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jyq8.html


托尔斯泰也感叹:佛教故事描写了人类的贪欲
感激之心,率真的反省之心,此外远离过剩的“欲望”,对提高我们的人性来说是必要的。贪婪其实是很难对付的,它扎根在人们内心深处,蚕食人心,是使我们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的“病毒”。
据说释迦牟尼用寓言将人类被欲求纠缠的真相作了如下阐述。有一点长,但不妨介绍一下:
——深秋的一天,枯木瑟瑟中,有位路人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猛一看,脚下散落着很多白色的东西。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骨头。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人骨呢?——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议,他继续前行,一头正在咆哮的猛虎朝他迎面走来。
路人大吃一惊,原来是被这只猛虎吃掉的可怜的同路人的骨头啊!他一边想着一边慌忙转身,朝来时的路飞快地逃跑。但是,似乎是迷路了,他竟然来到了悬崖峭壁 前,悬崖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老虎,进退两难之中,路人爬上了一棵长在悬崖峭壁边的松树上。但是,老虎也张开了可怕的大爪开始往松树上爬。
现在真正完了,正在万念俱灰之际看见眼前的树枝上垂下一根藤条,路人顺着藤条哧溜了下去.但是,藤条在中间断了,旅客被悬在空中,不得上下.
上面老虎舔着舌头,虎视眈眈.再向下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赤、黑、青三匹龙严阵以待,要把他吃掉。上面还传来吱吱的响声,抬眼一看,黑白两只老鼠在啃藤条的根部。
这样上去,藤条被老鼠用牙齿咬断,路人不得不朝张开血盆大口的龙落下去。在这八面围困之中,他认为首先应该赶跑老鼠,试着摇了摇藤条。于是,有温热的东西掉在脸庞上,舔一舔,是甜甜的蜂蜜。原来,藤条的根部有蜜蜂巢,每一次摇动都会有蜂蜜掉下来。
他开始喜欢上甘露一样的蜂蜜味道。于是,竟然忘记自己已置身穷途末路之中——尽管处于龙虎争食的夹缝中、且唯一的救命藤条也正被老鼠啃食——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动摇晃这根救命绳索,陶醉于蜂蜜的甘甜中。
释迦牟尼说这就是贪婪的人类的本来面目。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危机状况中,仍然忍不住舔拭蜂蜜,这是我们人类无能为力的本性。
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到期个寓言后惊叹道:“没有比这更形象地表达人类欲望之深的了。”确实,没有比这更真切地表达人类的生活态度或者人类的欲望了。
在这个故事里,老虎表示死亡或生病。松树表示世上的地位、财产、名誉,黑白老鼠表示白天和黑夜亦即时间的推移。人不断受死亡的威胁和追逐,但仍然执着于生命。可是,生命只是像藤条一样飘摇无常地不可靠。
藤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磨,我们一年又一年越来越接近似乎已经逃离了的死亡,但是,即使缩短自己的寿命或生命仍然想要得到“蜜”。人就是与那种无止境的贪婪有切不断的缘。这就是释迦牟尼要告诉我们的人的真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7

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jyqk.html


在某个寺院,年轻的修行僧问老师:“听说在那个世界有地狱和天堂,地狱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呢?”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在那个世界确实既有地狱也有天堂。但是,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表面上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那儿的人们的心。”
老师继续讲道:“地狱和天堂里各有一个相同的锅,锅里煮着鲜美的面条。但是,吃面条很辛苦,因为只能使用长度为一米的长筷子。住在地狱的人,大家争先恐后 想先吃,抢着把筷子放到锅里夹面条。但筷子太长,面条不能送到嘴里去,最后抢夺他人夹的面条,你争我夺,面条四处飞溅,谁也吃不到自己跟前的面条。美味可 口的面条就在眼前,然而每一个都因饥饿而衰。这就是地狱的光景。
与此相反,在天堂,同样的条件下情况却大不相同。任何人一旦用自己的长筷夹住面条,就往锅对面人的嘴里送,‘你先请’,让对方先吃。这样,吃过的人说‘谢谢,下面轮到你吃了’作为感谢和回赠,帮对方取面条。所以,天堂里的所有人都能从容吃到面条,每个人都心满意足。”
即使居住在相同的世界里,对他人是否热情、关心就决定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这就是这个小故事想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8

燒鵝飯、領匯和地獄之路 李兆富

2011-4-26 NM

大家樂燒鵝飯,賣得比達官貴人光顧的老牌酒家的外賣飯盒還要貴。經報紙一講,網民一鬧,快餐店就停售燒鵝飯。當然,大家樂說停售,是供應問題。領匯搞市場推廣,不知是什麼人想到的餿主意,學人家大玩集體回憶,招惹一班反資本主義的赤貧才俊口誅筆伐,結果又是腰斬收場。


赤貧才俊的邏輯是:凡是賺錢、加價和減價,一律是資本主義的惡果。賺錢,就一定是剝削消費者。加價,就一定是牟取暴利。減價,就一定是搶佔市場。難道只有蝕錢,才算惠澤社群?赤貧才俊問:「為什麼不可以做到不蝕不賺?像那些社會企業,都是為了公益而設,但以商業原則運作,我覺得,是未來社會的大趨勢。」我答:「既然社企的理想這麼偉大,敢問一句,為什麼你不快快去搞一間,讓天下寒士盡歡顏?」赤貧才俊回答:「搞生意要資本呀!所以,我希望新一屆政府,可以提供資本,讓社企發展。」要注意, 廢青的理想國,只不過是理想,會落手落腳去試行的,其實已經不算是十足十的廢青。


我續說:「不過,政府的錢,最終不是土地收入,就是你們口中的什麼奸商繳交的稅款。如果全世界都是社企,敢問,錢從何來?」千萬別誤會,我不是反對社企。大前提是,請不要向政府攤大手板。港式A貨社企,拿了政府的錢,就沒有資格在道德高地上妖魔化別人。可以不用靠打劫納稅人但又能持續發展的社企,才是真正的社企。赤貧才俊問:「社企要兼顧其他義務,怎能跟牟利的商人競爭?」說穿了,赤貧才俊眼中,牟利的商人,就沒有構成任何社會價值。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領匯將破落的房委會商場,提升人流和價值,變成今天可以讓更多基層就業的地點。他們更加不明白,二、三十年前的城市規劃,設置房委會商場,目的是為了創造地區就業。幾十年來沒有做到的社會任務,差不多被人完全遺忘,諷刺的是,民營化之後,反而成為了罪狀。


赤貧才俊說:「快餐店賣得超貴的燒鵝飯,應該沒有什麼社會道義可言吧?」快餐店賣的燒鵝飯要是超貴,讓消費者去用腳投票吧。據我所知,大家樂的一哥燒鵝飯,只在寫字樓區有供應,針對那些時間寶貴的高收入白領。我也親眼見到,其他在中低收入區的大家樂,下午茶時段,是許多退休人士、學生和家庭主婦的聚腳地,食客「打躉」,一般只要不阻礙做生意,店員大多不理會。我更記得,建華七年,經濟蕭條,許多失業一族,整個下晝在那兒過,也沒有人干涉,有時更免費送上清水一杯。試問,有社企提供這種義務嗎?「香港差一點就要搞文革。」近來,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跟我這樣講。這句話,可能說得重了一點。不過,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民眾被引領到地獄之路,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帶路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好心做壞事。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網誌: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59

天堂與地獄 艾薩

2013-03-28  NM
 
 

 

本週繼續業績回顧。惠理基金是香港其中一間管理最優秀和獨特的公司。稅後經營利潤二億五千八百萬元,略低於一一年的二億九千八百萬;一如其他基金公司,惠理去年投資收益,轉虧為盈。末期息由每股六仙,增至一毫六,股東能分到一杯坃。鑑於去年市況慘淡,表現不過不失!惠理、葉氏「飲得杯落」

順帶一提,表現費佔集團收入一小部分,只要今年無「軲市」,可望入賬。另一方面,儘管恒指點數距離○七年高位仍差三成,中國股市則低六成,集團管理資產卻逆市升至歷史高位,達八十五億美元。我建議你趁惠理展翅高飛,進軍大陸及亞洲其他市場之際,買入它吧!本倉另一隻成分股葉氏化工同樣是一間偉大的公司。創辦人之一葉先生從大陸游水到香港,四十多年前成立葉氏化工,一路勇往直前,成就又一個獅子山下的故事。雖然去年溶劑和塗料業困難重重,但銷售額仍增長百分之七,毛利更飆升三成七,派息比率達一半,全年股息每股二毫五。如無意外,葉氏化工可於今年達成一百億元的銷售目標,較預期早兩年,更可望於二○二○年,把銷售額翻倍至二百億元。只要我一日還是本倉倉主,我仍會獱住葉氏化工!

康師傅、中聯通一臉愁容

有人歡喜,亦有人愁,如康師傅(322)和中聯通(762)。毋庸置疑,康師傅是個家傳戶曉的品牌,主打即食麵,成功在中國「插旗」。不過,去年中起,情況急轉直下。

全年銷售額上升一成七,至九十二億美元。公司聲稱,毛利有四億五千萬,較一一年四億二千萬上升百分之八點五。不過,假如你把一一和一二年入賬的非經常性收入扣除,核心業務利潤將由三億八千萬降至二億六千五百萬元,倒退三成。可惜,康師傅沒有在年報中披露這點!

至於中聯通,作為會計師,我只可以說中聯通技術上已「資不抵債」,不如看看以下的事實︰

‧流動負債遠超流動資產二千五百四十億元人民幣,而中聯通的股東權益僅二千零七十億元;

‧一千三百九十億元負債中,高達一千三百六十億屬短期貸款,須於一年內償還,主要是銀行貸款、商業票據和可換股債券;艾薩

‧營運現金有七百六十億,不足以應付九百九十九億元資本開支,更遑論股息開支;

‧銷售通訊產品(iPhone補貼?)持續「燒錢」,虧蝕六十億元;

‧淨負債一千二百三十億,佔六成股東權益。

雖然,中聯通去年盈利增加至七十億元,但只佔銷售額百分之三,股東回報率同樣只有百分之三,同業中移動則是兩成和兩成五,高下立見!按上週五收市價計,中聯通市值二千五百三十億元。假如你加上一千二百三十億元淨負債,市盈率超過五十倍。相反,如果把中移動的巨額現金從七千二百億元的股東權益中扣除,市盈率低過十倍!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祝君好運!

