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計程車王子逆襲 迎戰無人駕駛時代 日本交通第三代拚升級 拱手讓出經營權

2016-07-04  TWM

谷歌自動駕駛計程車隊的成立,正式宣告免費搭乘時代的到來。

日本交通計程車公司積極轉型,招募專業經理人、跨足IT,蓄勢待發。

二〇××年的東京,看不到傳統計程車了。街上行駛的,只有「豐田計程車」或「谷歌計程車」所經營的無人自駕計程車。

內建自駕技術的無人計程車,可以直接把你載到想去的地方。由於方便,尤其是在東京都心,地鐵與公車乘客比過去大幅減少,而且還是免費搭乘。不過,車內會播放廣告,只有想關掉廣告安靜搭乘的人,才必須付費。

至於過去那種計程車,只在少數需要真人擔任司機時才運用,像是接送重要人物、小孩,或是觀光客有需求時。

以上絕非科幻小說情節,最近的自駕車在技術上,早就具有可行性了。計程車業者龍頭「日本交通」的會長(董事長)川鍋一朗,毫不掩飾他的危機意識。

川鍋曾待過外資顧問公司麥肯鍚,三十四歲回到祖父創辦的日本交通,接下社長(日企負責人,相當於總裁)一職,人稱「計程車王子」。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公司因投資過度,留下一九〇〇億日圓負債,經他大力整頓與出售集團其他公司,終於順利還清,也寫下老字號企業重建的故事。

跨足科技自行開發App

一五年夏天,才四十四歲的川鍋就退居會長一職,交棒給專業經理人知識賢治,知識曾擔任佳麗寶化妝品與大型結婚會場業者T&G社長,他展現出重建手腕,有目共睹。

「我深切戚受到,我們若不轉型為科技公司,就會完蛋。」川鍋對外表明他之所以「過早引退」的原因。

川鍋除了退居會長,還同時到負責開發智慧型手機叫車App(應用程式)的子公司「日本計程車」擔任社長。該公司開發的「全國計程車」App,下載數已破二一〇萬,目前在全日本形成約三萬輛車的網路,普及率以輛數計的話約為一成,目標衝高至三成。

川鍋認為,「今起十年內,會是App的大戰。」目前,東京等都會圈,一般仍以路邊招車為主,若能讓民眾普遍用App叫車,就能慢慢累積乘車資訊,未來就可能預估消費者需求,預先派車。

未來也可望因應乘客類型提供不同的車內廣告,廣告收入可讓車資更便宜,「使用App搭車,遲早會比路邊攔車要來得便宜。」川鍋用意在於讓乘客從「路邊攔車」變成「直接選搭你的車」,App會是一大利器,因此不能委外開發,而是由公司自行開發。

川鍋也積極向其他產業覓才。目前擔任日本計程車行銷長的金高恩,曾活躍於日本雅虎,他表示,「我們的知名度還不夠,希望透過免費折價券的發放等手法,讓大家至少來搭一次看看。」

事業開發部長佐藤千紘,則是經由顧問公司從花王找來,「我想參與老字號企業面臨的巨大變化。」

川鍋積極求變,始於一〇年,當時公司債務已有還清的頭緒。在一場讀書會中,負責經營影音連鎖店TSUTAYA的文化便利俱樂部公司社長增田宗昭鼓勵川鍋,「現在到了該追求營收成長的時機了,攻勢何不大膽一些?」

「那時我有一種成功讓公司存活下來的感覺,卻不清楚接下來該做什麼。增田推了我一把。」川鍋說。隔年,他推出觀光計程車與小孩計程車等特定用途服務,也開發駕駛記錄器、付費系統等相關設備,並規畫對外販售成套設備。

今年關於日本交通最大的新聞是春天推出的「起跳費大幅調降」,東京二十三區的計程車起跳費原本是兩公里七三〇曰圓,他卻申請改為約一公里四一〇日圓,也就是瞄準有「短程需求」的顧客。

力拚自駕鎖定高端服務

面對豐田和Uber(優步)合資合作,美國蘋果也投資中國最大配車App滴滴出行,川鍋認定App是下一個主戰場。

自駕時代,不是只有計程車公司能經營無人計程車,競爭對手還有汽車廠商與科技公司,包括日本交通在內,各計程車公司的存在意義將受考驗。但川鍋相當樂觀,「我歡迎自駕的到來,更希望他們能在計程車業,甚或利用日本交通做實驗。

川鍋的如意算盤,是在自駕車上路初期,先讓乘客體驗過自駕車,乘客才會在「免費的無人計程車」普及後,重新認識到「有人駕駛」的好,希望能攻占頂級服務那一塊。

川鍋在麥肯鍚的後輩並木裕太說,「多數經理人都以擴大公司規模為目標,川鍋重視的卻是打造能夠長久留存的東西,正因他也是企業主才做得到。」國際汽車、大和汽車交通、帝都汽車交通與日本交通並稱為東京四大計程車業者,其中,日本交通是目前唯一一家經營權與所有權合一的業者,年輕企業主與專業經理人的組合,會把八十八年的老牌公司帶往何處,令人期待。

譯者.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95

時隔7年,中國造船業再度反超韓國成全球第一!韓媒哀嘆:拱手讓出冠軍寶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0/1169848.html

