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說史140423強權侵略與恐怖主義 (2之1)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4/23/%E8%AA%AA%E5%8F%B2140423%E5%BC%B7%E6%AC%8A%E4%BE%B5%E7%95%A5%E8%88%87%E6%81%90%E6%80%96%E4%B8%BB%E7%BE%A9-2%E4%B9%8B1/

說史140423

強權侵略與恐怖主義 (上篇)

—- 沙巴、蘇祿、摩洛蘭、菲律賓和 馬來西亞的各自表述

朝日執筆

 

菲律賓地區由於地形分散、島嶼眾多,所以自古以來都不是一個統一政權。 今天的菲律賓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超過八十個民族。 而且,與我泱泱中華不同,俗稱「菲律賓語」的「他加祿語Tagalog」(嚴格來說,兩者並不完全等價,其關係約莫相當於我國的「普通話」和「北京話」)雖號稱第一大語言,但以之為母語的國民,大約只有全國人口的三成。 分離主義向來是多民族國家的一大困擾,雖然有八成國民信奉的天主教可以作為某種形式的維繫,但這種維繫對於非天主教徒,特別是同樣信奉「一神教」的穆斯林,顯然就不太有效了。

本年四月二日晚,一名中國籍女遊客及一名菲律賓籍女侍應生在馬來西亞 沙巴州,被七名武裝分子脅持擄走,犯案者據說是著名的「恐怖組織」—- 來自南菲律賓的「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 各位大概還記得去年底十一月,有一對台灣夫婦也同樣遇到據說也是阿布沙耶夫的襲擊,男的被殺,女的被劫走(她還是中華民國第一夫人 周美菁的同班同學)。 地點也是馬來西亞的沙巴州。

相對上面的兩碟小菜,阿布沙耶夫之前吃的「茶飯」更大。 2000年他們將二十一名來自德法馬菲等多國的遊客,從沙巴的 巴丹島脅持到菲律賓,並在4月18日菲律賓總統 埃斯特拉達生日的那天,將兩名菲律賓人質的頭顱砍下,以作「贈慶」。

上述的各次事件都發生在沙巴,這當然不是一個巧合。 早幾天 朝日看某「是是但但」的電視台新聞時,報道似乎也注意到「沙巴」這個關鍵詞, 特別說明「馬來西亞與菲律賓對沙巴存在主權爭議」,幾句後則將「阿布沙耶夫」形容為「激進民族主義恐怖分子」。 這報道實在令人震驚— 我指的是其「是但」的程度!不知是真心誤會抑或無意誤導,反正報道就讓人認為「阿布沙耶夫」是為了從馬來西亞手取回屬於菲律賓的「神聖領土」,因而多次發動恐襲— 這當然是錯誤的!

事實是「阿布沙耶夫」固然是「激進民族主義者」,他們不同意馬來西亞對沙巴的主權,也是事實。不過,他們同時也不認為沙巴是菲律賓的領土。因為沙巴,以及整個菲律賓的南部,都是屬於「摩洛人」的!

 

這個故事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講起了。話說唐朝與西亞開通了「海上絲路」,阿拉伯人東來中土絡繹不絕。 東南亞是其必經之地,於是在今日印支半島及南洋諸島就逐漸興起了不少商業重鎮。 人口聚居自然形成聚落和王國,在阿拉伯商人的影響下,這些地區相繼出現了伊斯蘭化的政權。

參照中國史書記載,洪武二十三年(AD1390),一支信奉伊斯蘭教的 蘇門答臘移民(今天我們稱此族群為「米蘭加保人Minangkabau」或「巴東人Padang」)在以今日菲律賓西南部 蘇祿群島為中心的地區,建立了「蘇祿蘇丹國」。

明成祖遣 鄭和下西洋威鎮萬邦,永樂十五年(1417)蘇祿東王聯同另外二王及其親屬朝覲天朝,並得以晉見永樂大帝。 一行人在中土勾留數年,好食好住,樂不思蜀,最後東王在返國途中病逝中土。 成祖命將蘇祿東王以親王禮葬於山東德州,並派人護送其長子回國繼承蘇丹王位,而其餘諸子及隨扈則從此定居中國,是為今日山東德州回民族群的源起。

卻說這個蘇祿國得到大明冊封,國勢日盛,不久即將今日菲律賓南半部納入其控制之中。 1658蘇祿蘇丹派兵西進協助 汶萊蘇丹國「平定內亂」,汶萊蘇丹遂割讓沙巴及婆羅洲東北部以為「謝禮」。 蘇祿國勢到達頂峰,領有今日的蘇祿群島和今日菲律賓的西南地區外,兼有巴拉望島、沙巴及砂撈越,將整個「蘇祿海」變成內湖。

不過,蘇祿並未能將勢力伸向東北,即今日的菲律賓「本土」,因為那裏早已另有強權。 早於永樂三年(1405),鄭和下西洋巡經「南琉球」(即今日的菲律賓),奉成祖詔封當地華裔領袖 許柴佬(福建晉江人)為呂宋總督,總攬該地軍政大權,並任職長達二十年之久。 由於有大明的背書,許氏政權成為區域強權,即使明朝在「第七艦隊」之後沒有再派「天國上使」巡海,此政權仍保有相當勢力。

至於南部的地區,阿拉伯商人 薩伊德早在1450已在今日的「棉蘭老島Mindanao」一帶建立起穆斯林政權,及後又派生出多個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蘇丹國。 除此以外,還有立足 爪哇的跨域強權「滿者伯夷Madjapahit」,手臂亦足以伸到菲律賓。是故蘇祿國勢雖說是「史上頂峰」,但其實也不過是自保有餘,稱霸不足。

 