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22

20萬全新卡地亞拍賣只需3萬 卡地亞的地獄

http://www.eeo.com.cn/2013/0621/245538.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朱沖 王雋  被認為歐洲皇室貴族品牌的卡地亞手錶究竟能升值,還是貶值?事實證明,拍賣行,是卡地亞迷的天堂,卻是卡地亞的地獄。

結婚五週年紀念,劉辛給他和太太各買了一塊卡地亞藍氣球系列自動機械腕錶,花費近二十萬。每次抬胳膊,他都有一種很金貴的感覺,因為沉甸甸的都是「經典、傳世、極致風範」,這讓他時不時就喜歡抬起手腕,儼然成了他的習慣動作,特別是人多的時候。這是奢侈品的一大功能,自信而炫耀。但美好感覺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劉辛遇到了一個經常跑拍賣會的朋友。

在香港蘇富比2012年秋拍圖錄上,他看到了太太一直很喜歡卻捨不得買的卡地亞TANK系列「TANK FRANCAISE」女裝白金鑲鑽鏈帶腕錶,估價僅45000-60000港幣。劉辛沒來得及把港幣換算成人民幣就後悔了,因為這個價格只相當於專賣店價格的1/4-1/5——卡地亞「TANK FRANCAISE」女款白金鑲鑽腕錶系列的官方門店售價約為25萬元人民幣。需要強調的是,這並非一款舊表,相反,這是一款全新款式,表面上的塑料封皮還沒撕去。還算對拍賣有所瞭解的劉辛將信將疑地詢問了最後的成交價,他以為如此低廉而全新的手錶,總會引起如往常所宣傳的那般不停舉牌漲價吧!事實讓劉辛大吃一驚,他的朋友指了指圖錄上的最後成交筆記,拍賣價加佣金一共68750港幣(約合5.5萬人民幣,人民幣兌港幣約合1比0.8)。

劉辛又一次抬起自己的手腕,看了眼自己花費10萬有餘購買的那隻卡地亞藍氣球。這一次再沒有以前的那種尊貴和自信,「我怎麼感覺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劉辛沒敢告訴太太,因為太太喜歡的那款TANK系列在門店的售價比藍氣球貴出一倍有餘,18K玫瑰金鑲鑽的是24萬人民幣,不鑲鑽的也在15萬人民幣左右。他是因為囊中羞澀或者節約預算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藍氣球系列。可在蘇富比拍賣行圖錄上那隻TANK「鑲有四顆寶石,18K白金錶殼,鑲滿鑽的錶殼……」僅價值約6萬人民幣。這讓劉辛感到很後悔,「如果都這樣,誰還會去卡地亞的專賣店買表?

其實這也是帶著劉辛來到拍賣行的朋友李雅琪的心聲。三年前,李雅琪買了款卡地亞TANK基本款石英系列,約花費2萬元人民幣,雖然拍賣行沒有此等低端入門表款,但李雅琪看到了其他在門店售價約10餘萬的卡地亞鑲鑽系列在拍賣行僅估價3萬元左右起拍時,就知道自己曾經的花費多麼不值。「我當時就發誓,再也不去門店買表了。」李雅琪說。這也是李雅琪立志要帶劉辛來拍賣會的原因,「不能再上當受騙了。」

拍賣結果不止影響了劉辛一個人。新晉手錶愛好者祝聞雨這一兩年來一心撲在去香港買卡地亞這件事上,因為眾所周知,香港售價要低於內地。但在參加了一場拍賣會後,她改變了自己的計劃。

在去香港之前,她沉浸在卡地亞專賣店經過設計的恰到好處的柔和光線裡,她心愛的卡地亞手錶被放在鋪著紅色絲絨的托盤裡,店員帶著潔白的手套,從上鎖的櫃檯裡小心翼翼地取出,如對待易碎品般小心輕放地試戴在她的手腕上。

這時候店員通常開始其慣有的銷售推薦,「卡地亞是歐洲皇室品牌,擁有160餘年歷史,是溫莎公爵夫人、伊麗莎白·泰勒、莫妮卡·貝魯奇及中國影星范冰冰的不二選擇……」

正當客人感到些許心動時,店員會適時收回手錶。為了營造「欲罷還休」的購買心理,美好場面通常只維持幾分鐘,祝聞雨必須在店員驕矜的目光下進行以下一系列動作:把手錶摘下來,還回去,說謝謝,再見。當然,卡地亞店員的態度也十分禮貌,點頭、彎腰、鞠躬、迎送……祝聞雨知道,這既是對客戶的尊重,也是一種銷售策略,讓客人不好意思拒絕。不過,如果客人違反豪華商場的一些基本規定,比如衣著不整者不准入內,穿著大褲衩、圓領T恤,或者背著雙肩包,一眼就能被看穿,非奢侈品潛在消費客戶,對方對此置之不理也是常態。

祝聞雨喜歡卡地亞,與這個品牌在中國內地的強勢推廣不無關係。160年歷史,所謂歐洲皇室基因,頂尖工匠,天才設計師,無與倫比的珠寶,傳世之作……這些廣告詞與那些堪比007系列電影的形象廣告大片向祝聞雨這樣的初級消費者不斷傳遞著卡地亞與上流社會之間的聯繫,媒體及社會輿論在品牌的公關力量下,也一直向消費者傳遞著傳統奢侈品能保值、升值的投資印象。

確實有這樣的新聞。祝聞雨們對這樣的消息一定不陌生:「Breguet寶璣博物館在2012年5月14日佳士得日內瓦拍賣會上以433.9萬和254.7萬瑞士法郎拍下兩款分別出售於1814年和1827年的懷錶。當年這兩塊表的售價是5000和7500法郎,兩百年過去增值868和340倍,而在5月13日,也在日內瓦的安帝古倫拍賣行,Jaeger-LeCoultre積家的一款1947年產紅漆精鋼款Reverso翻轉腕錶拍出5萬瑞士法郎,高出估價8000-12000四倍之多。」

追逐天價是媒體本性。但大多數報導裡並沒有告訴讀者,品牌更不會告訴消費者,這樣的天價在手錶拍賣的系統裡只佔極小的部分。

中國嘉德名表珠寶部總經理黃銘輝與香港蘇富比鐘錶部副董事及資深專家陳凱嘉都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在一場鐘錶的專場拍賣中,現代腕錶的數量佔到了大部分,蘇富比的數字是八成,嘉德的數字是50%以上。天價往往出現在古董表或者特別經典的限量版之中,與常規的現代表款無關。」陳凱嘉說,「總體來說,只有具備一定文化及歷史的表款才有升值的潛力與空間。」當然也只是潛力和空間而已,不代表必然。

陳凱嘉說:「我們在評估時一般是從行價的四成開始,價格多數介於門店價格的30%到50%之間,只有特別熱門的款才會到達65%。因為估價過高會流拍。具體估價按照不同品牌、不同表款劃分,越簡單的功能,估價就越低。比如卡地亞簡單計時功能的表款,即便有鑽石,我們也會調低一些。拿香港蘇富比5月28日剛剛舉行過的拍賣來說,我們有一款卡地亞女裝手錶,鑲鑽,款式很新,品相很好,我們的估價是專賣店行價的30%。為什麼?手錶拍賣不同於藝術品,它的行情很透明,成交價和估價差不了太多。只有少數限量版和古董表會衝到高價。」

在諸多拍賣界人士看來,手錶的估價、成交價透明,是因為買家可以通過許多公開的渠道獲取標準信息,比如品牌專賣店、二手錶行以及典當行。只要細心收集,各個表款在各個銷售渠道的存貨量、價格、品相(出廠年份、有無原裝表盒證書等)都基本清楚,所以估價為專賣店的三成到四成,是拍賣行的行情。如果超出這個價格,就會失去競爭力。事實上,即使拍賣均價只有門店價格的1/3,流拍的現象也佔據了大多數。流拍和公眾不瞭解拍賣會行情,以為拍賣總代表著不斷的舉牌、漲價,也有關係。

在嘉德拍賣行官網,清晰地記錄著每款表的拍賣情況。包括卡地亞Love Collection系列、Divan系列等門店售價約20萬元的表款,在拍賣行的估價均只有5萬元左右,還多數都顯示為「未成交」狀態。有一款卡地亞 Panthere系列,18k黃金、鑲鑽石表圈、表冠一粒鑽石裝飾,成交價34500元,而這款表在卡地亞專賣店售價207000元。

現實及行家的這番話讓劉辛和祝聞雨不約而同地認為,自己受到了卡地亞廣告和品牌形象的誤導。祝聞雨慶幸自己比劉辛、李雅琪等人幸運,當時沒有在卡地亞門店買表。生性冷靜的祝聞雨甚至還等著拍賣行降價的機會,「既然這麼多幾乎全新的卡地亞手錶在拍賣行都流拍,那是否會繼續降價?」

黃銘輝坦陳,不知道外界是從哪裡得來的印象,覺得買表就是投資且會升值。在他看來,這有點可笑。「手錶和汽車一樣,絕大部分從一買進就貶值。只要寫上你的名字,哪怕一天沒戴,一公里沒開,等你想轉賣時,就變成了二手。」黃銘輝說,只有那些已停產的古董表,才具有升值條件。資深手錶藏家陳暘也表示,普通而正常的表款怎麼可能升值?市面上存貨那麼多,物以稀為貴是最基本的商業規律。陳暘藏有約150枚手錶,多為古董表或限量版。「一二十萬的手錶太普通,遠未達到升值收藏級。」

經濟觀察報記者就此致電卡地亞中國及其所屬的瑞士歷峰集團。關於卡地亞究竟能升值還是貶值的話題,他們不願多談。「和表款有關。至於拍賣行的價格,應該問他們。」卡地亞北京公關負責人李博宇說。

