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市場老手柯孟聰》每日手繪 K線 摸頭、抓底來回操作 妙用寶塔線賺主升段 縱橫股海三十年

2015-05-18  TWM

每日在方格紙記錄大盤K線與成交量,二十五年如一日,股海老手柯孟聰,坐看台股暴漲暴落,他如何克服恐懼與貪婪的心魔,為自己賺到持盈保泰的股市人生,且聽他的心路歷程。

撰文•謝富旭、黃瑋瑜

拿過社區歌唱比賽冠軍的永豐金證券台北忠孝分公司副總經理柯孟聰,總喜歡在每年公司尾牙時大展歌喉,高唱一曲台語經典歌曲《堅持》(原唱者為台語歌手翁立友),因為,沒有人比他更能體會《堅持》的深意了!

二十五年來,大盤收盤後,柯孟聰總是一筆一畫地畫下當日K棒、成交量;過一段時間,再把各條重要均線如十日線、月線、季線、年線串連起來。看著泛黃方格紙上的K線與均線,他有感而發:「朋友跟我說,全台灣只有兩個人做長達二十年以上的手繪K線紀錄還保留下來,我應該是其中之一吧?」

必殺技:手繪K線

養出摸頭、抓底功力,賺到二○○九年大反彈看到這裡,不少讀者可能會質疑:每日手繪K線真的會賺大錢嗎?我們也向柯孟聰提出疑問。他不疾不徐地說:「我除了二○○一年崩盤摔了那跤不輕外,靠著每日手繪K線所培養出的摸頭、抓底的技術分析功力,讓我躲開了後來大大小小的殺盤與崩盤,更躲開了金融海嘯的重擊與一一年第一次歐債危機的小崩盤,而且還抓到幾次的底部翻揚買點。」在股市投資資歷長達近三十年的柯孟聰,第一次買股票是在研究所求學時,但是,第一次進出號子卻早在小學時期。小學就跟著親戚進出號子的他,每當親戚大賺時,就帶著他吃山珍海味。柯孟聰回味說:「有一次,親戚帶我去吃台北市中山堂附近一家港式飲茶餐廳的腸粉,那種滑嫩口感的滋味,迄今令我念念不忘!啊,原來這就是股票賺錢的滋味。」那時,他聽親戚說做一檔股票就可以賺一棟房子,甚至股市裡一天賺的錢,等於當時上班族辛苦工作一年的薪水,牽動他從小就想要入行的決心。直到他考上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就讀時,開始把兼家教的錢投入股市,而且獲利頗豐,雖然還只是學生身分,就已經買了一輛二手車作為代步工具。

在研究所開始做股票時,剛好是一九八六年股市開始飆漲的多頭年代,但不到四年,台股又遇崩盤,更激起他想要征服股海的熱情,於是出社會後,就進入當時設有研究部的萬盛證券當研究員;從此與證券業結下不解之緣,更開始每日繪製K線的習慣。

柯孟聰指著貼在辦公室牆上手繪的台股大盤走勢K線圖說:「親手繪製對指數的脈動更能深刻掌握,畫線的同時,心中也會浮現操作戰略。」「因為是親手繪製,你更能清楚發覺何時有頭部危險,何時有築底的味道,即時察覺技術面上的關鍵性轉折,像是繪出巨量長黑棒時,就要觀察是否有頭部訊號,再看均線的支撐以及是否為空頭排列,在操作上也就會更加小心。」舉例來說,在一一年八月加權指數從八六○○點跌到六六○九點時,表面看似乎是空頭市場,但他發現各條均線開始糾結,一二年一月三十日畫到一個關鍵的跳空缺口扭轉了空頭局面,讓他即時地修正由空作多,反而做出一番好成績。

柯孟聰運用手繪K線的扎實技術分析來判斷大勢多空,這套方法可說是他航行股海的一具羅盤,讓船隻(資金)能趁著順風時(多頭)加速前進,逆風時收起風帆,讓船身保持更加平穩。然而,要在股海中捕到大魚,光靠羅盤還不夠,還要有一支韌性強勁的釣竿,他的釣竿就是寶塔線的運用。

「遇到機會來時,要像鱷魚般緊咬不放;遇到危機來時,要像蜥蜴般果決地斷尾求生。」這句話是柯孟聰銘記在心、並時時以此自我勉勵的投資格言。

財富貴人:周寶塔線

沒買在最低點、沒賣在最高點,卻吃到「魚身」柯孟聰在《經濟日報》等主要財經媒體寫過不少股市分析文章,大多以技術面分析為主,但他坦言,真正能讓他賺到大錢的是長期投資,如早期的聯電、遠紡(已改名為遠東新);近幾年的生技股,如永信、杏輝、雃博;金融海嘯時買進的中信金;去年買進的重點持股華航等。

