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銀行承兌滙票未找數面臨資不抵債佑威欠債再添六億

2008-10-06  AppleDaily


【本 報訊】佑威國際(627)與債權銀行的暫緩行動協議(standstill)於上月底結束後,據悉債權銀行組成的指導委員會已於上周初舉行會議。銀行界消 息稱,除了佑威原來披露,涉及共18家債權銀行及其他內地銀行的12億元未償還債款外,最新調查顯示,該公司可能尚牽涉約5億至6億元「未找數」的銀行承 兌滙票欠債。記者:劉美儀

消息指出,上述承兌滙票的主要債權人是內地中資銀行;惟有關其最新債務情況,尚待佑威正式回應。鑑於佑威可能出現新增債務,消息稱,若最終證實欠債資料屬實,以該公司目前財務狀況評估,很可能面臨資不抵債情況。

有銀行提出清盤

據 悉,會上有監察委員會的成員銀行曾提出委任臨時清盤人的構思,惟經表決後,因有主要債權銀行持不同意見而未獲通過。另方面,因暫緩行動協議已終止,消息 說,不排除有銀行在審閱情勢後,會採取不同行動,故未來一段時間,該公司財務前景存在更大不穩定因素,債權銀行已就進一步撥備作出部署。所謂銀行承兌滙 票,相等於銀行開列的遠期支票,乃由銀行承擔付款責任的短期債務憑證,期限一般在6個月以內。銀行承兌滙票多用於國際商貿交易上,一般由進口商的國內銀行 開出信用證作為預先授權,持票人可在滙票到期時收取付款,或滙票到期前,向銀行特別是承兌銀行要求貼現服務,以提早取得現款。

債權銀行料有新行動

據 佑威年報顯示,其截至今年3月底止的非流動資產總值12.06億元,包括現金及應收賬的流動資產則有16.04億元,負債總計則有11.82億元。佑威上 月已委任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主要審閱公司財務及營運資料。公司的債權銀行包括德意志、恒生(011)、東亞(023)、盤谷及美資富國銀行等。該公司 上月底公佈,部份貸款銀行及金融機構已暫停提供短期無抵押雙邊信貸,並凍結銀行持有的公司現金結餘;自9月10日至26日期間收到的催款通知書,合計涉及 金額8.5億元。佑威同時終止包銷協議,原因是指公司未來財務有不明朗因素,及環球金融市場疲弱;佑威原計劃最多集資約2.34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

上海最大国有集团之一上广电资不抵债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331/01516044237.shtml


  上海最大的国有集团之一——上海广电集团(下称“上广电”)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危险境地。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上海市政府于3月25日成立上广电托管小组,负责上广电的债务处置和资产重组,小组成员由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下称“上海仪电”)和上广电的管理层组成,负责人为上海仪电董事长蒋耀。

  “上广电靠自己已经过不下去了,总得有人来解决,所以市政府找到了上海仪电。”接近托管小组的知情人士称,上广电去年一年的亏损额就高达18亿,早已资不抵债。

  上广电的官方网站显示,该集团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超过25000人,2007年销售收入为345.7亿元,出口创汇25.8亿美元,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的第十位。

  “目前,上海仪电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债务。托管思路是,上广电里能继续做下去的部分尽量继续做下去,不行的部分就要尽快处理债务和其他事宜。”上述知情人士称。

  上海市政府将提供上广电托管期间债务处理所需的部分资金,记者进一步获悉,上海市政府准备划拨10亿元以上的国有资产交给上海仪电,用于变现。

  之所以会选中上海仪电负责托管,“与上海国资调整的一个思路有关。”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称。上海仪电已成为上海第四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将在下一轮上海国资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

   “托管”两部分

  在全国的家电企业排名中,上广电(SVA)一直处在第一集团,是现存不多的国有控股家电集团之一。

  上广电负债累累的说法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散播开来。根据托管方掌握的数据,上广电2008年全年亏损18亿元,大部分银行已经不再给其贷款,员工工资的发放也成为难题。

  “我们去年底回去开会的时候,现在的管理层就承认了亏损两位数(单位:亿)。”回想起那次会议,一位已经退休的上广电中层觉得算是个“吹风会”,“也就是给我们一个心理准备,公司可能要不行了。”

  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上海广电信息(4.31,0.00,0.00%)产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37,以下简称广电信息)和上海广电电子(3.76,0.00,0.00%)股份有限公司(600602,以下简称广电电子),先前已分别发布了2008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分别预亏损9亿-10亿元和9亿-11亿元。两者相加就达到20亿元左右,还未将上海广电旗下的其余36家非上市公司的业绩计算在内。

  “上广电负债这么多,已经谈不上‘救’了,主要还是怎么处理债务的问题。”谈及托管思路时,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肯定地说。

  他认为,托管只能分为两部分:上广电旗下能单独存活的公司就让它继续经营,也不排除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的可能;另一些资不抵债的公司,则变卖土地和固定资产,“尽快把债务处理掉”。