說到韓國的支柱產業,因為三星電子、現代汽車、起亞汽車等知名企業的存在,電子和汽車制造業是最為人熟知的。但是,大多數人日常接觸不到的造船業,也是韓國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在韓國,有三大造船企業:大宇造船、三星重工和現代重工。而且,這三家造船企業長期排在全球前三的位置。

可是,由於油價持續走低、新造船需求疲軟,三大船企虧損不斷增加,盈利能力也將繼續惡化。而就在2017年即將結束之時,韓國媒體發出哀嘆:

韓國將造船業冠軍寶座拱手讓與了中國。

時隔7年,中國造船業超越韓國

海外網12月8日援引韓媒報道,截至2017年11月,中國造船業全年新接訂單量超越了韓國,成為全球第一。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英國造船海運分析機構克拉克森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造船新接訂單量排名首位的是中國(713萬修正總噸),韓國和日本分別以574萬修正總噸和182萬修正總噸的數據分列第2、3位。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36.3%,比韓國(29.4%)高出近7個百分點。

而單看11月,當月全球造船新接訂單量為140萬修正總噸,中國以91萬修正總噸的新接訂單量排名首位,意大利(31萬)、韓國(8萬)和日本排名其後。

面對這樣的數據,韓媒感嘆道,雖然距離年底還剩下一些時間,但從目前形勢來看,今年韓國有可能自2011年後,時隔7年再次將全年造船訂單量冠軍寶座拱手讓與中國。

超級大單敗給中國 韓國造船業感切膚之痛

中國造船業的高歌猛進讓韓國承受著切膚之痛。今年8月,法國達飛海運集團與中國兩家造船公司簽署了建造意向書,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每艘造價最高可達1.6億美元(人民幣約10億元),總訂單額達到了約96億元人民幣。

本次的訂單大戰圍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展開,因此備受關註。韓國造船業原本對拿下這份訂單勝券在握,沒想到訂單被中國輕而易舉地奪走。

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三星重工業公司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等韓國三大造船公司集體參與了這場訂單競爭,韓國業界也曾一度預測現代重工業公司有望拿下訂單。

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船舶營業本部的余容華常務甚至在8月1日舉行的業績介紹會上自信地表示,“公司以往(2015年)曾單獨與法國海運公司談判,拿下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雙方之間保持著良好關系,相信這次一定可以拿到訂單”。

但結果卻打破了韓國公司的預期。

對此,韓國媒體稱,稱造船與海運行業的景氣好不容易有所恢複,面對難得一見的超大型船只建造訂單,卻被中國搶走了生意,韓國造船行業普遍感到了“切膚之痛”。

中國已經成為海運大國

目前,中國的高鐵、火箭、衛星逐漸替代襪子、玩具、代工手機等,成為中國制造的新標誌。而中國也在悄悄地成為海上大國,這體現在中國的集裝箱運輸量、造船產能、港口數量及吞吐量等多個方面。

據英國《金融時報》今年1月報道,航運咨詢公司德魯里(Drewry)的數據顯示,中國航運公司的集裝箱運輸量已經超過任何國家。2015年,中國前五大航運公司共計控制了全球前20大航運公司經手的集裝箱運輸的18%,第二名是丹麥,後者擁有世界最大集裝箱航運集團馬士基航運(Maersk Line)。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經濟參考報》今年3月報道,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市場份額總體保持世界領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5.6%、65.2%和43.9%,其中完工量居第二位,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均位居第一。

從集裝箱港口的數量來看,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截至2015年,在全球前50大集裝箱港口中,近三分之二都或多或少有中國的投資,而2010年時的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根據海事與貿易數據專門機構勞氏情報(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的數據,這些港口經手的集裝箱數量占全球的比例已從2010年的42%上升至67%。如果只計算由中國港口運營商直接經手的集裝箱數量,中國的優勢水平會有所降低,但仍很顯著。

德魯里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前十大港口運營商中,中國企業經手的集裝箱數量占總量的39%,幾乎是第二名國家港口運營商的兩倍。

▲2016世界集裝箱港口前10名(數據來源:勞氏新聞)

繁榮背後的煩惱

從港口、船塢到遼闊的大洋,中國企業的身影隨處可見。但在一片繁榮的背後,我們也有諸多的煩惱需要正視。

2016年以來,全球造船業冷酷異常。韓國造船業遭遇“斷崖式下跌”,韓國最大航運企業韓進海運破產,日本造船業複興之路也漫漫無期。大環境不佳,中國也必然受到影響。

去年全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無一獨善其身,均出現大幅下滑。行業低迷,一些知名造船企業,如熔盛重工、明德重工的造船業務均深陷泥潭。

造船業本應是“去產能”的重要陣地,但如今“僵屍”船企“僵而不死”,與化解過剩產能的矛盾越發突出。我國此前通過淘汰、消化、整合、轉移過剩產能,已將2012年的8000萬載重噸的產能削減至2015年底的6500萬載重噸,然而仍然存在無效產能。業內估計,我國至少還需要去除近2000萬載重噸的造船產能。

航運企業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根據興業證券的統計,國內航運上市公司在2016年的整體凈利潤虧損54億元,其中中遠海控一家就虧損了99億元。盡管這一狀況在今年一季度得以好轉(盈利16億元),但相比規模龐大的營收,效率還遠遠不夠,靠天吃飯的尷尬局面仍未完全打破。

每經編輯 王嘉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