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筆小費 看見你所不知的飯店業

2014-07-28  TCW  
 

 

我在旅館業有超過十年的工作經驗,我幫您辦理住房手續、退房、介紹住宿環境、端上飲料、代您泊車、在您來訪前或離開後可憐兮兮的體驗客房服務、打掃您的廁所、婉拒您要延後退房的要求、回應笑話,和收取您的金錢。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最前線服務,擔任高級旅館的櫃檯,所有一切我都曾經親眼目睹。

泊車,交鑰匙要客氣小心愛車被開著滿場競速

丹尼爾先生的預言在一個月後都一一靈驗。旅館的住房率上升,停車場停滿豪華轎車,我們的口袋也麥克麥克。紐奧良上流社會的聚會也有推波助瀾之效,旅館的社交廳舉辦了許多餐宴、舞會與慈善活動,往往在會前造成交通流量短暫激增,聚會結束時又會帶來一陣泊車券的混亂。

對於泊車工作,我瞭解到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實在是個很爛的工作。

想像一座十層的停車場,昏暗悶熱、通風不好,而且沒有電梯。在紐奧良的夏季,爬了十層樓之後,你就會發現,脖子上有熱呼呼的濕熱肥舌到處舔拭。來到十樓的你,現在必須將鑰匙高舉過頭,臂膀汗水淋漓,然後猛按汽車鑰匙鎖鈕,好讓車子出聲以便找到停放地點。找到車子後,汗流浹背的鑽進車內摸索一番,接著就發動車子,打開車燈,啟動冷氣,預備倒車,將濕漉漉的手臂靠放在乘客座位的皮製頭枕,此時的車內空調只朝著你流汗的臉頰吹送暖風。

正在迅速倒車的剎那,快踩那該死的煞車!不然就撞上基斯駕駛的保時捷,時速高達九十,輪胎聲嘎吱軋響,車裡播放著當地廣播電台的嬉哈音樂,聲音大到要掀了整個停車場。因為恐懼,現在你更是全身冒汗,畢竟兩輛價值七萬五千美元的轎車差點兒就撞個粉碎,幸好車內開始放送冷氣,快點將這輛賓士S500安全送到客人手中,天曉得,或許一切的汗水和虛驚都會是值得的。

現在換我駕駛的車輛輪胎嘎吱軋響,我像個瘋子一樣的開車,東轉西彎的在樓層坡道飛衝而下,速度快到我的胃部直墜,開在直行道時則猛踩油門,調高了韋瓦第音樂的音量,樂音似乎美化了我的橫衝直撞,開下坡道又刮傷了車子前端,不過在韋瓦第的激昂《四季》樂音中,我沒聽見刮痕聲,就只是感覺車子刮傷了,然後就他媽的趕緊煞車,差點就跟來車對撞,我的賓士差點就開到一輛巨大黑色凱迪拉克底下,對方的頭燈亮到我幾乎睜不開眼,我幾乎就像是要死在一條白色隧道的盡頭裡。

我隨後就加速離開,輪胎再次嘎吱軋響,等開到最後一個坡道時才將時速減至三十,再煞車減速,用時速五公里的牛速駛離漆黑的停車場。這樣小心翼翼的方式讓我有時間與客人的眼神交會,由於擔心車子,對方顯露著一股凝重的神色。

「先生,這是您的車子。祝您有個美好的夜晚。」

「嗯,」他哼了一聲後就推開我走了過去,絲毫不想給我小費,我則保持笑臉並且輕柔的為他關上車門。

我現在又要去開一輛賓士S500,該拔腿快跑了。

小費,給多不如給對人想升等,不該討好行李員

現在讓我們談論一下客房升等的方法。人們為了換取升等會願意做任何事、說任何話,可惜的是嘴上說說是不會見效的,在旅館業,金錢才是重點,廢話多說無益。

您說今天是您的生日?沒有人會鳥這件事!第一次到訪紐約?誰管您啊!週年紀念日、從其他地方轉來光顧我們這間旅館?我又不是旅館股東。試著要討好您的女朋友?我幹嘛那樣做。