  而目前上广电旗下和索尼等外资企业合资的一些公司,则基本保留。

  上海律协《公司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吴冬解释说,“严格来说,非金融企业的‘托管’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吴冬称,《企业破产法》134条仅对金融企业托管有相关规定,比如金信信托的托管等,但对于非金融企业还没有规定。

  “从现实意义来说,上广电的托管就意味着,把被托管方现有的管理权、组织架构、财权等都转移到托管方。”吴冬说,之所以不采取并购的方式,则是考虑到保留被托管方的法律主体地位,并避免托管方陷入“债务黑洞”。

  “这个托管的意思,不是用上海仪电的资产去重组上广电,而是由上海仪电来牵头做一个处置方案,得到上海市政府认可之后,再来组织实施这个方案。”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说,上海仪电扮演的是类似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

  据悉,上海市政府已经为托管做好了一定的资金准备。其预备划拨给上海仪电的资产可能在10亿元以上,“但我初步预计资产处置的总费用需要几十亿,这一块的先期费用只能由上海仪电先垫一部分了”。

  而从吴冬律师之前处理托管相关法律事务的经验看,如果仅仅改变管理方式,是很难挽回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除非大量注资,不然大多数被托管企业还是要走上破产之路。”

   国资调整新思路

  上广电在上海的特殊地位,源于其雄厚的国资背景,以及各股东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控股股东上海汽车(9.84,0.30,3.14%)工业(集团)总公司,以21.04亿元投资占上广电60.91%的股权。上广电股东中另有上海国资委、上海工业投资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等一众国资管理部门和实体公司。

  但上广电此番被托管,并没有由上海国资委出面,也没有花落大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而是由仪电集团独挑大梁。

  “之所以会选中仪电,与上海国资调整的一个思路有关。”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称。

  据记者了解,上海仪电从2005年开始,已经低调地将定位从产业运营型转向资产投资公司,成为上海第四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这个变化亦得到了上 海国资委的认可,并成为其下属的“综合性资产运营平台”。2008年,国资委将上海有色金属集团等企业划拨给上海仪电进行资产重组。

  在这个思路中,上海市国资委计划将“那些剩下的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产业前景不被看好的国有企业集团”,通过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上海仪电等这类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实现资产重组或者国有资产的退出。

  除此之外,上海仪电另两个优势也为上海国资委所看重。其一,其现金流相对充裕,“仪电前两年一直在做资产整合,现金流还是不错的”。

  其二,仪电集团的前身是上海仪表局,上广电原本就是上海仪表局的下属集团,两个集团之间的“知根知底”,也是其托管上广电的主要原因。

  曾被征求托管意见的人士认为,上海国资委由于缺乏处置资产的经验,所以没有直接担任托管人。而大股东上汽集团也同样没有这个意愿。

  在托管之后如何安置现有员工,托管小组并没有给出明确说法。截至发稿时,上广电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均未公告母公司被托管一事。

  最后一根稻草

  上广电深陷债务泥潭,涉及多重内外因素。

  其中之一是上广电于2003年投资近100亿元“豪赌”液晶,引入日本NEC的第五代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生产线。

  “我们05年被请回去参观这个工厂,看到的展示样品都是小尺寸液晶面板,我们当时就问了,大的能不能做。他们回答说,以后能做。我们又问日本的 核心技术转让了没有,他们回答没有。”一位退休的上广电中层管理人员回忆说,这些回答,使得他们对于这条流水线的盈利能力十分怀疑。

  在上广电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广电信息(600637)2009年发布的预亏公告中,提及两个预亏原因——第一,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蔓延到 实体经济,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其次,公司投资的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光电子公司)在2008年出现的重大亏损对公司业绩造成了影响。

  光电子公司正是生产液晶面板的合资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压垮上广电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这也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投资失误。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殿甫曾表示,“液晶面板项目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前期投资巨大。当时在台湾就是依靠 政府扶持才上的项目。”2005年上广电之所以能引入第五代流水线,靠的是银团贷款,现在的问题是上海市政府是否愿意继续扶持这个行业。

  在刚刚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上海建成“两个中心”的内容中,先进制造业占有了一席之地。液晶面板则被包括在先进制造业的范畴中。

  “托管广电之后,不是意味着就不搞光电了。光电还是上海市要发展的产业,只是上广电自身没有能力搞了而已。”接近托管小组的人士说。

  一个月前,上广电正式宣布与国际公司洽谈引入液晶面板的第八代流水线。从此前披露的引进资金来看,其比第五代流水线更为昂贵,需要耗费数百亿元。

  上广电此番被托管,正在其与日本夏普公司洽谈的节骨眼上。托管之后,上广电与夏普的谈判很可能将产生变数。

  如果政府方面决意继续推进这个项目,那上广电还存有一线生机。但如果真要上马,这次由谁来出这笔昂贵的学费?是托管方上海仪电,还是背后的上海国资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4

