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国美引资局势图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8/HTML_NVTHR2YASXNH.html


当贝恩资本与国美的引资谈判到最后时刻时,最吸引人眼球的,并非贝恩资本可以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而是国美其实并未准备在股权结构上进行“去黄光裕化”。

由此引发的关注点是:其一,为何贝恩资本会保证黄氏家族的控股权?其二,黄光裕是否仍能“指导”国美电器的走势?

两个关注点之间的联系是,贝恩资本向国美电器注资过程中,也许对国美电器与母公司国美集团之间的关联存在顾虑。

从国美电器的董事局来说,基于对董事局席位的分析,虽然淡化黄光裕事件的影响对上市公司是有利的,但是黄氏家族控股权的转移仍难以实现。

但不管如何,为解决资金难题,国美仍然要走上售股自救这条被逼出来的路。

那么,在国美股权“去黄光裕化”未能实现之际,国美的走势如何?自陈晓代替黄光裕出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以来,国美电器做出了由“快速扩张”向“提高单店效益”的经营战略转移,这些策略能否有助国美脱险?

种种疑问,仍期待解答。

----------------------------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美电器,0493.HK)的引资谈判已经进入关键时刻。

6月4日,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美电器的这次引资是向国外机构伸出橄榄枝,必须要经过商务部外资司等部门的审批,其程序可能非常复杂,所以6月底前签署最后协议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与此同时,在2008年11月24日紧急停牌后,国美电器聘请了安永进行账务进出的特殊审核。花旗银行原本预测,今年2月这份报告将会出台。但是至今这份审核报告迟迟未出炉,导致国美电器暂不能复牌。

对此,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告诉记者,“我们一直与港交所方面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不可能出现外界传闻的停牌6个月就要被摘牌的可能性,我们只是在等待联交所对安永提交的报告的审核结果。”

他还告诉记者,“引进投资者的谈判与复牌是不同的两个程序,所以将分步来推进。”

就引资谈判而言,没人有比国美电器的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更为操心。

2009年端午节前一天(5月27日)晚10时,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董事会成员刚刚结束了长达数小时的董事会会议,电话那头的他显得有些疲惫。

在当天举行的董事局会议上,除了审议通过了国美电器的2009年一季报,还针对过去几个月来外界关于国美售股传闻,在董事们紧急讨论后,第一次以公告的形式予以了证实。

然而,围绕着国美电器售股进展和未来走势的争议却没有停止。

6月3日,路透社的消息显示,美国私募巨头贝恩资本香港主管Jonathan Zhu带领的贝恩谈判团队与国美主席陈晓带领的国美管理层,于6月1日开始了“排他性”的独家谈判。而此前,已经传出贝恩资本为国美电器待沽的20%股权开出了5亿美元的有竞争力的叫价。

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于6月4日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贝恩与国美开始独家谈判的消息。该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几个月的接触谈判,随着各种干扰性传闻的散去,接下来真相将浮出水面。”

不过上述人士也同时告知记者:“按照私募基金行业的规则,不到正式合约签署的落笔时刻,其他的竞争者都还有机会。”

可见,国美电器售股的谈判还在继续;围绕着国美电器20%股权的争夺也还在继续。

然而过去的6个多月的时间内,国美电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做出了什么调整?售股传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国美电器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一条逼出来的路

2008年11月24日,在国美电器前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北京警方带走一周后,公司正式停牌。当天时任国美电器总裁的陈晓前往香港与花旗、高盛、摩根大通、大摩等机构和外资股东进行了紧急沟通。摆在国美管理层面前的,只有“自救”一途。

那次接触只是初步稳住几家核心的外资股东。因为这些股东意识到,自己已被“绑到了同一艘船”上,只能同舟共济。

对于2007年5月14日向国美电器发行46亿元人民币的可转股债的十几家外资机构来说,国美电器停牌前已经暴跌到1.12港元的股价,与当初约定的19.85港元(2008年5月在拆细股份后调整为4.96港元)的换股价相差甚远。

国美电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我们去年11月开始通过高盛与这些机构投资者沟通。但是沟通的结果并不乐观,其中大多数机构选择将在2010年5月18日前提前赎回这笔资金。”

按照2007年5月15日,国美电器发布的公告内容,如果债权人选择在2010年5月提前赎回,国美电器将支付人民币之本金额之美元等值102.27%的现金,这意味着如果全部赎回,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国美电器2010年5月前必须准备好至少46亿元的现金。

然而,2008年1月23日至2月4日连续10次的回购,已让国美电器花费了22.37亿港元的现金。

在此之前,国美电器又通过兴业银行委托贷款的方式,向代其收购大中电器的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支付了36亿元;4个月后,国美电器还为竞拍三联商社20%左右的股权支付了6.7亿元;再加上2008年新开120多家门店付出的资金,其资金状况到2008年底已经不容乐观。

国美电器2009年年报显示,到2008年12月底,国美电器手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0.51亿港元,比2007年末下降了5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国美电器2008年的这几项投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损失惨重。