歐洲人的到來改變了菲律賓群島的格局。 麥哲倫在環繞地球的航行中經過這裏,結果死於與土著的衝突之中。 西班牙人則於十六世紀已經「發現」此地,並以當時的王子「菲利浦Filip」親王(即後來的 菲利浦二世)之名,將這一大片島嶼命名為「菲律賓Las Filipinas」。他們覺得深膚色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著(包括整個南島語族群),與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和北非一帶的「摩爾人Moor」極為相似,故稱這些土著為「摩爾人」,後來音轉為「摩洛人Moro」,而他們所在的土地則稱為「摩洛蘭Moroland」(後來專指棉蘭老島和蘇祿)。

西班牙人在1565佔領 宿霧,1571北上佔領 呂宋島,並建立 馬尼拉城。1595西班牙宣佈馬尼拉為菲律賓的「首都」,正式開始殖民統治。*** 不過,當時他們控制的區域其實只包括 呂宋和「米沙鄢群島(米沙鄢語:Kabisay-an)」,或譯為「維薩亞斯群島(英語:Visayas)」,而不包括棉蘭老島和蘇祿。(今天的菲律賓分為三大區域,大抵就是北方的呂宋、中部的米沙鄢和南部的棉蘭老。)正如在他們的老家一樣,與穆斯林「摩爾人」南北對峙。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大力宣揚天主教,摧毁土著的伊斯蘭文化。 據記載,馬尼拉地區附近曾建有多座宏偉的清真寺,今日當然都已蕩然無存。 穆斯林在此期間曾爆發多次起義,但均被血腥鎮壓,失敗告終。 最後,中北部的穆斯林或改宗天主教,或被殺害,或被迫遷往南方,天主教成為西班牙控制區內的唯一信仰。

隨著時日推移,西班牙亦不斷試圖將魔爪伸向南方。 面對歐洲人的入侵,棉蘭老和蘇祿的穆斯林政權頑強抵抗,縱然難免不時要向侵略者讓步,但卻一直保持著獨立的國體。 西班牙直到被迫離開菲律賓的那一天,也未能將南部成功納入「菲律賓」的版圖。

為了抵抗西班牙,蘇祿王曾於 雍正四年(1726)入朝謁見世宗皇帝,乾隆十八年(1753)更上《請奉納版圖表文》,希望清廷能將蘇祿的土地、丁戶,全部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神聖領土」的一部分,以求大國庇蔭。 只是當時的乾隆大帝奉行「大陸主義」,未有答允蘇祿老蘇丹的「懇切願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184

說史140429強權侵略與恐怖主義 (2之2)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4/29/%E8%AA%AA%E5%8F%B2140429%E5%BC%B7%E6%AC%8A%E4%BE%B5%E7%95%A5%E8%88%87%E6%81%90%E6%80%96%E4%B8%BB%E7%BE%A9-2%E4%B9%8B2/

說史140429

強權侵略與恐怖主義 (下篇)

—- 沙巴、蘇祿、摩洛蘭、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各自表述

朝日執筆

 

踏入十八世紀,新崛起的「強國人」也來了。 176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欲向 蘇祿蘇丹租島以建貨棧,但最終未能成事。 英國人遂轉而向 汶萊蘇丹索要沙巴西面的 納閩島,再借勢控制沙巴及北婆羅州。 蘇祿蘇丹在感受到英國人強大的同時,心忖既然求助天朝無果,何不靠攏這個新出現的強權?

為行「招虎驅狼」之計,蘇祿蘇丹於1878與英國簽訂了關於沙巴和北婆羅州的協議。不過,老奸巨猾的英國耍了手段,在蘇祿語的文本協議中,使用的是「padjak」一詞,這個字同意兼具「租」、「稅」之意;但在英語文本中,則是蘇祿將北婆羅州「割讓」予英國,英國則向蘇祿蘇丹繳付該地區的「代稅錢」。非常有趣的是這份協議直到今天仍然「生效」—-儘管締約雙方對協議的理解有所不同。

二戰後英國勢力逐步撤出東南亞,沙巴在1963加入 馬來西亞聯邦,自此馬來西亞遵循英國之故事,每年其駐菲律賓大使館都會向蘇祿蘇丹的後裔(雖然已經失去統治權,但這個蘇祿的「無地王族」至今仍然維繫著,就正如韓國的李氏王族一樣。)支付5300令吉(約12,700港元),「蘇祿蘇丹」認為這筆款項是「租金」,但馬方則稱這點錢僅是一種「saguhati(約相當於英語consolation,慰問金?)或「Goodwill」(小小心意?)。

無論是租也好,割也好,反正1878英國就正式控制了沙巴。1885英國和西班牙簽訂了「馬德里議定書Madrid Protocol of 1885」(其實簽署的還有德國,但與本故事關係不大。)按照協議,英國承認西班牙在蘇祿群島的主權,西班牙則放棄沙巴及北婆羅州的權利。三年後,沙巴及北婆羅州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1896菲律賓爆發著名的「卡迪普南Katipunan大起義」,革命浪潮風起雲湧,席卷全國,更於1898宣佈獨立,史稱「第一共和」。同年的1898,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失敗。根據雙方在巴黎簽訂的和約,西班牙須退出南美洲及太平洋島嶼,美國以二千萬美元向西班牙買下「菲律賓」的主權。不過 “邪惡的”西班牙人,卻在權利轉讓條約中,把他們從來都沒曾佔領過的摩洛蘭一併劃給美國!

