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要做弱者(1)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12316&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債務上限爭拗」出現破冰冷跡象,IBM 及Apple業績理想,股價飆升,加上6月新屋開建數量意外地創了六個月以來新高,美股強勁攀升,杜指由頭升到尾,大漲202點至12587點,漲幅 1.6%,係年內最大的單日升幅。標普500指數亦漲1.6%,升21點,造1327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2529點,較現貨低水58點。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無大反應,小幅向上,ADR港比指數報21947點,比香港收市高44點或0.2%。匯控及中移動個別發展,匯控收75元,比香港收市低0.3%,中移動收72.67元,比香港高0.4%。

 

美股開市前交易已受歐洲利好消息刺激。歐洲領導人就解決希臘債務危機問題仍然糾纏不清,全球投資者都在觀望明日(週四)歐元區各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峰會,經濟學家稱此次峰會對於歐元區的生死存亡至關重要的。不過,歐洲央行理事Ewald Nowotny昨日對外暗示,該行可能作出讓步,允許暫時性的希臘違約,這一言論緩和了市場對歐元區債券危機的擔憂情緒。歐洲股市在銀行股大升帶動下反彈,德國及法國股市漲1.2%,英國亦升0.7%,歐元兌美元亦重上1.415美元水平。

 

到美股開市初段,受IBM 及Apple業績理想股價飆升刺激,股市已經造好,但真正推升大市的是美國的債務上限有進展的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如果在8月2日前同國會傾唔掂債務 上限問題,令美國出現違約,全球將陷入「金融地震」,後果好難估計,多家評級機構亦發出可能降低美國評級別威脅。由於後果太大,政客亦唔敢玩得太盡,所以 好多分析都認為國會和白宮達成妥協的機會好大。

 

執政民主黨和在野共和黨6 名議員組成了垮黨派小組「六人幫」,提出削赤多於4萬億美元並提高債務上限的方案,奧巴馬昨日評論六大幫方案「廣泛符合」政府正在制定的計劃,令人相信最 後兩黨可以在接近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與此同時,共和黨參議員Roger Wicker話,昨日提出的一個垮黨預算建議可以在參議院以60票以上的多數票通過。這些消息在在令人相信,兩黨已接近達成提高債務上限和削赤的方案,市 場人心大振。

 

美國目前的信用違約掉期(CDS) 溢價反映,美國違約的風險微乎其微,也確認了分析師的普遍預期,即美國最終會成功地及時上調債務上限。紐約梅隆銀行認為,8月2日爆發危機的可能性是大約 10%的尾部風險。摩根士丹利的美國經濟研究團隊認為,「美國國債違約,無論是本金還是利息,概率為零。這是支付意願的問題,不是支付能力的問題。無論是 通過提高債務上限也好,還是通過會計手法也好,沒有一位美國財長會讓美國國債違約咁大鑊的事件發生在任內。」

 

事實上,美國債務上限已經拗鰦一段時間。在這段期間國際對美國國債權需求有增無減。美國財政部報告顯示,5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總量上升了0.6個百分點,達到4萬5千億美元。其中中國增持了73億美元,令手上總數達到11600億美元。儘管美國國債上限前景不定,但考慮到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最近價格的波動,美國國債仍然係最安全的投資。

 

    今天就是我在這裏寫網誌的五週年了,人生有幾多個5年? 真係想唔認老都唔得。多得網友「Eric-沒腳鳥」早前提起此事,我去睇番當日的網誌,睇睇自己當年講過乜№,又覺得值阻阻大家時間,再將當日名為「不要做弱者」的網誌再登一登。

 

當日的網誌係咁講:「頭條老總叫我寫網誌,我聽後十分擔心,怕沒有能力天天寫,怕寫出來的東西不貼市,怕......(按:而家先知要日日寫稿咁大鑊)

  

「但頭條老總口材好到極,叫我什麼也不要怕,試一試啦,不用日日寫,唔得至多將來執鰦佢,你寫纒文幫纒網友,讓他們不要輸咁多錢啦!

 

「倒是他最後這一句打動了我,如果可以做點事,幫到頭條的網友,我也不能『拔一毫利天下而不為』。(按:五年來拔毫不少,有無利天下唔知,究竟是幫到大家,還是地球照轉? )

  

「我希望寫網誌有主題,以後網上寫的文章,主要圍繞兩大方面,第一,分析大戶獵食散戶的技巧。第二,和大家分享名家的投資心得。我希望各位有興趣投資的網友,若有慘痛輸錢經驗,不妨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按: 分析名家投資心寫得不多,我成日想以個別公司做例子詳細講纒價值投資,但始終找不到時間去做,特別是08年金融海嘯以來,當中經歷了太多以往10年不遇的 大事,自己如劉姥姥入大觀園,好多大事都想去研究,去寫。好像我經常寫美股和美國金融大事,明知本地股民不太關心,但覺得美國的動態實在影響全球經濟,影 響港股大勢,又忍不住不寫,有時變得唔貼本地市。但我想如你抓住09年頭第一次量化寛鬆和去年8月第二次量化寛鬆的機會,應該大有斬獲,誰說大方向不重 要?)

  

「我 想令大家明白投資第一律,股市是一個大吃小的遊戲場,有人賺錢就有人輸錢,股神巴菲特講過,『如果你打了30分鐘啤牌,還看不出那人的牌功最弱,你就是那 個最弱的人了。』弱者是強者的點心,聽聞去年香港窩輪市場總發行金額是60億,扣除成本發行商隨時賺了40、50億,這些錢都是散戶貢獻出來,你話香港投 資者的貢獻大不大?(按:股市大吃小的勾當,由於例子俯拾即是,也是我講得最多的事情。聽聞部份外匯行接散戶炒外匯的盤,自己做莊同散戶對賭,完全不是替散戶向第三方落注買賣,結果外匯行賺到笑,你睇同散戶對賭幾易贏錢。我估賭期指亦一樣。)

 

   「究竟你是不是弱者?先要問問自己一個問題,埋單計數,你投資股票是賺多還是蝕多呢?」

 

    看 完5年前的文章,感慨良多,5年後看,同樣有效,那些按語是我剛剛加上去的。我寫了5年網誌,希望增進大家對股市的了解,我也不知有多少網友是5年前就開 始看,不知你們有無檢討一下,5年埋單計數,你炒股是賺多還是蝕多呢? 結果決定一切,唔好俾藉口自己,若做得唔夠好,就要做得更好,在股場上要做強者,不要做弱者。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3

不要做弱者(2)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12491

外圍值得注意的是歐元上升,歐股亦升,但美股則微跌。美股上日勁升,昨日回調,不過幅度不大。杜指全日在不足60點的波幅內橫行,尾市略滑,收市微跌16點至12572點,標普500指數跌不足1點,收1326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2537點,較現貨低水35點。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繼續無厘神氣,小幅向上,ADR港比指數報22024點,比香港收市高21點或0.1%。匯控收76元,比香港收市高1.1%,中移動收74.9元,比香港高0.5%。

 

美 國借債上限於爭拗,再現解決契機。美國總統奧巴馬繼上日表示由「跨黨六人幫」提議院的削赤案「廣泛符合」政府正在制定的計劃後,昨日一改早前不接受國會提 出的只是短期調高債務上限的建議,暗示短期提高上限建議若包括在一項更廣泛的長期赤字削減協議的部分內容的話,他可能會支持短期提高聯邦政府的借債上限。 市場相信奧巴馬見到表決「死線」越來越近,再唔打破這個談判僵局,將威脅到美國的「AAA」主權信用評,搞到全球金融一鑊粥,到時就千夫所指,所以立場開始軟化。

 

債務上限爭拗雖有突破,但經濟,尤其係房地產市場仍然未掂,數據亦好飄忽,時好時壞。上日公布的6 月新屋開建數量意外地創了六個月以來新高,但美國房地産經紀商協會(NAR)發布的6月二手房銷售報告顯示,最新的銷量數字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同時創下7 個月來最低紀錄。NAR指出,這主要與美國經濟疲軟和此前已簽署轉讓合同的毀約率大幅攀升有關。其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指出:「非常疲軟的經濟形勢導致了二手房銷售低迷,6月的毀約率大幅攀升至16%,而5月只有4%。」由於有QE3的憧憬,數據唔好只會推低美元, 唔會推低股市。

 

至 於太平洋的另一邊,歐洲債務問題的緊急情況同美國差不多,不過市場對歐元區各國政府首腦會議有期待。首腦會議將在明天於布魯塞爾召開會議,這是他們在一個 月內召開的第二次峰會,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昨日發出警告稱,歐盟領導人必須在周四的峰會上為希臘債務危機找到令人信服的解決辦法,否則全球經濟將付出代 價,「任何人都不要存在幻想,形勢已十分嚴峻,要求我們做出反應,否則全歐洲及歐洲以外的地區都將遭受不利影響。」

 

這次峰會一定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保證希臘公共財政可持續的措施;私人部門介入為希臘政府融資;更加靈活地運用歐元區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 援助基金;修復希臘銀行體系;保障經濟發展的流動性。但由於歐盟唔同美國,歐盟領導人各為其主,利益上充滿衝突,好難做到各國「合皮」,投資者對峰會能否 打破這一僵局,普遍存疑,不過估計有可能先搞出一個援助希臘方案。歐元跑前頭上升,升到1.42樓上,最新報1.425。

 

昨天講起5 年前我開始寫網誌的文章,叫大家檢討一下5年來買股的收穫。我看見人人的講法都不同,有人有正回報,有人話打過和,有人話仲要輸,但比較普遍的講法是學懂 一些買股的理念,就算輸的時候也輸少一點了,聽到這些話我很開心,那怕是令你輸少1、2萬,也是很大的得著。我最鐘意計數,假設有3萬人睇我的網誌,每人 每年輸少2萬,或賺多2萬,一年就是6億,5年就有30億的正效益,30億喎! 真正可以達到我「拔一毛而利天下」的目的。

