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馬在哪兒奔騰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0/100413143_all.html

影視娛樂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經由包括娛樂界在內各界人士的口口相傳,顯得頗具戲劇性。

  北京小馬奔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小馬奔騰)不久前曾傳出消息,稱已經兩次被證監會退回上市報會材料。而保薦投行的更迭、上市地點的調整,甚至導演張藝謀可能加盟等消息,都使得小馬奔騰的IPO備受關注。

  「目前為止,小馬奔騰還沒有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上市材料。他們確實與證監會做過溝通,諮詢上哪個板更合適。目前基本確定為主板或中小板。」一位接近小馬奔騰IPO的知情人士透露。

重選上市地

  「小馬奔騰最先找到中銀國際。中銀國際跟這個項目跟了很長時間,IPO材料都製作了好幾版。後來項目才到了中信建投。」一位券商界知情人士透露,中銀國際本計劃三四月份向證監會報送上市材料,「現在中銀國際相當於做了一次改制的財務顧問。」

  更令市場關注的是,小馬奔騰的上市地點也一波三折。據業內人士稱,小馬奔騰曾考慮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8年3月,小馬奔騰稱獲得霸菱亞洲4000萬美元的投資。

  但國內創業板開板後的一度瘋狂,使得影視製作類公司獲得了相對境外市場更熱烈的追捧。華誼兄弟(300027.SZ)作為首批28家企業之一成功登陸國內創業板,其發行價為28.58元,上市首日開盤價即報於63.66元,一時風光無兩。反觀2010年12月9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保利博納,從上市伊始股價就一路走軟,上市半個月後股價已較發行價8.5美元下跌了30%。

  或許當時國內外市場冰火兩重天的對比,讓小馬奔騰決意選擇A股市場。

  在2011年3月小馬奔騰最新一輪融資時,霸菱亞洲已經退出。參與小馬奔騰新輪融資的機構均為內資PE,建銀國際影視出版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開信創投、信中利、清科等其他多家風投跟進,融資規模達到7.5億元人民幣,甚至超過了保利博納在納斯達克IPO時的9950萬美元融資總額。

  「外資全部退出,紅籌架構也已經清理乾淨了,未來大家可以在招股書中看到其中的過程。」一位接近小馬奔騰上市的知情人士透露。

  他透露,中銀國際最先給小馬奔騰設計的上市方案本來是登陸中小板,小馬奔騰內部更傾向於創業板發行。同期,中銀國際該項目團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一直負責與小馬奔騰前期溝通的該項目負責人陳杭,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擔任副總經理。「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由財政部和中銀國際等機構聯合發起,陳杭的調動也屬於中銀國際內部調動。」一位熟悉小馬奔騰IPO的業內人士表示。

  曾護航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兩家民營影視公司上市的中信建投取而代之。「中銀國際和中信建投之間並沒有發生正面競爭。」前述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此時的創業板估值已一落千丈,與剛剛開辦時不能同日而語。

  一位券商界資深人士透露,「中信建投一開始給小馬奔騰的設計方案就是登陸主板或中小板,爭取今年年底之前向證監會報送材料。」

  另一位知情人士也稱,如果快的話,也許會更早些,因為之前中銀國際做的工作都是紮實的。

  小馬奔騰目前兩塊主要的主營業務是廣告代理和影視製作。接近小馬奔騰的知情人士稱,廣告代理的營收和利潤佔比甚至大於影視製作,而廣告代理是相對比較傳統的業態,上主板或中小板更合適。

  也有市場傳言,小馬奔騰因未拿到中宣部的批文,導致報會材料被退。

  對此,文化產業界資深人士指出,目前21家已經報會的文化類企業中,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都沒拿到中宣部批文。「過去是拿到中宣部批文才能到證監會送報上市材料,現在是報歸報,拿歸拿。絕大多數情況下,國有企業會先拿批文再報會,而民營企業由於各方面的考慮,或者想打時間差,或者股東方要求公司上市緊迫感比較強烈,基本上都是沒拿到批文就去報會。所以,這並不會影響小馬奔騰的報會進程。」

  小馬奔騰如果實現上市,將成為國內第一家選擇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影視製作公司,此前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華錄百納、新文化五家影視製作公司均選擇登陸創業板。

估值爭議

  擁有廣告代理和影視製作兩大主業,小馬奔騰的估值可能會略顯複雜。不只一位業內資深分析師表示,市場更看重的,依然是小馬奔騰的影視製作業務發展。

  民生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鄭平認為,正確的方法應是考慮對兩塊業務分別進行估值。一般來說,影視製作的公司利潤率更高,估值也會高於廣告代理業務。這樣看來,小馬奔騰的整體估值,可能會低於華誼兄弟等純內容製作的公司。

  一位中影集團的製片人告訴財新記者,小馬奔騰在業內的口碑還不錯,主要體現在人員和作品兩方面,一是簽約了吳宇森、寧浩、張一白、劉恆、蘭曉龍等一批有名的導演和編劇,保證其在影視劇內容上「講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們的影視作品反響也還不錯。

  「小馬奔騰最大的優勢就是網羅了一大批導演、編劇。但是大牌導演和編劇也不一定出好作品,即使出了叫好的作品,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為公司提升盈利能力。比如今年寧浩導演的《黃金大劫案》,雖然票房過億,但效果並不算太好。」一位熟悉小馬奔騰的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相關業務之間具有協同性,整體考慮文化產業類企業的估值更為合理。隨著創業板估值的回歸,影視文化類公司IPO能夠獲得怎樣的估值並不確定。民生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鄭平認為,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不能與華誼兄弟、華策影視上市時相比。關於上市的時間窗口,鄭平認為,今年上市時點更優。「趕在十八大前後上市,國家支持文化產業的政策優勢會得到最大效力的發揮,投資人給出的估值會更高。

  決定估值的核心指標是盈利和盈利增長能力。財新記者獨家拿到的財務數據顯示,小馬奔騰2011年的營業收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分別約為6.6億元、7000萬元,2010年則為6.9億元、2500萬元。

  有資本市場人士認為,「去年淨利潤幾千萬的水平,還沒過億,相對國內其他的影視公司優勢不夠明顯。」華誼兄弟年報顯示,201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8.9億元,淨利潤2億元。

  據知情人透露,之所以2011年的淨利潤獲得高速增長,是因為影視業務發展飛速。但淨利潤之所以不足1億元,是因為去年公司進行管理層激勵,給高管的股價比較便宜,這部分支出被算在薪酬支付中,按照證監會要求,在審計時扣除這部分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就受到影響。另外,還有一些電影本來是要去年賣的但是沒有賣,也影響了去年的業績數字。

  2011年,在小馬奔騰的各項業務營收中,廣告代理的營收佔比高於影視製作。但預計今年的影視劇製作營收增長迅速,將高於廣告代理。資本市場中對這種業務結構頗有微詞,認為它主要來源是廣告代理,卻打了影視公司的牌子以求高估值。

  不過,支持多元化結構亦大有人在。另一位熟悉小馬奔騰業務的業內人士表示,對公司業務結構很有信心。他認為,相對穩定的廣告代理業務,可以很好地對衝風險,這種業務結構將更加受到資本的青睞。今年電視劇和電影的版權價格大幅下降,如果單純做影視製作,風險太大,正是有了廣告代理,很好地平衡了風險,是一種穩健的商業模式。而且從事廣告代理業務,積累客戶資源,在影視劇創作中,方便將客戶廣告植入影視劇中,覆蓋成本。

  「不要認為做內容的就是高人一等,做渠道的就是低人一等,商業模式穩定才是投資人最看重的。小馬穩定的業務構成應會享受到一部分溢價。」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全產業鏈之辯

  影視製作公司借力資本市場在國內已不顯見,但上市之後行業業績並未達到市場的預期也令人失望。

  「華誼兄弟上市後,並沒有太大作為,沒有讓投資者看到驚喜。雖然華誼兄弟在內容製作上非常成熟,但是並沒有利用資本市場的平台,形成上下游全產業鏈的影視集團。」一位業內學者這樣認為。

  一位資本市場該領域資深人士直言,目前的民營影視類公司,不是單做院線,就是單做影視製作,沒有一家公司像中影一樣通吃產業鏈。「因為這是個積累的過程,不管是企業自己在積累還是靠國家資源積累,中影目前已經具備了特殊優勢。」

  另一位影視領域資深人士則指出,電影票房與影視製作公司的收入並不對等。「在電影產業上,57%左右是歸到電影院和院線,只有43%是歸入片方和發行方,年景好的時候才五五開。」

  上述資本市場資深人士表示,全產業鏈運作對影視類公司十分重要。「在每個業務板塊都能形成一定市場地位的這樣的電影公司,只有中影,上影可能已經出現雛形。上影在製作和海外引進這兩個方面都比較弱,其他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全產業鏈的佈局。」

  他坦言,目前上市的影視製作類公司盈利預期有限。「外面看起來很熱鬧,票房可能只有35%跟製作公司有關。」他舉例指出,電影《鴻門宴》的票房號稱過億,但其實是入不敷出,投資收回都難。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視頻網站去年燒錢購買電視劇版權的情況,在今年已經不復存在,市場逐漸趨於理性。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劉江紅表示看好小馬奔騰的上市,「無論是已經上市的影視公司還是小馬奔騰自己,都不會造成價值稀釋。相反,像小馬奔騰這樣內容製作方面實力雄厚的公司,應會提升整個影視板塊的競爭力和價值。」

  對於全產業鏈的偏好,業內的趨勢十分明顯。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一些院線公司已經開始與製作方合作或直接接入影視製作。

  「院線也並不容易,2010年中國五大院線,2011年市場份額僅比2010年提高了一兩個百分點,而同期電影院比2010年增加1倍。」上述行業資深人士透露。他認為,一是新影院帶來的票房不能與原來成熟期的電影院相比;二是影院競爭太激烈了,超常規新開影院只是在維護現有的市場份額的需求。

  院線與製作方的合作也並不簡單。「在文化界,把幾個在各自板塊都做的不錯的公司整合到一起,基本上是件比較難的事。就算搞成了個什麼聯盟,大家沒有股權關係的,無非是一些契約關係在裡面,還是各自做各自的事。」上述資本市場文化行業資深人士稱。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未來內容和渠道相結合是個必然的結果。即使不靠自身發展,也可以通過併購來實現。」一位熟悉華誼兄弟的業內人士表示。他同時認為,並不一定是院線整合製作方,華誼如果想併購院線,仍具有較強的談判能力,而且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換股等形式也比較便於操作。

  九鼎投資文化行業高級投資經理駱紅霞稱,投資影視企業,有兩類比較為九鼎看重,一是有上下游全產業鏈的企業,在策劃、製作、發行、演藝經紀方面業務齊全的。還有一種是在某一兩個關鍵環節做到極致的,比如內容製作、發行推廣等方面。「目前,在影視行業準備報會的企業不下20家。」

  據駱紅霞介紹,九鼎剛剛完成對拉風娛樂、江通動畫的投資。

  本刊實習記者劉卓哲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14

小馬奔騰在數字王國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0-01/100443865_all.html

 紐約時間9月21日10時,小馬奔騰公司副董事長鐘麗芳大步走進曼哈頓下城的世界金融中心。頭天晚上,她只睡了兩個小時,此刻卻沒有倦意。在走進拍賣廳前,鐘麗芳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窗外的世貿遺址廢墟改造成的兩個大水池,上方是湛藍的天空,隨即扭頭專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拍賣廳拉開帷幕,標的物,正是剛剛破產的好萊塢頂尖特效公司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這家公司曾經為《泰坦尼克號》、《變形金剛》三部曲、《鋼鐵俠3》等著名大片製作特效。

  13個小時後,她所在的中國民營影視企業小馬奔騰在美國成立的實體,聯手印度信實媒體公司(RelianceMediaWorks,下稱信實公司),以3020萬美元的價格贏得了拍賣。四天後完成了資金支付。在重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小馬奔騰以70%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在五人董事會中佔據三席。

  數字王國的現任首席執行官Ed Ulbrich在現場表示歡迎:「我們的新戰略夥伴既瞭解我們的業務,也瞭解我們顧客的業務。他們具有影響著全球娛樂產業的實力,將保障我們繼續為文化和娛樂產業做出高質量的服務,並將數字王國的財政狀況推向史無前例的新高。」

  這是首次有中國公司收購好萊塢的製作公司。「關鍵在於收購後如何將中國概念變成需求,如何有效地控制並降低成本。」無論是小馬奔騰還是第三方觀察家,都看到了這是這場併購最後能否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一朝忽破產

  數字王國在業內以高端、昂貴著稱,是好萊塢製作特效的一線巨頭,和工業光魔齊名。

  2011年年底,數字王國在紐交所上市(NYSE:DDMG),融資約5000萬美元,何以迅速淪落到破產的境地?

