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慶啤酒金字塔崩塌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17/100339333.html

 連續七個跌停,市值跌去一半,且尚無止跌跡象,這也許還未到重慶啤酒研發乙肝疫苗神話破滅後的大結局。

  12月16日,復牌後的重慶啤酒(600132.SH)股價跌至38.76元,與11月25日停牌前的81.06元相比,市值跌去一半,銜金鑄塔的各路資金嚴重受損。

  重慶啤酒第十大股東中國人壽(601628.SH)12月15日A股跌幅逾8%,盤中觸及跌停。

  此前重慶啤酒股份董事會公佈的乙肝疫苗二期臨床研究「主要療效指標」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其重金開發的「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在對乙肝的療效上與安慰劑相比並無統計學差異,這是引發股價七跌停的關鍵信息。

  12月15日晚間,重慶啤酒公告稱,乙肝疫苗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預計可能2012年1月出分析報告。

  同日晚間,重倉重慶啤酒4500萬股、持股逾9%的大成基金,在深受外界質疑之下書面接受財新《新世紀》的採訪,詳細解釋此項投資的緣由,認為據重慶啤酒公佈的數據片段無法得出結論。

高難度的疫苗研究

  重慶啤酒的疫苗神話講了13年。

  重慶啤酒於1997年10月30日上市,上市不到一年,即收購佳辰生物,後又將持股比例增至93.1%。佳辰生物的目標即為研發乙肝疫苗,負責 人為第三軍醫大學的教授吳玉章和邊疆。吳玉章在2002年提出「基於表位的疫苗設計」的技術路線。2005年底,重慶啤酒為了獎勵吳玉章教授,無償贈予吳 玉章5%的股權,贈予邊疆3%的股權,以當時淨資產估價合計價值在800萬元左右。

  以現有治療方法的侷限,以及廣泛存在的乙肝恐慌和乙肝歧視,新型乙肝藥物備受期待,其中包括治療性乙肝疫苗。

  但乙肝疫苗的研製難度非常大,業界一般認為其研究難度不比艾滋病疫苗低,而艾滋病疫苗研製幾十年亦無顯著進展。

  國內另一款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治療性乙肝疫苗始於1988年,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聞玉梅領導研製,名為「抗原-抗體複合型治療性乙肝疫苗」,也未有實驗成功的消息傳出。

  吳玉章團隊研發的乙肝疫苗二期臨床實驗由擔任組長單位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負責,實驗為隨機、雙盲實驗,有安慰劑對照。

  據重慶啤酒12月7日披露的結果,「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在對乙肝的療效上與安慰劑相比並無統計學差異。一位市場分析人士稱,這相當於宣佈疫苗等同生理鹽水療效。

  中國的新藥上市前均須通過動物試驗及三期臨床試驗。美國的新藥研發失敗率,在二期臨床階段高達95%。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距離成功具極高不確定性,但對二級市場股價的推動卻唯有用「瘋狂」來形容。

  如果重啤的前述公告代表了最終的臨床試驗結果,無異於宣告重慶啤酒十年營造的乙肝疫苗概念灰飛煙滅。

沙地建塔

  投資重慶啤酒的主力從來都是機構,從有機構投資者統計數據的2003年開始,重慶啤酒就被機構重倉。

  從2003年的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到2006年的華安基金、東方證券、國聯證券、銀河基金、長城基金、上投摩根、宏源證券、長盛基金、華夏基金等機構,再到2009年進場並依然堅守的大成基金,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概念引得機構投資者追捧連連。

  「我是學生物的,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題材,我從來沒有相信,我也從來沒有投資過。(投資者)願賭就得服輸。」談起重慶啤酒乙肝疫苗概念,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

  從2009年開始,賣方分析師著力向買方推薦重慶啤酒,把乙肝疫苗作為最前沿的醫藥學術產品。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晞發佈21篇研究報告,認定該疫苗「前景一片光明」,並「強烈推薦」。

  2009年年報顯示,能夠數得到的機構基本都參與該股,到2010年一季度,這些基金又都退出來了,僅剩大成、南方、華夏和東北證券寥寥數家機構。

  2011年中報,57只不同機構下屬基金持有重慶啤酒,機構參與熱情達到頂峰。三季報則顯示,大成基金、中國人壽、易方達等機構投資人均不同程度重倉重慶啤酒。

   一位啤酒行業研究員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如果不計算乙肝題材,重慶啤酒行業的啤酒市值大概在35億到40億元之間。重慶啤酒此次停牌前,總體市值近400億元,意味著股價跌去90%才算合理。

停牌謎團

  重慶啤酒11月24日即發佈乙肝疫苗項目提示性公告,稱將於三天後公佈乙肝疫苗臨床試驗結果,並宣佈股票將於11月28日起停牌。

  「為何要提前兩個交易日宣佈停牌,這史無前例,很奇怪。」一位醫藥行業資深研究員表示。

  讓人驚訝的是重慶啤酒11月24日和25日兩天的巨大交易量。此前重慶啤酒最大日成交量為488萬股,但11月24日、25日卻分別達到573萬股和1576萬股的歷史峰值。11月25日,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重慶啤酒以漲停報收。

  根據上交所的數據,11月24日賣出的前五大賬戶均為機構專用賬戶,共計賣出3778萬元,其中東北證券賣出2066萬元,賣出機構賬戶還包括國泰君安、宏源證券以及國盛證券旗下的營業部。

  11月25日,根據上交所的數據,機構仍是拋售的主力。其中一個機構拋售獲利3667萬元,另一機構3311萬元,華泰、中信、浙商名下券商營業部也是拋售前五大主力。

  中信證券一位人士透露,停牌前有兩種不同版本的消息傳出,一說成功,一說失敗,讓人費解。

  更令人不解的是,旗下有九隻基金持有重啤的大成基金在獲利3倍的情況下堅守不出。

  其中,據公開淨值和三季報進行估算,從11月22日起,大成創新成長基金持有重慶啤酒的比例已經顯著超過其基金淨值的10%,達到11%和12%。

  據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說,大成基金違規超比例持股問題在重慶啤酒公告前已暴露,但大成基金沒有在11月24日、25日重慶啤酒公告前暴漲的兩天進行有效減倉,而到重慶啤酒公告復牌後,股價連續跌停,已出貨無門。

  「超比例持股問題暴露出基金公司的風控缺失。」這位監管層人士表示。

  12月3日,本應復牌的重慶啤酒以暫未取得臨床試驗結果為由,繼續停牌三個交易日,於12月8日復牌。

  12月8日,重慶啤酒開盤即告跌停,成交僅11.21萬股,與停牌前相比有天壤之別。

  「以現在的交易量根本無人接盤。現在很難說原因,也許是判斷出現了問題?」一位保險投資機構人士表示。

基金的反擊

  當疫苗夢滅,曾經親密的聯盟也開始瓦解。

  12月8日,大成基金表示重啤公佈的實驗結果異常,需要進一步的解釋。

  大成基金醫藥研究負責人呂猛同日回覆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即提出質疑。

  呂猛認為,根據公告,兩個用藥組的治療效果都達到了e抗原轉陰率接近30%左右的水平。如果單看這一結果,則「治療性疫苗遠遠超過了一線用藥的水平」。

  問題在於,安慰劑組同樣達到了罕見的28.2%的轉陰率。呂猛稱,「需要有關專家做出進一步的分析和解釋。」

  根據大成基金提供的資料,呂猛力主投資重慶啤酒。呂猛本人是前述尚未成功乙肝疫苗「乙克」的研究專家聞玉梅的弟子。

  12月15日,大成基金首席投資官、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劉明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大成基金不存在投資失誤。「重慶啤酒是大成基金研究最深入、跟蹤最緊密的股票之一。」

  大成基金稱,「即便不考慮乙肝疫苗項目,重慶啤酒正常的啤酒業務業績也基本支撐大成基金的成本價格。」

  大成基金2009年入股重慶啤酒的實際成本估計在20元左右,停牌前曾浮盈30億元,卻沒有選擇賣出。

  劉明強調,投資重慶啤酒經過了深入研究、持續跟蹤,而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其股價尚未達到我們對其的價值判斷水平。因此沒有選擇出貨。」

  「沒有預期到的,就是重慶啤酒會突然發出這樣一條並不完整充分、投資者也無法由此作出判斷的公告,這樣的信息披露方式以及對市場造成的極端影響此前是沒有估計到的。」劉明稱。

  現已有投資者到證監部門反映上市公司違規,亦有未經最終證實的消息稱,監管部門要對大成基金進行調查。至今尚無公開信息顯示監管部門已經對重慶啤酒展開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60

趙勝利跨國投資騙局崩塌 國宏國際涉10億非法集資被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23/3MMDcwXzQxMjE3MA.html

3月22日上午11點多,大批民警進入深圳福田區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寫字樓24層「國宏國際集團」(下稱「國宏國際」)旗下子公司——中儲融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儲融合」)在深圳的辦公區域。

一個巨額財富神話面紗下隱藏的驚天騙局頓時被揭開——據深圳警方介紹,該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涉案金額超過10億元,涉及受害群眾超過6萬餘人,警方已刑拘犯罪嫌疑人6人(其中2人因病取保),公司法人趙勝利作為犯罪嫌疑人仍在逃,查獲銀行賬戶11個。

1年吸金10億

國宏國際成立於2009年8月,警方查實,其前身為一家空殼公司,曾涉嫌詐騙投資者數百萬元。

2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福田CBD的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這是深圳最頂級的寫字樓之一,大堂富麗堂皇,所有進入者都要憑卡或登記,上電梯需先刷卡過閘機。

大廈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說,24層只有國宏國際一家公司,目前已被警方查封,除非警方陪同,否則任何人不得前往24樓。記者輾轉通過樓梯進入24層,發現半層樓的大門已被貼上了兩張封條,另一邊還是未裝修的毛坯房。

22日上午參與查封的一位辦案民警稱,中儲融合前台大廳牆上打著「聯合國世界和平協會聯絡處」的金色招牌,下書「國宏國際集團」幾個黑體大字。公司牆壁上掛滿了董事長趙勝利與泰國官員等人的合影。

23日,深圳市公安局經濟偵查局稱,目前僅認定該公司存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是否涉嫌詐騙仍需調查。

成立不到一年,國宏國際通過各種商業活動與新聞宣傳迅速躥紅,並吸取6萬餘公眾的資金過10億元,範圍覆蓋北京、內蒙古、山西、湖北等地。國洪國際究竟有何吸金魅力?

在 警方查獲的公司宣傳片中,國宏國際自稱是一家擁有眾多產業集群的大型集團公司,下設20多家子公司,現有員工3萬多人,業務非常龐雜。片中甚至有董事長趙 勝利介紹其公司與俄羅斯等國簽訂協議,代理一些境外國家的能源、鐵路、郵政等方面的經營業務。深圳警方表示,這些合約的真偽有待進一步核查。

北京工商局網站信息顯示,國宏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法定代表人為趙勝利。公司成立於2009年8月3日,註冊號110000012141809,註冊資本5010萬,註冊地位於北京西城區三里河南五巷4號樓314室。

國宏國際經營範圍似乎無所不包。註冊資料顯示,從投資管理到經濟信息諮詢;從設備租賃到影視策劃;還有銷售礦產品、環保設備等十幾項內容。

在國宏國際官網上,關於項目工程欄目下,有中國、俄羅斯、韓國、非洲、泰國、美國、烏克蘭、蒙古項目分類,但均顯示「正在整理中,敬請期待」。

深 圳市經濟犯罪偵查局第三大隊副大隊長吳遠輝證實,國宏國際的前身實際上是成立於2004年的空殼公司「深圳阿莫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此前,這家公司非法 推出「阿莫科債券」,承諾年回報率高達140%,發展一個下線提成8%,屬於典型的非法集資,涉嫌詐騙全國投資者數百萬元。

此次被查封的國宏國際下屬公司中儲融合也有類似手法。警方透露,中儲融合有兩種運營方式,第一部分就是投資返利,每個月固定返利24%,另外股權返利為24%;第二部分為運營成本和業務員提成,運營回報率是140%,發展下線的回報率是8%。

「這是一個典型的非法集資案件,足以構成刑事犯罪,非法集資可以演變成集資詐騙和非法集資公共存款。」吳遠輝稱。

國宏國際編織了一個很大的幌子,比如「參與中俄合作和中非合作」等,目的就是為了忽悠投資者參與入股。

深 圳經偵局第三大隊副大隊長劉徐介紹,去年3月4日,國宏國際在北京與一自稱是普京特使的人簽約。其對外宣稱,他們與俄羅斯政府簽署了協議,將取得俄羅斯郵 政經營權,並將其改為郵政銀行,並幫助俄羅斯修建鐵路等。該公司還宣稱與非洲一些國家開展投資項目。劉徐透露,國宏國際以銷售原始股的方式對外融資,承