美國人接收菲律賓後,迅速平定呂宋的局面,但拿著「地契」的他們,經過多番戰鬥,始終還是沒能佔領南部地區。美國人無奈最後只能與南部的穆斯林簽訂條約,摩洛人承認美國對該地的「主權」,而美國則承諾不踏足南方,讓摩洛人在南方實行「自治」,「主權換治權」。

當然,美國人這個所謂的協議,不過是「權宜之計」,只是在尋找吞併南方的機會。他們煽動不同土著族群的內訌,此之謂「以夷制夷」,向來是殖民統治者的慣常手段。

1903已經站穩陣腳的美國,以其當年「西部大開發」的理念,頒布《菲律賓土地法》,宣稱南部不在美國控制的地區為「非法土地」,規定北方的「美國屬土公民」(天主教徒)搬入南部,即可佔有十六公頃土地,而南部的穆斯林每戶名下土地不得超過八公頃。翌年,美國宣布與南部穆斯林的條約作廢。1919「拓荒者」可在南部獲得的免費土地增至二十四公頃。

經過殖民者的「苦心經營」,摩洛蘭的穆斯林人口雖然仍佔多數,但比例已大幅下降。在實力此消彼長之下,美國終於成功控制了南部的 棉蘭老和蘇祿。

 

二戰結束後,美國宣布放棄海外殖民政策,菲律賓得以獨立。正如二戰後對琉球和釣魚台的 “邪惡”處理手法一樣,美國在將主權讓渡菲律賓政府之時,無視南部穆斯林的強烈反對和國際上「正義之士」的呼籲,竟將摩洛蘭一併劃歸菲律賓政府統轄。 於是棉蘭老成了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而蘇祿則成了菲國的一省。情況就如美國結束對日本的軍事佔領後,把本來長期獨立成國的琉球(沖繩),以及與中國有明顯主權爭議的釣魚列島一併「歸還」日本一樣。

 

上面就是沙巴、蘇祿、摩洛蘭、菲律賓之間主權爭議的歷史大概。面對美國和菲律賓政府橫蠻無理,南部的摩洛人當然不會甘心土地就此被強佔,他們之中有不少志士,一直尋求「重頭收拾舊山河」的機會。

1969菲律賓大學講師 努˙密斯華里Nur Misuari(陶蘇格語:Nūr Miswāri),領導成立了武裝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MNLF),主張勇武抗爭,以建立民族國家為目標。及後組織逐漸轉趨溫和,引起少壯派不滿。

1978伊斯蘭教經師 哈閃Hashim Salamat與57名MNLF的少壯派,另行成立宗教色彩更濃厚的「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MILF),以建立伊斯蘭國家為目標。該組織迅速發展成菲國境內最大的游擊隊,並持續與菲律賓政府軍在棉蘭老和蘇祿等南部地區進行武裝鬥爭。不過,經過十餘年的戰鬥,MILF亦如MNLF一樣逐漸變得「溫和」。

 

1991曾在利比亞接受軍事訓練,並到阿富汗參與過抗擊蘇聯「聖戰」的摩洛人簡查拉尼Abdurajak Abubakar Janjalani領導成立原教旨恐怖主義組織「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意為「持劍者」,組織成員高峰時達四千人。 該組織行事辣手,在菲律賓南部及沙巴東部離島,不斷發動綁票、爆炸、槍擊、燒教堂等恐怖主義活動,自成立至今已造成過百平民死亡。本文開首說的就是這個組織。然而,自從創辦人簡查拉尼及其胞弟卡扎菲先後戰死殉教後,阿布沙耶夫似乎逐漸變成一個缺乏理念,一味殺人越貨,擄人勒索的暴力犯罪組織,倒也看不出什麼建國理想和宏圖了。

自從阿布沙耶夫成立以來,一枝獨秀,「聲威遠播」,至於MNLF與MILF則越趨「溫和」、「務實」、「理性」,而菲律賓政府亦傾向與這兩個組織「有商有量」。(當然,也有人認為此二組織其實與阿布沙耶夫在「扯貓尾」,分唱「紅白臉」。)1996菲律賓在棉蘭老島西部(包括蘇祿)成立「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ARMM),MNLF被「收編」,自動過渡成為該自治區的政府。而MILF亦終於在2012與菲律賓政府簽訂停火框架協議,菲律賓政府原則上同意讓該組織在南部成立一個新的政治實體。

 

至於曾經風光一時的蘇祿王室,則還有「搞作」。嚴格而言,蘇祿王室從來沒有放棄過蘇祿的主權。故此,今天這個「爛船還有三斤釘」的王族,仍然堅持他們的「蘇祿王國」才是蘇祿的合法政權。他們尚組織有朝廷和政府,並有自己的軍隊—「蘇祿王家軍」,一支數百人的僱傭兵團。

上面提過,「蘇祿王國」的領土除了蘇祿群島以外,還包括「租借出去」的「沙巴」。 故此「收復沙巴」也是「蘇祿王國」的一大宏願。 最近的一次「大型行動」就是發生在去年二月的「拿篤事件」。

2013年2月12日現任蘇祿蘇丹的王儲親率近二百名「蘇祿軍」,持當年的「租地契約」登陸沙巴索還土地。蘇祿軍與馬來西亞警備部隊,在拿篤鎮外百餘里的甘榜丹道Kampung Tanduo對峙半個月後爆發衝突,互有傷亡。戰況越趨激烈,及後馬來西亞軍方出動空中轟炸,而欲前往支援的蘇祿軍支持者則受阻於馬尼拉政府。 戰鬥結果蘇祿軍死傷過半,倉皇撤退,馬方亦有數名軍警死亡。 這應該是近十年以來,涉及菲律賓南部分離主義造成最嚴重傷亡的流血衝突。衝突同時亦造成數千平民流離失所。

 

若干年前有中國外交官到訪菲律賓,席間「拋書包」說起山東的「蘇祿王墓」,並以此引證中國與菲律賓「自古以來的友誼」云云,朝日當時覺得這位外交官員實在幽默。只是不知道一直不承認自己是菲律賓一部分的「蘇祿遺民」,聽到這番說話之時,到底是何感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97

默克爾強硬發聲: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式“強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22

QQ圖片20141231094436

本周三,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傳統新年開篇演講中,堅決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境內的所作所為,稱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在該地區采取武裝行動。

默克爾在提前公布的演講稿中表示,“毫無疑問我們希望和俄羅斯一起確保歐洲的安全,而不是與俄羅斯對抗。但同樣毫無疑問的是歐洲不會接受一個強權政治下無視國際法的法律。”默克爾將於德國時間周三晚間正式發表該演講。

