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方財政這半年:營改增減稅大讓利 收入短暫變負靜待中央返還

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5000億元減稅計劃正在逐步實現,6月多數地方財政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隨著下半年減稅效應放大,減稅力度更大,部分地方財政收入吃緊。

新的中央和地方增值稅”五五”分享的劃分方法,讓中央收入短期內劇增,部分地方收入大幅下降,6月份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因此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而5月份這一增速還是兩位數。

不過,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的增值稅分享辦法導致地方減收只是一個短期因素,因為中央會以2014年為基數,將從地方上劃的增值稅收入通過稅收返還的方式還給地方,保證地方財力不低於2014年。不過從長遠看,受營改增影響,東部第三產業發達地區的地方財政分享收入會有所降低,而中西部制造業為主的地區分享收入會增加。

江西相關稅收降了三成

今年5月1日起,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最後四大行業被納入營改增。

此次營改增最大的亮點就是政府承諾“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國務院估算今年營改增減稅規模超過5000億元。

全面營改增推開三個月後,7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後,各行業實際稅負總體下降,但由於多種原因,有些金融企業稅負增加。隨著改革深入,營改增減稅效應將更大顯現。要適時完善配套措施,做好政策解讀和納稅服務,引導企業用好增值稅抵扣機制,確保金融業稅負只減不增,穩定市場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各地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發現,不少地方6月份營業稅和增值稅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減稅效應已經顯現。

比如,江西省財政廳數據顯示,前5個月該省財政總收入增速不斷攀升至兩位數,但全面營改增推開後,6月份江西省增值稅、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為77.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4.9億元,下降31%。

該廳分析稱,這拉低當地財政總收入增幅2.2個百分點,減收效應已有顯現,並將在下半年對財政收入帶來較大影響。

北京財政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改增”相關稅收(原增值稅、改征增值稅、營業稅)合計入庫1019.1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較低,一大原因正是“營改增”擴圍後企業稅負減輕,對稅收收入的減收影響進一步放大。

潘明星告訴記者,政府提出營改增後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是有底氣的,因為全面營改增的制度設計能確保所有行業減稅,尤其是采用簡易辦法征稅的服務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4成以上。

“有些金融業尤其是銀行營改增5月增加了稅負,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在營改增前已較多購進,使得營改增後進項抵扣很少,短時間內稅負有所上升。但如果從三年或五年的周期來看,銀行會有批量購進帶來進項稅額增加,應納稅額減少。另外,銀行營業網點房租的結算,往往一年結算一次,5月份房租抵扣進項稅額未能體現,也使當月應納稅額增加。因此,應從周期角度考察稅負,更準確。再就是,金融業營改增,稅率由5%轉換為6%,同口徑只提高0.66%,考察周期內購進及其進項抵扣,稅負穩中有降是有保障的。”潘明星稱。

其實,為了保持金融業稅負穩定,財政部近期發布《關於金融機構同業往來等增值稅政策的補充通知》,進一步擴大了金融同業免征範圍。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間接稅主管合夥人胡根榮表示,隨著上述《通知》的落實執行,對於同業業務和金融債占比較高的銀行來說,稅負壓力的緩解也較為明顯。至此,金融機構的主要同業業務基本都被納入免稅範圍,隨著補丁增多、免征擴圍,稅基的縮小無疑為金融行業營改增稅負只減不增提供了政策基礎。

新分享辦法短期拉低地方收入

營改增後,營業稅將退出歷史舞臺,地方政府加快上收企業拖欠的營業稅,即對營業稅進行匯算清繳,這帶來營業稅高速增長。

根據財政部數據,今年4月和5月營業稅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70%,這直接拉高了地方財政收入。今年1~5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超4萬億元(40202億元),同比增長14.9%,而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同比增長0.6%。

但受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辦法調整影響,6月份中央從地方凈上劃收入552億元(中央財政因收入劃分辦法調整增加的收入將用於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拉高本月中央收入增幅,拉低本月地方收入增幅。

財政部數據顯示,與前5個月收入形勢相反,6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而地方該數字是同比下降8.6%。

潘明星表示,全面營改增前,增值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種,兩者分享比例為75:25,營業稅除了銀行個別行業外,屬於地方稅種。營業稅並入增值稅後,中央采取了新的增值稅分享辦法,即中央和地方對增值稅“五五分成”,同時為了保證地方財力不低於2014年,中央以2014年為基數,將中央從地方上劃的收入通過稅收返還的方式還給地方。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營業稅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那麽對於第三產業發達的上海、北京等東部地區,以前全部歸地方的營業稅中的一半上劃中央後,稅收收入相應減少。而對於制造業占比重較大的東北和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以前地方只拿到25%的增值稅,而現在可以拿到50%,因此收入相應增加。