諾今年6月左右在香港上市,上市後,投資者的原始股將得到10-20倍的利益。

在這些光環的籠罩下,再加上高利誘惑,6萬投資者就被吸引加入了國宏國際的所謂「投資計劃」。

7億資金人間蒸發

10億元中,3億被用於國際金融增值業務和項目投資,其餘近7億去向連公司財務負責人也不知,現場查獲的11個銀行賬戶的40萬現金已被警方凍結。

近7億元資金暫時「人間蒸發」。國宏國際一手吸存,一手投資,而關鍵資金的流向,全部被趙勝利自己掌控。

除了現場查獲的11個銀行賬戶內的40萬現金被深圳警方凍結外,剩餘10億資金去向暫時還是個謎團。

深圳警方透露,被警方刑拘的國宏國際財務人員口供稱,其中3億元被用於國際金融增值業務和一些項目投資,其餘近7億元的去向就連公司財務負責人也不知。

這是一家奇怪的公司。一位接近此案的知情人士透露,國宏國際搞開業盛典就花了2500萬,動輒在人民大會堂和釣魚台國賓館開會,會務費動不動上千萬。雖然租了昂貴的寫字樓,但在公司賬戶上只有區區40萬現金,而且公司也沒有高檔車。

對此,已被刑拘的國宏國際集團副總裁上官中對警方的解釋是,沒有好車和豪華裝修,是因為公司把所有資金都想用來幹事業,用於項目。

就在22日上午警方來到公司時,中儲融合公司接待室裡還有6位從山西、內蒙古、湖北等地來的意向投資者,他們正觀看國宏國際的公司宣傳片。

記 者輾轉聯繫到了這些投資者,他們稱是看了2月17日南方某省級衛視節目報導國宏國際與非洲投資合作簽約的消息慕名而來。一位來自內蒙古的老闆說,他去過位 於北京國家發改委辦公樓的國宏國際總部,「我是看了總部覺得公司忒有實力,才來深圳諮詢的,主要是想參與國宏國際的非洲礦產項目」。

前述省級衛視的報導顯示,2月13日下午,在北京釣魚台賓館,國宏國際舉行與非洲國家投資合作簽約儀式,簽署八項資源開發協議。國宏國際還向非洲政府承諾,將幫助其基礎設施建設,如鐵路、深海港等。

儘管知道國宏國際因涉嫌非法集資被深圳警方查封,部分險些入甕的投資者仍對其「痴心不改」,仍然堅持說國宏國際的項目不錯,甚至埋怨「警方和記者曝光斷了我們一條大好的財路」。

深圳一位做私募股權的業內人士曾向記者埋怨,自己的潛在客戶快被國宏國際拉完了,「最氣人的是我一個朋友是投資擔保公司的老總,在裡面竟然投了幾千萬」。

在22日的查封現場,一位中儲融合的員工說,「我們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公司就是做項目融資的,都是正當經營。」

深圳警方稱,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國宏國際前期發展的3萬客戶中,約有1萬名客戶「賺到了錢」,拿到了24%的現金返息,並隨著合同一年期滿已經解約。

剩餘3萬餘客戶,又進入一輪所謂更大額的投資,除了夢想著24%的現金返息,還等著公司稱「今年6月至9月在香港上市」後,另外24%的股權返息。一旦資金鏈斷裂,涉案的10億元人民幣將波及數萬名投資者。

趙勝利跨國投資騙局崩塌 國宏國際涉10億非法集資被查

一號人物趙勝利

國宏國際1號人物、法定代表人趙勝利,何許人也?

趙勝利被員工曝出去年10月曾在山東被取保候審,同樣因涉嫌非法吸存。記者也從警方核實了這一說法。

就在22日深圳公安局對中儲融合深圳分公司採取行動之際,消息人士透露,北京警方也對中儲融合北京總公司採取了行動,並刑拘了5人,趙勝利仍在逃。但截至發稿時,記者尚未聯繫上北京警方進行核實。

中儲融合是國宏國際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

註 冊登記信息顯示,中儲融合深圳分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27日,隸屬於北京中儲融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儲融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 立於2011年7月18日,法定代表人為趙勝利,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非證券業務的投資管理、諮詢,但不得從事四種業務,一是發放貸款;二 是公開交易證券類投資或金融衍生品交易;三是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四是對除被投資企業以外的企業提供擔保。

在警方查獲的資料裡,有不少「國宏國際銀行眾益理財VISA卡」的客戶申請表,跟國內普通銀行卡申請表的內容類似。

在 國宏官方網站上的「大事記」中稱,2011年10月,國宏國際先後在倫敦和新西蘭批准註冊了「國宏國際銀行」,擬將銀行總部落戶北京。目前,擬準備與銀行 合作,聯名發行以集團所屬子公司名稱冠名的「中俄資源股權基金卡」和「眾益卡」,通過發行借記卡、信用卡,「提供更為便捷、有效的資金管理平台」。

但趙勝利卻在2011年12月初於深圳的國宏國際開業盛典上稱,「我們看重深圳,我們已決定為此將在倫敦和愛爾蘭註冊的國宏國際銀行落戶於香港、深圳,這個投資銀行將對以後集團的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進作用。」

不 僅註冊地前後矛盾,國宏國際還自稱該銀行在中國內地的註冊手續正在進行當中,目標要發放5萬張國宏國際銀行眾益理財VISA卡。但根據中國《商業銀行 法》,設立全國性商業銀行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十億元人民幣,並且銀行牌照受到嚴格管制,註冊資本金僅5000萬的北京中儲融合顯然不符合要求。

2011 年5月26日,香港文匯報B4版曾登了香港宏高財務有限公司的一則「嚴正聲明」。聲明稱,原該公司員工趙勝利,因偽造公司合同及董事長簽名,在外開展不法 商業活動,公司已於2011年5月9日對其作出了除名處理,聲明撤銷了其公司總裁的職務,作廢其拿走的辦理公司註冊用的香港宏高財務有限公司業務章。

曾先後投資於香港宏高和國宏國際的客戶核實,這個趙勝利就是現任國宏國際董事長的趙勝利。

國宏國際集團有無數張不同的「皮」,該公司相關的名稱還有國際信貸網集團、國際商業發展銀行、阿莫科信託、阿莫科理財、中儲集團、中俄資源投資、宏高等等。雖然有不同的名字,但這些公司幕後的「一號人物」都是同一個趙勝利。 

值得關注的是,記者在北京工商局網站查詢以「趙勝利」為法定代表人的企業有10家,從2001年開始到2010年,每年至少有一家,其中九家目前處於「註銷」或「吊銷」狀態。但這一渠道查詢到的「趙勝利」是否均為國宏國際董事長其人,有待進一步證實。

獵鷹行動

「獵鷹行動」起源於去年12月23日,在廣東省公安廳的領導下,深圳警方開始打擊非法集資的專項行動。針對近期深圳市非法集資現象有所抬頭的趨勢,市「打欺辦」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獵鷹」行動。

3 月22日,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聯合市金融辦、市銀監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人民銀行反洗錢處等行政執法部門,分成7個行動小組共同出擊,共搗毀 國宏國際等涉嫌非法集資窩點18個,抓獲嫌疑人員74人,現場繳獲現金50萬元,查扣電腦、憑證、宣傳資料等書證物證一大批,查詢凍結賬戶60餘個,初步 統計涉案金額超過11.5億元,參與集資人數約6.5萬人。

警方透露,22日到23日,負責此次獵鷹行動的深圳經偵局第三大隊很多辦案民警都是通宵加班,「74個嫌疑人按規定都要在24小時內詢問完畢」。截至23日下午,已有38人被刑拘。

一 個不爭的事實是,民間借貸的「興旺」誘發了非法集資案件的增加。一些民間借貸案件的背後,往往顯現出非法集資的陰影,一些擔保公司或高利貸經營者的資金來 源,多是通過非法集資獲取。記者從深圳市「打欺辦」瞭解到,目前非法集資往往會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非法傳銷等犯罪活動。

廣州同福律師事務所律師宋振華介紹,中國《刑法》中並沒有「非法集資罪」,非法集資是對涉嫌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高利轉貸罪、非法經營罪、虛假廣告罪,以及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等的統稱。

宋振華認為,正常渠道不能釋放和滿足的投資需求,必然有人會被吸引到非正規的渠道。

公安部網站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非法集資案件總量攀升,局部地區發案增多,涉案金額不斷上漲,一些重點行業領域問題突出。2011年1至9月,全國共立非法集資案件1300餘起,涉案金額達133.8億元。

承壓於通脹壓力,無數普通人手中的錢缺乏投資渠道,數千起的非法集資案件並不足以警示世人保持理智,同樣的故事仍在反覆上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22

7000萬嫁女煤老板朋友圈崩塌:教父張中生首落馬

來源: http://jingji.21cbh.com/2014/8-29/5MMDA2NTFfMTI4OTU5Mg.html

核心提示:在當地官場人士看來,張中生被帶走,與邢利斌有密切關聯。據知情人士介紹,張中生在邢利斌的發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64

【手記】信任崩塌下的生存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543

受河南焦作非法集資案牽連的投資者遍布河南、安徽、山東、山西、陜西、北京、上海等地。 (東方IC/圖)

廉金枝一度是地方政府的座上賓,是投資者眼中的好老板。她用7年時間織起一張高息攬儲、高息放貸的大網。7年來,她的頭上有著諸多光環——孟州市人大代表、“投資焦作十大風雲人物”、河南焦作市“十佳農業合作社女理事長”。案發前,她極守誠信,沒有欠過老百姓一分錢。但有一天,廉金枝突然被警方帶走。

2014年9月26日,事情水落石出,中宏昌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廉金枝因“涉嫌非法集資罪”被批捕。偵查此案小組共151名辦案人員,初步估計涉案資金達12.3億左右,涉及省份包括山西、山東、安徽、陜西、北京等。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帶你跟隨南周記者尋找廉金枝與12.3億非法集資款的故事。

國人有了點錢,大多選擇放在銀行里,覺得有國家做後盾——安全。但若能保證安全,人們也會把錢放在利息更高的地方,這其中就包括許多的“資產管理”公司。不過,這種公司一旦出問題,對普通人而言其打擊也往往是毀滅性的。(相關報道:《“好人”廉金枝的灰色金融路》)

2014年10月中旬,我到河南焦作調查的便是這樣一個“資產公司”崩盤的案例。

這次的主角叫廉金枝,河南孟州廉橋村人,現年34歲。身高一米六左右,很胖。廉金枝旗下有不少的資產管理公司,公司的客戶多是因為當地拆遷、征地或外出打工等各種因素攢到一筆錢的人。在采訪過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提到,廉金枝頭上的那些由政府加持的光環——孟州市人大代表、“投資焦作十大風雲人物”、焦作市“十佳農業合作社女理事長”等。顯然,這些光環正是投資者對自己的錢有保障的信心之源。

回憶起最初投資的經歷,人們也會提到廉金枝是一個守信用的好人,他的公司從不拖欠投資者一分錢,甚至還經常性地提前給投資者打利息……

廉金枝在當地開公司七年,普通人能看到的除了他很少拖欠錢,最讓他們安心的就是,不斷有榮譽由政府的手戴在廉金枝頭上。

直到2014年8月16日,被突然帶走;一個多月後,警方通告:廉金枝因“涉嫌非法集資罪”被批捕。然後,所有的光環在一瞬間黯然無光。

從那時起,恐慌開始緊緊抓住了眾多的投資者。他們找媒體,在網上發布各種消息,建QQ群,上訪……試圖用各種辦法引起更多人的關註,當然最重要的是引起政府的關註,然後給自己的投資、給自己討一個說法。

他們的恐慌是可以想象的。一個受訪的四五十歲老大姐說,“那個老婆(當地對婦女的稱呼)一聽說錢打水漂之後,沒幾天就上吊自殺了!”