  數字王國1993年成立,由《泰坦尼克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等三人共同創建,後由《變形金剛》導演邁克爾·貝收購併集團化擴張,目前已與卡梅隆等並無關係。上市募資後,公司隨即在短時間內連續進入電影投資、教育、房地產等多個偏離核心業務的領域,其中《安德的遊戲》和《唐波傳奇》兩部電影總投資就近3000萬美元。此外,數字王國還在佛羅里達投資蓋樓。

  2012年5月8日,資金吃緊的數字王國和六家貸款方簽訂一個打包貸款合約,共貸款3500萬美元,其中的一個附加條款對數字王國的在手現金做出了最低要求。這筆貸款,成為壓倒數字王國的最後一根稻草。2012年中報顯示,數字王國淨資產是負1140萬美元,負債2.1億美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7300萬美元,在手現金只剩下658萬美元。

  屋漏偏逢連陰雨。2012年6月,數字王國股價一路下跌,引發跟風拋售,從6月到9月破產之前,數字王國的股價從6美元跌至0.55美元。

  2012年8月2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佈的文件稱,由於數字王國的在手現金不能達到合約要求,此前的六家貸款方正式提出,要求連本帶利立即償還所有貸款。

  這次「集體討債」成為了對數字王國的致命一擊。9月11日,數字王國向美國特拉華州聯邦破產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

  數字王國在申請破產保護的同時,與私募投資公司Searchlight Capital Partners LP達成交易,同意將其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運營子公司作價1500萬美元出售,額外提供2000萬美元的運營資本。然而,收購數字王國並非如此輕而易舉。依據破產法,數字王國必須在法院的批准下,尋找對其資產競價最高和最好的投標人。Searchlight由此成為 「墊底黑馬」,即給出拍賣底價的拍賣方,1500萬美元也成為隨後拍賣的底價。

13小時競標戰

  在拍賣前,表示有興趣的公司多達上百家,參與資格審核的有40多家,最終出現在世界金融中心Cadwalader律師事務所參與競價的共有六家,其中包括影視類公司小馬奔騰美國、信實公司、Technicolor、Psyop,以及投資公司Searchlight和Anchorage。

  小馬奔騰與數字王國算是老相識,曾有過合作。當天小馬奔騰美國參與競標的共五人,除了鐘麗芳,還有擔任財務顧問的易凱資本CEO王冉、美國Debevoise& Plimpton律師事務所律師My Chi To和Michael Diz及其兩位助手。

  鐘麗芳清楚,如果聯合其他競標者共同收購,更有勝算。但是,美國法律為了防止串通行為,規定競拍者之間不得提前互相聯繫,只能在現場和已經退出競標的公司臨時談合作,尋找同盟。與誰聯手,什麼時間點聯手,都是考驗談判心理和技巧的重大決策。

  「我要找的是策略合作人,不是Searchlight那樣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投資公司。我當時心裡考慮的是Technicolor和信實公司這兩家。」鐘麗芳回憶道。

  競拍25萬美元加價一次,一輪又一輪風雲變幻。信實公司在競價進行到2000萬美元的時候宣佈退出,Anchorage和早早退出競拍的Psyop則宣佈聯合。此時,信實公司找到了鐘麗芳,表示希望聯手。

  信實公司的母公司信實集團是一家涵蓋基建、通信等多元板塊的印度商業巨頭,市值500億美元,老闆Mukesh Ambani是2012年印度首富,在夢工廠有50%的投資,並與多位明星簽過優先選擇權(first look deal),合作對象包括尼古拉斯·凱奇、喬治·克魯尼、湯姆·漢克斯等,實力雄厚。

  「能否聯手,要看信實公司想要什麼,我想要什麼,能否契合。」鐘麗芳表示,「當時信實公司提出的條件是,特效外包業務雙方各佔50%。而我要的,就是控制權。」

  即使雙方達成了聯手收購的默契,但鐘麗芳並沒有急於宣佈,擔心越過價格心理線後,Anchorage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面前,反而更志在必得。在喊到2700萬美元的時候,Searchlight默默退出。最後只剩下小馬奔騰美國和Anchorage兩家仍在競拍。價格逐漸逼近3000萬美元的心理關口時,Anchorage一口把競價從2700萬美元直接喊到了近3000萬美元,企圖嚇退他人。

  這一刻,鐘麗芳決定採取行動,「我請求暫停,與團隊鑽進了旁邊的小房間,時不時把信實公司的人叫進來。當有人敲門問是否可以繼續開始,我故意說再等五分鐘。」鐘麗芳回憶道,「從房間出來的時候,我就大披肩一甩一甩,笑聲爽朗,顯得非常高興,和信實公司的人並肩坐下。」鐘麗芳報出了3020萬美元的價格。

  當Anchorage看到這一幕,得知小馬奔騰美國已與信實公司聯手,也隨即宣佈休庭,鑽進了小房間。

  「他們從房間出來後,就宣佈放棄了。」鐘麗芳微笑著回憶道,「我們贏了。」

四天內資金到賬

  北京時間2012年9月27日下午,鐘麗芳當著記者的面簽出付款單。此前的9月24日, 法院已經批准了這一交易。9月28日上午,律師My Chi To告訴財新記者,這一交易已經正式完成。

  「我們接手的數字王國是一個乾淨的公司。」鐘麗芳介紹,通過破產程序,這是最大的好處。

  王冉向財新記者確認,數字王國業已破產,小馬奔騰美國與信實公司不需承擔該公司賬面上2.1億美元的債務。按照競標結果,投資團需要支付3020萬美元給債權人,此外還要負責償還數字王國在正常運營過程中產生的300萬-400萬美元應收應付款,比如支付供應商款、房租租金等,屬於必要的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我們準備了一年期營運資金,2000多萬美元。」鐘麗芳透露。

  由此可以計算,小馬奔騰美國此次為競購數字王國共籌措資金超過4200萬美元:付給債權人競購款3020萬美元的70%即2114萬美元由小馬奔騰美國方面出資(其餘30%由信實公司出資),2000多萬美元用於營運資金,此外還有些涉及收購的稅費。

  從競標成功到最後付款,僅僅四天時間。「對我來說,比較難的還是這麼短的時間內準備美元資金。」鐘麗芳說,全部資金並非由一方出資,而是臨時組成了海外華人資本團共同投資。小馬奔騰與這些華人資本的權益分配情況,鐘麗芳沒有多談,僅強調在整個資本團中的控制權,具體內容等未來公開披露。

  鐘麗芳表示,此次收購不會影響公司未來的投資計劃,她預計,2013年小馬奔騰還將投資六七部電影。小馬奔騰一直謀求在A股上市(參見本刊2012年第29期報導「小馬在哪兒奔騰」)。

  關於數字王國未來的資本運作走向,鐘麗芳表示短期內不會讓它重新上市。等將來重組擴大規模後,再進行上市的考慮。下一步,小馬奔騰將和信實公司成立 「小馬奔騰·信實」 合資公司。據小馬奔騰方面透露,「數字王國」將被保留,至少會作為主體名稱中的一個元素。具體方案要等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後才能確定。

資產價值幾何

  「數字王國最主要的資產我們都已經購得。」小馬奔騰在此宗交易上的財務顧問易凱資本CEO王冉表示,按照債權人委員會的劃分方案,目前數字王國共有六部分資產:特效、母艦、電影《安德的遊戲》、動漫、教育、2D轉3D技術等。此次競拍中,按照此前「墊底黑馬」Searchlight的底價方案,競標物即是數字王國最重要的前三項資產,現已被小馬奔騰美國收入囊中。

  三項資產中,最核心的當屬特效業務,擁有著數量眾多的專利和技術,不僅是公司最大的資產,也是數字王國安身立命之本。

  第二部分是母艦業務(Mothership),其中包括兩塊,一是為專門面向商業用戶提供廣告製作服務,會用到特效技術;二是虛擬表演產品,是指把貓王、邁克爾·傑克遜等已故明星做成非常逼真的3D人物形象實時在舞台上表演,通過全年無間歇演出可產生充沛的現金流。

  第三部分是電影《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數字王國投資1700萬美元,擁有37.5%的股份。受訪眾多人士表示,《安德的遊戲》是繼《哈利·波特》之後的少年魔幻巨片,具有重大商業意義。「這部電影絕對屬於一線,我們就坐等收益了。」鐘麗芳表示。

  除了上述三部分已經購得的資產,數字王國投資的動漫電影《唐波傳奇》(Tembo)為其動漫業務旗下產品,投資超過1200萬美元。

  數字王國的動漫業務和教育培訓都設在佛羅里達州,而非特效業務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這也是數字王國前大股東兼前CEO John Textor任內擴張的項目。動漫電影與特效業務是上下游的關係,數字王國原本希望把自己打造成皮克斯。「然而,事實證明下游往上遊走並不容易。術業有專攻,能把軟件玩得利落,並不一定能把故事講得好。」王冉分析。

  除此之外,2D轉3D的專利技術等也是尚待處理的一塊資產。但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該技術在中國的市場不大。王冉表示,這部分資產有可能還會再做一次拍賣,小馬奔騰可以對剩餘資產提出訴求,和債權人談判來獲得。「前提是我們對這些資產到底有沒有興趣。」

留住核心競爭力

  對這一交易,圈內人士們驚嘆之餘,亦存疑慮。

  一位國內知名電影公司總裁表示,收購後能否留住原班人馬?「像這類公司,技術都掌握在管理層的手裡。如果收購後管理層離開公司另起爐灶,公司就只剩一個空殼。」

  對此,鐘麗芳表示,已經第一時間和數字王國的幾位核心人物續約。律師My Chi To告訴財新記者,合約規定小馬奔騰美國必須與數字王國被收購部分的所有員工續約。

  影評人周黎明認為,原數字王國之所以破產,經營策略失誤的前任首席執行官John Textor難辭其咎。對於新上任不久的首席執行官Ed Ulbrich,鐘麗芳表示此人是第二個加入數字王國的員工,非常值得信任。未來小馬將派去新任CFO。重組後,公司董事會將縮減為五席,小馬奔騰美國佔三席,信實一席,管理層一席。

  「進去之後首要的就是降低成本,重組財務結構。我和Ed的觀點是一致的。」鐘麗芳表示,過去的單一高工資要被「工資+獎金+期權」的激勵機制取代。

  熟悉電影界、目前主業是電影融資的孫大一指出,專利是另一個潛在的風險點。專利技術更新換代很快,常常今年的新技術明年就不值錢了,因此未來數字王國必須保持和過去一致的創新研發能力,稍有懈怠就會落後於人。對此,鐘麗芳表示會在研發部分保證充足的現金流,保證員工在研發上的動力。

  分析人士指出,電影特效是一個高成本行業。由於好萊塢電影之前融資資金多來自歐洲,目前歐洲深陷歐債危機,好萊塢電影頗有「斷奶」危機。用得起高端特效的大製作數量有限,電影特效公司紛紛倒閉,如《普羅米修斯》特效製作主力公司FuelVFX已進入破產程序、參與製作《泰坦尼克號》等的Matte World Digital也已正式關閉。

  周黎明認為,短期內,用得起高端特效的仍是好萊塢的一線大片,而一線大片的數量非常有限。孫大一表示,即使在好萊塢,數字王國製作電影特效的收費也是出了名的高,比其他美國公司至少貴20%。在中國,一般的電影肯定用不起。如此,收購後的數字王國,今後能否賺到錢?

