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券商股權質押融資搖錢樹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4-26/100521032_all.html#page2
儘管監管層對風險加大了關注,券商創新熱情並未減退,資本中介類業務創新成為焦點。

  股權質押融資類業務和衍生類業務已經成為一些券商眼中的「搖錢樹」。

  「我們覺得這個業務未來能做到50億元。」某券商高管表示。

  2012年,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銀河證券在內的數家券商,率先試點開展股權質押回購業務。

  2013年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推動的股權質押回購業務轉為常規運作。開展業務的券商只需向交易所提供交易報備,即可開展業務。

  股權質押回購當中,股權的轉移伴隨真實交易的發生,而為券商寄予厚望的股權質押融資將規避真實交易,實現券商對客戶的放貸。目前股權質押融資的細則仍在討論當中。

  「質押融資業務對於券商來說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業務,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相對風險可控。」一位大型券商相關業務人士表示。

  目前市場上的股權質押回購多以券商自有資金為主,規模相對侷限。資管計劃參與股權質押回購和融資的風險討論仍在進行中。

  股權質押不僅用於融資,亦能夠在券商的衍生類產品當中用以增信。中信證券、銀河證券等券商,相繼推出了基於股權質押增信的衍生產品。

  4月1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組織券商就報價式質押回購業務進行討論,準備在深交所的報價回購業務中加入創新標的。

需求釋放

  股權質押獲得融資的業務模式並不新鮮,商業銀行、信託公司在這一領域一直是先行者。作為更加瞭解客戶需求、提供產品靈活多樣的中介機構,券商提供股權質押融資服務相對較晚。

  券商的股權質押融資服務始於約定式購回方式,也就是目前運行一年多的股權質押回購業務,即投資者以其持有的股票作為抵押品,向證券公司出售股票來獲得融資,並可在一定期限後(一般為半年)以約定價格回購該部分股票的交易行為。

  目前尚未指定業務操作細則的股權質押融資,則是投資者以持有股票作為抵押,證券公司根據所質押股票的價值評估,給投資者提供融資,投資者按照協議約定期限還本付息。

  2011年末,中信、海通、銀河三家券商參與了股權質押回購業務的前期籌備工作,並成為首批試點券商。2012年12月,上交所、深交所分別發佈《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即業務細則。2013年1月,上交所發佈《關於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轉常規後有關事項的通知》,確定了業務報備規範。

  「質押回購我們做得很早,期限一般是半年以內,主要是運用自營資金完成,」中信證券一位相關業務資深人士表示,「自營資金使用方便,能夠比較快速滿足客戶需求。」

  他同時表示,股權質押回購業務期限已經延長至一年,同時個人大股東亦可參與質押業務。

  根據東方財富網統計報導,2012年6月以來,A股上市公司共發生1727筆股權質押融資,其中有384筆質押給券商。中信證券2012年實現股權質押融資規模25億元。

  一位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直言:「對於質押融資業務而言,證券公司具備更為便利的條件,主要是過去沒有放開,業務都被別人做了。」國外券商做股權質押融資類業務非常普遍,只不過國外股票質押的結算登記在證券公司就可以完成,國內仍需要通過登記公司來做。

  3月27日,銀監會發佈《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8號文),規範銀行理財基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相關業務,券商資管規模賴以做大的的銀證通道業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一監管政策的變化,使得監管層更加鼓勵券商開展自主資本中介型業務。

  「從股權質押回購開始,監管機構是支持這類業務的。從目前的情況看,運用自營資金進行操作風險可控,未來將考慮進一步放開資管計劃資金對此類業務的參與。」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市場資深人士表示。

  股權質押回購業務的確使得市場需求得以釋放,但其在操作上仍然存在侷限。「主要是質押回購業務需要實際完成過戶,不少客戶因為過戶的信息披露問題覺得麻煩,而且期限也比較固定,不是很靈活。」上述大型券商相關業務人士表示。

  一位券商大客戶經理舉例稱,客戶如果使用持有上市公司超過總股本5%的股票做質押,一些期限較短的約定式購回,會構成反向交易,將面臨嚴格的監管。

 

衍生創新

  「我們很期待股權質押融資的具體細則出來,這樣可以規避實質過戶等問題給目前的質押回購業務帶來的障礙。」上述大型券商相關業務資深人士表示。

  鑑於目前股權質押融資的操作細則並未出台,券商已開發出不少創新衍生產品,股權質押可用於融資,並投資於二級市場。同時,股權質押還可為互換類衍生產品提供增信功能。

  一位銀河證券相關業務人士介紹,銀河證券推出了兩款股權質押融資類的衍生產品。這兩款產品很好地規避了過戶問題,但進行股權質押獲得融資後,只能夠投資於二級市場。

  一款名為「金時雨」的產品,可以為質押股權的客戶提供槓桿融資。

  「這個產品可以規避質押回購需要過戶帶來的問題,實質上就是一個SWAP(互換)。」上述銀河人士表示。

  這種互換的基本原理是,客戶抵押給券商股票,券商把現金借給公司,但是為了規避過戶帶來的複雜過程,用賬戶互換的方式,客戶和券商所持有股票和資金的所有權不變,只是處置權進行了互換。

  通過互換,券商持有客戶的股票賬戶處置權,客戶享有券商資金賬戶的處置權。

  客戶可以操作券商的現金賬戶,並對現金進行劃轉和使用。

  隨後銀河證券推出名為「金槓桿」的產品,則是在股權質押基礎上開發了股權收益互換的衍生產品。

  中信證券亦推出類似「金槓桿」的股票收益互換產品,目標客戶為淨資產3000萬元以上的高端客戶。股權質押成為互換產品的增信方式。

  根據中信證券的產品資料,客戶向券商提交履約擔保品,與券商簽訂協議,交換以不同金融資產為基礎的回報現金流——既可以是雙方股票收益的雙向互換,也可以是股票收益和固定利率的互換。

  「這個產品屬於櫃檯產品,通過一對一協議完成,抵押物可以是國債、企業債和股票。」一位熟悉上述中信產品的人士介紹。

  而其抵押的折扣率則有所不同,國債90%-95%、企業債70%-80%、股票20%-60%。

  銀河證券的「金時雨」則類似一個股票賬戶。客戶通過質押股票,獲得資金,可以用於二級市場的投資,在約定的固定利率之外,還有額外收益的,在券商和客戶之間分成。

  用互換的方式將所有權和處置權分開,國內尚無股票互換的監管條款,大部分對互換的規定出現在商業銀行的貨幣互換或者是利率互換、匯率互換。「創新正是借用了目前的監管環境。」

  對於參與此款產品的客戶,其質押的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值計算,估值以50%折價,在這個基礎上再使用槓桿。「一般槓桿理論上會達到6倍。」上述銀河證券人士稱。

  一旦股票出現下跌,銀河證券會要求客戶補倉,大幅下跌則平倉。「我們使用逐日跟客戶算賬,逐日盯市的概念。因為我們這款產品的質押融資僅能在二級市場中投資,所以券商可以對客戶的投資股票組合也進行監控,便於風險控制。」