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稱恆大地產(3333)資不抵債(更新)

美國時間6月20日,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發佈投資報告,宣稱恆大地產(3333)是資不抵債(insolvent),並稱恆大會未來會經常面臨流動風險。他們的研究指出,管理層至少有6處地方不實以掩蓋其真實財務情況,如果按照香椽投資的資料,710億的資產或需撇帳,其實際資產約為負350億。

香椽投資稱,恆大地產賄賂官員,以建立其地皮王國,為掩飾情況,他們不停通過收購及相關的建築活動,成為一個龐大的龐茲騙局(Ponzi Game)。這些計劃包括可靠而持續增長之預付款,資產負債表外的合作計劃及對第三方的保證回報。

恆大的商業計劃是不可持續的,並顯示出持續萎靡的現象。管理層正在努力掩蓋其危險情況,以及不斷轉壞的財務情況。但是,在物業預售情況及價格不斷下降,以及收入及資產誇大下,另外他們表外的保證回報不停又不停的提高即將來臨的債項,香椽指出,他們的十個煲九個蓋的方法快掩不住。

不過,恆大的管理團隊確定需要為他們一連串的失誤面對裁判,由函授高級學位,至眾多巨大的業外投資,導致公司耗費25億美元,在恆大管理層的失德是非常震憾的。詳細內容可以看看報告。

其中,最勁是爆曬同縮的衰野出來:

Less than 12 months later,Hui paid HK$400mm(US$51mm)for a 6,000 square foot house on the Peak(C10 Black's Link) in HK.[2]

Hui paid $66,000 per square foot(US$8,601 per square foot), the highest selling price for an individual home in the area.

According to a report from property agency Central Property,the average price paid for luxury houses on the Peak in 2010 was HK$40,295 per square foot(US$5,199 per square foot).[3]

Hui paid a 65% premium to average prices paid on The Peak;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house was US$31mm and Hui paid US$51mm.[4]

「The transaction was kept as a secret. Hui bought the house through transfer between companies.
The market didn't hear about this transac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uyer dealt with executives
of the developer(New World Development) directly.Even the employees of the developer didn't know about it.」Said an anonymous real estate agent.[5]

香櫞研究在其將近11年的歷史中,發佈了超過110家公司的質疑報告,並在2006年後,才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為2011年做空中概股的主力軍之一,其中中國最成功的一擊是做空東南融通,但此後做空斯凱、泰富電氣和奇虎都未直接成功,甚至在做空斯凱和奇虎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懂中國互聯網」的評價。

Seeking Alpha作者Ian Bezek 在2011年統計了所有當時出現在Citron Research做空名單上的公司近況,內容包括Citron首次發佈報告時的110家的公司公司的股價,以及2011年2月6日當天的股票價格,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做空過的公司已經被摘牌(delisted )。









資料來源:
1. 香櫞研究關於恆大地產的造假的報告
http://www.citronresearch.com/wp-content/uploads/2012/06/Evergrande-Real-Estate-Research.pdf

2.Citron十年做空收穫頗豐 大部分公司遭摘牌
http://news.imeigu.com/a/1323329931778.html

3.雪球網對話Citron老闆安德魯萊福特實錄(中文)
http://news.imeigu.com/a/132338901314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3

