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數學好的人是否在股票投資上更佔有優勢?(這個是知乎上的問題) 陳慶森

http://xueqiu.com/1693466204/24855611
我本人不同意數學好的人,在股票市場上就更佔有優勢的說法。

不知道大家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瞭解多少,如果你沒有從根本上認清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講的都是膚淺之見。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要認清數學對於股票投資是一個智力工具,而股票投資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而與社會科學之外的是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毫無疑問數學適用於自然科學,在這裡可以把這個問題擴展為數學這種工具在社會科學中適不適用。

自然科學有先驗性的假設,真理是存在的,我們提出的各種理論也是可以通過邏輯、數學等手段來論證,或者說通過證偽不斷地尋求真理。因此數學好的人對於揭示自然科學的各種現象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社會科學區別於自然科學,在社會科學裡,真相不一定是有效的,假的也不一定說就是無效的。比如說現實世界中我代表穆迪公司,我挖掘出一間企業的缺點,利用自己的信譽對一間企業進行惡意唱空,可能大家真的信了。有可能這間本來運轉得好好的企業,因為應收賬款太多,而他的上下游聽說他快不行了,大家都拖著不還錢,結果它真的因為資金周轉不過來倒閉了。這不是虛構的,在資本市場存在這樣的例子。

因為在社會科學裡,或者在這個股市裡,信息是不完備的,或者說是不對稱的。人們的決策基於對事件不完備的理解之上。因此我可以製造假象,我可以造謠,我可以利用人性的缺點,來操控市場的走勢,從而實現了無中生有的事實,可能它並不是真的,但這又怎麼樣呢?我的目的達到了。因此你數學再厲害,你看似得到了真理,但是並不說明它就是有效的,市場不一定按照你的思路和設想來運作。

這是自然科學和社會很重要的區別。拿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來說,很多巫師和不切合實際的人想讓銅等物質變成黃金,但這種途徑是行不通的。事物並不會因為你是怎麼想的,你的需求是什麼,你的期盼是什麼而改變自己的根本屬性。當然現在的科學家通過改變物質的原子結構而讓其他物質變成黃金又是另外一回事。而在社會科學裡這種煉金術是存在的,你可以見到很多因謊言而迷失心智,行為異常的烏合之眾並沒有因為國家的教育水平提高而有所緩解,因為一些傳言而搶購板藍根、碘鹽和米醋的行為讓人相信這是人類的天性啊。這給套利者提供了無數機會。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因為自然科學是獨立於研究者之外的,它們最多是受到量子力學中測不準的影響;而社會科學研究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參與者,他們的言論會影響到事情的進程。按索羅斯的說法,大家都能理解企業的基本面影響了市場的價格,而他要強調的是有時市場啟動了反身機制,市場的價格重新塑造了基本面,就像上面的所舉的例子。這是不是誰決定誰的問題了,它們是相互決定的,處於一個動態的相互影響的進程。好比如,很多經濟學家預期國家經濟前景良好,並且大家的情緒都非常樂觀,可能它真的會因為大家都這樣認為,而促進了這個結果的出現。我們並不知道是因為是經濟學家很有能力,預言了經濟前景;還是大家樂觀的預期塑造了經濟繁榮的結果。

對於個人而言,這有點象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過程,或者迷信星座的人按星座的內容塑造自己的性格。前者拿自我否定來說,可能你是一個比較柔軟的人,因為有些事情不順心而產生自我否定心理,造成你做事情的時候沒有自信,結果還真失敗了,本來只是一些平常的事情,卻給你帶來了惡性循環的結果,你的行為印證著你最初的想法,而你的想法有在支配著你行為。最終你變成了一個比較自卑的人。對於相信星座的人更甚,因為人的性格有多面性,遇上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只是一些沒腦子的女生覺得圓滑的星座說得很有道理,並且在潛意識裡按照星座的描述塑造了自己的性格,可能開始她並不是那個風格的。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遠不止這些,許多人把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強加在社會科學上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即使你對混沌理論再精通,你能用一個數學模式去完成描述一個人和準確預判一個人的行為嗎?當然,很多數學很厲害的人,的確取得成功了。但並不是說你數學好,在社會科學當中就一定具有某種優勢。大致的準確勝過精確的錯誤。你的優勢在社會科學裡並不一定適用,雖然社會科學裡屬於自然科學範疇的東西也參與在其中。我甚至認為在社會科學裡沒有絕對的路徑和方法,當然很多都要基於當時的背景和條件。你可以看到在每一個行業裡,都有很成功的人,而他們成功的路基本都比較獨特,對於自己走過的路也有自己感悟。如果你非要問誰在這個市場上更有優勢,我說能很好地理解這個市場的人,一旦這個市場呈現出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果斷出手的人,往往能在這個市場上勝出。

