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問答篇》業務員離職 我的保單變﹁孤兒﹂怎麼辦? 一次弄懂六大保險疑難雜症

2011-9-5  TWM




面對類型五花八門的各種保險,以 及艱澀難懂的契約內容,許多消費者一旦遇到問題,就先打了退堂鼓。然而,出現在心中的小疑惑,卻有可能嚴重影響你的保險規畫,︽今周刊︾整理最常見與目前 網路上引起較多討論的六大問題與答案,為讀者解惑。

撰文‧許瀞文

繳費十年了,現在才後悔怎麼辦?」、「如何確 保醫療險能夠給付最先進的新式手術費用?」、「定期險的續保問題怎麼解決?」保險是一輩子的事,在漫長的保險生涯中,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總會隨時出現,令 人傷透腦筋,也有可能嚴重影響你的保險規畫。

為了能讓讀者在保險規畫的過程中進行得更順利,︽今周刊︾特別整理最常見、也最容易造成誤解的 六大保險疑難雜症,彙集各界專家意見,提供最專業的解答。

Q1.原本的業務員離職了,我的保單會不會變成孤兒保單?

孤兒保單 泛指原先招攬的業務員離職,造成保戶手中的保單瞬間「無人照顧」。此外,亦有可能是因為保戶聯絡方式改變而未通知保險公司,造成保單與保險公司之間失聯。 而近年來由於不少外商壽險公司撤離台灣,也衍生不少新形態的孤兒保單問題。

孤兒保單所造成的主要爭議,是因為延誤了保費的繳付,影響保單的 正常權益,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保單失效。

「預防孤兒保單最好的方式,就是靠自己。」保險暢銷書作者劉鳳和指出,每當變更聯絡地址、電話時, 一定要主動告知保險公司;此外,消費者本身應該清楚記錄每個險種的理賠給付要件,「最好在投保後就詳細請教業務員,並且用筆記本記下內容,以淺顯白話的方 式記錄,日後看到才不會忘記。」這個動作,一方面是預防自己的保單在變成孤兒之後還遇到「不良後母」,在與接手的業務員或保險公司出現爭議時,能有一份紀 錄自保;另一方面,有了紀錄,也能定期檢視手中保單是否都有如期繳費,一旦發現某張保單並未收到繳費通知,就必須立即聯絡保險公司。

Q2. 儲蓄險繳了十年保費,現在才後悔,該怎麼辦才好?

對於這種「頭已洗了一半」的消費者,原則上,專家還是建議能夠勉為其難的繳完所有費用,解 約永遠是下下策。但若真的「不願繼續洗下去」,除了解約一途,一般來說還會有三種較常見解決方式,包含減額繳清、展期保險、保單借款繳納等。

減 額繳清是將保額降低,例如原本投保一百萬元,年繳保費二萬元,保額可減為五十萬元,年繳保費會減少一萬元。

展期保險指的是相同保額、相同給 付條件,在停止繳費的前提下,將保單剩餘價值換算成新的保單有效期。例如原本一百萬元額度的終身壽險,轉成展期之後,可能只剩下十年定期壽險,但保額依舊 是一百萬元。

保單借款繳納指的是保單內的價值準備金,以低於市面上的利率借出繳納保費,在借款期間保單依舊有效,萬一發生事故身亡,會將保 額扣除已借款的保費賠給保戶。

Q3.受益人是孩子,但尚未成年,孩子拿到理賠金之後會不會被有心人騙走?

每回有大型災難,例 如地震、空難,父母身亡,孩子未成年,此時總有很多親戚冒出來想要擁有孩子的監護權,不僅令人擔心父母遺留下最後一筆保險金,是否真能穩當地交到孩子手 上?

國際紐約人壽客戶服務中心副總經理余家和表示,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父母(保戶)應和銀行訂定保險金信託契約,由孩子作為信託的委託人及 受益人,銀行作為受託人,再告知保險公司該張保單已經交付信託,將受益人轉成銀行信託帳戶。如此一來,一旦保戶身故,保險公司會將保險金交給銀行,由銀行 照簽訂契約內容執行。

余家和也指出,就算出國最常購買的旅行平安險,只要在受益人欄位指定給信託帳戶,保險金額一樣也納入信託戶中。

Q4. 有些醫療險有舊式手術理賠、新式手術不理賠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有部分保戶在申請醫療險理賠時,發現有些早期醫療險保單無法理賠新形態的手 術或治療方法,而與保險公司有爭執。消費者認為,醫療技術只會越來越進步,但真正需要理賠時,保險公司卻以「新手術不在保單保障範圍內」拒絕,不禁讓人疑 惑,繳了多年保費,到底保障些什麼?