也許有人要質疑,怎麼會有這麼多品相不錯的手錶出現在拍賣場?在「表哥」、「表叔」輩出的年代,即便拍賣行需要保護買賣雙方的隱私,外界也不難推斷一部分拍品的來源。從新聞報導中也可以看到,卡地亞這樣知名而具有代表性的手錶品牌幾乎成為貪腐市場的主打產品。北京皇城藝術交易中心總經理呂立新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道:「很多企業和個人為了打通關係購買高級手錶作為禮品,這類交易現在越來越多,大概佔到了整個市場的1/3。我們不僅能在拍賣會現場見到大量的禮品賣家,私下遇到的委託則更多。」這方面,卡地亞因為其既高貴又大眾的品牌形象尤為突出,堪稱二手錶市場之王,無論是二手錶市場的投放數量,還是拍賣價格和原價之間的巨額價差,都突出於其他表款。

需要說明的是,它們看起來並不像二手貨,大多數都在九成新以上,不僅配有原廠表盒和證書,甚至多數表款還沒有撕掉塑封。對此,黃銘輝表示,現在徵集來的許多現代表款,品相都非常新,有些甚至就是新的,但基於拍賣行是二級市場的前提,即便是新的,也只能說是九成新。「其實多數就是原封未動的新表。」祝聞雨興沖沖地試戴了Tank和Baignoire系列,不僅不會像在專賣店那樣,試戴後不買會遭致店員白眼——在拍賣行試戴完後都需要還回去。她更慶幸自己當初沒有衝動地去門店買表。

最終,祝聞雨以56000元的價格購得一塊在卡地亞專賣店售價達245000元的卡地亞Roadster系列,18K白金表盤,鑲有37顆寶石。心地善良的祝聞雨激動之餘一直在感嘆,「就像網店讓實體店人去樓空一樣,如果人人都不再被卡地亞的廣告所迷惑,知道了手錶的秘密,知道了拍賣行的折扣,誰還會去卡地亞專賣店買表?」

其實,不只是卡地亞,在拍賣行還可以看到很多其他品牌的手錶。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在於,絕大多數表款,只要非古董系列,幾乎都存在這樣的巨幅貶值現象。「指望手錶升值,這本就是一個空談。無論哪個手錶品牌,只要是現代表款,因為存貨量巨大,都不具備升值可能。」手錶藏家陳暘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20

再生時在地獄 - 中國金屬再生資源(00773)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249234

這篇文章我貓王兩年多之前寫的,當時我沒有深入做調研,既然一眼看出它不是價值股,我沒有再追查!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924895

一年前我貓王做圖表掃瞄的時候,電腦告知我中國金屬再生資源(00773)技術面可以買入,當時我想它如何爛也可以炒三兩星期,抱著先買入後研究的心態,買了少許!可是,一看之下,我竟然現發這樣的奇境!此股2011年的應收賬款是當年盈利的5倍以上!股本超過90%是應收賬款!換言之,如果我買這只股,每投入一元,就有9角可能不能收回來的!這立即嚇得我魂飛魄散!雖然我只購入了少許,目的是測試掃瞄程式如何,忍不即住立蝕沽,輸掉一些交易費及差價離場,後來股價然勁力飊升!炒股嗎........投資與投機,唉!

Picture

這幾天中國金屬再生資源(00773)被證監會亦提出質疑,認為該公司早在2009年公開招股時已開始「造假」,情況與2009年上市、2010年暴露造假的洪良國際相似,作為中金再生保薦人的瑞銀及招商證券要負上責任?????我質疑我從網上資料都發現這重大問題,專家難辭其咎!

Picture
更使我貓王迷惑的是我以前舉過一些例子,地雷股一般在停賽之前走勢會是十分差勁的,看中國金屬再生資源(00773)之前的股價多亮麗,出事前怎會想到在那一刻!如說一些只顧投機不理基本面的炒家,買了地雷股被人揶揄是應該的!而我之前舉過一隻群星紙業(03868),從基本面上根本看不到它的問題在哪裡,今已停牌兩年多了!股啤酒論說股民愛泡沫,可是,啤酒有毒叫人怎去飲用!港股爛至如斯田地是誰之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63

美股是煉獄還是地獄? 小馬博識--估股網

來源: http://xueqiu.com/1930109830/33649779

本篇報告精譯的是GMO 2014 年第三季度報告,由本·英科(Ben Inker)撰寫。Ben是美國著名投資機構GMO 資產配置團隊的聯席負責人,也是該公司的董事。

下載地址:http://www.ponywise.com/pages/course/246

1.美股的煉獄情景:1)隱含假設是現金的實際收益率最終將回到更加 “正常的”水平:1.25%左右,金融資產金字塔上其余所有資產的預期回報率也都將回到更加正常的水平;2)煉獄要求資產進行向下重估, 3)在此情景下,投資者應該減持股票和債券,增持現金;4)就未來7年而言,地獄比煉獄好;但對更長期的未來而言,煉獄比地獄好。

2.美股的地獄情景:1)隱含假設是在無限遠的未來,現金的實際收益率永遠接近於零;2)在此情景下,股票和債券如今都是相當不錯的持倉。

3.投資應對建議:1)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如果我們不能確定股票現在是被嚴重高估,還是他們在過去幾年被重估,使得他們未來的回報雖然低於歷史水平但依然很合理,這樣的話,以一種具有較短久期的方式承擔股票風險看起來是一個相當好的策略;2)沒有哪個做法對這兩種情景都合適,不過持有預期回報基本不受這兩種情景影響的資產大有助益。最能滿足這些條件的策略是在最近幾年讓投資者大失所望的“對沖基金”策略,比如賣出看跌期權。

4.格蘭桑對美股的最新看法:依然認為,標普500  指數可能將至少漲至2250 點然後崩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55

戴誌康:創業之痛正如菊花被劃12厘米 實乃人間地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0/148846.html

i黑馬:今日,康盛創想創始人、天使投資人戴誌康在某公開場合一段精彩演講流出,讀完這段文字後,相信很多創業者都不敢創業了。

戴誌康說,回顧過去10幾年創業,感覺就像“人間煉獄之肛漏手術”一樣,菊花處劃開一個12厘米的傷口,不縫合,讓那個傷口一直露在外面,每天到醫生那兒要拿一個盆去換藥,醫生拿著棉簽就去擦。每次他拿著小盆與換藥時,都會聽到前面患者的各種哀嚎,正如性高潮一般。

2001年,戴誌康創辦康盛世紀(Discuz!)。2005年時, Discuz!成為社區軟件領域的老大。2010年,其所屬公司康盛創想被騰訊收購,其本人也加入騰訊旗下任高管。

一起來聽聽戴誌康的創業感悟,以下為其演講原文: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其實思考了10年,這10年我就想了一個問題,一直沒想明白,但是最近這幾年我做了投資人之後我突然想明白了。因為我是產品經理和技術出身,我就在想,那我們的使命是不是就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呢?
 
肯定是的,所以要不斷的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不斷的讓用戶有越來越多的感覺很美好、很舒服、很爽的體驗,這個是我們所有做產品經理都會始終堅守的一個理念。
 
但是我突然發現,做產品經理某種程度上是反創業者人性的,什麽意思呢?我們為什麽有讓別人爽的動力?是因為我們有讓自己爽的動力,就像每一個創業者,他都是每天起來就想著,我剛創業,我的夢想是什麽,當我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就爽的不得了。所以在我很長時間的創業里,都是為了自己爽,我既為了自己爽,也為了讓用戶爽,大家都爽了這個世界不是很和諧嘛。
 
結果當我發現我不斷的讓用戶爽的這個過程我自己很不爽,為什麽不爽呢?因為你很苦逼嘛,每天很苦逼,我剛創業的時候每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客服,因為公司就我一個人嘛,所以每天早上起來就做客服,每10個客服電話里總有那麽兩三個是高度情緒化的,高度情緒化是指,用戶是非常小白的。
 
那個時候我也不知道什麽是小白,我只知道我怎麽服務這麽一幫蠢人。所以每天我服務這些客戶的時候我都非常不爽,我一直在納悶一個問題,如果我創業是為了讓我爽,我通過讓我的用戶爽的方式來讓自己爽,這個命題看起來好像是合理的、成立的,但是我發現當用戶越來越爽的時候我其實越來越不爽。
 
然後我就一直困惑這個問題,我帶著這個困惑往前走、往前做,做了10年我今天終於想明白這個問題了,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個重大的課題,創業者其實是讓自己不爽的。我們很多同學創業的動力,包括我自己當年創業的動力,也都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人生,更舒服,更有錢,更有名,更有地位,我們一開始創業的動力很多都是這個。
 
但問題是,創業真的是一件很不爽的事情,我當年為了磨煉自己的脾氣,做了3年的客服,這3年的客服里面接觸了無數小白用戶和超級白用戶,這些用戶給了我大量的教育,我覺得作為一個高科技人才,在這些小白用戶面前真是大跌眼鏡。
 
但是我的客戶恰恰就是這樣一群人,我每天忍著巨痛接客服電話,每10個客服電話里面都有那麽幾個把我罵的狗血噴頭,說你們這什麽破玩意,做了半天都不讓人用,裝也裝不上,這個問題、那個問題等等等等。所以我突然意識到,創業真是一條不歸路,你好不容易做了1百萬、1千萬的用戶,結果發現這些用戶帶給你的是無比的惱火。
 
這個時候我創業的動力就產生了很大的折扣,我就覺得我辛辛苦苦創業不是為了自己爽我幹嗎呢,我為什麽選擇受虐呢?後來我想明白了,原來創業本身就是一場受虐,你一定要被虐了之後還要感覺很有快感,所以你就成為了創業者。
 
我在2011年的時候做過一個手術,屁股上,那個手術非常痛苦,我在手術之前還上網搜了一下那個手術具體有多痛苦,大家沒事可以搜索一下“人間煉獄之肛漏手術”,做手術的時候突然想明白這個事情了,因為要全藥嘛,是劃開一個12厘米的傷口,然後不縫合,讓那個傷口一直露在外面,每天到醫生那兒要拿一個盆去換藥,醫生拿著棉簽就去擦。
 