毫無疑問能把數學學得很好是一種智力,而自然科學對市場的描述在於市場總是有效的。巴菲特說很多名牌商學院鼓吹一種新潮理論:股票市場很有效率。這在智力競賽中,無論是橋牌、國際象棋或者是選股可能更有優勢,但無論與那些已經認識到這種想法是在浪費精力的對手匹敵。要想在一生中獲得投資的成功,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個穩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的基礎,並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體系造成侵蝕。

可見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數學非常優秀人在投資方面並沒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相反倒是學好哲學、邏輯學、心理學對投資來說更有優勢。因為學數學多少講點天賦,但是學後面的學科,只要你有強烈的求知慾,再通過嚴格的邏輯訓練,你還是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的,這一切都有利於你理解這個市場的運作方式,保證贏的概率大大偏向你的時候果斷得出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91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馬沙筆記 Char Blogger

http://charblogger.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17.html
客家諺語: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要把一個人教好可能要花三年,但一個人要學壞只要三日。】

會計師公會就「監管上市公司核數師的改革建議」向所有會員發出網上意見調査 (Online survey)! 我就塡咗,唔知各會員交咗未!

就我個人所見,好多會計師見到呢份嘢之後,不論係有直接利益關係嘅上巿公司核數師、看似無乜關係嘅非上巿公司核數師、以及表面睇完全無關係嘅商界會計師,都非常擔心,其擔心程度尤如共產黨明天就全面接收香港,接管香港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權力一樣。

的而且確,今次改革建議係衝住會計師公會現行六大監管功能(即註冊、審查、調查、紀律處分、持續專業進修及準則制訂) 而來,但今次只限於監管上市公司核數師而已。不過,好多會計師就好擔心落實咗今次呢個方案之後,財務匯報局 (FRC) 就必定會進一步走向全面監管所有會計師。係咪會咁我就唔知,但小弟愚見係,上市公司核數師的而且確有需要受到監管!

我入行2x年,見過、聽過上市公司爆煲無數,除咗某幾位直接協助上市公司做假數嘅會計師被刑事起訴後,再由公會跟進釘牌,公會絕少主動或成功對上市公司核數師作出調查或責罰。唔好話行外人,就連我呢個局內人,都曾經無數次質疑公會係咪永遠唔敢郁四大會計師行?

就以最近肥胡 (胡定旭) 單嘢為例, 「專業行為不當,沒有遵守會計師獨立性的要求」證據確鑿,會計師公會紀律聆訊竟然玩咗十年, 係足足十年呀! 我聽完心中不其然泛起DLLM 四個英文字! 最令人爭議係案發時肥胡做EY坐館時唔郁佢,依家肥胡都無做會計師啦,會計師公會今日釘一個唔再需要會計師牌嘅人個會計師牌,其實有乜實質作用? 我會想呢個case如果交由財務匯報局 (FRC)著手調查,肥胡醫管局十年皇朝根本就不存在!


再講遠啲,當年「雅佳 」、「廣南」爆煲,點解無人要負責? 「廣南」核數師爆煲後竟然withdraw已經簽發咗嘅核數師報告都無事,會計師公會事後至今一句解釋都無,其監察透明度了勝於無,比我感覺又係由四大會計師行要員揸旗嘅會計師公會永遠唔會郁四大會計師行! 假若日後審查、調查權力交到財務匯報局 (FRC) 手,麻煩翻查一下呢類案件。

上市公司核數師由會計師公會自行監管,確實需要改革! 至於點改至好,是否將現行六大監管功能(即註冊、審查、調查、紀律處分、持續專業進修及準則制訂)通通交到財務匯報局 (FRC) 手,就緊係唔得啦, 例如註冊、紀律處分、持續專業進修及準則制訂等等,應該保留,而審查及調查交給財務匯報局 (FRC)著手處理及向外公報調查結果!

