源?怎麼樣才能夠真正讓有互聯網需求的學生用到線上的學習過 程,而不是簡單地用點測評之類的?我們一直在探索這個事情,並找到了這個混合學習模式,或者說是組合學習模式,就不是簡單的線下的學生只用簡單的線上的服 務,而是有一部分學習要在線上完成。TBL順應了這樣一個需求,真正要實現這個東西其實是一件蠻難的事情。

Q:混合教學的困難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孫 暢:除了許多觀念的改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我覺得最難的在於教學領域。因為原來傳統的老師都是拿著教材備課,然後給學生講,尤其是新東方的老師又是這 麼有個性的群體,他們要很自由地發揮個人的魅力、特色。當用學習系統來教課的時候,老師就必須有另外一條線,一個標準化的學習過程,用到在線的很多內容、 課程、課件,研發出來的是標準化的。以前老是天馬行空,想到哪講到哪,笑話就隨便往裡插了。現在同樣是一節課,除了老師備課的內容之外,你要去用這個工具 了,因為學生在線上已經提前做了很多學習過程,在線學習的內容怎麼樣去跟課堂的教學內容很好地銜接和應用,這對老師的要求特別地高。一方面,這個老師不是 個體的老師,而是整個新東方的教學體系,以前新東方的教學體系是鬆散的,這樣的東西要求老師是標準化的,但同時我們又希望新東方老師的特色不要被丟失掉, 這是新東方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那怎麼樣把這些東西結合起來,新東方整個教學教研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但這也需要時間。我們這個項目在上海開始做試點,上 海整個聽口部已經教研了一年多的時間,把所有的老師組織起來做教研,老師們做了上萬張的PPT,希望做成一個標準化的東西,同時結合老師的個性化,所以準 備了很長時間。

Q:既要保留個性化特色,又要實現標準化教學,這聽起來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

孫暢:對,很難。 尤其對新東方的老師,這就更難了,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對於學校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學校需要增加角色了,以前是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在混合學習模 式下,現在要增加一個「助教」的角色,因為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班型(新東方的班太多了)匹配什麼樣的線上教學內容,每一節課的內容都要跟線上的東西匹 配,都要跟學生在家裡線上學習的內容匹配,然後課後還要跟學生回家學的線上的東西匹配,裡面還有很多互動的部分,例如判作業、追蹤學生回家在線學習的進 度、效果、結果,還要跟他互動。除了傳統的老師和學生之外,這裡面就要增加第三個角色,那就是助教。助教需要去匹配這些資源、去check這些資源,來幫 助老師的課堂使其有更好的效果。每個學校需要增加角色,就不是傳統的阿姨檢查聽課證這麼簡單。對學校而言,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轉變。

Q:和現有網校產品相比,TBL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孫 暢:這個產品不是簡單地說叫作「混合學習」。它是基於網絡進行的,跟原來封閉的模式(例如華爾街英語的教學模式——學生用教學軟件看課件,老師再進行輔 導)特別大的不同在於我們並不是讓學生去看課件。首先,學生的學習是在線的,我們的這個系統是開放的,學生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可以完成自學 習的部分;其次,在老師的教學部分裡面,這仍然是以老師為主的,引導學生掌握關鍵的知識點;再次,這兩個東西又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我覺得 這是TBL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24小時不間斷學習,傳統的華爾街模式無外乎是到學習中心上課,再借助一個輔助工具。而我們TBL的核心理念是24小時不 間斷的學習,有上課,有線上的自學習。我們特別強調的是,自學習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而自學習怎麼樣和傳統的學習結合起來。TBL的革命性在於,原來我們 以老師教學為主,現在則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二者並重的方式。目前我們中國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識的傳遞,而不注重學習方法。因為我們的考試是以知識 為主而非方法,但是我們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方法。我們這套學習體系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老師的角色也就變成了「導師」,這是 TBL最大的意義所在,雖然很難,大家很需要花功夫,新東方在線在當中起到的價值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它不難。TBL改變了老師和學生的觀念,學生既要聽老 師講課,也需要自學習。這是TBL最具革命性的地方,我們對它充滿期待。這個週末,俞老師召集了這個項目的團隊談「TBL未來的戰略」,我們希望這個產品 能夠在未來幾年成為新東方聽力口語的一個品牌。新東方的品牌內涵是學英語出國,但英語學習的內涵卻被衰減了,新東方希望用TBL這個品牌來使用戶真正地學 好英語。

Q:TBL是否考慮了移動互聯平台?

孫暢:在線內容非常豐富,基於互聯網,隨時更新。一、內容方面可以隨時更新;二、技術的應用上可以隨時跟蹤,現在我們也在開發社區互動功能,移動互聯方面我們也在進展當中。下一階段,我們會陸續推出社區互動、移動互聯功能。

Q:TBL既有在線自學習部分,又有學校面授部分,它比傳統面授課程貴嗎?具體是如何收費的?

孫 暢:一些其他機構的線下口語面授課程的收費每年大概要1、2萬。互聯網的核心價值是平民化、草根化,大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去分享信息。在這一點上,在線教 育是一脈相承的。新東方在上海的TBL混合班型已經開始招生了,價格大約在2000-4000元人民幣左右,我覺得這個價格很有競爭力。TBL線下部分的 課時和傳統聽口課程是一樣的,同時增加了大量的在線自學習部分。坦率地說,學英語這件事不是靠金錢可以解決的,好的學習方法、學習工具和自己花的學習時間 尤其重要。

Q:TBL線下部分是由所在地的新東方短期語言培訓學校提供,還是由新東方在線單方面提供?

孫暢:線下課程部分是由學校提供的,新東方在線不提供這方面的培訓。絕大多數收入也是算在新東方學校的收入裡面,因為他們提供了老師和教研。

Q:在這個項目中,新東方在線的收入來自哪裡?

孫 暢:新東方在線的收入來自於兩部分,一是單獨出售自學習部分,一個level也就1000多塊錢;二是和線下學校的混合部分,新東方在線也會得到一部分收 入,這部分的收入比較少,但是沒有關係。我們的規劃是在未來三年,TBL至少會有10萬個學生。如果教學效果好的話,我認為學員規模會大於這個數字。

Q: 您說過,「劍橋開發教材用了11年,我們開發平台用了一年,學校培訓老師用了一年」。這是否意味著,劍橋大學出版社是TBL的內容提供商,新東方是平台提 供商?在這次戰略合作當中,新東方為TBL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新東方和劍橋之間的利潤分配方案是怎樣的?屬於一次性買斷內容,還是逐步分成?

孫暢:是的,我們提供平台,劍橋提供內容。

在 財力投入方面,我確實不好估算;在人力投入方面,我們有一個產品團隊和研發團隊在做這個項目。因為我們要做一個平台,所以研發團隊和劍橋需要很多溝通,我 們研發了一個混合學習平台,劍橋也有自己的學習管理平台,雙方需要進行跨平台連接。我們的技術部門要跟劍橋的團隊一起工作。劍橋為我們提供了核心的課件, 我們的產品部門要跟學校溝通再研發的事情,線上部分怎麼去上線下部分,紙質教材和線上內容、教師講授如何結合在一起。新東方在線的產品部和學校的產品部需 要一起做研發。

從商業角度講,在線學習內容是一個lisence(授權)的邏輯。在線產品需要不斷更新,所以買斷是沒有價值的。劍橋要依據新東方的實際需求對在線產品不斷進行更新,尤其是聽口課程。

Q:新東方計劃怎樣推廣TBL項目?對盈利方面有何預期?

孫暢:TBL是在新東方線下招生體系中的一個品牌,將來會像泡泡、優能那樣利用線下渠道進行招生,而不是簡單靠賣學習卡這樣的一個模式。我們會在傳統的學習卡零售渠道銷售TBL的在線課件部分,真正的混合學習是在學校體系裡進行招生的。

在 投入方面,新東方所有的學校會為TBL項目建專門的教室;在推廣方面,新東方會投入人力和財力去推廣這個項目。俞老師有個預期,大概2-3年後吧,他希望 這個產品的收入會不低於現在的新概念,新概念目前每年的營收大概是1-2億元人民幣。我們希望在2-3年內,TBL能夠達到這樣的營收規模。

Q:環球天下宣佈將併入培生教育之後,有投資者擔心培生可能會向新東方收回《新概念英語》授權。您認為這樣的擔憂有必要嗎?您又是如何看待新東方和培生的競爭?

《新 概念》是個教材,它在中國的推廣做得非常好。學校選擇《新概念》作為教材,不存在買斷或者lisence的情況。這一點可能國外會稍微不太一樣,但在中國 我們的法律至少是這樣的。新東方和環球天下都可以開新概念培訓班,培生不能禁止我們開班。培生擁有的是這本教材的版權,我們每個學生都買了這個教材,新東 方老師在講這本教材的時候他們演繹了其他的東西,這些演繹的東西是新東方所擁有的。

培訓行業帶有很強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培訓企業的商業 模式和成功與否都和這一點十分相關。收購環球是培生在華戰略佈局的一部分,新東方顯然是培生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我個人認為這對新東方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畢竟當前的競爭還只是行業內競爭,沒準哪天行業外資本就進來了。比如說萬科,或許哪天它利用遍佈全國小區地產一夜之間就哐哐哐進來了,我覺得行業外資本的 進入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新東方這些年發展下來,還是很順利的,一方面中國培訓行業發展得很好,另一方面俞敏洪老師本身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但是總體來看, 新東方的經營還是比較偏向粗放式的,對於本身擁有的資源開發不夠。培生的戰略佈局會促使新東方把自己的戰略規劃做得更加精細、更加長遠,把資源整合起來, 走得更快些。

Q:您曾經表示,「網絡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混合學習模式的真正建立」。您如何看待中國的在線英語培訓市場?

孫暢:我認為,在線培訓市場已經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中,大家還在摸索模式,總體的產業環境(例如帶寬)也不是那麼理想,大家總認為它是一個輔助手段,學習的人也很少。

從2010年起,在線培訓市場明顯進入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會出現更多的、獨特的應用,在線學習會成為很多用戶的首選,而不是線下培訓班的補充。過去,大家認為「移動學習」還只是一個概念。

現 在,用戶、產業環境和技術應用的成熟度已經相當高了。從用戶角度看,我們的主流用戶是80後、90後這代伴隨網絡長大的網絡原住民,網絡學習也會成為他們 的一部分;從產業方面看,大家已經把商業模式摸索得十分清楚了,比如說什麼樣的模式能賺錢、什麼樣的產品是受歡迎的;從技術應用方面看,大家的管理系統等 方面也都已經ok了。隨著蘋果IPad的推出,移動設備上的學習已經成為很重要的部分。客觀地說,我們還沒有把移動學習這個事情探索清楚,但是在第二階段 我們會把混合學習模式真正探索清楚,包括Web端、移動端和線下部分。在未來十年的第二階段中,在線培訓市場會出現營收規模較大的公司和擁有海量用戶的平 台。

Q:俞敏洪老師說過,誰把網絡這一塊做好了,誰就是新東方最大的對手。陳向東老師在i美股與投資者在線互動時,也曾表示「下一步,網絡教育也是一個戰略重點。」僅此兩點,足見新東方對網絡教育的重視程度。

作為新東方在線的女掌門,在管理工作中您遇到的最大難題是什麼?

孫 暢:新東方最缺的是課程設計的人才,我們做不出劍橋那麼好的內容。這不是不好找人,而是根本就沒人,全得靠自己摸索自己培養。技術方面的人不難找,只要花 足夠多的錢就能夠找到,但課程設計人才花再多的錢也找不到。我們不能挖個老外,人老外不來,只能慢慢培養。對於很多培訓企業來說,老師也不難找,難找的是 像謝琴(i美股註:謝琴是新東方助理副總裁,曾一手締造泡泡少兒教育品牌,近期出任邁格森國際教育總經理)那樣做產品的人。如果你能找到做產品的人,把產 品規劃好了,老師是可以標準化培養的。懂教學的老師不懂互聯網,做互聯網的又不懂教材,培訓行業缺少跨界的課程設計人才。

Q:最後想請問孫老師,您對2012年有何期待?

孫暢:第一,我們希望能夠把這個混合學習模式實驗成功;第二,我們想做一些跟移動互聯網相關的事情,在移動學習方面做些初步探索,並且能夠看到一些商業模式。

(i美股 陳群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25

關於$新東方(EDU)$:教育產業的類VIE控制結構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2022599
看了@馬可周 翻譯的渾水報告,其實老美的大部分質疑,從根本上說,是來源於民辦教育行業裡很典型的一種控制結構——我稱之為類VIE的控制結構——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VIE結構的概念我們很熟悉了,A公司從事的業務是限制外資進入的領域,那麼我們成立外資的B公司,專門給A公司提供服務並且得到其收入,用這種方式來規避行業准入問題。其實這種辦法同樣適用於某些限制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典型的如教育、醫院、媒體等,例如,國內這些年流行把報社弄上市,而這個過程中真正拿出去的資產其實都不是報紙,因為那玩意兒不允許民資染指,真正被上市的是廣告加發行業務,但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沒有這兩塊經營性業務帶來收入,那麼報紙就會活活餓死。

學校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D不允許辦盈利性學校,那麼我們來辦一個非盈利性學校,這個學校名義上不屬於出資人所有,也不分紅,出錢的類似於捐贈,不享有對學校的財產權,但是,可以通過變通的方式來控制學校,譬如和自己旗下的教育諮詢公司做生意。

骨子裡,這和VIE控制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也就一定會存在與VIE幾乎相同的軟肋。

在渾水的質疑當中,關於$新東方(EDU)$旗下學校的「國有產權」問題,嚴格來說是對的。在現行法律下,新東方確實不能說自己對這些學校擁有產權,能夠擁有的可以是債權、是獨家合作權甚至是人事的控制權,但是所有權確實是不歸新東方的。問題是,脫離了新東方的支持,這些學校本身其實什麼都沒有,只是個名義上的存在,根本無法正常經營下去,這種情況下,新東方就算是公開說這些學校就是他們的資產,我認為可能不夠嚴謹,但不構成欺詐。

同理,渾水認為新東方旗下學校100%屬於授權特許經營,其根源也是在於這些學校的資產究竟是屬於新東方還是別的第三方這個問題上。如果新東方對學校資產沒有所有權,那聽起來就一定是特許經營的模式了,儘管這個問題其實要更複雜一些。

就好比,嚴格來說的話, www.sina.com.cn  根本就不歸$新浪(SINA)$上市公司所有。你能說這是新浪在欺詐投資人麼?不過話說回來,新東方上市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是否進行了充分的披露,今天美國的投資人對這個問題與VIE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是否有清晰的認識,這倒是值得追問的。