  如果是客戶融資後轉出做其他的投資,槓桿不會如此放大。

  「目前這類業務尚沒有出現風險事件,一旦出現情況,也有可能被監管層叫停。畢竟通過互換協議產生了變相貸款。」一位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分析稱。

質押標的擴展

  4月1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就質押回購業務開展培訓和討論。針對報價式回購,深交所進一步進行模式創新。

  報價式回購,是指證券公司提供質物(質押標的)以標準券折算比率,計算出質押債券的標準券數量為融資額度,向投資者融入資金,而投資者按照規定收回融出資金並獲得相應收益。可理解為約定式回購的逆過程。

  根據此前上交所、深交所發佈的《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的標的證券,為上交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基金和債券;而報價式回購,標的當中則僅包含債券。深交所的質押式報價回購交易業務創新當中,將包括基金專戶份額、分級基金A端(穩健端)份額的基金份額納入質押標的。

  根據深交所的培訓資料,基金份額的質押是將自有資產裝入基金專戶,再將專戶份額進行質押融資。鑑於裝入基金專戶的資產種類多樣,可以包括銀行間發行的債券,就擴大了業務本身的延展性。

  在對基金份額質押的風險評估中,如何保證基礎資產和質押份額的價值對應頗受關注。

  培訓資料中還顯示,通過控制申贖、投資、額度,可以確保質押份額的增減與基礎資產的進出匹配、份額淨值穩定、回購負債與質押物價值匹配;同時還可以通過監督安排,例如專戶管理人監督。

  質押融資除標的和參與資金的擴展外,深交所在折算率管理、質押融資品種等方面加以創新。

  深交所將引入獨立第三方對擬開展業務的證券公司的新型質押物,提出詳細的折算率管理方案,證券公司合規部門對管理方案進行綜合評定和選擇。同時,深交所賦予券商靈活設計產品期限(一年內)的權利。

  在風險控制方面,深交所的質押融資業務引入了違約快速處置和共有質權等新概念。

  所謂違約快速處置機制,是出質人與質權人通過事先協議約定,在出現質權行使情形時,雙方不再進行重複協商,也不需經司法程序,直接根據事先約定的方式對質押的證券按照市價賣出,進行快速處置和償付。

  而共有質權則是規定全部質押物設定的質權,由證券公司所有報價回購未到期以及購回交易未完成資金劃付的客戶共同享有,客戶不得單獨就質押物主張行使質權,質押物處置所得由所有客戶按債權比例公平受償。

  目前無論是約定式回購還是報價式回購,券商參與業務的都是自營資金。儘管自營資金非常快速方便,但規模限制依然存在。

  「目前,沒有明文規定資管計劃不能參加股權質押融資類業務。」上述中信證券相關業務人士表示。

  他分析稱,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標的範圍與股權質押融資業務不相匹配,6月1日集合計劃全部轉為公募基金之後,此類業務更加不匹配;定向計劃同樣比較難做。「我認為將來推出的細則,可能會針對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通過跟客戶約定投資標的,來實現靈活的操作。」

  「其實股權質押融資業務是個很有前景的業務。在中國,股權質押融資相對來說,要比一般投資項目的流動性好很多。監管部門應該積極推動,允許客戶資金進入這個業務。」另一家大型券商資管業務部門資深人士呼籲。

  「這些業務細則仍然會是由交易所來制定,證監會將通過資產業務管理辦法等文件給出基礎性的法規支持。」上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52

奧巴馬祭出大殺器:斷掉普京搖錢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024

      (普京的老朋友,Gunvor的聯合創始人Gennady Timchenko)在普京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奧巴馬周四終於揮出了一記重拳。針對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地區,美國周四宣布新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對一批俄羅斯關鍵能源公司和經濟界要員。其中大宗商品交易公司Gunvor的聯合創始人Gennady Timchenko尤其引人註目。作為一家私有大宗商品交易公司,Gunvor是嘉能可、維多 和 托克之後全球第四大石油交易商。2012年Gunvor收入達到930億美元。此外,奧巴馬政府還針對著名的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ya),以及為俄羅斯領導層提供實際支持的4名富商實施了制裁。英國《金融時報》曾經詳細報道過Bank Rossiya的創業史,稱該銀行兩位高層Yury Kovalchuk 和Niko­lai Shamalov同樣是普京的“摯友”。美國財政部說:Timchenko作為Gunvor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的活動直接與普京相關。普京擁有對Gunvor公司的投資,並可能直接掌握Gunvor的資金。上世紀90年代Timchenko在前蘇聯外貿部供職時結識了普京,當時普京在聖彼得堡負責對外貿易。在普京執掌大權並沒收前俄羅斯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後,政府把尤科斯大部分公司獎勵給了OAO Rosneft公司,而Timchenko創立的Gunvor公司從Rosneft公司拿到了大筆合同。那麽普京究竟在Gunvor利益究竟有多大?2007年俄羅斯政治問題專家Belkovsky告訴《衛報》普京擁有三家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巨額股份,他“在海外的不透明的信托網絡”控制的資產達到400億美元。普京“實際”控制了俄羅斯第三大石油勘探公司 Surgutneftegaz 37%股份,價值200億美元。他還擁有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Gazprom的4.5%股份,並“至少”擁有Gunvor 的7.5%股份,這家大宗商品交易商是由普京的朋友Gennady Timchenko擔任總裁。一俄羅斯反對黨領袖Alexei Navalny本周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Gennady Timchenko是普京最親密的四個夥伴之一,“他們就是克林姆林宮黑手黨,替普京搜刮俄羅斯民脂民膏。”但是奧巴馬昨天制裁前,普京似乎已經做出了先發制人的預案。Gunvor集團昨天發布發布聲明稱,由於預料到可能發生的制裁,為了保證公司業務不受影響。Gennady Timchenko在3月19日把股份賣給了Torbjorn Törnqvist,因此Törnqvist成為了集團最大股東,持有85%的股份。其余13%股份由公司高層持有,Gunvor集團不存在外部股東。那麽這位Torbjorn Törnqvist先生又是誰呢? 即便你查遍福布斯和彭博社富豪榜,都找不到他的人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69

一款掃把App 掃出七百億元市值 小米雷軍的下一棵搖錢樹:獵豹移動

2014-10-13  TWM
 
 

 

三年多前,這還是一家營收暴跌,面臨淘汰危機的公司,但三年多後,獵豹移動已成為全球行動App市場的一方之霸,不僅在紐約交易所上市,成為市值近逾七百億元的企業,更得到小米、騰訊和百度的鼎力支持,它是怎麼辦到的?

