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賣大閘蟹一季 賺足一年錢

2012-10-18 NM



中秋過後,又到大閘蟹出籠,不少蟹痴喜歡買蟹回家自己蒸。坊間除了老三陽、永富等,還新開了數間大閘蟹專門店,包括位於荃灣的「發記清水大閘蟹」。老闆徐振發(發仔,三十四歲)十九歲入行,於尖沙咀老牌蟹店江記打工七年,○四年自立門戶,於荃灣租用短期鋪位「試水」,五年換過三次鋪,兩年前「儲夠客」,便投資四十多萬元租下地鋪。去年蟹季,賣出數萬隻大閘蟹,營業額達三百萬。看似站穩陣腳,但其實大閘蟹是季節性生意,旺季賺盡一年的盈利。淡季時只能「數手指過日辰」。表面上,賺快錢很「過癮」,其實苦與樂自己知。

發記位於荃灣沙咀道,人流甚旺,不少行人及車輛經過發記再轉入旁邊的大屋街,往楊屋道街市。上週六下午,不足二百呎的鋪面擠滿客人,陳列在六個雪櫃內的大閘蟹不時被一掃而空,店員及老闆發仔忙着上架。有熟客未踏入門口已大叫﹕「發仔,幫我揀啲靚貨!」晚飯時間,店鋪稍靜,發仔將一籮籮大閘蟹擺在店門口,叼着一口煙,表演十五秒便綁好一隻大閘蟹的「絕技」,途人經過紛紛注視,有師奶叫道﹕「嘩,郁緊好新鮮。」發仔順勢答道﹕「係呀,今年當造,入唔入去睇吓?」中秋後蟹季開鑼,發仔一日直踩十四小時工作,惟有不斷以咖啡和吸煙提神,他打了一個呵欠道﹕「做呢行要同時間競賽,邊有時間食飯呀,你做唔切,客人就會走!」

街邊檔變地鋪

發仔自言讀書不成,輾轉做過地盤工、剪髮學徒及酒保,十九歲時在街上見到友人綁蟹,覺得「幾好玩」,抱着一試無妨的心態入行,在尖沙咀大閘蟹店江記打工。店鋪由五月忙到一月,沒有假期,工時長,人工低,但發仔卻做得起勁。「以前競爭少,利錢高,一個蟹季賺嘅錢足夠老闆買一層樓,我都以此為目標o架。」○四年,自覺滿師,便在荃灣以日租六百元租下臨時鋪位,擺放三個雪櫃賣蟹。「荃灣係中心地帶,方便去青衣東涌,又有西鐵,係入元朗、屯門嘅必經之地,競爭又比較少。」發仔於九至十二月時賣蟹,淡季則做侍應或司機幫補收入。供應商就沿用在江記打工時認識的內地蟹商,「內地供應商會睇你識唔識貨來決定交咩貨俾你。」發仔指,有供應商曾以低一檔次的塘蟹假冒湖蟹,他即時退貨,「對方知你識貨先唔敢呃你。」由於租約不穩定,五年內轉換過三次鋪,難儲客,蟹迷大多往老字號入貨,他無奈道﹕「街坊見到你咁後生,總會評頭品足,睇人多過睇蟹,一日賣到幾十隻已經好開心!」

一○年,發仔決心遷入地鋪,「沙咀道後面係楊屋道街市,附近有萬景峯和海天豪苑,好多中產客,隔籬嘅大屋街可以泊車,方便客人跨區買蟹。」初時業主擔心大閘蟹生意「做唔長」,拒絕出租,為表誠意,發仔提出一次過繳交半年租金,終於打動業主,趕及在一○年九月蟹季前,交了三個月上期加一個月按金,租下鋪位。

