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科普與商業如何有機結合? 姬十三與果殼的世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10/xMMDcyXzM4NzIxMA.html

這大概是全天下老闆都夢寐以求的評價。

「這裡很有意思。」在果殼網(Guokr.com)見到其高級市場經理朱溯源時,他這麼說。

2010 年11月,果殼網上線,這家網站的自我描述是「科技有意思」。其與做書籍出版的果殼閱讀共同構成了果殼傳媒,然而有意思的並不只有內容本身,在果殼位於 CBD地區的辦公室逗留的一個多小時裡,出現過一個戴類防毒面具口罩的女生;另一個顯然是來上班的女生推著自己的小輪自行車,一隻貓趴在她的肩頭。在一剎 那讓人感覺下一秒看見有人披著斗篷、騎著掃帚進來都有可能的。

「大多數的IT公司不都這樣麼?」果殼網創始人、CEO嵇曉華反問。但有兩個不尋常:哪家IT公司會在整體後現代化風格的辦公室裡,在會客區使用很童稚的色彩、白底黑花小清新風的桌布?有哪家IT公司會把總部放在朝陽不是中關村?

在果殼最早從崇文門附近的「松鼠世界」遷出時,據說糾結過這個問題:是選擇朝陽還是中關村?最終落戶朝陽或許能說明些什麼,這家基於線上、立足科普的公司其實並不是互聯網公司,其本質其實是「媒體公司」。干的還是姬十三自大學時代以來的「老營生」:科技分享和傳播。

這 也能成其為一門生意?更基礎的一個問題則是,以流量衡量體量的互聯網世界裡,果殼是否只能吸引一些極客(Geek,表示有極致想像力和極致自我的人)?實 際上,這個2年來一直頗受關注的網站更像是一些垂直社區的集合,果殼由「謠言粉碎機」、「健康朝九晚五」、「死理性派」等15個主題區組成,其內容既有果 殼生產的,也有大量內容由用戶生產。嵇曉華對果殼的定位,是一個「類豆瓣」的興趣社區。

果殼裡養「松鼠」

江湖傳言,這人有兩張面孔。在其擔任CEO的果殼網名片上,他叫嵇曉華;但據說作為科學松鼠會創始人的名片上,印的則是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姬十三。

果 殼誕生始於「一群松鼠的文化傳播公司」,2009年1月科學松鼠會在北京正式註冊了這樣一個公司,姬十三是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2010年後改名為果殼 傳媒。但最初有果殼,只是為了讓松鼠會能更好地生存下去。2008年3月,姬十三北上來京,一個月後科學松鼠會成立。這個基於科技分享的群博2008年底 的日流量已經高達3萬左右。

「科普寫作」可以說是姬十三自大學時代開始的核心工作,2007年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他又放棄了做科學家而賺頭自由撰稿人,覺得這是個「可以拎著筆記本到處走走」的美好職業;2008年北上北京後不到1年的時間內,則是在北京一家科技網站做編輯。

隨 著發展、線下活動的開展,松鼠會也面臨著同類垂直、獨立社區的發展困境:何以支撐持續性的發展?人員、內容、資金從哪裡來?松鼠會嘗試過各種渠道,包括變 成為NGO組織、向一些機構申請費用。這步棋無果,一則因為國內NGO的註冊有很多繁瑣的程序問題;二則誰又能界定做科普的松鼠會是一個合格的NGO組 織?

在與包括丁香園(醫藥生命專業網站)等交流的基礎上,姬十三決定嘗試商業化,「這是沒有辦法之後的辦法」。國內很多草根NGO組織都 是以工商註冊公司的名義生存著。從2009年開始與多家風險投資的溝通中,姬十三提出的要求是,果殼是果殼,科學松鼠會則是一個公益組織;公司接受投資的 既定前提是,果殼賺錢後要反哺非營利機構哈賽科技傳播中心,後者囊括了松鼠會和其線下活動果殼時間。

「松鼠」速成營

「對於科技知識的需求,是一個沒有被滿足的藍海。」姬十三的這一判定是否能夠成立?