至於那個「財匯局可於收集部分資料,如正在調查的資料後,通知公
暫停對會計師事務所或個人會員的首次註冊或註冊續期」建議,就低能兼白痴,呢個擺到明叫未審先判,點可能係香港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97

變搶手貨!搞文創設計也要學好數學

2014-06-09  TCW
 
 

 

你知道嗎?除了科技、金融業,文創、觀光和設計產業,也需要數學素養!

哈佛前校長伯克(D.Bok)在《大學教了沒》一書直陳:「數學可以訓練邏輯推理和抽象能力,這是二十一世紀八個教育目標中思辨能力的訓練。」他認為,一個人在職場中生存,學會找問題很重要。當然,有各種不同找法,有些人要發展一套理論,有些人要解決難題。

旅館業鉅子希爾頓(Conrad Hilton)就認為,數學中「找問題」的能力,對於經營旅館有必要。

能解決問題專精分析,不被假象誤導

希爾頓說:「我不想說服任何人,微積分、代數或幾何學對經營旅館事業非常必要,但我們要大聲疾呼:『數學』並不是國民教育上無用裝飾品。」

解決問題,則是第二大能力訓練。「數學能很快把問題化簡、用清楚方式陳述出來,從而發展迅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從哪方面看都是非常有用的。當然,並不是真的使用代數公式,但我們發現較高等的數學練習,是發展這種解決的心智能力最好的訓練;徹底的數學心智訓練,可以防止思緒不清或被一些假象誤導,」伯克說。

在線上開放課程平台Coursera開辦「數學思維入門」課程,吸引全球超過五萬人註冊的史丹佛大學著名數學家德福林(Keith Devlin)也持相關觀點。「數學不是只有加減乘除、函數、微積分,可以幫我們訓練精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表示,當年牛頓發明微積分,目的就是為了要解釋宇宙間行星運行問題。

具跨界能力3D繪圖、電影產業吃得開

數學中的空間概念,則可提供文創或設計人才對於視覺結構的訓練,是第三大能力。台師大講座教授、數學教育中心主任林福來,以目前世界潮流的文創、設計產業為例,許多3D繪圖、電影特效視覺,依賴數學對形狀結構和數量週期的訓練。他表示:「空間的定位、定向,則可以讓整體性視覺方向、結構更準確。」

此外,林福來也提出「列聯表」數學概念用來訓練思考不確定性因子的存在,是現在數學教學的重要潮流。「在『黑天鵝』頻繁出現的複雜社會中,列聯表概念與分析,訓練的是對變數的思考與判斷能力,」早在二○一○年,德國就將此課程放入國小課綱中,但台灣課程則尚未列入。

培養領導力面對變動,能立即正確回應

「從個人競爭力來看,數學力強,未必能升為高階經理人或者CEO;但數學力差,肯定無法晉陞為高階經理人,這絕對事實!」城邦集團執行長何飛鵬曾為文表示,「台灣第一代創業家幾乎對數學都很敏感,不代表他們有非常好的數學成績,但他們通常有極佳邏輯、推理、判斷力,能在數字上有任何變動時,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回應。」他講的,正是上述所提及一般廣義的數學素養能力,也是隱藏的競爭力,勝出關鍵取決於應用,而不是分數!