月賺近四十萬

荃灣始終不是傳統買蟹區域,為吸納區外客,發記在「宣傳易」賣電視廣告,又上電台接受訪問,以增加知名度。不過,轉捩點是同年蘇州市政府在港挑選三間大閘蟹專賣店,發記「冷手執到熱煎堆」,成為其中一間,另外兩間分別位於深水埗及北角,同樣無甚名氣。為何被選中,發仔亦摸不着頭腦,他笑謂﹕「有日突然收到邀請叫我哋去記者會,原來蘇州政府私下派人監察市面大閘蟹品質,覺得我啲貨OK,就俾我哋掛牌做直銷店。」所謂「直銷店」只是允許發記向蘇州市政府直接入貨,發仔「牌照掛」,但仍沿用內地相熟的供應商,「政府嘅貨唔一定係最好嘅。」不過,卻有不少客人衝着「正貨」慕名而來,大大提升發記知名度。發仔賣的是太湖蟹,亦是現時香港市面最常見的大閘蟹,他解釋﹕「陽澄湖面積小,產量細,近年靚蟹一早俾內地官員同有錢人買晒,而太湖面積大好多,方便大量飼養。」大閘蟹每日由上海空運至深圳工場,內地員工會挑選品質較好的送來香港,較差的則拿到東門海鮮批發市場放售。發仔強調要到貨才自行綁蟹,方便監察品質。週五至週日,據觀察,發記售出近四千六百多隻蟹,生意額接近四十萬。發仔指去年蟹季有三百萬營業額,毛利四成,但因淡季時甚至要蝕租,成為最大的挑戰。

淡季難捱

傳統大閘蟹店大多有本業,如老三陽經營南貨,永富主攻水果。發仔亦絞盡腦汁在淡季時轉型,「唔考慮賣南貨啦,荃灣係舊區,有不少南貨行,而且依家有幾多人會買金華火腿?」他曾於農曆新年時引入台灣糖果及鴨舌等食品,但銷情麻麻,他嘆氣道﹕「一盒台灣鴨舌標價二百四十蚊,有客話去台灣買只要二百二十蚊,點解要幫襯你。」零售食品觸礁,發仔又嘗試打造螃蟹專門店,投資約二十萬,購入兩個大魚缸,賣阿拉斯加活蟹和松葉蟹。他笑着自嘲﹕「人人經過都當係水族館,一隻蟹成千蚊,根本無人買;水溫保持唔到喺攝氏五度,蟹好快死,最後唯有將佢哋烚熟再急凍,諗住自己食咗佢,估唔到急凍之後反而有人買。」於是,他引入較細小的急凍松葉蟹,單價約六十元,作為一月至五月的主打。

今年五月至七月,發仔主攻傳統上海糉和黃油蟹,但銷情同樣不濟,黃油蟹易死成本高,毛利只有兩成。屢試屢敗,但發仔仍樂觀自我安慰﹕「淡季真係睇電視、打機,數手指過日辰,一到大閘蟹季節,有街坊經過都會話﹕『咦,估唔到你哋真係捱到去賣大閘蟹喎!』哈哈,之後,再諗吓可以賣啲咩啦……」

營業資料

營業額*:$1,500,000入貨:$950,000租金:$40,000人工^:$70,000物流:$40,000雜項:$30,000盈利:$370,000*預期營業數字^老闆,兩名正職,三名兼職

開業資料

租金#:$160,000裝修:$150,000雪櫃:$84,000冷房:$40,000雜項:$40,000入貨:$12,000總投資:$486,000#三個月上期,一個月按金

一點意見

有廿八年歷史的上海菜館滬江飯店,蟹季時日賣二、三百隻大閘蟹。記者找來經理歐陽肇柳和有廿多年經驗的大廚陳光界,試食發記的太湖大閘蟹,並提出以下意見:

1. 生蟹顏色夠墨綠,有光澤,按下結實有彈性,是新鮮大閘蟹。不過綁蟹用的水草較多,由於蟹是綁好後再秤,容易予人不夠秤的感覺。

2. 蒸熟後蟹膏甘香,但蟹肉較淡,相信是未到最當造之故。

3. 發記自行調製的鎮江醋因為經過烹調,醋味已揮發,所以味道太淡,建議以生抽、糖加入鎮江醋中攪拌,不用煮,叫客人享用前再拌入薑茸;而贈送的薑茶沖劑過甜,無薑味。

老闆回應

鹹水草分量與行業相若,由於不吸水,不會增加太多重量。醋已加入薑粒,為免變質,才會烹煮,會考慮陳師傅的建議。另外,薑的價格由過去五元一斤升至十元一斤,為節省成本,才選擇贈送薑茶沖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15