您從來沒有被升等過?事出必有因,今天也不會有所不同。行李員有首讚美詩道盡了這種情況:「你不可能用一句感謝就能夠付房租。」有錢才行得通。要的是放些現金在櫃檯。

大多數的客人都把錢交錯了人,如果您真的希望改善自己的住房經驗,您認為應該要給誰小費呢?行李員?門衛?還是禮賓部人員呢?就算您給了這些人小費,我可以很確定的說,他們會直接到櫃檯來求我們幫忙。

我真的搞不懂,人們怎麼會想要給這些中間人小費,套句做生意的座右銘:可以的話,儘可能要避免透過中間人經手一切。

真懂得門道的客人會知道要給櫃檯小費:其他的就不須費心了。 事情就是這樣,當您無力招架的走入旅館,一個門衛狩獵到您後,就像您欠他似的要了美金五元,一位守在叢林裡的行李員則要了您一張十元美鈔。這些動物都是仰賴小費為生,丟點小費給他們是極為正常的事,所以除非是用百元大鈔讓人注意到您的存在,否則您換來的不過是一個微笑和一句感謝。但是只要給櫃檯人員一張二十元美鈔,一張小額的紙鈔就能夠讓事情有所不同。對我們來說,那意味著一種委託,我們等於欠了您一份人情。當我解開那張五十元鈔票,將它輕鬆的滑進我的口袋裡,這就是我學到的事情。

現在那五十元美鈔是我的了。我第一個反應是「最先是升起了一股興高采烈的感受,」請容我借用這句話來形容。第二個接著浮現的反應是一種有所義務的感覺。沒有一位櫃檯人員會收下小費後就只丟給您一句感謝,只要沒有出賣靈魂的人都不會這樣做(沒錯,我們是有靈魂的──值夜班的人員除外)。

我們必須為小費付出心力,我會竭盡所能讓顧客感到賓至如歸。

行李員甚至無法進入旅館管理系統,而我卻能控制您的信用卡的所有費用,我會讓您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就算我無法給您適切的客房升等,我一定會安排您住進所屬等級的最佳客房。

櫃檯人員最常對客人捏造的謊言就是:「先生,所有房間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狗屁。總是有位於角落的房間;有房間擁有較大的平面電視;因為建築物的格局緣故,有房間附有兩個洗手台的大衛浴間;有房間可以輕易容納兩張摺疊床;有房間列名為標準房間,其實只能看見部分哈德遜河的景緻。永遠都可以找到比較好的房間,當我感覺到二十元美鈔在口袋裡熱得發燙,我一定會幫您找到。

沒名牌的員工別得罪一閃神,你可能進不了房門

整天,整夜,電話就會那樣響個不停。早在我在旅館工作的第二年,我就發明了「門卡炸彈」的快速方案,是個像是行李員這樣的員工可以要求實施的手段。「嘿,小湯米,」小崔可能會拉我到櫃檯一旁說道:「我們給這位老兄來個門卡炸彈。」

讓我們說明「門卡炸彈」吧。

如果我有意圖,我大可真的動手,不要設定您的門卡,給您一張舊的,讓您自個兒與門鎖的紅色感應不斷奮戰,您屆時只得拖著行李回到櫃檯換新的門卡,可是我還是可以不要把它設定正確,我看起來好像做了設定,實際上我在設定時只讓門卡在使用運動俱樂部時有效。如此一來當然會招致火爆的局面,不過那正是「門卡炸彈」的奧妙所在。

我的做法是交付一張「開啟」門卡後,緊接著用同樣步驟設定第二張「開啟」門卡,任何一張都可以讓您開啟客房。插入其中一張,門鎖綠燈亮起,只要您一直使用首次插入的門卡就都不會出問題。但是總會有您在某個時候插入另一張門卡的情況,如此一來,那張首先使用的門卡將會被愚蠢的門鎖認定為失效的舊門卡。毫無疑問,這種情況發生後,您將在某個時刻被鎖在房門外,試圖插入使用第一張門卡,與那該死的紅色訊號奮鬥,或許可能會出現黃色訊號(誰管那黃色訊號代表著什麼意思,天曉得,反正您是一定進不了房間的了)。

