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神一樣的統計法 謎一樣的就業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505

(何籽/圖)

學生、家長,把就業率作為擇校的重要依據;公眾以就業率來評價學校高低;官方對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就業率不能反映就業質量,也不能反映就業流向;對變化較大的行業和職業,也不能很好地反映未來就業市場變化。

2015年1月12日,人民網依據75所部屬高校2014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整理公布了一份“本科生就業率排行榜”。

這份榜單中,74所高校的就業率高於90%,50所高於95%。正當“2015年是又一個就業最難季”的聲音剛起,如此漂亮的就業率成績單已經傳開。

“就業率”這一指標,多年來發揮著試金石的功能:學生、家長捧著它,作為擇校的重要依據;公眾捧著它,評議、對比,給學校分出高低;官方也捧著它,對於跌破“紅線”的高校專業,一票否決。

然而,“就業率”真的是試金石嗎?

不失業,即就業

實際上,“就業率”並非公眾普遍認為的“找到工作的比例”。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得知,按照當前國內的就業率統計標準,就業率的準確表達應是“非失業率”,即學生在畢業後有確定去向。

不失業,即就業,升學、創業、參軍,都可以把“確定去向”算入“就業”人數中。此次75所部屬高校發布的就業質量報告,都將升學、參軍人數納入了就業人數之中。北京郵電大學在此次就業率榜單中排名第二,而在其“就業人數”中,升學人數占比60%。

教育部回複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函時稱,在計算就業率時,教育部統一規定的畢業生就業形式,包含簽訂就業協議就業、簽訂勞動合同就業、靈活就業、定向委培、升學、出國(境)和參加國家地方項目就業。其中,靈活就業包括自主創業和藝術類自由職業。這些類目的人數相加,除以畢業生總人數,即得到就業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即使教育部統一規定了就業形式標準和計算公式,高校在具體操作時,仍然存在統計口徑不一的問題。

例如,華東師範大學的就業率計算方法,是將畢業生總數減去未就業學生數量,除以畢業生總數。而清華大學的方法,則是計算深造和就業畢業生數量,占畢業生總數的比例。

對“靈活就業”的界定標準也不盡相同。清華大學對“靈活就業”的界定是“不簽署三方協議而直接與用人單位簽署勞動合同就業、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而西安交通大學則在此基礎上加入了“簽訂勞動合同”的部分。

“目前各省份在就業率計算方式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靈活就業’認定標準、方法的不同上。”據南京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高新房介紹,江蘇省界定“靈活就業”的方法,是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再通過簽字確認等程序來認定。若學生創業,需提供營業執照等證明。

統計就業率的時間節點,也是影響統計結果的另一關鍵因素。

此次就業率居榜首的中國藥科大學,就業率統計截止時間為2014年12月31日,而北京大學的截止時間為11月15日,中國政法大學則為10月31日。一些學校給出了兩個統計時間節點,如南京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中,8月31日本科生就業率為95.05%,到2014年12月20日,本科生就業率為98.58%,提高近4個百分點。

按照教育部規定,部屬高校必須分兩個時間節點統計就業率,分別稱為初次就業率和年終就業率,時間截點分別為8月31日和12月31日。

“如果拿一個學校的初次就業率和另一個學校的年終就業率對比,肯定是不公平的。”熊丙奇認為,“統計口徑和時間節點都不一樣,排行根本沒有意義。”

爭議就業率

如此計算出的就業率,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反映畢業生就業狀況?