 

網友Johnny過去經常在這裏貼「Cash is King」(現金為王)的回應,由於貼得太多,貼到網友好煩。但回心一想,若以全部獱現金作為一個對照,如果你過去5年買股總計仍然是輸,你就跑輸俾叫人乜都唔買的Johnny,那麼你的買股方法就仍然有問題,需要檢討喎。

 

問心那句,我不認同「現金為王」,只有在少數泡沫的市場時,現金為王才是有指導性的理念,因為股票太貴,買佢好易中招,所以只能獱現金。但在大多數的時候,獱現金長線必輸,因為正常有2、3%通脹,幾十年下來,已足夠令現金大貶值,所以我鼓勵人投資,但要合理投資,才可以產生正回報。

 

我在2006年7月開始寫網誌,當時恒指大約16000點,如今22000點,升了6000點,升了近4成,還不計5年的派息,計埋回報應超過5成。如果當天買了盈富基金(2800)股價及相關新聞 坐往唔走,雖然好多人都會認為是很笨的方法,但今天都有5成回報,雖然唔標青,但都唔錯。不斷在正常市況或低位買入優質大股長獱,是最基本的投資方法,呢 個方法雖然和獱現金一樣,唔似係聰明方法,但5年過去,都有合理回報。這是另一個簡單的對照標記,若你5年買股跑不贏指數,在市況差時買入指數基金長獱, 係追上指數表現的一個直接方法。

 

散戶的投資跑不贏指數,最基本的原因不是揀不中軲巴,而是買股方法錯誤,重視炒作,輕視投資; 炒作時隨著市場轉,高獱低沽; 選股人講就信,自己全無分析; 買中食少少就走,買錯蝕好深死獱; 買中贏幾格就不斷出貨,買錯不斷溝淡。只要你中齊上面咁多樣,好難跑贏Johnny,因為好難唔輸。

 

戒掉散戶毛病,要從今天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4

不要做弱者 (3)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12706&catID=&keyword=&searchtype=

歐元區國家終於同意拯救希臘等經濟弱國的方案,方案不止針對希臘,並旁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方案包括延長希臘債務至15年,又要求債務銀行交特別稅,並同意由歐洲救助基金在二級市場買債,扮演類以美國聯儲局和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角色。從歐元大反彈和歐美股市大升的反應,市場初步認同歐洲的救助方案。

 

 

而美股更受助於本國債務上限危機得到緩解,加上美企業績理想同大型併購消息推動,美股上日回一回氣,昨日繼續爆升,杜指大漲153點,收12724點;標普500指數升18點,造1344點。杜指升近近年高位,港股差得遠啦。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明顯造好,港股ADR指數報22196點,比香港收市高208點或0.9%。匯控收77.3元,比香港收市高1.9%,中移動收76.4元,比香港高0.5%。

 

歐盟布魯塞爾峰會結束後發表聲明,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在內歐盟領導人同意向希臘提供1090億歐元援助貸款,將希臘未來貸款的到期時間從當前的7年半延長至15年、部份更高至30年,貸款利率由原來4.5厘減至3.5厘。另外,銀行可自願參加希臘「舊債換新債」計劃,若換入長年期新債,將有AAA的債券作擔保。

 

歐 元區國家這次提出的救助方案比較大手筆,被視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除了貸款予希臘外,並計劃投資希臘基建,幫助她的經濟復甦。另一個重點是大力擴大 4880億歐元的歐洲救助基金的權力,令它有接近國基會的功能,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問題國家的債券支持她們,亦可以在必要時救助銀行。

 

德國作出重大讓步,如放棄一向堅持要向債權銀行抽稅等等。不過方案仍有難關要過,包括未知評評級機構如何評價方案,方案要由各國國會通過,而德國官員估計,債權銀行因方案大約有20%的損失。

 

糾纏了這麼久的希臘債務問題終於鬆綁,投資者都鬆一口氣,歐股及歐元造好,其中英國股市升0.8%, 德國升1%,法國漲1.7%。銀行股成為最大的贏家,德國商業銀行飆升一成,法國興業銀行漲6%,巴克萊銀行漲8%。推動美股向上的火車頭亦係銀行股,杜 瓊斯金融指數勁升2.3%,遠遠跑贏大市。歐元兌美元由1.42升上1.44美元水平,最新報1.4405美元。

 

美匯指數亦由75.09回軟至74.23。推動大宗商品市場造好,紐約原油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最新報 99.4美元,升鰦1美元。金價亦因為投資者避險情緒降低,回落至每安士1591美元。

  

昨天講到叫大家檢討過去5年的買股收穫,其實只是叫大家以「以結果定論」,睇5年買股往績,得就得,唔得就要留堂補課。好多人會將失敗經驗埋入地氈底,我叫你拖番慘痛經驗出來,對住佢,沉思默想,睇纒下一個5年點樣做好鱓。

 

我知好多人看投資專欄想睇纒有乜軲巴,但我可以話俾大家知,無必贏軲巴,今天的好軲巴,也可以在明年輸死你,匯控、宏利、電盈、思捷…呢個名單有一匹布咁長。所以你只聽軲巴,不求甚解,無判斷能力,有一日俾軲巴的人開始唔準,或者個好軲巴變成壞軲巴、盈利前景變壞時你又唔知時,就會輸到入肉。

 

想學好投資,其實係要學好一種方法。好像讀大學並不單是掌握一門知識,而是學尋求知識去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大學畢業後,不會因為大學沒有教過某種知識,你遇到未見過的難題就呆立當場,不懂如何解決,你至少應該懂得去那裏尋找答案。

 

所以一個教人投資的老師,並不是要告訴你必贏軲巴,也不單是講講今天這間公司如何如何,而是應該教你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應可通行天下,那一天老師死了失擪了,你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投資,不會因為老師的消失而不知所措(當然適當時候講纒軲巴亦唔拘,但這不是重點)。

 

我教大家買股的方法其實超簡單,第一要點是先分開「投資的我」和「投機的我」,「投資的我」專門在低位買入有價值的大股,買完盡量坐,如果升得太顛,可以沽出一部份獲利,等低位再買番。「投資的我」是買價值高、價格低的投資產品,不斷累積。網友「Eric 沒腳鳥」話計清算5年買股打個和,但2010年沽了股票在上海徐家匯買了房子,如今應升值不少。在樓價不太高時買樓,獱佢10年、8年,由於是強逼儲蓄, 再加有借貸槓桿的長線投資,捱長鱓應有好回報,特別是在中國大陸這種經濟高增長的市場,更可以每遇回吐就買樓,視為長線投資行為,命中的機會大過投資股票 (在香港高價買貴樓是例外)。當然,長買大股好股亦可以有可觀回報。

 

至於另一邊「投機的我」,由於很多時是大戶和散戶的對賭,散戶取勝的難度大很多,取勝的可能有一百個,輸錢的可能有一千個,贏定輸睇你的工夫。我建議是以結果去控制賭注,能贏錢者可以賭多一點,不贏錢者盡量控制注碼,已經可以盡量減少「投機的我」的損失。你計計一個月輸1 萬,5年可以輸多少錢? 在一些大牛市或大熊市,如07年的下半年的升市,或09年3月以後的反彈市,一條氣咁升,散戶盲中中做好友去投機都好易贏錢,當時贏錢唔係你叻,係個市不 正常。那種市況不是常態,常態市道波幅少得多,所以散戶一時贏了錢,不等如永遠贏。又好像常態是上落市,你進出會贏,但也不等如永遠如此。當你贏到自覺係 股神時,個市多數就快會爆。當你輸到唔想再掂股票時,個市多數就快會轉角。

  

     分不清投機和投資,以投機的方法去投資,贏少少就走,輸多多都溝淡都照坐,係好多散戶長賭長輸的根源,要戒。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5

不要做弱者(4)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13436&catID=&keyword=&searchtype=

距離美國8 月2日債務違約期已不足一個星期,美國領導人仍在債務上限的問題上爭執不休,令全球市場蒙上陰影,美國媒體引述中國官員私下講的疑問,點解美國政客搞債務 危機如細路仔在後花園玩泥沙? 美債危機搞到金融市場震動,美元急挫,美股第二天向下,杜指跌92點,收12501點;標普500指數跌5點,造1332點。大市成交異常清淡。杜指期貨 最新報12440,較現貨低水61點。

 

 

港股美國預托証券收跌,ADR指數報22438點, 比香港低134點。礇控收77.7元,比香港低0.4%,中移動收77.6元,比香港低0.7%。

 

其實美國民主黨和民主黨兩黨爭拗不休的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與減減少赤字,兩個問題原本並不相關,直至2010 年美國中期選舉後,兩者才糾纏在一起。共和黨睇到英國保守黨靠削赤口號上台,在美國中期選舉中有樣學樣,結果大獲全勝,主要原因係「食住」近年來美國選民 對政府巨額債務表現得十分關切呢條水,在競選時承諾:在不提高稅率的前提下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其削減開支的主要手段是削減福利。反觀執政民主黨走基層路 線,則主張對富人增稅,以增加開支,而非削減福利。

 

2012 大選年臨近之際,雙方各持己見,不想失信於各自選民,著眼於明年的選舉利益,實際上是以政黨選舉利益淩駕於國家的整體利益。奧巴馬則提出削減開支、增加稅 收、改變福利的折中方案,試圖取悅中間獨立派選民,但結果係兩頭都唔討好。令問題更加複雜的是,共和黨提出分段提高債務上限,8月2日前提高一次,明年再 提一次。即係話,同樣的遊戲,明年選舉前再玩。

