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 金和銀的決擇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391


一樣物品的價值有兩個成份:(1)實用價值 (2)交換價值。

在古時,紙幣還未被廣泛使用,金和銀成為了人類的貨幣。它們有兩個重 要的特質:(1)稀有 (2)不會變質。因此,它們擁有很高的交換價值。但真正可以用到它們來從事生產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用處很少,因此它們的實用價值很低。

相反,一些食物,特別是那些易於腐壞的食物如生果,它們的交換價值很 低,我們可以說差不多所有價值都來自其實用價值。

那現在的金和銀呢?現在的金,仍大都用作儲蓄,金器金飾的製造,真正 用於工業製造的金佔整體的很少百分比。從世界黃金委員會(World Gold Council)20089月的公佈顯示(下表),只有12%需求來自工業,其餘的是來自珠寶首飾業﹑各地中央銀行﹑和作投資用途,共佔86%。由此觀之金仍是一種有很高交換價值成份的商品,因交換價值無法為買家創造出滿足他們需 求的價值,所以無法斷定它是平是貴,因此價值投資()者不會參與。

用途

百分比

珠寶首飾業

52%

各地中央銀行

18%

投資

16%

工業

12%

未分類

2%


至於銀,漸漸地銀的工業用途多了,從維基可以看到︰

In 2001, 23.47% was used for photography, while 20.03% was used in jewelry, 38.51% for industrial uses, and only 3.5% for coins and medals.

意思為︰於2001年,23.47%的銀用於攝影業,20.03%用於珠 寶首飾業,38.51%用於工業,只有3.5%用於錢幣和獎牌製造。因此,銀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商品,起碼有62%(23.47% + 38.51%)擁有著實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正因為它有實用價值,價 值投資()者就能投機於它身上,因為以它作為原料而變出來的製品可以為買家創造價值,並且比較穩 定。換句話說,市場對它有真實的需求,是穩定且有價有市的,如果我們看見市場未能反映它真實價值時,就有機會賺錢。相反,金的交換價值比實用價值多得多。

我們也可以從巴菲特先生的投資()看到它們的分別,因他之前也有投機於銀。他的解說是銀屬於工業性商品(Industrial commodity),而金是貨幣性商品(Monetary commodity)。我認為,兩者的分別就在於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分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68

簡單實用投資心法(一):SMART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639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 2/11) 

很多朋友,都熱衷於投資、投機,並不是玩玩吓,反而認真又努力。可是多年艱辛,卻不得要領,甚至「愈勤愈見鬼」,究竟是何原因?除改進時機選擇(market timing),及選股技巧外,改良投資心法,亦是可行之法。嘗試透過一系列文章,希望能幫到這班「勞而少功」的讀者。

要成為成功的投資/投機者,要點之一,是要學懂訂下投資/投機目標。

 

從小到大讀書,定時定候,就會有測驗、考試。99.99%的人(包括自己),都是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必定在入試場前的一兩個星期,甚至幾天,才匆匆忙忙溫習,縣樑刺股,狂開通宵,不在話下。說得誇張點,如果沒有學校或家庭的催逼,單靠自律,九成人可能連26個英文字,都未必學識。

到了投入社會,打工賺錢,尚有老板鞭策,不致太過求其。但到買股票、基金、保險、買樓,放任自由,大部分人便沒有甚麼詳細計劃,多是任性而為。最等而下之者,花錢無節制,入不敷支,借年息幾十釐的卡數,先駛未來錢「享受」人生,「風流」過後,淪為信用卡奴。

好一點的,尤其是看過《窮爸爸.富爸爸》系列,會受到啟發,明白追求「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的重要,希望終有一日,被動收入(passive income,如股息、租金),會多於個人支出,不再依靠主動收入(active income,如薪水、花紅)。但問題是投資/投機,不似讀書,有明確目標(升班、入大學、讀醫科)、獎罰(例如:年回報率低於一成,罰留堂OT三個月)和期限,沒外力鞭策,大部份人,惰性使然,每月有幾多自由現金流,過去幾年的投資回報率幾高,多會一頭霧水。

解決問題之法,是訂立一個夠符合SMART原則的投資/投機目標。何謂SMART 原則?

 

    *S = Specific(清晰明確)

 

    *M = Measurable(可量化)

 

    *A = As if now(好像就是現在)

 

    *R = Realistic(不難不易)

 

    *T = Time-bound(有時限)

 

用一簡單例子說明:「我想財務自由」,並不是一個SMART目標。目標先要清晰明確、可以量化,實行時,才能知道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假設每月需要$40,000被動收入才足夠(一年約五十萬)。假設財務自由之後,投資趨向保守,可能回報為5%,要達到財務自由,目標資產值便是一千萬元。(10,000,000 X 5% / 12 = $41,667)

接下來要定下時限。原因有二:首先,有時限,才有壓迫感,催促自己起步;其次,時限有助設定步速、手段。返回上述例子,假設本錢是$200,000,目標一千萬,如不設限期,只知要賺五十倍,而不知一年、一季要追求多少回報,當然不知從何入手。但當設定年限為二十年,目標便會變成「平均年回報21.6%(200,000 X (1.216)^20 = 10,000,000),投資工具、手法是否適合,亦一目了然:長揸收息股,或力有不逮;炒幾張期指,則風險太高;以增長股配合少量短炒,較為合宜。

投機亦然。例如以一百萬本金操作,目標是一季賺15%,即是季賺十五萬、月賺五萬。換句話說,一個月內,只要有五個可為組合賺1%的點子,已然足夠。心裏有底,就會明白,不必用瘋狂打法,用三倍槓桿、十張期指,冒過高風險。

沒有清晰明確、可量化、有時限的目標,就無從得知自己是過份進取,還是太保守善用SMART訂定目標,手段跟目標,控制步速,更得心應手。SMART還有其他好處,下期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4

實用面積報價大贏家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182

今天開始代理要用實用面積報價,對於有些人未踏足過樓房買賣,不妨一再道出定義。「實用面積」是指單位獨佔的樓面面積,包括露台及外廊,但不包括樓梯、升降機槽、渠管、大堂及公用廁所等公用地方。量度「實用面積」時,是從圍繞該單位的外牆向外的一面或該單位與毗連單位的共用牆的中間點起計。窗台、天井、花園、庭院、平台、車位等地方則不包括在內。

 

筆者上網查過,確實係越舊既樓,一般而言實用率較高。但係要留意不同代理對同一個屋苑之實用面積計出結果不同。原因一係因佢地只用平均數,即黃埔花園用好多不同呎樓單位而有不同實用率,而代理只用個平均黎計比你贂就算。係而家執行初期,咁樣「頂住先」都勉強可接受的。