公开资料显示,国美电器2008年初的10次回购的价格在14.72港元-17.86港元之间,到去年11月停牌时其股价则只有1.12港元(相当于拆细前的4.48港元),这就产生了近18亿港元的投资损失。此外,三联商社的投资损失也达到了4.5亿港元。

有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国美电器收购大中电器也是笔亏本的买卖。38亿元的价格如果放到2008年底可能要缩水一半以上,而且因为审批和政策因素,大中电器的资产至今未能注入上市公司。”

如此看来,国美电器2008年的频繁出招,让其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后陷入被动。截至2008年末,其应付票据及银行借贷已达86.57亿元,而应付账款以及应付票据更是高达129亿元。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6月2日对本报记者分析:“这些常规的银行借贷和应付票据还可以通过现金流的恢复来逐步恢复正常。但是对于2010年5月将要赎回的可转股债,国美电器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售股或增发将成为国美电器唯一的选择。”

此 外,有消息人士透露,“其实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前,陈晓等国美电器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可转股债的危险。因为2007、2008年两年国美电器因为可转股债的衍 生工具导致的公允价值损失就接近7亿港元。当时他们考虑到分步提前赎回,但黄光裕事件的突然发生让国美必须考虑全额提前赎回。”

于是,陈晓2008年12月开始启动与包括嘉诚亚洲、高盛在内的多家中介机构接触来进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但在其2009年1月正式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后,这次引资谈判才得以大规模展开。

上 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时高盛因为此前是可转股债的中介机构和发行商,这与国美引进新的资金是有冲突的。所以最终国美电器选择了嘉诚亚洲 (Cazenove Asia Limited)作为公司这次引资的中介机构。与此同时国美电器董事局还聘请了洛希尔父子公司作为更高层面的顾问。”

据悉,洛希尔父子有限公司(N M Rothschild & Sons Limited)的主要作用是对嘉诚亚洲的谈判结果进行辅助性的衡量和补充。

拒绝外资控股

2009年1月在正式聘任嘉诚亚洲为顾问后,国美电器开始向一些机构发出了邀请。短短一个月内,包括联想弘毅、复星集团、贝恩资本、KKR、华平基金、摩根士丹利、厚朴投资管理公司、凯雷在内的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都与国美电器有了正面接触。

然而,根据记者调查,国美电器对于引进投资者有着自己的想法。

国美电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国美这次引资是为了解决财务问题,所以要引进的一定是财务投资者。而且我们比较倾向于国外投资者,但是前提是国美股权必须卖出一个好价钱,同时要保证不让外资控股。”

由此看来,国美电器在这次引资中希望处于主动的地位,曾与国美电器有过合作的帕勒莫自咨询机构首席专家罗清启6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美电器目前的股价显然是被低估的,黄光裕事件是其个人的事情,不应该影响业界对国美电器的估值。”

他还表示,“国美电器需要筹集的资金超过40亿元,所以其希望出售的股权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经过3个多月的接触后,国美电器在2009年4月6日向多家竞购单位公布过一份入围者名单,即市场广有传闻的三家大型海外知名基金公司——贝恩资本、华平基金和KKR。

根 据可查的资料,KKR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资本,在2007年,KKR管理的资产总值达534亿美元,其中收购基金管理的资产总值约441亿美元。在近年来其 进入中国之后,先后对多家企业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用1.15亿美元买了天瑞水泥公司43.2%的股份;在三鹿“三聚氰胺”危机之后,还在中国乳业领域投 资了3亿美元。

贝恩资本的资产约在250亿美元,目前已募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陆续投向中国。贝恩资本投资零售、IT、健康和制造领域,它持有Domino's Pizza、 医药集团Warner Chilcott、玩具“反”斗城(Toys“R”Us)、体育用品经销商布罗德兄弟(Broder Bros)的部分股权。并且在2002年前后投资了中国的新浪、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

华 平基金则是唯一的国美电器现有的外资股东。其目前依然持有国美电器2.72%的股权,早在2006年2月华平就投资1.5亿美元收购了国美电器9.71% 的股权,成为国美当时的第二大股东,其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强也成为国美的非执行董事。2007年5月,华平基金出售了国美电器9100万股,成功套现。

“ 这三家胜出的机构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为了短期套利的财务投资者。”罗清启表示,“国美电器的困境是暂时的,无论是大股东还是现在的管理层都不希望看到公 司控股权转移的情况。所以原来的摩根大通、大摩、Capital Goup等几大外资股东都被排除在了这次的入围名单之外。”

在2008年2月1日黄光裕曾转让5.66%的股权给黄秀虹等家庭成员。此前黄光裕、杜鹃夫妇持有国美电器35.55%的股权。由此可见,黄光裕家族依然控制着公司41%左右的股权。

与此同时,国美电器的外资股东实力同样强大。

公 开资料显示,国美电器前十大股东中有5家是美资股东,其中摩根大通(好仓:8.88%,淡仓:7.02%;可供出借股份:0.05%)、大摩(好 仓:8.32%,淡仓:1.83%)、Capital Group(好仓:7.12%)、T. Rowe Price Associates(好仓:6.01%)、华平基金(好仓:2.72%),其持股比例之和也达到了41%以上。