“她家存了2萬進去,老頭是給自行車補胎的,老婆腿腳不好,坐在輪椅上,她老頭就在旁邊補車胎。”聽著這些話,說不出心里是個什麽滋味,我從農村里出來,知道補胎能賺幾個錢。

普通人心疼的錢。很多時候,他們急於知道處理的結果,他們沒有耐心等待官家查明案情,然後開會討論,綜合各方面情況然後拿出一個意見。更何況,在內地,很少會有人定時向受害者公布事情進展。

在等待與各種謬種流傳的小道消息的煎熬中,最容易積聚的是憤懣。這種憤懣往往不指向於吸他們資金的老板廉金枝,而是曾授予其各種光環的政府。

事實證明,這樣的憤懣是很容易被激化的。

一天夜里,我的QQ閃了一下,平時跟我聯系的一個網友發來幾條消息:“出事了”,“XX被抓了”,“怎麽辦?”“我們該怎麽救她?”……我能讀出來她的焦慮和不安。安慰她的情緒後,我立馬撥通了被抓那人家人的電話。

“你咋知道的?昨天被抓去派出所了,說是拘留五天。”透過電波傳過來的聲音低沈而失落。

“為什麽?”我問。

“因為她在網上經常發言,說話太多唄,之前就被警告過一次了!”

此時我不知道該說什麽,該如何安慰這個三十多歲的壯漢。 大概是聽出來我的沈默,他繼續說,“現在我也沒辦法了,抓進去呆幾天也好,最後把我們的錢退回來的時候,我看他們怎麽說!”他略帶憤恨。“我現在要每天送孩子上學,接他放學,做飯,照顧老人。家里也沒錢了,花完也就這樣了!”接著,他催促我掛了電話。

掛斷電話的時候,眼眶里的淚湧出。突然想到,前幾日,跟我交談的幾個山東老鄉,聽說他們去了北京上訪,此時他們已經到了吧!真希望他們一切順利,但這似乎不太可能。

報道發出後,當地政府繼續保持著沈默,不知道,他們對這類事情是否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過,受害者還在苦苦等待一個結果。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錢,不會在乎一個合情合理的說法。比如,為什麽非法集資可以在七年里沒人過問,為什麽政府會把一個一個的光環拋給一個非法集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67

【麻煩大了】崩塌的數字王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046

2015年6月2日,一個有多個姓名的45歲神秘商人在北京被查。他的姓名包括車峰、車風,還有索性用拼音標註的che feng。

這位早年由內地赴港的商人,在香港四季酒店租用了辦公樓層,至於他的真實住所則是中半山的富匯豪庭和譽皇居,一個每平方英尺價格超過4萬港幣,能吸引從馬雲到楊冪夫婦置業的地區。

財新傳媒在新近的報道中稱,“車峰此番被調查的直接動因,是涉及2015年1月落馬的原安全部副部長馬建及北京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郭文貴案”。

3月中下旬,財新傳媒曾就郭文貴的發家歷史以及在盤古大觀和民族證券股權運作中的不正常現象刊發長篇報道,並由此在3月29日引起身在海外的郭氏強硬反擊,其發難時拋出的多個涉及財新創始人所謂隱私的“猛料”更令業界一時嘩然。

吊詭的是,郭文貴邀請對方在5月前公開辯論,財新方面接著以誹謗罪欲起訴包括中資背景的《香港商報》在內的媒體,最終卻戛然而止。直到車峰的出現,方才續上了兩個月前的戲碼。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次,財新在報道中僅言及車峰是“被查”,究竟屬於“協助調查”還是更為嚴厲司法手段實施前的例行公事,並沒有言明。同時,報道中也沒有提及是何方機構帶走了車峰。

但這已足夠讓那些曾與車氏有交集的人士作出判斷了。更重要的是,車峰實際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數字王國6月3日旋即出現暴跌,盤中下挫幅度一度超過60%,而之後兩天該公司股價仍一路勁挫,市值三天內蒸發八成。沈默的資本市場往往以喧囂的方式表達自己真實情緒,它不會說謊。

事實上,是次市盈率曾高達490倍的數字王國股價出現劇烈波動,與之前李河君的漢能薄膜和潘蘇通旗下的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在港股市場上演的過山車行情,有著本質的不同。

表面上看,幾家公司確有幾分雷同,比如都屬於大股東股權集中——李河君在漢能擁有75%股權,潘蘇通和一致行動人在公司的股權達到恐怖的98.6%,而數字王國,雖說車峰只是持有行使價僅為0.04元的47.62億份可換股票據,即使行權,也只占擴股後的23%,但由於該公司兩位重要股東——張曉群(17.13%)和周健(29.81%),當年是以深圳新策投資發展公司名義入駐持有。要知道,2008年6月曾因出售中國平安解禁股權、一天納稅13.041億元名聲大噪的深圳新策,卻是車峰在資本市場輾轉騰挪的主力平臺,並和以“沃和”統一命名的一系列公司構成車氏的左膀右臂。可以得出結論,車峰通過頭馬和幹將對數字王國的實質持有股權接近總額的四分之三甚至更多。

另一個相通點,則是自去年以來,這幾家公司均錄得超過600%的股價升幅,漢能的市值更摸到了400億美元線,而即便股價雪崩式垮塌,作為大股東其實仍有可觀的賬面浮盈,就如同車峰在“失聯”後其實仍能通過數字王國入賬近40億港元。

但是,漢能薄膜和兩家高銀系公司很可能是受到做空機構的青睞,是後者長期潛伏收集籌碼後精心選擇出擊時機的獵物。而數字王國則不同,盡管2013年3月由奧亮集團通過註入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業務借殼而來,且一直頂著大文化產業光鮮的冠冕,不過其畢竟不是阿里影業和萬達院線,股價之所以沖霄直上,更多源於滬港通後港股大行情展開以及大股東老辣的擡高估值技巧。另外,普通做空機構一般不會去逆其龍鱗,只因為車峰其人不同尋常。

車峰的出名,當然不只是因為他在數字王國上的點金聖手,也不僅因為他還是多家在港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並至少控有11家BVI公司,甚至5年和7年前他通過解禁海通證券和中國平安的股票共獲利百億元也只是加大了光環的直徑,更重要的是,車氏並不是一個普通商人。

可以想見,如若不是6月2日事件的曝光,數字王國仍將安之若素享受著美妙時光,直至主事者發現下一個可以賺得盆滿缽滿的殼目標。

現在,車峰的四季酒店圈子正在進行某種切割。“不熟”是充滿想象力的托詞,一眾在資本市場通過搭識這位車公子呼風喚雨的高手需要頗費心思地去拿捏分寸。關鍵是,這位帶頭大哥只涉及馬建和在數字王國上也賺到8000萬元的郭浩雲(郭文貴的香港名字)嗎?

註意!在財新的報道中提到了天津商人劉誌遠——此人整整十年前攪起轟動一時的世紀中天操縱股價案,因行賄原貴州省委書記劉方仁而被處以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有事實表明,幾年後世紀系又在中匯醫藥的重組中重新活躍起來。

有意思的是,上述報道指車峰通過劉誌遠旗下公司獲得了平安和海通巨額股票,但若有細心人士查閱當年的各路資訊會發現,那個大名鼎鼎的深圳新策一度卻被記在劉的名下。從這兩者之間的深遠淵源來看,或許當年由世紀中天重組牽出的重慶國投、西南證券大股東易手以及中關村操縱股價案多起事件都會產生另外一番解讀。

這起事件所引發的連鎖發酵,也許才剛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48

一個傳統媒體人的吶喊:真正崩塌的是無需競爭的天賦權力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30/150109.html

黑馬說:我是一道自媒體平臺的CEO。我的任務是搭建一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協助自媒體人在內容、發行和廣告上實現發展,從而成長為真正的媒體。在經過了長達10多年的傳統媒體生涯之後,我滑身進入註定要埋葬傳統媒體的領域之中。

文 | 資深媒體人  連清川
編輯 | 王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倍覺落寞與感傷,離棄與背叛。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我和以前一個戰壕里的媒體朋友們,爆發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關於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光榮與夢想,傲慢與偏見。
 
不要誤會,以為我的朋友們是老古董,是阻擋新媒體或自媒體新人類艦隊向未來航行的邪惡勢力,也不要以為他們不懂社交媒體,不知道自由與表達權利的公共利益。恰恰相反,他們窮盡一生,恰恰是呼喚一個更加透明、公開和平等的世界的出現。他們的疑問具有不可質疑的正當性:當一群沒有經過嚴格思維訓練、專業訓練和倫理訓練的公民,以媒體的形態向人們發聲的時候,這個世界將走向何處?
 
我覺得這種發問具有前瞻性的原因,恰恰是從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公號的自媒體時代中,缺乏嚴格思維、專業和倫理訓練的公眾聲音,真正地形成了眾聲喧嘩的噪聲時代。人們在龐大的信息之中並非得到了更好的信息服務。實際上,信息服務的提供增加了,信息服務的質量卻下降了。或者說,這是真的嗎?
 
在傳統媒體時代,從黨報到市場化報紙,從時政刊物到時尚刊物,從上星衛視到本地頻道,無一不得遵守基本的從業規範。盡管期間發生了無數起對於新聞和媒體原則的粗暴踐踏事件,但是整個媒體領域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已經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可惜找到共識不久,傳統媒體就發生了斷崖式下滑,新媒體風行,自媒體當道。
 
缺乏了專業的聲音,缺乏了嚴謹思維的聲音,缺乏了歷經管束的信息生產,自編、自采、自寫、自審的自媒體,能夠擔當這個時代的信息提供商嗎?他們有資格嗎?而他們又將如何形塑我們時代的話語圖景?
 
我在傳統媒體任職時,曾有一個永不褪色的粉紅夢想。我一直期望能通過自己所做的報道、所寫的評論,去改變人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我一直堅定地相信,媒體是社會的守衛者,至少是真相的捍衛者,是公共利益的看門狗。興許我是僭越了,也沒有掂量自己的分量。但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我們所捍衛的,永遠是部分的真相;我們所陳述的,永遠是部分的真理。媒體的光榮與夢想最終其實是知識名利場的自我期許,而對於真相和真理的執著,多數又來自於自我的傲慢與偏見。
 
再次提醒,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意圖否認真相與真理、公共利益與自由思維的守護與捍衛。而是:誰?
 
美國20世紀初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溫德爾·霍爾姆斯曾經寫下一段著名的判詞:“檢驗真理的最好標準就是,一種思想能夠通過競爭最終獲得人們的認可,並且這種真理才是人們願望得以安全實現的惟一保障。”這段繞口令的意思是: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其中包括了媒體人和媒體),可以豁免它所認定的真理和真相通過市場競爭來獲得人們認同的權力。而專業訓練這件事情,只不過是在這個競爭中所獲得的競爭優勢而已——它並沒有一種天賦的自然權力給予對真理和真相的終審權。
 
我曾有的那個夢想就是以為擁有了豁免權和終審權,以至於我能夠抱持這樣的信念去教育和啟蒙我的受眾,讓他們相信真相和真理的惟一性。可惜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崛起恰恰憑空搭建起了一個不許特權的市場:您請,這里是競爭。
 
我從來沒有天真地以為真相和真理會真的跟著自媒體從天而降,但是它的確提供了一場自由辯論賽:當眾聲喧嘩沸反盈天的時候,終極投票會使一切水落石出。其實與任何一個時代一樣:時間將讓思維、專業和倫理沈澱,而真正崩塌的,不過是無需競爭的天賦權力。
 
我給我的平臺寫了一句廣告語:每個聲音都有價值(Every Voice Values)。它指的是,每個聲音都有表達的價值、權利的價值和商業的價值。而價值,恰恰是惟有通過競爭才能得以實現。
 
霍爾姆斯在判詞中還說:這是一場試驗,如同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場試驗。的確,還有什麽,比讓每個聲音都可以舒展地表達更加動人的試驗呢?
 
