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日乾夕惕:高尚文在安信策略会上都说了什么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609

演讲全文如下:

高善文: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相聚在春城昆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半年以来对于经济和市场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下半年和未来更长时间里经济和市场走向的基本想法和判断,讲得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想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想从一些更基本的角度来讨论一下这一轮牛市的特点,它的驱动力量,现在可能处的阶段以及下一步的走向,接下来我还会花一些时间讨论一下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下半年的基本经济走向,以及在这样的走向背景下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我想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当前牛市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来看待股票。

我们知道,正统的经济分析观点通常会认可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个基本事实是股票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股票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股票的内在价值本质上来源于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的贴现。从长期来看,股票应该围绕着自身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我想这是如何去理解股票的一种非常正统的经济观点。那么我们同时还可以提出第二个非常正统的经济观点,就是在交易成本可以忽略的条件下,同样一件商品只可能有一个价格,原因很简单,如果同样的商品具有两个价格,同时交易成本可以忽略的话,那么大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套利,套利行为可以很快地抹平价格的差异。

如果我们在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上来看问题,对于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场同时上市这样的情形,就是同样的标的,完全同样的公司,毫无疑问的话,它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在价值,但是它同时又是在全球不同的市场同时上市,我们去追踪和研究这些案例,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时候和情况下,在资本自由流动和开放的条件下,在不同市场上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是非常接近的,即便不完全一样的话,也是非常接近的,这样一个事实实际上同时佐证了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两个正统经济看法:第一个经济看法是股票的内在价值,它来自于公司未来现金流,第二是同店商品只有一个价格。

但是当我们把我们的目光投向A/H股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预言在现实面前是完全不成立的,我们都知道去年11月17号沪港通正式开通,在沪港通正式开通的背景下,大陆和香港两地的投资者可以相当便利、相当方便地去购买对方市场上的一部分股票,其中对于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标的而言,它都是覆盖在沪港通的标的范围之内的。如果我们去研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首先我们知道它具有完全相同的基本面,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在价值,因为它是同一家公司。同时,我们也知道在沪港通开通的情况下,即便仍然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但是这些交易成本总体上来讲并不是那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基于正统的经济观点,以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去研究发达市场上多地上市公司股价的表现,合理的推测是在沪港通开通的背景下,A/H股的溢价会被约束在非常低的水平上,就是这些溢价被约束在比如说100左右非常低的水平上。

实际上沪港通开通的当年,AH股之间的溢价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自那以来,在超过半年的时间里面,对于同样一家公司,对于在沪港通的投资者可以自由两地买卖的条件下,A/H股的溢价指数从可以忽略的水平迅速拉升到在上个星期超过40%的水平,就是平均来讲,A股同样的标的比港股要贵40%。那么这么大的差价存在,难道是因为两地上市的股票非常得边缘化,公司非常边缘化,市值非常小,非常不透明等等的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异吗?我们去研究AH股同时上市的标的,我们会发现大约有88家,以6月17日的收盘价来计算,它在A股市场上对应的市值高达15万亿,占A股总市值差不多接近20%,所以它并不是一个特别小的,特别边缘化的企业组合,这其中市值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有非常多非常主流的股票,就拿AH股溢价之中,市值和流动性最好的公司来看,比如说最小市值控制在500意义上,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仍然高达19%,其中大市值的金融,比如说几家银行,包括石油石化都是包括在其中的标的,这些大股票的市值在A股市场上高达12.6万亿,占AH股权重80%,使得AH股溢价低估了A股相对于港股的高估程度。

如果我们把AH股同时上市的这么多公司合并看成一家公司,那么到6月17日的时候,A股总体上比H股要贵百分之五十多,在2007年最高点的时候,这一溢价达到百分之一百多,但是在当时是没有沪港通的,投资者是没法在两地自由买卖股票的。如果我们在AH股的标的里面,进一步扣除大金融和石油石化来看问题,它们的市值要占到AH股合并市值大约20%,这一溢价有多少呢?这一溢价现在差不多是120%,就是说扣除掉大金融和石油石化以后,现在A股比H股平均要贵120%,这一水平比2007年的最高点还要高。在2007年的最高点,这一水平大概就在110%附近,现在这一比例高达120%以上。

这么大一个差价存在,是不是完全可以归结于交易成本,A股比H股,照道理更多钱应该去买H股,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一种解释是有巨大的隐性交易成本存在,阻碍了这一事实发生,如果交易成本是其中合理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推断随着A股和H股之间溢价的扩大,在交易成本本身是新对固定的条件下,随着A股相对H股变得越来越贵,那么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南下去购买相对便宜的H股。但是如果我们去研究沪港通之中北上和南下资金的流向,以周度为频率,我们去研究每周的数据,我们去把北上的资金减去南下的资金,我我们可以看到沪港通开通的半年多时间里面,在绝大多数时候,北上的资金都远远大于南下的资金。其中包括沪港通刚刚开通的头两三周以外,从去年的比如说12月中旬到现在,总体上北上资金的规模应该是大体不变的,甚至还有一些上升,就是实际上现在北上资金净的规模跟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相比,在周度上实际上规模更大一些,至少没有明显的下降,这表明交易成本也不太可能是解释这一重要事实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对牛市当中的投资者而言,大家讲出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去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大的一轮牛市,所有的故事讲得都很精彩,但是我们从基础的经济理论来看问题,所有这些故事都试图论证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公司的内在价值在上升,不管这种公司内在价值的上升是来自于资金成本的下降,还是来自于改革所带来的长期增长前景的改善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所以这些看法本质上都在认为,或者因为资金的改善,或者是因为长期的增长前景的改善,企业的内在价值在上升。那么如果来自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上升,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在香港市场上同样的标的,公司上涨的幅度要小得多,因为香港市场和大陆市场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在价值,它是同一家公司,如果我们完全从资金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资金非常宽松,如果完全是资金非常宽松,在香港和大陆市场上是完全一样的标的,在溢价定义的条件下,你去把便宜的股票卖掉,买入更贵的股票,而且是同一家公司,从溢价定义的角度也是很难理解的。

那么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呢?沪港通以来,在AH股市场上所发生的这一系列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也许我们理解A股的股票市场需要一些略微不同的视角,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为内在价值的提升,那么AH股溢价对比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逻辑最后是走不通的,如果我们把它简单地理解为资金的改善,那么在资金改善的条件下,在溢价定义的作用下,A股也是不容易走通的,如果是资金面的改善,那么在合理的逻辑下,随着溢价的扩大,应该更多的资金在南下,那么这个事实也是比较难以解释的。而如果我们不能够解释占A股市场20%这样一些公司股价的行为,我们也很难理解或者相信我们对其他股价的解释就一定是合理的。

那么我个人考虑了很长时间,我想提出我对此的思考跟大家分享。我想,第一个试图跟大家讨论和分享的是股票到底是不是具有内在价值,也许我们对股票可以提出一种竞争性的看法,就是一种竞争性的,完全对立的,也许过于极端的看法,也许股票没有内在价值的,股票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筹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博弈。投资者买入一个股票的话,最重要的期待就是以更高的价格会有对手盘把它接走,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关心股票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更不关心这些内在价值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股票看成一种筹码,看成一种交易者之间进行交易的工具,完全看成一种代码,看成一种博弈的工具。沿着这样的思路,实际上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什么AH股的溢价会有这么大的扩大,同时又伴随着更多的资金总体上在北上。因为在港股市场上很显然没有这样的博弈环境,没有这样的博弈交易环境,没有这样的博弈文化。而在A股市场上大家并不看重股票的内在价值,所以AH股即便是同样的公司,不存在所谓套利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大家把股票看成一种筹码,如果看成一种筹码,那么A股跟H股,同样的股票就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东西。

那么把股票看成筹码的观点,实际上我想在草根层面上和在交易者的层面上是非常流行的,但是也是很难为主流的机构投资人和正统的投资观点所接纳的,如果股票完全是筹码,本身大家也不关心它的内在价值,甚至它也没有内在价值,我们很难理解这样的事实。就是在出现非常严重的货币紧缩条件下,如果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货币紧缩,那么资金都在迅速枯竭,为什么股票的价格不会下跌到0,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经历过的惨烈的大熊市之中,股票的价格不会跌到0,也不会非常接近于0,在非常大的熊市里面,股票价格为什么不会跌到0甚至接近0呢?毫无疑问是股票具有内在价值,在熊市里面,这些内在价值支撑了股价,它与0实际上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么合并来看问题,也许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更接近现实的,相对来讲也更便于操作的观点。更接近现实的观点,也许我们对于股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更符合现实的表述,就是股票同时具有两种性质,股票既是企业内在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筹码,在熊市里面的话,股票更多的表现为企业内在价值的一部分。在牛市里边的话,它更多地表现为筹码,以我们现在所处的牛市环境为基础,如果我们假设在香港市场上的定价,在更大的程度上接近于股票的内在价值,那么我们可以说以这样的一个内在价值为基准来看,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在A股市场上股票实际上是一种筹码,合并来看的话,由筹码所产生的额外交易价值,总体上占40%,如果我们把大股票扣掉的话,这种价值以港股为基础,要超过120%。股票在熊市里面,在一些时候它是由内在价值去支撑的,股票价格的上升来自于内在价值的提升。在另一些时候股票有表现为筹码的特性,在表现为筹码的特性条件下,它的价格上升与内在价值的上升或者下降之间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博弈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易行为。

从我们刚才研究的AH股对家来看,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现在的牛市里面,中国的股票更多地表现出筹码的特性,而且筹码的特性,它的交易行为所带来的价格的溢价或者是价格的相对合理的内在价值偏离,实际上是非常大的,那么如果我们在牛市里面,把股票理解为一种筹码,那么我们合理地理解股票价格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同时理解它的内在价值的变化,同时去理解由于交易和博弈的行为所带来的筹码价格变化。其中,在牛市里边,相对去理解筹码的交易价格的变化,相对来讲也许还要更重要一些,尽管内在价值也是股票定价很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从微观和交易层面来看问题的话,我们如何来理解筹码,大家针对筹码的交易和博弈行为。我想我们应该从这里可以提出两个对行为的描述,这些对行为的描述也许具有一些更重要的推论在里面。