2014年里烏克蘭危機成為全球焦點,默克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她定期與各方通話互相傳遞信息。默克爾在演講稿中表示,歐盟將在烏克蘭危機的解決中發揮關鍵作用。

默克爾剛於周六晚上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以及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就東烏克蘭局勢通了兩次電話。在該地區烏克蘭政府軍與分離分子的武裝沖突中,已有4700人死亡。九月達成的停火協議不時被中斷。烏克蘭指責俄國在背後支持分離分子造反。莫斯科則拒不接受這一指責。

“歐洲決心不會讓自己分裂,將采取更加強有力的行動團結在一起,捍衛我們的和平與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包括所有成員國的政治和經濟,承載了歐洲的未來。”默克爾在講稿中稱。

當提到2014年里埃博拉病毒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帶來的挑戰時,默克爾認為這“影響到了德國國內的價值觀”,默克爾在講稿中向反對穆斯林移民的德國右翼勢力提出了批評。

德國近期出現名為“愛國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簡稱 Pegida)的組織,已經在德國東部地區吸引了上萬名參與者並組織了數次遊行。

默克爾援引了一句冷戰時代名言批評這些人稱,“我們都是人。”她稱,“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人不應因為膚色或信仰被區別對待。”

默克爾表示移民是“我們的財富”,默克爾呼籲德國人不要學習那些“偏見、冷酷,甚至心懷仇恨的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39

默克爾強硬發聲: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式“強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22

QQ圖片20141231094436

本周三,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傳統新年開篇演講中,堅決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境內的所作所為,稱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在該地區采取武裝行動。

默克爾在提前公布的演講稿中表示,“毫無疑問我們希望和俄羅斯一起確保歐洲的安全,而不是與俄羅斯對抗。但同樣毫無疑問的是歐洲不會接受一個強權政治下無視國際法的法律。”默克爾將於德國時間周三晚間正式發表該演講。

2014年里烏克蘭危機成為全球焦點,默克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她定期與各方通話互相傳遞信息。默克爾在演講稿中表示,歐盟將在烏克蘭危機的解決中發揮關鍵作用。

默克爾剛於周六晚上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以及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就東烏克蘭局勢通了兩次電話。在該地區烏克蘭政府軍與分離分子的武裝沖突中,已有4700人死亡。九月達成的停火協議不時被中斷。烏克蘭指責俄國在背後支持分離分子造反。莫斯科則拒不接受這一指責。

“歐洲決心不會讓自己分裂,將采取更加強有力的行動團結在一起,捍衛我們的和平與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包括所有成員國的政治和經濟,承載了歐洲的未來。”默克爾在講稿中稱。

當提到2014年里埃博拉病毒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帶來的挑戰時,默克爾認為這“影響到了德國國內的價值觀”,默克爾在講稿中向反對穆斯林移民的德國右翼勢力提出了批評。

德國近期出現名為“愛國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簡稱 Pegida)的組織,已經在德國東部地區吸引了上萬名參與者並組織了數次遊行。

默克爾援引了一句冷戰時代名言批評這些人稱,“我們都是人。”她稱,“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人不應因為膚色或信仰被區別對待。”

默克爾表示移民是“我們的財富”,默克爾呼籲德國人不要學習那些“偏見、冷酷,甚至心懷仇恨的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40

默克爾強硬發聲: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式“強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22

QQ圖片20141231094436

本周三,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傳統新年開篇演講中,堅決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境內的所作所為,稱歐洲不會接受俄羅斯在該地區采取武裝行動。

默克爾在提前公布的演講稿中表示,“毫無疑問我們希望和俄羅斯一起確保歐洲的安全,而不是與俄羅斯對抗。但同樣毫無疑問的是歐洲不會接受一個強權政治下無視國際法的法律。”默克爾將於德國時間周三晚間正式發表該演講。

2014年里烏克蘭危機成為全球焦點,默克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她定期與各方通話互相傳遞信息。默克爾在演講稿中表示,歐盟將在烏克蘭危機的解決中發揮關鍵作用。

默克爾剛於周六晚上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以及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就東烏克蘭局勢通了兩次電話。在該地區烏克蘭政府軍與分離分子的武裝沖突中,已有4700人死亡。九月達成的停火協議不時被中斷。烏克蘭指責俄國在背後支持分離分子造反。莫斯科則拒不接受這一指責。

“歐洲決心不會讓自己分裂,將采取更加強有力的行動團結在一起,捍衛我們的和平與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包括所有成員國的政治和經濟,承載了歐洲的未來。”默克爾在講稿中稱。

當提到2014年里埃博拉病毒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帶來的挑戰時,默克爾認為這“影響到了德國國內的價值觀”,默克爾在講稿中向反對穆斯林移民的德國右翼勢力提出了批評。

德國近期出現名為“愛國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簡稱 Pegida)的組織,已經在德國東部地區吸引了上萬名參與者並組織了數次遊行。

默克爾援引了一句冷戰時代名言批評這些人稱,“我們都是人。”她稱,“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人不應因為膚色或信仰被區別對待。”

默克爾表示移民是“我們的財富”,默克爾呼籲德國人不要學習那些“偏見、冷酷,甚至心懷仇恨的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41

亞投行的故事之三很難遏制中國----英國討好新起來的強權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jc8.html


美國的想法,就是把本來2020年布置在西太平洋的軍艦從90艘提高到120艘,但是有效果嗎?錢從何來?日本的羊毛還能剪多少把?美國自己老百姓能勒緊多少褲腰帶?

