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亞洲果業(73)事件之我見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4943&start=135


greatsoup:

最初AO盤買那批人應該都一早知道有呢隻股上市,所以他們應該有充足時間看招股書,故他們買賣就是與人無尤,只怪他們不做準備,但不排除有些有心人搞亂市場秩序,造成誤導。

但是後來買的人更不可原諒,自己看到股價暴跌,以為有貨平,就去追,所以他們應該知道自己是炒,贏輸都是自負,故不可能賠給他們。

至於上市公司,他一早已知悉事件,並作適當處理,只是監管當局覺得無問題,所以暫時無處理,但是其後看到情況好嚴重,才真的去強制停牌,這種反覆無常的態度,實在不太適當。

所以上市公司已盡了自己責任,監管當局的反覆無常,導致股民憤怒是有一定責任,但股民是有責任,但不想負責賴帳,更是不應該,因為資料都給了你,又不看看英國那邊的股價的多少(現在查這股股價不花很多時間,用Google 一分鐘都不用),面臨的風險有多大呢?

可能我說的話有點風涼,但是大家是成年人,投資失敗當然要負責,不可能賴別人出千,只可以怪自己不夠精明,給人欺騙呢。

現在監管當局可以做的事情,是查一查造價那班人有沒有犯法,並向公眾道歉,至於金錢賠償,大可不必。



mimi:


想說回#73, 雖然本人也沒買(立誓), 但如有關機構不是立心去欺負小投資者, 閣下亦不必每天花精神去為人人, 也不是要david wed出聲就能破例停牌, 更不會因資料性有誤而推王至股價波動為由'luck'身,隔日又將之料移除! 閣下能貴為名blog主, 就是有著保護小投資使命,還請不好再落井下石,如你有興趣可獻計,我覺得更像你呢!

greatsoup:


mimi:
千萬不要叫小弟名Blog主,真的受不起。我就是我,並無「更像我」的東西。greatsoup隻是我的股票部分,我除了greatsoup外,還包含其他的一些東西的。

至於保護投資者,清高有錢如Webb才能做得到,我這些貧苦又無影響力的人,最多可以在網上講講對這家公司的風險,所以別看得我這麼神聖。

我並沒有落井下石,是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錢是你自己的,你不看清楚就來買就輸錢,就是你的責任,我是絕對支持「未投資,先求知」的。雖然有部分人真的甚麼都不知道,但不知道的東西,就為何要沾手呢?所謂「不明白,不沾手」呢。

至於監管當局有沒有欺負小投資者,我認為在技術角度上,他們肯定沒有問題。

首先,他是招股書已標明在其他市場上的報價,並已告知已經一拆十。

次之,他發佈的資料NAV是37.3人民幣,是2009年6月30日的數據,所以在技術角度上也沒有問題。但是對於真實的情況及對小股民求知的情況來說,這點顯然是有問題。

在資訊發佈上,我認為他們是無問題,但在應變上,卻是發生了一定的錯誤。

首先,有些人真的不知道AO盤最多可以叫到原價的10倍,故有些人以很少股票,就開了一個超高價,或導緻有虛假市場情況的出現,引起了禍患,之後股價暴跌,然後引起部分人「執平貨」心理去追,問題到此出現。

但是,為何隻有這麼少股票可以上市交易,是不是發佈的時間過短(發佈招股書至上市,隻有三天)?

再者,上市公司原來在上市不足一小時已經叫要停牌澄清,監管當局沒理會,其後也有小投資者去叫監管當局澄清,也沒理,直至Webb先生出面,這才停了牌,作一個交代。

是不是監管當局認為小股民知道事實,就不需澄清,直到出現問題,才立即處理?

但我認為小股民需要負上一定責任,因為:

(1) 招股書在上市前三日前已經出了,但是有沒有人好好翻閱一下,入面已經有參考價格(招股書pdf.p.128-p.130),如果有翻閱的話,根本無這些事發生,亦不會有人20-50元接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3017_C.pdf

十一月(直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附註) 0.4850 0.2085 0.4450 0.4090

附 註: 根據股東於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日通過的決議案,本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的已發行及未發行股份拆細為十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故本公司法定及已 發行股本為20,000,000港元(分為2,000,000,000股股份)及7,705,598港元(分為770,559,800股股份)(每股面值 0.01港元)。

就計算二零零九年十一月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期間股份於另類投資市場及PLUS市場的最高、最低、月終及每月平均收市成交價而言,股份未拆細前的股份成交價均除以十,以供說明。


(2) 市場交易情況顯示,最多人接貨的時候不是51元,是20-24元,可見他們是貪平接貨,想博股票炒番上51元。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049


 麗珍昨天中午與朋友喝茶,熱門話題一定是昨天突然停牌的亞洲果業(00073)股份1拆10的誤會。朋友話,亞洲果業股價由開始時的51.25元,一直下跌至停牌前的19.94元,有大量散戶是因為看見股價急挫那麼多,以為有機博反彈才買入。

  麗珍其後翻查股份成交紀錄,發現最多人買入的確是集中於20元至23元水平。


但是如果他們用電腦上網入的話,可以去Google查一查外國交易所的價錢才作購入決定呢,但他們顯然沒做到,所以肯定他們無做足功課就去追貨,這就是他們輸錢的原因。

總結而言,問題不在上市公司,而在於監管當局雖然招股書有說清楚,但在交易版中,發佈資料誤導,因此或有部分人有意無意把股票打上極高水平,然後因為物非所值,導緻部分無知股民以為平走去追,使問題出現。