柯孟聰說,支撐他能長期抱牢一檔股票的原因,基本面雖是重要原因,但是寶塔線這個技術指標才是關鍵角色。如果某檔他決定要長期持有的股票,只要是周線圖的寶塔線不翻黑,他就死抱不賣。寶塔線心法,總是讓他賺足整個波段。

簡單來說,如果把周線圖的寶塔線參數設定為三,當周的最高價比三周前的最高價還高時,寶塔線就為紅棒;但若是當周的收盤價比三周前的最低價還低,寶塔線就畫成黑棒。

柯孟聰說,寶塔線不適合在盤整格局中使用,只適合在明確的漲勢或跌勢中。以他在去年十月,基於國際油價大跌時,買進的華航來說,他判斷油價下跌是個至少持續一年的趨勢,華航股價強勢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因油料成本大降,獲利可望大增),也會是長期性趨勢,所以以十元買進華航的當下,他就把它視為長線投資標的。

「看周寶塔線,對於讓你堅持長抱一檔強勢股有很大的妙用,它或許不能買在最低點,也不能賣在最高點,卻能賺到主升段行情,就如同吃一條魚,雖吃不到魚頭與魚尾,卻能吃到肥美的魚身!」盯著周寶塔線操作,柯孟聰手上的華航抱了四個月之久,才在周寶塔線第一次翻黑時的十五元價位出脫一大部分,獲利五○%,目前他還有數張華航做短線操作之用。

柯孟聰指出,寶塔線可說是他生命中的貴人,因為它,選中的強勢股才抱得牢。他清楚記得,一九九七年他基於大哥大執照開放投資遠紡(遠傳母公司),大賺數倍,買了第一輛進口車Honda第一代X-Trail,就是寶塔線的功勞;聯電能從三十幾元抱到一百五十幾元,也是拜寶塔線之賜;永信、杏輝、雃博、邦特等生技股能賺到五○%至一倍的利潤,也都是靠寶塔線。

不過,柯孟聰從小也常看到身旁的親戚朋友,在多頭時期一擲千金面不改色,卻又在崩盤時,輸光家產窮困潦倒的故事。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亞聚陳」這名老主力,亞聚陳以七十萬元本錢,竟在股市滾出五十幾億元的身價;最後卻因疏於風險控管,在短短兩星期內散盡家產。

「我聽到、看到太多人在股市樓起樓塌的故事,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再怎麼看好的盤,我一定保留三成以上的現金部位,而且,操作的資金中,也一定會有三成進行短線操作,隨時準備撤出市場。」他說。

多年來,柯孟聰有一套「擰毛巾理論」作為資金控管指導原則。就是利用手中的強勢股「抱長做短」。比如,他買進某檔股票一百張,打算長期持有,但他會拿出三十張作短線交易,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滿足自己做短線的需求,有助於其他七成長線股票抱得更牢。第二、短線部位可馬上賣變成現金,操作得宜的話,還可擰回更多現金回來。

這種擰回現金放入口袋的方法,比較適合在多頭盤勢使用,「多頭的特色就是股價創新高後,會先拉回休息再上攻,這時就能將部分持股先逢高調節,變現入袋,等到股價拉回後再買回持股,這樣操作,一來持股沒有改變,二來又多出現金。」即使如此,柯孟聰仍提醒,要觀察個股是否有休息再攻的態勢,要對整體股市的多空有想法,以及觀察資金是否有輪動到該類股跡象,再搭配技術指標做進一步確認。

他分享強勢股短線操作眉角說:「一旦股價爆大量卻沒再往上,有可能是大單的主力在賣,這時候短線部位就要跟著先賣。這裡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貪』,有差價就做,進而把股票持有成本降低。」

測底部:先買兩張試水溫

三線合一之後第一根紅棒,是好買點這一套操作模式,也讓柯孟聰在金融海嘯期間,得以保留現金實力逢低撿便宜貨。當時電子股大跌七成,大部分的基金經理人都措手不及,但因為他平常操作習慣,會在一波行情做完後擰出一部分現金,保留越多的現金情況下,讓他在崩盤時,還有資金可以進場。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曾接到股價跌到九元的中信金。

當然,這種短線操作擰出現金的技巧不僅需要經驗的累積,更要熟悉「股性」,也因此,柯孟聰由此延伸出另一套「兩張理論」,也就是在對個股不熟悉之下,一開始先買兩張來熟悉其特性,訓練自己對這檔個股的敏銳度,感覺整體趨勢對了,再慢慢增加持股張數。