第一个,如果我们把股票看成一种筹码,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知道,在筹码的交易之中,从宏观和总体上看问题的话,你的期望回报率最多是0,如果考虑到交易费用,以及考虑到合理的其他一些方面的摩擦,实际上你的合理预期回报率是负值。

从筹码的角度上看问题,交易者都在交换筹码,那么从宏观和总体什么看的话,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来看问题,交易者合理的期望回报率一定是负值,因为有一些交易摩擦,还有一些其他层面上,比如说股票发行所带来的摩擦,印花税等等,你的期望回报率是负值。那么期望的回报率是负值,为什么交易者还非常热情地去参加这种交易呢?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说这个时候交易者是一种风险的爱好者,他不像正常的交易环境下,投资者总是去回避风险,因此对风险非常大的股票,他要求你具有更高的溢价。但是大家把股票看成筹码,去博弈和交易筹码的时候,他的期望回报率是负值,但是大家仍然非常积极地去交易它,是因为这时候交易者的行为是风险爱好者,而不是风险厌恶者。

所以我们必须从风险爱好的角度去理解交易者的行为,我的搭档前一段时间聊天跟我说到这一段时间A股的风险溢价是负值,正常情况下是正的,先越大,股票内在要求的报酬更多,他说现在是负值,风险越大,我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去购买这种风险,换句话说,投机者表现出一种风险爱好的行为。第二个交易层面上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两种交易层面上的基础也许是相互说明的,第二个交易微观层面上的基础就是投机者总是相信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之中,自己不会是接到最后一棒,他总是相信以自己的智力,以自己的交易水平和能力,总是能够在最终的下跌之前成功地逃生,这对单个的交易者来讲总是成立的,至少是有可能的,但是对整个市场或者所有的交易者合并在一起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从微观的层面上看单个交易者的行为,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他认为自己的智商足够高,交易的能力足够强,一定能够把手中的筹码在更高的价格上交换给下一个交易者。

这两种模式相互合并的话,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大家会这么热情地去交易和博弈筹码,使得股票价格在牛市之中显著地脱离了它的内在价值。那么从这两种微观的基础上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如何去理解股票的定价行为呢?我们也许就可以回到这样一个在牛市之中,在很长的时间之内至少令我非常困惑的行为,就是如果两个公司,它的基本面是非常接近的,一个公司的话,它对于未来讲出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另外一个公司是没有故事的,公司所讲的故事很可能是兑现不了的,未来是不是能够兑现,这个是高度不确定的,但是只要有这样的题材去刺激的话,相应的股价就会出现巨大的上涨,但是在熊市里边,甚至在震荡市里边,这种情况都不见得会发生。

那么如果我们从筹码以及风险爱好的行为来讲的话,非常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后边的这种股票,它给你提供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或者如果我们更一般性地看问题,什么叫风险溢价是负的呢?什么叫风险爱好呢?就是投资者愿意承受向下的不确定性,去博取一个向上的不确定性,尽管平均回报是负值,但是他愿意承受向下的不确定性,去博取一个向上的不确定性,这里边我想大家最熟悉的行为是购买彩票,你购买彩票,你的期望回报率至少是负40%,但是为什么大家还要去购买彩票呢?是因为如果你付出了100块钱去购买彩票,你承受的向下不确定性就是这100块钱打水漂了,但是你博取了一个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尽管这个向上的巨大不确定性兑现概率非常小,但是一旦兑现,你就成为亿万富翁。尽管合并来看,你的期望回报是负值,但是你仍然愿意接受一个向下的不确定性,去博取一个向上的非常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样的行为在牛市里边,在股票的定价上恐怕是普遍存在的。

下面我们再进一步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把股票理解为一种筹码,或者我们侧重从筹码的角度去理解牛市之中股价的行为。那么在宏观上它有哪些因素去作用于它们,以及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一个交易行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呢?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三个条件,如果我们把股票看成一种筹码,那么针对筹码的交易行为在本质上就变成了钱多还是筹码多的问题,如果资金多筹码少,那么筹码的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如果筹码多,资金少的话,那么筹码的价格就会下降,去理解这种交易行为的话,第一个高度简略,但是极其管用的宏观视角就是流动性的好坏。

在资金成本越来越低,流动性非常充沛的条件下,筹码的数量相对是给定的,在这种时候,比较多的流动性去追逐比较少的筹码,那么筹码的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相反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在出现了严重的货币紧缩,流动性几乎枯竭的情况下,筹码的价格会大幅度地下降,这是描述中国市场上股票行为一个非常可靠的条件,就是流动性的好坏,其实还有把股票看成资金与筹码之间的对抗,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完全对称的看法,流动性是从货币的多少来看问题。另外一个对称的看法,是从筹码的供给角度来看问题。如果面对筹码价格的上升,筹码的供应可以快速地响应和增长,那么这个游戏是走不下去的,如果面对流动性的扩张,面对筹码价格的快速上升,筹码的供应量可以快速响应,可以大幅度扩张,这个游戏是走不下去的,筹码的价格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会被约束得非常接近于0的位置。

这个游戏能够玩下去,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筹码的供给是受到约束的,面对价格的上升,供应量没法扩张。而这种行为实际上在更大的范围之内描述了非常多的博弈市场极其重要的特征,大家都知道在金融市场非常著名的一个泡沫是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从表面上来看,这个是很奇怪的,这个郁金香为什么会作为一种标的和筹码,它的价格会被炒到这么离谱的程度呢?实际上仔细地去研究历史的证据,可能没有太多的人注意。在郁金香泡沫的时候,被交易的郁金香,由于它在栽培的过程之中受到了污染,受到了真菌的污染,所以这种郁金香具有一种特殊的,非常漂亮的颜色,但是这种漂亮的颜色不是来自于基因的变异,而是在栽培的过程中受到了真菌的污染,所以荷兰的花农在苗圃里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复制出同样的郁金香,换句话说,郁金香由于特殊的原因,这种标的尽管价格不断上升,供应量没法上升。所以,因为郁金香受到了一些污染,这些特殊郁金香价格上升,供应量没法扩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形成博弈的过程。

为什么大家投彩票,因为彩票的发行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行彩票,这个游戏也是玩不下去的,我们知道在前几年农产品市场上出现过所谓的豆你玩,蒜你狠,那么在那个时候,从微观层面上看,大家也都认为存在很多的投机和博弈行为,但是从我们刚才的讨论来看,这个市场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在短期之内绿豆的供应没法响应,因为种植周期的原因,价格上升,你供应量的上升至少到了下一个种植周期之后了,在短期之内随着价格的上升,供应量没法快速的响应,所以价格可以涨得很多,并且可以把这个过程转化成为一个博弈过程。价格上升没法有效刺激,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没法刺激有效的供应。

比如说2007年、2008年的石油市场上,包括一度在铁矿石市场上,在其他的一些有色金属市场上,由于供应如此紧张,以至于面对价格的上升,供应没法扩张,在这个时候就变成了一种争夺筹码的游戏,而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面出现越来越大的背离。

为什么在成熟市场说,股票市场看起来博弈的色彩更弱一些呢?重要的原因是面对股价的上升,供应量可以快速响应,股票可以快速发行出来,大股东可以减持,可以做空。特别重要的是具有类似特征的公司可以快速发行出来,抑制了这个市场不会发展成博弈市场。

A股具有非常强的博弈市场,与供应层面的控制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股价上升这么大,红筹股和中概股纷纷想回归,这个回归的过程就像种植绿豆一样,需要一些比较长的时间,供应量才能释放出来,尽管股票市场上升这么多,即使在新三板市场上还有相当多的排队现象,对于发行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我想供给的约束,供给没法面对价格,是所有博弈市场上非常重要和普遍的特征,如果没有这个特征,这个博弈市场是没法建立的,为什么股票的价格长期要围绕内在价值波动呢?是因为它一旦高于内在价值,股票供应就会上升,会把它约束到内在价值附近,但是A股市场上由于供应的约束,尽管偏离了内在价值,但是供应量没法有效上升,从而使得市场始终维持一个很强的博弈力量。

这部分讨论非常重要的含义在哪里呢?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也许并不是那么早,我们要认真地想一想注册制将会给A股带来的深远影响。如果注册制在今年年底能够顺利地推出,并且能够落到实处,如果在注册制的条件下面对股价的上升,股票的发行和供应量能够快速地上升,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快地实现一个真正的注册制,那么我们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A股积累起来的交易经验,在牛市的格局下所积累起来的非常强的博弈力量和博弈习惯,在注册制已经到位的情况下,很可能不复存在,或者说即使在那个时候,你想重新尝试以前的交易习惯和行为,供应量海量的增长很快会使得这个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约束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去讨论筹码价格的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资金松紧,另一方面筹码的供应受到约束。

第三个重要的刺激我刚才已经提了一句,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股票价格的定价理解成为筹码和资金的关系,那么很难理解在信用债市场上风险也那么大,为什么在信用债市场上就没有这么强烈的投机行为呢?现在的话,因为银行坏账的上升,那么信用债,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私募债都具有非常大的风险,那个市场也具有非常大的风险,既然你是风险偏好者,为什么在那个市场上没有出现价格非常大的上升,反而这个上升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呢?这个对比说明了我们把筹码简单理解为筹码的资金和资金供应之间对比,这种思路是比较简单的思路,我们还要补充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在筹码交易的过程之中,投机者愿意承受向下的不确定性,去博取一个巨大的向上的不确定性,而信用债、私募债本身没有向上的不确定性,如果这个私募债到期可以还本付息,你获取了20%的利息,如果不能够到期还本付息,你损失了100块钱,它有巨大的向下不确定性,但是没有向上的不确定性。

而在对筹码进行博弈的时候,第三个就是具有非常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而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是怎么形成的呢?简单来讲就是故事,复杂一些来讲就是要有合理的商业逻辑,合理的技术路径,同时不论是这些商业逻辑,还是技术路径都是无法证伪。你们就给投资者描述这种商业逻辑和技术路径,这种商业逻辑和技术路径在短期内无法证伪,满足了这个特点,它就很容易产生博弈的市场上。为什么纳斯达克在2000年的时候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泡沫,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点,除了宏观层面上降息等等,为什么在主板市场上反而没有呢?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刺激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对那些标的的股票来讲,它具有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在当时的技术变革条件下,这种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在商业和技术上看起来是合理的,在一段时间内你又无法证伪它。