但是無知股民有沒有責任去了解資料去作投資的決定?我認為是有的。故此我認為他們輸錢不應歸因於監管當局在臨時資料誤導小股民,是在投資前不去看招股書,不去了解情況就去買呢。

監管當局現時可以做的,其實都是查一查造價那班人有沒有犯法,並向公眾道歉,至於金錢賠償,大可不必。

至於長期而言,監管當局可以取消這類介紹上市,或是確保有股本有一定部分在香港流通才可以。

如果不取消或不確保有部分股票上市,就必須加強資訊發佈,例如在報價版面增加公司昨日在各交易所的收市價(折成港元),又或是正如Webb所稱,標明調整後的每股盈利等等。


延伸閱讀:


AsIan Cirtus Fiasco


http://webb-site.com/articles/asiancitrus.asp


譯解: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3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63

鱷兄: 李國寶事件之我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394


我很欣賞梁先生願意站出來,這世界上助紂為虐的人多,肯為股東利益發聲的少。可是,這次我想為李國寶說句好話,他明顯是失言,但我不認為發債損害股東權益。

首先看看蘇偉文和David Webb的評論。『蘇偉文認為,李國寶犯了「專業傲慢」錯誤,未有運用專業知識好好向股東解釋,反而引起誤解。』言下之意,他覺得梁先生是誤解了,李國寶 是錯在沒有好好向股東解釋,而不是發債。David Webb批評,李氏言論不尊重股東,他批評的是李國寶的態度,而不是發債問題。

有報章以為,股東會議決發行混合債券,某程度上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東亞發債是不需要經過股東大會議決,混合債券是已經發行,並在新加坡掛牌上市,要議決的 是發行替代優先股。替代優先股是發生替代事件時發行,用來取代原有的混合債券,如果發行替代優先股不獲股東批准,東亞會贖回債券,贖回金額相等於本金的 101%。由此猜測,東亞是一早認定議案必定獲得通過,股東特別大會只是例行公事,所以在未開股東會前就發行混合債券,較理想的做法是先待股東會通過才發 行。

事後,李民橋嘗試打圓場,「小股東若認為固定票面年息達8.5厘的票據吸引,可通過二手市場購入債務;他補充,昨日李國寶講話的意思,其實是想表達小股東 若不喜歡議案,可賣掉股票,轉為購入東亞混合一級資本工具,投資者無論持有東亞股份或債務,集團均表歡迎。」如果他真心歡迎小股東購入東亞債務,希望他以 後留在香港發債。

梁先生認為發債損害股東權益,很大程度上是覺得年息8.5厘定價過高。我沒有各種債券息率資料作比較,不清楚市價,可能他聽得太多零利率的新聞,又見年息 8.5厘高於樓按利率,所以有此質疑。可是企債的風險較高,息率應較國債高,加上無抵押(樓按是屬於有抵押貸款),年期長達50年也需要付出較高利率,而 且有個贖回條款,這個也需計算。這個混合債券並非傳統債券,雖然沒有迷你債券那麼複雜,但它結構上並不簡單,很多細節我也未能理解,例如替代優先股與 Innovate優先股的差異我就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東亞清盤,優先股申索權排得很後。

債券高息並非必然,如果東亞將來財政欠佳,是可以拖數的。

強制遞延利息:倘於任何利息記錄日期,本行之可分派溢利不等於或不高於有關利息支付日期擬定支付之利息以及同日就與票據享有或表示享有同等地位之任何責任 將予支付之所有其他款項,除非獲金管局另行許可,否則本行須將票據應付利息降至可與於同日就與票據享有或表示享有同等地位之責任將予支付之所有其他款項按 比例支付的金額,但不得超過可分派溢利之相關金額。

選擇性遞延利息:倘於利息支付日期前12個曆月並無就本行任何類別股本宣派或派付任何股息,本行可選擇支付當日到期支付之票據利息,但未能支付有關利息並不構成本行之違約。


「東亞副行政總裁李繼昌補充,該行發行票據集資後,經掉期安排已將固定息率資金轉為浮息,東亞實際支付利息僅約5厘。」從這個安排可見,市場是預期低利率是暫時性,利率長期會回升,東亞短期利息僅約5厘,那麼預期長期利率會高於8.5厘補回差額。

梁先生認為應該供股代替發債集資,這個我不認同,供股表面上不用付息,但會產生攤薄效應,令每股收益減少,對股東不利,而讀過finance應當知道,供 股的資金成本其實比借錢高,發債集資是勝於供股,匯控供股是迫不得已之舉。供股之所謂公平,是相對於以大折讓價向某些人配股。

梁先生質疑「其間東亞承諾派息率為60%,息率過高,他質疑全球退市下集團盈利前景。」這個派息是派給股東,東亞有一個既定的派息政策,東亞的原意應該是 想表達不會因發債而改變派息政策。這個問題其實是公司賺到錢後,應該派息給股東還是應該保留作發展之用,每人意向不同,現在派高息有人不滿意,我覺得要求 減派息李國寶很為難。


延伸閱讀:

棄供股 發高息債惹不滿 李國寶與小股東開火「唔鍾意可沽東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140

