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廈門限購前夜:有人淩晨排隊取號,有人打飛的、趕火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03/1035864.html

01.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婷

8月26日,廈門土地拍賣會拍下史上最高樓面地價,8月31日廈門政府宣布將正式啟動限購政策。

與許多宣布限購後出現購房潮的城市一樣,將與9月5日重啟限購的廈門近日迎來了二手房單日成交量的新高。

 

外地購房者打飛的來買房

“9月1日中介早晨6點排隊取號,有人從東北打“飛的”趕來廈門過戶只為趕上樓市限購的末班車,到了9月2日早晨6點已經太遲,淩晨4時就有中介在市政服務中心排隊取號了。”這是廈門當地媒體《海峽導報》對這兩日廈門樓市交易的“瘋狂”現象的描述。

“這幾日很多外地的購房者打飛的、趕火車來買房。” 廈門市房產中介協會副會長郭忠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31日廈門限購政策發布之後,不少購房者都趕在 “大限”(9月5日實施)來臨前最後兩個工作日完成交易。

根據廈門國土資源房產管理局官方統計數據顯示,9月2日,廈門當日二手房成交達到了781套,成交面積為68192.87平方米。其中,二手住宅成交705套,成交面積為62433.29平方米。

此前廈門在今年“4.22”土拍“地王”等因素影響一度創下了二手房單日成交664套的紀錄。而受到限購政策影響,9月1日、2日兩天二手住宅成交量共計達到1105套。

據廈門房地產聯合網報道,“9月2日是廈門限購新政實施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廈門行政服務中心再掀過戶狂潮。有人在今天淩晨2、3點鐘就到行政服務中心排隊取號,行政服務中心從上午開始就全面“淪陷”。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下午。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二手房過戶大廳內多個業務辦理窗口等待人數突破200人。”

不過,郭忠宗強調,這兩天完成的交易大部分都是都是之前談好的交易,如果業主手中房產證還未解除抵押的這兩日是來不及交易的。

據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網站公示的數據,截至9月2日23:30分,廈門全市在售樓盤總數僅有856套,可售住宅套數為13224套,可售住宅面積為194.9247萬平米。

另據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廈門二手房成交量全面超越新房,上半年住宅成交346.21萬平方米、34286套,超過去年同期的兩倍。此外,廈門房價一度經歷了3個多月的猛漲,從4月直到6月,不少二手房每平米平均上漲了1萬多元。

不過,郭忠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7月15日的限貸政策再到9月5日的限購政策,2月間,兩大調控政策的出臺對於二手房買賣雙方的心理預期有較大影響,目前廈門二手房價格漲幅進入相對平穩期。

高價車位捆綁銷售,一手房“變相漲價”

二手房成交爆表,一手房漲你沒商量。

據《海峽導報》報道,位於同安濱海西大道的保利叁仟棟項目,昨天(2號)早上8時加推40余套房源。想要買房的條件就是,捆綁購買車位,一個50萬元。這次認購,已經沒有任何的優惠政策。而位於同安區的商品房車位,一個20萬元已經算貴了。如此“變相漲價”,相當於每平方米直接漲價差不多4千元。

據記者獲悉,在4月22日廈門土拍新地王的作用下,甚至出現了不少新盤一夜跳漲6000的現象。隨後,廈門政府暗中出臺了“限價令”,而上述捆綁車位銷售的辦法也是不少開發商“變相漲價”的方式。

廈門均和房地產土地評估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崎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由於6月26日廈門土地拍賣的新地王影響,促使廈門政府出臺了更為嚴厲的限購政策,然而據其觀察,在此前7月15日廈門限貸政策出臺之後的一周時間,廈門樓市成交量至少跌去了70%,而限購政策的實施可以預期接下來對市場成交量將會有較大影響。

不過王琦認為調控政策將對房價快速上漲發揮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後市房價走勢仍然難以撼動。6月26日當天誕生的廈門翔安區新地王樓面價價達到3.8萬/平方米,對比目前周邊房價目前均價不過2萬多,使得後市普遍對於未來房價走高預期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王琦認為,由於調控政策的出臺,或對6月26日當日的地王項目後續開發造成一定的影響。