  鐘麗芳介紹,其實在競標收購的前一天,小馬奔騰就與數字王國的大客戶合夥人開過會,與Marvel、迪士尼、Universal等電影製作公司都溝通過,他們都表示支持。

馬背上的新王國

  中國和印度兩大電影製作公司聯手收購好萊塢的一流特效公司,未來怎麼創造新價值,本身仍是個令業界願意想像的話題。

  鐘麗芳計劃未來的合資公司將特效外包服務「階梯化」,從而讓更多國內電影消費得起。美國洛杉磯的特效製作班底依然主攻收費最高、難度最大的業務;加拿大的基地做相對次高端的業務;在北京則會開設新的製作中心,甚至在廊坊、懷柔等地建立特效基地,做相對低端的業務,但技術品質能保證,「用不著像現在這樣還需要把中國電影的特效拿到韓國甚至泰國去做」。她說。

  周黎明指出,特效技術日新月異,專利技術可以往下遊走。「很多技術,一兩年前中國大片買不起,過一兩年價格降下來了,中國大片就買得起了。數字王國可以吸引包括中國印度日本在內的亞洲頂級客戶,形成一個客戶群鏈。」

  鐘麗芳表示還準備把技術應用到其他商業領域:「數字王國有全球最強的虛擬人技術,以前他們和五角大樓做過虛擬戰鬥機之類的模擬。我們可以商業化,在國內做虛擬人演唱會。」

  此外,鐘麗芳還計劃進入教育培訓領域。此前小馬奔騰在美國南加州大學設立了獎學金,此時作為數字王國的主人,很可能在國內和地方政府合作,在某個大學開展特效方面的專業培訓。孫大一評論稱,中國目前的影視特效技術落後好萊塢至少20年。假如有頂級的特效公司在國內開展相關教育,對提升中國影視特效行業整體水平,確有突破性的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22

小馬奔騰:用啞鈴模式撬動數字王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26/2ONDE5XzU0ODM2OA.html

和以往無數個夜晚一樣,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小馬奔騰」)西山會所的水晶吊燈一盞盞亮了起來,朋友們陸陸續續落了座。董事長李明以主人的姿態坐在餐桌前。話題從劇本創作逐漸到插科打諢,這是李明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

生活似乎沒發生太多改變,而小馬奔騰已經不同。

一個月前,一則來自大洋彼岸的爆炸性消息引發了業內外廣泛關注:2012年9月25日,好萊塢特效公司之一——詹姆斯·卡梅隆創辦的數字王國(DigitalDomain)被小馬奔騰以3020萬美元成功收購。

與此同時,有關小馬奔騰排隊等待上市的各種傳言不絕於耳。有人把小馬奔騰看作電影界的另一個「華誼兄弟」。雖然還未上市,資本騰挪間,小馬奔騰已經拿到7.5億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佔比10%~15%,由此不難算出其公司估值,遠遠超過保利博納在納斯達克IPO時9950萬美元的融資總額。

「上市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個過程,絕對不是一個結果。」四十不惑,經歷了人生波瀾起伏的李明說。

從廣告到電影

從最早的攝影記者做起,到代理央視廣告,到投拍電視劇,繼而運作電影,投資電影院,成立影視動漫公司,收購特效公司……近20年來,李明和他的小馬奔騰用「奔騰」的姿態進入了影視行業的全產業鏈。

在廣告領域,1994年小馬奔騰(前身為雷明(微博)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在起步時起點就相對較高,從最初央視一套《新聞30分》、《新聞會客廳》到如今的新聞頻道、電影頻道等多個頻道欄目時段。直到今天,廣告仍然為小馬奔騰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2004年,小馬奔騰首次投拍電視劇《歷史的天空》獲得較高收視率,隨後一發不可收,《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順溜》、《我是特種兵》,部隊大院的生長環境以及對人性的探究,李明選擇的這些電視劇,都斬獲頗豐。李明介紹,截至2011年,小馬奔騰60%利潤來源於電視劇。 電影行業對於小馬奔騰來說則是一個嶄新的市場。2009年跟投《機器俠》、《花木蘭》是「小馬」進入電影業學習和操練團隊的階段。2010年的《越光寶 盒》是小馬奔騰獨立投拍的第一個項目,《越光寶盒》1.4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對於小成本製作來說,無疑是個不錯的成績。

在李明眼中,如今正是跑馬圈地的好時機。「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你現在不進入,可能在市場和人才方面就佔不到先機,簽不到這些人,可能就要等十幾年。」

好的劇本、編劇和導演,被認為是小馬奔騰在電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與華誼兄弟更重視演員明星相比,而小馬奔騰「圈」下的是一批有競爭力的編劇和導演,他們包括吳宇森、張一白、寧浩、劉恆、蘆葦、蘭曉龍、寧財神、李修文、孔二狗……

讓李明自豪一把的是,雖然小馬奔騰目前涉足的電視劇和電影的數量不算多,但還沒有一個項目是賠錢的。2013年,將成為小馬奔騰高產的爆發年,僅年初就有6部電視劇將要開機。與此同時,幾部電影內容籌劃基本完成。

寬度與深度

一次次地拓展業務範圍,又一次次地獲得成功。幸運之神似乎總是眷顧小馬奔騰。

「命好。」李明解釋。但商業上,命好可不是一個好的說辭。

李明的特點是,冒險與謹慎結合,如同「謹慎的博弈」。每次看到機遇都大膽嘗試,嘗試過程中不斷博弈、計算籌碼,謹小慎微。

在小馬奔騰不斷拓展橫向全產業鏈的過程中,有不少人建議李明只在一個行業專注深挖。比如,依託央視良好的廣告資源,繼續在廣告領域做強做大。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就是其中之一,在小馬奔騰初涉電視劇領域時,王冉就給予了李明專注縱深的建議。2011年,注資4000萬美元的霸菱亞洲也給出了類似的建議,希望小馬奔騰不要著急投拍電影。在投資者看來,多代理電視台幾個欄目,收益穩定又無風險。

而新行業的風險是不可預估的,比如當年投拍《歷史的天空》,男主人公姜大牙個性鮮明,打破了傳統人們印象中的英雄形象。一集電視劇45萬人民幣的投入,一旦審批難以通過,就可能滿盤皆輸。

而李明自己的「小九九」是這樣盤算的:歷史大題材下的小人物,各方都歡喜。所以他敢做投資。但任何選擇,都有一個「線」,那就是不能超越「小馬奔騰」四個字。「品牌是最值錢的」,李明深諳個中道理。在電視劇推廣中,為了打響品牌,擴大影響力,小馬奔騰往往首選與央視合作,幾部片子下來,小馬奔騰在電視劇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李明擅長「碼局」,副董事長鐘麗芳擅長風險管理,2003年,在英國學習風險投資的鐘麗芳加入小馬奔騰,負責資本運營及項目把關,李明負責與編劇、導演的溝通,碰撞出好的創意。「在我看來,廣告還是傳統業務,不可避免地將遇到行業發展的天花板。而投入電視劇、電影這些業務,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行業前三名。如果我在每個領域都能做到行業前三,小馬奔騰的綜合實力就是行業第一。」

橫向多元化也讓小馬奔騰收穫了新一輪投資。因為想國內上市,2011年3月,霸菱退出,小馬奔騰進行了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超過40家機構表示出了投資意願。最後由建銀國際影視出版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開信創投、信中利、清科創投等其他多家風投跟進融資。這一次,投資的金額達到7.5億元,數額甚至超過了華誼兄弟和保利博納的IPO募資額,這也成為中國影視產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融資。

「希望小馬奔騰成為中國最好的創作型影視公司。」李明說。在他的理想中,未來的小馬奔騰將逐漸蛻變為一家公眾公司,營業模式是啞鈴模式,啞鈴的兩頭是廣告代理和電影院,這將成為未來小馬奔騰的穩定業務,而影視電視劇則是中間的槓桿,連接廣告和院線。而自己則有更多的時間投入深愛的劇本創作。

在上市公司領域,華誼兄弟一直是該行業的龍頭股;萬達近期在影院和收購方面動作頻繁,而小馬奔騰也將願景鎖定為中國產業鏈最完整、市值最高的傳媒公司。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影視行業競爭將更加硝煙瀰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37

小馬奔騰:丈量藝術到商業的距離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210/t20121019_365607.htm

  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從廣告起家的小馬奔騰將業務擴展到電視劇、電影、動漫、影院投資、新媒體、演藝經紀等各個領域,N駕馬車協同作業,形成一條完整的娛樂產業鏈。小馬奔騰的理想是打造「啞鈴式結構」,廣告和影院投資作為穩定的兩頭提供資金等支持,中間的影視、動漫等業務風險較大,但能塑造品牌的核心價值。
  除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與前輩獅門影業一樣,小馬奔騰在探尋藝術與商業的平衡點上也頗有過人之處。在相當於一場「賭博」的影視領域,憑藉嚴格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小馬奔騰成為了一名「謹慎的賭徒」,從簽約導演、編劇,到項目的選擇、融資、執行,小馬奔騰將商業的邏輯貫穿始終。而近日,小馬奔騰又開始了併購擴張的嘗試。

  
  對很多人來說,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小馬奔騰」)這個名字還頗顯陌生,其實,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順溜》、《我是特種兵》,電影《越光寶盒》、《將愛情進行到底》、《黃金大劫案》等一系列影視作品的背後,都有小馬在奔騰著。
  小馬奔騰的前身是成立於1994年的北京雷明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在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小馬奔騰的業務觸角延伸到電視劇、電影、動漫、影院投資、新媒體、演藝經紀等多個領域,N駕馬車相互配合,形成了完整的娛樂產業鏈。2009年開始,小馬奔騰對公司進行集團化架構調整併對資源進行整合,最終成立了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較為完整和穩定的業務板塊,小馬奔騰還有另外的過人之處。從簽約編劇、導演,到項目的選擇、融資、執行,小馬奔騰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被業界稱道,配合強大的營銷功力,善於「以小博大」的小馬奔騰是個地地道道懂藝術的生意人。
  N駕馬車並行,打造娛樂產業全鏈條
  從廣告起家,小馬奔騰逐步將業務拓展到電視劇、電影、動漫、影院投資、新媒體、演藝經紀等領域,N駕馬車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娛樂產業鏈。按照小馬奔騰的規劃,未來公司業務將被打造成「啞鈴式結構」,兩頭的廣告和影院投資業務作為較為平穩的業務板塊提供穩定的資金供給,中間的影視、動漫、新媒體等風險較大的業務用以塑造品牌核心價值。

  敲門磚:故事從廣告講起
  跟華誼兄弟一樣,小馬奔騰的故事也是從廣告開頭。上世紀90年代初,從北京廣播學院攝影系畢業後的李明成為一名廣告片攝影師,經過最初的行業經驗積累,1994年,李明創立了北京雷明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
  1995年4月,央視一套《新聞30分》開播,1996年,雷明頓獲得了《新聞30分》欄目廣告的獨家代理權。此後直到2009年11月中視金橋(00623.HK)接替雷明頓獲得該欄目廣告代理權,其間的十幾年,此項業務一直是雷明頓的一項主要業務,為其帶來了穩定持續的收入來源,也成就了雷明頓最初的起點。除此之外,雷明頓還曾代理過央視《新聞會客廳》、《夕陽紅》等節目的廣告,目前,其仍代理央視二套《經濟與法》、新聞頻道《環球視線》的欄目廣告及央視電影頻道大部分時段廣告。
  廣告業務是小馬奔騰起步最早的一駕馬車,對於小馬奔騰整個產業鏈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廣告行業已經十分成熟,廣告業務能保證穩定的收入,為其他業務的嘗試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目前,廣告業務收入大約佔小馬奔騰總收入的1/3;第二,在廣告領域近20年的耕耘幫助小馬奔騰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為影視劇植入廣告提供了便利,雷明頓廣告承接了小馬奔騰影視公司多個工作室的影視劇植入廣告業務,這些大客戶也有可能轉化為投資商;第三,營銷對於影視劇行業非常重要,電視、戶外、雜誌等廣告渠道資源為小馬奔騰的影視劇宣傳提供了天然的平台,節約營銷成本。