多年下來,「兩張理論」使他手上持股達一百多檔之多,總市值高達八位數。這一百多檔每年假如有二至三檔出現攻擊訊號,他隨即加大部位,順著寶塔線的方法進行操作,獲利就相當豐碩。

柯孟聰觀察底部有一套心法,「通常股價跌深而在底部盤整的時候,會是均線糾結的狀態,而當三線合一(十日線、月線與季線)之後所拉出的第一根紅棒,就是技術面角度的突破點,也就是超級大買點。」他說,「但是我通常在底部盤整的時候,就會先以兩張理論試買測水溫,一旦沒有脫離八%至十%的停損位置,就可以長期持有等待。」其實,這也是柯孟聰在股海打滾多年以來,觀察出人性「膽小」與「貪婪」之後所悟出的心得,一般的投資觀念,應該是底部做完後再進場去買,但是為什麼要提早買?這是因為股市本身就是在考驗人性,儘管股價還在底部,但是上漲了一段後,就會不敢進場。所以先在盤整盤進場買持股的一%,一來占持股比例低,二來如果停損點即使在十%,實際上占整體持股損失也只有○.一%。

柯孟聰更以最近拉出一波漲勢的開發金為例,他便是從八元多的底部抱到現在。他指出這種方式尤其適合一般保守的投資人操作,不僅底部的持有成本低,即使股價沒漲,每年領股息所換算的殖利率,投資報酬率也有四%到五%,長時間等待更有可能逮到飆股的機會。

柯孟聰認為,台股的合理區間在中位數七千點,過九千點就要居高思危,跌破五千點就可逢低搶進,這當中的投資精髓就是要坐享主升段,避開主跌段。他強調,投資股票就是在等待機會:股市暴跌的機會、趨勢形成大多頭的機會,能否抓住?平時的資金與知識準備決定一切。《孫子兵法》有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對投資而言,再適用不過。

柯孟聰

現職:永豐金證券

台北忠孝分公司

副總經理

學歷:交大經營管理

研究所

投資經歷:近30年

柯孟聰用三利器

賺足波段財

1羅盤手繪K線判斷大勢多空心法1:量能萎縮、均線糾結,出現關鍵跳空缺口,應注意打底是否完成。

心法2:爆量長黑、均線糾結,如指數位於高檔,注意是否頭部成形。

2羅盤循寶塔線抱牢強勢股心法:逮住強勢股,直到周寶塔線翻黑才出脫。

3羅盤「 擰毛巾法」增加現金部位心法1:長線持股拿3成做短線操作。

心法2:成交量大,但股價跌,可能陷入整理,先賣。

心法3:出現價差,拿回一小部分現金後,馬上買回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6

70後華為老員工,如何做出220萬用戶的二次元手繪社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8/160575.shtml

70後華為老員工,如何做出220萬用戶的二次元手繪社區?
董婧董婧

70後華為老員工,如何做出220萬用戶的二次元手繪社區?

目前,畫吧的使用用戶中,95後和00後占到90%。

70後的朱皓沒想到,原本想被他用來聚集藝術愛好者的平臺,現在卻聚集了220萬二次元漫畫愛好者。而這種聚集方式是,在手機上作畫,並留下創作軌跡。目前,畫吧的使用用戶中,95後和00後占到90%。

畫吧創始人朱皓,是在華為工作了十年的老員工。也許是從小受父親的熏陶所致,朱皓喜歡看畫展,參加拍賣會,買幾幅喜歡的畫回去收藏。“最先開始做這個就是因為喜歡藝術。當時想得也比較簡單,沒有想到商業化。直到創業兩年後很多觀念才轉變過來。畫吧的主力使用人群是初高中生,在他們的年紀里看來,二次元就是藝術。”朱皓說。

2138921067899553_副本

畫吧創始人朱皓(受訪者供圖)

提到早期的“坑”,朱皓有一些趣事分享。

他介紹,畫吧最開始的首頁排行機制是純用戶點贊,但由於用戶絕大部分是喜歡二次元的,所以這類作品往往擁有很高的人氣,而藝術畫作的排名卻是靠後的。這讓傾心於傳統繪畫的朱皓很是著急,不得不自己手動修改數據,把自己喜歡的內容推向首頁。“中間有一段時間首頁是純手動推薦,都是我喜歡的內容上首頁。因此那段時間很多二次元用戶都不幹了,說不再使用畫吧了。”