至於報告裡關於稅務優惠的問題,其實很滑稽。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按照中國的法律,新東方是否應該享受這些優惠,而是這些優惠本身究竟存在還是不存在?新東方要麼享受了這些優惠政策,要麼沒有享受,拿得到優惠是俞敏洪的本事,這件事本身對不對,和它發生了沒有,這根本是兩個概念。

老實說,渾水如果真的如自己所說,花了半年的時間來調查新東方的話,那我得說,這個機構很不厚道。他們其實很清楚新東方(在很多問題上)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他們知道,美國投資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釐清這些問題,因此他們利用了自己的信息不對稱,對新東方發動了襲擊,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這會阻礙更多的民辦教育機構獲得融資機會,對於這個被各種行政壟斷所捆綁住的國家來說,明顯是弊大於利的。

所以,這一次我支持俞敏洪。

PS:我並沒有仔細研究過新東方在國內的業務結構的詳細資料,所以我不清楚是否如渾水所說,新東方很多學校其實是按照非營利性學校來註冊的,但考慮到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做法,我姑且認為新東方的模式與我上面說的方式是相同的。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95

誰陷害了新東方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7/100415944_all.html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NYSE:EDU,下稱新東方)是最近兩週來最倒霉的中概股公司。因為一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函以及一份做空機構的報告,截至美國時間7月18日(週三)收盤,新東方股價腰斬,報收9.5美元/股,48小時內累計跌幅高達57%,總市值蒸發過半,僅存15.01億美元。

  導火索源自7月11日新東方宣佈其國內的VIE結構發生變更。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又稱協議控制。在中國,VIE通常指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出於規避國內監管政策的需要,通過一組協議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這次新東方變更的是國內業務實體——北京新東方教育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新東方),原先11位註冊股東名下的股權通過無對價協議,全部轉至新東方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一人控制的實體下。

  僅僅過了兩天,SEC的調查函便不期而至。據新東方披露,SEC的調查「主要針對新東方的VIE股權結構調整依據是否充分,以及合併報表受影響的情況」。

  繼2011年夏天馬云在未經股東批准情況下私自轉移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股權事件全面曝光之後,VIE結構所引發的市場不安全感,已經成為所有中概股企業最害怕觸碰的「雷區」。

  7月18日,更大的打擊到來。美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突襲,稱新東方在加盟學校、稅收減免、以及資產歸屬等環節存在財務造假。新東方當日股價再挫35%。

  彷彿陷入夢魘般,新東方直到第三天下午才做出反應。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俞敏洪在一個極小範圍的媒體通氣會上聊了約半小時。他試圖告訴外界,新東方被冤枉了。「VIE股權結構調整,是當時持股的這些人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變更是為了讓投資者更信任⋯⋯但VIE有沒有問題是永遠都解決不了的,除非中國的政策解決了。」俞敏洪抱怨說。

  至於渾水的質疑,俞回應稱,這些指控要麼是編造,要麼斷章取義誇大其詞,硬把一兩個「粉刺」性質的問題說成是「癌症」。

  很多市場人士都認為,新東方是一家好公司,VIE結構調整也確實有情可原,但渾水的狙擊更像是一次歪打正著的突襲,恰恰擊中了所有中概股教育板塊上市企業一個共同的死穴——營利性企業和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的身份衝突。

  熟悉中國民辦教育產業的人都知道,由於產業指導政策與現實嚴重脫節,包括新東方在內的民辦培訓機構,很長時間以來都無法獲得一個明確、公開的營利性教育機構身份認證,在政策上處於灰色地帶。為了合法經營,它們既是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同時又是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民辦非企業法人,並以此向教育部門申請辦學資質,由此又成為了非營利機構。這種身份的衝突給民辦培訓機構的產權歸屬、財報並表等製造了巨大的麻煩。為了去海外IPO融資,他們只能選擇VIE模式。

  也因此,新東方最近的遭遇,看似飛來橫禍,其實是在劫難逃。而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相關部門在新東方們身份認證上設置的政策陷阱。

別讓投資者誤解「你在胡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會認為,新東方此次的VIE結構調整類似去年馬云的情況,但其實兩者完全不同。」新東方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謝東螢在7月18日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中解釋說,正是因為去年支付寶股權轉移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才讓新東方開始「審視自身」,希望獲得一個更為安全的VIE結構。

  「新東方首次公開募股6年來,已經有10位股東離開了公司,不再持有或者只持有少量公司股份,他們也不再參與公司的管理或任何相關事務。」謝東螢介紹,VIE結構中,俞敏洪名下的實體原本持有53%的股份,調整後持有北京新東方100%的股份,VIE股權調整對上市公司股東結構沒有影響。

  2004年8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境外成立。2006年5月25日,北京新東方的11位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名義股東」,與新東方教育集團簽訂股權抵押協議。同年9月7日,新東方登陸紐約交易所。從新東方歷年年報可知,這11位原始股東除俞敏洪外,都已不再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股東欄中。

  一位新東方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證實,新東方此次VIE結構調整最早是由俞敏洪主動提出,理由是「這10位老股東已經淡出,如果繼續維持原有股權結構,可能給公司在年檢、簽署協議、管理賬號等方面帶來不便。」從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10位離職股東先後簽字完成轉讓,公司也完成相關登記。俞敏洪以為北京新東方股權簡化為他一人,使得VIE國內實體與海外上市架構之間的聯繫更緊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俞敏洪的位置也變得更加不可或缺,過去由11個人搭建的VIE結構現在只剩俞敏洪一人,但俞敏洪畢竟在上市公司只持有17.1%股權。如果有一天新東方的股東們決定讓俞敏洪離開管理層,誰能保證新東方不會像2001年的新浪一樣,遭遇創始人不願離職的難局——最終,這將完全取決於俞敏洪個人的誠信。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俞敏洪的話稱,從新東方開始辦VIE股權轉讓時,渾水就盯上了,三個月前渾水把報告給了SEC,針對脆弱的VIE結構的獵殺開始。多位律師和投資界人士認為,SEC調查屬於常規操作,並不代表公司真的有問題。但細究新東方針對VIE股權結構調整的操作細節,的確存在不嚴謹之處。

  首先,為什麼新東方的股權轉讓會是一份「無對價協議」?新東方公關部的一位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解釋稱,「沒花錢」是因為徐小平等11位股東在上市公司中已通過持股獲得了經濟利益,而北京新東方並非經濟實體,這些人的股東身份「存在與否沒什麼意義」,大家都同意「無償轉讓」。但大多數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市場人士均認為此舉不妥,「哪怕是象徵性的,也應該拿出一個轉讓價格」,否則到工商部門申請註冊信息變更都說不過去。

  其次,新東方從未對這次VIE調整的目的、流程以及操作進展發佈過任何上市公司公告。對此,一位私募股權投資人士點評說,SEC確實沒有要求公司必須對類似「VIE結構內的股權結構」做信息披露。「但畢竟市場目前對VIE問題神經高度敏感,公司在處理與VIE相關的事務上,怎麼小心都不過分。」該投資人士說,「及時主動告知至少能讓投資者不會誤解『你在胡來』。」

  美國Goodwin Procter 律師事務所潘惜唇(Catherine Pan)批評說,新東方後來對外告知VIE事件的新聞稿,在表述上也有不恰當之處,讓美國投資者困惑。比如,新聞稿中稱為了加固VIE結構,「公司要求(request)10位股東將其名下股權轉讓給一個股東」。

  「明明應該是股東個人之間的協商,為什麼變成了『公司要求』的無償轉讓?美國公眾股東和監管機構可能覺得從商業角度難以理解。」潘惜唇認為,新東方沒有充分考慮中美之間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可能導致的誤解。

新东方
新東方股價大幅跳水

新東方為何VIE

  近年來對VIE影響最大的是支付寶事件。2011年6月,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領導的公司管理層為了確保支付寶獲得央行發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在沒有知會董事會其他股東的情況下,單方面中止了支付寶與海外母公司之間的協議控制關係,令業界一片嘩然。後來馬云又與雅虎和軟銀兩大股東達成了補償協議,但由此引發的VIE危機仍在發酵。

  2012年3月,中概教育股雙威教育(NASDAQ:CAST)原CEO陳子昂離職後,帶走公司公章及營業執照,轉移雙威教育核心資產,並將公司銀行存款用作質押,而上市公司董事會在事發前毫不知情。

  這些事件都讓美國投資者領教了中國企業獨有的VIE結構的脆弱性。VIE結構始自新浪,原本是為規避國內政策監管,但發展至今,已癒來愈成為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軟肋。

  當時根據中國《指導外商投資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規定,有些行業(如電信、教育、互聯網、傳媒等)不允許外商獨資或控股。2000年,新浪作為互聯網企業首創了VIE結構赴美上市,此後中國互聯網公司、教育培訓公司、傳媒公司均採用VIE結構在境外募集或上市。

  「我們在上市之前也選擇了VIE結構,就是跟著新浪學。」前述新東方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新東方在2011年報中表述,由於中國法律法規禁止外商投資中國九年義務教育行業,上市公司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不能取得相關教育許可證和牌照,因此只好通過協議控制掌控北京新東方及其附屬公司來經營其教育事業。

  實際情形遠比新東方所描述的要複雜。確切地說,新東方真正要通過VIE解決的,是如何讓一個非營利機構上市的難題。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科研和法律事務部部長田光成教授告訴財新記者,從《憲法》到《教育法》再到2003年生效的《民辦教育促進法》都明確規定,「教育屬公益性事業,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這是橫在所有民辦教育機構上市路上的攔路虎。

  新東方曾在財報中披露,根據2003年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從事證書教育、學前教育或其他學術性教育的「私立民辦學校」,要去各地民政部門登記註冊成為「民辦非企業法人」,並獲得教育監管部門的辦學許可。新東方2011年財報顯示,目前北京新東方名下的64所學校皆屬於「民辦非企業法人」性質。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身為「民辦非企業法人」的這些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就「是否求取合理回報」問題,向民政部門申報。新東方在年報中稱,60多家直營學校,在註冊成立之初,既有選擇「求取一定合理回報」的,也有選擇「不求取任何回報」的。

  2004年4月1日生效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下稱條例)第三十八條指出,捐資舉辦的民辦學校和出資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可依法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及其他優惠政策。而出資人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則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制定。

  事實上,在過去長達七八年的時間裡,中國眾多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正是在這一條法律條文面前身陷兩難。

  《條例》要求民辦學校在辦學章程中必須聲明合理回報的比例。但直到目前,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稅務主管部門,始終沒有拿出一套明確的指導方案供這些「民辦非企業法人」執行。

  就算是國務院出台了相應的政策,這些民辦教育機構依然在「收入」結算問題上處境尷尬。因為所謂「回報」,也只屬於分紅性質。對於學校舉辦人或投資人,是否有權直接將學校經營業績合併報表,目前仍存在較大爭議。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編寫的《民辦教育促進法釋義》一文中,曾明確指出,「經營性民辦學校不屬於本法調整對象。民辦學校按辦學性質劃分,可以分為營利和非營利兩類。本法調整的是公益性或基本公益性的民辦學校。」對投資人和舉辦人來說,一旦選擇舉辦公益性或基本公益性的民辦學校,相關投入均屬於「捐資辦學」性質,將不擁有學校產權。

  《條例》附則第66條規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的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然而,這句「另行規定」已讓所有民辦教育機構苦等數年,國家有關部門至今沒有給出操作辦法。

  「因為沒有任何具體規定,民辦教育機構想要直接申請成為經營性培訓企業的這條路,目前基本上被直接封死了。」一位風險投資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據其不完全調查估算,目前國內有近80%的民辦教育機構,都是避開教育部門的監管,只在工商部門註冊成立經營項目為「教育諮詢」的實體公司便直接開展業務運營了,教育部門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011年年末,曾有國內媒體報導稱,教育部已牽頭在著手起草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文件,集中解決目前民辦教育產業內令所有創業人和投資人最為糾結的有關合理回報、產權歸屬以及退出機制等核心難題。但半年又過去了,杳無音訊。

VIE合法化道阻且長

  正是這種說不清的出身,讓新東方面對渾水的質疑只進行了有選擇的回應。渾水公司對新東方的質疑主要涉及五項:一是隱瞞加盟店涉嫌欺詐;二是旗下附屬學校因資產歸屬問題不能進行財務合併;三是基於稅收及審計費用,涉嫌財務造假;四是毛利率虛高;五是VIE結構對投資者不利。

  針對加盟店問題,新東方19日已發出澄清報告,稱新東方擁有664家冠以新東方品牌的教學中心,擁有100%的控股權;另有21家加盟學校,但新東方強調,這21家加盟學校未被授權使用新東方品牌,因此,新東方財報中公佈的涉及新東方學校數量、教學中心數量及註冊學生人數等信息中,也不包含這21家加盟學校。而且從2012年起,加盟項目已經基本停止。新東方還稱,2010財年及2011財年,這些加盟學校的加盟費(包括支付的培訓費)總計3.5萬美元及24.9萬美元,分別只佔總收入的0.009%和0.045%。

  此外,對於渾水指稱新東方60%的毛利率與一般未上市教育培訓企業20%-30%的毛利率水平不符的說法,新東方的解釋是公司在英文培訓、特別是出國留學的語言培訓等項目中,手握多個具有市場壟斷性的產品,是拉升公司整體毛利率的主要動力。

  新東方的回應亦得到了當年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的徐小平力挺。在澄清當天,新東方股價盤前漲8%,全天報收於11.2美元,較前一日回漲17.89%。

  之後的7月21日,新東方的股票回購計劃又帶動其股價上漲15.27%,收盤報12.91美元。

  但針對渾水報告中的另外兩項詬病——財務合併以及基於稅收及審計費用涉嫌財務造假,新東方則只有簡單否認,並未詳加說明。新東方公共關係部經理王學文稱,收集資料還需要時間。新東方20日宣佈由三位獨立董事——李廷斌、李彥宏和楊壯組成「獨立特別委員會」,針對各項指控進行獨立審查。

  新東方已遭投資者起訴,危機沒有結束,VIE所面臨的挑戰也遠未止歇。VIE曾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為規避現有不合理的監管政策而創新的一種結構,也得到了投資者和境內外監管機構的認可或默許,多年來相安無事,並以此為基礎帶動了大量風險資金的進入,催生了中國龐大的互聯網產業。然而,在運行多年之後,這個結構在違規者的衝擊下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裂縫。無論相關公司內部如何思考針對VIE結構的調整政策,其實都不可能實現百分百安全。而且,在支付寶和雙威教育事件之後,將VIE結構繫於個人的道德風險還在不斷擴大。從根本上說,只要在相關政策上政府一天不給說法,VIE的風險就會繼續存在一天。