此外,香港证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记录查询也显示:国美电器公开持股机构198家,其中高盛亚洲、雷曼兄弟、美林远东、东洋证券、大和证券、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荷兰商业银行、法国巴黎证券等美日法德金融巨头榜上有名。

在这些外资股东中,摩根大通、大摩和Capital Group同时又是百思买和日本山田电机的股东。记者了解到,因此困境中的国美首先拒绝了上述3家原有股东参与竞购的可能性。

罗清启还告诉记者,“拒绝外资控股不仅是国美的愿望。而且如果出售股权给外资机构还需要经过商务部的审批,商务部方面是不希望国内最大的零售企业被外资控股的。”

电器连锁行业专家端木清言2008年底曾撰文指出,中国电器连锁业最大风险莫过于外资“软侵略”。

他 在文中表示,受美国次级贷危机以及美元贬值的影响,美国投资财团大摩、Capital Group等纷纷加大了对港股的投资力度,成为港交所红筹股交易量最大,换手最频繁,行动最活跃的投资群体。国美电器2008年5月23日正式生效的基于 降低建仓门槛,吸纳散户游资的股份拆细计划,正中美资投资财团的下怀。

据悉,2008年5月美国第二大电子连锁Circuit City(电路城)大股东Wattles Capital Management频频发难,提名5名董事人选,改组Circuit City董事会;并逼迫Circuit City接受检查其会计账簿的“非分”乃至“过分”的要求。外资股东实力如果继续增大,国美电器不排除面临类似的危险。

最后的博弈

“华平基金虽然也入围了4月初的名单,但是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三家中最早被淘汰的应该是华平。因为贝恩、KKR显然给出了更高的价格和条件,而进入6月在与贝恩的竞争中,KKR也掉队了。”有消息人士如是对记者分析。

记者了解到,此前KKR和贝恩今年4月曾对国美电器要出售的20%股权给出了30亿港元的价格。

对于这一价格,国美电器的内部人士指出,“这一价格对国美电器来说还是偏低。因为国美电器2009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而且第二季度的表现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据悉,去年11月将国美电器的估价下调到0.6港元的花旗银行,5月底在最新的调研报告中给国美以“买入”的评级,并将其目标价格上调到1.3港元。

按照花旗给出的价格,如果国美电器增发20%的股权,也就是25.5亿新股,那么其价格至少要33亿港元。

由此,5月28日前后,贝恩资本给国美电器的谈判团队提出了5亿美元的最新报价。按照最新汇率相当于38.75亿港元,显然这一价格是贝恩能够进入“排他性谈判”的前提之一。

国美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贝恩资本给出的价格是能接受的,但贝恩胜出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因素。”

此前有消息称,贝恩资本今年5月下旬已向国美电器方面递交了一纸新方案,虽然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但主要是以“保证黄氏家族的控股地位”为前提。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贝恩资本能够收购的上限就是国美电器20%的股权,这原则是不会改变黄光裕家族的控股地位的。但关键是贝恩在国美电器的董事会中将获得几个席位,从目前来看国美电器只为贝恩准备了一个席位。”

5 月29日,国美电器的一则公告显示,6月30日国美电器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将有6位董事需要退任,其中执行董事王俊洲、魏秋立、非执行董事孙强、独立非执行 董事Mark Christopher Greaves、Thomas Joseph Manning等5位可以连任。独立董事刘鹏辉则不再连任,国美电器将提请集团负责门店营运的副总裁孙一丁出任执行董事。

记者了解到,在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后其董事局依然将保持11名董事的设置,但是执行董事从原来的4位增加到5位,独立董事则由6位减少到5位,同时保留了有华平背景的孙强为非执行董事。

在这样的董事局架构中,大股东依然在执行董事中占据了4席。王俊洲、魏秋立、伍健华和即将进入的孙一丁。而来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晓虽然拥有12.41%的股权,但依然只能有一个席位。同样控股比例在7%以上的几家外资股东则没有自己的代表。

罗清启说:“国美电器的董事局一直以来是被黄光裕牢牢控制的。陈晓2006年进入后取代的是原执行董事林鹏的位置,而王俊洲和魏秋立则是在今年2月取代了其本人和妻子杜鹃的位置,这次执行董事的扩容,随着孙一丁的进入其控制地位得到了加强。”

对此,孙一丁表示,“与王总(王俊洲)一样,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国美电器主管营运的副总裁,这次出任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与我在三联商社的任职是不矛盾的,但能否进入还要看6月30日股东大会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增补孙一丁为执行董事的提案只是股东大会的普遍决议案,只需要相对多数票就能通过。这为孙一丁的进入扫清了障碍,而贝恩资本的代表席位将如何安置?

国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看来贝恩获得董事会1个席位已成定局,但是增加一个董事名额,还是要取代现有的董事名额?这还需要谈判来解决。其中使董事会成员扩至12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内部分歧?