松 鼠會時期的經驗,或許是極好的心理支撐。松鼠會的平台上曾經有超過100位的科普寫作者,其中有美國芝加哥大學共度細胞生物學博士的女俠「橘子」,寫《動 物行星》專欄的生物老師「瘦駝」,做過美編、玩過樂隊的高分子碩士小莊,還有諸如《科學世界》雜誌的副主編、植物學博士史軍等等。據說這些資深「松鼠」好 好寫專欄每個月的收入也能有六七千塊,不用說還有出書立論的。

這種成功能否在果殼複製?「科學就像一枚枚難以開啟的堅果,雖味美卻不易入 口。」另外幾萬流量的網站是否能有足夠商業價值,養活自己進而反哺松鼠會?時至今日,果殼傳媒已經有七八十號人了,10人的圖書團隊負責果殼閱讀,剩下的 則是網站的僱員;而每個月果殼的支出就高達百萬。

果殼之前,科普的主力軍是科協、是主流媒體的科技板塊,但顯然缺乏對大眾的吸引力。果殼如何能讓大眾在看電影聽音樂玩手機之外,「嘗試在業務時間做一個長腿機器蟲,認識更多的星星和路邊植物,或者用科學知識去破解網絡上的流言」。

結 果似乎並不錯。果殼的15個主題板塊都受到了超過10萬人的關注,「我們並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轉發了、閱讀了相關的文章」,朱溯源說,只知道這種轉載非常活 躍。「互聯網的發展,在使信息傳遞越來越快的同時,也增加了人們對於各種壞消息的不安」,此外大眾對於核能、轉基因、人工智能等科技新鮮詞的激烈爭辯也平 添了人們的擔憂。

新型傳播方式的興起,則是果殼的東風。果殼的「謠言粉碎機」是一個與美國探索頻道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相類的主題板 塊。日本地震後其對核能、輻射、服食碘鹽能夠抗輻射等流言的「粉碎」,不僅通過SNS等互聯網社區頻繁被轉載,同時也吸引了平面、電視等主流媒體形式對果 殼本身的關注。

但相對於松鼠會,果殼所發的文章「門檻更低、更有貼近性也更有趣」。姬十三希望它能吸引「大批文科生」。

科普與商業的有機結合

出人意料的是,果殼受到了一線品牌的青睞。

在 其客戶的名單裡,赫然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IBM、寶潔、歐萊雅、大眾、奧迪等國際品牌。「這些品牌都很重視科技投入,但此前他們找不到相應的渠道傳播 它們對科技的這種關注、把它們產品中的科技含量告訴消費者。」姬十三說,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有這樣的需求。這種需求也體現在國家層面上,因為科技實力 是國家形象很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果殼一清二白的頁面上並沒有任何廣告欄,其傳播的方式是通過提供一些有科技含量的內容,「在其中包含一些科技品牌信息」。與傳統公關公司相比,有科技背景支持的果殼傳媒優勢明顯。

在 果殼為IBM的電腦系統Waston做的推廣中可見一斑。2011年2月,美國智力競賽結果Jeopardy播出了「史上最強的人機對抗」節目,在三天的 比賽中IBM的電腦系統Waston擊敗兩位人類選手取得冠軍。果殼則借此推出了一個「尋找Waston」的測試,註冊用戶在完成語言、邏輯和情感三方面 的測試題目後,可以知道自己與Waston的差距,也可以知道自己與哪些名人的水平更為接近。

要參加這項測試的前提,是成為果殼的註冊用 戶。結果是10天裡有近3萬人參與了此次測試。通過新浪微博搜索「了不起的思想機」,出現的微博多達13044條。果殼最近為奔馳提供的一個服務也是同樣 的思路,「品牌的反饋是傳播效果比之其他渠道翻了一番。」果殼高級市場經理朱溯源說。

早在2009年下半年,已經有公關公司找到姬十三,希望說服松鼠會用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優勢為企業做品牌宣傳。而在這之前,果殼的日子並不好過。公司註冊後的第一筆業務是給央視的一檔科學節目做策劃,此外的主要收入則是出版了兩本書。

這種要求熟知品牌技術背景、依賴策劃的服務模式會否制約體量的增長?果殼能否避開傳統廣告公司人海戰術的弊端?工資生存是否存在資金壓力?

「我們目前還沒有資金上的壓力。」姬十三說,摯信資本在2010年和2011年先後兩次注資果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9

姬十三:果殼網在做什麼?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90
不知什麼時候起,互聯網界很喜歡 「初心」這個詞。

「科學傳播」是我們團隊的初心。

2004年我在《牛頓科學世界》發表第一篇作品,在這個領域,整整十年。果殼網的主編拇姬,從時評作者轉行成科學編輯,也有十年;COO姚笛,化學系畢業的互聯網人,六年前向我投稿而結識……四年間,各行各業背景的同事,為了這理想紛至沓來。那些跟我們好多年的網友,認的也是這個理。

對用戶來說,科學傳播這件事,本質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把先進生活方式帶給一部分人。


無論是理性選擇一個化妝品,還是尋覓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花時間練習巴氏刷牙法,通過最流行的在線學習資源提升自己……你都是在認知更先進的生活方式,改變自己。

作為一個創業者和科學傳播人,我的挑戰是,怎麼找到發展模式,同時保有初心。

一開始,果殼網想通過泛科學內容討論,構建一個社區。很快面臨問題:要選擇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用戶越來越雜的社區嗎?再大十倍又怎樣,如何變現?

