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漲價衝獲利 等同危險捷徑

2011-7-11  TCW




Q:轉業開饅頭店,創業初衷是想讓普羅大眾都能享用養生饅頭,走價廉物美路線,業績亦維持穩定成長。但顧問公司認為單價太低,強力建議把十五元饅頭漲成二十到二十五元,毛利率增加才能讓業務多元發展。但調高售價有違初衷,我該如何面對?(雙喜養生饅頭劉店長問)

A:對店家來說,換標籤調價格,是讓獲利數字提升的輕鬆做法,但這樣等於走上一條危險捷徑,因為漲價帶來的後坐力,會讓好不容易建立起消費者對品牌的支持和信任,必然遭受破壞。

既然,提供價廉物美饅頭,是你創業初衷,想必也是因為堅持初衷,贏得消費者認同,才有現在的好成績。如果只是為了想多賺錢就貿然漲價,何嘗又對得起挺你的死忠顧客呢?

確實,提升獲利才能累積創新本錢,持續擴大經營格局,要創造獲利,不外兩條路,一是毛利率不變、擴大規模;另一條路是規模不變,靠產品組合提升整體毛利率,走別無分號的小而美個性店路線。

前者擁成本優勢,後者挾不可取代性,該選擇哪條路,沒有標準答案,但經營者心中都應有定見,這個定見用你的話說,就是「初衷」,原汁原味的初衷,正是事業核心價值所在,沒有改變、放棄的理由。

解答你的問題,除維持原價,走單一產品的規模化路線;另一做法,就是新增單價較高的創新產品,如推出添加國產桂圓養生饅頭,限時限量銷售,定價策略上,毛 利率可比基本款養生饅頭高出許多,提升整體獲利率。對消費者來說,只是多了新選擇,仍買得到平價饅頭,亦不違你的初衷。

一家店的產品策略固然重要,但價格策略同樣關鍵。美式漢堡早年進入台灣市場,一開始被消費者認定為中高價餐飲,後來推出套餐組合,既不更動原本單品售價,也滿足消費者的平價期待,同樣是在既存條件下,提供顧客多元選擇,達到店家和消費者雙贏的做法。

面對原物料起漲和增加獲利的期待,經營者總會評估商品漲價的時機,但要牢記,每次調價等同逼迫老顧客重新估算,從你這家店換到另一家店進行消費的成本,不 到最後關頭或有充分把握,勸你還是先打消漲價的念頭。 店長學堂歡迎讀者提問:[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8

標題摸捷徑 黃建宗趁日本地震借日圓買美金 財務出身的總經理讓啟耀賠光資本額

2011-9-5  TWM




奇美集團旗下啟耀光電,驚傳總經 理黃建宗操作日圓即期外匯,幾乎把公司資本額賠光,創辦人許文龍聞訊後震驚,該事件不僅暴露專業經理人的規範,也顯示啟耀光電內控出了大問題。

撰 文‧林宏文

奇美電子轉投資的LED廠啟耀光電,上周五驚傳操作日圓即期外匯,造成超過十五億元的匯兌損失,奇美實業罕見發出新聞稿,表示不 知情並遺憾,啟耀光電總經理黃建宗也閃辭下台。雖然奇美實業董事長廖錦祥出面,強調將協助公司善後,讓小股東損害降到最低,但啟耀光電巨額匯損造成業界震 驚,認為實在太離譜。

本刊進一步了解,該公司資本額二十.七億元,上半年營收二十九.二億元,稅後淨損四.七億元,但上半年啟耀本業賺三千 多萬元,虧損是匯兌損失所造成,再加上七、八月的十五.四億元匯損,等於啟耀光電操作即期外匯,幾乎把公司資本額都賠光。

啟耀光電成立於二 ○○四年,總部位於南科「樹谷園區」液晶專區,是奇美集團成員之一,以生產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背光源零組件為主,為背光模組專業供應 商,去年二月掛牌興櫃。啟耀光電最大股東是奇美電子,持股約三成,第二大股東奇美實業持股二一.六五%。

是最佳人選 卻捅出財務紕漏啟耀光電董事長由奇美電子副總經理丁景隆兼任,他一直是奇美電子的明日之星,不僅是奇美電子第一座面板廠的廠長,是「黃埔一期」,加上更早 在聯友光電與段行建共事過,因此是段行建最信任的左右手,也是奇美電子三合一之後,鴻海與奇美實業兩大股東都能認同的人選,未料竟會發生這麼大的財務漏 洞。

啟耀光電以「外匯於短期間內波動過大,加上承作外匯交易經驗不足,故產生匯兌損失,總經理黃建宗已主動向董事會提出辭呈以示負責。」說 明此次匯損的原因與處理結果。但超過二十億元的巨額匯損,啟耀光電的公司治理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環節一︾到底是不是操作衍生性商品?

啟 耀光電在八月二十六日發布的重大訊息是,自今年七月一日至八月二十五日操作即期外匯,發生十五.四億元的損失,主要是因七月日圓升值變動過大,導致上開匯 兌損失。

但一位財務人員直搖頭:「這絕不是單純的即期外匯操作,應該是做衍生性商品,即期匯率是當下的匯率,其實避險的功用不高,而且這三 個月日圓升值不過六%、七%,怎麼可能賠這麼多?」啟耀光電發言人薛雅哲表示,「絕對不是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只是操作部位大,才會造成那麼大虧損。」但 對於記者詢問,操作何種商品、交易銀行與部位,他不是不清楚,就是無法說明,令外界疑問更大。

根據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操作衍生性商品,必須 報備董事會通過,並由董事會決定額度。但啟耀光電的董事會成員對本刊透露,他們完全不知情,也就是說,如果啟耀光電操作的是衍生性商品,基於善良管理人的 注意義務,這樣巨大的匯損,全體董監事恐難辭其咎。

環節二︾公司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

若按照公司說法,啟耀光電操作的不是衍 生性商品,不須經董事會通過,但公司又說,操作即期外匯「部位很大」, 按照啟耀光電平均月營收約五億元,是否需要如此大部位操作避險?如此大筆金額,不須經董事長簽核?董事長丁景隆到底知不知情,需不需要負責?

根 據啟耀光電公司章程規定,若操作衍生性商品,總經理當月淨累積部位交易權限為十億元,避險性交易金額以不超過公司淨部位三分之二為限。

薛雅 哲表示,丁景隆知道公司操作即期外匯,但對投資部位,與後續狀況恐不知情。啟耀光電操作外匯作業,是丁景隆交由專業經理人負責,至於銀行簽約所需印鑑,都 委由財務主管跟總經理保管,也就是丁景隆完全授權給黃建宗去操作。

環節三︾啟耀光電到底有無稽核與內控?

就算董事長完全授權 總經理操作即期外匯,但難道這家公司沒有稽核與內部控管?為何捅出大紕漏,把資本額都賠光才東窗事發?

是誤判行情 還是稽核出問題根據啟耀光電一位董事會成員表示,因會計師做半年報,查帳赫然發現上半年四億多元淨損主要是匯兌損失,接著會計師詢問七、八月有沒有賠?這 才爆出這筆高達十五億元的匯損。但按照公司稽核制度,啟耀光電在七月中旬,甚至更早,就應該發現上半年匯損,為何公司沒有詢問是否有其他部位?