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旅程。我想和你們一起分享,在這場試驗中的顛沛與榮耀,齷齪與純潔,自由和束縛,解放與奴役。夢想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試驗出來的。
\作者介紹:連清川,資深媒體人,曾先後擔任《南方周末》記者、《21世紀經濟報道》編輯、《21世紀環球報道》副主編、IBTimes中文網總編輯等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連清川,編輯王冀,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從估值90億美元到瀕臨崩塌,這只獨角獸用了6個月

石慧 石慧

從估值90億美元到瀕臨崩塌,這只獨角獸用了6個月

這份不平庸的背後暗藏了太多莫測。

文 | 石慧

矽谷的明星獨角獸;估值90億美元;僅次於特斯拉的、改變世界的創業公司;拉里·埃里森撐腰;10大醫療科技創新之一……這是美國血液檢測初創公司Theranos顯赫的“身世”。

33歲的美女;19歲從斯坦福退學,用學費創業;在全球有84項專利;身價45億美元;福布斯財富榜上最年輕女富豪;奧巴馬的座上賓……這是Theranos創始人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abethk Holmes)身上耀眼的標簽。然而,僅僅6個月時間,這些顯要的身世和標簽俱往矣。因為霍爾姆斯和Theranos正面臨著高樓將塌的危險。

2015年10月,《華爾街日報》開始質疑Theranos的血液檢測技術神話。自此,事件不斷發酵。上月中旬,聯邦監管局及證券交易委員會被曝已介入調查。而Theranos在加州的實驗室可能被吊銷醫療行業從業資格,創始人霍爾姆斯或被吊銷公司行政權2年。昨日,Theranos公司總裁兼COO桑尼•巴爾瓦尼(Sunny Balwani)宣布離職並退休。

“女版喬布斯”

霍爾姆斯素有“女版喬布斯”之稱。2004年,19歲的她從斯坦福大學退學,創辦Theranos。11年後她以45億身價成為福布斯財富榜上最年輕的女富豪。

2004年12月,霍爾姆斯成功融資600萬美元。她的血檢核心技術更像一個“奇跡”:傳統血液檢測需采集一管血,而Theranos每次只需在患者指尖采幾滴血,就可做240多種檢驗,檢測結果4小時之內出具,驗血價格還不傳統監測的一半。她自稱,這實現了微型化、無痛、無創。

這被認為不僅是簡單的技術革新,背後更暗藏著巨大商業價值。據估算,如果全面采用該技術,10年內可為美國醫療保險節省980億美元,為醫療補貼節約千余億美元。

326693864440594708

美好故事也支撐起了高估值。2014年,Theranos估值高達90億美金。翌年,它還被《北大西洋月刊》評為僅次於特斯拉的“改變世界的創業公司”。

此外,憑借“年輕女CEO”的標簽、對公眾需求的精準把握,霍爾姆斯在矽谷脫穎而出,其中家族關系和善於講故事是她的兩大法寶。霍爾姆斯的父親曾為政府機關工作,先後供職於國際開發署和國務院等部門,其母親則在國會工作十幾年。

期間,霍爾姆斯不斷給公眾吃“定心丸”,宣稱有600萬人進行了測試,有140項檢查低於10美元,有超過3萬人的評測,獲得了4.8星(滿分5星)的好評,她還自稱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要知道,FDA是全世界最為嚴格的醫藥標準。

霍爾姆斯還拉來名人和名企背書。一方面,霍爾姆斯聲稱將與輝瑞和葛蘭素史克這樣的大型藥企合作,而這些制藥企業則利用他們的檢測技術對新藥開展臨床試驗。不過至於合作的詳細內容,霍爾姆斯三緘其口。同時,Theranos與擁有7000家門店的藥店連鎖銷售機構Walgreens建立合作,並在樣板店配置真皮沙發,輕松音樂和小巧的取血裝置,宣傳效果十足。

488618719404565415

此外,霍爾姆斯還拉來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和導師,組建了包括兩位前美國國務卿在內的董事會。不過,董事會里幾乎沒有醫療行業的專業人士。

然而,這並沒有阻擋投資人的熱情。畢竟,估值高達760億美元的血檢行業實在太誘人,如果Theranos的技術可行,它將侵吞這個龐大市場。故事至此,一切都還是美女CEO成功創業,造福人類的故事。

大樓倒塌

然而,危機卻悄然發生了。2015年10月,《華爾街日報》接連曝出Theranos公司醜聞。Theranos很少將血液檢測細節公諸於眾。霍爾姆斯有自己的解釋:技術的保密。

《華爾街日報》卻質疑Theranos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因為診斷實驗室都用西門子等廠商的設備完成血液檢測。而在進入市場銷售之前,這些設備必須通過FDA的審批。但是,Theranos卻自造檢測設備,只要他們不銷售這些設備,就繞開了FDA的審批。其數千人的團隊被指在毫無研究進展的情況下運行了10年,“通過大量摻雜傳統設備檢測結果來維持高準確度”。

報道還稱,Theranos誇大其詞,其所使用的大部分血液檢測都是用非Theranos的設備運行,240項檢測中僅有1項應用了自己的技術。

278875557579584150

2016年1月,美國聯邦醫保與聯邦醫助服務中心(CMS)表示,Theranos實驗室在操作過程和測試結果里都存在大量缺陷,“直接危害患者安全”。3個月後,聯邦監管局及證券交易委員會也介入調查。隨之,Theranos此前所謂的合作夥伴也紛紛撇清關系。

事實上,Theranos首席科學家吉本斯(Ian Gibbons)生前確實曾在23名誌願者身上試驗了這種新技術。然而,Fox Business報道稱,沒有一例是靠譜的。據報道,這名科學家在自殺之前,口中不斷重複“沒有一個是有效的”。吉本斯的遺孀雖知道這一消息,卻被威脅不得與媒體聯系。

Theranos也並沒有因為媒體的揭露而認錯。他們一方面阻攔采訪,宣稱報道都是“誤導和誹謗”,“信息源都來自有過節的前員工以及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在自家網站發表長篇大論,駁斥媒體報道。不過,Theranos並沒有針對質疑公布詳細的數據,只是堅稱公司內部研發流程應完全保密。

警惕獨角獸

Theranos多年來穩居“獨角獸”公司前十名,與Uber、Airbnb、Dropbox等公司同在獨角獸俱樂部。但眼下的情況更適合用“獨角獸泡沫”來形容。

去年10月,外媒分析稱全球60家獨角獸公司估值4860億美元,但全部利潤加在一起卻是零。無疑,Theranos事件使本來已漸冷的資本市場雪上加霜。

此外,創業公司的技術、財務等信息公開規範也值得反思。積極的投資人會與公司保持相對頻繁的交流,參與公司決策,嘗試對其產生影響。Theranos一直在粉飾數據,將沒有實質性合作的大公司充作商業夥伴,以制造通過FDA認證的錯覺。而在虛誇的宣傳之下,Theranos的研究十多年來毫無推進。

當然,也有醫學界人士為Theranos辯護,他們認為其方向是正確的,只是需要更多時間修正,提升技術準確性。不過Theranos卻是一邊利用傳統設備進行血檢,不研發新的診斷儀器;一邊向外界炒作已經研發出新技術並通過測評。

“我可能註定不會平庸。” 霍爾姆斯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她在7歲時設計過時光機器,9歲時讀完了《白鯨》,之後又讀了海量書籍,“在我的成長中沒有人告訴我什麽事不能做,這可能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只是,這份不平庸的背後暗藏了太多莫測。

時間線

2004年,霍爾姆斯創辦Theranos。

2013年9月,Theranos與藥店連鎖銷售機構Walgreens合作,在其店內向公眾開放檢測,Walgreens擁有7000家門店。

2014年,Theranos估值達90億美元。

2015年7月,Theranos稱已獲得FDA批文。

2015年10月,《華爾街日報》接連發文,爆出該公司大部分血液檢測都未用Edsion設備,在240項檢測中僅有1項使用自己的技術。

2015年10月,FDA發布報告,指出Theranos在多次檢查中出現的問題,並要求該公司停止使用Edsion設備。

2016年1月,CMS表示,Theranos的操作過程和測試結果都存在大量缺陷。

2016年3月,CMS向Theranos公司發出40多頁信函,提出六項懲罰提議,包括吊銷加州實驗室執照。若該公司收到信函後10天內不能作出有效回複,或回複不能讓監管部門滿意,懲罰提議將執行。

2016年4月,《華爾街日報》稱聯邦監管局及證券交易委員會已介入調查。

精彩評論

@Foxbusiness:霍爾姆斯就像個演員,在大眾面前無所顧忌地表演,甚少有人知道背後的真相。

@騰訊財經:喬布斯曾留給世人一句眾所周知的“保持饑餓,保持愚蠢”,除此之外,還有一句“記住你即將死去”,這句話似乎能代表不少10億美元創企的處境。這是一個獨角獸橫行的年代,也是獨角獸批量死亡的年代。

@金融時報:爭相湧入私募市場、以便找機會入股優步、Airbnb和Snapchat之類企業的投資人,在近幾周已變得更加厭惡風險,尤其是在血液檢測初創企業Theranos的說法的可信性引發質疑之後。

@大裕集團誌峰:難以置信,這曾經是激勵我們研究生物健康科技的超級雞湯案例啊!

@擼小鳳的弟弟擼小樣:美版e租寶啊……

@戈壁王先生:學霸們如果要毀滅世界,那效率也是很高的。。

@Vita_Bella:一幫政客捧起來的公司。

@秦漢日月明:昨天的科技女富婆,正能量!今天的大忽悠,大騙子!

學霸 估值 崩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830

快手和殺馬特的未來中 有互聯網鄙視鏈的崩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41.shtml

快手和殺馬特的未來中 有互聯網鄙視鏈的崩塌!
二說 二說

快手和殺馬特的未來中 有互聯網鄙視鏈的崩塌!

恁心而論,互聯網鄙視鏈的兩端都有了自己的舞臺,不能彼此欣賞,就相忘於江湖吧!

來源 |二說(ID:chongershuo)

作者 |  蟲二

曾經的互聯網文化圈,有著完整清晰的鄙視鏈。

電視劇

英美劇>日劇>韓劇>港劇>臺劇>內地劇>泰劇

電影

歐美文藝內涵煽情片>日韓臺小清新片>老港片>商業大片>內地片

音樂

英美搖滾>歐美流行>國內地下先鋒音樂>日韓港臺流行>內地網絡歌曲

動漫

歐美動漫>日漫>內地動漫>港臺動漫

遊戲

星際>魔獸>Dota>lol>王者榮耀;

BBS

豆瓣>天涯>貓撲>貼吧

…………

鄙視鏈就是食物鏈,互聯網的信息平權並沒有消除認知差異帶來的群體隔閡,相反每個人的不安全感都加劇了,大家不自覺的站隊,尋找歸屬感,表現出來就是“我高雅,你低俗;我主流,你邊緣”的互懟。

這種大V壟斷、文青主導的互聯網話語權體系,一直持續到快手的模糊身影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外的遙遠天際。

人們甚至還搞不清快手的產品形態,底層群體的情緒化表達就如火山般爆發了,流量推手的作用不在於民間文化的原生複刻,而是讓普羅大眾為自己的品位發聲。

這一切的背後是內容分發和推薦機制的革命,在低成本、低門檻、實時互動的傳播平臺上,KOL和普羅大眾涇渭分明的壁壘歷史性的被消滅了。這就像十七世紀的歐洲,消滅騎士文化的不是塞萬提斯,而是前膛槍的普及,它有效抹平了訓練有素的騎士與毫無經驗平民之間的差別,就像一位貴族哀嘆的:最卑賤的手可以奪走最高貴的生命。

原本不同次元中相安無事的群體,第一次有了無法回避的現實交集,互聯網鄙視鏈每個領域的小眾優越都受到流量文化的強烈沖擊。

網易雲音樂上,陣營化已經非常明顯。

流行音樂中周傑倫《晴天》有150多萬評論,相比之下,《See You Again》的12萬評還要靠速7的人氣,阿呆的冠單《Hello》7.8萬評,火星哥複古曲風的《Uptown Funk》7.4萬,抗韓英雄魔力紅的《Sugar》5.4萬,黴黴的《I Don’t Wanna Live Forever》4.2萬,老鷹多年洗腦的《Hotel California》3萬,天王MJ在美偶、英達、中國好聲音上不斷被翻版的《You Are Not Alone》2.3萬。

民謠陣營,單是趙雷30萬評的《成都》就足以驚世駭俗了,有諾獎加持的鮑勃·迪倫最熱單曲也不過1萬評。

幸好搖滾領域,Beyond、黑豹、唐朝、零點之後人才雕零,漸趨式微了,否則槍花、皇後、邦喬維、林肯公園這些老炮也得低頭。

最慘的是嚴肅音樂,入門作品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23號》只有可憐的1500多條評論。

別忘了MC天佑都是萬評戶哦。

1

趙雷爆紅是民謠音樂上位的最好佐證

傳統互聯網的品位和審美是一種基於文化威權的單向傳播,鄙視鏈背後是年齡、閱歷、視野、知識儲備等構成的信息代差,在社交媒體興盛,傳播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其對時尚潮流的掌控力正被流量削弱。相反,草根文化所欣賞和擅長的隨意化、情緒化、吐槽化表達成為主流,助長了魔性、鬼畜式內容的登堂入室。