撰文‧何佩珊

當手機速度變慢時,你是否也有這麼一隻小掃把幫你清理手機垃圾?獵豹移動靠著清理大師(Clean Master)這個小掃把帶頭闖蕩全球,累計App總下載量已突破六億次,並成為Google Play上面僅次於臉書的App開發商。而今年五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獵豹移動只花三年多時間,就為自己創造出逾七百億元的身價。

更特別的是,他還是少數不依附中國本土市場養分快速崛起的公司,如今有高達六七%的活躍用戶來自海外。

其實這一切,都是被逼出來的。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形容,二○一○年中國資安大廠奇虎360(簡稱360)採取「所到之處寸草無生」的商業模式。因為360當時在中國的市占率超過五成,在此優勢下,一再傳出360對其他競爭軟體的「誤殺」和惡意攔截,換言之,只要有360,其他軟體連接觸消費者的機會都沒有。而在資安領域才剛起步的「可牛」(獵豹的前身),就像隻隨時可被捏碎的小螞蟻。

當時受害的不只是可牛,也包括百度、騰訊以及小米董事長雷軍旗下的金山安全。雷軍與傅盛原就認識,傅盛對網路產業的了解及敢以二十萬人民幣創業的膽識,讓他印象深刻,因此主動在一○年提議雙方合併。

但危機沒有解除, 360力推免費防毒軟體,已經徹底顛覆傳統資安市場。「原本的商業模式,一夕間沒有了。」傅盛說,「可以想像,如果微軟的Windows免費開放會是什麼景象?」他知道,這時候只能革自己命,徹底改變。

學亞馬遜拆解組織

用戶從七百萬飆到五千萬人合併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組織扁平化,並效法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的「兩個披薩」作法(編按:會議人數必須控制在兩份披薩夠吃的地步,意味小團隊通常會比大團隊還有效率),將四大部門拆成二十個小組,打破傳統企業層級和流程,讓小組直接面向用戶,加快對市場的反應。

這番改造讓活躍用戶數從合併前的七百萬人,一舉拉升到五千萬人,並同時反映在營收上。合併前,金山安全的營收已經跌到一.四億元人民幣(約合七億元新台幣),但合併隔年便成長到三.五億元人民幣(約合十七億元新台幣)。

只是好不容易才站穩的PC市場,一二年卻因為行動裝置崛起而走下坡。迫使獵豹展開另一波追逐,傅盛很清楚,「移動(行動市場)這一仗,我們一定要先在一個領域拿到第一!」傅盛相信,要拿第一,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夠了。而在這個攸關生死的決定上,他大膽將資源重押在手機清理App「清理大師」,並決定要從鮮少有中國公司突破的國際市場切入。

傅盛解釋,當時獵豹在行動安全已經慢人一步,況且中國資安市場已是一片紅海,這時再去打這場仗的勝算不大,他必須走一條還沒人走過的路;但為什麼不是當時用戶數較多、被稱為省電神器的「電池醫生」,而是相對冷門的「清理大師」?

專走沒人走的路

發揮空間大,打進清理市場傅盛認為,「互聯網時代把訊息傳播變得極簡,而且極有穿透力,可能一句話就可以透過微博在一天之內紅遍全球。」所以他不能只當「風口上的豬」,更要當「風口上的紫牛」,也就是不僅要找對風口,更要在風吹來時顯得與眾不同。「你可以想像,互聯網是極其平坦的世界,我這個點一旦突起來,就能讓所有人一眼見到。」傅盛早已深入研究過Google Play的排行榜和用戶評價,清楚市場版圖與需求;他知道省電能做到的差異化程度有限,但清理卻有很大發揮空間,不只清垃圾,還可以清病毒、隱私數據等。再加上這塊市場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所以他堅信「失敗的可能幾乎為零。」「輸的唯一可能來自做得慢,被對手迅速跟進。」傅盛說,「所以我們那時候所有事情都是更快!更快!更快!把所有精力投進去。」他曾對投資人這麼說:「你放眼這個星球,在工具這一個類別花幾百個工程師去做的,找不到另一家了。」而獵豹的執行速度之快,從CM Security這個只用二十天開發,並在兩個月內突破千萬次下載的行動安全App可以得到最好證明。傅盛說,「當時,我們拉著幾個設計產品的人在微信群組討論,第二天拿出設計稿,這個不好、那個改一下,第三天就開始開發。」獵豹移動行動開發團隊資深總監吳俊達,曾在台灣資安大廠工作過十多年,他的感受特別深刻。「過去為了在產品增加一個新語言,我們要討論三個月。但在獵豹,一天就可以做出十八種語言的版本。」但做得快,並不代表對品質不要求。獵豹市場部總監金磊強調,傅盛從不要求下載量,以清理大師為例,他更看重能否將檢測手機垃圾量的時間,從十秒縮短到六秒,完全以使用者體驗為出發點。

快速上架試反應

傳統對手跟不上產品精緻度傅盛也不否認,花二十天做出來的第一個版本可能只有六十分,但更重要是後面快速改善的過程。在獵豹內部有這麼一個團隊,每天緊盯用戶回饋,只要在Google Play上出現低於三顆星的評價,就會立刻與用戶聯繫,了解問題和需求,並著手改善,也得以將評分長期維持在四.七顆星的高滿意度。

獵豹的作法是,只要產品基本可用就放上網路,讓用戶進行測試、回饋、修改,經過這樣快速循環,一周就可以推出一個新版本,一個多月後,產品已經進步到九十分,同時累積數百萬用戶。一般企業走傳統流程,恐怕要花三、四個月時間才能做到九十分,用戶數還得從零開始,早已錯失市場先機。

火車頭帶動營收

上半年累計三十四億元

長期關注兩岸新創團隊的中華開發金控投資部協理郭大經認為,就是這種快速試錯的作法,讓獵豹的產品簡單又不失精緻,也具有國際化水準的使用者介面與使用者體驗,很自然地將下載量和影響力在全球快速放大。

如今,在清理大師這個火車頭帶動下,獵豹每月行動活躍用戶數已經從一年多前不到五千萬人,快速成長到近三億人。而其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一.一二億美元(約合三十四億元新台幣),幾乎已經追上去年全年營收規模。

即使在獵豹開拓出清理市場後,不乏有競爭對手跟進、模仿。但傅盛認為:「時間點與認知上的領先,使得你很難被超越。」他看好國際化的成功,已經為獵豹帶來巨大的起點,順著這個點,獵豹將繼續成長,並在未來成為中國網路公司走向海外的重要橋樑。

獵豹移動

成立:2010年

董事長:雷軍

執行長:傅盛(圖)

員工數:逾1700人

主要股東:騰訊、小米、

百度、金山軟件

主要業務:工具類行動App 行動App總下載量:超過6億次成績:全球第二大Google Play開發商;獵豹清理大師長期居Google Play工具類排行榜第一名

一個月貫徹小米粉絲文化

傅盛:能最快具體行動的 只有我今年36歲的傅盛其實不是愛看書的人,但特別的是,他經常會回頭反覆咀嚼學習過的東西,並從中悟出新的道理。

兩年前,雷軍曾在「金山網路」演講小米的粉絲文化。傅盛說:「我聽他講完後,回來就把粉絲文化做了PPT簡報,把它拆解成理念、執行、考核三大類,去研究為什麼要有粉絲文化?應該怎麼做?立刻在公司進行宣講、執行。」以考核為例,他要求各部門每周都要圍繞粉絲文化,在周報中詳載微博粉絲數量、訪談用戶數等。

獵豹資深總監施子薇記得很清楚:「有一天在周例會上,他(指傅盛)突然說不想再聽營運數據報告。他覺得做產品不該只看數據,而是要回到用戶,在他要求之下,往後例會都必須報告用戶訪談狀況。」不到一個月,粉絲文化就推展到全公司,也將獵豹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更拉近一步。傅盛說:「聽雷軍演講的,不只我一個,但能這麼快變成具體公司行動,只有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1

德國出版業龍頭大膽投資要挽回營收頹勢 購併《商業內幕》等於買下搖錢樹?