榜單發布後,許多學生紛紛表示,高就業率與他們的“體感”就業難度存在明顯差距。而讓人大跌眼鏡的不止是高數值。

理工類大學和行業特色鮮明的大學在榜單中排名靠前,前20名中,綜合類大學僅占5席。清華、複旦等綜合類名校,也都跌出前10名,北京大學更是排到第40名。

然而,對於業內人士來說,這個數字並不那麽令人驚訝。

“(在我們學校)哪個學生找不到工作是不可能的。”中國藥科大學就業辦公室主任景廣鳳表示,由於中國藥科大學依托於醫療行業,而近年來醫藥行業人才需求持續井噴,該校就業率連續十幾年達99%以上。南京大學的高新房也稱,“如果我們這樣的名校都要考慮就業率的話,全國所有的學校都得擔心就業問題了。”

據國內知名的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評估機構麥可思公司周淩波介紹,2011、2012、2013連續三屆中國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後的平均就業率分別為90.2%、90.9%和91.4%。因此,畢業半年後,中國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90%是符合客觀情況的。

一位多年從事就業率統計工作的教師坦言,實際上,少有學生到了年底還沒找到工作,優秀院校更是如此,年終就業率在90%左右並不奇怪。

但90%以上的就業率,卻是建立在將升學納入就業人數的前提上。是否應該將升學人數剔除出就業率計算範圍,在業內始終富有爭議。

周淩波分析認為,211、985工程高校的升學比例較高,使用“非失業率”而不是單純的“凈就業率”是合理的,否則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高職高專相比較有失公允。高新房則直言,“升學算到就業里頭,那些升學率高的大學不但不吃虧,還占了便宜”。

“嚴格來說,是不應該把升學、出國包含進去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教育學博士儲朝暉認為,“凈就業率”更能反映真實的就業狀況。但更重要的是,就業不應局限於某一時刻、某一時間段,而應包含畢業生的後續發展。

“90%”畢竟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挫折,實際就業情況低於自己的期待,這樣的感受不是就業率數據能夠反映的。”周淩波表示,就業率無法做到的事情太多,它不能反映就業質量,也不能反映就業流向;對變化較大的行業和職業,也不能很好地反映未來就業市場變化。

相比之下,多數受訪專家表示,就業質量和中長期的就業率,即薪資水平、工作滿意度、用人單位評價,及學生畢業三至五年的就業變動,更能反映就業的真實情況。但據儲朝暉介紹,目前公布的就業質量報告中,大多數學校已對就業質量有所分析,但分析深度和專業性仍待提高,也少有高校做長期的跟蹤調查。

儲朝暉表示,更好的辦法是引入第三方機構。

教育部從2013年開始鼓勵高校委托第三方機構跟蹤評價就業狀況,但目前多數高校尚未采取行動。

周淩波介紹稱,也有少數高校使用第三方數據用於改進培養質量和調整專業結構,其次也用於公示的就業質量年報。在75所部屬高校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江南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就引用了麥可思為其所做的第三方數據。麥可思的調查采取抽樣的方式,對畢業後的大學生直接發放問卷,自願答題,高校不幹預調查過程。

“就業率紅線”

這已是75所部屬高校第二次向社會公開發布年度就業質量報告。

根據教育部2013年11月9日發布的文件,從2014年起,各高校將逐步發布本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布。五個月後,75所高校相繼發布了首份就業質量報告。

在文件中,教育部再次強調了就業率的重要性:將就業狀況作為有關經費安排、招生計劃安排、學科專業調整、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參考。

就業率指標的科學性在業內的討論始終未曾間斷,卻絲毫未能影響其重要地位在十多年來的不斷攀升。

最早在2003年,教育部曾發文,要求對畢業生就業率明顯偏低的高校及專業,控制或減少招生指標。2005年起,高校的招生計劃與畢業生就業狀況“適度硬性掛鉤”,對連續2年就業率不足50%的專業要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就業率連續3年不足30%的專業減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到2011年11月,“就業率紅線”繃得更緊了:對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據教育部某直屬大學就業中心人士透露,2015年1月,教育部剛剛發布了文件,要求部屬學校每月3次上報就業率,統計動作更加頻繁。

