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強搶私隱

2012-2-2  NM




上星期三,Google單方面宣 布三月一日起修改個人私隱政策,由以往分別收集及處理旗下服務包括Google搜尋器、Gmail、Android、Google+、YouTube、 Picasa的用家個人資料,變成統一處理。話就話可以提供更準確的搜尋結果及更合用家口味的廣告,但私隱內容撈埋一齊用,Google變相可以根據使用 者的上網習慣、睇片類別、電郵內容、行事曆、聯絡人資料,描繪出一份更完整的個人profile,對廣告客戶來說,龐大的資料庫極之值錢。雖然用家可以選 擇不用Google,不過,科技專家話只要上得網,個人私隱根本無得穩守。

宣布今年三月一日起共用旗下六十項服務的個人私隱資料,仲製作埋動畫力銷有幾「照顧」用家。

聰明搜尋

睇Google新炮製的個人私隱政策宣傳片,會覺得好正,因為Google話可以讀取用家使用各種服務時的個人私隱資料,為用家打造更「貼身」服務。舉例 當一個Android手機用家在日程表上設定了當天有約,系統就會經GPS鎖定用家的位置,並讀取交通資訊,計算用家能否準時赴約,及時發出通知,強調舉 動無非為Google用家着想。Google忠實擁躉Patrick,以往一直讚Google的搜尋器好用及聰明,「搜尋同一個關鍵字,Google永遠 比對手如Microsoft的Bing快,出來的結果亦有用得多。」他說差別在於學習功能,「Google會記得及分析每個用家的搜尋字眼,例如知你經常 搜尋皇馬的足球新聞,輸入Ronaldo時就會先顯示關於C朗拿度的連結,頁面上的廣告,亦會以足球為優先。」今次改動,卻觸動了Patrick的神經 線,「將個人私隱集中處理,難保我用瀏覽器睇成人內容之後,Google會將其他成人廣告傳去我Gmail戶口,甚至經聯絡人資料拎到我的朋友清單,再分 發出去。」當Patrick知道原來Google會透過電腦系統,掃描Gmail戶口內的電郵內容,以記錄用家關心的字眼時,更大嘆好無保障。「最慘是習 慣了用Google服務,唯有儘量放少點個人私隱資料上去,同埋搜尋『特殊』字眼時,一定會先登出Gmail、YouTube等賬戶,雖然會降低搜尋結果 的準確度,但都無辦法。」

力谷廣告

本地網站「Android資訊雜誌」網主Eric Tsang,就認為今次改動同增加廣告收入有好大關係,「其實Google只是將所得到的資料整合,無額外再拎其他資料。」整合資料後,Eric說 Google提供的資訊及廣告將會更有關聯性,「targeting做得愈好,網民點擊廣告的機率就愈高,無形中可以增加Google的廣告收益。」事實 上,根據Google一月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上年第四季的廣告收入按年及按季均跌8%,雖然整體仍有27.1億美元純利,但已經令分析員大跌眼鏡,股價 更一度急瀉8%,作為一家九成以上收入來自廣告的公司,Google的確須要改變策略,吸引客戶落廣告。「我都覺得好奇怪,點解今次Google會攤開來 講,話俾全世界知佢收集緊個人資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資訊科技業發展首席顧問古煒德笑指Microsoft、Yahoo、Facebook都有做相同的 事,但未有唱通街,「可能同想增加廣告收益有關。」

用家無得揀

古煒德直認自己是資深Google用家,每日都有用Gmail及Google Docs,「站於改善服務來講,絕對是好事,但作為用家,會好擔心收集得來的資料會點處理?會否拿來製作一個完整的個人profile,再將資料賣俾相關 公司賺錢?」他說雖然Google講明不會將個人資料出售,但條款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實在難以贏取用家信任。「最差是無得揀,只可以選用或不用,應該俾 更多選擇用家,例如可以揀個人資料只供Google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提供給其他人,而家只是一刀切。」不過,古煒德說現時網絡資訊爆炸,基本上已不可 能避免個人私隱被收集,「就算你無用Google,只要你朋友有用,而你有跟他們經電郵通信,或你的電話號碼存在於他們的聯絡人清單上,一樣可以側寫出你 的個人profile,例如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上網習慣等,避無可避。」

互聯網一哥

Google提供的服務內容極多,最知名的要數Google搜尋器、Gmail及Android作業系統,而且三項服務都穩坐業界第一位,大到不能倒。 Google搜尋器單是上年十一月美國有65.4%網民使用Google搜尋器,搜尋項目多達117億次,Microsoft的Bing排第二,佔約 30%。Gmail電郵Gmail與Hotmail齊名第一位,各自有3.5億用家。Android作業系統上年九月,Android的美國巿場佔有率達 44.8%,越過Apple iPhone成為一哥,統計數字顯示全美約有8,700萬人擁有smartphone。

陸續有來

除了Google夾硬修改個人私隱政策,最近正計劃集資上市的社交網站一哥Facebook,亦宣告未來數星期會強制用家轉用Timeline版面。新版 面以時間為軸替用家排列過往上載的status及wall post,更方便朋友了解用家的事跡。不過,由於版面以影像行先,而且轉版面後必須在七日內刪除用家不想披露的過去,稍不留神就無彎轉,被用家大彈過分。 清除授權除此之外,每次新增Facebook內的apps或遊戲,開發該apps的公司通常都會要求取得一定的存取權限,例如讀取用家Facebook資 料,所以即使你已在「Privacy Settings」做足保密功夫,個人私隱一樣有機會俾偷閱。其實只須靠http://mypermissions.org網站,點選Facebook icon,就會自動跳到Facebook登入版面,輸入賬戶名稱及密碼後,就會列出已安裝的apps,只須按「×」掣即可刪除。

對抗霸權

想防止Google收集個人私隱,未必一定要全面罷用Google服務,因為Google只會在用家登入指定服務的賬戶時先開始收集資料,所以除了 Gmail、Android手機、Picasa等一定要登入先用得的服務之外,Google搜尋器、YouTube都可以匿名使用,但由於系統無法參考用 家的搜尋歷史,出來的結果會不夠準確。另外,如果決心同Google分手,記得上網刪除賬戶,否則Google照樣可以讀取之前存下來的資料。網 址:http://www.google.comkeyword:delete google accoun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