【固收】致命的輪回,這回有什麽不一樣:再議13年錢荒與本輪錢荒的異同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185&summary=

【固收】致命的輪回,這回有什麽不一樣:再議13年錢荒與本輪錢荒的異同

2013年錢荒與本輪錢荒的相同之處:基本面無憂,多因素制約貨幣政策寬松

第一,基本面無憂,貨幣政策重心從穩增長上出現了轉移。11年-12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從15%的平臺下行至10%的平臺,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從25%的平臺下行至20%的平臺,CPI從5%的平臺下行至2%的平臺,PPI從7%的平臺下行至負數,因此貨幣政策的重心放在穩增長上;但從13年開始,工業、投資、CPI、PPI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彈,基本面趨於穩定,使得貨幣政策重心出現轉移,由寬松向中性偏緊進行了調整,引發了錢荒。



16年同樣如此,經歷了14-15年的持續下滑後,從16年下半年開始,工業增加值開始穩定在6%的平臺上,投資增速也在8%的平臺上出現了企穩;CPI攀上2%的平臺,PPI更是由負轉正。因此,也正是在基本面無憂的前提下,最終導致央行貨幣政策向其他目標出現了轉移,引發了錢荒。



第二,海外出現較大變化,匯率和外匯占款受到較大沖擊。13年5月美聯儲準備逐步退出QE,美元指數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3年5月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而各個新興國家貨幣匯率也從5月份開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直到薩默斯在9月份宣布退出美聯儲主席競選才稍稍喘了一口氣。人民幣當然也未能幸免。我們可以看到,從5月份開始,人民幣即期匯率開始由升轉貶。同時,央行為了穩定匯率,開始利用中間價調控匯率價格,中間價與即期匯率的匯差出現了明顯的縮窄(即即期匯率貶值,中間價保持不動或往升值方向變化)因此,海外市場出現了變化導致外匯占款出現下降,央行為了穩定匯率又沒有及時投放,我們認為這二者是導致13年5月份總量流動性驟然收緊的核心因素。



16年同樣如此,由於川普的政策預期,美國收益率、美元指數從11月開始再次出現飆升,新興國家匯率再次出現大幅貶值,人民幣此次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但是我們在此前分析人民幣匯率與流動性的關系時曾經指出,對於中國這種外匯儲備較多,央行幹預能力較強的經濟體而言,當人民幣貶值時,對於流動性會造成多大負面影響,主要取決於央行是否及時做了流動性對沖投放,投放的量是否足夠;此外,當央行采取穩定匯率的措施時,一定會造成流動性的緊張。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從11月初人民幣就持續貶值,但似乎從接近11月底的時期,才出現各種穩定匯率預期的做法,同時人民幣匯率也的確遏止住了此前快速的貶值勢頭。

因此,盡管海外市場的沖擊略有區別,但無論是13年錢荒還是本輪錢荒,我們都面臨著因為資本外流和穩定匯率帶來的外匯占款下降,另一方面匯率的壓力也反過來對貨幣政策造成了制約,這一點在兩輪錢荒時的邏輯是一致的。



第三,房地產市場過熱,政府開始調控。從下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無論是13年還是16年,我們都經歷了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階段,與此同時,房地產銷售數據到達高點,並在政府調控政策下回落。13年我們看到了2月份出臺的“國五條”以及後續各地推出的一輪調控政策,16年我們也看到了所謂“最嚴格的調控”,而同樣,在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也需要貨幣政策適度偏緊來加以配合。



第四,政府引導金融去杠桿。由於2012年“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興起,理財規模出現了大幅增長,為了限制銀行通過理財業務過快信用擴張而忽略實際承擔風險,2013年銀監會發布8號文,對於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尤其是“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理財業務進行規範化管理,而8號文的頒布為後續的錢荒埋下了伏筆。