 

正如諗樣係幾月前提過,新例一行,港灣豪庭呎價旋即破萬,係九龍咁多個大屋苑實用率排包尾。以下列出該區尾四屋苑

 

 Age建築呎價實用呎價實用率
泓景臺8-99,013.8612,370.3872.90%
新都城12-167,397.9710,252.9672.20%
新寶城137,237.5410,037.2272.10%
港灣豪庭98,412.2212,034.9369.90%

 

係港島區,藍灣半島實用呎價變成同城市花園差不多,邊到好住d大家心中有數。論樓齡藍灣半島係新淨,不過十號風球一黎就高下立見。下面見尾五屋苑

 

尚翹峰613,870.6618,709.0374.10%
會展中心 會景閣2316,557.0322,447.4173.80%
嘉亨灣710,818.7114,882.5772.70%
帝后華庭910,500.2815,096.7669.60%
藍灣半島118,505.4812,219.0569.60%

 

係新界,河畔呎價破萬,而諗樣成日提及既新界西,最實用既三個屋苑都係荃灣

河畔花園287,118.2810,495.5367.80%
荃威花園31-345,125.475,836.1187.80%
綠楊新村28-297,341.158,463.4886.70%
麗城花園21-255,900.197,019.0684.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92

Bump創始人David Lieb:為什麼你的產品不是你所想像得簡單實用!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875.html

編者按:大衛·利布(David Lieb)是Bump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Bump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應用,讓人們將各自手機輕碰一下便能互換聯繫人信息、照片和其它內容,其累計下載次數已超過1.3億次。

過去的這十年裡,「簡單」成了產品設計的核心。在上世紀60年代,由Dieter Rams引領的極簡設計,在蘋果和Google的產品設計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Web 2.0時代,這一趨勢還在繼續,按鈕會變得更大,文字會更簡潔,圖片會更豐富,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許多創業企業也非常推崇簡潔的設計理念,而這再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過程中,也驗證了其的有效性。目前這些非常出色的產品,例如Twitter,Snapchat,Instagram,無一不體現了簡潔的產品理念。

lieb-digram

如今互聯網是奶奶輩的天下

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呢?並且在最近十年尤為明顯?有人認為,設計是重要前提,在技術完備的情況下,很可能是因為並未出現出色的設計,也有認為這是與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有關,不同時期的我們,所使用的設備也不同。當然,這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過我相信,這恰恰體現了技術的普及。正是因為過去十年,科技剛剛進入大眾的視線,2000年上網人數只有5000萬,現在已經是20億了,隨著科技迅猛的發展,用不了多長時間,數字就會變成50億。而在這樣一個群體裡,大部分並不是專業人士,他們不懂產品設計,不會編程,也不懂高科技,他們是真真正正的用戶,他們只需要簡單實用的產品,僅此而已。

什麼是「簡單」?

它分很多種,通過優化多種參數,我們可以讓產品變得更簡單:

簡化流程中步驟

縮短所需時間

簡化化產品功能

。。。

但是最重要的,也是經常被忽視的,是「認知性簡單」(Cognitive Simplicity)。這是我們在調研用戶對Bump的歡迎程度時發現的。我們認為產品人應該首先考慮如何簡化人們對產品的認知,即使這麼做會增加其他方面的複雜度。

認知負荷

聽上去可能有些陌生。有相關解釋說,認知負荷,就是當你要理解一個東西大腦需要承受很多邏輯聯繫和解釋。

為用戶設計產品,一定要簡化人們對產品的認知。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那麼聰明,也許工程技術人員可以,但是大爺大媽輩的人們接受不了。這對移動市場尤其如此。一般人在接受認知時會消耗很多能量。無論你在哪,即便身處一個噪雜的環境,你也可以和朋友聊天的同時,通過手機應用和另外的人保持聯繫。現在已經不是99年那個時候了,那時用戶們都還是安靜地坐在電腦屏幕前面點擊網站,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通訊聯絡。

為了更好的說清「一般性簡單」和「認知性簡單」之間的差別,我們選取一些產品實例來看看,有些可能被認為是簡單實用的,但我認為從認知角度來看是很複雜的產品。這是條形碼?網站?這個需要掃瞄?還是拍照?這樣複雜的概念性產品,對用戶而言很難搞懂。加重了用戶的認知負荷。

對比來看,Shazam就是一款認知性簡單的產品。Shazam很成功的降低了用戶的認知負荷。Shazam需要用戶點擊按鈕「開始傾聽」,實時給用戶反饋,顯示應用正在聽著歌曲,找到結果時還會響一聲。Shazam可以讓整個流程更簡單,操作步數更短,但是這樣會犧牲認知性簡單。

還有一些應用是不太好評判的,比如Dropbox。感覺上操作簡單,我也很喜歡,但是還有一些認知障礙,或者說,我認為我如果要瞭解它,還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才行。如何做出認知性簡單的產品

1 提高用戶參與度

讓用戶真正參與到產品使用的過程中,自己親自點下按鈕去嘗試,而不是當旁觀者。只有真正親身體驗,參與其中,才會更好的理解產品。自動化很棒,但是增加了認知難度。Bump讓人們互碰手機,就是希望讓用戶親身參與,得出更加直觀的體驗。

2 即時用戶反饋

如果你的用戶會懷疑「是否真的有效?」產品就意味著失敗了。設計師們需要引導用戶們,讓用戶得到體驗,並即時給予反饋,指出產品存在的問題。

3 慢下來,讓用戶有時間感受產品價值

Google的確是為了加快搜索引擎而不斷努力,但是有時候你得讓用戶明白你為他們做了什麼。有研究表明,降低旅遊網站的結果返還速度可以增加用戶感受到的價值,因為用戶意識到這項服務為他做了很多工作,從茫茫多選擇中為他挑選合適的旅遊路線。

如何驗證你的產品成功了

1 找小朋友、老人和醉鬼測試

小孩和老人對認知負荷更敏感,因為他們的大腦結構不像我們這樣適應邏輯分析。如果你找不到這類用戶,醉鬼也是不錯的選擇,沒錯,做bump3.0時我們就是這麼測試的。

2 叫你的用戶複述產品的用途和原理

把你的產品給用戶試試,然後讓他們告訴你它是干嘛的,怎麼做到的。不要以為這是胡鬧,可以非常有效的幫你發現那些潛在的認知障礙。

在未來幾年裡,人們會越來越意識到簡化認知的重要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會實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技術普及。真正對用戶有益的有價值的產品,是哪些?我相信是那些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簡單認知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33

