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TDR红筹年将至?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22052&time=2011-01-28&cl=115&page=all

大陆背景的企业取道香港,能成为2011年台湾资本市场的宠儿吗?
《新世纪》周刊 特派香港记者 王端 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2010年圣诞节前一天,香港上市公司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02618.HK,下称TCL通讯)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建议发行台湾存托凭 证(TDR),融资金额不超过2.17亿港元。这距离TCL通讯首席执行官郭爱平透露看好台湾市场、不排除赴台“二次上市”,不过两周时间。

  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大陆企业赴台挂牌或宣布有意挂牌者“前仆后继”,这当中包括神州数码(00861.HK/910861.TW)、花样年地产(01777.HK)、特步国际(01368.HK)等。

  碍于台湾政策法规,大陆企业尚难以直接在台湾交易所上市,但是可以取道大陆之外注册的公司,以发行TDR的形式登陆台湾岛。自2008年台湾政 党更替之后,台商回流成为台湾TDR市场的生力军;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新加坡企业成为台湾TDR的主要参与者。“今年业内都预计红筹股将成为 TDR的主题。”台湾永丰金证券副总经理庄英明1月21日在香港向本刊记者指出,预计今年从香港去台湾发TDR的公司,保守估计应该在15家以上,其中约 七成为陆资企业。

  另一方面,台湾TDR市场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台湾资诚会计师事务所(PwC,即普华永道)预计,今年将有20只TDR登陆台湾交易所。TDR的发展,也为内地正在酝酿中的国际板和大陆存托凭证(CDR)带来更多的憧憬。

台交所“奇兵”

  TDR(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s),即台湾存托凭证,是指海外已上市公司将股票交付保管机构,由存托机构以存托凭证(股权的一种替代性证券)的方式,出售给台湾投资者的一项企业筹资及投资者投资的工具。存托凭证令投资者能于本土市场买卖外国证券,降低直接投资海外市场的风险。

  台湾交易所近年极力发展TDR市场,以提升台湾市场在区内的竞争力。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统计,2000年至2009年,台湾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排名呈现下滑趋势,全球市值排名由2000年的第15名 退居第21名,成交值排名则由第8名下降至第14名。此外,从区内主要交易所的市值占WFE总市值比重看,台湾交易所的增长率仅由1.4%上升到2%,增 长之缓慢,显见台湾资本市场需要提出新的发展策略。

  台湾交易所副总经理朱士廷之前对外表示,台湾的资本市场筹资功能自2002年以来逐渐下滑,2008年推动外部企业来台发行TDR,“这是一招奇兵”,之后融资功能才逐渐恢复。

  台湾雄心勃勃想发展成区内的存托凭证中心。目前,在台挂牌TDR的企业有24家,其中12家来自香港,9家来自新加坡,2家来自泰国,1家来自南非。

  不过,有17年历史的TDR,在2009年以前,只有5只存托凭证,其中1只在后来下市。

  台湾交易所董事长薛琦数年前曾形容,台湾TDR是个“大美女”,但“爸爸妈妈”(政府)管得太严,让美女“养在深闺人未识”,投资者无法分享到这些企业的成果。

  台湾《商业周刊》曾指出,在过去,由于法律法规对于“红色地带”有严格的管制,“美女”的父母不仅限制交往对象,“挂红紫荆旗(香港)不行;挂 五星旗,有红色概念的通通不行”。而“结婚”(来台湾挂牌)之后,钱也不能乱花,限制资金汇往大陆。层层关卡,将TDR市场像裹小脚似地限制在台湾小小的 范围内。

  这种限制,随着近年两岸政策松绑、大陆经济力的崛起,以及台湾交易所积极推广,获得突破。

  台湾宝来证券大中华资本市场总经理黄齐元曾不讳言地指出,之前TDR陷于发展停滞的原因是,“过去没有清楚的目标群众,一味希望引进全球最大的 企业来台挂牌TDR,说实在有点自不量力,但是最重要的香港市场,却没有放进目标中,而在那里台商才是最多的(有50多家在香港挂牌)”。

  2009年4月,首家台商回台上市的旺旺集团(00151.HK/9151.TW),其衣锦还乡的成功案例,也为后继者注入了强心剂。当年总共有10家TDR在交易所挂牌,融资金额为299亿新台币,其中9家为香港挂牌回流的台资企业,TDR市场开始爆发性成长。

  在经过台商回流的热潮之后,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被台湾业界称为TDR的“新加坡年”,12家发行TDR的公司中,有7家为新加坡上市公司。“2011年预计将是红筹年,大陆背景企业将是TDR的主力军。”台湾元大证券一投资银行家指出。

  台湾业界所指的“红筹”具有广义的含义,泛指陆资企业。台湾券商将香港市场列为开发红筹TDR的重中之重,“两岸三地的企业有诸多共通性,譬如香港上市公司,很多管理层都有台湾人,它们对台湾资本市场很熟悉。”上述投资银行家说。

陆资企业原动力

  由于台湾现行的政策法规,台湾市场对大陆企业直接上市限制严苛,但是,大陆企业可以通过注册在大陆之外的公司,间接在台湾上市。TDR将成为大陆企业赴台融资主要途径。

  2010年9月8日,新加坡上市的龙筹股——扬子江船业(911609.TW)在台湾挂牌发行TDR,成为首家在台湾上市的陆资企业。扬子江船业总共发行2.4亿单位台湾存托凭证,发行价格为18.8元新台币,募集总金额45亿元新台币。

  扬子江船业之后,陆资企业到台湾发行TDR上市就变得“前赴后继”。

  2010年11月24日,中国最大的IT服务商神州数码在台湾以TDR方式挂牌,总共集资近80亿元新台币,成为台湾去年规模最大的TDR。 2010年圣诞节前夕,另一家在港上市的红筹公司TCL通讯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建议发行TDR,将涉及由公司发行每股面值1港元的新股份,发行至多 2.17亿股。

  今年1月3日,大陆最大的血液相关医疗设备供应商金卫医疗(00801.HK)宣布,发行TDR已获得台湾相关部门批准,成为首家赴台上市的大陆医疗企业。另外,包括大陆体育用品经销商特步国际、地产商花样年等都在排队等候在台湾发行TDR。

