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孵出台灣下一個「生技業的台積電」生技傳教士張有德:我對台灣有信心


2011-7-11 TWM




「鑽石計畫」延宕、創投資金縮水、ECFA執行龜步台灣生技產業準備起飛?

最近,有一個名字經常出現在媒體上,代表的是將孵出台灣下一個台積電的「鑽石計畫」,更是將扮演「生技業張忠謀」的創投操盤人。他是台灣第一位生技創投TMF管理人——張有德。

撰文‧賴筱凡、林明定

這 是一個即將要起飛、全球政府無不積極扶植的產業,一個最被看好,可望替台灣培育出下一個台積電、半導體聚落的產業,它是生技產業。六月五日,端午連假,一 個影響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會議正在行政院展開,「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以下簡稱「鑽石計畫」)正式起動,國發基金也將注資到台灣第一個生技創投 ——台灣生技創投TMF(Taiwan MedTech Fund)。

而扮演這個台灣生技創投領航者的人,是國際知名生技創投The Vertical Group唯一華裔執行合夥人張有德。

將扮演生技業張忠謀

張有德,一位將成為「鑽石計畫」裡的台灣生技產業領航者,他被賦予扮演生技業張忠謀(半導體教父、台積電董事長)的重任,被寄予帶動台灣生技業的厚望。

就在台灣生技創投TMF拍板定案的前夕,很多生技產業大老都想問,為何是張有德?到底張有德是何方神聖,能讓國發基金七人審查小組全數通過他的創投申請案?

與 他接觸過的人,不論產業界、學界、政界都一致好評:「他是個很nice(不錯)的人,他是BTC(生技諮詢委員會)裡人緣最好的人。」趁著短暫返台的停留 時間,《今周刊》與張有德做了一次專訪。由於行事一向低調,所以台灣人對於張有德的認識很有限。相較於兩岸三地製藥界女強人的前Tanox執行長唐南珊、 一手創辦IVAX與OPKO兩大藥廠的藥界女王許照惠,張有德向來都不是媒體關注焦點。

儘管如此,他的低調與成就並不能畫上等號,全世界心 導管支架手術必須使用的血管內超音波、鼠蹊部止血器等醫療器材,其實都出自張有德之手。他也曾經自行創業,後來被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材創投Vertical 買下,個人還被邀請加入Vertical創投,更屢屢被Vertical創投派去整頓旗下公司,成績斐然。

最近這兩年,除了Vertical創投外,張有德開始多了另一個重心,那就是台灣生技創投TMF。

時間回溯到兩年前,那是「鑽石計畫」才剛拍板的初升段,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大老遠飛到美國,親身登門拜訪每一位列在「鑽石計畫」候選人名單的生技業A咖大老,張有德、唐南珊、許照惠、美國維梧創投(VIVO Venture)合夥人孔繁建……等。

培育第三個「兆元產業」

逐一敲門、長談,翁啟惠馬不停蹄,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鑽石計畫」是台灣重要的國家級計畫,成功的話,他們能替台灣打造出另一個生技業的台積電,更可望繼半導體、面板產業後,培育出第三個「兆元產業」。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他們的年紀來到退休的邊緣,他們有錢、有閒、有knowledge(知識),台灣生技業如果能請得到這些A咖,對『鑽石計畫』就是一大加分。」前經建會主委、也是一手草擬「鑽石計畫」成員之一的陳添枝,時過兩年,他還是對這個計畫滿懷期待。

在 草擬「鑽石計畫」之初,他們就把操盤台灣生技創投的人選資格門檻訂得老高,「要有管過十五億元以上生技創投經驗的人,又要有募資能力,而且能接受政府開出 的各項條件,真正符合資格者,十根手指頭絕對數得完。」陳添枝的話並不誇張,張有德、唐南珊、孔繁建……,幾乎符合條件的人選,翁啟惠都拜訪過了。

身負傳教士精神

最後,願意答應台灣政府諸多條條框框,包含一些不合國際慣例的要求,更得通過國發基金七人審查小組認同的,只有張有德。

於是,他開始了不斷在美國、台灣間往返的旅程。擁有虔誠基督信仰的他,就像一位「傳教士」,沒有一聲怨言,「即使他知道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他還是決定要做了。」熟識張有德的友人感嘆,面對那些旁人眼中的「不平等條款」,張有德沒有太多的抱怨,而是默默地做。

張 有德的台灣生技創投TMF申請案從國發基金送進行政院,一審就是六個月,「他為了要做TMF,還從美國派人來台駐點處理TMF的申請案,光是請會計事務所 做評估報告,都不知花了幾百萬元。」參與TMF申請過程的人私下透露。即使整個申請案延宕半年,連駐點人員都無聊到去逛花博,張有德答應要做的事,他就是 堅持做到底。

這些事前的投資與溝通,張有德在專訪過程中,幾乎隻字不提,身為一位虔誠基督徒,他堅持言論只說重點,只對問題分析及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抱怨、批評的字眼,幾未出現在他的談話中。從申請過程的坎坷,到行政院拍板通過,他只有兩個字:感謝。

其 實,他願意放棄Vertical創投的工作,全職回台做台灣生技創投TMF,都出於一種思鄉、愛台灣的反饋。這些年,他每年都到大陸參加國際生技創投論 壇,大陸創投與人才國際化程度進展飛速,猶如置身生技業的矽谷,但張有德還是忍不住感嘆:「總覺得 missing something(少了點什麼),等上了回台灣的飛機後,我才知道缺少了什麼,就是人與人間的信任感覺,但,我對台灣還是有信心!」其餘A咖受感召 紛紛返台與張有德有相同心情的,還有她,許照惠。

台大醫院的十五樓病房裡,長廊靜謐,護理站三、五名護士低聲交談著,卻見到長廊盡頭有個人 不斷在病房間忙進忙出。她穿著樸素襯衫與牛仔褲,腳底踩著黑色球鞋,灰白髮色透露出她已有了些年紀,她一邊得打理來健檢的母親,另一邊口袋裡的手機鈴聲沒 停過,來查房的醫生會跟她點個頭示意,但很少人知道,一位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婦人,卻是身價一五○億元的藥界富豪。

早上才剛踏上台灣土地的 許照惠,她的行程沒停過,即使這次回來台灣只有短暫五天時間。在母親做完健檢休息的那兩個小時,她抽空接受專訪,地點就在她母親健診房間外,「不好意思, 我們只能在這談。」許照惠笑得尷尬,因為在這個專訪後,她還得趕著面試幾名員工。在國外漂泊了這麼多年,最終,她還是希望能為這塊土地貢獻些什麼,所以她 要把OPKO的第一個海外分公司設在台灣。

「其實我不用這樣做的,OPKO在美國做也很好,可是就覺得,能不能有幾個案子是在台灣做。」許 照惠的眼光閃躲了一下,焦距拉長了距離,望向了窗外。OPKO是許照惠創辦的第二家公司,五年前她創辦的第一家藥廠IVAX,以天價七十四億美元(約新台 幣二一四六億元)賣給以色列藥廠TEVA後,如此她還不打算退休:「想做的題目還有好多,像OPKO現在做的平台,有好多案子可以做。」像許照惠這樣享譽 國際的生技大人物,早已有名也有利,這兩年,她卻頻繁地回到台灣來,甚至一口氣捐六億元給母校台灣大學蓋了兩棟藥學系館,她為的不是能從中謀利,「我只是 覺得台灣也可以有國際級的藥學系,國際級的製藥公司。」許照惠,不是唯一有這些想法的人。

就在專訪許照惠的前一周,有一個人也短暫停留在台 灣,她是同樣擁有上億元身價的生技富豪唐南珊。穿著合身套裝,蓄著短髮的唐南珊,個頭不高,卻在生技醫療策進會的論壇上,穿梭人群中,不少人見到她先是驚 喜送上擁抱,再熱絡與她交談。二○○二年,唐南珊開發的氣喘藥Xolair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後,她所到之處備受尊寵,時至今日 榮景依舊。

生技台積電不再只聞樓梯響他們不約而同在這兩年紛紛回到台灣,都是為了「鑽石計畫」,他們推辭不了翁啟惠的一再請託,更為了讓他們成功的國際經驗能夠在台灣複製,讓台灣生技產業起飛。他們不問薪酬、不畏舟車勞頓,只為了圓一個夢想,一個帶台灣生技產業起飛的夢想。

如 今,「鑽石計畫」延宕半年後,終於在張有德的台灣生技創投TMF申請案落槌後,全面啟動。兩年前翁啟惠的「三顧茅廬」也開始有了作用,張有德、唐南珊、許 照惠只是「鑽石計畫」發動的開始,未來「超級育成中心(SIC)」也將著手建置,還會有更多生技A咖返台,台灣「生技台積電」不再只是一個藍圖。

總統同學蘇懷仁

扮演SIC母雞

在「鑽石計畫」裡,除了生技創投(BVC)外,另一個重點就是超級育成中心。設計之初,生技諮詢委員會就屬意雙箭頭,一個是張有德回來接生技創投,另一個就是全球第三大藥廠Biogen Idec前資深副總裁蘇懷仁。

業界大老曾分析,蘇懷仁與總統馬英九是建中同學,有這層關係要邀他回來應不是難事,加上他在Biogen Idec做的就是超級育成中心的工作,負責整合研發資源,把好的題材導引進產業,所以他是主持超級育成中心的最佳人選。

如今,有了蘇懷仁首肯,超級育成中心的成立應該不會再像生技創投申請案走得這麼艱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8

美國推動「再工業化」 台廠憂漣漪效應 解析 蘋果回美製造對台灣供應鏈影響


2012-12-17  TWM  
 

 

響應美國總統歐巴馬製造業回流政策,蘋果執行長庫克表明將從中國拉出一條桌上型電腦(iMac)生產線回美國生產,震撼台灣代工供應鏈。這股刻正向高科技產業延燒的製造業回流聲浪,台灣供應鏈應嚴陣以待。

撰文‧謝富旭、賴筱凡

蘋果明年打算投資一億美元,將一條桌上型電腦iMac生產線移回美國,在美國就業低迷之際,贏得不少掌聲,卻讓台灣供應鏈繃緊神經。

iMac今年預估出貨量約三八○萬台,占蘋果營收不到四%,何況返回美國生產的只是目前三大iMac生產線(二十一吋、二十七吋與Mac mini)的其中一條,故能為美國創造的就業機會極為有限。然而,台灣供應鏈廠商擔心的是,蘋果返回美國生產的舉動,是否會引發漣漪效應,擴散到其他蘋果熱門產品生產線,甚至讓其他美國高科技公司起而仿效。

蘋果、谷歌皆企圖「made in USA」蘋果與谷歌(Google)一向被視為走在趨勢之前的指標性企業。一九九○年代,蘋果是最早深諳委外代工、降低成本之道的美國高科技企業之一,造就蘋果如今科技霸主地位功不可沒。但此舉也引發美國國內不諒解,指責股票市值第一大的企業,未善盡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責任。面對壓力,庫克相較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有了更積極的回應。

庫克表示,已經為此(指一小部分生產線移回美國)努力了很久。恰巧的是,知名維修網站iFixit日前拆解蘋果產品發現,部分二十一吋Mac PC已經印著「Assembled in USA」字樣販售,顯示蘋果可能已經在美國本土進行少量的組裝。