2015-10-12  TCW

《商業內幕》主要是提供吸睛標題的新聞,衝高點閱率,以網路流量吸引廣告商上門,營收幾乎是來自於廣告。然而趨勢在變,這樣的經營模式能否長久,還是未知數。

譯者 連育德

曾是人人喊打的證券分析師布拉傑(Henry Blodget),如今隨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下稱BI)賣給德國出版業龍頭斯普林爾(Axel Springer),可望洗刷前恥。

網路泡沫時期,布拉傑擔任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分析師,大推科技股的同時,私下卻稱那些是投資地雷。他以證券詐欺罪名遭起訴,最後雖然和解收場,但條件是不得再從事證券業,罰款兩百萬美元,並繳回兩百萬美元利潤,自己亦淪為各界嘲笑與痛批的對象。

老出版商舉債朝數位轉型

布拉傑後轉戰商業新聞報導,更當上《BI》執行長與總編輯。0九年正式更名的《BI》,起初專門以吸睛標題刺激點閱率,因為節選財商要聞而迅速累積讀者群。憑著這股潛力,《BI》不久便被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領投的創投基金看上,七輪籌資共募得五五六0萬美元。斯普林爾在其中一輪取得七%股權,後來又增至九%。

斯普林爾與《BI》形成鮮明反差,走傳統經營路線,旗下都是德國民眾耳熟能詳的刊物。斯普林爾多年來企圖轉型成跨國數位出版商,至今已有斬獲,國內市場目前只占總營收一半多一點,而數位媒體業務今年第一季更占了營收的六二%,息前稅前折舊前淨利的七五%。

但受到發行量與廣告收入萎縮的影響,斯普林爾顯得老態龍鍾,為了朝數位化轉型,一0年以來不斷舉債,至今幾乎成長四倍到十四.六億美元。

轉型雖然成功預防營收跌勢,但斯普林爾一直沒能打造或收購堪稱代表作的網路刊物。

斯普林爾幾個月前有意收購《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半路卻殺出《日本經濟新聞》(Nikkei)以十三億美元買下,執行長多夫納(Mathias Doepfner)於是把眼光轉向布拉傑。

這樁收購案恐難挹注獲利

對斯普林爾而言,《BI》比《金融時報》更有收購潛力,它不僅完全數位化,讀者群也比其他商業媒體更年輕,網站流量有六0%是透過手機,三九%使用社群網站。斯普林爾計畫斥資三.四三億美元買下《BI》八八%股權,屆時總持股將達九七%左右。

斯普林爾九月二十九日表示,收購案完成後,讀者群可望排名全球出版社第六大,主要是因為《BI》每月的不重複訪客(unique visitor)高達七六00萬人。多夫納稱此次收購案是斯普林爾進軍英語世界的一大步。

收購案可望衝高人氣,但對業績的挹注卻不明朗。斯普林爾財務長杜茲(Julian Deutz) 二十九日指出,由於《BI》今年積極拓展國際版圖,加上成立《科技內幕》(Tech Insider) 與《內幕》(Insider;內容以大眾興趣為主),導致今年獲利無望。斯普林爾預估《BI》的市場評價明年達營收的六倍,要到一八年才能損益兩平。

刊物衝銷量不能只靠廣告

《BI》未來會納入斯普林爾旗下的「付費模式」(Paid Models)部門,此部門約有半數營收是訂閱用戶的貢獻。但說穿了,《BI》從事的是網路流量分銷,提供大量有吸睛標題的新聞內容,以流量吸引廣告商,所以營收幾乎全部來自廣告,與數位用戶達七十二萬人的《金融時報》截然不同。

網路廣告發展至今,已有重新探討的必要。廣告主買的是什麼?瀏覽廣告的是傀儡程式(bot)還是真人?網路廣告是否真能促進銷售?其實答案並不確定。與其他以廣告為營收來源的網站一樣,《BI》深信影音廣告能將觸角伸向更多消費者,但問題是,用戶常是廣告看個幾秒就點開。對於谷歌與臉書等網路大咖,廣告無疑是金雞母,但這樣的經營模式能否長期持續,仍是未知數。傳統出版商如斯普林爾知道,內容導向的刊物不能光靠廣告賺錢,訂戶營收也不能少。傳統商業刊物不但報導自己來,亦採取付費模式,反觀《BI》之所以讀者群眾多,主要還是免費的關係,很難想像以後會有人願意花錢訂閱。

布拉傑打造出成功的《BI》,如今又風光賣出,儼然是狗熊變英雄的戲碼。但隱約中,《BI》與當年受到他大推的地雷股有幾分相似之處。要把《BI》扶植成實力堅強的搖錢樹,斯普林爾恐怕還得花更多錢修整一番。

曾是人人喊打的證券分析師布拉傑(圖),將《商業內幕》風光賣出,上演了一場狗熊變英雄的戲碼。

彭博觀點精選

全球發行量第一的財經專業媒體美商Bloomberg公司,獨家授權本刊精選摘譯專欄內容。透過《彭博》的獨特視野,帶您看透天下大事,掌握全球趨勢之先。

里奧尼德·波希德斯基(Leonid Bershidsky),《彭博觀點》撰稿人,現旅居柏林,著有三本小說與兩本非小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87

新北耶誕城玩光影秀 創造132倍商機 耶誕樹變搖錢樹 可望吸引四百萬人次造訪

2015-12-18  TWM

沒有歡慶耶誕節習慣的新北市,市府用五年時間,成功翻轉民眾思惟!新北歡樂耶誕城二○一五年投入二四○○萬元預算,竟造就三十二億元經濟效益,相當於換來超過一三二倍商機。

走出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共構的板橋車站大廳出口,冷風毫不留情地吹向臉,原本鈦鋅合金材質構成的裝置藝術「竹筍」,變身為三十六公尺高的投影耶誕樹,投影動畫的兩隻熊爭著把星星掛在樹的頂端,絢爛繽紛,吸引所有遊客眼光。這是新北市第五年舉辦「歡樂耶誕城」活動。

從二○一一年第一次辦耶誕活動,新北市把「歡樂耶誕城」節慶,變成吸金大節。一四年,活動帶來三百萬人次,創造二十四億元商機;一五年,新北市總計投入二四○○萬元預算,估計四十五天的活動期間,將吸引四百萬人次造訪,有望帶進三十二億元的經濟效益,等於換來超過一三二倍商機,炒熱板橋商城能耐,連國際媒體路透、歐新社也來取景拍攝,究竟,新北市政府如何「進化」板橋的耶誕節?