此前曾有报道称,在与主要投资者的谈判中,长期以来一直由陈晓来主导。但是从4月底开始,在狱中的黄光裕突然开始以某种方式向董事会“发表意见”后,主导国美的谈判的代表便从董事会主席陈晓转向了决策委员会的另两位董事王俊洲和魏秋立。

对于这一说法,国美电器除何阳青外的又一财经问题的发言人任大庆告诉记者,“这样的描述与我们掌握的情况是完全背离的。与投资者的谈判一直是国美电器的决策委员会来推进,陈晓、王俊洲、魏秋立恰好都是这个三人委员会的成员,所以不存在主导权转移的问题。”

根据本报记者获得的消息,到目前为止黄光裕一直没有获得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能得出遥控国美电器董事会的推断。

至 于陈晓与王俊洲、魏秋立之间在引进投资者问题到底有没有内部分歧,罗清启表示,“在黄光裕事件发生后,其实国美电器内部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对于陈晓来说, 作为当初将永乐的股权转化为国美电器股权的主导者,现在在国美电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其于公于私都将必须承担其拯救国美电器的责任。”

罗还告诉记者,“陈晓之所以主导国美电器引进投资者的行动,是因为原来的财务总监周亚飞也因黄光裕事件被抓。在国美电器内部一直与海外机构沟通的就只有陈晓,而王俊洲和魏秋立分别负责国美的运营和行政工作。”

然而,陈晓在引资谈判中有没有希望与投资者达成同盟来获得国美电器的控股权呢?对此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陈晓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淡化黄光裕事件的影响对上市公司是有利的,但是控股权的转移是不可能实现的。”

据 介绍,所谓的要黄光裕出售20%股权的做法是不可能的。6月2日,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对本报记者表示,“黄光裕减持是需要代理人来操作的,而且要减持套现 的资金也是属于黄本人的。这对于国美电器渡过可转股赎回危机没有帮助,除非黄愿意把股权无偿转给上市公司,但这也不可能。”

罗清启则指出,“陈晓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因为黄光裕的人依然掌握着董事会。这样的售股是需要董事会同意的,陈晓的想法在董事会也无法通过。”

看起来,国美电器高层内部在增发引进财务投资者方面是达成了一致。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恐怕也不难理解。

5月29日,国美电器发布的公告中指出,虽然建议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未来的财政年度中回购不超过10%的股权,增发不超过20%(25.5亿股)的股权,但是董事会认为在目前的股价情况下不是回购的最好时机,而如果回购也可能导致公司资金状况的恶化。

记者了解到,按照目前的股价,如果国美电器回购10%股权,需要的资金将需要接近14亿港元。对于目前资金紧张、而且未来股价依然不稳定的国美电器来说,显然并非回购股权的好时机。

任大庆则告诉记者,“如果国美电器真的回购10%的股权,那么回购完成后黄光裕持有国美电器的比例将提高到39.49%。那么也可能引起根据收购守则26条、32条规定提出强制性全面收购建议的义务。因此虽然回购可以提升公司的股价,但董事会暂时没有回购的计划。”
(本报记者王思璟对本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79

魯比尼:達沃斯最熱話題是中日局勢是否類似1914年一戰前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099

末日博士魯比在接受BI采訪時稱,中日關系緊張是本次達沃斯論壇的最大主題,人們普遍將現有局勢和1914年一戰前夕作對比;新興市場上周發生了“小型完美風暴”;科技發展將導致勞動力需求減少,貧富分化等問題。以下為采訪內容摘要:問題一:達沃斯今年的主題是什麽?魯比尼:最大的主題可能是日益緊張的中日關系,人們開始將現在的局勢與1914年一戰前作對比:當現有強國遇到崛起中的強國時,就有可能引發戰爭。當然,這也不是必然的。但如今日方和中方都發表了比較強硬的聲明,這是一個重要事件,我希望能夠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二:我們最近看到的新興市場的麻煩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怎樣的風險?魯比尼:我參加了一次關於新興市場的全體會議討論。我發言說,我覺得去年發生的事情今年還會重複。一方面,你依然會擔心中國經濟下滑,另一方面,你會擔心美聯儲縮減QE和加息的速度會有多快。還有大宗商品價格走軟,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尚未完成結構化改革,其中許多還很脆弱,信貸政策和財政政策都還很寬松。如今,政治上也存在不確定性,“脆弱五國”(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南非)都面臨議會或總統選舉。此外,烏克蘭、阿根廷、泰國都存在這不確定性。本周發生的事情就像是一場小型的完美風暴。中國PMI降至50以下創半年新低,阿根廷比索創12年最大跌幅,烏克蘭政治動蕩加劇,土耳其泰國也風險重重……風險不僅在新興市場內蔓延,也影響到了發達國家股市。問題三:政策制定者們應該做些什麽?魯比尼:他們應該制定政策,推動經濟進一步增長。如果人們長時間失業,那麽他們會失去勞動技能。我認為我們我們在刺激總體需求上做的還不夠,比如應該采用適當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甚至是寬松的信貸政策。我認為長期來看,那些令技術狂人們興奮不已的技術發展也值得憂慮。從IT到能源技術,從生物科技到機器人等制造業新技術,各種創新讓人應接不暇。但所有這些創新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帶有技術偏好,並代替了勞動力。我們在增加就業上面臨一個結構化難題,所以我在考慮改變對勞動力和資本的稅收結構,並且增加對教育系統的投資,發展職業學校,降低工資稅,從而增加經濟對勞動力的需求。否則,我們將面臨創造就業的惡性循環:GDP和企業利潤增加,但由於投資都進入了節省勞動力的環節,導致勞動力的總需求下降。所以,不平等也是一個主題。隨著科技、全球化、貿易的深入發展和贏者通吃的效應,不平等正在上升。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而且將導致消費和儲蓄減少,不利於全球經濟增長。於是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有點像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利潤增長很多,但工資卻不增加,最終消費不足將導致資本主義自我毀滅。所以,馬克思100多年前的洞察力在今天也是奏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06