林福來也以一個更簡單的例子,說明他眼中的數學概念,有一天,他的一個女學生搭捷運,捷運上擠滿人,這位女學生和友人通電話,才知道友人就在隔壁車廂,但人很多怎麼找?女學生問朋友:「是在靠近車廂的哪個出口?」她以此判斷距離和位置,一下擠身到友人旁邊。

女學生從空間定位,換算成距離,「這也是數學應用能力,」他表示。換句話說,數學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抽象,而做很多數學題目,卻不能在生活中應用出來,也不等於數學素養高。

數學考不好,是一般人的夢魘,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萊昂思(Ian Lyons)說法,全球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數學恐懼症患者。

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就是一例。他在大學聯考時,數學僅考十一分,「就是很害怕數學,每次考試都考不好,有一次甚至只考○.六七分,」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PanSci泛科學網站總編輯鄭國威,在《一個數學家的嘆息》一書中為序就表示,國小時成績很好,但到了國中全都變了。光看到「數學」兩字,就足以讓他產生頭昏想吐的感覺,後來儘管順利考上第一志願高中,但最後決定去念文組,出了社會儘量避開跟量化相關的研究,但他現在從事的卻是與數字邏輯相關的網路產業。

萊昂思就認為,讓學生產生恐懼的不是數學本身,而是以往的數學教學模式,考不完的數學考試,做不出的難題、怪題,讓學生自信備受摧殘。

「在升學壓力下,只做大量練習,數學教學把數學學習內在的、規律性的東西放在次要位置。短期內的確可以提高成績,但這是以犧牲學生的自信心為代價的。」萊昂思的觀察與台灣數學教學現場不謀而合。

技術性訓練扼殺了創意,也讓數學被許多人誤解。「但『數學思維』則是一種思考、推理事物的明確方法,且思考對象不限於數學。推理是一切現實的源頭。」中華民國數學會前理事長張鎮華點出數學知識與數學素養差異關鍵。

也可以說,除了數學時數不足,台灣還需要思索如何讓數學的教學真正訓練一個人的解決問題能力,而非單單懂得解題,才能打造台灣超越分數的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33

羅傑斯投資14條箴言(下):世界的未來在中國 要學好普通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176

國際投資大師、與索羅斯共同創立量子基金的羅傑斯,在其漫長而傳奇的投資生涯中積累了大量的智慧,財經博客Business Insider精心選取的他的14條箴言,相信對每個投資者都會有所幫助。(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接上文:《羅傑斯投資14條箴言(上):成功的投資者總是“無所事事”

8、如果全球經濟轉暖,大宗商品將進入牛市……但即便全球經濟不轉暖,大宗商品依然可以進入牛市。

羅傑斯說,當一個國家印錢時,大宗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如今,全球政府都在印錢。

9、對於那些2003年出生的人,我給他們的最迫切的建議就是學好普通話。

羅傑斯非常看好中國,他覺得教女兒們學中文是他為女兒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他不僅買了中國的DVD,還雇了一名中國保姆,幫助女兒們學習普通話。羅傑斯曾不斷表示,他相信世界的未來在中國。

10、到中國去,做一個農民,這很靠譜。

羅傑斯說:“在歷史上的有些時候,金融是經濟的主宰;但在另一些時候,生產實實在在東西的人才是主宰。這就是世界運行的規律。重要的是要弄明白未來的趨勢,然後追隨它。”

11、如果你有機會投資緬甸,那麽20年、30年或40年後,你將會非常富有。

羅傑斯表示,緬甸有著誘人市場,這個市場規模不大,但里面有許多好的公司有待發掘。這對羅傑斯來說是一個長期的賭博,他表示,如果你有辦法進入緬甸投資,那麽未來20至40年後你將會非常富有。

12、印度不適合投資,但去旅遊還不錯。

羅傑斯對於中國之外的亞洲大國並不滿意,比如印度。他相信這個國家需要進一步開發零售市場,讓貨幣變得更加容易兌換。他認為,印度政府需要現在就著手解決問題,而不是拖到將來:

印度的經濟體系非常糟糕。印度政府當然明白這些並且努力將其完善。但一到執行的時候就會出錯。

13、我不知道如何做空哈佛或斯坦福。

羅傑斯表示,他看到泡沫無處不在,包括美國高等教育和歐洲足球隊都有泡沫。但他不知道怎麽去做空它們。於是他只能去做空美國國債。

14、我曾經很窮,我不喜歡這樣,我不想再次陷入貧窮。

羅傑斯認為,從股市、就業和工業產出上來看,美國已經經歷了一個“失去的十年”。他並不認為美國經濟正在好轉:

很顯然, 房市確實有一點複蘇,但在經歷了崩潰之後,這並不奇怪。一定程度上的反彈到處都是……制造業複蘇?你沒開玩笑吧?是的,情況是有了一點好轉,但要知道,全球其他國家還在我們周圍打轉呢。作為一個美國公民、納稅人和投票人,我本來不想這麽說,但我不得不面對現實,否則我就會破產。我曾經很窮,我不喜歡這樣,我不想再次陷入貧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72

【社群分享】學好15條,創業公司不愁招不到人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8/149529.html

黑馬說:吳學鋒曾為2008年阿里巴巴ICBU北京區sales,現在是互聯網招聘網站快推網站CEO,他對公司的人才招聘有很多經驗。3月31日,在i黑馬打賞討論群內,吳學鋒做了一個題為《創業公司人才招聘的15條建議》的內容分享。本文根據吳學鋒分享內容整理而成。

吳學鋒說:物色到優秀人才對創業公司至關重要,只有好的團隊才會做出好的產品,下面根據我的相關經驗,談一下創業公司招聘的15條建議:

\整理 | 本刊記者 周群鋒

【1】多花時間:舍得去花一半時間招聘

 

大部分創業者在人才招聘方面所花的時間都不夠。在確定公司理念並完成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後,你就應該花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時間來招聘人才。這是一件無法交給別人的事,你必須親自去尋找、了解這些人才。在公司達到500人的規模以前,CEO/創始人應該親自面試每一位候選人。

 

【2】親自實踐:面試者需了解崗位性質

 

在招聘某一職位時,你必須先通過實踐對這個職位有深刻的認識了解,否則很難找到合適該職位的理想人選。

 

【3】聰明高效:問過往工作判斷這兩點

 

候選人必須具備兩個優點:聰明和高效。具體而言,在招聘人才時,你可以與他們聊過去的工作,問他們過去是怎樣做的,用了多少時間精力,這樣可以判斷應聘者做事是否聰明高效。

 

【4】聘前試用: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建議

 

這是我最重要的一條建議。一般而言,僅僅通過面試很難去想象與該候選人共事的感覺如何。因此,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讓候選人在正式被聘用前先進入公司試用一段時間。

 

【5】選好途徑:通過多種渠道籠絡人才

 

我所遇到的最優秀的人才大多是我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即使你覺得這些人並不一定願意為你工作,你也要使出渾身解數去爭取他們;求職網站和獵頭效果若不理想,召開會議則是個不錯的方式,例如舉辦一些技術人才對話來招聘到技術人才等;如果你的企業有一定知名度,那麽校園招聘也是個很好的選擇;人才招聘是個長線投資,有的人可能一年內(甚至更久)都不想到你的公司。這點建議我還有一個心得,那就是盡量讓招聘工作顯得非正式化,這樣做的效率反而是最高的。

 

【6】闡述使命:可以激發候選人的激情

 

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向候選人闡述公司的使命,激發他的熱情。一旦確定人選後,就應盡快進入收尾階段。候選人進入企業後的負責人(最好還有CEO)應該想方設法留住候選人,與候選人保持每天一次的交流頻率。

 

【7】星期天法則:彼此認同非常得重要

 

招聘時還應遵循“星期天法則”,想象一下你是否會因為喜歡和這個人在一起,而願意在星期天和他到公司加班?同事對比彼此的認可和好感對於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十分重要。

 

【8】企業價值觀:對不認同者不要也罷

 

你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打造企業的文化價值觀,確保所有員工都了解並認同這一價值觀。在招聘時,你應該尋找與本公司文化價值觀相契合的人才。對一個企業而言,員工觀點和性格多元化是必要的,但價值觀多元化卻未必是件好事。對於那些我行我素、不願認同你企業價值觀的候選人,不要也罷。

 

【9】永不妥協:不可因著急而招聘庸才

 

越是處於創業初期,越不能在人才招聘方面妥協。有時寧願失去一筆交易或推遲產品發布時間,也不能將就著聘用一個中庸的人,這樣做後果將不堪設想。中庸的員工會對整個企業造成負面影響。