財政部報告首提地方政府資不抵債時允許破產 韓超

來源: http://xueqiu.com/1988502028/32966880

財政部報告首提地方政府資不抵債時允許破產
2014-11-13 01:0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者按
  十八大對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戰略部署,對財政改革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據此,財政部組織了六個省的財政廳,對六個重點領域,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進行了探究。
  六個省的報告,均由財政廳廳長任課題組的負責人,具體成員包括廳內主要業務處室處長、地方高校相關專家等構成。
  六個報告的分析框架為,先根據公共財政理論給出基本分析路徑,結合各省實際情況給出現行財政體制中的現狀和問題,再給出具體政策建議。 隨著改革的推進,六大報告中的部分政策建議已經在逐步實現。
  宏觀版將推出系列報道,對這六個報告釋放的財政改革方向進行逐一解讀。
  本報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道
  十八大對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行部署後,財政部開展2013年財政改革與發展重大課題研究工作,布置了六個課題,交由地方財政廳完成。其中,“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構建有效防範財政金融風險的財政政策體系”由湖北省財政廳承擔。
  湖北關於地方債的課題,由湖北省財政廳廳長王文童負責,課題組成員包括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陳誌勇等在內的高校專家,還有湖北省財政廳預算處、績效評價處負責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該課題於去年年底結題,上報財政部。課題報告指出,地方政府性債務質量具有典型順周期性,一旦經濟出現衰退,債務會出現非線性的惡化趨勢。地方政府性債務對地區金融安全的影響集中在市、縣兩級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
  10月初,國務院43號文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意見出臺,有關地方債管理的方向基本明確。近期,財政部也出臺了關於存量債務處理的系列文件,並正在針對存量債務甄別工作進行相關培訓。
  地方債報告作為六大財稅改革報告之一,隨著國家關於地方債管理工作的推進,部分建議已經變成現實,如修訂《預算法》;將地方債納入預算管理、建立信息披露機制等,已經確定為未來改革方向。
  但仍有部分建議,如修訂《擔保法》,研究制定《地方公債法》和《地方政府破產法》;成立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決策機制,建立以項目解繳作為償債準備金主要來源的償債準備金制度等內容,仍然有參考價值。
  地方政府的投資功能2000年以來不斷增強
  報告根據國際債務余額占GDP比重均值,結合具體國家經濟發達程度和地方財政自給度等指標進行回歸分析,測算出我國2009-2015年地方政府性債務合理規模分別為4.68萬億、5.99萬億、7.22萬億、7.95萬億、8.69萬億、9.51萬億、10.40萬億。
  根據審計署的公告,我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中銀行貸款和債券發行規模為9.22萬億元,明顯高於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合理規模。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達到10.88萬億,也超過了上述合理規模。
  雖然既有債務規模已經“超標”,報告指出地方債的形成有其合理性。我國城鎮化進度滯後於工業化,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速,對基礎設施的需求相應提升。按照我國政府間支出責任劃分,基建投入的責任主要在地方。這類項目初期需要大量啟動資金,而地方政府正常的財政收入是均衡的,基建資金需求與地方收入不匹配,迫使地方政府依賴舉債進行建設。
  報告根據統計年鑒中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額度,刨除國家預算內資金,鐵道部的鐵路投資,中央企業對電力、熱力、水的生產和供應之後的投資額度,等同於地方政府債務投入,得到2006年到2011年地方舉債額度分別為2.02萬億、2.21萬億、2.46萬億、3.49、萬億4.26萬億和4.26萬億。
  其中,2008年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後,2009年地方政府基建投入和債務資金均出現快速增長;而隨著2011年國家加大對地方投融資平臺的管理和控制,地方投資沖動有所減弱,使得2011年和2010年地方政府舉債額度大致相當。
  我國經濟增長,投資起到很大作用。據統計局2013年數據,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為43.6萬億元,占當年56.8萬億GDP的比重為76.7%。連續好幾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強調“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但這項關鍵工作似乎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
  報告指出,從投資比重來看,地方政府的投資功能在2000年以來不斷增強,中央項目占全部投資的比重從2000年的23.93%下降到2011年7.21%。
  報告指出,基礎設施項目往往具有初始投資大、受益期限長的特征,如果完全依靠地方當期財政收入投資,會對當期地方財政造成極大壓力,也使得成本和收益在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分布失衡,造成代際之間的分配不公。所以,從代際公平的要求看,以債務融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也具有合理性。
  建議中央不兜底地方債
  課題組調研發現,絕大多數地方官員認為,一旦地方債出問題,為防止地方債“太多而不能倒”和商業銀行“太大而不能倒”,中央政府會出於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的需要而采取“兜底”措施。
  地方債有其合理性,但部分由於地方政府對中央“兜底”的心態,這種“預算軟約束”使得地方債規模膨脹迅速。
  一些財稅專家也表示,2008年4萬億刺激計劃,中央宏觀調控決策,地方政府進行資金配套,加劇了地方債風險的積累,中央政府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國務院43號文明確指出,要硬化預算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根據新修訂通過的《預算法》,只有省級政府在國務院批準額度範圍內進行舉債,且只能通過發行政府債券。
  這在不少財稅專家看來,管理得過於嚴格,地方政府自主權不夠。課題組的成員之一,中南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陳誌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我國財政管理體制不甚完善,管理水平也不夠高的背景下,對地方債發債管理進行嚴格規定,是出於風險防範。但我國城鎮化投資中,負擔最重的是市縣級政府,長遠來看舉債權可能會進一步放開。
  陳誌勇進一步表示,中央明確指出對於地方債不救助、不兜底,強調誰借誰還、風險自擔,也需要配套研究地方政府破產制度,需要有一套類似企業破產的制度安排。政府破產,並不是說政府消失了,而是要對現存的資產進行清算,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既有的債權債務關系如何處理等。
  報告建議健全地方債管理的法律法規。研究制定《地方公債法》,對地方政府舉債的整體資格、報批程序、資金用途、發行規模、上市流通等作出詳細規定,並界定上級部門、各級人大審議批準監督權限。研究制定《地方政府破產法》,從法律上明確地方政府應承擔的債務風險責任,在地方政府資不抵債時,允許地方政府宣告破產,並規定債務重組及債務清償程序,確定上級及中央政府在其中的責任。
  負債大縣數量會上升麽?
  至於地方債風險方面,報告指出由於我國土地、銀行和大型企業都由政府掌控,政府還具有行政規制的權力,產生大範圍地方政府性債務違約的可能性較低。
  根據審計署報告,以債務率(債務余額占當年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和借新還舊率來考量,超過一定風險線的地方政府數量有所增加。如2010年底債務率超過100%的市級政府為78個,到2013年6月底這個數量增加到99個。
  報告指出,層級越低的政府,財政收入中用於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資金占比越高,可靈活支配的財政資金規模越小。因此,若刨除這部分“剛性”支出,債務率超過100%的縣級政府數量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上升。
  除了上述財政風險,還有金融風險。審計署報告顯示,銀行貸款在地方存量債務中占比仍然最大,隨著銀行貸款的收緊,信托貸款、融資租賃、理財產品、BT等變相舉債融資方式湧現。
  報告指出,與銀行貸款相比,信托產品的期限更短、利率更高,不僅增加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還會進一步惡化債務期限搭配,加大再融資風險,給地區金融安全帶來隱患。
  其中,由於縣域經濟總體薄弱,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度不高,財政能力處於弱勢且短期內土地缺乏足夠的開發潛力;而且縣級政府融資平臺數量最多,占全部融資平臺總數的72.4%,但其管理、盈利和資產規模質量相對較差,風險隱患最大。同時,縣級融資平臺貸款主要為當地金融機構、居民,地方政府若違約,會給地方金融機構造成大量不良資產,且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報告推算出,截至2012年底,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中約有40%來自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特別是城商行和農商行。報告指出,地方政府作為這些銀行的主要股東,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比率更高,這類銀行資產規模有限,抗風險能力較差,受地方政府幹預較多,可能成為未來金融風險高發領域和爆發點。
  完善償債準備金制度
  報告指出,債務管理應該遵守“黃金規則”和“可持續規則”。前者要求地方債只能用於資本性支出,不能用於經常性支出;後者要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和當年償債額等指標占政府收入比重都必須控制在一個穩定和審慎的水平下。這些在新《預算法》中都有相關規定。
  對於債務決策管理機制上,報告建議建立由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及權威專家組成的管理決策機構;同時還要建立地方債資金管理機構,用於統籌協調債務資金管理,跟蹤審核債務資金使用情況。
  課題組調研發現,絕大多數城市均有明確的償債準備金計提規定,但很多城市均存在計提不足的現象。報告認為,未來應該確定項目解繳作為償債準備金的主要來源,以保障償債準備金籌資渠道的穩定性和對應性。
  陳誌勇表示,所謂項目解繳,是指項目運行產生的資金流,如一個公路項目,可能會產生收費收入,應該從收費收入中計提部分用作償債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86