那么在A股市场上我们来看着一轮的牛市,也有很类似的特点,投资者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商业上很难说不合理,技术路径很难说不成立,但是你在短期之内无法证伪它,但是我们一旦把A股的标的与全球市场上其他的类似标的去类比,我们从估值股价等等来看,我们能够断定这种博弈最后的期望回报率一定是负值。但是站在A股作为一个博弈的过程来讲的话,有资金,有筹码供应的限制,再加上提供了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而股票一旦在熊市里面变成企业内在价值的一部分,这时候你就必须讲公司价值的成长,资金成本等等,但是在牛市里面博弈力量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对单个股票来讲,变成了这个股票是否具有巨大的向上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而且它在短期之内没法证伪,只要具有这些特点,那么这个股价都会被投机者、博弈者所热情地购买。

那么最后一个是对上面这些因素的总结,就是在A股市场上,从历史上来看,在牛市之中总是形成很强的博弈行为,股票的价格明显背离内在价值,并且最终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恐怕也是最终历史上牛市的结局,很多时候都是一地鸡毛,那么这种独特的交易现象到底是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国人对于财富的信仰,对于生死的看法,对于幸福、痛苦的看法,对于风险的看法,因为文化的原因所带来的,还是由于制度的原因所带来的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文化的因素多多少少也许有一些,但是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制度的约束,所谓制度的约束在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面对价格的上升,供应量不能有效地扩大,而供应量不能有效地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发行和股票供应过程中存在非常强的行政管制。而这样一个行政管制一旦被拿掉以后的话,那么去约束股票价格不能大幅度背离内在价值的制度基础被确立起来以后,这样一种交易现象在未来就会慢慢地消失,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注册制应该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注册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如果在注册制的条件下合格的上市公司可以非常快速地IPO,可以非常方便地融资,那么相对来讲,我们仍然会有牛市,仍然会有熊市,但是在牛市之中,博弈的色彩可能远远没有这么浓,那么这个是我们在这一部分想做的一个简要的讨论。

那么沿着这个讨论来看问题的话,我们想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预测呢?这些讨论本身在操作层面上,指导意义不是那么大,也许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从这些讨论出发,既然我们在一个牛市里面,既然牛市里面大家是在交易筹码,既然这个市场博弈的色彩这么浓,既然我们要从资金的多少,筹码供应的约束,还有向上的不确定性,这几个角度来看市场,我们如何来看下一步的市场呢?我们沿着这三个层面做一些推断,第一个推断就是如果我们能够看得见一个清晰的货币紧缩威胁,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言牛市很快就会结束,如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迫在眉睫的迫害紧缩的威胁,牛市很快就会结束。问题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个人认为在今年年底之前,货币紧缩的风险是非常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货币紧缩流动性收紧的风险,尽管我们不能够断然排除它,但是我认为在今年年底之前,这方面发生非常不利变动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小的。

那么第二个的话,就是股票和筹码的供应是否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会出现井喷式的上升,比如说中概念集体大举回归,并且在A股市场上都已经纷纷拿到了批文,比如说红筹股也大举回归,再比如说注册制很快落地,而且落地以后不仅排队的公司集中的消化,而且大量满足资格的公司可以纷纷发股票。这种情况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发展,但是合理的猜测也许是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条件下,筹码供应非常大的一个增长,恐怕最早也到今年年底以后,或者是到明年某个时候了。现在大量中概股回归,拿到批文也得明年了,包括注册制落地,最早也到四季度晚些时候了,包括其他时候一些筹码供应的压力,或者说我们看到这些压力非常清晰的威胁,在三季度毫无疑问应该不是那么明显,也许要到今年四季度晚些时候或者更晚一些才比较现实。

那么既然筹码供应的约束短期之内是不会解除的,相对来讲资金宽松的局面可能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去维持A股市场的话,维持这样一个牛市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最需要的就是你需要不断有新的题材去刺激它,有一些题材可能随着估值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也许随着其他一些方面的发展被证伪,可能出现了非常大的调整,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市场在一些相对估值仍然不那么高的板块上,在相对港股的话,溢价仍然不那么大的一些股票上的话,是否在未来能够找着合理的题材想像,或者商业逻辑去刺激它,比如说国企改革,上半年主板市场上有一带一路,小股票上有互联网+,下半年会不会有国企改革,会不会在其他一些层面上,比如说尽管实现的可能性不见得那么大,但是比如说大家对于经济复苏的憧憬,这些都有可能作为新的故事和题材去刺激市场的上涨。

或者换句话来讲,在现在的角度来看问题,A股市场需要新的故事和对未来的想像,需要一些新的商业逻辑来提供一个比较大的向上的不确定性。而这个卖方分析员队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投资者讲出这样的故事,而这个过程,这种创造能力看起来仍然没有被耗竭,对于卖方研究员来讲讲出故事来刺激股价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这个创造能力没有被耗竭,但是下半年相对上半年也许我们需要一些不同的故事,而这些不同的故事对市场不同的板块热点的刺激也许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是这个部分的内容,紧接着下来,我们略微回到一些基本面的东西,我们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存在着一个改革或者是转型的牛市,第二个就是这一轮牛市到底是自何而来?第三个就是下半年的经济将会怎么走,我们知道面对这么大的一个牛市,就像我们刚才在H股的溢价之中所讲的一样,大家基于改革转型等等的理由去解释它,实际上都是说不通的,很重要的原因,市场是在一个很强的博弈过程中,落后的理由实际上都是一种博弈讲故事提供的借口,非常强有力的证据是AH股巨大的溢价,以及在这种巨大的溢价背景下,资金持续北上,如果这些故事是合理的,你很难强有力地回答为什么H股市场上涨幅要小得多,你更难回答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资金仍然是持续北上的。

即便我们回到基本面来看问题,即便我们忽略市场在博弈层面上强大的力量,回到基本面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要问,改革的逻辑是不是有可能支撑一个牛市呢?或者说是否在支持一个牛市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首先我们来看看印度的例子,2014年5月16日,印度的现任总理莫迪当选,莫迪被当作是印度的邓小平,莫迪的当选给投资者,包括给选民许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改革计划,这个改革计划大大刺激了投资者,他描绘的是一个改革的故事。在这种条件下,印度各个方面的情况是如何反映的,首先我们看到莫迪在5月16日当选,实际上在他当选一段时间之前当选的概率和传闻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孟买在这前后出现巨大的上涨,从他当选以后,一直到今年的比如说春季,印度股票市场的上涨差不多有50%,整个市场指数的涨幅差不多有50%,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巨大的上涨。

我们再来看印度市场另外一个视角的话,就是因为它所描绘的改革,改善了大家对于长期的印度经济增长的信心,它就同时改善了印度的长期主权债务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印度的长期以美元计价的制度,意味着长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为莫迪推出的改革改善了长期经济的前景,从而改善了长期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以美元计价的主权债市场下,印度的主权债风险大幅度下降,莫迪当选以后,大概两个月的时间里面,主权债的溢价下降了50BP,考虑到此前,差不多还有100个BP的下降,这个前后印度主权债务市场上风险溢价差不多有150个BP的下降,这种下降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印度长期经济增长前景改善的看法。

我们再来看印度卢比相对于新兴经济体的汇率,这都是印度卢比和美元,以及新兴市场指数相对于美元,我们看到在莫迪当选之前,印度的货币相对于美元,新兴市场的指数相对于美元,它的走势是非常接近的,涨跌相对比较同步,并且幅度也比较接近,但是莫迪当选以后,印度卢比的货币开始显著强于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在贬值,印度也在贬,但是印度贬值的幅度要相对效得多,而在此之前它们的汇率是差不多的,换句话说,因为莫迪的改革,改善了大家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资金流入了印度,所以货币表现会更强。

而从印度的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变化来看,实际上它也有力地支持了这样的看法,印度的外汇储备开始重新恢复比较快的积累,同时资本项下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资本流入。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是在莫迪当选不长时间以后,印度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的加速,实际上现在印度的经济增速比中国更高一些,这是很多年之中都没有的现象。所以改革的许诺和对于改革的预期,能够去推动股票市场大幅度的上涨,这一点我们以印度为例,我我们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在逻辑上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再来看中国2013年底的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公报是11月15日晚公布的,随后公布了三中全会的决议全文,对国际的投资者甚至国内的投资者来讲的话都是明显超于预期的,那么对于这种超越预期的行为,在中国的市场上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非常正面的表现,在这张图上我们看的是美元兑人民币,在NDF,在期货市场上的变化,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一星期后的情况,我们看到人民币相对美元在那一星期是显著走强的,在现货市场显著走强与人民银行干预也有关系,但是我们看到在期货市场上也是显著走强的,在此之前期货市场是平着走的,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平着走的,在三中全会公布一段时间,即使是期货市场上也是显著走强。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美元主权债务市场上的风险溢价,同样在三中全会公布一星期,中国的风险溢价也出现了非常显著的下行,这些方向上的变化与我们在印度市场上看到的变化都是相似的,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股票市场上也出现了短暂的上升,所以对改革未来的许诺,对改革信心的增强,能够刺激一个牛市,能够刺激经济非常好的表现,在很多的市场上都有非常强的表现,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在经验证据上,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能够看得到的,但是我们的问题是这一轮牛市在多大程度上可能跟改革有关系呢?