  企業千等萬等的「一個說法」,不過是作為政府監管層,對VIE結構存在合理性的表態,又或者是類似營利性教育機構准入通道的徹底放開。

  支付寶事件後,就不斷有「VIE結構被容許,或者外資進入限制被放開」的傳言,但監管層距離這種期望還很遙遠。2011年8月26日,商務部曾發佈了《商務部實施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規定》,明確指出外資併購境內企業不得以VIE模式等規避安全審查。隨後,針對商務部新政,坊間曾流傳過一份「證監會內部報告」,這份據稱已呈遞至國務院的報告建議,採取VIE赴境外上市的企業必須經過商務部完成前置審批,並會簽中國證監會。

  但美國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周汀稱,目前還沒有聽說監管層在推動VIE合法化方面有明確動作,因為牽涉面廣,改起來難度很大。

  「SEC等境外監管層雖然認可VIE結構,但會參考中國律師的法律意見書,而現在律師都有顧慮。」周汀表示,自從去年8月商務部發文將VIE納入監管範圍後,中國律師現在不大敢為採用VIE結構境外上市的企業出具一個乾淨的法律意見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54

新東方危情三日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940

     SEC的調查和美國渾水公司的質疑,使得新東方在紐交所的股價從7月17日到19日連跌3天,股價從18美元落到最低9美元,市值蒸發過半。


  這次又是VIE先惹的禍。


  VIE在國內被稱為協議控制,其實際含義是不通過持股的方式來實際控制一家公司,讓國內公司在符合中國法律條件下實現境外上市。新浪最早採用這一模式,而後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大部分都沿用了這種架構,它的核心是一家國內公司實體和國內外資獨資公司之間的特殊協議。2011年,馬云為了重獲支付寶的控制權,利用VIE架構大做文章,影響了海外投資者對於VIE架構的信任感。


  俞敏洪的本意是簡化新東方在國內實體公司的股權結構,將原本有11人的股東結構簡化為自己一個人。這對國內實體公司,和與之協議關聯的外資獨資公司之間的關係並無實質影響,而後者的控制力反而可能因為國內實體公司股權結構簡化而得到加強。


  但對於VIE結構的不信任感,很快引發了海外股東的疑惑甚至恐慌,使新東方遭遇了SEC的調查。新東方CFO謝東螢對此解釋說,新東方在2006年上市時創始人中的11個均是VIE股東,到目前為止其中10個VIE股東已經離職,沒有或僅持有少量股份,並且極少涉及到公司管理的層面。包括知名投資人徐小平等10名股東在內,他們的利益在新東方上市時就已經得到兌現,也早已退出新東方的實際運營。


  但這還不是俞敏洪和新東方在這3天中遭遇的最大麻煩,美國渾水調查機構趁勢發佈的質疑報告才更加棘手。在渾水公司長達90多頁的報告中,質疑要點包括新東方隱瞞加盟店的模式、相關稅收利潤的非正常表現等多個方面。


  在此之前,新東方的招股說明書中,有關「協議控制」的描述包括教學支持協議、網站開發與維護協議、商標授權協議、教育軟件銷售協議、股權質押協議以及排他選擇權協議(獨家股權購買協議)等7條協議控制,但到了2011年年報,只剩下了股權質押協議以及排他選擇權協議等三條,其他協議條款已經不見蹤影。看起來,投資者對於新東方VIE結構的信心的動搖也是事出有因。


  7月19日傍晚,新東方召開了一場小範圍的記者會,對這些說法進行反駁。按照新東方的說法,國內凡是冠以新東方品牌的學校,全部是新東方直營的。但新東方旗下子品牌泡泡少兒教育在全國授權了19家加盟學校,另一子品牌滿天星品牌則授權了2家加盟學校。這21家加盟學校並沒有被授權使用新東方品牌。除加盟費用外,這些加盟學校自身的營業收入也從來沒有反映在新東方的綜合財務報表上。


  除了公開回應質疑,新東方還宣佈成立一個由公司3位獨立董事李廷斌、李彥宏和楊壯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對渾水的質疑進行獨立評估。在7月20號,包括新東方董事會主席兼CEO的俞敏洪、CFO謝東螢在內的5位公司高管,還宣佈將使用個人資金在未來3個月內在公開市場回購總計5000萬美元的美國存托股(ADS)。


  新東方的應對還算及時。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還不能完全消除投資者的疑慮。


  渾水的報告顯然有備而來,這家機構以做空多家中國概念股而聞名。從以往的經驗看,它抓住的往往是目標之前認為「無傷大雅」的漏洞,或者由於公司內部原因而帶來的問題,所提的一些質疑也並非無憑無據。


  比如針對加盟商問題的質疑。實際上新東方的確從2010年起,就開始嘗試用特許經營的方式擴張培訓學校,旗下子品牌泡泡少兒英語和滿天星都採用特許經營的模式,這一點新東方從未在財報中披露。即使在財報中提到泡泡少兒英語的業務,也沒有披露該業務的授權經營行為。


  「子品牌並未向加盟商授權使用新東方品牌」的說法並不能完全駁倒渾水的質疑。在實際操作中,新東方會允許加盟商使用「新東方」的主商標,不論是加盟商還是學員,也都更看重泡泡少兒英語和滿天星前面所加上的「新東方」三個字。


  一位民營培訓機構的從業者對《第一財經週刊》說,相比自營的方式,特許經營的加盟模式可能會造成新東方品牌的稀釋,以及潛在的管理風險,這也許是新東方不願意公佈的原因之一。


  另有教育培訓行業人士透露,新東方公司旗下的「新東方在線」也會通過合作的方式招募代理,合作者不用交加盟費或保證金,只需要購進一定數額面值的在線學習卡。而這些都沒有出現在新東方上市公司的財報中。


  如果上述作法是在董事會和管理層此前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那麼相關人員至少也難逃管理疏忽的責任。


  此外,新東方在回應渾水質疑時公佈,在2010財年和2011財年中,已確定來自合作機構的授權費和培訓費分別為3.5萬美元和24.9萬美元。但根據加盟網絡上的公開資料,泡泡少兒英語的加盟費最低每年20萬元,約為3萬美元。照此計算,19家加盟店加盟費一共380萬元人民幣,約合60萬美元。


  新東方方面對《第一財經週刊》表示,新東方在美國上市是按照自己的財年計算,即2011財年為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並非2011自然年;加盟費收入要按照權責發生制核算,一次性收取的60萬至100萬費用,是3年的加盟費用,然後再分月確認收入,即每個月確認全部收入的136。因為19家加盟校是在財年末存在的,即在這一財年中陸續簽訂的,所以在2011財年中存在幾個月才能確認幾個月的收入。儘管這些說法看上去澄清了問題,但這種公司網站的公佈規則與公司實際規則不符的情況,還是有點令人不解。


  好在俞敏洪在網絡上的積極回應和管理層的回購計劃,已經在資本市場上看到了效果。7月20日,新東方股價開盤上漲34%,漲回至12美元。


  俞敏洪將渾水的質疑比喻為新東方的「粉刺」,他呼籲不要將粉刺當成癌症。「渾水事件給我最大啟示是,對公司經營的規範化提出再高要求也不過分;同時儘管痛恨渾水,但也知道這樣機構存在,能夠制約一些公司做壞事欺騙股東。」最後他還反擊道,「渾水信口雌黃,用罵人的口氣說話顯得太不職業了。」


  不過眼下新東方還未正面回應渾水的其它質疑,比如60%的毛利率並不真實、新東方不符合非盈利教育機構的條件卻在國內把自己註冊成了非盈利教育機構、新東方實際並未如招股說明書中描述的享受政府減稅待遇等。渾水甚至還宣稱,新東方擁有的教育機構屬於國有資產、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東不是俞敏洪而是他的母親李八妹。


  因此俞敏洪和新東方仍然需要小心。要知道這不是渾水第一次對中國概念股公司發佈質疑報告,並且在被渾水公司質疑的中國公司裡,有3家已經摘牌退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88

《中國合夥人》:童話版的「新東方」 Conan的投資筆記

http://xueqiu.com/1830611415/23999766
當《泰囧》,《西雅圖》,《致青春》這些接地氣的現代題材開始在電影市場崛起後,陳可辛開闢了新區域,他的《中國合夥人》把一個現代精彩的商業故事以喜劇片的形式搬上了銀幕。不過也就像愛情電影和真正的愛情之間的關係一樣,現實的商業對比商業電影,可能會有點既不清新,也不文藝。

查看原圖
現實版新東方的發展歷程
《中國合夥人》描述的是新東方從1993年創辦到2003年左右開始啟動上市的這10年歷史。電影裡的新東方,和真正的新東方歷史有些出入。陳可辛也多次說過,《中國合夥人》只是以新東方為原型,裡邊有很多改動,並加入了自己對商業看法。
現實版的新東方在93-03年,這10年時間裡,經歷了
(1)       新東方連鎖化的網點擴張(除了北京的網點擴張外,2000年新東方開辦了第一個外地分校上海分校,02年公開辦的武漢分校成為新東方重要的利潤組成,這比很多競爭對手網點擴張早了很多)
(2)       老俞去海外力邀自己的高人朋友回來人力參股新東方,以增強新東方實力,王強,徐小平加入(徐小平96年回國,王強在徐小平回國後10個月回國)
(3)       對授課內容進行了改革,在增強授課質量同時,強化了段子和勵志部分,使得新東方的課程與傳統課程內容相比有了截然不同的用戶體驗。
(4)       中國出國留學市場快速發展
(5)       中國出國留學市場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東方產品線的擴張(從PHD博士留學,到本科,到碩士和MBA,留學諮詢業務等)
(6)       對老師考核和激勵體系的改變,由學生給老師打分而不是上級評分,而分數直接與老師的績效,薪酬,和職業發展掛鉤,並且大幅增加教師薪酬。由於當時新東方很多有效業務創新是由分校的一些老師創新並向周邊輻射,並不是總部設計項目,然後統一推行,這種激勵體制大幅增加了分校之中這種有效業務創新概率。
(7)       與東方教育培訓公司之間激烈的競爭
(8)       新東方抓住了最核心的市場——對最好的學校的學生進行培訓,再幫他們去最好的外國大學去唸書,對市場形成了強烈的品牌效應
(9)       採取了更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得一些在常規教育體制內難以發揮作用的優秀人才得到了發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01年加入新東方的老羅)。
(10)   淡化家族企業屬性,強化公司治理,新東方在早期發展過程中,俞敏洪讓自己的一些親戚離開了新東方,不讓他們插手新東方的業務,比如俞敏洪的母親。
(11)   與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關於版權的訴訟之爭
(12)   關於是否IPO在高層之間激烈爭論,(俞敏洪說過,高管裡胡敏,陳向東和周成剛和他是上下級關係,有明確的管理體系,而王強和徐小平和他平起平坐,管理混亂)而爭論結果是新東方最終啟動上市

由於電影不是歷史紀錄片,篇幅有限,陳可辛在有限的篇幅內重點對(2),(3),(5),(11),(12)進行了描述,也就是主要對新東方發展中的事件型事件進行了描述,而對(1),(4),(5),(6),(7),(8),(9),(10),(11)這些緩慢變化的長期因素描述就非常少。《社交網絡》是講述扎克伯格的FACEBOOK的創業史,而這部影片也是對主人公對學校的黑客入侵這些事件做重點描述,而不會去重點描述扎克伯格是如何改進工程師的運營和學習體系這類期變化。這也是電影表達的侷限所在,大導來了,這事也很難搞定,不信你讓斯皮爾伯格拍個《巴菲特選股》3D版試試。

《社交網絡》的著名編劇艾倫·索金認為觀眾對劇情和劇中人物不必過於較真,很多劇情並非真實情況,比如真實版扎克伯格的開放和富有領導力和就和劇中的內向的扎克伯格差別就很大。

現實版的新東方在激烈的上市爭論中,嘗試在幾個主要股東之間建立一致行動人(中國最大的公關公司藍色光標就是由5個主要股東建立起一致行動人,並且運營良好),不過貌似新東方要做到這點是非常之辛苦。徐小平在這個過程中離開過一次新東方董事會,之後又再次回來。03年後,胡敏,陳向東,周成剛新一任准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開始協助俞主導公司業務,並籌備上市,徐小平和王強老創始人團隊則開始逐步淡出管理。王強和徐小平也在新東方06年上市後從股權和董事會上都離開了新東方。而在《中國合夥人》影片結尾裡是三人重新團結,鬥志昂揚準備上市。陳可辛做出這個改動,除了一些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外,一部結局圓滿的商業喜劇片或許更加符合目前電影市場的需求。

《中國合夥人》中的新東方與現實版的不同
很多人都覺得《中國合夥人》是新東方的硬廣,不過從目前各方披露的情況來看,《中國合夥人》老俞全程幾乎沒參與。陳可辛和韓三平最早聯繫的是徐小平,希望做以新東方為題材的電影,由於老俞一直反對把新東方搬上銀幕。所以第一版劇本是徐小平用2個星期完成的,影片的最終劇本和真實情況有不少出入,比如徐小平在北大當老師,他和老俞,王強不是同學;王強和徐小平都出過國,而不是影片中一個人出國,並且王強在美國混的非常好,進了當時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劇中的有好些人物經歷其實是陳可辛自己出國的留學經歷;以及老俞的肺結核和親蘇梅沒有關係。。。等等。劇本改動的另一個原因是陳可辛在早期特意諮詢過徐小平關於拍新東方IPO的內部爭論的問題,會不會引發自己和新東方之間訴訟糾紛,較大幅度改動的劇本可能有利於規避訴訟風險。

為什麼是新東方?
符合中國合夥人拍攝標準的企業或創始人中國數量其實不少(比如馮侖,王功權,潘石屹時期的老萬通地產),但主創之所以用新東方為模板,是在製片環節非常巧妙的安排。中國平均電影觀眾年齡在21歲左右,是非常年輕化的群體,而且越是人均GDP高的城市,觀影人口比例就越高。而這部分觀影人群恰恰是新東方的教育產品主要覆蓋的人群。新東方過去的客戶成為了《中國合夥人》的觀影基礎,加上新東方及新東方幾個創始人創業故事在學生中間的知名度和流傳度,這樣影片在同樣的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下,可以大幅增強了觀影效果和宣發效果。在這點上,《中國合夥人》和10年大衛·芬奇的《社交網絡》有異曲同工之處。(法國觀影年齡最高,30歲左右,這也是一些藝術片在法國有市場的原因)

當大導演+大製作的大導演中心制的影片(很多都是古裝片)開始暫時變弱後,《泰囧》,《西雅圖》,《致青春》這些接地氣的中等成本的現代題材電影開始在市場崛起。香港電影也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經歷了武俠片,警匪片這些類型電影盛行後,現代題材開始興起,而從這之後優秀的編劇和劇本的成本佔比開始提高。而陳可辛在96年的香港正是靠一部現實題材的《甜蜜蜜》開始嶄露頭角。