實行新的增值稅分享比例,短期內讓地方財力更加緊張。

江西省財政廳稱,今年以來中央財政資金調度也明顯趨緊,上半年對該省的調度資金同比下降7.7%;特別是,“營改增”後實行新的收入分成比例,該省僅5、6月份已凈上劃中央33.6億元,直接減少各級財政的可用財力。多重因素疊加使得今年各級財政資金明顯緊張。

北京市財政局稱,從政策層面看,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和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比例,雖然長期看有利於促進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升級,但短期也必然對財政收入,特別是北京市地方收入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上半年,1-6月份累計增幅較5月份已經有所下 降,下半年隨著“營改增”改革和收入劃分比例調整的影響逐步擴大,財政收入增幅將進一步回落,完成全年收入預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潘明星稱,按常理,中央會定期通過稅收返還的形式將上劃的增值稅收入分配給地方,確保地方財力均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1

上市公司違規增減持頻發 “窗口期”監管力道升級

在存量博弈格局未變,A股市場減持額度近期不斷攀升,部分股東獲利離場意願明顯。另一方面,中報季也帶來新一輪的預期調整,交易行為小幅回暖。就在此期間,違規增減持也日漸頻發,包括股東在“窗口期”違規交易、信息披露不及時、未履行此前公開承諾等現象屢屢發生。監管對此已開始高度關註。滬深交易所近期下發多份監管函,對不同類型的違規增減持進行全面查處。

“窗口期”違規交易高發

中報披露,或利空出盡、或利好兌現,均會帶來市場預期的新一輪調整。部分股東選擇在此時套現離場或看好加倉,本無可厚非;但若交易行為無視規章約定和監管要求,監管對此則嚴懲不貸。據不完全統計,僅8月以來深交所已針對部分“窗口期”違規減持行為下發近十份監管函,強化對此類現象的查處。

東方電子(000682.SZ)在今年8月12日披露了2016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5%。公司獨立董事曲之萍在7月21日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8900股,涉及金額4.84萬元。南方軸承(002553.SZ)7月28日披露半年報,公司董事周雪剛7月14日賣出公司股票14.61萬股,成交金額為214.91萬元。更早之前,大族激光在今年4月19日披露2015年年報時,公司時任副總經理陳炎於當月1日賣出出8.02萬股公司股票,賣出金額為177.71萬元。

此外,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的配偶交易也屢屢“踩雷”。蒙發利(002614.SZ)在8月26日披露半年報,公司董事王明貴的配偶在8月22日買入公司股票900股,成交金額1.16 萬元。8月18日,東方新星(002755.SZ)披露半年報,然而公司董事郭宏傑的配偶在同月4日賣出公司股票1.2萬股,成交金額為47.72萬元。

根據深交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董監高、證券事務代表和前述人員的配偶,在部分特定情況不得交易本公司股票和衍生品種;包括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公司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以及可能對股票和衍生品種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發生或進入決策日至依法披露的20個交易日內。根據該規定,上述公司董監高人員和配偶“窗口期”的增減持均已違規。深交所目前已對相關人員下發、公示監管函。

監管出手制止違規減持

除“窗口期”交易之外,股東違規減持的現象變得嚴峻,且正呈現多樣化、隱蔽性的趨勢。

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情況仍未杜絕。大連承運投資集團是上市公司天寶股份(002220.SZ)的控股股東。在今年5月12日至9月1日期間,大連承運投資集團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天寶股份2840 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19%。然而,其在累計減持股份比例達到5%時並未及時披露,這已違反《證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目前,深交所已向大連承運投資集團下發了監管函,要求其“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與此同時,違反公開承諾的現象也頻繁出現。今年8月22日,國金證券(300109.SH)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清華控股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和其他方式減持不超過1.1億股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3.63%。值得註意的是,根據去年7月國金證券的公告,清華控股曾承諾在當時起6個月內擇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累計不低於4427萬元。但該承諾發出後再無音訊。未履行增持承諾卻先減持,上海證券交易所9月4日對國金證券下發問詢函,要求核實清華控股增持承諾的履行情況;同時核實清華控股在預披露減持公告後是否實施了減持,並說明減持計劃是否違背了前期增持承諾。

三天之後,國金證券即對問詢函進行了回複:清華控股的減持計劃終止,將繼續履行增持承諾。公告稱,清華控股截止9月6日尚未履行增持,主要是因為市場未達到清華控股認可的增持條件。自公告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清華控股將完成增持承諾,且增持完成後6個月內不減持。