 

不過,市場遍認為美國政客唔敢✈起因美國違約,引致全球金融一塌糊塗呢隻鑊,最終會以白宮高級經濟助理斯珀林昨日所講的兩黨在「最低限度折衷」下達成預算協定。我估都係呢個結局,發生的機會約80%,無協議要債務違約的機會只有20%。

 

另一個令市場憂慮的反而係,兩黨急就章達成的有限度協議,所提出的減赤幅度均遠遠低過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要求的10年削赤4萬億美元,這是標普認為美國保持AAA最高主權評級的標準,達唔到有降級風險。不過市場普遍認為,降級好過違約。

 

美國債務上限的談判無突破,美元備受打擊,兌六隻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下跌至73,歐元兌美元升上1.45美元,日圓兌美元突破78日圓。美元向下亦推動大宗商品市場造好,紐約原油一度升穿每桶100美元,金價在1620美元上方徘徊,銀價亦升穿每安士40美元。未來幾日,仍然係波濤洶湧的日子。

 

講番早兩日的話題,我叫網友檢討過去5年買股的表現,發覺部份人回報追不上恒指的升幅,如果炒作唔掂唔出奇,但有部份朋友話投資都唔高回報,打唔贏天天說「現金為王」叫人唔好買股的網友Johnny,那就值得深究。

 

網友「Eric-沒腳鳥」話:「過去五年就像吃了驚風散,我第一個買的股票是地鐵(66),現在還持有。然後期間也買了很多好股,但不懂得珍惜,e.g. 2元樓下的中國海外,財險,3元的江西銅,5.5元的中人壽,但都不懂得珍惜過早賣了。」

 

佢話:「所以我是一個不合格的投資人。在07 年牛市是最多賺3倍利潤(eg. 1200 從4.5升到13.x, 1072由25升到80,44由60升到180),後來因為在大陸發展生意,都沒有拋,到08年最低點時虧50%,到09年返來 了,賺50%。期間股票完全沒有買賣。所以股票的valuation system 是有問題的。10年的時候因為要在大陸買樓,拋了很多股票。剩3333,66。之後可能改為被動投資,就是月供股票。綜合來說,投資可能是得個桔,打 和。」

 

另一網友kawaing 話:「2006、2007年,我已經玩IPO,之後讀左好多財經書(包括投資投機書)就認為都係做一個笨投資者易成功D(因為以前任何一個價位買大股到最 後都賺到錢),覺得投資要買得平, 當時睇完中行年報,認同主席的話, 有好好前景,3988係好扺,大約4蚊 係香港又有2388,可以發揮協同效應息率又高,打算毎個月買一手。」

 

「不過升到上27000 點(07年)已經覺得貴就沽晒所有[email protected](全倉)只玩IPO(雖然有錢賺到, 不過中行其實好落後,個市日日升個心其實很失望,重要升到上32000重要個個睇40000。不過我都無買。回想其實心掛掛真係好難捱。終於跌返落 24000就開始買返3988。點知中行愈跌就愈覺得平 (好貪心,買始跌時毎跌10%就買2手, 到3蚊樓下反而無咩錢,平都只可以一個月買一手) 平均價都要3.4,2011年又係3.5…不過好處係知道佢唔會執,唔會係低位沽)」

 

「金融海潚時18000 點開始買埋大陸地產股, 買係因為覺得大陸會好似香港咁, 做地產會發達,點知壞消息極多, 話佢地借貸比率近100%資金鏈要斷。當時買瑞房由3蚊買到落1.4, 係因為新天地品牌, 平均價2.2, 點知都一反彈到1.6就跳左一半水, 2蚊盡沽, 蝕左好多呀。而家明白止蝕超級重要,同埋市場消息係可以左右股價,行先事實好多, 但係你又唔知幾多,而我見到股價跌會令我最終相信市場是對的, 可惜係我相信市場果一刻左右個市就見底。」

 

「經過金融海肅的教訓,我調節左買股,買強勢股, 愈升愈加注,睇係咪一浪高過一浪,睇係咪收陽燭,不過中途買左SOHO, 招行,騰訊 都只係買中過1隻保利協鑫同中國建材, 中國建材係年頭15蚊買20蚊沽左, 之後計返而家成34蚊,保利協鑫2蚊買到上4蚊, 平均價3蚊, 但係唔識止賺, 因為覺得跌10幾%係調整,20%先係4.5止左一半賺,跌穿4蚊盡,都唔知自己係投資定投機, 而家個組合連派息都係升左3%咁大把, 真係連盈富都不如。」

 

睇完Eric、kawaing仲有部份網友的經歷,由於只是片段記憶,又無講到當中有乜輸大錢的經驗(可能太痛無寫),所以都未睇到佢地點解幾年只係打過和或者只有3幾巴仙回報,不過我都可以估下。

 

投機唔講,若散戶是投資,又跑唔贏大市,主要是在不適當時進出,輸鰦心理。我有一個觀察,股市年頭同年尾比較,可能升跌唔多,只是1000、2000點,但年中高位和低位比有5000、6000點,當中有幾個波浪高低點差距都有2000、3000點。即係話抽離鱓睇,股市波動好大,但增長緩慢,特別過去兩三年危機湧現各地政府加強干預市場是如此。

 

假設股市是一個波動為主的市場,好易得到答案係死坐無用,要進出,進出得法,本來死坐都10% 回報,進出得好可以有30%、40%回報。進出得好當然好,但係唔係人人可以把握得到。例如股票升10%走鰦,佢大再升,你開始唔睇,但佢升得實在太靚, 升20%、30%,好消息湧現,你又會覺得再入無問題,呢隻股我都買過,好熟,點知一買完就跌,原來摸鰦那一年呢隻股的頂位。個市要有足夠熱度,才會令沽 鰦的入番場接火棒,我過去有咁經驗,逢係新股熱到買親都贏,人人都想借孖展去抽時,都差唔多要軲一軲,但這偏是最多人入市的時候,走鰦都要番來。本來一直 獱住貨無沽可能好鱓,因為獱住無走,入貨價較平,有險可守。若中間走了,賺無賺足,輸就輸入肉。

 

同樣道理,股票跌就買,講就易,做好難。好似內銀股,你在佢跌20% 時下注,嘩,點知愈跌愈有,初時唔走,佢再跌。跌跌纒就傳出一鱓愈來愈大鑊的消息,地方債務平台,地產爆泡,五年唔好買內銀,總之愈講愈差。個個都專家過 自己,你慢慢就會信,高位唔沽,低位將持貨沽出。或者你好平買,沽仲有少少賺,但好易在最差時沽貨。例如你地引述那個叫人五年唔好買內銀的專家,我見佢個 倉不但有內銀,仲成手係國企,試問內銀唔掂,國企又點會掂,內銀生意有阿爺每年都加印15%、16%新錢頂住,內銀都唔掂,其他行業會唔會更差? 投資大師彼德林治叫人唔好睇報紙,信自己分析,星期日報紙無№寫,就會寫出好嚇人的頭條,睇完乜股價都唔想獱。遇到這些恐慌言論,第一句要問,呢間公司會 唔會執笠呢? 唔執笠盈利會唔會跌到無影兼過幾年都翻唔到身呢? 若然唔係,就唔好在人人唱淡時沽啦。

 

所以簡單總結一句,投資者要把握好時間在股市進出唔係咁易,進出唔係唔得,而係一種炒作技巧,配合嚴格的紀錄去達成。散戶受市場心理驅動,唔係事先有計劃進出,而係受市場氣氛影響去進出,咁就好易低沽高買。

 

真正要投資賺錢,要市場恐慌時才買,買要股份超值。要市場火熱時才沽,沽要沽到超貴,中間較大部份時間都係唔郁,咁樣易鱓抵抗市場的誘惑,一年食一轉都好夠,或者唔郁收下息等兩三年一轉的大浪。

 

投資忌太聰明,聰明仔太受市場氣氛左右。蠢人反應慢,有時更適合投資。只要買正好東西,長獱較有利,你睇Eric沒腳鳥買入上海徐家匯的房子,可能已好過哂股票投資了,買樓勝在唔易沽,唔會升少少就走鰦。在高速增長的經濟體,在不太貴的時候買入物業長獱,是笨笨地的投資方法,也是較簡單的對抗心魔方法。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5

不要做弱者(5)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13607&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債危機未解,美股係咁插。經濟數據疲弱,美企公佈的業績又唔靚仔,加上美國違約「死線」臨近,但債務磋商毫無進展,投資者人心惶惶,「恐慌指標」VIX指數急升13.4%,杜指昨日勁挫198點至12303點,係八周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表現更差,挫逾2%至1305點,失守50天線。杜指期貨最新報12247點,較現貨低水56點。

 

 

港股美國預托証券亦大跌,ADR指數報22257點, 比香港低285點。礇控收76.4元,比香港低1.3%,中移動收76.9元,比香港低1.2%。

 

儘管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死線」前仍爭拗不休,天天新花樣,但美國出現違約和評級被下調都唔係兩黨願意見到的結果,預計美國債務上限最終得到上調,幾無疑問。

 

但美國提高舉債上限後,跟住的焦點就係削減赤字削得夠唔夠。問題係美國財政支出可以削減的空間相當有限,美國近四十年來法定支出在整體支出中的佔比逐年上升,已經超過50%,其中社會保障和醫療費用等基本無法削減的支出佔比更高,自主性支出佔比較小,即係話想削赤的空間十分有限。

 