因為傷口都露在外面,非常痛的,所以每一次我拿一個小盆去換藥的時候,前面的患者都會在那兒發出各種各樣的哀嚎,誤以為他已經性高潮了,就是那樣的巨痛之後磨煉自己的心性,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不論是喜極而泣還是悲極而泣,在那里一把屎、一把尿的時候抱著小盆出來,我看到那個狀態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不就是我的創業嘛。
 
今天我們講創業故事的時候都會講的很美好,如何融資、如何做出用戶、如何上市,真正的創業者應該是明白的,你自己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找虐的過程,只有每天心懷成就他人、成就用戶,讓你用戶爽歪歪的心態,讓自己的心不斷的受虐,不斷的不爽,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態創業才有可能成。
 
我突然想明白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點,我現在其實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逆勢而為,不是說逆著大趨勢,而是逆著你內心的感受,什麽叫逆著內心的感受呢?比如我們心里都有很多標準,或者說舒服不舒服的評判。
 
但是當公司有1個人、2個人、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的時候,你會發現當我們滿足這部分好惡的時候離內心已經很遠了,意味著10個人能看上7個人,我沒有能力調動他們為這個公司願景去努力,當我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我很難說是合格的領導或者合格的企業家。
怎麽辦呢?我自創了一個虐心大法,找公司里最不喜歡的員工每天和他聊,你怎麽每天都遲到呢?你怎麽做出來的產品那麽多BUG呢?你怎麽客戶投訴率那麽高呢?每天和他聊,這個絕對非常虐心。這個過程真的讓我受益非常多,每天和我自己不喜歡的員工聊,不斷的試圖讓他講給我說他為什麽會這樣,他是怎麽想的,他這麽想的合理性在什麽地方。
 
於是我通過這個逆著自己的感受而為的虐心大法,就發現我竟然逐漸了解市場是怎麽做的、銷售是怎麽做的、融資是怎麽做的,逐漸的從一個技術人員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像那麽點創業者的一個人,怎麽變成這樣的呢?就是這麽虐過來的,什麽不爽就幹什麽,我不是很煩客服小白問題嘛。
 
我就自己做了3年客服,自己服務了1千個商業客服,帶來了600多萬的收入,全是我一個人服務的,這幾年真的把我虐的不得了。恰好我感受上超級不爽的這幾年,公司業績提高的很快,我自己的成長也很大,我突然就想明白了原來創業者獲得的不是一時的快感,也不是一個爽字,創業者收獲的是一個虐心的旅程,這個旅程當他被虐的時候感到無比的害怕和恐懼,等他被虐完了發現我真的成長了。
 
創業者無論成功和失敗他的收獲不是名利和結果,而是他過程中體驗到的所有的成長,我們聯系創業者的時候,我經常問他們一個問題,我說你覺得你公司發展最快的時候是什麽時候?大概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其就是他虐心虐的比較厲害的時候,他的心不斷的被虐,他的感受不斷的被挑戰,無論是主動求強暴還是被動被強暴,這些過程里面他自己的成長是最快的,他公司的成長也是最快的。
 
所以其實每個創業者都有長項,都有短版,我們會認為我們把我們的長項發揮到極致就夠了,我不這麽認為,我認為一個人的心性是需要磨煉的,不是靠幹你擅長的事情,也不是靠你表演我最擅長的一個什麽散打工夫,你會散打你就跟人比槍,你要是射擊好就跟別人比踢腿,用你最弱項的東西被你的環境、你的客戶、你的競爭對手所磨煉,最後收獲到的就是這樣一個非常不爽、非常虐心但是非常有成長的過程。
 
回過頭來我就想成長和創業到底是什麽關系呢?我想明白這個一切,創業看起來是一件事情、一個理想,當我們實現了這個理想我們收獲我們應有的回報,這個過程看起來很正常,但問題是,如果我們創業只是為了收獲我們的回報的話,就把這件事看的太小了。
 
我發現真正的一個創業無論成敗其實都是很有收獲的,我做demo next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有一個感覺,無懼,我覺得我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了解更多的用戶需求,每天都讓用戶嗨起來的點做到我的產品里是最自信的,反而結果不擔心,恰恰那個時候融資很容易,很多時候我們把它做反了,變成我們要求投資人把我的產品包裝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我要給你更好的感受,我要做更宏偉的商業機會。
 
問題是我們時間都花在這個上了,沒有時間服務好客戶。你去享受融資的結果、享受上市的結果、公司賣掉的結果,享受這個結果沒有意義的,因為那個結果終究還是一個過程,最後唯一一個結果就是死了,所有的人無論怎麽創業的,最後結果就是死了,死之前做的所有的東西都是過程,如果你把所有的結果都看作是一個過程的話,你對結果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所謂無知者無畏,當你有知的時候還能不能無畏呢,這個重要的一點就是怎麽把過程做足,就是把你的心做到極致,你自己不願意幹什麽就硬幹,老子說“反者道知動”,就是你反規律行之這個規律就被你撼動了,創業是勇敢者的遊戲,是不斷面對挑戰需要超越的地方,那些難題、那些挫敗。
 
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檢驗檢驗,我是不是有那份心性不斷的迎著困難上,不斷的面對挑戰,面對那些非常讓我非常不爽的人、非常不爽的事情、非常惡心的競爭對手、非常糟糕的市場環境。當我面對這些都不怕的時候,我覺得創業差不多就要成了。
 
所以這麽多年來,其實我做投資也沒幹什麽別的事情,就是鼓勵創業者在他最難的時候,迎著困難上,你去面對它,你堅持住,其實我想象我真正幹的有用的事就是這麽點事,作為投資人我以為我幫助他們的是幫你找一個創業方向、幫你找錢、幫你融資、幫你做好產品、幫你規劃商業模式。
 
我原來以為我對他們幫助最大的是這些東西,直到有一天我也搞明白了,我就跟一個我投過的創業者聊,你覺得我對你價值最大的是什麽?他什麽都沒說,他從來沒有說過他公司的創業方向是我幫他找的、他從來沒有想過他公司里哪個人是我幫他介紹的、他從來沒有講過哪一次融資是我幫他搞定的,講的都不是這些,他就眼淚汪汪講了一句話,他說你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在我最絕望的時候你鼓勵我堅持了下來。
 
我現在認為就是一個投資人對創業者最大的價值。那些學術性的、技術性的問題創業者自己會解決的,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創業者在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敗和挑戰的時候我是以什麽樣的心性去迎接它,是主動迎接它,還是被動逃跑然後不得不面對的時候再面對呢?這就是好創業者和一般創業者的差別。
 
所以當我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發現,原來我創業的過程之中哪幾年是我主動的去找挑戰的,哪幾年是我開始貪圖安逸享樂的,哪幾年是被包裝的有點飛上天的,我就把這幾年做了一個劃分,然後我再對照了一下公司業績,我就有一個重大發現。凡是我主動去挑戰自我的、超越自我的,公司業績都好的不得了。
 
凡是我在包裝或者是我在做一些虛的事情的時候,公司業績其實都很平淡,所以換句話說,當我們享受於創業者自己的爽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離創業這條路有點遠了,恰恰是當我們享受於不斷的去觸碰那個自己不爽的地方,就像我這個地方有一個傷口,我不斷的往上撒酒精、撒消毒水、撒碘酒,不斷的包紮,翻開再包紮,這個過程的時候創業者往往在一條正路上。
 
所以我再次想起了當我做那個屁股手術的時候我換藥的那些病友們,他們忍著巨痛,因為他們要換一個月的藥,他們忍著巨痛,每天充滿喜悅的抱著自己的小盆互相鼓勵、打氣,說,今天我先去換吧,然後抱著小盆走到醫護室里,一個護士使用她粗大的鋼鐵鑷子,夾上一塊無比粗糙的蘸滿酒精的紗布,在你12厘米的傷口塗抹的時候,那一刻我覺得他就超越自我了。
 
出來的時候病友之間會不斷鼓勵,說你15天就要出院了,你還有20天呢,當我告訴他我還有25天的時候,他說,沒事,慢慢來,你會享受這個過程的。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創業者的人生,彪悍的創業者人生里面無須解釋,唯一需要解釋的就是你為什麽不迎難而上。
 
所以我想了10年這個問題,現在通過各種各樣的體驗,以及各種各樣的禮物,我終於悟明白了,創業其實是為了讓你的客戶爽,為了成就你的客戶,為了成就你的夥伴,而不是為了讓自己爽,自己收獲的是什麽呢?唯一收獲到的只有你自己的成長,而成長恰恰是這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最應該去堅守住的,而非什麽名利之類的東西。
 
如果你堅守住自己的成長、團隊的成長、自己心性的磨煉、能力的提高,如果堅守住這些東西,名利那些東西自然而然會來的,如果你堅守住名利,你的成長就會忽略了。反之,一個被忽略了成長的創業者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可能能夠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互聯網市場里能夠脫穎而出的。
 
因為每一個創業者在一開始的時候他都不會創業,如果你已經會創業了,那可能你就不是創業者了。所以我們都是在學習路上的一幫人,就像我當時的那些病友一樣,他們就是這樣互相鼓勵、互相提攜、互相支持,甚至一個眼神的溫暖告訴你,繼續往前走吧,走走也許有希望,這一點就夠了。
 
對於我來說,我現在大概已經磨煉出自己的心性了,什麽東西不願意幹就主動去幹幹,所以我講這些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創業是一場不太爽的旅程,但是如果你能在這種不爽的過程中還能找到成長的樂趣,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好的創業者,希望這個社會有更多的好創業者。
我翻看每一期創業邦雜誌的時候發現全都是新人,在這個社會上如果我們按照正常的思維肯定我們要去找光環史玉柱(微博),恨不得史玉柱天天上封面才好呢,但是創業邦不一樣,創業邦封面上全都是年輕人、全都是新人。
 
這個時候我覺得對於創業者的價值就很大了,恰好是在於當別人不願意關註他們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媒體、有這樣一個雜誌或者有這樣一個活動,能夠去在背後默默的鼓勵他們,鼓勵那些新的創業者,當在最痛、最難受的時候告訴他們,哥們,我們在關註你。我覺得創業邦最偉大的地方就在這里,所以我也借次機會向創業邦致敬,個人的致敬。
 