 

【10】舍得花錢:最該舍得的是給予股權

 

創業初期,最健康的報酬結構應該是略低於市場價的薪水+豐厚的股權。不過,很多成功的公司都不是資深人士創立起來的。我的這個觀點肯定會引起爭議,但這才是正確的策略。如果想要高於市場的薪水,那他們就應該去沒有多少股權的大公司。股權獎勵會稍微複雜一些,但有一個原則是,你最初招聘的20個人的股權獎勵應該是投資人所建議的兩倍。對於一個運作良好,但尚未取得突破性成績的企業而言,我知道的股權獎勵結構大概是:第1位和第20位工程師分別有1.5%和0.25%的股權,不過,這也要根據企業性質而定。

 

【11】相信直覺:靠細節判斷其是否適合

 

在面試過程中你要註意細節,因為你可以從這些細節中看出候選人是否適合創業。例如,太過於關註職銜或手下團隊人數的人就不適合創業。面試得多了,你很快就會有些感覺。如果你對是否招聘一個人感到猶豫的話,那就pass吧。

 

【12】隨時招聘:做好人才儲備非常重要

 

招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非出現職位空缺時才組織的活動。這個過程具有極強的不可預測性,如果你發現一個很合適的人,但你近兩個月內暫時用不到他,但為了做好人才儲備,你也應該聘用他。

 

【13】果斷解雇:該說“再見”時不要猶豫

 

你無法保證你招到的所有人都是適合公司的。如果一個人已經顯然不適合再待在公司,那麽這種狀況以後也很難會改變。與其抱著“明天會更好”的幻想,不如趁早說再見。

 

【14】制定流程:建統一的招聘決策框架

 

讓你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寫下他們對是否聘用某一個候選人的想法,這樣便於你今後回顧你的決策。面試結束後,最好能與每一位面試官對此進行面對面的簡單討論。讓其中一位面試官與應聘者一起用餐,並確保面試官每一次都要準時,這樣才能給應聘者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要有一個跟進整個面試過程的負責人,確保面試內容的全面,並在面試結束後召集所有面試官進行討論。此外,還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招聘決策框架,並對面試官要進行相應的培訓。

 

【15】有所不為:招聘要有計劃不可盲目

 

有些創始人會盲目招聘,擴大公司規模。有時候小的團隊效率反而更高。因此,你應該想想每一個項目或工作最少需要多少人,盡可能地控制團隊人數,不要為了招聘而招聘。

 

感悟
 

 

最後總結一下,招聘是一件艱難但重要的事情,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工具快速招聘。成功地招到人時,不要忘了思考如何留住他。保持企業的活力是留住人才的關鍵,每隔半年左右可以調整一次職位。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繼續為尋找更多優秀的人才,發現並善用人才是你走向成功的必備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整理周群鋒,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一次學好投資大師不敗金律 科斯托蘭尼、是川銀藏、李佛摩的血淚教訓

2015-09-28  TWM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說:「沒有經歷至少兩次破產經驗的人,不算是真正的投機家!」 事實上,許多家喻戶曉的投資大師,也經歷過慘賠的經驗。 以他們為鑑,投資人或許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不要聽信明牌、不要貪心、不要賣盈保虧,這三件事,可說是在投資險惡大海中持盈保泰的三道重要護身符。不管是投資大師的諄諄教誨,還是汗牛充棟投資書籍苦口婆心的提醒,當局者迷的投資人老是對這三條金律「選擇性地健忘」。不要說一般投資人會健忘,就連投資大師自己在利字當頭下,也會迷失方向。

德國股神 科斯托蘭尼

他聽內線慘賠,悟出「雞蛋理論」掌多空「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投資十戒」第一條寫著:「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祕密訊息!」換成今日的語言可這樣寫:「不要聽信明牌!」三○年代初期,科氏年僅三十歲,已經是以放空賺進大把鈔票的投資新秀。有一天,他下榻皇家飯店,碰巧在大廳看到當時的殼牌石油公司與標準石油公司總裁比鄰而坐。

這個場景雖令他吃驚,但不意外,因為畢竟是名流出沒的飯店。回房間後,服務生送來電報,科氏打開一看,內容竟是許多大型證券公司正在買進大量殼牌石油的股數清單。他一頭霧水地想:「這不是我的啊。」把電報反過來一看,驚覺這是給當時股票大炒家曼海姆的電報,而曼海姆下榻的房間剛好在他對面,原來服務生送錯了!