事 實上,美國高負債已經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一方面,高負債遏制了美國居民和企業的消費與投資意願,大量利息償付還減少了財政收入中用於消費和投資的部分, 遏制了經濟增長動力;另一方面,負債過高引發市場對美國主權信用前景的擔心,從而推升國債收益率,借貸成本上升也不利於經濟復蘇。

 

削 減財政赤字除了減開支以外,另一途徑是加稅,但前提是經濟要有穩健的增長。但目前美國經濟復蘇步伐緩慢,失業率踞高不下,加稅的空間不大,最多不過是停止 中產階級減稅計畫。更何況在野共和黨反對增稅態度堅決,眾議院議長博納更成為總統奧巴馬的攔路虎,奧巴馬政府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增稅打算。開源無望,節流也 難,美國在中長期內通過削減支出和擴大稅收來穩固財政的舉措將步履維艱。

 

即使美國政府達成財政開支縮減方案,亦必然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市場普遍預計,縮減財政赤字將對美國GDP造成0.4至1.4個百分點的拖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不得不繼續維持「零」息策略,甚至要被逼要推出QE3頂住個經濟,美元氾濫的局面不會逆轉。

 

事實上無論舉債上限最終能否上調,美國是否會出現債務違約,美國國債和美元的信譽度都已受到影響。目前,歐債危機令部份避險資金流入美元。昨日德國財長表示德國反對全權委託歐元區救助基金在二級市場買入國債,令投資者重新擔憂起歐債危機擴散風險,意大利股市收盤暴跌2.8%,歐元又回吐到重近1.43美元水平,美匯指數亦回升至74上方,美元仲可以頂得下,但避險情緒一旦減退,美元就可能繼續尋底,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價格將被推高,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將面臨持續的更為嚴峻的通脹、甚至係滯脹風險。

 

    昨日講到散戶投資幾年都可能無好回報,關鍵在於散戶的心理,我覺得散戶有兩種好倒米的心理,在危險時放大了恐懼心理,在順境時放大了樂觀心理,散戶好的壞的情緒也是放大的,悲觀時太悲觀,樂觀時太樂觀,造就他們在不適當的時候做不適當的事情。

 

    這 種情緒的放大,背後有大戶和散戶的角力。散戶本身對市場沒有分析,只是隨水流一樣,好的時候看好,淡的時候看淡。大戶持貨多,在市場好的時候要沽貨獲利, 一定要有好多人接貨才成,最好就是向散戶埋手,所以大戶沽貨時,市場氣氛必定好好,有句話叫「大戶沽貨,愈沽愈高」,若沒有市場節節上升的氣氛,大戶那能 把手上天量的貨沽出。

 

    同 樣道理,大戶要買貨,也要買天量的貨,所以佢地買貨時,例必是散戶好恐慌的時間。我記得98年金融風暴時,恒指跌到6000幾點時,有雜誌封面故事話恒指 要見3000點,即係仲跌一半,你話驚唔驚,結果恒指跌到5800點就在政府入市聲中見底。那些話恒指要見3000點的人,唔知贏錢定輸錢呢? 炒匯亦一樣,我手上持有一隻貨幣,突然急插,插完再插,有一刻你感受到好痛,行唔安坐唔落,即使未到止蝕位,都覺得隻№唔得,要爆大鑊,好想沽貨離場,我 形容為「如坐熱廚房」的感覺,到你頂唔順沽貨後,會感覺一片清涼,心安理得,但隻№已經到底,轉眼就反彈回升,真係好靈,就係沽個低位。點解呢? 因為我覺得廚房好熱好難頂的時候,全球有好多買鰦同一隻貨幣的同好者都有咁痛苦的感覺,大量人頂唔順掟倉平倉,愈掟愈低,所以廚房最熱時,往往是見底的時 候。

 

    散 戶靠自己分析,靠自己操作,好難敵過自己的心理,所以不單投機,即使係投資,都受市場氣氛影響,喜觀在市場熱的時候買貨,因為那時感覺安全,但亦好多人會 在市場冷的時候沽貨,好多時不是執行止蝕,只是受氣氛影響。所以要超脫散戶的命運,要有自己一套操作方法,關鍵是控制風險和掌握機會的方法,當中包括如何 運用機率分析幫助自己決策,減少市場氣氛對自己的影響,下回續談。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6

不要做弱者(6)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13785&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深受債務上限快將到期問題困擾,但市場預計快有協議搶先炒反彈,加上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有改善及6 月二手房簽約銷售好過預期,美股早段一度造好。不過兩黨議員對國債上限問題仍然爭論不休,令美國主權評級可能下調的威脅依然遏制著股市投資氣氛,穆迪話會 將美國部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債務放入負面監察名單,杜指中午掉頭滑水近160點,收市倒跌62點,收12240點,連跌五日。杜指期貨最新報12259 點,比現貨高水19點。

 

 

港股美國預托証券偏軟,ADR指數報22409點, 比香港低182點。礇控收76.7元,比香港低0.9%,中移動收77.4元,比香港低0.4%。

 

美國6月二手房簽銷增2.4%,大超市場預期的下降2%,總量亦明顯超越上年同期的水準,反映房地産市場的狀況已略有改善。另外,首次請失業金人數降幅亦好過預期,創3個月新低,較上月下降2.4萬人至39.8萬人。兩個利好大市的經濟數據一度推動杜指早上升近100點。

 

  不過,美國兩黨議員仍然在提高債務上限爭拗不休,打壓市場人氣,美股升勢無以為繼,掉頭下滑,最終由升轉跌收場。

 

美國兩大黨目前最大的分歧係一次性還是分兩步提高債務上限。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博納提出方案,話在國會另外削減1.8 萬億美元的支出的前題下,8月2日前把債務上限提高 9000億美元,明年再次提高1.6萬億美元。但民主黨的總統奧巴馬反對這種做法,他希望國會一次性提高債務上限,增幅要足夠大,以便讓政府能撐到 2012 年底,這樣可以避免在選舉年再次就這個問題展開針鋒相對的辯論。

 

    博納一度想將自己的方法提上眾議院投票,但執政民主黨控制的參選院揚言眾議院過鰦都無用,佢地一樣會否決。博納在美股收市決定暫緩將自己的方案提上眾議院表決,意味情況仍然膠著。

 

由於國會若果不能在下週二前通過提高國債14.3萬億美元的上限,美國可能會出現債務違約的情況,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將變得更不穩定,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市場估計,提出一份折衷協議已成為美國政客私下討論的話題。

 

美國可能出現違約及該國信用評級可能被下調,這是投資者未遇過的問題,前幾日,美元兌所有主要貨幣都大幅下滑。但隨著債務上限達成協議的「死線」勢來越近,市場的避險氣氛升級,反而推動了美元上漲。美匯指數昨日由74.27上升至74.39。美國可能違約,但投資者其中一個可能反應是還要買美元資產避險,沒辦法,在金融動蕩時,其它「避險港」更危險也。

 

有分析指,其實債券投資者基本上並未受到債務上限談判的好大影響。債券市場唔係好波動,與此同時,股市雖然下跌,但情況遠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穩定,未有急速下挫。據以往經驗,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時,澳元、加拿大元和紐西蘭元通常會大幅下跌,但這三種貨幣兌美元昨日均創出數年新高,主要因為美元、歐元、日圓都有不能買的理由,但風險貨幣在高位上,一調頭又幾恐怖。

 

我叫大家檢討這去幾年投資回報,網友binlang有個好長的經驗分享,都好典型,值得睇睇。佢咁話:「陸Sir, 你好!跟了你的Blog一年多了,得益不少,但這段時間浮沉股巿仍然輸得很慘,今天留言是想藉我的經歷給仍在股巿摸索的人一個警醒,並想向陸Sir及各位請教手上的一些股票的去留問題。」

 

「兩年前我對股票知之甚少,所以幾乎絕跡股巿,只除了曾跟風認購一手地鐵和領匯,但09年跟好友的一次聚會之後,讓我改變了對股票的態度,變得大嵗和進取。」

 

「那時好友剛交了個在投行工作的男友,此男友資產達億位數,據說如此豐厚的身家大部份是源自股票,好友向我列舉了一連串此男在股壇的英偉事跡,又說此男剛剛買了上千萬股346 的股票,並預言會升至2.5,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為跟這間公司的某位高層交情不淺,打听到不少內幕消息。好友說她已跟著買了二十多萬股,然後勸我也 買。當時346的價位是0.98,如果當真如她男友所說會升到2.5,那十萬股豈不是能賺15萬?儲蓄兩年也沒這麼多啊!」

 

「我心動了,但仍有點猶豫,畢竟十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可听好友言之鑿鑿:“三個月內一定能升到2.5,難道投行的你都信不過!”也對哦,人家是每天都跟股票打交道的專家啊,消息應該不會錯吧。我動搖了。」

 

「好 友這時再遞給我一本書:“把錢死守在銀行一個子兒都賺不到,人得學會投資!”書名叫“富爸爸窮爸爸”,這本被傳為投資理財的啟蒙書其實已風行多時,可我郤 是在那時才第一次見到,並在花了一晚上看完後被深深啟蒙了!很慚愧,平時根本不看投資方面的書,一看竟然醍醐灌頂,”窮人爲錢工作,富人讓錢爲自己工作 “,書中的這句話把我皐底給打動了──」

 

「咱謹慎了一輩子,這回就豁出去了! 第二天我入了十萬股346,不久又在好友的推薦下,入了差不多數目的8080,還有1998,3998……結局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兩年了,錢沒有為我工 作,我郤為它愁白了頭。直到今天,346很少突破$1,更別說2.5了,我買的時候0.98,今天0.72;8080我買$0.26,今天0.042;

1998買$2.3,今天1.63; 3998買$3.51,今天2.3……」

 