而對於此次減持,國金證券公告稱,清華控股在預披露減持公告後未進行減持。而清華控股還認為,此次減持計劃沒有違背前期的增持承諾。但“為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權益,維持市場穩定”,清華控股在公告中稱,即日起立即停止減持計劃。

南興裝備(002757.SZ)前副董事長近日也受到深交所的一紙監管函,原因是因為其離職後的減持行為,亦違反了此前的公開承諾。

在南興裝備招股說明書中,時任副董事長陳俊嶺間接持有廣州暨南投資股份,而暨南投資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曾承諾在離職後6個月內, 不轉讓所持有的發行人股份。2016年5月,陳俊嶺從公司離職;月底,首發限售股解禁,暨南投資還發布提示性公告稱,將嚴格履行陳俊嶺此前承諾。但僅至7月6日,暨南投資將陳俊嶺持有的27.68萬股賣出,交易金額合計為 1300.41 萬元。深交所在監管函中強調,上述股份減持行為與此前承諾不符,要求其重視上述問題、杜絕再次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80

稅務總局:前七月營改增減稅2107億 四大行業全減稅

9月18日,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首次透露出了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後的企業減稅情況。

今年5月1日起,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正式被納入,這是本屆政府最大的減稅舉措,而李克強總理反複強調,此次全面推開營改增要確保所有的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不過,全面推開營改增後,有企業反映稅負明顯減輕,也有企業反映稅負有所增加,而在上述四大行業細分的26個小行業稅負是否全部實現了減負,也一度讓市場存疑。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歷一段時間的磨合、調試,‘只減不增’已全面落地,四大行業已實現所有小行業全部減稅。”

該負責人稱,不僅如此,納稅人稅負下降成為絕大多數。四大行業1040萬戶納稅人中,稅負下降或持平戶數達到了98.7%,稅負增加的只占1.3%。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這是全面推開營改增以來,官方首次用數據證實了全面推開營改增後,確保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國家稅務總局也首次披露,今年1至4月份全國營改增減稅847億元,5月1日在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後,5至7月份全國營改增累計減稅達1260億元。今年1至7月份營改增整體減稅共計2107億元。

營改增專家、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這組數據來看,這次營改增全面推開後,減稅基本符合預期,初步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這很不容易。

胡怡建分析,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後,減稅力度明顯增加,今年前7個月營改增減稅總規模相當於去年全年,5月~7月每個月平均減稅大概400億元,而之後力度會更大,如果按此推算,今年全年有望實現5000億元的減稅預期目標。

企業也實實在在收到了營改增減稅紅包。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海市稅務局了解到,5月1日被納入營改增的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0958.SH),憑借購置不動產,實現了高達2000余萬元的進項抵扣。截至6月,企業較“營業稅時代”已累計減稅達700余萬元。

總部位於上海的小南國集團(03666.HK)有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營改增後,企業稅負得到明顯降低,提升了經營利潤。自5月1日至6月底,小南國稅負降低約900萬元,到2016年底預計公司整體稅負將降低近5000萬元,這對於整個上市公司的經營貢獻是相當之大。

稅務機關為了將減稅落到實處,也采取了不少新舉措。

比如營改增重鎮上海市稅務機關,近期持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主要通過加大宣傳講清改革的“重點”,鼓勵納稅人以增加設備采購、購買應稅服務等形式,增加可抵扣項目,推動產業升級;通過開展培訓理清“減稅”的“難點”,進一步幫助企業規範內部管理,以增加試點納稅人的實際抵扣項目等。

上海市稅務局持續引導企業應抵盡抵,“點對點”地逐戶引導企業加強對“應抵未抵”項的梳理,積極轉變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重塑內部核算流程,引導企業主動適應增值稅稅制需要,真正全面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41

【長征路 新故事】四川巴中: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紅利助農民奔小康

“三二年,臘月天,徐向前領兵進巴山,一仗打到得勝山,受苦人民心歡喜,江口縣紅了半邊天。”

這是一首在大巴山傳唱廣泛的紅軍歌謠,當年的“江口縣”,就是今天四川省巴中市的平昌縣。作為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1932年到1935年,紅軍在這里戰鬥了3年之久。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川陜蘇區也面臨國民黨蔣介石100余團30萬軍隊新的“川陜會剿”。11月初,紅四方面軍在巴中通江毛浴鎮召開黨政工作會議,制定“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軍訓鼓舞士氣。11月中旬,又在巴中清江召開軍事會議,提出依托老區、發展新區的“川陜甘”計劃。