薛 雅哲對本刊坦承,公司的確在七月中旬,就知道上半年四億多元的匯兌損失,至於為何沒有制止專業經理人,或採取其他補救動作,他並未回答,只是一再強調, 「看錯行情。」其實,啟耀光電的公司章程,明訂衍生性商品個別契約損失以不超過交易合約金額五%為損失上限,年度總合契約損失金額以不超過交易金額一五% 為損失上限,如超過上述金額,須向董事會報告。而且衍生性商品交易所持有部位至少每周應評估一次。

根據了解,黃建宗是借日圓買美元,打的算 盤是日本在地震後經濟疲軟無力,日圓應該走弱,但沒想到日圓卻因全球資金避險需求而強勁升值,甚至還創下歷史新高,導致虧損愈來愈大,也讓奇美實業及奇美 電子高層為之震怒。

闖下大禍的黃建宗,原為奇美電子財務處長,後來他離開奇美電子,啟耀光電又請他擔任財務顧問,由於啟耀光電規畫今年或明 年掛牌上市,原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丁景隆專長在技術與製造,因此黃建宗轉任總經理。

在興櫃掛牌交易的啟耀光電,從七月股價就大幅下滑,傳出匯 兌損失,賠掉一個資本額後,啟耀光電股價從十八.九元掛牌價,到八月二十九日跌到四.二元新低,對啟耀光電股東造成的傷害,恐怕不是公司一句「專業經理人 誤判,公司管控不足」就能彌補。

啟耀光電(3610)

成立時間:2004年

資 本額:20.7億元

負責人:董事長丁景隆

主要業務:液晶面板背光源,包括冷陰極管(CCFL)及發光二極體 (LED)燈條及封裝近三年營收獲利: 單位:新台幣億元2009 2010 2011 營收 18.99 46.67 29.29 稅後純益 -4.52 1.64 -4.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8

鐵龍的捷徑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2/100362915_all.html

 由於壟斷,高額採購、關係型招投標等不僅滋生在動車(詳見本刊2012年第7期封面報 導「奢侈動車」)領域,在貨車、路局採購中亦屢見不鮮。開口銷是五金件,插在擰緊的螺母槽與螺栓尾部孔內,防止螺絲鬆動,在鐵路客貨運機車中運用廣泛。這 樣一款產品,一年可創造近億元收入,在相當長時間由一家名為北京鐵龍恆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下稱鐵龍)的公司壟斷。

  2008年鐵道部裝備部一紙批文,要求2009年1月1日起將普通開口銷全部更換為止退開口銷。相關企業尚未反應過來,鐵龍就因此壟斷了早期市 場。2009年至2010年間,鐵龍僅憑這一個產品收入近億元。但這一產品後來遇到麻煩,在全路60萬輛貨車改造完之後,2010年7月鐵道部發文改用其 他開口銷。

  2009年鐵龍又與合肥安迅鐵道應用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安迅)合作,拿安迅的技術去鐵道部評審,再將產品在地方路局、動車段等銷售,銷售價格超 過從安迅進價的2倍,而技術、產品、售後服務全部由安迅承擔。業內資深人士評述稱,這種情形是典型的關係型企業盤剝技術型企業,原因在於拿鐵路訂單靠的是 關係,而非產品。

  「計劃經濟就是官員經濟,能攻下官員的是極少數個人或企業,其他企業只能依附他們,這也造成了鐵路的高投資和低效率。」一位業內同行評價說。

全路更換開口銷

  2002年末,張縛虎和金響剛以50萬元資金註冊成立了鐵龍,當時租用鐵科院的辦公室辦公。2007年12月鐵龍資本金增至2000萬元,張縛虎出資1975萬元,其中1400萬元是知識產權。2008年11月,張將股份轉讓給嫂子張亞萍。

  1968年出生的張亞萍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商,在其兄幫助下給機車廠做配件,主要銷售折角塞門和管接頭等,起初在客車市場,後進入貨車市場,2008年突然轉向止退開口銷。

  鐵路貨車轉向架及底架的基礎制動裝置一直使用普通開口銷,由車輛段和貨車生產廠從市場採購,生產廠家眾多,價格不到1元。據業內人士介紹,「普 通開口銷有時論斤賣,可重複使用。生產有國標,誰都可以做。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特別是六次大提速後發現一些技術缺陷。一是開口銷安裝後雙腳時有折斷,二 是防盜性能較差。」

  所謂止退開口銷,即在開口銷的開口處插有引導芯,在銷尾劈開端外部裝有防護套,安裝完成後,開口銷與引導芯充分閉合鎖緊,銷尾劈開端固定在防護 套內。在外力作用下,開口銷不會從被固定部件上的銷軸孔中退出,加強了防盜功能。2008年底張亞萍的丈夫張縛龍申請了止退開口銷的實用新型專利。

  2009年初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對原普通開口銷升級換代,開始啟用止退開口銷,這種產品只能一次性使用,需要專業工具才能撬開,防盜性有所提升。

  止退開口銷的啟用由鐵道部的文件開道。2008年底,鐵道部發出《運裝貨車電[2008]3522》文件,要求自2009年1月1日起,貨車檢 修時相關部位開口銷一律換裝符合《運裝貨車631》號文件批覆的止退開口銷。貨車每年必須進行一次檢修,這意味著所有貨車在一年內都會換成止退開口銷。 2009年末中國的鐵路貨車保有量為60萬輛。

  一位知情人士稱:「裝備部下文這個決定非常突然,很多企業不知道,因此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有鐵龍一家有貨,形成壟斷。」當時鐵龍的止退開口銷產品根據型號不同,售價從12元-18元不等,價格比普通開口銷高出十幾倍。

  這種止退開口銷雖能防盜,效果並不理想,剛裝車就被檢修工質疑安裝耗損較嚴重,耗損率幾乎佔使用量的30%以上。鄭州北車輛段田繼星撰文稱:「通過幾個月的安裝使用,發現止退開口銷存在一些問題,造成無謂浪費,給車輛安全運行帶來一定隱患。」

  這意味著,部級文件開道、匆促上馬的產品並不成熟。據財新瞭解,因問題較多,鐵道部裝備部幾個月後意識到事態嚴重,由鐵龍擬文,鐵道部下發要求 暫停使用,令鐵龍改進產品。叫停月餘,鐵道部再次發文恢復安裝,但整改後的產品仍舊質量問題頻出。有鐵路內部文章稱,杭州北車輛段在車輛檢修過程中發現多 起止退開口銷故障。2009年4月1日至5月18日,杭州北車輛段喬司運用車間共發現止退開口銷故障13件,其中防護套丟失8件,止退開口銷被剪切斷掉2 件,引導芯折斷3件。

  對此,鐵龍公司近日回覆本刊稱,「公司產品均經過權威部門的檢測認證⋯⋯在各鐵路局以及其它行業的實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和肯定。」回覆中未正面回答前述質疑的具體問題。

  2010年7月底,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在北京組織召開鐵路貨車懸掛件防脫方案審查會。齊齊哈爾、西安、太原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南車長 江、二七、眉山車輛有限公司,包頭北方創業股份公司等在之前研討會確定的原則基礎上,提出鐵路貨車基礎制動裝置採用扁孔圓銷和拉鉚銷兩種防脫方案,從 2011年1月1日起讓新裝貨車使用。據消息人士稱,這次產品更新換代與鐵道部人事調整不無關係。2010年4月,原南寧鐵路局局長陳伯施接替楊紹清擔任 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兼裝備部主任。