求新求變 節慶越辦越大

放眼每年耶誕節,由城市主動出擊,結合區域商圈規畫耶誕節慶,新北市不是第一個,卻是年年推陳出新,活動越辦越出色的一個。

一一年,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簡稱觀旅局)第一次在廣場架起由LED燈打造的耶誕樹,點亮了節慶氣息,沒想到吸引二十五萬人次,川流在捷運站廣場周邊,遊客流連盡興,商家更笑得合不攏嘴。從這一年起,觀旅局開始年年操兵,成功透過這塊新商圈,營造出幸福歡樂的城市氣氛。

耶誕主燈是活動核心,從啟動點燈開始,串連起觀旅局規畫的市集、演唱會等周邊活動。一五年,耶誕主燈邀請到替雪梨歌劇院設計活動投影的澳洲團隊 TEC(The Electric Canvas),打造全球唯一、三百六十度立體光雕投影耶誕樹,光線變化更多元,噱頭十足。

「我們同仁一四年三月到澳洲雪梨,看他們的投影表演,覺得很驚豔,便開始洽談。」觀旅局局長陳國君強調,這是耗時逾一年才談成的案子。

一五年六月,TEC團隊來台,臨時決定把圓錐體的「竹筍」,作為燈光投影對象,「這對他們也是一種挑戰,因為從來沒做過。」企劃科科長陳靜芳說,TEC團隊為求完美,周圍至少動用十五台投影機。

除了主燈煞費苦心,街道布置也從第一年的六萬平方公尺,擴大為十五萬平方公尺,約四萬五千坪,橫跨板橋縣民大道、文化路、中山路、新府路、新站路與站前路,遠大過一座台北國父紀念館的面積。

商圈助攻 吸引外地人潮

為了點亮「耶誕城」的商機,不僅市府推陳出新,商圈也要擦亮招牌,增添光輝。

商圈內除了大遠百外,近年來,誠品、威秀與麗寶百貨相繼進駐,商圈的能量大幅提升,有助於吸引外地觀光客。

其中,Mega City板橋大遠百早在第二年就加入耶誕城活動贊助,是最直接受益者之一。只要活動期間,周邊商圈人潮洶湧,百貨公司的美食地下街更是擠得水洩不通,行銷企劃副理鄭嘉蕙說,耶誕節與消費者的連結較深,為了吸引人潮往百貨公司移動,大遠百贊助新北耶誕城的費用,比明年贊助桃園燈節的費用還高。

辦到第五年,新北市耶誕節聲名遠播,路透也專程來取景,華裔記者林聲就說,台灣的耶誕節氣氛總沒有其他國家來得濃厚,但新北耶誕城布置得很有特色、熱鬧感十足,因此吸引路透在二○一五年平安夜拍攝新北市的耶誕盛況。

市府局處 同步舉辦活動

回想當初,「第一年辦的時候,還得到處去各局處求他們辦活動。」陳國君說。但是當成效彰顯,換成是大家主動爭取。第一次參加展銷活動的新北市農業局林務科科長黃嘉文說,以前單獨辦展售會時,最多可能兩、三千人參加,但這次搭著耶誕城辦「不浪費分享節」,人潮更勝以往。

僅四十五天的新北歡樂耶誕城,在一四年締造的打卡數就超過三十三.七萬人次,相當於宜蘭幾米公園一年的打卡量,活動的魅力可見一斑。

新北靠三招,將傳遞溫暖感恩的耶誕盛況從「零」打造到現在;耶誕節將至,你想好要去哪兒過節了嗎?

新北市府與周邊的遠百、誠品,炒熱耶誕氣氛,吸引人流也帶來金流。

新北市府的創意煉金術

1. 活動求新求變

打造全球唯一360度立體光雕投影的耶誕樹。

2. 攜手周邊商圈

擴大活動腹地、收納周邊賣場,炒熱商機。

3. 協力市府局處

市府各局處共襄盛舉,增添活動多元性。

撰文 / 林惟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29

聯合360玩收購 Opera能成昆侖萬維搖錢樹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500.html

聯合360玩收購 Opera能成昆侖萬維搖錢樹嗎?

一財網 趙陳婷 2016-02-22 20:49:00

周亞輝明確昆侖萬維不會變成一家投資公司。互聯網一定要做大量投資,這樣才能對變化有敏銳的感知,科技領域變化太快,如果你不夠敏銳,可能半年內就被顛覆了,如果沒有張小龍,沒準QQ就被顛覆了。

做遊戲起家的上市公司昆侖萬維因為在春節期間聯合360收購知名瀏覽器Opera再次成為業界關註的焦點。

在正式宣布對Opera“下手”之前,在過去一年多內憑借投資美國最大的同性戀網絡Grindr、歐洲最大的房地產借貸平臺之一Lendinvest、國內最大的房地產P2P平臺之一的銀客網以及中國最大的記賬應用隨手記等多家公司,昆侖萬維已經給自己列出了一個長長的“狩獵”名單。

但來自業界的疑惑是,堪稱A股資本運作最頻繁的公司之一的昆侖萬維在2015年披露出來的投資和並購幾乎都和遊戲並沒有太大關聯,多少有點不務正業的感覺。

於是,作為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日前出面闡述昆侖萬維的投資邏輯是互聯網一定要堅持做大量投資,這樣才能對變化有敏銳的感知。

“(對於)我們公司的投資,別人覺得亂吧,我覺得是因為看不懂。對我來說,我覺得一點都不亂,收放自如。”周亞輝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這樣解釋到。

改造Opera

昆侖萬維此前發布公告確認將同奇虎360、金磚絲路基金以約合12億美元的收購價,收購挪威瀏覽器廠商Opera。

據了解,買方團三方已於2016年2月9日簽署了《買方團協議》,且專項基金已於2016年2月9日和Opera簽署了《交易協議》。根據交易協議,專項基金將以約105億挪威克朗(約12億美元)的交易對價,購買Opera 100%的股份。

而此次收購所需資金由兩部分構成:參與三方直接出資20%,並由金磚絲路募集其余80%資金。其中直接出資部分,昆侖萬維占70%,奇虎360占20%,金磚絲路占10%。即昆侖萬維出資金額占收購總價的14%,約合1.68億美元;奇虎360占收購總價的4%,約合4800萬美元;金磚絲路直接出資加上募集資金占收購總價的82%,約9.84億美元。

據周亞輝透露,OperaPC端的用戶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德國、波蘭、美國等歐美國家,移動端則是集中在印度、印尼、俄羅斯等國家。“和外界預期不同,最近數據顯示,Opera的PC端用戶仍在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360的參與,但是周亞輝這一次堅持,Opera不會變成360瀏覽器海外版。“要在國際上做一個美譽度可以跟Chrome並駕齊驅的品牌。