歷史上看,無一倖免,高質量內容社區一旦開始快跑追求流量和內容變現,就離最初調性越來越遠。像果殼這樣有著強烈氣質的社區,會面對更大衝擊。我們真的甘心去做一個蕪雜的網站嗎?

試來試去很久,轉變思路。我們的答案是:不再單純通過加速擴大用戶量來變現,而是在內容的再開發和用戶集群價值上做深挖,精耕細作。

要實現有效變現,只靠堆積內容是不夠的,必須下沉到行業裡去。科學傳播尚未成為一個有效行業,我們必須找到具體行業。

去年初拿到B輪投資後,果殼開始部署下沉戰略。

首選行業是在線教育。從果殼社區孵化的子品牌「MOOC學院」,一年時間,聚集了在線教育時代最優質的一群受眾,成為全球在線教育內容的中文用戶入口,對接20多個國際在線教育網站,和部分平台建立戰略級合作。

我稱這個模式為「在線時代的留學」,接下來路徑不難想像。

用優質內容和社交媒體佈局低成本地獲取優質受眾,建立有勢能的品牌,再下沉到具體行業解決變現問題,這就是果殼的答案。作為一個科學傳播人,傳播方式更豐富了;作為一個互聯網創業者,看到的是以專業角度切入到細分行業的各種機會。玩法很多,豁然開朗。

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果殼的媒體屬性重,UGC不純粹,投資人不喜歡。

因為,很多時候,科學事實是反認知本能的。科學不是多數人說了算,不能靠投票轉發選勝負,堅持一條科學結論往往意味著挑戰日常認知。因此,果殼呈現出鮮明的價值觀,媒體屬性重。

工作上也越來越「重」:為了保證輸出內容的科學性,我們建立了專業編輯和外部專家隊伍;為了報導最全面的科研進展,要在科研領域深耕,對接打通和科研機構、高校、政府部門的關係;我們小心翼翼處理商業和市場項目,接每一個案子之前要判斷是否在科學上站的住腳,為此拒絕了大量合作。

但是這麼做下來,果殼成了一個受尊敬的、響噹噹的品牌。可能很少有一個初建互聯網品牌,能這麼高頻度地和國際機構、500強企業對等合作。一位品牌營銷前輩對我說,「果殼是個有稀缺性、氣質佳的品牌,有突出的人格屬性,佔據了一個品類,這很難得」。

氣質佳的結果是,用戶識別度高。社區裡有50萬用戶在聊美容護膚背後的知識和技術,30萬用戶的女性內衣小組討論「為每一個妹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Bra」……等等。這就是「科學在生活」。

氣質佳的結果是,網友和我們的精神聯結很強。去年開始,果殼嘗試將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開源化管理,效果很好,現在每週都有2-4場幾百人的活動在不同城市舉辦,完全由網友策劃、組織。在上海幾個學校試點的萬有青年協會,掛靠校團委,也穩定運營中。

因為品牌氣質佳,用戶識別度高,大量一線商業品牌積極找我們合作,今年這部分的預期收入很不錯。接下來我們會在品牌和粉絲經濟方向上試很多有趣玩法。

很多年的網友給我留言,

「你變了」,「你越來越像一個商人了」。

怎麼說呢,這就是當初選擇這條路必然要面對的改變啊。我開始認識到個人理想只有在企業理想同步實現之際,才值得尊重。

耐心看這些事慢慢變好,不再激動嚷嚷。

回到一開始談論的「初心」問題。因為在模式上選擇深耕,現在,我們有機會回到原點,來做一個有價值、有質感的科學傳播品牌。

在果殼「好大一盤棋」裡,「科學人」這個新品牌,不是改個名字和版式那麼簡單。從去年開始,我們和nature,science兩大國際學術刊物建立了合作關係,和全球科學媒體搶報導速度;增加直接對話科學家的文章比例;和中國科協嘗試合作「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項目,旨在打通中國頂級科學家與媒體的傳播通路,讓科學共同體聲音在第一時間不失真地傳遞給靠譜媒體。

很顯然,「科學人」這個品牌,是對《科學美國人》的致敬,我們將加大投入,向國際一線品牌看齊。這可能需要更持久的耐心,很多次實驗的推倒重來。「每片森林的家史中,都曾有火光閃耀」,一個網站的生態也是如此。

謝謝你們的一路同行。

鐵甲依然在。

來源:果殼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85

果殼網姬十三:理想主義男人的商業化蛻變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6/144460.html
沉寂許久的果殼網近期也有了大動作,大力推廣MOOC學院、成立「科學人」品牌、開發備孕利器「研究生」APP,果殼網正努力從泛科學社交網站向細分領域進軍,但2013年獲得B輪融資的果殼網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進軍細分領域,從果殼網到MOOC學院
 