  從2009年採用止退開口銷改造以來兩年,剛好把全路60萬輛貨車改造完,而一個文件又要求重新改造,按一輛車200元的材料成本,不算人工成 本,代價上億元。鐵龍在此期間獲利不菲,2009年銷售收入1.66億元,比2008年增加8000多萬元,淨利也從2008年的69萬元增加到1885 萬元。2009年11月,實收資本也從20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

  當時,上海鐵路局上海動車客車段薛永生曾撰文提出,建議「技術改造或配件升級換代時,須保持極慎重的態度,對技術狀態的可靠性、技術實施的可行性做好足夠的分析研究,尤其是需進行必要的、大量的安全性能試驗。」

  據財新記者瞭解,初期鐵龍壟斷了止退開口銷的市場,此後將技術轉讓給其他企業,到2010年7月取消使用時,已有約十家企業進入,產品價格降低到3元左右。

  接近鐵龍人士稱鐵龍與當時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有關人士關係密切。他批評說:「他們憑關係在人家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進來,賺取初期的壟斷利潤。」

合作共生

  開口銷是價格便宜的低端產品,壟斷獲利時間不長,鐵龍也想往上走。2008年,鐵龍找到合肥安迅公司。這家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控制、安全控制。

  2009年,安迅研發的紅外線探測站遠程故障診斷系統率先獲得鐵道部資質認定和技術評審證書。

  與鐵龍合作後,安迅將生產資質轉給鐵龍。生產資質轉移需鐵道部裝備部管驗處審批,鐵龍做通工作後,出示了控股安迅的工商資料——2009年出資305萬元佔51.22%的股份,實際是以貨款名義假控股。

  自己擁有技術和生產資質的安迅,為何要委身於鐵龍?據曾在安訊任職的一位人士介紹,秘密就在鐵龍的關係。

  安迅紅外線探測站遠程故障診斷系統供貨價為8000元,但鐵龍賣到4萬至5萬元;主機的供貨價是2萬元,鐵龍賣到10萬元。一台主機本來技術上可帶無限多分機,鐵龍在銷售時卻告訴地方路局一台主機只能帶8台分機,這加大了採購方(路局)的成本。

  據財新記者瞭解,目前紅外線監控站系統已進入全路18個路局,共計6000多個。而安迅研發的系統在2010年賣了400台-500台,2011年只賣了60多台,因為價格太高路局不再購買了。後來,安迅讓鐵龍退了股。

  在鐵龍和安迅的合作模式中,鐵龍相當於一個做銷售的代理商,研發、生產及施工都是安迅承擔。

  安迅委託鐵龍銷售的另一個產品是動車位置追蹤系統,用於數據採集和監測基地內動車的位置。雙方接觸時,安迅正在研發,2009年11月拿到上海 鐵路局的生產資質。合作後就以鐵龍的名義去拿鐵道部的資質。這一系統僅在動車段使用,目前四個基地的該產品工程款中,有近4000萬元由鐵科院電子所從鐵 龍採購,鐵龍分給安迅三分之一,安迅負責提供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97

金川上市兩年分文未融 股權遭稀釋捷徑變險途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19/yNMzA3XzQzNjEyNQ.html
2010年,亞洲最大的鎳生產商金川集團走到艱難的十字路口。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有色金屬市場動盪幅度加大,公司主打產品鎳的價格急劇下降,銅、鋁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2006年至2009年1-9月,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5.99%、27.39%、11.80%、9.50%。

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507.72億元,利潤總額39.83億元,淨利34.49億元。2009年前三季度,則僅實現營收411.99億元,利潤總額15.28億元,淨利9.57億元。

禍不單行,前期激進收購礦產資源帶來的風險亦浮出水面,投入產出嚴重不平衡導致現金只出不入,經營現金流日漸稀少。

現金流緊張H股借殼融資

伴隨「全球資源戰略」的開展,金川集團近年來海外礦產整合動作頻繁:2007年,2.44億元收購澳大利亞忠誠礦業11%股權;2008年,以14.68億元吞下加拿大泰勒資源公司、2.44億元持有澳大利亞鎳生產商福克斯資源11%股權、聯合中國黃金集團共同出資21.8億元,中標陽山金礦安壩裡南礦段的開採權;2009年,收購贊比亞鎳礦55%股權和加拿大礦山企業子公司70%股權。

然而,前期轟轟烈烈的資源併購背後,盲目擴張導致的經營風險浮現。「公司發現,許多前期投入重金買入的礦產後續開發難度很大,短期難見經濟效益。」5月中旬,金川集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買下墨西哥銅礦後,集團曾派出多批技術人員前往考察,得出的結論是『以集團現有資金、技術水平根本無法開發,必須不斷投入』。陽山金礦黃金資源雖然豐富,但同時伴有其他金屬,提純難度大,開發成本較高。」

記者拿到的一份2009年內部會議資料顯示,「近5年來,公司在國內先後控股參股成立7個礦產資源項目合作公司,擁有兩個開發類項目、6個風險勘探類項目,然而,除陝西煎茶嶺鎳礦項目進行正常的礦山基礎施工、陽山金礦項目探礦外,其他項目都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國外資源方面,集團有關領導亦承認,「儘管公司以各種方式參與十多個國外礦產資源項目,但有效控制的項目資源並不多,主要問題有投入產出不平衡、已拿到的資源有信息失真的情況、組建合資合作公司等方面經驗太少。」

伴隨開支加大、收入減少,企業現金流指標迅速亮起紅燈,融資需求強烈。2010年4月,金川集團在銀行間市場發行10億元無擔保中期票據。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09年9月末,資產負債率為51.89%,2007-2009年三季度末,速動比率分別為64.75%、46.23%和46.95%,總體趨降,存貨餘額逐年增加,短期償債能力面臨壓力。

由此,金川集團被迫重啟三年前擱置的上市融資計劃,將眼光放在要求相對寬鬆的香港市場,並聘請中銀國際為財務顧問。

「中銀國際的人告訴我們,IPO上市融資要排隊等兩年多,而借殼上市只要數月,上市後還能馬上開展後續融資。」有接近金川集團融資部人士向記者回憶道,「以集團當時的現金流情況,無法忍受長達兩年的IPO排隊時間。」

該人士告訴記者,金川集團作為甘肅省老牌國企,對資本市場相當陌生,相關上市事宜幾乎由程雁帶隊的中銀國際項目組一手打造。項目組類似中介人角色,相關殼公司、律師事務所、配售機構都是他們介紹來的,集團總部許多管理層對資本那套東西也不熟悉,完全依賴於中銀國際的指導。

「中銀國際提供了三四套借殼融資方案,推薦了兩個以上的殼目標供選擇。而公司挑選謹慎猶豫不決,項目組遂催促我們快點決定,他們說殼資源非常搶手,好幾個可供參考的殼公司已被搶購,必須趕緊敲定方案。因此,集團倉促間選擇澳門投資。」該人士表示。