門卡炸彈就是這麼一回事。您能夠追溯出我就是始作俑者嗎?門都沒有。

就在此祝您一覺好眠囉。

凡事請要小心點,注意沒有別名牌的旅館員工,他們正想秘密進行某種勾當。(本文摘自第一章、第十一章,以及第十五章)

【延伸閱讀】

好顧客守則一:別對行李員說:我拿得很好。走進旅館時肩背行李,其實只要一點美元就能卸下重擔。若客人轉頭說道:「不用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說法會讓行李員抓狂。

好顧客守則二:辦入住手續時,切忌全程講電話。當有人正在努力同時處理數件事,如果你不能拿開電話、施捨百分之五的注意力,小心會收到「門卡炸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10

給Uber司機付小費 你能接受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430.html

共享經濟模式下,到底應該收取小費嗎?

這個問題在Uber的訴訟案中有了答案。Uber汽車背後的標識好像在告訴我們:“付小費不是必須的,但卻是被提倡的。”

近日,Uber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司機集體訴訟一案達成和解協議,同意向38.5萬司機支付1億美金的補償。同時,司機有權向乘客索取小費。這意味著,從法律上來講,如果司機向乘客索要小費,乘客不該拒絕。但是由於目前在Uber應用里還沒有實現付小費的功能,乘客可能通過現金的方式向其付小費。

Uber司機為乘客評分

Uber司機會基於乘客的表現進行評分,乘車素養較高的乘客可能會被評為4.5分到5分之間,因而很容易叫到車。但如果乘客素養低,如帶有汙言穢語、種族歧視、卑劣等行為,Uber司機很有可能會拒絕為這類用戶提供服務。

對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千禧一代會比較喜歡Uber,因為它消除了金融交易中的模糊性。在Uber出現之前,為服務經濟付小費基本上已成為一種義務。比如,在酒吧里點杯酒也得付1美金小費。想來一個四人聚餐?最好先算一下怎麽平分那20%的小費。對了,別說你是個文科生,不太擅長計算。你的手機里有計算器,趕緊老老實實地算一下要掏多少小費吧。

在一些小費文化的社會里,支付小費或許創造了短暫的權力,使消費者成為了一時的“君王”,他們將閃閃發亮的硬幣賞給地位低微但心存感激的服務者。他們樂於看到服務員、調酒師、咖啡師和理發師像服務上帝般地服務自己。然而也有人對支付消費的行為提出質疑:“一些人在剝削這個角色,他們向服務者們提出了太多的要求和服務,並且很享受讓服務者聽命於他們的感覺。” 《數據科學實戰》的作者Cathy O'Neil曾在書中寫道,“還有一些人,當他們感覺到社會地位遭到了服務者的質疑,他們就會由一時的‘君王’轉為‘暴君’,向服務者強加一些要求,索取額外的服務。我們都看到過這些種情形。”

Uber不幹涉乘客付小費

Uber表示將不會對司機是否收取小費進行幹涉,他們依然將收取乘客乘車費用的20%,其余費用全部歸屬司機,這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Uber司機收取小費的行為曾不被提倡,但是如果乘客在旅程結束的時候留下幾張小鈔的話,他們也不會拒絕。Lyft作為Uber一直以來的最大競爭對手,對收取小費方面早有決策,包括在app里設置了為司機付小費的功能選擇。Uber和Lyft都曾認為在這種數字化的商業中給司機小費有點兒奇怪。因此,Uber曾經不允許司機收取小費,但Lyft並不在意這樣做“是不是看起來不那麽酷”,因為它不想因此觸犯了司機而被迫停業。Lyft在它的網站上聲明:“100%的小費都歸屬司機”。