反正直接熱戰的機會沒有,中國軍力不斷提升,武器越做體積越小、速度越快、射程越遠、損害越狠,性價比也就越對美國不利——這點美國的明白人看得很清楚的。

不過美國增加的國防支出和軍備計劃,都是美國軍工企業,趁機找機會撈錢而已。主要是無論美國研發啥武器,都沒法對中國形成威脅,這個就比較麻煩了。

美國當初可以打垮蘇聯和日本,是因為人口基數占優勢。而中國是相反,人口基數更大。所以中國發展到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之後,還有繼續上升的潛力。這種經濟規模的效應,越大越明顯。中國還有20-30年可以折騰的,呵呵。

之前因為英國的首相卡梅隆,想玩達賴牌,被懲罰得很厲害。現在是比較老實了。美國對此很惱火,但是沒有對策。美國人說,你如此討好中國,對你自己和大家(現存國際秩序)沒啥好處。

英國人回答說,根據歷史經驗,我們討好新起來的強權(上一次討好的就是美國你自己呀,呵呵),結果對我們和對國際秩序都不錯哈。

不過這個歷史經驗,在華盛頓銷售的效果,可想而知。

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把英國的行動給其他人造成的傻樣,稱為flummox。就是不知如何是好的意思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54

委內瑞拉崩壞 中國為何非救不可? 石油強權陷惡性通膨 破產倒數計時

2016-05-30  TWM

窮得只剩下石油的委內瑞拉,一旦倒債,中、俄,以及一堆第三世界國家將跟著陪葬; 而最大債主中國,若不繼續金援,經營多年的反美盟友將倒台,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用「地獄」來形容最近的委內瑞拉,或許並不算誇張。這段期間,災難式的委內瑞拉新聞,不斷充斥著全球媒體的新聞版面。

醫院停水,血跡斑斑的開刀房無法清洗,醫生手術前後用瓶裝水洗手;呼吸器因為停電而無法運作,只能仰賴醫護人員手動打幫浦;初生嬰兒死亡率在二○一二年是千分之○.二,如今暴增到百分之二。醫院沒錢照X光片、床單無法換洗,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卻在電視上堅持:「我們的醫療照顧系統是全世界頂級,對人民的照顧僅次於古巴!」然後是街上的暴動。由於長期物資短缺,民眾必須凌晨起床去超市排隊,才可能買到生活用品,民眾搶劫店家的畫面天天更新。去年委內瑞拉通膨率已達一八○%,估計今年會超過七二○%,經濟成長率(GDP)去年萎縮五.七%,今年將再跌八%。

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噩耗非常驚人,委內瑞拉的貨幣,官定匯價是十玻利瓦兌換一美元,但是黑市一度來到一千二百玻利瓦兌換一美元;在首都加拉卡斯,一份漢堡索價一七○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五千六百元!

經濟崩潰必然引發財政破產危機,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委內瑞拉全額償付了到期的十五億美元債務,但是破產的烏雲卻沒有因此散去。穆迪信用評等公司分析師瑞西(Jaime Reusche)就說,穆迪給委內瑞拉政府的信用評等是Caa 3級,「意味有八○%的機率,將要面臨倒債,或是債務重組」,「在沒有重大變數的情況下,倒債將在今年第四季發生。」○一年阿根廷政府財政破產,債務金額高達一千億美元,曾經創下政府債務破產最高金額的紀錄;而委內瑞拉中央銀行公布的統計顯示,委內瑞拉的外債餘額已經累積至一八五○億美元,一旦走到盡頭,不只將要創下政府破產金額的新紀錄,更可能讓中國、俄羅斯,以及一眾第三世界國家陪葬,帶來難以評估的連鎖性反應。

北京用貸款換石油

借款年年增高 已血本無歸委內瑞拉倒債與否的關鍵,就在北京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一念之間。

中國是委內瑞拉最大的債權國,更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被世界各國視為風險最高、最無保障的投資地區;但是北京挾著龐大的資金與石油需求,從○七年開始以「貸款換石油」的模式,源源不絕借貸給前任總統、反美獨裁者查維茲(Hugo Chavez),以及他的繼任者馬杜洛。

起初查維茲承諾每天向中國輸出十萬桶石油,換取為期三年、金額四十億美元的貸款;但是,中國的貸款沒有成功協助委內瑞拉的經濟轉型,反而越陷越深,查維茲與馬杜洛政府拖欠、賴債,不斷向北京需索新的借款。

到了一四年底,委內瑞拉每天必須向中國輸出六十四萬桶原油,其中三十三萬桶用來抵債,借款期限則由初始的三年期,放寬為「無限期」;到了去年九月,馬杜洛率領大陣仗的訪問團到北京參加「九三大閱兵」,又向習近平要了五十億美元的新借款,每天運往中國的原油增加到七十萬桶。

如今,中國已經輸送給委內瑞拉五百億美元,每天收到的原油是七十萬桶;相較於查維茲○七年第一筆四十億美元換十萬桶原油的借款,北京這個「金主」,根本就是不計血本地讓利。如果再把國際油價腰斬、委內瑞拉幣巨幅貶值考慮進去,北京的巨額貸款,已經血本無歸。

去年九月的五十億美元新借款,瞬間被經濟崩潰的黑洞吸光,馬杜洛政權岌岌可危;去年底,馬杜洛領導的執政黨在國會改選大敗,總數一六七席的國會議員,執政黨只拿到五十五席,反對黨則囊括其他的一一二席次。

馬杜洛拒絕承認失去政權,以經濟崩潰為由實施戒嚴,停止國會運作,接著又在五月十三日,宣布延長經濟戒嚴六十天,引爆更劇烈的政治抗爭,軍事政變一觸即發。

鞏固在委國利益

被當冤大頭也要繼續借錢

至於北京,像是被掐住脖子的大金主,若不繼續借錢,不只前面的貸款淪為壞帳,馬杜洛政府也將被推翻,中國二十年來在南美支持的反美政權將一夕變天。北京只好同意提供金額不詳的新貸款,維持馬杜洛政權的生命線。

五月十三日馬杜洛宣布再延長戒嚴令六十天,主管經濟的副總統裴瑞茲(Miguel Perez)接著宣布「好消息」,說已與中國達成以石油換取貸款的新借款,而且「借款條件更為優惠」,預料配合大幅削減進口及貶值後的新匯率,能幫助委內瑞拉度過困境。