  影視業務:知名度來源
  廣告是小馬奔騰最初的起點和資本,可是,如果其僅僅是一家廣告公司,那麼,即使是它代理了更多收視率更高節目的廣告,我們可能還會在聽到「小馬奔騰」這個名字的時候一臉茫然,是影視業務讓更多人瞭解、至少「聽說過」小馬奔騰,為小馬奔騰帶來了品牌知名度。
  1998年,小馬奔騰的廣告業務已經進入平穩運作階段,依舊有著光影情結的李明決定進入電視劇製作領域。2004年,小馬奔騰出品了第一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隨後又推出了《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順溜》、新《三國》、《我是特種兵》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電視劇成為小馬奔騰的另一駕運行平穩的馬車(表1)。


  從電視劇行業過渡到電影產業,對小馬奔騰來說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兒。2005年,有投資方找到小馬奔騰,勸其進入電影業,而當時,李明認為時機尚未成熟。直到2008年,《非誠勿擾》、《畫皮》、《赤壁(上)》、《長江七號》、《功夫之王》、《功夫熊貓》、《梅蘭芳》等十幾部電影票房過億元,國產電影總票房達到40多億元,首次超過進口片。李明認為時機到了。
  2009年,從跟投《機器俠》開始練兵,小馬奔騰在電影行業的投資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的幾年,小馬奔騰共投資十幾部電影,其中5部電影票房過億元,分別是《越光寶盒》、《武林外傳》、《建黨偉業》、《將愛情進行到底》、《黃金大劫案》。其中,小馬奔騰獨立投資運作的《將愛情進行到底》掀起一股懷舊風,以2000萬元的投資獲得了超過2億元的票房。同樣獨立投資運作,由簽約導演寧浩執導的《黃金大劫案》成為了2012年五一檔國產片的唯一勝者,面對三部好萊塢大片前後夾擊,依然取得近1.6億的票房成績。憑藉強大的營銷功力,小馬奔騰「以小博大」的亮眼表現為其帶來了更大的知名度(表2)。


  業務拓展:打造全產業鏈
  目前,廣告、電視劇、電影是小馬奔騰的三項主要業務。和許多影視公司一樣,小馬奔騰也有著全產業鏈的夢想,在這三項業務的基礎上,小馬奔騰不斷進行業務拓展。多駕馬車並行的方式可分擔風險,並可通過不同業務之間的配合逐漸打通產業鏈。影院投資、動漫、新媒體、演藝經紀都在小馬奔騰的計劃版圖之內,其中,影院投資業務尤其受到李明的重視。
  2011年,北京小馬奔騰影院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小馬奔騰開始涉足院線建設。按照計劃,未來5年,小馬奔騰計劃每年開發10-15家影院,規劃發展50家影院、400塊銀幕,預計年票房產出超過10億元。目前,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的電影屏幕數量已經達到飽和,而隨著群眾生活水品的提高、娛樂消費的提升,二三線城市表現出極大的挖掘空間,小馬奔騰在院線上的佈局也是從二三線城市開始。2011年9月,其旗下首家影院—慈溪歡樂小馬電影城開業,小馬奔騰高層悉數亮相影城開業典禮,2012年下半年歡樂小馬電影城江蘇淮安店、重慶大渡口店也將陸續開業。
  小馬奔騰高層領導對影院投資相當重視,這種重視的背景是中國電影產業的票房分成模式:院線和影院大約可以分得票房收入的57%,製作方和發行方只能拿到43%,這43%還是在廣電總局的「要求」下實現的,曾經,這一比例只有30%。而且,如果說拍電影是一場賭博,那麼,電影院則是穩賺不賠的賭場。按照小馬奔騰的規劃,未來,院線業務將和廣告一起成為其「啞鈴式結構」的兩頭,為集團其他業務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中間的影視、動漫、新媒體、藝人經紀風險相對較大,但將成為塑造品牌核心價值的部分,並且,各個業務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一條娛樂全產業鏈(圖1)。

  影視業務:是藝術,更是生意
  影視產業在藝術與商業的天平上左右遊走,試圖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對於這種探尋,小馬奔騰頗具天賦,從與編劇、導演的合作方式,到項目的選擇,再到整個項目的運作過程,小馬奔騰將商業貫穿到整個產業鏈當中,對於小馬奔騰來說,影視業務是藝術,但更是一門生意。

  與編劇、導演合作方式:從江湖到商業
  藝術以人為本,對於影視行業來說,編劇和導演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因此,著名編劇和導演成為眾家影視公司爭奪的熱點。小馬奔騰旗下也匯聚了一批優秀的編劇和導演,如有「中國第一編劇」之稱的劉恆、《活著》和《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武林外傳》編劇寧財神和《士兵突擊》編劇蘭曉龍,還有束煥、孔二狗、李修文等。而導演方面又有吳宇森、張一白、寧浩等坐鎮。
在與電視劇導演的合作上,小馬奔騰採取了「御用」機制。這並不是電視劇領域的通行做法,一般而言,電視劇都是按照項目來運行,先敲定題材,再臨時聘用一位導演來拍攝,影視公司跟導演和編劇之間的關係相對鬆散,所簽訂的協議一般也只是針對某一項目。
  小馬奔騰的做法曾經受到業界詬病,但李明卻堅持如此。導演的御用機制雖然成本較高,但更有助於電視劇質量的提升。對於電視劇來說,作品直接出售給電視台,相當於B2B業務,確定了編劇、導演、演員等,收入基本能夠測算,因此與導演的穩定合作能保證收入。
  另外,小馬奔騰在編劇導演合作方面雖然採取了「御用」機制,但並不意味著簽約導演不能執導其他項目。如果有其他機構想與小馬奔騰的簽約導演合作,由小馬奔騰對項目進行評估,並對可行的項目進行聯合投資,這也讓小馬奔騰擁有好項目的投資主動權。
  在電影產業中,導演與影視公司之間的合作一直充滿了「江湖味兒」,例如馮小剛與華誼兄弟,分手前的張藝謀和新畫面。小馬奔騰則選擇了一種「商業味兒」更濃的合作方式:採取「FIRST LOOK」的方式,對於導演手頭兒的項目,小馬奔騰具有優先投資權,簽約導演每年至少完成一部影片的拍攝。小馬奔騰這種與導演的合作方式既鬆散又緊密,每年一部影片的要求保證了影片的數量,優先投資權又利於小馬奔騰選擇質量高的項目,有效降低風險。同時,這也避免了對某位導演的過度依賴,旗下導演的相互合作又提升了小馬奔騰出品影片的質量,例如寧浩在張一白執導的《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客串角色為影片助陣,而寧浩執導的《黃金大劫案》的監製就是張一白。
  小馬奔騰在與電視劇和電影導演的合作中採取了稍顯不同的方式,但都將投資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既保證產品質量,又能降低風險。

  引入金融手段,做謹慎的賭徒
  即使有了優秀的編劇、導演、演員,誰也無法預料一部電影的票房,當影片推向市場,可能叫好叫座,也可能血本無歸。做電影就像一場賭博,小馬奔騰力圖做一個「謹慎的賭徒」。而要達成這一點,金融手段的引入至關重要。
  小馬奔騰的風險管理能力被業界稱道,而提起小馬奔騰的風險管理能力,《機器俠》是繞不過去的一部作品,而鐘麗芳是離不開的那個人。《機器俠》是由導演劉鎮偉操刀,胡軍、孫儷主演的科幻加愛情主題電影,鐘麗芳是北京小馬奔騰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3年,在英國獲得國際市場營銷管理、風險管理碩士學位後,鐘麗芳回國加盟了小馬奔騰,也將金融投資的理念和方法帶給了小馬奔騰。當《機器俠》最初的投資方找到小馬奔騰的時候,小馬奔騰通過評估認為《機器俠》存在較大的風險,於是,金融專業出身的鐘麗芳採用了一些風投常用的手段:第一,優先回款;第二,保證成本加20%利潤的回款額;第三,共管賬戶。最後,《機器俠》市場反應不理想,除了小馬奔騰獲得了20%固定收益外,其他投資方都沒有掙到錢。
  小馬奔騰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的理論充分應用到電影投資裡,根據投資規模將影片分為三類:4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被劃為大項目,這樣的大項目或者可以獲得大回報,或者對公司在行業樹立品牌有所幫助,例如跟投《建黨大業》;千萬級及以下的小投資片子被視為「小成本博驚喜」的部分,《武林外傳》、《將愛情進行到底》就屬於這一類;中等投資的影片對小馬奔騰來說是風險最高的類型,因為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成比例,如果一部影片投資4000萬元,那麼票房達到1億元以上製作公司才能收回成本,而票房過億又是很大的一個坎。
  在對影片進行大概的分類之後,對於單個項目的運作,小馬奔騰也會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小馬奔騰成立了專門負責審核項目的評估委員會,由公司管理者、財務、製片人、編劇、導演共同審核並修改劇本,並研究如何控制成本。除此之外,其與專業的調研機構合作,從多個角度瞭解市場需求,對項目的操作更為有理有據、更為可控。「小馬奔騰的這一做法走在了行業的前面,雖然行業內很多公司開始了這樣的嘗試,但並沒有成為一種常態,這也是小馬取得不錯成績的一大原因。」 藝恩諮詢分析師楊舒婷表示。
  鐘麗芳曾表示,小馬奔騰對於影視作品的投資大部分來自於公司內部資金,外部投資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即便如此,小馬奔騰也一直在嘗試將更多的金融手段引入到影視業務當中來,以《黃金大劫案》為例,小馬奔騰運用了多種金融手段,尋找了多家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其中包括四家銀行和美國的保險公司。另外,據報導,北京銀行以版權質押+房產抵押+第三方保證的組合擔保方案,累計為小馬奔騰提供了1.9億元的授信支持。
  2012年9月24日,有報導稱,小馬奔騰和印度信實媒體以3020萬美元的價格對知名特效公司數字領域進行收購,其中,小馬奔騰擁有75%的股份。數字領域由詹姆斯·卡梅隆創辦於1993年,該公司製作了《泰坦尼克號》、《終結者》等卡梅隆的電影,還參與了《指環王1》、《加勒比海盜3》、《變形金剛》等大片的製作。實際上,在被收購之前,數字領域已經是一家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公司,正因為如此,小馬奔騰才得以以較低的價格入主。本次收購僅涉及數字領域最核心的特效業務和加拿大的特效工作室,其他業務則暫不包括,小馬奔騰的意圖在於,在競爭已經十分激烈的中國電影產業裡,尋找到「3D特效」這一新型熱門板塊,並達到「牆外開花牆內香」的目的,這與之前小馬奔騰與好萊塢特效公司數字王國的合作有著異曲同工之效。
  嚴格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運用多種金融手段進行融資,通過合作與收購擴展版圖,小馬奔騰作為影視行業黑馬備受關注的一個原因在於,它似乎找到了藝術和商業的連接點。事實上,小馬奔騰引入金融手段的做法只是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雖然中國的影視公司還不能像時代華納、獅門影業等成熟的影視公司一樣在藝術和商業的天平上遊刃有餘,但隨著政策、市場、投融資環境和條件的逐漸成熟,藝術與商業的牽手將更為頻繁和自然。

  上市路:一波又三折
  擁有多駕馬車的小馬奔騰自然走到了上市的路口。2009年,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開啟了影視公司上市的序幕,隨後,光線傳媒(300251)、華策影視(300133)、橙天嘉禾(01132.HK)、星美國際(00198.HK)、博納影業(BONA. NASDAQ)緊跟其步伐。進入2012年,又一波影視公司上市熱潮來襲,中影集團、上影集團、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萬達電影院線等近10家公司在排隊上市,小馬奔騰也躋身其中。