李國寶舌戰小股東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2

從和大口仔談銀行股說起:對價值投資的我見 黃師傅

http://hk.myblog.yahoo.com/master-wong/article?mid=4179

我和大口仔都在銀行業入面工作。不可否認,行業內的人會對入面發生的事情,會有較強的洞察力和可以較詳細分析某些事件對行業形勢的影響。這正 是隨笈近期回應網友所說的「能力圈」。這並不是甚麼內幕消息,那些所謂「聰明錢」、「春江鴨」,正是由此而來的。又例如會計仔兄睇工業股的數會比我或大口 仔甚至是隨笈強,這也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使然。

 

今日提到近期中銀香港的強勢,大口仔兄以他的日常工作接觸,因為人民幣貿易結算開放後生意多到做唔晒,和以前個人銀行業務每天可以兌換二萬人仔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語。

 

猶記得當年開始有人民幣業務時我還在中銀香港工作。因為工作關係,我完全看到人民幣業務量的數據,甚至是資產、存款的數字,都走不出我的眼睛。

 

那時外行人以為是很大的利多。我因為很清楚當中的數字,其實當年就算有人民幣業務,中銀香港的主要存貸業務仍是以港元和美元為主,人民幣佔利息收入的比重是微不足道,也很易看出外行人是樂觀了。

 

事隔多年,我已沒有再在本地銀行工作,現時工作的銀行在香港本身沒人民幣業務,大部份的人民幣業務,主要由上海分行方面打理。公司和甚麼客做緊生意,有沒有壞帳又係暸如指掌。

 

也正是工作性質的微妙變化,我對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洞察力已不如當年。

 

大口仔認為中銀香港的強勢正是反映人民幣再開放後的利多。既然來自一個資深的行家,實際的調查和資訊搜集去確認這個訊息的真確性是必要的。因為以前 的工作經驗,我知道有甚麼訊息要知,要從甚麼人問,而這些訊息並不完全公開,而這些並非行業或公司的機密訊息,而就算公開,外行人也不會明白點解呢啲訊息 係有用。外行人也不會有這些人脈去了解到。

 

從中銀香港較近期的業績、ROE 和帳面值來說,我認為暫時只是回到合理值的估值重估

 

這正是「能力圈」的體現。BLOG 友也會因為自己所處的人脈和行業而有自己的能力圈。這個「能力圈」,正代表著我觀察銀行股是有比其他人沒有的優勢。

 

哪和價值投資有甚麼關係?

 

近期看一本價值投資大師 BRUCE GREENWALD 的著作:VALUE INVESTING :FROM GRAHAM TO BUFFETT AND BEYOND,入面有一段是寫得很好的:

價值投資者必須了解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所在。你必須知道自己有何學識,並能區分一般的能力和予生俱來的理解力。大部份價值投資者或者是某一行業的專家,或者是某些特別情形方面的專家。如破產問題專家。並非每一隻看起來廉價的股票都具有更高的價值。你必須能區分低估的股票和低價的股票,即使是知識最多的投資者也只是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才表現出色。」

 

如果大家在網上看到一些資訊,說自己是價值投資,你要很小心:

1.  每個人能力都有局限性。如果沒有行業的充份知識或洞察力,區分低估的股票或低價的投票是很困難,而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後者而不是前者。他並不需要一定是老資 格的投資者或基金經理。甚麼叫充份知識? 看我上面講中銀香港的例子。因工作或人脈得出的資訊是絻對的優勢。沒有的,不要緊。請你安份守己玩指數基金,而且不要在火熱的時候入市,你已經有八成機會 打敗專業的基金經理。那些資訊的原創人,能力局限性係邊,你一定要知。

 

2.  長綫投資和價值投資是兩碼子事。死命長渣不看基本因素或行業的變化,和短綫投機是同樣不理性的行為。中國動向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 我完全看不到特步比NIKE 搶緊市場。同樣的PE,同樣的正現金公司,從邏輯看,如還看好體育用品行業,理應怎做? 買股和龍師傅講男女感情一樣,是看理據、最好是有實實在在的數字。

 

3.  買股是看前景,分析歷史的財務數據是一個起步,但並不是看以前的歷史數據,找個平均數就是做了功課,將來的數據會如何才是最重要。當然,如果單看資產負債表或其他的營運數據已可以判斷是低估,而行業仍有增長前景 -- 這當然是價值投資。

 

ESPRIT、中國動向和宏利是低估的股票還是低價的股票,請各BLOG 友用你的獨立分析思考,才真金白銀的擺錢落去。跌破頭肩頂不一定是低估的股票,也不一定是低價的股票,切記切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18

如何投資網遊股之我見 閒看風雲

http://xueqiu.com/3284964546
如何投資網遊股之我見,歡迎大家討論

一.網遊股的經濟特徵

1.  靠大片賺錢,如果某個遊戲火了,就可以賺大錢;如果不火,多年努力就白費。

2.  大片的生命週期應該較長,老玩家有一定的粘性,可通過新資料片和促銷維持,但其佔整個市場的份額總在下降。所以需要新的大片來推動增長。

3.  通過老遊戲提價增加收入較難,除非有極吸引的新功能,本質上也就是新遊戲。

4.  充分競爭的市場,主要競爭者為新推出的網遊,和其他的娛樂形式。

5.  玩家的數量一定,玩家能用於網遊的時間也一定。因此老大片能維持,反過來反而壓制新大片的成功。

6.  由於競爭的是玩家的時間,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和網頁遊戲的發展,對原網遊模式也產生挑戰。