中國為了扶植查維茲的反美政權,對查維茲與馬杜洛「讓利」的慷慨程度,已遠遠超過台灣。即使在去年九月,委內瑞拉經濟已經瀕臨崩潰,馬杜洛在北京仍然從習近平手中拿到八項重大優惠,包括五十億美元的貸款、建立經濟特區等;此外,還交代中國電信與華為在委內瑞拉設立電信設備廠。

中南美經濟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教授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指出,中國的貸款「不以償債為目的,唯一條件就是石油交換」,而「大筆的貸款去向不明,淪入貪腐的私人口袋。」另外,中國國企藉著貸款取得委內瑞拉國家戰略資產,在電信、汽車、家電,以及石油開採,都成為委內瑞拉最大的外國控制者。這些特權,跟著馬杜洛政府遭到民眾的唾棄,萬一委內瑞拉政權變天,中國龐大的借款與特權,將岌岌可危。

反對黨啟動罷免

中國為保盟友 還加碼投資去年在國會大選獲得絕對多數席次的反對黨「民主團結圓桌」(Democratic Unity Roundtable, MUD),因為馬杜洛祭出戒嚴令,造成國會無法運作,該黨領袖卡布列斯(Henrique Capriles)已決定將群眾帶上街頭,發起對馬杜洛的總統罷免公投,很快就會達到啟動罷免公投的一八○萬人連署門檻。

更糟的是,反對黨之中還有多位「激進」的領袖,例如目前被關在監獄中的羅佩茲(Leopoldo López),就主張以群眾暴動與武裝叛變,來徹底根除馬杜洛的政治基礎。如今,卡布列斯的民主路線與羅佩茲的激進路線已經合流。

已經深陷其中的北京政府,當然不願見到經營多年的反美政權挫敗,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洪磊在委內瑞拉反對黨大遊行、罷免公投展開後指出,中國和委內瑞拉互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中方將繼續與委內瑞拉開展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各方面合作,推動兩國實現共同發展。

實際上,中國對委內瑞拉後續的債務償還也將繼續支應,確保馬杜洛政權能夠繼續保護中國投注的龐大利益。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06

一個溫柔大媽 扳倒屠夫總統 專訪》她,說服各國強權起訴戰犯 獲唐獎法治獎

2016-07-18  TWM

她冷靜務實、善於謀略,下棋時,將對手17步以內的反應全都納入計算, 她在國際刑事法庭成功起訴國家元首,她是第二屆唐獎法治獎得獎人阿爾布爾,法界的奇女子。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二日,星期六晚上,本該是輕鬆的周末,路易絲.阿爾布爾(Louise Arbour)端坐在辦公桌前,仔細地檢閱手中文件,輕薄的紙上,每個細節都再三斟酌,因為這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還牽涉許多人命。

她此時的職位是聯合國審理南斯拉夫戰犯的國際刑事法庭(ICTY),與盧安達國際戰犯的國際刑事法庭(ICTR)的共同首席檢察官,難以一口氣讀完的超長職稱,有著相應的分量,她的工作是要將發生於南斯拉夫與盧安達的種族屠殺戰犯,繩之於法。

她手中的這份文件是對時任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的起訴書,阿爾布爾接手檢察官前,國際刑事法庭成立四十年來,幾乎名存實亡,當時對這個單位的嘲笑可多了,如「kangaroo court」(非法法庭)、「法律秀場」等等。

國際刑事法庭聲譽如風中殘燭,阿爾布爾的這份起訴書,可能是翻轉人們對國際刑事法庭觀感的轉捩點。一旦她送出這份起訴書,而ICTY法官也簽名核准,米洛塞維奇就從一國總統淪為通緝要犯。

直搗歐洲火藥庫

說服安理會強權背書

阿爾布爾解釋,「將總統定罪需要相當謀略,畢竟《國際法》沒有警察行使調查權,還能逮捕罪犯,所以必須很有策略利用國際政治資源,才能落實法庭權力。」有個笑話是這樣,「如果殺一個人,你的命是國家的,但如果能殺一千萬人,國家就是你的。」阿爾布爾話說得清淡,事實上,當時的情況是,她要緝捕的戰犯們不是手握重權的政治家,就是軍火充足的將軍,有時,他們的軍火甚至比駐守當地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維和部隊還強大。

以米洛塞維奇為例,他被稱為「巴爾幹屠夫」,煽動國內民族主義,為達成「大塞爾維亞」目標,實施種族淨化,造成逾二十萬人死亡,三百萬人無家可歸。但他是在位總統,要將這樣手握重權的屠夫定罪,談何容易?

阿爾布爾當時需要的奧援,除了北約軍隊,還包括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美、俄、法、德、英等。阿爾布爾回憶,當時情勢極端緊繃,不比一般法庭,任何一步出錯,不僅僅是起訴失敗,也會打亂當地政治驚險的平衡,更會讓在塞國境內調查的下屬送命。

她在公開起訴前,先行知會上述安理會成員國領袖,她笑著說,整整四十八小時,領袖們給她的回應是,「完全的沉默。」畢竟這些強權可不想隨便打草驚蛇,擾亂巴爾幹半島這個歐洲火藥庫的和平;而阿爾布爾若少了這些強權背書,她的起訴不會有影響力。不過,各國最終願意正視米洛塞維奇的劣跡,勉強同意她的激進作法。

在召開記者會前,抗壓性超強的阿爾布爾還有心情開玩笑告訴下屬們,「別擔心,我不是要辭職。」等到發布起訴後,經過兩周緊繃對峙,她成功將米洛塞維奇緝拿到案。

阿爾布爾一生從事法律,在監獄人權、國際衝突預防上,皆有傑出表現,但能突破國際政治現實,成功起訴米洛塞維奇,是她一生最具指標性的成就,也使她成為第二屆唐獎法治獎得主。