「全都是在高價位的時候買的,正正犯了陸sir 所說的“唔貴唔買”,幸好雖然高買但沒有低估,因為這些股票全部都還在我手裡,六七萬的損失都還是帳面的。這大概又犯了另一個“不懂止蝕”的大忌。兩年 了,我抓住這些“垃圾股”(?)兩年了,任它一瀉千里,我自巍然不動,我都有點佩服我自己。陸sir多次強調止蝕的重要,我每次看完都握拳下定決心:再升 少少就沽!不過真正要做起來太難太難了,這是在打心理仗啊。」

 

「比如346, 買時$0.98,不久就跌到九毫八毫幾,我都沒有沽,因為期望它會回升,後來真回升到0.96了,又想既然都升到0.96了,不如等0.98,起碼能回 本,結果又掉下去,直插到七毫六毫幾,最近有一次升到0.8,心郁郁想沽,但又想才升一天,明天應該會再升,於是又再等,結果明天不升反跌……我知道這就 是典型的散戶輸不起的心態,但這個毛病很難戒得掉,只能怪自己堪不透“止蝕”這條道理。」

 

「陸sir這幾天叫大家檢討一下過去的買股收穫,我自我檢討後,發現除了上面說的“高買”和“不懂止蝕”,還有下面幾條毛病:

1. 選股人講就信,自己全無分析:346, 8080, 1998, 3998,全部都是別人說好就跟著買,當時因為不懂,所以連公司的背景都沒有去了解和分析,但就算現在,也不懂得選股,一間公司怎樣才算值得買?怎樣才算 有鞸質?汪洋股海,真的不懂從哪里入手去分析,去選擇;

2. 買中食少少就走,買錯蝕好深死持:東方表行(398)股價及相關新聞 我入$4.44,但買後就一直跌,後來升了,我郤怕了,$4.7沽走,現在是$6.4;中國建材(3323)股價及相關新聞 入$13.2,曾經升到$21沒有賣,因為看報紙說會升到$23,一直等跌到$17.7才出貨;

3. 搞不清自己是想投資還是投機:346和8080事件後開始拜讀陸sir的專欄,自以為對股票有些捉摸到了,於是雄心壯志地計劃在證券戶口里投入五萬塊,然 後爭取在兩年內翻倍,這個目的好像是投資吧,但我郤不斷地在做著投機的事情,不停地看著買的那些股票在短期的波動,計算升一點點就沽,然後等它跌了再買, 這樣每回賺個幾百幾千,一個月走上幾回,比打工還劃算,當然直至現在,這個偉大理想只能在夢里實現。」

 

「買股兩年惟一賺錢的是東方表行和中建材,前者就賺了幾百,後者有九千,但蝕的呢,全部加起來近八萬(帳面)!」

 

睇完binlang的分享,我有幾個感覺,第一她的文筆好好,並不典型。第二她的買股經歷好典型。第三她的檢討已做得好好,己把問題全部抽出來,餘下的只是將來的實踐,怎樣不會犯上同樣的錯誤而矣。

 

講投資、投機以至賭博,要研究機會率,最近睇了一本內地出版講博弈論(game theory)的通俗書,發覺都有點東西可以作為投資借鏡。機會率被形容為邪惡中誕生的智慧之花,機率不是一般賭徒能解答的問題,是要由大數學家才能解答 的難題。我們去投資,要判斷一下贏輸的機會率,我們買一隻股之前,要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呢隻股一年後可以令我贏錢的機會有多大?(當然細分還有贏大 錢和贏小錢之別) 第二個問題是呢隻股一年後可以令我輸錢、特別是輸大錢的機會有多大? 要答到這個兩問題後,才可以決定怎樣落注,注碼多大。

 

一般而言,若是投資的我,買一隻股要輸錢的機會較細,贏錢的機會較大,才會落注,特別是極少會令我血本無歸、輸到仆直、跌八九成、兼且唔會上番去的機會,才可以當投資落注。

 

舉兩隻binlang有買的股票為例,北亞策略(8080)股價及相關新聞 和建行(939)股價及相關新聞 ,佢買建行的價錢是6.9元和6.6元買,雖然而家輸緊,但明年今天建行高過佢的買入價的機會應該大過低於佢買入價的機會。衰起上來,買大開細,真係跌了下去,都唔會跌8、9成得番的零頭躀?

 

但買北亞策略一隻創業版變身股? 機率如何? 佢0.26元買時(估計是去年初),估唔估到佢上升和下跌的機率有幾多? 特別是「呢隻股一年後可以令人輸錢、特別是輸大錢的機會有多大?」我估binlang買時無諗過呢鱓問題,即使有諗過都答唔到? 答唔到,點解要買,同埋買咁多錢呢?

 

北亞是一隻創業版股份,一直講是變身礦業股,北亞前身是萬順昌(1001)在2000年4月科網狂潮中分拆上市的iSteel Asia,其後易名亞鋼集團,05年8月才改名北亞策略,後來高盛為首的投資組合介入後,將業務由網上鋼材貿易,擴展至北亞洲區的工業科技、電訊、媒體與魚粉等消費行業。

 

北亞前身2000 年上市時招股價 1.08元, 06年 100股合 1,之後 1供 1,每股供 0.1566元,招股價不計供股因素經調整後折為 108元,如果我無計錯,binlang以0.26元買時,和上市價比已跌剩 0.2%,現價跌到0.042元,和上市價比只有0.038%,即係2000年用10萬元認新股,11年後如今得番38.9元,真係渣都無。 Binlang去年買入至今都跌鰦83.8%! (Johnny 的現金為王策略,比北亞的買家強多了!)

 

隻股惹人注意,主要是高盛為首的投資組合介入,06 年此財團購入北亞 81.76億股優先股,每股 0.1566元,成本 12.8億元, 07年再購入 51.91億股優先股,每股提價至 0.191元,成本 9.93億元,合共 133.67億,總成本 22.73億元,每股平均成本約 0.17元(公司如今仲獱住10億現金,市值得5.7億,唔知想點)。北亞牌面股東如此,䒷底當然有大戶操盤, 07年 7月炒過一浸,勁升至 2.8元,09年3月炒過一浸,去年4月炒過一浸,但係愈炒愈低。

 

大戶在低位買入細價變身股,要沽到貨才有錢賺,自然要放消息出街,搵散戶接貨。你咁好彩遇上隻變身股好認真咁做生意,又做得成功,咁你好運啦,可能十中無一,好武斷咁估買中堅№食到大茶飯的機會率有10%、 20%,但買中搵笨股大戶搵你接貨走清,或者主事人想做好生意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者,兩種情況加埋機率有80%、90%。可以話呢種遊戲大多數玩家只是想食 散戶,唔係想做生意。遇上有名人參與,佢最好心都係想空手入白刃,用散戶錢去博一舖,博到分少少俾你,博唔到就對唔住啦。明白買中的機會少,買錯的機會 多,就知道買呢的變身股有如賭博,要玩細細注玩下就好囉,點可以「聽人講」就去博命呢? 而且買高風險股一定要止蝕,唔係好易輸身家。聽到少少就盲動賭身 家,又唔止蝕,就註定要做股壇弱者、大戶點心了。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7

國際專利大戰 台灣科技業也可以不當弱者 廣達「打蟑螂」 六年省下十五億元

2012-10-08  TWM



一場專利官司,高達十五億元的專利賠償金,廣達林百里不畏外國專利蟑螂的提告,不願選擇和解,而是直接在美國法庭上見真章。苦戰六年後,傳來勝利的消息,最後廣達只須賠償五萬美元,這次的勝利帶給台灣科技業什麼教訓?

撰文‧賴筱凡

當蘋果、三星專利訴訟打得難分難解,台灣科技廠更因專利侵權問題、反壟斷官司,屢屢遭到重金裁罰。

然而,八月三十日卻悄悄地從美國聯邦法院傳來一個好消息——廣達與專利蟑螂公司LaserDynamics的訴訟案,周旋六年終於獲得空前勝利。

原先判決廣達支付LaserDynamics賠償金從天價的五千二百萬美元(約合十五億二千萬新台幣),最後降到只須賠償約五萬美元(約合一百四十六萬新台幣),降幅高達九九.九%,成功地讓官司落幕。

「這對台灣代工廠來說,無疑是一大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曾為鴻海法務長的世博律師事務所執行長周延鵬說出台灣代工廠的心聲;但廣達對本案保持極端低調,不表示任何意見。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為何敢與專利蟑螂公司長期抗戰?這次的勝利又給台灣科技業什麼教訓?