令該人士意外的是,之後的借殼到上市,速度快得驚人。「直接參與上市項目的人說,2010年7月開始與澳門投資接觸,8月底就簽訂股權交易事項,10月,6000萬美元股權買入費打過去,公司就借殼成功,歷時不到半年。」

控股權蹊蹺稀釋

金川集團以超音速登陸港交所之際,一則澳門投資10月30日發佈的股權認購公告引起公司部分人士注意。

該公告顯示,2010年8月14日,金川集團與澳門投資簽訂以0.28港元/股,認購公司發行的16.67億股,同日,澳門投資還與香港本地金融機構新鴻基金融集團(下稱新鴻基)簽署配售協議。

該配售協議規定:金川集團認股同時,澳門投資同意通過委託配售代理新鴻基,向獨立第三方發售4.17億股,並在雙方10月28日簽訂的補充協議中規定,新鴻基將全數包銷基準配售上述股權。

「完全沒有預料到,」談到上述配股一事,前述接近融資部人士頗激動,「對於上述配股協議,集團總部多數人之前並不知情,以為6000萬美元對應的就是排他性控股權認購,沒想到我們買的同時,對方公司就已張羅大量賣出。」

根據公告,金川集團認購澳門投資16.67億股後,持股比例為72.1%,但若澳門投資向第三方發售4.17億股,則金川集團持股比例將被稀釋至61%。

「許多集團員工得知配股情況後非常不滿,大家認為這將直接導致金川集團國有控股的稀釋,造成國有資產不當流失。」該人士說。

一位前金川國際(金川集團香港借殼公司)前員工表示,「借殼上市屬於商業機密,相關細節可能只有主要負責公司香港上市的張三林、張忠、集團融資部主任郜天鵬及集團董事長楊志強,中銀國際和律師事務所等少數人士得知,相關主管單位及省委省政府領導最多知道有借殼這麼一件事,至於具體借哪家殼上市,相關細節不可能得知。」

公開資料顯示,張三林現任金川集團副總經理,主要從事企業管理和企業改制工作,具體負責資產重組、機構調整、股改上市、兼併收購和資本運營等工作。張忠則是現任金川國際總經理。由於二人是金川集團香港借殼項目的直接經辦人,由此股權配售事件與二人關係緊密。

前述員工透露一個重要細節,2010年8月14日,澳門控股、新鴻基跟金川集團代表張三林、張忠三方,簽訂兩份協議,一份為金川集團6000萬美元購股協議,另一份正是澳門控股委託新鴻基配售4.17億股協議。

「張三林跟張忠是代表集團與澳門投資簽訂認股協議,4.17億股的配售協議也是經過他倆簽字生效。」該員工告訴記者,「當天簽約時三方圍坐在圓桌轉圈簽了厚厚一打協議,當時以為只有一份股權認購協議,沒想到他們私下順帶著把配售協議也給簽了。」

隨著後續事情的不斷發展,張三林、張忠在金川集團赴港上市中扮演的角色亦逐漸清晰。

兩名前員工期權失而復得

金川集團控股權莫名其妙被稀釋10%後不久,兩位已離任的澳門控股員工,卻分別得到本已失去的580萬股公司期權。

根據記者拿到的澳門控股法律盡職調查報告,2010年8月9日到12日,澳門控股五名員工張馨文、李海楓、謝志偉及兩位外籍員工,均確認接收原公司期權,若金川集團認股借殼成交,將上述五人於2011年1月21日前辭退,則其持有期權將自動作廢。

其中,最幸運的要數李海楓。前述金川國際前員工告訴記者,儘管李海楓已被辭退,但在張三林跟張忠力薦下,又被返聘回金川國際任副總,其此前持有的580萬股期權被包含在公司2011年年報購股權數目參與者「其他僱員」持有的630萬股中。

對於李海楓的留任,張三林跟張忠無疑起到決定作用。

「當時,張三林、張忠向領導匯報的說法是,李海楓應作為高級人才予以引用,此人在香港人脈很廣,不論是投行券商機構還是港交所都有較深資源,且熟悉資本市場業務,有利於推動公司後續融資工作。」該員工透露,「更重要的是,張三林為讓李海楓順利留任,甚至故意阻撓公司其他員工向董事長匯報李海楓被返聘方式將獲得580萬股期權的事實。」

記者從上述員工處瞭解到,2011年2月,金川集團董事長曾到金川國際辦事處簽署2010年年報,其間曾有員工想向董事長匯報,一旦續聘李海楓則其580萬股期權將可予以行使,或將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前述年報文件當天,張三林故意要求該員工陪同其妻子逛街,阻止其與董事長碰面。

「張總之前從來不帶妻子出差,他妻子只是一名普通職工,不具備去香港公司出差資格。開會當天上午9點多,張總妻子就把想跟董事長匯報的那個員工叫到酒店,之後又要求該員工陪她購物,購物期間員工幾次提出要回公司開會都被拒絕,直到上午年報簽字結束,該員工才得以返回。」上述員工告訴記者。

而相比李海楓,張馨文股權期權的失而復得則要更加「暗度陳倉」。記者從重慶地產圈瞭解到,張馨文在和黃浦記任職4年,先後負責和黃重慶公司各地產項目的營銷工作以及大都會廣場的市場推廣。

期間,和黃浦記在比華利豪園項目飽受爭議之後迅速崛起,2009年更依靠珊瑚水岸和逸翠莊園兩大項目實

現近20億的銷售。

業內普遍認為,對於重塑和黃在重慶高端物業的開發地位,張馨文功勞不小。

然而2010年,就在和黃浦記楊家山商住綜合項目即將推出之際,張馨文突然離職,其後續動向暫不清楚。當時據傳已有大型房地產商向其拋出橄欖枝。出乎意料的是,張馨文選擇到一家即將退市的殼公司擔任董事。

2010年7月,金川集團借殼認購協議簽署一個月前,房地產公司和黃浦記出身的張馨文空降至即將注入為礦產資源的殼公司澳門投資擔任執行董事。上任公告發佈僅兩天,澳門投資即向張馨文授出580萬股期權。

值得注意的是,金川國際2010年年報披露,張馨文已於2010年11月30日辭任,由此持有的580萬股期權作廢。

然而,儘管2011年底已經辭職,但公司2011年年報披露,張馨文仍然獲得5.4萬港元薪金及薪貼。此外,張馨文本應失效的580萬股期權,出現在2011年公司購股權計劃披露中,且該期權已在當年全部予以行使。

對此,前述員工告訴記者,「當時我們也就上述問題詢問公司董秘,董秘的答覆是,張馨文工作合同已經被公司延期,該份延期文件經過張忠總經理的簽字確認,法律上是生效的。」

不論是留任的李海楓還是延期的張馨文,均依靠張三林、張忠的大力推動獲得一份從天而降的禮物。若根據期權行使日期前公司的收盤價2.61港元計算,由於李海楓、張馨文二人該期權行權價為0.58港元,則其行使該股權分別獲得的套現收益約為1177.4萬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3

補教金童劉駿豪 股市慘賠數千萬的啟示 致富沒有捷徑 努力還要耐心等待

2013-02-11  TWM  
 

 