如果只是單純組裝業務的遷移,業界認為對台灣iMac供應鏈衝擊會很輕微。不過,假使蘋果企圖把iMac從「Assembled in USA(美國組裝)」變成「Made in USA(美國製造)」,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FTC)的法規,必須有相當程度零組件從美國國內供應才能使用原產地標示,這意味著除非台灣零組件在美國設廠,否則面臨美國零組件廠的競爭將益為沉重。

事實上,在庫克宣布iMac回美製造之前的半年前,網路與行動通訊的巨人谷歌,已經搶先蘋果一步,宣布在美國生產新型家庭娛樂玩意兒||Nexus Q。

高峰可能落在往後的二年

Nexus Q是外形酷炫的黑色球體,號稱可以串流影片及音樂,成為未來家庭影音娛樂的新中心。雖然,Nexus Q最後以無限期延期出貨胎死腹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Nexus Q原本楬櫫的「Made in USA」計畫卻很驚人。不但整機在美國組裝生產,而且大部分的零件,包括其中所有的印刷電路板、外殼以及機體內的塑膠機構件,皆將採用美國當地企業所供應的零件。

庫克接受︽彭博商周︾專訪時拋出iMac返回美國製造消息的第一時間,iMac主要組裝廠廣達及鴻海,隨即表示將擴大美國既有生產線全力配合。而iMac幾家零組件供應商則表示:未來將配合組裝廠,把零組件運送至美國,增加的運輸與倉儲成本應在可控制範圍內,不致造成營運成本大幅激增。

外資券商科技硬體分析師也大多認為,一條iMac生產線返回美國製造,只是庫克做做公關,改善蘋果的社會形象,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以目前美國製造條件來看,三年至五年內,蘋果不可能大舉將主力產品生產線移回美國。

儘管包括業者及分析師在內,大多認為蘋果iMac回美製造之舉不值得太過大驚小怪;然而,蘋果這個舉動看在部分台灣科技大老闆眼中卻如芒刺在背。

一位不願具名的蘋果iMac供應鏈廠商董事長指出,中國勞動及土地租金成本近幾年直線上升,使美國製造業生產條件與中國差距正在拉近,「一些毛利較高、而且主要市場在美國的高科技產品,返回美國生產的機會愈來愈高!」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今年就曾對年營收在十億美元以上的美國企業執行長進行調查指出,高達三分之一企業正計畫或考慮將生產線從海外移回美國。預估在二○一五年前為美國額外創造出二百萬至三百萬個工作機會,並為美國增加約一千億美元的經濟產出。BCG指出,目前製造業回流美國只是初期階段,高峰可能落在往後的二年。

事實上,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也出現觸底回升跡象。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的數據顯示,一九九七年至二○一○年間,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在製造外包風潮下減少了六百萬人,但一○年開始,製造業人口出現自一九九七年來首次回升,過去兩年總計增加四十八萬人(目前總計為一二○○萬人)。

值得台灣注意的是,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趨勢已從如奇異電器、開拓重工、惠而浦、通用電氣、福特汽車等傳統工業部門,蔓延至與台灣供應鏈緊密關係的高科技產業。老牌自動提款機製造商安迅(NCR)於二○一○年表示,為就近服務客戶及兼顧品質,抽回原本給中國及印度外包廠的訂單,自行在美國工廠生產。血糖測試機廠Diagnostics Devices在更早則決定,結束與中國外包廠的生產合約,搬回美國自家工廠生產。

自動化科技普及加速形成趨勢科技趨勢觀察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接受本刊採訪指出,自動化科技層次的提升以及普及化,為美國製造業回流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條件。他直言:「蘋果在美國生產只是一個開端,以後還會有更多製造業搬回美國,而演變成一種趨勢!」運動鞋品牌大廠耐吉(Nike)耗時四年所研發出來的新製鞋技術Flyknit,即是凱文凱利口中自動化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成為趨勢的代表。相較於傳統製鞋需要大量勞力進行裁剪縫合,Flyknit用兩條細線編織一體成形的鞋面,不僅重量大幅減輕,且可運用機器高度自動化生產。︽彭博商業周刊︾指出,這種製造技術得以讓製鞋業擺脫對廉價勞工的依賴,在哪裡都可生產,當然包括美國。

另外,《紐約時報》解讀蘋果遷移iMac 生產線回美國的舉動指出,能源價格的勁揚以及客戶要求更迅速的產品交期,在在改變高科技產品的生產方式。例如惠普為了讓產品迅速上市,過去五年來,陸續將部分印表機生產線遷移到捷克、土耳其與俄羅斯。

完整配套措施 提高美本土製造業能耐至於,目前仍高度集中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筆記型電腦,也因勞工人力成本占整台零售價的四%至五%,僅比空運成本略高,隨著空運成本增加以及自動化普及,目前集中中國的生產態勢,也可能很快發生變化。

供應iMac的台灣某家零組件製造商主管說:「iMac生產線移回美國,不僅會讓零組件運輸及倉儲成本增加,其他看不出對蘋果台灣供應鏈有什麼好處!」「短期內看不出來會有重大衝擊,但長期而言,來自美國當地零組件供應商競爭威脅加劇,仍令人擔憂。」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指出,歐巴馬政府的製造業回流美國不只是政治口號而已,背後則是有相當完整的政策配套在同步進行著。首先,美國政府將出資,研究縮短先進材料由開發到推廣至市場的應用時間,強化本土製造的優勢。

其次,開發下一世代機器人,降低製造業的勞力成本比重。然後,再研發創新的節能製造技術。這一整套稱為「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Advance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美國本土製造業的能耐,推動「再工業化」。

劉孟俊進一步分析,過去十年來,相較中國勞動成本不斷攀升,美國勞工薪資卻停滯不前,加上新發現大量油頁岩及豐富天然氣,使得能源價格大幅下降,甚至已比中國低的情況下,為美國製造業回流製造契機。

「蘋果iMac生產線遷回美國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美國政府刻正積極說服更多的國內外企業到美國設廠,為了保持美國製造優勢,新設的廠房自動化程度必然與以往大不相同,這將為全球製造業帶來深遠影響。一向不喜歡到美國投資設廠的台商,思惟也要跟著這股潮流改變了!」劉孟俊說。

蘋果將一小部分生產線移回美國,目前看似對台灣供應鏈衝擊輕微,但小水流匯集後仍可能掀起驚濤駭浪。蘋果工廠遷回美國所擊發的電腦產品「Made in USA」第一槍,會不會是電子製造業生態風雲變色的一槍?不容我們等閒視之。

製造業大軍流向美國!

聯想初期投資數百萬美元,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設PC生產線安迅(NCR)將自動提款機等生產線從中國與印度搬回美國喬治亞州奧的斯(Otis)電梯部分生產線從墨西哥移回美國惠而浦自動攪拌機生產線移回美國開拓重工(Caterpillar)中國部分產能移回美國蘋果投資1億美元,將一條桌上型電腦生產線移回美國奇異在德州建立節能熱水器廠,取代中國產能谷歌在美國生產新播放器Nexus Q,但後來宣布無限期擱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68

仇富浪潮讓經濟與財政賠了夫人又折兵 法國富人稅對台灣的啟示

2012-12-24  TWM
 
 

 

法國總統歐蘭德對富豪課徵七五%的超高富人稅,引發巨富出走國外避稅,在法國經濟困頓之際,民粹加上仇富推動「公平正義」的政策,真能達到增加稅收、降低貧富差距之效?還是只點燃階級鬥爭的引信,讓經濟與財政雪上加霜?

撰文‧楊政諭

法國總統歐蘭德扛著公平正義大旗,將對法國富豪(年收入超過一百萬歐元,約三千八百萬元新台幣)課徵七五%稅率的超高個人所得稅,目的是讓富人付出更多稅金來充實法國財政,並平衡貧富差距。

IMF(國際貨幣基金)立即批評這項政策,並於十一月間指出該政策無助提升經濟,反將使法國流失競爭力。悲觀預言的實現來得又急又快,近來法國巨富已啟動遠離法國的避稅出走潮。

根據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調查,西歐國家平均最高個人所得稅率四六.一%、東歐一六.七%,連一般印象稅很重的北歐,平均最高個人所得稅率也只有三六.五%。歐蘭德旱地拔蔥式調高富人稅率到七五%,遠遠超越原以五七%稅率排名「富人稅之冠」的瑞典。

狠砍富人的作法廣受法國選民支持,據調查,不論左派右派選民,對此政策的支持度都高達八成上下,但卻讓法國企業界及巨富們哀鴻遍野。近期逃出法國的知名案例,是演出「大鼻子情聖」的法國影帝傑哈德巴狄厄,他宣布放棄法國籍改入籍比利時,被法國總理艾侯批評「可悲」,巴狄厄沉痛回應:「四十五年來,我已付了一億四千五百萬歐元的稅,我讓八十個人有工作??我拒絕『可悲』這字眼。」知名精品路易威登(LVMH)集團董事長阿爾諾也因要入籍比利時,被法國左派媒體《解放報》以頭版大標寫道「快滾,有錢的白癡」。貧富階級的裂痕日漸擴大,法國精英持續外逃,職業更廣及知名歌手、模特兒、米其林三星廚師等,而英國首相卡麥隆則落井下石地說:「會鋪著紅地毯迎接法國的避稅富人。」法國暴衝式地追求公平正義,固然能獲民意一時支持,但後續影響恐怕是「不可承受之重」。法國如今的窘境,與馬政府今年以來強推證所稅頗可類比,過程中,不僅已嚴重傷害股市量能,更達不到所得重分配的「公平」效果。

在揮舞公平大旗推行改革時,更應審慎考量實際的後續影響,若是空喊口號,未經周延討論就一古腦兒地戴著鋼盔向前衝,結果恐怕就是衝向懸崖。

另類G8

全球富人稅最重的

主要工業國家

國家稅率

法 國75%

瑞 典57%

日 本50%

英 國50%

德 國45%

義大利43%

美 國35%

加拿大29%

資料來源:KPM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48

《首航直擊》中國荒島砸銀彈 建造對台統戰實驗區 6個台灣人違法在中國當官 陸委會:違法,抓到就罰

2014-06-02  TWM
 
 

 

五月全面封島又直航台北、六月對台的商品城完工,平潭正加速打造中國最優惠、最大的實驗區,而台灣人早已在那邊當官,領兩百萬年薪。

撰文‧呂品器

噗、噗、噗的汽笛聲大響,五月二十七日早上九點,排水量一萬零七百噸、航速高達七十公里,台灣華岡集團旗下麗娜輪從八里台北港首航中國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入這條台北往返平潭快速通道的同時,也開啟了一條不為人知的到中國當官的快速神祕通道。

磁吸台灣人新基地

航程三小時 號稱送車送房又免稅這條航程短短三小時, 它帶著台灣人,航向全中國最特殊、離台灣最近的小島。位於福建省的平潭島,是一座面積比台北略大、人口三十九萬人的小島。目前,中國賦予它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用來「建立兩岸共同家園」的實驗基地,所以麗娜輪又被稱為家園號。

在中國的精心規畫下,它給台灣人做官,年薪台幣兩百萬元起跳,配車、配房子,還免所得稅;它還封島蓋海關,變中國境外之地,讓台灣商品、農產品免稅進出,鼓勵全中國的人來這裡採購台灣商品,享人民幣六千元以內免稅的優惠;它還讓掛台灣車牌的台灣汽車可以透過麗娜號、海峽號登島,台灣車直接在中國土地上行駛。這些措施都是兩岸分離六十五年來第一遭。

平潭島,中國官方正式稱呼為「中國平潭綜合實驗區」,它不屬於福建省管轄,直屬中國中央政府,行政地位比經濟特區還要高;最高領導不叫書記,叫主任,它的官職卻很大,每個月直接到北京的國務院與中共中央領導開會、做報告。

有人說它是比深圳經濟特區還要特別的特區,比上海自由經濟貿易區還要自由,而且還是一個專屬台灣的自由經濟貿易區與實驗區。趕在麗娜號直航之前,我就先搭著屬於福建省官方的海峽號從台中到平潭。

抵達平潭澳前碼頭,第一眼就是大震撼。滿地倒掉的房子、散落的石塊、崎嶇的道路,有如剛被轟炸過一樣,沒有一個地方是平整的,除了碼頭的港務大樓之外,舉目所見,全部都是被拆掉的房子。

建設低調卻持續進行

一天砸4.7億 商場、跨海大橋一直蓋接待我的台商說,這裡剛剛進行鐵腕拆遷,徹底將居民的舊房子剷平,好展開新的投資與建設。話才剛說完,我看到了正在興建的高速公路、正在興建的商場、正在興建的車站以及公路、鐵路兩用跨海大橋。

甚至,我還看到某個標上京台高速鐵路的告示,意味這是一條從北京到台北的高鐵,二○三○年北京要直通台北。剎那間愣住了,有沒有搞錯呢?