誰也說不清這究竟是流行文化的正常叠代還是欣賞情趣的逆淘汰。

豆瓣的冷門高分文藝片榜單一向是互聯網裝X指南,如今也受到印度、波蘭、智利、土耳其神片的輪番暴擊,韓劇之後,原本在鄙視鏈末端的泰劇神速霸屏,十幾年前《安娜與國王》里,周潤發七分褲的暹羅國王扮相還被吐槽,如今日漫主戰場的B站熱播劇前10名已有7個是泰劇,泰粉群體初步形成,新劇《一年生》的應援會已然一票難求。

2222

《一年生》今年1月的上海見面會

流量本身也是一種威懾,在知乎這樣的知識分享平臺上,“快手為什麽惹人嫌”的論戰雖然空前激烈,批評者最多也只是感嘆6.74億農村群體精神世界的荒蕪,卻再不敢表達任何形式的文化或道德優越,多數人不得不接受快手的官方說法,尊重“追求最美好事物”的年輕人,這在豆瓣們的小清新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老派文青那種不願被別人目光所左右、以平庸為恥的光榮孤立和精神勝利法已被洶湧的流量洪水擊得粉碎。

小眾品位鄙視鏈的崩塌中,還有顏值的逆襲。

東亞審美中“顏即正義”的基因有嚴肅的文化傳承。曹操某次接見匈奴使者,深恐相貌不夠威嚴,就找了個替身,自己在旁持刀侍立,後來有人問匈奴使者:魏王何許人也?使者答道:魏王“雅望非常”,然捉刀者方為真英雄。

相比“主要看氣質”的匈奴使者,娘化的審美也在那時逐漸萌芽。三國時的何晏,膚色白膩,“貌如婦人”,是公認的帥哥,魏明帝曹睿疑心他是卸妝死,就安排了一個惡搞,盛夏時節招待他吃熱湯面,沒想到男神吃的大汗淋漓,面色卻愈發皎白光潔,魏明帝這才服氣。

今天網紅臉的普及說明人類已經進化到不能容忍第二眼美女的階段,大眼、高鼻、尖下巴配上萬能的45度視角,顏值就這麽不加思考的標準化了。

令人痛心的反面例子是美隊。

綽號“桃總”的Chris Evans常以獼猴桃(大胡子)的形象示人,最喜歡的也是《雪國列車》那種滿臉滄桑的苦情角色,終日所想就是如何擺脫超級英雄的光環,這倒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真懂互聯網時代的粉絲經濟學。

因為只消到B站逛一下,就知道雪白粉嫩的CE多受歡迎,每有水蜜桃的視頻出現,彈幕里就少女心泛濫,甚至10年前的老片《保姆日記》都被刷爆。

3

CE坐客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為什麽非要拼才華?

顏控表面上是視頻主導互聯網內容傳播的產物,但實際上就是新晉網紅叫板知識大V的一種手段,必展到頂峰,就是彈幕里有人“義正辭嚴”的質問:羅振宇、高曉松這種肥胖的中年男人是怎麽火起來的?

然而,快手式殺馬特文化和直播網紅顏控審美的崛起,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中國流行文化圈層的割裂。

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流量不動聲色、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展示威力,但這究竟是矯枉必先過正的大浪淘沙,還是庸眾審美時代的到來?

1、傳統互聯網信息傳遞鏈的斷裂。

從天涯到豆瓣,從知乎到簡書,從微博到微信公號,傳統互聯網就是各路牛人進行單向信息傳遞的載體,所謂互動更多是膜拜,但算法主導的流量時代誘發了用戶需求的劇變,內容傳播的門檻前所未有的降低,以往的受眾則被推上前臺。

這帶來兩個根本性變化:

首先,信息質量不再是傳播的唯一驅動力,爆紅不再需要知識儲備的背書,雖然豆瓣劇評里仍然充斥著文青式的長篇大論,知乎大V仍然在討論“如何評價XXX”,但在與跟貼和彈幕的毒舌式嘴炮面前已經力不從心;

其次,技術進化使得有時代感的不再是內容本身,而是承載內容的介質,因為人們獲取信息和支配碎片化時間的方式都變了。

2、粉絲養成和爆款制造。

互聯網鄙視鏈的崩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通過輸出知識和觀點緩慢聚粉的時代過去了,那時的大V或多或少都有鮮明的個人烙印,不肯屈從和迎合,而草根文化的粉絲養成和爆款制造就要高效得多。

比如泰劇接棒韓劇的爆紅。

十多年前的泰劇《鳳凰血》就以豪門恩怨式故事在中國火了一把,但那時泰劇的整體質感和泰星顏值與中國主流審美尚有距離,所以撐場的仍是冬蔭功式功夫片和腦洞鬼片。

但泰劇本土化韓國IP的精髓後,改用邊播邊拍、緊跟市場的制作方式,加上高投入的精品戰略,很快就打造出相同顏值、不同氣質的泰範兒。

在故事設置和人物塑造上,泰劇精明的完成了英美日韓腐劇的BL向轉化,不再挑戰“高度對人民負責”的廣電部門,又最大限度的取悅了粉絲。

有22萬會員的百度“泰劇”吧里,已經有2000多萬貼子,說明活躍度正以不成比例的幾何級數暴增,粉絲養成階段已經提前完成。

在草根流行文化的崛起中,快手和B站取代了豆瓣等老一輩的互聯網文化風向標,越來越具備獨立制造爆款的能力。以B站最火泰劇《魔幻天使》為例,280多萬的播放量,在豆瓣上只有1600多人打分,總共800多條短評。另一部翻拍韓劇的泰劇《宮》,在騰訊視頻有4億播放量,豆瓣只有620人打分,200多條短評。

如今的豆瓣仍然可以給《岡仁波齊》、《摔跤吧,爸爸》之類的暖心神作背書,仍然可以給諾蘭的燒腦大片助陣,小組中依舊藏龍臥虎,但嚴格來說,它所能代表、所能反映的那個時代和那些人,都在逝去。

如果說互聯網鄙視鏈的兩端,過去曾經有過羨慕和輕慢,膜拜與嘲笑的話,如今不管在精神還是氣質上都形同陌路了。

3、流量對內容消費的反編譯

7月6日,中國最重要報紙的官微發表了一篇名為《新聞莫被算法“綁架”》的文章,標靶雖然瞄準的是某款算法至上的新聞APP,但其中對低俗內容泛濫的擔憂不失為算法時代最具技術範兒的反詰。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正將平臺上的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串連起來,比過去更緊密,更精準也更高效,這讓很多人擔心會助長亞文化的盛行,但在無法幹預的用戶需求面前,媒體所能做的也只是呼籲平臺和內容生產者不要像過去的小販,明知對方是擼多了的宅男,卻仍然送去無碼的A片。

然而反向的設論也成立,平臺又有什麽資格站在道德制高點替用戶選擇內容呢?這就像豆瓣文青雖然痛心疾首,也不能把《鄉村愛情故事》的觀眾送去欣賞《2001太空漫遊》一樣,更不能把陶醉在刀劍山河、逆天改命中的喊麥歌迷送去品味平克·弗洛伊德。

王小波說過,智商低的人道德優越感才特別強烈,快手和殺馬特們沒必要擔心汙名化,只是不要被貼上標簽之後,還用平臺的流量加以放大和固化,錯過了自我凈化和內容叠代的時機。

恁心而論,互聯網鄙視鏈的兩端都有了自己的舞臺,不能彼此欣賞,就相忘於江湖吧!

快手 直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8

樂視帝國崩塌記:賈躍亭家族至少撤資100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4/164278.shtml

樂視帝國崩塌記:賈躍亭家族至少撤資100億
騰訊科技 騰訊科技

樂視帝國崩塌記:賈躍亭家族至少撤資100億

賈躍亭的信守與撤離。

來源 | 騰訊科技(ID:qqtech)

作者 | 儒超 郭曉峰 蔔祥 康曉

關於樂視和賈躍亭的稿子,最近多的如過江之鯽。但創業家&i黑馬今天還是要給你推薦這篇來自騰訊科技的文章,該文較為全面的還原了樂視生態帝國危機爆發過程。

2016年春節剛過,樂視體育CEO雷振劍就慌不叠地坐在談判桌前。

他已經失敗了一百多次。在此次B輪資金籌措中,雷振劍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難,20億的融資計劃被主流投資機構悉數拒絕,啟動數月,幾無進展。此時距A+輪融資已過去半年,版權市場瘋狂掃貨背後,是樂視體育高度緊張的資金鏈,一旦B輪失敗,原先在A/A+輪向投資人講述的版權故事將無以為繼。

雷振劍無奈,又去敲響了賈躍亭辦公室的大門。然而,賈躍亭很快將他勸了出去,告訴他不必太擔心。

很快,建銀國際的投資offer,出現在了雷振劍案頭。依靠這份及時雨般的文件,雷振劍迅速拿下了海航、中泰證券等數家機構,融資金額也水漲船高,一路飆升至80億——這是原先金額的四倍。

這次,樂視體育真的火了。“當時追逐他們的機構很多,雷總告訴我們要細談就得先把錢打過來。”一家參與過詢價的機構負責人告訴騰訊科技。尤具代表性的是中澤文化,這家成立不足兩年的機構接觸沒幾次,就急忙在一月內將10億元資金打進樂視體育賬戶。

那是樂視體育最風光的時刻。去年4月12日,樂視體育完成B輪融資,由海航領投,中澤文化、體奧動力等20多家機構及孫紅雷、劉濤、陳坤等10余位明星投資者跟投,共融得資金80億元,公司估值達到215億元。

然而,”雪中送炭“的建銀國際,卻從這份投資者名單中悄然消失。

詭異的事情才剛剛開始。由於B輪的瘋狂追逐,令多家機構在簽約時有所懈怠,本應在4月更新的工商系統股東名單,被樂視體育拖延到當年11月24日。這時,眾多幾乎未曾行使股東權益的股東們才發現,樂視體育公司賬上的融資,早已不翼而飛。

消失的數十億資金,只是拉開了“樂視危機”大局的帷幕一角。2016年11月6日賈躍亭的一封公開信,讓樂視資金危機見諸於世,一時間,樂視體育、樂視手機、易到、樂視網等一系列樂視系公司悉數被卷入漩渦。

16

波及的利益方名單也在不斷增加。從最開始手持150億救盤的融創中國,到之後的韜蘊資本、鑫根資本等,眾多利益方主動或被動的加入了這場“拯救樂視大戲”。

7月21日,孫宏斌成為上市公司樂視網的董事長,意味著這家公司未來還有企穩的機會;賈躍亭主攻的的樂視汽車也有可能真的成功;但是,賈躍亭最為津津樂道的樂視生態已經失敗。

從聲勢浩大、高歌猛進、資本追捧,到危機四伏、業務瓦解,賈躍亭一手打造的樂視生態體系,在短短三年時間里便從高峰走到落幕。

樂視生態的失敗和瓦解,表面來看是賈躍亭擴張過快、資金鏈斷裂危機所導致,深層次原因,則是其精心設計的一套商業模式難以維系,被迫撤退引發的連鎖反應。

賈躍亭手中依然握有籌碼,過去一年,他已做好全身而退的準備,而面對未來可能會輸掉一切的風險,賈躍亭是徹底放手還是"all in"孤註一擲拯救樂視?再次延期回國的他,正面臨其人生最艱難的一次抉擇。 ”

樂視模式的風光與失靈

一直以來,樂視生態的難解之處,在於其眼花繚亂的資金騰挪術。這不僅限於上市公司樂視網與非上市體系之間的關聯交易,資本之間相互提攜造就的交易也存乎其中。

最終,上市體系、非上市體系、外部融資三方,共同織就了一張大網,在前期將樂視推上了神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國正告訴騰訊科技,拋開賈躍亭“樂視生態“概念的包裝部分,放言樂視全局,樂視生態模式包含三個核心組成部分:

1、低價甚至賠錢賣電視、手機等硬件產品,使得產品銷售迅速走量,做大收入規模;

2、內容收入補貼硬件虧損,基於硬件和平臺的會員付費增值模式;

3、新的生態業務通過資本運作孵化完畢,裝入上市公司體系,把虧損通過關聯交易做到非上市體系,推動樂視網業績和股價的飆升;基於此進行定增等方式融資,循環投入到業務發展,並通過業務協同帶來整體利潤上升,最終實現樂視生態模式的閉環。

