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掛在樹梢的麵包

2013-09-09  TCW
 
 

 

早上收到一封簡訊:「麵包掛在你們家的櫻花樹上」,光著腳丫,我興奮的衝出去接收鄰居珊蒂送來的禮物,晨曦中的幸福,從心裡緩緩漾出。這是我先前在她家吃到的一種好吃的麵包,很想再吃一次,於是珊蒂特地多買一份。一份體貼、一個分享,讓受者滿溢幸福與感謝。掛在樹梢的麵包,讓我想起她講的一個故事。

她有一位年近四十歲的朋友兩度婚姻都沒有孩子,先生是獨子,讓她壓力很大,於是求助於人工受孕。不消說,過程很痛苦,努力多時終於成功,而且還是兒子,她欣喜若狂,人生圓滿。只是幸福沒有太久,青天霹靂,她好不容易求到的孩子竟然得血癌。三年後孩子走了,她連牽著兒子上學的機會都沒等到。這是老天爺的什麼安排?讓人哭笑不得。她渴望當母親,嘗到的果子竟是淚水與苦澀。她原本以為無法有孩子是老天給她最大的詛咒,沒想到,求得孩子後,墜到生命的更深淵。

聽完這故事,我們倆互望一眼,感謝老天爺給我們的平安與時有的小幸福。

人到中年,越能體會,幸福不是擁有多少金錢。年輕時,外求很多,「想要」很多,要住好房子、買好車、吃美食、升官發財。現在才懂,外求的快樂,短暫且淺層。現在的我還是世俗但沒那麼執著,還是「想要」,如若沒有,比較能放下。譬如旅行,我以前,一定要出國,而且要到很特別的國家,才覺得是旅行。探索未知的念頭很深,像一個過動兒。就算假日在家,也有很多計畫,每週都要去內湖花市買了滿車的鮮花回家布置。忘了自己的院子就有很多植栽。外求很多,渴望很多,不滿足很多。

現在,比較能享受無所事事。因為,能無所事事,內心的觀照也多了些。雖然還是有大旅行的渴望,但留在台灣爬爬山、看到掛在樹梢的麵包,都能體會到幸福。這樣的感覺,為何以前沒有、為何看不到?只因,心不在。人到中年才發現,擁有幸福沒想像中困難。

(本專欄每兩週刊登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65

你們成天掛在嘴邊的“資源整合”,很可能是個偽命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4/162569.shtml

你們成天掛在嘴邊的“資源整合”,很可能是個偽命題
中歐商業評論 中歐商業評論

你們成天掛在嘴邊的“資源整合”,很可能是個偽命題

平臺應該明白,如果老是一副“我賞了你一口飯吃”的態度,就永遠不夠開放,永遠難以與用戶的需求同步演化。

本文由中歐商業評論(微信ID:ceibs-cbr)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穆勝

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沒有企業意識到龐大、靈活的資源池如此重要。它們認為,只要在內部儲備了自有資源,在外部連接了合作資源,就能夠確保滿足用戶所需。而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在於,用戶的需求無限細分且變化太快,要求企業的資源供給必須“跟得上用戶鼠標點擊的速度”。此時,企業才開始發現自己捉襟見肘。

對於企業的自有資源而言,每類資源自帶的動機是“服從上級”,當某些職能模塊發現了用戶需求,“協調不動”資源卻是常態。海爾在改革的進程中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當某產品部門希望做一款創新產品,要求和一個評級不高的代工商合作時,采購部門、質量部門、售後部門集體不配合,因為這樣的模式會影響自己的KPI。但事實上,基於產品部門的苛刻要求,只有這家代工商願意進行深度合作。如果按照這樣的決策機制,產品部門就只有放棄這款產品。

另外,這種組織模式還是封閉的,外部的資源很難“零摩擦”進入。一方面,因為資源難以協調而顯得不足,只能向外尋找資源。另一方面,企業卻遲遲不行動。因為企業的權力(權)和預算(利)是固定的,引入外部資源方就意味著會引入更多的人來“分蛋糕”,所以才會出現資源難以動態優化的局面。

我輔導的若幹企業,都希望基於主業發展相關多元化的輔業,但一旦被問到“有沒有足夠專業的人來做?”回答往往是:“還缺專業人才”。我再問:“為何不去引入呢?”這時,老板和專業部門都回答:“就是很急,正在引呢”。但實際上老板是真急,專業部門是假急。除非老板給專業部門下死命令或壓硬指標,否則這個僵局就一定解不了。換句話說,企業是封閉的科層,而不是開放的平臺模式。

對於外部資源而言,企業特別喜歡提“整合”二字。企業往往以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名義上的協會、聯盟、生態,就可以完成“整合”。而其中最好整合的,非貿易流通型企業莫屬了。於是,各領域的線下貿易流通企業都曾經試圖共同搭建一個線上平臺,它們認為,只要把自己的線下流量往線上“趕”,就可以打造成為一個最大的線上平臺。