不能否認的事實是,震耳欲聾的鑽岩機、整地設備隆隆作響,大沙石卡車奔馳來回,這座荒島最高峰曾一天投入人民幣一億元(台幣四.七億元),放眼全中國找不到這樣瘋狂的投資,也從沒有一座島是從前任領導人胡錦濤到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曾經來過。

投資金額近乎瘋狂,中央領導人卻一個個前來為平潭發展背書,也就是說,荒島斥巨資,不是內蒙鄂爾多斯那樣的泡沫式投資,而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嚴控與掌握的投資計畫與佈局。

第一步吸引台灣人才到中國任公職,甚至成為中國政府的官員。

二○一二年,平潭喊出引進一千名台灣人才到平潭任職,起薪從人民幣二十萬元(約台幣一百萬元)到六十萬元(台幣三百萬元)起跳。薪水之外還配車、配房子、免所得稅,即使這些台灣人才因為台灣稅法規定必須繳納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所得,平潭也可以給予補貼,達到實質免稅的效果。

台灣冷處理卻擋不住

即使違法 至少六個人接受聘任令消息一出,陸委會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宣佈台灣民眾不能到大陸各級政府相關機關、機構、團體、附屬單位任職,否則就是觸法,將面臨十萬至五十萬元罰鍰。

但政府三令五申顯然沒有嚇阻效果。走進中國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區管委會,發現有超過兩百名台灣人詢問招聘內容,三十五人完成報名,最少有六人被錄取,並且在二○一三年陸續到職。

其中最高職位者是平潭區管委會副主任梁秦龍,平潭位階為直屬中國中央實驗區的特別市,副主任等同於當上省市等級的副市長官員或是各省正副廳級幹部,相當於台灣五都的副市長等級官員,年薪可以達到台幣三百萬元。

梁秦龍資料很少,只知出生台南,曾在台灣大型投資銀行有十五年從業資歷,後來到北京大學取得經濟學院金融學博士學位。

看來,兩岸密集展開台北平潭直航背後,也將開啟台灣人到中國當官的浪潮。過去,中國改革開放招商引資,有成功台商或台籍學者,因在中國的傑出表現而當上中國或各省的政協委員。

但到平潭當官不同,政協嚴格算是中共為統戰不同黨派的組織,政協委員並無實際的行政、執法權力,統戰與酬庸的意義大於實質;而直接在行政部門、附屬單位任職,這還是兩岸分離六十五年來的頭一遭,也是第一批台灣人在沒有任何大陸經驗下,單純靠專業、學術與知識可以到中國當官。

除了梁秦龍,中國醫藥大學公衛系畢業、曾任中醫公衛系學會理監事主席的杜德弘,不僅在台灣投資經營過生技公司,還在二○○九年參選過新竹市議員,平潭為了引進台灣醫療管理專業,他變成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醫院副院長。

年輕人也去找機會

專業涵蓋醫療、經營管理、都市計畫到平潭任公職的台灣人,也不乏年紀三十歲上下的優秀年輕人,又例如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與投資發展公司副總經理楊哲安、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章容甄。

這些台灣人能在中國領高薪、任重要職務都不簡單。楊哲安是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唸書時,就主動爭取到英特爾(Intel)實習生的機會,跑到美國英特爾實習,還成為英特爾的校園大使;離開英特爾之後,轉往廈門念博士班,任職廈門弘信軟投創業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總監。從全球科技業龍頭到金融業的創投,楊哲安是一位主動積極爭取表現與追求挑戰自我的年輕人。

又例如章容甄,畢業於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曾任環境規畫與城鄉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承接過台灣相關政府單位的都市計畫研究案,後來到英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是都市計畫方面的人才。這樣的人很容易在台灣找到教職,但她在去年選擇了平潭,變成專門負責旅遊觀光事務。

雖然喊出要招募一千人,實際上才招聘到六人,看來起雷聲大、雨點小,但這六人到中國當官無疑成了先鋒,也證明平潭要實現兩岸共同管理,未來到中國當官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首艘台籍客輪直航

平潭特區加快磁吸計畫 要人也要貨隨著麗娜號直航,平潭的大動作在六月將正式登場。比經濟特區、上海自由經濟貿易區,面積還要大、政策還要優惠的特殊監管區域,正在平潭成形,這些投資項目陸續出爐,台灣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大。

五月十六日,中國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以及省政府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到平潭驗收,檢查平潭的二線關口和監管查驗設施,平潭島將全島封關,變成全中國面積最大、政策最優惠的特殊監管區域,進行所謂的「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

簡單的說,全島封關,就是將平潭島變成一個自立於中國之外的特殊區域,允許台灣貨物、商品自由進出免稅,搭配中國方面的海峽號、台灣方面的麗娜號的台北平潭、台中平潭的固定高速往返直航,一趟可載客八百人、三百五十五輛汽車、十五個貨櫃的貨物量,台灣人、商品直通平潭將達到新的高峰。

再搭配「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這四段聽起來像是口號的政策,其中暗藏玄機。用一個大家都能聽懂的商業模式解釋,就是中國政府要規畫平潭成為一個台灣商品、農產品的免稅交易島。

鼓勵台灣人從台灣運送商品進入平潭之後,賣給來自中國各省的旅客、散客、小買家,這些人採買金額只要不超過人民幣六千元,就可以用隨身行李的方式回到中國其他城市,都是免稅的。

更特別是,平潭還推出選擇性徵收關稅的優惠,鼓勵台灣將原物料或半成品運往平潭加工之後,再賣給中國大陸的遊客或零買的商家,輸往中國其他地區,可享有自主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進口關稅模式。

進一步說,讓平潭成為台灣商品的免稅島,中國各地的旅客不用到台灣,到平潭就能採購到台灣商品,例如鳳梨酥、太陽餅等,都可以享免稅的優惠,同時台灣半成品也可以到平潭加工,例如電腦、手機只要運往平潭做最後加工,賣給中國買家,一樣可以享同等的優惠。

光推出免稅政策還不夠,平潭還拿錢把硬體做出來,讓免稅天堂更具競爭力。從平潭澳前碼頭往平潭市區路上,可以看見一個類似台灣廟宇的超大建築群,它就是平潭對台小額商品貿易市場、水果批發市場。

別小看所謂的小額貿易市場,這不是普通的市場,投資金額約台幣五十億元,佔地約五萬坪,相當於二十二個足球場,總共蓋了三十七棟建築物,變成一個超級大的台灣商品、水果的貿易市場,目標是能容納三千個台灣商人在這裡投資與生活。

比上海自貿區還優惠

不僅收新台幣 連汽機車駕照都通用六月,這個商品城將完工啟用,從免稅、還幫台灣人蓋好硬體設施,平潭軟硬兼施就是要吸引台灣人來發展,光這樣還不夠,還將這裡的企業所得稅降低至一五%,比上海自由貿易區還要優惠。

而且,這個島實施雙幣制,允許平潭的銀行機構和台灣的銀行間帳戶往來,並允許台灣汽機車在平潭行駛,擁有台灣各類的執業證書,就可以在平潭開業。試著想像,台灣來的官、台灣來的商品、台幣自由流通、台灣車在這個島上行駛毫無阻攔,一個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島,有如台灣人的新天堂。

然而,當我見到更多台灣人後,卻會發現平潭的另一面。建設正在進行,口號喊得震天價響,實際利益卻並非獨厚台灣人。

當二○一一年,中國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這個計畫吸引了具有台灣官方背景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資拓宏宇公司以及榮工工程公司、太平洋森活等企業到平潭設立分公司,希望能在兩岸共同建設的前提下,在平潭取得商機。除此之外,也有台商到平潭發展台灣夜市等。

中國人吃肉 台灣人喝湯有台企耗三年無功 最後認賠撤走時間過了三年,這些公司卻發現,每天投入人民幣一億元的投資建設中,真正取得投資項目的,仍然是福建當地的集團與企業,台灣企業只能轉作顧問或協助的角色,努力了三年多,卻始終沒有成績,只好撤回台灣或暫時轉往福建省再圖發展。

還有投資不順的台灣夜市,因為去年年底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龔清概高昇國務院國台辦副主任之後,整個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官員改組,因此台灣夜市執照取得延誤,也讓台商感慨平潭人事波動就會影響政策,人治與行政效率仍有不足的地方。

也有台商批評,所謂的台灣人擔任平潭綜合實驗區官員,實現平潭這個兩岸共同家園,是兩岸人民共同管理;其實所有台灣官員都是擔任副手,從副主任、副局長到副總經理都是台灣人,真正的決策還是一把手(主任、局長、總經理)的中國官員,輪不到台灣官員,因此台灣的官員只能做些海灘淨灘的活動,提升台灣人、台商的形象。

堅決不願透露姓名的台商感嘆:「大事輪不到台灣官決策,到平潭海灘撿垃圾卻有台灣人的份!」一句話道盡台商寄人籬下的無奈,也點出了兩岸共同管理是空有其表,台灣人到平潭當官仍只是配角。

台商甚至帶著我到了平潭將軍山,一九九六年台海發生飛彈危機,當時的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張萬年,率領人民解放軍陸海空的三軍將領登上將軍山,視察三軍演習,當時中共武力犯台氣氛瀰漫,逼著美國派遣獨立號、尼米茲號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抵達台灣,才化解當年的危機。

當年,硝煙密佈的將軍山,如今成為全中國最優惠台灣的綜合實驗區、台灣商品的免稅天堂。即使用台灣人才當官為號召,仍不免讓人懷疑平潭綜合實驗區這顆銀彈,與九六年那批襲台導彈一樣,是空有其表的空包彈,目標就是讓更多台灣人才、台商陷在中國這片廣大的土地與市場之中。