最明顯的案例是花兒影視的並購案、超級電視業務的孵化成功,推動樂視網股價一度持續上漲,給予了賈躍亭極大的信心。樂視影業、樂視體育,似乎也朝著既定的方向一步步發展。

從最初資本運作的手法來看,樂視影業和樂視體育便幾乎如出一轍。本文開頭所提“建銀國際”的迷局,在樂視生態的發展歷史中,有另一個更為完整的版本。

2011年12月,樂視影業成立,發起人認購價為每股1元,實際出資1500萬元。這時樂視影業尚未成為資本圈的寵兒,成立近兩年間沒有任何融資。到了2014年11月,樂視影業估值躥升至48.39億元,每股價值攀升至40.37元。此後,樂視影業股權“一轉八”,風投與明星爭相進入。到2015年9月,樂視影業的估值已經高達69.75億元。

22.webp

樂視影業融資歷程

這是一個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回顧這一融資歷程,最關鍵的節點在於2013年8月的樂視影業首輪融資,風投以27倍市盈率進入,將樂視影業的每股價值提到了27元。此後,經由這筆高價拉升,樂視影業向名人群體的低價出售,也有了足夠誘惑;搞定名人的背書,後續機構的追逐也順理成章。

而整個融資案的“關鍵先生”,2013年8月進行註資的那家風投,正是曾參與樂視網上市等後續多個資本運作的“親密戰友”紅土創投。這與“建銀國際”在樂視體育整個融資案的作用相似:巧合地出現在關鍵時刻,進而引發資本哄搶,做高估值。

當然,充足的資金支持,也客觀推動了樂視在業務層面的快速擴張和布局,樂視影業、超級電視、樂視體育等在產品和業務層面都曾有不錯的發展。“先上市,後做業務”,樂視網多年前曾獲得類似評價,樂視體育等業務的發展軌跡與上市公司如出一轍。

如果接下來一切按照賈躍亭設想的發展,所謂的樂視生態帝國似乎已指日可待。

但一個突然出現的監管層變化使得樂視生態模式最重要的第三環被阻斷。賈躍亭逐漸意識到,自己精心設計的這套商業模式正變得難以維系。

這個變化是,證監會前高官李量、張育軍、姚剛等人相繼被查,2016年開始證監會對於樂視網等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的監管也變得格外嚴厲。

具體表現是,樂視影業註入樂視網上市公司的並購案失敗,此後一再擱淺。

2015年12月5日,樂視網宣布停牌,稱擬通過發行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購買樂視影業的控股權;半年後的2016年6月2日,樂視網複牌,稱擬收購樂視影業100%股權,作價98億元,同時擬向不超過五名特定對象定增配套募資不超過50億元。

不過,樂視影業並購案5月12日便曾遭遇深交所問詢,樂視網雖然6月2日回複了問詢,但在此後的5個月時間里一直未進入股東大會投票階段,這被認為是樂視網預期交易方案很難通過證監會審核,需要進一步調整。

在距離預案出爐半年後的2016年11月7日晚,樂視網最終對外宣布樂視影業註入失敗。該並購案一路跳票,直至如今,仍未完成。

而樂視影業的命運,與此前樂視網在證監會獲得的“特殊”待遇有著天壤之別。

時間回到2013年10月,樂視網收購花兒影視的增發案一度引發巨大爭議,被質疑其配套募集資金的數額是否觸及政策紅線,即不超過交易總額的25%。

根據當時的樂視網公告,樂視網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花兒影視100%的股權,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樂視新媒體 99.5%的股權,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本次交易總金額15.98億元的 25%。

但這筆操作卻經不起推敲。事實上,這家幫助樂視網提升可募集資金上限的“樂視新媒體”,是一個月前,也就是2013年9月剛成立的空殼公司,與樂視網因花兒影視註入進行的停牌幾乎同時。因為沒實體業務,成立時間又如此蹊蹺,有分析稱樂視新媒體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被樂視網收購,從而提升樂視網的配套募集資金上限。

這一操作對於專業人士並不難看出,更何況是證監會。然而,2013年12月,正是這個“問題議案”,獲得了證監會並購重組委通過。2014年3月,樂視網正式完成花兒影視的註入。

轉折點很快到來

2014年12月1日,當時很少人留意,證監會官網公布了原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被查的消息,而根據2016年11月央視新聞的報道,此次李量被查,是因為2000年至2013年收受包括樂視網在內的九家公司共計折合人民幣693萬元,為上述公司的上市和並購等資本操作提供幫助。

“現在來看,自2014年底李量被查後,證監會對樂視網的議案可能就有了格外照顧。”曾在樂視系公司經手財務的華欣(化名)向騰訊科技表示。

樂視影業多次嘗試註入上市公司失敗,讓我們發現,證監會已經不是之前的那個證監會了。”華欣如此感慨。

00

樂視影業的並購案失敗並非個例,該時期,國內資本市場影視業並購的大環境也發生了巨變。暴風集團、唐德影視、萬達院線等拋出的收購相關影視公司的交易預案都紛紛失敗,高估值、明星炒作等現象被證監會頻頻挑戰。

資產註入、定增等這一系列圍繞樂視網的資本操作連續受阻,使得賈躍亭的“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三步無法成型,並導致樂視生態體系隱藏的一系列風險和危機被放大

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國正看來,單純從賈躍亭設計的樂視生態模式本身來看,頗為聰明,只要“三步走”戰略能不斷順利進行下去,樂視體系完全可以兼顧業務增長與市值攀升。然後,賈躍亭再通過減持、質押、增發等手段,可借助樂視網這一重要的融資杠桿,獲取更多資金。

“子業務即便虧損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對於會計出身的賈躍亭而言,依托樂視控股,通過各種財務手段在並不違法的前提下把上市公司業務做到贏利並非難事。”唐國正告訴騰訊科技。

樂視的真正挑戰在於觸碰了證監會的監管紅線。而當其模式最後一環受阻,便迅速導致一系列危機的連鎖反應。

首先,樂視生態的負債危機被迅速放大。眾所周知,樂視缺乏穩定的利潤現金流來源,在電視、手機、體育、汽車等領域的大投入都面臨較大虧損,而如果無法兌現上市承諾,建立資本退出通道,也難以再獲得持續的外部融資支持,最後,賈躍亭將面臨持續擴大的虧損和資金缺口。36氪此前曾報道,樂視生態整體的負債總額超過300億,但該數據遭到樂視官方否認。

其次,樂視網的股價和估值遭遇嚴重沖擊。從2014年到2016年,國內A股市場正好經歷了從狂熱到低谷的轉折,尤其在樂視網從2015年12月7日停牌後將近6個月的時間里,上證綜指跌幅達到18.02%,同期創業板跌幅也達到18.58%。樂視網2016年6月3日複牌時,股價最高點為60.98元,截至11月8日收盤時,股價報38.99元,跌幅超過34%。

市場風雲突變,樂視影業註入失敗,導致樂視網在資本市場的原有的高成長預期破滅,股價不斷下跌,並放大了賈躍亭股權高質押的風險,打亂了樂視網定增的計劃。而一度有望為虧損創業公司提供融資通道的戰略新興板擱淺,也阻斷了樂視生態業務尋求上市的另一種可能。

同時,伴隨業務擴張,樂視在營銷、廣告、薪酬、運營等各領域成本的激增,也加重了賈躍亭面臨的資金危機

去年九月開始,樂視體育、樂視手機相繼傳出欠款、拖欠工資、裁員等消息;11月6日,賈躍亭接受騰訊科技獨家專訪,首次公開承認樂視擴張過快導致資金緊張,要“停車檢修”。

撤退征兆:賈躍亭資金大挪移

作為樂視帝國掌舵者,賈躍亭在樂視影業的漫長註入過程中顯然早已預見危機。

“此次樂視危機大爆發背後,其實是賈躍亭的戰略性撤退。”唐國正向騰訊科技分析。

種種跡象顯示,2016年6月開始,賈躍亭已經開始為自己謀劃退路

賈躍亭最直接的動作是回籠樂視體育、樂視手機等子業務資金。

彼時,當B輪融資的資金陸續到賬,樂視體育的聲勢依舊在最高點,內部也士氣高漲,版權持續入袋,負責版權采購的副總裁於航甚至在高管會上公開宣稱,“CEO給我的任務,就是讓我買,買到業內第一名”。

但因為不是全款現金支付,體育賬上真有多少錢,似乎並沒有太多人關心。直到雷振劍要求財務向樂視控股申請工資發放,一些樂視體育高層才發現,公司已經沒錢了。

在今年1月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中,融創中國CEO孫宏斌確認,“80億中有30億被用到了其他地方,要是還回去體育就不缺錢了”。

但曾在樂視體育任職的某位高管汪鑫(化名)向騰訊科技聲稱,這筆資金挪用遠不止30億,否則,也不至於連基本工資都無法支付,“體育的主要支出都是大筆的整錢買版權,零碎的錢很少,但我們B輪融資後體育有花大筆資金購買版權嗎?”

如果不是大額挪用,很難解釋如此短的時間內,樂視體育迅速從行業公認的“土豪”,變成負債累累。袁丹也向騰訊科技確認,從去年9月底開始,以往花錢最大方的版權、市場部門都開始大幅縮減開支。

幾乎與此同時,樂視手機的資金也出現了驟然虧空。騰訊科技從供應鏈渠道獨家獲悉,僅硬件材料等相關渠道,樂視手機業務的總欠款當時保守估計達到50億元左右,涉及整機ODM廠商及指紋、攝像頭等多個元器件的模組廠商。此前據《財經》報道,樂視手機整體資金缺口在60-80億左右。

這筆欠款在騰訊科技接觸的手機行業人士眼中,同樣不可理解。“手機本是一個模式成熟的現金流生意,只要能把手機賣出去收回錢,就能運轉下去”。

不僅如此,樂視手機本身也完成了5.3億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的首輪融資,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動用賣出硬件回流的銷售款,僅憑樂視手機自身的虧損規模,絕不可能欠款50億元以上。

即便是爭議不斷的易到,樂視去年11月也從其身上收回13億元借款。

這仍不是終點,類似的資金回流還發生在樂視網身上

早在2015年5月,樂視網稱賈躍亭擬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約8%,減持目的是“為了緩解公司資金壓力”;6月,賈躍亭減持套現約25億元。當年10月,賈躍亭再向鑫根基金轉讓樂視網1億股,協議轉讓金額32億元。

這兩筆共計57億的資金,賈躍亭承諾全部借給樂視網作為營運資金,免收利息;樂視網歸還資金後在6個月內全部用於增持樂視網,減持與增持金額的差額將無償贈予上市公司。而在2015年6月,賈躍亭也確實借出了第一筆款項,協議稱金額不少於25億元。

然而,根據樂視網2016年年報,截至2016年12月31日,賈躍亭及其姐姐賈躍芳不僅沒有簽訂與樂視網第二期借款協議,反倒在第四季度樂視最為艱難的時刻,收回了約30億元借款。

23.webp

此時,賈氏姐弟在樂視網的借款總額,已經從2015年底時的近35億元,大幅縮減到2016年底的不到4.5億元。而原先承諾的半年內增持,至今仍無聲音。

如若再加上今年1月13日融創中國150億入股樂視時落入賈躍亭個人賬戶的資金,這個數字將更為龐大。據了解,當時融創共計支出150.41億元,其中,轉讓自賈躍亭個人的股份為1.71億股,按照彼時樂視網停牌前35.8元的股價,這部分股份價值約61億元。

這意味著,僅從去年四季度之後,賈氏家族從樂視網就至少撤出了100億元左右真金白銀

此外,目前賈躍亭仍持有樂視網5.12億股,這部分股權有99%均被質押,以行業慣例估測,假設其質押價格均價為45元、質押率為45%,其通過質押獲得的資金金額也極可能達到100億元左右。

總計約300億元----這是賈躍亭個人能直接掌握調動資金的保守數字。

過去半年,樂視汽車尤其FF的投入,是賈躍亭依然保持高投入的領域,據稱累計投資超百億元,但賈躍亭個人投資資金尚無法確認,此前,樂視汽車已完成10.8億美元首輪融資,據騰訊科技此前獲得的資料顯示,該筆融資主要被用於FF的研發。

賈躍亭目前手中究竟還持有多少現金和資產?外界無法得到準確的數字,但種種信息顯示,這個數字仍然極為可觀。

真正的疑問在於,賈躍亭會拼下其所有身家“all in ”拯救樂視嗎?