同樣,15-16年由於同業理財等業務的興起,理財規模和委外業務再次出現了大幅增長,同樣為了限制銀行,特別是風險管理能力較差的小銀行通過非銀機構過快信用擴張而忽略實際承擔風險,從16年8月份開始,各監管機構均頒布了相應政策加以限制,如銀監會頒布的《理財征求意見稿》和《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指引》;保監會限制萬能險和中短期壽險品種的發行;央行MPA或將把表外理財納入,以及在公開市場鎖短放長加以配合等等。因此,本輪錢荒的爆發也與監管機構引導金融去杠桿,使得各類金融機構風險匹配度更合理不無關系。

2013年錢荒與本輪錢荒的不同之處:基礎貨幣投放成本不同,同業鏈條形式不同

第一,基礎貨幣的投放成本不同。13年基礎貨幣的主要投放方式為外匯占款流入,而16年的主要投放方式為公開市場投放和MLF投放,前者無成本而後者有成本。因此,在13年時,貨幣創造的過程相當於外匯占款流入,央行通過央票等方式收一部分,剩下的作為基礎貨幣投放,並在特殊時點加大公開市場操作過渡。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可以獲得成本極低的資金(外匯占款),因此央行的操作看起來也偏緊,發央票回收過多流動性,鎖長放短。但後來央行開始加大流動性釋放時,資金利率自然就會出現明顯下降。

到了16年,貨幣創造的過程相當於外匯占款流出,央行投放對沖掉,多余的作為基礎貨幣投放。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可以獲得的資金有一定成本,央行可以通過投放資金的期限和利率調節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因此央行的操作看起來依然整體偏松,但即使在資金投放足量資金面偏松的時間段,受到成本制約,資金利率也並不便宜,錢多與錢貴的矛盾一致存在。



第二,應對同業鏈條的監管方式略有區別,對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和流動性的影響不同。

我們先看2013年,再對銀行表外理財進行監管時,采用的措施是要求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銀行為了應對這一監管,開始用表內資金對接非標,是造成錢荒的重要原因。

大致模式如下:

第一步,A銀行向信托公司買入信托受益權並最終形成企業的信托貸款,A銀行資產端超儲減少,信托受益權(可能計入應付款項類投資)項增加,負債端不變;

第二步,B銀行與A銀行簽訂買入返售協議,B銀行資產端超儲減少,買入返售項增加,負債端不變;A銀行資產端超儲增加,負債端賣出回購項增加;

第三步,C銀行與B銀行簽訂買入返售協議,C銀行資產端超儲減少,買入返售項增加,負債端不變;B銀行資產端超儲增加,負債端賣出回購項增加。

考慮整個銀行體系,超儲從C銀行流向B銀行再流向A銀行最終流向企業形成信托貸款,再考慮銀行之間同業業務的抵消,整個體系資產端有一筆超儲變為信托受益權,負債端不變,並未形成銀行整體的信用擴張,但企業拿到資金後會在銀行體系負債端形成一筆存款,同時在資產端形成超儲和法定存款準備金。

也就是說,在這一模式下,從整體考慮,對於流動性的影響與銀行放貸並無二致,都是銀行從超儲中消耗了一筆準備金,在資產端形成了一筆信貸項目,負債端形成了一筆企業存款,因此在13年這種同業鏈條大行其道時,社融增速不降反升。同時,這種模式的發起者往往是B銀行(或C銀行)發現了一個好的資產,然後才形成了這樣一種同業鏈條。也就是說,這筆信貸項目的產生事實上是與銀行的信用擴張同步發生的,資產決定了銀行負債端的擴張。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這一模式下,以B銀行為例,它承擔的是A銀行所投資項目的現金流不能及時兌現的風險,從而會使得B銀行對C銀行違約,為了避免這一情況,B銀行會主動提高備付金以便在A銀行與其買入返售資產到期時及時償還。在實際中,同業鏈條可能會更長,C銀行左端還可能有D銀行,使得C銀行也主動提高備付。因此,在整個同業鏈條中,經過了一個銀行,就會沈澱一筆資金,使得雖然從總量上來看,只有與信托受益權相對的一筆超儲被消耗,但實際上超儲的占用要高於這一規模,造成了超儲使用效率低下,資金利率居高不下。

