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農業銀行營收首現負增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587

 

2016年8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市民從一家農業銀行營業網點前經過。(東方IC/圖)

銀行的好日子正在發生變化。

8月29日,中國農業銀行發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農行實現營業收入2603.8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37.62億元,下降5%。這是農行自2010年上市以來,營業收入首度出現負增長。

已經公布年報的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同樣表現出營收增幅收窄的趨勢。建行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328.5億元,同比增長7.1%,去年同期增幅為8.34%;交行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33.4億元,同比增長6.84%,去年同期為7%。

農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董事長周慕冰分析了當前銀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首先是在經濟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存量資產質量下降,增量資產的有效需求不足,表現為不良貸款面臨上升的壓力,有效信貸需求不足。

上半年,農行的不良貸款率和余額保持“雙升”態勢。截至2016年6月底,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2253.8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4%。以正在“去產能”的山西為例,山西一位國有銀行高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農行向七大國有煤企的放貸規模在五大國有銀行中大約排在第三,而山西金融機構不良率已經接近5%。

農業銀行上半年凈利息收入為1989.57億元,同比減少205.36億元,減幅高達9.4%。同時,公司類貸款利息收入減少了287.14億元,降幅達到18.0%。

一位保險業央企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金融機構都面臨著嚴重的“資產荒”問題,比如他所在的保險公司旗下有一款萬能險,年初利率6%,但這款產品發行了半年就停止了,原因是“融來的錢沒地方投”。同時,他也指出,銀行的存款本身也在減少,許多老百姓現在都把錢放在保險、p2p等利率更高的地方。

此外,周慕冰還表示,“金融脫媒”(指金融活動非中介化)趨勢正在加劇,銀行面臨著從單一的信用中介向全面的金融服務商轉變的要求,“優質企業已經不貸款了,主要發行債券,或者通過股市融資。而好企業的存款也越來越少。”

由於積極支持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大力支持農民進城購房,上半年,農行個人住房貸余額達到22380.5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110.34億元,增幅16.1%,是增長最快的貸款品種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78

告別代工黃金時代 鴻海上市後營收首降

雖然極力希望擺脫單一代工企業的標簽,但作為蘋果背後最大的制造廠商,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海”)的營收與利潤情況依然備受外界關註。

1月10日晚間,鴻海公布了2016年12月以及2016年年度營收報告。受益於臨近中國農歷新年的訂單以及需求相對強勁的5.5英寸iPhone 7 Plus影響,鴻海12月收入同比增長9.76%,至新臺幣4496.3億元(1新臺幣約合人民幣0.2170元)。

但縱觀全年,營收卻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下降。2016年,鴻海全年收入為新臺幣4.356萬億元,同比下滑2.81%。

年年增長的業績神話似乎難以為繼。

三年前,鴻海總裁郭臺銘就曾表示,對於體量已經如此大的企業,每年增長10%到15%已經不太可能,而鴻海未來不會為了爭取營收增長,而去做殺價競爭的遊戲。他說,“只要願意把利潤拿掉一點,把單子拿回來,鴻海的營業額就會增加了,不過這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事情,鴻海現在不會去做。”

2012年,鴻海正式啟動轉型計劃。物聯網、智能機器人、造車計劃、眼球計劃、收購夏普以及610億元的8K巨額投資,鴻海這幾年的產業鏈布局幾乎涉及各個新興領域,但誰能成為鴻海“下一個蘋果”,目前看來還不能得出結論。

蘋果公司是鴻海旗下富士康最大的客戶,銷量的好壞一直是富士康業績的“晴雨表”。

按Yuanta投資咨詢公司區域研究部主管Vincent Chen的說法,2016年iPhone的出貨量減少到2.07億,而在2015年出貨量高達2.36億。

臺灣證券交易所相關資料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俊吉在給記者的郵件中表示,手機制造代工訂單去年呈現下滑態勢,自2016年第一季起,臺廠手機出貨量將季減9.7%,為1260萬臺。

低迷的環境影響著鴻海全年的業績。

鴻海公告顯示,2016年每個月的營收同比2015年均呈負增長狀態,整個上半年呈現5%至14%的下滑。凈利潤也呈現下滑趨勢,去年第二季度,鴻海凈利潤為新臺幣177億元,同比下滑了31%。而受收購夏普的影響,第三季度的凈利潤也同比下滑了8.7%。

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當時蘋果相關業務占鴻海營收比例僅為17%,但如今其比例已經達到50%以上。減少對蘋果的依賴成為富士康轉型的當務之急。

“富士康在轉型,需要些時間。”郭臺銘前不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富士康也希望就地實現轉型升級。

在鴻海早年披露的規劃中,擬在2015年到2017年間,將公司向技術型公司轉變。郭臺銘向機構投資者承諾,富士康的未來必將持續成長,且引領的動能非來自單一產品客戶,而是全面結構性轉變所誘發的成長。

下一個蘋果在哪里?對於郭臺銘來說,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

但對於此時的富士康來說,避免單一業務的占比過高已經成為戰略性的任務。

8K投資項目簽約現場

從客戶群上看,記者註意到富士康這幾年已經註重發展新的手機客戶,小米、華為以及亞馬遜手機Fire Phone的訂單已經出現在供應鏈的訂單上,而富士康的子公司富智康還從微軟手中拿下了諾基亞。

面板客戶上,鴻海還向特斯拉電動車提供車用面板,並且有消息稱前者還提供車輛的組裝服務。最為轟動的也許還有對夏普的收購案,在入駐夏普後,鴻海宣布了液晶電視銷售目標將要回到一千萬,這將帶動其在面板下遊領域中消費市場的發展。

在一些諸如智能機器人、車聯網等新興項目上,鴻海同時牽手了騰訊、阿里、華為等公司,而在數據領域也與facebook、谷歌等有交集。

而在管理結構上,鴻海的分拆計劃也在進行。

幾年前,鴻海表示希望通過分拆上市的方式,將鴻海向控股公司的方向發展,讓集團中“天上飛的、水上漂的、地下鉆的”都分別推上上市榜單,除了展現各自價值外,也可以進一步達到產業的高度整合。鴻海人士向記者介紹,分拆計劃是希望強勢業務可以實現單獨上市,比如大數據以及新材料領域的子公司可以在大陸或者海外上市。

但從2016年全年疲軟的業績表現來看,很難說分拆後的子公司對於鴻海的業績有了實質的影響。雖然蘋果訂單波動,但比起尚未成熟的轉型項目而言,前者在營收貢獻上依然占據著半壁江山。

郭臺銘曾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自己80%的時間在為往後5年產品布局,而對於鴻海的轉型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