  台湾交易所去年底透露,有超过40家在大陆以外地区注册的陆资企业正在台湾申请上市辅导。

  尽管台湾无论是实体市场抑或虚拟市场,规模都相对有限,但与偏重金融和地产的香港资本市场相比,台湾资本市场则倚重于科技类股,其中科技股市值 约占总市值55%,科技股成交量也超过总成交量半数。而香港资本市场并不太钟情高科技公司,造成市盈率相对偏低,因此不少科技类股公司倾向于在台湾上市。

  另一方面,台湾大华证券承销部资深副总经理黄幼玲向本刊记者指出,一些大陆企业意图拓展台湾的市场,或者业务与台湾具有高度相关性。与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不同,台湾市场散户占到一半,通过上市拓展品牌知名度的效果明显。

  有望成为在台湾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大陆房地产公司的花样年就指出,如果发行TDR计划获得通过,预计将募集的资金全数留于台湾,其中约12亿元新台币将用于与台湾上市公司泰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通过合营公司共同开发位于台湾金门的旅游及度假村项目。

  也有不少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正在承销的大陆企业来台上市项目中,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在台湾市场有潜在并购标的,像神州数码在台湾预计未来将有进一步的并购行动。”一名台湾投资银行家指出。

  在技术操作层面,黄幼玲指出,先发TDR再购并,一来可以解决融资问题,二来可以增加融资工具选择,“可以以换股的方式进行购并”。而且,若是 大陆资金直接通过QDII基金方式投资台湾企业,不仅限制多,也会被认为只是财务投资者。拥有本地上市地位的大陆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则通常会被视为战略 投资者,“将利益与本地捆绑,在审批上容易获得通过,而且对于股价也会有支撑作用”。

  “现在好公司太多,台湾TDR市场也已经逐渐成熟,未来无论是监管者抑或券商将会精挑细选。”上述台湾投资银行家说,“之前来台湾发行的TDR,都是相对较小的项目,所以交易所也要求券商找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市值至少要超过5亿美元。”

热望与疑虑

  “资本市场没有好不好”,只有“是否门当户对”。朱士廷2010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TDR推介会上,对与会的40多家大陆企业代表表示。

  朱士廷提出“两只脚”的发展模型,除了现有台湾的强项科技股,有潜力的中小型股也是重点,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在台湾的公司。朱士廷乐观估 计,五年内,预计上百家企业来台湾挂牌发行TDR。而台湾交易所寻找发行TDR的企业,则是以台商为主,再逐步扩展到华商,最后才是外商。

  不过,香港市场业内人士对TDR似乎并不以为意。有投行高层向本刊记者指出,虽然留意到台湾的TDR现象,但由于台湾市场本身的规模限制,“很难成为趋势”。也有港交所高层半开玩笑地表示,“总得给别人一些生存空间吧,不过,台湾市场中小盘股票流动性还是蛮高。”

  2010年,香港IPO融资金额,蝉联全球第一。2010年底,全球矿业巨头淡水河谷(06210.HK)在香港发行HDR,这也是香港交易所首只HDR,这被台湾《联合晚报》解读为香港和台湾在存托凭证(DR)方面的较劲指标。

  不过,有承销陆资企业赴台上市的台湾券商代表向本刊记者指出,台湾资本市场相较于亚洲其他市场,在于转手率高及次级市场的发达。他坦言,香港市 场在规模、国际化、与大陆市场联系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香港市场是大者恒大,且以地产、金融股为市场重心,企业挂牌目的在于集资与创造股份流动性,中小型 企业尤其是电子股在香港股市的发展反倒不如台湾”。

  如朱士廷在上海推介TDR市场时指出,当时TDR对比原股股数的比例约14∶86,但所发行TDR的市值则是原股的6倍之多,而转手率则是原股的26倍。

  “大陆企业国际化,第一步首选香港,除非有名气的企业选择美国;第二步来台湾,是个不错的选择。”上述台湾券商人士说。

  该人士指出,TDR推高台湾市场知名度,“但TDR只是站稳一只脚,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企业来台申请第一上市,才能算是站稳一双脚,进一步带领台湾资本市场走出一片天。”

  “未来台北、香港、上海交互挂牌不是梦,大陆企业来台发行TDR,台湾高科技产业到大陆发行CDR或至香港发行HDR等,”庄英明乐观地期望。他说,在亚洲区内,台湾交易所的区内定位,应该是华人世界的“纳斯达克”,聚焦IT类等高增长的中小企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37

傅格禮:pre-IPO模式在未來幾年將消亡

http://www.eeo.com.cn/2013/0503/243397.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慧晶 IPO市場的停滯拷問著PE的生存和轉型,對此,專注於德國和意大利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曼達林基金的執行合夥人傅格禮(Alberto Forchielli)在北京接受了經濟觀察報記者的專訪。

經濟觀察報:IPO暫停後,不少PE都陷入了困境,如何退出已經成為PE最熱的話題,您如何看這種現象?

傅格禮:這是中國PE市場泡沫的破裂的必然結果,市場被過度投資了。現在有700多家公司在排隊申請IPO,加上市場上已存在的8000多家PE的少數股權投資,這樣加起來近9000家。考慮到證監會一年最多處理300個左右的申請,那麼消化這些存量就要30年,所以我可以預期pre-IPO模式在未來幾年裡將會消亡。整個PE產業亟待變革,要轉變投資模式。

除了PRE-IPO外,PE的其他投資模式還有包括如全資併購、併購重組,二級市場轉讓和境外投資等四種。具體來看,對併購來說,因為企業主大多不想全賣,不想喪失控股權。很多PE只擁有企業的少數股權,併購實施的難度較大。

併購重組是在中國非常適合的方式,但在中國併購很難做,這裡有政策和法律的原因。收購不同的企業再把它們重組在一起是很難的過程。即便如此,這個方式也勢在必行。

二級市場也會逐漸成熟的,現在也有了專做二級市場的基金。當然,二級市場成功與否也取決於這些機構是不是還依賴於重啟pre—IPO模式。因為這是對未來的預期,否則就沒有人接盤了。

而海外投資的機會很多,但海外投資對機構的經驗要求更為嚴苛,最主要的是要有當地的資源,國內的投資機構需要在國外擁有當地的團隊和資源,但這些不是中國投資者馬上就能完成的。

因此,中國PE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但每種模式都有很長的路要走。我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的PE市場將會比較艱難,將會是一個緩慢的變革過程。

PE要有多種的退出方式,就必須要改變投資模式,因為還無論在什麼場合,少數派都沒有話語權。只要市場保持不變,少數股權投資就沒有未來,唯一的出路就是IPO。沒有任何其他的撤出方式,只能期待市場走高。沒有什麼辦法,少數股權投資本身就沒有任何價值,誰會接手?