1935年3月底,按照中央政治局及軍委關於“向嘉陵江以西進攻”的電令,紅四方面軍結束廣昭、陜南戰役,強渡嘉陵江長征,留下巴山遊擊隊堅持川陜蘇區鬥爭。6月中旬,紅一、四方面軍共10余萬人在川西懋功勝利會師。

巴中市通江縣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里的無名烈士紀念園,葬有17225名紅軍烈士的遺骸。馮蕓清 攝

如今,平昌縣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這里的老百姓也正在擺脫貧困的標簽。用該縣駟馬鎮當先村村民周福林的話來說,就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好得沒法比了”。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給駟馬水鄉這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帶來了數十萬的遊客,也給周福林的冷飲店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以前全靠種地,收入很少,現在一年能有3萬元。”周福林告訴記者,“我們這兒原來特別窮,後來政府給我們統一建房子,修路,搞旅遊開發,現在越來越好啦”。

巴中市平昌駟馬水鄉迎來鄉村旅遊熱。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個貧困縣哪來那麽多錢?原來,是土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跨市流轉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幹擬整理複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於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複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簡單來說,就是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從以宅基地為主的村莊占地中騰出土地複墾,指標可以拿到城里來用。

2014年9月,為支持巴中脫貧攻堅,國土資源部為其量身打造“可在省內跨縣、市開展增減掛鉤”等6條支持政策,突破了只能在市域內流轉的範圍。

今年初,成都高新區以每公頃442.5萬元的價格使用巴中市300公頃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總金額達13.28億元。巴中成為四川省第一個開展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省域流轉改革的市(州),也是全國第一個在省域範圍內流轉使用存量增減掛鉤指標的地區。

巴中市國土資源局巴州分局副局長吳冬表示,按照規定,必須是國家級貧困縣才有機會參與,流轉後獲得的收益一部分用於給村民的拆舊補償款,另一部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巴中市西連接線新貌。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當先村,政府先期墊支增減掛鉤項目流轉指標預期收益補助群眾建新,同時疊加使用農村土地整治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國土政策,解決貧困戶搬遷資金不足的問題,以便村民可以按照統一規劃、聯合建設的方式把新房蓋起來。

同樣受益的還有巴中市巴州區水寧寺鎮枇杷村。據吳冬介紹,枇杷村用增減指標換來了4936萬元資金,每戶拆舊獎補,可獲5萬至10萬左右的建新房補助。節約的土地可種糧,也可種植經濟作物。

“項目實施後土地流轉年均收入100.8萬元,全村僅土地流轉收入人均就可達780元以上。同時還解決了200多個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年務工收入人均可達1.3萬元以上。”村支書陳開天說。

巴中市巴州區水寧寺鎮枇杷村的村民已經住上了新房。馮蕓清 攝

另一方面,運用土地流轉政策和土地入股經營參與合作社的政策,讓農民一夜之間轉換成了收錢的股東。

據陳開天介紹,現在枇杷村已經流轉土地1200畝,全部發展特色種植業,500畝核桃和700畝枇杷,由村里組建的合作社承包經營,“掛果後入股的村民每年預計可分紅780元/畝”。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三大國土政策釋放的紅利,巴中市政府在如何使用涉農資金上也探索出一條效益最大化的路子,即“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

平昌縣農工委副主任康峻彬告訴記者,具體的做法是整合扶貧、交通、水務、住建等部門專項資金,將資金投向細化界定為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產業發展、配套公共服務、農戶補助4大類18個小項。

據悉,巴中市2016年梳理整合涉農項目42個、擬整合資金55億元,目前已到位35億元,保證今年脫貧摘帽村投入不少於15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29

稅務總局強調2017年不收“過頭稅” 加大營改增減稅紅利

1月12日,一年一度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由於這次會議將透露2017年稅務總局工作思路和重點,因此備受市場關註。

征稅依然是稅務總局的頭號工作。剛剛過去的2016年,盡管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減稅降費雙重影響,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115878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增長4.8%,依然完成了2016年的任務。

2017年怎麽征稅?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提了四個堅決:堅決依法收好稅,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落實減免稅和堅決打擊偷騙稅。2017年,要在全國稅務系統開展一次針對“四個堅決”落實情況的稅收執法“大督察”,確保真正落到實處。

在企業稅費負擔較重背景下,企業最擔心的是地方稅務機關為了完成任務,而征收“過頭稅”。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前兩年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王軍也強調了不征收“過頭稅”,而今年對這項工作要求更加嚴格。

王軍強調,堅決不收“過頭稅”,強化稅收會計監督,嚴肅組織收入紀律,嚴守依法征稅底線,對於違規收“過頭稅”的行為不僅要堅決糾正,而且要堅決追究責任人員和相關領導的責任,絕不姑息。

