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吳思遠、岑建勳激搞內地戲院

2012-2-2  NM




在香港經營戲院越來越難,UA時 代廣場要將地下鋪讓路給自由行名店,以後看電影要爬上頂樓。香港戲院沒有立足之地,港人轉戰內地開戲院。去年全國最高票房的十間戲院,兩間是由導演吳思遠 創辦的UME;排頭位的是成龍有份投資的北京耀萊。岑建勳的大地影院院線,定下未來八年開一千間戲院大計。過去五年,內地電影票房增長四倍,去年底達一百 三十一億元人民幣,港人搶着去分一杯羮。

農曆新年,內地戲院跟香港一樣大排長龍,《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魔術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新春檔期上映,吳思遠指賀歲票房反應不俗,「但 上海及北京的人都趕回家過年,票房反而不及成都、重慶等叫座。」吳思遠對各大城市的票房瞭如指掌。

六十八歲的吳思遠曾編導葉德嫻及劉德華的《法外情》,後來周星馳的《賭聖》、成龍的《蛇形刁手》,都是他的經典作品。十年前,他放下導演筒,進軍內地戲院 業,旗下已發展十五間戲院。農曆新年前他帶記者參觀位於上海新天地的UME,內有咖啡室、精品廊,還有紅星打手印長廊,派頭媲美香港的戲院。

豪賭一鋪

二○○一年開始,吳思遠在北京開首間戲院,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一場賭博,「沒有基金公司肯參與投資,他們認為等於拋錢落鹹水海。一來是盜版問題,而且 大陸電影的主旋律較偏向政治正確,電影類型狹窄,未必吸引觀眾入場。加上當時生活水平較低,要賣平價戲票才吸引到觀眾入場,投資者擔心未能收回成本。」吳 思遠並非《賭聖》裡的周星馳有特異功能,預測到戲院大旺,而是他看到潛在商機,「當時WTO(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大陸政府批准每年引進二十套原汁原味的 外國電影。我看好荷李活大片可撐起票房。」當年的外國電影要在內地放映,都要重新普通話配音,吸引力有限。「原裝正版可吸引白領,大家覺得聽英文、看字幕 是一種身份象徵。」大陸有翻版碟、網上下載,要改變觀眾看電影「由免費變成買票」,並不容易。吳思遠指「看盜版的人跟入戲院的觀眾,是兩類人。對白領、情 侶來說,入戲院是社交。」最初他要用平價戲票,賣二十、三十元人民幣吸引觀眾入場。誰料到十年後,要價已漲至一百二十元人民幣。「觀眾看到戲院有裝潢、座 椅又舒服,加上早期未有太多競爭對手,對我算是個好開始。」

爆谷最賺錢

吳思遠的戲院由北京、上海、重慶,擴展到江蘇省南通,至今已有十五間。去年票房總收入逾四億三千萬元人民幣。當中有多少是戲院落袋?他故作神秘稱:「戲院 最賺錢的不是戲票,而是爆谷小吃。一套電影票房一千萬的話,爆谷收入至少一成,即一百萬元。」吳思遠指爆谷毛利有七成,三十元一杯的大爆谷,院商有二十一 元利錢。

但爆谷只是配菜,觀眾可以選擇不吃,或者帶其他食品入場也可……且慢,內地規定「禁止帶食品進入影院」,並且有法院案例支持。而案中的原訴人就是吳思遠。 「曾經有位觀眾帶外購食品入北京的戲院,帶位員看到後,請他將食品寄存,待完場後取回。觀眾好不滿,指小賣部食物賣得太貴,消費權益被剝削,於是控告戲 院。」一審判戲院敗訴,如果是一般戲院老闆,就不會爭持下去。吳思遠則堅持上訴。「我建議律師從另一角度看這樁案件,如果我們容許觀眾帶食物入場,他們帶 白酒、串燒,弄到戲院氣味雜亂,會擾亂其他觀眾看電影。」最後,吳思遠的戲院上訴成功,其他戲院從此可一齊賺爆谷錢。

純利一成五

票房仍然是戲院主要收入,吳思遠拆解一張戲票一百元人民幣,約一半落入政府稅收、電影發行公司的口袋,餘下一半,就由戲院商、業主等瓜分。「業主一般攤分 票房的12至15%,或者一年四百萬元人民幣,以較高者為準。」餘下35%,就歸戲院商。減去人工、燈油火蠟等,七除八扣,戲院商約有15%純利落袋。

他稱在內地投資戲院,每間要二千至三千萬元,包括放映設備、裝修費,首五年是投資期。另外,他會要求業主提供較長的租約期,由十二至十八年。而香港一般的 租約期為八至十二年。吳思遠稱,長租約期令他樂意不時翻新戲院,增加新鮮感。

他稱在內地搞戲院,要花更多精神尋找商機,例如:與銀行、大機構合作,推出首輪影片的戲票送給特選客戶,銀行推廣形象,而戲院則收取宣傳費。

港式管理

不少港人到內地投資,最頭痛是訓練內地員工。吳思遠就引入港人管理模式,「如果擔心員工隨便放家人、朋友入去睇戲,我們索性每月送員工三張戲票,讓他們名 正言順請朋友看電影,避免他們隨便放人入去。」他又歡迎員工去其他戲院看電影,「員工可以寫一篇觀後感,談談人家戲院的設備、款待模式,戲票可以報銷。」 他又將一些戲院的小事情做好,替戲院加印象分,「很多人經常在戲院遺漏東西,最多是手提電話,也試過發現一包錢,價值四十幾萬元人民幣。」在這個年代的大 陸,還有路不拾遺嗎?吳思遠稱訓練員工拾到遺漏的東西,會請他們記下座位編號,讓觀眾回來取,並會對員工予以獎勵。

未來趨勢

內地戲院數目去年增加了四成,達二千八百多間。大地娛樂執行董事岑建勳旗下已有一百三十多間戲院,他專挑二、三線城市為目標,「農村包圍城市」式開戲院。 例如七百萬人口的東莞,就開了十間戲院。岑建勳說:「香港戲院的租金太貴,佔票房收入比例太高,難以做下去。」百老匯院線執行董事劉少文也稱,香港戲院商 除了付基本租金外,另要攤分票房收入的二至三成給業主。難怪百老匯今年在內地再加開四至五間戲院,屆時會有廿三間;超越香港的十四間了。有朝一日,我們要 學小明上深圳或廣州,才找到五星級的戲院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