《中國合夥人》與《社交網絡》
《中國合夥人》放映後有時會被拿來與10年奧斯卡最佳劇本獎講FACEBOOK創業史的《社交網絡》進行比較。《中國合夥人》與《社交網絡》都是以訴訟案來做貫穿整部劇的線索。前期都是公司擴張部分,而後期《中國合夥人》的重點是「公司是否通過上市來發展」,而《社交網絡》後期的重點是在「在互聯網公司快速發展中合夥人之間的衝突」。

而由於扎克伯格和影片各關聯方的合作態度,《社交網絡》中很多人都是以真名出現,另外就是也由於各方較合作的態度,《社交網絡》捕捉一些FACEBOOK的發展事件,也比《中國合夥人》做的細。這點對於中國合夥人來說,是一個遺憾。

《中國合夥人》:陳可辛即是導演,也是老闆
陳可辛在中國合夥人中即是導演,也是老闆,他以自己的公司我們製作進行參股製作。從目前披露的數據看,《中國合夥人》的總成本是7000萬左右,陳可辛沒有要薪酬,自己的權益不到20%。

我們製作是陳可辛和導演黃建新在08年成立,參與過陳可辛製作過的其他電影。03年香港和內地簽署了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香港合拍片享受國產片待遇,不再受限進口片配額,香港導演開始加速到內地發展。陳可辛也是那時候,過來內地發展的香港導演。而從07年的拍攝自己第二部在內地的電影《投名狀》開始,陳可辛開始用自己錢投資拍攝的內地影片,《投名狀》陳可辛股份是25%。我們製作有一支發行團隊,所以它也負責陳可辛的影片的一部分發行。

92年,陳可辛和曾志偉等5個朋友合夥開電影公司UFO了(UFO也是陳可辛電影《甜蜜蜜》的製作方),陳可辛在這次合夥經歷中經歷了自己的Too young too naïve ,5個人在UFO的中後期產生了很多經營和投資上的分歧和矛盾,最後只能分開。而這次經合夥經歷中的一些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合夥人》中的一些創作元素。而陳可辛曾和博納合作過人人電影,則更像是博納鎖定優秀電影人才資源及影片發行權的模式。

從陳可辛多年的和別人合夥拍片的經歷看,陳越到後期在組建項目這些商業方面就做的越好。比如在拍《十月圍城時》陳設計的股權結構就比早期好了很多。其實,我覺得陳可辛這樣的導演退休後,如果把多年這些電影融資經歷寫下來,去大學講製片人課程,將會是非常好的電影融資教程。(這也是為什麼查理·芒格推薦時代華納史蒂夫·羅斯的傳記《併購霸業》的原因,這種高手敢說了以後確實不得了)

另一版的中國合夥人:羅永浩的奮鬥
然後這一段,我們來聊聊英語教育行業另一個創業者羅永浩,他在影片中以牛永嘯的形式出現。如果企業規模門檻可以有所降低,羅永浩的有趣的創業經歷也是一版非常精彩的中國合夥人。

新東方在規模迅速擴大後,出現了和餐飲行業相似的問題,就是網點可以輕易複製,但是優秀的廚師和老師則很難複製,教育有時並不具備規模效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的新東方老師在課程上利用規模經濟後的考核體系漏洞,通過過度加大段子和娛樂的比例來讓學生給自己打高分,而不是把課程教得特別好。有完美主義傾向的羅永浩相信自己可以提供比新東方更好的教育培訓產品,去滿足偏高端的學生用戶需求,所以他把公司地點定在了距離北大不到2公里的中關村。

老羅在離開新東方以後,去辦了博客網站牛博網,之後由於資金太少,又想拍電影,決定靠英語培訓業務積累資金。老羅的朋友馮唐給了他一筆啟動資金,之後靠著離奇的原因,老羅拿到一個在非洲發展的發小300萬的投資,總共600萬投資,第一年虧損300多萬,在經歷了頭2年的艱苦經營後,11年老羅培訓抓住了一部分注重授課質量的用戶,並依靠自己在新舊媒體那裡超強的宣發能力,在11年盈利100萬左右,之後老羅英語培訓越做越大。

老羅通常以孤軍奮戰的形象在大家心裡出現,但其實老羅培訓身邊有很多像黃斌,許可,馮唐這樣很多高手合作夥伴,雖然他們也都很活躍,不過老羅相比,就基本算是沉默的人了。。。如果說新東方版的中國合夥人還比較遵循常規商業規律的話,老羅版的中國合夥人則更具有美劇風格。

最後:雖然現實不是童話,但依然可以擁有美好的愛情
《中國合夥人》是一部我自己很喜歡的電影,我也推薦了很多朋友去看(人肉宣發...),雖說自己多少知道《中國合夥人》的結局和現實中肯定不一樣。完美的合夥人關係就像「王子打敗魔王和公主在一起永遠的快樂生活下去了」一樣,往往只能出現在童話裡。雖然完美的愛情不常見,但是現實中依然非常多的有著高質量的愛情。合夥關係和愛情或許類似,雖然現實中少有完美的合夥關係,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現實世界中還是有著大量質量相當不錯的合夥人關係。比如說,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合夥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21

新東方「三駕馬車」親述:真實的創業合夥人是這樣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740.html

新東方「三駕馬車」再次聚首的最後一次努力,是在2009年3月5日,離開新東方3年的徐小平先生已經53歲,與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先生在北京盤古大觀超五星級酒店吃飯。他流著眼淚對俞敏洪講了他經常做的一個夢。

「我說我天天夜裡夢見你,夢見新東方這幫人在玩,我想跟你一起玩。」徐小平對記者回憶這次會面。這個富有的投資人露出委屈的表情,講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一群大孩子一起玩,我跟著追他們,他們見到我就走了,不願跟我玩」。

徐小平反覆申明這個夢是真實發生的,「醒來枕頭濕了一大片」。他用「夢魂縈繞」等語意強烈的字眼兒表述自己對新東方的熱愛,並兩次強調:「俞敏洪沒有回應我。」他此後聲稱的事實比「沒有回應」更為糟糕,據他說,第二天,他又去新東方見了俞敏洪,後者臉上明顯寫著拒絕。幾個月後,徐小平寫信給俞敏洪,「收回了我當時的請求」。

「有一太平洋的話要跟俞敏洪說」

電影《中國合夥人》上映3天後,俞敏洪在自己北京的家中招待了徐小平和王強。約會是提前就定下的,與電影無關。席間,3個人隻字沒有提及這部被外界解讀為「新東方創業故事」的電影。

在單獨進行的幾個小時的談話中,三人分別表達了對電影的看法。

王強和徐小平都聲稱這部電影很了不起。5月31日早上6點多,王強一個人溜進電影院又看了一遍,「一邊看一邊回想往事,想著我們當年是怎麼一步步過來的」。第二天,他仍然沉浸在當年意氣風發的友誼回憶裡,淡化了那些因為利益和觀點不同而導致的痛苦爭吵。

徐小平則一次次借用別人的好話來評價這部電影。「陳可辛看完劇本以後說,徐老師,你這個劇中和中國電影都不一樣。我說怎麼不一樣?你這裡面3個男主角都非常高貴,非常可愛,中國沒有這樣的人。」也許是因為俞敏洪公開表達對電影的不滿,他急於展示這部電影對原型的刻畫是多麼正面。

在一間雜亂的並不寬敞的辦公室裡,穿著灰色T恤的俞敏洪對記者重申他對電影的反感,甚至不願意評價。但他仍然忍不住對某些細節提出了批評,承認「有幾個場景還是挺委屈我的」。這些場景包括他在創業成功後提議給自己分51%的股份,「這樣兩個合夥人當場就會走人,完全不符合企業家的邏輯」,以及電影中的主角成冬青為了阻止上市一個人增30%的股份,「你找死啊,商業中間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永遠不可能的,當場拿刀子把你給捅了」。

這是他首次公開指齣電影的不足。《中國合夥人》上映後,他的手機一天就收到1000多條短信,來自朋友和那些看過電影的學生。他「出於無奈」,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公開回應,但關於電影本身態度模糊。

正確朋友

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經常將彼此的性格不同稱作「互補」。這只是事實的一面。

徐小平充滿激情,他的演說自30年前起就總能激起人們的歡呼和掌聲。他喜歡戰略,用王強的話說,「新東方當時的很多戰略都出自徐小平」。

王強的理想主義色彩則顯得冷靜。他讀書量驚人(剛剛出版了一本談論閱讀的新書),「喜歡務虛」,思考理論問題,是新東方創始人中最不願意接受「勵志」教育的一位。

相比之下,俞敏洪並不是那類讓人驚豔的精神領袖。他生性溫和,堅韌,更加現實和謹慎。一個例子是,他「至今不懂得拒絕」。他承認自己「軟弱」、「優柔寡斷」,並且知道這對企業管理有害。

俞敏洪性格中流露出明顯的現實主義。他能跟不喜歡的人合作,「通常不會露出讓對方感覺到我不喜歡他。」他說,「我處在這個位置,沒有辦法分明地表露愛憎,否則我就沒有辦法做新東方了。」

自從1996年先後從國外回來參加新東方之後,徐小平和王強一直希望俞敏洪變成一個「正確朋友」——從善如流、忍耐、偉大。「你不僅要成為柳傳志,還要成為蔡元培。」這是王強回國之前對俞敏洪提出的期望。

徐小平與王強分別提起范冰冰說過的一句話:「能經受多大詆毀,就要承受多大批評。」而他們指向的對象俞敏洪卻是個自稱對演藝明星毫無興趣的人。這種反差無處不在。他們分別多次強調自己批評的正當性與必要性,用徐小平的話說,批評建議「我會發很多條短信反覆說,那些把他折磨死的建議,我連續幾年一如既往地提」。

沉默寡言、「從沒爆發過」的俞敏洪,努力在言辭中淡化這種苦惱:「我對人的批評很快就會忘掉,也沒有說有多嚴厲的批評,大不了就是他們天天罵我土鱉,農民意識,完了沒有眼光,對一個企業管理者來說,這應該是算比較嚴重的。」

他也會流露出一絲懊惱,「把朋友請回來,完了本來是一起幹事業的,結果弄回來以後最後事業幹不成了,還天天吵架」。

的確是明星,的確是屌絲

1996年,俞敏洪創辦的新東方學校收入已經在2000萬左右,利潤數百萬。當他準備出國拜訪已經幾年失去聯繫的徐小平和王強時,腦子裡想著的是兩人的才華和耀眼光芒。

俞敏洪和王強1980年一同考進北京大學西語系英語專業,兩人住相鄰宿舍。兩人風格完全不同,王強多才多藝,後來成為新組建的北大藝術團團長,是「絕對的風雲人物」,而俞敏洪出身農村,對城市生活充滿陌生感。因為都喜歡讀書,兩個人交往密切。

1983年,自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徐小平來到北京大學團委任文化部長,擔任藝術團的指導老師,3人隨後產生交集。徐小平至今還記得那個「意氣風發」的大三學生站在北大團委的筒子樓門口與他交談的場景。

王強與徐小平都處在舞台的中央。他們至今相信自己當時是耀眼的主角。而俞敏洪很難舉出什麼輝煌的事蹟,他為人和善,人緣不錯,很長一段時間內包辦了全宿舍的打水任務。他自籌資金創辦了一本詩刊,辦了兩期就停刊了。俞敏洪讓人印象深刻的事蹟除了上佳的酒量以外,只有艱苦學習英語的韌性,以及娶到了一位被稱為系花的太太。與其他兩人不同,他的故事是一個苦孩子奮發圖強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末的風波之後,徐小平和王強出國。如今,電影《中國合夥人》又讓王強找回了當初的生離之痛,「我當時也是立志不回國了」。王強回憶說,徐小平是最早走的。

國內這頭藏著一個文藝青年痛下決心改換命運的故事。一個具有象徵意味的事件是他扔掉了自己的所有詩稿。他曾在演講中將此誇大為「付之一炬」,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那是一種演講需要的修辭,事實上只是扔掉,「扔在哪兒我就不知道了,沒有真正像林黛玉把詩一頁一頁撕下來扔掉了,那個太有詩意了。我不會這麼做的。」

如今,俞敏洪已經可以從容地分析自己的轉變過程:除了克服心理上的障礙,還要經歷語言的改變,從知識分子的語言變成跟公安局交流的社會語言。他被扔進了完全陌生的環境裡,想辦法認識公安局的某一個人,再認識其他人,然後跟公安局的關係好起來。「慢慢也就習慣了,吃飯聊天喝酒都很習慣,像朋友一樣。」他說,但又補充道,很艱難,「誰要不信,就讓北大的教授、老師去跟公安局打交道試試看」。

俞敏洪將此歸因於生計所迫。但王強相信,俞敏洪天生具備與別人打交道的才能,一個例子是在大學畢業後,俞敏洪住的是單人宿舍,而其他老師住的則是雙人宿舍。

畢業已經十幾年,等到俞敏洪再一次出現在王強面前時,王強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在普林斯頓,我看學生都能認出他來,覺得很受刺激,他是有名氣了。」王強說,「在北大的時候,哪有人認識俞敏洪,但是到美國沒有人認出我來,只認出老俞,這反差太大了。」


「新西方」

當俞敏洪到加拿大時,徐小平處於失業狀態。1993年到1994年,徐小平曾回到國內,創業辦音樂學校,但失敗了,又回到加拿大。這期間,不得志的徐小平甚至沒有聯繫過舊日朋友俞敏洪。關於二人在加拿大的重新相聚,徐小平講述的版本是「我哭著喊著求他帶我回來一起做新東方」。俞敏洪的回憶則略顯平淡:「他發現我在中國已經做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學校。當時我就跟他說,你在國外生活得也不如意,如果你還想搞音樂的話,你回來,我給你30萬塊錢。」

按照過去流傳的故事版本,王強在美國的生活算是成功的。他出國後改讀計算機專業,年薪7萬美元,因此,甚至在王強表明回國的願望後,俞敏洪還勸他仔細考慮。「這說明他對我負責,怕耽誤我,我很感激他。」王強說。

事實是,王強此時早已厭倦了在美國的生活。在租來的兩居室公寓的餐桌上,他告訴俞敏洪:我決定回去跟著你一起幹了。王強描述,俞敏洪當時既興奮又遲疑:「喝完酒以後我說咱們嚴肅地談談這個事。一開始他展示新東方非常興奮,等到嚴肅談,他反而沉悶了,因為他心裡也沒準備,把我們這樣的人物叫回來,他人生面臨什麼?」

