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回訪歐洲“一帶一路”沿線國:進出口兩位數增長

“柳工928E型快速挖掘機在伊斯坦布爾。”“柳工925E型履帶液壓挖掘機,波蘭制造,抵達比利時。”

這些是哈羅德·戴爾(Howard Dale)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分享,配圖中黃燦燦的大型機身格外搶眼。戴爾是波蘭HSW集團下屬民用工程機械業務單元及其全資子公司銳斯塔的銷售總監,該公司於2012年被中國機械設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廣西柳工集團(下稱“柳工集團”)收購,總金額約5億元人民幣。這被視為第一個由中國企業參與的波蘭國有資產私有化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波蘭的最大投資。

2015年,第一財經記者到訪廠區時,戴爾剛剛被“挖”到銳斯塔負責市場推廣和營銷。這兩年,記者看著他在朋友圈的分享,感受著10多年前就開始全球布局的柳工集團在國際市場上的進步。

“近年來,柳工積極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戰略布局,利用和協調一切資源,對營銷渠道、服務渠道進行建設和完善,網絡日趨成熟。同時,以柳工波蘭公司——柳工銳斯塔機械有限公司為基礎,建設柳工歐洲區域總部,集成柳工歐洲研發中心、柳工歐洲采購中心,以便進行本地化決策,協調資源,發揮最大優勢。”柳工銳斯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宇博這樣向記者介紹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的進展。

不管是西歐的貿易,還是東歐的基礎設施,都需要“中國力量”的支持。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企業,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的合作方面,都獲得了關鍵國家的響應。

我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對俄羅斯、巴基斯坦、波蘭、哈薩克斯坦和印度進出口分別增長37%、18.7%、19%、69.3%和27.7%;與此同時,對歐盟進出口也增長了16.9%,對東盟進出口增長25%。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信息,截止2016年6月,從中國出發的貨運班列累計開行1881列,已經到達包括倫敦在內的12個歐洲城市,運行線路達到39條,這些數字和第一財經記者2015年走訪德國、波蘭等中歐班列主要抵達或中轉城市時相比,呈現出的是成倍的增長,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70億美元。與此同時,主要由中國資金承建的高鐵也在土耳其、匈牙利、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家逐漸形成亮點。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承建、耗資約28.9億美元的中東歐16+1合作“旗艦項目”匈塞鐵路也將於今年底通車。而英國在退歐的政治經濟大環境下,也希望通過建立足夠成熟的金融服務網絡為“一帶一路”的金融發展提供支持。

英國想接“一帶一路”金融服務重任

從地理位置來看,英國似乎與“一帶一路”有點距離,但英國卻是第一個要求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發達國家。因為一向“外向”的英國人早早地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將給英國帶來的無限商機。

2017年剛剛開年,一列從浙江義烏始發的中歐班列,歷時17天,抵達了英國倫敦巴京(Barking)火車站,全程運行12451公里。這是首趟駛抵英國、來自中國的貨車班列,也被視為中英兩國在“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方面邁出的新步伐。這列裝載著34個集裝箱的貨車,經阿拉山口海關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法國,最終穿過英吉利海峽隧道抵達倫敦。3個月後,班列又從倫敦返程回到義烏。

 “英國對中英之間開通鐵路運輸貨物業務非常支持,在英國退歐的情況下,他們需要尋找更多的商業夥伴,需要與歐盟以外的國家建立更深入也更牢固的貿易關系。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就開通了這樣的運輸途徑,正好達到了中英互惠互利雙贏的效果。”負責義烏倫敦班列運營的123運輸公司運營經理甘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來看,抵達倫敦的中歐班列對中英貿易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可能並不明顯,但長期來看,這種時間短、運費低的運輸方式,對很多中英企業極具吸引力。

事實上,貨運班列對於英國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的象征意義,要大大超過實際意義。金融業國際領先的英國在“一帶一路”上最能發力的還是金融服務。

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大使馬雪莉(SherryMadera)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一帶一路’讓人興奮,英國尤其是倫敦成熟的金融體系,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多種投資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務和充足資金,這也是倫敦的特別之處。”