安全局勢惡化增加伊拉克石油增產難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6589

過去兩周,伊拉克安全形勢急劇惡化。不幸中的大幸可能是,恐怖主義組織ISIL領導的遜尼派武裝,控制的只是幾乎沒有原油生產和相關基建設備的北部和西部地區,因此當前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並未受到沖擊。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專家Kenneth Pollack認為,伊拉克北部和西部的快速淪陷其實並不意外,因為這些地區都是遜尼派的集聚地,以什葉派為核心的伊拉克軍隊在這些地區缺乏抵抗的決心。然而,鑒於巴格達和巴格達以南地區是什葉派的集聚地,而且巴格達部署了更多的兵力,ISIL不大可能繼續高速推進,戰事很可能出現長期的僵局(除非強大的外部力量打破這個均衡):

當前最可能出現的局勢是,快速推進的遜尼派武裝很可能會在巴格達或巴格達北部陷入對峙。他們可能繼續往前推進一點,但看起來不大可能有能力打下巴格達,更不可能定都巴格達。與以下兩種可能出現的局勢(遜尼派武裝攻占巴格達,繼續向什葉派聚集的南部推進;什葉派聯軍強力反擊,把遜尼派武裝驅逐出他們最近占領的地區)相比,這種局勢看起來發生的可能性要大多了。

雖然伊拉克當前的石油生產看起來並沒有出現什麽重大風險,但伊拉克局勢的發展仍然牽動著石油市場的神經,特別是因為伊拉克北部油田預期是全球石油市場未來增產的關鍵一環。那麽,伊拉克安全局勢惡化,將會如何影響伊拉克未來的石油生產呢?Pollack繼續解讀:

恐怖主義/破壞:過去幾年,ISIL和其他Salari聖戰主義組織一直在嘗試通過攻擊伊拉克南部的石油基建設施,打擊伊拉克的石油生產。正如上面提到的,他們在襲擊北部基建設施上已經取得了莫大的成功,但至今仍未在南部取得類似的成功。鑒於他們已經與什葉派的敵人卷入了全面的常規戰爭,他們很可能會加倍努力襲擊石油基建設備。畢竟,當前伊拉克的石油生產是什葉派聯合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這與兩伊戰爭期間,巴格達和德黑蘭相互都在嘗試切斷對方石油出口的原因是一樣的,所以遜尼派武裝這次也將作出相同的努力。此外,鑒於他們控制了伊拉克北部的一大批地區,他們這麽做的能力可能增加了。

分神的官僚機構:就算在內戰(大規模動亂)再次爆發前,伊拉克也遭遇到了提升石油產量的眾多問題。伊拉克政府是低效、腐敗和嚴重集權的。石油企業(和其他西方企業)在獲取簽證和牌照上,在轉移人力資源和設備上,在獲取預期伊拉克人會提供的資源上,都出現了問題。一些對伊拉克和其石化產業至關重要的大型項目,已經遭遇到眾多雜亂無章的官僚問題,延誤了項目的完成。這包括捕獲被直接燃燒浪費掉的伊拉克天然氣的關鍵企業,和把海水運送到南部註入油田替代淡水來源減少的關鍵企業。鑒於內戰全面爆發(以及很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內部問題),伊拉克政府的註意力將變得更為分散,可能比之前變得更為低效。

違法事件:在過去6-8個月,伊拉克政府一直都在把伊拉克軍隊和警隊調離南部地區,派往西部的Anbar省與已經占領了Fallujah並威脅到Ramadi, Abu Ghraib和Samarra城市的ISIL作戰。從南部轉移了這麽多維持安全的人力(比如說,駐紮在南部Basra省的17支伊拉克部隊有11支已經被轉移),正在令南部的安全形勢複雜化。現在已經出現了更多部落暴力事件的報道,有組織犯罪,地方政治暴動也增加了,整體的犯罪活動量在增加。從那以後,巴格達更變本加厲地把軍隊和警隊調離南部,派往北部與新的遜尼派武裝對抗。一段時間以後,伊拉克可能有能力為南部建立新的安全部隊,但只要內戰持續,前線總會競爭更多的軍力,從歷史上說,前線的優先權高於後方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14