粵傳媒:控股子公司香榭麗嚴重資不抵債 擬申請破產

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之控股子公司上海香榭麗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擬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的議案》, 同意公司之控股子公司上海香榭麗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作為債務人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該議案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上海香榭麗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7月 4日 。目前註冊資本20,100.00萬元,其中粵傳媒出資19,819.78萬元,出資比例98.61%,廣州日報新媒體有限公司出資280.22萬元,出資比例1.39%。

截止 2016 年 8 月 17 日,由香榭麗公司提供其涉及的 78 宗訴訟及仲裁案件,其中 68 宗訴訟及仲裁案件的被告為香榭麗公司或連帶起訴香榭麗公司總經理葉玫,請求被告支付標的金額、違約金、賠償金及訴訟費總計 181,494,175.56 元。香榭麗公司作為原告的訴訟案件10 起,訴訟請求被告支付標的金額、違約金等總計 1,895,267.75 元。

香榭麗今年前7月凈利為-2.28億元,截至7月末的資產總額1.2億元,負債總額3.39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2.18億元,出現嚴重資不抵債。

一旦香榭麗進入破產程序,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並報表範圍,預計公司2016年度合並報表凈利潤將出現較大變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22

從資不抵債到扭虧 中國二重成國企重整改革樣本

作為本輪國企改革中最先開始脫困重整的“僵屍企業”,歷經國務院國資委和母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三年的“刮骨療傷”,中國二重(下稱“二重”)在今年已實現扭虧為盈。

第一財經近日獲悉,2016年二重預計實現營業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40%;預計實現利潤總額4.8億元,同比增利25.1億元。但在2014年時,這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有企業卻正走在生死邊緣。

“如果按照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標準,三年前的中國二重就是一個典型的‘僵屍企業’。”二重副董事長、黨委書記劉祖晴對第一財經稱。

而如何三年時間由資不抵債到扭虧,概括而言有債務重組、主動退市和結構性減員增效三招。

一百多億的債務重組

從2011年開始,二重接連出現巨額虧損。至2014年底,其資產負債率高達134%,企業已資不抵債。同時,旗下上市公司二重重裝連續四年虧損面臨退市。

“掙錢不賺錢、越幹活越虧”。當時的二重既有巨額債務壓身,又因經營機制老化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還有“三供一業”的歷史包袱沒解決,幾乎集中了國企改革面臨的所有棘手狀況,解決好二重就幾乎能解決其他企業的所有問題。