減稅降費依然是企業最關心的內容,這也是稅務總局2017年的重點工作。

王軍稱,堅決落實減免稅,積極配合財政部研究新的減稅措施,同時要加強政策效應分析評估,及時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改進稅收優惠辦理手續,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見效,助力企業加快發展。

去年營業稅改增值稅實現了5000億元的減稅規模,今年如何擴大這一減稅效應成為稅務機關關心的問題。

王軍表示,要深入開展營改增政策“大輔導”,有針對性地幫助納稅人用好抵扣政策,更好享受減稅紅利,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

去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後,絕大部分納稅人實現了減稅,但是也有16萬戶左右的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稅負上升問題。

王軍稱,由於企業情況千差萬別,在統一的稅收政策下確實難以做到所有企業以及企業在所有時段的稅負都是降低的,盡管變化的趨勢是好的,但是,國家稅務總局仍將一如既往高度重視這個問題。2016年12月的營改增數據將在今年1月16日申報期結束後統計出來,國家稅務總局將在全面總結評估營改增情況的同時,組織力量專題對1.5%左右的稅負上升企業開展分析研判。

“對企業共性合理訴求,將積極配合財政部研究完善營改增政策,及時發文解決有關政策及征管問題。另外,還將持續優化服務,對重點行業和短期稅負上升明顯的企業開展入戶輔導,幫助企業改進內部管理,用好用活營改增及相關稅收政策,讓更多企業獲得營改增紅利。”王軍稱。

為了加大減稅效應,明確營改增實操細則,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出臺了幾十份政策補丁文件。比如近期,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明確金融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擴大了房地產企業差額扣除範圍,利好房地產開發企業;明確了餐飲企業外賣業務和堂食業務稅率統一為6%,利好餐飲企業。

安永間接稅合夥人周澔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總體來看,財稅部門的營改增補丁政策都是給企業提供一個寬松的政策,加大減稅效應,今年還將出臺相似的補丁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30

北京營改增減稅200億 企業稱切身感受紅利

2016年,北京市營改增全年減稅200.6億元,服務改善民生、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共減稅798.5億元。

23日,北京市國稅局、地稅局邀請部分在京企業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企業人士舉行座談,就進一步發揮稅收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營改增、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稅收改革工作聽取意見。

北京市國稅局局長李亞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稅務總局建立了大企業的管理機制,企業的訴求及時跟大企業處取得聯系,現在都建立了企業需求訴求的升級直達通道,有什麽問題,不用層層報,會有一個綠色通道。去年推出了15項服務措施,其中對150個大企業有綠色通道,今後還會越做越多。

多位代表委員提出應更好地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支持實體經濟。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澱分公司副經理朱良玉表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創業群體非常多,稅務部門應積極提高自身服務水平為創業群體服務,建議稅務部門以市場化的方式招聘一些專家。

全國政協委員、洛娃科技事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克勤也認為,最近實體經濟比較困難,尤其是中小企業。建議稅務部門去做一些調研,實體經濟出問題,哪些是稅的問題,應該搞清楚。振興實體,不單單是減稅,應該從稅制設計、稅收結構入手去支持比較困難的中小企業。

對此,北京市地稅局局長楊誌強回應,中國在推進結構性減稅的政策需要不同的稅種相互的配合,對於不同類型的大中小型企業,應該差別對待。對於盈利快、盈利高的企業,應當采取更好的稅收調節。對於當前雙創企業、中小企業遇到一些困難,應當有的放矢的實行減稅。

全面推開營改增已經近一年,企業也切身感受到了減稅紅利。北京龐各莊樂平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鵬認為,營改增有助於深化產業分工,優化增值稅制度、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可以增加企業進項稅抵扣,減少企業成本,這是切身的體會。她同時建議,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的交易,應該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

稅務部門通過持續提高服務效率和多元化辦稅渠道方式,大大減輕了納稅人辦稅負擔。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蔣文定細數了這一年來稅務部門服務提升給企業帶來的便利。他表示,稅務窗口的服務更加高效,網絡辦稅更加便捷,辦稅服務廳等候時間有所縮短,網上申報的軟件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升。減輕了資料報送的負擔,不需要再重複地提供一些資料,表單的填寫負擔也有所減輕。

他建議,在企業改制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過程中,諸多涉稅問題很複雜,比如有一些企業名稱的變更,但是規範地來講,有的部門也認為實際上這就是一種產權的交易。在企業混改和重組過程中,希望稅務部門能給予綠色通道。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2016年北京市稅務部門以助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構建首都“高精尖”經濟結構為重點,積極克服經濟下行、結構性減稅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共計完成各項稅費收入12844.6億元,增長6.2%。營改增全年減稅200.6億元,服務改善民生、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共減稅798.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12