2004年讀博士期間,姬十三在《牛頓科學世界》發表了一篇關於猴子博弈實驗的文章,因為文字風趣幽默大受好評,從此姬十三在「科普」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08年成立了科學松鼠會,2010年成立了泛科學社交網站果殼網。儘管姬十三本人並不喜歡「科普」這個詞,他覺得這個詞太過「高高在上」, 好像老師在教育學生一樣,而果殼網的願景,卻是做一個可供所有熱愛科學的人交流的平台。
 
果殼網成立的最初兩年,姬十三因為自己的「理想主義」走了不少彎路。姬十三的團隊初心是做「科學傳播」,一開始,果殼網想通過泛科學內容討論,構建一個社區。這樣雖然用戶增長很快,但隱患卻很明顯,社區發展越來越大,但用戶也越來越雜,但對果殼網本身偏科普媒體的屬性來講,龐大的用戶群與變現並不對等。
 
空守著日益增長的用戶卻沒有辦法變現,這對獲得了摯信資本1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及300萬美元A輪融資的果殼網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姬十三必須為自己的「理想主義」買單,因此,2012年果殼網開始探索商業化,尋求變現。除了果殼網的日常運營外,果殼網還與一些商業科技品牌合作,為他們講述品牌故事。2012年,這為果殼帶來了500萬人民幣的收入。姬十三預計,201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0萬人民幣。
 
不過在2012年底,姬十三找到了自己更中意的模式,那就是MOOC學院。MOOC學院全稱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國的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絡學習平台,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給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的可能。
 
但姬十三第一次看到MOOC是一個機會卻是因為果殼網的一個小組,2012年底,有一位果殼用戶說想要申請一個MOOC小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MOOC課程重度用戶,已經拿到了二十多個證書,他希望通過小組聚集更多的人一起學習,這個小組用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達到了上萬人。
 
MOOC真的有這麼大的魅力嗎?為了調研MOOC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姬十三帶著一個小分隊輾轉北京的多家高校進行調研,甚至還和清華大學化工系的學生在宿舍裡共同住過幾天,就為了看看現在的大學生在大學校園裡都在做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後,姬十三看到,除了國內不同地域存在教育差異,而國內的優質課程和國外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 國內大學生願意通過MOOC的形式來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
 
在姬十三看來,果殼做MOOC學院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MOOC學院的用戶群體和果殼網重疊度較高,而果殼的資源也開始全面向MOOC團隊傾斜,目前果殼網共有90多名員工,其中15人團隊負責MOOC學院,而果殼也在招募更多的員工來從事MOOC學院的運營和優化。MOOC學院子欄目很快搭建了起來,裡面接連引入了包括edX、Coursera、OpenLearning等多家平台的課程。姬十三將整個MOOC體系比作一個大學,edX、Coursera、OpenLearning等平台相當於一個個教學樓,而果殼網想要做的,就是這個大學裡除了教學樓其他的地方,具體來講,就是包括課程漢化、提供討論區等等。
 
做課程漢化也是源於一個偶然的機會,Coursera推出了一門非常受歡迎的課程《社會心理學》,很多用戶在果殼下面的討論區留言說「想上這門課程但是英文不好怎麼辦?」於是果殼網團隊試著翻譯了其中一段課程並把它發給了Coursera那邊,Coursera團隊很快給了回覆並將果殼網的翻譯版上傳到了網站上,這段課程在國內MOOC群體裡大受歡迎。這讓果殼團隊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此後果殼團隊和Coursera開始了合作,Coursera的部分課程在上線前會先給到果殼這邊,果殼翻譯成中文後,中英文兩版同時上線,國內的用戶也可以和國際上的用戶同步學習課程。
 
目前果殼已經與超過23家MOOC平台還有大部分國內的高校達成了合作,免費為他們的課程提供入口,果殼MOOC學院上共有超過1500門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免費提供的,並且果殼還與聯合國、萬科等等合作推出了獎勵制的課程,完成相應的課程即可獲得一定的獎學金。
 
果殼的招牌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在姬十三看來也是為MOOC學院培養高校渠道。去年開始,果殼嘗試將線下活動「萬有青年燴」開源化管理,現在每週都有2-4場幾百人的活動在不同城市舉辦,完全由網友策劃、組織。在上海幾個學校試點的萬有青年協會,掛靠校團委,也在穩定運營中。
 
除了MOOC學院外,果殼近期還將媒體品牌「主題站」改版變為「科學人」,從去年開始,果殼和nature,science兩大國際學術刊物建立了合作關係,增加直接對話科學家的文章比例,同時和中國科協嘗試合作「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項目,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商業化一直是難題 MOOC學院能否破發?
 