上述人士還透露,教育部如今仍會定期統計全國平均就業率,但已不公開發布。截至2014年7月1日的全國平均就業率在71%左右,截至10月1日的數據則在80%左右。

與教育部一次次勒緊紅線相伴的,是高校對就業率指標的日益重視。

景廣鳳介紹,該校每周都要召開就業工作會議,各班級輔導員必須參加,達不到100%就業率班級的輔導員要單獨說明情況,解釋學生實習到什麽地步,什麽時候能簽約。

大連某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該校很多院系都為專業老師制定了激勵政策,即成功推薦一個學生找到工作,便給予適當金錢鼓勵,相當於“績效提成”。

“很多高校已經將學生作為學校的產品,而對學生的跟蹤調研即成為‘產品的售後服務’。”上述人士表示,高校的就業工作正在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采取一切手段,“把學生培養得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根本就不應該拿簡單的數字來評價學生就業,也不應該用就業率來排行。”熊丙奇表示,一本院校、部屬高校應實行通識教育,以能力為導向而非以就業為導向,過分強調就業率,即使暫不考慮就業率指標的科學性的問題,也根本無法引導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用就業率來評價一個學校,實際上就是把這個學校變成了職業培訓所。”

從2004年起,高校就業率造假的新聞幾乎無一年間斷,被曝光的某些學校“不解決就業不發畢業證”的做法,成為高校功利性的一個縮影。

“但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再去對那些數據做個檢驗。”儲朝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17

遊客爆買就業率上升,誰說日本經濟“失去了20年”?

集島國之小與經濟之強於一身,就是謎一般的日本經濟。

盡管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有人甚至說若沒有中國遊客“爆買”,日本更得走下坡路;但與日本強大的制造業實力相比,中國多數企業還是學步的稚子。

今年一季度,日本經濟表現超預期反彈:在全球不景氣的背景下,不僅走出了負增長的泥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環比增速為0.5%。

日本內閣府6月8日公布了上述數據,然而剛高興兩天,6月13日,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Fitch)宣布將其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理由是擔憂日本修複公共財政狀況的能力。理論上,這意味著其可能會在未來1~2年內將日本降級。

日本曾是高端制造業與經濟發達的代名詞,現在也擁有“常人看不見”的制造實力。今後日本經濟走向何方?中國憑借經濟總量將日本甩在身後就高枕無憂了嗎?

值得註意的是,日本經濟的特殊之處——國內生產總值(GDP)遠低於國民生產總值(GNP),即日本大量的財富是由在海外的日本企業創造的。這一傳說中“隱形的日本”好似水下的冰山,不可小覷。

“失去的20年”?只是回歸正常

日本曾經創造了經濟奇跡:從二戰後的廢墟中迅速崛起,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將這個頭銜保持了40余年之久。

盡管在2011年,中國趕超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二,時至今日,經濟規模已幾乎超過日本1倍,但為亞洲創下史無前例增長先例的還是日本這個國土面積不到38萬平方公里(小於中國雲南省)的島國。

1950年~1973年間,日本GNP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0%,對科技的投資也維持高增長率。日本發展了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其所生產的大部分產品銷往海外,獲得的外匯則用於購買工業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技術、管理經驗、原材料、能源等。

除此之外,日本國內也存在著許多有利於經濟複蘇的因素:比如普通日本人的嚴謹敬業、政府和各行業的緊密協作、極致的工匠精神等。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國際觀察》執行主編武心波看來,日本之所以能在戰後迅速崛起,主要是得益於地緣政治因素。作為“西方世界的VIP”,日本左右逢源,獲得了美國各個方面的援助,無論是工業根基還是資源,無論是資本還是技術。在這種外部條件下,日本想不強大都難。

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經歷了所謂“失去的20年”,GDP增長長期陷於停滯,日本企業的競爭力也出現下降的趨勢,僅在汽車制造等傳統領域內具備全球最頂尖的競爭力。全世界的經濟學家似乎都在關註,日本長達20多年的停滯還會延續多少年,所謂“安倍經濟學”是否能夠扭轉日本經濟頹勢?

