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帑圈養左派接班人

2011-7-7  NM




每年七一,建制派動員過千民眾舉 行慶回歸嘉年華,以圖借虛幻的歌舞昇平,蓋過七一遊行群眾的訴求口號。今年,被扯線助興的,主要是一班已被左派「洗腦」的八十後、九十後,甚至二千後。左 派的滲透早已無孔不入,本刊於上月初踢爆僱員再培訓局,大比例批出資助課程益左派團體,有用公帑搞滲透之嫌。為了掌握左派滲透公職的情況,本刊再調查全港 四百四十三個政府法定組織及諮詢委員會,發現主打青年工作的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原來已被左派利用作「洗腦基地」。公民教育委員會現落入三大 公職王:李宗德、陳仲尼及葉振都手上。他們雖然出身商界,但扎根於猶如「香港共青團」的香港青年聯會。另一邊廂,青年事務委員會由有「青年沙皇」之稱的陳 振彬主理。這四人透過兩個系統批出撥款、辦公室,圈養左派青年組織搞內地交流團、國民教育等洗腦活動,吸納年輕人加入政治梯隊,再磨拳擦掌於今年區議會選 舉狙擊泛民。

七月一日, 早上十點,在立法會對出的遮打花園,四周依舊是一片橫額和旗海,但上面寫的不是「我要普選」或者「不要補選」,而是紅得刺眼的「香港各界慶回歸14周年嘉 年華」。台上有樂隊、舞蹈團、合唱團等落力表演,台下是一群穿着運動服等待表演打少林功夫的小學生,由老師帶同慶祝回歸。問什麼是回歸,九歲的小朋友如背 書般道:「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回歸祖國好嗎?「好!香港以前有九十九年被英國人統治,唔好,中國好,中國係我哋嘅祖國!」那什麼是六 四?「六四聽過,但唔知咩事,但知道係唔好,係人民大騷亂。」老師教的嗎?「係!」有「八十後」則表示:「嘉年華比較和平,嚟參加攤位遊戲、欣賞表演幾好 呀,遊行太激烈喇!」二十二歲的鄭同學是香港城市大學學生,自去年起已隨左派組織新界居民聯會參加慶回歸活動。「我平時都有參加聯會義工活動,幫下老人家 換燈膽。」嘉年華背後有近五十個團體撐場,由民政事務局協辦,主辦機構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的成員,除了有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外,主席團成員還包括公民教育委 員會主席李宗德。

五十條國歌短片

公民教育委員會於八六年成立,隸屬民政事務局,在港英時代只用作宣傳公民教育。回歸後,公民教育委員會馬上變色。九七年,當李宗德首度加入,委員會隨獲撥 八百萬推廣基本法,李其後於○○年卸任。○四年起,公民教育委員會推出一系列「心繫家國」國歌短片,每天在電視新聞報導前播放,當時任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 的,正是特首曾蔭權表哥、剛於上週六病逝的香灼璣。香雖曾否認為市民「洗腦」,但觀乎就連中央電視台每天播出新聞前,亦不會如此做「國民教育」,可見委員 會不遺餘力逼港人愛國。至○九年李宗德重返公民教育委員會並接任主席後,繼續力排眾議推出一系列「輝煌里程」短片以配合國歌,更說:「短片難以令所有人滿 意,有反對聲音唔奇。」短片出完一輯又一輯,現今網上可看到的多達五十條,由公民教育委員會旗下的國民教育小組製作。委員會還出版兒童及青少年刊物,《小 泥子》及《kidults》,借助卡通公仔及青年偶像作推廣國民教育。

青年事務變內地交流

至於在九○年成立、同隸屬民政事務局的青年事務委員會,亦於近年悄悄赤化。「青年事務委員會就算喺董建華年代,都係只搞交流團。○一年董建華搵咗突破機構 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做主席,佢當時好主力推動青年發聲,搞一年一度青年高峰會呀,籌備青年論壇,但到咗董建華下台之後佢開始失勢。」無政黨背景、本身為 社工的青年聯社召集人江貴生指,委員會變質始於○五年董建華下台後,政府收回青年論壇百多萬撥款:「隨着蔡元雲○七年卸任,李宗德上場,個委員會就開始搞 國情交流。」青年事務委員會前主席為李宗德,現任主席則為被稱「青年沙皇」陳振彬。翻開該會網站,委員會除了部分國際交流團外,幾乎主力搞青年內地考察團 資助計劃,每年撥款讓不同團體申請內地交流團資助,例如青年民建聯主辦的武廣基建考察團,同時得公民教育委員會資助,六天團每位收費一千五百元,對象為十 二至二十四歲青少年。「掌握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其實已經等於掌握香港青年事務。」江貴生指現時情況「好弊」,「公民教育同青年事務唔應該只 得國情!」

