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浪潮孫丕恕:大數據交易領域將誕生下一個“淘寶”

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眼下全球這輪由互聯網公司拉動的雲計算高增長,正帶動更多傳統IT廠商轉型雲服務商,國內服務器市場份額第一的浪潮選擇的切入點是政務雲,一塊相對難啃的“骨頭”。但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眼中,這是一只1800億元規模的“盤子”。

在國內市場,浪潮雲主要服務政府與國有企業,阿里雲更多面向中小企業與開發團隊,涇渭分明。但最近兩年雙方的業務邊界愈發模糊,阿里雲在努力拓展像海關總署這種中央機構與大企業,浪潮在拓展企業級市場。同時,浪潮還是阿里雲服務器的主要供貨商之一。競合關系明顯。

“浪潮與阿里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雲上貴州’就是其中一個樣本。”本周在上海進行的Inspur World 2016技術峰會上,孫丕恕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在這個政府項目中,阿里雲主要負責技術支撐,浪潮更多負責運營。雲上貴州不光是將公務員系統內的政務工作搬到雲端服務器上,更多是在交通、氣象、出行、醫療等民生垂直領域嘗試用大數據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目標是智慧城市。

出於國家安全等綜合因素考慮,涉及政務與公共服務的業務還不可能交給外資雲計算廠商托管運營,盡管AWS前不久正式在華投入商用,並選址寧夏中衛市大建數據中心;微軟也用Azure+Office365組合拓展中國市場,但外資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這就給國內雲計算廠商開放出更多市場空間。

孫丕恕認為,做政務雲重要的是理解政府的需求,“對方一提,馬上能反應,然後給出方案來”,他相信浪潮在這方面比互聯網公司更有優勢。目前,浪潮雲已經在幫助包括重慶、貴州、濟南在內的96個各級地方政府做城市管理,這個數字規模在國內政務雲市場中領先。這也是浪潮從傳統硬件IT廠商切入雲服務商的一個核心優勢。

這還要從浪潮轉型前的背景說起,浪潮起家於上海,後搬到山東,如果不算計劃經濟年代生產計算尺的那個時期,浪潮在轉型前經歷了一個從PC電腦到服務器的階段,並在服務器領域確立了江湖地位。同時,從國企到後來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浪潮積累了大量政府資源,這是浪潮做政務雲的根基之一。

2010年左右,浪潮開始嘗試由服務器硬件供應商向雲服務商轉型。當時,現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博士已經帶領一個團隊組建了阿里雲一年有余;而亞馬遜的貝索斯已經發展雲計算AWS有7、8年時間。全球雲計算的爆發開始在那時積蓄能量。

從PC到服務器,到雲,再到大數據,孫丕恕選擇了這樣一條路徑,目前形成了產品(服務器、存儲、企業ERP)和服務(政務雲與大數據)兩條業務主線。據浪潮集團旗下一家上市公司浪潮信息(SZ000977)最新發布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三季度營收為30.75億元,同比增速為12.74%。分析認為,營收增長仍主要靠服務器銷售業績提升所帶動。但浪潮在雲和大數據方面的新業務增速很快。孫丕恕稱,目前雲業務的總營收占比大概在5%,未來目標是30%。

對雲服務業務比重的提升,孫丕恕瞄準的是一個1800億元規模的政務市場。他構想的發展路徑是從政務雲到智慧城市,再將這套標準向海外輸出。10月份在杭州雲棲息小鎮舉行的一場規模空前的雲計算大會上,阿里雲的人工智能中樞產品“城市大腦”正式對外亮相,通過自動調配公共資源、實時分析城市全局,實現交通擁堵預測、汛情與內澇預警、遊客個性化服務等城市智慧管理。

但無論政務雲還是智慧城市,都建立在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與機器學習基礎上。數據從哪兒來就成為一個難題。相比於電商、社交等互聯網用戶數據,政府掌握的公共服務數據在這個領域的含金量相對更高。但目前普遍現狀是,政府對數據開放態度的轉變仍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

事實上,早在2015年兩會期間至今,孫丕恕就一直在呼籲政府數據開放。他本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數據開放最主要涉及的是隱私與泄密問題,因為執行數據開放工作的一般是基層公務員,他們普遍擔心相關數據開放是否會觸及隱私和泄密。數據開放首先應該建立一套標準,哪些數據可以開放,哪些不能,先解決公務員擔責問題,這個標準應該國家層面來定。

下一步,浪潮的方向是做一家大數據公司,與合作夥伴一起解決數據來源問題,自己建大數據中心(庫),再將這些數據開放給ISV服務商(獨立軟件開發商)和大數據應用開發商調用,利用大數據進行服務創新。這樣,浪潮在大數據與雲計算產業鏈的定位就鎖定在中遊位置上,扮演橋梁角色。孫丕恕判斷,未來大數據交易將成為像淘寶實物商品交易一樣旺盛的行業,超越傳統BAT的將是一家數據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93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大數據雙創將培育出千萬中國“數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泛開展,去年全年新登記企業增長24.5%,平均每天新增1.5萬戶,加上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每天新增4.5萬戶。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新天地。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認為,“大數據雙創”將培育出千萬中國“數商”。基於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大數據雙創”,正是面向全社會的低門檻雙創模式,將培育出千萬中國“數商”,成為繼電商之後推動產業轉型的新力量和創新創業的爆點。

