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互聯網金融連續四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控風險成主基調

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正式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互聯網金融”再次被提及,李克強表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互聯網金融”連續第四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控風險、防風險已經成為該行業在未來調控中的主要基調。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從“促進”到“異軍突起”再到“規範”,直至2017年的“高度警惕風險”,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互聯網金融的表述,風向的轉變並非是突然的,而是漸進的。

4年間風向漸進轉變

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一年,報告指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這樣的定調也正符合2014年被更多行業人士定義為“互聯網金融元年”,在這一年里,大量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和細分領域紛紛嶄露頭角,“普惠金融”成為行業的宗旨,投資者也在這一年被更多教育、了解到這一詞匯。

伴隨元年階段,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與指導也在慢慢提及和建立當中。2014年7月,央行就《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進行征求意見,表示要建立監管制度、實施分類監管,同時成立互聯網金融協會。

經歷了2014年的起步,互聯網金融在2015年迎來高速發展期。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兩處提及互聯網金融。第一處指出,“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第二處談到要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2014年互聯網金融可謂野蠻生長與風險暴露並存。隨之2015年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強。2015年7月18日,人民銀行等十部門聯合下發被業界稱為“7·18文件”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被看做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向標,明確分類監管原則,並將互聯網金融分為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以及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六大類。這一文件成為此後兩年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監管細則的“總綱領”。

如果說2015年在行業高速發展同時的風險暴露事件讓監管前行,那麽2016年監管已經成為行業重點。“監管元年”一詞逐漸被提出。可以發現,從“互聯網金融元年”到“監管元年”中間僅僅隔了1年的時間。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共有1302家P2P平臺死亡,668家跑路。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加強全口徑外債宏觀審慎管理。紮緊制度籠子,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2016年接連多起負面事件爆發,e租寶、中晉系、泛亞等重大風險事件讓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急剎車”,監管正式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首要基調。

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各領域監管細則以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方案的下發和實施。2016年4月14日,央行與中宣部、中央維穩辦等十四部委聯合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這成為首個正式公布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子方案;8月24日,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四部委聯合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該《暫行辦法》的出臺讓風險集中點P2P網絡借貸領域走向了合規的道路,行業兩極分化,洗牌和重新建立新形勢的局面正式出現。

監管加速連續出臺的背後推手正是大規模、多花樣的風險事件滲透進了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多個領域,包含證券、保險、銀行、信托等。由此,分類監管的推進也隨之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在2016年4月正式拉開帷幕,直至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風險專項整治通知》)。同日,央行、保監會、證監會、銀監會紛紛聯合多部委印發了細分領域的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監管細則、風險整治實施方案大規模下發的同時,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

控風險主線再被強化

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第四年,從今年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控風險”成為了主要基調。李克強指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計風險要高度警惕。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335家,貸款余額增至8857.76億元,預計今年底或超1.3萬億元。

昨日(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間隙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風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清理整頓”階段,在處置不同形態的互聯網金融時,要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已經開展10個多月,事實證明,這項工作非常有必要。”潘功勝介紹,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的第一個階段是排查,相關人員已經對全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數量、規模、形態進行了排查,這個階段工作已經完成。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即清理整頓階段。

潘功勝表示,互聯網金融有不同形態,比如P2P、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資產管理、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等,有的監管規則比較清楚,有的監管規則還在完善之中。“會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分類處置。”

潘功勝同時強調,在分類處置過程中需要註意一定的策略,始終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根據2016年10月下發的《風險專項整治通知》中關於各項工作實施的時間節點,應於2017年3月底完成驗收總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在2017年1月底收到的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形成的牽頭領域或本行政區域的整治報告,進而匯總形成總體報告和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的建議,由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報國務院。如今距離最後時限僅剩下20多天。

就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前,2月23日,銀監會還正式發布了《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下稱《指引》)。隨著《指引》的發布,掣肘P2P網絡借貸行業健康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資金存管的規範標準也正式出爐,距離行業合規再邁進一步。整個行業經歷了從無存管到公司統一大賬戶替代存管,再到第三方支付存管、第三方支付與商業銀行聯合存管,最終落地為商業銀行成為唯一存管方。

此外,今年也是“綠色金融”連續第二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綠色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同時出現,報告指出:“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

李克強在談及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時表示,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同時指出,要抓好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沈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