富二代與共青團

近年積極參與「青年事務」的李宗德,已經六十歲,為人低調卻有六項公職在身。他在○八年卸任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後,翌年即任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同年更 「身體力行」三代同堂連同兩名只有一歲及三歲的孫兒參加七一慶回歸活動。李宗德女兒更直言:「國民教育須從娃娃做起。」李是塑膠廠太子爺,八十年代成立和 富塑膠有限公司,至今塑膠廠於內地有四間廠房。他在九六年及九七年,連任兩屆香港青年聯會主席,為踏入全國青聯開始鋪路。全國青聯隸屬共青團,主席必然由 共青團領導擔任。共青團是中共領導人的搖籃,曾培育國家主席胡錦濤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香港青聯與全國青聯屬對口單位,是港人踏足內地政壇跳板,不少現 任的全國人大如霍震寰及王敏剛,皆曾任香港青聯主席,香港青聯猶如「香港共青團」。香港青聯除了定期舉辦國民教育課程,其內地實習體驗團更獲中央政治局常 委薄熙來接見。青聯於○九年向民政事務局推薦十名會董加入政府的諮詢組織,成功令成員進入政府架構。李宗德又在九七年正式創立和富慈善基金,搞國民教育等 活動,基金每年捐出款項以千萬計。出錢又出力,加上身為民建聯黨員,李宗德成功躋身全國青聯常委,「上位」成功,九八年開始當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至今。

李 宗德做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期間,與另一左派公職王陳仲尼「拍住上」,由陳擔任國民教育小組召集人。陳仲尼同樣是富二代,○九年任香港青年聯會主席後於三月 卸任公民教育委員會的職務。現年四十歲出頭的陳仲尼,是民建聯成員,其父為大興紡織創辦人陳元鉅。陳元鉅發跡後,大舉捐錢回家鄉紹興,終得紹興市「榮譽市 民」稱號。陳仲尼在九五年得父親資金支持,創立金鷹控股,去年接棒全國青聯副主席。隨着陳仲尼今年卸任,李宗德的另一「好友」葉振都隨即「補上」任公民教 育委員會委員。本月剛由香港青年聯會副主席榮升主席的葉振都,其父葉樹林於泰國出生,早年加入共青團任支部書記,六十年代移居香港,做地產及罐頭生意,更 取得藍帶啤酒亞洲獨家總代理權,發跡後捐錢回鄉,成為廣州市榮譽市民。葉振都曾表示自小已受父親的「愛國教育」,並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等內地 公職。

撥款傾向左派

親北京人士先後滲透公民教育委員會,本刊翻查名單,發現二十六名非官守委員中,已有包括李宗德、陳恆鑌、陳勇及楊子熙在內四名民建聯黨員,另外還有香港青 年聯會主席葉振都、副主席林亨利、傳統左校福建中學校長黃均瑜等。左派勢力進駐後,公民教育及青年事務兩個委員會,在撥款上起了一定變化。公民教育委員會 在○九年為慶祝國慶活動,不理計劃撥款八十萬的上限,特別通過撥款一百零一萬,協辦三項國慶活動。而二○一一至一二年,公民教育活動資助計劃的五十四個項 目中,有十五個活動批予左派青年團體,佔總額近三成,當中包括以陳仲尼任榮譽會長、李宗德任贊助人的香港青年協進會、上述的香港青年聯會、陳仲尼及李宗德 任顧問的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等,涉及撥款上限為二百二十五萬。至於青年事務委員會,現由陳振彬任主席,委員亦包括香港青年聯會副主席鄭重科及屬會香港青 聯學生交流網絡委員吳雅媛、民建聯區議員劉國勳、左派學校香島中學副校長鄧廣成等。該會自陳○八年上台後,一○至一一年度撥款即由以前的一千萬倍增至二千 萬,而旗下的青年內地考察團資助計劃,更由去年的每個團體總撥款上限三十萬元,由明年起大幅調高一倍至六十萬元。一一至一二年度成功申請資助的左派團體包 括陳振彬任主席的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李宗德的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青年聯會等及青年民建聯等,涉及資助額八百多萬元。