專利蟑螂更加食髓知味

從一九九八年來,總部位在日本神奈川縣的LaserDynamics,就不斷以訴訟獲利為生,也就是俗稱的專利蟑螂。

逾十年來,全球多達十六家科技廠,其中更不乏華碩、明基等知名台廠,因侵權問題遭LaserDynamics控告,最後多半和解收場,支付LaserDynamics了事,明基更因此支付高達六百萬美元侵權和解金。

那是個台灣筆記型電腦(NB)出貨飛速成長的年代,二○○六年一紙來自LaserDynamics的專利侵權通知,寄到廣達總部聲稱,廣達組裝的NB,侵害了LaserDynamics的專利,而問題就出在光碟機裡。

原來LaserDynamics擁有光碟機辨識光碟是CD或DVD的專利,只要廣達組裝的NB搭載可自動辨識的光碟機,可能都侵害LaserDynamics的專利。LaserDynamics食髓知味,在廣達之前,即以同樣手法,向十六家科技廠索取專利侵權和解金。

「比起明基的規模,廣達大上好幾倍,如果LaserDynamics都能從明基身上拿到六百萬美元的和解金,廣達自然得支付更高金額來換得和解。」業內人士分析,以廣達一年NB出貨高達上千萬台,倘若每台裝有光碟機的NB都侵害了LaserDynamics權利,那麼賠償金額自然很可觀。

「台灣代工廠與這種專利權人(指LaserDynamics這類擁有專利的公司),交手三兩下,馬上就會選擇投降,表面上他們不願意將時間浪費在他們(指專利蟑螂)身上,更直接的是,他們也沒有能力與這些人周旋。」周延鵬不諱言,付錢和解通常是台廠遇到專利訴訟的優先選擇。

如果不是被逼到牆角,廣達也不會正面對抗蟑螂。

同樣也從科技廠法務出身的科技評論網站「有物報告」執行長周欽華觀察,「廣達最初也是先考慮和解,要不是LaserDynamics要求和解金額太龐大,廣達也不會決定告到底。」

先讓陪審團搞懂代工生態

一旦決定告到底,問題就接踵而來。「台廠遇到第一個難關,就是美國法官與陪審團不懂台灣層層疊疊的代工生態。」周延鵬說,不論折讓或buy-sell(先買再賣),都是台灣代工廠常見的營運手法,如何讓一般人了解這些專有名詞就傷透腦筋。

以廣達為例,品牌廠制定規格、指定採購對象後,再由做NB組裝代工的廣達去執行。

「如果今年廣達接下東芝NB訂單,東芝剛好也有賣光碟機,它就會要求廣達用自家光碟機,由廣達向東芝採購光碟機,最後東芝再對廣達支付整台筆電的錢。」周欽華描述的,就是台灣代工廠複雜的buy-sell生態。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NB代工廠的單月營收動輒上百億元,裡面包含諸多採購費用。

為了找出侵權源頭,廣達大舉清查近年每筆光碟機採購單。

「他們必須弄清楚,到底他們的光碟機供應商有沒有侵權。」周欽華解釋,在廣達之前,數十家公司都已與LaserDynamics和解,其中不乏日立、飛利浦、東芝等光碟機品牌,而且他們幾乎都以五.七萬美元到二十六.六萬美元的代價,支付侵權賠償。

「照理說,廣達向飛利浦或東芝買光碟機,他們都已經向LaserDynamics付過權利金,就不應該再控告廣達侵權。」業內人士說,LaserDynamics顯然吃定台廠不願惹事的心態,預期廣達應會支付和解金,卻沒料到這一次踢到鐵板。

再者,廣達也扳回了計算賠償金的基礎。

「過去,不管你是晶片、面板、光碟機專利侵權,他們都用最終產品的整機價格計算,縱使侵權的晶片一顆不過七美元,卻得用整台電腦價格估算,而不是以零組件價格計算,如此一來,光每顆晶片賠償金就高達七.七美元,比原本一顆晶片單價還高, 侵權賠償金卻要賠一台筆電,這怎麼會合理?」周延鵬說,美國德州地方法院會裁罰廣達賠償天價的五千二百萬美元,就是用整台NB價格計算。

最終在廣達堅持下,六年抗戰替股東省下大筆費用,但同時也付出上百萬美元律師費。

正義有價,只是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端看每位老闆心中的那把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58

黑馬課堂 | 盛發強:強者都出發了,弱者還在猶豫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24/149873.html

 

\口述|黑馬學院導師、探路者創始人、董事長、集團CEO  盛發強

整理|黑馬學院  鹹洪雷
 

探路者成立於1999年,經過十年的努力,於2009年成功登陸創業板,2015年伊始,探路者明確了以“經營用戶”為核心的生態圈戰略,基於“成為運動與旅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力推動者”的使命,展開戶外、旅行、體育三個業務版塊,力圖成為最具整合發展能力的企業平臺。5月15日上午,在黑馬營十期課上,探路者創始人盛發強為黑馬學員詳解大戶外產業鏈O2O模式。

 

— 我們也是草根創業者 —

各位現在都正在創業的道路上,有些已經初具規模,有些剛剛起步。從我第一天創業算起,探路者已經有21年歷史。我大學畢業後,分配工作到鐵道部勘測設計院,這是當時蘭州最好的單位之一,跟鐵道系統是背靠背的。但在那里我第一印象就是吃不飽:每月113塊錢的工資,但那時候夥食費就要150。後來我決心下海做生意。

一開始創業的時候,最好找一個有一定創新性的東西。我們在廣州、海口買無碳複寫紙回來,然後給酒店做排版,因為當時很多還是鉛字排版,印刷廠質量不足以滿足酒店的要求,當時我就做了個創新,用北大方正的排版系統,從這開始改變印刷品的形象。大概做了一年以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為什麽呢?其它印刷廠都發現這個規律了,我的第一次創業就這樣截止了,當時掙了十幾萬。

然後我就開始找項目,做便攜式賬篷。後來發現,這個市場空間很大,我們就做全國展銷會的營銷策略,只要有展銷會我們就撲上去,無論是哈爾濱的還是昆明的還是烏魯木齊的。

我們要想清楚,無論是跟我們的經銷商、供應商還是用戶,從各個緯度來講,都要有個平衡的構建、共贏、共享的策略,否則很難跟他們長期發展合作關系。這時候我們已經在合作夥伴和用戶中間建立了一種良好的口碑。探路者之所以後來能上市,和我們一開始和合作夥伴、員工建立的誠信和分享的文化密不可分。團隊凝聚力的營造也非常非常重要,尤其在創業早期,我們的人數不多,如何形成一個共同的使命感和願景以及分享的價值觀,我覺得非常非常關鍵。我們的價值觀是:陽光心態、正直誠信、事求卓越、積極創新、分享共贏。

後來到了2003年,我們就開始做全系列戶外產品。我也到歐洲、美國去考察戶外市場的全貌情況,看了歐洲戶外用品展之後我們發現,戶外產品整個產業空間非常大。

我們實際上是誤打誤撞,進入了戶外用品行業。在我們那個年代,創業完全是憑借對市場的直覺和觀察,這個市場的容量大家也都很清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2004年開始,我們就堅定地走職業化道路,引入了第一批職業經理人,為上市做了很好的鋪墊和準備。2009年,探路者作為首批28家企業之一成功登陸創業板。

我們也在做互聯網方面的嘗試。互聯網技術讓我們離用戶之間的距離更近了,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的研究,或者通過一些定制方式,來改善預測與實際銷售的差距。

我認為,未來線下銷售會占到50%,主要集中在門店、百貨公司、專賣店、多品牌零售店;平臺在線銷售約占30%左右,垂直電商也將有10%左右的份額,還有人際交互類似微商可能會占到10%左右。這是目前我們對接下來3-5年市場營銷渠道的思考和預測。

在對待互聯網方面,我們之前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不上線。第二,限制經銷商上線。第三,所有營銷體系統統上線。我們鼓勵線下經銷商做全渠道運營,線上、線下同時發展,我覺得這是營銷通路的一個必然趨勢。
 

— 探路者亦是引領者 —

隨著互聯網時代用戶行為方式的改變,我們研究未來商業的基本出路將基於以下三個方面:一個是以極致的產品塑造口碑。第二是以獨特的文化、細分的產品和有創意的服務滲透社群,因為用戶社群化的形態,越來越成為用戶形態變化的重要方面。第三,以生態圈、大數據立體服務用戶。

基於這三個緯度的考量,我們對探路者做了一個戰略升級。這種升級是說,我們之前是做戶外用品,現階段我們要從戶外用品上升到戶外活動,在這樣的場景下跟用戶產生交流和互動,我們才有可能在較早期的層面上,跟用戶建立強關系。

分析用戶的戶外活動,無外乎兩個方面:第一,出門活動是為了保證健康、鍛煉身體、磨煉意誌。另外,出門是為了看大自然,去感受、去體驗,這叫旅行。所以,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里面包含兩個市場:一個叫旅行市場、一個叫體育市場。

探路者希望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構建戶外、體育、旅行三個業務板塊,通過經營用戶,形成一個營養池。

第一個業務板塊戶外事業群以探路者、Discovery Expedition、阿肯諾等多品牌戶外用品業務為主,致力於為戶外活動提供安全舒適的戶外裝備。我們鼓勵通過小群組創業的方式,讓更多的創業團隊做專業的戶外用品品牌。

第二旅行事業群定位於“基於服務者來展開的旅行服務”,旗下擁有易遊天下、綠野、極之美、AsiaTravel、探路者戶外文化傳播公司等多家企業。三年前我們做了戰略升級之後,並入了戶外活動網站綠野,它是中國戶外活動非常重要的入口和社區。另外我們還並入了極之美和一些高端的登山探險機構,成立了探路者文化傳播公司。同時,我們還在做露營綜合體驗中心,集成了房車、露營等相關野外生存技能的訓練,以及親子方面的內容和周邊遊等等。

第三體育事業群定位於對專業運動服務和細分運動類目社群服務,來促進全民健身落地,前期將通過投資基金來運作。體育市場空間非常大,在中國有6千多億的市場規模,未來會增長到5萬億。現在大家明顯可以感覺到,中國已經有很多城市參與馬拉松。所以,跑步市場代表了整個體育市場增長的態勢。未來,會有更多體育賽事進入大眾生活,形成從競技體育到全民健身的轉變。

三大業務板塊之間將形成創新業務及協同效應,具體表現在用戶數據、資源共享、跨界植入、裝備清單、品牌傳播等。
 

▲圖為2015年5月15日黑馬成長營10期企業參訪—“走進探路者”。

 

— “戶外旅行+”初見端倪 —

探路者的使命和願景發生了改變,過去是構建國際一流品牌,現在已經變成:成為大眾運動、戶外活動及自然旅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力推動者。公司的願景也變更為:在戶外活動、旅行及體育產業成為中國最具整合發展能力的企業平臺;成為最受用戶認可,最受員工歡迎的企業。

什麽叫“互聯網+”?
 

