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你為什麼永遠拼不贏股市?2015-01-17 英科睿資鷹

來源: http://xueqiu.com/9640778912/35405424

你為什麽永遠拼不贏股市?2015-01-17                                 政商閱讀            

點擊上面藍色小字「政商閱讀」免費關註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syd88
 
文/蘭小歡
 
早年學打斯諾克時,喜歡觀摩職業選手的比賽,談論人家的擊球和走位,甚至人家的打球姿勢與瞄準時間。
 
但自己一上手,就發現什麽走位什麽連續擊球都是電視里的玩意兒,只要能做到母球不落袋,每次都能打到正確的球,同時避免各種低級失誤和失分,就已經贏了一大半。
 
打網球也是如此,費德勒擊球的速度與落點和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只要能做到把球打在界內,別打在網上,就贏了一大半了。有人做過統計,職業網球選手80%的得分都是靠自己贏得的,而業余愛好者80%的得分卻是靠對手失誤贏得的。
 
很顯然,雖然是同樣的遊戲和規則,但如果你總想靠模仿職業選手的策略與技術動作獲勝,你不止贏不了,還會閃了腰。
 
在股市這樣的遊戲中,閃了腰的後果很嚴重。



在我聽過的所有投資建議中,最有用最深刻的一條就是“別虧錢”。虧錢容易賺回來難,100塊錢,只要下跌50%就成了50塊,而50塊想再翻本變成100塊,要上漲100%才行。

如果你在2007年的股市最高點被套牢,就算2014年年末的瘋漲行情中你的股票漲停了好幾次,即使這種行情會持續兩三年,恐怕你也僅僅只能做到回本。而你虧掉的不止是本金,還有這些本金原本可以掙得的利息和其他收益,10年時間,這些收益也本可以讓你的本金翻番的。
 
巴菲特有次開玩笑說,他一生最錯誤的決定是20歲的時候走進一家加油站,花掉了自己當時凈資產的20%,那點錢如果放在現在,大概值8億美元。

別虧錢,被套牢一次帶來的損失,10年也不見得能補回來。你一生有幾個10年?
 
股市這個遊戲還有一個特殊之處:不僅你模仿職業選手贏不了,就算那些職業選手自己也贏不了。
 
當然,你總能聽到某人在股市賺了大錢,某個基金某年收益遠遠超過大盤。但套牢甚至跳樓的人遠比賺大錢的人多,而跑贏大盤的基金雖然年年都有,但年年不同。

對美國股市的無數研究都指向一個結論:沒有能持續跑贏大盤的基金經理。中國雖然資本市場歷史不長,但道理也是一樣,前兩年表現好的各種中小盤和創業板基金,去年末牛市風起卻哀鴻遍野,“滿倉踏空”的比比皆是。基金背後都有拼命工作的研究團隊,都24小時緊盯各種信息,在這麽拼命的買賣中想預測勝者,靠運氣罷了。

運氣雖然虛無縹緲,跟你收取的費用卻是實實在在的。無論是券商還是基金經理,都是從你身上賺錢,而不是為你賺錢的。

如果一只基金每年的各種費用是2%(管理費、托管費、申購費、贖回費都加起來可能還不止),看著似乎不多,但這是你投入資產的2%,可不是你賺得的收益的2%。如果這基金給你賺了10%,那它實際上要從這收益里拿走20%。哪怕虧了,這費用也還照收不誤。
 
當然你可以再換一家看起來不虧錢的基金,但基金過去的表現對它未來表現的預測力基本為零,你無非在換手的過程中又多交了一道手續費罷了。在股市里,很多職業基金經理和散戶在投資結果上的區別,無非就是前者無論結果怎樣,都能賺到客戶的手續費罷了。
 
在這樣一場難贏的遊戲中,如果你要玩,就別去想巴菲特怎麽玩,那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要想的,應該就是怎麽老老實實少把球打出界,少打在網上。
 
在金融投資這場難贏的遊戲中,沒有正確的心態,根本談不上策略和技巧。很多很有用的常識,恰恰是常人最缺的東西,因為人們容易被眼花繚亂的表象、貌似精深的專業術語和人士迷惑,忘了常識。經歷過各種眼花繚亂之後再重新領悟到的已知常識,往往是最有用的教訓,卻因為代代相傳不斷重複而過於平凡,被最該學習它的人忽略。
 
王爾德有句名言:“真正值得學的東西,都教不會。”因為教了也聽不進去,非要自己弄到頭破血流不可。而從別人的教訓中學得越快越多的人,自己倒黴的概率就越小。
 
投資並積累財富的最有用的策略就是幾條大白話:別虧錢,少花多存,存的時間越久賺得越多。其余都是細節。
 
如果你每月收入五六千元就敢買個iPhone 6,如果你每年收入50萬元就琢磨著開個100萬元的車,那股市無論上漲5%還是50%,都不會對你有任何實質影響。
 
每個月多存1000塊錢,對你最終財富的影響,遠比投資回報率的變動重要。對大多數人而言,投資在自己身上,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工資和其他職業收入,對終身財富的影響,比金融投資的回報波動重要得多。
 
個人投資或儲蓄,盡早開始,時間遠比時機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利滾利的效果是驚人的。如果一年的回報是10%,你25歲的時候投資1萬元,一年後是1.1萬元,35歲時就是2.6萬元,45歲就是6.7萬元,55歲就是17.4萬元,65歲退休時大約就是45.3萬元。40年增長了45倍。同樣,隨著時間推移,各種看似微不足道的投資費用的作用也是驚人的。

假設你每年投資都被人抽掉2%的各種手續和管理費,你的回報變成了8%的話,你25歲投資的1萬元,65歲時就變成了21.7萬元。40年不再是45倍的回報,而是21倍多一點。每年2%的費用積累40年,你的財富會縮水一半以上。
 
這些原則最粗淺不過,卻起決定性的作用。忽略這些原則去談投資組合和策略,白費心機。
 
掌握了這些原則,也就理解了自己的需要,很多投資策略也就成了花拳繡腿。
 
最優的投資組合都是量身定做的,最終都取決於你是個什麽樣的人。股票一定會跌,一定會跌得很慘,且沒人知道這件事什麽時候發生。如果跌掉了30%你就睡不著,股市一有點風吹草動你就想趕緊買賣,那炒股就不適合你。因為你的心理和行為模式決定了你的投資結果:你總是跟著高價買入,跟著低價賣出,所以你一買入就開始跌,你一賣出就開始漲,走運的時候小賺,大多數時候大虧。全世界的“菜鳥”都一樣,專業研究金融的人把“菜鳥”稱作“噪音”,並不算侮辱,因為確實就是“噪音”。
 
當然會有頻繁買賣股票賺錢的人,做什麽賺錢的人都有,做得再差的人也會偶然走運。而在金融市場上,偶然走運的人一多,悲劇就來了:賺錢的人不舍得離場,吸引更多的人入場,股價繼續上揚,人人笑逐顏開,樂觀情緒彌漫,把過去的教訓拋在了腦後,“這次可不一樣”。其實一部金融史就是一句話,“每次都一樣”,漲得越高,跌得越慘。
 
前些天我在某券商營業廳看見一個小夥子辦理融資融券業務,也就是借錢炒股的業務。在得知要一周後才能開通的時候非常沮喪:“一周啊,黃花菜都涼了。”最近股票漲了,本來門可羅雀的券商營業廳也變得熙熙攘攘,借錢炒股的人特別多,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想起一句話:“如果你認不清自己,股市能幫你,但這辦法太貴了。”(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