超實用!一個小型公司創業者的日常管理手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011.html

【導讀】:說到管理,就不能不說其最重要的一面,那就是管人。公司是由人組成的,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所以不論公司規模大小,管人都是繞不過去的必修課。這裡包括人員的招聘、薪酬標準的制訂、激勵措施的運用以及人員使用的技巧等等,可謂紛繁複雜。管人對公司的運行至關重要,做好了事半功倍,做不好事倍功半,其關鍵還是要看用人者怎麼結合公司的特點加以運用了。

關於招聘

隨著公司規模逐漸擴大,招聘也就必不可少了。這些年沒少招人,我發現招聘也是門學問,難題不少,道道也不少。

剛開始沒有經驗,每回招人都找最好的,工資一千多的售後服務崗位經常招些名牌大學本科生,還要求英語過四級。後來發現,這些人根本留不住。本來某些簡單工作的崗位職校生完全能夠勝任,招個重點大學本科生對雙方都不合適,唯一的好處只是在寫公司簡介時方便吹牛。另外面試時應聘人員說的話不可全信,有時對方可能剛失去工作情緒比較失落,為得到新工作,他們什麼都敢承諾。某次公司招聘商務,崗位工資定為2000元左右,一個女孩投簡歷面試,本科學歷,3年工作經驗,上份工作在外企工資3500元,我問她這份工作的工資比上份工作低不少,能否接受,她毫不猶豫地表示沒問題。從她的能力和工作經歷看都比較適合這個職位,我就錄用了她。半個月後,就在前任商務和她交接完工作沒過幾天她也提出離職,理由居然是覺得工資低,搞得公司非常被動。重新招聘時我招了個原工資一千五百元的女孩,雖然不像上一個女孩一樣是名牌大學畢業,但各方面能力也足以勝任商務工作。到現在近兩年了,她還在該崗位,不但幹得不錯,而且對工資也很滿意。一般來說,大部分人找新工作時(經濟危機時期除外)對於職位及待遇與原工作相比都是只能上不能下,能上能下的人太少了。

招人的經驗是:寧可漏過一千,不可錯招一個。據我的經驗,公司招聘如低一檔用人,高一檔發工資效果比較好(也就是招三流的人才,干二流的工作,發一流的工資。當然,以上幾流幾流都是相對的)。招聘時應不嫌麻煩,仔細核對應聘人員身份。2007年我公司連續發生三起新員工攜款潛逃事件,打電話找人時對方有恃無恐:反正我應聘時的身份證學歷證家庭住址都是假的,你也找不到我,而且幾千塊錢的事警察都不管。到公安局一打聽警察還真不管———不夠立案條件。現在招聘,對於本地人公司都一一核實個人信息,對於外地人除核對個人信息外一律要有本地人擔保,弄虛作假者一概不要。這樣做儘管有些極端,但此舉確實使本公司從此再沒有發生類似情況。

公司裡的八○後

近兩年來,公司裡的八○後越來越多了,他們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與比他們大一些的七○後、六○後非獨生子女員工差別很大。八○後反應快、幹勁足、辦事靈活,但相對來說也比較自我、不忠誠、草率,很多時候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不是用嘴,而是用腳,經常是你今天剛批評完他,明天他就辭職不干了。另外八○後員工說話比較沖,考慮問題一般都以自我為中心,表達意見時很少有顧忌。但員工中八○後的不斷增加是任何一個公司都無法迴避的事實,如何用好八○後成了很多公司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曾經有一回我問公司一個八○後的員工:

「你希望做什麼樣的工作,希望通過工作得到什麼?」

他回答說:「做什麼樣的工作無所謂,只要開心就行,也不指望工作能帶來多高收入,反正每月錢不夠就找父母要。」

公司不少八○後員工特別是本地的八○後員工生存壓力不是很大,家裡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在金錢與物質上予以支持,根本不用考慮通過努力工作來養家餬口,雖然他們在金錢上沒有更高要求,缺乏工作動力,但他們十分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希望通過工作來獲得別人的肯定與尊重。

每個人都有他的訴求,只不過不同人看重的方面是不一樣的,畢竟生活中無慾無求四大皆空的人很少,只要能找準員工心底的期望,對症下藥,不管是七○後還是八○後所有的員工都能迸發出工作熱情,做好本職工作。

留住骨幹員工

這些年物價上漲,各項費用上漲,每個員工都希望工資收入大幅增加,但估計90%以上的小公司無法做到這點。面對這些壓力,有時我這當老闆的恨不得將公司大門一關,自己拿著資金炒股或炒房去,圖個清靜,還不見得少掙錢。

我曾經讓銷售部某員工提交一份門市承包方案,他做完後交給我時說這是他比較保守的一份方案,充分考慮到了公司和承包人的利益平衡。我仔細一算,差點把鼻子氣歪了。按他這份方案計算,當整個門市毛利潤在一萬元時,門市銷售的工資獎金就已經到一萬五千元了,這還不包括員工的各項保險費用,而且門市利潤越高,獎金提成比例也越高,所以無論門市利潤多少,根本就不可能剩下一分錢給公司——而這還只是他「比較保守」的方案。大部分人對金錢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讓公司人人都滿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雖然如此,但我可以儘量讓公司20%的骨幹員工滿意。

首先發展骨幹員工入股。我將公司股份買一送一,半價銷售給骨幹員工,五年內退股只退還本金,五年以上退股我按員工實際出資的三倍贖回,而且每年拿出公司純利潤的60%分紅———反正有錢大家賺。不過享受權利的同時也得承擔義務,股東一旦做了對不起公司的事,加倍懲罰,所致損失由股金中扣除。這招還真好使,在近五年裡沒有一個股東離職,而且公司重點崗位都有股東,管理上也省了我不少精力。

為什麼不白送骨幹員工股份?其實我並不是在乎錢,主要是白給的東西別人不珍惜,而且入股的錢又可作為押金,以防股東做出格的事,再說員工入股的錢不出5年即可通過分紅收回,不投入哪來的產出啊。

曾經無意中聽到某股東對其他人說: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要挖他過去,月薪比現在高不少,要不是他在公司有股份,這回就跳槽了。聽了這話,我頗感欣慰:是不是股東到底不一樣啊。其次大幅增加骨幹員工的收入。雖然公司目前的運營狀況無法大幅增加所有人的收入,但還是能保證骨幹員工的收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公司在增加了骨幹員工基本工資的同時,也對他們設定了更高的業務考核指標,提高了一線員工完成任務後的提成比例。這招效果相當不錯,大部分人在領到年終獎後嘴角都是向上的。