對於具體產品形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Opera未來將吸取360成功經驗在瀏覽器中加入網址導航頁面。

“經過內部測算,如果把導航站加上,人均搜索量能夠翻一倍,Opera每年可以多賺5000萬美金。至於移動端,只要把現在盈利模式從搜索改成信息流的模式,其收入可以增加200%,變成原來的三倍,這也就意味著一年能多1.2億美金收入。”據周亞輝透露,如果公司的整合到位,Opera在消費業務端能增長1.5~3億美金的利潤。

不會成為投資公司

在披露與和360一起收購Opera後,業界對於昆侖萬維最大的疑惑是一系列投資動作之下,這家遊戲公司會不會走上人人網和盛大網絡的路子逐漸轉型投資。畢竟,昆侖董事長周亞輝在創業之前曾在人人網工作。

對此,周亞輝明確昆侖萬維不會變成一家投資公司。互聯網一定要做大量投資,這樣才能對變化有敏銳的感知,科技領域變化太快,如果你不夠敏銳,可能半年內就被顛覆了,如果沒有張小龍,沒準QQ就被顛覆了。

但周亞輝也承認投資跨度太大不好,這是要改變的,也是早期必經的探索過程。做投資跨度太大對人的要求太高了,但是做投資還是必須有一定的跨度,因為熱點瞬息萬變。

而昆侖萬維2016年的總體目標是國際市場,用五大板塊,打造一個國際市場上的互聯網生態,這五個版塊包括:工具軟件、社交平臺、遊戲、互聯網金融、視頻娛樂。

此外,周亞輝還特地強調從遊戲轉型投資的騰訊主要創始人之一陳一舟和盛大網絡董事會主席陳天橋都不是失敗者,他們只是主動選擇退出互聯網這個很野蠻的戰場。

“陳一舟是我的老師,沒有陳一舟就沒有我,(他的)戰略非常牛。雖然人人網沒有搞成中國的Facebook,但是他投的Sofi可能是未來美國最牛的互聯網公司。”不過周亞輝堅持,他跟陳一舟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區別。“陳一舟最大的問題是太NICE,不好意思批評員工,我不一樣,我出身草根,昆侖萬維團隊執行力很強,不會存在人人公司這樣的問題。”

事實上,周亞輝很認同雷軍的投資價值觀。“雷軍說風口,我的看法是這個領域是否到了爆發前夜,以及投資團隊是否足夠牛。”

但即使如此,周亞輝認為自己並非更適合做一個投資家。“我最適合的角色是互聯網產品經理。我做過8款月活(用戶數)超過1000萬的產品,國內找不出幾個人做到過。我更喜歡參與管理,這樣是不適合做投資人的,因為總喜歡對投資的項目做建議,而創業老板都不太喜歡投資人指手畫腳。”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05

郵儲銀行:郵政“搖錢樹”為何獨立上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459

剛剛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的中國郵儲銀行,是目前國內唯一還沒有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東方IC/圖)

與其他商業銀行迥然不同的是,郵儲銀行的網點分布絕大多數在縣一級地區,這緣於其和郵政的天生結合。郵儲銀行是中國唯一一家可以委托非銀行機構辦理商業銀行業務的銀行。

為什麽郵政集團會同意郵儲銀行在海外上市呢?只能理解為郵儲銀行有增加資本金的需要,而這種資本金的擴充是郵政集團所不能給予的;其次,股份制改造可以改變單一企業集團控制的局面,這是監管部門多次建議的;第三,郵儲銀行在銀行方面是一個新手,做成一家穩健的銀行,離不開外部的支持。

沈在縣城的銀行巨頭

2016年7月4日晚,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郵儲銀行)向香港證券交易所呈報了上市申請材料。如果進展順利,該行可能最早於9月或10月進行IPO。郵儲銀行將是繼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之後,最後一家上市的商業銀行巨頭。

截至2016年3月,郵儲銀行的資產總額為7.7萬億元,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分別達到6.7萬億與2.7萬億元。約一萬億美元的存款,按中國大型銀行的標準衡量,並不算很大,但根據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這已經是愛爾蘭、希臘、葡萄牙和捷克四國GDP的總和。

郵儲銀行計劃通過向投資者出售至多五分之一股票籌資70億-100億美元,多家媒體預測,郵儲銀行上市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IPO,也是全球自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以來的最大一次IPO。

目前郵儲銀行的網點有四萬多個,個人客戶達到5.05億,占全國人口的1/3。以每十萬人擁有的銀行網點計算,四大國有銀行的平均密度為1.2個,郵儲銀行則達到2.9個。

但與其他商業銀行迥然不同的是,郵儲銀行的網點分布絕大多數在縣一級地區。上市申請材料顯示,郵儲銀行的網點已經覆蓋中國所有城市和98.9%的縣域地區,其城市網點與縣域網點的比重為3∶7。而且分布均勻,在經濟發達地區、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大約各占30%,東北地區11%。

郵儲銀行的網點多且下沈,緣於其和郵政的天生結合。中國郵政的網點可以做郵儲銀行的代理,銀行向郵政支付代理手續費。在郵儲的4萬個網店中,代理與自營的比例略大於3∶1,郵局代理吸收的個人存款也占到了郵儲銀行的70%以上。

在城市生活的人也許對郵儲銀行陌生,但是從農村來的人們對它卻很熟悉。來自安徽農村在上海做鐘點工的周女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哪怕到城市里工作她們還是習慣用郵儲銀行,因為在老家的鎮子里就有,“在那個綠色的網點里,可以郵寄包裹,也可以順便存取錢。但是其他銀行鎮里沒有,要趕幾十里地到縣城存取,不方便”。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是郵儲銀行外部監事,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有人說郵儲銀行網點多是包袱,也有人說是未來的發展潛力。此前其他商業銀行撤回了縣域網點,現在看到縣域發展快,又往回設。他認為,在國家重點支持中西部、發展縣域經濟的背景下,網點多並非劣勢,“就像修高速公路,一開始不掙錢,但是車多了不就掙錢了嗎?”