經濟觀察報:很多PE機構採取的是項目制投資方式,就是有好的項目就投,這和海外的PE投資方式有很大不同,您怎麼看這兩種方式?

傅格禮:所有的投資在進入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好退出方式,如果沒有好的退出機制,那麼這個投資就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項目制的投資方式涉及到專業性的問題,投資的行業不集中的話,他對這個行業可能不會十分的瞭解。另外,如果大家投資是對一個行業一擁而上的話,可能會對這個項目的價格抬高,從而大大縮減了回報。曼達林基金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我們認為比較有潛力,專業技能比較集中的領域。

經濟觀察報:今年的城鎮化戰略對投資帶來哪些機遇?可以關注哪些行業?

傅格禮:我認為所有和城市化進程相關的行業都已經飽和了,如建築、室內裝潢、家用衛浴產品等。因為在這些領域,中國早就下大力度投入過了。所以,即便我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和市場,我也不看好現在外圍的投資者還能在這裡分一杯羹。

比如像我們是不會投資給在中國做與城市化相關事務的公司的,我覺得現在已經有很多這樣的公司了。

這個行業已經趨於飽和,公司間競爭激勵,雖然城市化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但是由於已經有太多人在這個行業做投資,已是片紅海了,現在已沒有什麼利潤可言了。

經濟觀察報:那您認為現在中國哪些行業還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傅格禮:在接下來的20年裡,環境這一塊將會需要很大的投資,比如空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而這些投資遠遠不夠。其次是醫療保健,未來很多年這個行業在中國都會增長。第三個是油氣相關的行業。中國十分需要石油的代用品,而天然氣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中國將會增加對天然氣的進口量,這將會為油氣相關產業這一塊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

像環境和醫療這塊,已經熱了一些年,但我們認為在細分行業中門檻比較高,所以可能中短期內不會出現飽和的現象,但是長期來看,最終還是會出現投資過剩的情況。醫療行業現在是供不應求的,這樣的行業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投資,得到政府的批覆及執照,而通過這些批覆及執照也是需要一定時間過程的。我們在蘇州投了一家原料藥生產企業——蘇州天馬天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03

信達上市非公開預售文件:未來兩年將收購1000億元人民幣壞賬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002

據FT報導,中國首家即將上市的壞賬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將在未來兩年收購至多1000億元人民幣新增不良貸款,在此期間中國各銀行的不良貸款將會增加近一倍。

FT援引高盛為信達撰寫的非公開預售文件稱,通過收購這些壞賬,信達的不良貸款賬目將增長50%以上。

該文件同時預計,到2015年末,中國各大銀行的壞賬將從今年底的5930億元人民幣飆升至逾1萬億元人民幣。屆時中國的銀行壞賬率仍然不到2%。

信達週一開始為其高達25億美元的香港IPO進行路演,其此次IPO向投資者出售的股份約佔該公司股份總額的15%。

信達IPO為香港今年最大IPO。若成功上市,信達將成為內地首家赴港上市的資產管理公司。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20日曾表示,隨著政府放鬆對經濟的管制,中國銀行業的壞賬將不可避免的上升,一些弱小銀行也將被淘汰。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壞賬已經開始上升,但是全行業的壞賬比率仍然低於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43

央企全年利潤預計1.3萬億 增幅約為零 國資委:2014年將嚴懲長期虧損央企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169

新華網消息,在12月29日舉行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會議上,中國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今年中央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全年實現利潤總額預計1.3萬億元左右,實現經濟增加值繼續保持在3000億元以上,絕大多數企業可以完成或超額完成考核目標。

儘管數據可觀,但相較於2012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5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2013年央企利潤增幅幾乎為零。

《北京商報》報導,在爆發國際金融危機的2008年,央企利潤增幅下降30.8%,之後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利潤增幅分別是17.1%、40.2%、6.4%和2.7%。今年的利潤增幅可謂創五年新低。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央企利潤高企主要是由於2012年上半年基數太低所致,下半年的增長數字下滑明顯。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今年下半年央企利潤增速降低與低迷的市場大環境不無關係。

將嚴懲長期虧損企業

中新社報導,黃淑和同時表示,國資委2014年將加強企業的各類考核,對考核不達標、長期虧損、安全生產不達標等「不在狀態」的中央企業,將嚴格處治。

數字顯示,2013年1--11月利潤增量超50億元的央企僅有11戶,佔央企總數的一成,仍有企業連續虧損。對此,黃淑和表示,對於長期虧損的企業,在2014年的監管和考核中,國資委將下決心嚴格處治。

黃淑和坦言,中央企業今後需要做好在淘汰落後、安全生產和節能環保等方面付出「沉重代價」的準備。

一直以來,產能過剩、安全生產事件頻發、節能環保不合格等問題在中央企業發展過程中集中體現。特別是安全生產問題,因今年11月下旬的中石化黃島輸油管線爆炸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對此,黃淑和指出,下一步,國資委將修改完善安全生產考核細則,對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進一步從重處罰。此外,對完不成節能減排目標和造成重大環保事故的,繼續從嚴追責。

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在早前舉行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就曾表示要在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上下功夫。他說,目前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企業經營機制沒有得到真正轉換。「我們要改變觀念,消除『國退民進』『國進民退』的爭論,掃除思想上和體制上的障礙,積極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創造有利條件。要進一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更多地引入非公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重大項目建設,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

新華網消息,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此次會議上也強調,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中央企業業績考核要始終注意把握好兩點:一要堅持正確的考核導向,更加重視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更加重視國有資本有效運作,更加重視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和提高競爭力,從而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二要實現考核責任全覆蓋,無論採取何種股權形式,都要明確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責任主體,產權延伸到哪裡,責任就覆蓋到那裡。