  • 每日經濟新聞
  • 曾建輝
  • 李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0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94

    優步要上天?10年內讓你“打飛的”上下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30/1048826.html

    想不想當“空中飛人”,天天“打飛的”上下班?美國優步公司大膽預測,10年內這一想法將成為現實。

    這家打車軟件開發商27日公布一份長達98頁的白皮書,描繪了未來“打飛的”上下班的美好圖景,並對可行性進行評估。

    法新社報道,報告的兩名作者、優步產品開發負責人傑夫·霍爾登和產品經理尼基爾·戈爾認為,優步空中交通將利用三維空域,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它與城市通過摩天大樓拓展空間的做法類似。可垂直起降的小型電動飛機將搭建起城郊之間快速、可靠的交通網絡,並最終實現城際空中交通。

    過去幾十年來,可垂直起降飛機一直是美國飛機制造商、軍方、國家航空航天局和聯邦航空局的研究對象。優步報告認為,最新技術已經可以制造出這種兼具零排放、零噪音等優點的電動飛機。這家目前致力於探索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說,未來的“空中”的士最終也可能實現全自動化。

    不過,要讓這一近乎科幻的想法成為現實,優步面臨多重挑戰,比如,如何提高“飛的”的性價比?如何訓練飛行員、通過監管機構批準?霍爾登則認為,最大的困難在於城市是否能夠提供充足的飛機起降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27

    銀聯為香港保險“設卡”,難阻內地客“打飛的”買單

    記者 楊倩雯 發自上海

    “這兩天忙死了。”一名香港大型保險公司代理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10月28日,上周五的晚間,原本應該下班的香港保險公司內仍然人頭攢動。這些人來自內地,都是聽到一則“消息”之後,蜂擁前往香港保險公司趕“末班車”。

    這則消息就是從10月29日零時起,境內銀聯卡無法再用來支付香港人壽險的保費了。銀聯國際在當天深夜23時20分發表聲明“辟謠”,稱並未停止境外保險類商戶的銀聯卡支付服務,但按照監管政策要求,境內發行的銀聯卡僅可進行個人旅遊、消費類支付,不得用於資本和金融項目交易。一句話,就是對投資險和壽險等“設卡”。銀聯國際還表示,這只是重申之前的監管規定。

    盡管如此,即便錯過了28日晚間的“末班車”,本著對今後監管可能繼續趨嚴的擔憂,剛剛過去的周六和周日,仍然有大批內地投保人“打飛的”前往香港,聚在幾家著名保險公司內排隊投保。“這當中還有從上海、北京等地特地飛來購買香港保險的內地客戶。”

    “他們普遍擔心未來監管政策會進一步收緊——現在雖不能用銀聯卡,還能用其他方式來付款,以後就難說了。” 另一名香港保險公司代理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大批廣東客戶趕“末班車”

    28日下午,一則消息在香港保險圈流傳開來:中國銀聯將於10月29日淩晨0點起,全面暫停以銀聯為支付渠道繳納香港保險保費。

    經本報與香港多家保險公司確認,證實10月29日開始銀聯卡支付保費確實被暫停。“首次投保和續期保費都不能用銀聯卡來刷卡了。”上述香港保險代理人稱。

    事實上,消息傳出當天,香港保險公司已經被聞風而至的內地投保者擠得滿滿當當。

    “我們公司28日營業至晚上12點。客戶們說29日就刷不了銀聯卡了,得趕在之前買掉。這些第一時間來公司排隊買保險的一些是廣東地區的客戶,還有一些是已經抵港但本來準備29日或30日再來簽單的客戶。”上述香港保險代理人表示。

    10月29日,銀聯國際發出正式聲明,表示這是重申之前的規定。“近期,我們通過商戶交易監測發現,部分境外保險類商戶存在單卡單商戶多筆交易量激增的情況。為進一步規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近日,我們發布《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下稱《指引》),重申相關監管要求及業務規則,保證境內銀聯卡在境外的合規使用。我們將繼續在監管政策框架內提供境外保險類商戶的銀聯卡支付服務。”