果殼網雖然創立四年來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商業模式一直是個難題,主要原因就是果殼身為泛科學社交網站,且媒體屬性過重,做小眾圈子的媒體,盈利模式非常有限。究其原因:
 
1. 果殼網目前所做的事情大多屬於「科學普及」,科學普及沒有那麼強的時效性,也沒那麼強的用戶粘性,用戶主動登錄獲取知識的意願非常有限。
 
2. 科學普及涉及到許多敏感內容,比如「冬蟲夏草是否真的有效」、「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被抵制」,如果引入商業化的內容,比如廣告,用戶會對其報導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存在懷疑,這對一家泛科學社交網站來講,無疑是自毀根基。
 
3. 果殼網的社交屬性主要體現在「果殼小組」,但果殼小組的內容是不可控的,用戶的屬性劃分也並不明顯,這部分用戶想要變現也非常難。
 
4. 果殼網需要多位編輯來維持網站的日常運營,人力成本比較高,目前果殼網的總員工數已達到90多人,其中有近一半員工在負責果殼網的日常運營、開發工作和商務化,另一半人員則在突破教育等新項目。
 
果殼網的難題它的小夥伴豆瓣和知乎也都在經歷,這三家網站的共同特點就是「文藝、清新、不掙錢」,果殼和知乎同為在線問答網站Quora的中國學徒,Quora的領導者是Facebook前CTO Adam D'Angelo,這家網站今年4月剛獲得了C輪8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了9億美元,但Quora到目前都沒有實現盈利,離IPO也是遙遙無期,而Quora的總員工數也達到了60多人。
 
豆瓣經常被貼上「慢公司」的標籤,在分析師闌夕看來,豆瓣的發展方向和盈利模式都在用戶的吵鬧聲中被定下了方向。豆瓣但凡想要深入社交領域的產品——如曾經深受重視的阿爾法城——都陷入庸碌無為,而只要是對興趣的延伸和挖掘——如豆瓣閱讀(讀書的外延)、豆瓣FM(音樂的外延)——卻又顯得張力十足。
 
果殼和知乎則為Quora的本土化做了不同的打算,今年6月剛獲得2200萬美元B輪融資的知乎繼續在在線問答社區領域深耕,目前仍在擴大用戶規模,在CEO周源看來,知乎目前還處於做大用戶價值的階段,盈利優先級並不高。Quora已經決定將在問答中插入廣告,而知乎聯合創始人成遠此前也表示,未來知乎也將以廣告盈利為主。
 
而果殼則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下沉到行業,拼在線教育。有數據顯示,2014年在線教育市場將突破1300億元,其中成人教育市場佔比將最大,K12和職業教育市場未來具有較大潛力,2015年將超過1500億元。
 
果殼切入在線教育的點位於成人教育市場,選擇了高端職業教育領域的MOOC學院作為突破點,這和果殼網的「理想化」和「高逼格」屬性正好契合,但MOOC學院這個突破點的盈利模式未來還需要果殼團隊多加探索,因為它同樣並非「剛需」。
 
姬十三也表示,目前主要還是以積累用戶為主,而關於MOOC學院的盈利模式也需要在用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再考慮。MOOC學院能否成為果殼商業化的破發點,還是未知數。
 
「理想主義」男人做商業化,其實是被「逼上梁山」
 
雖然很多人都會評論說,「姬十三越來越像一個商人了」,姬十三現在也更願意以商人的角色自居,但從「理想主義者」轉變為商人,姬十三走得並不輕鬆,更像是「逼上梁山」。
 
在2013年獲得了B輪融資後,對姬十三來講,商業化其實是一個必須加快速度的事情,「雖然團隊和投資人並未給我壓力,但我必須要對團隊和投資人負責。」果殼也開始加快了各種嘗試,包括開發新的APP「研究生」以及MOOC學院。
 
在姬十三看來,MOOC學院雖然和果殼網相比更容易盈利,但他其實還沒有想清楚盈利模式究竟該如何,「我們現在還在積累用戶的階段,既然大家都認定在線教育未來幾年必定會爆發,我們商業模式也會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姬十三現在更多地是作為果殼網的「精神領袖」,幫助團隊的新項目制定發展目標,拓展對外的合作,果殼的新項目「研究生」APP也是姬十三帶著小團隊到各個醫院去聊合作,「因為他們都更認我這個人」。談到和醫院的合作,姬十三也顯得有些疲憊,畢竟醫院是事業單位,很多問題都比較棘手。
 