台北直航平潭 打通了台灣人的 當官祕道——福建平潭與台北、台中相對位置

平潭綜合實驗區

位置:福建省平潭縣,距新竹126公里,中國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領土面積:392.92平方公里

人口:39萬

對台優惠:募千名台灣人才任公職、台灣商品入島免稅、台灣企業投資享15%稅率

第一批到中國平潭

當官的台灣人

杜德弘

背景:新竹市人,1971年生

現職:平潭醫院副院長

曾任:

● 京翰生物技術公司負責人● 國民黨中知青常委、青工會委員、育英里小組長

● 陸軍裝甲獨立旅醫官

● 中醫公衛系學會理監事主席

學歷:

● 中國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系畢業

楊哲安

背景:高雄人

現職: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與投資發展公司副總經理

曾任:

● 廈門大學投資銀行學助教● 廈門弘信軟投創業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總監● 美商英特爾公司台灣分公司渠道經理助理● 英商貴喬財務管理顧問公司香港分公司客戶經理

學歷:

● 廈門大學金融學系博士● 台灣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

梁秦龍

背景:台南人

現職:平潭區管委會副主任

曾任:

● 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台灣大型投資銀行15年資歷

學歷: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博士

● 文化大學企管研究所

註:目前在平潭當官的至少有6人,上述為其中3人

整理:呂品器

圖片:取自facebook、網路平潭連出8招,變對台第一線——最近兩年半福建平潭對台大事紀

時間政策意義

2011年

11月國務院批准實施《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推動平潭實行比經濟特區更「特」的優惠政策,探求兩岸「共同家園」合作新模式平潭成為統戰

台灣最前線

2011年

11月中國福建省旗下海峽號首航台中平潭航線建立兩岸快速通道

2012年

2月平潭宣佈在5年內招攬千名台灣專業人才台灣人任中國公職從平潭開始

2013年

3月6名台灣人開始陸續到平潭報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面臨挑戰

2013年

11月舉辦首屆台灣商品交易會,吸引200多位台灣人到平潭販售為了對台灣全面自由貿易展開暖身

2014年

5月完成驗收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二線關口和監管查驗設施平潭全島封關,成為大陸面積最大、政策最優惠的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5月台灣華岡集團麗娜輪首航台北平潭航線兩岸船運公司攜手建立平潭成為兩岸間速度最快、人貨載運量最大的航線2014年6月平潭對台小額商品貿易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完工啟用台灣商品免稅天堂雛形完成,目標吸引三千位台灣商人、更多台灣人才去當官資料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網站 整理:呂品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7

解密!中國對台灣讓利最大特區

2014-06-02  TCW
 
 

 

今年夏天,台灣海峽很熱鬧。

五月二十七日,台灣籍客貨輪──麗娜輪,首航台北到福建平潭,這是繼海峽號後,第二艘加入此航線的客貨輪。

上午九點,麗娜輪從八里的台北港起航,三小時後,抵達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中國的第五大島平潭島碼頭,十分鐘車程,便進入平潭市區。

平潭,一個九九.九%台灣人都陌生的小縣城,為什麼突然熱門起來?

五月十五日,我們正在採訪一位平潭新娘林巧英,桌上的老人茶還喝不過三巡,就一下湧進五個台灣人,一對是新莊賣粉圓的阿?菑珧?,一對是宜蘭的魚販夫婦,另一位同樣是平潭新娘,嫁到台灣去的林明珠。

這五個台灣人,都是想要透過林巧英,搭上平潭的台灣商機。他們從台灣搭海峽號來,遇上五月最強的風浪,五個人,全都吐得躺在甲板上,聊起無限的商機馬上都眉開眼笑。

個人暴富平潭新娘做路燈,三百萬滾成4.9億

四十三歲的林巧英同時具備多種身份:擁有台胞證、自己又是土生土長平潭人,目前還身兼台商協會副會長。她經常在家接待各地客人,最高紀錄一天二十位,其中有不少跨海找機會的台灣人。大家會找上她,是因為她的成績單太驚人。

家鄉的商機,平潭人最知道。林巧英七年前回娘家,帶新台幣三百萬元,憑藉膽大心細及當地人脈,包下平潭環島公路的路燈工程。如今,平潭九成路燈,都是她做的;她還開了十一家公司,身價超過人民幣一億元,約新台幣四億九千萬元。她說,平潭靠海,非常潮濕,「除濕機」就可以賣。現在,她在小貿有兩個單位,要進口台灣茶、水果、休閒食品來賣,「能做的生意太多了,但,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意做。」

林明珠曾經進口澳洲果汁到平潭,結果,銷售一空,她說: 「平潭人消費力很強,只要是好東西,都會有人搶。」事實上,平潭物價,甚至比福州還貴,一碗乾麵,平潭要價人民幣四元,福州只要三元;搭計程車,同樣的路程,平潭十五元,福州只要八元。

台灣小商人、平潭新娘,加上台灣一些捷足先登的企業,譜成了一股淘金熱。

企業淘金台北一‧三倍大,小島處處施工中

行車進入平潭的地界,很容易辨識到平潭:黃沙滾滾,一個台北一.三倍的「大工地」,映入眼簾。

金井灣邊的海峽如意城,是平潭最大住宅建案,由上海世茂、台灣遠雄建設合建,已完工數棟;台灣上市公司宸鴻的平潭廠,廠房接近完工,外傳將招募數千名員工;協力集團的六吋晶圓廠、封裝測試廠,蓋了一半;台灣榮工公司和中國上市公司中福集團合建的建材市場,正在挖地基,年底完工;由中國國營事業中鐵集團,承建的高架公路等大型公共工程,也正在趕工中;全球電視代工龍頭冠捷科技,今年下半年,將投資平潭。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也來過這塊基地,還沒有談成什麼項目,大家都在試水溫。

工廠、馬路、建案外,平潭在五月中旬,剛成為台貨免稅島,只要是有「原產地證明」的台灣商品,進入平潭,免關稅;六月底開幕的平潭小額貿易市場,主打MIT商品,進駐的台灣人,一年免租金,目前爭取到的小商家,超過百家。

另外,針對畢業五年台灣大學生,來平潭創業,三年免租金,經營績效好的,還有人民幣十八萬獎金可領,企業所得稅只有一五%,全中國沿海最低的地方之一;開出年薪兩百萬,找台灣專才。

對台灣的優惠,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根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東榮的描述,接下來,台灣人只要憑台胞證,就可以進出平潭,不用辦台胞證簽證;台灣汽車開上麗娜輪、海峽號,換個車牌,就可在平潭行駛;在平潭打電話,就跟在台灣打電話的費用一樣,不是用越洋電話計費;用新台幣就可以在當地買東西;使用繁體字,台灣的電視台可以落地,台灣報紙可以發行;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只要有台灣證照,就可在平潭執業。

統戰進行式目標十六年後,吸引三十萬台灣移民

陳東榮說:「就是(要做到)台灣人來這邊,咦,這邊怎麼有這麼多東西跟台灣一樣,……全部做到,就有吸引力了。」最終目標是十六年後,二○三○年,平潭人口從目前四十萬人,增加到一百萬人,有二十萬到三十萬台灣人移居此島。

彷彿時空錯置,今日的平潭,是中國統戰大本營,中國高層口中兩岸家園的「橋頭堡」,但,昔日平潭,卻是飛彈對準台灣的基地,也是偷渡來台人數最多的地方。

「將軍山」,是平潭著名的風景區,山上立了高聳的「三軍聯合作戰演習紀念碑」,是紀念一九九六年,中共對台軍演,一觸即發的台海戰爭,當時由中共前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率領一百多位將軍集結於此,要完成「統一大業」,「當時,解放軍駐在我們村落,長達半年,我們都要搬到其他地方住。」一位平潭人回憶當年,後來,二○○○年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三軍更住了一年」。

二十多年前的平潭,是貧窮落後的漁村,為討生活,平潭人前仆後繼,搭漁船偷渡到台灣。

阿文就是其中一位偷渡客。

「那時候喔,台灣是天堂。」他說,為了淘金賺錢,一九九一年,他偷渡台灣,被抓過一次,不放棄,再接再厲,最後落腳台中大甲工業區,在一家電鍍廠工作,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我一個人抵三個人,幫老闆管整個工廠啊,」他非常節省,所有的錢都存下來,一個月賺人民幣兩萬元,七年後,賺到人民幣一百萬元,帶回平潭,現在從事魚貨買賣。

據說,關偷渡客的「靖廬」,有八成是來自平潭。

「平潭人一直很關注台灣。」平潭從事文史工作的魏增燦說,小時候,他第一包泡麵、第一本漫畫,都是台灣來的,當時台灣會空飄反共物資到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平潭,就是空飄物最常抵達的地方,漁民出海捕魚,經常撈到「反共罐頭」,有用的,就會拿回家,裡面還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文宣品、中華民國國旗,甚至,平潭女孩的第一雙絲襪、衛生棉,也都來自台灣。

台灣人和平潭人,更經常在海上,進行以物易物交易。那時,「一斤龍蝦換一支台灣雨傘,三十八斤黃花魚,換一隻雙獅牌手錶,台灣製的海狗牌雨衣、布,錄音機,都受歡迎。」阿文說,平潭人是台灣製造王國的見證人。

平潭是貧瘠之島,當地人的謀生途徑,除了出海捕魚,就是離鄉背井,到中國各地「打隧道」。魏增燦說,清朝時,平潭、廣東的南澳,及台南安平,經常換防,因為軍事需要,挖防空洞的技術,傳入平潭,據說,中國八成的隧道,都是平潭人承包的,福建省因此封平潭為「隧道之鄉」。

三年前,平潭被中央賦予「對台」戰略地位,平潭開始翻天覆地大改變。

福建省開發平潭,蓋大橋直通福州,一個半小時就到,「以前平潭人過年回家,在碼頭等船,要等兩天。」從福清來到平潭,在台灣太設集團的平潭太森國際貿易工作的小蔣說。有了跨海大橋,平潭人回家更容易,蓋隧道賺的錢,也紛紛拿回家鄉投資房地產。

台商、台灣人還來得不多,倒是房地產,被平潭人、外地人炒得水漲船高。

「一間石頭屋人民幣二十萬,開發後,變一百萬。」魏增燦觀察,房價從通橋前的每平方米兩、三千元(每坪約合新台幣三、四萬元),漲到現在的一萬元(約合新台幣十六萬元),漲了四倍左右。平潭的建設剛剛起步,房價已經漲得很誇張。

從生意的角度來看,「大陸官方支持,一定會成功。」林巧英說;林明珠也認為:「中國政策在哪裡,機會就在哪裡,現在的平潭,手一伸出去,都是機會。」,魏增燦說:「理性思考,這是對台實驗區,意味政策有延續性,不會說改就改。」

對於一面倒,看好的聲音,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前,曾赴平潭考察兩次的林祖嘉,對平潭的發展,並不這樣想。他說,從經濟角度看,平潭在經濟層面提供一些方便、優惠,所以,如果台商評估後,覺得應該要過去,「我們也不會反對,但要我們配合,大概不太容易,」但,如果兩岸要有任何協議的話,他認為,「我們覺得還是擺在ECFA的經濟合作架構下,比較好。」