事實上,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的經濟表現並沒有太糟糕,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日本GDP增速在2012和2013年甚至超過了德國。

武心波表示,“冷戰結束後,這個國家的生存環境遭到了挑戰。日本原來好比是生長在暖房里的花朵,現在放到室外了,要和正常國家一樣在自然環境中生存,這時候它就不行了。為什麽?因為它在冷戰時期形成的體量太大,這種體量是被冷戰的需求吹出來的,是泡沫。所以,與其說日本是經歷了‘衰退的20年’,不如說是‘回歸正常的20年’。日本不是在衰退,而是在‘消腫’,在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制造業:實力隱於細節

日本曾是高端家電的代名詞。作為一名80後,記者仍清晰地記得,小時候,普通家庭都以擁有日本制造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為榮。等到上了學,同學間又開始流行起Walkman,那時候能擁有一臺索尼隨身聽,就跟今天手拿剛上市的最新iPhone一樣炫酷。

武心波印證了記者的感性認知:“(上世紀)80、90年代的時候,日本強大到什麽程度?全世界所有國家都不用生產白色家電,靠日本就夠了。”一提起“日本制造”,人們的聯想都是“可靠”和“高級”。

時間快進到21世紀。如今,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有足夠的資金,都可以通過購買機器、技術和原料進軍制造業,因此,索尼、松下、夏普這些曾經的金字招牌,被外國同行蠶食了家電產品乃至消費電子產品的很多市場份額。然而,有那麽一群規模較小、知名度也不那麽高的日本企業,卻繼續在尖端的小眾市場中占據著主導地位。

武心波表示:“日本現在基本上已經放棄了白色家電,退守到細節。中國呢,比方說空調,品牌打的是長虹、海爾,但里面重要的零配件還是日本生產的。蘋果手機也是。甚至連美國上天的衛星里面,很多重要零部件也都是日本的。”

有一樣產品最能體現日本的技術實力,這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直接看到,它就是電容器。有的電容器只有一粒鹽那麽大,每個電容器的制造成本從1 美分(6 分人民幣)到20美分(1.24 元人民幣)不等,但是一部手機可能需要100 個電容器,一臺個人電腦則需要1000 個。日本村田公司(Murata)在這個領域占據了40% 的全球市場。再加上日本東京電氣化學工業公司(TDK)和日本太陽誘電公司(Taiyo Yuden),日本企業在該領域占據了全球市場高達80% 的份額。

再比如,全球計算機硬盤驅動器所使用的馬達,約有75%來自於一家叫做日本電產(Nidec)的企業;用來調節汽車反光鏡角度的微型馬達,大概90%由萬寶至馬達(Mabuchi Motor)生產;用於制造LCD面板的蝕刻機,80%由TEL(Tokyo Electron Ltd., 東京威力科創)生產;將矽片變成計算機芯片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矽片容器,60%是由Covalent材料公司生產的。

還有,日東電子有限公司(Nitto Denko)在液晶顯示器生產領域擁有20多種領先產品, Covalent掌控了70% 的電動機碳刷市場,三菱化工(Mitsubishi Chemical)幾乎壟斷了紅磷光材料(用來制造LED 燈泡)市場,信越公司在半導體矽片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京瓷公司(Kyocera)則一直是集成電路部件領域的領軍者。

“這些無處不在的日本制造可能不是最吸引人的,可是制造半導體芯片或者液晶顯示屏卻少不了它們。”摩立特咨詢公司的分析師阿爾伯特·莫爾(Alberto Moel)說。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日本企業占據了至少30個技術領域內超過70%的全球市場,每個領域的市場規模都在10 億美元以上。

也無怪乎在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於今年3月底發布的《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上,將日本的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排在第四位,僅次於中國、美國和德國。據德勤預測,到2020年,日本的制造業競爭力仍能躋身全球前五。日本在人才、創新政策和基礎設施方面極具競爭力優勢。