帝國幻夢

三年前,賈躍亭曾有過一次拯救樂視的經歷,那時,all in 是他唯一能做出的選擇。

身陷政治傳聞長期滯留美國、股價大幅下滑、股權質押危機爆發、品牌搖搖欲墜,若樂視崩盤,2014年的賈躍亭將一無所有。

從當年十月賈躍亭接受騰訊科技專訪否認自己是紅頂商人、然後轉道香港回國,到樂視手機、汽車、體育等樂視生態業務的迅速推進,賈躍亭在2015年神奇的上演了大逆轉。

經歷過如此大挫折還能再次崛起,令很多外界人士對賈躍亭的評價大為改觀。賈躍亭也開始出現在國內一些高端行業會議的演講臺,風頭一時無倆。

作為從山西小縣城走出的草根出身的創業家,賈躍亭一路走來最不缺乏的就是爭議。前瞻、精明、果斷,遊走在政商關系敏感地帶,賈躍亭的成長和命運,是小人物逆襲的傳奇故事,也濃縮著中國近二十年時代變化的鮮明色彩,經濟轉型、下海創業、產業變革、政商關系、資本騰挪術,都可以在賈躍亭的發跡史中找到參照。

如果說2014年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之前,賈躍亭敏銳抓住了時代跳動的脈搏,扮演著一個不甘平庸的精明商人的角色;那麽在經歷挫折和人生最低谷之後,理想主義和使命感真正開始在其心中萌芽,特立獨行、挑戰世俗、命運的抗爭,在此後樂視的擴張歷程以及賈躍亭的很多公開言論中都有所流露。

“怎麽大風越狠、我心越蕩”,2015年公司年會上賈躍亭演唱的《野子》這首歌,是他過去一年最想傳達外界的宣言。

就在2014年陷入低谷的時間里,樂視反而招攬進了很多手機、汽車、體育行業人才,除了樂視生態的想像空間、利益層面的許諾,賈躍亭展現出的理想特質,也是打動這些外部高管人才加盟的重要原因。

樂視生態戰略的清晰、理想主義的萌發、公司狀況的全面好轉,結果如外界所見,賈躍亭一手主導了2014-2016年上半年期間樂視近乎賭博式的擴張。

從去年6月,到去年11月危機公開,約略五個月的延遲,則是樂視生態帝國最後的瘋狂。

樂視體育是樂視系公司靠資本驅動的巔峰之作。與樂視體育有過版權談判的公司高管戴宗(化名)說,樂視體育對版權的渴望曾讓他大跌眼鏡,“他們敲定的很快,哪怕很大的案子,於總也能當場拍板,不用匯報,馬上簽約”。“於總”正是負責版權采購的副總裁於航。

事實上,為了讓融資文件上版權儲備一欄的數字變得好看,樂視體育的版權簽約速度極其驚人,決策人只有於航和雷振劍兩個人,“什麽決策委員會,在這邊就從來沒有過,雷子(雷振劍)根本不看文件,到後來,就於航一個人定”,樂視體育前高管汪鑫說,和MLB的簽約就是於航的朋友來談,6000萬說花就花出去了,其中有多少貓膩誰也不知道。

這一度讓眾多高管十分不滿,前央視知名主持人、樂視體育聯席總裁劉建宏就是其中一個。

負責內容運營的劉建宏團隊曾與某高爾夫賽事版權方接觸,對方開價10萬美元,但考慮到高爾夫過於小眾,劉建宏直接拒絕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不久後,他發現於航帶領的版權部門居然已經買了下來,價格是最初的6倍。

這一切全程沒有知會內容部門。當劉建宏發現時,賽事已經結束;此後,版權方又以賽事未按合約播出為由,將樂視體育告上法庭,樂視體育只能賠錢了事。

“內部很多人都知道,劉建宏和於航因為這事鬧的很僵”,袁丹告訴騰訊科技。出了這麽大紕漏,公司也賠了一大筆錢,處分結果居然只是雷振劍和劉建宏各罰5000元,於航罰2000元,這一度讓袁丹很不解。

但後來,袁丹發現,確實沒什麽大不了的,因為整個公司從上至下都陷入了對資本的瘋狂崇拜之中,幾百萬確實不叫事。

央視的朋友跟我說過好幾次,這麽多年他都沒見過這麽花錢的人,正常的公司也沒見過這麽花錢,但我們已經剎不住車了”,汪鑫無奈表示。

沒有節制,沒有制度,沒有投決,遠不止是樂視體育,這更是危機爆發前,整個樂視帝國的資本幻夢下,共同的痼疾

與樂視網存在頗多關聯交易的樂帕(LePar),其財務問題是樂視內部幾乎公開的秘密。作為樂視線下加盟店的實際運營方,樂帕承載了樂視電視、樂視手機線下擴張的重任。

2016年初時,LePar店尚只有3000家上下,但按照樂視的規劃,最終要達到上萬家的規模。“因為戰略意義重要,張總(張誌偉,樂帕負責人)申請的各種開店費用,以及給加盟商提供的補貼,都可以輕易過審”,一位樂視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

這一系列財務問題,隨著後來孫宏斌進入樂視後被嚴加整頓;在今年4月,張誌偉最終離開了公司。

高調擴張的手機更是無法幸免。“每臺在印度賣的千元機都補貼,就是為了要數字,第一年賠得很厲害,但成績不錯”,熟悉樂視手機銷售體系的一位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這相當於是送手機,送誰不會啊,但要虧出多少錢?”

經手這筆擴張案的是時任樂視控股亞太區總裁的莫翠天。除了印度市場的高補貼導致的虧損,香港市場也在其手中或虧了接近10億。最終,樂視危機爆發後,莫翠天立刻被高峻接替,成了樂視體系最早被撤職的高管之一。

這是全生態的困境。前樂視財務人士華欣說,這一怪現狀,令她和她的財務同事都很痛苦,“所有審批都是刷臉,就算過不了,求求情也就過了”,畸形的制度甚至讓華欣開始懷疑人生;雖然在樂視體系平步青雲,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離職,“我不相信這個氣球能一直吹下去”。

在賈躍亭“三步走”戰略的推進下,樂視內部早已變成了完完全全的資本驅動。浮躁,冒進,以及浮躁冒進引發的一系列財務虧空,成了樂視危機埋藏數年的一個重磅炸彈。

拯救者聯盟

正如人們半年多來所看到的一樣,樂視生態業務逐漸走向瓦解,資金危機依然嚴重,討債事件層出不窮,直到如今,風向仍未扭轉。

過去三年,賈躍亭早已將規模龐大的內外部利益方都圈入進這場“大生態”的幻夢之中。即便賈躍亭自己,也無法準確預估剎車所帶來的影響,以至於這場撤退究竟留下了多大的窟窿,至今依舊是一個謎。

對於樂視此前在資本市場的忠實支持者而言,當前最主要的挑戰就是一起幫助其賈躍亭將窟窿填上。

樂視的勢頭扭不過來,聲譽繼續差下去,沒人能當受益者,我們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家參與樂視融資的機構負責人說。

在“樂視拯救者”的隊伍中,後入局的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動作最大也最多。從今年1月,融創已經累計向樂視網註資120多億元,以求扭轉頹勢。

根據騰訊財經的報道,在7月17日的樂視網臨時股東大會上,孫宏斌再次強調了對樂視的看好,“我一直看好樂視網上市公司這塊業務,樂視影業、樂視致新、A股上市的樂視網,肯定是沒問題,但確確實實有很多困難”。

尤其在賈躍亭辭任上市公司樂視網一切職務的現在,重振樂視上市部分的重擔已經完全落在了他身上。孫宏斌此前已正式出任樂視網董事長。

融創的另一個“隊友”,是近期被推向臺前的韜蘊資本

一位接近韜蘊資本的人士向騰訊科技獨家透露,作為賈躍亭當年忠實的擁躉,韜蘊資本花在樂視身上的總資金可能高達20億元,涉及對象包括樂視影業、樂視手機、樂視體育、樂視汽車等眾多業務。

事實上,在2014年年底的那次樂視網45億元定增中,韜蘊子公司藍巨資本曾以15億元出資試圖參與其中,但最終定增案被否,無奈只能繼續轉投樂視非上市體系。

去年11月危機爆發後,韜蘊資本也迅速開啟自救。之後,賈躍亭給出了拿公司股權資產抵債的方案,韜蘊資本接受了。

韜蘊資本一位高層向騰訊科技透露,事實上,最開始韜蘊看上的資產是酷派,“價值被嚴重低估,因為作為昔日的“中華酷聯”一員的酷派,有手機技術、渠道的積累,還有深圳、東莞的廠房和土地”,但酷派身上大量的關聯交易最終讓韜蘊望而卻步,“我們理不清,還是不敢接”。

最終,韜蘊將目標鎖定在了易到身上:大平臺及平臺用戶,大量網約車牌照,保證了易到仍是一塊很有價值的資產。當樂視有意從易到退出時,韜蘊資本CEO溫曉東一天就接到了20多個電話。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點是,易到司機的欠款,已經涉及到社會問題,如若觸動更多部門的神經,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認為樂視的問題是階段性的,不存在本質問題,但如果社會問題繼續發酵,將是徹底擊垮樂視的重擊”,上述韜蘊資本高層人士強調。

韜蘊的救盤還在繼續。騰訊科技從接近交易的人士處獨家獲悉,接盤易到後,韜蘊又拿下了樂視音樂作為抵債,對價折合數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韜蘊還在就樂視金融等更多樂視非上市體系股權資產的轉讓與樂視方接觸。

如果老賈暫時救不了,我們來救”。

與韜蘊立場相似的,還有被外界認為早已“出局”的鑫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曾強。雖然年初鑫根已經從上市公司樂視網中部分退出,但粗略估計,鑫根至少還有十幾億元資金在非上市體系之中。

而今,隨著非上市體系問題逐漸顯露,曾強也早已開始為樂視奔走。知情人士告訴騰訊科技,鑫根基金及其與樂視旗下公司成立的深圳市樂視鑫根並購基金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等合資公司,目前仍在正常運作。其中,鑫根對樂視手機的下一步動作,或將極大影響樂視控股的命運。

“我們仍在參與深度重組,”曾強近日向騰訊科技獨家回應稱。這位曾被賈躍亭擠出“朋友圈”的前親密戰友,已在危難之時歸來。

除此之外,另一家機構中澤文化,已經在今年5月的B+輪融資中主導了對樂視體育的接盤,並與關系密切的寧波中意產業園一到,為樂視體育在寧波尋得了新的地皮。

接近中澤的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在中澤主導下,樂視體育業務已經進入調整期。與此同時,雷振劍也正與賈躍亭談判,希望將賈躍亭手上通過個人持股公司百樂文化傳媒持有的股份,或以70億元估值的對價釋放出來;並準備釋放樂視體育高管持股平臺鵬翼資管中心中眾多高管的股權,這部分股權約10%。

雷振劍希望和賈躍亭盡可能切斷關聯,以站隊中澤;至於中澤,依舊在想一切辦法將樂體之前的窟窿填上”,該人士向騰訊科技強調。

由此可見,無論是為了自身利益,還是為了對自身判斷的堅持,韜蘊、鑫根、中澤及諸多機構,並未喪失對樂視系公司的信心,仍在盡一切可能為樂視系公司奔走。

這並非某一方的執念。私募基金人士向東更是反複向騰訊科技強調,樂視不是龐氏騙局,“雖然賈躍亭有問題,樂視內部問題更大,但樂視電視、樂視手機、樂視體育、易到等一系列業務曾取得的成績都是實打實的,即便制造這些成績的過程有點歪門邪道,但我們只看結果”。

在他看來,樂視的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某些“騙局”,但樂視能拿出的實績,將其與真正意義的“龐氏騙局”化作等號,完全不準確。

如果非要定義個詞,直接叫樂視騙局就好,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東西”。

不是龐氏騙局,決定了樂視仍有被拯救的必要,以及,只要能挺過來,樂視的眾多公司,依舊擁有未來。這是“孫宏斌們”必須共同篤信的將來。

賈躍亭的艱難抉擇:自保還是all in?