直到2015年參加過一個活動後,朱皓才扭轉了觀念,開始認為要對用戶的畫像有清晰的認知:真正用你產品的主流用戶是誰?畫吧為誰服務?此後,畫吧開始了改變,包括產品的UI、調性,運營方式都開始偏年輕化。朱皓還招收了一些喜愛二次元的用戶當員工。

開始的團隊只有五個人。“一個人做服務器,一個安卓,一個蘋果,一個做運營,剩下的全部由我自己完成。其中運營人員還是畫吧粉絲轉為員工的,直到現在也沒有人離開。”朱皓對此感到欣慰。

而在產品技術方面,目前市面上與畫吧類似的有塗手和嗨皮皮等APP,但它們在產品定位上有著很大區別。畫吧定位於手機畫畫工具及愛好者社區,塗手以黑白塗鴉為主,嗨皮皮則定位於綜合二次元社區,繪畫是功能之一。朱皓認為目前畫吧可以對標的是Sketchbook、paper53這種國外手機繪畫軟件。“要是全世界的畫師都使用‘畫吧’進行創作,這個空間是巨大的。”朱皓稱。

795367903677896644

畫吧APP界面

回憶起最初創業時的種種,朱皓很感謝華為同仁對他的幫助,包括投資。“早期也聽了一些故事,好像外面的錢很好拿。但其實創業早期的錢都是自己投入在里面的。實際上,錢很難拿。”創業後的第二年,朱皓籌到了第一筆錢,是同有華為工作背景的朋友做的基金。2015年12月,朱皓和他的團隊拿到了杭州傳媒夢工場和北京東升科技園的數百萬天使融資。

三年時間,對現在的朱皓來說,最為重要的事是如何商業化。目前他的考慮是,畫吧的社區屬性不變,首先嘗試走家裝裝飾畫行業,目前也在和一些家裝公司談合作。“使用我們平臺的畫,是作者自己創作的,也能找到授權。作為家裝畫,我們的畫面精度是沒問題的。”在朱皓的設想中,畫吧有可能變成一家簽約畫師、聯絡賣家的平臺方。

畫吧想走商業化,並不僅僅是公司發展的考慮,畫吧上的畫師同樣也有“讓作品更值錢”的需求。當畫吧上誕生了一批能創作出流行漫畫水準的畫作時,作者們需要的不會僅僅是一個點贊。這和當下火熱的內容付費有著相似之處,創作者需要交易平臺。

“現在的孩子受日本動漫的熏陶比較大,相當具有版權意識,這是件好事。我們的核心技術繪畫過程記錄回放就是要強調版權,因此我們一直不支持上傳圖片。這個產品的概念,體現了畫吧的‘軸’和固執。”

目前朱皓認為,在畫吧平臺里具有商業價值的畫師有五六千人,他據此預估用戶量則應該在兩千萬左右,“一個班級有很多小孩子喜歡畫畫,他們都是畫吧的潛在用戶,用戶預計會有兩千萬,還不包含已經上班的白領人群。”

談到當下很火的IP,朱皓表示也會關註,但更多會與有產業鏈上下遊資源的公司合作開發。“畢竟那不是我們的基因。”

可以在手機上畫畫的軟件,聚集了幾百萬的90後二次元愛好者,這會成為一個漫畫師、愛好者、第三方的交易平臺嗎?畫吧能趟上IP的風口嗎?朱皓說他在堅持。

塗鴉創業畫吧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58

【專題籽】兩倍心意 姊妹花手繪明信片

1 : GS(14)@2015-06-23 09:01:19

Twofold Cards是一對香港姐妹創立的手繪明信片品牌,妹妹Connie負責設計與手繪,姐姐Alice則打點其餘一切。二人成長於加拿大,因相信「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去年毅然放棄穩定工作,到台北參加Working Holiday,期間孕育出Twofold Cards。1.請介紹成立品牌背後故事?受父母影響,我們從小就習慣在節日時寫卡片,這幾年收到卡片的朋友都問Connie會否考慮賣卡片,這便是契機。Twofold Cards萌生於台灣,當時我們各自工作,閒暇時間則專注在手繪明信片上,半年前Working Holiday結束後,因想認識香港的手作與設計,也希望把Twofold Cards推廣到香港,因而選擇搬到香港。2.你們的手作有何特色之處?為何想到以這種形式做手作?我們的作品偏向簡約風格,常用圖案與特別的文字設計拼在一起。每張卡片都是獨一無二,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客製化,例如封面可以寫上給他/她的祝福。在台灣時常聽到應在卡片寫甚麽內容,其實是一種祝福外,亦是一種問候,在當下冰冷的城市生活,偶爾收到問候會感到很溫暖。卡片也可傳達一些平常難開口的話,Alice覺得父母養育之恩難以啟齒,但離開家後通過卡片言謝,卻沒覺得很害羞。3.成立品牌有何目標或夢想?夢想是把Twofold Cards轉為全職。我們正努力擴充現有系列,希望可以延伸至派對邀請卡、包裝、家庭用品等範疇。創作圈裏尚有很多未被大眾發現的想法,我們希望能與其他品牌合作,擦出新火花。
http://www.pinkoi.com/store/twofoldcards
http://www.facebook.com/twofoldcardstw記者:劉東佩