台北,一月中旬的寒冬裡,難得出現陽光。抬頭看,灰色天空仍舊布滿低矮雲層,是背後的太陽趁機從間隙穿透下來,給了大家久違的暖陽。

這一天,走在台北火車站前補習班戰區裡,迎面都是緊鑼密鼓準備學測的學子。「劉主任好!」「主任好!」三不五時聽到學生招呼聲,劉駿豪面露笑容揮揮手,內心湧起陣陣溫暖。

「這群學生,是我現在最大的成就感。」得勝者文教補習班的創辦人劉駿豪說。他穿著簡便polo衫、白色布鞋,平實親切的模樣看起來就像這群學生的大哥哥。就在前一個晚上,他和一位沉迷電玩的學生深談到半夜;雖然是補習班老闆,他卻以年輕人導師自居,額外花再多時間也不覺得可惜。

你很難想像,就在五年前,劉駿豪過著與現在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創立得勝者之前,他是全台最大補習班「選才赫偉」的班主任,補教名人沈赫哲、吳岳背後的招生高手就是他。每學期他經手幾千萬元資金,「從來不覺得賺錢很難。」劉駿豪每天和老闆吃香喝辣,過著有錢人的生活。

到底賺多少錢,劉駿豪算不清楚,因為賺進來現金,一下子就被他投入股市賠掉或花掉。但他記得在二○○六、○七年最巔峰的那段時間,他和老闆每星期至少吃三次頂上魚翅,去高級鐵板燒餐廳,菜單一拿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從最後面一道菜點起。「不是因為它好吃,而是因為它最貴。」劉駿豪說。

然而,在他近四十歲時,在股市摔了一大跤,人生變調。他在○九年一月十九日的日記裡寫到一段話:「明天是補稅的最後一天,九萬多元。我很害怕,因為我只剩下九千五百元。」劉駿豪的太太邱競慧回想,即使在這麼艱苦時候,有一天他們在路邊等公車,劉駿豪卻好像突然醒過來大聲問:「我們在幹什麼?」太太說:「等公車啊!」劉駿豪說:「怎麼可以!被別人看到多丟臉!」隨即招手攔計程車走。對劉駿豪來說,沒面子的問題比沒錢還嚴重。

少年得志 招生高手「從不覺得賺錢很難」由奢入儉難,其中的苦澀辛酸,要不是靠著宗教信仰,劉駿豪恐怕無法分享這段歷程。回頭再看,原本應該一帆風順的人生,為什麼有這麼大起落,其實和他的個性與生命態度有很大關係。

如果人一出生就從上帝那裡拿到一副牌,劉駿豪手上拿的就是一副好牌。

他出身在優渥外省家庭,爺爺在美軍顧問團裡任職,爸爸是輪機長,身為長孫的他,得到家中長輩最多的寵愛。小時候,他每天的零食就是可樂和箭牌口香糖,「我媽媽就說,如果我以後沒辦法賺很多錢,一定會去偷去搶。」因為無法想像過著少爺般生活的他,將來如何能吃苦。

除了家庭環境不錯外,劉駿豪還有另一張好牌就是聰穎機伶,能言善道。他在師大附中的數學老師胡天爵回憶:「劉駿豪腦筋動得很快,很聰明。」在附中,他當吉他社社長、當班聯會幹部、交女朋友,是學校風雲人物。

劉駿豪有辦法在高中前兩年成績很差,卻只用最後一年時間念書,就讓自己數學從零分進步到全國前五十名,並考進當時文組前十名的台大經濟系。「在谷底之後,一下子又拉起來,很刺激,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劉駿豪說。他之後在股市殺進殺出的手法其實在這裡就能看到端倪,因為他喜歡在最後一刻全面翻盤的感覺。

大學時期,劉駿豪喜歡四處打工,他發現補習班是賺快錢的好工作。畢業後就到補習班當班主任,負責招生管理。

追求刺激 年薪四百萬在賭場輸掉一半當時,他年薪三、四百萬元,但從來不存錢。「我都對人家說,賺錢這種事不難。甚至,我還放話,如果我對一個高中生講完,他不報名,那一定是他有問題。」劉駿豪認為他業務能力一流,每年一定有高收入,所以從來沒有存錢的念頭。

四百萬元怎麼花?「差不多就兩百萬元花在賭場裡。」他第一次出國就到美國雷諾賭場,之後平均一年出國七趟,全部以賭場行程為主。別人覺得輸錢很可惜,他自己卻還沾沾自喜。

劉駿豪回想說:「我覺得這是我控制的局,一方面,我沒有輸到傾家蕩產,跑去借錢,所以自制力很強;另一方面,在賭桌上,我都贏過,只是沒有在贏錢那一刻收手。」言下之意,他認為只要有一天他贏錢收手,錢就回來了。

從念書到工作,他從來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因為聰明總讓他比別人用更少的時間達到更好的結果。即使在賭場中輸錢,他都認為,「那是因為我要輸。」人生都在他的掌握中。

○一年,他第一次出來創業,設立「選才補習班」,在沒沒無聞下,就收了六百多個學生,一瞬間就進帳六百多萬元現金。「我本來以為創業會辛苦一陣子,結果卻出乎意料順利。我想:『啊!就這樣了。』覺得還有多餘時間,所以又跑去開一家網路公司。」○五年底,他的補習班和當時的赫偉合併,國文名師吳岳加上數學名師沈赫哲,是當時補教界大新聞。這個合併很成功,讓招生數破新高,短短時間有上億元資金進來,也開始他幾乎天天吃魚翅的生活。

○六年,太太生第二個小孩,老闆到坐月子中心探望,「老闆走後,我們打開禮盒,裡面就是一百萬元紅包。」除此之外,老闆每年招待他出國旅遊四、五次,「一定搭頭等艙,且不是我一個人,而是全家四個人。」補習班賺錢很快,但就在這時候有朋友告訴他:「股市賺錢更快。」想要快速致富的劉駿豪下定決心鑽研股票。每天晚上看美股開盤,上午再睡眼惺忪起床看台股;所有與股票有關的報紙和雜誌都買來看,從技術線形到消息面選股,操作手法就是搶短搶快。

為了增加資金,劉駿豪把公司股權賣掉,再賣掉一棟房子,把資產換成近兩千萬元資金。當時合夥人不解,明明公司前景大好,為什麼他要賣出股權?「現在想起來,應該是覺得股市賺錢更快更容易吧!」如果說股市裡有人失心瘋,這時候的劉駿豪恐怕是其中一位。

搶賺快錢 賣房炒短線賠掉數千萬元賺少賠多從來也不知道虧多少。○七年十一月,他認為大同一定會出手旗下一支跌跌不休的福華電子;他把所有錢全部集中到這一檔,還融資操作,最後全部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出場認賠。

他一路從高點四十多元進場,出場時只剩二十九.○五元,所有錢都沒有了,還欠朋友三百萬元。算算,這幾年間,他賠掉了一棟房子,也賠掉所有賺來的錢,總計至少有幾千萬元。

劉駿豪的人生順風車到此為止。在沉迷股市之時,他早就感覺到工作不像以前得心應手;過去,他會親自想招生策略、做宣傳,後來都交給部屬做,慢慢就抓不到市場的脈動。以前,他誇說別人聽他的話術沒有報名是對方的問題,這句話成了胸中之痛,「每天都擔心招生,每天都被這句話打巴掌。」劉駿豪說。