「國有獨資公司和控股公司要注意發揮董事會的作用,健全董事會考核機制,履行好董事會考核經營層的職責;要積極探索國有參股公司股權代表的考核評價機制,使其忠實履職,依法維護出資人利益。」黃淑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39

2014年將是歐洲足球球員最貴的一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16

2013年9月,熱刺將當家球星Gareth Bale以1.3億美元的天價轉會至皇家馬德里又到了一月,歐洲各大足球聯賽也迎來了賽季中期的冬季轉會窗口。隨著歐洲經濟呈現複蘇跡象,各大俱樂部手頭的資金更加充裕,今年的轉會費可能創下歷史新高。各大聯賽的冬窗轉會都將在一月底結束。由於各大俱樂部都迫切渴望為剩余的賽季沖刺積累更好的球員,冬窗的轉會費往往比夏季要高。今年是英超自1992年開辦以來最激烈的年度之一。目前阿森納、曼城和切爾西分別以1分之差位列前三。長期以來,盡管歐洲大陸和英國的經濟前景黯淡,各俱樂部在球員轉會上的開支絲毫未受影響。如今,隨著各國經濟形勢日漸好轉,轉會費用只可能越來越高。這意味著英超等聯賽的轉會費可能創下歷史新高。僅去年夏季,英超聯賽的轉會費凈投入就高達4.33億英鎊(6.9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所謂轉會費凈投入,是指轉會支出減掉賣出球員所得之後的數值。2013年9月,熱刺將當家球星Gareth Bale轉會至皇家馬德里,轉會費高達1.3億美元,為史上最高轉會費。在歐洲聯賽體系中,高額的轉會費大部分進入俱樂部腰包,而不是給到球員。而且和美國的聯賽不同,俱樂部無需在轉會時“交易”其他的球員,也無需轉讓選秀權。俱樂部用現金買賣球員,買賣雙方只需要就價格達成一致即可。但與此同時,買方俱樂部還需要滿足球員的薪資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93

大眾點評張濤:2014年將是最不平凡的一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5/58259.html

大眾點評CEO兼創始人張濤在年會上演講表示,2014年將是大眾點評最不平凡的一年,招聘需求很大。近日,關於大眾點評或被收購的傳聞,比特網致電大眾點評,其公關稱不做任何評價,拒絕回答相關事宜。但是在24日下午其公司年會上,大眾點評CEO兼創始人張濤針對公司在2014年的發展以及戰略等問題均有談及,或許讀者可以從中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2014年將是大眾點評最不平凡的一年“點評重啟,全面進攻”是大眾點評2014年年會的口號,張濤表示,2014年將是大眾點評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真正二次創業的開始。在人才招聘方面,張濤表示人的不到位讓業務發展遇到很大障礙,2014年會有更大的招聘需求。同時現場張濤還透露,今起大眾點評內部正在做一場推薦大促,員工推薦的人才如果被錄用可以獲得雙倍將近,同時他本人也會給到推薦人特別驚喜。張濤透露2014年業務布局張濤還透露2014年業務布局,將公司業務分為四大縱隊,其中大團購被定義為“角鬥場”,2013年大眾點評在一二線城市團購市場份額第一,2014年將全面進攻三四線城市。本地推廣事業部和結婚事業部被張濤定義為“大奶牛”,這兩項業務一個是沒有競爭對手,另一個是競爭對手難以切入,將為大眾點評帶來巨大的現金流。而餐廳在線預訂業務,在張濤看來“個頭比較小,但是身上的能量很大”,被其定義為“葫蘆娃”。此外,酒店點評業務和外賣業務則是大眾點評未來的潛力股。團購份額第一,2014是“角鬥場”張濤稱,2013年是大眾點評團購業務突飛猛進的一年,在一二線城市成功反超對手,奠定一二線團購市場份額第一位,而Top33城團購市場份額高達40%。他同時指出,2014年也是團購業務關鍵的一年,一二線城市繼續深耕細作的同時,三四線城市要打“翻身仗”。在目前國內的團購競爭梯隊中,大眾點評處穩居第一陣營,未來將采取更加激進的競爭策略。此外,張濤在透露大眾點評2014業務布局時,提到大團購業務被定義為“角鬥場”。此前,張濤就在新年賀詞中表示,在2013年激烈的團購競爭中,大眾點評在一二線城市成功“遏制”競爭對手,2014年將全面進攻,一二線繼續壓制對手,三四線城市全面鋪開。2014年餐飲在線預訂商戶數將超越Opentable張濤在年會上演講表示,2013年大眾點評餐廳在線業務訂單量迅猛增長,而到2014年大眾點評將完成餐廳在線預訂訂單量較2013年翻10倍的目標,達到日均5萬單的目標,商戶數將超越Opentable,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擁有餐廳在線預訂的公司。張濤表示,餐廳在線預訂自1年多前上線後,經過半年的努力,訂單量取得了快速增長,相比半年前翻了20倍。其所首創的聲訊系統更是體現出了大眾點評是一家有原創精神的公司,這也讓大眾點評擁有比Opentable更多的優勢。除去2014年訂單量將基本與opentable持平,在商戶數方面超越opentable外,張濤還透露,2015年大眾點評餐廳在線預訂在交易額上更是將超越Opentable,成為全球第一。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比特網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18

三大碳酸飲料巨頭聯手: 2025 年將其美國產品的總含糖量削減 25% 。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7/146151.html

i黑馬:如果說還有什麽事能讓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斯納普(Dr Pepper Snapple)這三家飲料巨頭(也是死對頭)聯合起來的話,那一定是健康問題。本周二,三家美國飲料巨頭罕見地發表了聯合聲明,表示要在 2025 年將其美國產品的總含糖量削減 25% 。
 
\不過,不要以為這個聲明發表之後,你所熱愛的普通可樂的含糖量就變少了——三家企業所提出的削減含糖量的解決方案,包括推廣瓶裝水、無糖或低糖產品、小包裝產品,以及在售貨機和冷櫃里提供產品卡路里計數器等等,意思是沒說要改良它們的傳統配方。
 