真實故事比電影更精彩。為了打消俞敏洪的疑慮,王強在俞登上回國飛機之前的一刻直截了當地向這位老同學「明志」:「當時我也是刺激他,我說老俞你要考慮,你一定要讓我去新東方,咱們3個做,如果你不答應,我現在直率地告訴你,半年以後我一定會在你的校門對面建立一個學校,做的是和你一模一樣的東西,這個學校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叫新西方,校長叫王強。老俞一聽,沉默片刻,他說算了,大家一起回去吧,就在新東方3個字下做吧。」

徐小平幾乎是緊跟著俞敏洪回到了國內。俞敏洪結束與一個加拿大人的合作,將留學諮詢的業務交給徐小平,「小平這下要大干一場了。」友誼和事業在這個時候達到了蜜月般的融合。電影中的一個經典細節可以在這裡找到原型:「俞敏洪當著我老婆的哥哥說,『小平很快會讓我嫉妒的』,他真說過。這種兄弟般的情誼,對我那麼深厚的期待和鼓勵,那真是無比溫暖。」徐小平說。

監管俞敏洪

那是一個好友重聚的喜悅時刻,俞敏洪和先期回國的徐小平帶著一束花去機場接王強。3個人不約而同對《人物》記者講述了同一個細節。就在從機場回俞敏洪家的出租車上,王強突然嚴肅地問俞敏洪:「你現在是我們的老闆,如果將來我們比你賺得多,你能接受嗎?」

在俞敏洪看來,這意味著信心的宣講。而在王強和徐小平看來,這更像是一種姿態展示:他們不會是俯首聽命的打工者,仍然是大學時代不假辭色、充滿質疑和拷問的摯友。

大學時代的交往習慣頑強地保留下來。「可能老俞的痛苦就在於此,他始終無法建立起絕對的領導權。」王強說,「我很難想像突然畢恭畢敬地叫他『俞總』。我們擺脫不了大學時對他的印象。我寧可自殺,或者他殺。別人可能完成這種職能(身份)轉換,但我們3個從來沒這習慣。」

徐小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將對俞敏洪的批評與國家政治中的監督相類比,「一個國家的活力是靠不同觀點的交鋒和辯論來實現的」。

與他一樣,王強也自如地在3個合夥人的關係與政治博弈中的關係間來回切換。他表示自己「痛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哥們兒義氣」,因為那是中國人情中虛偽而無實質的東西。他表示,自己在治理企業上不如俞敏洪。「我對權力真的沒有慾望,但是我對監管權力有巨大的慾望,我的樂趣更在於監管。」

王強在新東方的會議室裡推動了兩件事,一是要求手機關機,一是禁煙。

禁煙是王強感到滿意的事。起初,新東方很多工作人員抽煙。開董事會時「看不見對方,云山霧罩」。他第一次發難引發了爭吵,王強使用了他此前此後多次使用的攤牌術。他要求董事會投票,要麼禁煙,要麼他離開會場。俞敏洪也使用了他的慣常方法解決這一爭論,用王強的話說「各打三十大板」,既肯定了王強的意見,又說這次會議並不正式,抽一抽也可以。

王強制定了禁煙措施,第一個罰款對象是俞敏洪的母親。在新東方初創時,這名早年的萬元戶、自小對俞敏洪嚴加教育的農村婦女進入新東方協助兒子。王強因俞母在走廊抽煙,罰了她兩百多元錢,然後馬上作為典型在全公司推廣。「但我忘了是老俞他媽給的錢還是老俞給的錢。」

長達幾年的「改革」針對的問題之一是「家族問題」,其實質是「母親問題」。俞敏洪的母親李八妹在學校周邊辦起了餐館和日用品小賣部。漸漸地,李八妹神奇地將新東方下游產品的含金量開發了出來—把學校住宿班的食堂、學校教材印刷、教師錄音磁帶採購等業務拿下,到2000年底做到了1000多萬的流水。李八妹將新東方視作俞敏洪的家族企業,在人事和經營問題上多有干涉,甚至經常像過去在江陰家中那般訓斥俞敏洪。

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是:1997年夏天,「三駕馬車」在李八妹開的飯館包間裡吃飯時,俞敏洪聽見外面散座處母親又哭又鬧,徐小平和王強都看不下去了。王強說:「敏洪,你能不能對你媽發一次火?鎮住她,以後就不會這樣了。」俞敏洪站起來向外走去,叫了一聲「媽—」, 然後當著屋裡屋外的一大堆人,「撲通」跪下了。


妖怪

徐小平沒有如願回到新東方,而王強也拒絕再走回頭路。徐小平曾向俞敏洪推薦讓王強重新回新東方董事會,俞敏洪說「小平感謝你解開我一個心結,以前我都得把你們兩個人一起考慮」,言下之意,兩人一起回變動太大了。但王強在電話裡直接拒絕了俞敏洪的好意,他甚至逼迫徐小平,「如果你還想著回新東方董事會,我就不跟你一起做『真格基金』了」。

2010年,徐小平成立「真格基金」,並邀請王強成為聯合創始人,兩人都感覺重新找到了方向。俞敏洪也參與了對「真格基金」的投資。他將此視為3人友誼延續的證明之一。

王強和徐小平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新東方和俞敏洪。王強在離開管理層之後的4年為新東方開了幾百場免費講座,「你想除了友情還有什麼解釋呢?我要以一種問心無愧的方式離開這個舞台。」

2012年7月,做空機構渾水公司唱衰新東方,許多大投資人詢問徐小平,「半夜兩點鐘給我打電話,我不知道真相,但是我說,買!買!絕對沒問題!事實上,聽我話買的人都賺錢了。」

俞敏洪不在的時候,俞敏洪經常成為徐小平和王強的話題對象。甚至講起俞敏洪「發火」的故事時,王強也帶著開心的語氣。他說,有一次,俞敏洪被母親惹得生了大氣,在外面發火扔了手機,還砸到王強的車上。

「你看他非常理性。」王強說,「老俞是有超人的掌控能力,他的車也在旁邊,怎麼會扔到我的車上?手機沒摔壞,我的車倒受傷了—又不是因為我刺激他。」

在俞敏洪看來,跟以前相比,徐小平和王強對他的批評與之前變化不大,「王強比較含蓄,徐小平比較直白,因為徐小平他就一直是以批評我為他的樂趣」。但現在這些批評聽起來更容易接受,一方面「會更客氣一點,因為沒有了現實中的利益衝突」,另一方面,也不再夾雜很多個人情緒。

對此,他的兩位好友和昔日合夥人的態度未必如此淡然。

「我在微博上發了很多話,關於那麼多知名企業因為戰略失誤錯失了發展機遇,都是給『那個人』看的。」徐小平說。他後來又說,有些話「只要那一個人聽懂就行了」。

這3個人仍然不時強調已維持了30年的情誼是多麼重要,話語風格各異,意思如出一轍。「結果是好的,過去的爭執就不重要了。」這是俞敏洪的說法。王強形容3人的友誼,「就像一個少女通過結婚變成一個少婦一樣,她失去了少女的那種單純的美,她可能獲得了少婦的這個成熟的美」。徐小平則以特有的激情洋溢的言辭稱俞敏洪是「我尊敬的企業家,我熱愛的朋友」。他說,友誼「建立在打造新東方的烈火真金的錘煉之上」。

「小平的身上體現一個什麼叫做大的愛字,這是我從他身上學會的。老俞我從他身上學會了堅毅,百折不撓,這些都是我人生中做事的時不時要回在腦子裡的這麼一個標竿。」王強說他今天在「真格基金」覺得非常快樂,這緣於徐小平率真的性格,「我是30年少見這樣的人。我坦率地講,這一輩子,如果我這一生,要有一個最重大的事情要託付給一個人的話,在朋友中我可能想像的第一個人,或者沒有第二個人,那就是小平。他真是沒法掩藏。」

「那俞老師呢?」記者問。

「我不會託付給俞老師。他思考太多了,我讀他很費解。」

王強感嘆,在看完《中國合夥人》之後,他終於能清晰地表達自己關於這份友情的看法。

「友情跟荷爾蒙一樣,特點是野性、沒有原則,友情的野性需要與公司治理所要求的遊戲規則,與強大、冰冷甚至殘酷的理性碰撞,被程序正義的理性馴化。否則,友情不足以支撐一個企業的正規化治理,一定會分崩離析。如果友情能在這個前提下接受馴服,他就會變成冷冰冰的理性之外的的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

事實上,這段關於友誼的富有文采的總結,遠不如採訪結束時王強的一句話,更能讓多年來纏繞在新東方3位合夥人之間的妖怪顯影。

「想想老俞也挺心疼的。」王強突然說。他強調,這句話,自己一輩子也不會當面告訴俞敏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965

新東方退市路徑隱現或私有化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831.html

導讀:「大家看《中國合夥人》,本來三個人打架,突然上市了,三個人就和好如初。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在「第三屆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毫不諱言稱,「我到今天還對新東方上市感到後悔。」與以前「後悔上市」「說說而已」頗為不同的是,坊間盛傳,已有P E與新東方密切接觸,洽談「私有化」事宜。

「我一直認為,如果我不上市的話,今天的新東方將會更好。」俞敏洪仍在和上市「較勁」。CFP供圖

電影院裡的燈光褪去後,人們的視線從《中國合夥人》的「新希望」(以新東方為原型)的勵志創業故事,又漸漸回到新東方遭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 E C )調查」、「渾水做空」、關閉教學點……的現實面上來。

「大家看《中國合夥人》,本來三個人打架,突然上市了,三個人就和好如初。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在「第三屆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毫不諱言稱,「我到今天還對新東方上市感到後悔。」與以前「後悔上市」「說說而已」頗為不同的是,坊間盛傳,已有P E與新東方密切接觸,洽談「私有化」事宜。

所謂「私有化」,就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在這方面,俞敏洪出手也很快。據公開財報披露,截至20 12年10月20日,新東方高管已經完成3300萬美元的股票回購。緊接著,新東方董事會又授權公司在2013年4月29日至7月31日之間,回購價值最高達5000萬美元的股票。

相比股價1美元左右提出私有化的安博教育,新東方現在20美元左右的股價,對於實際控股股東來說,回購股權價格似乎太高了。而新東方公關人員也照舊語焉不詳,「公司內部尚未提及『私有化』事宜。」

閃爍其詞背後有何深意?俞敏洪究竟想不想、能不能讓新東方私有化?

「大而美」的破滅

6月6日上午,烈日炎炎的廣州,南都記者來到五山路華晟大廈的新東方報名點,現場只有一名前台人員,沒什麼人進出。南都記者又來到位於五山科技廣場的新東方校區,該校區緊靠華南理工大學,除了接受諮詢和報名外,還設有上課教室。不過這裡同樣寂靜無聲,走廊上標明為「教室」的幾個房間均關著門,未見有學生出入。南都記者又來到新東方位於城建大廈的V IP學習中心,情況也大致相同。

「寒暑假的時候才是旺季。」一位新東方員工向南都記者表示。不過,物業租著,人員雇著,電燈開著,分分秒秒都是錢。作為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新東方(N Y SE:ED U )的財務狀況自上市的那一天起,便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成本與營收上的變化,人們都看在眼裡。潮起潮落,冷暖已不只是自知。

4月24日,新東方公佈的2013財年第三季度(2012年12月-2013年2月)財報顯示,淨利潤2800萬美元,同比增加25%。而此前一個季度新東方剛剛經歷了虧損,利潤為-1577萬美元。作為扭虧為盈的代價,新東方董事會主席兼CEO俞敏洪表示,當季共關閉22個教學中心,同時新開11個學習中心,累計裁減了1200名員工。

大幅收縮戰線,這像是對資本市場盈利要求所作出的妥協。而事實上,新東方收縮之前的大擴張,也是另一種性質相近的妥協。

新東方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5月,新東方在全國49個城市設立了55所學校、7家產業機構、32家書店以及600多家學習中心,累計培訓學員近1300萬人。但「僅僅是過去的4個季度,新東方就開設了238家學習中心。單季的學校數量增長超過40%」。長期關注教育產業的分析師李瑩用「非常恐怖」形容新東方的擴張速度。

顯然,新東方曾希望通過快速擴張,做大整體銷售額,從而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整體的經營利潤,取悅資本市場。但不想適得其反。

「以前新東方大班可以做到400-500人的規模,開班的成本僅為3000元左右,差不多是中小機構的一半。但現在,市場需求變了,大班能做到100-200人的規模就很了不起了。」新東方講師馬華(化名)說,學生越少,老師、房租的單價成本就越高,利潤自然就被攤薄。

俞敏洪事後總結說,新東方新近開了200多個教學點,「過去十九年只開了500個教學點都不到,大家想想增加了多少租金的投入以及人員的花費?大家馬上可以看到它給新東方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從前年的下半年到去年的上半年,新東方一正一反虧損四個億人民幣,當然整體上新東方還是賺錢的,但如果沿著這個方向持續走下去,新東方三年就被折騰完了。所以,發展並不等於『大就是好』。」

「教育是長期的事,盈利是短期的事,兩者本身就是相違背的。」談及為業績而擴張,又因業績而收縮,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向南都記者表示,這種壓力很大,還會導致教育質量、培訓質量或公司產品的質量下降。

同時身處於教育行業和資本市場中的新東方,如何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不止新東方,很多已上市或想IPO的國內教育機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在新東方高管的相關言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當屬俞敏洪常掛在嘴邊的「後悔上市」。

那麼,有「後悔藥」嗎?有,私有化。

後悔上市

「新東方上市,帶了一個好頭,也帶了一個壞頭。」在2011年3月的「首屆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俞敏洪由新東方上市後的種種變化談起,深刻反思了當前民辦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業界普遍認為,當時新東方已上市數年,俞敏洪看透了其中的利與弊,於是「語出驚人」。但實際上俞敏洪口中的「後悔上市」對於新東方人來說,早已是舊聞。

「新東方上市對整個集團影響都挺大的。」曾在重慶新東方工作的趙先生告訴南都記者,新東方上市後不久,自己去北京集團培訓時就聽老俞在大會上提到,對在納斯達克上市感到非常後悔。

南都記者多次撥打俞敏洪手機,一直無人接聽。此外,新東方集團執行總裁陳向東也以「對外發佈信息、觀點有嚴格的把關程序,需走公關途徑」為由,婉拒了採訪。南都記者聯繫新東方公關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暫時安排不了俞敏洪接受採訪,並建議從俞敏洪及新東方其他高管的公開言論中尋找答案。有意思的是,由所謂「高管言論」所構成的「答案」,瀰漫著矛盾的氣氛。

新東方內部人士透露,此次V IE結構調整最早是由俞敏洪主動提出,理由是「這10位老股東已經淡出,如果繼續維持原有股權結構,可能給公司在年檢、簽署協議、管理賬號等方面帶來不便」。從新東方歷年年報可知,這11位原始股東除俞敏洪外,都已不再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股東欄中。而從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10位離職股東先後簽字完成轉讓,公司也完成相關登記。