創業四年來,姬十三也慢慢適應了商人這個身份,現在姬十三在團隊中主抓董事會溝通和資本關係、戰略和大方向、重點項目的突破以及品牌市場和政府關係,和果殼網COO姚笛一起,越來越熟練地回答這些問題「你們掙錢嗎、掙多少、怎麼掙?科學傳播和商業利益難道不衝突?」
 
果殼網的商業化重任主要壓在了果殼網COO姚笛身上,作為化學系畢業的互聯網人,姚笛在商業模式上比姬十三更有經驗,6年前因為投稿和姬十三相識的姚笛現在經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們掙錢嗎、掙多少、怎麼掙?科學傳播和商業利益難道不衝突?」姚笛顯然比姬十三更擅長回答這些問題。
 
創始團隊
 
從早期創辦NGO組織科學松鼠會到現在拓展商業品牌果殼網,姬十三的身邊有著價值觀相同的一幫小夥伴,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著高學歷,比如北大數學系博士、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博士等等。
 
果殼網COO姚笛,6年前因為投稿和姬十三相識,作為化學系畢業的互聯網人,剛畢業就開始做「清風圍棋網」,姚笛在商業模式上比姬十三更有經驗,他也在果殼網商業化的道路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果殼網主編徐來(果殼賬號:拇姬),此前曾在新京報任職,言辭犀利,也是一名資深的科學編輯。
 
果殼商務合作趙大偉,此前曾在新知客任職,做過5年的科普編輯,從果殼網創業初期便已經開始負責商務合作。
 
投資人評論:
 
國內某著名創投機構投資經理(應投資人要求匿名)
 
在線社區領域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Quora的成功也佐證了這一觀點,國內做在線社區較好的三家社區果殼、知乎、豆瓣在各自領域都發展地非常不錯,三家公司選擇的細分領域並不重疊並且各有專攻,這也保證了他們的模式別家公司難以複製。
 
但這三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第一,盈利模式較難找到;第二,細分領域的用戶畢竟有限,受眾不算大。如何調動這些用戶的積極性,維持他們的用戶粘度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是三家公司最大的考驗。
 
果殼選擇MOOC學院作為突破點,我們較為看好,在線教育在未來幾年內將有較大的發展,果殼網如何在先期搶佔更多的優質用戶,是目前的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00

知識付費這門生意該怎麽做?姬十三、曲凱、魏武揮這麽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1/161574.shtml

知識付費這門生意該怎麽做?姬十三、曲凱、魏武揮這麽看
尋找中國創客尋找中國創客

知識付費這門生意該怎麽做?姬十三、曲凱、魏武揮這麽看

未來的內容付費市場規模如何?

本文由尋找中國創客(微信ID: 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

2017年剛開年,內容付費、知識付費成為熱門話題。站在一個剛起步的賽道,很多問題湧現,什麽內容適合付費模式?內容付費對內容創業帶來了什麽影響?未來的內容付費市場規模如何?

今天下午,網易在中關村邀請了果殼、分答創始人姬十三、42章經創始人曲凱、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投資合夥人魏武揮……站在風口,談知識付費。

以下為三位的幹貨分享,enjoy~

魏武揮:內容免費是主流  更看好達人

我先要申明一個大前提,我始終堅信互聯網免費是主流,內容免費是主流,可能有一部分會收費。

坦率地講,我並不認為知識電商是什麽萬億級的生意,目前我看不到。可以預期的是2017年相對於2016年的市場規模可能會出現很大倍數的增長,但我還是那句話,我堅信互聯網免費是主流。

很多人進入到場域當中,這里面有兩類:微信屬於工具類,它提供要做付費內容的基礎建設;另一種是運營類的。“得到”是一個非常強的運營產品,一個專欄需要很多運營人員幫它包裝、策劃選題。

一個知識電商他首先要做的是成體系的知識,不排除有像和菜頭這樣的人,一個非常有流量的人、名人。

名人有流量優勢,獲取用戶相對方便一點,但我更看好達人。所以作為一個內容來說,內容本身是有營銷價值的,他會做廣告、做公關,內容營銷價值的這場戰爭已經打完了,很難形成非常大的變化,但在內容的交易價值上,這個仗才剛剛開始,所以你不用擔心你不是名人。

關於未來市場,互聯網行業往往是有人嘗試,成功了就會有巨大殺入。我堅信,會有一個招牌成為知識電商的“化身”。互聯網的馬太效應一直沒有變過,可能會出現1到2個的寡頭,過半年或者一年後在資本的推動下,它們又會合並。