有一天,老闆終於找人下通牒告訴他:「給你企畫經理位置,但不能管事,一年給兩百萬元,沒有其他多餘的錢。」原本是老闆愛將居然被打入冷宮,愛面子的劉駿豪終於第一次認輸,嘗到人生失敗的滋味。

「股市賠錢不會影響我,因為我認為自己賺錢能力很強。但是,當工作也出問題,自信心就被徹底瓦解。」然而,處在低潮的劉駿豪不是悲傷痛苦,而是到處找藉口把過錯推給別人,「我曾經對我太太說,都是因為你和孩子讓我不敢奮力一搏,才會有這個下場。」劉駿豪最後選擇離開公司。就在他四十歲那一年,事業、財富都回到原點。

在人生最谷底時,他想起:「教我做股票的朋友曾經告訴我,股市是忍耐的報酬;如果把股票當遊戲,那成本就太高了。」他最喜歡的金庸小說人物就是令狐沖,逍遙快活,確實,人生前四十年,他以玩得盡興、體驗刺激為目標,最後嘗到苦果。

現在,他遠離股市,用他之前輕易就能賭掉的兩百萬元資本重新創業,這規模和他過去無法相比,但卻是他開創事業新局的機會。他說:「我終於知道,不只股市是忍耐的報酬,人生也是,很多事情需要等候。」以前,他只想招生策略,設計招生話術,學生對他來說只是客戶;現在,他把學生當家人,花很多時間輔導他們,耐心等候好結果。

每個人出生就從上天得到一份禮物,劉駿豪得到的是聰明與天分。四十歲前,這禮物讓他活在虛幻假象裡,以為凡事靠包裝就能快速成功,靠豪賭就能迅速致富。四十歲後,「套句股市的話,我現在回到基本面。」劉駿豪說。在財富信心歸零時終於體會:無論武功再高強,人生終究沒有捷徑。

劉駿豪

出生:1969年

現職: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經歷:文成補習班班主任

學歷:台大經濟系

豪賭慘敗後

劉駿豪的 3個人生體悟

30歲

補教界的超級業務員,享受有錢人生活。

38歲

搶賺快錢,在股市中輸光現金。

30歲

被迫離開原來工作後重新創業。

體悟1:努力

天資再好,也不可能有賺快錢的捷徑。

體悟2:耐性

努力未必立刻有回報,要耐心等候結果。

體悟3:謙虛

別以為自己很行,沒有做十幾年的事都是門外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94

發達捷徑 艾薩 Isaac Sofaer

2013-11-07  NM  
 

 

避免跟風,投資前深思熟慮;避免只看股價,選擇長遠投資,你就會變得富有。畢菲特曾打了個比喻:「大多數的投資者就像池塘裡的一群鴨子。一天,突然有水流入池裡,水位上升,鴨子們也升高了。這時,鴨子們都互相稱讚對方的技術了得,但忘了是外來的雨水令牠們升高。」簡而言之,大多數人能賺錢,是「符碌」多過智慧。通過研究公司資料而賺錢的投資者卻較少,而這些資料都是公開的。過去幾年,不少港人買人民幣賺了錢。接踵而來,有人問我人民幣匯率走勢及美國赤字問題,我覺得讀者在作決定時可以參考以下數點。近年來,中央為了安撫美國,容許人民幣匯率上升,但美國的出口並不因此改善。人民幣強勢反而有利於內地,使內地進口貨品或投資海外時成本更廉宜。人民幣的隱憂

不過,一籃子因素或不利於人民幣的走勢。中國在二○○六年讓人民幣走強時,當時的經濟十分蓬勃,但今非昔比。作為出口國,幣值走強使貨品出口失去優勢,尤其相對日本這些貨幣貶值的國家。雪上加霜的是,內地廠商要應付工資及成本上漲。再者,中國銀行系統也有潛在的計時炸彈。目前,銀行貸款、債券、影子銀行借款和地方政府的總貸款額,很可能使內地企業的負債達至極高比例,因為單是已公佈的政府債務,已經超過二點五兆美元。如果內地為了保持增長而進一步借貸,脆弱的融資系統隨時爆炸;無論走哪條路,內地的經濟放緩都無可避免,結果當然是利率走低,外來投資減少。就算個別經濟板塊或有彈性抵禦,也無法抵銷投資和放貸的放緩。考慮了以上因素,想必讀者們也能猜到,人民幣目前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吧?早期的人民幣投資者是在二○○六年買入,目前已增值了四成,成績遠比港幣存款要高。但是,投資者若買對了股票,取得的成績可能更佳,也更能對抗通脹。現時,讀者們確有需要撫心自問,到底當初投資人民幣的原因是什麼,來到今天還是否適用。

內企負債堪虞

至於美國財赤問題,孔子有云: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坦白而言,美國縱使在貿易和赤字方面表現差,它的經濟仍是比中國的要好。美國企業狀況良好,股市節節上升,整體負債狀況也已改善。內地情況則剛好相反,股市跌至近七年低位,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卻近百分之二百五十。讀者們,在內地的狀況遠比美國要差的時候,還有需要將美國赤字問題視為首要的顧慮嗎?還不如做好準備,應付將來內地經濟不景而出現的財務壓力。至少,專心做你力所能及的事。祝君好運!艾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67

兄弟會鋪就通往華爾街的捷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494

現在正是美國大學生為2014年的實習機會競爭的時節,當大部分學生還天真地想依靠個人能力進入華爾街時,各名校的兄弟會關系網已為後輩鋪平通往金字塔頂的道路:提供面試推薦答案、應聘秘訣、保護組織不受打壓。盡管外界一致抨擊職場裙帶關系和兄弟會,兄弟間的“秘密握手”仍在進行。 秘密握手 Bloomberg描繪了這一場景:上個月,賓夕法尼亞大學Sigma Chi chapter的領袖,20歲的Conor Hails來到費城一家酒店的宴會廳參加巴克萊銀行(BARC)的招聘活動。一位朋友為他引薦了在該銀行工作的兄弟會成員。Hails說,“我們緊緊握手,每個Sigma Chi的成員都得到了一張名片。我們努力在華爾街創造一個小型的Sigma Chi。” 根據Sigma Phi Epsilon的內部雜誌,摩根大通一共錄用該組織140名成員,而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錄用的更多。根據LinkedIn的履歷資料,這個1901年創辦,覆蓋全美的組織已經向金融業輸送了3000個畢業生,而其他任何行業中他們的人不超過1800。兄弟會搭建的通道幫助畢業生戰勝比普林斯頓大學最低錄取率還嚴苛三倍的激烈競爭。根據Bloomberg的報道,高盛的投行部門每年只從17000個學生中挑選350個實習生。 兄弟會在美國社會的名聲並不好,因狂歡酗酒和校內欺淩一直受到家長、政客和警方的密切監視。自2005年至今,兄弟會活動在全美境內造成60個學生死亡,盡管如此,兄弟會仍有廣泛的影響力。賓大的Alpha Epsilon Pi同學會,2012年為了逃避對“校內欺辱”的處罰而放棄其章程,依然連續四年推薦成員進入摩根士丹利;達特茅斯學院的Alpha Delta,1978年的喜劇片《動物屋》的原型,曾被新罕布什爾州法院譴責提供酒精給未成年人,卻在之後的連續五天里向摩根士丹推薦人才。 接頭暗號 那些在高盛、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工作的兄弟會成員們,經常在校園招聘活動時被派回學校。於是他們就能優先給兄弟會的後輩面試的機會。其中一個受訪者提到,他在招聘活動中能夠編纂簡歷批註呈送老板,並且完全不提及與應聘學生有關兄弟會的關系。 如果在大公司工作的校友沒公布對外聯系方式,兄弟會也知道如何找到他們。達特茅斯的Alpha Delta的學生領袖von Bonin詢問了兩位在世界頂級銀行工作的前輩,他們給了他各種面試秘技。例如談談公司對美國發展的價值,談談快節奏的環境和公司的培訓計劃。這些珍貴的指點最終讓他得到實習機會,進而是正式錄用。 有的時候,兄弟會甚至能帶來不期而遇的幫助。特拉華州大學 Sigma Alpha Epsilon 兄弟會的前任主席Jeff Librot在申請蒙特利爾銀行(BMO)實習生時沒打算啟用兄弟會關系,結果一位員工在e-mail中向他發來了社團的暗號“Phi Alpha.”——他被錄取了。 兄弟會關系網對其他未加入組織的學生則是望塵莫及。明年五月將要從大學畢業的Emily Hendrix受訪時說,“我該早點找關系的,這能讓我在求職時少點壓力,多點輕松。” 男性主導 此外,兄弟會的存在也被認為是華爾街至今仍由男性統治的一大原因。通用汽車(GM)12月10日宣布將啟用汽車界第一位女性CEO;同一日,調查機構顯示女性在金融機構的高管職位中只占八分之一。 美國的大銀行表示他們作為知識界精英將會推進多樣化項目,增加銀行業的性別平等。曾經這個行業只在戰時允許女性當櫃員。高盛去年增加了10名女性合夥人。von Bonin表示,現在的情況固然好過20年前,但銀行業依舊優男性主導,這是現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842