反過來,當14年這種同業鏈條因為後續監管被打破時,逆過程出現,超儲從企業回流A銀行回流B銀行最終回流C銀行,我們會看到社融的下降,以及超儲的使用效率提高,對於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但對於資金面卻起到了正面作用。



再來看16年的同業鏈條,大致模式如下:

第一步,C銀行(往往是大行)購買B銀行(往往是中小銀行)的同業理財,C銀行資產端超儲減少,同業理財增加,負債端不變;B銀行表內資產負債表不變,表外資產端現金增加,負債端同業理財增加;

第二步,B銀行委外,表內資產負債表不變,表外資產端現金減少,委外投資增加,負債端不變;A非銀在拿到這筆超儲後,在尚未使用之前,會存放在托管行(往往還是B銀行),造成B銀行表內資產端超儲增加,負債端非銀同業存款增加;

第三步,A非銀開始投資,如購買債券等,假設在一級市場購買了信用債,那麽B銀行表內資產端超儲減少,負債端非銀同業存款減少,企業拿到這筆資金。

考慮整個銀行體系,綜合表內表外,超儲從C銀行流向B銀行再流向A非銀最終流向企業形成,再考慮銀行之間同業業務的抵消,整個體系表內資產端有一筆超儲變為委外投資,同業業務使得負債端首先增加非銀同業存款,資產端超儲回流,在這一步銀行的信用擴張就已經產生;委外資金再投資給企業後,銀行負債端的非銀同業存款轉換為企業存款,同時在資產端形成將一部分超儲轉化為法定存款準備金。

根據上述過程分析,我們會發現,如果社會融資意願並不高的時候,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間會存在一個時滯,即銀行資產負債表先擴張,實體經濟並未獲得資金。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基礎貨幣成本偏高等因素,銀行負債端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導致資產端不斷尋找能夠覆蓋成本的資產,負債先於資產產生,資產荒隨之而來。

除此之外,由於同業理財和同業存單等業務的發展,使得成本偏低的大銀行不斷將超儲運送到成本更高的小銀行手中,超儲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加劇了資產荒,但也降低了大行在回購市場的資金融出能力,使得資金面不斷發生波動。

反過來,當16年末這種同業鏈條因為監管被打破,且央行回收基礎貨幣進行配合時,B銀行的高杠桿難以為繼,逆過程也隨之出現,超儲從A非銀回流B銀行最終回流C銀行,B銀行同業理財規模下降,又由於期限錯配等原因,超儲從A非銀回流B銀行和C銀行要求超儲從B銀行回流C銀行可能存在時間差,為了應對這一現象,B銀行將會采用兩種措施中的一種:1.阻擋超儲回流C銀行,被迫以更高的成本發行同業理財,造成B銀行負債成本的進一步提升,從而引發局部錢荒爆發;2.加速超儲從A非銀回流,使得A非銀被迫變賣資產,債券價格出現較大調整。



綜合比較上述兩種應對金融去杠桿的情況,由於同業鏈條有所區別,13年在第一次面對監管時采用的是表內資金對接表外資產,使得超儲占用較多,最終導致錢荒的持續發酵和債券市場的調整,14年第二次面對監管時,超儲回流,企業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對應著非標融資規模的下降,資金面的寬松和債券市場的走牛;而在16年面對監管時,超儲同樣回流,但對應的是非銀機構拋售債券和銀行提高同業理財成本試圖維系杠桿,最終引發錢荒的間歇性爆發和債券市場的調整。

