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莫言書法從近百萬元跌至數千元 投資客被套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18/1062722.html

“泡沫吹得有多大,摔下來就有多疼”。這不,文學家莫言的書法便提供了最鮮活的例證。5000元,這是它在國內拍場最新的成交價;而僅僅在一年前,他的一件書法作品還拍出了近百萬元。如此“過山車”行情,只怕誰痛誰知道了。這些年,影視、商業圈名人紛紛跑到拍賣場“曬”各自的書畫作品,馬雲、王中軍的畫作,趙本山的書法,無不創出令人咋舌的天價。在泡沫未被刺破前,買家和賣家皆大歡喜。然而,依仗名人效應炒作起來的美麗神話,又能維持多久?

泡沫刺破,莫言書法狂跌

京城某雜誌社編輯韓旭東是莫言的鐵桿粉絲,不僅讀遍了他的全部出版物,還主動跑到拍賣場買回一件莫言書法作品。如今,那件花了十萬元買回的書法讓他叫苦不叠。未出三年,這件藝術品已折價過半,“雖說我是出於對偶像的崇拜,但拿出的也是一年血汗錢吶!”

他如今回想起來,當年咬牙“吐血”,完全是為拍場屢屢坐地起價的誘惑所蠱惑。自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文學家莫言一夜之間就多出一重“書法家”身份,其書法作品瞬間成為各大拍場的搶手貨:獲獎當年他的一副14字對聯,在京城拍場賣出約25萬元,絕對是“一字萬金”。去年其一件“莫言錄毛澤東《沁園春·雪》”書法,更是拍出近百萬元。如此天價,令不少書法大家自愧弗如。

然而,伴隨諾獎效應消退,莫言書法如今全然沒了往日輝煌。不久前亮相北京傳觀秋拍的一件莫言書法作品,僅以起拍價5000元成交;而在其他拍場的遭遇更慘淡,因無人應拍而流拍的場景一再上演。

上月中旬,國內影視大咖、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的油畫《我不是潘金蓮之一》在京城拍場以120萬元起拍,最終成交價達345萬元。而就在去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的一幅油畫《桃花源》,在香港蘇富比秋拍歷經40多輪加價,以3300萬元成交。畫面里,是一個與真實並無二致的微縮版地球。時間再往前溯,演員趙本山一幅四字書法“龍騰鳳舞”也曾拍出近百萬元。

莫言書法行情的急轉直下,讓這一切變得更像海市蜃樓。“跨界名人的字畫到底值不值那個價,已再明顯不過了。”藝術市場分析人士馬維認為,莫言書法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其他類似名人書畫也將迎來拐點。

“假”平凹也受買家追捧

與普通的藝術品拍賣不同,這些跨界明星的筆墨在拍場表現堪稱“詭異”。

要麽起步就天價。知名導演馮小剛與某藝術家合作的油畫《一念》拍出1700萬元,這一數字是絕大多數職業藝術家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有藝術圈中人認為此風不可長,“名人效應光環助長其藝術作品價格虛高,這讓那些苦苦求索的職業藝術家的價值追求,變得一文不值。”

要麽火箭式躥升。以趙本山為例,2011年他的“龍騰鳳舞”拍出近百萬元,而在此之前,同樣出自其筆下的“天道酬勤”只拍出3萬元。短短5年,漲幅約30倍。莫言獲獎前,其作品拍賣成交價高者也不足萬元。一朝得獎,扶搖直上高達百萬元,漲幅達百倍。藝術評論家郭曉川認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名氣可以換錢不假,但動輒就賣出百萬元及至千萬元,充盈功利之心的市場只會走向畸形,漸至形成泡沫橫行的“第二”拍賣場。外界有傳,因賈平凹書法供不應求,西北地區長年盤踞著一批作偽高手,連“假”平凹也受到買家追捧。

名人書畫賣出高價的背後,絕大多數都有炒作因素。就連王中軍本人也承認,很多畫家畫一輩子也不可能賣出他這樣的價錢,原因是他擁有圈子和資源。而買下馬雲畫作《桃花源》的,也正是其好友。這位頻頻在名人書畫拍場出手的隱形富豪給出的理由是:“既然沒空出力,只好出點錢了。”撇開那些“出力”的買家,大量參與者還是投機客,他們眼見來錢快就瘋狂湧入。“真心喜歡莫言書法的人自然高興迎來抄底良機,只是苦了當年那些高位參與的投機客。”如今被深度套牢的韓旭東認為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

“隨著獲獎熱度徹底散去,莫言書法終於回歸正常範疇。”馬維透露,雅昌藝術網有個統計,莫言獲獎前,其作品上拍者寥寥數件,得獎後的4年里,出現在各大拍場的莫言書法已逾兩百件,單單本月上拍作品就達十件之多,“如此泡沫,不破才怪。”

藝術品價值不是“看臉”

在馬維看來,如今拍賣場常常有意混淆兩個概念。“‘書畫名人’和‘名人書畫’固然都可以上拍,但二者有本質區別。”他認為,就像不能讓“書法名人”米芾、啟功和莫言去比寫作,莫言、趙本山的書法寫得再好,也只能歸為“名人書法”,無從與真正的書法名家做藝術價值的對比。陜西省書協副主席麻天闊也認為,明星寫書法無可非議,但一旦進入藝拍市場,就要慎重待之,畢竟大部分明星沒有系統研習過書法,很難稱得上書法藝術。

既然名人字畫的藝術價值往往不高,為何在拍場又屢屢創出天價?很重要一點是,畫憑人貴,再直白些,就是看臉出價。明星大腕兒的字畫,賣的從來不是字畫本身,而是落款處的簽名,以及隨之而來的輿論關註度。

與“吃瓜群眾”對明星跨界藝術圈博名利大加鞭撻不同,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覺得,沒必要太操心,因為它們原本走的就是兩條平行線,“相信很少有人會把馬雲看作藝術家,旁觀者無需從藝術專業層面挑刺兒。”早些年他主持過多場慈善拍賣會,也親歷了不少狂熱場面,“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買家,幾乎不大可能從既往拍賣成交數據找依據,競買者的實力和想表達的愛心,才是成交價高低的決定因素。”不過,他也承認,不明就里的大眾藏家若要投資這類名人字畫以謀求增值,必須慎之又慎。

“不排除有圈外人士具備一定修為,但從技法上來講,很多名人書畫連藝術品都稱不上。”在一位藝術市場資深人士看來,由於內地藝拍機制尚不健全,不同於那些歷經拍場錘煉的藝術名家的“硬通貨”,這些逞一時行情的作品在過了某個節點後就很難變現,並不適合投資,“莫言書法拍場遇冷,希望能給指望通過買賣名人書畫獲利的人敲響警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