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在任時,就曾為紐約定下了飲料含糖值的上限要求,並提出禁售大瓶裝的可樂飲料。舊金山也將在 11 月為是否要就含糖飲料征稅發起公投。 2004-2010 年間,全美學校的含糖飲料消費總量在政策推動下銳減了 90% 。
 
這些對抗飲料商們的措施也確實有道理可循——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統計,全美約 1/3 的成年人及近 1/5 的兒童符合肥胖標準。而根據美國健康協會的統計,美國人每天消耗的糖分大約是 20 勺,是正常標準的兩倍。其中, 1/3 的多余糖分來自碳酸飲料及運動飲料。
 
體重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一度只是讓富裕國家頭疼,如今卻已經跨越地區和國界,成為不同社會階層和年齡段人士面臨的共同難題。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與評估研究所的報告顯示, 2013 年全球共有 21 億人肥胖或超重,約占世界人口的 30%,中國 4600 萬的肥胖人群數量僅次於美國的 7800 萬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估計, 2013 年全球約 8.3% (也就是 3.82 億)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國 9840 萬的患病人數遠超美國(2440 萬)。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已經讓人們走向碳酸飲料貨架或者自動販賣機時變得猶豫。數據顯示,全美碳酸飲料的消費比例已經從 1998 年時 29.6% 的高位開始下降,同時,2013 年其平均含糖量已經比 2000 年時下降了 23% 。
 
由此可見,三巨頭們聯手發布聲明其實是主動面對嚴酷現實的明智之選。
 
其實它們過去在低糖飲料和瓶裝水領域實際已經耕耘多年,可口可樂旗下的健怡可樂、零度可樂、礦泉水及一些果汁產品如今已經和傳統碳酸飲料一樣隨處可見。 但僅僅推出一兩款無糖、低糖產品還是無法改變人們對這些品牌“不健康”的烙印。在這個天然、有機、健康越來越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時代,飲料巨頭開始將營銷重心從那些風靡百年的“氣泡糖水”中轉移到過去 30 年才崛起的低糖、無糖產品線中去。
 
2013 年,可口可樂針對健怡這一條產品線的廣告投入就高達 2600 萬美元,今年幹脆請來了當紅歌手 Taylor Swift ,一口氣拍攝了 3 條廣告片。
 
2014 年 8 月底,可口可樂公司就推出了一款主打天然甜味劑甜菊糖的新產品 Coca-Cola Life ,還請來了名模 Rosie Huntington 做推廣。
 
好消息是,投入確實會有回報。對可口可樂及百事兩家來說,低糖產品在 2013 年都給它們帶來了驚喜。在全美碳酸飲料消費量下降 3% 時,健怡可口/百事可樂的總銷量卻提升了 7%。
 
但據美國行業內部測算,2013 年瓶裝水、牛奶及果汁在飲料中的消費比例,僅分別占到 12.1% ,9.8% 和 3.8%。飲料界的新星已經從碳酸飲料轉向了椰子水這樣需要全程冷鏈的脆弱而天然的東西,市場的選擇就是這樣殘酷,難怪可口可樂去年收購了椰子水品牌 Zic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68

重要趨勢綜合分析:中國未來20年將發生什麼? 京城九少

來源: http://xueqiu.com/7596509031/32477990




1、城市化進程

未來20年,城市化仍是中國社會變遷的主旋律。到2030年,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國改革的主軸是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是城市化進程。因此,城市化仍將扮演核心角色,城市化不僅僅意味著農轉非,更意味著在中華大地上,以人口集群和都市消費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將滲透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城鄉結合部,地級市,縣,中心城鎮將成為城市化的主戰場,縣和城鎮的居民消費升級將創造未來創業的重要機會,以地級市的為核心落地於各城鎮的連鎖服務商業模式將出現爆發性增長,蘊含巨大的商業機會。

2、全球化與中國崛起

全球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的主流,未來20年,中國將加速融入全球化,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地位不斷提升,中國經驗將更有影響力和案例價值,未來的全球化,是中國崛起的全球化,或者說,中國崛起將成為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貿易摩擦,匯率問題,資源爭奪,金融安全,局部軍備競賽將成為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的困擾。

3、資本的力量進一步凸顯和強化


未來20年,隨著資本效率和資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資本將在中國扮演更加舉足輕重的角色,金融市場的規範,地下金融的漂白,民間投資規模的增大,民間資本的壯大是未來20年金融發展的主旋律。

中國將迅速形成規模驚人的民間金融財團,成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這股力量與國家資本一道形成頗具影響力的中國資本,可能在未來的20年內發動局部的金融戰爭,成為國際金融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4、政治更加民主,制度更加科學

未來20年,中國的政治改革將進入深水區,雖然舉步維艱,但前途光明。

基於經濟發展的考慮和穩定的考慮,縣一級基層政府將成為改革的突破口和落腳點,同時還會象征性的搞一些部門改革,由於觸及部門既得利益,改革成本高阻力大成功率低,所以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默契的走走形式,不會有實質進步。

5、健康問題凸顯,上升為社會問題

未來20年,將有超過半數的中國國民被健康狀況困擾。健康問題日益凸顯,醫院日漸忙碌。中國人的健康狀況在未來20年將急劇惡化。主要原因有:

a.環境汙染 中國的粗放型加工經濟破壞了沿海生存環境後,在基於成本考慮的內遷過程中,將給原本就脆弱的環境造成更大的負擔,再過20年,由於長達50年的汙染物累積和環境持續惡化,中國將有三分之二的國土不適於人居。環境汙染殘留經由食物進入人體造成人體病變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癌癥,新生兒畸形,高血壓,極端氣候引發的急病等疾病發病率將不斷走高。

b.生活方式 暴飲暴食,富營養化,缺乏鍛煉等因素將導致亞健康人群不斷增加。到2030年,80後人到中年,他們的健康問題將更加凸顯,由於小時候為升學讀書缺乏鍛煉,工作後為買車買房疲於奔命,這一代人將成為健康狀況讓人堪憂的一代,90後估計要好一點,但缺乏鍛煉的生活方式會讓這代人付出巨大代價,人到中年後一切問題將凸顯。

c. 老齡化 未來2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會突破3億,他們的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這些因素將導致健康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與之相關的醫療服務,醫保制度,食物安全,水源安全等將持續成為社會熱點。健康將成為社會問題。