7.  在網遊剛興起的前幾年,整個市場增長較快,大量新用戶進入,此時推出的大片可以吸引大量玩家,此為跑馬圈地的時代。而現在,整個格局基本已定。

8.  顛覆因素:新大片,以及新娛樂方式。

小結:充分競爭,護城河有限,短期而言是現金奶牛,長期而言具突變性,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二.為什麼投資網遊股

作為短期奶牛,具相當吸引力;但缺乏長期持股價值。

1.      股價上升賺錢。最重要的催化因素是火爆的新網遊,同時還要老網遊維持良好。

2.      分紅。要考慮的因素有:擁有大量現金,自由現金流入良好,老闆持大股。

三.如何挑選網遊股

從以上分析,化繁為簡,只需注意:

1.      老網遊是否仍然火爆;

2.      是否有新網遊推出,新網遊是否吸引玩家。

具體操作上,需要關注的主要指標:

1.      網遊榜上各主要遊戲的變化,及新游的出現和發展;

2.      註冊活躍用戶數,最高同時在線用戶數,每活躍用戶付費數等的變化。

四.估值

估值的軟性因素:

1.      行業地位,遊戲組合;越強則可以減少個別遊戲對整體的影響;

2.      新游獲取的能力,無論是開發,代理還是併購。

估值用指標:

1.      合理市值 = 淨現金 + 自由現金流 * 合理倍數(PFC);

淨現金中需減去負債中的預收款,和準備分紅的現金開支;還需要斟酌其他流動負債。自由現金流需要減去用於併購的資本支出。

理由:看重公司的短期現金價值,看淡長期價值。

2.      分紅率 = 每股分紅 / 股價。

3.      PE, 但要注意其資本開支,特別是併購帶來的影響。

五.投資時機

買入最佳時機:

公司前幾期表現不佳,股價下沉,導致現金含量大增(帶來安全性,因分紅率將高企),這時恰有好的新游出現(需通過網絡監測證實),則是極好的買點。

賣點:

分紅已完成,新游上升勢頭已疲弱,則不宜久留了。

六.總結

網遊股的經濟特性決定了只具有波段投資的價值,而無法成為長期大漲的龍頭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09

我見過的不錯的董秘 Conan的投資筆記

http://xueqiu.com/1830611415/23065173
看了盧山林關於董秘的一個帖子,有點感想。因為這幾年調研主要集中在北京,跟大家聊聊我這幾年見過的不錯的董秘及董秘的類型

董秘上連證監會,下連各類投資者,是上市公司和監管層及投資層之間的一個紐帶。證監會如果對公司有問題或質疑,很可能首個打電話會給董秘,而不是董事長。董秘是一個需要對公司經營,各類溝通,具體業務,財務,相關法務法規都需要有一定瞭解的全能性人才。

這幾年調研過程中,有幾個給我印象比較深的董秘有碧水源何源平,探路者張成,光線傳媒王牮,中信證券鄭京。這些優秀的董秘身上共有的特點有
(1)對大小投資者都有開放的態度,對人有親和力
(2)對業務很熟悉,可以用精簡的語言講明白業務的主要問題
(3)有出色的董辦團隊和投關團隊在輔佐,可以比較有效率搭建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交流渠道及交流形式(我覺得這點常常被忽略)
(4)對自己的事業很熱愛
(5)熟悉披露規則及披露義務及範圍,對於投資交流的尺度有很好的把握
(6)對於投資者提出的一些小白類問題(比如,我就經常問這些。。),往往有友好,聰明,且耐心的回答

我下邊提到的四個董秘都具備上述6點,但是還他們各自具備一些獨特的董秘氣質

碧水源的何源平,有投資業務經歷的小股東型董秘
何源平是公司的小股東,持有了碧水源約百分之幾的股份,原來在方正集團等一些投資部門或投資機構做過投資總監等職務,而且在公司是深度參與經營的(何源平也在政府機構做過,而碧水源又是和政府業務往來很多的公司),並負責財務,所以和投資者交流時,比較喜歡也善於用幾句話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及關鍵點說明白(聽聽他說,而不是你問個不停,有時你會瞭解更多)。他套話比較少,如果投資者在提問時對業務的理解上有問題,他有時候會直接告訴這個投資者盲點在哪裡,以及一些投資邏輯哪裡出問題了。碧水源也是我去調研過的公司裡,在調研過程中管理層還堅持不忘了拉單子,瞭解各地市場的公司。
碰到這類具有投資業務經歷董秘,特別是產投,有時候是投資者向人家學習這個行業投資關鍵,提升能力圈的好機會。

總體來說,何源平先森是一個有點具備投資者+業務副總氣質的董秘

探路者的張成,有過審計經歷的財務總監型董秘
張成原來在會計事務所做過項目經理和主會,所以他對物和賬是否一致的理解是非常好的。張成在探路者也是財務總監和副總,深度參與經營,對投資者的態度非常開放。他對於一些財務附註部分的理解非常好,比如存貨的構成,應收賬款的構成等等(如果你對這方面進行針對性提問,往往會有意外收穫)。而張成和一般財務總監有點不一樣,他比較關注管理方面的問題,不像常見的財務官那樣非常保守。
具有非常好的財務審計基礎,並且對管理和財務關係弄的很清楚的董秘,是投資學習企業財務運營的好機會。其實,探路者這一家子人我都很喜歡。