每張卡片都是獨一無二,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客製化。

作品偏向簡約風格,常用圖案與特別的文字設計拼在一起。





冰冷的城市生活,偶爾收到明信片會感到很溫暖。

在松山文創園區擺攤,左是姐姐Alice,右是妹妹Conni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622/191930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134

手繪建築師難忘黃埔號

1 : GS(14)@2016-09-17 17:13:25

【本報訊】七十年代電腦尚未普及,不少樓盤售樓書的封面都由建築師手繪而成。當年曾於王歐陽建築師行工作的建築師黃宣國,其筆下畫作多不勝數,貝沙灣、黃埔花園、太古廣場及寶馬山花園等外貌,全部出自其手筆,名副其實是手繪建築畫的高手。



■黃宣國最滿意的作品是黃埔花園的地標「船形建築」。易仰民攝

A3大小收五千至萬元


七、八十年代的售樓書,無論封面設計、大廈的外貌都以寫實為主,當年電腦應用並不普及,樓書封面的大廈外貌一般由建築師手繪而成。今年70多歲、現已退休的黃宣國,曾是王歐陽建築師行的建築師,最擅長水彩畫,更曾手繪多幅作品,如太古廣場及寶馬山花園等,但最令他滿意的畫作是紅磡黃埔花園的地標「船形建築」。黃宣國憶述,當年手繪一張外貌圖收費由最平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如A3大小的外貌圖,收費由5,000至1萬元不等。近年樓書經常出現美輪美奐的電腦繪圖,又會加入綠油油草地及海景等插圖,被人質疑過度加工。黃老師坦言,手繪始終較人性化,但時代變遷「唔到你唔忿氣」。■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6/197723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10

【油麻地指南】女生手繪地圖 男廁排檔數歷史

1 : GS(14)@2016-10-29 13:23:22

三代都住在油麻地的Sally年多前發現區內不少事物跟自己都很有關係,於是花了一年時間尋找區內不為人知的小店,並畫成一套三份的地道《蔴地旅遊指南》。



去旅行時大家會看當地攻略,捐窿捐罅。不過如果說起自己的地方油麻地,你又會想起什麼呢?廟街、煲仔飯、天后廟,已說不出第四樣了嗎?住在油麻地、讀設計的梁加盈(Sally)就為自己的社區製作了一套手繪風的《蔴地旅遊指南》,介紹排檔和男廁等另類景點。



祖父母已開始住在油麻地的Sally年多前和朋友一起做社區報,採訪時得知區內有些人和事竟然跟自己有關,「有一次跟一個排檔的檔主閒聊,才發現原來跟我祖母有關。我的祖母以前是做花鈕,原來對方正是接手排檔的人。」於是想為這社區做些事,「煲仔飯等小店已有很多人認識,我想大家透過地圖找一些少人發現和留意的地方。」對的,誰會留意一個臭氣薰天的男廁?旅遊指南寫着「廁所原是建在海旁,排泄物會直接流入大海,今天這廁所還可使用,但只可給男士小解之用」,今時今日的男廁旁邊是渡船街,距離海邊還有一段距離。那就要追溯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當時油麻地還未進行第三期的填海工程,渡船街正是分界點。



地道指南除了有地圖,更有Sally花了不少時間畫的小店面貌。

籌備過程中,她更認識了不少老店和街坊,從他們口中進一步認識油麻地的歷史和老香港。

亞林理髮排檔的負責人阿林十多歲時已跟隨父親學習剪髮,至今超過50年。雖已轉營為水電維修,但仍保留着一套剪髮工具。

《蔴地旅遊指南》亦有介紹當年同樣在海邊做生意的亞林理髮排檔,老闆亞林十四、十五歲開始跟隨爸爸學剪髮,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最興盛時期,排檔有四個師傅,「當時生意非常好,每個夥計每天要做二十多個客人,多人到要排隊,我父親就把一箱箱的公仔書放在旁邊,小朋友一邊等一邊看。」他又說在六、七十年代時,碧街一帶的理髮排檔數目多達三十多間,不少生意來自住家艇。「水上人通常一家大小來剪髮,喜歡為小朋友剪游水裝,最緊要短。有少數會剪西裝髮型,通常會要求以髮乳或髮蠟梳得光鮮點,因為水上人本身怕別人看小自己。」今天大家都到大型理髮店剪髮,這類後巷理髮店只餘下數間,客人少之又少,亞林現亦以水電工程生意為主。