台灣人壽理賠部經理林世聘表示,確實某些早期醫療險保單有這樣狀況,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在購買醫療險 時要盡量挑選理賠手術列表多且明確的,而保單上若有加註「若出現新形態或替代性手術,會依相當程度理賠給付」,亦可多少避免保單理賠跟不上醫療進步的問 題。

如果早期醫療險保單沒有此條加註,且理賠手術列表較少,若要保障更周全,就只能重買一張醫療險,無法在原有保單上增加。

Q5. 定期險雖然比終身險便宜許多,但會不會期限一到就無法續保?

許多人不敢買定期險,就是擔心期滿續保問題,認為終身險才安全,但事實並不盡 然。定期險也有保證續保條款,如市面上一年期定期壽險及癌症險,都是保證續保。

劉鳳和指出,以遠雄人壽一年期定期壽險為例,保單條款上清楚 記載除非商品不再銷售,或者保戶年齡超過續保年齡限制,只要保戶要投保,保險公司不得拒絕,且該商品最高續保年齡是九十五歲。

癌症險也相 同,保單條款也記載清楚,不能因為保戶年齡過高或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甚至罹患癌症而拒保。

若是認為一年一年投保太麻煩,想轉買長年期壽險, 保險專家也建議,最好一次就買二十年期,如果先買十年期壽險,過了十年後身體狀況不如十年前好,很多指數都飆高,容易遇上保險公司拒保狀況,為防萬一買足 二十年期比較妥當。

Q6.意外險到底保什麼?為什麼有些是意外死亡卻不理賠?

的確,「走得令人感到意外」,不見得就是保險定 義中的「意外身故」。保德信人壽市場及商品企畫部副總吳昆倫表示,意外險強調的是「因為外力而造成自己身體有損傷,甚至於死亡」,這才符合理賠範圍。但若 意外發生在競賽、戰爭、核災,則通常不予理賠。

台灣人壽表示,要符合意外險理賠兩大要件是「外來突發、非由疾病所引起」,如果一位糖尿病患 者因為跌倒而住院,需要比一般人更長的住院時間,意外險會和保戶以「和議」方式,按比例理賠,不是住幾天賠幾天。

較有爭議的意外理賠,大多 都是有牽涉到疾病,這時必須要看死亡原因是屬於意外或疾病。例如保戶本身有心臟病,因為發生「意外車禍」受到驚嚇而「心臟病發」身亡,那麼,因為死亡原因 是心臟病發,因此非屬保險定義中的意外身故,不在意外險理賠範圍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3

3分鐘弄懂中國金融體系——錢是如何流動的?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810

金融風暴、債務危機、房地產資金鏈斷裂、財政赤字、個稅……這麼多的金融術語,讓非金融界人士有點犯暈。作為公司未來的管理者,基本的金融常識必須 有所瞭解。瞭解金融先從瞭解錢開始吧,你可以不瞭解宏觀經濟,可以不瞭解國際貿易,但是不瞭解錢還真說不過去——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下面這張圖,概況了中國金融體系的主要參與者。花三分鐘讀懂這張圖,就算是對中國的金融體系有初步瞭解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文不用任何學術術語,只用日常語言和大家聊聊錢的事兒。

(問對網/圖)

中國金融體系裡有6個主要實體:人民銀行、政府、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投資機構、企業、個人。理解金融體系只不過需要瞭解這6個實體的功能,及相互之間的關係。

一、 人民銀行。百科上說,人民銀行是國務院領導下的國家銀行,又稱「央行」。國家銀行是啥概念,就是說投資人是國家。和其他銀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國家銀行不已 盈利為目地,如果以盈利為目的,國家銀行開動印鈔機,國家銀行富了,大家口袋裡的錢貶值了也就窮了。這當然不利於國家長期穩定發展。俗話說「藏富於民」, 民富才是國家昌盛的象徵。