總體來說,張成先森是一個有點具備審計師+業務副總氣質的董秘

光線傳媒的王牮,親和力型董秘
王牮女士是光線傳媒董事長的表妹,但你在這家公司完全看不到家族企業的架子。光線傳媒是我交流過的管理層的覆蓋率最高的公司(我連他們的人力資源總監,副總,銷售副總都沒放過。。。[哈哈]),這家公司各層管理層的臉上都洋溢著正能量,我個人認為這和這家公司管理上去家族化是很有關係的。當然和光線傳媒的董秘王牮的工作也是分不開的。

王牮女士有時候更能體現巴菲特說得那句,管理層和股東身份一致時的主人翁的威力。而我覺得王牮的主人翁的精神,是我見過的公司董秘發揮最好的那麼幾個之一。也因為這種精神,和王牮的交流精髓好多都在非業務討論上,比如開始去調研時,她把我當成學生了,調研完了後,還不忘問我,怎麼還不回家吃飯呢。

總體來說,王牮女士是一個有點具備形象代言人+女主人氣質的董秘

中信證券的鄭京,草根出身的國企榜樣董秘
我覺得鄭京女士最大的特點是,無論誰去調研,哪怕是個小學生,她都儘量按分析師的標準去對待你。我第一次去中信調研時,那時鄭京還是證代,後來升到的董秘。去很多大公司調研過的朋友,無論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可能都會體會到大公司因為管理鏈條太長而套話太多,調研低效的情況,但是你們在鄭京身上就看不到這點。鄭京女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對很多關於中信證券小白類問題的友好和聰明的回答(我是問這類問題的大戶),我有時覺得這可能和鄭京女士做過證代有關係。

我的很多證券行業歷史,行業知識等問題,都是在和她交流中明白的。去很多公司調研以前,我都會做儘可能充分的準備,其中一個目的是儘量遞進式的問出高質量的問題,以增加調研效率,以免使有限的調研時間淹沒在一些淺層問題上。而在鄭京老師那,是少數就算我問了很二問題,也不會太影響交流質量的。我見過她和很多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而小股東交流,你在和她交流時,你會覺得非常平等,一點也不會有需要仰視的感覺(當然,如果你仰視中信證券,是另外一回事。。)。如果鄭京女士以後去大學教關於董秘的課,我打算整學期都佔第一排的座。。。

總體而言,鄭京女士是一個很具備優秀老師氣質的董秘

關於對工作和對待別人的態度,我覺得我從這四個人身上可能學到很多受益一生的東西
還有很多董秘我也非常喜歡,比如華遠地產的竇志康,萬通地產的程曉稀,以後有機會再說

此外在董秘領導下投關部和公司市值管理多少是有一定關係的。其實從我的角度上講,我希望這些好公司市值管理越差越好,這樣我就可以拿到很便宜的價格[哈哈]。但事實上事與願違,大多數優秀公司都有優秀的投資者關係,比如伯克希爾與股東之間的關係。
(上述4家公司的股票,我都買入過)

最後,和大家交流一個我自己調研時和董秘交流的心得:我覺得做好調研前的準備工作真的非常有效,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是相互的,如果你在一個大家主要都問一些費點功夫就可以查到的信息時(董秘都回答幾十遍了,快崩潰了),你可以遞進式的問出經過認真思考和論證研究的問題,別人也會有更高概率認真回答這些問題及認真對待你這個人。
不要指望每個董秘在交流能力方面都是巴菲特,想瞭解公司和行業,更多的需要靠你自己。因為從統計概率上看,跟股票一樣,大多數董秘交流能力都是平均水平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72

創業板「高估值」之我見 PekingCH

http://xueqiu.com/4704954783/23895923
在牛市,投資者的風險敞口放大,給一隻股票的估值會大大提升,在同等業績、同等增長預期的情況下,熊市給20倍PE,牛市可能給40倍甚至50倍以上。牛市是業績帶來的,但牛市更是吹泡泡的過程,一個投資者,如果他不參與吹泡泡的過程,那麼他獲利一般但安全;但如果他參與吹泡泡的過程,他有可能獲得暴利,如果他撤離及時的話,但也可能一無所獲,如果他沒能及時撤離。

當前,創業板的估值毫無疑問已經合理甚至稍微高估。即便是最優秀的成長股,現在的PE也必須有5年的高速增長才能攤下來。這就像是浦發銀行上市一樣,一上市就是個「巨嬰」,儘管上市十年,業績輝煌,但投資者獲利非常有限,原因就是業績透支,浦發一上市是60倍的PE,從60PE降到目前不足10倍,期間就有6倍的股價波幅。換句話說,如果浦發上市時是10倍PE的話,以他的成長速度,他的股價可以再漲6倍。

同理,現在的很多創業板的股票,業績還行,成長預期更高,帶來的PE也很高,這些股票要花費很多年才能降低他們的估值,這還是在他們確實如預期一樣高速增長,否則,他們將面臨最殘酷的「戴維斯雙殺」,股價跌到不足原來的1/4,甚至1/10,直至退市。