儘管新東方方面強調,V IE結構調整是在幫助境外新東方的股東,加強對新東方的控制。但是,「對於V IE結構的上市公司,董事局席位的調整事關重大,它可以影響『控股合併』等事項。」某外資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黃敏(化名)告訴南都記者,或許,SEC更擔心,V IE股權由俞敏洪一人掌控後,是否切斷V IE與海外上市公司的聯繫,只取決於俞敏洪一人。11個股東至少能夠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據說,S E C當時把新東方查了個底朝天,調查員飛到北京若干次,將新東方歷年來涉及股權的幾千份合同全部翻譯成英文;拆走了高管的電腦硬盤,將其中文件全部拷出來。郵箱裡的電子郵件也全部打印出來,哪怕是已刪除的郵件,也要用特殊的手段恢復,俞敏洪個人郵箱裡三萬多封郵件,調查人員每封都看了。

「這其實跟當時的大環境也有關係。」黃嵩解釋,其一是馬云的支付寶V IE事件,「美國人會覺得名字響噹噹的馬云上過《財富》雜誌,應該算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家了,最後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他們會想,你新東方是不是也想做這樣的事情?」其二,馬云提過這是個「潛規則」(指V IE協議控制),於是當時出現了很多說法,諸如V IE不合格不合法之類。這樣一來美國的投資者也好,監管機構也好,對V IE三個字自然談虎色變。「結果新東方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V IE結構調整,加上俞敏洪天天喊上市後悔,SEC豈能不緊張。」

新東方高管也曾多次公開發表言論稱,「V IE事件,新東方與支付寶是兩回事。」但在美國人看來,V IE就是中國公司赴境外上市的主要手段,細節的差別,他們並不在意。

走鋼絲的人

新東方並未對這次V IE調整的目的、流程以及操作進展發佈過任何上市公司公告。但是,俞敏洪不知道的是,V IE結構調整早就被做空機構渾水公司盯上了。

2012年7月18日,做空機構渾水公司在網站上發佈了一份近百頁的研究報告,指責新東方刻意隱瞞加盟店信息、營業收入財務造假、稅收減免不合理,以及審計出現漏洞等,新東方股價再跌35%。

儘管新東方很快做出回應,股價也逐漸回漲。但是,俞敏洪事後承認,關於民營教育機構的身份問題,渾水算是抓到「關鍵」了。

渾水認為,新東方V IE結構下持有的學校事實上為「國有資產」,不應該被併到表內,如上海楊浦和北京海淀兩所,其在學校經營終止時資產將收歸國有。並且,新東方的收入具有營利目的,也不能享受營業稅的免稅優惠。

值得注意的是,「V IE結構的公司一般在境內投資設立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為國內經營實體企業提供壟斷性諮詢、管理、軟件等服務。國內經營實體企業將其所有淨利潤,以『服務費』的方式支付給外商獨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再把資產、收益輸出到境外離岸公司。」黃敏給南都記者解釋,這一模式下的國內經營實體通常是輕資產公司,但是「北京新東方」卻是典型的重資產,「新東方如何將700多個教學點的資產、收益輸入到外資公司」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黃嵩認為,我國的教育機構屬於非營利機構,新東方是搞培訓的,自然也屬於教育機構,那你賺錢要從何說起?另外就是辦學資質的問題,這些內容都處於混沌狀態,官不查民不究,但真要較真起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還是會有問題的。因此,渾水報告提到的一些內容,確實和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相關規定相左。加上中美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美國的投資者對新東方產生疑惑和擔憂很正常。而因為混沌狀態的存在,俞敏洪也沒法很明確地一一回應。

無巧不成書,模糊的V IE和模糊的中國教育行業政策都落在了新東方上。兩者相疊加,上市後的新東方就像是走鋼索的人,停在半空中。

無解矛盾體

「至誠至性的俞敏洪」和「要求業績不斷增長的上市公司」之間,碰撞出了最大的矛盾體。《中國合夥人》上演後,一些離職的新東方員工們紛紛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觀後感。趙先生在新東方的職業生涯正好橫跨了新東方上市的時間,他說,上市後公司對員工工作的要求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會更多以財務為導向。「在上市之前,我情願加班到四五點,哪怕通宵,我的心裡都是非常愉悅的。在上市之後,雖然收入有提升,但感覺一切工作是為了完成報表、迎接審計、追求利潤,和我當初選擇新東方的出發點不一樣了,所以後來我離開了。」

曹茗(化名)是在新東方上市才入職的。在她的回顧中,關於理想的部分很少,職業和收入的部分佔了大多數。「離開新東方是因為個人發展因素,另外工資和待遇越來越差了。」目前曹茗和朋友開了自己的培訓學校。在她的口中,新東方就是個公司,而且是個企業文化不怎麼讓她滿意的公司。「單純就是『你來上課,我給你課酬』,簡單的利益關係。」

一位不願具名的同樣在杭州的前新東方員工回憶起與俞敏洪見面時的情景,「老俞是個特別好的人,當時他到杭州新東方來視察,給全體員工做了一場培訓。那天剛好是我的生日,我們校長把這件事告訴了老俞,結果他滿場找我,還主動過來和我合影。」她覺得俞敏洪不只是一個教育家,也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但同時又有一種特別質樸的感覺。

不過從追求業績的角度,新東方還是有讓她「不舒服」的事,例如「續班率」與績效掛鉤。「比如有個學生在我這上了『托福80分班』,這一期上完了他覺得效果還不錯,還想再往上衝90分,就再報一個『90分班』,這樣叫續班率。」她直言,這是自己和同事們比較反感的的事,拿來做業績考核的話,相當於強迫學生續班。

馬云進行V IE結構調整,目的是讓支付寶順利拿到國內支付牌照,結果搞得SEC「草木皆兵」。俞敏洪的V IE結構調整,業內評價為「鐵肩擔道義」,卻落得股價大跌。如果看到員工對新東方和阿里的不同評價,不知道出了名「講義氣、重情義」的俞敏洪會問作何感想。

誰為私有化買單

倘若新東方私有化,所有賬目就不必公開在投資者面前,也不會受二級市場左右。俞敏洪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和步伐來長期發展教育事業,也能給「後悔上市」一個交代,一舉兩得。

「希望走私有化道路的公司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公司股價很低,時機正常,於是就私有化了,主要因為便宜。另外一類是想進行重大戰略轉型,但是公開市場不認可,或者對轉型能否成功心存疑慮,轉型會受很多牽制,那麼就選擇走私有化道路。」黃嵩指出,這些公司雖然私有化了,但未來還是想爭取再上市的,這樣投資者也好獲益。但是新東方的情況不一樣,俞敏洪是不想上市,或者他認為教育這個行當不適合上市。

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私有化B 2B公司一事正式落實。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親自發佈郵件,對此作出詳細解釋。內裡有這樣一句話,「只有敢於放棄今天的成功,才能取得更上層樓的發展。」緊接著,有關阿里巴巴整體重新上市的聲音便不絕於耳,對此馬云亦從不否認。

如果私有化不是為了調整再出發,又有誰願意為新東方的私有化買單?博威資本董事總經理於向東給南都記者分析,從某種程度上說,「私有化」是股東對自己企業信心的體現。因為,私有化就是股東拿一筆錢把自己的公司買下來,無論這筆錢是多少,首先得拿得出來才行。

關於「這筆錢」,黃嵩則表示,按照常規做法新東方可以引入PE資金實現私有化。但如果新東方的私有化是因為俞敏洪「後悔上市」,而不是為了再上市,那麼PE的利益如何保值增值?「簡單來說,人家都借錢給你了,你靠什麼錢來還他?」

如果不考慮引入投資方,俞敏洪和新東方還能通過自有資金的方式來實現私有化。但黃嵩認為這其中也有難點———只攢錢而不投入再發展,競爭對手們是不會等新東方的,其市場地位將受到影響,上市公司股東利益同樣得不到保障。

從另一個角度看,「V IE結構」調整之後,渾水做空之時,新東方股價暴跌,恰是私有化最好的時機。為何新東方最終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競爭來勢洶洶

對於上市公司每年25%到30%的增長指標,俞敏洪自己也說過,「太荒謬了,你不可能要求北京大學每年擴招25%的學生來證明北京大學是成功的吧,對不對?基本上資本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你娶了一個女人,完了這個女人你還甩不掉,但是你必須每年為它增長25%的收入,而且不是因為你愛她而是你被綁住了。」而現實情況是,為完成報表而努力,和員工之間簡單的利益關係,與績效掛鉤的續班率……新東方不得不這麼做,因為就像俞敏洪所說,「被綁住了。」

如果新東方就是這個行業的寡頭,綁住就綁住,又如何?但現實並非如此,有媒體引公開信息稱,中國教育行業2011年年總產值6800億元,新東方2011年營收50億元,僅佔比1%。

博弘教育機構董事長黃博海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教育還是有強烈的「學歷印記」,越來越多的公辦學校與培訓機構合作,創辦「國際班」等等,這對新東方的非學歷教育形成巨大挑戰。

而在卓越教育高級副總裁唐俊膺看來,儘管新東方在中國民營培訓業的領導者地位還無可撼動,但隨著學而思、正保、弘成、學大等教育機構赴美上市,大家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新東方不得不面對來自有明顯「互聯網基因」的教育機構的挑戰。誰能斷言,這些星星之火,不會形成顛覆新東方的燎原之勢?「

新東方創業元老之一徐小平給俞敏洪的信中,盛讚學而思是「一家有著互聯網心臟的教育公司」,「所有的營銷和口碑,都是通過互聯網建立,可以說全部免費」,與之相反,新東方投放了大量的媒體廣告,發放了大量的傳單,並且在學校中進行了耗資不菲的推廣活動。

而以正保為例,公開財報顯示,正保遠程教育2012年全年總收入為5210萬美元,而新東方2013年Q 3一季營收就達21847萬美元,兩家公司的體量、規模完全不在同一級數上。但從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判斷的關鍵性指標來看,正保目前的市盈率約為29.05,市淨率約為4 .176;而新東方目前的市盈率約為27.59,市淨率約為4 .105。———正保的投資價值和成長性優於新東方。

滬江網的崛起則意味著另一種可能:它打破了傳統課堂整齊劃一的模式,更好地推進個性化教育。在滬江網上,學生的每個學習步驟都被記錄下來,生成學習測試報告。截至去年底,滬江網註冊會員目前突破1500萬,日PV (頁面瀏覽量)超過1000萬,移動端用戶達到1500萬。

如何「絕處逢生」

徐小平曾如此評價俞敏洪,「他絕對是一個打不死的人,是一個壓不垮的人。每次你以為他已經走到了絕路上,幾乎不可能回頭,可是他卻每每會絕處逢生。」

這一次,俞敏洪又該如何「絕處逢生」呢?

「我對新東方未來的定位,新東方就是一個內容提供商,以及地面教育商,我不做平台(在線教育)。比如說誰做平台做得特別好,我把內容提供給你。所以你做平台,我來做內容。我們可以通過收購的方式,通過跟他人合作的方式,比如新東方可以提供一個地面平台,你的項目跟我合作,我把你的項目同時開到新東方七百家店。」

新東方本是做英語的,一看別人做數學那麼好,也跟著做。「如果大家一提到數學,想到的又是A機構,又是B機構,這就說明做失敗了。一定要想明白該做什麼,你就只做一到兩件事情。」

以此出發,新東方將在地面教育上實施多元化整合,將規模小、投資分散、沒有競爭力的中小教育機構整合到新東方的棋盤下,盤活存量。那麼,新東方得整合多少家地面教學點呢?以新東方2011財年,憑藉433家教學中心佔有1%的市場份額計算,若新東方將市場份額擴大到30%的壟斷地位,則教學點必須增加12557家。

問題接踵而來,新東方的財力是否能支持上萬家教學點的擴張呢?答案是否定的。財報顯示,新東方現有的流動資產總額為9.8億美元,每個網點的資本化支出(包括新增、維護、升級)在100萬-400萬美元之間,粗略計算,新東方手頭握有的現金僅夠購買幾百個教學點。

一個重要的現實是,新東方現有實業經營以及股市增發獲得的資金流量,並不能支撐大規模擴張所需的資金流量。換句話說,「以往靠資本市場融資助推網點建店的模式已經很難繼續,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地盤已經被中小品牌佔領的問題。如果說以前是『攻城掠地』,現在則是要轉變成『統一戰線』,要用管理輸出、特許經營的方式,實現輕資產式的擴張。」7天連鎖酒店董事長鄭南雁對南都記者說,從這個角度看,退市反而有利於靈活經營。

或許,俞敏洪口中的「地面平台」就是為了獲得一個更為龐大的融資平台———發展合作店投入的資金都來自合作方,而且新東方還可以對合作商收取品牌管理費。

有了地面教育的龐大基礎,新東方再把內容提供給在線教育平台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若無資本助推,新東方要想將分散的教育機構聚攏起來,則需極為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內容研發能力。所以,「搞內容還不能自己獨立搞,必須找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來搞,這就是為什麼新東方要跟劍橋大學等著名大學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的重要原因。」俞敏洪如是說。

今年3月,爆出2013財年二季度虧損的新東方傳出消息稱,俞敏洪正在和阿里巴巴洽談,考慮對新東方進行私有化。緊接著,新東方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大幅上漲。但對此陳向東卻回應媒體稱,「完全是無稽之談。」到了201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公佈時,新東方C F O謝東螢又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承認,新東方2012年考慮過退市,稱再IPO並不困難。

而就在不久前的「2013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俞敏洪仍在和上市「較勁」:「到現在為止,我也認為上市不是新東方最好的選擇……我一直認為,如果我不上市的話,今天的新東方將會更好。」

綜觀「新東方私有化」的言論,揣測的多,落實的少。對於私有化甚至私有化的想法,其實俞敏洪本人未曾提及。

VIE談虎色變

俞敏洪和新東方的故事具有特殊的氣質———草根、曲折,在特定的時間與大環境中,夢想照進現實。實際上,「上市」、「私有化」這類資本市場上的事,只有利益間的糾葛,要求絕對的理性,哪有電影中那麼瀟灑。去年新東方遭遇的「SE C調查」及「渾水質疑報告」這兩枚重磅炸彈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例子背後呈現出的「死結」更令人畏懼。

2012年7月11日,新東方宣佈,其已通過簡化「北京新東方」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強化了公司的企業架構。公開資料顯示,北京新東方是新東方的可變利益實體(V IE),在股權結構簡化前,主要由11位註冊股東持有。而調整後,北京新東方股權已全部轉移到俞敏洪控制的實體下。