雖有差異,但殊途同歸

雖然在上文中比較了如今和13年錢荒的不同點,但再深一步,兩點不同本質上亦存在諸多相同之處。

比如,13年是因為有便宜的資金持續流入,央行才顯得更加沈著,持續利用央票回籠資金;而16年是因為本身就不存在便宜的資金持續流入,央行還需要不時投放,顯得沒有13年那麽“絕情”,但從總量上看,16年超儲的絕對水平其實更低,也就是說,如果此時有便宜的資金流入,央行恐怕也會用各種辦法回收,這也就能理解為何央行遲遲不采用降準的方式補充貨幣缺口。

再如,盡管同業鏈條有所不同,但“錢荒”爆發的頂點都是在銀行在盡最大努力試圖維護同業鏈條的時候:13年是在銀行用表內資金對接理財“非標”最猛烈的時候爆發的錢荒;而16年是在銀行試圖以高收益負債維持同業鏈條最猛烈的時候爆發的錢荒。

同時,當市場真的開始解開同業鏈條的時候,都會面臨著同業鏈條最終對應資產的調整,14年鏈條最終被解開,非標規模出現大規模萎縮;16年鏈條正在被解開,非銀機構開始賣出資產。因此,雖然看起來同樣是同業鏈條受到監管,但14年似乎對債券利多而16年似乎對債券利空,但實際上都是因為同業鏈條最終對應的資產受損而導致的,本身並無本質區別。



未來將如何演變?

目前市場更加關心的是什麽時候這一調整才能告一段落,我們建議觀察以下三種信號:

第一,市場調整結束,負債管理與風險管理能力較差的小銀行通過發行同業理財等方式進行信用擴張的方式最終難以為繼,理財規模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超儲從小銀行回流大銀行,超儲結構重新恢複到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資金面重歸平靜。市場恢複正常狀態後,表內資金對於利率債需求依然存在,利率債將會出現較好的機會。信用債則受制於高成本負債的消失而信用需求明顯減弱,信用利差將會繼續走闊。

當我們看到同業理財的規模、占比和收益率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且趨於穩定時,可能是這種情況將要發生的信號。



第二,央行重新采用降準等低成本的方式投放資金,或者向下引導資金投放利率。

當我們看到基本面出現大幅度惡化時,可能會使得貨幣政策重心重回穩增長。從近期高頻數據來看,發生概率不大,春節後是第一個時間窗口,可以持續觀察宏觀經濟數據的回落情況。

第三,人民幣重回升值通道,外匯占款重新流入中國,給銀行體系形成低成本超儲,目前流動性困境自然得到緩解。

當我們看到匯率在無央行幹預的情況下也趨於穩定(如遠期價格向即期價格收斂)時,可能是個信號。明年下半年有一定概率發生,但也需要觀察央行是否在看到外匯占款重新流入後加大資金回收力度。(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28

【蟹季特集】一季搵一年錢!月賺10萬捕蟹大冒險

1 : GS(14)@2017-12-18 04:50:37

加能蟹價值極高,1公斤賣價10,000日圓,蟹季期間漁師月入可接近10萬港元。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每年11月6日至3月20日,日本海捕蟹期解禁,漁民望穿秋水,就等這一蟹。曾看過Discovery Channel《Deadliest Catch》阿拉斯加漁民冒生命危險出海捉皇帝蟹,3個月就可賺到15至40萬港元,未知日本漁民又所得幾何?


於金澤市北的金澤港,下午5時,剛泊岸的漁船正忙着卸貨。鳥井淳二當了船長30年,駛着小漁船平昌丸,船上有6位船員。「捉蟹的確很好賺,可說是利潤最高的海產。這裏(金澤港)平均一季捉60噸的蟹,4個半月,大概就可賺到約4,000多萬日圓(約278萬港元)。基本上就是一年裏面,一半要賺的錢了。」按人頭計,蟹季期間,每位船員收入接近10萬港元。年中其他時間就以捉甜蝦為主,也只得5,000萬日圓(約348萬港元),所以蟹季收入非常重要。