其次是為員工提供發展空間。公司在不斷壯大,新部門不斷成立,老部門也在擴張,這就需要更多的管理職位。我們公司的幹部一般都是在內部選拔產生,很少有空降兵,所以對於有發展前途的員工公司會及早提示他只要能力達到某個高度,就會在適當時候得到陞遷。這樣一來就給員工在公司堅持發展增加了信心。此外公司還規定,如果某個員工覺得自己在目前的崗位上不開心沒有發展空間就可以隨時提出來,公司會根據他的要求儘量在內部調換,好把他安排到他心儀的崗位上去。

兩項措施實行後,效果相當明顯,骨幹員工特別是管理崗位的骨幹員工流動性基本保持在了公司能夠容忍的範圍內,也因此公司的日常運作沒受到影響。

選好中層幹部

從普通員工中選拔中層幹部,最開始我的原則是挑選能力最強的。

根據經驗教訓我覺得:幹部的選拔,百分之三十看能力,百分之七十看責任心。一個人個人能力再強,如果沒有責任心,不能從全局考慮問題,不能照顧他人及集體利益,那他也不能勝任管理崗位。一個人個人能力不是很強,但有責任心,能夠容人,能夠吃虧,那他就具備了成為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質。一個好的領導手底下應該人才輩出,恨不能手下每人能力(至少某一方面能力)都比領導強,這才能體現他的領導才能。其實作為管理者,吃虧是福,應將利益儘量讓給屬下。如果打仗時指揮員每次衝鋒時在最後,撤退時最先跑,他怎能指望士兵繼續為他賣命打仗?

從老員工中選拔部門主管

公司裡幾乎所有部門都有部門經理或主管,除了電話銷售部,這主要是因為電話銷售部裡的幾個業務員基本上是同時進入公司的,大家業務能力都很強,誰也不服誰,所以為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一直沒有指派誰做部門經理。

慢慢地我越來越覺得這樣下去肯定不行,部門沒有負責人,既無法安排培訓學習,也不方便召開部門會議,同時招聘的新人也沒老業務員願意帶根本留不住,遇到需要與其他部門進行協調配合時還得我親自出面。

當時正好電話銷售部急需擴大規模,於是公司招聘了不少新人安排給幾個老業務員來帶,規定如果老業務員帶的新人能獨自完成公司規定的任務指標後就予以轉正,每當上一個新人轉正後公司再給老業務員重新安排新人,一段時間之內誰帶出能轉正的新人達到一定數量,誰就可以單獨成立部門並擔任部門主管;如果某人在規定時間內一個能轉正的新人都帶不出來,就直接劃到別部門,歸該部門主管領導。

這一下,業務員帶新人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整個部門的業績得到了迅速提升。過了一段時間後,幾個老業務員帶人水平高低立判,水平最高的帶出了三個合格的徒弟,水平低的一個合格的徒弟也沒帶出來,這時大家誰也沒什麼可說的了,按照當初的約定,電話銷售部一共成立了兩個分部,每個分部都有四五個人,整個部門隊伍擴大了,主管也順利地產生了。

以上文章內容選自《邊干邊學做老闆》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黃忠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89

暢銷書年終大解密 就賣實用兩字

2013-12-16  TCW
 
 

 

不上班的週末晚上,台北誠品信義店內,許多人想的話題是「養瘦、練視力」。

走上四樓,整排像《一週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盤枕》、《神奇藍眼鏡 視力回復法:每天5分鐘眼頸操,近視一定會變好!》到《驚人的「視力回復」眼球操》,醒目占據排行榜。

從實體到虛擬書店。點進博客來網路書店暢銷排行總榜,亦可發現《一週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盤枕》和《驚人的「視力回復」眼球操》,連續在榜上十一個月,是今年已降盤據時間最久的兩本書。

以《一週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盤枕》為例,台灣短短不到一年時間,突破了二十萬本,在產值萎縮到僅十年前一半的慘澹出版業景況中,可謂異軍突起。

城邦讀書花園直效業務處資深經理竇立德表示,自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國內書市財經書銷售狀況就大不如前,今年理財和職場類書籍,更是落到第三、第四順位。

推守出版文化總經理韓嵩齡觀察,迥異於前兩年強頓身心安頓的心靈書籍熱潮,要求「立即見效」的生活實用書類,成為目前書市最夯的大眾讀物。

書變成簡單可按表操課的「使用說明」,「可以馬上帶給我效益,是關鍵,」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觀察,「五分鐘練操,比上健身房或節食減肥,感覺立即見效,簡單又實用。」出版不過一個月、以女性跑步為題材的《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一上市立即衝上博客來總榜第二名,正是因為切中「實用且可立即使用」要素。

立即可變,不踏實裡找踏實

想在不踏實中抓住更實在繩索,則是反映了社會心理需求的隱性原因。「可以看得到的改變,是面對不確定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葉美瑤分析。尤其全球歐債風波尚未結束,年輕人失業率高居不下、三明治族群肩負扶老、養小課題,以及今年以降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一層層將讀者賴以為繼的防線,逐一衝破。

生活實用類書籍熱銷,還為出版社帶來成長引擎。以推守今年推出的《擇食》和《瘦孕》兩本書為例,從書培養了社群粉絲後,則開發書中的養生雞湯,「創造一五%營收,只有生活實用類書籍,才可能開發出來的效益,」韓嵩齡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76

超實用分析:2014年運動用品零售品牌研究報告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71&extra=page%3D1

近期安踏、李寧等相繼公佈半年報,可謂是冰火兩重天,連續兩年在虧損中掙扎的李寧仍未走出這個漩渦。李寧上半年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84億元擴大至5.86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虧損額3.92億。相比李寧的蹣跚轉型,已公佈半年報的晉江系運動品牌安踏、貴人鳥等正逐漸從高庫存危機中爬起來,今年上半年都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安踏業績表現出色,上半年盈利增長近三成。分析人士認為,這場從2012年初開始的運動品牌清庫存之路或已接近尾聲。RET睿意德深入研究中國的運動零售產業,將國內外7大品類21個領導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清晰地呈現出來,為這一市場的前景趨勢作深入分析。

以下內容來自RET睿意德:

運動用品零售業正經歷每年30-50%的高速發展,開店數量劇增,全面佈局中國市場,運動品牌在商業地產的租賃面積也逐年提升。運動用品的專業化、休閒化、時尚化趨勢,從不同維度擴大了市場,也為更多商業項目提供了豐富的品牌選擇;近年來運動主題的購物中心也相繼出現。另一方面,快時尚品牌的衝擊,國產品牌的關店潮也為未來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相比歐美國家,中國的運動零售產業仍較滯後。以美國為例,美國人每年購買運動產品的消費額約500-800美元,而在中國這一數字僅為20-30美元,另外在中國運動產品的購買頻率也大大低於歐美國家的水平。隨著國家運動總局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到2020將會有40%的國民積極參加各類運動活動,運動消費需求大幅上漲,運動零售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