  上市前的融資:受風投追捧
  2011年3月,小馬奔騰進行了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超過40家機構表示了投資意願。最後,由建銀國際文化產業基金、開信創投、信中利以及清科創投組成的投資團隊勝出,建銀國際文化產業基金領投,其他幾家跟投。小馬奔騰此次融資金額達到7.5億元,數額甚至超過了華誼兄弟和保利博納的IPO募資額,這也成為中國影視產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融資。
  小馬奔騰為什麼會受到風投的熱捧?一位行業分析師在接受《新財富》採訪時表示,投資影視公司看兩點:第一要看它的業務板塊是否完整,小馬奔騰的業務覆蓋了廣告、電視劇、電影、院線等,總體來說,業務板塊相對完整;第二,影視行業有一定不確定性,風投會根據一家公司過去的表現來預估它未來的表現,而小馬奔騰過去的表現不錯。
  在此之前,小馬奔騰還曾有過一輪融資。2008年3月,其獲得了霸菱亞洲投資公司的4000萬美元投資。在霸菱亞洲投資公司看來,小馬奔騰具有四大優勢:擁有綜合性傳媒業務、財務管理嚴格規範、高質量的影視作品以及在中國影視圈的良好口碑。4年後,小馬奔騰的這幾個「優點」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只是,對於計劃在國內上市的小馬奔騰來說,霸菱亞洲的外資身份將成為阻礙。由此,在為上市鋪路的第二次融資中,霸菱亞洲主動退出。

  一波三折:上市板塊未確定
  小馬奔騰曾考慮過到納斯達克上市,但經過多方面的考量,最終決定投入國內資本市場的懷抱。鐘麗芳曾表示:「我們的市場、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國內。每籌拍一個電影、一部電視劇,其本身無疑就是最好的營銷模式。但如果在海外上市,我們可能需要不停地去做路演、不停地去和投資人解釋我們所做的事情。其中的成本對比顯而易見。」
  即使確定了在國內上市,上市之路依然一波三折。最初,小馬奔騰找到中銀國際做其承銷商,中銀國際建議小馬奔騰在中小板上市,而小馬奔騰更傾向於創業板。隨後,因為中銀國際人事變動等原因,小馬奔騰轉而選擇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曾擔任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的上市承銷商。小馬奔騰到底是選擇中小板還是創業板,目前尚未最終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83

電影特效產業困局寫實:小馬奔騰半年拋售數字王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763.html

電影產業的故事有時候就像電影劇本一樣跌宕起伏。

就在國內電影新貴小馬奔騰購入好萊塢著名特效製作公司Digital Domain(數字王國)70%股權的半年後,數字王國的大股東再度易主。

根據香港上市公司奧亮集團(00547.HK)近期披露的公告信息,小馬奔騰用於收購數字王國而設立在美國的殼公司——Harmony Energy Limited以3.92億港幣的價格被香港奧亮集團進行全資收購,這意味著小馬奔騰所持有的數字王國70%股權將全額進行轉讓。

2012年9月,小馬奔騰聯手印度媒體巨頭「信實媒體」(Reliance MediaWorks)以3020萬美元的總價,分別購入數字王國70%和30%股權。一時間,小馬奔騰風光無兩,其副董事長、執行董事鐘麗芳當時接受媒體時稱,小馬奔騰市值已超30億元,而對數字王國的收購將會打開更大的市場想像空間。

然而僅半年過後,小馬奔騰的「電影特效夢想」便戛然而止。資料顯示,2013年3月份時,小馬奔騰就已經與香港奧亮集團達成收購協議,但此樁交易因故在4、5月兩次被推遲,直到7月份,奧亮集團才正式公告了「買賣協議及可換股票據之發行已完成」。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馬奔騰在半年後急於轉讓數字王國?本報記者分別致電鐘麗芳在內的小馬奔騰多位高管,但對方手機均處於關機或無人接聽狀態。

不過,記者獲悉,收購數字王國殼公司的Harmony Energy Limited自2012年9月6日到2013年1月31日期間,營業收入雖達到1.94億港元,但短短5個月內,稅後淨利潤虧損竟高達8300萬港元。對於力爭IPO的小馬奔騰而言,海外資產的業績拖累,或為其不能承受之重。

特效產業的「魔咒」

自去年9月小馬奔騰高調宣佈買入數字王國以來,業界對其能否玩轉這家極負盛名但長期虧損的電影特效巨頭就始終心存疑慮。

2012年中報顯示,數字王國淨資產為-1140萬美元,負債2.1億美元,因為美國的破產保護法,使得小馬奔騰與這些債務間不存有任何關係,為此當時鐘麗芳頗為得意地說:「我們買了一家非常乾淨的公司,只有業務,沒有債務。」

對於數字王國破產的原因,當時小馬奔騰的解讀是:因為數字王國的內外都有困境,內部來說就是過度發展,剛一上市錢就被投入到了《安德的遊戲》等影片,還有在佛羅里達的地產項目中。過度投資使得公司現金流短缺,這時候在外部又遭遇到了有人惡意做空,股價大跌,最後崩盤。這和本身的業務沒有任何關係。

但事實證明,小馬奔騰在此方面過於樂觀。目前,不只是數字王國,整個電影特效產業在好萊塢都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產業危機。今年年初,為李安加冕奧斯卡的巨作《少年派奇幻漂流》進行特效製作的視覺特效公司Rhythm & Hues,也因為債台高築而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曾有電影專業人士指出,儘管數字王國的股份結構改變了,它面對的行業現狀並沒有變:高額的成本和特效公司的收益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根本解決。如果小馬奔騰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佳的辦法一定是維持利潤相對最高的好萊塢電影部分,將其業務部門拆分,將最核心高難度的部分放在美國加州和加拿大的溫哥華,而將其他低技術水準的工作內容放在中國製作,從而降低人力成本。

但接手數字王國後,小馬奔騰談論更多的卻是如何與數字王國在北京成立特效培訓基地,而對北美業務的資源整合談及甚少。

但特藝(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朱慶告訴本報記者:「如今特效產業不僅在好萊塢遭遇產業瓶頸,即使是在高速成長的中國電影市場也面臨巨大挑戰。」

特藝集團為原法國湯姆遜集團,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視覺特效製作公司,其業務集中於3D技術、動畫與視覺特效等領域。

「我們發現中國導演對電影特效投入的熱情很少,他寧願花更多的錢去請大牌演員,而不是花在特效鏡頭上。」朱慶表示。通常來說,好萊塢大片會留出30%的成本來做特效,但是中國的影片就不會用那這麼多的錢來做特效。據悉,目前中國的電影特效製作公司不下1000家。

讓路IPO?

今年年初,被稱為史上最嚴IPO核查程序啟動。4月中旬,包括長城影視、炫動傳播、大唐輝煌、北京麒麟網文化等文化類公司中止審查。在第一輪財務審查中,該行業撤離比例已高達25%,而小馬奔騰仍在排隊陣營中苦苦堅守。

北京某券商人士對本報記者說:「目前,外界暫不清楚數字王國此前是否算入小馬奔騰的上市資產中,市場好的時候,有特效這個概念或許能多得到一點估值,但現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即便實現IPO,有這個題材也未必能抬高市盈率。」不過,由於國內IPO對公司連續3年的利潤要求,可能成為小馬奔騰剝離數字王國的主要原因。

根據香港奧亮披露的信息,Harmony Energy Limited自2012年9月6日到2013年1月31日期間,營業收入為1.94億港元,稅後淨利潤虧損8300萬港元,總資產為3.97億港元,負債達到9200萬港幣,淨資產為3.05億港幣。

這意味著,小馬奔騰賣出數字王國後,不但可以止損,還能獲得8700萬港幣的投資獲利。

不過,還有業內消息稱,小馬奔騰很有可能將再度折戟IPO,因此近期小馬奔騰不斷與一些上市公司進行接觸,小馬奔騰背後的40多家基金希望通過併購實現退出。不過這一消息目前暫時無法得到求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28

小馬奔騰遭遇變故

2014-01-14  NCW
 
 

 

當家人突然身故,上市進程蒙上陰影,小馬奔騰目前的真實境遇如何?

◎ 本刊記者 劉冉 文liuran.blog.caixin.com 新年伊始,對正奔向中國資本市場的民營影視公司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小馬奔騰)來說,原本應是大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卻成了異常悲傷的開年。

董事長李明屬馬,他創立的影視與廣告公司名中都有“馬”字,令人惋惜的是,這匹駿馬沒有等到本命年的到來。

2014年1月3日中午,小馬奔騰官方微博發佈訃告稱:公司董事長李明于1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47歲。

小馬奔騰目前要處理後李明時代的諸多變故和交接,小馬奔騰的資本運作進程也將被迫進行一些調整。

一位投資人表示, “此事來得意外,對公司短期肯定有影響;但對於一個大型公司,中長期的影響肯定不大。 ”

李明突然離世

1月2日深夜,部分娛樂圈人士發佈消息,稱李明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李明喜歡喝酒,之前心臟一直不太好。

李明在業內比較低調,人稱“大狗” 。小馬奔騰的員工談起“狗哥” ,都稱他十分親和、仗義,和他合作過的影人多半對他的真性情讚賞有加。他的意外離世,引起光線傳媒(300251.SZ)董事長王長田、華誼兄弟(300027.SZ)總裁王中磊等國內數家影視公司負責人紛紛在微博上悼念,孫儷、佟大為、姚晨、劉燁、郭濤、陸毅等演藝界人士也在微博上哀悼。導演高群書評價李明是個“對朋友比對自己好,為圓兄弟夢甘願賠錢”的文娛圈異類。

得益于較好口碑,李明在業界最具開創性的舉動是簽約了一批導演、編劇,包括吳宇森、寧浩和編劇劉恒、蘆葦、寧財神、蘭曉龍等。小馬奔騰集團除廣告公司業務,還擁有電影、電視劇、影院、藝人經紀、新媒體、動漫等業務。

李明1966年出生于軍人家庭,1989 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現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攝影系,曾在盛世長城等廣告公司任職,以拍攝廣告為主業。

1994年,李明創立北京雷明頓廣告發展中心(下稱雷明頓) 。1995年4月,央視一套《新聞30分》開播,1996年,雷明頓獲得了《新聞30分》欄目廣告的獨家代理權,直到2009年11月中視金橋接手,期間十幾年為雷明頓帶來了穩定持續的收入。雷明頓還曾代理過央視《新聞會客廳》 《夕陽紅》等節目的廣告,目前仍代理央視二套《經濟與法》 、新聞頻道《環球視線》的欄目廣告及央視電影頻道大部分時段廣告,並擁有首都機場LED大屏幕等自營媒體廣告業務。

央視廣告成就了李明的第一桶金,未料到成為最後觸發調查的導火索。知情人士稱,李明因和央視一位被查的原領導比較熟悉,生前被要求協助調查。

2004年後,李明涉足影視業,當年出品了第一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 ,隨後又推出了《甜蜜蜜》 《我的兄弟叫順溜》 《我是特種兵》以及新版《三國》等電視劇。2009年開始,李明成立小馬奔騰集團,涉及影視投資,迄今共投資十幾部電影,其中《越光寶盒》 《武林外傳》 《建黨偉業》 《將愛情進行到底》《黃金大劫案》等五部電影票房過億元。

在小馬奔騰內部,李明主要抓創作,負責編劇、導演團隊的溝通、建設開發,副董事長鐘麗芳負責公司內部與資本的運營以及項目的把關。李明去世後,外界擔憂小馬奔騰新籌拍的吳宇森大片《太平輪》項目進度。據小馬奔騰宣傳人員于莉介紹, 《太平輪》拍攝已接近尾聲,從目前情況來看,李明的去世並不會對此項目造成影響。

該片的合作方之一樂視影業 CEO 張昭表達了對李明早逝的惋惜及難過之情,也向財新記者表示,李明的去世對這部電影不會有很大影響。 “小馬多年來在創作上下了很多工夫,我們都願意傾所有力量做好《太平輪》的市場。 ”

上市之路的陰影

A 股 IPO 已經開閘,至於究竟 IPO,還是借殼,一位接近小馬奔騰的資本市場人士表示,李明的意外使得兩條路都暫時蒙上陰影。

小馬奔騰的上市之路頗為多舛,早前經歷過保薦投行的更迭、上市地點的調整。據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小馬奔騰已向證監會報送申請材料。2013年11月,鐘麗芳向媒體確認,小馬奔騰的A 股 IPO 正在緊鑼密鼓推進。那時 A 股IPO仍處凍結中,近600家企業排隊。

亦有資本市場人士向財新記者確認,小馬奔騰在一兩個月前亦在同時籌 備借殼上市, “當時還幫他們找過殼” 。

“他們首要目的是要儘快上,一是因為目前市場行情好,要趕上現在這波趨勢;二是如果越晚上就越落後于同行。 ”研究影視業的資深人士孫一表示。

證監會2014年1月2日公佈的 IPO 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已有浙江千乘影視(出品電視劇《大漢天子》 ) 、浙江唐德影視(出品電視劇《心術》 ) 、江蘇幸福藍海影視(出品電影《南京!