我們覺得“互聯網+”有三個標準:

用戶層面促進信息流通,減少信息差;

價值層面是怎麽做的;

員工層面是怎麽做的,就是以高效率整合低效率。

 

探路者的“互聯網+”就是:在體育、旅行或戶外活動細分類目下,以用戶驅動的、具備較強互聯網基因的公司為龍頭,疊加賽事活動、傳統渠道、相關媒體等行業資源,推動實現O2O落地,促進更多用戶參與。我們把裝備清單配置作為戶外活動服務內容之一,基於用戶大數據分析,定向研發和垂直銷售。這樣的“互聯網+”模式,將使得我們的戶外活動服務更具針對性,戶外裝備的售罄率也將大幅提升。

有了這樣的規劃或戰略,是不夠的。我覺得一個公司要想快速發展,嚴密科學的組織非常重要。組織能力如果跟不上戰略,那你的很多想法是難以實現的。正因為我們建立了這樣大生態圈的戰略,所以我們需要建設能夠跟這個戰略相匹配的組織體系。

為了有效地推動戰略落地,5月18日探路者啟動“探路者平臺化組織建設項目”,探索員工合夥創業。未來,探路者希望成為一個服務型平臺,公司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將更多扮演平臺服務者的角色,通過文化給養、資本支持、人才培養引入、激勵與服務、大數據共享等方式搭建創業平臺。不論是通過內部創業,還是孵化、參股、並購等方式進入生態圈的企業,都能夠共享企業平臺服務,並充分面向市場。希望讓更多的年輕創業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決策權,產生能動性,自組織、自管理,這是我們組織形態的終極目標。\

▲圖為2015年5月15日黑馬成長營10期企業參訪—“走進探路者”。


版權聲明:本文述者盛發強,整理鹹洪雷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弱者的逆襲:如何在寒冬里拯救你的創業

道明寺道明寺

弱者的逆襲:如何在寒冬里拯救你的創業

創業的本質是用高維的方法論打敗低維的方法論,所以最重要是掌握有用的方法論,而不是碰運氣。

本文授權轉自道明寺公眾號(ID:Domincy),作者道明寺。

近日看到微博用戶@純銀V 的一篇文章《2016年的互聯網創業》,在創業圈引起不少的震動,文章提到一個來自VC的觀點:APP創業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雖然我覺得文章未免過於悲觀,但是大致上也說得沒有什麽錯誤,不但APP行業,大部分流量依賴的領域(如各種形式的電商)創業時代也差不多結束了,互聯網項目裁員的文章今天又刷屏了。

不用傷心,這篇文章是來拯救你們的,文章有點長,如果讀不完,就放棄創業乖乖去上班吧。

摘錄一些@純銀V 的觀點以供討論

1955473695

(補充一點:我個人認為分答也會是一陣風,並沒有創造出真正的用戶價值)

紅利的消失

我覺得純APP創業這兩年來的窘境是可以理解的,移動互聯網的上遊技術已經透支得差不多了,沒有新的革命性技術出現(其實是沒有人願意啃,大家都想快點成功),也就不會有新的APP體驗形態,大家做的都是從1到N的事情,這種事情沒有攤上紅利是很難成功的。

這個純APP創業的寒冬,其實就是紅利期消失了,用戶已經被圈完了,既然沒有人願意沈下來做新技術,就讓既得利益者壟斷市場吧。

純APP創業目前可能比較艱難,但其他行業還好吧,在商業進程里,大部分行業的紅利期維持時間總是短的,之後漫長的時間都是紅海競爭,這才是商業的常態。耐克做運動鞋的時候早已是紅海,星巴克做咖啡的時候,咖啡已經被發明了數百年,海底撈也不是第一個做火鍋的。而據統計,大部分巨頭創立的時間都是在低潮期而不是紅利期,可能是困難時期創業的企業註重用戶價值,因此更有競爭力。

在漫長的商業周期里,大部分行業的技術並沒有頻繁地出現顛覆式的技術革命,靠紅利期坐享其成的案例也不多,紅利期消失之後大家都是公平的,這時候唯一不公平的是智力,大部分領域的逆襲都是在相同的產品形態下用創新的販賣方式完成的,是否了解這種逆襲方法論就是智力上的不公平。

一般而言,根據行業的不同,弱勢企業逆襲既得利益者的方法論大概有這幾個:

1.文化創新

2.去中心化

3.跨界整合

意識形態創新

我之前有過多篇文章介紹過意識形態創新(也叫文化創新)的方法論,這里不再細談。在所有販賣形態的行業,除了技術革命帶來的顛覆式創新以外,幾乎所有逆襲案例都來自於意識形態層面的顛覆,而不是產品顛覆。

因為產品的顛覆周期太長了,不是每個人在創業時都能遇上這樣的機會,所以大部分的逆襲方法論,其實都是根據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給了用戶新的消費理由,這就是基於意識形態的創新。

星巴克賣的仍然是咖啡,但是改變了用戶喝咖啡的理由,因為他在咖啡里加入了社交的因素。

耐克賣的仍然是運動鞋,但是改變了用戶穿運動鞋的理由,因為他強調的是拼搏而不是運動。

海底撈賣的仍然是火鍋,但是改變了用戶吃火鍋的理由,因為用戶對人性化服務的期待超越了火鍋本身。

TFBOYS賣的仍然是音樂,但是改變了用戶聽音樂的理由,因為TFBOYS滿足了母性發作的需求。

幾乎在所有面向用戶販賣產品的行業,都可以通過意識形態創新進行逆襲,顛覆既得利益者,這是一套經過驗證的、成熟的方法論,對大部分弱勢企業都有參考價值。

去中心化

中心化就是你在CCTV打了一個廣告,瞬間讓幾億人知道了。

去中心化就是傅園慧太可愛了,人人都爭相分享她的表情包。

究竟是中心化好還是去中心化好?

中心化的營銷方式成就了很多大企業,如果你有錢,把好的電視節目都承包了,你的競爭對手就只能攤手了,例如手機行業的OPPO、VIVO,飲料行業的兩個可樂+紅牛加多寶,還有互聯網領域的BAT,坐擁巨大的流量,旗下的項目很容易笑傲江湖,你看小米要做直播了,自己的APP一年實現幾千萬的裝機量一點成本都沒有。

中心化有價值嗎?對大企業來說是有價值的,就像洪水決堤時要拯救一樣,加多寶為什麽換標後又迅速地成為第一,就是不斷地往水里砸整車,而不是砸石頭,速度足夠快就能頂住洪水,而初創企業的營銷方式更多像是找幾個人往洪水里扔石頭,怎麽可能成功。

中心化是一種高效的營銷方式,不過這種機會更多屬於既得利益者。初創企業在營銷上對抗既得利益者,除了去中心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去中心化方法論

在互聯網2.0時代,流量已經完全渠道化,絕大部分成功的項目,都跟渠道的既得利益者有關,所以中國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很惡劣,因為90%成功的項目跟掌握流量的BAT有關。

去中心化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給予創業者逆襲巨頭最好的、也幾乎是唯一的機會,過去的營銷渠道是集中化的,意味著沒有錢(或沒有傍著渠道)的企業基本沒有曝光機會,但是移動互聯網是以人為本的平臺,雖然這種碎片化的特性增加了營銷的難度,但符合用戶人性所需的產品或內容很容易就得到爆發,而且無關貧富,這一下把創業者跟流量巨頭拉到接近的水平。

iPhone就是典型的去中心化商業模式,蘋果的營銷預算並不算高,但是每次發布新產品,全球用戶都會爭相傳播;蘋果沒有做各種各樣的APP,但是App Store有幾百萬APP;蘋果也沒有那麽龐大的售後,有很多技術支持都是果粉之間互相幫助完成的;即使早期蘋果沒有多少零售店,但強大的需求驅動了黃牛和各種零售商完成了廣泛的社會化的分銷渠道。

這也是小米在中國市場能迅速崛起的原因,小米早期的整個運作模型跟蘋果的去中心化是類似的,當時小米也沒有發展任何地面渠道,但是產品熱度太過劇烈,激發了大量直接的消費需求,這種需求反向驅動大量社會渠道自發銷售小米的產品,形成高昂的出貨量,最瘋狂的時候,據說團購網站只要能搞到一臺小米手機新品上架,就能拉動10000個UV,以致當時很多團購網站的營銷人員都參與了搶小米手機。

通過去中心化模型的助力,品牌可以驅動潛力無限的社會用戶群參與到自身的經營當中貢獻力量,這種力量一旦被有效利用,則根本不是任何企業內部團隊的能力可以匹敵的,瞬間就會跟競爭對手拉開幾個維度。

觀察一下成功的互聯網項目,幾乎都在商業模式里植入了去中心化的模型,例如微信、微博、分答、滴滴、FaceU。。。以及你們特別喜歡的BT下載,這些項目的共同特點都是整個信息交換模型完全是無中心的,人人參與人人貢獻,而平臺只需要制定規則。

其實微商也是一種去中心化模式,通過設計一條合理的利益鏈,大家像蜜蜂一樣維護著整個蜂巢的運作,各有所得,關鍵是如何運用。有個叫奶牛家的連鎖O2O模式,以微商運作的方式,僅用4個月的時間成功開出了150家實體加盟店,這是什麽概念呢?一個傳統的零售加盟品牌達到同樣規模要好幾年以及數百人的管理規模,還不一定能成功。

121221058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示意圖

要形成去中心化的販賣模型,有這麽一些關鍵點:

設計一個去中心化的規則。可以支持用戶自主完成信息擴散,形成你的商業模式。

模式本身的顛覆性。參與感是去中心化的前提,模式越創新越容易引發關註和參與。

以流行學方式做產品。在去中心化傳播的情境里,產品是營銷的核心載體,產品只是在功能上滿足用戶需求是不夠的,如果不按照流行學的方法論設計,很難激發大眾的分享情緒,營銷的努力就會失敗。

運營出極高的話題密度。任何流行現象的必備因素是話題的密度,沒有話題密度就不會有從眾性,沒有從眾性就不會有大流行,無一例外。

營銷資源有沒有用?