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深入研究中國的運動零售產業,將國內外7大品類21個領導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清晰地呈現出來,為這一市場的前景趨勢作深入分析。


重要發現:


上海服裝鞋類品牌開店數量多於北京,但北京戶外品牌的開店數量為上海的近兩倍。


北京、上海作為運動品牌激烈競爭城市,品牌紛紛選擇在當地開店,但受當地消費習慣影響,品牌開店偏好不一。上海當地人群更多的寓時尚於運動,小資時髦的人群特性影響其消費偏好,在購買時傾向於時尚運動服裝和鞋類,因此,服裝鞋類運動品牌也傾向於在上海佈局更多門店。和上海不同的是,北京適合戶外運動的場所更多,當地人群可以更便捷地開展戶外活動。戶外運動在北京也更被歡迎和推崇,北京的戶外品牌店舖數量遠超上海,差距幾乎達到兩倍。


成都成為運動品牌開店數量第三的城市,近幾年成都運動品牌的開店數量不斷增加。


作為中國的主流市場,北京和上海的運動品牌數量仍然最多。但運動品牌在成都的開店數量快速增加,原因是在北京、上海等地運動品牌開店數量達到飽和,品牌之間競爭激烈。相比之下成都經濟持續高速發展,2013 年成都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52.9 億元,同比增長13.1%,零售市場空間較大。且作為西南地區的重點城市,成都商業輻射力帶動周邊城市的消費,是未來運動品牌的必爭之地。



戶外運動品牌結合旅遊資源相得益彰,三亞、大連的游泳品牌門店數量較多,拉薩開始成為戶外品牌熱衷進入的城市。


由於三亞、大連靠海的地理位置,當地旅遊業的繁盛促進了游泳運動的盛行,游泳品牌也因此佈局較多門店。而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以及當地流行的「騎行」也大大刺激了旅遊業發展,當地戶外活動數量大幅增長,戶外運動消費市場潛力較大。相對於其它品牌在西藏開店數量的空白,戶外品牌Jack Wolfskin 在拉薩有5 家店,Northland 在拉薩有3 家店,戶外運動開始越來越多受益於當地的旅遊業發展。




高端運動用品店超過六成均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水平較高地區,寄身於高端會所,高消費能力的會員為主力客群。

高爾夫球店舖多佈局發達地區,不同城市店舖數量差異很大。原因在於,高端運動用品店的消費需要高經濟水平來支撐,其昂貴的單價導致其消費市場侷限於發達地區,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高度發達地區存在著更多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由於高爾夫運動對於器材、配件、服裝均有獨特要求,且只能在特定場地從事這一運動。北京、上海、深圳這些發展水平較高城市所擁有的專業設施和場地數量更多,其高端運動用品門店數量也較多。店舖主要處於高爾夫俱樂部和練習場,或者愛好人群集中居住的生活及購物區,如在上海的日韓、歐美等人群集中居住的虹橋古北等地。



RET 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調研發現, 中國運動用品零售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趨勢1:運動品牌運營模式轉型,集合店坪效最高,俱樂部客戶黏性最高。

運動品牌運營模式的不同所帶來坪效也有所不同。運動品牌專賣店單店坪效約3,000 元/月,集合店有著強大的資源集合能力,客人停留時間的增加和貨品的快速更新及流通,推動銷售額的增長,集合店經營狀況好於單店模式,其坪效可達到單店坪效的一倍以上,約6,000-8,000/ 月。不同於單個專賣店和集合店的形式,運動超市面積較大,如迪卡儂面積多在3,000 平方米及以上,迪卡儂單店坪效為800-1,000元/ 月。



研究發現,在不同模式的運動業態中,俱樂部的客戶黏性是最高的。尤其是戶外運動相關俱樂部,對會員有著較強的號召力,且會員的品牌忠誠度很高。Yonex 入駐北京紅人俱樂部,Head 授權秦皇島森林網球俱樂部銷售其產品;越來越多的登山俱樂部、野營俱樂部都和專業性較高的運動品牌進行了良好結合。


俱樂部通過會員活動帶動產品銷售,大多數為網店,也有部分實體店開設於社區商業內,有時甚至開在很偏僻的地方,但是忠實的顧客群和穩定的營業收入維持俱樂部的長久運營。


趨勢2:服裝鞋類運動品牌開始撤出購物中心,更多獨立體驗店和概念店出現。

、、Mizuno 等服裝鞋類的街鋪店約佔四成,這一比例正逐年增加。由於購物中心的租金較高,而大部分服裝鞋類的運動品牌對店舖面積需求較大,相對的開店成本比較高,從購物中心轉向街鋪不失為一種「節流」行為。


運動品牌陸續在十字路口或者人流量大的商業街上開設體驗店和概念店等新興模式,臨街的落地大玻璃能起到更好的展示作用,而大面積的獨立店舖也為運動品牌的產品及器械設施提供了空間,有效提升顧客體驗感。


 僅在上海淮海路上已佈局三家概念店,最大的面積達到3,700 平方米,店內展示了超過1,000 款的當季產品。而幾乎每一家 體驗店內都設有跑步機,結合其專業APP來捕捉試跑者的跑步姿勢,為顧客挑選最合適的運動鞋。Mizuno 在全國推出跑步概念店,將運動體驗做到極致;店內提供Precision Fit 精準腳型測量系統,可以綜合消費者的身高、體重、走路習慣等信息,通過科學化數據分析,為其挑選最合適的產品。


趨勢3:戶外品牌擴張速度最快,同時進駐購物中心和百貨,提升品牌知名度。

中國戶外運動品牌以每年超過40% 的速度增長,已成為上升速度最快的細分行業之一。自2000 年後The North Face 和Northland 相繼進入中國,超過七成的店舖開設於購物中心和百貨內。戶外品牌競爭日趨白熱化,高端市場的搶佔成為突破口。入駐購物中心和百貨,可以打造品牌的高端形象和定位。


同時對於新進入中國市場的超高端品牌如Arcteryx、Mammut 等,在選址上大多考慮購物中心和百貨,這是由於購物中心和百貨的人流量較大,有助於提升品牌知名度,能在短期內使品牌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同時其較高的產品單價使其在選址時更傾向於選擇能彰顯高端定位和形象的購物中心和百貨。


國內戶外品牌加速擴張,但國外戶外運動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仍優於國內品牌。在市場份額前十的品牌中,國外品牌佔據了六個席位,市場份額總和是國內品牌的兩倍以上。