在油麻地出生的她說,街坊那種熟稔是有人情味點的,要設計旅遊指南則需要翻查很多資料和訪問。

油麻地不少街道均保留着排檔,位於街市的譚財記是傳統婚嫁用品老店,已經營了兩代。

Sally認為一個地方的內涵來自其歷史文化,而香港現時正正忽略了這方面的發展,因而希望透過指南紀錄盛載着歷史的老店。

Sally說這些故事都是香港的歷史,「我們這一代人對歷史不熟識,很多人已經遺忘了這些事,但我覺得這正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是發展的必需品,而香港就好像忽略了這些。」這套旅遊指南或者可以帶我們認真看一看自己的城市。《蔴地旅遊指南》價錢:$80(一套三份)售賣點:油麻地ReStore、網上購買
facebook:莎莉蛋糕 SallyCake記者:列淑華攝影:陳健邦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9/198156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021

【生氣勃勃】手繪雞公碗 最緊要雞腳有力

1 : GS(14)@2017-02-03 03:11:09

林斷山明手上茶杯的弧度較多,貼花也考功夫,加上需人手在杯邊上色,完成一隻杯也要花半小時以上。



雞公仔~尾彎彎~碗畫有紅黑色公雞圖案,通常稱為雞公碗,又有人稱作公雞碗,自明朝已見足迹,當時出品的鬥彩雞缸杯,2014年曾經創下蘇富比2.8億天價拍賣紀錄。而平日接觸到的雞公碗,多數在潮州、汕頭地區製造,其實已是民國年代款式。受風土人情影響,融入民間各處的雞公碗,圖案各有千秋,但行業式微,香港製造的手繪雞公碗,已經買少見少。



明朝是盛產瓷器的顛?時期,大量出口廉價外國,當中成化年代的出品的鬥彩雞缸杯價值連城,就連景德鎮也有翻版作,「成化鬥彩雞缸杯能夠賣到兩憶幾元,因為成化時的鬥彩技術開始成熟,而全世界市面只餘下兩三隻,燒製技術高、公雞的圖案也描繪精緻。」鬥彩工序繁複,先用攝氏1,200度高溫燒製青花瓷,再在瓷釉上用五彩顏色繪畫雞身及上色,需要燒製兩次以上,燒製溫度、時間需要拿揑準確,否則雞身的紅色會變淡或變黃。精通瓷器歷史的曹志雄,是本地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他解釋市面流行的雞缸杯,很多也是仿照成化出品而設計,而在白瓷上彩繪再燒製的廣彩工藝(廣州織金彩瓷),自清朝至光緒年間流行於廣州河南一帶,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也有獨門的錦邊鬪雞(通「鬥雞」)圖案,以花鳥配合淘氣公雞,碟邊以花邊點綴,神氣非常,「鬪雞其實形容公雞圖案雄糾糾、氣昂昂,爭艷鬥麗,不是形容雞在打鬥。」五、六十年代大牌檔流行的雞公碗,價錢平,容易買,可以放足夠食物份量,瓷質粗糙,不容易打破,雖難登大雅之堂,但雞也畫得傳神。去到八、九十年代,為減低製作成本,大部份雞公碗已經由手繪改用貼花技術,如同紋身貼紙印在瓷器上,再用高溫燒製,但公雞的草圖同樣講究,顏色要光鮮,構圖有層次,「畫公雞講求生動,靠筆觸線條,最考功夫的是雞尾及雞腳,如果雞腳乏力,雞形不美,尾欠缺飄逸,便無生氣。」磁廠譚師傅已經沒有再繪畫公雞,不過跟他學習六年廣彩的魏德龍(Dixon、別號「林斷山明」),便趁雞年創作新鬪雞瓷器。廣東人畫雞風格琳琅滿目,香港的師傅着重線條感,林斷山明參考廣彩的元素,結合貼花技術,創作新式鬪雞茶杯,「嘗試突破傳統,重新鋪排主題,例如將白菜放在蓋上,然後保留一個圓形空間,讓人感覺從上面鳥瞰公雞。」林斷山明預先繪畫六款公雞圖,製作成貼花,再逐一貼在茶杯上,「要夠流線形,雞才生動,雞尾需要分開每一條線繪畫,雞才夠氣勢。」雖然貼花技術,可以降低成本大量生產,但他始終覺得手畫最好,「手繪臨摹前人畫過的東西,是科技代替不到的東西。」粵東磁廠
facebook:yuettungchinaworks林斷山明
facebook:grovestudiohk記者:王佩兒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譚師傅認為筆重或筆輕也影響繪畫線條,畫公雞及白菜切忌粗枝大葉。