在去中心化這個話題上,我是比較有感觸的。近期在談投資人時也被問到一個問題:在營銷上你有什麽資源嗎?

在營銷江湖上混了這麽多年,當然會有很多的資源,但我告訴投資人,我沒有資源,其實是我從來不依賴資源。

真的,以我多年來的營銷經驗,真正成功的營銷,首先不是靠資源,資源有時候甚至是害人的。任何營銷過程中抱著資源或渠道化的思維,你就很難做出從0到1的開創性產品,你就會忽略產品中的流行學植入,最終你就無法形成去中心化傳播。

當你認為你有了資源的優勢,你的產品思維就會陷入從1到N的陷阱,這種商業模式天然就有流量依賴,普通創業者在這樣的模式里成功率極低。

在手機行業,掌握傳統渠道的廠商,在產品體驗方面就會弱於互聯網廠商,因為基於過於的資源思維,做產品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代理商訂貨,而互聯網廠商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用戶覺得爽,這也是小米早期的MIUI能逆襲的原因,但諷刺的是,當小米成功建立了全行業最大的微博帳號群矩陣之後,這個資源就成為了包袱,在社會化營銷的創意上,便一直輸給沒有這個資源的魅族,其實小米早期的營銷是非常去中心化的,但現在魅族在營銷過程中驅動去中心化的能力已經超越小米。

所以營銷資源不是什麽好事,錢太多也不是什麽好事,當你很窮的時候,你才會竭盡全力去做創意,去激發去中心化的傳播,去創造遠超資源本身所能產生的營銷效果。資源是有限的(也是要成本的),但去中心化的傳播,其影響力理論上是無限的,你在任何平臺以花錢的方式,都無法產生傅園慧相當的認知度。

因為顧問業務的原因,我見過太多產品型的創業者,他們總是想:我做了一個好東西,然後我去賣這個好東西,就能賺到錢。

呵呵,這是一種創業的幻象:

以為流量是天然的:其實在碎片化的互聯網里獲得流量非常困難

以為流量不用成本:其實線上有價值的單用戶流量成本可能超越線下

以為市場上沒有同類產品:大部分領域的競品都數以百計,用戶眼花繚亂

以為用戶一定會喜歡我的產品:用戶甚至無法知道你有一個產品

以為我的產品是最好的:市場上沒有客觀上最好的產品,只有用戶認知里最好的產品

跨界整合

其實純APP創業時代終結也沒有什麽好傷心的,因為這個時代很多的逆襲者,就是通過跨界把一個單純的業務幹掉的。

家樂福的商業模式是超市,本來的盈利來源應該是販賣商品的差價,但是毀三觀的是,家樂福最大的盈利來源並不是零售業務,而是出租業務。你看到很多家樂福超市的出口處,都有大量的店鋪出租,這是家樂福利用主營業務帶來的人流量,衍生了出租業務,這些店鋪出租的收入超過超市的商品銷售利潤。

無獨有偶,國外有些零售業甚至本身商品是不盈利的,而靠其他業務盈利,例如會員費或廣告。

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小米當初就是號稱硬件不賺錢的方式,把用戶搶過來,再利用MIUI平臺販賣其他服務給用戶,去賺另外的錢,你知道小米在自己的用戶平臺發行遊戲有多賺錢麽?還有360,殺毒是免費的,但因此發展出數億的用戶規模,成為中國最高價值的安全企業。

A+B=B,這就是跨界整合,把兩種業務捆綁之後,利用A業務減少盈利的方式產生吸引力,把競爭對手的用戶搶過來,再把B業務販賣給用戶,只賺B業務的錢。跨界本質就是:你創造一種巨大的優勢搶來用戶,然後給用戶販賣其他東西賺錢。

這種模式的殺傷力很容易理解,當你把一個業務的毛利幹掉後,這個產品的競爭力必定迅速提升,在拉用戶的方法論里,性價比永遠是一個能力巨大的杠桿。

556216943

跨界整合,本質上是一種很難抵抗的降維攻擊

跨界模式的關鍵是要有用戶思維,放棄一次性的顧客思維,放棄差價思維,把用戶價值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讓用戶留在你的平臺上,不斷地消費。

跨界整合可能會成為未來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主流,因為互聯網天生容易做用戶運營,已經成為既得利益者的互聯網項目掌握用戶之後,在資本的助力下會反向整合傳統行業,完成去中介化過程,他們不會在意短期的收益,反而重點關註用戶的掠奪。未來有很多對傳統行業的沖擊不會來自原來的競爭對手,而是互聯網企業,他們就是傳說中門外的野蠻人。

當然,這個模式也是有風險的:1.資金鏈運營  2.產業鏈整合  3.跨界的產品設計理念 4.用戶的忠誠度運營。當然,最大的風險是認知風險,要對整合兩方的行業運作規律有清晰的認知,盲目的補貼或降價並不是跨界整合模式取得成功的必然方式。

寒冬不寒

我就隨便舉了這三個逆襲的方法論,其實方法論有很多,但是執行到位更重要。即使是創業寒冬,我在很多行業里都看到誘人的機會,對我來說最大的觸動是:在創業圈里,不是願意努力的人不夠多,而是真正願意創新和冒險的人太少了(享受紅利期的思維害人不淺),事實上大部分優化型的項目本來就不應該創業,不是這個產品沒有價值,而是這個產品的目標市場本來就不屬於弱勢的創業者。

最近在創業過程中研發產品時,供應商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很詫異:整個行業都是這樣做的啊,為什麽你要去改?聽到這句話時我暗自高興,整個行業都不願意改變,才是你最大的機會。

在創業圈混得久了很容易感受到那種殘酷,甚至會懷疑人生。因為懂營銷的企業不一定能活下來,但不懂營銷的企業卻會先死掉,這很悲哀。但想想也正常,UBER這麽有錢這麽顛覆的模式,在中國也敗給了滴滴,所以一個偉大的產品不等於成功,沒有人知道你就不會有成交,你十分努力也只能談情懷,談不上成功。

越是寒冬,越要尊重商業,把有效的營銷放到更重要的戰略層面上,去拉動業務和收入,養活自己。營銷聽上去沒有做產品那麽自帶光環,但從企業運營角度來說,做好營銷比做好產品更重要。

創業不是情懷,創業的本質是用高維的方法論打敗低維的方法論,所以最重要是掌握有用的方法論,而不是碰運氣,任何成功的創業項目首先都是方法正確,其次才是運氣。

有很多創業者漠視商業的常識,甚至對於顧客為何掏出錢包購買一個產品的心理動機都搞不清楚,不知道毛利率、周轉率、動銷率,就是埋頭做產品,這個不叫創業,這是花別人的錢買雞湯。

0000

互聯網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640

細奀時代:弱者上位靠亂世

1 : GS(14)@2017-11-13 03:34:08

報道龍躉大王發迹史,當然比城中名人的感情瓜葛有意義,但同樣也招來負評一大堆。殺生作孽、鼓吹讀書無用、靠物業致富、戴名錶揸靚車炫富、送層樓畀個仔等等,總之必然有一瓣睇唔過眼。原本應該是一個簡簡單單、獅子山下行行出狀元的勵志故事,不但完全聽不入耳,還要逐寸被批鬥,這一代香港人到底出了甚麼問題?對自己而言,整個故事的重點,在於龍躉大王把握住深海魚雪茄毒新聞上位,競爭對手不敢做,又成功找到利苑酒家這個大客,於是一戰定江山。故事又一次說明,弱者要上位,必然要靠亂世,強者貪圖安逸無膽博,才會有發圍空間。就算自己會劏魚,一模一樣的機會也不會有第二次,但在自身擅長的領域,卻說不定有機會遇上。借鏡人家成功經驗,做好心理準備,到時才會夠膽行動。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無幾多個,應該要谷走去縮,結果蘇州過後睇人發達,最痛苦之事莫過於此。鍵盤戰士難發達酸民永遠不會明白,發達之路一定凶險非常,失手就會粉身碎骨,否則全世界個個有錢人,沒有任何社會階級。讀飽書做專業人士,只不過為有錢人服務,安逸地做一個中產階級,算不上發達。要大富大貴,就要有不怕窮到燶的決心。安坐家中做一個鍵盤戰士,不會發達,卻有助紓發情緒,理論上依然有益。可是眼界決定境界,一味找錯處,批判別人,便看不到值得學習的地方。老實說,香港人有錢人有九成九都是靠物業令到身家更上一層樓,可是人家當初掘到第一桶金之後,置業改善生活是人之常情,根本不是存心投機。假如樓價沒有上升,全港業主賬面身家一齊縮一截,亦不損害這種創業故事,值得參考的地方還是一樣。在股市操作也是一樣,一旦有了立場,啟動陰謀論,就會看不見機會。以昨日為例,一跌一升之間,是一次財富小轉移,有膽識的話,一日之內收穫可以相當好,當然要有技術才可以把握,但假如一早以受害者心態迎戰,價都冇得講。心態決定眼界,眼界決定境界。阿飛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7/202069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