為探出新路,在獲國務院批複後,2013年7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親自操刀,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與二重實施聯合重組。

三年時間內,國機集團按照國務院配合國資委的要求,連施“外科手術”與“內科手術”,用了六個大招就讓二重重生,而這其中的一些思路和細節值得其他企業改革借鑒。

劉祖晴稱,第一招也是最困難的一招,即債務重組,“一百多億的債務重組,應該是當時資本市場上最受矚目的項目”。

劉祖晴並不諱言,二重最初也考慮過走政府批準的債務重組方式,但他稱,國機集團經過反複考量,認為這並非政府所希望的市場化改革道路。若企業不從根本上重整,看似簡單易行的行政重組無異於“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會留有後患。所以最後選擇了市場化的司法重整。

債務司法預重整以往常見諸歐美,國內只是近幾年開始才少有嘗試,連負責受理的德陽中院都將這一案件列為當年的司法創新項目。但歸根到底,司法預重整就是司法平臺上通過協商達到各方互相理解和利益平衡。

司法預重整也並非簡單的債轉股,對於有嚴格現金和盈利考核的銀行來說,只轉股不能解決資金回收問題。

於是,歷時近一年,經過與近二十家債權銀行艱苦磋商四十余次,最終達成多方認可的“以股抵債+現金償還+保留債務”的綜合受償方案。其間,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將五大國有銀行的主要領導都邀請到德陽的二重廠區,宣講解釋二重的改革方案,回答保證國機集團對二重債務的資金支持,真正讓債權方看到企業有持續現金流,才能換取銀行認可。

最大的債權人中國農業銀行德陽市分行行長朱波對媒體說,通過現金清償、留債、以股抵債等多種方式,金融債權清償率達到100%,同時極大地降低了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這在全國都是罕見的。

主動退市+減員增效

第二招則是主動退市。用劉祖晴的話說,因為當時的條件不允許同時處理上市公司保殼和債務重整兩大問題,因此主動退市反而為企業處理債務鎖定了風險、提供了環境。采取主動退市,不僅為企業改革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也極大避免了強制退市後可能帶來的風險。

通過先後采取全面要約收購、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二重重裝2015年圓滿完成主動退市,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退市改革的首個成功案例。

第三招是結構性減員增效。原來用工人數從1.5萬人減少到7631人,降幅近五成。但企業核心人才庫內的2000人在薪酬、崗位、待遇均保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骨幹職工流失率控制在10%以內。

“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核心問題解決後,加快資產盤活、加強開拓國機集團內部子企業同二重間的資源市場互補、補短板來改革公司治理機制和商業模式這三招,則充實了二重扭虧的後續力量。

按照同銀行協商的方案,二重在債務重整和改革後將繼續經營恢複企業競爭力,這是給債權方的保證之一。為了給未來良好運轉做準備,劉祖晴對記者說,上述改革實施時二重的正常生產一直沒有停,這也是本次改革的一個亮點。“任洪斌董事長明確要求,只要是為促進二重的業務發展所需資金就全力支持,確保了企業的可持續性。”

改革之後,劉祖晴透露,明年國機集團將以二重重裝為平臺,將集團內重裝資源整合,打造新的高端重型裝備板塊國機重裝,並進一步謀求重新上市。

國機集團有關人士還對第一財經談到了一個改革細節。

今年年初,任洪斌專門到二重現場辦公時,曾在大會上為二重職工宣讀兩篇可能在今年年底發布的新聞稿:第一篇是二重改革成功、實現收入和利潤雙超,第二篇是二重改革失敗、2016年再次難逃虧損厄運。

“我們現在描繪的未來是哪一種?毋庸置疑,在座的所有人都會選答案一。但聽完第二篇新聞稿後,大家是不是感到句句都打在心頭?”任洪斌當時說,“我相信,沒有人希望是第二個答案”。

開弓沒有回頭箭,同二重的改革類似,新一輪國企改革需要的正是使命必達。當國企改革繼續成為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時,除了眾誌成城、背水一戰實際上已經沒有別的退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65

京牌小客車使用權可抵債 法院目前已處置12輛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07/1125326.html

_____2017-07-07___93713.thumb_head

京牌小客車使用權可抵債

法院目前已處置12輛車其中3輛車6年使用權抵77萬元欠款 價格期限由當事人協商。

繼帶牌拍賣後,北京法院對京牌小客車又有了新的處置手段。日前,北京一中院在執行辦案過程中查封、扣押了一定數量的京牌小客車,如果按照傳統的拍賣方式處置,這些小客車將面臨處置周期長、財產變現慢等問題,小客車的價值也會受到貶損。經過辦案實踐,一中院探索了新的執行方式,在不轉讓車輛所有權的情況下,以車輛使用權抵償債務。

12輛汽車被“以用抵債”