我覺得很多童年時的美好和夢想,都在現實中不斷的被擊粹,以至於我現在變成了所謂的大叔,但是我覺得成為大叔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意味著稍微成熟了一點。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很享受於做一個節目,有8個、12個、24個、36個攝像機在旁邊轉來轉去,那個時候好新奇,創業的過程當你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新奇和爽的時候,你會覺得創業是值的,當你感受到原來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的時候,你還覺得它是值的嗎?我覺得大家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51

复盘李佛摩尔的投资存亡战:一颗子弹、一次机会,破产地狱或资本 田教授

http://xueqiu.com/3261272869/4260309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作者:迈克吴。来源:期乐会
  本文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杰西·李佛摩尔大师的股市生存战“操盘伯利恒钢铁”
  “前几天我在报上看到这个人的讣闻,他走得穷困而且默默无闻。要是他在1896年死掉,纽约每一家报纸都会在头版上,至少刊出一篇专栏”。在《股票作手回忆录》里,化名为利文斯顿的杰西·李佛摩尔在1922年面对当时著名华尔街记者爱德温拉斐弗的采访时提到了一位曾经不可一世股票作手的往事。“从摇篮到坟墓,生命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因为我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此我可能承受自己碰到的事情,不觉得困扰”。
  而17年后,这一幕历史被重演,主角是李佛摩尔本人。1940年11月,李佛摩尔在纽约第5大道和中央公园路拐角的榭丽尼圣酒店的更衣室里开*自杀身亡。虽然财富上他依然有几百万美元的资产,但在精神上却走得极为困顿。当然这次没有一家报纸对他的自杀保持了“默默无闻”,几乎美国和英国所有最有影响的媒体从《时代周刊》到《金融时报》都报道了这位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独立股票投资者兼作手的历史性谢幕,《纽约时报》的专栏上这样写道:“他的去世为华尔街的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他的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六十年过去了,在股市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或投机者依然都还是始终在为如何买卖股票而烦恼,因为每一个股票交易者在这个市场中只能决定两件事情,那就是你什么时候买入和什么时候卖出。至于你买入了后或者卖出了后,所交易的对象品种的价格往哪个方向波动,那就和你没关系了,事实上你也左右不了波动的方向。对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困扰,自始至终都在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投资者。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价值派是根据自己对交易品种的估值来决定买卖,和技术派是按照自己对涨跌时机判断的把握来交易。
  但是,大多数人发现要自如运用价值和趋势这两种投资方法都是困难重重。当然之所以不成功,以我的看法是他们缺乏认真的耐心、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先进的风险控制意识。因为从15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来看,牛市与熊市对市场的控制是来自于人性对市场的信心波动,而估值和涨跌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
  这不管从1915-33年美国金融市场爆炸性的扩张发展来研究,或就1991-2008年中国A股市场的几何级上升来理解,100年中大概率事件在资本市场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研究经验后发现,期间虽然科技和人文在不断地进步,人类在资本市中的本质并没有进化了多少。很多市场的参与者,他们的失败并不是学历低,而是并没有搞清楚资本市场的积累和操作,自始至终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你有多少资金能够参与每一次的波动,而每一次波动的风险或收益又恰恰是无法预测的。
  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资金弱势,资讯弱势,是无法与一个还正在规范中的市场中仅仅依靠信念来参与博弈。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你来说,毫无疑问是只提供了一个双向融资的平台和机会,不管是您从市场股市的交易所往自己的资金账户中融入现金(股票盈利)或您被市场融走资金(股票赔钱)。而你的子弹总是从有限的起步开始的。如果在打第一场战斗就败下阵来,则基本上也就永无出头之日。
  对于李佛摩尔,中国勤奋的投资者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有所认识,而我对这位大师的研究到今天为止也已经超过了整整20个年头。长久以来,我对有案纪录的关于李佛摩尔的每个阶段所处时代背景、他的足迹、操作的期货品种、他所操作的股票逐一加以细化分类和研究,期间包括收集100年前很多交易品种的价格走势数据。因为我确信资本市场前人足迹的智慧之火始终能够点亮我们后人的疑惑之烛。
  很多年来,我经常独自思考,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资本作手,他最终留给了我们的到底有什么是能够不断传承的呢?对这位大师的探索、理解和总结,我断断续续笔记了近20年的体会和感想。细细想来,这些笔记、研究和分析,也伴随着我在华尔街近20年的交易成长过程。今天,我想终于就我对李佛摩尔大师最关键的一战撰写本文,因为我坚信本文中的某些观点将弥补和展现《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部分缺陷,或许对我们中国资本市场的前18年的幸存者有所启示。
  李佛摩尔在过去100年中,始终是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前无古人,至今也并无来者。这种神秘现象固然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但他对股市的智勇过人却非是当今很多浪得虚名之辈所能比拟。
  当然从财富的角度来看,李佛摩尔并不比他之前的杰古德拥有更多的金钱,从口碑来说,他也不见得比后来的巴菲特更能流芳百世,但从“职业金融交易业的成就”来对比,杰古德(资本到铁路垄断者)、詹姆斯吉恩(JP摩根的御用操盘手,美国钢铁公司的总操盘手)和约翰雅各布均无出其右;同期的巴鲁其、老肯尼迪(JFK的父亲)和江恩亦无法与其匹敌。当今的众多大小股神们更无此殊荣。李佛摩尔的贡献在于对大小投资者,特别是独立投资者能从其各个时代的交易和自我教育中,学到如何规避风险,怎么把握正确的自我。
  李佛摩尔的强悍之处并非他拥有强大的集体资源,而恰恰在于他却是华尔街上最大的个人独立投资者,因为至死他都是独立一个人操作、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交易。他从来不需要小道消息、股市内幕或者联手坐庄。当代的股票技术法则的流派以我的多年研究发现,均是建立在李佛摩尔的股票操作手法基础上延伸出了的,也就是说他的操作体系是华尔街交易技术的词根并不为过。
  有史以来华尔街的这位最成功的个人投资者李佛摩尔的故事在人造峡谷的传奇是源远流长,这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叙述。但对于我来说,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李佛摩尔在三次破产后第四度崛起的成功一战“伯利恒钢铁”股的实战交易。90年前的爱德温勒菲佛先生只用了短短一段文字进行叙述,但这对我们这些把自己和资本市场捆在一起的职业股票交易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件事就我个人来说,“伯利恒钢铁”之战无疑是《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最精华的部分,他对资本投资者最终成功失败与否,有着深远的启迪。
  “伯利恒钢铁股”毫无疑问是李佛摩尔在华尔街股票投资交易的经历中,第三次破产后是否能够再次崛起的关键点,对该战役来说,李佛摩尔是成王败寇的选择。而对于我们今天股市的操作者来说是研究最佳交易心理和时间判断的学习经验。因为对当时身无分文的李佛摩尔来说,这是他唯一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当今的股市操作者来说,如果理解了这点,那么我们就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接下来只是让时间来证明你的勤奋与天赋是否能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而事实上这也是任何实业家和企业家所应该读懂的事实。
  所谓市场的重心,事实上并非是权重股对市场波动的主导,而是领导股和领导板块对资本市场前瞻性的主导,因为资金趋利总是在资产增值速度最高和最快的企业中先入为主。伯利恒钢铁的背后其内涵是让我们搞清这样一件事情,当你只有很小的一笔钱、只有一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创业条件下,你怎么才能用摆在面前哪怕是最小的仅有的一次上帝给予我的机会,通过时间的把握,将其放大到对自己最大概率的有利机会下为自己创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一颗子弹,一次板机,你怎么能够保证用99%的概率击倒对手,赢得自己存活的生存之战。
  任何资本市场包括股市、期市和汇市,都是由市场重心决定大波动趋势的方向,而这在李佛摩尔之前是没有人系统化地理解的。我个人认为李佛摩尔对金融市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是利用测试市场重心来理解大趋势变化的第一人,正是因为对市场重心计算的形成,才有了趋势派最终对基本面派的胜算上高出一筹的地位。