我们来看一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边,在过去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里边,中国五年期的美元计价的主权债,它的风险溢价。我们刚才已经看过,印度的主权债风险溢价,在莫迪当选以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行,并且稳定在明显比较低的水平上,但是我们来看中国三中全会公布完以后,在很短的时间里边,主权债也出现了短期的下降,但是如果我们看三中全会公布以来到现在,从2013年底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看一年半时间主权债的风险溢价,总体上还是在上升的。我们或者说总体上中国主权债风险溢价是不变的,如果以三中全会那个时间来看,实际上是有上升的。

换句话说,在主权债的市场上,你看不到市场对长期中国经济的前景出现了持续的改善,三中全会的决议瞬间出现了改善,但是很快又拉回来了,在主权债的市场上你没有看到持续时间非常长,有显著影响的改善,在主权债的市场上你看到风险溢价还在恶化。

那么我们说在印度尼看到了资本流入和相对印度汇率走得比较强,那么中国的情况呢?中国的情况是扣除掉直接投资以后,在资本和金融项下,资本的流出总体上是在扩大的。在去年下半年以来,资本流出是显著扩大的,在2012年以来这两三年里面,资本的流出尽管中间有一些反复,但是总体上来讲,资本是在大量净流出,并且流出的情况看起来还有一些加速。

如果大家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有信心,那么合理的情况会有更多的资金进来投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没有看到,在主权债的风险溢价层面上我们也没有看到风险溢价非常明显的改善。换句话来讲的话,如果改革推动牛市的说法是成立的,那么改革会具有方方面面的影响,它对中国主权债的影响,对跨境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在很多层面上都有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在外汇市场上,主权债市场上,在香港的中概股市场上,在香港的H股市场上,这种影响你都是没有看到的,你只在A股市场上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

换句话说,这种影响在A股上为大家去交换筹码提供了一个向上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向上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在其他的市场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实际上在其他的市场上大家看起来还持有一种相当负面的,或者是相反的看法,从主权债市场上来讲。换句话说,改革与牛市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模糊,非常不确定的,对于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牛市,甚至两者之间应该没有什么联系。

第二个层面,如果我们说牛市总体上有很强的博弈特征,大家把股票看成筹码,这时候资金筹码以及对未来的想像和不确定性,构成了支持牛市的力量,那我们要问的,如果说这一轮牛市与改革之间的联系非常模糊,从刚才的证据来看,它是不存在的,那么这轮牛市从何而来呢?这似乎是一个考古问题,站在现在似乎是一个考古学的问题,因为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这一轮牛市向何处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刚才已经多少做了一些回答,但是这一轮牛市从何而来的话,从考古学的意义上来讲,也许我们也可以做一定的检讨和反思,这种检讨和反思对于我们把握市场的下一步走向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首先第一个问题看起来很奇怪,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一轮牛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同人的答案会非常不一样,这一点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奇怪。在这里我们看的是中证全指指数,简单来讲是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包含在里边,权重不完全是流通市值,但与流通市值非常接近,所以是一个全市场的指数,我们在去年8月份提出过一个说法,说A股市场的牛市是一个三级火箭,去年10月份说是二级火箭,你从这个上面来看确实像火箭一样,这是我们当时没有想象到的,我们当时提出火箭的想法是随口拿出来的比喻,问题是牛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低点出现在什么时候,不同任由不同的答案,实际上出现在2012年底,大家更倾向于相信2012年底牛市就开始了,2013年的时候,很多表现比较好的基金回报率都已经达到两位数,百分之二三十的回报,对于一些公募基金来讲,都已经是能够看得到的业绩,在一个非常大的熊市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业绩呢?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在2013年中证全指指数在全年都是上涨的,即使在2014年上半年也不是那么差,把全市场的股票都看起来来看,市场的底部出现在2012年底,从考古学的意义上来讲,市场就已经进入到了牛市,总的指数在不断上升,只是说A50指数、上证指数,因为样本选取非常偏,在这个时候代表性存在一些疑问,A50和上证指数的代表性存在一些疑问,但是在新闻媒体上作为一种标杆,对普通投资者心理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真正的全部市场的底部是什么时候出来,市场什么时候转入一个牛市,这是值得讨论的,从中证全A指数,比如说中证200中证500中证1000,它的底部都是出现在2012年年底。

紧接着一个问题,2012年年底以后,这个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市场逐渐转入了牛市,哪些因素促使着它,这些因素现在是不是正在消失、正在枯竭。我们站在回头的角度来讲,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想做几个简要的讨论,首先从资金层面上来看问题,从资金层面上来看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历史上对A股市场上牛熊变化的指数,就是信贷市场的利率,比较好地衡量了企业比较真实的融资成本,如果企业真实的融资成本不断地上升,你是很难支撑牛市的,牛市都是建立在企业真实的融资成本不断下降的基础上。衡量牛市真实的融资成本我们考察了很长时间,在历史上我们一直推荐的指数就是信贷市场的加权贷款利率,这个我们衡量的是2014年以来的加权贷款利率,在这个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加权贷款利率大幅度的下降都对应着A股市场比较大的牛市。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加权贷款利率是下降,每一次大幅度的上升都对应着A股市场非常大的熊市。

从加权贷款利率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看到加权贷款利率的最高点基本上出现在2012年的上半年,2012年下半年以来,加权贷款利率总体上一直在下降。从企业感受到的资金成本来讲,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信贷市场上,企业的资金成本总体趋势上是不断下降的,但是我们同时也想强调的是尽管在方向上下降,但是它下降的幅度相对于历史上其他的几轮下降相比,实际上幅度要明显更弱一些,就是2012年下半年以后,在信贷市场上成本不断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要小,并且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第二个问题,2012年发生的第二个重要的事件,就是融资融券在大范围内之内被推开,并且我们去观察这个融资融券市场上的利率,包括分级基金的A端,平均的约定收益率,因为分级基金也是一种杠杆行为,融资融券也是一种杠杆行为,在这两种杠杆市场上,在2012年年底以后,它的杠杆A端利率总体上来讲,就在不断地下降,并且融资融券相对比较大范围之内的推开,也是在2012年下半年以后开始大幅度之内的推开。融资融券也许回头来看,对于市场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了杠杆和资金,也许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融券大量进入市场的人,平均来讲都是风险承受特别强的人,甚至它们都是风险的爱好者,这对于影响整个A股市场的风险定价,影响整个A股市场的风格和交易层面的格局,很可能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换句话来看问题,就是从资金层面上来看问题,信贷市场上利率的下降,叠加包括融资融券,包括分级基金等等在内的资金层面变化,在资金成本和风险偏好两个层面上,自那以后,开始对A股市场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这是从资金层面上来看问题。

那么除了在资金层面上来看问题,2012年下半年以来,看起来在另外两个层面上,整个市场也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变化,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并购的大量兴起,并购的大量兴起与在并购层面上管制制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显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并购的大量兴起,在微观的交易层面上来看的话,大大地刺激了大量小股票价格的普遍上升,从宏观上来观察的话,它普遍地表现为股票市值越小,涨幅越大,市值越小,作为一种并购的标的,不管是资产注入还是其他行为的借壳,它作为一种标的的内在价值和被选中的可能性就更大。

因为交易制度发行上市并购制度层面上出现了重要的变化,2012年下半年以后,并购在大量地兴起,从交易层面上也大大刺激了市场的热情,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上升,也许第三个层面重要的原因,从宏观上来看,很多人不是特别留意,但是我个人一直很强调这个因素,从宏观上来看的话,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之内工业增长率触底,开始逐步缓慢上升,在全球范围之内,工业品价格同比触底,开始逐步缓慢上升,它的底部也是出现在2012年底。2013年上半年美国都已经开始讨论QE的退出,那个时候日本也推出了量化宽松,全球工业增速开始逐步恢复的底部,全球工业品价格触底也是出现在2012年底。

现在从考古学意义上来讲,这些因素很可能刺激了那以后整个市场的转折,为什么上证50等等的指数表现相对中证全A指数更弱呢?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钱荒,钱荒对于经济的恢复进程,对于市场的恢复进程,包括对于大股票在短期之内的变化产生了非常强的冲击,而钱荒的影响是去年下半年才完全吸收完,去年下半年我们看多A股市场短期之内重要的影响是我们知道钱荒的影响已经吸收完毕,流动性的供应转移到比较正常的轨道上来,这是当时看多A股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的话,我们想说的是实际上从考古的角度来看问题,A股市场从2012年底转入牛市是有一系列的原因,有资金层面上的原因,有杠杆层面上的原因,有全球经济相对逐步复苏的原因,也有交易层面上大量并购行为对市场的刺激,这种刺激因素合并了去年下半年以后,随着牛市进一步的加速,它大大地刺激了博弈行为,大大地刺激了羊群效应,刺激了跟风效应,使得一个主要的基本面驱动的牛市逐步地变成为基本面和博弈行为共同去刺激它,并且在今年以来,博弈的影响开始明显地占到上风,如果我们一直到去年年底,比如说到去年12月份来看市场,包括结合AH股溢价来看市场,在这一两年时间里边,驱动市场大部分的力量仍然是基本面的力量。

转入今年以后,博弈的力量从很多层面上来看,开始起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主导性的影响,这种转换使得市场持续上涨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去吸引资金的流入,所谓的赚钱效应,同时筹码的供应又受到了严格的约束,泡沫化日益成熟,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官方媒体的社论,再比如说其他的一些来自于政府层面的引导因素,对于刺激它的泡沫化产生了影响,这是我们从考古的角度来看问题,它比改革启动的步伐要更早一些,在更基础的层面上,包括交易的层面上我们能找到更确定的原因,这与改革之间的联系也不是那么密切。

总结这个过程的话,我们简单的说法就是在2012年底以来,因为一些基本面的力量,因为一些资金面的改善,再加上一些发行、并购等等制度层面的变化,共同推动A股市场逐步转入了牛市的格局,这一转化因为钱荒的影响受到了强烈的扰动,包括最后钱荒影响的消失,前后持续了一年的时间,钱荒的影响消除,市场回到了牛市的轨道。

由基本面力量驱动的影响,至少它作为一种主导性的力量,至少一直持续到去年年底,而进入到今年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A股市场开始越来越表现出博弈的色彩和特征,博弈的力量开始越来越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而基本面的力量相对退而求其次,居于比较次要的地位。从博弈的角度来看问题,资金面相对维持一个比较宽松的局面,短期内可能不会改变,筹码供应的快速增长,或者对筹码快速增长的担心和预期,在短期之内看起来也不是特别大的一个问题。也许在短期之内存在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就是A股市场是不是需要一些概念、故事和题材,去制造一些向上的不确定性,制造一些新的市场热点的转换,这是一个问题。

今年上半年以来,持续炒作的一些热点是不是在退潮,考虑到估值等等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是牛市节奏的迹象是非常不明确的,或者换句话来讲,我们认为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恐怕还为时尚早。那么这是这个部分的讨论,最后一个部分的讨论,回到对于经济的看法。

经济的看法在熊市里边,以及在基本面驱动的市场里面,它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得大,在一个博弈力量起主导力量的市场上,现在实际上没有太多的人讨论经济的好坏,以前出来一个季度数据,各家卖方都在开电话会,现在已经没有人开电话会了,至少很少,而且即便你开电话会,参加的人也不多,但是对这个问题在博弈起到非常强作用的背景下,大家的兴趣不是那么得大,但是在这里的话,因为我们的场合,包括我的角色,我也多少讨论一些经济的背景,而且在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也讨论它对市场的影响。