南京!》 《讓子彈飛》 )等影視製作公司先于小馬奔騰出現在列表中,更不用說已上市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300133.SZ) 、博納影業(BONA NSDQ)等民營巨頭了。

“原來是兩條腿走路,但現在已非想不想借殼,或想不想 IPO 的問題了。 ”一位接近小馬奔騰人士表示,IPO 當然最好,但面臨著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問題。

“如果認定夫妻是共同的實際控制人就好辦一些 ;如果認定不了,只能認定是李明個人為實際控制人,就要進行實際控制人變更,那就麻煩了。 ”該人士表示,如果是後者,不僅所有的工商資料要重新登記,所有的IPO 申請材料也要修改,重新報會, “所有程序都得重新走一遍” 。

據財新記者瞭解,李明的妻子沒有在公司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高清會表示,這種情況很難認定為夫妻是共同實際控制人。

高清會表示,李明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的工商、稅務、銀行賬戶等登記信息都需要變更,適逢接近農曆新年,這些到年後至少要再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辦好。 “另外,要看公司向證監會遞交的 IPO 申請材料中對李明和其姐妹李莉、李萍是否界定為一致行動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界定要看股權比例,李明持有的股份賬面上沒有其妹李萍多,但其本人為公司最重要的決策者,如何認定,要與證監會溝通。證監會要求擬上市企業三年內實際控制人不能有變更。 ”和很多民營公司一樣,小馬奔騰是典型的家族企業。有接近小馬奔騰的人士透露,李明的姐姐李莉是副總裁,掌管集團財務、人事方面事務,妹妹李萍負責北京新雷明頓廣告有限公司,妹夫李立功則擔任小馬奔騰電視劇總經理。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顯示,小馬奔騰的大股東為北京小馬歡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小馬歡騰) ,持股45.3334%;其次為建銀國際通過建銀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天津)有限公司持股15%;李莉、李明、李萍各持股5.2%、3%、4.4%;鐘麗芳持股4%;寧浩持股2.5%。此外,還有28家機構和個人持有股份,其中,易凱資本董事長王冉持股0.2%,信中利資本董事長汪潮湧持股0.7%,清科創投0.6%。

小馬歡騰由李萍、李明、李莉三人持股,各占50%、33.3%、16.7%股份。

由此計算,李明、李莉、李萍三人通過小馬歡騰間接持股以及個人直接持股合計持有小馬奔騰57.9334% 股份,占絕對控股地位。其中,李萍合計持有小馬奔騰的股份最多,為27.0667%,李莉合計持股12.7706778%,李明合計持股18.0960222%。

再引資挑戰

IPO遇到了難題,小馬奔騰若想再引資,價格問題很難協調。2011年3月,原投資人霸菱亞洲已經退出,小馬奔騰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吸引了超過40家機構參與競投。此輪融資7.5億元,最終由建銀國際旗下建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信中利、清科創投、漢理資本旗下漢理前景投資基金、易凱資本等其他多家風投瓜分剩餘部分。

多位資本市場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當時建銀國際投資額度在4.5億元左右,持股15%,公司整體估值近30億元。 “當時對應當年預期淨利潤約35倍為估值。 ”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當年的預期淨利潤為8500萬元。

小馬奔騰2011年的營業收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分別約為6.6億元、7000萬元(相關報道見本刊2012 年7月23日第29期“小馬在哪兒奔騰” ) 。

“你們將數字公開後,公司那邊確實向投資人解釋過賬面業績低於預期的原因。 ”前述人士稱。

知情人士透露,小馬奔騰雖然2012 年、2013年業績增長穩定,但並未取得建銀國際投資入股時那種2011年較2010 年爆發式增長,加之主管影視創作、收編資源的李明意外離世,企業的估值吸引力可能會大不如前。小馬奔騰2010年的營業收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分別約為6.9億元、2500萬元。

“資本市場就是這麼冷酷無情、朝秦暮楚, ”一位文化產業人士評價, “大家現在喜歡的是樂視影業這種帶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像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都在嘗試和互聯網接軌。 ”2013年8月12日,成立不足兩年的樂視影業宣佈完成首輪2億元融資,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深創投)領投,樂視星雲等數家公司跟投。

此輪融資後,樂視影業估值達到15.5億元。深創投劉綱告訴財新記者,深創投投資7500萬元。以此估算,深創投持股不足5%。樂視影業為樂視網(300104.

SZ)的兄弟公司,由樂視網大股東賈躍亭與原光線傳媒旗下的光線影業創始人張昭于2011年共同創立,張藝謀于2013 年加入並成為股東,公司自創立之日起就定位為“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 。

而樂視影業的估值僅有10倍左右;華誼兄弟“迎娶”張國立執掌的浙江常升影視的估值為12倍 ;樂視網“採摘”花兒影視的估值為14.3倍。

“現在 A 股市場上很難有高于35倍的人接盤了, ”該人士表示, “建銀國際的錢都賠在手里了。 ”“借殼是最快捷的選擇,有合適的殼就儘快上。 ”接近小馬奔騰人士表示。

亦有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小馬奔騰希望借殼的企業“已經有50家企業” 。

財務再平衡

“無論小馬奔騰以哪種方式上市,都離不開鐘麗芳的操盤。 ”有接近小馬奔騰的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

2003年3月,在英國獲得國際市場營銷和風險管理碩士學位的鐘麗芳受李明之邀加入公司。十年來,鐘麗芳將小馬奔騰打造成在行業內以“成本控制”和“均衡的財務結構”著稱,現任小馬奔騰副董事長,主管公司的投融資及風險控制,並購與上市問題由其一手操辦。

李明去世後,李家控股地位不變,公司管理層方面將面臨非正常交接班。

“李家家族的人接班是預料中事。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馬奔騰的投資人表示。他介紹,李明待人仗義,很有才幹,鐘麗芳感激李明的知遇之恩,很多投資基金提出更優渥的待遇來挖她,都不為所動,這次李明的離去也讓鐘麗芳很傷心。 “家族新的掌舵者還能否讓鐘麗芳甘願為其繼續效力,這就要看李家的誠意了。 ”該人士表示,鐘麗芳和李家姐妹共事那麼多年,關係肯定很好,至於好到什麼程度,外界並不清楚。

2012年9月,小馬奔騰集團聯手印度媒體巨頭收購由詹姆斯· 卡梅隆創辦 美國著名特效製作公司數字王國的核心資產,小馬奔騰集團擁有數字王國70% 股份(相關報道見本刊2012年10月8日第39期“小馬奔騰在數字王國” ) 。

數字王國以高端、昂貴著稱,是好萊塢製作特效的一線巨頭,和工業光魔齊名,曾為《泰坦尼克號》 《變形金剛》以及《鋼鐵俠3》等著名大片製作特效,但因成本高昂陷入破產境地。按當時收購情況看,一年的營運資金需要2000多萬美元。在李明遭遇變故後,這一項目會否成為小馬奔騰的負資產呢?

從目前情況看,這一項目不會給小馬奔騰帶來太大資金壓力。2013年7月,數字王國完成了在香港的借殼上市。香港奧亮集團(00547.HK,目前已經更名為數字王國)以對價為3.92億港元的可轉換股票收購小馬奔騰集團持有的數字王國70% 股份,相比小馬奔騰之前收購的總花費金額4200萬美元略有溢價。

小馬奔騰買下數字王國後,30歲的台灣人謝安擔任 CEO 至今。謝安早年求學大陸,法律和國際政治出身,有過香港投行工作經歷,但也未能將數字王國這個藝術家型創作公司扭虧為盈。公告顯示,自2012年9月6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間,交易標的獲得營業收入2292 萬美元,虧損732萬美元。以此推算,期間數字王國整體營收為3275萬美元,虧損1046萬美元,業績狀況依然堪憂。

對於這一交易,鐘麗芳曾表示,更多是出于具體業務方面的考慮, “比如《太平輪》這樣大規模的電影,涉及到很多國際合作,通過香港方面運作要更容易一些。 ”小馬奔騰的新片《太平輪》特效將由數字王國負責。

鐘麗芳在2012年10月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小馬奔騰收購數字王國的全部資金並非由一方出資,而是臨時 組成了海外華人資本團,小馬奔騰在其中擁有控制權。有消息稱奧亮集團早已在此華人資本團中。

分析人士認為,數字王國的借殼上市造成小馬奔騰持股稀釋,直接持股比例目前只有百分之十幾,大大緩解了數字王國的糟糕業績帶給小馬奔騰的資金影響。

2014年1月9日,數字王國的股價收于0.106港元。

本刊記者吳靜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11

小馬奔騰又起風暴 電視劇部副總經理離職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1/144634.html
i黑馬:文化企業對少數人物過度依賴的系統風險在小馬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唏噓。

小馬奔騰今年不太平靜,董事長李明逝世後,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繼早前爆出多名高管、導演離職消息,深陷豪門恩怨門後,日前,又爆出主管電視劇副總經理夏梅離職消息。
 

\

小馬奔騰近日向各大電視台購片部告知,副總裁高晗為公司電視劇發行工作總負責人,夏梅不再擔任小馬奔騰電視部副總經理一職。而且電視部大換血,幾乎全部是生面孔。各大電視台購片部接到告知後,「感到很突然,小馬少了主心骨」。而據一位不具名的電視台負責人透露,「6月份夏梅還向央視發行《十送紅軍》,但當時我聽說她已懷有身孕,但不知為何此時離職。」
 

小馬奔騰電視劇部是小馬奔騰核心業務部門,其地位遠比電影事業部高許多,多年來相繼推出多部受到市場追捧的電視劇,如《我是特種兵》、《我的兄弟是順溜》、《民兵葛二蛋》,而且它一直是創收利潤最高的部門。據瞭解,夏梅2008年進入小馬奔騰,2010年開始全面負責電視部工作,擔任副總經理一職,業績突出,相繼創作、發行《我的特種兵》、《民兵葛二蛋》、《十送紅軍》等10多部電視連續劇。《民兵葛二蛋》更是為小馬奔騰貢獻一億多的利潤,在業內有金牌發行人之稱。
 

著名導演寧浩、負責小馬奔騰院線業務的院線公司總經理崔麗為、小馬奔騰集團演藝經紀公司總經理曾鵬宇、副總裁宗帥已經離職,加上現在小馬奔騰電視劇副總經理夏梅離職,小馬奔騰確實陷入人才荒的境地。雖有消息稱其已向上海東方傳媒集團(SMG)出售部分股份,但缺乏擁有豐富經驗及業內外人脈關係的高管團隊,令人堪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93

”大敗局“小馬奔騰:“在最好的時間,我們至少錯過了三次機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9/147575.html

i黑馬:最近的一出”宮鬥“戲碼令”困境“中的小馬奔騰再次處於風口浪尖,經歷過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再遇艱險。而最早,小馬的發跡在圈內可謂是風光無二,尤其在2010年到2012年期間上升勢頭強勁,曾有多次上市的好時機,但最終未果。對此,鐘麗芳仍表現得猶有不甘,“我覺得我們在最好的時間錯過了幾次機會,至少三次”,“如果當時真的上市了,一切可能就不一樣。”