姬十三:知識付費重構終身教育業

知識付費有三個變量,分別是內容、服務、結構的顆粒感。從內容方面來看,我覺得是對中文精品內容挑選價值的付費和對增量知識的焦慮共同構成了去年以來內容的變局。

人成為內容分發的主角。比如得到,它的賣貨能力非常強,這是羅振宇做的一個大IP帶上一堆小IP,得到在流量和分發比例上是超越同類產品的,作為人的分發,它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有效,人的分發也會成為內容領域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分發變局。

今年下半年開始應該會有更多人入場,這里面內容領袖和所謂知識網紅,應該會迎來一波巨大的洗牌過程,我們會看到各專業領域里更有價值的人、更有專業能力的人,過去未必是網紅身份的人,更多被推到臺前來。

今天知識付費到底是一個多大的市場規模和容量呢?今天很難判斷,但我個人願意認為它的行業本質——終身教育業。人在學歷階段有學校教育完成,但從整個終身學習的角度來講並沒有一個行業做梳理,我覺得知識付費行業恰恰是在重構終身教育業。

從去年9月份以後,分答一直在往兩邊延展,去嘗試解決分答問答作為一個單一產品功能所不能彌補的問題。新產品“分答小講”,用平均30分鐘的時間段來分置供給端的音頻,它的特點在於它能夠以結構性的方式呈現,講者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斷更新他的講單,使得固定的錄播音頻成為不停更新的知識系列。

在做知識付費產品,最大的困難是運營之重。比如我們內部推的“小講”產品,內部內容叠代有四個月,運營叠代也有三個月以上。後來發現這里面我們要介入的鏈條之深、服務之重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這件事情上一定是重度運營。

我認為內容付費是一個增量的市場,不會是小的市場,但是有多大,我們也很難預估。分答雖然爆發,但是不能用它來衡量,因為中間有些用戶有試玩的成分。

曲凱:知識付費是一種解決焦慮的服務

目前,這個市場是市場飽和期,我們需要造勢,形成差異化。微信讓每個人都成為了主編,對我來說,一篇公眾號文章其實就是一本周刊。內容的本質是一種服務,服務的核心是品牌,持續的優質內容的輸出將會形成品牌。 

在自媒體變現方面,變現方式不外乎電商、廣告和服務。對生產者來說,流量紅利期過去,需要新的變現方式。內容付費是“正義”的收費,內容付費是長期的而非對流量的收割。

付費內容是一種解決焦慮感的付費。焦慮感源於,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呢?內容付費會有很多不靠譜的東西出來,這是自然的發展趨勢,但是用戶會一直買賬,直到找到一種好的解決焦慮的方式。

內容付費流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40

姬十三:知識付費是一個新物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6/162814.shtml

姬十三:知識付費是一個新物種
姬十三姬十三

姬十三:知識付費是一個新物種

知識付費本質上是教育、出版和傳媒三個行業的整合,是新物種的創造。

日前,黑馬內容創業營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黑馬學院正式開課。課堂現場,果殼網CEO、分答創始人姬十三做了精彩授課。

黑馬•內容創業營是有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一點資訊總裁陳彤等資深媒體大咖發起,面向內容領域創始人等公益課程。涵蓋創始人成長、模式、流量與平臺、品牌與變現、資本等5大模塊。是目前最為系統、深入的內容領域創始人訓練營。

以下為姬十三授課節選,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創業7年,作為創業者最大瓶頸是,開始不容易和年輕人形成共情。公司有幾個人跟我年齡差不多(70後),出去旅遊的時候,自動組成一個組,叫“夕陽紅”。我發現這群人有一個特點,喜歡把新的事物貼上舊標簽。前幾天一桌人吃飯,有個同事說,我琢磨了半天《王者榮耀》,是不是就是以前的《暗黑破壞神》啊?年齡大了就容易把新的事物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去思考。邏輯上沒有問題,但是當這麽去思考一些新事物時,就有可能對創新缺乏洞見。

知識付費也是如此。大概從去年夏天,有很多評論家說,知識付費有什麽稀罕的?這不就是古以有之的嘛,以前為課程買單、為出版買單,不就是知識付費嗎?這個東西跟過去的出版、教育有什麽區別呢?這話說起來當然沒有錯。但當用過往的框架安在新的事物身上,就有可能缺乏對新事物的洞見。我覺得創業者不要陷入對精確定義的追求,單純從內容付費的子集角度去理解知識付費,就有可能喪失敏銳性。

回溯到2016年的5、6月,分答和得到、喜馬拉雅,不約而同推出了三款爆品。在2016年的5月15號,在行推出了分答這個新產品,大概到了6月,被大家成為是一個現象級的產品。5月底,得到推出了《李翔商業內參》,6月初,《好好說話》在喜馬拉雅推出,馬東和《奇葩說》團隊入駐喜馬拉雅。這三款爆品對這三家公司是一個催化劑,對整個行業是一個催化劑。