烏克蘭局勢緊張,歐盟警告俄羅斯勿輕舉妄動招致更嚴厲制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035

就在周五烏克蘭政府宣布擊毀俄羅斯跨境軍車之後,歐盟外長會議發布聲明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它們已經做好準備,如果烏克蘭沖突繼續升級,將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歐盟外長的聲明表示: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危機正在惡化中,對平民造成了人道主義沖擊”,會議要求俄羅斯停止包括向親俄羅斯分離主義分子提供武器在內“任何形式的邊境敵對行動”,並從邊境地區撤離。

烏克蘭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施壓歐盟擴大對俄制裁。目前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已對俄羅斯幾乎所有領域實施了制裁。

一位歐盟官員向WSJ表示一些外長在會議上推動進一步擴大制裁。

英國首相卡梅倫的辦公室周五發表聲明稱,首相在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電話中對相關報道表達了“嚴重關切”。英國還緊急召見俄羅斯大使要求對事態進行解釋。

荷蘭外交部長弗朗斯-蒂莫爾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布魯塞爾接受訪問時說,“俄羅斯似乎還沒有改變他們在烏克蘭的策略,仍在繼續於烏克蘭東部制造不穩定。”他說,如果俄羅斯向烏克蘭派遣車隊並遭到攻擊,“只是證明俄羅斯還在繼續造成局勢的不穩定,這至少對事態發展是沒有幫助的”。

周五早些時候,歐盟外交部長會議曾警告俄羅斯,不得使用人道主義行動作為掩護,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並對俄羅斯政府一再拒絕為沖突降溫的呼籲表示了無可奈何。

雖然歐盟在7月的時候將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擴展至金融和先進技術領域,但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的縮小制裁範圍的呼籲還是凸顯了歐盟內部存在的分歧可能造成對俄羅斯進一步施壓的困難之處。

歐盟各國政府在周五的聯合聲明中說,因為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以及造成烏克蘭的不穩定而對此實施制裁的理由“依然成立”,“有鑒於當地形勢的演變,歐盟隨時準備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

意大利外交部長在會議之後說,“如果後續報告確認了事態發展,這將是對於國際法明確而且嚴重的違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68

俄烏局勢殃及市場 投資者大幅削減對俄風險敞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99

面對不斷升級的俄烏緊張局勢,投資者爭相削減與俄羅斯相關的風險敞口,以免被烏克蘭持續戰亂殃及,此舉使已經脆弱的市場更加動蕩。(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西方的制裁導致俄羅斯大量資本外逃。俄羅斯央行7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外逃資本已有450億美元,規模幾乎等於俄羅斯4%的GDP。此外,投資者還從受到制裁輻射的其他經濟體中撤資,包括匈牙利福林和波蘭茲羅提在內的中東歐貨幣跌至至少一年來新低。歐洲股市也隨之下挫。

針鋒相對的制裁正在歐洲金融市場中你來我往,逐漸升級的緊張局勢也使已經陷入泥沼的歐洲經濟暴露出新的弱點。7月末,歐洲國家和美國隊俄羅斯個人及銀行實施了廣泛制裁,稱俄羅斯支持烏克蘭東部的反政府武裝。俄羅斯以牙還牙,禁止了從支持制裁的國家進口食物。

盡管制裁並未真正傷及俄羅斯貴金屬產業,但在俄烏沖突持續緊繃拖累下,進一步制裁陰影揮之不去。投資者的避險需求以及對俄羅斯潛在供應問題的擔憂,助推鈀金價格持續走高。周一,鈀金盤中觸及每盎司900美元,十三年來首破900美元大關。

上周五,烏克蘭宣布擊毀俄羅斯武裝車隊,美股急跌,黃金石油價格迅速上漲。本周一,隨著俄羅斯否認襲擊發生,西方國家和烏克蘭官員松口,上述市場又很快回彈。這些波動顯示出,市場對於俄烏緊張局勢的反應已經相當敏感。

對俄羅斯出口份額占比很大的東歐國家也受到了投資者撤資的嚴重沖擊。8月,新興歐洲市場的證券和債券投資大幅減少。據EPFR Global,到8月11日,零售商品庫存投資者已從東歐地區撤資2.34億美元。

俄羅斯與烏克蘭及西方國家之間的劍拔弩張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隨著市場波動性增加,投資者也不得不將其投資組合調整至不確定狀態。蒙特利爾私人銀行的投資總監Jack Ablin對華爾街日報表示,

烏克蘭局勢是“將地緣政治對抗之火燃至經濟問題的引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80

奧巴馬:伊拉克局勢改善,美國將繼續對ISIL發動空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03

8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稱,美國將繼續對極端組織ISIL采取“有限”空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在美軍空襲幫助下,伊拉克庫爾德地方武裝反攻取得重大戰果。庫爾德地方武裝與伊拉克政府軍已奪回戰略要地摩蘇爾水壩。