每次出海要17至20個小時,船尾兩邊都有最少兩公里長的麻繩,將拖網放入250至400米深的水底後,蟹會逃走。

漁船只會到離岸28至48公里海域捉蟹,出海約20小時,上岸時仍相當新鮮。

雖說蟹季好賺,但日本海常有大風浪,很多時間出不到海,今年整個11月就只出了6次。



蟹的存活期只得一至兩天,如北海道松葉蟹要遠航數天至一星期捕捉,中間須經冷藏,賣價就低得多。加能蟹之所以矜貴,只因船隻只到離岸約28至48公里的距離捕撈,出海不過一天時間,上岸時蟹還是活生生的,一隻1公斤的蟹,就賣得10,000日圓(約700港元)。每次出海要17至20個小時,船長要憑多年經驗,估計蟹的位置。船尾兩邊都有最少兩公里長的麻繩,將拖網放入250至400米深的水底後,蟹會逃走,要慢慢引導牠們去網的位置去捉。每放一次約50分鐘至1小時,再到將繩收回來,約1小時40分鐘就做完一轉,每次出海大約會做9次。


拍賣場內的水產一字排開,水產商手上都有公司卡紙,想買哪一盒,就將紙放在上。

金澤港非常方便,船隻泊岸處一旁,就是金澤綜合市場的拍賣場。



當然有辣有唔辣,日本海比起太平洋,全年都大浪,冬季時更特別危險。「雖然無發生過大意外,但也試過回不了來,要等人來救。」但與阿拉師加捉蟹船的互相鬥法不同,這裏的港口20多艘船有個船長會,會長按天氣狀況,決定是否合適出海,一下決定就共同進退。「如要堅持出海會很危險,有事就沒人能幫到你。雖然我們是競爭對手,但關係十分之好,會互相幫助。」當天他們晚了回航,就是了幫助另一艘船收回漁網。「今年的天氣很差,比上年少了一半的時間可出海。整個11月都只出得6次,是近年來最少。」平日一次可以捉到200盒,當日就只捉到50盒。供不應求,價錢自然上漲。


鳥井淳二當了船長30年,他要憑多年經驗,估計蟹的位置,帶領船員滿載而歸。

笠原純二於市場擔任拍賣官15年,他要看當天捉到的數量、明的天氣等因素,決定拍賣的底價。


水產商教揀蟹靠睇蟹腳顏色偏白無肉食

金澤港非常方便,船隻泊岸處一旁,就是金澤綜合市場的拍賣場。「平日5時前我會來到這裏,打電話去其他港口,看看它們今天捉到的數量,和這裏加起來的總和。」笠原純二擔任拍賣官15年,拍賣的底價就由他而定。「要看每箱蟹的質素,昨天或之前的價格、今天捉到的量、再看明天的天氣報告。如果明天出不了海,今天就會賣貴一點。」不如福井越前蟹、鳥取松葉蟹有數十萬日圓的「蟹王」,加能蟹的價格還算穩定。「今年來講最大有隻1.8-1.9公斤的蟹。當時的賣價不算高,約20,000日圓(約1,400港元)的價錢賣出去。」他說,以往1月打後的價格都比較低,但自從金澤有新幹線前年開通,多了很多東京前來的旅客,價錢就更加飆升了。場內的水產一字排開,拍賣的方式頗為有趣,為免其他魚類乏人問津,就率先進行。明明晚上8時開始拍賣,直到9時20分蟹拍賣才壓軸出場。新田孝吉在市場打滾40多年,是場內最大的水產商之一,批發到東京築地、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對於睇蟹,他自有心得。「摸上手,殼太軟的話,說明蟹剛剛換殼,肉不會多。但無理由隻隻去摸,所以要靠目測。如果腳是偏白色的,就代表內裏水份多,無甚麼肉,橙色的,肉就較實淨了。」他手上有標上公司名的卡紙,想買哪一盒,就將紙放在上。「平日都會買300箱蟹左右,今晚也打算買這麼多,加能蟹(公蟹)、香箱蟹(乸蟹)各一半吧。現好像越來越難出海了,平均三日才出一次,就算漲價,也要買的。」記者:甄俊宇攝影:張志孟鳴謝:石川縣國際觀光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7/202468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