這次Uber司機集體訴訟事件的和解協議讓司機收取小費的時代回歸——乘客必須要向司機付小費了。沒有司機是不喜歡小費的,出租車司機也一樣。另外,在大街上的拐角處揮手攔車的乘車方式早就過時了,這就像是你還在使用翻蓋手機一樣,在阻礙著科技的進步。付小費雖然不是要求,但是也不要認為數字經濟模式下不收小費是理所應當的,所以還是不要吝嗇,給Uber司機付小費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01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難以解釋的小費現象 2014年05月30日

1 : GS(14)@2014-06-09 00:16:13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09633
對飲食從來不講究,但對經濟學者來說,食店往往是個緊張刺激的地方(同樣有趣的是超級市場),充滿不易解釋的經濟行為。
話說上星期剛從美國回港,時差未曾適應,我就到酒樓食晚飯,只見侍應態度冷淡,又不甚留神落錯單,兼且「多謝」、「唔該」未有一句。經濟學者習慣「對事不對人」,我沒有責怪侍應,只想到若果侍應的收入取決於顧客的打賞,其服務態度必定大有分別。
在美國的餐廳吃飯,安排一般是「一枱一侍應」,從點菜、上菜到其他要求,都由同一個侍應負責。飲飽食醉以後,顧客會視乎服務質素給10%至20%的小費(gratuity,或稱tip),以15%為平均數。在美國生活十多年的經驗,遇上的侍應絕大部分態度良好,打醒精神,以賺取最多的小費。
相比旅行到陌生餐廳吃東西,筆者每到住處附近熟絡的食店,給小費都會慷慨一點,以賺取侍應的好感,建立長遠的友善關係。
至於這是否一般的現象,我就不得而知了。此外,小費一手交一手難以觀察,侍應可以知情不報少交入息稅;「一枱一侍應」的流行可能跟美國的稅制有點關係。
低級食店以外(如大牌檔),香港餐廳小費一般是固定的10%(即加一),可能是經理跟員工分,東主也可能分到一點,安排包羅萬有。正如張五常教授在《經濟解釋》講過,這種定額小費跟把餐牌上食物的價錢提高一成實際上沒有分別,跟侍應的服務質素又似乎沒有關係,難以解釋。餐廳收加一是否為證明自己有中級或以上的水平?為何又有餐廳以「免收加一」作招徠,而不更簡單的打個九折?
香港商人出了名創意十足反應快,是否有飲食業老闆試過採用美國「一枱一侍應」的形式提升服務質素?執行起來有甚麼香港獨有的困難?
奇怪的是,「一枱一侍應」的小費形式並非不存在於香港:例如到理髮店、按摩店光顧,付完正價之後,可以將小費放進服務員的「小費箱」。而根據筆者多年來的觀察,不少顧客都樂於付小費,一般從10元到20元不等。何以同樣的安排,不曾在飲食業出現?
問題有趣又難解,讀者有甚麼好答案?
作者為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27

爛牙侍應獲19萬小費整牙

1 : GS(14)@2015-03-12 19:16:13





在美國堪薩斯州任職餐廳侍應的邁克斯納,儘管滿口爛牙無錢醫,經常疼痛不已,但臉上總是掛着親切笑容。這個燦爛笑容打動了顧客貝徹,令他決定給邁克斯納兩萬五千美元(約十九萬港元)小費,資助他治好牙患打造亮白笑容。邁克斯納小時撞崩牙,口腔受感染牙齒全爛掉(小圖),但負擔不起治療費,要忍痛過日子。來自俄克拉何馬州的律師貝徹那天光顧餐廳,被這個素未謀面的年輕人的笑容打動,於是留下巨額小費幫助他。「他那口牙齒看來很痛,但他卻如此親切待人又自信。」上周邁克斯納做手術,換上一口潔白美齒(右圖),感激地說:「他改變我的人生了。」美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2/190728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4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