下面做一下簡單的算術題:
一隻創業板股票,2012年業績是EPS1元。
當牛市時,市場預期該股票的成長性優秀,未來三年會以三年複合增長率為50%的速度增長。同時給予估值PE60倍,也就是股價60元/股。維持現有的股價,三年後,該公司高速增長結束,PE將降至15倍這樣成熟市場成長率一般的估值水平。這是標準的估值方法,具體算法如下: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5元      2.25元    3.75元
60元         60元       60元
40倍      26.6倍      16倍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
例外一:該公司成長性非常優秀,是騰訊型公司,高速成長超過三年,而且年年超預期(每股收益以不止50%的速度增長),這種情況毫無疑問,現在的60倍PE實在是低估了。

例外二:該公司成長性不行,成長不如預期,該公司只是平凡的公司,以平凡的速度成長,因此,市場只給予平均PE。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1元      1.21元    1.33元
15倍        15倍        15倍
15元      18.15元      19.95元
也就是說,三年內,如果公司平庸的話,公司每股收益每年增長10%,股價會從60元跌到不足2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90

金山軟件之我見 SolarTang

http://xueqiu.com/3012165545/25028746
$金山軟件(03888)$ 對於WPS,在金山來說我覺得是最有潛力的子公司。一直感覺不同人的觀點一直分歧比較大。有一派覺得WPS很好用,必成大器;另一方的觀點是覺得它完全不成,跟$微軟(MSFT)$ Office沒法比。

最近看了@Joe香港 的一條微博,覺得評論挺有意思,微博內容如下:
@金山軟件 第二季度財報,我最喜歡是WPS 的表現,雷軍以前說過「我要用未來十年和微軟來一場豪賭」 其實早十年就看到了WPS的市場很大,但時機不對,賭輸了,十年後移動崛起,Windows沒落,找到風口, WPS 可以大反擊了!」
原文地址:http://weibo.com/2092879270/A6Psh8OFl


@金山軟件 第二季度財報,我最喜歡是WPS 的表現,雷軍以前說過「我要用未來十年和微軟來一場豪賭」 其實早十年就看到了WPS的市場很大,但時機不對,賭輸了,十年後移動崛起,Windows沒落,找到風口, WPS 可以大反擊了!

觀觀點我很同意,但我想把重點放在網民給的評論(連雷總也有評論啊),總結該微博普通網民有關WPS正反評論,得出如下觀察(大家可以前往原微博驗證):
1. 正方基本上都是WPS的用戶,用著感覺很不錯,包括PC版跟移動版的
2. 正方的觀點看出來都是從個人或企業從Office到WPS的,而且都漸漸習慣
3. 正方有人身邊大部分都是用WPS
4. 反方身邊的圈子觀察沒人在用,跟#3觀點相反
5. 反方基本很多都是Office的用戶,基本上很多人都是沒有用過WPS的,只是從操作系統,壟斷性等入手
6. 其餘用過WPS的,都是覺得兼容和專業性的問題入手 (針對第6點,其實WPS連宏等專業功能也有,只是存在專業版。)

有上述觀點可見,可以大概推斷大部分基於收費或單位被逼用WPS的人,用後都容易存在好感,反感的人很多都是沒有用過。

剩下的最重要的,是兼容性,有一正方評論值得我們細想:
「單位現在也開始WPS和office並用,因為經常會收到wps格式的文件」
現在WPS在國內的比率漸漸提高,大型互聯網企業也用WPS(國內數據WPS月活躍數十漸漸提升)。假如有一天,WPS使用率超越了臨界線,成為主流,那時候不兼容WPS的會是誰?

最後附上已經分類微博上的觀點:
正方:

- WPS感覺很好用,用了之後再沒去用OFFICE了,確實很方便很人性化
- 身邊用wps80%啊
- 確實該起飛了,原來用WPS,就很好用,在移動終端要發力啊金山!
- WPS在手機上的表現確實很贊,超同類軟件
- 討厭你的一切產品,但WPS還不錯!
- WPS用戶表示現在再也不用到處去找OFFICE激活碼了,安逸!
- 原來office的用戶,已經用wps兩年了,很好,支持一下
- 我的電腦手機和pad現在都用的WPS。以前單位文件從來沒有wps的,單位現在也開始WPS和office並用,因為經常會收到wps格式的文件。
- 我手機上用wps移動版, 筆記本上用wps for linux , 好用! 朋友所在的港資公司電腦只用正版軟件, 他們選擇了免費的wps,哈哈. (備註:企業版可是要付費的...)
- 這個確實可以頂一下。免費的wps 除了打開office文件之後 在保存的時候 會自動存成wps相關格式文件之外 。其他還都算好用。

反方:
- IT十幾年,真還沒用過WPS! 有office為何還要再裝個wps呢,沒理由
- 沒有操作系統你賭個屁。微軟在操作系統上動一點小動作就秒殺你,當年IE就是這麼打敗Netscape的。
- 身邊沒一個人用WPS的..這吹噓的略假
- WPS好的原因是現在他媽WIN7盜版木有自帶的office
- 不是革命性產品,還是未知數
- 十年前,WPS想用免費打OFFICE,結果OFFICE照樣收費照樣有人用,WPS沒人用還打不過,十年後,OFFICE已經成為一個品牌,WPS還想反擊。笑死人了只是一個應用軟件,作出來的文檔怕用OFFICE的不能看,還要兼容OFFICE。
- 不現實,和微軟的office差的遠!office2013甩wps幾條街!
- 使用wps的人確實多,主要是那些處理簡單文字的人使用,若涉及到專業方面,wps還是要讓道給office。努力吧,騷年!我都用office的
- 但我的周圍沒人用WPS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33