青年沙皇底細

霸佔青年廣場

爭完撥款,左派公職王再爭撥辦公室場地。李宗德及葉振都同為青年廣場管理諮詢委員會成員。○九年啟用的政府斥資七點五億建成的柴灣青年廣場,主要用作舉辦 青年活動,並設有辦公室供青年團體租用。當年申請團體共有三十一個,最終有十三個團體申請成功,其中六個團體,全屬左派背景。包括李、葉二人出身的香港青 年聯會,李宗德及陳仲尼任顧問、葉振都任會長的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及其旗下兩個屬會等。

記者到青年廣場視察,發現左派團體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及晉港青年交流促進會的會址竟無一人,附近團體職員指:「嗰度開始到而家都從來無裝修,不嬲都無人嘅!」負責監察營辦商表現的,又是青年廣場管理諮詢委員會。

民政事務局回應指,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均採用了申報利益制度,須向秘書處登記利益衝突情況,已申報的委員會不可參與討論及表決。

但民主黨新界西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慨嘆,政府早已有心留難民主派組織,「我哋以前試過申請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的撥款,但不斷受到拖延、留難。好似我哋申請節日活動,半年前申請,可以拖至節日前夕都未批,成日話文件有問題,久而久之,我哋都知難而退。」

陳仲尼回應本刊,強調自己任國民教育小組召集人時,每次開會前皆有申報利益,「我一定不發言,不提問,不投票。」至於國民教育小組的工作是否洗腦,他解畫道:「有啲市民係會唔接受,或者覺得洗腦,但我哋收返嚟嘅意見,係大部分人唔會咁講。」

葉振都則表示自己剛加入公民教育委員會,但將來必會申報利益。本刊就上述問題向李宗德查詢,李宗德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時事評論員陳雲指,中共於建黨之初,已訂立工人、青年及婦女三大網羅對象,因此當左派選擇利用公職玩滲透時,會首選集中搞青年工作的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青年 事務委員會,「中共為咗唔想損害香港嘅國際形象,唔想俾人覺得香港赤化,所以唔會名正言順搞共青團,而用咗呢啲青年組織做分支。呢啲叫做粉紅色工程。」

他又指,由於左派家庭出身的人數有限,選擇不多,因此需要透過舉辦交流團等活動,吸納更多新血。「其實中共玩洗腦,唔係真係要人百分之百認同佢,只要大前提係接受咗佢哋嘅領導地位,其他嗰啲話想國家點樣改善都可以接受,唔一定要百分之百嘅奴才。」

公民教育委員會靈魂人物

一條龍捧上位

「左派招募青年人,往往由認識的人入手,以朋友網絡打關係,可能去交流團嘅人,唔係個個被人洗腦,但十個有一個認同佢哋,佢就多一個人可以用,慢慢培養精 兵。加上交流團數量咁多,自然可以吸納好多人。」有不願具名、曾於建制派組織任交流團導師的人直言,當年自己亦因老師拍膊頭請他幫忙搞活動帶交流團而加入 左派青年組織,然後再任建制派區議員義工。他又指,如果身家「夠清白」,即左派學校或團體出身,或者表現好,可以扶搖直上再任區議員或者建制派政黨要員, 「就算你本身無專業資格都唔緊要,佢可以送你去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為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讀返課程做註冊社工,然後再去選區議員。」做完區議員可以做 立法會議員,然後再攀上內地的公職如全國人大或全國政協等,可謂「一條龍」包上位服務。他又指左派組織對年輕人有一定吸引力,「年輕人加入左派,主要有兩 個原因,一係虛榮感,佢哋跟交流團返大陸可以見到高官;二係利益攸關,左派組織一定有位上,唔會有老一派的人唔肯退位,因為中央一定會安排更好嘅位置俾 佢,例如全國人大或政協。」以民建聯成員陳克勤為例,自小就讀左派學校漢華中學,又是福建人,屬「身家清白」類型。他在○六年接受《大學線》訪問時說: 「小五小六的時候已參與區議會競選活動,替老師葉國謙派傳單。」九七年任民建聯沙田支部統籌主任,兩年後二十三歲的他正式加入民建聯,並擊敗民主黨何淑萍 任沙田區議員,○五年任新界青年聯會主席及青年事務委員會成員,○八年當選成為立法會議員,仕途暢順。今年區議會,已有一群由左派團體奶水餵大的成員參 選,力戰泛民。這包括來自新界青年聯會的呂迪明,年底將出選區議會梨木樹選區。三十歲的呂迪明為民建聯葵青區支部成員呂學能女兒,根正苗紅,本來為舞台劇 演員,今年三月正式經譚耀宗愛徒陳恒鑌介紹加入黨,其男友為民建聯北區區議員劉國勳。另外,香港青毅舍梁志豪、青年民建聯葉文斌、葵青青年團梁嘉銘亦將出 戰。