宏氏公司欠航氏公司77萬元,在兩家公司仲裁一案執行過程中,法院查明宏氏公司因經營困難,除了有3輛機動車可供執行外,名下無任何可供執行財產。

昨天上午,申請人航氏公司和被執行人宏氏公司來到法院,以宏氏公司名下3輛車6年的使用權作價抵償債務簽訂和解協議。在簽約前,法官特別就協議中車輛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費用等問題進行了提醒,並要求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中作出明確。在執行法官的協調、指導下,77萬元的債務最終通過“以用抵債”的方式實現。

除了宏氏公司和航氏公司外,昨天還有另外一起案件的當事人也以相同的方式簽訂了和解協議。在王強(化名)與納氏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北京高院終審判決生效後,因納氏公司沒有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王強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執行。

執行中,北京一中院對納氏公司的財產狀況進行了查詢。經查,納氏公司名下沒有銀行存款,也沒有不動產登記,該公司名下有車輛登記記錄,法院依法進行了查封,並實際扣押了一輛京牌阿爾法黑色小型普通客車一輛。經評估,這輛車價值人民幣60萬元。

雙方當事人向法院申請以車輛抵償債務。在執行法官的協調、指導下,案件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將該車6年的使用權折抵60萬元的債務;對於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費用,也在和解協議中一並作出規定。

據了解,一中院已通過這種方式處置了12輛小汽車。

“以用抵債”系有權折價

據北京市一中院副院長馬來客介紹,北京一中院辦案實踐發現,雙方當事人向法院提出以車輛所有權抵債請求的情形屢見不鮮,被執行人希望盡快以京牌小客車抵債從而免除債務拖累、申請人希望盡快實現債權的願意十分強烈。但直接以車輛所有權抵債、將車輛帶牌作價過戶至申請人名下,明顯與現行政策相抵觸,因而不具有可行性。對於當事人提出的這種訴求,一中院會明確告知他們在法律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而有的案件當事人在雙方磋商的過程中,則提出了一種不轉讓小客車所有權、僅轉讓使用權並以使用權收益抵償債務的方案,請求法院準許。

馬來客說,按照傳統的拍賣方式處置,依照現行法律和政策要求,將面臨處置周期長、財產變現慢的問題,小客車的價值也不可避免的將因此受到貶損。一中院經過論證,摸索出“京牌小客車以用抵債”的新型處置方式,雙方當事人自願協商簽署執行和解協議,將小客車使用權益作為執行標的予以折價,同時約定雙方權利義務及風險分擔,最大限度地消解機動車限購政策對京牌小客車司法處置的影響,充分保障和提升司法查封小客車的使用價值與變現價值。

當事人協商決定使用期限

據介紹,“以用抵債”的具體做法,首先是以執行和解制度為依據,充分尊重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是否願意抵債、以何種價值抵債、使用權轉移期限、車輛年檢等手續如何處理等問題,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確定。

在簽訂協議前,法官會主動釋明,提醒當事人依法完善和解協議,包括和解協議中關於風險和責任的劃分等問題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車輛必須符合交通管理部門關於車輛上路的所有要求;雙方對於如何使用車輛的規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並提醒、監督當事人務必將上述內容作為必備條款納入和解協議之中。

需要註意的是,在簽訂“以用抵債”後,法院不會解除對車輛的司法查封,會提醒申請人辦理抵押登記,充分保障申請人權益。為避免申請人因車輛被另案查封、或者被執行人擅自將車輛抵押給第三人而遭受損失,法院在雙方轉移車輛使用權後並不解除對車輛的登記查封,而且提醒申請人辦理抵押登記,確保其合法權益不受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45

樂視網:已與賈躍亭及其關聯方達成三項抵債方案

樂視網4月11日發布公告稱,與睿賈躍亭及其關聯方存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關聯欠款。截至2017年12月31日,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關聯欠款余額為700099.54萬元(上述財務數據未經審計,最終以審計值為準)。

針對非上市體系關聯公司的債務問題,公司已與債務方達成以下三項抵債方案:

(1)樂帕持有樂視金融100%股權,樂帕已與公司下屬子公司新樂視智家簽署了零對價的股份轉讓協議,股權結構上樂視金融成為了新樂視智家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已聘請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樂視金融股權進行評估,將參考估值結果確定以資抵債金額,暫按14.00億元作為估值結果。

(2)樂視控股以持有新樂視智家的股權進行質押,為新樂視智家取得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貸款合計11億元,現階段對樂視控股質押的股權即將進入司法拍賣程序,拍賣所得資金用以償還非上市體系關聯公司欠款。

(3)新樂視智家以9290.00萬元價格以資抵債受讓樂視電子商務經營的網站(樂視商城)及相關資源、知識產權等資產。

此外,公司正在積極與樂視非上市體系進行協調,責成關聯方切實解決上市公司對非上市體系公司因歷史關聯交易形成的關聯應收款,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98