    據了解,《指引》目前在香港地區試行。其中規定,境內居民在境外購買與意外、疾病等旅遊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時,可以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項目嚴禁使用銀聯卡支付。且嚴格落實外匯政策規定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單筆交易不超過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幣的消費金額限制。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很少有內地投保人會在香港購買意外、短期疾病等險種,而被內地投保者所青睞的分紅型重疾險、教育金等理財型保險,則將跟銀聯卡“說再見”。

    也有內地投保人對記者表示:“本來考慮買香港保險的,但現在政策風險尚不明朗,可能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步步收緊:還有什麽“漏洞”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針對內地赴港投保的支付渠道已多次收緊,多個原來暢通的渠道受限或關閉。

    2月初,中國銀聯及外管局重申了對境外保險類商戶單筆刷卡限額5000美元的政策。隨後,記者了解到,部分保險公司通過銀聯刷卡甚至有5萬美元這一“天花板限制”;3月,被一些香港保險公司使用的用來繞開銀聯對於大額保單限制的第三方支付通道也被暫停。而這些限制也被市場解讀為監管層對購買香港大額保單造成資本外流的收緊措施。

    不過,在之前的5000美元限制條件下,部分保險公司仍然允許投保人采用多卡、分單刷卡的方式,以規避監管。而現在,這一“漏洞”也被嚴加管制。

    “這對我們保險中介及香港保險公司的內地業務確實會有影響,尤其是限制了那些使用銀聯來‘粗暴’轉移資產的。”一名香港保險中介對記者表示。

    在層層的支付限制下,未投保的還能“用腳投票”,那麽已經購買香港保險的內地投保人就面臨續保問題。畢竟,在購買保單之後的前幾年如果要退保,損失巨大。

    “得知消息我就擔心我的續保問題,第一時間咨詢了自己的代理人。”一名已購買了香港保險的內地投保人李想(化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根據記者多方采訪,發現這些限制對於大額保單影響較大,但一般中產階層購買的重疾險等,除了銀聯通道外,還有多種方法可以繳納保費。

    例如,攜帶現金赴港繳費,或者在香港開設個人銀行戶口之後進行匯款,攜帶支票,使用維薩(Visa)或萬事達卡(Mastercard)進行支付,以及轉賬至代理人處進行代繳費,都能解決繳費問題,不過在金額上都需遵守相關外匯限額規定。

    但值得註意的是,轉賬至代理人處進行繳費,道德風險較高。

    而關於現在是否可以用Visa或Mastercard支付,也還沒有統一的口徑。有香港保險中介告訴記者,目前還可以用上述兩個發卡機構的卡付款,但需要支付1.5%左右的手續費;也有香港保險公司代理人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可用。

    而對於大額保單的續費,上述香港保險中介表示,可以將保費分批轉賬至香港,如突破換匯限制,則可嘗試借用他人換匯額度。但據記者了解,內地銀行在借用他人換匯額度等方面早已加強監管。

    切勿盲目跟風

    從2月初至今,內地赴香港購買保險的限制逐步加碼,不過似乎並未減弱內地投保人赴港投保的熱情。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客戶在香港貢獻的新單保費收入為301億港元,占全港815億港元的個人業務新單保費比例為37%,額度和比例雙雙再創新高。

    一名香港保險精算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在人民幣貶值的態勢下,內地客戶配置美元資產的熱情高漲無可厚非。但同時,每次一有限制消息出來,一些香港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就會進行一番“炒作”,推漲內地投保客赴港投保熱情,造成“人滿為患”的現象。

    香港保單在近期頗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人民幣貶值預期。一方面,一些投保人開始主動選擇配置外幣資產;另一方面,大額保單層出不窮,也和部分人利用香港保單這一途徑進行資產轉移有關。同時,香港保單還有避債避稅的功能,因此受到不少高凈值人群歡迎。

    不可否認的是,熱潮之下一些投保人“盲目跟風”,並沒有清楚了解風險。對此,保監會在4月末發出《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提示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以及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等多項風險。

    針對赴港投保熱潮,保監會前副主席周延禮在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匯率波動是短期因素,而壽險產品則是幾十年的,在投保期間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