但現實情況是,人人在為這個平臺貢獻流量時,都有自己的私心——“這究竟是誰的平臺?我為什麽不等別人貢獻流量,自己坐享其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多數發起者會采用“流量換股權”的模式解決這個激勵相容問題。可彼此間的利益還是不一致。這個線上的平臺要形成,必須要所有線下貿易流通商一致行動,共同完成對用戶線上購買行為的教育。

所有參與者都清楚,在大家共同推動用戶往線上走時,只要有任何一個參與者允許用戶“體外循環(不走線上)”,不習慣線上的用戶就會走向這個不守規矩的參與者,其他人就會吃虧。所以,這是一個“囚徒困境”式的博弈,表面上的協議沒用,大家的最優策略選擇都是“先保線下”,最終的結果是走向雙輸。

所以,松散的“整合”都會以失敗告終。真正的“整合”只有兩類情況:一類是你把別人買下來;另一類是你有獨特的資源,別人必須和你換。進一步看,只要別人需要和你換資源,你也願意換資源了,這才能算雙贏,這才能算外部的資源進入了企業的資源池。

將資源編碼化

微信圖片_20170414090217

當企業厘清了上述思路,且已經明確了用戶需求,該用什麽樣的界面來引入資源,將其變成對用戶的解決方案呢?

其一,在“機制”上盤活內部資源  

這意味著企業應該賦予資源方經營的動力。具體來說,一方面,應該將財權、人權(用人權)、事權(決策權)下放給資源方;另一方面,應該賦予資源方經營的風險和收益。

互聯網化的組織結構中,交互用戶的部門都擁有很強勢的權力,它們手握考核權,負責分配,而其他部門則由它們來調配。例如,海爾交互用戶的部門以前叫(產品)型號經營體,現在則叫用戶小微,它們負責組織研、采、產、銷、服等資源方(即節點小微),通過談判確定各自分配比例。再如,華為消費者事業群(主要產品是手機)交互用戶的部門是產品部門,它們負責組織職能部門、平臺部門和銷售部門,在它們之間分配“獎金分”,而“獎金分”乘以集團下發的“獎金包”就等於實際收入。

只有這樣,資源方才不會緊盯預算包和KPI,掉入本位主義的陷阱,才會主動去尋找市場的機會,才會配合交互用戶的部門去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也只有這樣,資源方才會在本地資源不足時主動引入外部資源,道理很簡單,如果它們的資源不能滿足用戶交互部門的需要,它們就會被放棄。

其二,在“接口”上導入外部資源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資源永遠是不夠用的,因為,好的資源可以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而更大的市場空間,又必然需要更多的資源。能夠更有效率地取得資源的企業將具備更大的競爭籌碼,所以,企業一旦從重度垂直的小市場跳出來,就需要有一些資源的“接口部門”。

阿里的物流接口部、海爾的專業平臺,如海達源,都是這類“接口部門”。即是在用“大資源”換取“大資源”,相當於B2B的“拼單”。海達源是一個供應商平臺,會對外連接諸多的供應商,並匯總海爾各個產品型號的采購需求進行談判,獲得最具優勢的集采價格、付款條件和其他條款。這樣一來,負責相應產品型號的用戶小微就可以直接到這個平臺上去抓取資源。只不過,這類接口部門只有權把資源抓取到平臺上,而不能強制要求用戶小微必須使用。換言之,如果資源的價格和其他條件不具備優勢,也會被用戶小微放棄。

其三,用“強IT系統”對資源進行編碼  

不少企業並非內外部資源不夠豐富,而是無法將資源“推到”供應鏈中,變成產品或服務。換句話說,這類企業的資源是無序的,無法“隨需調用”。不少眼光獨到的企業已經在進行這方面的努力,即打造“產業互聯網”。它們認為,如果資源無序,就只是打造出了一個營銷界面,企業依然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或者說,是“硬生生地造一個商場出來”。

這種事情BAT早就做了,其他企業根本沒有任何優勢,何況獲客成本高昂。與其如此,不如基於自身供應鏈的獨特資源,將資源編碼為數據,形成一種快速調用資源響應用戶的“算法”。如果資源真的能夠快速組合為具備核心優勢的產品,企業則不用直接面對C端,只需要尋找合適的B來幫自己賣貨(分銷)即可。進一步看,一旦這種“算法”形成,其本身就成為構築“產業互聯網”的平臺,即外部資源也會湧入,更多的用戶隨之而來。

華夏航空就是一個典型的、瞄準產業互聯網的企業。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定位於支線航空的航空公司,它們有很多獨飛的航點(四五線城市,沒有其他航空公司進駐)。通過“幹支聯程(一段支線+一段幹線)”的形式,能夠將四五線城市的人運到全國任何一個地方。但是,影響四五線城市旅客出行的最大因素是價格,而航班價格又是隨著季節、供需等因素而波動的,如何尋找到聯程價格低到足以吸引旅客的“組合”?

進一步看,如果考慮旅客的旅遊出行需求,如何尋找到聯程價格夠低、同時目的地對於始發地旅客足夠有吸引力的產品?這些都需要將資源進行編碼,並設計相應的“算法”。試想,如果設計出了這類“算法”,華夏航空本身豈不就變成了一個航空運力資源調配的平臺?到那個時候,它擁不擁有運力(飛機)又有什麽關系?