人民銀行是「錢」的源頭,可以被稱作「lord of the money」。我們口袋裡的錢,銀行存款上的錢,房貸借的錢,公司付給我們的工資,源頭都來自人民銀行。通俗的說,人民銀行是「印鈔機」和「鈔票粉碎 機」。人民銀行在市場需要更多資金時,可以啟動「印鈔」功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市場上貨幣氾濫時,可以啟動「鈔票粉碎機」的功能,將貨幣回收。

人民銀行往市場上投入錢的方法主要是對商業銀行「再貼現」及「再貸款」,以及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發行的國債。

二、 政府。各級政府和公司一樣,需要資金來維持日常運營,也需要投資建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政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稅務、國企收入、政務收費及債務。稅大家都很 熟悉了,企業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等,個人要繳個稅。國企佔據各壟斷行業,收入不錯。政務是行政單位的各種收費如違章停車的罰款。還有一個重要來源是國債和地 方債。

三、 商業銀行。大家的錢都存在商業銀行裡吧(習慣把鈔票塞棉鞋裡的除外),沒人不瞭解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本質上也是公司,只不過運營的是錢而不是商品。大家把 自己積攢的錢存在銀行裡,銀行把彙總的存款一批批貸款給各個企業,收利息,同時給存款人一點更少的利息,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其實就這麼簡單。前幾年房地產 熱時,銀行一頭給開發商提供貸款,一頭給買房者提供貸款,生意好的不得了。

四、 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投資機構。銀行利息這麼低,甚至趕不上通貨膨脹率,越來越多的人把錢投到預期回報率更高的產品上,例如股票、基金等。證券公司 (券商)、基金公司在此類投資活動中發揮巨大作用,而且業務越來越多元化。以證券公司為例,既幫客戶下單買股票(經紀),又幫公司上市(投行)、還自己炒 炒股票(自營)、再幫富人理理財(資產管理),忙的不亦樂乎。

五、 企業。前面說了半天,現在才真正說到經濟的實體。我們說振興民族經濟,說促進市場繁榮,不是說讓銀行富起來、不是說讓證券公司富起來,而是讓企業富起來讓 個人富起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是發達國家經濟繁榮的象徵和基礎。中國的中小企業貢獻了65%的GDP,解決了75%城市就業問題。

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獲取資金的通常方式,是通過創始人的初始資本,和經營企業時產生的盈餘利潤獲取。

運營中需要人手,因此需要招聘員工,這樣就解決了城市人口就業問題,當然也需要支付員工薪酬。企業的稅務壓力很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 育費附加、車船稅、各類社會保險費用。這樣,企業結餘的資金較為有限,想謀求大規模發展,往往需要通過融資的手段。融資時資金可來源於銀行貸款、風險投資 機構、股票市場等,方式可分為股權和債權。吸納股權投資時,公司現有股東需要付出公司的股份,讓投資者成為新股東。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用還錢,沒有還債壓 力。吸納債權投資說白了就是借錢,借了是要連本帶利還的,好處是公司的股份不會外流。

六、 個人。也就是人民,是你和我。我們通過辛勤勞動,賺點錢不容易。一部分錢用於消費,買房買車買菜都是消費。一部分存在銀行裡,回報率很低但起碼沒有風險。 一部分投資到股市、基金等投資產品裡,風險高點,預期回報也高點。我們在消費、投資、存款的時候,錢又回到了金融體系中,在金融體系中循環流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2

【問對解讀】三分鐘弄懂GDP(一)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142

本文會分三篇系列文章,第一篇是讓非經濟學專業的朋友只用花3分鐘閱讀就可以對GDP有基本的認識。在這裡預告一下另外兩篇的內容,第二篇將會講個 小案例:如果你是市長你怎麼搞GDP?而第三篇會說說GDP和普通老百姓有什麼關係——GDP增長了,我們的生活是不適合變得更美好?今天就先說第一部分 吧。

GDP是什麼?