東北電氣資不抵債,A股“鐵公雞”已到懸崖邊

連續兩年虧損之後,東北電氣已逼近“資不抵債”的邊緣。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查閱發現,東北電氣除了經營狀況面臨困難之外,其債務狀況也十分不理想。東北電氣在A股上市平臺*ST東電(000585.SZ)最新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165.75%,相較於2017年年報的163.56%又有增加,按照一般定義,東北電氣已經進入“資不抵債”的危險境地。目前東方電氣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不在正常的範圍區間,顯示公司償債能力正在承壓。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稱,截至2017年底*ST東電負債總額超過資產總額1.95億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2.3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1.99億元。同時公司面臨的已決訴訟的賠償金額還有2.72 億元。

事實上每隔幾年,地處遼寧的東北電氣就要“披星戴帽”,其上市名稱也多次在東北電氣和*ST東電之間切換,而今年東北電氣再度吹響“保殼”沖鋒號。

據其3月29日晚披露的年報,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299萬元,同比減少3053萬元;凈利潤虧損3.98億元。東北電氣已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且2017年年末凈資產為負值。按照相關規定,深交所將對東北電氣A股上市平臺*ST東電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而公司也將在2018年打響“保殼戰”。根據相關規定,*ST東電也被調出港股通股票名單。第一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東北電氣,截至記者發稿時,電話無人接聽。

東北電氣接連遇到經營困局與當下的行業環境不無關系,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2017年國網投資額近幾年來首次下滑,對應輸電設備招標量縮減,板塊景氣度較低。長江證券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經營數據來看,2017 年和2018年一季度環節營業收入分別下滑3.5%和2.5%,此外兩個時期內期間費用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上升,拖累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降幅分別擴大至13.0%和46.5%。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東北電氣的主營業務為電氣機械及器械制造,營業收入占比達到98.17%。因此東北電氣受到行業基本面波及從而出現經營困局並不難理解。

雖然固守主業,但顯然東北電氣並未很好地守住自己的“江山”。目前東北電氣在行業中的地位可以說是江河日下,總市值僅為16.27億元,在整個輸變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104位,營業收入也排在行業末位,2018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僅為475.6萬元,相較於行業龍頭特變電工,僅為其營業收入的5.93%。

近半年來*ST東電市場表現

記者註意到,東北電氣之所以盤子越來越小,除了經營不斷萎縮之外,也與其在2001年虧損時,就開始賣資產保殼有關。十幾年間,相繼完全或部分出售了沈陽變壓器有限公司、錦州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的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5

加多寶集團資不抵債?中弘股份堅稱經營數據源自加多寶

加多寶集團擬馳援中弘股份債務重組一事是真是假,在深交所的連番“施壓”下,8月28日夜間中弘股份(000979.SZ)終於發布公告進行澄清。然而,在這份公告上,中弘股份堅決稱《債務重組及經營托管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在各方見證下簽署, 需要公司和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章的部分經協議各方同意以傳簽的方式進行,公司認為協議的簽署合法合規、真實有效。

中弘股份澄清公告部分內容

中弘股份表示,根據加多寶集團提供的委任書,加多寶集團實際控制人陳鴻道委任黃偉清為加多寶集團首席執行官,黃偉清負責加多寶集團對外一起事務。

8月27日晚間,正陷入債務危機的中弘股份發布公告稱找到“白衣騎士”,加多寶集團與深圳銀誼資本擬參與上市公司債務重組,並擇機將各自相關主業的優質資產註入到上市公司中。在利好消息助推下,8月28日早間,中弘股份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瞬間漲停。但很快,市場還未醒神之際,加多寶集團公開辟謠否認簽署上述協議,並否認授權給黃偉清。隨之而來,中弘股份盤中股價被迫臨時停牌,直到午後收盤。

中弘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協議中關於流動性資金支持和資產註入等核心條款對於協議各方不具有實質性約束力,鑒於加多寶集團發表的聲明, 導致該協議事實上已經終止或隨時可能終止。公司對於加多寶集團不與公司溝通擅自發表的聲明深表遺憾和無奈,不排除加多寶集團在進一步核實後繼續發出其他聲明,但基於公司目前了解的情況和公司在本協議簽署中所處的地位,公司認為加多寶集團的後續聲明不會改變本協議對各方無實質性約束力的事實。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引起軒然大波的,其實不只是加多寶集團是否要馳援中弘股份一事,還有中弘股份披露的系列加多寶經營數據。令外界意想不到的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加多寶集團已處於資不抵債狀況,凈資產為負3.4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僅有70.02億元,凈利潤也虧損5.83億元。

對於上述這份經營數據,加多寶8月28日早間的辟謠聲明中卻稱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中弘股份目前澄清稱,加多寶集團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由加多寶集團提供給公司,公司已在公告中如實作出披露。

按照深交所的規定,中弘股份股票將在8月29日重新複牌。對於中弘股份而言,公司除了自身債務危機外,還要面對退市危機。公司股票已連續10個交易日(2018 年 8 月 15 日-28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 1 元)。按照深交所規定,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深圳證券交易所有權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