中國銀行倫敦分行副行長王化斌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倫敦作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場和服務實際上一直都在輻射“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包括歐洲、中東和非洲,甚至俄羅斯和中亞等地”。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格局,王化斌認為主要源自兩方面:“第一,國際上主要的大型跨國金融機構,都把倫敦作為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區的區域總部,依托這樣的總部實現盡可能廣泛的人才輻射,從而對這些地區的業務進行條線化管理;第二,倫敦作為離岸並且相當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不論是大型企業的借貸市場以及債務資本市場,還是股權債務市場,其投資者很大部分是來自英國以外的公民,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自沿線國家的投資者所占比例還不小。從這兩方面來說,倫敦一直在服務這些地區和國家。”在王化斌看來,這也是倫敦在資金、人才、法律、監管、時區、語言等多方面具備的綜合優勢。雖然退歐會造成一些不確定性,但他並不認為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會被取代,“這是歷史沿革所形成的,未來將會繼續。”

王化斌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銀行總行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就制定了“建立‘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的全球戰略,倫敦分行是中國銀行覆蓋中東、歐洲和非洲地區最大的分行,也是專業化程度最高的分行。

“在過去幾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多個區域化的產品和服務中心,最典型的就是歐非銀團中心,還有隸屬總行的外匯交易中心,還有大宗商品融資中心,這些中心發揮了輻射整個區域的作用。”王化斌介紹說,中國銀行正是利用這些中心,與“一帶一路”沿路國家的分行進行配合和互動,目前已經介入眾多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項目,並且收獲不少成功案例。比如去年,倫敦分行代表作為銀團的牽頭行和代理行,就為中國在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投資項目(總額40多億美元)——“延布煉廠”項目的融資起到了關鍵作用。

德國充當“一帶一路”運輸大動脈的樞紐

在2015年制作“一帶一路”專題電視系列片期間,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漢堡、杜伊斯堡和柏林等城市後發現,由於德國在中歐貿易以及相配套的海運和貨運方面的優勢,“一帶一路”倡議在當地的接受度較高。

兩年過去,漢堡港來自中國的貨運量繼續保持領先。在4月7日舉行的“漢堡——通往新絲路的大門”論壇上,漢堡港務局首席執行官延斯·邁爾(Jens Meier)表示:“2016年往來中國的集裝箱運載量達到260萬標準箱,中國是漢堡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據邁爾說,漢堡港與中國的直達列車班次以及中途在俄羅斯停留的列車班次也在持續增長。目前,往來漢堡港與中國共32個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服務項目有177個。鐵路貨物服務已形成一定規模,“為此我們應該盡快聚集所有的商業夥伴,討論新的策略,如何制定標準化的框架條件支持‘一帶一路’,擴大漢堡與亞洲貨運班列的樞紐建設。長久以來,許多客戶和商業夥伴對漢堡港的各大優勢已經十分熟悉了。但是,通過加強漢堡與中國之間鐵路交通的建設,我們可以提高水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的結合度,從而提供物流鏈上規劃的高度保障性。”

漢堡市經濟促進局國際部主任馬興漢(Stefan Ma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中也提出:“漢堡與中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可以追溯到200年前。上海與漢堡之間每年都有汽車拉力活動,現在,長跑愛好者凱·馬庫斯已經從漢堡出發,沿著1.2萬公里的新絲綢之路跑向中國。絲綢之路的象征意義為中國與漢堡之間友好關系的拓展提供了契機。我相信,包括中國與德國之間的各個國家都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受益匪淺。”

德國聯邦外貿和投資署總經理彭澤(Benno Bunse)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帶一路”是一個雙贏的倡議,“通過對沿路國家包括哈薩克斯坦、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可以開辟新的市場,而政治和經濟的愈加穩定也會給這些沿線國家帶去更多商業機會。而德國和中國,更是可以合作共建,一起參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兩大強國。同時,兩國也可以一起在該倡議中獲得更多自身建設需要的自然資源和能源。”

中東歐期待中國投資 基建為重

2016年夏季,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波蘭和塞爾維亞,見證了中國與波蘭和塞爾維亞多項投資合作備忘錄和合作項目的協議簽訂,為推動“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進程添柴加火。

2016年末,在波蘭華沙舉行的第26屆東歐經濟論壇上,波蘭前總理波蘭瓦爾德馬·帕夫拉克(Waldemar Pawlak)表示自己非常認同中東歐16國是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投資潛力巨大的區域定位。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有效地促進了歐洲與亞洲的貿易,特別是對於中東歐那些內陸國家極其有益。與此同時,波蘭政府官員還在會上透露了一些與中國合作的具體項目,包括建設機場以及在環保能源方面的多項合作。