粵東磁廠老闆曹志雄精通瓷器歷史,認為成化時期的瓷器圖案較簡潔,清朝後反而畫工更精細,圖案更公整。

民國年代的雞公碗,瓷質粗糙,但因為燒製溫度剛剛好,即使經歷幾十年風霜,碗上公雞依然明亮生動。


林斷山明設計的鬪雞茶杯,保留廣彩畫風,重新鋪排公雞及白菜的位置。(售價:$280)

林斷山明全手繪的鬪雞茶杯,用毛筆在滑溜的白瓷表面着筆,顏料的水份而掌握得好。 受訪者提供

燒製後的貼花公雞如同手繪一樣,看不出瑕疵。


貼花圖案講求線條、層次、顏色。

七、八十年代粵東磁廠出品的廣彩錦邊鬪雞瓷器,圖案已經面世百幾年,但工序繁複,磁廠己經停產。(售價:$200-$80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2/199149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61

【復興路難行】香港手繪招牌死因:小店少+土地問題

1 : GS(14)@2017-10-09 03:07:17

本地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成員Katol。



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成員Katol,幾年前迷上「手繪招牌」(Sign Painting),察覺本港手繪招牌文化逐漸式微,近年以兼職形式製作更多作品,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門藝術。



手繪招牌在香港並不普及,Katol當初學習時,也要靠上網訂購有關書籍及觀看外國相關影片自學,更曾每日練字最少兩小時。單靠遙距學習始終較難提升技術,所以近年他兩度赴台向國際大師級物學藝,當中包括具50年經驗、為迪士尼樂園小鎮大街繪畫櫥窗的澳洲手繪招牌大師Bruce Jackson。熱愛還熱愛,但Katol深明要在香港復興這門藝術,困難重重。一來是土地問題,令設計師難有較大空間完成作品;二來在香港,不容易買到所需專用工具;三來學習手繪招牌需很長時間練習,完成作品亦需時,與現今香港社會事事講求速度、貪方便的方向背道而馳。最重要原因是,手繪招牌之所以能在歐美、日台相繼復興,很大程度是因為當地仍有不少特色小店,小店一般希望店舖能有本身的獨特性,所以想招牌與眾不同,反觀香港小店越來越少,大部份店舖更趨向劃一化,抹煞了手繪招牌在香港的生存空間。
Katol坦言現在不能單靠手繪招牌糊口,大部份設計師亦很着重尊嚴,很少會去主動「乞求」客人給予機會。不過他相信市場仍有不少有較高要求的客人,願意接受手繪招牌,但可能需要時間,一步一步來推進。同時,他亦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技術,讓大眾覺得手繪招牌是物有所值。



Katol說學習手繪招牌很需要耐性,自己曾每日練字最少兩小時。

最初Katol從外國訂購不少有關手繪招牌的書籍來自學。

Katol曾兩度赴台向國際名師學藝,希望提升技術。


在港較難買到專用工具,這罐瓷漆在美國正價約百多港元,但運到香港就賣幾百港元。

手繪招牌專用畫筆,一支約一百港元,需悉心保養。

採訪:Café Racer Creation House拍攝、剪接:楊梓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1/20159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02

【文化籽】師傅擅畫李小龍 姜志名的手繪電影世界

1 : GS(14)@2018-02-13 03:14:54

【文化籽:周末藝遊】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香港電影海報展,其中一九七二年上映、由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電影海報,是出自已故電影海報大師劉煒堂之手。他畫過無數李小龍電影海報,栽培過許多香港畫家,包括香港演藝學院舞台繪景講師姜志名。姜志名在師傅啟蒙下,創作過許多戲院廣告牌。


姜志名在康怡花園的家猶如一間畫廊,牆壁是他繪的人物像,櫃上堆滿了他的素描畫簿,假天花內藏着書法字畫,卻不及一張李小龍在一九七三年主演的《龍爭虎鬥》電影海報珍貴,因為那是出自他的師傅、「孔雀美術廣告公司」創辦人劉煒堂之手。他回憶說:「這張海報畫了一星期,師傅用側筆表達李小龍的勁力,石堅明明只是背景奸角,但用了冷色又很突出。我把這張海報送去嘉禾電影公司時很緊張,因為它實在很完美。」