他進一步評估平潭未來:「從投資角度來看,那不一定是個好地方,」因為平潭是三百多平方公里的一個島,腹地有限,要出去只有兩條橋,就是福州、福清而已,「要從那裡轉口崑山,很麻煩、不方便,我覺得那些設備不是那麼夠,台商要過去,要審慎評估,看產業,觀光或許還不錯,但有東北季風。」

假讓利?台商拿不到項目,?僅央企包到生意」

民間的想法卻相對活潑,看好對台統戰大商機,目前在平潭註冊的台商將近一百五十家,但,真正匯入資金的,不到兩成,因為,台商「看得到吃不到」,拿不到「項目」。

平潭政府宣稱,五年間,一天要投入人民幣一億元建設平潭,然而目前吃到這塊肉的台商並不多。

「進得了海西,出不了平潭。」榮工工程福建平潭分公司負責人李國良直言,「只有央企才包得到生意,」榮工在其他國家,不是蓋飛機場,就是蓋公路,竟然沒辦法參與平潭公共工程,李國良揚言,年底沒有工程,就要撤走。工程標不到的主要原因,是投標資格受到限制,不少案子,都要求「五年內在中國有二十萬平方米」的工程經驗,台商根本被排除在外。

另外,像打敗美國、日本、德國、台灣等二十多個競標團隊,以「幸福移居城」概念,取得平潭總體規畫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等了很久,最近才攬到一個海峽如意城小閘門的案子。曾有台商參與小貿市場總體規畫案投標,四家廠商投標,一家台灣,三家中國,最後才發現,中國的那三家,竟是同一家。

甚至,有台商被台辦問:「你們不是要走了嗎?」「台商一直沒投資,沒問發生什麼事,反而問,不是要走了嗎?」一位駐平潭的台商說,「房地產價格太高了,炒太凶,我們是要等價格下來,才要進場。」平潭太森國際貿易常務副總經理李傳銳說。

就連號稱以台貨為主的小貿市場,對台灣人招商,只要有台灣人資格就可以申請,第一批招商,一百多店面中,有七成是平潭人,正港的台灣人只佔了三成。負責小貿市場招商的平潭台灣免稅市場招商部主任陳洪春說:「我們認貨不認人,」只要有台灣的原產地證明,「外星人都能來。」

正牌台商沒賺到,連小商人賺到的也不多,「(之前)來的都是台灣待不下去的,或者,東西賣太貴,急功近利。」平潭商人觀察,連台商都說:「來的究竟是台商,還是台流,夾一堆資料,到處忽悠(唬弄),連吃飯租房子都有問題。」

來平潭將近一年,對平潭深度瞭解的李傳銳說:「台灣人(要)靠﹃特殊政策』,不然,根本競爭不過平潭人。」

衝過頭?後遺症產生,談放權、放地,越來越不容易

為什麼台商等不到商機?

陳東榮解釋,「兩年前,政府就提出讓利給台灣人,要放權、放地、放利。其中,放地,就是說,在島上部分區域,讓台灣民間機構去招商,進行開發,案例已經有,海峽如意城,我們當時鼓勵世貿、遠雄,一畝地是七十萬,它是灘土,爛泥地,當時。它的開發成本高,要把地基打得很深,地下處理投入大,當時是特例,是吸引外面大公司進來,希望能夠見到開放成效,現在小的企業,我同樣土地給你,你不見得做得起來。」

「但,現在談得比較艱苦,有某個(台灣)民間的協會組織,他希望我們按照四年前,一畝七十萬來出讓,這顯然跟我們出入太大,(現在)商品房的地至少三、四百萬,不太可能。」

顯然,平潭開發,衝得太快,後遺症產生,加上中國打房,緊縮資金,房地產剛起步的平潭,也要納入管理。

「我們真正關心的是,真正有實力,不要來這邊搞圈地,你來參與,地拿走了,我對台灣是優先照顧,結果,地拿到以後,我們擔心,一種情況,地馬上轉給平潭本地人,或是轉給大陸其他開發商,賺土地差價,第二,地拿到,一直不開發,一直觀望,鐵絲網圍著就是你的,這是我們不允許的。」陳東榮說。

表面上是說共同家園,但是大家都還在試探,台灣商人除了減稅、免租金、高薪聘用台灣人才,目前的牛肉還沒有吸引更多台商大舉入駐平潭,也有台商認為,平潭給的優惠還不夠多,不用這麼急,急的是平潭政府,他們有自己的政治目標,沒有真正的牛肉也不急著去。

所謂政治目標,意思是說,台灣人要埋單,不止做生意,還要願意住在平潭,這才算能交差。自然,台灣也看出這種企圖。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說:「五共(編按:指﹁共同規畫、共同受益、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怎麼看多少就有統戰的味道,它(指中國)主要是發展自己的地方,對他們有利,跟我們沒什麼關係,政治上,我們政府也不可能去配合,跟你去發展……。」

「台灣陸委會說,大陸搞統戰,這到底是我統戰台灣,還是台灣統戰我?說不清楚……。」陳東榮認為,未來台灣人多了,所有生活條件比照台灣,對平潭人也是衝擊。

在各說各話的情況下,真正要思考的是,這個號稱全中國最後一塊從零開始的經濟特區,台灣人要扮演什麼角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比特區還特區」,來形容平潭,將這原本是福州最貧困的縣,一夕間拉到與福州同級,賦予強大的「對台」任務,銀彈換飛彈,政治、經濟雙管齊下,台灣人,你該如何接招?

【延伸閱讀】5大關鍵,搞懂平潭綜合實驗區

1.比特區還特區它是中國設立的唯一對台綜合實驗區,推動習近平口中「比特區還特區」的兩岸自由貿易區

2.對台獵才動作最大2012年起,5年向台灣引入1,000名專才,提供半官方職缺並提供住房

3.日常管制最開放新台幣可流通、台灣汽機車可行駛、台資企業廣告可用繁體字、台灣電視媒體如東森電視,可在當地收看

4.企業優惠最多投資租金減免、對台商企業課徵所得稅15%(全國最低)、大陸人買台產6大類商品享免稅額度、台資企業審批與登記從40個工作日縮為1天企業投資租稅獎勵:5年內按繳納之地方稅給予獎勵補貼。年度納稅達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獎勵70%(投資金額);排名台灣1千大企業者獎勵80%

5.缺產業聚落,風險大缺乏產業聚落,難有後發先至優勢;回收期拉長,區位、腹地、人才、資金落後珠三角、長三角整理:蕭勝鴻

【延伸閱讀】運貨到大陸城市,走平潭比小三通快——福建平潭與小三通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83

重量級台商告白:中國對台越來越緊縮

2015-03-16  TCW
 
 

 

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攀高,糾結多年的兩岸政經態勢也越來越清楚,然而,夾雜其中的台商,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無奈,也有「文革再現」的懼怕,更有對台灣未來的擔憂。

接下來,是一位在中國耕耘二十年的重量級台商老闆,對於習近平統治下中國的第一手觀察,與最深切的告白:

中國,一百年前叫作「東亞病夫」,現在是「大國崛起」,實質上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銀行認為二○一四年底中國已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富國之後的強兵,是台灣需要戒慎恐懼的。

中國一定會爭取區域霸主的地位,以前亞太地區誰說了算呢?沒有疑問是美國,連日本這個中國崛起前的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上是巨人,可是政治上在二戰以後,是被閹割的侏儒,根本就唯美國馬首是瞻,整個東亞沒有疑問就是美國說了算。

現在新的巨人崛起,它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我家(指亞太地區),我家旁邊,你這個外人老美,在那邊干涉東、干涉西,所以兩強強碰就會帶給很多國家不安。越南暴動,實質是依賴美國抗衡中共,但人家把台灣跟中國畫上等號,所以暴動中是台商受害較多,根本很少燒到陸廠。這就是你台灣的尷尬角色啊!兩強相爭,遭殃的是你台灣人。

對台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叫你趕快搬家;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中國對台商也是,現在它會客氣的跟你說,以前要給的優惠,中央都有新規定喔,地方沒辦法兌現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都叫你趕快搬家,這個地,我們要留給服務業、金融業用啊!

我二十年前去投資時是一大片農田,荒煙蔓草,我帶動了當時人口十倍的就業機會,但是現在它說不缺工業產值了,你們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他的身家性命都在這邊(中國),你不得不同情他,正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我以前常去台南看一些機械業者,台南搞台獨的一大堆,結果通通都跑到廣東去設廠。

他們嘻皮笑臉跟我說,這邊吃喝嫖賭都很便宜啊!你看我們在台南開一個小機械廠,只有三、五十個人,來到這邊馬上變成三、五百個人。好,這個場景是十年前的。

現在則是「騰籠換鳥」(編按:把產值低、用工人數多的產業移出,換入高附加價值產業),他們那些鳥都通通換掉了,所以現在吃喝玩樂成本也高得很,你去廣東看,(台商)小廠都死光了,跑到越南、柬埔寨去了。

我告訴你,這就是漢武帝威力所及,漢朝國勢強盛,你們這些胡人就麻煩了。我們現在啊!就是胡人對胡人在探討,我們這些胡人該怎麼辦?

未來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

我問過一位很重要的台商大老,中國越來越大,萬一越來越強勢、蠻不講理,硬是要跨海來台灣,怎麼辦?他就嘆一口氣,唉!共產黨來了,也不可能就不要高科技啊!

他在政治可能有主張,但因為商業利益,才有了無奈、不得不的樂觀,就算共產黨來,也不可能放火把工廠全燒掉吧?

有些人擔心服貿、貨貿就是關稅同盟,最後(兩岸)經濟融合一體,其實就是政治融為一體、國家融為一體的前兆。好,反服貿的人喊「暫停」,重新思考未來想不想融在一起。

當然也有人講說這是商業行為,不要緊張,可是你要知道只有台灣、香港,跟大陸是同文同種,泰國跟大陸簽服貿,不可能最後泰國融入大陸吧?

現在台灣人正陷入精神跟肉體上的矛盾,你身體被它(中國)束縛住了,精神上老是希望自己選總統,不要受它控制。

習近平上台,對台灣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現在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了。我在想,台灣(下屆總統)到底會當選哪一個人,有能力對付這麼詭譎多變的對手?台灣最好能出現一個邱吉爾、李光耀這麼強勢、有遠見的。

我們這兩、三年來的確有感受到氣氛轉變,有些人是真的很有良心,怕社會動亂或是貧富不均,有些人是擔心貪官汙吏遍地橫行,有些人不是,是拿著這個東西唱紅打黑,拿來打擊異己,中國不管是對香港或是台灣都越來越緊縮。

這個就是中國崛起後,印度不安,越南不安,菲律賓不安,日本不安,遙遠的太平洋那端美國也不安,台灣該不該不安?就看著辦吧!

大陸主政者對國家發展的明確方向感,你不得不佩服,感慨台灣的領導人呢?

台灣的未來,我們當然要尋求一個答案,但是有些題目不一定有答案,你怎麼知道台灣永遠會富強下去?你怎麼知道台灣不會變成菲律賓?我們只能在裡面尋求better solution(較佳方案),沒有total solution(面面俱到的方案)。

台灣應該是要先出一個聖君,或者,沒有聖君的話,要出一個良好的國會,如果兩者都沒有,那就沒落啊!沒有人保證台灣(經濟)一定會起來,你如果沒有搞好那就一定下去啊!我們現在的確是憂心忡忡沒錯啊!