近期,小馬奔騰公司創始人李明遺孀、小馬奔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現任法人、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金燕發文稱公司公章及營業執照被股東未經授權帶走。11月3日,一張帶有公司公章的公文宣布:李明之姐李莉將出任公司新一任董事長。小馬奔騰內部湧動已久的股東內鬥最終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走到了臺前。
 
從今年1月創始人李明突然病逝以來,小馬奔騰這家內地曾經的影視企業新貴經歷了太多的風浪。前不久在《匆匆那年》發布會上,當時還是公司董事長的金燕曾說,對於小馬奔騰,2014年“是非常慢、非常艱難的一年”,“無論是資本市場對公司的評價,還是我們自己運營上的困難,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要面對。”
 
現在看來,隨著股權內鬥再起,更大的困難恐怕還在後頭。
 
大起大落
 
如今的小馬奔騰可謂人心離散。寧浩、孔二狗等大牌編導們紛紛離去。管理層方面,今年先後離職的有小馬奔騰院線公司的總經理崔麗為、演藝經紀公司總經理曾鵬宇、副總裁宗帥、宣傳總監馬可和主管電視劇業務的副總經理夏梅,以及進入公司12年、長期擔任小馬奔騰對外發言人的副董事長鐘麗芳。雖然目前仍保留了股東的身份,但後者的事業重心已轉向了其新創立的君舍文化以及主攻演出市場的合資公司中國百老匯。
 
實際上,單就項目而言,小馬奔騰在2014年還挺值得期待——公司主導的新片《太平輪:上集》《匆匆那年》均為今年賀歲檔的種子選手,寧浩之前大賣11多億元的《心花路放》小馬奔騰也有參投。
 
對於困境中的小馬奔騰而言,高品質項目的推出無疑是一種價值證明。之前有消息稱,黎瑞剛旗下的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正在洽談收購事宜。這也被相關人員向筆者私下證實,且其表示有意收購小馬奔騰的還有其他大型企業。不過,眼下的“宮鬥”恐怕是潛在的投資者們最不願看到的。
 
相比國內其他很多同類公司,小馬奔騰的故事有一個令人艷羨的開頭,其在內地影視業的發跡之快實屬罕見。2009年,公司獲得了霸菱亞洲的4000萬美元投資(編者註:這是當時中國影視界最大的一筆融資,金額甚至超過了博納在納斯達克的IPO)。這一年,小馬奔騰影業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試水電影的頭一年,公司即投資了《機器俠》《花木蘭》《功夫夢》等8部電影,其中5部都是主投。
 
2010年是小馬奔騰全面崛起的一年。電影方面,公司主導的《劍雨》以大片姿態上映。電視劇方面,2009年的《我的兄弟叫順溜》熱播一時,2010年的大熱劇目、高希希執導的新版《三國》同樣也由小馬奔騰承制。相比具體項目,大批知名編導的加盟更是使得小馬奔騰迅速在業內聲名鵲起,從電影名導吳宇森、寧浩、張一白,到電視劇大導張建棟、高希希,再到知名編劇蘭曉龍、朱蘇進、孔二狗……眾多影視大牌的名字都和小馬奔騰聯系在了一起。
 
2011年10月,原本主攻廣告代理的北京雷明頓廣告有限公司正式改制為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隨後不久公司即遞交了上市申請。2012年,小馬奔騰又和印度傳媒巨頭信實(Reliance Mediaworks)聯合以302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著名特效企業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其中小馬奔騰持股高達70%。這樁蛇吞象式的收購令其在國內外業界暴得大名,當時的小馬奔騰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這也正是公司由盛轉衰的開始。收購數字王國讓小馬奔騰出盡風頭,作為公司代言人的鐘麗芳頻頻在各大媒體報道和各電影節論壇上亮相。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公司的項目減產和上市多次遇挫,直到數字王國的轉手。事實上,這樁收購始終也未見實際成效,無論是合建後期基地的計劃,還是合作新片《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數字王國投資、制作的這部特效大片最終由完美世界影視引進內地。而在2013年7月,小馬奔騰悄悄將數字王國轉賣給了香港奧亮集團。進入2014年,隨著創始人李明的猝然離世,公司團隊迅速離散,小馬從此再未奔騰。
 
前車之鑒
 
曾經擁有如此的牌面,小馬奔騰為何沒能成功?對此,如今的鐘麗芳似乎仍猶有不甘,“我覺得我們在最好的時間錯過了幾次機會,至少三次”,“如果當時真的上市了,一切可能就不一樣。”
 
然而,現實卻沒有“如果”。實際上,小馬奔騰近年來的大起大落,幕後的經驗教訓很值得當年內地的很多影視企業深思。
 
首先是“背景”的潛在成本。小馬奔騰進入電影業之初就讓人感覺頗有點“背景”,其在2009、2010年崛起之初就跟央視、中影等大型國企多有合作。當時小馬奔騰的主營業務尚為影視劇和廣告代理兩大板塊,其中後者的業務基本以央視的欄目廣告為主,這也是整個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
 
影視行業耗費巨大,若有政商資源等“背景”在手,無疑是能令事半功倍的巨大利器。不過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這也可能是把雙刃劍,尤其是在新一屆政府執政和反腐力度空前的情況下。就此而言,小馬奔騰和近來的樂視就都是例子。十年創業,一朝崩盤,也未必都是危言聳聽。
 
其次則是企業的股權結構。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股權結構混亂或許才是小馬奔騰的病竈所在。一方面是創始人所持股權未能順利轉移給其法定繼承人,另一方面則是股權代持的存在——按照金燕的說法,李明姐妹李萍、李莉所有股權均為代持,但關鍵這又缺少相關的證明文件。
 
實際上,類似的代持在國內也很普遍。放眼時下內地主要的私營影視公司,幾乎都有創始人直系親屬持有大量股權的情況。長遠來看,這也是企業發展的暗礁所在,尤其是意外發生時,其很可能會加劇公司內部的動蕩——當前股東之間的明槍暗戰才是小馬奔騰人心離散的根本原因。之前公司頻繁接觸各路投資人,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更換戰略大股東,以求穩定局面。然而股權結構明晰是投資人對企業的必然要求。如今破局未成,內鬥卻已惡化至此,無論眼光怎樣長遠的戰略投資人想必也只會避而遠之。
 
“全產業鏈”之惑
 
此外,小馬奔騰幾年來的大起大落,也顯示出了當前內地影視業流行的全產業鏈戰略的弊端。
 
說到底,全產業鏈戰略的流行還是出於企業對上市的需求。之前華誼兄弟即采取此策在內地率先上市,之後其經驗也為後來者所一再效仿。畢竟,電影業務先天缺乏穩定性,規模也相對有限,因此企業為了達到上市的業績要求,往往會開拓其他相關業務,例如電視劇、藝人經紀,以及終端的影院、院線,乃至遊戲、主題公園等。
 
然而全產業鏈戰略的根本弊端也就在於四處開花。例如終端的影院建設,小馬奔騰進入同樣是在2010年,當時公司就喊出了“每年開發10—15家影院,第一階段在國內建成400塊銀幕”的目標。涉足終端無疑是基於完善產業鏈的考慮,打通上下遊固然也是投資人愛聽的“故事”,然而問題在於:如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做到相當的規模,影院業務終究只能增加一堆零售店而已,產業層面的戰略價值根本無從談起。再考慮到今時今日這塊市場的競爭門檻和已然虛高不下的成本,貿然進入難免勞而無功。
 
同樣,現在看來,小馬奔騰收購數字王國也可說是一次華而不實的“講故事”。一邊是老牌電影產業中的老牌企業,一邊是新興市場的一家新興公司,體量、資歷差距顯著。數字王國之所以走到破產,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整個北美特效行業的積重難返。小馬奔騰這樣的新公司以蛇吞象且還想扭轉乾坤,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實際上,這樁交易在很多人看來,從其謀劃之日起就是幕後實際操盤手“左手倒右手”的遊戲。接盤數字王國的奧亮集團與小馬奔騰之間本就存在各種投資關聯。單從賬面上看,數字王國這一進一出在財務上對小馬奔騰並無虧損,但重要的是後者在一個關鍵的發展時機錯失了寶貴的時間。
 
與此同時,四面出擊的戰略也使得企業的既有優勢被顯著削弱。小馬奔騰之前最為人看好的還是其在短期內集聚起來的品牌創作團隊和項目開發能力。2010年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李明也一再強調公司要以內容、產品為主導,“這一行還是看作品的”。然而這一點後來並沒有得到真正貫徹——2011年公司最終推出了5部電影,2012年只有3部,2013年4部,這其中在市場上真鬧出了點動靜的也只有《將愛》《黃金大劫案》等寥寥幾部。
 
項目的突然減產顯然與企業的上市企圖有關。鐘麗芳也承認,減產“主要還是出於上市的顧慮,擔心一個片子的風險影響到公司的整個業績。”但另一方面,這恐怕也跟小馬奔騰篤信不疑的全產業鏈戰略分不開——畢竟,每一塊業務都需要一份精力,業務的四面開花自然會使得企業的人力、智力等資源都面臨分攤。長此以往,既有的強項自然難以保持優勢。
 
做大和做強並非一回事。對於時下中國的影視公司來說,業務多元化自然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然而同樣需要深思的問題是:影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應是什麽。要知道,眼下固然是文化產業大發展的黃金時代,但從長遠來看,任何行業都必然會有起起落落。而當潮水褪去時,誰都會需要一條屬於自己的遊泳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36

莎莎和卓悅,你買哪個? 小馬博識--估股網

來源: http://xueqiu.com/1930109830/33221848

歡迎參與【小馬博識】平臺的眾研,如果您有任何對港股美股上市公司的獨到觀點、實地調研結果和分析,請不要惜筆,到http://www.ponywise.com去申請成為我們的研究員,一起分享研究成果。

常去香港掃貨的姑娘們,想必非常熟悉莎莎和卓悅。這種能夠親身體驗的零售店,沒有什麽複雜奇怪的商業模式,並不難懂。在二級市場上,$莎莎國際(00178)$ 從今年年初已跌逾40%,卓悅則跌逾50%,10月中旬在1港元附近徘徊數日後華麗地化身仙股,到現在也沒有喘過氣來。那麽從消費者化身為投資者來看,這兩只標的是否跌出了投資的空間?

