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要射第三支箭 安倍被逼上政治賭桌

2014-12-01  TCW

 

「安倍經濟學退燒!」

當十一月十七日,日本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初值,換算成年成長率,意外下降一.六個百分點,遠低於市場預期的成長兩個百分點,連續兩季呈現負成長,國外媒體紛紛指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來的經濟魔法已經消失。

從定義上來說,日本的確有衰退跡象。但別太早對日本失望!因為下個月舉行的國會改選,這將是安倍政權上任以來最大賭博,如果安倍晉三可以取得領先多數,旭日仍有望繼續東升。

過期政策拖累調消費稅,摔掉安倍支持度

對安倍來講,他只能算是被迫背黑鍋。因為這一次消費稅加稅提議,是二○一二年前日本民主黨所立下的政策,當時打出的口號,就是日本債務過高,必須加以限制,民主黨在為期不到四年的執政中,便推出兩項政策核心「強勢日圓」和「加消費稅」,希望能扭轉這項局面。

不過事實證明,這兩項措施先是逼迫日本廠商外移,導致不論是進出口、資本市場、經濟成長都面臨崩盤,而今年如期實施的消費稅上調,更是把安倍上任以來的支持度打垮,從最高超過六○%在今年降到三九%左右。

甚至國際上批評也不少,像是《經濟學人》就以「日薄西山」(Time is running out for Abenomics)為題,批評安倍貿然推動消費稅,是拿石頭砸自己腳。《富比世》雜誌總編輯史帝夫.富比世(Steve Forbes)更喊出,調降賦稅才能真正解救日本。

嚴格來說,比起歐洲各國動輒兩位數的消費稅,日本稅率並不算高,為何引起如此強烈衝擊?

彭博(Bloomberg)引述倫敦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朱立安.傑賽普(Julian Jessop)分析,「就幅度而言,日本加稅幅度大得多,」因為從五%漲至八%,實際的稅率增幅高達六成,且按照原訂計畫還要再調高到一成,等於不到兩年內消費稅漲了一倍,勢必衝擊消費習慣。

結構問題作梗消費低落,打趴強勁經濟力

但從政治角度而言,大破之後才有大立,從宣布加稅到宣布改選國會,都是安倍不得不下的險棋。

因為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中,前兩支箭:貨幣量化寬鬆和財政支出,主動權都是操之在安倍手上,且目前成效都獲得外界肯定。

但第三支箭——經濟結構改革,對安倍而言,卻都是屬於被動角色,且樣樣都將動搖日本國本。

富比世認為,日本想要仿效美國復甦,除了貨幣政策上大膽撒錢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學到美國自由化的勞動市場和企業競爭,因為回顧過去日本經濟表現,第三季發生的經濟衰退,是二○○八年以來的第四次,但是這幾次衰退的共同原因,通通都是消費主力人口的流失、消費意願低落,以及過去投資效益低落所致,顯示這已經是結構性問題,而非單純景氣循環所致。

因此,若下個月安倍一如預期順利當選,當下能做的,就是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替自己爭取更多改革時間,畢竟現在的立足點已經大幅改善,包括物價擺脫過去長年負成長,同時日本企業獲利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下一步該執行的就是活化競爭市場。

反對黨反撲民意支持,才敢調降企業稅

以賦稅改革來說,日本問題重重。企業稅雖然高達三八%,在主要開發國家中名列前茅,但實際上只有三○%日本公司要繳稅,在比率上,遠不如歐美的逾五○%,因為日本多數中小企業,多半因為獲利不佳不用繳稅,形成劣幣驅逐良幣,間接處罰有競爭力的大公司。

這樣的政策矛盾背後,反映的是政治角力。

理想上,如果按照安倍原先計畫透過降低企業稅來吸引投資,稅率每降低一個百分點,除了帳面上國庫每年損失四千七百億日圓外,原本未課徵企業稅的小企業,可能會因稅率調整,加速倒閉,而中小企業,多半是日本各地方政治派系的背後金主。沒有民意支持,安倍根本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和民意支持,推動第三支箭。

試想,安倍這一刀揮下如果如果沒有民意支持,光是來自官僚組織和地方反對黨的反撲,只會更快僵化安倍政府整體運作,最近歐洲上演的經濟歹戲拖棚,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不過比歐洲幸運的是,日本有獨立央行可以大膽撒錢刺激,不用像歐洲央行那樣做決策得瞻前顧後,因此早在第三季經濟數據公布前,日本央行便宣布擴大量化寬鬆額度,讓日經指數短短兩年不到,就已經追上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一萬七千點關卡,堪稱資本市場一大奇蹟。而且,外資對日本直接投資金額,光是今年前九月,就超過過去四年總和的三倍以上,達近七十二億美元。

況且,以就業來看,日本九月失業率為三.六%,接近十六年低點,就業總人數更創歷史新高,比歐洲的動輒兩位數的高失業比率,好上許多。要用一季的衰退數據,就說安倍經濟學完全失效,恐怕並不公允,下個月的國會改選,才應該是日本經濟未來的關鍵,如果安倍再次取得大幅民意支持,也許可以真的為日本找出更深遠的成長力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