  当我在1993-1994年耗费2年的时间中将伯利恒钢铁股价自1912-1916年的走势数据收集完整后,并且亲自在坐标纸上一根根手绘成K线图后,我终于发现了李佛摩尔亲着的 how to trade IN STOCKS》一书中最后8页那难以令人解读的“李佛摩尔亲自笔录的数字变化”开始对我说话了。你会发现这位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手其过人聪明之处正是趋势能够横扫一切不确定因素的战略与战术的思想,他从战略上先用强度确认了对手,而在战术上用强势交易锁定了对手,最终博浪一击而成功。
  他的成功是重在趋势,那才是最终成就财富增长的板机,趋势绝对不是股神或股王在电视或杂志上的号召才会出现。趋势恰恰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在股市上所谓预先布局,然后编造概念和故事赚钱,那些是内幕交易或者作奸犯科者能赚钱的把戏,在三公的规定下,如果资本市场是相对平等的市场,你相信谁能未卜先知吗?既然是人,而不是神,赚钱的大道就只有一条,只有坐上确认趋势的快车,每年存活下来,你就是股神。
  1914年,李佛摩尔在经历了第三次大破产后,期间又遭遇了美国4年的经济大萧条,资本市场索然无味,也无任何赚钱效应,同时他还欠下百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似乎再次进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当时只有一家券商能够给他一笔为数500股交易额的信用。也就是说,对他的人生而言,只有一粒子弹,一次扣动板机的机会,非赢即输。
  如果他不能在这唯一的机会中,第一,看对大盘;第二,选对股票;第三,抓住时机;第四,拿出勇气。无论这四个条件中哪一个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永远再无翻身的结果。那么他或许就真的只能永远破产,然后和99.99%的人一样,永远离开资本市场。也就是说李佛摩尔要想继续存活下来,他必须要做一次成功几率高达99.99%的交易,而当时的股市却是处于一个四年经济衰退的行情,这种难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这和2001-2005年中国A股市场很类似。就我后来的理解,他的这种操作思路为我的对冲基金交易策略奠定了牢不可破的规矩,那就是我把每一笔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都看作了唯一的一次机会、唯一的一颗子弹,你怎么去交易?当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小波动我会错失了赚不到钱的机会,也没有利润的代价;但却为我带来了我从不会错失任何大波动和大走势的行情,而且始终可以让我完好无损存活下来的战术。
  对于李佛摩尔来说,他的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并非是1907年在股市中让JP摩根请求他不要继续做空赚到了超过100万美元,也非他在1910年因为在棉花期货的交易上犯了听信“专家”之言而将之前所赚的100万美元全部赔完,陷入了必须要靠“投机赚钱”来维持生活的财务困境。而恰恰此后美国的经济又陷入了“ 循环小衰退”那寂寞难耐熬人心智和没有半点赚钱效率的市场情况下,他是怎么仅仅单凭只能交易500股的信用额度东山再起的。我们现在知道从1911-1914年,华尔街在大背景下基本上没有赚钱效应,李佛摩尔是如何在耐心苦捱四年后,让耐心和时间之窗给予他那神话般东山再起的机会。
  虽然很多年来不少人都认为李佛摩尔的这次东山再起有很大部分依靠的是运气,但我确认不这样认为。在任何事业的创业和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二级市场,我认为就运气二字,对每个人都是相对公平的。李佛摩尔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很类似于中国A股的2001-2005年的熊市。
  而李佛摩尔在1914年因为在这4年期间于错误的时间下交易,最终欠下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债务。从一个拥有100万美元现金,转为欠下超过100万美元的债务,而最终选择第三次破产的做法,虽然为他暂时摆脱了精神财务压力,但人生对于李佛摩尔来说进入了一个相当严峻的时刻,1914年,他38岁,如果没有一次击中成功的翻身,那么对于他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1914年就已经结束了。
  伟大的交易者在第三次重大的破产后终于完成了坚决独立研究不听信任何“专家”意见的修炼。而他要在华尔街上再度崛起,缺乏的两件最重要的东西:“本金和时机!”正如我们现在都知道的,1914年后,全球开始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热身赛,而李佛摩尔的极度耐心,通过华尔街市场的自身运动为他创造机会。那绝非是所谓的“机会由上帝创造的”,华尔街的机会恰恰是用耐心和时间等出来的。李佛摩尔就是依靠这种最终的耐心“得到了机会的形成”和仅能一次操作500股的信用度,在“成功过的经验下”,选择了当时的超级龙头股伯利恒钢铁,博浪一击,再度走向人生的顶峰。
  对于当年伯利恒钢铁的走势,我认为是每个专心致志的投资者都应该仔细加以研究的。为了复原伯利恒钢铁的股价走势图和理解李佛摩尔是如何把握这唯一的一次能够成功机会的概率,当我完成了伯利恒的股价走势图绘制工作后发现,原来李佛摩尔的关键交易包涵了双重含义:第一是等市场的走势完全符合了牛市初具规模的特征,让股价形成明显的大趋势,这就是时间要素,并非是江恩流派所谓的波浪理论;第二就是怎么研究在大概率上真正把握住股价在开始大幅度波动前的关键时刻。

1915-16年三次破产后靠500股伯利恒钢铁东山再起的李佛摩尔摄于他的EVERMORE门前
  就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和股价的增值大波动的关系,我用飞机起飞来作比喻。当一架飞机在机场跑道的一端开始注速和加速滑行,等到气流和抬力结合点上的加速度形成了最终托起了飞机重量的动力形成,那就是飞机冲宵而起的时候,而飞机的重量就仓位,引擎的动力就是买盘的资金,气流就是股价上涨中的强度。
  我经过研究1886-1996年间,美国所有4年涨15倍的大牛股,都是以30度的仰角开始启动,大飚股随后以60度的仰角开始上冲。而能够在4年中涨幅高达30倍的股票,其特点就是股价开始腾飞的启动与火箭升空无异,仰角超过80度。当年的李佛摩尔能够在伯利恒钢铁上博浪一击的成功关键无疑就是他在等仰角超过80度的飚股的凝聚力形成。那就是他要100%地精确把握住了这个让飞机从地面能够腾空而起,并且不断加速上升的临界点。
  从此以后,我在交易每一个股票和期货品种的时候,都要先找到这个临界点,在没有临界点形成之前,我是不会学中国巴菲特们提早先跳进参与市场那份内心的非人煎熬,而是停留在手上保留足够的现金。
我认为再现李佛摩尔和详细解读李佛摩尔操作心理和操作临界点把握,是每一个职业交易者均应该学习的经验之谈,这恰恰就是能够让你抱牢和坐稳仓位的基础。

  aaa由于1914年8-12月中,华尔街闭市,在进入1915年2-3月,李佛摩尔当时已经看好因大发战争财的伯利恒钢铁公司,那时候该股股价50美元左右,但对比大盘,道琼斯工业指数当时还没有显示强度,只是领导股出现了牛角尖。李佛摩尔坚持了耐心,期间到了1915年5月下旬,道琼斯的牛市强度开始了,而在伯利恒钢铁股价于6月初开始冲天而起3周内股价到90美元以上进入了李佛摩尔早年多次成功的“过百”经验之中,而他的成功股价过 100就会继续上攻的信心给予了他从98买入,而在145美元卖出,仅仅只要两天的时间就成功的机会,为了两天,他耐心苦候了6周。
  这是华尔街给予他的耐心和经验的回报,从一个破产的人,到刹那间恢复了所有的成功交易信心和股本,他用超过6周的耐心和等待,而博浪一击的成功操作仅需2天就完成了结果。由此可见,事实上对于职业投资者,心理和经验的齐缝配合才能真正找对市场的大波动方向。
  后来我有些奇怪,为什么他当时不是最看好同样是钢铁股的美国钢铁US Steel呢?因为当时的伯利恒钢铁无论从规模和产能上均无法于美国钢铁公司所比。为此,我找出了美国钢铁公司和伯利恒钢铁公司从1912年三季度至 1914年三季度的纯利润,并用对数坐标加以计算,发现两年中,伯利恒公司的盈利加速度已经从6.5美元一股飞升至28美元。也就是说两年不到,公司的纯利润加速上升400%以上。而股价始终维持在40-50美元未动,其原因不是公司的盈利问题,而是美国在一次大战前夕的4年中处于经济循环的萧条中,是市场低迷的人气大大地压抑了股价应该展开的大牛走势。

1896-1901年,大北方铁路的走势可以说是伯利恒钢铁股1914-1916年的老师
  而同期的美国钢铁公司虽然盈利也在继续上升,但其加速度和二级市场的供求方面,明显伯利恒钢铁公司是中型成长股,而美国钢铁公司已经是大型企业,利润摊薄后的加速度完全无法和伯利恒钢铁公司比较。这点也是我们在2005年底为什么首选驰宏锌锗和泸州老窖,而候选中金岭南和贵州茅台的道理所在。我们要的就是最强势的股票,而不是最便宜价格最低的股票。
  我从复原后的伯利恒钢铁的股价走势图中可以看到,李佛摩尔从看好伯利恒钢铁上涨之时开始选股,在耐心地等待和观察中煎熬等待了超过6周的时间,于自己完全确认该股要继续上涨的时候开始操刀买入,一击成功。通过这个复盘和解盘,在1994-1995年我再次对1895-1902年大大北方铁路股收集了资料进行复盘和解盘。研究了比李佛摩尔更早一辈的JP摩根御用总操盘手詹姆斯吉恩当年为摩根控制该铁路股的操作发现,这两档股票的走势居然有着承上启下的雷同。
  从那时开始,我明白了在任何大仓位操作之前,必须要先用小资本测试市场的强度到底在哪一边,无所谓是多头或空头,因为这种测试的成本最终会告诉我大方向在哪里。通过对伯利恒钢铁股1912-1916年的走势研究,我们终于后来买到了万科A,该股的走势与伯利恒钢铁如出一辙。
  对于李佛摩尔来说,只有一颗子弹和一次机会,那就是说他必须在下一个交易中一开始就要对,这无论从信心还是本金的积累上都是沉重的压力。我相信当今国内 99%的私募基金经理人和职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精神压力。而我对李佛摩尔大师的理解就是,无论我操作什么品种,无论我的业务是金融投资还是实业投资,我在一进入的开始就一定要正确。什么叫正确?那就是不能赔钱,巴菲特也是精于不要赔钱的高手,如果他是采用我们国内那些半吊子所谓的炒股高手,用越便宜向下平坦越买的方式加码买进,那我们怎么没有看到他在2008年9月底高盛在125美元买入优先股,当1个月后高盛股价跌至48美元的时候,他继续重仓更优先的加码买入呢?而在通用电器GE上也是如此。我们看到所有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强者都非采用向下平坦买入投资法则,而是向上买入。我相信哪怕是当今最富有之一的巴菲特对于是否能够向下平坦损失来投资二级市场,他必然也是深窥此道的高手。
  我在交易任何一个品种的时候,我始终坚持所有买入的仓位都必须是红色的,不能出现绿色;而我愿意加码买入的仓位也一定是只把资金洒向盈利中的正确仓位。我们公司的客户都知道,我总是很快把绿色的仓位卖出停损,不会在任何一笔资金上允许出现亏损超过3-5%,这就意味着我必须避免很多条件不够和没有把握的交易。当所有的条件均指向正确,而仓位也的确出现了盈利,则接下来我就尽可能把红色的仓位盈利扩大化。因为这样的规定,让我在过去16年中,一次次避免了第二天突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灾难。