莎莎的第一個專櫃設於1978年,其時香港化妝品的百貨店及藥店多為一櫃一品的模式,莎莎則采用超市模式,新鮮的手法使莎莎在半年內就名聲鵲起。1997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時,其股份超額認購倍數逾500。目前的莎莎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化妝品連鎖店,並且連續第四年獲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全年營業額達到87億港元。

$卓悅控股(00653)$ 則更年輕,1991年開業,1996年率先引入日本化妝品及護膚品時引起搶購熱潮,2000年時將業務拓展至美容纖體業務(2014年8月剝離該項業務),2002年在旺角開設分店時請來Twins等數位當紅明星一度使街道水泄不通,2003年在SARS低迷期間上市仍獲17倍超額認購。目前卓悅的體量比莎莎小得多,2013年的營業額剛剛突破30億港元。下面筆者將結合一些可比較指標一一分析二者的基本面。

◆ 營收能力

二者的增長率都在下滑,不過體量更大的莎莎,仍具有更大的增長動能。莎莎連續多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2014年為14.3%,今年上半財年(3-9月)下滑至8.3%,莎莎解釋增長趨緩的原因在於內地顧客交易量上升、平均交易金額下跌;卓悅的總體增長率在2012年從前幾年逾20%的增長一下子跌到不足10%,2013年下滑至8.2%,2014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3.7%,管理層表示上半年整體零售市場多有不佳,卓悅業績維持於中上水平。總的來說,相對酒店、飯店等零售業而言,似乎化妝品行業受占中行動的影響更小。

從地區分部來看,莎莎與卓悅均以香港為營收大本營。香港地區分部為莎莎貢獻的收入多年來一直在80%左右,2014財年為81.3%;香港地區分部為卓悅貢獻的收入近年來有所降低,2013年仍高達89.8%。這與二者在三個地區的門店及專櫃布局相關,而從既有布局和管理層的規劃來看,莎莎鋪設大陸業務的意願更強烈。以最新財年的數據來看,莎莎共有280家門店及專櫃(2014年9月為279家,但減少的只是專櫃店,店鋪仍增開2間),其中,港澳地區有109家,中國大陸地區有67家,其余104家分布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臺灣;卓悅共有46家店鋪,其中港澳地區有42家,大陸地區有4家(卓悅還有20間美容中心,但由於相關業務已剝離,在此暫不作討論)。

體量更大的莎莎具有更高的規模效應,日均單店收入也更大。莎莎在港澳地區的日均單店收入連年呈現增長現象,2014財年達到17.9萬港元,較去年增長6.0%;此外,大陸地區的日均單店收入最低,也很不穩定,2014財年為1.5萬港元;在三個地區的日均單店收入還算穩定,並且臺灣地區有明顯提升跡象。由於卓悅此前的財報仍囊括美容中心業務分部,地區分部數據並未劃分具體業務,故在此只能計算卓悅零售店的整體單店收入,2013年達到16.2萬港元,較去年增長3.9%。

◆ 盈利能力

莎莎與卓悅的毛利率不相上下,並且自09年金融危機以來都有明顯的改善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屬性及宏觀環境。莎莎2014財年(截至今年3月)的毛利率為46.6%,卓悅2013年的毛利率為47.4%。盡管卓悅的毛利率似有略勝一籌的現象(筆者在網上看到過好幾個評論說同樣商品但卓悅更便宜一點),但從更能體現公司經營效率與賺錢效應的指標來看,莎莎的經營利潤率及凈利潤率都更高,也更穩定。近四年莎莎的經營利潤率都保持在12%-13%之間(2014財年為12.8%),凈利潤率在10%-11%之間(近三個財年均為10.8%),並且連年保持著正的經營利潤與凈利潤增長率;卓悅近四年的經營利潤率分別是10.9%、11.3%、9.6%、10.8%;凈利潤率分別是9.0%、9.2%、7.9%、9.0%,利潤率較莎莎低,也明顯更波動;如果加回折舊與攤銷項,莎莎的EBITDA利潤率達到15%,較卓悅的12.2%高出2.8%。

從今年上半(財)年的數據來看,莎莎由於持續的促銷及折扣,毛利率下滑了2個點至44.6%,直接影響了整體的盈利能力。在整體呈現增長趨緩的市場中,公司選擇了犧牲利潤來刺激銷售量,經營利潤與凈利潤也首次出現負的增長率,每股收益下跌6%至11.9港仙,無論是否具有撫慰股東的性質,總之莎莎的派息率不降反升至75.6%(此前三年保持在71%左右)。卓悅上半年的毛利率仍相當穩健地保持在47.9%,但由於銷售額同比只增加了3.7%,經營利潤與凈利潤同樣錄得下跌(幅度還遠超莎莎),每股收益下跌24%至3.2港仙,派息率是卓悅自開始分紅以來的最低,為62.5%(較很多行業來說仍然是相當高的)。

◆ 運營能力

莎莎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連續多年未超過4天,2014財年為3天;卓悅的應收賬款天數是莎莎的一倍有余,2013年為7.66天,顯示莎莎回籠款項更及時。主要由於店鋪更多、體量更大之故,莎莎的存貨周轉天數(101.6天)遠遠超過卓悅(59.2天)。莎莎的應付賬款天數(31.3天)低於卓悅(41.1天),顯示卓悅相對供應商的賬期更長。

◆ 還債能力

連續多年保持巨額盈利的零售企業一般都不缺乏現金,莎莎和卓悅均是如此(這也是派息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不過相對而言,各項指標都顯示莎莎的負債更輕松,還債能力更強。莎莎的資產負債率為33.7%,卓悅為60.7%;莎莎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為3.0X與1.2X,卓悅分別為1.4X與0.7X,莎莎剪去存貨以後的速動比率仍高於1,對債主而言,顯然借錢給莎莎更讓人放心。

◆ 未來意願

截至2014財年報告期末,莎莎手里的自由現金流達到7.53億港元,卓悅有2.62億港元。手里有錢,除了派給股東外,也可以進一步拓展或擴張業務。從資本開支占收入比可以發現,莎莎的3.1%高於卓悅的1%,由於門店更多,資本開支本來便比較大,但這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顯示莎莎進一步擴張的意願更足。莎莎管理層也表示,盡管大陸市場仍是虧損的,但集團有意將通過精品概念店及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投資,此外,也會積極發展目前表現相當不錯的臺灣及馬來西亞市場。未來香港分部貢獻的營收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卓悅在2014年8月將全部19間纖體美容及保健中心出售予康健國際醫療,代價近4.24億港元。卓悅相當於以1.16港元的發行價(與當時康健國際醫療的股價相當)換取後者定向擴股後7.33%的股份。剝離這項盡管能帶來一定收入但增長率不及化妝品零售的業務,或有助於集團將資源與精力集中於核心業務,但在門店方面管理層並未體現太多的擴張意願,未來香港分部的收入仍將占相當高的百分比。

◆ 估值

從相對估值的角度來看(二者的現金流折現估值模型已在小馬博識平臺上線),根據預測莎莎未來十年的自由現金流及計算莎莎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8.11%),並在既有發展規模下將其潛在永續增長率設為2.4%,計算出莎莎的內在價值為6.22元,將11月21日的5.59元仍有11.3%的上行空間;在相同的邏輯下計算出卓悅的內在價值為1.29元,較11月21日的0.92元仍有40.6%的上行空間。

從絕對估值的指標市銷率和市盈率來看,莎莎(分別是16.9X與1.8X)均高於卓悅(11.6X與1.0X),但從市凈率的角度來看,莎莎(6.8X)則略低於卓悅(8.0X),這主要是由於卓悅近期跌跌不休而莎莎有所反彈。相對估值與絕對估值的方法都顯示莎莎、尤其是卓悅,目前的股價都是低估的,但我們要警惕的是,任性的市場先生並不一定會誠服於邏輯,尤其是作為仙股的卓悅目前仍處於下行通道中,有慣性下跌的風險人,但一旦實現突破,上行的空間更大。而實力更雄厚的莎莎,就有意願也有能力通過舍棄部分利潤來滿足消費者與股東。作為投資者,從穩健的角度來看,莎莎相對卓悅而言是更好的標的,同時抱著寧可錯過的心態時刻保持關註並等待卓悅出現突破的跡象吧。@方舟88

小馬博識:http://www.ponywise.com     聰明您的投資,專業您的知識
估股網:http://www.googuu.net     關註估值,學習估值,把握買賣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99

想投資大眾點評?更應該關註它的美國版——Yelp 小馬博識--估股網

來源: http://xueqiu.com/1930109830/33259337

相信大多數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用戶都用過$大眾點評(DIANPING)$ ,除了體驗過它的服務以外,還需要了解一下它截止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運營數據:

*   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7億,點評數量超過4200萬條,收錄商戶數量超過1000萬家,覆蓋全國2300多個城市及美國、日本、韓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爾代夫、毛里求斯等近百個熱門旅遊國家和地區;

*   月綜合瀏覽量(網站及移動設備)超過80億,其中移動客戶端的瀏覽量超過80%,移動客戶端累計獨立用戶數超過1.8億;

*   目前除上海總部之外,已經在北京、廣州、天津、杭州、南京等130座城市設立分支機構。

從大眾點評於2013年開始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今年2月接受騰訊入股20%並達成戰略合作以及年中有外媒報道大眾點評正與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德意誌銀行商議赴美上市事宜等“蛛絲馬跡”,基本可以推測大眾點評的招股書應該很快出來。我們都知道,雖然大眾點評的用戶很多,但僅局限於中國;雖然用戶的點評真不少,但點評的質量要麽就不高,要麽就不知道是不是“水軍”,如果告訴大家有一家公司除更加國際化以久,評論的質量更高,而且還已經開始盈利了,是不是覺得應該認識一下?

Yelp

美國版的“大眾點評”——$Yelp(YELP)$ ,在國外真可謂是殺人越貨,旅遊居家之必備APP,它的普遍程度及市場地位?從“Yelp”已經在國外變成一個動詞(相關案例可以參考Facebook)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它在用戶中的地位;同時對於點評網站而言,最主要是就是用戶範圍以及點評質量(這是構建生態圈最重要的兩個參數),對於截止至2014年三季度運營數據如下:

*   美國地區及國際地區活躍市場分別達61及66個(於每一個當地市場雇傭一名社區經理以運營);登記入駐當地商戶188.6萬,其中活躍當地商戶數量達8.6萬;

*   獨立用戶達1.39億,其中移動端獨立用戶達7,344萬,移動端獨立用戶占比由2013年一季度的39.4%攀升至52.7%;累積評論數量由2010年一季度的1,024.4萬增長至6,659.2萬條;

*   由於國外的用戶(尤其是美國用戶)更喜歡寫評論,所以評論的質量(評論詳細程度、真實性)更高;(相關案例可以對比美國亞馬遜與國內電子商務網站圖書頻道的評論)。

可以看出,該公司擁有強大的本地內容、與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的良好關系、以及覆蓋範圍廣泛的用戶人群,已經構建了一道厚厚的護城河。

除具備護城河以及,我們認為該公司還有以下投資亮點:

l 潛在的被收購對象:今年以來美國互聯網再次興趣並購潮,高盛曾預測稱多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可能會成為並購目標,其中Yelp所具備的內容、與機構的關系以及用戶群對於在線廣告和旅遊公司來說都是一項重要的資產(參考:$Priceline(PCLN)$ 於今年6月宣布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餐飲預訂網站運營商OpenTable,溢價高達46%);

l 移動端在線廣告增長潛力巨大: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一份報告稱,美國市場移動端廣告業務將於2018年增長至284億美元,占總體廣告市場的85.9%(目前占比約為39.5%),其中Yelp所占市場份額將由2013年的1%上升至2016年1.9%(即假設2016年美國市場移動端廣告收入達到200億美元,Yelp僅移動端收入將達約3.8億美元,而前4個季度Yelp營收僅3.38億美元,移動端獨立用戶數量僅為52.7%);另一個參考標的為旅遊業的點評公司Tripadvisor,該公司營收由2008年2.98億美元增長至9.45億美元,而Yelp2013年營收僅為2.33億美元;

l 已實現盈利且財務數據不斷優化:Yelp於2013年第二季度實現EBITDA為正以後,於2014年二季度實現盈利274萬美元,雖然凈利潤率很低(2014年二、三季度分別為3.1%及3.5%),但考察其2010年起各個季度數據顯示,除產品研發費用呈現增長態勢以外,市場營銷及行政費率占比均大幅下滑(分別由73.2%下滑至53.2%,由33.8%下滑至14.8%)。考慮到公司的高成長性(2011年起各個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率介於60% - 80%),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司將有效降低各項費率占比,凈利潤及凈利潤率亦將大幅提升。

估值:

該公司股價自2012年開始啟動,自2013年披露二季度實現EBITDA轉正後更是大幅跳升,於2014年3月更觸及高點101.75美元,而後於2014年5月觸及52周新低(49.11美元)後持續反彈至82.5美元後,再次回調至58.09美元;

通過我們的DCF模型(自由現金流估值模型),假設至2023年營收達到19.46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為23.6%),凈利潤率上升至10.4%(Tripadvisor2013年凈利潤率為21.7%),折舊攤銷、資本開支及股票激勵補償占比分別保持在4.6%、7.5%及11.0%,WACC及潛在永續增長率分別為10.04%及5.3%,得出基本每股價格約為50美元(不考慮被收購的因素), 與當前價58.09美元僅相差16.18%;

基於股價走勢以及估值模型,我們有理由相信50美元就是它的底,建議加入觀察名單,待進入合理價格範圍可買入。若有興趣可以到小馬博識學習頻道購買並下載【Yelp】現金流折現估值模型http://www.ponywise.com/pages/course/144,通過調整得出您自己認為合理的估值。@方舟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6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