廿三個委員會被滲透

本刊進行全港法定組織及諮詢組織的全面調查,翻查各大小委員會內的全體委員,是否有民建聯、工聯會等左派背景,或者在內地是否有全國或地方政協、全國人大 等公職。最後發現,有二十三個委員會,有超過三成成員有上述左派背景或內地公職(見附表)。除了青年事務,教育範圍同樣被滲透,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被滲透 的比率亦接近三成,其主席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史美倫。本刊翻查教資會年報,發現教資會於○八年將非本地生收生額由10%提高一倍至20%。但觀乎各院校的 非本地生,近九成為內地生,香港教育學院更是全數收錄內地生,「國際化變內地化」。○九年,教資會又設立「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資助非本地生,結果 成功申請的一百三十五人中,有六成半為內地人,獲資助的金額高達六千五百多萬。教協會長馮偉華批評用公帑資助研究生學額全無規管,終被內地生佔去太多學 額,「長遠落去,會唔會變成九個內地生,一個本地生?」就連僱員再培訓局的課程,亦淪為滲透工具,本刊於本月初曾揭發由民建聯主席譚耀宗任校董的香港專業 進修學校與另一親建制機構工聯會同為獲批最多課程機構之一,審批新課程委員會內卻竟有左派中人。民政事務局回應指,政府對於委任諮詢及法定組織成員時,會 考慮多個因素,至於是否公開內地公職屬自願性質。

左派滲透率大檢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7

一個自媒體人的自述:從圈養豬到散養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255.html

來源:i黑馬

口述:申音

整理:王根旺

【導讀】「作為一隻放養的豬,你會到處去找食物,才會激發你的競爭能力。」在日前的APEC青年創業家峰會,NTA創新傳播機構創始人、《創業家》雜誌前主編申音分享了自己有關自媒體的一些感悟。在他看來,紙媒已經處於下坡了,但對於自媒體人來說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以下為申音口述節選。

從2000年加入媒體行業開始,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洞穴,尋找更安全的地方。每次尋找到一個洞穴時,我首先問自己的是,那個洞穴是不是足夠安全,是不是能夠庇護我,是不是能給我遮擋風雨。


但是終於有一天我發現,我需要走出洞穴,需要走到外面的世界裡。當我離開那個洞穴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變了,洞穴已經不存在了,而你再做一個穴居人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告別圈養

今天早上我看到王小波先生的一篇文章《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講的是他插隊時候的經歷。他發現,凡是在豬圈裡面養的豬都無精打采;而有一隻豬特立獨行,它不是在豬圈裡面,而是滿山跑,到處去各個村寨裡面自由戀愛。

過去十年,我們作為媒體人一直習慣的是圈養生活,我們需要一個組織給自己感到安全感,給自己定期發薪水和福利,並使自己的字能夠在雜誌或電視台上發表。這樣很好、很安全、很穩定,但是它真的有價值嗎?它能不能讓你感到尊嚴感和存在感?我覺得沒有,而且我越來越感受不到尊嚴感和存在感。而當我們走出這個圈養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很恐懼,因為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會發生什麼。但是一旦走出去後,你會發現有很多人在跟你一樣做出這樣的選擇。

最早,人類之間是血緣關係,是宗族、是家族;到了工業時代,關鍵的是資本,有一個公司或者組織的存在,人和組織的關係是一個僱傭的關係。今天,如果不是基於血緣和資本,我們怎麼能聯繫在一起?這個時候,最偉大的發明就是互聯網,它讓我們超越了地域和時間,讓不同的人能夠因為有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聚合在一起,而這種聚合是自由意志的聚合。所以,真正的自由人的自由聯合時代到來了。

自媒體和自商業

只有證明了自己具有自商業能力的自媒體,我認為才是真正的自媒體。當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的時候,什麼樣的人能夠實現自商業?我覺得第一是有種,第二是有趣,第三是有料。