難懂的版本: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是一個經濟學指標。「是一段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汗顏!你明不明白我不知道,反正我看了還是不明白。

易懂的版本:GDP是某個地區新生產的產品價值加上服務的價值。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例1:你花十塊錢買了包話梅,中國的GDP增加了10元。

例2:某城市挖開一條道路,並重新鋪好,向工程隊支付費用10萬,中國的GDP增加了10萬元。

例3:某公司出口價值100元的西服一套,中國的GDP增加了100元。

不是例子的笑話一則:兩位富二代學生,在路上看到一團豬糞。A對B說,你把它吃了我給你5千萬元。為了錢B含淚吃下。不一會,又看到一團豬糞。B賭 氣對A說,你把它吃了我也給你5千萬。A也含淚吃下。見到老師,兩位學生哭訴,「哎,白白吃了豬糞什麼都沒得到。」老師熱淚盈眶說:「孩子們,你們為祖國 貢獻了1個億的GDP呀」。

GDP包括哪些部分?

(問對網/圖)

簡單的說, GDP = 肉 + 房 + Made in China。

1、 肉:代表消費支出。消費支出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發達國家GDP中居民消費佔大頭,如美國是70%,中國是30%左右。

2、 房: 代表投資(資本形成)。中國是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搞各類建築工程。投資在中國GDP的比重非常高,接近一半。其中建築工程佔了61%。

3、 Made in China: 代表出口。計算GDP時用的是淨出口值,即為出口-進口。

出口方面,除了大家都瞭解的玩具、機器、紡織品之外,說幾個有意思的數據,2010年,中國共出口:

a. 足球、籃球、排球2億個:對世界體育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b. 各種鞋約30億雙:差不多夠全世界每人一隻。

進口方面,也說幾個有意思的數據:

a. 原油2.4億噸: 所以能源必須是國家戰略。

b. 飛機344架:花了109億美金,平均每架3千萬美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7

【問對解讀】3分鐘弄懂PE的盡職調查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296

PE導致謝頂?

如果你哪個投資界的哥們兒換了新工作,全國各地跑來跑去,四處打聽各種專家求教問題,回家就埋頭查數據寫報告,頭髮一把把地掉,那他估計是來PE投資機構了。

PE的盡職調查不好幹

股權投資企業對人員素質要求嚴格,工作不好幹,而優秀投資機構的盡職調查工作和投資工作比一般股權投資機構的更難,更不好幹,因為優秀投資機構秉持 「獨立盡職調查,獨立判斷決策」原則。優秀投資機構員工把諸如財務和法務等其他投資機構外包出去的專業活也自己幹了,而且要干得更好,效率更高,當然不容 易。

上面這條只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其實還有眾多隱情。優秀投資機構對投資人員的工作要求之高,不是內部人是無從體會的。

盡職調查第一關:偵探

福爾摩斯的故事和電影,大家都喜歡看,因為做個偵探不容易,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一旦出了高手,必定超越了尋常,必定是一部傳奇。這裡類比一下,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優秀投資機構想做好,先把自己訓練成福爾摩斯,而且這是第一步的初始要求。

真實地瞭解企業,拿出真實的財務數據,對於上市的公眾公司都不容易,還出過那麼多欺詐行為,何況是未上市的私人企業。但是,真實性是企業估值和投資 的基礎,如果這個弄不明白,那就別幹了,但是想弄清楚,就得先學會做偵探。我們曾蹲在二三級城市的連鎖店門口一整天,記錄真實的客流量,曾設計調查問捲到 大街上厚著臉皮做攔截訪問,曾假扮客戶冒著被打的危險深入競爭對手老巢瞭解虛實,曾為實地勘察事情走山路差點命喪深澗,曾對企業的不同部門使用連環計驗證 銷售數據,曾調動各種關係拿到監管機構的數據……

盡職調查第二關:拼圖

會做偵探,還得會做拼圖。得到了真實數據,對不起,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你需要用這些數據拼出企業的一副三維全息完整圖形,全面反映企業的業務模 型、行業特徵、發展前景、運營管理、核心團隊、歷史沿革……這裡也有一個類比,這個工作要求你比繡花女工更細緻,要比系統分析員更有大局觀,要比程序員更 有邏輯性。最可悲的是,此時有可能發現,由於一開始的假設模型是錯誤的,造成你千辛萬苦得到的真實材料和數據都是細枝末節,關鍵材料缺失,之前的工作幾乎 白費。崩潰!不過,崩潰了,也得重啟系統,從頭再來。

盡職調查第三關:算命

這些工作之後,才開始觸及工作的核心——上市預測和盈利預測。優秀投資機構對此項核心工作的要求之嚴格簡直是不可理喻,要求企業未來的真實盈利情況 與我們做的盈利預測一致,其波動範圍必須在XX之內。不過聽說有人能做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誰叫優秀投資機構的牛人多。