我们一季度的报告里面所讨论过的一个现象,在这个报告里面我们再次把它拿出来,那么这个的话,我们是计算的中国广义财政开支的增长,所谓的广义财政包括预算内的支出,包括政府性基金,就是政府卖地拿到的支出,以及中国政府通过债务,合并在一起,占到的比例大概是23%左右,而房地产市场不超过15%,所以它比房地产市场大得多,大约相当于房地产市场加上整个基建,所以它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在年度数据上,2014年广义政府支出的比重相对于2013年出现了巨大的下滑,2015年的预估数,2015年到现在为止广义支出都没有特别明显的恢复。从季度数据上来看,广义支出的崩溃是在去年8月份以后,去年7月份之前整个经济的表现,整个财政的表现还很正常,广义财政占整个经济GDP的比重23%这么大的比例,在2014年经历了非常崩溃式的下降,并且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明显的恢复,而这是去年8月份以来的经济增速,包括到现在经济都非常弱最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原因。说是唯一的原因比较夸大,出口层面也不太好,房地产也不太好,说是唯一的原因有点夸张,但是我们可以说它是整个经济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整个政府财政会有这么大的下降呢?这么大的一个下降在事前,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都是没有看到的,我们也看不到有关的数据,在事后比较晚的时候,我们才看到相关的数据,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下降呢?回头来看的话,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的话,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再叠加上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使得地方的融资来源断了,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次要的原因,相对比较主要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实际上恐怕它与大力度的反腐行为是有关系的,去年以来,中央的下大决心,以刮骨疗伤的精神进行大力度的反腐败,这对官员士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的情况是你把项目和钱给他,他都不敢干活,原来不给项目和钱,他都到处想办法找项目和找钱,整个官员队伍的行为在政治事件的变化下,所出现的这种变化,在财政数据上就表现为非常大的下降,利用很多经济手段试图把它扭转过来,在短期之内效果都不太明显。这个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人敢公开讨论,公开讨论在政治上好像也不恰当,但是这可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你用经济手段去扭转它,在短期之内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现在经济仍然这么差,说实话这个是最关键的原因,其他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预期,而且在时间上是可以管理的。考虑到这个行为,那么财政这么大的一个下降,对经济的冲击,难道经济就一直趴在地上不起来吗?经济就像人体一样,它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一块东西没有了,很多东西抹掉了,但是会有技术的进步,会有就业的调整,使经济出现一个逐步的修复,所以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既然这个冲击已经发生了,我们很难逆转它,那么我们看看经济会用什么的模式去修复它呢?

我们想来想去,我们研究了一个案例,就是餐饮,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就是高端餐饮。我们为什么研究餐饮呢?因为八项规定对餐饮产生了类似的影响,而八项规定发动的时间更早,八项规定在2012年底就出现了,然后它对餐饮的影响,与财政冲击对餐饮的影响,它的来源和持续性都是高度类似的。

在这里的红线我们使用的一个基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在这里蓝色的虚线我们使用的是企业的餐饮收入,我们看到经过一定的线性变换以后,在2012年年底之前,这两条线是几乎重叠的,经过了一定的线性变换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是政府加上企业的各种消费行为,餐饮也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它的来源是一样的,所以经过一定的线性变换以后,在2012年年底之前这两条线是高度重叠的,但是我们看到在八项规定出来以后,餐饮的消费增速出现了巨大的下跌,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的下跌要小得多,中间空出来的这个空白的区域,它衡量的就是八项规定的影响,八项规定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没什么影响,对餐饮的影响非常得大,本来这两条线是重叠的,但是八项规定之后,这两条线之间就出现了非常大的一个空白。

那么经过四个季度以后,因为基数的影响,比如说2013年初大家都不消费了,公款都不消费了,2014年初公款也不消费了,八项规定对基数的影响开始消失。我们想请大家重点看的是2014年8月份以后,就是大约六个季度以后,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体上在继续下降的背景下,在技术效应也已经被吸收的情况下,餐饮收入开始逆势上升,餐饮企业的销售收入开始逆势上升,它提供了一个证据,就是六个季度以后,餐饮行业基本上已经吸收完毕,包括茅台酒等等,已经吸收完八项规定的影响,重新回到原来的自身增长轨道上。

我们看另外一个角度,是看住宿和餐饮行业工资的影响,如果行业在调整,工资增速是比较慢的,我们比较了批发零售行业工资的增长,我们看到在正常的条件下,批发零售行业的工资跟住宿餐饮行业的工资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也许批发零售行业在很多时候还要略高一些,有一些跟数据统计质量有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还略高一些,我们看到去年的七八月份以后,住宿餐饮行业的工资开始上升,工资的增速开始上升,并且它的工资增速要高于批发零售行业的工资,这是从住宿餐饮行业工资的情况来看,也表明餐饮行业的恢复是实实在在的恢复。

从冲击的发生到冲击完全被吸收,行业恢复增长,公司恢复增长花了多长时间呢?从餐饮来看,花了四到六个季度的时间,或者我们概括来讲,六个季度的时间,如果我们以六个季度为基准来看,那么去年8月份财政冲击,财政的开支开始崩溃,以六个季度来看,那么经济什么时候能够吸收完这一次财政冲击呢?以六个季度的时间来看,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经济将会吸收完这一次财政冲击的影响。

而在经济吸收财政冲击的过程之中,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财政政策变得越来越积极,货币政策在变得越来越积极,同时房地产市场在普遍超越预期的恢复,这也都使得经济相对更容易去吸收财政冲击,而餐饮行业一步抹掉以后,没有来自于政府政策层面上缓冲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以餐饮行业冲击吸收过程来看,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财政对经济的影响会吸收完毕,经济会回到一个尽管比较弱,但是增长和恢复的轨道上,如果这个恢复一直持续下去的话,那么对于我们现在A股市场上持续的博弈行为会逐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这个层面上我们非常简要的讨论。

最后一个讨论就是在经济调整的过程当中,很多的行业都在下降,与政府财政联系密切的行业都在下降,难道我们就没有看到一些行业在上升吗?没有看到一些结构调整呢?那么在结构层面上的话,我们收集了一些行业的数据,我们在几个层面上看到这些行业在逆势上升,它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一个是电子制造业,第二个是计算机软件与租赁服务业,还有一个是铁路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在工资、就业、产出层面上,都表现出了逆势增长的色彩。而电子制造业、计算机软件业,它们的兴起很可能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大量依托于移动互联网APP的兴起等等是密切相关的,铁路设备制造,包括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很可能与高端制造业层面上的结构调整是有关系的,只是这些行业是否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恢复以后,继续成为推动经济恢复非常重要的,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力量,多多少少不是那么清楚。

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讲到这里,紧接着简要总结一下今天的看法。第一在经济层面上,财政冲击的影响,现在的经济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八项规定的影响,一个合理的推测也许是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财政冲击的影响很可能会基本上吸收完,经济会重新恢复到一个增长和恢复的轨道上,尽管这种力量可能相对比较弱一些。

第二个的话,在2012年年底以后,因为资金面的改善,因为并购层面上制度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周期的变化,A股转入了牛市,从中证全指来看,钱荒的影响,特别是在上证50等等指数上受到了影响,但是随着去年钱荒影响的退潮,逐渐回到了原来的牛市轨道上,并且一段时间之内通过非常强的上涨补充了钱荒造成的冲击。但是一直到去年年底之前,这一过程更多地来自于基本面因素的驱动,进入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推动越来越多地从基本面的驱动转向了资金的驱动,转向了博弈,转向了筹码的争夺,资金供应的松紧,筹码供应的多少,以及对于未来合理的想象,三者共同构成了驱动力量,而在经济相对仍然比较弱,筹码的供应没法恢复,资金相对仍然比较宽松,今年年底一段时间里面,看起来这种格局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进入明年以后,如果经济的恢复逐步兑现,如果大量的红筹股上市的影响逐步发酵,如果注册制能够比较顺利地推出来,那么我们所面临的,整个市场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会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注册制度的影响下,A股市场也许就越来越不容易形成一种由博弈所驱动的市场,市场在一个长期之内会越来越多地演化到依靠基本面力量来驱动。

所有这些变化也许都要到今年年底以后才会逐步发生,在那个时候我们讨论它才具有更多的操作意义,在今年年底之前,这些讨论也许只是作为一个相对远期的背景,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wind资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43

韓國總統熱門人選文在寅欲阻“薩德”部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609

文在寅(新華社/圖)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15日宣布,他將參加下屆總統選舉。在下屆總統熱門人選中,文在寅眼下支持率排名第一。

文在寅當天表示,鑒於國內特殊局勢,韓國政府不宜推進“薩德”反導系統部署事宜,而應留待下屆政府對其進行重新評估。

有意競選總統

文在寅15日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將競選下屆總統,“如果我能夠參加下屆總統選舉,我將感到無比榮幸”。

韓國原定2017年12月舉行下屆總統選舉,但隨著國會本月9日通過針對樸槿惠的總統彈劾案,下屆總統選舉很可能會提前舉行。依據韓國法律,選舉必須在總統下臺或去職後60天內舉行。

眼下,憲法法院正著手審理彈劾案,而從審理到作出最終裁決最長可達180天。文在寅透露,他預計憲法法院會在明年1月下旬至3月上旬之間就總統彈劾案作出裁決,這意味著總統選舉將在明年4月至5月舉行。

現階段,韓國下屆總統人選呼聲最高的有三人,分別是即將卸任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潘基文、文在寅和在野黨國民之黨前聯合黨首安哲秀。此外,近日又殺出一匹“黑馬”,即城南市市長李在明。

在“閨蜜門”事件曝光前,潘基文在多項民調中處於領跑地位,例如在9月一項民調中,潘基文支持率達到32.7%,文在寅僅為17.3%;但在最新民調中,潘基文的優勢有所減弱。

文在寅現年63歲,曾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以3個百分點的劣勢敗給樸槿惠。韓國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公司本月15日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文在寅支持率為24%,排名第一;潘基文,19.5%。

要求擱置“薩德”