在“失去的20年”之後,日本積極尋求各種重振其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方法。日本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普遍認為,創新將會是提高生產率、維持強勁經濟增速和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勞動力危機

制造業實力依然很強的日本卻面臨著沒有“巧婦”來做炊的風險。

眼下日本的最大難題當數勞動力人口萎縮、人口日益老齡化。日本是全球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目前日本社會的少子化甚至無子化現象非常突出。老齡化被很多學者用來界定為日本經濟前景黯淡的一個理由。日本年輕人存在著不願意工作的現象,進一步加劇了勞動力市場的短缺。

截至2014年10月1日,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33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6%。到2060年,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至40%左右。

目前日本的勞動力人口少於8000萬人,且預計將進一步減少;老齡化給日本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所帶來的挑戰是空前的。日本的職位空缺在2015年11月接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

日本政府顯然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安倍經濟學”計劃中提出了兩大具體方案:一是“女性經濟學”,呼籲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提高女性在企業中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增加日本勞動力數量。二是在2015年成立“機器人革命行動委員會”,旨在通過提高機器人的使用率,來緩解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狀況。這個由政府主導的五年計劃得到了200所企業和高校的支持,到2020年,使機器人的年銷售額從此前的6000億日元(約合39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4萬億日元(約合1560億元人民幣)。

日本2015年7月開出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

日本企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向來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數據顯示,以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和川崎重工業公司(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等全球頂尖工業機器人供應商領銜的日本企業在2012年的銷售額高達3400億日元,占據全球50%的市場份額,同時在精密減速齒輪和力敏感等關鍵機器人部件市場所占的市場份額高達90%。

美銀美林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530億美元,為制造業和醫療保健行業總共節省14萬億~33萬億美元成本;到2025年,機器人將執行制造業中45%的工作,而目前的比例為10%左右。

對於始終拒絕用移民來填補國內勞動力市場空缺的日本來說,大力扶持和發展機器人產業作為老齡化社會的解決方案不啻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況且其機器人產業原本就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如果日本能夠成功完成產業自動化轉型,其經濟實力或能更上一層樓。

海外資產驚人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5月份曾表示,截至2015年底,日本對外資產余額約為948.73萬億日元,較2014年增加了0.7%,已是連續第七年保持增長並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日企收購海外企業等直接投資以及機構投資者的證券投資增加。

一個特殊現象是,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遠低於國民生產總值(GNP)。有一種意見認為,日本在國內失去了20年,但卻在海外造就了一個“隱形的日本”。

武心波並不贊同:“日本龐大的海外資產並不能說明什麽問題。這是日本在全球產業結構中的地位所決定的。日本國內已經完成經濟轉型,開始向全球布局。海外資產高說明日本經濟的全球化程度很高,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此無需做過度解讀。”

“德國也是生產制造能力很強的國家,德國的產品全世界都在消費。這決定了德國的生產體系不可能安排在國內,而是要在全球範圍。中國也是一樣。終歸會有一天,中國的海外資產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關於日本和它“失去的20年”,或許這樣說更準確些:日本是因為失去了冷戰時期的超級優越的發展環境,經濟發展速度也回歸到一個中等強國的正常水平。盡管社會和經濟結構的積極改革面臨阻力,短期內效果也不是太明顯,但這個國家有對技術創新的重視、高端制造業的暗中發力,海外資產的高效擴張,所有這些都表明:現在的日本經濟並非一無是處,相反可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積聚了相當的實力。

謎底由此揭開,GDP只是經濟實力的一個方面。技術話語權和產業鏈掌控力也是國家經濟實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仍然占據諸多產業金字塔尖端的日本,從其全球資源戰略到以科技和創新推動的高端制造業,無疑是一個值得其他國家尊敬和學習的經濟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