孫丕恕告訴第一財經,浪潮作為大數據雙創平臺的提供者,將致力於成為數據流通領域的阿里巴巴,構建類似電商的數商新生態。

浪潮集團根據“公司+農戶”獨創了“公司+創客”模式,以天元大數據(網、庫)為依托,支撐A創客(從事大數據應用開發)和B創客(從事大數據采集的創客)創新創業,陸續在上海、沈陽、成都、貴陽等地打造大數據創客中心,將互聯網數據資源、研發工具、大數據技術等免費發放給創客,已發展了一萬余名創客,創造經濟價值超過十億元。

浪潮集團還發布了“百城萬客·雙創行動計劃”,將投資100億人民幣成立"大數據創新基金",在全國100個城市建設100個創客中心,規劃成立100個數據所,扶持10000名創客,帶動100萬就業。

孫丕恕說,“雙創”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找到有效的渠道,把創新創業的行動轉為創收創富的成果,把創新的點子、虛擬的財富變成現實的財富。

浪潮的大數據雙創模式(公司+創客),就是把大數據虛擬的財富變成現實的財富。

浪潮集團已經在貴安、沈陽、成都、江門、常德、廊坊、上海、邢臺等地實踐了這一模式,目前已帶動500多個A創客實現營收4億余元,培養了約10000名B創客(專/兼職),將12個行業的數據資產化,可平均為B創客帶來每月近4000元的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23

浪潮董事長孫丕恕:浪潮要轉型成新型互聯網企業 ,浪潮雲將獨立上市

近日,在Inspur World 2018(浪潮技術與應用峰會)期間,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接受第一財經等記者采訪時表示,浪潮要轉型成“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成為平臺+生態型的企業。

在企業上雲、政務上雲成為大趨勢下,雲業務被浪潮集團視為轉型的重要方向,將單獨進行IPO。孫丕恕稱,現在正在進行重組,浪潮雲目前進入第二輪融資,“我們要進一步讓大家認知浪潮雲”。

目前,浪潮集團旗下有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國際、華光光電四家上市公司。孫丕恕表示,這些公司的傳統IT業務比較多,希望通過雲業務,浪潮變成新型的互聯網企業。在采訪中,他多次強調,浪潮不再是一個老IT公司。

浪潮將首先聚焦政務雲。在政務雲市場中,玩家主要包括四類: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電信運營商,華為、浪潮、新華三等傳統IT企業,騰訊雲、阿里雲、金山雲代表的互聯網服務商以及太極軟件等系統集成商。

誰將拔得頭籌?IDC中國高級研究經理閆海倫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傳統IT企業很多是從政府解決方案起家。跟互聯網巨頭相比,它們的架構也許不太靈活,但在G端(政府端)細分領域是有技術積累的,並不弱於互聯網巨頭;它們對政府行業也更為熟悉,前期渠道下沈很成功,市級政府都有它們的銷售渠道。”

在孫丕恕看來,傳統互聯網企業依靠強應用獲取用戶數據,成為大數據公司。“我們依托政務雲幫助政府實現數據的匯聚、共享、開放,進而實現數據授權運營。”

根據大數據分析,日常生活中,對每個人有用的數據,80%來自組織數據。在這些組織數據中,有80%來自政府,因此稱政府數據為“鉆石礦”,是最有價值的數據。“浪潮通過政府授權數據,加上互聯網數據進行數據價值的重構,通過政府、社會、個人三維數據的互動,推動應用創新”,孫丕恕稱。

政務雲、政府數據的價值已經被廣泛認知。近幾年,在國家大力引導和產業各界的共同推動下,我國政務雲行業發展勢頭迅猛。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政務雲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政務雲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人民幣,全國超九成省級行政區和七成地市級行政區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設政務雲平臺。

與傳統業務相比,新型互聯網企業“新”在哪?孫丕恕對第一財經等記者表示,傳統IT企業完成項目建設就可以,而現在更註重服務,“做雲服務是做‘保姆’,現在幫助政府進行數據運營,就是從‘保姆’升格成為了政府數據‘管家’。”

他稱,圍繞政府數據運營,現在浪潮在22個省級政府,120多個地市建立政務雲,並通過搭建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平臺,實現政府數據的匯聚共享和開放。

但是電子政務、智慧城市概念提出多年,此前進展並不快。孫丕恕表示,“過去十年大家是在空喊,信息化水平和互聯網的應用不怎麽普及,包括現在今天說的業務都不怎麽普及。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新華三集團總裁兼CEO於英濤告訴記者,“2017年之前政務雲可以定義成1.0版本,就是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功能不完善的,需求也不完善。從2018年開始,我認為進入到2.0階段。現在因為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再加上黨中央國務院和以及各級政府對於數據共享、數據交換的提倡力度也變得大起來,壁壘逐漸被打通。”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劉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