文在寅15日談及備受爭議的“薩德”反導系統,認為應由下屆政府對其進行重新評估。

“在當前政治形勢下,繼續推進‘薩德’部署進程是不妥當的,”文在寅說,“至於是否部署‘薩德’,應該推遲至下屆政府(來決定)。”

當有人質疑擱置“薩德”部署事宜可能影響韓美關系,文在寅答道:“在重新評估‘薩德’項目之前,應該會有一系列的外交措施,包括針對美國的外交努力。我並不認為重新評估‘薩德’項目會破壞韓美同盟。”

文在寅表示,如果他當選韓國總統,他將努力維持韓國與美國之前的密切關系。據路透社報道,目前駐韓美軍約有2.85萬人。

“薩德”全稱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美韓今年7月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理由是防範朝鮮可能發動的導彈攻擊。按照駐韓美軍司令文森特·布魯克斯11月時的說法,“薩德”部署將於8至10個月內完成。(楊舒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39

韓下屆大選民調:文在寅支持率創新高,潘基文跌破20%

據韓聯社23日報道,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16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在下屆總統選舉民調中支持率逼近30%,穩居榜首,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的支持率則跌破20%,兩者差距進一步拉大。

文在寅(資料圖)

據報道,這是Realmeter於1月16日至20日針對全國2520名成年人進行的民意調查。

調查顯示,文在寅的支持率為29.1%,刷新了其2015年4月第3周(27.9%)創下的最高紀錄。潘基文的支持率為19.8%,較前一周下滑2.4個百分點,時隔6周首次跌破20%。

23日正式宣布競選總統的共同民主黨籍城南市長李在明以10.1%位居第三,較前一周下滑1.6個百分點,連續兩周出現下跌。國民之黨前黨首安哲秀以7.4%位居第四,共同民主黨籍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以4.7%排行第五。首次被列入統計對象的韓國代理總統黃教安的支持率為4.6%,排行第六。

1月12日,潘基文攜夫人柳淳澤抵達韓國。(圖:新華社)

潘基文已於1月12日以平民身份回到韓國,當日他對於自己是否會參加下屆韓國大選的問題,仍表示目前還無法表態。

根據聯合國秘書長的相關任命規定,聯合國秘書長卸任之後建議不擔任“任命式”政府公職。但對是否可競選需經國民“投票選舉”的總統職務,還需要等聯合國方面做出決定。

另據新華社1月10日消息,美國曼哈頓聯邦法院當日對潘基文的弟弟潘基祥和侄子潘周賢提起訴訟,指控兩人參與一起涉案金額為50萬美元(約合346萬元人民幣)的行賄案。不過,潘基文的發言人11日表示,潘基文聽聞這一消息感到“驚訝”,他對這起案件毫不知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19

韓媒:潘基文決心參加大選 選前改憲矛頭直指文在寅

1月25日據韓聯社報道,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25日在韓國記者俱樂部的討論會上強調一定要在大選前實現改憲,並將矛頭直指在野陣營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他說,如果只實現政權更叠而未改憲,那只會招來由“樸槿惠霸權”過渡至“文在寅霸權”的結果。

1月25日,潘基文在韓國記者勛俱樂部的討論會上發言。

報道稱,潘基文主張需通過改憲將大選和國會議員選舉周期拉齊,還提出總統負責“外治”、總理負責“內治”的分權構想,稱由總統一人統管內外事務必然遭遇能力瓶頸,若實現“分權”,可考慮總統連任制。

他就共同民主黨反對改憲表示,在實現正義社會、國民團結的道路上,沒有理由反對改憲,不清楚這是民主黨的意見,還是文在寅個人貪欲作怪。他說,從現政權過渡到另一個“帝王”政權,其結果就是“霸權”持續。如果不改憲只換屆,無異於從“樸槿惠霸權”過渡至“文在寅霸權”。他還批評文在寅在“薩德”入韓問題上搖擺不定。

潘基文還就外界對自己有可能不加入既有政黨而走個人路線的觀測表示,我並非因加入某個政黨需進行大選候選人競選而做其他選擇,如果需進行候選人競選,我願意參加競選。

他強調,韓國只有通過大團結才能實現新騰飛,這是下屆大選所呼喚的時代精神和正義。他說,他在去年12月下定了參加大選的決心,下定這個決心是因為韓國發生“親信門”、總統被彈劾等事件。

他還呼籲企業創造就業機會,他說如果大幅放寬管制,企業會主動創造就業崗位,他還表示財閥企業的支配結構等也是需要深刻考慮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54

文在寅:盧武鉉精神繼承者與創新者 | 完美人物誌

相比於曾歷任十年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以及曾經歷任過省長、市長等“一線”行政職位的其他韓國大選候選人來講,文在寅的政治經歷主要集中在青瓦臺、國會議員等,相比於前者,他很難被韓國以外的民眾註意到。

但對於韓國民眾來講,文在寅不僅僅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政治人物。

時間回溯到2002年,第十六屆韓國總統選舉正如火如荼。彼時的盧武鉉,依靠著網民及青年人的支持,從一個“不被看好”的新興政客,轉身成為總統熱門候選人之一,正是他在釜山演講時的一段對話,使文在寅這個名字首次被韓國民眾熟知。

“我對於,能夠擁有一個比我年少、但值得信賴的摯友文在寅而感到驕傲;我認為我自己是一個當總統的料,因為我擁有文在寅;而擁有好摯友的人,自然也能夠做好總統。”盧武鉉彼時對公眾說道。

十五年後,文在寅在外國記者俱樂部的演講中表示:“支持者們期望的並不完全是盧武鉉的回歸,而是在繼承盧武鉉精神的同時,做更好的文在寅;雖然許多反對人士將我放在‘親盧武鉉’的框架中,但無論是支持率,還是期望改變的群眾的呼聲,都將攜手帶來全新的時代。”

“平民”的掙紮

1953年1月,文在寅出生於位於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南道巨濟島;彼時,韓國正在籠罩在朝鮮戰爭的旋渦當中,而文在寅的父親曾世代居住在鹹鏡南道興南(現朝鮮境內),後跟隨“興南大撤退”的難民隊伍,而撤退到釜山一帶。

雖然文在寅的祖籍是“三八線”以北,但因為一家人定居在韓國釜山市,因此文在寅在多次公開場合表示“自己的故鄉是釜山”。

幼時的文在寅,因父親在生意過程中欠下的債務,一直生活在貧窮當中。

據文在寅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述:“我還記得,在國民學校(韓國對於小學階段的舊稱)時期,因為無法負擔每個月幾十韓元的學生會費,因此當每個月要求繳納會費的時候,都會選擇逃學,並跑到海邊玩耍一整天,等到放學的時候才回到學校,這也成為我在日後強烈主張“半價學費”的原因之一。”

文在寅周邊人士金先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回憶道:“有一次聽到文在寅自己講到過,原本學習較好,並以狀元身份進入到高中的他,卻因為對於社會的無奈和悲觀,開始接觸煙酒,甚至頻頻在周邊‘打架’。也許正因為有了這樣經歷,對於他此後的行動,有了很大的影響吧。”

此後,經歷了高考落榜和複讀,文在寅以校級狀元的身份,進入了韓國慶熙大學法學系就讀,並獲得四年全額獎學金。

而文在寅選擇慶熙大學,與這所學校的創始人趙永植博士和文在寅的父親一樣,都是從朝鮮戰爭時期來南方避難的人士不無關聯。

一些公開資料顯示:趙永植博士見到文在寅時,第一眼便認可了文在寅的才能,在得知文在寅因家庭貧困而無法安心讀書時,現場批準其獲得四年全額獎學金,進入慶熙大學就讀。

接下來的經歷更是懸念叠出。在校期間,文在寅以學生會總務部長的身份,主導反對樸正熙獨裁的遊行,於1975年被軍政府以參加示威的罪名,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要求校方除名。

出獄後的文在寅,進入韓國陸軍特戰隊服役。有趣的是,在服役期間,因良好的表現,他曾兩次獲得特戰隊旅團長的一等表彰,當時陸軍特戰隊旅團長正是後來成為韓國總統,並實施軍事獨裁的全鬥煥,而文在寅在後來,成為了反對全鬥煥軍事獨裁的急先鋒。

1978年,從特戰隊退役的文在寅為了“養活家庭”,選擇獨自一人來到韓國西南部的全羅南道的一個破落的寺廟苦讀,並於1979年通過了司法考試的第一輪。

有部分韓國右翼人士認為主張對朝對話的文在寅“安保觀念”有問題,但支持人士則認為正是因為文在寅有了軍旅經歷,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任務,才使他擁有了更加健全的安保觀念,並指出許多對朝強硬的右翼政治人物“並沒有服過兵役”;與軍方一般偏向右派的“慣例”不同的是,與文在寅一同在特戰隊服役的校級軍官,曾聯合近700名特戰隊隊員,於2012年總統選舉時,公開宣布支持文在寅。

文在寅在菜市場拉票

“工人階級的朋友”

在韓國民眾的眼中,文在寅的整個生涯,和“悲情總統”盧武鉉很難脫離幹系;或者說,沒有盧武鉉,就沒有文在寅的今天。

“金蘭之交”,這是金先生在描述盧武鉉和文在寅之間關系的一句話;這句話源自《周易》,比喻像金石般堅固,亦師亦友的友情。

金先生與文在寅深交多年,且早早就加入到支持文在寅的陣營。他認為:“文在寅無論是在前總統盧武鉉最得意,還是在最失意的時候,都堅定地陪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這在韓國政治圈充滿背叛、勾心鬥角的現狀之下,值得我們每個人贊賞。”

1980年,文在寅剛剛回到慶熙大學,但因參與到韓國高校內的請願遊行,因此又被剛剛上任的全鬥煥軍政府逮捕。在監獄里,他收到了司法考試第二輪筆試的錄取通知書。

據文在寅本人回憶:“錄取通知書是由我當時的女友,也就是現在的夫人金正淑女士親手送過來的;而讓我既驚喜又無奈的是:許多之前對我百般侮辱、藐視的獄警們,看到了錄取通知書以後突然一改之前的態度,並一口一個“大人”(韓國獄警對檢察官等官員稱之為“大人”),對我畢恭畢敬,這種現象也使我思考良多。”