这是当今世间仅存的“李佛摩尔”素描画像
  在棉花期货上他赔掉了几百万美元后三度破产,现在他只有一粒射向市场的子弹,只有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机会,他会怎么做?投资或投机?选时或选价?
  我在1991年刚入华尔街不久,曾经在一档股票上投入了全部的资金。我十分看好这家公司,而且股价的确在慢慢爬升。但突然有几天股价波动得“抖抖豁豁”让我无法镇定。某一天,股价突然在收盘前跌到我买入价的3%以下,我从原来盈利到出现亏损了,当时我犹豫不决,因为基本面什么都好,股价下跌的成交量也不是很大。我没有及时卖出停损,第二天一早灾难就发生了,一则公司盈利将不达预期5美分,股价以重挫30%开盘,我在开盘后第一时间卖出了结了仓位,承担了亏损,自那天起,我足足半年没有再交易,一直在找寻自己的错误,直到自己能够操控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止,而这个教训让我明白了就是在任何时候,投资股票都不能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持有仓位。
  李佛摩尔在1915年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并不是头脑发昏,立刻回到股市去拼杀博弈。他恰恰做得是先强调和恢复自己理智成功时候的经验和记忆,当他从新回到正确之路,在运用了绝对收益率的成功概率重要性的同时。他的意志告诉了自己,交易者是完全不能赌不合理或不能驾驭预期尚未发生和展开的事情。无论个人有多么不理性的做多信念,个人始终是无法推动或者展开尚未启动的不能预期的事情。而一颗子弹、一次扣动板机就必须要在立马开始就斩获对手,其做法就只能在预测可能性并执着耐心等候可能性成为事实,并在事实进入展开刹那的那个时间开始出手。
  就我的理解,那就是职业金融操作者在资本市场上混迹多年之后,利用自生的多年操作的经验,持之以恒地对交易目标加以研究,从不间断地记忆自己过去的正确和错误、经验与教训,来得出本次交易能够在判断预料走势启动的刹那,判断自己预料的行情来临了,而自己所要做得就是应该立刻拿出行动和勇气,毫不犹豫地将子弹迅速推上膛,扣动板机,完成博浪一击。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耐心等候,始终保持分析自己在过去赔钱错误的交易中所学到的实战知识为基础,那就是自己对自己本次交易的信心来源和支撑。对走势的预估和判断诚然重要,但是其重要性对于职业操作者来说,那只是第二等第二的的技能。而一等一的的却是耐心、学习和研究已经发生过的正确和错误。

9年6月,就在即将进入大崩盘前的4个月,已经身处无限风光在险峰鼎盛时期的李佛摩尔把多头仓位提前完全变现后,他“踏空了最后4 个月的行情”,依然用非凡得冷静态度,在孤独和耐心中等待着市场那最后疯狂多头的结束,因为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放空5,000万美元的股票,等着1亿美元的利润自行送上门来,他时年52岁,这是他流芳后市的顶峰之作。

  就是今天,哪怕我们很多机构投资者或者说公募基金经理人都很少能对这些投资理由具备了充分的理解。他们并不清楚推动交易品种价格走势是以品种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叠加的事实为后盾的。李佛摩尔的“伯利恒钢铁股之战”之所以对我是完成作为职业金融操作者的最重要一课,那就是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李佛摩尔明白了当时自己的情况万分危急,只能靠着自己多年的实践、思考和观察所得出的经验来为大多数人所不能为的事情。而当今的金融市场则完全就是看不到硝烟的战场。
  专家,显然在整个金融市场是完全不存在,只有客观面对自己有利的市场,一个具备经验、勇气和理智的投资者才能长期获得成功。延伸到我们今天,那就是真正最终能够在市场上活下来做大做强做精做到专业的,他必定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那完全不是他有没有资金的问题,而是纪律。我的恩师威廉欧奈尔是从只有500美元开始的华尔街生涯,李佛摩尔大师是从只有几美元开始了他的传奇。
  我2006年中看空铜后,真正开始交易的动作则是在2年后的2008年9月,我秉足了耐心等候所有有利于我的交易条件形成开始上手。这个经验来后来又给予我看空黄金提供了操作经验,并给我从2008年6月开始看空黄金提供了依据。职业投资者不但必须观察精确,还必须要随时记住和理解所观察到的一切的前后左右。按照经验所示于正确的时间点开始行动,诚然即便如此,你也会偶然出错;但是不遵照经验来交易,你必然就是市场上的傻瓜,而且结果也就是从胡来的开始之初,你看上去就是个十足的傻瓜。

  从伯利恒钢铁股票交易战中迅速恢复的李佛摩尔在之后的15年中叱诧华尔街的资本风云,说他执华尔街的牛熊之耳是毫不为过的。虽然他的投资能力越来越强,但他的有钱并不受社会和媒体的尊重。与他同时代的江恩说他贪婪地追逐金融资本的利润,一旦成功获取了巨额利润又忘乎所以大肆挥霍。虽然我不完全认同江恩的说法,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弱肉强食对于李佛摩尔是公平的交易,这和当今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不对等的行业与社会的基础上竞争是同理,李佛摩尔显然是比当年大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来的干净。金融资本市场的产业博弈最终的财富是相对合法地走向了能高度集中的少数人手中。因为参与市场的每个人均先理解其中的风险和博弈的关系。
  如果说李佛摩尔有失败之处,那是在于作为富人,他只是较少地考虑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与当今我们中国的某些社会问题也是完全吻合)。对于李佛摩尔的:“我亏钱是因为我错了,而不是因为我放荡不羁或是过度享乐”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他是双面的。如果就职业性本能来说,他从事的是金融交易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的性质是利用投机博弈的机制赚取波动中的差价。
  但对于他这个人来说,这句显得他的生活被社会标准所指责。李佛摩尔缺乏对生活的自省和公众的义务,这点在当时的华尔街和美国这个资本主义金钱横流的超级强国的高速发展初期是可以理解的,犹如我今天看到中国在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后,有一大批类似李佛摩尔的富人脱颖而出,他们同样缺乏社会的责任感,这是社会中快速过度进入经济超速与人文脱节发展后所必然要支付的人类道德代价。

  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9月15日,风雨飘摇中的华尔街在那几天中的黑暗不亚于地震。那天下午3点我让司机开车到了大半年没去的华尔街交易所大厅,我要亲身体会当天最后一小时大单交易的状况。那一小时里面,我再次体会到了8年前,2000年9月15日纳斯达克大股灾开始那天的情景,今天在纽约交易所再次出现了,只是现在是金融股和地产股的大崩盘。很明显,记忆和经验告诉我中型恐慌已经初具展开骨牌效应了。当天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已经进入了明显的大空头前期市场的新低点。
  收盘后,我回到公司看了空头单的交易纪录,然后独自从办公室步行走到李佛摩尔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分钟所在的榭丽尼圣大楼的酒吧中独处,感悟和体会着这位68年前的前辈在1929年9月的操作思路,我再一次明白了,股市不存在也不需要所谓的先知,与当前市场上随时都有号称自己是股神者比较,李佛摩尔始终自认为市场的学生,我对他自我定位的解读就是,既然你我不是仙,我们要做得恰恰就是比市场本身慢半拍,然后在确认的基础上紧跟市场一步。
  今天我们并不需要刻意模仿巴菲特和索罗斯,只要研究和理解他们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设计出对自己财富稳定增值的好方法就足够了。当几十年后退休的时候,只要我活着走出市场,那我已然就是股神了。至于我们是不是要通过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才能解开市场疑惑的困扰,我个人的看法是完全不需要的。反过来问,如果要巴菲特来思考,要他花费200万美元给某人做午餐费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准”,他会认为有价值吗?大多数人成长的背景和所在国度与市场的情况,与巴菲特成长的基础是差之千里,我们是完全不需要在10年内成为众人注目的巴菲特模仿者或追随者。
  在我收集的众多李佛摩尔的遗物和与其有关的物件中,这张摄于李佛摩尔第四次破产的照片是在过去75年中未曾被任何媒体发表过的,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华尔街巨擎那面对市场冷漠的面孔和紧拽小儿子小手那父爱的一面,依然仿佛在告诫儿子,看紧资金的口袋,因为自己的财富是要自己来捏紧的。