6、養老問題將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將在2020年前後開始展現其巨大的弊端——人口結構倒掛,老齡化加速,人口紅利迅速消失,彼時,未富先老將是50後及60後的真實寫照,很多50後60後甚至70後都將面臨無力養老的尷尬局面,國家社保虧空不斷加劇,很有可能國家將把退休年齡延長5至10年。

老有所養這一中國古人的美好願望可能要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接受重大考驗。建議大家未雨綢繆。健康問題及養老問題將讓很多50後60後晚景淒涼。

7、出現全球高端制造中心



中國的出口加工業並不像媒體所描述的那麽一無是處,事實上加工業解決了中國很重要的就業問題,這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同時由於中國制造的優勢不斷富集,配套不斷完善,在“替他人做嫁衣裳”的過程中中國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技術,人才,項目,管理流程。

未來的20年,小商品,服裝等初級產品的加工制造將逐步萎縮,而在電子微電子,汽車,飛機,高速列車,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中國將在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

資本,技術,人才,環境,配套,產業集群等力量的聚集,將讓中國誕生幾個全球頂級的高新技術及尖端產品制造中心,在芯片,消費電子產品,通訊設備,高速列車,物聯網,軟件開發等前沿領域。

中國都將具備全球領先的技術和制造能力,並通過制造走向研發,到2030年,中國制造的附加值將進入全球前列。並將徹底改變初級加工的產業結構。未來20年,中國的制造業將全球領先。

8、形成強大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

中國的電子商務由於有大量外貿企業的支撐,發展很是迅速,如今,內貿外貿都更加依賴電子商務,隨著物流體系及金融配套的完善,未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將發展迅猛,並形成強大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

電子商務領域將越發熱鬧,電子商務的發展,將給中國的零售業及商超等業態帶來巨大影響,傳統商超所扮演的終端角色將受到巨大的沖擊,未來,百貨商超的功能將逐步由產品銷售轉化為產品體驗和客戶服務終端,而產品的銷售將主要由互聯網來完成。

9、中產階級的話語權有所增加

這個很好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產階級在西方可能將走向沒落,但在中國,中產階級還將處於上升階段,畢竟菱形結構的社會更加易於管理,人們幸福指數也更高。

代表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價值觀會有新一輪的普及,追求品味,講情調,重視感官享受的中產階級生活方式還將繼續,並且,中產階級會成為最幸福的一個階層。隨著人數和隊伍的壯大,他們將持續加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由於追求穩定不思進取,他們的危機也將日益凸顯——國家肯定優先考慮特權階級和弱勢群體的利益,至於中產階級,沒有多少人會關心他們。

10、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更加個性化和個體化這個毋庸置疑,消費文化還會一如既往的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隨著個體權利意識的覺醒,人們的追求將更顯多元化,主流價值觀則是以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的個人主義文化,一切的藝術作品,強調個性個人的,都將流行,未來二十年的文化主流是個性表達和個人實現。

社會表現出對個人的更多寬容,比如對性取向,個人嗜好,行為藝術等,在未來的20年,有一種強烈的反歧視風潮出現,核心不是女權主義,而是反對針對少數派的歧視。

女權主義在中國沒有市場,因為中國女人非常聰明,女權主義的勝利對女人並沒有利益上的好處,女權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女性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基礎上的,美國女人普遍討厭男人對自己橫加幹涉指手畫腳,因為美國女人普遍拒絕依附於男人,經濟的獨立和社會責任的承擔讓美國女人的權利得到尊重,女權主義也被普遍接受。

但是,很多中國女人並不打算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也不願意自我經濟獨立,所以她們將繼續成為有錢男人的附庸和玩物,享受不勞而獲的生活,一旦搞女權主義,她們就得放棄不勞而獲的生活,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還有少數中國女人正在憑借自身對社會的貢獻贏得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她們不需要談女權,因為她們是獨立的,不是男人的附庸。

11、環境極端惡化中國環境破壞之嚴重,可能遠非我們可以想象。年複一年的極端天氣,西南的大面積幹旱和夏季的毀滅性洪水,都是明證。北方荒漠化,全國性潔凈水資源枯竭,固態垃圾處理,固體廢棄物汙染,將成為嚴峻挑戰。

未來的20年,中國的環境汙染還將進一步惡化,主要原因有:

我國的GDP經濟決定論,以破壞環境換取GDP的粗放型經濟將長期存在。

基層領導幹部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環境責任意識,為求官位不擇手段。

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過於依賴環境不友好的工業企業,這就決定國家決策層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過程中將左右為難,舉步維艱,保護環境將長期成為不折不扣的口號,這是今天中國內部利益集團博弈的必然結果。

走出困境看來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增加環境指標在各級官員考核的權重,甚至一票否決,但是,執行此項措施的結果極有可能是環保數據造假泛濫成災,而環境問題仍舊日趨嚴重。中國老百姓以及所有生活在中華大地的各族兒女們,將共同承受環境破壞給自己生活帶來的種種痛苦和折磨,包括惡劣天氣,極端氣候,特殊疾病,不孕不育,不幹凈的水和食物,空氣汙染等等。

12、資源的價格保持穩定,相對價格將下降

隨著全球對潔凈能源的研發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各種替代品紛至沓來,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傳統資源的價格是保持穩定的,並可能出現價格下降,全球石油價格在未來15年內將出現下降趨勢,煤可能在30年內退出歷史舞臺,金屬的替代品越來越多(這里說的金屬不是指貴金屬和稀有金屬),價格也將下降。

唯一價格可能上升的是醫藥原料,尤其是基因類藥物的生產原料。未來10年內,人類將研制成功真正意義上的基因治療藥物,這將是醫學界最具革命意義的消息,從此,人類的疾病治療將進入基因時代,個性化的精準的治療方案得以成為現實。

傳統藥物也將加速升級,藥物或許徹底摒棄副作用。因此,基因藥物原料需求的爆炸性增長將使其價格不斷走高。

13、物價將持續攀升

未來20年中國還將處於人口增長期,由於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中國的物價還將持續攀升,尤其是食品價格。

大家都註意到小宗農產品價格幹辣椒生姜綠豆大蒜部分藥材價格根本無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過程毀滅了大量的土地,原本應該種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長滿了工廠和商品房,於是相對的供不應求讓價格暴漲,這和串通漲價一點關系沒有。