抓取資源的誤區

然而,即便明確了抓取資源的界面,盤活了資源,也容易陷入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1:資源與平臺的匹配性問題  

有的企業追逐最好的資源,以為只有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這種想法是天真的,平臺搭載資源的核心能力是有限的,當平臺太弱,而資源方太強時,就會形成資源方跳過平臺直接對接用戶的情況。所以,平臺並不是在一開始就是“全開放”的,一定會從“半開放”走向“全開放”,而開放的程度,則由自己的核心能力(對於資源的吸附能力)來決定。

因此,我們至今很難看到成功的“深度內容付費平臺”,原因在於,深度內容(知識)這類商品不是一般平臺能夠駕馭的,深度內容是獨特的,而平臺則是普遍的,所以,深度內容生產者在與平臺博弈時總是保持優勢。德魯克是一位內容生產者,但哪個平臺可以“整合”他?此時,平臺有兩種選擇:要麽綁定內容,以內容生產者為中心構建自己的商業模式,即與內容生產者簽訂長期經紀合同;要麽將深度內容“降維”為碎片化知識,例如羅輯思維打造的知識平臺“得到”。這樣一來,內容生產者就必須要與用戶發生高頻聯系,而平臺作為流量的聚集地就不會被繞過。

再說得清楚點,平臺在把資源引入時,一定要明確自己對於資源的持續價值,要明確自己“駕馭得住”。

誤區2:亂搶資源  

有的資源確實是優勢資源,但必須與其他資源搭配才能產出效益。這符合木桶原理,最短的短板決定了水桶里的水位。但這個再明顯不過的道理卻被企業一再忽略,或者說,企業在累積資源時,並沒有從用戶需求出發,去尋找一個“資源的組合”來形成商業模式,而是亂搶資源。

舉例來說,我輔導的某企業,通過並購搶奪了若幹的“黑科技”資源,並孵化了若幹項目,卻無一有所突破。老板不解,按理說,產品過硬,品牌過硬,沒有理由不能突破市場。結果,經過仔細的調研才發現,這是一個“後向紮根”專註於技術的企業,市場方面的人才和資源非常缺乏,所以好產品賣不出去。商業模式不是資源的樸素相加,而是有機組合,盯著用戶需求來構建商業模式,盯著商業模式來累積資源才是王道。

誤區3:內部化和專業化陷阱  

很多企業在建立資源池時,將內部資源方變成壟斷的內包商,設置一個等於或略大於市場的內部服務價格。這會降低資源方的專業化動機,導致服務水平下降。所以,在搭建資源池的過程中,用“趕孩子出門”的方式來逼資源方做強是必然的選擇。但這往往又會給資源方一個錯覺,就是使其過度追逐外部市場的盈利。資源方有這樣的“沖動”很正常,長期提供內部服務會讓自己失去競爭力,但如果變成一個外部的服務機構,其服務就會變成標準品。而企業內部需要的服務往往是定制品。進一步問,如果服務是標準品,企業從外部即可購買到物美價廉的服務,為何非要將資源池建在企業內部?

所以,資源方即使要專業化,也應該是在內部化的基礎上去追求專業化,先將自己的服務在內部化上跑通,再出去用專業化的手段證明自己。其實,在那個時候,即使是專業化,也一定是在垂直細分領域的專業化,而不是大平臺式的專業化。反映在IT上,其產品一定是SaaS類、PaaS類的平臺,而非賣場式的平臺。

不關註用戶(內部化)的“專業化”是個陷阱,這種專業化方向上累積的資源看似非常豐富,實則可用的並不多。

交互資源的底層邏輯

那麽,資源真的是被抓取進來的嗎?

企業解析用戶的需求,根據需求“抓取”協同的資源,聚集到一個商業模式上變現。這看似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邏輯。但如果進入這樣的假設,我們就相當於在期待一只“看得見的手”。我們當然可以把這只“看得見的手”認為是企業家,但這樣的模式有可能走入了“另一種封閉”,依然不是生態,無法最大程度上激活資源的價值。

事實上,資源方也是理性的,也在尋覓商業的機會(用戶的需求)。一旦企業將自己變得開放,資源方可以“零摩擦”進入,並獲得“正反饋循環”,就會源源不絕地湧入企業。難怪,張瑞敏在將海爾改造為徹底的平臺時表示“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如果真的期待這種效果,企業就應該在核心能力允許的前提下,讓自己變得更加開放。平臺和資源方之間,實際上是一種雙向的選擇,而非單向的“抓取”關系。但很多企業始終帶著“控制思路”,力圖通過談判地位鎖定資源方,讓對方“被整合”。

如果平臺總是一副“我賞了你一口飯吃”的態度,就永遠不夠開放,永遠難以與用戶的需求同步演化。從根本上說,還是平臺主(企業老板)的價值觀問題。

資源整合 互聯網時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