台灣人在矛盾對立的社會,你以為只有台灣矛盾對立嗎?不是啦!但台灣要練習在民主制度中尋找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503

重量級台商告白:中國對台越來越緊縮


2015-03-16  TCW  
 

 

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攀高,糾結多年的兩岸政經態勢也越來越清楚,然而,夾雜其中的台商,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無奈,也有「文革再現」的懼怕,更有對台灣未來的擔憂。

接下來,是一位在中國耕耘二十年的重量級台商老闆,對於習近平統治下中國的第一手觀察,與最深切的告白:

中國,一百年前叫作「東亞病夫」,現在是「大國崛起」,實質上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銀行認為二○一四年底中國已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富國之後的強兵,是台灣需要戒慎恐懼的。

中國一定會爭取區域霸主的地位,以前亞太地區誰說了算呢?沒有疑問是美國,連日本這個中國崛起前的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上是巨人,可是政治上在二戰以後,是被閹割的侏儒,根本就唯美國馬首是瞻,整個東亞沒有疑問就是美國說了算。

現在新的巨人崛起,它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我家(指亞太地區),我家旁邊,你這個外人老美,在那邊干涉東、干涉西,所以兩強強碰就會帶給很多國家不安。越南暴動,實質是依賴美國抗衡中共,但人家把台灣跟中國畫上等號,所以暴動中是台商受害較多,根本很少燒到陸廠。這就是你台灣的尷尬角色啊!兩強相爭,遭殃的是你台灣人。

對台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叫你趕快搬家;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中國對台商也是,現在它會客氣的跟你說,以前要給的優惠,中央都有新規定喔,地方沒辦法兌現了,待遇天差地遠;以前是各種優惠,現在都叫你趕快搬家,這個地,我們要留給服務業、金融業用啊!

我二十年前去投資時是一大片農田,荒煙蔓草,我帶動了當時人口十倍的就業機會,但是現在它說不缺工業產值了,你們要不要轉投資旅館、觀光服務業?否則要收回啦!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他的身家性命都在這邊(中國),你不得不同情他,正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我以前常去台南看一些機械業者,台南搞台獨的一大堆,結果通通都跑到廣東去設廠。

他們嘻皮笑臉跟我說,這邊吃喝嫖賭都很便宜啊!你看我們在台南開一個小機械廠,只有三、五十個人,來到這邊馬上變成三、五百個人。好,這個場景是十年前的。

現在則是「騰籠換鳥」(編按:把產值低、用工人數多的產業移出,換入高附加價值產業),他們那些鳥都通通換掉了,所以現在吃喝玩樂成本也高得很,你去廣東看,(台商)小廠都死光了,跑到越南、柬埔寨去了。

我告訴你,這就是漢武帝威力所及,漢朝國勢強盛,你們這些胡人就麻煩了。我們現在啊!就是胡人對胡人在探討,我們這些胡人該怎麼辦?

未來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

我問過一位很重要的台商大老,中國越來越大,萬一越來越強勢、蠻不講理,硬是要跨海來台灣,怎麼辦?他就嘆一口氣,唉!共產黨來了,也不可能就不要高科技啊!

他在政治可能有主張,但因為商業利益,才有了無奈、不得不的樂觀,就算共產黨來,也不可能放火把工廠全燒掉吧?

有些人擔心服貿、貨貿就是關稅同盟,最後(兩岸)經濟融合一體,其實就是政治融為一體、國家融為一體的前兆。好,反服貿的人喊「暫停」,重新思考未來想不想融在一起。

當然也有人講說這是商業行為,不要緊張,可是你要知道只有台灣、香港,跟大陸是同文同種,泰國跟大陸簽服貿,不可能最後泰國融入大陸吧?

現在台灣人正陷入精神跟肉體上的矛盾,你身體被它(中國)束縛住了,精神上老是希望自己選總統,不要受它控制。

習近平上台,對台灣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現在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動武,光是人民幣、出口政策怎麼樣,就可以把你掐死了。我在想,台灣(下屆總統)到底會當選哪一個人,有能力對付這麼詭譎多變的對手?台灣最好能出現一個邱吉爾、李光耀這麼強勢、有遠見的。

我們這兩、三年來的確有感受到氣氛轉變,有些人是真的很有良心,怕社會動亂或是貧富不均,有些人是擔心貪官汙吏遍地橫行,有些人不是,是拿著這個東西唱紅打黑,拿來打擊異己,中國不管是對香港或是台灣都越來越緊縮。

這個就是中國崛起後,印度不安,越南不安,菲律賓不安,日本不安,遙遠的太平洋那端美國也不安,台灣該不該不安?就看著辦吧!

大陸主政者對國家發展的明確方向感,你不得不佩服,感慨台灣的領導人呢?

台灣的未來,我們當然要尋求一個答案,但是有些題目不一定有答案,你怎麼知道台灣永遠會富強下去?你怎麼知道台灣不會變成菲律賓?我們只能在裡面尋求better solution(較佳方案),沒有total solution(面面俱到的方案)。

台灣應該是要先出一個聖君,或者,沒有聖君的話,要出一個良好的國會,如果兩者都沒有,那就沒落啊!沒有人保證台灣(經濟)一定會起來,你如果沒有搞好那就一定下去啊!我們現在的確是憂心忡忡沒錯啊!

台灣人在矛盾對立的社會,你以為只有台灣矛盾對立嗎?不是啦!但台灣要練習在民主制度中尋找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504

對臺灣同學來信的討論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jdh.html


給大家看一封我收到的信,用這個話題和大家討論一下。

 

“親愛的井系工作人員們:

……非常謝謝你們的辛苦,能讓井大的思想向外傳播出去!!!!我是一位臺灣的讀者,衷心地企盼井系能夠成功,開枝散葉,遍地開花。作為一位中國人也是臺灣人,雖然在政治立場上有時不能完全認同井大對於兩岸的想法,但是對於井大的宏觀與博學,我與我的一大群朋友們是非常欽佩!!!!井大在臺灣也有一群像我一樣的忠實讀者,我們都是年輕人,也會彼此交換井大的看法,並且現在看的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臺灣人都會跑去井大的博客看過往的文章,我們在私底下討論!!!看到現在的中國,我相信臺灣有很一大部分的人與我一樣,感覺到於有榮焉!!!對於你們的辛勞與對新一代年輕人的啟蒙教育,我們深深的感謝!!沒有井大的博客,我們臺灣這群年輕人還第三波帝國主義的制下還一心想要追隨所謂的 西方先進 !!!!!

其實我有一點疑問,井大有時會在周報或文章內容中講到兩岸問題與現狀,但是站在我們臺灣的立場上,我們實在被美日牽制太深,有時不見得是我們願意這樣做 (我們裡面的關係都可直達臺灣的兩黨中央) ,但是日本與美國對我們制肘太深,對我們經濟深化太過徹底,政治上又洗腦得太過乾淨。如果井大站在我們的立場,可以提供一些好的建議給我們嗎???”

 

看到臺灣的井系同學的來信,首先多謝大家的捧場。大家在兩黨(國民黨和民進黨)中央里面都有關系,那看來以後和大家的雙向交流還是需要增加,不能只是我一個人亂扯了,呵呵。

大家回去看我的博客,大概會對當時我對馬英九同學的評論,有相見恨晚的感慨吧。


教育現狀


先說一下教育的事情。

大家都看到我在上期里講到了希臘的事情(編者註:財經周報第15期《身份認定和文明延續》),就是要通過教育,讓希臘人知道自己是希臘人,而不是羅馬人的故事。

那麽在1950年代的中國的北疆,特別是伊犁地區,俄羅斯族同學們的影響力曾經比較大。當時在小學,如果你問小學生,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在哪?人家會回答,是莫斯科,呵呵。

當然N年之後,這個認同問題,因為這里的居民出現了大規模的逃離潮而解決了(編者註:伊塔事件鏈接)。

那麽臺灣的情況就更加複雜。

這里的人民首先是從忠於明朝王室和鄭成功Kosinga(閩南話“國姓爺”),繼而要進行去明化來忠於清廷;然後在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人要推廣大和化和進行去中國化;那麽在國府遷臺之後,尤其是228事件之後搞戒嚴,這個時候主要進行的是去日化和教育回歸中國化;然後就是到了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化。

某種程度來講,臺灣後來出現的參加太陽花學運的這批年輕人,明顯帶有去中國化的痕跡。所以要理解臺灣的外省人和本省人,或者統派和獨派之爭,是需要理解這個歷史和文化淵源的。

那麽你把現在這個階段和臺灣歷史上鄭成功時代比較,某種程度上有些類似:就是堅守自己的中國的概念(中華民國,明朝),和反對大陸的中國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朝),當然區別在於現在是雙方和平而不是戰爭。

另一個區別,就是現在本身臺灣自己內部的認同並不一致,而且內心里真正堅守中華民國的人,實際上是比較少,這是必須承認的現實。大部分人估計就是內心堅守臺灣本土意識,而只是把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方便使用的馬甲,這也是事實。

所以談中國統一,你可以談形式上的統一,也可以談人心回歸上的統一。比如你把這個標準用到澳門,這個就是形式上統一了,人心也統一了;但是把這個用於香港,估計你得出的結論就會不一樣。至少有一部分人,大概30%左右的人心上是沒有回歸的,而且他們把持著教育系統,教育出來的年輕人某種程度上和臺灣一樣。於是臺灣有太陽花,香港就有占領中環。

 

西方優越的觀念對亞洲的洗腦


那麽為啥臺灣和香港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我說的2008年的歷史轉折。

在2008年之前,鄧小平主導的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其實從洋務運動以來,中國都是在向西方學習,而西方確實有很多東西值得中國學習。

那麽,學習西方比較快、最先發生轉變的是日本。在日本人的大東亞戰爭期間,尤其是東南亞戰場上,不少本來東南亞國家的人民,看到了英國為主的白人是怎麽被日本人打得吃屎的。日本人占領香港,本來香港的山上是只允許白人住的,為了討好富有華人,日本當局馬上就廢除了這個。連李光耀也看到了,白人不是種族優越。

這種白人種族優越的概念是被打垮了,於是取代的是白人制度優越、文化優越、價值優越的概念。

那麽東南亞在日本戰敗之後,英國人回歸。但是因為光輝形象被打碎了,結果就是hold不住了,最後殖民地全部獨立了。

這個階段,日本的軍事力量被美國給打敗了。但是,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讓美國在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也啃泥了。

那麽第二個階段,就是東亞經濟起飛階段。

第二個階段的特點,就是日本經濟力量挑戰美國,但是最後又被打得啃泥了;而中國軍事力量,可以自保來抗衡西方軍事力量,但是經濟卻不咋滴。這個時候,就是鄧小平時代開始的一個新的第三階段。

某種意義上,西德/德國後來興起也有這個趨勢。本來羅斯福對戰後東方的安排是扶持中國,這個才有了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日本是采取去工業化,把日本工業給解體掉。

但是這個戰略,隨著中國的赤化和美蘇冷戰而改變,變成了支持日本的再工業化,並將日本作為美國抗擊蘇聯的不沈航母。

其實看包括臺灣在內的亞洲四小龍的興起,都可以看成是這樣一個因為美蘇對抗,而造成了美國通過美援支持→軍需生產→開放市場,帶來了東亞經濟的起飛。說不好聽,都是在強權博弈的對抗之中,靠選邊站,從而最好地實現了自己的利益。 