為什麽是2016年出現呢?背景可能也被大家討論過無數次了。第一是隨著微信、支付寶等等產品出現,人們在互聯網上為虛擬內容支付的習慣已經被反複教育。第二我管它叫中文免費內容的糞坑化。好的內容被越來越稀釋,通過精品付費和信任者的分發進行重新的優質內容篩選,這件事情開始成為一種可能。第三個背景,在各個領域里面,KOL都開始有變現需求。互聯網整個大環境推動了變現的焦慮。知識領域的KOL們,覺得談錢不敏感了,如果有錢會更好。

第四是人們對知識更新越來越焦慮。每年都有新的東西出來。但是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知識更新。這也拜碎片化環境所賜,雖然知識在不停的生產、不停的分發,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是跟不上知識更新,因為場景在不停的變化。增量知識的發生可能是過去的10倍以上,但是應用場景的變化可能是100倍以上。對大多數人來說,營造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同時能夠隨時提取出來,把它跟現有的應用場景發生連接,這個能力變得越來越難。那些能夠建立連接的人就變得更稀缺。

過去承載知識更新需求的舊瓶,是三個行業:教育、出版和傳媒。但到今天大家會發現這三個領域都或多或少的遭遇一些困難。這些舊瓶,沒有辦法再去裝人們對知識更新需求的新酒了。教育行業更多生產的是我們學歷的內容,是大學畢業前的內容,挺重的,線上教育沒有完全的被建立起來,客單價過高,知識更新也不夠那麽快。出版行業的周期長,一本書出版可能是半年甚至是一年以上。可能很多人都像我一樣,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買到一本書300頁里面,對非虛構作品來說,有時只有50頁是作者真的想講的,幹貨就10頁到20頁,但是作者要寫成300頁以上變成幾十塊錢才能算一個像樣的產品。對用戶來講,拿到一本書以後我翻完了,可能我記住的也就5到10頁。傳媒有自己的問題,大家真正從碎片化當中獲取的知識能有多少?文字是一個二維的東西,打開很容易,退出也很容易。反而在這樣一種容易當中,我們不容易獲取知識。

這是一個大的背景,所以出現了新物種的機會:它比出版更快,兼得教育產品的獲得感,又能夠像傳媒一樣有傳播度,還能很容易被支付。更能適應我們終生學習的需求呢?

從“考古”角度來說,濃縮書是一個值得討論的早期火種。如果一本書300頁,作者真正想寫的和讀者真正關心的就10頁到50頁,我幹脆要麽就把300頁濃縮成10頁到50頁,變成一個產品拿出來看。在2016年之前羅輯思維視頻本質上是濃縮書的升級。到了2016年之後大家就想,為什麽我們要找到一本書把它讀薄拿出來給你?直接去縮短這個過程不是更好?找到作者本人,直接把這里面的要點給到用戶,這是不是更加簡單?

另一個火種是音頻的價值被重新發現。2016年之前,音頻的最大價值是伴隨性。可是到了知識付費這個領域里面,大家會發現,音頻原來還有一些未嘗被看到的價值。首先音頻比視頻生產門檻相對低,也不用看顏值。大量的知識的分發者,讓他面對一個直播視頻去侃侃而談時是有壓力的。但是在音頻中很多人就可以很放松的表達。第二,音頻某種意義上來講營造了一種親密感。當在手機上去播放一個音頻,好像就是一個人在桌子的對面跟你娓娓道來。第三,音頻的局限在於沒有辦法隨時的進入和離開,但這反而帶來了認知賬戶的區分。人們天然把文章等同於傳媒的商業模式,就是應該免費,可是當變成音頻的時候,看起來更加接近於出版和教育行業所帶來的產品,看起來有可能是賣錢的,占據心智帳戶是不一樣。因為你要跟著他慢慢伴隨聽下來,獲得感天然就是更強的。可是你去看一篇文章的時候,隨時可以打斷,隨時可以走掉,就是相對難以記住。

目前的知識付費產品都是1.0時代(所以各家產品都長得不一樣)。那麽將來的產品會長成什麽樣?我沒有答案,但是我覺得一定得解決這四個方向的問題。第一,怎麽讓你的KOL在你的產品里面生產內容,怎麽樣讓這個人源源不斷的生產內容。第二,需求和供給的平衡性。第三,預期的營造。一個產品要賣一陣,或長期賣,和預付一年的時候預期的營造是不一樣的,商業模型也是不一樣。第四,顆粒度和標準化。

總結來說,知識付費本質上是教育、出版和傳媒三個行業的整合,是新物種的創造。如今是這個行業創業的大航海時代,未來當它的疆界更大的時候,可以真正稱之為知識經濟市場。

果殼網姬十三內容付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