擁有未來的公司,有可能不再包括樂視手機。比起其它出路日益明朗的板塊,嚴重的欠款現狀,使得其成為當前樂視非上市體系最具變數的一塊。

在騰訊科技所知的50億欠款中,樂視償還尚且不足一半。據不完全統計,樂視手機波及的供應商及代理商約有數十家。樂視此前已分批約談供應商及代理商,並提出債轉貸、債轉股、分期付以及打包證券化共四套解決方案。但由於涉及金額較大,且供應商較為分散、實際執行效果並不理想。

“分期付基本沒有按期還,債轉股看似不錯,但只針對欠款過億元的供應商。”向樂視追債的一供應商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

然而即便是債轉股,施行也不順利。供應商中,欠款最多的是ODM的仁寶,金額高達逾17億元。在今年3月,仁寶宣布入股樂視致新,對價約7億元人民幣,持股2.15%。

但騰訊科技卻獲知,仁寶的債轉股前提必須是,樂視按期還款並累計完成總欠款的50%(約9億元),但樂視第一期就逾期未還,導致債轉股從法律上而言並未真正生效。

除了仁寶、信利等大額欠款供應商之外,較大的還有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的3-4億元左右,及與大聯大並稱亞洲IC通路兩大龍頭之一的文曄,欠款約為1.3億元;此外還有上海虹日,主供東芝存儲,約400萬美元。

據了解,大聯大、文曄等公司希望能獲得像仁寶那樣的樂視致新股份,未能如願。樂視方面想以其它公司股份抵債,未獲得同意。

不過,樂視在今年第一季度歸還了大聯大約3100萬元欠款,同樣對文曄支付了小額貨款。日前,大聯大、文曄都表示,由於樂視歸還了部分欠款,公司業績不再受到樂視危機影響。

一部分償還的,加上還有數十家億元級別以下的供應商欠款,樂視手機目前還有超過30億元的欠款未還清。”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從這些事實來看,雖然解決手機欠款困難重重,但樂視似乎並未放棄拯救的希望。

“其實最開始樂視手機是準備賣的,報價50億,無人問津”,一位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如果樂視無法將巨額債務抹平,就算賣,這塊重資產業務也很難處理出去。

為此,樂視非上市體系核心公司樂視控股極有可能將集中所有精力,接管手機並處理其問題。

騰訊科技從樂視控股多位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此前樂視手機財務負責人魏亞軍升至樂視控股擔任CFO後,兩邊財務體系已經趨於融合;樂視控股也將成立公關小組,專門應對手機問題。

“老賈想保住手機”,一位接近賈躍亭的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手機背後巨大的現金流,以及對樂視視頻會員的貢獻,一直被賈躍亭看重,但現在的巨額欠債和品牌危機,想解決掉並不容易。

不過,賈躍亭口中所言想保住樂視手機的真實性,以及是否會貫徹到底,當前依舊需要打上一個大問號。

在今年上半年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簡稱“阿木”)從前樂視移動總裁馮幸手中接手樂視手機後,為了改善手機業務當下的經營狀況,首次采取了體外循環的做法。

“他把手機業務外包給第三方進行采購,因為樂視本身的信譽已無法向供應商下單,當時選擇了海派。樂視還與海派、渠道商建立了三方共管賬戶,這樣做目的可以讓樂視手機正常銷售,再用渠道回款繼續下單,形成資金良性循環。”樂視內部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

但賈躍亭接下來的行為卻又一次令人費解。“在操作了一兩次後,樂視並沒有將回款用在下一批產品訂單上,而是被賈躍亭用在了所謂更需要錢的地方,海派覺得風險很大,就暫停了合作。”海派內部人士表示。目前,海派仍存有樂視手機Pro 3約10萬部庫存,準備低價出售。

華欣也向騰訊科技確認,已經不止一個財務同事因為被強迫轉賬匯款,最終提出辭職。

這意味著,樂視手機哪怕在最困難的時候,可能依舊在用其“現金流”為賈躍亭反向輸血,至於資金的去向,外界不得而知。

唯一能確認的是,部分資金被投向海外的樂視汽車、法拉第未來及部分房產。

此前,賈躍亭在海外的房產投資已經引發了一些爭議。一位熟悉樂視汽車項目的人士表示,“如果說工廠拿地還理所應當,但一些所謂的辦公拿地、甚至招待高管的拿地就有些牽強了”。在他看來,“不是說拿這些地不重要,但租用辦公室、住酒店就可以暫時解決的事,優先級肯定是需要下調的”。

近一年,相關部門收緊了外匯管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賈躍亭的海外投資步伐。在去年7月,樂視非上市體系公司LeEco曾宣布2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視品牌Vizio,但約定的半年期限過去,這項交易最終破產,有外媒直指,交易破產的重要原因,可能正是外匯管制。

不過,樂視並未停止向海外投資的步伐。樂視體育前汪鑫還向騰訊科技透露,此前樂視體育通過深圳市平銀能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向平安銀行北京分行貸出的約合10億多元人民幣的海外款項,最終也沒有用美元還上。

“當時的名目應該是發展樂視體育北美市場,操作上采取了內保外貸”,由於沒有風險敞口,最終平安收回了境內的擔保,境外資金權且算作用境內擔保資產置換了。

值得註意的是,資金出海之後,與樂視網、樂視控股的關聯便區隔開來——事實上,賈躍亭在國內的投資,也做了巧妙的、但卻被外界忽視的區隔。

賈躍亭在國內的資本運作一般有兩個主體操作公司,一個是最為人所知的樂視控股,另一家公司是百樂文化傳媒。諸多從業人士常將二者共同視為賈躍亭操作非上市體系的主體,但二者所體現的利益截然不同。

其中,賈躍亭雖然持有樂視控股90%以上股份,但樂視控股的投融資貫穿樂視上市體系、非上市體系,其中牽涉的持股質押、擔保貸款極為複雜。

百樂文化傳媒卻單純得多。該公司僅有兩名股東,賈躍亭持股99%,賈躍亭的姐姐賈躍芳持股1%。無疑,這是賈家的獨資公司。

根據工商信息,百樂文化傳媒正是通過子公司北京致樂,持有汽車項目國內公司主體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而賈躍亭在樂視體育的權益也是由這家公司持有。

可以說,這家完全代表賈躍亭個人利益的公司所掌握的正向權益,幾乎已與負債累累、麻煩纏身的樂視控股相隔離。

正如賈躍亭此前所言,樂視分為三部分,樂視網、樂視非上市體系、樂視汽車。當前的情況是,前兩塊正被逐漸處理,惟有第三塊,賈躍亭依舊完全掌控;而不同部分業務之間的隔離,也絕非只存在樂視網與樂視控股為中心的非上市體系中,第三塊也已做出了區隔。

“控股和手機,是現在前途最不明朗的兩塊,現在有可能還抱團取暖了,哪怕哪天同時破產,也不讓人驚訝”,一位樂視前員工向騰訊科技感嘆。而作為有限責任公司,即便公司破產,賈躍亭所承擔的責任也頗為有限——這已經讓越來越多依舊堅守樂視控股的員工開始擔憂。

畢竟,即便樂視控股系公司出現最糟的情況,賈躍亭似乎也不再有太大損失。在將重心轉移至汽車項目的那天起,這個結局就已經註定。

如此,賈躍亭還會選擇all in 拯救樂視系公司嗎?

樂視早已與賈躍亭血脈相連,這點無人質疑,但是,如果孤註一擲拯救樂視生態,一旦失敗賈躍亭可能變得一無所有,而把所有資金和資源押註在樂視汽車,顯然是更為理智的選擇。

理想、金錢、榮耀、勇氣,與人性的自私、命運的無常交織,逼迫賈躍亭做出人生最艱難的一次抉擇。在做出選擇之前,賈躍亭可能正在觀望孫宏斌拯救樂視網的進展,一旦未來樂視影業成功註入,股價回暖,賈躍亭又將看到翻盤的機會和曙光。

樂視 賈躍亭 撤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55

“出軌”李小璐PG ONE形象崩塌,“踩雷”的商家損失有多慘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9/1181065.html

每經影視記者 陳耀霖

每經編輯 杜蔚

最近,娛樂圈的新聞狂轟濫炸。即使不關註娛樂圈的人,也應該認識PG ONE了。這個本來以嘻哈音樂出身的歌手,如今與“睡嫂子”、出軌、吸毒、侮辱婦女等字眼聯系在一起,並被多家黨媒點名批評,可以說形象幾乎崩塌。

藝人“出事”,損失慘重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背後的公司和客戶。以PG ONE為例,自己本身在地下音樂界摸爬滾打多年,從大紅大紫到形象坍塌,僅僅不過半年的時間。現在又連累了“大哥”“嫂子”賈乃亮和李小璐,令人唏噓。

▲2017年年底PG ONE曾發微博感謝姐夫賈乃亮和姐姐李小璐的照顧(@紅花會PG_ONE微博/圖)

作為《中國有嘻哈》雙冠軍之一的PG ONE形象徹底崩潰,也給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嘻哈界一個巨大的警醒。實際上,有著類似PG ONE作品的Rapper不在少數,如今嘻哈歌手逐漸“從地下到地上”走進大眾視野後,他們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形象,代言公司又該如何選擇藝人,值得深思。

PG ONE 代言了多少品牌

在“出事”之前,PG ONE是眾多商家的寵兒。

據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不完全統計,雅詩蘭黛、寶潔、oppo、禦泥坊、麥當勞等公司,在PG ONE走紅後都與其有合作。

其中,去年9月份,時尚芭莎和雅詩蘭黛的合作企劃,找到PG ONE代言口紅,引發了一波輿論反響。此後,PG ONE又和寶潔合作,在雙十一時成為“寶潔嘻哈店長”,該廣告還登陸了紐約時代廣場。

▲時尚芭莎微博截屏

隨後,OPPO 手機又和PG ONE有廣告合作,OPPO放出文案“你用一個夏天認識我,我卻用了23年成為 PG ONE ”成為微博熱搜話題。PG ONE也專門為OPPO手機出了一首歌。

此外,PG ONE走紅之際,還簽約摩登天空,為《蜘蛛俠》《英雄聯盟》和《大唐無雙》唱過推廣曲,從美妝產品、日用品再到電影遊戲,PG ONE的商業合約可謂拿到手軟。

如今,代言藝人形象崩塌,客戶方面顯然損失慘重,不僅僅是代言費損失,還有品牌形象、戰略口碑的負面影響。記者註意到,在PG ONE出事之後,雅詩蘭黛、麥當勞等代言商緊急下架多個廣告,並迅速刪除相關微博,代言視頻、歌曲也均已經無法播放。

▲PG ONE的廣告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寶潔微博截圖)

有業內人士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有涉及代言的公司正在與PG ONE方面談判解約,並就其近期曝出的一系列負面事件是否涉嫌違約進行商議,不排除未來有索賠的可能。

除了PG ONE之外,受到影響的顯然還有李小璐和賈乃亮。李小璐在新浪微博擁有4000余萬粉絲,微博顯示,李小璐親自打廣告的產品就包括“Let’s diet”秋褲、“親潤”護膚品等。

此前,李小璐曾於2012年擔任“瑞大福”珠寶品牌擔任形象代言人,一年期限的代言費為100萬元。如今受到被曝“出軌”事件的影響,李小璐、賈乃亮夫婦的各種代言想必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嘻哈應如何走向商業

在種種負面事件之後,損失的不僅僅是PG ONE和賈乃亮夫婦,可能還有中國嘻哈樂的形象。

近期,在原定於1月6日晚《中國有嘻哈》的長沙演唱會籌備中,長沙體育館門口的演唱會海報PG ONE就直接被糊上了人工馬賽克。演唱會舉辦單位發布聲明稱“原定演出嘉賓之一PGONE因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參加演出”,又一度成為一波熱搜話題。

PG ONE被糊上了人工馬賽克(@八哥專用微博截圖)

有人指出,這次PG One連續的負面事件,或許對中國嘻哈樂進行一次洗牌,讓中國嘻哈音樂人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對於嘻哈如何走向商業,業內也應該有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轉變。

實際上,中國的嘻哈音樂人,在走紅之前大多沈寂於“地下音樂圈”,部分作品偏激露骨,只是因為傳播範圍小,而沒有受到大眾關註。例如PG ONE備受批判的低俗歌曲和侮辱藝人事件,就均發生其成名之前,只是因為被曝“出軌”事件後,突然獲得大量關註,而重新被媒體和粉絲“挖”出來,導致其形象瞬間崩塌。

因此,像PG ONE一樣有著“黑歷史”的嘻哈歌手,其實不在少數。而隨著《中國有嘻哈》等綜藝節目的走紅,嘻哈音樂人越來越走進大眾視野,收獲了一波流量和商業代言,可以說和大眾明星已經無異。這種時候,藝人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形象,實在值得深思。

▲第五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奇藝的高級副總裁陳偉坦言《中國有嘻哈》大熱,催生嘻哈商業符號(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攝)

“地下的歸地下,商業的歸商業。” 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地下嘻哈音樂人要急需發展,要做商業性的嘻哈人更要適應中國文化,找到面向大眾化的契合點。只有如此,藝人才能健康發展,而看上嘻哈音樂市場的公司也才能避免繼續“踩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