同時他認為,郵儲銀行專註於小微業務、“三農”客戶,也與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相符,是未來整個銀行業務轉型的重要路徑,“在這個層面上,郵儲銀行有先發優勢。”

脫胎於郵政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木心先生的《從前慢》在描繪過去慢生活的同時,也部分揭示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誕生起因。

最早,中國的銀行沒有異地轉賬業務,只能通過電匯(電報匯兌)方式,將匯款人的款項通過電報傳給目的地分行,而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花費數天時間。大量的郵政匯款業務,以及對異地匯款時效性的要求,催生了郵政儲蓄業務。

同時,郵政網點遍布全國,一個地方可能沒有銀行,但往往至少有一家郵局,“點多面廣”的特點使得郵政具備發展銀行業務的天然優勢。

不僅在中國,大部分國家的郵政企業都有銀行,市值堪與中國工商銀行媲美的美國富國銀行和一度占據“全球最大存款持有者銀行”的日本郵政銀行,都是郵政企業創辦的銀行機構。

中國郵政儲蓄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郵政儲蓄業務停辦,郵政繼續辦理匯兌業務。直到1986年,郵政儲蓄正式恢複,當年3月,原郵電部成立郵政儲匯局。

在當時,郵政儲蓄吸收的存款是全部繳存人民銀行統一使用的,人民銀行向郵政支付手續費。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最初的郵儲實際上是作為國家吸收資金的渠道,當時國家整個金融體系缺乏用於投資的資金,於是利用它把資金匯集起來做一些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所以,郵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是一個儲蓄機構,沒有自己融資和發放貸款的功能,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機構。

1990年,郵政部門和人民銀行的繳存存款關系有了改變。郵政儲蓄由代辦轉為自辦,郵儲存款轉存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支付存款利息給郵儲,郵儲由此開始“吃利差”的時代。在這兩個階段,可以說郵儲的收入來源是央行。

2003年,國家再次調整郵儲轉存款的政策,改變郵儲資金全額轉存央行的模式。實行新老劃斷,過去的資金仍由人民銀行支付利息,新增資金則由郵儲自主運用,自此郵儲開始了資產業務的市場化經營。

兩年後,國務院印發的郵政體制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加快成立郵政儲蓄銀行”的任務,要求郵政與郵政儲蓄兩塊業務分賬核算,成立後的郵儲銀行由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調控和監管,財政部進行財務監管和國有資產管理。

終於,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掛牌。至此,中郵儲正式從郵政系統分離成為獨立的公司。

對於這一系列轉變,曾剛解釋,進入1990年代後,國家資金來源已然很多,郵儲作為國家吸收建設資金的功能在慢慢弱化。同時,它已經有了龐大的客戶群體和非常多的分支網點,就有了把它向金融機構轉化的需要,所以從郵政儲匯局到郵儲銀行的轉變就自然發生了。

獨立之路

事實上,郵政儲蓄從郵政系統劃撥出來的過程並不順利,其中一大原因是郵電分營後,郵儲業務事實上成為了整個郵政系統的主要利潤支撐。

一位曾就職於人民銀行的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在1990年代中後期,高層實際上已經一直在醞釀成立郵政儲蓄銀行,然而卻一直擱置拖延了將近10年。

2004年,經濟學家巴曙松、鐘偉曾在《南方周末》撰文指出,郵儲收入占郵政總收入的42%,有的地方更高達60%-70%,郵儲人員占郵政從業人員的32.8%,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將郵儲從郵政系統完全分離是相當困難的。

“郵政儲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國家對郵政系統的一個補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郵政體制改革”課題組的課題協調人和執筆人李佐軍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據財新報道,在郵儲銀行31個省級分行行長中,絕大多數仍兼任所在地省級郵政公司黨組成員或黨委委員。南方周末記者也發現,郵儲銀行的6名高級管理層成員里,有5人此前始終就職於郵政系統,其中郵儲銀行董事長李國華,同時任郵政集團總經理;行長呂家進,同時任郵政集團副總經理。

“郵儲的人員都是郵政出身,網點依賴郵政,行政受郵政管,資金來源也是郵政,其利潤也歸郵政所有,可以說是郵政集團的搖錢樹。”一位熟悉郵政系統的知乎網友總結。

但是,郵政、郵儲分離,是郵儲銀行邁向現代化商業銀行的必然路徑。2012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並經銀監會、財政部批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郵儲銀行爆出重量級新聞,它向瑞銀、中國人壽、中國電信、螞蟻金服、摩根大通及深圳騰訊等10家戰略投資者,發行116.04億股新股,占已發行股本的約16.92%,募集資金人民幣約451.4億元。

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金融發展局原首席金融專家王君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郵政是不會輕易放手郵儲的,因為這里面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做郵政一般都虧損或是微利,銀行都是盈利的,它們之間有交叉補貼。郵儲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

然而為什麽郵政集團會同意郵儲銀行引入戰略投資,在海外上市呢?只能理解為郵儲銀行有增加資本金的需要,而這種資本金的擴充是郵政集團所不能給予的;其次,股份制改造可以改善郵儲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改變單一企業集團控制的局面,這也是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多次建議的;第三,郵儲銀行直到最近十年才開始辦理貸款,在銀行方面是一個新手。現在它有巨額的存款資金,要保證資金安全,做成一家穩健的銀行,離不開外部的支持。

王君認為,股份制改革之後,郵政集團要從郵儲銀行拿錢,只能根據自己的出資額來獲得紅利分配。如果未來資本升值,可以享受資本利得;如果出現虧損或資本金嚴重不足需要補充,它將不得不讓渡更多的股份甚至控制權。

銀行業“新手”

資本充足率,是商業銀行的硬性指標。根據銀監會於2013年1月1日生效的《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

自郵儲銀行成立起的2007年至2015年,作為唯一股東的中國郵政集團不斷補充郵儲銀行的資本金,從最初的註冊資本200億元,逐漸增加至570億元。但較低的資本充足率仍然是制約其發展的阻礙,銀監會也多次發文,要求郵儲銀行進一步加強資本充足率管理,開出的方子是“推進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

從2013年至2016年一季度,郵儲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從離紅線很近的8.84%漲到了10.26%。根據最新數據,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了8.35%。

然而,上市申請書顯示,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杠桿率管理辦法》,郵儲銀行應在2016年底達到4%的最低杠桿率要求,但截至2016年3月底,其杠桿率為3.47%。若其未能滿足資本充足和杠桿率的要求,銀監會可能限制其貸款及其他資產的增長,拒絕批準新業務或限制其宣派股息。

郵政集團之所以“忍痛割愛”選擇為其引入戰略投資者,起碼是出於補充資本金、達到銀行業監管要求的目的。

而在銀行經營的數據方面,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1%,明顯低於其他商業銀行,目前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率為1.73%。

另一方面,其存貸比(客戶貸款總額比存款總額,實際上是貸存比)也明顯偏低,為39.60%。這一數據顯示了郵儲多年來在存款方面的積累,以及2007年成立銀行後才開始做貸款的新手跡象。

曾剛指出,郵儲銀行在資金運用端,尤其是貸款方面起步較晚,已有的貸款也集中在小微領域和個人零售貸款方面。因為儲蓄資金充裕,它主要的資金運用渠道是作為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批發者,把資金交給其他銀行來使用,這在銀行業中顯得獨一無二。

通過近些年的公開資料可以註意到,郵儲銀行的一大貸款流向是政府項目。

上市報告顯示,郵儲銀行最大的單一借款人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貸款2431億元,占全行客戶貸款總額的9.1%。

據郵儲銀行2014年的社會責任(CSR)報告,其貸款給鐵路行業2515億元,支持重大鐵路建設項目;電力行業1027億元,為五大電力集團及國家電網融資;公路行業542億元;城市軌道交通行業205億元。除此之外,還支持保障房建設,這部分貸款累計達到36億元。