在談及對伊拉克叛亂分子的打擊時,奧巴馬稱:“我們不斷看到(事態)出現重要進展。”他還表示,美國正在齊心協力與國際社會和組織展開協作,以支持伊拉克北部地區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從上周五晚開始,美國對伊斯蘭國發動最新一輪空襲,並於上周日調派戰機和無人機,並首次投入轟炸機,攻擊庫爾德地方首府埃爾比勒和摩蘇爾水壩附近的伊斯蘭國武裝駐地,支援伊拉克地方軍隊。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在奧巴馬政府施壓下,前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在執政八年後下臺。美國正在尋求迅速任命一個新的伊拉克政府。8月11日,伊拉克總統Fouad Masoum指派阿巴迪(Haidar al-Abadi)擔任該國新總理,以期穩定伊拉克和敘利亞局勢。

伊拉克的未來取決於是否能夠形成一個“可靠的伊拉克政府,”奧巴馬稱:

他們必須實現這一目標,因為狼已在門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02

最新中東局勢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uzf6.html

最近看伊拉克局勢有何感想?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其實以前薩達姆在的時候遜尼派是少數派,但是就比較猛,和敘利亞的阿拉維有一比。

上一次中東地區有秩序,是一戰之前的奧斯曼帝國。後來中東被比、英、法勢力瓜分。

殖民地統治的關鍵在於扶持少數派壓制多數派,比如法國人在越南,華人是二老板;英國人在印度,錫克人是二老板。那麽在伊拉克,遜尼人占上風;在敘利亞,阿拉維人占上風,都是被有意扶持起來的。

後來這些地方的反殖民地勢力大致是走了兩條路。

一條是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利比亞等等,靠接受了西方思維和訓練的年輕軍官搞政變,這些就是後來出現的軍人強人;當時伊朗走了民主改治的路線,結果1953年被美國中情局政變推翻,巴列維國王複辟,這個直接導致了1979年伊朗革命,這就是第二條道路——靠宗教力量反西方,成立宗教民主共和國。伊朗確實是中東伊斯蘭教國家中最民主的,算是開了先例。

當然伊朗是什葉派的。遜尼派宗教同學受到鼓舞,進行了三次實踐。

第一次在阿富汗的塔利班,靠武裝鬥爭奪取政權,雖然中間被美國推翻,但看來還有機會重啟內戰。

第二次是埃及的兄弟會,這個是靠民主選舉上臺,但是被美國支持的軍隊搞了軍事政變。

第三次就是這次的哈里發同學了。他們的崛起主要靠的是美國支持,在敘利亞打內戰,其基本隊伍是從前薩達姆領導的複興黨遜尼人——就是世俗力量被美國給砍了,宗教力量從原地崛起。

而且在各個戰場,面對敘利亞的阿薩德、伊拉克政府代表的什葉派、伊拉克的庫爾德人,他們都在獲勝。所以美國和歐洲要出手,避免庫爾德人撐不住。估計很快庫爾德人會宣布獨立,對伊朗和土耳其也造成影響。

所以這個局面不會是暫時的,而是長久的。

 

(只要不到東邊來就好)

東邊暫時穩得住。

 

(伊拉克最終分立,是美國的戰略嗎?)

基本上美國要把伊朗和其他新月什葉派(敘利亞和黎巴嫩)分開。

 

(中國在伊拉克的利益呢? ISIS說要打到新疆哈。)

中國的利益在巴士拉附近,中國在伊拉克的油田主要在南部。

有伊朗革命衛隊在,ISIS在伊拉克南部打不下來的。在巴格達一線有伊拉克政府軍,後面有薩德爾的軍隊(“邁赫迪軍”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最重要的武裝組織之一,效忠於伊拉克什葉派領導人穆克塔達·薩德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14

烏克蘭局勢戲劇性逆轉 政府軍在激戰中受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34

未命名

周日(8月31日),烏克蘭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烏政府與北約最近指俄羅斯軍隊與武器裝備加入親俄派陣營。歐洲領導人周六威脅稱,若不停止對分裂分子的支持,就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制裁。

據《華爾街日報》,周一(9月1日),烏克蘭政府將與親俄派及俄羅斯官員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市舉行談判。烏總統波羅申科表示,他希望新一輪談判能在停火方面取得進展。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稱,親俄派二號領導人將加入這場談判,但他對談判有所突破並不抱有希望。

目前,尚不清楚烏克蘭政府是否做好準備接受繼續讓分裂分子控制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協議。

此前,波羅申科誓言要打敗親俄派,除非他們自動投降。然而,隨著烏克蘭政府與北約組織所稱的超過1000名俄羅斯士兵加入分裂分子陣營,烏政府軍與親俄派的戰鬥局勢近期發生戲劇性逆轉。先前遭包圍並節節敗退的分裂分子似乎占據了上風。

烏克蘭安全官員稱,俄羅斯軍隊、坦克及防空系統相結合,削弱了政府軍的空軍優勢,幫助分裂分子重新開放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補給線,並在戰略性港口城市Mariupol附近開辟了一條新的戰線。親俄派稱俄羅斯軍隊正加入他們的戰鬥,盡管他們正在休假。但俄羅斯方面對參與烏境內戰鬥予以否認。