週末閒侃:那些我見過的大鱷的盤前癖 路過十八次

http://xueqiu.com/3004708315/26238433
在資本市場混跡久了,捕捉到很多相識大鱷盤前的一些習慣,今天只聊八卦,切勿模仿和對號入座。

一號君,襄樊人士,精幹老練,介入資本市場之前,乃一廠之長,在那一年改革開放的時候混跡於鵬城,深發展發股時第一批股東,機緣巧合之際與前前任宰相有過一面之緣,並難得的留下了珍貴的照片,擺於案前,每每開盤之前,都端起照片凝視很久,彷彿凝望情人般,可能在仔細回味那一年之教誨,估計心中默念,請給我力量吧,主!


二號君,所有操盤習慣復古之風,對於關切的標的,習慣手繪K線,盤前喜歡用紙筆記錄當日買賣的計劃。每每值得炫耀的便是厚厚的一本K線圖,記載了他一身廝殺過的所有標的。

三號君,為數不多的女性,容顏已然老去,但思維依舊敏捷活絡,從一個中戶廝殺到可以號令一方的霸主,屬於某營業務經常上榜的一類。盤前必放一蘋果於案前,不能帶綠,顏色越紅越好。收盤之後,不管輸贏,蘋果必下腹中。常曰,該果生津、潤肺,除煩解暑。

四號君,資本新秀,06年入市,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每每大戰來臨,盤前必準備激昂音樂,愛聽的,為夜店各種舞曲。此君只見過兩面,每到此時,各路豪傑一定退避三舍。此景時其常言:天下,是一個人的。

五號君,湘北美男,嗜辣,混跡資本市場十載,不好女色,圈中常八卦其是0還是1而未可知。盤前必生嚼一顆朝天椒。醒腦提神,明目壯膽。

六號君,打板高手,每日千萬資金游跡於掌手之間,從不戀戰。大行情趨好便可見,行情萎靡之時只見其出沒與山水之間。案前有一玉龍,常在盤前抱於胸前撫摸,言為養玉。

七號君,一口地道京片子,好美色,辦公席間所有人員皆為女性,常言京城之地陽氣自古雄厚,虛陰陽協調,方能百戰不殆。每每作戰,必有兩名貼身女性伴於左右,提茶倒水,嗜鐘錶如命,辦公室陳列各種古舊擺鐘,每每開盤之前,一定在9點的時候,全部鐘錶齊鬧,噹噹聲不絕入耳,九聲之後猶如禮畢,初見方以為設有寺廟,令人倍感奇異。

八號君,時尚前沿小清新,海龜人士,每日必衣冠齊整,領帶西服,案前定是五屏聯機的顯示器,同步顯示所有市場行情,波及全球。盤前必自磨一壺苦咖啡,最愛Kopi Luwak,每每見面說要磨上一壺共享,避之不及。

諸君盤前百態,僅供週末娛樂,萬不能當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43

MH370事件之我見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b76.html

這次馬航事件反應了兩點:一是中國政府的信息技術水平明顯差美國很多個檔次,中國媒體的新聞報導水平太次,媒體坐等新聞發佈會不管用,搞祈禱則是宗教界應做的事,媒體資源不足還是次要,關鍵是缺獨立思考邏輯分析的能力;二是中國政府應該有些內幕信息因為國家或領導安全之類的原因向我們隱瞞了。


馬政府也很垃圾,馬航和馬軍用雷達信息、波音公司和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收到的衛星數據沒有充分利用來分析問題。很明顯副機長是重大嫌疑人,但馬警方直到昨天才去搜家抓人,反應太遲鈍了,失聯當天就應該多管齊下。當然,不排除馬政府裝傻,被媒體逼迫後才有行動。


根據媒體公開的現有信息,我想了想,MH370凌晨00:48起飛,1:20到達越馬交接處失聯,即起飛才32分鐘。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32分鐘的時間飛機應該剛剛爬到1萬米正常巡航,客艙乘客都還繫著安全帶不讓走動,剛登機的乘客們都精神抖擻,有些不自覺的人手機可能都沒有關機,劫機者不太可能選這個時候就進入駕駛室,我們也知道自911後駕駛室的門很難弄開了。


在這32分鐘內,馬航與駕駛室有多次通訊交流均無異常。而駕駛室在馬航提醒到越南管制區域進行交接時關閉應答機,說明在1:20前駕駛室已經被控制,關閉應答機的時點和空域選擇得剛剛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駕駛室內部的人自己控制了飛機,不可能是外人進來控制,時間實在太倉促。


1:20後飛機也不可能是外人在開,關閉通信設施、折返改航線、躲避馬方軍用雷達等都不可能由不熟悉飛機和航線的人來操作完成。


另外我認為飛機不可能開到哈薩克斯坦,因為中間至少要連續躲過5個以上國家的軍用雷達,777做不到,所以飛機只能是墜入印度洋或者是停在印度洋上的某個小島上。


這事應該不是東突份子所為,如果是他們,那就沒必要折返,直飛人民大會堂就行了。以東突在昆明的做法,只要到了首都機場附近,俯衝天安門一帶就完事了,哪怕沒撞到人民大會堂,掉那附近都達到目的了,其實就直接撞首都機場也達目的。也不是馬政府反對派進行威脅,那麼多非馬乘客,馬政府和馬航沒這個膽量隱瞞至今。