恐怕沒人想到這位留著蓬鬆捲捲頭,筆挺衣領常常蓋住大半脖子,笑起來溫柔和藹的大媽,在處理國際事務上,膽識比任何人都猛,法學專攻的也是最冷酷的《刑法》。訪談間,她再三強調,無論什麼策略,「有效」以外,還要兼顧「合法與道德」。

深諳紙牌、棋局

計算對手17步內反應

她毫無疑問是理想主義者,但另一方面,她冷靜務實、善謀略,私底下愛好紙牌、棋局的她,曾形容自己「將未來十七步的策略都想好了」,她顯然從不被理想沖昏頭,而總是根據現實,謀定而後動,或許就是這樣「最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性格」,才能成為翻轉國際棋局的操盤手。

阿爾布爾越洋接受《今周刊》電訪,談到過去這段步步驚心的過程,她呵呵地笑,「是啊,這件案子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我這輩子經手的案子中,最複雜、最困難的一件,真的很像電影情節。」當記者忍不住追問她,當時的心裡感受是什麼?害怕嗎?她立即失笑,「不、不、不,我沒有害怕生理威脅,但我的確非常擔心犯錯,因為這件事影響深遠,坦白說,沒有人知道怎麼做,所以我只能非常小心。」在此之前,她大半職涯都在當教授與法官,理論難不倒她,實際辦案經驗卻不算多,但憑著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膽識,她也無畏接受挑戰。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同時擔任盧安達與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兩地狀況完全不同,處理方針也得因地而異。

不貼通緝公告

突襲、設局 無預警捉嫌犯在塞爾維亞,她最大的難題是,「你知道這些戰犯在哪裡,但他們都被政府保護得好好的。」阿爾布爾前任檢察官,曾大張旗鼓將這些通緝犯的照片貼在大街小巷,希望能對戰犯產生心理嚇阻,藉此改變「北約軍方不想動,當地政府不會碰」的局面;這在國內法庭很理所當然,但在實踐國際刑事法庭卻是「異想天開」。

阿爾布爾上任,一反前任作法,拿下所有通緝犯貼文,一切靜悄悄進行,罪證確鑿後,人力、資源都極少的情況下,只求衝突最小化,避開正面對決,不是直接突襲捉拿,就是設局請君入甕!

「盧安達的挑戰完全不同,戰犯散布在非洲各地,必須想辦法把他們找出來。」但非洲當地貪汙嚴重,她最常面臨的問題是,「鉛筆用完了」,甚至連影印機、電腦也沒有,犯罪事實無法歸檔,更遑論蒐集證據。物資匱乏以外,甚至面臨當地政府即是戰犯,國際刑事法庭雇員遭滲透,政府掌握阿爾布爾的一舉一動,暗殺事件頻傳,調查寸步難行,她只能設法突圍。

「這份工作說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冒險,也不為過。」回憶這段過去,再理性的人也忍不住發出喟嘆。其實,她並不是從小就習於冒險。阿爾布爾在講法語的魁北克長大,父親是旅館商人,經營兩家旅館,她時常兩處輪居,但父母感情不好,童年根據她自己形容,「失常又慘澹。」從小就讀保守的修道院學校,後來選擇法學院「我根本沒多想,單純是實際就業考量,當時法律看起來是個好選擇。好在我與法律一拍即合,從一開始就表現得很好。」阿爾布爾語氣不無得意地說,她人生膽識即是在每一處的轉折中,只管戮力向前,而不考量太多退路,逐漸累積而成。

除了擅長大頭大腦的法律理論,她也有幽默親切的一面,阿爾布爾聊起自己轉任法官的過程,其時選任法官制度不若現在透明,她是直接由司法部官員挖角,她一口答應,便從法學院教授跳轉法官。

面對職涯劇變,她笑說,「我當時可不知道怎麼當法官呢,還好我看了很多電視,知道應該坐哪裡。」第一次開庭時,她雖然正確坐到法官的位置,卻不曉得罪犯站哪裡,誤將檢察官當作罪犯審問,「你知道,他剛好有一副容易被誤會的長相。」嬉笑之餘,她的本質到底是認真嚴肅的,對於下一代年輕人的徬徨,她給的建議也是一貫「兼納理想與現實」,「不管想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技之長,但光對社會有熱血是不夠的,累積實力,接受磨練,才能真正達到對社會有所貢獻。」

路易絲.阿爾布爾

(Louise Arbour)

出 生:1947年

現 職:加拿大博歷維律師事務所

資深顧問與駐所法學家

學 歷:蒙特婁大學法律學系事 蹟:聯合國ICTY與ICTR共同首席檢察官、

加拿大最高法院大法官、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國際危機預防組織總裁兼執行長專長領域:《刑法》、《憲法》、《人權法》、《國際人道法》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28

無懼防暴警包圍 堅持集會明上訪3,000烏坎村民遊行抗強權

1 : GS(14)@2016-06-20 05:45:08

■烏坎村民遊行,防暴特警在旁戒備。 《蘋果》記者攝



【《蘋果》記者廣東烏坎直擊】港人為捍衞言論自由,不畏內地強權上街撐林榮基,離香港不遠的廣東烏坎村亦向強權說「不」。烏坎村民為維權追討土地,即使當局抓走村委主任林祖戀,欲令群龍無首,但仍有3,000村民昨午挺身而出,如期舉行大會,商定明日去鎮政府上訪事宜;他們還上街遊行,重演5年前那一幕。當局出動大批防暴警察到場戒備。


「還我土地」、「還我書記」!昨日下午3時許,約3,000名烏坎村民遊行,村民們邊揮舞五星國旗,邊高呼口號,圍着烏坎村走一圈,隊伍經過烏坎大道時,兩旁大批全副武裝的公安、防暴特警在場戒備,虎視眈眈注視遊行的村民,但沒有阻止遊行,有警員手持攝錄機拍攝過程。這一幕,5年前在同一地方也曾發生,恍如歷史倒流。