趨勢4:不斷增加時尚度,運動品牌也有「時髦范兒」

運動和時尚的邊界開始越來越模糊。普通大眾消費者並不過多追求產品的專業性,反而對時尚的敏感度不斷提升。面對這一特徵,各類品牌拓寬產品線,試圖吸引追求時尚的運動愛好者。快時尚品牌相繼推出運動系列,H&M 旗下推出H&M Sport系列,產品既注重運動性能,同時兼顧時尚;Uniqlo 也選用運動員作為模特,更好的展示它旗下的運動產品線。


同時,運動品牌也開始融入更多的時尚元素。 的設計師開始探索用於運動鞋的另類面料、圖案和配色,使之呈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時尚感。作為運動品牌中時尚的弄潮兒,New Balance 非常注重產品的時尚性,每個系列產品都有豐富的配色選擇,而且產品更新非常快,緊跟時尚節拍,進入中國短短時間內已擁有1,115 家門店。


趨勢5:運動品牌日趨高科技化

運動品牌中的跨界行為越來越頻繁,其中運動服飾品牌開始涉足運動輔助設備,融入更多科技和技術,打造全新的高科技產品。 Action 店開業標誌著 開始發力戶外運動市場;另外,自從2006 年推出+Running 運動腕錶至今,已經推出了多款APP 應用, 的可穿戴設備已佔據可觀的市場份額。 的miCoach 腕錶推出既俘獲了人氣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兩款產品都用到了高科技運動芯片,能記錄人們日常的生和運動數據。


趨勢6:運動品牌大力搶佔童裝市場

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增長,到2030 年才會開始慢慢下滑;不斷出生的新生兒和成長中的兒童,昭示著我國巨大的兒童消費市場。目前童裝產量僅佔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0% 左右,童裝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嬰幼裝、兒童運動裝將成為未來童裝市場的重要增長點,吸引了眾多運動品牌紛紛開拓童裝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59

【加料版】玩轉港股通必須知曉的11個細節(比官方版更多實用乾貨)

來源: http://xueqiu.com/3559889031/31852711

滬港通日漸臨近。對於A股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多年只能看或者只能通過灰色途徑投資的港股市場終於正式向內地投資者開放。投資港股雖然是好事,不過考慮到A股和港股在交易規則上巨大的差別,所以在試水之前,務必對港股的許多交易特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50萬才能嘗鮮港股通

港股通雖好,但並非每一個A股投資者都能參與。目前根據香港證監會的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這意味著,若是你的股票賬戶沒有50萬資產,那麽暫時是沒法通過港股通來直接投資港股的。當然,對於滿足條件的投資者,還必須經過和A股交易的證券公司簽訂港股通證券交易委托協議,簽署風險揭示書、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通過測試等過程,才能涉足港股通。

不是所有港股都能買

有了50萬資產開戶之後,也並不等於所有的港股都向你敞開大門可以隨便買賣。要知道,香港股市雖然算是發達市場,但是那些魚肉散戶的公司也並不罕見。正因此,首批港股通的交易對象,僅限以下三類港股:

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A+H股上市公司的H股;

那麽,哪些股票符合上述三類標準呢?如果說A+H股A股股民還算熟悉,恒生綜合大型指數和恒生綜合中型指數股民一般就比較陌生了。所以比較保險的方法,還是登陸恒生綜合市值指數的官方成份股列表頁面,查看最新的清單。




目前,港股上市的ETF交易所基金和窩輪、牛熊證這兩類衍生工具都不在港股通的交易範圍之內。

不是何時都能買賣

通過滬港通買港股,交易時間上的限制一定要知曉。因為香港獨特的情況,其交易時間安排比A股更為複雜。

A股港股節假日均休市

從交易日層面來看,不是每個交易日都可以進行港股通交易的。根據目前的規定,滬港通業務將僅在滬港兩地均為交易日且能夠滿足結算安排時開通。這意味著,任何一天只要是內地或者香港的節假日,那麽港股通均將暫停。內地的節假日,普通投資者耳熟能詳,這里不再多說。那麽港股市場涉及的節假日包括哪些呢?

在港交所的官網,有專門的休市假期表可供查看,以下是今年和2015年港股的休市安排一覽:


臺風天或將臨時休市除了固定的節假日之外,香港股市還有氣象造成的臨時休市安排。因為香港地處臺風和暴雨多發地帶,一旦氣象臺發出八號及八號以上風球警報(臺風警報)和黑色暴雨警報,港交所就可能因此取消部分時段甚至全日的交易。

根據不同氣象條件和相關警報的發布時間不同,整個處理有十多種情況,這里就不一一詳述,投資者可以隨時查看港交所官網,一旦要臨時休市,均會在首頁公布。

每天比A股多交易1.5小時

在港股通開市的交易日,投資者可以交易港股的時段是要比交易A股來得長的,根據香港聯交所交易時間規定:

9:00到9:30為開市前時段,其中9:00到9:20可進行集合競價

9:30至12:00為上午持續交易時段

13:00至16:00為下午持續交易時段

這意味著,相比A股,通過港股通進行港股交易,多出了上午11點半到12點和下午3點到4點這合計1.5個小時——對於盯盤的短線交易者,這顯然是不小的體力和經歷負擔。

那些有意思的交易細節

港股和A股,終究是不同的交易市場,所以在一些實際交易細節上,也是略有不同。習慣了A股交易的投資者,還必須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港股能玩T+0

如果說港股比起A股來最大的誘人之處,莫過於T+0交易了,也就是當天買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

其實,嚴格來說港股采用的是T+2交易制度,買入的股票要2個交易日才能到賬確認。不過因為港股支持回轉交易,即當日買入的股票,經確認成交後,在交收前可以賣出,所以一般我們也習慣稱之為T+0。

港股沒有漲跌停10%

漲跌停,無疑是A股極具“中國特色”的交易規則。而在港股,則是沒有漲跌停限制的,這意味著如果遇上突發重大利好或者利空,一個股票漲跌20%乃至30%都是稀松平常的。這對於投資者而言,既是一種自由,但也是加大了投資的風險,可謂是雙刃劍。

最小交易單位股股不同

A股中,所有的股票都是以100股為1手作為最小交易單位。但是在港股,每手股票到底是多少股,卻是完全不同,這也造成了不同股票的入門門檻千差萬別。

比如騰訊控股(700.HK),目前的最小交易單位是100股,按照目前125港元上下的價格,最低入市門檻是1.25萬港元左右。而匯豐控股(5.HK),最小交易單位卻是400股,按照目前85港元上下的價格,最低入市門檻高達3.4萬港元。

