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剩女危國安?對岸還真這樣想

2015-06-29  TCW


在中國,「剩女」這個帶貶意的用詞,被廣泛應用於形容城市裡年近三十歲、仍然單身的職業女性。許多中國的城市女性,對於若是年近三十歲還沒有結婚便要成為「剩女」,都表達出焦慮。

高學歷女性26歲就急著嫁

陳舒畢業於某頂尖大學的經濟系,是北京一家行銷公司的主管。她收入穩定,剛畢業的那幾年,陳舒頗滿意自己的成就,可是自從她年滿二十六歲,結婚壓力就一直折磨著她。

陳舒與男友相處得並不愉快,「跟他聊天平淡無趣,」陳舒說,「在他面前我也不能暢所欲言。」他們經常爭吵,但他還是向陳舒求婚,陳舒也打算答應。為什麼會這樣?「我快要變成『剩女』了,」她說,「我沒有勇氣分手,我也不覺得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男人。」

陳舒或許不會承認,但她已然內化了自二○○七年展開至今、中國大眾媒體運動針對「剩女」的意識形態。深植在陳舒心中的想法,來自二○○八年官方媒體新華網的一篇專欄文章,同年該文被轉貼到婦聯(中國官方婦權組織「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的網站上,隨後好幾年,文章在各官方媒體網站上廣泛流傳,直到現在。文章規勸女人降低標準,別再騎驢找馬,否則只會孤獨終老。

為了等待真愛的出現,女人把她們珍貴的青春都揮霍掉了。追求真愛成了最重要的指標……。問題是,許多這樣的女人頭腦都太清楚了,她們無法容忍伴侶缺點,她們對工作與伴侶的要求都太高了,當她們想結婚時,才發現與她們學歷、年紀相稱的男人幾乎全都已婚。找不到伴的白領女子經常感到孤單。當未婚女性年紀漸老,孤獨感也會隨之增加。

很明顯的,關於「剩女」的官方媒體新聞報導、專欄、電視節目,都在試圖阻止城市高學歷女性把婚期一拖再拖。許多訊息都是以不同方式來表達同一主題,針對單身、受過教育的城市女性:快別那麼努力工作、該降低標準了、野心可別太大、對結婚對象別太挑剔。

二○一○年,婦聯的附屬團體--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與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和交友網站百合網協力進行了全國性的調查,三萬多名受訪者散布於全國三分之一省分。調查內容是中國人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調查的官方評論副標是「你是哪一種『剩女』?」流傳甚廣。

該評論把二十五歲至二十七歲的單身女性定義為第一類,稱為「剩鬥士」,取自日本經典漫畫《聖鬥士星矢》諧音。評論稱,這些女性「仍有勇氣爭取伴侶」。第二類是二十八歲至三十歲的女性,叫「必剩(勝)客」,諧音取自中國各地廣受歡迎的連鎖餐廳Pizza Hut 的中文譯名。評論稱這些女性談戀愛的機會有限,因為事業使得她們「無暇狩獵」。第三類是三十一歲至三十五歲的女性,「鬥戰剩(勝)佛」,取自中國古代傳奇故事人物孫悟空成佛後的封號。評論稱這些「優質」的「剩女」在殘酷的職場中為生存而戰,卻仍然單身。最後一類是三十五歲以上的「齊天大剩(聖)」,取自孫悟空的另一個名字。評論稱這類別女性「擁有奢華的公寓、私人汽車和一家公司」,但依然難逃淪為「剩女」的命運。

官方機關,竟變剩女打手

為什麼婦聯會參與污名化高學歷單身女性的行動呢?婦聯原是共產黨於一九四九年成立的國家女權部門,負責促進男女平等和捍衛婦女權益。然而,撇除婦聯的女權宗旨,從許多方面看來,婦聯並無異於共產黨任何一個機關。事實上,婦聯協助鞏固男權至上主義的詭異現象,就好比官方的中國全國總工會多半是在控制工人,而不是為工人爭取更大的權利。

自二○○七年起,婦聯官網都非常盡責轉貼新華網上許多關於「剩女」的文章,包括「『剩女』真的值得同情嗎?」這篇文章指控高學歷單身女性濫交和道德墮落:

許多高學歷「剩女」思想過於進步,享受到夜店尋找一夜情,或是當高幹和富豪的情婦。直到青春不再,被男人拋棄,她們才下定決心要尋找終身伴侶。因此,大部分的「剩女」都不值得我們同情。

儘管媒體大肆報導看似注定孤獨終身的「剩女」,實際上,中國正面對著適婚年齡女性人口不足的問題。性別比例的失衡造成了人口危機,數以百萬計的「剩男」找不到新娘。

二○一二年,為中國共產黨喉舌的《人民日報》社論警告未來將出現可預見的人口危機:

性別比例失衡將影響到人口未來發展……長遠來說,「多餘」的男人無法結婚生子,他們未來要如何照顧自己和父母成疑……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卻未婚的男性,會增加社會不穩定和不安全風險。據調查,過去三年農村裡年長的未婚男子都有參與破壞社會秩序活動,包括賭博、動亂、偷竊和群架。

中國女人,淪為維穩工具

焦躁的單身男性被視為對社會基礎的威脅。單身女性也因她們的自由身,及並未履行生兒育女和馴服焦躁男性的「天職」,而被指危及道德結構。從政府角度看來,已婚伴侶較不會惹麻煩。

二○一○年,北京清華大學的一份報告,詳盡論述中國政府執意維穩的各種手段,如何導致不穩和衝突的惡性循環。其中一位作者孫立平教授估計,二○一○年中國有十八萬起抗議或「群體性事件」。隨後連續三年,中國國安預算超越了國防預算,顯示政府對國內威脅的恐懼並未減退。二○一三年,中國政府對外公開的國防預算為人民幣七千四百零九億元,國安預算則是七千六百九十一億元。這筆預算涵蓋:警察、公安、武裝民兵。維穩固然會使用「硬」手段,如逮捕、脅迫,但操弄意識形態以維護社會秩序的「軟」手段同樣重要。「軟」手段所針對的是一般民眾,如:教育、宣導婚姻的媒體運動,及政府贊助的相親活動。

中國針對「剩女」的官方媒體運動,藉由宣導婚姻來維持社會穩定就是其中一環。「剩女」媒體運動的其中一個成因,是政府企圖藉由推廣婚姻來維持社會穩定。另一個成因,則是中國政府的人口計畫目標。二○○七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以應對「前所未有的人口壓力」,性別比例失衡被國務院點名為其中一項人口壓力,因為它「對社會穩定造成威脅」。國務院明定「提升人口素質」為其中一項關鍵目標,並且任命婦聯及其他機關,共同為國家人口計畫政策的主要執行者。

其他國家也有以培養民眾素質做為發展目標者,但不及在中國那般具爭議性。中國的人口政策不只是要控制人口數量,同時也要控制人口素質。正如文化研究專家教授艾華寫道,中國在一九九五年頒布早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優生保健法(草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健康法》,按照該法案:「基於優生學的考量,除非是患有『精神病或接觸性傳染病』的特殊案例,否則女性晚婚和不生育都是不合法的。」

要提升人口素質,還有什麼比說服高學歷的「優質」女性,為了國家的利益結婚生子更好的方法呢?中國政府最期望見其成婚的人口,就是高學歷城市女性,因為她們能生出具有「高等」基因組合的孩子,同時也有能力提供給這些孩子最良好的成長環境。(本文摘自第一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