這一動作引起了SE C的警覺。六天後,新東方在四季度財報中稱公司於7月13日收到SE C關於V IE股權變更的調查函。當日,新東方股價暴跌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137

徐小平:投出一家市值比新東方高的公司

http://www.iheima.com/thread-4943-1-1.html
這是徐小平最得意的一個投資項目。他前後總計投給聚美38萬美元。IPO前,徐小平持有聚美8.8%的股份。即便保守地按發行15%新股融資4億美元計算,新股本佔發行後總股份的13.04%(計算方法:15%/(15%+100%)=13.04%),聚美估值高達30億美元。依此推算,徐小平將把2.3億美元收入囊中。4年間,38萬美元的投入,獲得了超過600倍回報。

難怪在各種場合,徐小平都對聚美不惜溢美之詞:「它(聚美優品)可能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創業公司之一,也許僅次於小米。」確實,聚美2010年3月創立,2014年5月上市,僅4年零2個月就創造出一家市值超30億美元的公司。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裡,表現較好的去哪兒和58同城,從創立到上市都花了8年,比聚美多一倍時間。把「為自己代言」貼成自己標籤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是個營銷家,他證明了徐小平感性派投資風格的成功。「把徐老師一忽悠,他頭一熱就投了。但如果誰能讓我頭一熱就投了,這個人也必定有一定的能力。」徐小平不忌諱別人這樣評價他的投資風格。徐小平當年也是被陳歐一忽悠,頭一熱就投了。2009年陳歐從斯坦福MBA畢業回國後找到徐小平,希望徐投他新做的遊戲植入廣告項目。徐沒聽懂,但十幾分鐘對話後,徐決定給陳18萬美元,佔10%股份。

徐小平經常說,自己當年在新東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看人。他曾經逐個跟學生見面,根據學生的素質,告訴他們怎樣走自己的人生路。徐小平認為,自己做天使投資的獨門武功就是「看人」的能力:「如果沒有模式,或者模式很爛,但我覺得人很不錯,那我們也會幫助他。」

稍盤點一下徐小平投過的項目會發現,碰到跟他氣質相似的人,他更易激動和投資。無論是蘭亭集勢創始人郭去疾,還是聚美創始人陳歐,都有海歸背景,出身名校或名企,人極其聰明,有很好的品牌營銷意識。後來徐小平投的泡否創始人馬佳佳、大姨嗎創始人陳方毅,甚至連失敗項目維棉的創始人林偉,都是極聰明、善「忽悠」之人。


徐小平在今年3月由創業家傳媒舉辦的黑馬運動會上做了長篇分享,談論企業使命化生存的重要意義。他提到,「聚美體」和「陳歐體」廣告,讓聚美完成了從產品到心靈的轉變,從「為自己的公司代言」到「為80後一代人代言」的轉變,從消費者物質滿足層面升級到了精神滿足層面。

「聚美的迅速崛起,跟這種(情感)有直接關係。它的影響巨大的廣告(聚美體),當時董事會討論要不要上電視,決定不上,踏踏實實做事。我回去睡了一覺,夢見和俞敏洪走南闖北到處演講的事。新東方不就是說出來的嗎,不就是宣傳出來的嗎?為什麼要我們投資的企業低調?(第二天)我就跟陳歐說,你大膽做,我來做你的公關總監。」徐小平說。

徐小平投資的這類海歸精英,只要能放下身段做苦活累活,快速地學習成長,基本都已陸續大成了:2013年有蘭亭集勢,2014年是聚美優品。很聰明卻不接中國市場和競爭的地氣者,往往慘敗,比如維棉。徐小平向《創業家》承認,他剛開始做天使,投過一家在線教育公司,是由一流的美國商學院人才回到中國做的,有可能推翻新東方的一個好項目。這家公司不缺好的產品和好的教育團隊,但卻一直沒有本土營銷專家,好的產品沒賣出去。五年後,這家公司規模依然沒有獲得發展。

徐小平創立真格基金,隱約有種想證明自己不比俞敏洪差的情結,他想通過做投資,投出比新東方更牛的公司。他之前投的世紀佳緣和蘭亭集勢雖說都在美國上市,投資回報尚可,但市值不大。4月30日,世紀佳緣和蘭亭集勢的市值只有1.8億美元和2.57億美元,跟當天新東方37.50億美元的市值差了很多個段位。

如果5月底聚美優品赴美上市,市值衝到50億美元(跟聚美模式很像的唯品會4月30日的市值為77.22億美元,其2013年淨營收是17億美元,淨利潤5230萬美元;聚美是2013年淨營收8.16億美元,淨利潤5800萬美元),徐小平會不會在敲鐘時百感交集,內心吶喊:自己終於投出了一家市值比新東方還高的公司!

假如聚美幫他了結這個心願,徐小平內心剩下的,應該都是做天使投資的快樂——享受幫助創業者和賺取高額投資回報的多重快感。

— 綜合整理/《創業家雜誌》記者 盧旭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41

彎道上的新東方

2014-08-25  NCW
 
 

 

名師離職,高管創業,生源流失,利潤上升但投資者不買賬……面對互聯網時代,像獵豹一樣高歌猛進20年的新東方,突然變身一頭笨重的大象◎ 財新記者 何春梅 實習記者 陳璐 文原新東方旗下 “前途出國”子公司總裁助理、人稱“小寶老師”的韋曉亮,去年5月從新東方離職後,創辦了出國留學考試類在線平台 “智課網” 。智課網不僅定位直指其在新東方的原有業務,還將廣告打到了新東方的大本營——位於中關村的“新東方大廈”樓下。

從地鐵海澱黃莊站A2口出來,穿過中關村步行街,就到了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NYSE:EDU)的總部大樓新東方大廈。沿路隨處可見新東方、環球雅思、英孚教育等教育培訓機構的銷售人員,三三兩兩地拿著傳單招攬學員。而最為醒目的,就是步行街上那一溜迎風飄揚的戶外廣告,20多位前新東方明星講師一一在列,他們所服務的公司則變成了智課網。

“直接到我們門口招生了,教師也主要是我們原來的名師,搞得我們人心惶惶。 ”一位在新東方任職的英語老師對財新記者說,在線機構明里暗里地到新東方高薪挖人。很多一線老師走了,有些去了 YY 等在線教育平台,有些乾脆自己創業做教育網站去了。

在線教育的衝擊來得就是如此直接。去年12月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剛剛宣佈要迎戰互聯網教育,不到三個月,YY宣佈推出在線教育品牌100教育網,並稱將在兩年內投入10億元。

很快,大規模挖角行動開始。100 教育官網顯示,其首批英語強化班由8位名師組團,負責托福和雅思的口語、寫作、閱讀、聽力。8位名師有7位曾在新東方任教。

壓力撲面而來。新東方不僅面臨名師團隊被瓦解,生源也被分流,招生開始變得困難。事實上,新東方每出走一位名師,就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擁有如此多對現實不滿的人,以及對公司不滿的人,只有新東方。但新東方不懼怕這些不滿,因為只有不滿才能帶來改變。 ”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挑戰者,新東方的員工們早已按捺不住。在6月9日新東方舉辦的2014財年總結表彰大會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稱,自己的郵箱里平均每天有十封信,都是來自基層老師 “各種各樣促進發展的提案” ,有基於移動互聯的、有基於互聯網教育的、有基於傳統教育模式的, “每一個人都在思考著新東方的未來發展” 。

從20年前中關村二小一間破舊的臨建房起步,如今新東方已經發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上市公司。從一個只有十幾人的托福培訓班,到占據中國出國留學相關考試70% 的教育市場,從1所學校發展到56所學校和教育公司,從單一短期語言培訓學校發展到覆蓋中小學基礎教育等領域的全方位教育體系,從早期僅僅以教室為平台發展到現在包括遠程教育、圖書出版、軟件開發的立體教育產業——過去20年,新東方已經發展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教育培訓機構。但高速發展了20年的新東方,開始迎來或將決定其未來生死的互聯網變局。

隨著資本蜂擁進入在線教育領域,以及百度、淘寶、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展開布局,傳統教育培訓行業的黃金時代正式宣告結束。

生源分流直接導致了新東方2015財 年(2014年6月 -2015年5月)第一財季營業收入增速放緩。根據新東方公佈的201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預告,公司淨營 業收入將為4.120億 -4.275億美元,同比增速約為6%-10%,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1% 左右。新東方在其公告中稱,影響公司營業收入的特定因素主要包括:新東方削減了學校和學習中心數量,2014財年淨減少23家,至703家,低於2013財年底的726家;成人英語和國內大學英語備考等傳統業務入學人數持續下降等等。

由於質疑新東方面對互聯網教育的衝擊 “轉型太慢” ,市場也做出反應。7月22日,新東方公佈了截至2014年5月31日未經審計的第四財季及2014財年全年財報,第四財季歸屬新東方的淨利潤為4290萬美元,同比增長52.2%;全年歸屬於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58.3%,至2.157億美元。這些數據均超出了此前分析師的預計,然而,當日新東方股價卻大跌逾13%,盤中刷新逾一年新低至20.31美元。

在外部,新東方賴以起家的英語教育面臨政策的不確定性,K12(基礎教育)等其他教育領域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在內部,高管和名師不斷流失的同時,俞敏洪分析稱,新東方還存在機構臃腫、部門之間配合不暢、人才結構老化、官僚主義盛行等問題。面對互聯網時代,像獵豹一樣高歌猛進20年的新東方,突然變身一隻笨重的大象。

新東方必須求變

在去年底新東方20周年的慶典上,面對6000多名新東方員工及其家人,時年51 歲的俞敏洪表示自己“願意變革,願意付出全部精力和時間,甚至付出全部財富和資源來為新東方變革做貢獻” 。

這位 “夢想教父”表示: “新東方可以打破一切舊規,可以建立新的商業模式,甚至可以推翻了重來,最怕的是我們自己不願意變。 ”在俞敏洪的心裡,新東方互聯網教育上的布局已經清晰。首先,新東方要做到的是如何走向線上線下結合的O2O 教育模式,如何打造外圍的能夠與新東方形成互補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圈;其次,俞敏洪認為教育的平台之間可以互補,不管是移動APP,還是平台公司,還是內容公司,新東方要做到的是如何以持股或者控股的方式,在整個中國建立一個嶄新的教育生態系統。

方向已定,轉型卻注定不易。 “俞老師想推動變革,但是太難了。校長們想的是怎麼完成今年30% 的增長,怎麼把收入拿穩、位置坐好,而不是怎麼做好線上業務來削弱自己的既得利益。 ”一位新東方離職的中層幹部認為,對新東方來說,轉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既得利益的取捨問題。

阻力除了來自既得利益者,更來自新東方沉澱已久的發展基因。在另一家教育培訓上市公司高管看來,新東方賴以起家的關鍵有兩點,一個是勵志教育,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另一個是研究考題的能力,為考生們提供考試技巧。 “互聯網教育時代,這兩個基因能否支持新東方新的戰略,將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他認為,目前來看,在線教育要想顛覆新東方還為時尚早,但顛覆起來也會很快, “如果新東方不能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在行業轉彎的時候被甩掉並非沒有可能” 。

高管名師出走

互聯網教育對新東方的第一輪衝擊來自名師和高管出走。今年年初,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宣佈離職; 7月31日,高級副總裁、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沙雲龍離職。據一位從事教育行業投資咨詢的業內人士介紹,新東方目前已經流失了幾十位校長級別的管理者。

而對新東方來說,比人才流失更大的挑戰在於,這些離職的高管大都創立了新的在線教育公司,與新東方直接展開競爭。

陳向東離職以後,于6月4日註冊北京百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公司當前推出了一個在線教育課程平台“跟誰學” ,仍然主打“名師牌” ,並加入了課程的評價體系。 “跟誰學”在其頁面介紹稱,將致力于打造人人樂用的學習服務平台,幫助學生和老師精准、高效地對接,讓學生找到最合適的老師,讓老師最大化地體現自身價值。目前該網站還處於邀請教師和學生入駐的階段。

緊隨高管們離職的,是新東方的老師們。一位新東方基層英語老師告訴財 新記者,現在自己身邊不少老師都有跳槽的想法。她介紹稱,由於新東方是上市公司,在控制成本上面很嚴格,到最後給一線老師們的利益比較少。

“在線機構來挖人,薪水是新東方的倍數,每天的課時還可以減半,而且不用東奔西跑趕各個校區去上課。這些對於我們這些新東方老師來說,都有很大的誘惑。 ”她說。

2010年以來,新東方目標學員的年齡段發生了變化,從過去80% 以上都來自大學階段向中小學年齡段轉移,新東方的授課模式也開始從強調自律的300 人大班教學轉變為只有幾十人的小班教學。小班化直接導致老師收入銳減。

“原來老師上一天兩三百人的大課,收入約為四五千元,而現在老師上一天四五十人的小班,收入降低了兩三倍,而這類收入驟降的老師幾乎占到了新東方的三分之一。 ”上述離職人士稱,這一變革導致很多老師開始“鬧革命” ,但當前隨著互聯網教育對傳統生源的分流,新東方的 “大班”就更難開班了。

韋曉亮曾把新東方老師離職的原因總結為創新乏力和以老師授課賺錢為核心的盈利模式造成寶貴教師資源的巨大浪費。他認為,本該專注于教學研發和授課方式改善的腦力勞動者,由於不得不日複一日地重複授課,最終淪為體力勞動者;而那些“想花更多精力和時間在教學研究”上的老師們,由於沒有時間和精力用于教學研究,最後老師本人以及教學內容本身卻在不斷貶值。在此背景下, “不安分”的明星老師們紛紛 出走。要麼如韋曉亮自建平台,要麼去YY等平台自己當小老闆。

當前,如何留住老師是俞敏洪的當務之急。6月9日新東方的2014財年表彰會上,俞敏洪反思新東方此前對員工、老師的關注“並不到位” 。他表示,新東方的員工、老師及優秀人才在新東方的舞台上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他們的工資只是僅僅接近或者微弱地超過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 “僅從工資這一項來說,我希望同樣的崗位,新東方的老師在當地的工資至少超過同類崗位的20%-30%。 ”俞敏洪稱。

為此,俞敏洪表示,2015財年要做的事情有兩個:首先是確保所有在新東方努力工作的、有才能的人,有好的發展前景,有好的收益;第二,要確保新東方有優秀的產品走向市場,讓客戶、學生和家長能得到新東方更好的教學服務。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寧可新東方的利潤下降一點,也要把錢用在員工老師和我們基層管理者身上。 ”俞敏洪稱。