投資者要知曉不同股票的最小成交單位,可以登陸港交所-投資服務中心-今日股價查詢,表格中的“買賣單位”就是1手對應的股數。當然,你登陸騰訊港股,使用“行情頁”,也能查詢到相關信息。




股價最小變動單位視股價而定在A股,無論股價是高是低,最小的價格變動單位都是0.01元。這對於低價股,其實意味著較大的買賣價差成本,而對於高價股則有利。

不過,在港股,最小價格變動單位卻是根據股價而浮動的,低的可能只有0.001元,高的甚至可能是0.5元或者5元。具體的股價和最小變動單位規律如下:


當然,在實際交易中,你也完全可以通過查看騰訊港股的“行情頁”獲得具體個股的最小變動單位。

收費和免費的實時行情

“港股實時行情竟然要收費的!”,如果你身邊曾經有早年就涉足港股的朋友,相信沒少聽到類似的抱怨。

的確,香港股市效仿美國,將實時股價數據作為增值的收費內容提供。所以在早年,你通過港交所網站查詢到的港股報價,都是15分鐘延遲數據,要想獲得港股實時報價,就至少得花費100到200港元不等的價格以獲得不同詳細程度的實時行情數據。

當然,如果你只是偶爾交易者,或者並不需要交易席位和掛盤數據那麽詳細的數據,那麽也可以通過騰訊港股或者新浪港股頻道這樣的服務商,查詢最新的實時成交價——不過這樣成交價最大的缺陷是無法提供買一賣一等掛盤數據,你難以精確計算下單時對市場的沖擊和下單成交的效率。不過對於普通散戶,這個影響應該不大。




港股財報哪里看?

放著偌大的A股為何要去炒港股?許多基本面投資者看重的是許多A股市場稀缺的投資標的,比如像內地IT巨頭騰訊、比如賭場股之類。

當然,對於基本面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查詢上市公司的財報信息。在A股上,我們習慣了查看交易軟件的F10信息或者去巨潮資訊下載完整的企業財報。

那麽,炒港股如何獲得上述信息呢?如果要說最權威的信息來源,當屬港交所為了信息發布專門設立的港交所披露易網站,在這上面可以查到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最新的公告。與此同時,利用股權披露功能,還能快速查到上市公司的主要持股機構,以及這些機構必須披露的持倉變化數據。




如果你覺得看原始公告太麻煩,而是希望查看類似F10這樣匯總的概要版數據,那麽建議去騰訊港股頻道上輸入代碼查詢,從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到總市值、市盈率以及最新的分析師觀點應有盡有。

原始鏈接:http://seekingbeta.net/blog/html/y2014/187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55

簡單背後的不簡單 小米內置實用APP點評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8/147270.html

i黑馬:近日,小米CEO雷軍在其微博上宣布,小米的產能不斷提升,目前小米絕大部分產品已保持供應,如小米移動電源/小米電視2/小米平板/紅米等,小米網可以隨時有貨,同時,雷軍還宣布小米4也將很快進入開放購買。消息一出,眾米粉歡欣鼓舞,摩拳擦掌準備下單。
 
\小米熱潮的背後,源自其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把握。除了從硬件、MIUI系統、基礎應用等方面不斷強化,針對用戶閱讀、聽音樂、看視頻等日常需求,小米在內置APP等方面也頗費心思,通過精選體驗極佳的實用客戶端產品,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綜合體驗。下面我們就通過幾款內置APP,看看小米如何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產品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的。
 
一點資訊  從打發時間到價值閱讀
 
根據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當前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27億,而手機網民使用最多的前10大應用中,新聞閱讀使用規模達3.91億人,滲透率高達74%。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是移動端的強需求。那麽對於廣大手機用戶來說,影響移動閱讀體驗的關鍵在哪里呢?這先要從設備終端發展和上網方式的變革說起。我們知道,手機界面的大小十分有限,因此傳統PC時代那種搜索海量信息,再從中挑選合適內容的閱讀方式顯然不再適用,同時,移動互聯使得碎片化時間增多,這些使得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真正符合他們個體需求的閱讀產品被提上日程。
 
針對用戶的移動閱讀需求,小米手機通過與一點資訊合作,打造米粉的專屬新聞客戶端,以智能化的信息平臺,圍繞用戶興趣,提供個性化的新聞資訊,深度滿足用戶長尾閱讀需求,進而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提升閱讀體驗。
 
 
\一點資訊主打“興趣門戶”,強調圍繞用戶的興趣提供最有價值的內容。小米內置版本的新聞資訊是一點資訊專門為其打造的定制化版本,除了進行針對性調整,以便更契合小米手機的軟硬件,在內容上則憑借推薦+搜索的模式,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價值內容,從而將用戶從繁複無用的冗余信息中解放出來。
 
每個人的閱讀興趣都不盡相同,要實現真正的個性化,即所謂的千人千面,就需要深挖每位用戶的興趣方向。一點資訊在挖掘用戶興趣方面優勢明顯,首先結合綁定的社交賬號初建興趣模型,同時通過搜索功能,讓主動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主動表達興趣,並且可以對相關興趣內容進行一鍵訂閱。而產品端也會根據用戶興趣,推薦相關內容,讓用戶便捷獲取精準內容。據悉,基於一點資訊的長期積累和深耕內容源,目前可以訂閱的興趣頻道超過100萬,能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
 
\同時,一點資訊還能結合用戶的搜索、訂閱及點擊、閱讀時長、評論反饋等操作,深度分析用戶的長尾閱讀興趣需求,構建完整的興趣圖譜,進而推薦更多興趣內容。舉例來說,一位用戶是對明星感興趣的都市女白領,產品端會推送相關內容;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她經常閱讀關於好萊塢明星的內容,那麽後續就會進行更精準更集中的推薦,幫用戶實現真正的定制化、個性化閱讀。而且這種閱讀體驗在應用操作上十分容易,所有繁瑣和複雜的分析運算等都依賴於背後的機器算法,真正實現將簡單留給用戶,提升用戶體驗。
 
當然,除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外,對於熱點新聞一點資訊也可以完全可以滿足。真正實現,面對海量信息,智能的讓用戶從單純打發時間到價值閱讀。
   
\定制音樂 隨心而動
 
上班路上、工作中、做家務的時候,高興的時候來一曲勁爆,傷感的時候換一闋溫柔,音樂無疑是我們生活中一個貼心的夥伴。而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發展,隨時隨地享受音樂更加便利。不過,不同用戶的音樂愛好千差萬別,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段和場景,想聽的音樂也在不斷變化。如何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呢?小米和百度音樂聯手,提供了定制化的音樂解決方案。
 