有種就是指你這個人有個性、有主張、有自己的性格、有特質。因為只有當你有種的時候,你才能形成自己的魅力。有趣是指你表達的內容是不是有趣,你的風格是不是銳利,幽默感是抵禦這個世界最好的武器。有料是說你需要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今天,只有千分之一的人能夠持續地創造有價值的內容,這樣的人是非常少見的,而同時能夠具備有種、有趣和有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能夠實現自商業的人需要四種能力:專業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行動能力。歷史上看,能夠具備這些能力的人是耶穌基督和佛陀,他們都是有專業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行動能力的人。並且他們有一個信念,不但他們自己相信,同時還要說服更多的人去相信。

無法形成自商業的自媒體,到最後都是自娛。那怎麼樣才能形成自商業?我們看到的是黑天鵝效應,也就是說萬分之一的人拿到90%的回報。

如今,大家都知道紙媒已經處於下坡了;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今天媒體產業卻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因為一切產業都是媒體產業,都迫切地需要故事、人格體和機會,而當這些和產業結合時,就會產生更美妙的商業結合。

很多人問我,自媒體有沒有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我就想起了王小波的那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文章說圈養的豬是有特定模式的,因為到早上六點的時候,一定會有人來餵豬食,但是那種模式只能讓你感到溫飽。而作為一隻放養的豬,你會到處去找食物,才會激發你的競爭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51

美海洋世界停繁殖殺人鯨圈養不人道 2019年終止所有表演

1 : GS(14)@2016-03-19 22:15:29

■海洋世界將結束經典的殺人鯨表演。 



受到爭取動物權益組織施壓多年後,美國「海洋世界」(SeaWorld)主題公園前日宣佈,由明年起至2019年底,逐步結束旗下三個公園的殺人鯨表演,並且終止繁殖圈養的殺人鯨;旗下29條殺人鯨以後會繼續在園內生活,跟公眾見面。



■殺人鯨Tilikum在多年圈養下,身心受摧殘,背鰭不能伸直。


「海洋世界娛樂」行政總裁曼比指:「社會對圈養(殺人鯨)的態度已因各種原因而改變……沒必要逆流而行。」因此海洋世界決定讓殺人鯨全體引退,加州聖地亞哥海洋世界率先在明年停止殺人鯨表演,德州聖安東尼奧海洋世界和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海洋世界的表演則會在2019年底終止。殺人鯨繁殖計劃亦結束,工作人員不再替牠們做人工授孕,更會用藥物避孕。目前海洋世界旗下29條殺人鯨,當中6條外借到西班牙;有一條雌鯨有孕在身。殺人鯨年齡由1歲至51歲,因此海洋世界至少未來幾十年仍會有殺人鯨影蹤。有關宣佈叫保護動物組織欣喜之餘也極之驚訝,事關海洋世界過去態度強硬。殺人鯨表演從1960年代開始成為海洋世界的熱門節目,觀眾超過4億人次。但近年社會人道、保育意識加強,2010年殺人鯨Tilikum在表演中將訓練員拖到水底殺死事件震驚全美成轉捩點,令大眾驚覺殺人鯨被圈養在惡劣環境、被迫接受違反天性的訓練,身心飽受摧殘,極不人道。去年聖安東尼奧公園半年內有3條殺人鯨死亡亦惹爭議。樂園的遊客量近年持續下跌。



違天性訓練 身心摧殘

但海洋世界對於輿論撻伐無動於衷,前年更公佈要投放1億美元(7.8億港元)擴建殺人鯨園區,並為此與加州海岸委員會對簿公堂;亦曾派卧底入作風激進的爭取動物權益組織PETA。不過,海洋世界態度逆轉, PETA等組織歡迎之餘,譏是公關伎倆、指做得仍不夠。「海豚計劃」組織負責人認為海洋世界停止繁殖殺人鯨,主要是因為頭號「種鯨」Tilikum已病入膏肓,「繁殖計劃橫豎要停,說成自行終止就有分加」。



PETA轟公關伎倆

PETA則不滿海洋世界以宣揚海洋動物保育做藉口,繼續展覽殺人鯨,認為該讓殺人鯨真正引退,遷到近岸的海中圈養、甚至放回大海。但曼比指長年被圈養的殺人鯨或海豚,放回海洋後生存機率低。而另一組織Humane Society在同樣質疑海洋世界動機之餘,稱會考慮對方的邀請,合作辦教育活動。美聯社/《今日美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9/19535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