據美國之聲報道,周日,分裂分子從海岸地區發射的炮彈擊中了一艘位於亞速海(Sea of Azov)的烏克蘭巡洋艦。目前尚無進一步消息。這是雙方自4月發生武裝沖突以來的首次海事沖突。親俄派與政府軍上周在亞速海附近開辟了新的戰線。

如此一來,波羅申科的談判立場似乎有所減弱。歐洲對波羅申科呼籲國際社會給予烏克蘭軍事援助持冷靜態度。

俄羅斯周日再度呼籲烏克蘭放下武器、開展談判。據《今日俄羅斯》報道,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國家電視臺采訪時稱,

基輔必須立即著手實施“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談判。不是一種技術性的討論,而應當考慮烏東南部政治組織組建和國家地位問題,以保證生活在該地區人民的合法權利。”

他還補充稱,指望反叛分子冷靜地看著他們的家園被摧毀是一種幻覺。

普京還呼籲基輔考慮即將到來的秋季和冬季的供暖季。他稱,東南部地區被破壞的基礎設施需要維修,否則人們會凍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80

摩根大通警告:烏局勢若惡化,俄羅斯將面臨“雷曼時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595

摩根大通的俄羅斯研究主管Alex Kantarovich認為,如果烏克蘭沖突繼續惡化,俄羅斯股市將會面臨雷曼時刻。(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他在報告中稱,這意味著俄羅斯股市將會猛跌50%。

今年以來俄羅斯Micex指數累積下挫6.6%。7月7日MH17客機在俄烏邊境被擊落,隨後歐盟和美國增加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7月俄羅斯股指的月跌幅創2012年以來最高。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到,歐美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令俄羅斯經濟損失2萬億美元。未來該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升至65%。盧布貶值、俄羅斯通脹飛漲、資本加速逃離。

2008年Micex指數暴跌67%。Kantarovich認為,俄羅斯當前的境況與08年金融危機時期存在顯著的差異,油價相對穩定,經濟萎縮程度可能沒有那麽嚴重。

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商品需求劇烈波動,烏拉爾原油在2008年12月24日跌至32.34美元一桶,相對當年年7月的高點142.50美元大跌了77%。當前的原油價格在94.96美元。

摩根大通建議投資者減少對俄羅斯的投資,因為俄羅斯市場可能不再對沖突采取快速簡單的解決措施,情況在好轉之前可能會變得更糟。

Kantarovich還提到,金融市場對制裁和經濟形勢尤為敏感,貿易戰正在升級,最好的防禦性交易就是出口商不帶任何政治立場,在盧布走低的情況下,他們還能獲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98

蘇格蘭公投局勢越緊 倫敦金融界恐慌越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64

實際那

隨著贊成獨立的蘇格蘭人比例越來越高,倫敦金融城對日益臨近的獨立公投越來越恐慌。金融市場首次對蘇格蘭公投局勢作出反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幾個月的數次民調結果顯示,贊成獨立的陣營在逐步擴大,而持否決立場的群體比例在縮小。

這樣的結果令那些先前認為蘇格蘭獨立概率較小的倫敦投資者們憂心忡忡。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最顯著的反應體現在貨幣期權市場:接近公投日的英鎊期權購買成本在上漲,投機者尋求對沖風險。

而正是由於投資者選擇對沖風險,英鎊對美元波動率昨日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

投資者還預計,一旦贊成獨立的陣營占據上風,市場波動性將飆升,英鎊和英國國債價格將暴跌。市場對蘇格蘭獨立後是否繼續使用英鎊持有疑問。

持有大量跨境風險敞口的企業股票遭沖擊,持有蘇格蘭銀行股份的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股票下跌1.4%,至74.8英鎊。蘇格蘭皇家銀行股價大跌2.4%,至351.5英鎊。

《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消息稱,勞埃德銀行集團已制定應急計劃,包括一旦蘇格蘭通過獨立投票,則可能將公司註冊地址從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搬遷至倫敦。這意味著,其位於蘇格蘭愛丁堡的蘇格蘭銀行將作為一個外國子公司來運營。

瑞銀財富駐英國投資辦公室負責人Bill O’Neill表示,獨立公投將給投資者帶來“難以預測的不確定性”。他還透露,為以防萬一,一些蘇格蘭客戶已經將資金轉移至註冊地位於英國的銀行。

十足的沖擊將導致某些戲劇性事件的發生,至少最初的反應會是如此。

運用適當的風險溢價來為市場定價是非常困難的。這也足以表示,我們可能卷入一段非常重要的憲法存在不確定性的時期。

此外,匯豐集團主席Douglas Flint近日也警告稱,蘇格蘭獨立會引起該地區嚴重的資本外逃,令金融系統陷入危險境地。

蘇格蘭將於9月18日就是否脫離英聯邦舉行全民公投,該地區加入英聯邦已307年。

9月2日,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最新YouGov民意調查結果稱,剔除尚未決定的群體,其余有53%的蘇格蘭人將在獨立公投中投“否決票”,47%的人將投“贊同”票。

投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