■林祖戀妻子楊珍在村民大會中發言。

籲釋放書記林祖戀

遊行開始前,村民先在村中心廣場集會。這場村民集會本來早已確定,目的是要商討明日去鎮政府上訪、要求當局協助村民追回被前任村官黑箱賣出的土地。但領頭維權的村支書林祖戀前日凌晨突然被當局派武警入屋抓走,當局欲以此法阻村民集會。烏坎村一時群龍無首,外界以為集會會流產,加上昨日上午大批武警在村口戒備,警民對峙,氣氛緊張。快到2時半時,赫見村民陸續步出家門,湧向村中老仙翁廣場,有村民帶同寫着「九二一薛錦波被捉打死」、「六一七夜林祖戀被抓生死不明」、「有天無日」等橫額到場,村民越來越多,終成集會。林祖戀太太楊珍先上台發言,她表示很高興見到村民團結追討土地,將跟村民一起去上訪。村民代表魏永漢上台說:「林祖戀愛國愛民愛農民,林祖戀沒有罪!」現場多人捐款,有人捐3萬元人民幣。村民們又振臂高呼「還我耕地」、「還我書記」等口號,決定明天(21日)如期去鎮政府上訪。現場亦有簽名活動,呼籲當局釋放林祖戀。隨後村民舉行示威遊行。全程村民情緒激昂,但和平進行。但有消息指,當局當晚會停電停網,有指特警準備入村拉人,但至昨晚截稿前未見動作。據悉烏坎村自2011年維權成功後,當局一直禁開村民大會,只能由村委開會商定結果。



京學者︰當局表現強硬

長期觀察烏坎事件的北京民間學者熊偉向《蘋果》指,與5年前比較,今次當局處理手法似乎不同,表現強硬。上次維權後領頭的楊色茂等被判刑,莊烈宏出走美國,張建成被收編,現在林祖戀被抓,「我覺得他們採取比較強硬的手法解決這次事件」。熊偉認為,現在中國政治環境緊張,高層表現強硬,抓維權律師、打壓知識分子等,地方政府不得不強硬,否則有可能丟官。他認為當局如強硬解決,可能得一時平靜,卻會埋下更大禍根。



【點滴】



「不釋放書記不信政府」

村支書林祖戀被當局強行帶走,令不少村民感不忿,有遊行人士明言:「第一步要見到書記,最緊要書記。」他說,如果林祖戀不獲釋,就算政府有何答覆及承諾,大家都不會相信,「書記出現的話,他所說的答覆,我們就會相信」。



學生旗手怕被追究拒受訪

與5年前一樣,今次烏坎村民示威遊行,隊伍中也有不少青少年。其中一批樣貌青澀的學生獲委派為擔旗手,他們在烈日當空下雙手高舉五星旗,跟隨大隊高呼口號。當記者試圖與他們對談時,少年們因擔心校方會「追究」,不敢對鏡頭發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0/196616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14

分別踢爆特朗普及普京醜聞《華郵》《紐時》無畏強權奪普立茲

1 : GS(14)@2017-04-13 00:23:47

■《華郵》員工祝賀法倫特霍爾德(右)獲獎。



【普立茲獎】有美國「新聞界奧斯卡」之稱的普立茲獎,今年得主名單出爐。在當權者動輒以「假新聞」帽子敵視傳媒的大氣候,主辦單位特別強調敢於挑戰權貴的自由傳媒,仍是民主制度的基石,挑戰美國總統特朗普、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揭發紐約警方濫權的報道,都有得獎。



普立茲獎評委會管理人普賴德(Mike Pride)前天在宣佈名單的引言指出,今年的得獎報道,有些挑戰「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和機構」,有些則揭發「一些無力自衞的人,如何遭受系統惡待」。



「自由傳媒仍是民主基石」

他又說:「由於新聞工作者發表令人不舒服的真相,故一直易成批評目標。但你只要停下來想想新聞界被打壓的情況,就會明白茁壯的自由傳媒即使有缺失,仍是民主的基石,它是美國人民的真正盟友。」今年新聞獎中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由《紐約每日新聞》和調查報道網媒ProPublica奪得,兩機構合作的報道,揭發紐約警方濫用驅逐規定,將數百名主要是少數族裔貧民逐出家門。美國大選是去年頭號焦點新聞,獲國內新聞報道獎的《華盛頓郵報》記者法倫特霍爾德(David Fahrenthold),以連串報道揭發特朗普聲稱捐善款與現實不符,其間以Twitter公開發表,讓特朗普回應,評審讚賞是「創立了透明新聞模範」,他亦率先披露特朗普針對女性的下流言論錄音。《華爾街日報》努南(Peggy Noonan)的大選專欄被讚在最撕裂的競選讓讀者重拾「美國人的共同美德」,獲評論獎。


「巴拿馬文件」3機構得獎

《紐約時報》獲國際新聞報道獎的系列報道,則披露普京透過暗殺和插贓嫁禍政敵,以及網上「五毛黨」等方法,在國外擴張影響力。《紐時》亦是今年唯一得超過一個新聞獎的機構,另憑一士兵退役後陷暴力殺戮的故事獲專題報道獎;獲突發新聞圖片獎的菲律賓反毒戰照片,亦在該報刊登。其他新聞獎得主百花齊放,奪解釋性報道獎的「巴拿馬文件」報道,三機構共動員逾400記者,拆解名人政客罪犯的離岸公司活動,堪稱最人多勢眾,但艾奧瓦州一周只出版兩次、只有3,000銷量的《風暴湖時報》,亦能得社論寫作獎。普賴德表示,報業雖處於艱難時期,新聞業卻非沒落,而是在數碼革命中找尋新方向。普立茲獎是按已故報人普立茲(Joseph Pulitzer)遺願創立,由哥倫比亞大學主辦,1917年開始頒獎,現有21獎項,包括14個新聞獎和7個文藝獎。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2/199876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