可以肯定的是,駕駛室內的人有參與劫機。機長53歲了,駕齡三十年,妻兒都沒跑路,他沒有理由突然變節,2011年放兩個美女進駕駛室的是副機長,當時的機長不是這次的。而副機長是地方官員的長子,才27歲,尚未結婚,愛上電視出風頭,並且2011年就帶過人進駕駛室,所以他嫌疑很大。


副機長肯定不是想自殺,否則在1:20前就可以墜機。我懷疑在1:20到8:11分之間他和外界有聯繫,包括接受指令或提過一些條件要求,並且是涉及馬國以外的,可能馬政府、中國政府及美政府之中(或各軍方)當時就有人知道,至少現在已經知道。


8點多後,這架飛機要麼沒被滿足要求而墜入印度洋,要麼降落在印度洋上的某個小島上等某項要求被滿足。大家怎麼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78

同業新規之我見--127號文解讀 sp00n

http://xueqiu.com/7693310317/29319264
看到有人轉發我在知乎專欄的文章,看到大家熱烈討論,很開心。這篇文章寫於週五晚上,我在外地出差回北京的高鐵上。看到五大部委的發文,很有感觸,就在知乎上回答了網友的一個問題。之前在雪球註冊賬號很久了,沒怎麼發文章。我在某四大行總行工作,從事與同業業務相關的工作,以後我會定期在雪球寫文章,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重大新聞往往在週五下班前公佈,無論是加息、降准,還是其他可能引起資本市場巨大波動的信息,這次同業新規127號文也是如此。

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昨天下午五點聯合發佈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銀發[2014]127號)就是之前傳說中的9號文的升級版,洋洋灑灑18條,最關鍵的其實是對買入返售業務的規範。其實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大家就預測銀監會會發文,文號都領好了,2014年銀監第9號文件,傳言會簽央行的時候卡住,這次一行三會聯合發文,足見監管的重視程度。

要理解這次發文,還需要結合銀監會年初工作會議(我們需要跟隨著監管文件的變動來揣摩監管的思路)。年初的時候,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在2014年工作會議上,重點講了銀監會今年的工作思路。銀監會目前已成立銀行業改革領導小組,改革最為重要和迫切的兩項內容是理財業務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此前已經有8號文規範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同業業務這幾年迅猛發展、野蠻生長,銀監會觀察到現在市場上同業業務存在著業務前後台不分、機構總行分行不分、分支機構自立門戶直接進入貨幣市場拆借資金,多頭辦理同業業務等亂象。銀監會認為,同業業務的不規範發展,直接助推了資金空轉,抬高了融資成本,加大了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增加了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另一個需要重點研讀的發文是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13】107號文),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的倒數第二個文。重點規範影子銀行業務。收益權買入返售對接的多是信託資產或券商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實際投資的資產種類五花八門,從國內證收益權、銀承匯票收益權等低風險資產到中小房地產商信託計劃等高風險資產,最可怕的是做表外處理,業務量很大極易產生整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買入返售這種通道類業務實際屬於影子銀行。而107號文對於銀子銀行只是綱領上界定,並無監管細則,因此此次五大發文實屬必然。

同業買入返售業務,披著同業拆借的皮,幹著資產買入的事兒,是上一輪同業業務黃金發展期的一個偉大的發明。風險點在於,賣出行並沒有將債務人信用風險賣斷,卻出表;通過信託計劃或券商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搭橋後,轉給第三家買入行,只是出資,不承擔債務人信用風險;買入行做拆借賬務處理,不佔貸款規模和貸存比。從整個金融系統的全局角度來看,整個金融系統發放一筆貸款,卻表外處理,風險極大。(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只有將絕大部分的風險和報酬轉讓,才可以做資產終止確認,也就是出表)

對於市場影響,買入返售業務的年發生量在3-5萬億左右,這是一筆巨大的信貸投放。此次發文會凍結巨量流動性,企業融資成本必然上升。而同業資金無處可投,會重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同時,由於信託收益權等流動性差、高風險的非標資產無法對接同業資金,且失去了銀行信用擔保,影子銀行將遭受重創。

對於同業間貿易融資業務來說,由於福費廷是標準化的傳統貿易融資產品,因此這次監管不僅不會帶來不利影響,反而還會促進國內證福費廷業務的發展。對於同業代付來說,由於之前的237號文已經嚴格要求,各行作為代付委託行已經表內處理,因此影響不大。對於通知裡面提到的原則上僅適用於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跨境貿易結算,其實對市場影響不大,因為原來國內證代付就很少。而且國內證代付和國內證福費廷是兩個替代產品,而後者可以出表,前者顯然沒有市場。

關於市場出路,監管和業務創新永遠貓捉老鼠的遊戲,相信大家會找到解決辦法。一個思路是風險參與業務。該業務起源歐洲,企業風險和金融機構風險都能做,卻協議文本複雜,20多頁全英文,適用於英國法,監管不易搞清楚,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被利用的載體。當然,這要看大家創新的速度了(業務量大不大)。

五部門聯合發文,上個月24號就開始發文流程,現在才收到,說明一行三會外管局在會簽的時候也是深思熟慮,充分討論,足見關鍵程度之高,這會是同業業務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事件,值得歷史銘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7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