\在百度音樂為小米定制的音樂APP中,用戶不僅可以從“發現音樂”中找到音樂榜單、新歌首發、音樂專題以及隨心聽等內容資源,滿足不同的聽曲需求,尤其是其“智能分類”個性化功能,更是可以根據手機的系統時間、用戶的運動狀態、用戶的地理位置等,給用戶推薦合適的聽歌場景和音樂內容。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其聽歌識曲功能,只要進入相關界面,音樂APP即可自動識別周圍播放的歌曲,最終得出歌曲結果,並提供播放、收藏、下載、分享等功能,而用戶的識曲記錄也可儲存其中。此外,手勢的支持也讓用戶輕松實現欄目和頁面的切換,從而獲得更加智能化的音樂體驗。
 
視頻觀看 打通娛樂與社交
 
視頻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娛樂方式,針對用戶觀看視頻的實際需求,小米手機為用戶內置騰訊視頻APP,用戶除了可以獲得國產影視劇、歐美日韓等進口影視劇,《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精品,以及自制劇等海量內容,還可以通過QQ、微信等方式,便捷地與朋友進行內容的分享、交流。
 
\比如通過微信登陸,實現與朋友圈一起看節目,公眾號視頻都可以看,而一鍵截屏,可以幫助用戶輕松留住精彩瞬間。通過內置的視頻應用,用戶可以將休閑娛樂與社交生活輕松結合,享受真正的智能化生活。
 
 除此以外,小米手機還為用戶提供百度地圖、豌豆莢等實用軟件。這些應用看似簡單,其背後無不是依托著先進的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持。小米手機在內置實用APP上的用心,體現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理念,這是其能牢牢抓住用戶的關鍵,也是值得行業學習和借鑒的重要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14

【案例】友宏科技:實用比美觀更重要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1/149389.html

黑馬說:在可穿戴領域,友宏科技創始人顏宏武是個老兵,有10多年的從業經歷。2009年之前,友宏主要給日本客戶代工計步器和醫療器械,之後,顏宏武意識到整個工廠只服務於兩個日本客戶的風險太大,而且工廠翻來覆去生產一些沒有創意的舊產品也沒有進步,他開始思考轉型自主研發,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
 
智能硬件風潮來了之後,友宏的產能規模一直在增長。以前一個月賣4萬臺計步器就很不錯,2014年6月開始,友宏計步器銷量達到10萬臺,最後一個月竟然賣到了20萬臺。從代工轉為自主研發,友宏科技最大的經驗是要掌握核心技術。
 

友宏科技創始人 顏宏武


文 | 本刊記者 崔婧
編輯 | 王冀
 

在可穿戴領域,顏宏武已經摸爬滾打了10多年。他創立的深圳市友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友宏)的工廠如今有6條生產線,能擁有這麽完整配套的廠家在可穿戴行業是不多見的,友宏排進了前三名。

 

友宏是靠做計步器和醫療器械起家的。10年前,友宏給日本客戶做代工,代工的產品主要是電子式3D計步器、USB數據計步器和醫療器械。友宏主打日本市場,80%以上日本品牌的運動類計步器,都是友宏代工的。那時候,日元的匯率很高,友宏這樣一家100多人的工廠,純利潤可達到40%以上。

 

2009年,顏宏武意識到整個工廠只服務於兩個日本客戶的風險太大,而且工廠翻來覆去生產一些沒有創意的舊產品也沒有進步,他開始思考轉型,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這一年,友宏終於買到了日本計步器的技術,組建了研發團隊,並逐漸把研發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2012年,友宏和麥開合作推出了一款運動追蹤器。顏宏武沒想到這款產品在國內市場賣得很好,一個月就賣出了5000臺,這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就在同一年,日本經濟快速下滑,顏宏武感覺到日本市場已經不能維持生意了。

 

友宏的轉型再一次擺在了顏宏武的面前。這一次,友宏組建了20個人的研發團隊和10個人的外貿團隊,重點挖掘一些大的創意型客戶,專註於互聯網硬件設備。

 

一開始,顏宏武把轉型想的太過簡單。他認為在代工計步器的時候,友宏已經掌握了核心算法,而且基於給日本客戶代工的經驗,生產工藝很高,加一個通訊模塊就可以做出智能硬件。然而在研發伊始,友宏就遇到了障礙。

 

那時候,低功耗藍牙(4.0)無線模塊的上遊芯片廠商技術還不成熟。一方面,這些IC廠商希望和生產能力強大的企業合作,不提供技術資源給友宏這樣的小企業;另一方面,國內熟悉這個模塊的人很少。當產品真正做出來的時候,顏宏武發現產品存在電流大、通訊不穩定等各種各樣的缺陷,客戶不斷要求友宏對產品進行完善。

 

直到2013年1月,友宏找到了願意給自己提供低功耗藍牙無線模塊的廠商,產品外形、模具、技術才逐漸穩定,終於在當年11月正式推出了產品,第一個客戶是國內廠商ibody。之後,很多智能硬件的公司都開始選擇友宏作為自己的合作夥伴,比如智能車載產品公司Auto Bot,以及沃爾瑪等。

 

這些客戶選擇友宏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般情況下,中小規模的智能可穿戴工廠只是組裝廠,所有配件都是采購回來組裝,沒有那麽多生產部門,而友宏則有完整的生產線,包括SMT貼片、註塑、絲印到CNC手板等20多個環節,從元器件到成品都是友宏自己生產。

 

2014年,智能硬件風潮來了。友宏開始通過參加展會來開拓客戶,而這個方式確實為友宏帶來了不少訂單。2014年5月,在參加完香港展會之後,顏宏武有時候每天要接待七八撥到工廠談業務的客戶,多的時候甚至有十撥客戶,三個會議室從早到晚都忙不過來,這種火爆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8月份。”

 

“以前一個月賣4萬臺計步器就覺得不錯了,從2014年6月開始,傳統計步器、藍牙計步器和USB計步器每個月加起來的銷量達到10萬臺,在2014年最後一個月賣竟然賣到了20萬臺。”顏宏武告訴《創業家》記者。

 

這兩年來,友宏的產能規模一直在增長。按照顏宏武的預計,2015年,智能硬件產能會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友宏300人左右的團隊會在今年擴大到400多人。之後,他打算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生產,就像富士康一樣。

 

目前,智能硬件產品同質化現象很明顯,很多智能手環都只是強調外觀,而實用性不強。顏宏武想做的是就是打出差異性的實用性產品,現在也在研發帶有心率、血壓監測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他給自己定的時間表是2015年底實現產品量產。
 

本文作者崔婧,由王冀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