開辦民營銀行的捷徑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oehp.html
政府一句話,"大家可以開辦民營銀行了!"
於是乎,人們奔走相告,摩拳擦掌。但是,且慢!
銀行不是隨便開的,更何況民營銀行,而且是中國的民營銀行。大家不要忘記中國1949年到今天的歷史背景。

我認為,中國的官民對民營銀行還沒想好。至少還需要30年才能想好,才能真正地接受民營銀行。這是我的判斷。信不信由你。民營企業需要攻克萬重山,才能走一小步。太艱難。中國的官民對你根本就是不信任,害怕你搗亂。

第一,銀行是個很複雜的生意,很難的生意,比做鞋子和開商店難多了。監管規則之複雜,也超乎想像。

第二,現在中國的銀行都已經巨大了。用世界標準來看也是如此。你想開個什麼銀行?你有多少資本金?能夠跟興業銀行一比嗎?能夠跟華夏銀行一比嗎?當然,永遠不要談跟五大銀行較量。至少30年不要談。

第三,銀行業高速增長的順風順水的時代可能已經過去了。現在,我本人的擔憂是,在銀行業產能過剩已經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咱們怎麼收場。現在,銀行紛紛到香港上市,在國內外增發,發行CB和優先股,以及利潤留成,等等,都是產能擴張的舉動。

35年來,信貸膨脹這麼嚴重,到現在已經很棘手,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另外,好客戶都被銀行搶光了,而且它們都已經在次貸領域尋寶,還有多少空間給新銀行?在下一波的經濟衰退中,一批中小銀行會損手損腳。

第四,銀行需要前期的高投入。你有多少錢?銀行是個護城河很深,客戶叛逃不容易的行業,新來的銀行會很艱難。

我不是說,民營企業不可以在銀行業有點點作為。其實,我看好銀行業作為投資標的。由於長期歧視性的政策和利率管制,銀行業還是非常肥美的。我相信這些政策和利率管制在未來十年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民營企業如果想分一杯羹,完全不需要(也不應該)新設銀行。中國有幾百家(對不起,幾千家)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聯社等等。這些都是幾十年的歧視性政策的受益者。你鬥不過它們,可以加入它們。現在,很多中小銀行都在尋求上市,估值很有吸引力。這才是民營企業的真正的機會。不要新設銀行。

另外, 開一家影子銀行, 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64

投資美國的「捷徑」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401/t20140124_546346.htm
墨博/文 

  美國成為對中國資本最具吸引力的國家。中國企業在美進行投資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直接與州政府建立聯繫,關注那些積極招商引資的地區,從而吸引美方盟友的支持。

  《經濟學人》智庫近期的一份報告將67個國家對中國投資的吸引力進行了排名,美國榮登榜首,成為對中國資本最具吸引力的國家。

  這樣的結果對致力於全球發展的中國企業來說是個驚喜。關於中國企業向美投資的報導,主要集中於面臨的障礙,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是圍繞著重重的麻煩,比如華為和三一重工的關聯公司Ralls Corporation。美國的媒體通常更傾向於報導壞消息而非好消息,中國媒體也同樣如此。

  甚至一些源自中國的聲音也建議中國企業對美投資需保持謹慎。《環球時報》曾引用一位任職於中國國際貿易和經濟合作研究院的人員的話,「期望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應當意識到他們可能遇到的障礙,包括科技、關稅和政治上的障礙」。

  海外投資的障礙

  任何一家公司,無論是本土的還是跨國的,都需要謹慎對待海外投資,這種謹慎是基於對投資環境的準確評估基礎之上的。中國的企業應該學習那些有類似跨國投資經驗的企業。投資的確需謹慎,但也不能因此錯過絕佳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中國企業在美投資規模正在迅速擴大,但相對於雙方的經濟規模而言,仍相對較小。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的累積總量為350億美元,其中1/3源自2013年的投資。中國雖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對外直接投資中位列13,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對於渴望把握時機的中國投資者而言,首先要充分瞭解什麼是最難克服的障礙,為什麼它們會存在,在什麼情況下會被引發,這樣才能避開這些障礙。

  海外投資者通常最為關注的是政治方面的障礙—尤其是美國政府出面阻止一場與中國企業相關的交易時。實際上,這樣的阻止十分罕見。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負責審查那些可能與國家安全問題相關的交易,不過 對於大多數來自中國企業的收購,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並不會審查,而那些被審查的交易,絕大多數也獲得了通過。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曾指出:「大多數海外投資,包括那些來自中國的,都不會引發國家安全問題。」兩筆大宗交易—萬達收購AMC影院以及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都順利地通過了審查。

  「高層」路線

  中國企業在美進行投資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直接與州政府建立聯繫。州長(相當於中國的省長)非常歡迎中國的投資,許多州長曾為加強經濟聯繫而到訪中國。

  以密西根州為例,其責任州長史奈德(Rick Snyder)熱烈倡議吸引中國投資。其自2011年上任以來,三次到訪中國,最近的一次是在2013年9月。目前已有超過1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流向密西根州,其中主要與底特律的汽車行業相關。而汽車製造業還只是史奈德的投資推廣對象之一。

  希爾菲格(Steve Hilfinger)是密西根經濟發展公司(Michi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首