曾剛認為,此類專項建設基金的貸款投放不完全是政策性的任務,也是商業化的理性選擇。目前,商業銀行都願意跟政府打交道,開始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看作重點投資方向,因為風險較低。

小額貸款,是郵儲銀行的一大重要方向。王君認為近期適合郵儲銀行發展的一條路徑,是為一些做零售的機構提供批發資金。在民間金融市場,有上萬家小貸公司以及P2P行業洗牌後留下的較為可靠的平臺,這些公司都迫切需要來自市場的資金,這個時候如果有批發性質的機構對此類機構進行評估、批發資金,就會產生杠桿效應,補充政府與民間、大型與小型金融機構之間的市場空白。

同類的經驗

縱覽全球金融市場,郵儲銀行並非特例,在日本和美國都能找到它的同類。

日本郵政銀行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存款持有銀行”,總資產約2.07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家庭儲蓄總額的30%。儲蓄是日本郵政銀行的絕對主導業務,同時兼有小額貸款業務,其特色則在於通過強大的全國性ATM網絡,用戶可以通過國際銀行卡和信用卡提取現金。

2015年11月,日本郵政集團在東京證券交易所IPO,募集約120億美元資金,創下該年度全球最大IPO案。作為日本郵政旗下郵政、銀行、保險三大業務中的領頭羊,日本郵政銀行為其母公司IPO立下汗馬功勞。開盤之初,日本郵政銀行收到5倍於公開發行股數的買盤競價,股價大漲15%。

日本郵政銀行於1875年成立,最初作為政府部門運作,與中國類似,日本郵政最早沒有設立專門的銀行機構,只是開展了相關的郵儲業務。早期,日本郵政儲蓄資金統一由大藏省(財務省)運作,投入政府“財政投資融資計劃(FILP)”,為公共項目和基礎建設等提供融資。截至2001年,FILP涉及金額達3.3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GDP的82%,日本郵政也被人稱為日本的“第二財政”。

2001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提出對日本郵政事業體系進行徹底改革,並稱其為“明治維新以來最重要的改革”,郵政銀行私有化順理成章成為改革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日本郵政銀行正式成立,成為日本郵政重組的重要部分。根據《郵政民營化法案》,2017年前,郵政儲蓄銀行必須完全實現民營化。

與日本郵政銀行相比,美國富國銀行的發展路徑對於中國郵儲銀行更有直接的借鑒意義。

富國銀行創立於1852年,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通過並購、整合第一洲際銀行、西北銀行和美聯銀行,最終躋身美國最大商業銀行之列。

在摩根、花旗等銀行紛紛轉向投行業務時,富國銀行仍然堅持深耕傳統業務,不依賴複雜衍生品或借來資金進行高風險交易,因而平穩度過2008年次貸危機。

2015年第三季度,受市場形勢波動和持續低利率政策影響,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營收大幅下降,富國銀行反而分別實現了營收與盈利3.15%和1.22%的雙增長。2015年7月,富國銀行超過中國工商銀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放貸機構。

與這些顯赫成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國銀行保守穩健的盈利模式和相對單一的業務條線,著名投資人巴菲特評價它:“很難想象一個企業做到這麽龐大的規模還能具有獨特性”。

與郵政銀行點多面廣的特點極為相似,富國銀行也將觸角深入到最基層,建立了全美數量最多的銀行網點。在此基礎上,富國銀行著重發展小微貸款經營模式。通過其零售金融商店(營業網點),為中小企業和社區居民設計房屋抵押貸款、商業貸款、財富管理等八十余種產品,已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小微企業貸款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44

遊戲成最大搖錢樹 網易一季度凈收入同比暴增72.3%

5月11日消息,網易今天宣布了公司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第一季度凈收入為136.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72.3%,·歸屬於網易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9.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59.4%;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網易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3.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2.6%。

從具體業務來看,凈收入中,在線遊戲服務凈收入為107.35億元人民幣(15.60億美元),同比增加78.5%;廣告服務凈收入為4.45億元人民幣(6,468萬美元),同比增加13.2%;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凈收入為24.60億元人民幣(3.57億美元),同比增加63.2%。

另外,一季度毛利潤為74.84億元人民幣(10.87億美元),同比增加63.2%。營業費用為27.12億元人民幣(3.94億美元),同比增加57.8%。在線遊戲服務毛利同比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手遊,如《陰陽師》、《倩女幽魂》和《鎮魔曲》手遊,以及代理自暴雪娛樂的《守望先鋒》和《魔獸世界》的收入貢獻。在線遊戲毛利環比的增長主要是由於手遊的收入貢獻,如《陰陽師》、《倩女幽魂》和《鎮魔曲》手遊。

廣告服務毛利環比下降主要是由於季節性因素造成的收入下降。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毛利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網易考拉海購及其他電商業務的收入增長。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毛利環比下降主要由於網易某些毛利率相對較高的電商業務收入下降。

第一季度中,網易在線遊戲業務進一步擴張,《陰陽師》在日本發行,進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場。截止至2017年2月20日,全球下載量達到2億。本季度發布的手遊新品包含《鎮魔曲》手遊、《大話西遊熱血版》和《光明大陸》等,玩家反饋良好。代理自暴雪娛樂的《爐石傳說》季度活躍用戶數創下歷史新高,並在2017年4月發布了最新擴展包《勇闖安戈洛》。

“在自研手遊業務的帶動下,我們第一季度的業績令人矚目。我們不斷進行內容創新,用戶數量持續增長,”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丁磊說,“第一季度,我們新發布了多款手遊產品和端遊資料片,繼續推進廣告業務的商業化進程,並進一步開拓我們的電商業務。我們一直在引進國外的優秀遊戲作品,以豐富國內在線遊戲市場。我們非常榮幸,在四月對《我的世界》進行了首輪封測。同時,我們正在通過自主發行,將熱門遊戲《陰陽師》和《光明大陸》推向海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94

祖藍當老婆搖錢樹

1 : GS(14)@2016-10-21 05:28:13

王祖藍、張敬軒昨日出席灣仔舉行廣東廣播電視台香港辦事處成立揭幕儀式。祖藍自組公司,忙個不停,更直言無暇造人:「而家一路傾緊,會簽二十個人,包括香港同內地北京嘅藝人。」有報道指李亞男為老公拉線簽藝人,祖藍說:「流嘅,係一個飯局,佢搵番藝人錢,佢係我賺錢工具,係我搖錢樹,唔使佢出面,佢出騷搵錢,返香港拍嘢,食吓飯得㗎喇。」來自廣州的張敬軒,直指廣東廣播電視台比香港的電視台製作質素更高,談到廣東話可能被取代,他說:「唔知邊度傳出嚟,廣東話電視台一定係廣東話廣播,我係其中一個廣東出道嘅人,好支持廣東音樂人。」採訪:羅慧敏攝影:陳慧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1/198071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