盡職調查Boss關:項目評審會

過了三關,切莫得意,你將在項目評審會上面對一幫「控制狂」評委。他們會問到哪些問題?套用阿甘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 顆是什麼」,我們永遠不知道那些問題是什麼。因為評審們要控制一切風險,要讓我們揭示一切風險,甚至連所有意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都要充分考慮在內,比如: 如果油價暴漲到150美元會怎樣?如果出現極端天氣企業的運營會怎麼樣……評審委員不僅在風險方面像「控制狂」,在具體問題上也細緻入微,甚至會問到實際 控制人七大姑子八大姨的事情。所以,有時評審會能從上午開到凌晨,有時即使這樣最終也沒有得出什麼結論,最後評審還可能撂下類似這樣的話,「你們項目沒有 做好,無法決策,還需補充調查……」

盡職調查之後續:這事還沒完,別急著慶祝

如果項目通過了評審會,做出了投資決定,哥們兒,我們離歡慶還差得遠呢?你在會上揭示的各種風險還要自己拿出對策,需要討論投資方案和談判策略,這時,你的角色就變成了諮詢顧問和設計師。

PE是十項全能

回想起來,我們從偵探,變成了系統分析員、繡花工,再變成預言家、演說家,最後再變成諮詢顧問、設計師和談判專家。哥們兒,你說這活好幹嗎?

(作者張凱是問對網用戶、在PE投資機構擔任投資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95

《問答篇》我適合哪種年金險?我買的險種是否保本?買年金險前 你必須弄懂的關鍵 5問

2013-03-04  TWM
 
 

 

年金險具有「保底」、「保終身」功能,上班族在退休規畫時,可考慮將其當作選項之一。如何聰明選購,不再被保險業務員牽著鼻子走,在買到適合自己的商品前,有五個問題一定要事先掌握。

撰文‧歐陽善玲、許樶文

當「長命百歲」成為一種風險時,檢視退休養老金是否足夠,便成了理財必修學分。保險公司推出各式年金險商品,讓上班族在政府、雇主所提供的保障外,多了一項補足資金缺口的選擇。但該如何選擇年金險,才不會讓自己手上又多了一張「不知道保什麼」的保單?專家認為,在購買年金險之前,至少必須先問五個問題,而問題一與問題二,發問的對象是自己。

問題 1 :我距離退休還多久?

搞清楚準備退休期,才能避免選錯產品宏觀財務顧問公司顧問李鳳蘭強調,「在尋找適當的年金險保單前,應該問自己:想要幾歲退休?距退休還有多久?」問題的答案,關乎於你最適合的年金險類型。對自己「退休準備期」心有定見,才能精準選對你最適合的年金險,而非被業務員牽著鼻子走。

專精企管公司總經理葉崇琦表示,市面上常見的年金險有三種,包括即期型(保障利率)、利率變動型及變額型(投資型)。他解釋,若是即將退休人士,最好以鎖定利率的即期年金險為主,利息收益雖然最低,但保本效果最好;如果距離退休還有十至十五年,就可考慮利率變動型年金險(簡稱利變年金),其優點在於保單價值會跟著市場利率波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之內對抗通膨。

值得注意的是,利變年金險是依照市場利率計算保單價值金,完全隨市場利率波動決定,並沒有最低保障利率,但絕對保本。

至於離退休時間超過十五年以上者,相對比較能夠利用時間創造複利效果,這時,可考慮選擇變額年金險,利用投資幫自己累積退休金。不過,因為變額年金是投資型保單,額度會隨著投資績效而改變,保戶盈虧自負,這點不得不注意。

整體來說,市場上三種年金險,都有各自適合的對應族群,搞清楚自己適合哪一種,才不會在一開始就走錯方向。

問題 2 :我的退休金缺口有多少?