同時,原本安心種綠豆的農民如今都到鎮里或者縣城打工去了,同樣的道理,除了糧食價格(這個國家不敢怠慢)和廉價季節性蔬菜,其他食品價格會一直上漲。

順便說說房價,很多人對最近幾個月房租價格暴漲疑惑不解,其實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並不是中介們炒作,而是舊城改造和城市拆遷。

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數量眾多的蟻族被拆遷驅趕,要麽住好的房子,要麽離開,蟻族根本沒有議價能力,只有通過合租分攤成本,房租漲價是必然。房租價格將等於或者高於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價格還將上漲,直到城市人口出現下降為止(這個現象在大城市10年內不會出現,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就明白了)。

至於,商品房價格,個人以為,只有到普通的買房投資者出現虧損的時候(比如08年的斷供),房價才會下跌,問題是,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成為了一種經濟增長的鴉片,關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國家寧願用溫和的通貨膨脹的方式來剝削國民,也不願意讓房地產價格持續下降。

所以,國家會用通貨膨脹的方式(多多發行人民幣就行了)來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結果是其他物價繼續暴漲。

14、城市貧民成為社會最低層,成為社會犯罪的主要力量

未來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貧困人口的數量將超過農村,並成為真正意義的絕對貧困人群,這些城市貧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來源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一旦失業立即出現生存危機。

他們從事著低附加值的簡單的工作,隨時有被替代的危險。他們由於長期的生活不穩定很難找到對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是盜竊,搶劫,強奸等犯罪行為的主要實施者。

社會應該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加強對基層群體的技能培訓,加強基礎教育的執行力度,盡力確保公民接受義務教育。

其實,沒有人想貧窮,沒有人願意貧窮,貧窮是一個社會問題,消除貧窮是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的應有之義。

在今天的中國,由於價值觀的畸形,很多人把貧窮等同於恥辱,這種對貧窮群體的譏笑和蔑視是極端病態的社會行為,那些收入不高的普通勞動者,只要不是好吃懶做,是值得我們同情的,是需要我們幫助和關心的。所有人都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看不起他們!相反,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騙,靠假冒偽劣,靠倒買倒賣,靠炒房炒地,靠汙染環境,靠道德淪喪發家的人,才是應該被鄙視和嘲笑的。

今日中國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太過狹窄和功利,導致大批無良商人,因為有錢而成為社會膜拜的對象,卻沒有人去追問:他汙染環境了嗎?他偷稅漏稅了嗎?他是黑社會嗎?他搞權錢交易了嗎?他虛假宣傳了嗎?他做慈善了嗎?沒有人追問,沒有人關心。

大家只關心他們的豪宅遊艇私人飛機明星情人,他們所到之處,人們頂禮膜拜狂熱鼓掌,虛心的請教發財經,幻想著從他們身上學到所謂的成功經驗從而一夜暴富,然後接管他們的豪宅遊艇私人飛機明星情人。事實上,這種所謂的成功的商人,他們是不可能將自己的發財真經和盤托出的,道理很簡單,教會了你對他有好處嗎?

傳說中的傑克韋爾奇確實寫了幾本書教大家做企業,但是,他出書的目的是通過書的暢銷來賺取銀子,不是為了教你做企業的經驗。他的書我看了很多遍,沒有看到多少有價值的信息,遠不如看道德經有意思。

15、性別問題日漸突出



中國長期以來的重男輕女思想將讓中國未來的男人付出高昂的代價,性別鑒定,選擇性人工流產女性胎兒,計劃生育政策,讓男多女少成為殘酷的現實。

有數據表明,中國男女嬰兒出生比例長期等於或高於116比100,(有專家認為問題沒有數據所示那麽嚴重,肯定存在女嬰性別漏報問題,這個看法筆者持保留意見)。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將長期保持3500萬或以上光棍的龐大人群。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必然結果是: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犯罪率增高;男子的娶親成本增高;性產業持續發達;性傳染疾病發病率增高;艾滋病控制難度進一步加大;離婚率上升(持有“是女人就可以,管她已婚未婚”觀念的男人將不斷增加)。

未來十年,90後及00後男性的擇偶壓力是最大的,很多90後不得不接受80後剩女,或者將婚姻大事寄希望於2000後。90後及00後男性註定要成為父輩“選擇性墮胎”行為的最大犧牲品。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實施了“選擇性墮胎”行為的父母,將為自己家公子的老婆問題操勞終生。

他們必須努力勞動,這樣才能為自家公子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家庭條件和擇偶籌碼,而這些努力勞動的成果,將直接變成女方父母的額外收獲,因為他們的女兒是追求者眾多的稀缺資源。社會,往往以讓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愚弄我們的自作聰明。

16、水資源將加速短缺,水價急劇上漲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問題在於,中國的地表水被不斷破壞,飲用水將成為大問題。繼黃河斷流之後,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也將步入斷流後塵。

到冬季,中國進入少雨季節後,很多地區會落入無水可喝的境地。因此,水凈化與水治理必將成為未來二十年的社會熱點行業,飲用水的價格還會不斷上升,直到富人喝凈水,窮人喝受汙染的水為止。

如果再不加大力度保護中國的淡水資源,不把關鍵流域的造紙化工等重汙染企業徹底關停,那後果不堪設想。貧富差距將演變成抵禦有害物質威脅的能力差距,飲鴆止渴將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寫照。這個領域極有可能爆發群體性事件。

17、中國將形成威振全球的金融熱錢,並發起多起區域金融風暴和金融動蕩

未來20年,中國的資本將“走出去”,在國際社會扮演重要角色,不僅將扮演產業資本的角色投資到非洲與南美洲,而且將成為一股強大的投機資本,轉戰全球金融市場。

隨著中國金融人才的飽和和過剩,他們將發力外匯,小宗商品期貨等金融市場,形成蔚為壯觀的金融亂象。

18、火災的數量爆發性的增長,建築質量問題給國民造成巨大負擔

有心人會發現,上世紀末以來,中國的商品房建築質量一年不如一年。近年來樓歪歪樓垮垮事件此起彼伏,房屋建築質量問題一直飽受詬病。

房地產商一方面要保證自己的高額利潤,另一方面,他們要承擔高得離譜的稅費負擔,還要拿出大把銀子打點各級官員,只好選擇犧牲房屋建築質量,反正大家買房也是用來投資的。

在中國大家為了房子艱苦奮鬥,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的房子質量很差,是不是很諷刺?近年來新建的商品房使用壽命樂觀估計不會超過30年。