輟學去學師 頭六年做閒角

 姜志名自幼不愛讀書愛畫畫,一家十口住在黃大仙彩虹邨,晚上全家呼呼大睡,只有他掛起燈膽畫天光,因此到十五歲仍留班念小六。他六年級時被父親送去「孔雀」做暑期工,從此對繪畫更不能自拔。中一那年,李小龍離奇暴斃,同學紛紛請他畫張憑弔畫像,他不久輟學去「孔雀」學師。位於西環唐樓的「孔雀」裏數他年紀最小,頭兩、三年負責擔擔抬抬,到有資格執筆也只負責鋪底色和勾底景,再等兩年才畫頭髮和衣服。他被投閒置散六年,仍然興致勃勃等師傅差遣,「現在想來也覺得自己不正常,那時喜歡畫畫的力量太大,我連看着別人畫也很開心。」他明知自己技不如人,晚晚執舊畫板練習,寡言的師傅心情好才贈他幾句,直至有次兩師徒坐電車,師傅難得開金口讚他表現不俗,囑他要努力學習,「師傅跟我爸爸一樣喚我『名仔』,原來他一直留意我在做甚麼。」

主角眼睛要有神 肌肉男難畫

那時電影公司有新戲上映必在戲院掛上廣告牌,最巨型的由四十塊六呎乘四呎的畫板組成,由姜志名與一眾師兄弟合作繪畫。七十年代電影業剛起飛,他們可花三星期慢工出細貨,以色粉混磁油做出油畫般的質素;八十年代電影業發展蓬勃,他們為新戲換畫要三天起貨,還得改用快乾的水性顏料如乳膠漆和廣告彩。姜志名說肌肉賁張的男主角比皮膚滑溜的女主角難畫,而難上加難的是主角的眼睛,「眼睛很難畫得似,即使似又可能無神氣,即使有神氣又可能要畫很久。先要畫得好,再要畫得快,才可以跟上電影公司的要求。」姜志名說話總是慢條斯理,問他畫得最多的電影明星,或者第一幅完成的戲院廣告牌,他總是思考良久後仍記不起,「每次被人問起,我總是說不出哪年完成哪張畫,以前太投入在一筆一畫裏,畫的時候只感到開心和喜悅,從來沒有記住畫了甚麼,太理性的人做不了這一行。」他入行十多年後仿效其他師兄自立門戶,九十年代中電腦噴畫漸漸取代人手繪畫,他也轉投香港演藝學院教舞台繪景去。他幼時不愛讀書愛畫畫,老來卻為畫畫去讀書,在香港念完書法再去意大利學修復名畫。他以前為了繪畫冷落家人,如今乾脆在家裏闢個創作角落,讓畫作在屋內鋪天蓋地。劉煒堂在二○○七年仙遊,他至今毋忘師恩,「師傅做事親力親為,對工作十分執着,但對人會表達關懷,我現在教書也是效法他。」


師傅劉煒堂繪畫的《龍爭虎鬥》用側筆表達李小龍的勁力。

《猛龍過江》海報出自劉煒堂。

他老來才愛讀書,不過是跟繪畫有關的書法。


姜志名的家中佈滿電影海報和明星人像,猶如一間畫廊。

師傅劉煒堂繪畫的《龍爭虎鬥》是姜志名的心愛珍藏。

他今天仍愛隨時隨地拿起紙筆素描。


姜志名家裏的素描畫簿堆積如山。

師傅劉煒堂(左)對姜志名(右)影響深遠,中間為師母。

姜志名在「孔雀」工作十多年,畫下無數作品。


姜志名曾為嘉禾院線繪畫的電影廣告板。


紙上談戲.香港電影海報展

日期:即日至3月18日(星期二、初一及初二休館)時間:10am-8pm(年三十10am-5pm)地點:西灣河鯉景道50號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延伸活動:座談會:設計的美學.宣傳的功能講者:姜志名、皮亞、黃新滿日期:2月10日時間:4:30pm地點:西灣河鯉景道50號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查詢: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index.html

一周好事

「自由約」戶外藝術節目日期:2月11日時間:2-8pm地點: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查詢:https://www.westkowloon.hk/tc/freespacehappening
CHANEL「Mademoiselle Privé」展覽日期:即日至2月10日時間:11am-8pm(星期三);11am-9:30pm(星期四至星期六)地點: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查詢: http://www.mademoiselleprive.chanel.com/「鳥語花香」紙雕藝術展日期:即日至3月2日時間:10am-10pm地點:尖沙嘴廣東道3-27號海港城LCX查詢: http://www.harbourcity.com.hk/


採訪:呂珠玲攝影:周芝瑩、許先煜(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7/202971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