算清楚退休金缺口,才能避免﹁保太多﹂金管會副主委、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特聘教授王儷玲提醒,保險永遠是損害填補原則,買年金險也一樣,先計算出自己需要的退休收入,扣除勞保、勞退其他固定收入後,缺口再用年金險來補足。

既然是「補足」,那麼,也就不該因為業務員的口若懸河,而一不小心「保太多」。年金險雖然是打造退休生活無虞的重要財務規畫,但若單純從「投資報酬率」考量,投報率並不算高。因此,在「確保無論活多久,都能有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之後,若有多餘資金,或可考慮補強其他醫療保險,或進行其他的投資理財,嘗試賺到更多退休金。

簡單地說,確實掌握自己需求,才不會在面對業務員時毫無定見,盲目提高保額,造成資金的浪費。舉例來說,如果計算出退休後每月資金缺口還差二萬元,就針對這個額度再補強即可,不必多買。

問題 3:年金給付保證期間有多長?

別為了拉長給付保證期,而犧牲年金給付對自己的退休規畫有初步了解後,接下來才是詢問壽險業務員。仔細看壽險公司打出的年金險廣告文宣,會發現有:「保證二十年、保證五十年」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保證的是哪些部分?

統一保經總經理徐采蘩解釋,保證期的意義在於,萬一保戶在年金給付保證期間死亡,如果保單價值的金額還有剩餘,那麼這筆相當於「沒領完」的年金,會歸還給保單上的受益人。但若過了保證期,就不歸還。

徐采蘩進一步表示,保證期的長短最主要的影響,是每年年金領取的多寡。舉例來說,如果手上價值三百萬元的年金險保單進入年金給付後,若選擇二十年保證期,每年最多領取十五萬元;但若選擇十年保證期,每年就能領到三十萬元。換句話說,在同樣的保費之下,保證期變長、年金就變少。

消費者該如何選擇?請牢記,年金險的重要任務是「補足你的退休金缺口」,因此,「年金給付是否能夠補足缺口」,永遠是你的第一考量,不必也不該為了爭取過高的保證期,而犧牲了年金給付。保證期的長度,合理就好。

相反的,如果業務員幫你規畫的年金險給付狀況不符合你的需求,或者可以先問問他:保證期有多長?還有沒有縮短的空間?

問題 4 :附加費用、解約金怎麼算?

變額年金險費用若超過五%,就要謹慎評估不論是哪種年金險商品,都有附加費用。所謂附加費用,就是壽險業務員的佣金,保戶所繳的保費在扣除附加費用後,才會將剩餘的金額滾入年金複利或做投資。

以上述提到三種年金險來說,即期年金約一.八%,利變年金約一.四%,變額年金則在三%至五%。其中,較容易讓民眾不小心多付費用的險種,是變額年金。

李鳳蘭表示,目前市面上變額年金險附加費用在三%至五%左右皆是合理範圍,但有些壽險公司會推出含有醫療保障型商品的變額年金險,附加費用就不只三%至五%,可能會更高。甚至有些比照具有壽險成分的投資型保單,第一年就收取四成以上的附加費用,在投保前,保戶要仔細詢問業務員。

若業務員推薦你買有壽險保障的變額年金險,你必須評估:若買附加費用較低的年金險,搭配一張定期壽險,是否較划算?

如果在繳費期間想解約,當然也要付出一筆解約金。以利變年金為例,依金管會規定,保戶購買利變型年金險若在前三年解約,要被扣一筆解約費用,費率從二.五%逐年降低至一%,到第四年再解約,就不用繳這筆費用。所以若有解約需求,又不甘心被扣解約費用,就要先熬過「三年閉鎖期」。

若是變額年金,解約費用則為依照年期不同,第一年最高解約金要付出四%,之後每年遞減,直到第五年歸零。

問題 5 :是否有最低保證收益?保本嗎?

變額年金險要保本,保費就偏高只要是即期年金、利變年金,都具有保本的功能,不論市場利率如何低,絕對能保住當初所繳的本金。但變額年金就不同了,因為是一張投資型保單,退休金額完全靠投入資金的投報率來決定,是有可能進入年金給付後,保單價值金比歷年總繳保費要少。

但目前市面上有些壽險公司推出具有最低保證給付的變額年金險,能做到保本的功能,但所繳的保費就會偏高。例如市售保證收益一.五%的變額年金險,即扣除附加費用後投資金額至少有一.五%的投報率,且完全保本。但保戶每個月也要多繳○.一二%至○.八%的「保證費」。而市場上也有比一.五%更高的保證收益率,但保證費也更高,保戶在投保前,必須仔細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12