  席運營官,這個機構旨在推動密西根州成為投資目的地。他提到了幾項中國公司成功收購密西根州公司的交易,包括萬象收購電池製造商A123 Systems,中國公司太平洋世紀(Pacific Century)從通用汽車手上收購了耐世特汽車公司(Nexteer Automotive)。希爾菲格指出,耐世特是該州沙吉諾郡的最大僱主,當地人深知中國在美投資的價值。

  希爾菲格指出,密西根州不僅僅生產汽車。任何一個製造業密集型和高度耐受性的行業,比如醫療設備和航天產業,都能在密西根州找到所需的資源。此外,希爾菲格亦對該州涵蓋17所高校的公共教育系統十分自豪,其中1/3的國際學生來自中國。而正從破產陰影中走出的底特律更是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私人投資前所未有地高漲。

  作為密西根州商業領袖組織主席和CEO的羅斯韋爾(Doug Rothwell),同樣也強調了該州是中國公司理想的投資地點。他建議在該州投資的中國公司,「成為社區的組成部分,瞭解社區的發展目標並使投資與此契合。僱傭當地人才,接受當地習俗和文化,將自己作為一家位於密西根州由中國公司投資持股的美國公司」。

  對於中國公司來說,美國蘊含著豐富的機會,但在選擇投資地時,應保持機敏和消息靈通。在可能的範疇內,中國公司應將那些不會在華盛頓引發爭端的投資作為目標,避免在敏感行業投資並多關注那些積極招商引資的地區。這樣一來,當中國公司一宣佈投資計劃,就會立即吸引美方盟友的支持:當地的支持者對中國投資帶來的成功十分感興趣。即使投資引發了一些爭議,州政府官員也會和中方投資者通力合作,以緩和爭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26

不抄捷徑 賴瑞昌花八年變更工業區土地 從負債七百萬 變新北最大推案建商

2014-05-12  TWM
 
 

 

大台北建地一地難求,建商已將觸角延伸至工業區土地,有別於同業,新大皇建設董事長賴瑞昌為了讓工業區土地合法蓋住宅,花費八年,將自己位於中和二八張工業區的土地完成變更,讓人見識到他的毅力與執著。

撰文‧梁任瑋

沿著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一路南行,兩側林立的工廠象徵早年主要生產電子零組件的產業樣貌;但隨著台灣近年工廠外移,這一大片工業區土地猶如一塊新大陸,成為建商眼中的新開發標的。

在這塊稱為「二八張工業區」的範圍內,去年新北市政府通過第一件依都市計畫程序,獲准從乙種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合法案例「映像太和」,是新北市目前單一最大建案,也替區域內另兩個正在規畫推案的工業區地主 ── 大洋塑膠與取得華隆紡織土地的馥華建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推動「映像太和」這宗工業區土地變更為住宅用地的靈魂人物,正是有「中和土地公」之稱的新大皇建設董事長賴瑞昌。

初創業 槓桿過高失敗收場中永和不少建設公司是當地士紳組成的家族企業,沒有背景的賴瑞昌則是異類。他靠著與幾位好朋友合資,包括家麒建設董事長許良助、將捷建設董事長林長勳等,在中和地區推出不少建案,雖然後來大家各立門戶,卻仍維持良好互動關係,在業界傳為佳話。

八年前,日商汽車零件廠關廠,長期深耕中和的賴瑞昌得知後,積極爭取購買;有別於其他建商為了趕搭景氣列車,違法將工業區土地推出住宅案銷售,他反而花上比別人多五年的時間申請環評、交評等手續。

甚至為了讓這個花費八年心血規畫的土地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將五千六百餘坪基地捐出三七%的地作為回饋,加上基地內的中庭、步道綠化面積,換算有近三千六百坪綠地。

賴瑞昌說,合法還是值得的,不僅消費者買得安心,他也可以純住宅規畫給住戶更好的生活品質;因此他堅持去除店面空間,規畫多樣公設,達成「零店面」、「一二樓全公設」的目標。

在公務員家庭出生的賴瑞昌,大學念的是國貿系,退伍後原本在紡織公司擔任報關員,後來同學介紹他進入前國大議長陳金讓家族經營的建設公司,開啟他近四十年從事房地產的開端。

賴瑞昌在這家建設公司待了三年之後,就自立門戶,「當時經常與三重幫接觸,很嚮往他們做的規模,我以為自己可以獨當大局了,就向家人籌借三、四百萬元,到宜蘭羅東買了六千坪土地,準備蓋透天厝推案。」雖然賴瑞昌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但缺乏風險控管概念。原本以為羅東是宜蘭的首善之區,利潤應該比較好,但忽略了當地人口外流因素,房子蓋好後銷售不佳,銀行建築融資高額的利息成本讓他吃足苦頭;最後只好以一戶六十萬元賤價銷售,負債七百萬元鎩羽而歸。

「那次失敗讓我學到欲速則不達的教訓。」回想起二十九歲那年的跌跤經驗,賴瑞昌口氣裡反而充滿感激。「還好我很年輕就體會到挫折,還有從頭再來的本錢,所以讓我後來經營事業更謹慎小心。」他分析自己創業初期的問題就是野心太大,因為自有資金不多,導致財務槓桿過高,只要景氣稍有變化,光繳利息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好人緣 朋友合資減輕壓力三十二歲回台北後,賴瑞昌並未放棄經營建築業,他回到自己最熟悉的中和,從零開始。資本額沒有大型建商多的他,專找地主合建分屋,才慢慢東山再起,「與地主合建,一開始不用投入大筆資金買土地,也不用建築保證金,讓我可以從一塊塊小工地累積實力。」賴瑞昌說,因為當年創業的慘痛經驗,讓他堅持有一塊錢就做一塊錢的事;另外他最自豪的是自己人緣好、朋友多,很多朋友願意與他合資,讓他資金壓力減輕不少,終於在三十七、八歲時事業步上軌道。

「賴瑞昌是用人緣取代人脈。」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於俊明說,賴瑞昌對人很客氣又很熱心,二○○二年當選台灣省建商公會理事長、新北市建商公會理事長,因為他廣結善緣,任內會員數呈倍數成長,目前更擔任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常務理事,為同業發聲。

今年六十二歲的賴瑞昌,在建築界打拚了四十年,儘管已有數十億元身價,但仍過著樸實的生活,出入沒有司機,住在中和秀山國小旁的普通大樓。平常喜歡爬山、練太極拳的賴瑞昌,身上看不到一般建設公司老闆有的大肚腩,黝黑的皮膚也不見贅肉。

「我習慣每天早上五點就出門爬山兩個小時,回家沖個澡後再到公司上班。」賴瑞昌說,透過這個休閒活動,認識更多一般民眾對住宅的需求,「我想瞭解大家的想法,蓋房子就是要給需要的人住。」目前也安排三名子女進入新大皇建設開始接班的賴瑞昌說,現在他已不再像當年不斷拚規模、追求財富,他更嚮往的是能夠做更有意義的事,蓋出來的房子能讓消費者滿意,所以他努力推出「安全、健康、低碳、永續」的優質建築。他也期望自己花費八年規畫的映像太和完工後,可以成為區域型的地標,這樣他的努力就值得了。

賴瑞昌

出生:1952年

現職:新大皇建設董事長

經歷:台北縣商業會常務理事、新北市建築開發公會名譽理事長

學歷:大學國貿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