作為第一個加入亞投行的中東歐國家,波蘭於去年3月11日通過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法案。法案生效後,波蘭正式成為了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波蘭在亞投行的出資額為8.318億美元,約占總股本的0.9%。

兩年前第一財經記者在華沙采訪時,當時的波蘭信息和外國投資局局長馬伊曼(Slawomir Majman)就告訴記者,波蘭積極加入亞投行,就是希望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時獲得更多的基礎設施投資以及由此帶來的利益。去年底,波蘭在亞投行的副董事佩費爾(Radek Pyffel)在上任之後也曾向媒體表示:“眾所周知,亞洲是21世紀的未來――在那里將會吸引最多的投資與建設。因此,我們作為創始成員國,只要是亞投行運作的地方,波蘭的企業就能夠更有效地爭取到亞洲地區基建方面的合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84

【留守兒童回訪報告】貴州平浪:書不缺,教閱讀的老師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008

面對有書沒有老師的圖書館,平浪小學的校長既高興又犯愁。(南方周末記者 鄒雨茉/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1日《南方周末》)

湖北鶴峰:“憑感覺”式的心理輔導無法解決孩子們成長煩惱,急需專業社工支持。

四川南充:一個“童伴媽媽”要做的事情很多,希望有更多“童伴媽媽”加入進來。

●貴州平浪:平浪完小已經收到了四萬余冊圖書,目前的問題是,“缺能管理好的人。”

“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把孩子放在學校一年都不聞不問,親情嚴重缺失。應該喚起他們的責任,不拋棄自己的孩子,不能把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社會和學校。”

2016年南方周末記者采訪點(梁淑怡/圖)

課間鈴聲響起,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平浪鎮中心完全小學(以下簡稱“平浪完小”)不足50平方米的圖書閱覽室陸續坐滿了學生,這是近幾年里最讓校長羅定國欣慰的一件事情。通過網絡募捐,越來越多的圖書和書架書櫃被源源不斷地郵寄到平浪完小和平浪鎮其他的小學。

羅定國說:“農村留守兒童是暫時的,等他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真正能幫助他們走遠的是從閱讀中汲取的善良心靈。”

2016年3月,南方周末記者第一次來到平浪完小(詳見2016年3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發的《貴州:大山里的圖書館——“我想到的辦法,就是多讀書”》)。時隔一年,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依舊濃厚,教室內和走道上也新增了圖書架,學校另外開辟了一間屋子作為圖書儲存間。五年級的學習委員劉子怡在黑板上給同學安排了午休計劃:“可在圖書館安靜看書。”

同時,這所由董明珠捐資建造的希望小學的硬件設施也日益齊全,籃球架、乒乓球桌、多媒體設備(又名“班班通”)……面對這些改變,羅定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農村孩子的基本學習和生活條件都已經不是問題,但鄉村教育不能僅限於此。”

2017年,都勻市即將迎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關驗收,羅定國每周都在準備應付檢查的材料,但他對此並不抱希望。此外,他還有很多新的擔憂。

管理跟不上

捐書的設想,從想到做,還是容易的。自2014年羅定國通過名為《點亮孩子的希望》的微博文章向社會發出捐書呼籲後,平浪完小已經收到了四萬余冊圖書。但目前的問題是,“不缺書,缺能管理好的人”。

10分鐘的課間休息,二年級的3名學生從圖書儲藏間搬來一摞還未清點的圖書,將它們一本本地擺到圖書架上,但他們不知如何整理、分類。

早在2014年的暑假,華南農業大學支教團來到平浪完小,教這里的孩子如何整理圖書。該校心理輔導中心老師林媛表示,新書種類繁多,如何整理,需要老師們進行指導和引導。如何讀書也需要專門的人進行引導,“讓孩子們真正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和愛好。”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林媛帶領大學生們通過將課堂內容與圖書館的書本相結合的方式,推薦一些書籍,引導孩子們有目的地去圖書館尋找。每天下午,他們還安排小型讀書會,讓兩個學生分享自己看過的覺得有意思的內容。

