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興業銀行準備新年大幹一場 處鏡如初

來源: http://xueqiu.com/9226205191/35302997

      興業銀行今晚公布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1248億元,超過預測的1225億元23億元,歸屬普通股股東凈利潤471.1億元,比預測的480億元少9億元,同比增長14.3%,增速低於浦發的14.7%。與較早公布業績的浦發銀行一樣,經營符合預期:總資產的增加顯示其過人的同業資產配置能力。凈利不達預期部分估計為提取巨額撥備,平滑新年凈利潤增速。
      一、第四季度總資產凈增加4114億元。從期初的39955.77億元突飛猛進到44070.7億元,估計四季度利用降息和監管政策變動的契機,加大同業資產非標配置,提前為新年布局面。   
     二、營業收入超預期。受資產增加的提振,營業收入達到1248億元,同比增長14.2%,環比增長8%,這是一個較為迅速的增長。      
      三、提取撥備超過預期。從下表推算出減值撥備金可能比預計的多47億元,第4季度單季提取95億元,預計4季度核銷31億元,增加貸款減值撥備64億元,期末貸款減值撥備金余額約480億元,撥貸比約3.1%,比預計的2.85%高約15個基點,比監管標準高60個基點,約92億元,這部分超額撥備可在今年釋放出來作為稅前利潤。撥備提取的充分程度高於浦發銀行。      
    四、一級資本充足率略低於預期。由於總資產迅速增長,估計期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由3季末的8.98%下降到8.92%,但由於優先股的發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則提高到9.39%,但均低於預期。與浦發相比,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有優勢,但一級資本充足率卻不如浦發。       
    五、不良貸款率高於預期。在核銷轉出達120億元的基礎上,期未不良貸款率達到1.1%,高於預期的1.06%,顯示其全年不良有較大的暴露。       
    這是一份符合預期的快報。今天興業銀行報16.85元,靜態市盈率6.82倍,市凈率1.31倍,略高於浦發銀行的6.4倍和1.23倍,但考慮到興業在以往降息周期中的優異表現,以及年末迅速擴張的資產規模,這一輕微的高估顯得非常合理。
附表   興業銀行業績預期公布對照表(表中紅色為筆者估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07

殺豬賣肉黃金時代結束 農村可大幹一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904.html

殺豬賣肉黃金時代結束 農村可大幹一場

一財網 胡軍華 2015-10-30 09:13:00

中國農村人口還有6億以上,如果讓冷鮮肉的覆蓋率達到城市的水平,雙匯、雨潤估計會忙得團團轉。在城市,肉類的消費也許已經面臨飽和,但是在廣闊的農村,還有足夠可以開拓的空白市場。

世衛組織子機構發布吃肉致癌的消息後,中國肉類協會發布了一篇聲明:《中國肉類協會對部分肉食致癌問題的回應》,在筆者看來,這篇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官方回應文章,不打棍子,也不戴帽子,平和理性,核心內容是致癌因素很多,吃肉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肉類行業需要正視問題,跟上消費者轉型、升級的需求。

吃肉致癌這樣的消息,打不垮肉類行業,但是無視消費者需求的歷史性轉變,肯定沒好日子過。

肉類行業的歷史性轉變,是指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中國肉類市場在建國後,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後,增長速度爆表。

中國肉類協會的數據顯示,從我國前60年的發展情況看,1954年到1985年人均肉類消費從6.1公斤增加到16.6公斤,30年時間人均肉類消費增加10.5公斤;1985年到1995年人均肉類消費從16.6公斤增加到33.5公斤,10年時間人均肉類消費增加約17公斤;1995年到2005年人均肉類消費從33.5公斤增加到59.2公斤,10年時間人均肉類消費增加了25.7公斤。

1985年到2005年,中國人均肉類消費增加了42.6公斤,增長了近三倍。

雙匯、雨潤、金鑼都是在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並持續至今。

對於國內肉類產業的未來,有判斷稱:盡管中國是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但其主要動物蛋白的人均消費仍低於其他豬肉消費大國。2013年中國人均主要動物蛋白消費水平為每年55.79公斤,而美國為每年111.38公斤、英國為每年78.85公斤。於2013年,中國內地的人均豬肉消費量為每年41.36公斤,而香港地區則為每年80.13公斤。由此看來,中國肉類增長的空間似乎不小。

事實並非如此。

中國肉類協會稱,2005年到2014年人均肉類消費從59.2公斤到人均63.8公斤,9年時間增加了4.6公斤,增速明顯放緩,標誌著我國肉類產業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雙匯發展、雨潤食品等肉類企業,特別是這些公司的肉制品業務不增反減,近年來罕見,也說明了這個行業確實進入到了不那麽容易賺錢的新階段。

大規模快速增長結束了,並不意味著一點機會都沒有,國內農村就是一個潛力市場。

世衛組織說吃肉致癌,如果了解了中國農村的現實狀況,就會發現肉制品里加的那點化學添加劑不算什麽。

在廣西武鳴的農村里,農民殺豬賣肉就是在塵土飛揚的路邊上,沒有冰櫃,暴曬了一天的豬肉到了下午顏色都變了,繼續銷售,蒼蠅亂飛。有些地方冷鮮肉的覆蓋率10%都沒有,而在上海這樣的城市里,隨處可見冷鮮肉,現殺現賣的熱鮮肉幾乎絕跡,冷鮮肉更健康,營養元素保留更好,這是消費的大勢所在。

國內冷鮮豬肉消費量占生鮮豬肉總消費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7.79%增至2013年的16.20%。同時,熱鮮豬肉消費量占生鮮豬肉總消費量的比例由二零零八年的82.17%降至二零一三年的65.10%。

中國農村人口還有6億以上,如果讓冷鮮肉的覆蓋率達到城市的水平,雙匯、雨潤估計會忙得團團轉。在城市,肉類的消費也許已經面臨飽和,但是在廣闊的農村,還有足夠可以開拓的空白市場。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