交代服務生送還電報後,科氏陷入天人交戰。因為,當時全球經濟低迷,他一直站在空方,要不要為此封電報反空為多陷入苦思。最後,他認為這是發財良機,決定大舉買進殼牌石油股票。

買進後,當時大盤空頭氣焰未減,殼牌石油持續重挫,不久後,更跌至科氏買進的三分之一。這支「明牌」竟成為德國股神傳奇一生最大的投資災難。

這場教訓,讓科氏日後投資股票只遵循兩個方向:市場面與產業面,並發展出「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詳見《一個投機者告白》)為操作準繩,他也成為少數能安享富裕晚年的投機大師。

日本股神 是川銀藏

他錯失出場點,用「八分飽」原則完美復仇許多投資人對「日本股神」是川銀藏的「只吃八分飽」原則應該不陌生,大意是說,投資不要太貪心,不要老想賣在最高點,要懂得見好就收。

這個簡單的道理,背後也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原來一九七八年時,是川研判全球原物料經大跌後,已經出現撈底的大好機會,他於同和礦業跌至一二○日圓開始默默吃貨。

全球礦業果真開始露出復甦跡象了,同和大漲至四百日圓,原本應該見好就收,但同和礦業卻傳出挖出超級大礦脈的利多消息。是川打算等股價漲到五百日圓就出脫七成,沒想到市場對該檔股票瘋狂追價,加上又爆發阿富汗戰爭,令全球原物料市場火上加油。

他在自傳寫道:「照這種情勢看來,同和漲到八百日圓也沒問題;果真漲到八百日圓了,我認為鐵定破一千!」是川不斷融資加碼買進,持股成本也逐漸墊高至四百多日圓,並成為該公司持股逾三○%大股東。

接下來,日、美央行大幅升息,日股從激情落入冷清,同和股價從九百多日圓直線下挫至四百多日圓,原本可大賺三百多億日圓的夢徒留餘恨。最後是靠野村等大券商同意吃下是川手上同和持股,因為害怕這位股市大戶拋股讓日股崩盤,才勉強度過危機。

有了同和礦業的教訓後,是川日後嚴守八分飽哲學,終於在住友礦業這檔股票大賺逾二百億日圓,一度成為日本年度繳稅冠軍。

空頭祖師爺 傑西.李佛摩他不甘停損狠賠,靠「有賺才加碼」竅門翻身在一九二九年因美股大崩盤放空獲利逾一億美元(當時美國一年稅收僅四十二億美元),而被空頭奉為祖師爺的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曾歷經四度破產。最刻骨銘心的,莫過於一九○八年他聽從當時棉花大王湯瑪士(Percy Thomas)的建議作多棉花期貨,結果落得負債一百萬美元下場。

只要即時停損,李佛摩是不會那麼慘的,只是當時他彷彿鬼迷心竅,眼看著期棉下跌,把獲利的其他商品空頭部位回補,持續凹入跌跌不休的期棉多單。因為這次經驗,李佛摩日後在著作中,提到幾項迄今仍讓短線交易投機者奉為圭臬的投資鐵律:第一、絕不逢低攤平。第二、有賺錢的情況才加碼。第三、跌一○%就停損出場。第四、先少量試單,試對了才進較大的單。第五、每次獲利的錢,拿五○%鎖進保險箱。

不過,再怎麼嚴密的投資鐵律,若沒有美滿家庭生活作後盾,財富仍會無情溜走。第三任妻子因酗酒開槍誤擊,導致兒子終身殘廢,大受打擊的李佛摩操作從此江河日下,雖不至於敗光家產,但因憂鬱症所苦舉槍自盡,結束這位華爾街空頭大師的傳奇一生。

投資大師用血與淚刻畫出一道一道的投資智慧與金律,聽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是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或許會更讓人銘記在心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