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調好調優調順”,農業新一輪改革深入調結構

周二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下稱“會議”)是2012年以來開得最早的一次。會議對於去年首次提出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有了新要求:從“著力加強”轉向了“深入推進”。

12月19日至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楊晶主持第一次全體會議

究竟如何深入推進明年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今年相關政策及本次農村工作會議內容發現,未來農業領域將會更重視調好調順調優農業結構,更重視農產品質量,更重視農業全產業鏈的收益,更重視規模化經營,更重視農產品價格市場機制的作用。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過去長期追求糧食的高產量,這在糧食短缺時是正確的,但當下出現的“三高”(高產量、高進口、高庫存)現象,意味著農業生產結構出了問題,不需要的糧食過多,需要的卻稀缺,這就需要調結構。

對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的深層次問題,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提出要優化三個方面的結構,其中之一便是優化產品結構和品質結構,推進質量興農,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滿足多層次、高質量、個性化需求。

減玉米穩生豬興奶業

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這包含了產品結構、經營結構和區域結構三方面的調整優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623.9萬噸,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減少0.8%。中國糧食總產量止步十二連增。但這一產量仍是歷史第二高位,屬於豐收年。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為何會減產?官方解釋主要是,播種面積減少和單產下降。其中,前者的影響因素為33.2%,後者為66.8%。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秉信表示,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各地針對糧食品種的供需矛盾,主動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采取“玉米改大豆”、“糧改飼”和“糧改油”等措施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糧食單產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等高產作物種植面積減少,二是2016年全國農業氣象災害較上年偏重,部分地區受災較重。

今年以來,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已有良好開局。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試點範圍擴大,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得到優化。

盡管如此,專家們認為,這一年的調整離“調好調順調優”還有很大差距,市場供需不匹配、農牧結合不緊、種養循環不暢、產業鏈條不長、區域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依然突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表示,我國糧食產量連續十二年增產,但同時大量谷物還要進口,暴露出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的有效供給不足,與實際需求不匹配,人們真正需求的生產不出來,在品質和質量安全上還不適應。

樊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應從追求糧食產量過渡到追求糧農利潤最大化。這就要求農民生產出的糧食有最佳的質和量的結合,更好地滿足民眾對糧食的需求。

對於明年的農業結構調整,韓長賦19日表示,要重點抓好5件事:

繼續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玉米1000萬畝,累計調減總量爭取達到4000萬畝;

大力穩生豬、興奶業,抓住中國奶業20強這個龍頭,培育國產品牌,振興民族奶業;

推進漁業減量增收和資源養護,堅決壓減高投入高汙染的水產養殖規模,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

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區域優勢特色農產品,結合農業產業扶貧,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地方特色蔬菜瓜果、茶葉、花卉、食用菌、畜禽等產業;

加快推進農村創業創新,以扶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農業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為重點,加強政策扶持,開展創業創新培訓,支持鄉村旅遊和農業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讓“雙創”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以後不用再搶日本大米

會議提出,要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樊明表示,在當下出現“三高”這一結構性問題時,就需要進行產業升級。即從追求糧食產量過渡到追求糧農利益最大化,這就要求農業生產出來的糧食有最佳的“質”和“量”的結合,從而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

以主糧大米為例,業內認為,多年來由於中國水稻種植偏重產量而忽視品質,才出現近年來國人湧向日本高價購買大米、電飯煲的消費行為。其實這已經折射出消費群體正在覺醒。

大食品網創始人韋三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國內中產階層群體崛起,日益壯大的購買實力不容小覷,他們也願意為真正的好產品埋單,這傳遞到農業的供給側,就亟待改變當前低價競爭的模式,用“匠人精神”追求極致產品,進行全產業鏈的改革,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日本也曾因為糧食短缺而更註重“量”忽視“質”,直到上世紀70年代,進入稻米過剩時代後,才開始把品質作為最重要目標。

需求端的變化倒逼上遊種植者改變生產方式,這將有助於今後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周五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

更加重視農業全產業鏈的收益也是此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會議提出,要著眼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

業內稱,提高農業從業者的收益不能僅僅盯著一產,還要重視二產、三產。三個產業的融合發展,才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此前,中央曾下發文件扶持返鄉下鄉群體創業創新,支持發展農產品儲運加工營銷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和農業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讓“雙創”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鼓勵適度規模經營

值得關註的是,會議多次提到了適度規模經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梳理歷來文件及政策可發現,中央將此視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三權分置”解決了承包地流轉的制度性障礙之後,推動土地流轉集中,形成以家庭農場、合作社為代表的適度規模化經營,不僅是為了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更是為了實現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和質量安全監管,也有助於改善我國農業資源利用強度過高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不足並存的局面。

安信證券農林牧漁行業首席分析師吳立表示,這將是今後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實現農資社會化服務的基礎,也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破局點。在整個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居於重要地位。

此次改革更重視農產品價格市場機制的作用,要求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由於政策性收儲的存在,糧食最低收儲價成為市場最高價。業內稱,這種農產品定價機制的扭曲,使國內部分農產品出現了“高庫存、高產量、高進口”的矛盾局面。這種過剩與短缺並存的結構性農產品供應格局,造成資源及資金的巨大浪費。

樊明表示,保護農民長遠利益並不是要無條件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否則會給農民錯誤的價格信號,導致進一步的過量生產,糧價終難維持,最終吃虧的還是農民。

在未來,產品結構、經營結構和區域結構的優化,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今年糧食的小幅減產,已經具有這樣的信號。比如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官方解釋為,各地針對糧食品種的供需矛盾,主動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采取“玉米改大豆”、“糧改飼”和“糧改油”等措施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韓長賦19日表示,當前,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已有良好開局,但離調優調高調到位還有很大差距,市場供需不匹配、農牧結合不緊、種養循環不暢、產業鏈條不長、區域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依然突出;農民存在“不願調、不會調、不敢調”的問題。下一步,調結構關鍵是要順應市場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確保產得出來、賣得出去,並爭取賣個好價錢;發揮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讓農民願意調、主動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