當然,在這個實踐過程中馬克斯韋伯的資本主義和新教倫理(編者註:馬克斯韋伯著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就在事實上破產了。其實人家法國也不是新教國家,也不是一樣資本主義工業化了?後來東正教的俄羅斯到共產主義的蘇聯,也實現了工業化,雖然不是資本主義工業化。 

那麽東亞就出現了資本主義和儒家倫理的論述,這個算是又打破了西方價值體系中的文化必然的概念。 

當然,因為受到來自西方的沖擊,東亞社會的所謂主流意識,尤其是被洗腦很深的知識界人士,都是被西方奴化比較強。之前的種族意識的自覺,就是不認為西方人人種比我強這種,只是主要體現在政治人物那里。這種性格,如果你看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李光耀等等,其實是可以看到的。 

而經濟意識的自覺,在東亞經濟起飛之後,就再加上了企業家的階層,比如日本當年的那些企業界的牛人們。 

但是文化自覺卻非常落後,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民間。大學里面的小女生看到西方人,就很快脫褲子這點,主要還是文化荼毒比較厲害——就是文化話語權上面,還是被洗腦人士們占領。

 

臺灣和韓國的異同


那麽尼克松訪問中國,導致了整個世界戰略變化——就是在美蘇對抗中,美國開始從被動的守勢變為主動的攻勢。在這個過程中,有蘇聯的腦殘派的協助,導致了蘇聯的衰敗。然後就是美國在經濟上打垮了日本。

那麽如果你看臺灣在這個階段的發展,可以和韓國進行一個對比,就是臺灣和韓國有兩個相同的地方。

一個就是對日本文化殖民的遺毒,清算不夠。韓國非常明顯,就是為了保持穩定,對抗北方的共產主義勢力,美國對韓國親日勢力進行了扶持和保護。臺灣的話,因為國民政府過去的人數比較少,變成了“228事件”之後需要和當地勢力做妥協。

但是在之後的情況,就是蔣經國的十大建設之後的開放黨禁和報禁,和韓國後來的民主化,道路是相對一致的。主要的區別,就是韓國一直面臨一個外部的軍事威脅——就是和朝鮮的敵對關系一直存在,而且戰爭陰影一直沒有消除。這個導致了韓國人在民主化過程中,自身內部的爭吵有一個外部環境的限制,所以不敢分化得太厲害。而且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強勢的同時,還不斷通過和日本的口頭摩擦,來做民族和國家團結的行動。

那麽臺灣的情況恰恰相反。自從中美關系正常化之後,美軍對臺灣的防衛取消,只能變成有限量的軍售。而兩岸關系緩和之後,戰爭陰影早已消除,這種缺乏外部威脅的麻痹情況,又因為缺乏整體上的凝聚力,而導致臺灣內部各種勢力的分化,這個是非常正常的。

那麽當中國在以2008年為標識的崛起發生之後,和出現金融危機的美國之間的互動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就是兩國關系從合作為主旋律,變成了競爭為主旋律。這種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就要求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東亞地區的同學們,尋找比較適應的自處之道。 

而我之前就提醒,當從鄧小平到江澤民,當中國的取向是朝西方靠攏和演變的時候,中國沿海的部分勢力(尤其是在文化輿論界,參考上面說的),加上中國海外勢力——就是海外華僑華人、臺灣、香港、新加坡,從更廣義文化上講,加上韓國和日本,這些本來是在西方社會中間扮演一個幫助中國說好話的角色,就會走到對立面,變成對中國攻擊的角色。這個大家看得很清楚了,最近發生這個轉變的,就是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編者註:見本期政經八卦雜談)。 

從臺灣的角度來講,現在確實是一個很糾結的時期,因為兩岸關系的定位和共識,已經無法適應目前的這種中美對弈的局面。現在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加強軍力部署,但是又把自己放在第二線,號召日本和其他同學上前線這種搞法,臺灣如果相呼應,肯定是未得其利,先得其害。 

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的TPP,在圈自己經濟殖民地的同時,又讓大家失去和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市場的聯系——這樣對臺灣看起來也不是一筆好買賣。而且現在中國經濟繁榮開始西移,也會帶來臺灣經濟地位的相對衰落,這一點無論是臺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還是臺灣全體社會,都缺乏一個共識。而且我前面說過的輿論和文化界的腦殘當道,導致了民間傾向也很不利於這個共識的形成。

其實這個不光是臺灣的糾結,日本不是一樣也在糾結?安倍現在也是苦於殺不出一個血路來。這次在萬隆會議上,安倍把自己的演講稿交給中方預先審查,如果馬英九把演講稿給大陸看,臺灣輿論估計要核爆了。

唯一不同的,韓國人這次算是搶了先手,搞了一個《超級中國》的紀錄片出來給老百姓洗腦,便於形成全民共識。 

那麽韓國為啥不同?因為韓國的輿論界是大企業控制的,主要的媒體不是三星的,就是現代的這種,所以他們是靠大企業控制政府/媒體兩方面,來實現全民共識的。 

從這一點上看,臺灣的情況就是民主化比較徹底,兩黨的惡鬥開始媲美美國的兩黨惡鬥。而大陸對臺灣的懷柔政策,也恰恰是導致惡鬥無上限(或者應該叫無下限)的一個原因。因為缺乏了外來的威脅,大家就忘記了整體利益,開始讓小圈子黨派、家族啥的利益,淩駕於整體之上了。 

 

如何改變


那麽這種情況如何才能改變? 

還是必須從理論精英到輿論界的變化才可以產生。而臺灣民眾在兩岸關系上,采取得過且過的態度,也是一個障礙。畢竟民進黨的臺獨主張,估計99%的民進黨支持者都會認為不現實的;統一主張估計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但兩岸談判的籌碼,臺灣現在已經大幅度少於10年前了,而且愈來愈邊緣化,籌碼會越來越少。

最要命的是,因為政治因素(名字問題)導致了臺灣無法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那麽將來因為政治定位的僵持,可能會直接變成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現在臺灣可以安慰自己說,”我們民主制度要強於大陸……”,過幾年這個假定失效之後就比較麻煩了。還有就是美軍遲早要退出西太平洋的。

所以將來臺灣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政治上繼續無法達成共識,互相爭吵,無下限內鬥;經濟出現逐漸衰落,地位邊緣化。因為很簡單,如果臺灣的經濟無法和大陸經濟市場一體化,作為大陸自己的內部人享受一體市場分工的好處,尤其是無法加入中國主導的歐亞大陸經濟大發展,真的就會錯過高速列車。

作為生活在臺灣的井系同學,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這個就跟生活在香港的井系同學一樣,也不想看到香港目前的局面。 

那麽改變的方法,就是要從輿論上改變現在對大陸各種情況的有意醜化的報道和宣傳,要客觀公正地把大陸里面發生的情況,好的、壞的,都平衡報道。這點連香港的TVB都沒有做到,還是對大陸發生的情況沒辦法公正客觀報道,還是傾向於負面立場。估計這個改變,可能需要靠網絡吧。

當然大陸自己的中國特色的民主化進程、政府管理方式轉變,也都需要加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55

強國盛大閱兵 窺見中美台新變局 習近平掌權一千天 對台政策將來硬的?



2015-09-14  TWM




上任一千天,他把國內政敵掃除殆盡、用一帶一路計畫讓自己坐上強國霸主寶座,也用「新大國戰略」重新定位中美關係。這些布局的後續效應,將在習近平上任一千天之後的此時開始浮現……。

九月三日天安門大閱兵,國家總書記習近平以祥和的面容,站在紅旗閱兵車上,逐一校閱長安大街上的人民解放軍,部隊軍容壯盛,見到習近平座車隨即高喊「首長好!」「為人民服務!」但是,習近平過了折返點回程的路上,卻連續四次舉起左手,向受校部隊敬禮。

立刻,全世界的網民瘋狂詢問:「習大大為何左手敬禮?」「所有軍人受訓的第一課,都知道只能用右手敬禮,左手敬禮是屈辱對方的,習大大是熱昏了嗎?」當天晚上,筆者與一群好友在北京東直門外的餐廳裡,「左手敬禮」自然成為桌上不可或缺的話題,有說「只是打招呼」,有說「面對部隊,左手比較自然」,還有一大堆捕風捉影的猜測;紛亂的討論被一位清華大學的共青團委員一錘定音:「咱們總書記做事,總是有深意的。」「一般人左手敬禮會挨罵,但是習大大左手敬禮,肯定就是創新了!」壯哉斯言。位登九五的習總書記,在上任一○二二天之後,舉行空前盛大的大閱兵,國內政敵已經被掃除殆盡,一帶一路計畫更讓習近平坐上了強國霸主的莊家寶座,有爭議的東海與南海不僅寸步不讓,更實質向前推進建立了灘頭堡。緊接著閱兵之後,習近平將在九月二十一日出訪美國,與歐巴馬進行國是訪問,這是「新大國關係」的歷史里程碑,習近平以雷霆萬鈞的氣勢,在短短不到三年內,就將中國帶上一條嶄新的道路。

接下來,就是要大變革了!筆者從北京看台北,總覺得台灣各界對於兩岸關係的變化,還停留在天真爛漫、八年前馬英九總統上任時的懷舊氣氛中,渾然不知鋪天蓋地的變化即將來臨。

變局一》對台「內政化」

穩定對等關係,將成過去就在天安門大閱兵之前的八月二十五日,「兩岸第十一次兩會高層會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率團,雙方簽署了《海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定》和《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定》,同時同意將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兩岸貨品貿易、環保合作等議題,列為後續商談的重點項目。

會談順利落幕,但敏感的圈內人士都已接收到,北京對台政策即將大轉向的訊號了。

原本海基、海協兩會高層會談有「一年兩次」的慣例,從馬英九就任總統至今,都維持這樣的頻率。但,去年二月第十次高層會談之後,三月就爆發太陽花學運,讓《服務貿易協議》形同胎死腹中,兩會高層會談也因此停擺了一年半。不只是會談停擺,兩年前雙方談得火熱的重要議題,如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環境保護合作、貨品貿易、爭端解決等,全都沒有完成簽署,而台灣一直期盼的「陸客中轉」,陸委會直接在會前就說明「雙方還有歧見,未來繼續努力」,實際上,中國已不願再讓利了。

也就在大閱兵的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台灣辦公室突然傳出消息,「習總書記曾在內部會議中,點名前任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指其對台政策所用方法、策略和對象完全錯誤,導致對台工作成效不彰。」有媒體引述國台辦的官員說,最主要是宣示對台工作不能再循過去利益輸送的手法進行。

既然要揚棄舊的利益輸送、買辦文化的手法,那麼習近平主導的兩岸政策,又有什麼新的面貌?

