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奶剩”周期結束 進口沖擊難消

2014年以來的“奶剩”周期終於結束。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原奶價格已明顯回升,從3.39元/公斤的最低點,上升至目前的3.54元/公斤,而這個價格也是2014年下跌以來的階段高點。與此同時,2016年國內規模以上乳企主營業務較同期增長5.8%,增幅較去年增加4個百分點,為3年來最大漲幅。農業部最新分析月報認為,目前國內原奶產能平衡,過剩已不複存在,奶業將進入上升趨勢。

“奶剩”結束

從2009年開始,中國奶業進入了新一輪的奶業周期之中,在進口大包粉和國內消費疲軟的雙重沖擊之下,國內奶價快速下跌。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收購價格從2014年2月的4.26元/公斤迅速下跌至2015年的3.38元/公斤,跌幅超過2成,部分養殖戶的收購價格從6元/公斤被腰斬,而低價一直持續到2016年下半年才開始回升。

“這一輪周期已經結束了。”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奶業進入到一個新的上漲階段,由於供求關系還不穩定,因此還會有些波動,但整體趨勢已經清晰。

新希望乳業總裁助理林永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希望分布在全國多個省的工廠收奶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最高上漲超過0.5元/公斤。從原因上看,一方面由於前期乳價下跌,導致養殖戶的退出,存欄數字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和國內原奶收購優質優價帶來的成本上升,以及國外奶價進入上漲周期有關。

事實上,素有國際乳價風向標之稱的全球乳制品拍賣價格,從2016年下半年也進入震蕩向上的通道,8月份進口大包粉的成交價格為2731美元/噸,12月底時,這一數字已達到3568元美元/噸,以未來6個月的發貨價格計算,折算到岸原料奶的價格為3.86元/公斤,已經超過農業部定點監測價格,甚至接近了國內大型乳企的收奶價格。雖然最新一次2月21日的拍賣價格有所回調,但全脂奶粉的拍賣價格依然保持在3189美元/噸。

一直以來,中國乳業存在“奶荒--加大養殖--奶剩--倒奶殺牛”的惡性循環,此輪奶價上漲會否意味著新一輪奶荒周期的開始。

宋亮認為,盡管國內奶牛存欄數減少導致產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於規模化養殖比例的提升;以及國內乳品企業的國際化布局,實現了奶源國內外自由調配;都降低了國內奶源緊缺可能帶來的影響。目前大消費環境整體低迷,而且國際供應非常充分,未來出現奶荒的可能性並不大。

不過周期還將存在,林永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原奶生產尤其是散戶和小規模養殖戶生產往往具有盲目性,當價格好的時候就會大量擴張生產,企業收奶是根據自身的產銷計劃,養殖戶和乳企兩者之間並沒有資產投資關系,所以如果這個模式不改變,想實現奶源趨於平衡、穩定並不現實。只有當小規模、散戶被淘汰,行業進入家庭牧場、大型牧場等規模化養殖的時候,才會相對平衡。

事實上在這一輪洗牌之後,隨著中小養殖戶的退出,國內奶牛規模化養殖比重也明顯上升,據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介紹,2016年我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首次超過50%。

原奶業複蘇的同時,國內乳制品行業也迎來3年來最大增幅。

在21日舉行的由農業部、中國奶業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啟動儀式上,農業部副部長於康震表示,2016年我國牛奶和乳制品產量分別達到3602萬噸和2993萬噸,乳品市場供應充足。乳制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乳企主營業務收入3503.9億元,同比增長5.8%,較去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乳制品產量同比增長7.68%。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表示,2014年,我國乳制品行業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雖然扭轉了下降的趨勢,但是依然處在困難階段,2016年下半年終於走出低谷。

進口沖擊未減

不過記者了解到,盡管“奶剩”周期結束,但目前國內原奶企業還未能脫困。

21日晚間,原生態牧業(01431.HK)發布業績盈利預警,2016年上半年原生態牧業虧損1.36億元,預計全年還將繼續虧損,而這也是繼現代牧業(01117.HK)、西部牧業(300106)之後,第三家預虧的原奶企業。根據此前公告顯示,西部牧業預計盈利將下降59%到80%,從盈利2311萬元,減少至450-950萬元。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則預虧6億元。

對於虧損的原因,西部牧業將其歸於進口大包粉和進口常溫奶的沖擊等。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6年乳制品進口數字全線增長,進口數量和貨值分別增長20%和11%,進口乳制品貨值68億美元,已占國內乳制品工業銷售總收入的16.5%。其中大包粉的進口總量為60萬噸,同比增長10%;液體乳進口增長38%,尤其是進口常溫奶,個別月份甚至出現3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附加值最高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進口量為23萬噸、31億美元,同比增長25%和22%,占到進口總數近半。

不過記者了解到,如果說上一輪大包粉進口沖擊的驅動是價格優勢,而這一次乳制品進口增長則是消費偏好的變化。

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嬰兒配方奶粉為例,目前原裝進口的產品在大幅增長,一方面有伊利、雅士利、澳優、聖元等國內企業在海外布局回國銷售的產品,另一方面,純進口的產品更好賣,美贊臣、達能等國際品牌也加大了原罐進口產品的比例。

美贊臣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遊佩瑜對第一財經回應時表示,消費升級讓中國消費者對產品有更多元化的需求,美贊臣也引入包括荷蘭版美贊臣在內的原罐進口產品,雖然不能透露具體增速,但短短2年,荷蘭版美贊臣已經成為中國產品系列中的重點品類之一。

在正規進口之外,海淘和跨境購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行業內估算,2016年,通過海淘、跨境購渠道進入國內的嬰兒配方奶粉總量也有百億規模。

事實上,海淘奶粉的快速增長也讓常規渠道奶粉企業感到不滿。一位奶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海淘具有價格優勢的原因,是由於海淘和公司正常渠道的產品並不在一個平臺上競爭,對於公司而言,運營投入的不僅是產品本身,還有研發、市場、售後服務等多個部分,而海淘並不需要,但從安全風險上海淘產品也更高。

對此,遊佩瑜也表示,國家監管機構陸續出臺配方註冊制、跨境電商新政,對國內外產品的監管一視同仁,但海淘還並未納入同一監管之下,建議將加強對銷售平臺商的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