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剛買不久的新房問題不斷,房貸還沒有還清就不得不買第二套房子。整個民族都要為房地產那種質量低下的重複建設付出代價。

火災頻發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未來中國家庭的家用電器數量還將增加,用電會更加緊張,而中國的電線由於質量問題,老化嚴重,無法承擔高負荷的工作,因為電線老化引發的火災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此外,建材質量的劣質也是司空見慣,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會讓我們溫馨的家變得危機四伏。

19、關於私有的問題將日益尖銳,並可能修改憲法



物權法的頒布一直被認為是法律界的重要事件,對私有產權的承認和保護是發展趨勢,憲法中與私有權相抵觸和相矛盾的條款將面臨被修改的命運。

未來20年,對公權力的限制和對公民權利的維護,將是中國立法的一個趨勢。對法律我是外行,其他不多說,希望法律界的朋友多多補充。

20、中國富裕階層和技術階層將加快移民步伐這個趨勢很明顯,移民熱早已不是什麽新鮮話題了。朋友們也早就知道,西方發達國家不僅環境好,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物價便宜,而且文化比較開明,能夠寬容和接納外來文化。

看一個城市是否有國際影響力,很直觀的一個指標是在那個城市有多少種不同的語言在被使用。在紐約,我們隨時隨地可以聽到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法語,中文等等,這是紐約的魅力和全球影響力。

中國富裕階層移民的原因有:

1. 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和環境質量;

2. 防止被清算,很多房地產商知道自己建造的房子有問題,為了防止客戶找他們的麻煩,他們會在大賺一票後立馬移民走人,爛攤子留給別人去收拾。那些貪官們也會緊一切可能開溜。

3. 體驗全新的生活;

4. 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他們的移民行為最大的阻力是外語水平太低。技術精英階層移民趨勢更加明顯。有人笑談清華北大是外國人才的培養基地,有調查表明中國精英階層的民族認同感非常低,為國奉獻的意願很低,追求自由生活的想法很強烈。他們的移民還會一如既往。

中國富裕階層和技術階層加快移民步伐,對中國來說不是什麽好消息。有興趣的朋友去看看菲律賓的現代史,美國在二戰以後在菲律賓建立了完善的現代政治制度,包括議會,政府,最高法院等。

可惜的是,那時候菲律賓的軍閥們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瓜分國家財富,然後移民海外,導致菲律賓一直貧窮。中國富裕階層如果也卷走大筆財富,對中國來說。後果也不樂觀吧。

(本文來源 投行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63

高盛:美元在2015年將延續牛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11

高盛近日發布了全球市場的最新看法以及 2015 年展望。其中在美元前景方面,高盛認為2015年將依然屬於美元,不過美元過度強勢可能會引發貿易保護主義的擡頭。

高盛表示:

最新的美聯儲會議對前瞻指引措辭做出了調整,“耐心”替代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相信美元還將保持強勢。

從歷史的美元走勢來看,美國利率的起伏和美元的強弱有相當強的同步性。

dollar

而在2015年的預期方面,高盛認為:

美元將延續強勁漲勢。預計美元指數未來3、6和12個月的目標價格將是98.1,、100.5和102.3。歐元/美元的3、6和12個月的目標價格則是1.23、1.20和1.15。美元/日元3、6和12個月的目標價格為120、125和130。

美國可能不會樂於見到美元的大幅升值,貿易保護主義或擡頭。盡管目前美元的上漲並未引起美國的過度關註,但是如果美元持續升值的話可能會,立法者可能會對此做出側面回應。

price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84

“預言家”奧尼爾:這十年將是中國大牛的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75

OB-NW325_jim_G_20110512045030

“金磚國家之父”、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表示,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十年,現在五年過去了,中國已經準備好,在全球經濟舞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回到這個十年的開始,O'Neill當時對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未來10年的表現做出了預測。五年過去了,中國是唯一一個達到O'Neill預期的國家。

假設中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達到或接近7.3%,那從2011年到2014年,中國的平均實際GDP增長將略低於8%。O'Neill曾預測,中國經濟在這個10年將平均每年增長7.5%(正如中國領導人早在2011年的預測)。而如果在之後5年,中國保持7%的經濟增長,那中國就可以達到O'Neill的預測。

如果是這樣的話,按照當前匯率,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一個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遠超美國一半規模。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將是日本的兩倍,比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總和更大。並接近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總和的1.5倍。

巴西和俄羅斯讓O'Neill大失所望。事實上,它們的經濟表現令人懷疑它們的長期潛力。印度也令人失望,但其2014年經濟增速加快。莫迪當選和石油價格的大幅下滑給印度帶來了機會。印度仍有可能在這個十年達到O'Neill的預期。它今後5年的經濟增速甚至可能超過中國。

許多國際評論家依然看空中國。它們期待中國實際GDP增長大幅下滑至7%以下。他們的原因通常涉及過度負債、低效貸款、出口市場走弱和消費者持續無法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相關的,但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已經認識到了這些挑戰並積極克服它們。

特別有趣的、與這種悲觀相反的是中國股市的紅火表現。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上證指數一直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

那些聲稱中國股市永遠不會上漲的人去哪兒了?永遠看空者解釋說,中國市場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泡沫,或者買家被強制買股,以求讓經濟看起來不錯。O’Neill認為流動性可能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不是股市的全部。

O'Neill能想到至少三個理由看好中國:

首先,原油價格的崩潰將提高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幫助他們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即使房價最近停滯不前,甚至開始下降,但中國可能會避免嚴重的信貸緊縮。此外,房地產價格下降使更多中國人負擔得起住房。

第三,中國通脹溫和,這給更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以上因素將幫助中國更輕松的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加大農民工的房屋所有權以及退休制度改革重新平衡經濟。2016年,中國經濟將增長6%-7%。作為G20的主席國,中國可以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