被BAT嚇得顫抖的很多影視公司,連「用戶」是什麼都還沒弄懂

http://www.iheima.com/thread-43586-1-1.html
文/包冉

互聯網公司成為各大影視節上的常客,這已經是老皇曆了。但在今年的上海電視&電影節期間,BAT、視頻網站和門戶們,卻讓影視界變得很不淡定起來。

不淡定的症候分幾種。有的是熱情四溢的擁抱,比如東方衛視與阿里巴巴互動娛樂的全面合作,包括打造專投其綜藝節目的「娛樂寶」、聯合開發電視與電商的交易閉環、探索綜藝品牌節目的衍生產品開發;

有的是聲聲急快的質問,比如保利博納的於冬質問「娛樂寶什麼時候會賠錢?」有的是明確定義和定性,比如高軍老師說「電商網絡對於電影事業來說,是攪局者!是投機人!」

之所以不淡定,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互聯網公司挾巨量資本殺入影視業,對增長迅速但規模不大的影視業來說,很容易產生全方位顛覆的恐懼;

其二,今天的互聯網,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分發通路,而是綜合了社交網絡、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和O2O、OTT傳播能力的巨大生態場,進入這個生態場,唯有被裹挾,無幾可能保持獨立;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傳統影視業雖然有品牌、有傳播、有觀眾、有粉絲,但最缺的是互聯網公司真正擁有的——用戶。

其實,用戶就是觀眾和粉絲,但反之不然。因為沒有自己的平台和統一帳戶體系,就沒法對觀眾和粉絲的行為進行追蹤、信用進行記錄、消費進行閉環、社群進行構建。

所以,東方衛視總監李勇想,要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合作,讓觀眾參與到節目製作全程中來,要知道到底自己的用戶是誰;

所以,儘管電影公司老總們嘴上在質疑,但絲毫不妨礙華誼兄弟花2.66億買下電影訂票網站「賣座網」,為的就是獲取用戶。

必須說,華誼的動作是對的,而其他侷限於業務層面的跨界合作,都無法讓影視機構從互聯網公司獲取真正的用戶。

為什麼?

首先,用戶是一個動態概念,絕非一個靜態的註冊ID。從匿名的觀眾,到實名的用戶,核心是圍繞其註冊ID的平台行為與數據統計、關聯和運營。而這個平台,就是互聯網公司的核心資產,不可能向你無條件的全面開放。

其次,用戶是一個黏性概念,黏住的是資源匯聚的平台,而非單點突破的影視作品,哪怕你的作品再出彩、再大咖。以娛樂寶為例,其投資指向可以是電影、綜藝、遊戲、漫畫……各種各樣的文化娛樂產品都可以成之為標的,東方衛視可以是其中一期,但不可能是期期。

第三,用戶是一個惰性概念,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業態之豐富、創新之頻繁、關係之緊密、平台之壟斷,已經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平台切換與轉移成本。比如,強大如阿里巴巴,想在微信之後再搞一個「來往」,事實證明只能是徒勞無功。

那麼,是不是除了資本併購,就不能與互聯網公司合作了?答案當然不是。

事實上,缺乏技術思維和技術自覺,一直是影視內容機構的短板。從社會專業分工的角度看沒問題,但從具體單位的運營看,就是大問題。

比如,開放平台與統一帳戶體系,在互聯網界已經非常成熟,BAT平台無法撼動,那就加入其開放平台,通過統一帳戶體係獲取用戶、流量和現金流,遊戲公司就是這麼幹的,電視台和影視公司為什麼不能嘗試?

再如,成立時間不長的小米、陌陌們,通過智能手機和MIUI系統(准OS),通過APP,獲取了數千萬黏性極強的用戶,硬生生在BAT之外建起了一個自己的用戶平台。

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創業者的第一意識一定是「打造入口,獲取用戶」;而非互聯網機構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我有資源,你出用戶」。

一點差別,可惜就可惜在這裡。


本文首發《南方電視學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86

管清友:弄懂債務置換的五個關鍵問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02

本帖最後由 Jady 於 2015-3-12 10:54 編輯

管清友:弄懂債務置換的五個關鍵問題
作者:管清友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財政部已經批複了3萬億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的額度已經批複到各省財政廳,西南某省獲得300億的額度。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又傳中國式旋轉門計劃,央行針對地方政府債務的10萬億QE即將出臺。我們就五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全面的剖析。