此後,由於文在寅母校以及社會上的幫助聲援,文在寅得以出獄;並以第二名的成績,從韓國司法研修院畢業,回到了家鄉釜山。

“事實上,當時文在寅在研修院的成績是同期第一名,但因為有參加集會的“前科”,因此被降到第二名,並且沒有按照慣例,被任命為法官;文先生自己也經常說,當時韓國情報部門曾派人建議其轉變立場,支持政府,但自己並沒有答應他們;文先生也承認,當時其實還是有點後悔過,畢竟很有可能因為這個拒絕,自己的幾年努力將化為泡影,而自己的家人和身邊人,也因此受了不少苦。”金先生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參加反對軍事獨裁遊行的韓國法律界人士中,受到情報部門利誘或脅迫而改變立場的法律界人士不在少數,其中就有在樸槿惠彈劾案中,負責樸槿惠方代理律師之一的李炅在(音譯)律師。

就在文在寅回到家鄉釜山,處於消沈時,研修院的同學向他介紹了一位年輕律師,並建議兩人一同工作,這位律師,正是前總統盧武鉉。

此後,兩人合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取名為“釜山勞動法律事務所”,兩人為釜山地區的工人提供法律咨詢,一舉成為釜山地區最知名的人權律師之一,許多釜山的工人稱之為“工人階級的朋友”。

文在寅曾在電視節目中回憶:“在我的印象中,律師是應該為受到冤屈之人講話,並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成就感的職業;但我周邊的許多律師並不是這樣,因此我和盧武鉉就抱著這樣的想法,自己開了律師事務所,並免費為普通大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雖然本意並不是要做人權律師,但很難拒絕一些普通百姓的冤屈,在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和盧武鉉也成為了釜山地區最知名的人權律師。”

當時文在寅接手的最知名案件,便是震驚中韓兩國的“佩斯卡馬號事件”——1996年,在韓國遠洋漁船“佩斯卡馬號”工作的6名中國籍朝鮮族船員,因不堪韓國籍船長的虐待和歧視,將船上的11名船員殺害,並自己跳到大海中。

此後,中國籍船員被韓國警方逮捕,文在寅作為人權律師,親自參與到二審,並自任為中國籍船員提供辯護;面對當時韓國一些輿論的批判,文在寅則認為:“無論是什麽樣的人員,是否犯錯,既然站在法庭里,就都有接受辯護、在盡可能的範圍內受到人權上保護的權利,而這是作為法治國家應該保障的一點。”

文在寅與韓國前總統盧武鉉

嚴於律己的摯友

1988年,韓國結束了軍事獨裁狀態,並選出首位民選總統盧泰愚。

彼時,韓國的在野政治勢力開始走出地下,並積極參與到韓國政治當中,其中就包括與金大中並列為韓國民主化運動重要人物之一的金泳三。

金泳三向當時在釜山擔任人權律師、反對軍事獨裁統治的盧武鉉和文在寅伸出了橄欖枝,受此影響,盧武鉉成為了國會議員;而文在寅卻推辭了金泳三的多次請求,繼續擔任人權律師,並積極參與到一些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中。

時間轉瞬即逝,2002年韓國大選即將舉行。

彼時的韓國,正在逐步脫離由金泳三、金大中及金鐘泌三人主導政治的“三金”時代,隨著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成功結束,韓國民眾開始期望更多的改革和變化。

此時,作為政治新星的盧武鉉開始進入韓國民眾的視野,並依靠韓國網民和青年民眾的力量,成為韓國新千年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而文在寅,也接受了“前同事”盧武鉉的邀請,擔任釜山地區選舉對策委員長。

兩人再次走到了一起,文在寅也從盧武鉉擔任總統,入主青瓦臺開始,與盧武鉉“同生死、共存亡”。

無論是剛入主青瓦臺時的春風得意,被國會判決彈劾時的“無力”,還是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時的“悲情”,文在寅都陪在盧武鉉的身邊。

他擔任過青瓦臺民政首席秘書官、市民社會首席秘書官,後再次擔任民政首席秘書官;其間曾因個人身體狀況的原因,辭去了秘書官的職位,並在尼泊爾修養。但2004年,盧武鉉因國會通過彈劾議案,被停止職務。文在寅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回到了韓國,作為盧武鉉方的辯護律師,親自參與到辯護律師團的組建,奔跑在為盧武鉉脫罪的路上。

2006年10月,重新拿回總統權力的盧武鉉,再次將已經辭去總統秘書崗位的文在寅召回,任命其為政務特別助理,隨後在秘書室室長的位置上,文在寅陪伴了盧武鉉五年任期。

第一財經記者多次采訪了金先生以及盧武鉉政府期間在青瓦臺工作的多名人士,對於在青瓦臺任職時期的文在寅,所有人給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這與前總統盧武鉉的處事風格極為相像。

一位在青瓦臺工作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文在寅在青瓦臺期間,為了防止為賄賂大開綠燈,就連高中的同學會也基本不去見;一位與他的高中同窗,後來成為青瓦臺高官的人士曾經單獨去找過他,卻被他趕了出來;他甚至禁止自己的家屬前往百貨店等高檔商店購物,因此當時在他住所周邊的市場、超市里,經常能夠看到他的家人在獨自購物的場景。”

金先生也補充道:“事實上,無論是在青瓦臺的時期,還是現在,文在寅對於周邊人一直都是極為謙恭,並一直保持著尊階(韓文里表示尊敬的話語)講話的習慣,並在每次開會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各位有什麽意見,請及時說出來”,並根據這些意見,加上自己的看法進行整理。”因此許多盧武鉉時期的政府工作,有95%會由秘書長整理後向盧武鉉報告,而只有5%的大型案件需要由盧武鉉親自出面,這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家政治決策的效率;並且防止了像如今的“閨蜜幹政”門一樣,由少部分人士壟斷國家內政的情況發生。”

“但文在寅身上也時常能夠看到堅挺的一面。例如在一次青瓦臺和政府部門的會議中,當時的教育部部長曾經表示“若自己的提議未獲通過,將以辭職來抗議青瓦臺”,而在一旁不曾言語的文在寅,只是以平淡的語調說了一句“要辭職就立刻辭職吧,若將國家的政策作為要挾手段來使用,則請立刻辭職”,使當時許多認為文在寅“好欺負”的高級官員背後冒出一身冷汗。”上述曾在青瓦臺工作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道。

另一位與文在寅親近的前任國會議員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憶道:“正是文在寅可謂“嘔心瀝血”地保持自身和親信的清廉,因此也得到了許多包括與文在寅政見不同的人士的認可;而即便是反對派人士,也深知文在寅的人品,很少以文在寅個人作為反對或否定的對象,只能在反對盧武鉉政府的政策上大做文章。”

在盧武鉉離開青瓦臺,回到家鄉後,文在寅也回到慶尚南道梁山,並進入了蟄居階段。

“那段時間,文在寅幾乎就是和夫人一同在市場購物,與一些親朋好友見面,並思考自己曾經的人生路;唯一在媒體上能夠見到文在寅,便是在他時不時去看望盧武鉉,並與“歸農心切”的盧武鉉一起在田間種田,或與遠道而來的盧武鉉的支持者一同喝酒、聊天的時候。”金先生說。

3月10日韓國憲法法院對總統彈劾案進行宣判,樸槿惠彈劾被通過

兩度挑戰總統寶座

盧武鉉和“摯友”文在寅這種寧靜的生活,卻因為2009年盧武鉉的自殺,而被徹底打破。

“此前,盧武鉉在被韓國檢查院調查的時候,文在寅就主動擔任盧武鉉的辯護律師;盧武鉉的去世消息,也正是文在寅首先對外公布的;可以說,文在寅陪伴了盧武鉉的半個人生。”金先生認為。

在盧武鉉死後,以繼承盧武鉉精神為目的的“盧武鉉基金會”於同年成立,文在寅曾於2011年~2012年擔任第二任理事長,並在離任後仍擔任該基金會的常任顧問。

2012年,韓國舉行了第19屆國會議員總選舉,文在寅在釜山沙上區參選;對手是因得到樸槿惠的提拔而被稱為“樸槿惠女孩”的青年政治家孫受祚(音譯),而沙上區在此前的五次議員選舉結果,都對於文在寅所在的政黨不利。

“對於文在寅來講,無論是盧武鉉曾經從釜山開始政治歷程,還是自己的活動史來看,釜山都是無法分割的一座城市,這也是在不利的情況之下,文在寅堅持在釜山參選,這也是能夠體現出他性格的一點。”金先生說。

此後,文在寅發揮其作為人權律師的特點,在“歲月號”沈船事故、大邱地鐵縱火案等韓國國內的多個事故中,在協助受害者的同時,發表了許多自己的政見。

“如果說起文在寅在議會的活動,那麽一定無法漏掉2014年夏季的那場絕食行動。”金先生表示。

2014年夏季,“歲月號”沈船事故的陰霾籠罩韓國。彼時距離事故已經過了數月,但有關遺體打撈工作遲遲未能進行,為此,部分失蹤者家屬開始在首爾光華門廣場絕食,僅要求能夠看到親人的遺體;文在寅則為了在健康角度上勸阻家屬停止絕食,並對家屬表示支持,本人也開始在廣場進行絕食行動,這也成為許多韓國民眾對文在寅刮目相看的契機,許多媒體稱奮不顧身的文在寅為“第二個盧武鉉”。

但無論是在其支持者金先生的眼中,還是從文在寅本人的發言中,都無法完全肯定這個評價。

據韓國《文化日報》的報道,2012年總統選舉前,文在寅在一場討論會中曾表示:“雖然從人品上來看,我可能是最“親盧”的人士,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和盧武鉉時期的社會是兩種不同的社會,這也需要我來開啟,與盧武鉉政府時期不同的全新的社會”。

與此同時,文在寅在一場演講中坦承:“盧武鉉政府期間,沒有能夠阻止住蔓延在全社會上下的新自由主義弊端,並未能在派遣工、貧富差距等問題給出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還表示“我相信,作為政治人物的文在寅,定能夠超越作為政治人物的盧武鉉,追求盧武鉉追求一生卻未能得到的民主、福祉和對於和平的熱情”,表達了作為政治人物的野心和看法。