面對老師的流失,新東方在線副總裁潘欣則比俞敏洪更為樂觀。他認為,當前做在線教育平台很難成功, “如果類比淘寶C 店的發展和現狀,我相信在一些在線教育平台網站上開課的老師能賺錢的很少,絕大多數賠本賺吆喝,只有極少數名師能賺錢,其他大多數都是白講。 ”他認為,新東方的老師離開培訓機構去平台授課,短期會對傳統機構形成衝擊,但中長期來看,老師回流的幾率很大,對絕大多數老師來說,依然十分依賴機構品牌的背書。

不過,在線教育將是未來趨勢已成業界共識。上述新東方離職中層對財 新記者分析稱,新東方要實現轉型,未來的成本配比必然發生相應變化。他介紹,當前老師們的教學成本占到新東方總收入的10%,教室等房租成本占到23%-26%,營銷成本占到9%;轉型之後新東方的成本結構應該是,老師的成本占到20%-30%,房租成本將逐漸降低,降低的部分一方面由網絡技術替換,一方面則轉為老師的收入。

轉型慢半拍

俞敏洪曾多次公開表示,新東方的上市導致公司必須面臨股東壓力,必須注重營收和利潤等數據,如果新東方沒有上市,其發展或許會更好。

2012年,在互聯網教育機構開始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頭來的時候,新東方還在聚焦線下的擴張。這一年,新東方一口氣開了200多家學習中心,其中相當一部分都用于一對一教學。但事實證明新東方的判斷是錯誤的,這一領域對於離開新東方自己單飛的老師更具優勢。由於判斷失誤,新東方2013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虧損了1580萬美元。

在解讀該財季報告的電話會議上,新東方首席財務官謝東螢總結道,新東方的擴張出現問題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許多教師離開新東方並開辦了與新東方存在業務競爭的學校,這些老師開辦 小班和一對一的進入障礙很低,而且這種模式不會受到品牌的影響;二是中國各地的初中和高中開始與國際高中、國際學校開展合作項目,他們把公立學校的學生輸送到這些國際學校並獲得報酬,這也搶奪了新東方的業務。

2013年, 新 東 方 開 啓“收 割 戰 略” ,關閉十余家學習中心。同時,裁員也成了新東方扭虧的手段之一。謝東螢稱,新東方通過減少員工人數,特別是減少北京總部員工人數的方式來提升盈利能力。

就在2012年,同為傳統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的上市公司好未來(NYSE:XRS,原名學而思,專門從事中小學課外輔導培訓) ,其創始人張邦鑫正式在公司內部提出 “互聯網轉型” 。高管們意料之中地持反對態度,張邦鑫花了一年的時間來跟高管們溝通。2013年,公司內部最終達成一致,進軍在線教育,為未來五到十年做準備。

在張邦鑫看來,未來的教育培訓公司如果不能在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必然會完蛋。他最終決定早一點進入在線領域,因為如果晚了,線下業務越成熟,轉型難度就越大, “割肉”必然會痛苦得要命。

2013年8月19日,為顛覆此前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品牌形象,學而思更名為“好未來” ,定位為 “一個用科技與互聯網來推動教育進步的公司” 。張邦鑫希望 “用行動告訴全體員工以及公衆,我們有決心去擁抱互聯網和科技,這是對我們公司全體的動員” 。

一位熟悉好未來的投資人介紹,如今經過接近一年的調整,好未來內部已經形成五個獨立事業部,自主經營,反應靈活。在五個事業部中,學而思網校和好未來的投資部門等已經形成了兩個以在線教育為主體的事業部。

同時,好未來內部還成立了孵化平台鼓勵內部創業,孵化基金來自集團的利潤。事業部大都是集團的利潤或者最起碼是成本中心,而孵化中心則更像一種創新的保護和隔離機制。張邦鑫表示,學而思成立內部創新基金,是希望未來能夠逐漸把好未來的創新平台搭建起來,鼓勵優秀的人內部創業,讓真正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

在好未來向互聯網轉型之時,新東方則忙於其線下業務的轉型。2010年以來,新東方主要做了兩大業務轉型:一是在授課模式上,從大班為主轉為小班為主;二是在學科上,從英語教學為主轉向多學科教學。

在上述新東方中層看來,新東方“砸碎大班”的變革,一定程度上讓其頂住了互聯網教育的第一波衝擊。因為大班學生有一定自律能力,且學習目的性強,適合網絡學習,這一類生源後來大都轉向了在線教育平台;而完成轉型之後的新東方,主要提供更加個性化、針對性的小班教學,目前看來,這部分學員還是更願意接收面授教學。

而新東方的多學科轉型,以及其涉足嬰幼兒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的多元化擴張,則被業界視為或將阻礙其在線教育平台“新東方在線”的未來發展。

“新東方在線”是新東方目前最重要的在線教育載體,成立于2000年,擁有超過2000門在線語言、應試考試和職業教育的課程。但截至2014財年末,新東方在線累計註冊用戶920萬人次,付費用戶只有17.77萬人次。2013年,新東方在線的收入約2億元,和新東方集團60多億元的收入相比微乎其微。據介紹,新東方在線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0年左右才得到集團的重視。

但是經過多年的積累,新東方在線還是有不少優質資源,在網絡教學的布局上也較為完整。上述離職中層幹部認為,傳統教育培訓只需要三個團隊,即市場部、老師和行政,而互聯網教育則至少需要八個團隊,包括課件部、直播部、產品部、服務部、網站運營、營銷、人力資源等等,八個團隊都應該為某一個領域服務。新東方的問題是覆蓋的面太廣,八個團隊要為一群項目服務,因此新東方在線的競爭力就顯得分散而且微弱。

“新東方在線的運營水平比許多在線機構強很多,但自從多元化之後,新東方在線的內耗開始擴大。將所有的考試種類放到一個平台上,這是在線教育發展的大忌,一個平台怎麼可能適應所有的考試種類?”他舉例說, “每個學科都提自己的要求,技術怎麼辦?想死的心都有了。 ”學而思網校則與新東方在線相反。

集中于中小學教育領域,學而思網校集結了數百名全職和兼職教師做教研,花了數年時間,目前已經基本形成自己的標準化產品。一位接近好未來的投資人評價稱,和新東方在線相比,好未來幹的是學校的工作,而新東方在線當前幹的卻主要是採購的工作。

開始出手

去年以來,俞敏洪開始 “隔空喊話” ,在多個重要場合動員新東方員工主動迎接互聯網教育的挑戰。但同時他又稱自己並不擔心互聯網公司, “現在還沒有哪一家互聯網公司,尤其跟內容相關的,擁有和新東方一樣的教育精神” 。

潘欣也對財新記者分析稱,當前的互聯網教育還處於早期階段,並沒有業界渲染得那麼火。他認為,從資本的角度看,的確近些年進入在線教育領域的投資規模越來越大了;但從用戶層面來看,並未出現大規模的線下用戶遷移到在線教育的情況。

“用戶形成在線教育培訓的習慣需要時間,當前在線教育整體還處於行業內部自嗨的階段。 ”潘欣說。

他認為,教育和電商不一樣,不大可能很快被資本“催熟” ,做在線教育需要的周期比其他行業更長, “因為在線教育給用戶的服務在線上,學習過程也需要周期; 而電商在網上只是一個選擇和支付的過程,消費仍然在線下” 。

最近一兩年,不斷冒出來一些新的在線教育項目,打出顛覆新東方的旗號吸引資本注意。潘欣稱: “不少VC看了他們的項目,又會反過來問我,這種模式能顛覆新東方嗎?”在潘欣看來,目前在線教育對新東方等傳統機構所謂的衝擊,主要還體現在招生層面,一些生源被分流到了在線教育領域。

但潘欣認為,現階段這種遷移並未形成主流,更多的影響來自心理層面。

“這也給了傳統機構一個緩衝的機會,在危機真正到來之前,早已在思考如何應對了。 ”他表示,教育培訓遞交給用戶的產品和服務其實都是非標準化的,因此其他一些傳統行業所面臨的左右手互搏的問題,對於教育行業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目前來看,新東方的互聯網戰略主要由三大主體組成。一是集團層面的O2O混合式教學,主要涉及到營銷端和學習服務端兩個層面的改造;二是獨立的在線教育網站 “新東方在線” ;還有一個是和騰訊、ATA等互聯網公司合作組成新東方的教育生態圈。同時,新東方也在尋找合適的在線教育投資項目。

三大主體中,新東方選擇了從相對容易的 “參股或者控股互聯網公司,打造教育生態圈”入手。7月23日,新東方集團與擅長考試測評的 ATA 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聯手進軍職業教育市場。

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由新東方在線對該合資公司出資,並計劃于2014年年底開設一家新的在線職業教育網站。

根據協議,該合資公司在利用新東方現有的在線教育網站和分銷渠道之外,還將開發新的在線教育培訓網站和移動應用,初步將重點關注健康保健、會計和金融行業。

潘欣介紹稱,新東方在線與ATA 合作,一方面是為了做純粹的互聯網教育,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覆蓋職業人群, “從用戶角度來說,我們已經覆蓋了 K12、幼兒教育等多個領域,未來新東方在線希望能夠實現全覆蓋” 。

同樣是在7月,新東方宣佈了傳聞 已久的與騰訊科技的合作。雙方共同成立北京微學明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獨特的移動英語學習產品,利用新東方豐富的教育內容資源,以及騰訊的互聯網技術與滲透率。該公司出資方為北京新東方迅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利通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俞敏洪任董事長,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湯道生、騰訊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林璟驊以及新東方在線CEO 孫暢為董事,孫暢同時為法定代表人。

對於新東方7月的兩次出手,業界普遍反應平平。上述新東方離職中層評 價稱, “這兩個合資公司主要還是停留在營銷手段以及學習媒介的層面,新東方並沒有研究教育產品本質的東西,而其選擇的合作對象,對於教育本質以及智能化學習也並不擅長。 ”而在和君咨詢教育合伙人鄭越文看來,新東方當前“內容和平台都不願放棄”的互聯網戰略並不可取。他認為,和互聯網巨頭們比起來,新東方做內容顯然更具優勢。如果不能儘快做出選擇,新東方或將進退失據。

當然,更值得期待的是新東方對原有業務大規模的 “O2O 改造” 。不過在外人看來, “要邁出這一步,或許要等新東方業績下滑60% ?或者要等新東方在線的價格下降30%?”

未來何在

事實上,截至目前,YY、淘寶同學等新創在線教育平台的發展趨勢如何尚無法下結論。整個在線教育領域依然處於“課程搬家”的初級階段。在線教育創業者胥克謙認為,當前的在線教育本質上是一種 “去中介化”的過程,通過互聯網極低的邊際成本將教師和學生直接連接起來,不再需要機構壟斷的教學場地,學費直接交給老師本人,不用被機構克扣去大半,老師與學生都合算。即使去在線教育平台會收取一定的費用,但相比傳統線下被機構拿走一大半來說,基本可以忽略。

同時,在線教育平台的出現也讓老師們很容易用低於一半的價錢將機構的學生帶回家,在網上教學。 “這種情況一旦規模化出現,將對傳統教育培訓體系造成巨大衝擊。 ”胥克謙稱。

按理說,當前階段的在線教育對真正高品質的線下教育機構影響並不大。

但由於國內的教育培訓機構恰恰是以中介型為主,即使有教研體系的機構,也是以師資快速招聘、培訓、考核體系為中心,優秀教師是機構們的核心資源。

只是人力資源的特點是來去自由,師資 培訓質量越高,教師們越有實力離開機構單幹,成為競爭對手。新東方就提供了典型案例。

當前,面對互聯網教育的挑戰,線下培訓機構們大都將線下課程直接搬到線上。在胥克謙看來,這種模式並非沒有機會, “但是門檻太低,有錢就能做,所以最後會跟團購一樣,很快被兩三家平台巨頭壟斷,其它的要不失敗,要不成為平台上的內容供應商” 。

胥克謙稱,教育機構的經驗沉澱更多還是在線下教學方面,對線上教學規律完全不掌握,簡單把線下教學內容搬上網效果太差,很少有人能堅持把課聽完,續費率更是低得可憐。沒有任何一本指導性的線上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書籍,更不用說形成規模化的實施體系。

胥克謙同意很多互聯網界人士的觀點,產品化才是新東方等傳統機構的較好出路。 “產品化需要預先的研發投入,而且研發不僅限于課程內容本身,這跟傳統教育機構習慣的模式有很大區別。

傳統機構更傾向于馬上可以收現金、然後通過交付服務的方式,模式簡單得多,來錢更直接更快。 ”胥克謙表示。

過去十年,很多培訓機構什麼學生都招,不管是英語、數學、語文、音樂、美術,還是從幼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只要有老師教、有錢賺就收。這其中只有極少數機構有自己的師資培訓體系,教學過程和質量基本完全依靠老師個體的能力,它被賦予一個很美的名字,叫 “個性化教學” 。但這種個性化是低層次的,缺乏質量控制,很難保證所有老師都有一致性的教學效果。

胥克謙認為,產品化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所謂產品化,是以有形或服務形式的產品為中心,包括用戶範圍的選擇、用戶行為分析、用戶特徵決定產品形式、內容體系化設計、界面與交互體驗設計、營收模型、市場策略與宣傳品設計、人才匹配、供應商選擇、運營管理、品質管理、服務體系、運營數 據採集、產品的迭代改進路徑、匹配的管理與人才激勵體系等等,是非常綜合的體系,任何一個必要環節的缺失都不是真正的產品化。

“產品化是互聯網的核心特徵之一。

不管是什麼樣的服務形式,到了互聯網上,必然要以產品化的形式呈現。 ”胥克謙稱,當然傳統教育培訓機構做產品化非常不容易,原有公司架構、人才、管理模式都不匹配,很多東西都不是大家原本就擅長的,所以需要加強學習,特別要在人才年輕化和管理扁平化上下功夫,給基層團隊更多直接決策的權力。這一點,遠比做好課程內容更難。

鄭越文也認為,新東方有很多超牛的老師,調整機制、內部創業,是新東方未來的出路之一。 “我認為新東方最好的轉型方式,就是內部出現裂變,即徹底的事業部制。每個業務模塊獨立面對市場,出現很多個小新東方。 ”鄭越文說。

盡管業界充斥對新東方互聯網之路的評價、分析,潘欣總結認為,教育培訓市場不是一個零和博弈市場, “不像買冰箱,在這家店買了就不在另一家買,教育培訓最終要看的是分數,學生為了效果可以報幾個培訓班,或者線上、線下機構都報名” 。他認為未來教育培訓行業的競爭並非你死我活。

在多個場合,俞敏洪都曾表示,他自己和新東方一樣,具備“後來居上”的特質。他認為自己並不太具備前瞻性,而是別人做了以後,自己覺得不錯,也會跟著去做, “一般都能後來居上” 。不知道這一次,俞敏洪和他的新東方,能否再一次“後來居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