一、債務置換,其實沒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財政部批複3萬億存量債務置換其實一點也不值得吃驚。在43號文的原文中,就強調過:“積極降低存量債務利息負擔。對甄別後納入預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各地區可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以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建設。”因此,本次債務置換只是43號文精神的傳承,並沒有出現什麽超預期的增量信息。

債務置換主要考慮兩方面原因:一是土地財政和財政收入雙放緩,43號文剝離城投融資功能且新融資券種和新融資模式(PPP)尚不成熟,防範地方債務資金鏈斷裂的系統性風險;二是拉長債務久期,降低地方債務融資成本,防範流動性風險:美國市政債久期在10-15年之間,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久期多為3年左右,存量債務置換可緩釋地方再融資壓力。

二、3萬億債務置換,夠嗎?

根據2013年6月審計署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2015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到期規模約2.8萬億,3萬億債務置換勉強夠。

但是,這未考慮:

1)未被審計署納入的平臺債。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2013年6月底,基礎產業的信托融資余額約2.4 萬億,但審計署口徑僅為1.4萬億;2013年6月底,萬得口徑的城投債余額約6.9萬億,但審計署口徑僅為2.3萬億。

2)未考慮2013年下半年至今新增的短期限地方債務。

3)未考慮2015年以後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

可見,3萬億用於置換債務到期就已經很困難,更別談穩增長(增量)。

那麽,3萬億未覆蓋的存量債務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1)推廣PPP模式。

2)延長處理期限,比如3年,將符合條件的債務繼續按原方式融資。

3) 對部分項目自身運營收入不足以還本付息的債務,通過註入優質資產、加強經營管理、提高項目盈利能力,增強償債能力解決。

三、中國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10萬億QE可能性不大

我們已對此進行了專門解讀,認為中國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QE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現不可控的情形。未來處理存量債務的方式主要還是依賴資產證券化、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購置不良資產、股權置換債權等方式,處理方式應該是溫和和漸進的。理由有四:

①做法與中國領導人執政思路不一致:未來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為了逐步打破剛性兌付,不僅不會有中國版QE,未來甚至會開啟有限違約模式。

② 法理不合:中國人民銀行法29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③與當前貨幣政策基調不符:資金面偏緊,近期公開市場操作暗示,央行無論在“量”的工具還是“價”的工具使用上都比較謹慎。在強美元背景下,可能有人民幣貶值壓力的考量,貨幣政策應該不會突然跳向QE。

④道德風險問題:全面QE救助地方政府債務會產生嚴重的道德風險問題。43號文明確強調:“要硬化預算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大規模QE有違新一屆政府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四、債務如何置換?

債務置換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由銀行購買,是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正常契約行為。比如商業銀行A直接動用超儲購買用於置換商業銀行B對城投貸款的債券。對整體商業銀行來說,表現為超儲不變,僅資產結構改變,由高息短期貸款變為低息長期的債券。

第二種是引入央行,央行通過PSL或再貸款給商業銀行A(或政策性銀行)去購買用於置換商業銀行B對城投貸款的債券,有點類似QE,並且可以繞過《中國人民銀行法》29條的限制。對整體商業銀行來說,表現為超儲增多(央行資產規模擴大的部分),資產結構也發生改變,由高息短期貸款變為低息長期債券。

正如前文所述,具體方式應該是第一種為主,第二種為輔。當前經濟不確定性較大,銀行信用派生意願弱,鎖定中長期安全收益的同時降低風險溢價,也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

五、影響以及央行應對措施?

一方面,通過資產負債久期匹配,長期看,降低再融資和流動性風險,緩釋債務滾動壓力;另一方面,未來具有政府擔保的高息城投債供給減少,理財產品缺乏高收益資產對接。二者均有利於無風險利率下行(廣義無風險利率,包括銀行理財)。

短期再融資沖擊,央行會通過貨幣寬松應對,原因:

1)3萬億對應短期債券市場再融資壓力加大,會加劇近期資金面緊張的局面,不利於實現低成本債務融資置換。

2)3萬億沖擊資金面,必然會影響銀行對其他市場化融資主體信用投放的能力,非市場化融資主體會給市場化融資主體帶來強擠出效應,這顯然不利於經濟內生性複蘇。

二者均對應央行應加大寬松力度,壓低短端利率,通過提高配債需求消化供給,降準概率在上升。

(來自民生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