“事實上,盧武鉉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人,而在韓國出現了震驚世界的醜聞之時,樸槿惠向民眾展現的耍小聰明的一面,更使許多有誌的民眾懷念盧武鉉;但也必須要承認,盧武鉉本人執政期間並未能夠解決韓國社會許多矛盾尖銳的問題,否則為何(盧武鉉)卸任時,大國家黨當選總統幾乎變得毫無懸念?”金先生坦承。

據2016年12月,韓國輿情調查機構RealMeter的數據:在對於‘哪一任總統對於國家發展起到最大作用?’的調查中,盧武鉉以35.5%的得票率,斬獲首位;而受到來自‘閨蜜幹政’事件的影響,對樸正熙肯定的得票率降至30.8%,相較於一年前下降了近10%;這與李明博得到48.7%的選票,大大超過當時執政黨候選人鄭東泳(音譯)所獲得的26.1%的得票率的情況大相徑庭。

作為韓國共同民主黨內‘親盧武鉉’人士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在寅雖然經歷了2012年總統選舉僅以3.6%的微弱票差敗北,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政治活動。此後他先後擔任共同民主黨的前身新政治民主聯合的黨代表,並在在野黨分裂的不利情況下,帶領共同民主黨贏得選舉,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前,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公司調查數據顯示:文在寅的支持率為36.6%,相較上一次調查提高1.5%,連續11周保持支持率首位,成為韓國國內呼聲最高的總統候選人。

而文在寅本人也沒有否認希望參加2017年總統選舉的意願。

能否包容中間派

“文在寅的這種生活經歷,與他此後施展的政策基調,具有很大的關聯。”金先生強調。

韓國政治分析家趙尚熙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文在寅最大的優勢便是其通過多次選舉和領導第一大在野黨所被驗證的政治能力,以及背後所擁有的‘親盧武鉉’派的政治勢力和黨派基礎,這也是文在寅最大的執政資本。”

事實上,雖然文在寅最終在2012年選舉中遺憾敗北,但其仍然獲得了左派政黨總統選舉史中最高的得票率,甚至超過了前任總統金大中、盧武鉉。

“雖然文在寅還沒有正式宣布將參加下一屆總統選舉,但如果從此前2012年推出的政策以及個人的政派來看,他的政策最主要的著力點將是增大福利開支、開啟朝韓對話以及提升人權水平。”趙尚熙認為。

此前,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時,對於現任總統樸槿惠的彈劾是否將得以通過,文在寅曾明確表示:“憲法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能夠體現民眾意誌的產物;如果說壓倒性的民眾希望彈劾、處罰總統,那麽這個就是憲法”,其對於彈劾案將得以通過十分自信,並表示“雖然總統令人蒙羞,但韓國民眾(勇於抗爭的精神)仍然偉大,這就是韓國的未來,現在正是全球投資韓國的最佳時機”。

對於朝鮮問題,文在寅表示“如果朝方願意就朝鮮半島無核化進行商討,那麽我也很願意與朝方進行首腦會談”。

而對於日韓間簽署的慰安婦‘和解’協議,則強調‘很難認可其正當性’,並認為“日本應該做的是認可(慰安婦強制征用)的法律責任,並正式向受害者及韓國民眾道歉”。

與此同時,文在寅在2012年選舉時就主張將增大福利開支,並通過開展廣範圍的福利措施、增強經濟民主化、透明化的進程,以減少韓國的貧富差的同時,為韓國經濟增添活力。

外交上,文在寅在主張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的同時,也承認美韓同盟的重要性,並在前駐韓美國大使在任期間,表示“美韓之間擁有70年的友好關系”,並在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當選以後,以個人名義向特朗普發出了賀電,祝賀其當選美國總統,並期待能夠繼續鞏固加深美韓關系。

趙尚熙認為,雖然文在寅也表示尊重美韓之間已有的同盟關系,但相較於右派政權,文在寅對於外交政策則顯然更加靈活、溫和,並且註重韓國民眾的利益和感受。而正因為文在寅具有較高的政治能量,其推進的政策偏溫和,因此很難拉攏那些主張實施強硬措施、強調美韓同盟的右派選民,這將一部分影響文在寅得票的範圍。

當第一財經記者問起為何如此堅決地選擇支持文在寅,金先生引用了文在寅在2012年大選期間的口號“機會將平等、過程將公正、結果將(充滿)正義,我將其作為國家運營的根本原則,並為之努力”,認為正是樸槿惠上任以來發生的種種醜聞,告訴了韓國民眾“擁有好的朋友是多麽重要”的同時,也告訴了包括金先生本人的韓國民眾“社會的平等、公正和正義是多麽的重要,多麽的不可或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00

韓國最大在野黨提名文在寅為總統候選人

據新華社消息,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3日獲得該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將在5月9日舉行的韓國大選中角逐總統寶座。

共同民主黨當天結束了涉及首都圈、江原道和濟州道地區的第四場黨內預選,結果顯示文在寅連續4場預選均橫掃對手,以57%的總得票率擊敗黨內競爭對手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和城南市市長李在明而穩獲提名。

根據共同民主黨預選規則,文在寅的總得票率超過半數即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文在寅在預選取勝後表示,即將舉行的下屆大選並非像往屆那樣是保守派與自由派之爭,而將是對與錯的選擇。

至此,韓國各主要政黨的候選人基本敲定。自由韓國黨成員、慶尚南道知事洪準杓、正黨國會議員劉承旼和正義黨黨首沈相奵被各自政黨確認為候選人。國民之黨前黨首安哲秀在黨內預選中優勢明顯,有望4日獲得該黨候選人提名。

韓國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3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在總統競選人中,文在寅以34.9%的支持率連續第13周領跑,安哲秀以18.7%的支持率排在第二。安熙正、李在明和洪準杓分別排在第三到五位。

在樸槿惠上月遭彈劾罷免後,韓國確定5月9日舉行總統選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09

韓大選民意走勢逆轉 安哲秀趕超文在寅成最大黑馬

韓國大選即將於5月9日舉行,據韓聯社報道,最新民調顯示,“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異軍突起,成為本屆大選最大黑馬。

4月9日,據韓聯社和KBS電視臺委托KOREA RESEARCH進行的下屆大選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一對一”情況下,接受調查的受訪者49.4%支持安哲秀,36.2%支持文在寅。安哲秀支持率首次趕超文在寅,民意發生了逆轉。

韓國共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文在寅(左)和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圖片來源:韓聯社)

據韓聯社報道,20到49歲年齡段受訪者更支持文在寅,但安哲秀在50歲以上受訪者中的優勢更突出。安哲秀在絕大部分地區領先,連民主黨的票倉也不例外。傳統左翼民主黨(83.9%)和鮮明左翼正義黨(60.1%)支持者更青睞文在寅,而左翼偏中的國民之黨(94.7%)、執政的傳統右翼自由韓國黨(78.5%)和右翼偏中正黨(68%)支持者則力挺安哲秀。安哲秀在右翼(70.3%)和中間(50.5%)選民中更有人氣,左翼(57.5%)選民更屬意文在寅。安哲秀還在投票積極性高的選民中獲得50%的支持,領先39.7%的文在寅,如果明天大選,實際得票能力可能比民調支持率更高。

在“五指爭大”的情況下,安哲秀支持率為36.8%,同樣位居榜首,文在寅為32.7%。這是五人對陣的情況下,安哲秀支持率首次趕超文在寅。執政的自由韓國黨洪準杓為6.5%,正黨劉承旼為1.5%,正義黨沈相奵為2.8%。文在寅從原先民主黨安熙正和李在明的擁護勢力中分別獲得了17.9%和47.3%的支持率,而安哲秀則獲得了56.4%和23.2%的支持率。

在政黨支持率方面,民主黨高達33.2%,國民之黨升至25.5%, 韓國黨為9.7%,正義黨為6.3%,正黨為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74

韓國大選民調顯示文在寅擴大領先優勢

據新華社報道,韓國民調機構17日就總統候選人支持率發布調查結果顯示,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領跑其他候選人。

據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當天發布的調查結果,文在寅所獲支持率為44.4%;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位居第二,支持率為22.8%。兩人差距超過20個百分點。此外,自由韓國黨的洪準杓、正義黨的沈相奵和正黨的劉承旼排在第三至第五位,支持率分別為13%、7.5%與5.4%。

與上周調查結果相比,文在寅與安哲秀的支持率均有所下滑,但安哲秀的下滑幅度更大。另外三名候選人的支持率均有所上升。

因前總統樸槿惠遭彈劾被罷免,新一屆韓國總統選舉由原定的今年12月提前至5月9日舉行。目前,各候選人展開激烈拉票大戰,民調支持率波動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202

韓國大選倒計時 文在寅民調高支持率持續領跑

5月8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廣播協會將攜手KBS、MBC、SBS等三大主流電視臺於選舉日進行韓國總統選舉投票站出口民調,結果將於當地時間9日晚8時在三大臺同時發布。

韓國廣播協會表示,由協會與三大主流電視臺組成的“電視臺聯合預測調查委員會”(KEP)將從當地時間9日上午6時至下午8時在全國330個投票站向9.9萬名選民詢問選票歸屬。報道稱,此次出口民調還將對3300名選民就何時及為何決心投給特定候選人、下屆政府的課題、樸槿惠遭彈劾下臺等16個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度調查。深度民調結果將於當晚8時30分播報。

廣播協會方面稱,三大臺2010年起聯合開展出口民調以來,幾乎沒有民調結果超出誤差範圍的情況,此次還新增深度民調,更有望準確把握民意。

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正黨候選人劉承旼、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左至右)在電視辯論前合影(新華社圖)

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正黨候選人劉承旼、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左至右)在電視辯論前合影(新華社圖)

根據韓國選舉法律的規定,為了維持選舉的正常秩序,任何機構和個人都不得公布大選開始前一周之內進行的民調結果。因此,本月3日公布的調查結果,則是能夠判斷民意的最後一個“風向標”。

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於本月3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以38%的支持率繼續領跑排行榜;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分別以20%、16%緊隨其後。另一家民調機構Real Meter在同一天發布的結果顯示:文在寅以42.4%的支持率領跑,洪準杓和安哲秀並列第二,為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320

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大局已定 安哲秀、洪準杓承認敗選

據央視援引韓聯社消息,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大局已定,目前開票9%,其得票率37.5%。韓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承認敗選,發表聲明稱虛心接受國民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