27省份去年營改增減稅5225億 今年全國或達7000億

近期各地相繼披露了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減稅數據。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上海、廣東、北京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6年全年營改增減稅總規模達到5225億元。其中上海市營改增減稅規模居各省之首,達到840億元,廣東和北京減稅規模也都超過600億元,分別位居二三位。

這意味著營改增減稅已經達到5000多億元的預期目標,而且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

2017年營改增仍然是減稅最大的舉措,今年營改增減稅規模有可能達到7000億元。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此前透露,下一步增值稅將進一步改革,包括簡並4檔增值稅稅率,優化繁多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完善政策來應對營改增出現的新問題等。

減稅超預期

去年5月1日,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最後四大行業納入營改增,標誌著營改增全面推開。

作為本屆政府最大的減稅舉措,當時官方預計全國減稅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各地國稅局披露的減稅數據,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減稅總規模已經達到5225億元。全國5000多億元的減稅目標已經實現。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營改增的減稅效果很明顯,減稅規模也與官方預期一致,甚至超過預期。

從各地營改增減稅數據來看,上海減稅規模最大,達到840億元。廣東位列第二,減稅達673億元。北京緊隨其後,減稅約641億元。江蘇省營改增減稅約470億元。浙江、山東、四川減稅規模在300億元左右。

胡怡建表示,從各地減稅數據來看,上海減稅力度比較大,這與它行業特征、企業規模相關。

廣東省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金木近日在調研中表示,營改增實施以來,原測算廣東全年減稅約為570億元,據2016年12月的統計數據,實際減了673億元,超出預期逾百億元。

不少大企業也實實在在收到了營改增減稅大紅包。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日公開表示,“營改增給格力電器帶來了10多億元的‘減稅大禮包’。”

她稱,雖然格力電器屬於制造業,並不在去年全面推開的四個試點行業中,但由於改革打通了上下遊的抵扣環節,企業所有不動產建設、安裝費用和住宿費等可以納入抵扣範圍,2016年,增加的進項抵扣稅額使企業少繳稅近4億元。2013年8月至今,營改增帶來的減稅額達到了5.82億元,企業稅收成本降低1.2個百分點。

不到一年,麥當勞稅負由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前的4.9%降至2016年底的0.6%,減稅金額達4.5億元,對集團年化凈利潤的貢獻金額超過8億元。

胡怡建表示,此次納入營改增的四大行業中,包括餐飲業的生活服務業減稅幅度最大。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去年5月~11月營改增四大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下降14.7%,其中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29.85%,金融業稅負下降14.72%,房地產業稅負下降7.9%,建築業稅負下降3.75%。

人民日報援引專家觀點稱,2017年營改增減稅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有可能達到7000億元。因為去年營改增全面推開是在5月份,時間只有8個月。2017年則是一整年,四大行業減稅存在翹尾因素,不動產納入抵扣也有翹尾因素。兩個“尾巴”一翹,全年減稅5000億元就打不住了。

改革進行時

營改增已經實現了5000億元減稅目標,並確保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不過,由於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受投資周期、資本構成、管理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影響,全國仍有16萬戶納稅人營改增後稅負有所上升。

這已經引起了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高度關註。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對營改增後稅負增加特別是增加比較明顯的企業,我們將給予高度關註,設身處地為企業的發展著想,從政策完善、服務優化、以及幫助企業完善內部管理上多下功夫。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也於近期表示,依托部際聯席會議機制,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的平臺,廣泛搜集各方面對營改增試點的意見和建議,適時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全面梳理和評估營改增試點運行效果,不斷完善試點制度安排。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為了降低企業稅負,規範實務操作,營改增相關政策正在不斷完善中,僅去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各類營改增政策補丁約40項。

胡怡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營改增擴圍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是在營改增過渡期完成後,統一增值稅稅率和優化現有優惠政策。

增值稅目前有17%、13%、11%、6%四檔稅率,稅率檔次過多,實際操作中企業類似業務適用不同稅率,不利於公平競爭。但為了減輕企業稅負,確保5月1日營改增全面順利推開,財政部沒有簡並稅率。

為了減輕企業負擔,營改增後把過去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平移到增值稅,優惠政策繁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企業經營行為。

史耀斌在去年底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稱,今後要根據經濟的發展、改革的需要、增值稅立法的要求進一步改革,比如簡並增值稅稅率檔次,進一步優化稅收優惠政策,既提高稅收優惠的力度和效應,又避免對企業的經營行為產生扭曲,也避免偷稅漏稅的現象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219