1934年,华尔街的父与子,一脉传承,相同的冷漠
  这是57岁的李佛摩尔和小儿子保罗-李佛摩尔在1934年3月上旬宣布破产后所摄,我给它起名“华尔街的父与子”。坦率地说,李佛摩尔始终把自己定格在市场的弱势群体位置,因为他是一个人单独操作。而我把管理的资金规模在低于50个亿的,都归纳在是弱势群体中。因为你没有市场的定价权,你只有参与市场的交易权
  我个人认为我也是市场的弱势群体,所以我通常都认为自己的第一想法总是有错误的可能性,每一个即将要交易的品种被选出之后,必须要观察入微,在真正投入大仓位之前,我必然要先用小仓位来测试该品种在市场中的方向强度,然后确认大仓位交易的时间,时间永远是第一的,因为那是扣动板机走向盈利的信心。欧奈尔对我说过,在生活中,做一个无聊的人,在市场中做一个敏锐者,你就会避免李佛摩尔的精神痛苦。
  最近两年,因为美国的次贷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迫使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去三存二,很多在投行中失业的中国同胞同行都选择放弃斩仓华尔街,回国创业或成立信托基金了。但我仍然愿意将自己的一半时间坚守在纽约华尔街的这个阵地。
  我自2001年回国开创事业,但同时也经营华尔街的事业,我认为放弃华尔街就是放弃了价值的源头,而不把握中国市场就不懂最大的成长股市场所在。在投资业内,价值投资和成长投机是相辅相成的,价值给予我们学习经验教训,成长给予我们实践经验教训的市场,过去8年中,我看到了中国A股的高速成长,也体会了华尔街的经典。中国是以柔克刚近几年大有横扫全球之势,但华尔街的魅力始终不会在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而来中倒下。
  正如百年前李佛摩尔的缺陷,在半个世纪后的于巴菲特和欧奈尔两位大师的身上被超越了,这才是华尔街精英的体现。这点在我们中国资本市场上谈及巴菲特就说他赚了几百个亿身价来体现价格下的纸上富贵而言,我们中国的所谓私募资本精英们,始终在“很差钱”的层次中理解如何才能象巴菲特那样的富可敌国,那道行才是万里长城下的第一块砖。
  只以巴菲特有多少财产者推崇他为股神者,才是市场真正的弱智,难道巴菲特在股灾中倒下了,他的财富价值论就把他社会责任感的贡献抹杀了?即便以个人财富最富有的美国捐赠排行榜,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依然只是小弟级,百年前标准石油的JD洛克菲勒和美国钢铁的卡内基所捐赠成立的慈善、教育和医疗基金会,不管是规模或数量,都远超今天的巴菲特,或许老巴就是全捐这一生也未必赶得上。个人财富只有达到了大师们的财富价值消费观,才能领悟和超越大师,这才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胜过一代强的基础。
  多年来在股市中,我看到过很多过于勤奋短线投资者,每天在股市中杀进杀出,期望以每天的小利滚动出复利形成大财富的操作手法。他们看盘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研究市场本身。事实上我见过的所有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者,他们的成功秘诀都没有特别的灵感和神秘的解盘、复盘和看盘能力,而恰恰是最终都是先得出了自己对大波动方向的结论,那就是成功和他们在股票市场上进出多少次数是无关的,而最终成功的交易与交易的频率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诚然,每个经验丰富的交易者都会灵敏度很快地交易和行动,但我的看法恰恰是,先得慢,而后再快,哪怕一个品种在一年内上涨14倍,他也要一天天涨上去吧?每天杀进杀出的抢帽子,既然已经非常看好它,而且走势也的确证明它就是个金蛋,那每天买进和卖出他,则正好说明了该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和对财富积累需要良性时间的耐心和毅力,也就是说这样的投资者,哪怕都对了,他的心态不对,依然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因为他们对自己每天的操作并没有形成和搞清楚我为什么买、买的对象是什么。它为什么有价格推升价值,而其价格又能涨到多少来体现其价值呢?
  在金融交易的行业内,我确信没有人能够一直拥有超过大多数人成功的概率和理由,如果他是每天都规定自己要买卖和交易股票;因为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人拥有到有足够多的知识和运气,能够在每天的多次交易中都高明地操作,除非大盘行情走得是一个谁都看得懂的大牛市,而不是大熊市、反弹市或者牛皮市。而随时想要交易的股票操作者,他必然是股市中知道不要成为傻瓜却事实上就是个傻瓜的“专家”。
  这里展示2份我的恩师欧奈尔在1958-1961年买入布郎斯维科和1962年操作克莱斯勒当年这两只超级牛股时候的手稿,我在这里展现给大家参考和思索。这是他当年在交易的时候标注在K线图上为什么买入,什么时候买入和买入条件,以及加码或者继续持股的手记。欧奈尔的方法源自与1955年后美国最出色的第一代基金经理人杰克卓法斯,我只买最强势的股票。卓法斯基金当年以5000万美元起家,整个基金管理团队只有三个人,老卓法斯和他的两个画K线图的助手缔造了美国基金业的神话。我认为无论是李佛摩尔的要素,还是卓法斯的方法,抑或欧奈尔的精髓,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传承、学习和融合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更高。
1961年威廉欧奈尔的原稿记录:如何操作布朗斯维科

1961年威廉欧奈尔的原稿记录:如何操作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从这两页手稿上,我学到了为什么不能采用所谓的短线交易来有效管理大资金的方法,因为如果股票对、时间对、市场对、心态对和方法对,股票的价格大波动方向是完全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到底是长期持有或短炒的。而真正的大彪股必然是要持有最少1年的时间。后来我统计自1886-1996年间,美国500个在4年中上涨15倍的股票,其真正上涨的有效期平均是2.5年,也就是说真正懂得如何最有效利用资金的投资经理,是完全不需要和市场上大多数股票结婚,但必须要在正确的时间和最强势的领导股打成一片。
  至今依旧神秘非凡的Heckscher大楼位于纽约地标中的地标,而小的可怜的入口处仿佛天生将大多数人拒之千里之外。我们看到在华灯初上的夜色中,它的金顶依然放射出王者的彪悍和稳重之气,那就是李佛摩尔纵横华尔街的操盘室。85年前,该大楼的管理处是从来都不承认有李佛摩尔这个租客在其中办公的。虽然无限风光地横行华尔街35年,但李佛摩尔真正走向最后的成熟是从1916年的伯利恒钢铁股之战后。从那时起到自杀,他再也没有与任何人在公开区域谈论过股票。他对来自市场的任何质问均无动于衷地保持沉默是金口就免开尊口的规矩,任何人要进入他的办公室都难如登天。
  从1915至1935年这20年间,李佛摩尔在华尔街上叱诧风云,而同期的巴鲁其、老肯尼迪和江恩等与他的差距犹如天壤之别。李佛摩尔虽然最终因为家庭感情问题以开*自杀的结局而告终,为他带来了更多的时代悲剧色彩,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作为拥有精湛职业技能的他,以及他对金融交易的伟大战略和战术双结合的操作思想,迄今依然闪耀着承上启下辉煌的光芒,为我们这些曾经初来乍到金融市场的后进小子们提供了股海前进航道中的灯塔。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相信作为后辈小子,只要不断萃取符合自己盈利模式的交易系统,并且尽可能避免前辈们的缺陷和具有假象的市场激进赚钱术,那我一定会比他走得更远和更好。在股市中,自我充实、肯不肯学和有没有知识在我来看是完全两码事,把经验教训和成功得失用深入简出的方法加以总结,并与同胞分享是我感到最大的乐趣所在。
  李佛摩尔无疑是过去150年间资本市场和华尔街上一位真正的勇者,他在对付华尔街上众多的专业投资机构、炒作集团和大小非庄家的利器只有三样:一台报价机、一笔本金和下单电话。他在股市中犹如面对大海的冲浪勇者,屡败屡战,屡伏屡起,一浪高过一浪地不断挑战资本金融市场的极限。曾经很多在华尔街股市中大放异彩的众家英雄好汉也只有他成为被历史永远成淀下来的旷世奇才。
  秉赋过人的李佛摩尔对生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面对多次人身的大起大伏,他始终选择了客观地面对自我,勇敢而有尊严地从每一次跌到中爬起,包括最终将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头颅。他最终选择的是时代背景下勇者的归宿。因为即便是今天,这种君王死社稷的勇气和尊严,也不是大多数华尔街上被称为巨人们所具备的。李佛摩尔留给了华尔街的是一种深邃的神秘、智慧和勇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23

港股炒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首募钱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2915960
导读:相对于A股,港股新股中签率毫无疑问很高,也就是这个原因,吸引了众多内地投资者加入港股炒新的市场。然而资本逐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港股高企的中签率是港股投资者千万次试错的结果。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港股炒新市场算得上是蛮荒之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既有嗜血的庄家,也有希望之地。本文通过介绍港股特殊的上市制度与新股上市表现,希望帮助初入港股的投资者更好的了解港股市场。

上市方式:神奇的配售制度

与A股不同,港股上市机制五花八门,但究其本质的话,也就两种:非公开发行与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的机制有很多种,主要有“发售以供认购“和”发售现有证券“两种:


而非公开发行其实就是以配售的方式上市,创业板上市公司一般采用这种形式。配售相当于A股中的“定向增发“,发行人向为数不多的投资者出售股票,而个人投资者很难参与公司一级市场的首发。同时由于以配售方式上市的公司股票集中度较高,股票发行后被高度控盘的概率很大,股票暴涨与暴跌犹如天堂地狱。

配售上市:

由于以配售方式上市的公司股票集中度较高,股票发行后被高度控盘的概率很大,股票暴涨便是家常便饭,比如4月30日在创业板铸能控股(8133.HK),首发上市当日涨幅965%,而这支股票PE(TTM)-1082.3,PB60.78,实在是看不到股票上涨的理由。

今年2月初在创业板上市的俊东控股(8277.HK,PE 238倍)的走势更是“节操碎一地“,发行价1.2港币,上市首日涨幅373%,当天盘中最高价12港币,而后股价一路狂泻,至4月30号收盘1.5港币,一朝回到解放前。有趣的是,这支股票上市一周内成交量极度放大,换手率最高达25% ,看来不少炒新资金也加入了这场”博傻“的游戏中。

港股市场中,这种股票不在少数,下面罗列了今年年初以来以配售方式上市的公司一览:

对于这类暴涨的创业板新股,纵使其上市当日或者上市之后几天的股价不断创新高,涨幅多么惊人,然而都不是市场行为,最后大概逃避不了鸡毛一地的结局。

中签率:最低消费(1手100%),分档递减

香港新股一般会分为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两部分,90%的股票会在国际配售配发,保荐人和包销商会把股票配发给比较有实力的基金、机构或个人客户,一般而言这类客户资产值要达3000万港币以上或有800万投资组合才符合配售资格;另外的10%就是公开发售,给所有投资者去认购,如果说公开发售很火热,就会在国际配售回拨给公开发售,例如超100倍以上,回拨50%到公开发售,那国际配售跟公开发售就会变成各50%,但要注意这里说的都是主板的新股,创业板的新股是100%做配售分销,不会进行公开发售的。

中签率港股跟国内市场最大不同,香港新股市场是用”认购愈多,分到愈多”的公平机制分配,简单说就是你认购100万跟我认购100万,大家都是会分到一样多的股票,不用像A股要摇号抽奖一样,而且港股会先力求一人一手,大家都分到股票,然后按照比例递减的机制去分配,希望参与者不会空手而回。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港股上市公司申购一手中签率大多高达100%,就是这个原因。


如何提高分中签配比率这应该是最关心的议提,如上面所述香港是用“认购愈多,分配愈多”的机制,因此要提高分配率,最简单就是增加资金,有见及此,券商大都会提供10倍的孖展(保证金)融资,就是你出金10万,券商借你90万,共可认购100万,假设最终中签率是10%,就相当于你拿10万出来就能分到10万的股票;另外港股中签率是递减的,多户头申请会比一个户头申请综合中签率要高。



新股上市后走势:创业板新股,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我们统计了2014年以来港股新上市公司首日和五日收益,发现:

以配售方式上市的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虽高达300%,但是上市5日涨幅仅仅只有1.85%,扣除各种税费,这样的收益难抵成本,5日中如此大的落差是庄家嗜血本性的体现,也是小散回不了头的高点;而主板上市公司则比较稳健,上市首日平均涨幅6.72%,上市5日涨幅也有3.25%,整体上看,对于港股来说也是比较好看的收益,但从个股上看,有首日涨幅超过60%的新股,也有首日跌幅超过50%的股票,分化明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4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