首先是「地動山搖」說,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陳德銘多次重申習的地動山搖說,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基礎保不住,「既有的成果都有可能坍塌。」其次是「內政化」原則,過往國台辦與台灣玩「穩定對等關係」,但是過去半年,習近平主導的台辦已經轉為北京兀自出牌的「單方內政化」。

變局二》中韓全面合作

朴槿惠跟緊一帶一路戰略

《今周刊》專欄作家范疇對此做過多次明確的推判,例如「台胞證免簽」,台灣以為是北京的善意,實際上整個從修法到簽字只用了四天,到生效施行只用了兩周,這是重大對台政策有史以來最火速的一個,傳達出北京決策模式轉向的強烈訊號,不需要再與台灣各黨派囉哩囉唆,各種對台政策,北京說了就算,說了就辦,「穩定對等關係」已如明日黃花。

人家不與你商量了,台灣各黨各派就只好看著辦。只是兩岸重要的議題都成為北京的「內政」,要不要放陸客來桃園機場中轉,如何中轉、放多少人?北京自己決定,台灣設法因應,習大大要舉左手敬禮,箇中深意,你就自行解釋唄!

我們必須了解,習近平領導的中南海,要處理一帶一路涉及的六十幾個國家;要處理南海爭議牽涉的幾千個島嶼,絕對不可能用「對等」的方式逐一談判,習近平已經坐上莊家台,他喊盤,各國能跟就跟,不能跟就看著辦,台灣還是「兩岸一家親」,已經優惠了。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下,韓國朴槿惠緊緊跟隨,而不願做老二的日本,自然就被晾在一邊了。中共外交部的內部文件就說,「安倍政府盡顯疲於奔命之苦,在中國外交大局的權重、優先地位顯著下降,與此同時,中韓關係的發展則步入了全面戰略合作的新局。」習近平在完成史上最轟動的閱兵之後,接著訪美,習近平的強勢崛起,提出「新型大國關係」的戰略,要與美國平起平坐,尋求新的戰略平衡。

說白了,台灣要求的對等,其實是奢望;北京政府真正尋求對等的,只有美國。習近平早在二○一三年在加州陽光莊園與歐巴馬會談前後,就提出「中國不再故作謙虛地聲稱自己僅是一個開發中國家了。」「當然身為大國,有其及身而榮的光輝,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習近平在大閱兵後訪美,姿態與自我期許自然又比一三年上任之初,更為高挺了。習在一三年七月訪美,九月就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政策(簡稱一帶),十月提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政策(簡稱一路),之前未曾與歐巴馬打招呼,之後更提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美國明著幹,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雖然謹慎不衝突,卻有不斷升溫的競爭壓力。

變局三》中美競爭升溫

陸克文:雙方得用「心」溝通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是精通中文與北京政壇的中國通,他在今年三月TED的溫哥華論壇中,演講《中國和美國注定要發生衝突嗎?》陸克文引用雅典與斯巴達等歷史事件,以及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艾里遜(Graham Allison)的研究,探討從西元一五○○年來,十五個新崛起國家與原有超級勢力的國家之間的關係,艾里遜的研究顯示,十五個案例中,有十一個最終以「毀滅性的戰爭收場」。

陸克文說,雖然有人認為目前已經達到經濟相互依賴、全球化的新世紀,人類不會走上戰爭的老路,但他也提醒,經濟歷史學家認定的全球經濟整合與全球化的最高點,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一九一四年。陸克文提醒中美兩國的領袖,大國崛起過程中發生劇烈衝突的危機的確存在,除了雙方理性的談判(用腦)外,還必須用心。

西方國家對於習近平並不友善,雖然習近平在大閱兵中高喊和平崛起與裁軍,但美德法義英等國領袖全數缺席閱兵與國宴,西方媒體也以爭議性的字眼來報導天安門大閱兵。習近平與他的領導班子希望打造康熙乾隆盛世,《經濟學人》卻早在一三年五月就以穿著黃袍的習近平當封面,以「Let’s party like it’s 1793」(習將重演一七九三年歷史)作標題,為習近平政權下了注解。

一七九三年是乾隆盛世(乾隆五十九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占全世界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強國,法國還在大革命亂黨中飄搖,路易十六國王的人頭才剛剛被砍下來。英國特使馬戈爾尼帶著女王的聖旨,千里迢迢來到北京,卻因為不願雙膝下跪而被乾隆皇帝轟出紫禁城,開啟了隨後中國百年屈辱的序幕。

《經濟學人》總愛臧否各國領袖,只是用一七九三年讓習近平大觸霉頭,也算夠毒辣了。兩年前的這篇封面故事擔心:「中國從被殖民國家搖身一變,成為迫切想與日本一決雌雄的惡霸,會對這一地區,包括中國自己,帶來嚴重損害。」如今,在抗日大閱兵之後回頭看這篇文章,特別有感。

中國倒是認為習近平跟雍正皇帝很像,雍正在一七二二年即位,比一七九三年早了七十一年,創造了滿清盛世。《雍正王朝》作者二月河說,對於外界經常將習近平與雍正皇帝相提並論,「我沒有異議」。

雍正掌權之後,與能幹的十三弟(如今是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結盟,以反腐敗徹底摧毀大老虎年羹堯的勢力(如今是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重慶市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以文字獄箝制異議分子,勤政廉潔肅清吏治,設立完全集權的軍機處(習將所有權力一把抓,完全集中)。

習近平上任的種種作為,與雍正的鐵腕幾乎如出一轍。

大閱兵之後將訪美

歐習會讓人期待

《經濟學人》用乾隆鎖國來罵習近平,實在有欠公允,因為就在大閱兵之後,習近平就將出國訪美,預定九月二十一日從北京出發,在美國有七天行程,從西雅圖入境,參加比爾蓋茲的晚宴。二十四、二十五日在華盛頓與歐巴馬會面,二十八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同場的還有歐巴馬、俄國總統普丁、朴槿惠等。

習近平訪美正處於極為微妙的時刻,特別是全球金融市場因為美國聯準會的升息,以及中國人民幣匯率貶值政策,被搞得七葷八素。金融動盪之外,美國帶頭抵制閱兵,讓歐習會一開始就蒙上了陰影。

大閱兵之前,歐巴馬派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先到北京傳達訊息,習近平帶著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自兼主席)范長龍會見萊斯。萊斯在後來的公開聲明說,中美兩國在留學生與觀光簽證、軍事交流等,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另外,據了解,中國前駐美大使楊潔篪則在另一個場合中再度提醒萊斯,中國對於建立「新大國關係」的期盼以及規畫。

二○一五年九月三日的天安門大閱兵,肯定會成為不斷被提起的歷史事件,習近平的左手敬禮,看似無厘頭,其實正是包括對台關係在內大變革的總成。習近平與歐巴馬的會面,中美兩國能否如陸克文所期待的「送暖、交心」,緩和日益升高的緊張對立,將是影響全球每一個人的重大事件。

撰文 / 張向東(北京傳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34

A股施展「吸金大法」 台股能擋? 「註冊制」三月上路 對台衝擊下半年將浮現

2016-01-11  TWM

中國股市一旦實施註冊制,企業上市的速度將更快,也能有效遏止借殼盛行歪風,有助活絡股市。未來,A股將產生巨大的磁吸效應,台灣要提早審慎因應,以防更加邊緣化。

中國證券史上最大改革來了!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授權決定」,自一六年三月一日起,分兩年實施。經過股災,合計市值達五十三兆人民幣(約新台幣二六七兆元)的中國股市,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

何謂「註冊制」?這與過去有何差別?先前中國實施「審批制」,新股能不能IPO(首次公開發行),由證監會決定,任何產業、無論公司大小,以同一標準看待。未來,新流程將由券商查核財報與相關資料,證監會只給予問題及意見,不做實質審查,只要文件齊備、證監會沒有進一步問題,即可申請註冊上市,運作模式更接近美股、港股。

註冊制最大優點是快速,以往審查人力有限,中國經濟又處於高成長,企業資金需求熱切,導致上市申請大排長龍,迄今仍有逾七百家企業排隊。過去中國股市每年平均有二百檔新股上市,改為註冊制後,一年可望增至三五○、甚至四百家。中國一方面開放滬港通、深港通,創造外資買股的「需求」;另一方面透過註冊制加速企業上市,創造股票「供給」,雙管齊下,活絡股市企圖心可見一斑。

過去,中國股市審查制的人治色彩濃厚,排隊申請上市的公司多,但放行速度全由審查機關決定,每每淪為當局調控股市的工具。行情過熱時,就快速准許一批新股上市、分散炒作資金;要是行情太冷,證監會又宣布暫停審查,股市往往隨即應聲上漲。更嚴重的是,新股IPO人謀不臧、放水上市的傳聞不少,負責審查IPO長達十三年、外號「發審皇帝」的證監會前主席姚剛,在去年十一月涉案下台。

門檻降低 借殼上市將不再此外,在舊制下,上市數量與速度由政府調控,大量游資追逐過少標的,使得既有的股票奇貨可居;即使獲利爛,「殼」卻值錢,許多有意上市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企業往往相中這類公司,從市場收購股票,用借殼方式上市,也因此造成被借殼者股價飆漲怪象。

熟悉中國資本市場的金庫創投總經理丁學文分析:「證監會將追蹤業績真實性,藉註冊制簡化上市作業,消除買賣殼的現象,並引導投資人關注企業業績表現,而不是只看批文(准許上市的文件)或殼的價值。」另外,丁學文認為,中國配合註冊制,正積極推廣多層次資本市場,包括上交所新增「戰略新興板」,及深圳創業板、北京新三板等交易平台,將吸引更多海內外機構法人直接投資,降低散戶參與比例。

新股變地雷 承銷商要負責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有不少公司以假財報成功掛牌,造成股民慘重損失。而在註冊制下,萬一新上市公司成了地雷股,承銷券商與律師、會計師都要負連帶責任。

例如港股,○九年底,製鞋業台商洪良國際掛牌,但不到一百天,就被踢爆營收灌水,遭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成為香港歷來最短命新股。事後,不但洪良被迫將募集資金退回七千名散戶,承銷的兆豐資本也被撤銷牌照,保薦人黃騰忠被停業三年,另一保薦人康曉龍更遭終身禁止從事承銷。可見註冊制下,承銷券商須對推薦公司負全責。

對台灣股市而言,中國這種廣納上市公司的「吸金大法」,是否也將衝擊台灣股市?「影響會很大!」不願具名的券商承銷部協理直言:「未上市的好公司越來越少,這兩年,海外企業(F股)是台股上市櫃主力,註冊制會讓企業重新考量上市目的,未來台股對海外企業的吸引力恐將銳減。」

優質台企 恐到對岸掛牌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張嵐菁也指出,證所稅停徵後,雖然將提高企業在台掛牌意願,但中國註冊制降低掛牌門檻,也勢必加速掛牌時程。加上陸資持股逾三成者,在台股權轉移較受限,除非台灣能進一步開放,才有助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

從數據看來,台股確實呈現弱化危機。雖然在一五年站上暌違已久的萬點,然而台股上市IPO件數卻較一一年銳減,籌資金額只有十一億美元左右。大中華區最大贏家是上海證交所,無論掛牌二一九家、籌資金額二四四億美元,都是五年最高。展望一六年,上海、深圳交易所有註冊制加持,掛牌數量肯定創新高,這勢必成為國際資金流動的先行指標。

丁學文就預警,陸股實施註冊制後,本益比將「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加上平均本益比仍將高於台股,更多優質台灣企業,很可能因此被吸引至對岸掛牌;他預估,這個磁吸效應最快在今年第三季就出現。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這將是新執政者無可迴避的挑戰。

撰文 /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