肖捷:營改增減輕企業負擔5700多億元 超出預期

3月7日消息,財政部部長肖捷在記者會上回應“營改增問題”時表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一項非常正確的抉擇。全面試點屈指算來已經有10個月的時間,從試點的實施情況看,已經做到了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去年全年由於實行全面營改增試點,減輕企業負擔5700多億元,超出了在設計試點方案時的減負預期。

中國網記者:

我們在政府報告里看到,去年營改增給企業減稅近6000億元,同時也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目標。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除了給企業減負降稅以外,營改增還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謝謝。

肖捷: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一項非常正確的抉擇。全面試點屈指算來已經有10個月的時間。從試點的實施情況看,已經做到了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去年全年由於實行全面營改增試點,減輕企業負擔5700多億元,超出了在設計試點方案時的減負預期。無論是新增試點的行業,還是前期已經開展試點的行業,甚至是原來已經實行增值稅的加工制造業等行業,都全面實現了減稅。

正像你剛才提到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除了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外,在優化稅制、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作為稅制本身,由於營改增的實施,增值稅全面替代了營業稅,稅制得到了簡化,解決了過去多年來存在的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的問題,消除了增值稅和營業稅並行所造成的重複征稅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利於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關於這一點,營改增試點以來,從我國經濟發展出現的一些新變化也可以得到印證。

在促進產業升級方面,營改增的實施可以激勵企業內部研發、設計、營銷等環節從原有的企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這樣就可以使專業化分工更加凸顯,使各類市場主體都有希望成為效率更高、專業性更強的創新主體,由此也可以促進專業化分工的協作發展。由於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之後,增值稅的抵扣鏈條拉長,相應地也就拉長了產業鏈,這樣可以進一步催生新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

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方面,營改增消除了過去存在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並行對企業經營行為帶來的扭曲問題,制造業企業對外購買服務支付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了,從而可以激發制造業外購服務的積極性,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協同發展。另外,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實行營改增之後,在開放發展方面,將服務納入出口退稅的範圍,可以增加出口服務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有利於優化我們國家的貿易結構,促進外貿轉型升級。我相信,隨著營改增的深入推進,其積極效應還會進一步顯現。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65

韓長賦答第一財經:今後糧食產量將根據供求適當增減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

3月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三大背景,也是三大必然。根據中央的部署,這項工作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作出新的部署,農業部也圍繞這一工作主線,提出了2017年的具體政策措施。

在發布會上,第一財經記者問如何評價2016年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韓長賦對此回應稱,糧食生產是一個兩難,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去年糧食總產量在“十二連增”後出現首次回落,但仍是歷史上的第二個高產年。具體來說,這次調減的主要作物是玉米,也是中國政府推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整的結果。可以說,在今後,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系適當進行增減,是正常的,這也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然是今年農業工作的主線。在這條主線的指導下,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成為重要舉措之一。

韓長賦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這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場的手段,用改革的辦法,通過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促進結構調整。

新世紀以來,糧食總產量的“十二連增”難掩農業供給存在結構性矛盾、中國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等現實。因此,推進改革就是為了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的供給,破解玉米供大於求的困局,提高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針對這三大背景,韓長賦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適應市場需求,改善農產品的供求關系;需要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今年農業部就此改革提出了包含去庫存、補短板、增效益、育主體、增動能五大具體政策措施。

十二連增以來首次回落

值得關註的是,2016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這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密切相關。

連續十二年的糧食總產量增產,其實很大程度上有賴於玉米,尤其是於2008年實行玉米臨儲收購政策以來,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種植玉米的動力,使得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大增,並於2012年取代稻谷躍居第一大主糧作物地位。2016年,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由於是在高位上的調整,當年糧食產量仍為歷史次高。

如何看待這一回落?韓長賦回應第一財經提問稱,2016年我國糧食減少104億斤,而且減的主要是玉米,這是我們主動調整的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

之所以調減玉米,他解釋說,玉米這些年出現產量增加、進口增加、庫存也增加的“三量齊增”,供大於求。為此,去年國家啟動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將實行了8年的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也就是市場化收購,加上給農民補貼,這是我國糧食收儲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

那麽,如何評價這一年來玉米實行的“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改革?韓長賦稱,這項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理順了價格,激活了市場,提高了競爭力,帶動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結構調整。去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近3000萬畝,停產、半停產的玉米加工企業都運轉了起來。因此,對糧食產量的年度間合理性波動,要理性看待。今後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系適當有一些增減,是正常的,而且也會成為一種常態。

他說,糧食生產是兩難問題,“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所以,糧食生產沒有放松,也不能放松,作為農業部門,首要職責還是要保障全國人民能夠“到點開飯”。

為此,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首先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概括起來可歸納為“三個兩”。具體來說,一是要保住兩大口糧。保持稻谷、小麥這兩大口糧的面積和產量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二是穩住兩個積極性。要穩住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三是實施“兩藏”戰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這樣市場和年度產量有一些波動,也沒有關系,只要有需要,就能夠產得出、供得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68

公募去哪兒(二)丨調研2017:華夏500次奪冠,調研後增減持不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1/1192154.html

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鴻月

看了2018年以來各大公募的調研情況,再來回頭看看2017全年公募基金們在調研中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如果單從調研次數來看,2017年,華夏基金占據第一的位置,不過有部分基金公司在調研上也有更進一步的發力,調研次數明顯提升。

那麽,從2017年這些調研大戶的調研個股來看,有沒出現調研之後大舉買入或賣出的情況?被調研後的個股漲勢又是如何的?

調研行業雷同,個股有所差異

從2017年公募基金的整體調研情況來看,財匯大數據金融終端顯示,華夏基金高居榜首,2017全年的調研次數超過500次,遠高於第二位的嘉實基金和第三位的鵬華基金。如果回顧近三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華夏基金的調研次數均排在前列,調研頻率明顯高於其他基金公司。

其次,這兩年在調研方面活躍度進一步提升的基金公司,鵬華基金是其中一位。2017年,鵬華基金的調研次數374次,涉及股票266只,在所有公募中位列第三位;2016年,鵬華基金的調研次數為286次,涉及股票235只。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18年以來,截至2月6日,鵬華基金的調研次數已經排到了第一位。

再從這幾家調研次數較多的基金公司來看,雖然調研的具體行業比較相似,但涉及的具體個股仍然有些差異。

2017年,華夏基金的501次調研中,涉及股票333只,其在電子、化工、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的調研,均超過30次。具體從個股來看,有13只個股獲得超過5次的調研。其中,海康威視、一心堂、華僑城A,分別以8次、7次和7次名列前三。

與此同時,嘉實基金調研的行業方向,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化工、計算機和家用電器,調研次數均超過20次。有12只個股的調研次數達到或超過5次,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別為中航機電、海康威視和華東醫藥。

2017年,鵬華基金調研的行業方向為,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家用電器、化工、電氣設備,也均有超過20次的調研記錄。個股方面,美的集團、海康威視、歌爾股份均有5次的調研記錄。

有公募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除了基金公司在調研方向很重視以外,最近兩年,這一批研究員很新銳、很拼,也可能跟年紀有關,有一些87年、88年或是90後,很善於發表自己鮮明的觀點。基金經理的拷問又比較細,問的問題比較尖銳,如果調研不深入,很難在晨會匯報的時候站住腳。”

有的漲幅喜人,有的遭遇減持

雖然研究員們也很拼,不過調研之後效果如何?顯然,還是要二級市場說話。畢竟,如果推的票不漲,說什麽都沒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017年的調研數據發現,有部分個股在基金公司調研後不久,被重倉買入,且單季度就出現了很好的回報。

比如,國泰基金在2017年8月31日對京東方A僅通過電話會議進行了調研,但從2017年四季度的持倉情況來看,旗下多達18只產品進駐了京東方A。其中,國泰估值優勢、國泰金龍行業、國泰中小盤成長的持股數量,都超過了5000萬股,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均超過8%。

值得一提的是,國泰基金在2017年4月份也曾電話會議調研過一次京東方A,不過從上述基金2017年三季度的情況來看,京東方A並未進入它們的前十大持倉。可見,這些基金可能在第二次電話會議調研之後的四季度大舉買入;當然,也可能之前先買了一小部分,四季度持續加倉,直至買到了前十大重倉股。

從2017年四季度京東方A的表現來看,漲幅達到31.59%,可以算是A股單季度的牛股之一。單從10月9日~11月8日這一個月的漲幅來看,京東方A的區間漲幅更是高達46.36%。如果說,引得基金買入,正是由於其調研後做出的投資決策,顯然這種調研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此外,還有的基金重倉股,則在基金公司調研的當月出現了被減持的情況。

比如,匯添富基金分別在2017年的1月5日、3月2日、11月3日,對大華股份進行了調研。

從匯添富旗下基金的持股情況來看,2017年三季度末,匯添富民營活力、匯添富外延增長主題、匯添富新興消費等幾只基金,對大華股份還保持了較多的持股,分別為2176.36萬股、1350萬股和405.51萬股;不過到了2017年四季度,同樣是對大華股份進行了調研,但上述三只基金的持股數,分別在該季度末降至821.06萬股、710.12萬股和197.58萬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