目前,這所大山里的圖書館工作基本上都壓在特崗語文教師林霞的身上,操場旁的優秀讀書筆記展示欄就是她近期開展的活動成果。

但羅校長覺得大學生太年輕,缺少經驗和方向性,也不太註重文化底蘊的積累。“我們的老師工作態度很負責,但是他們並不是每個人都在工作和家庭之余有更多的精力去看書,也無力分身去和每一個孩子用心交流。”

特崗教師是2006年國家為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創新教師補充機制,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逐步解決教師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面向高校畢業生實施的一項招募計劃。目前平浪完小有6名特崗教師。

南方周末記者先後走訪了3所鄉鎮小學,都沒有看到引導學生閱讀的老師,只有學生自己在翻閱。

師範學校畢業的林霞坦言:“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教這些孩子去閱讀,因為沒有接受過培訓。”望著藏書室堆積如山又未經分類整理的圖書,她嘆了口氣,“整理圖書的工作很瑣碎,也複雜,難以應付。”

但是看到孩子們閱讀熱情這麽高,林霞還是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滿足感和成就感。談到外出學習的時候,她臉上透露出興奮,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機會。

在平壩小學,學生排隊打飯早習以為常。(南方周末記者 鄒雨茉/圖)

教師資源不足

三四年前,平浪完小部分學科的教學質量可以與市里小學相匹敵。都勻市平浪鎮平壩小學(以下簡稱:平壩小學)也有專門教授英語、音樂、美術課的老師。如今,這些都沒有了。

羅定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其原因是,能力好的教師都被調到市里去了。在他看來,特崗教師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歷練。但對於大多數特崗教師來說,鄉鎮小學並不是他們理想中的歸宿,在城里的學校雖然壓力大,但有更多上升空間。

經過羅定國多次挽留,本可以抽調到市里學校的德育主任李燕暫時留了下來,她是這所學校唯一一名音樂專職老師。采訪當天,李燕正在給學生們排練舞蹈,準備參加市級比賽。她已經在這里任教16年,每天往返於30公里外位於都勻市區的家。

采訪期間,年近四十的語文老師楊菊芝在平浪完小上完了最後一堂課,她終於爭取到調到市里小學的機會。“去市里教書並沒有多少好處,工資一樣,壓力反而更大,暑假還要在網上看視頻學習,重新備課。”但是她更珍惜可以陪兒子一起生活的時光。

目前,平浪完小一共有24名老師,其中6名為特崗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無法滿足素養教育和心理咨詢的需求。

雖然都勻市教育局要求針對農村留守兒童設立心理咨詢室,但由於教室和教師資源的匱乏,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的平浪鎮三所小學都無法落實。

林媛表示,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成人的陪伴和與他們的心靈交流,隱藏著的心理上的困擾和問題會在青春期或者進入社會之後表現出來。“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行為沒有得到成人的指導和規範,有可能他成年之後,便會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或違反社會規則的方式去尋求問題的答案,以達到自己發展的目的。”她直言,現在很多留守兒童長到初中便早早輟學,進入社會後,其犯罪率和違法率明顯高於城市兒童。

高盛是羅定國口中會撒謊的問題學生。出生後其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外鄉,高跟隨父親生活。在父親外出打工期間,他獨自一人居住在新蓋的平房里,自己上學,洗衣,做飯。前段時間,因為與在外務工回家的父親發生沖突離家出走,在山上不吃不喝地度過了兩天。

他在敘述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不停地啜泣。他說自己喜歡上學,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和好,陪他一起生活。

在農村,即便孩子身邊有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可監護人的教育能力有限,還沒有時間和能力去思考孩子的心靈陪伴等問題。因此,在羅定國看來,合格的或優質的家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浙江嘉善縣等地開始啟動的“家長學校”,目前在平浪鎮仍停留在掛牌階段,沒有開展實質性工作。 面對留守兒童問題,羅定國最後說,現在他能做到的還是讓孩子們多讀書。

2016年3月24日南方周末版面。(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發展不均衡

南方周末記者先後走訪了平浪鎮平浪完小、平壩小學和三聯小學,以及位於城鄉接合部的都勻十三小(以下簡稱:十三小),其中十三小是都勻市政府掛牌的留守兒童寄宿學校。

十三小配備有心理咨詢老師,而兩所村小則只有語文和數學老師,三聯小學的需求則還停留在添補課桌。平壩小學的班班通是市里學校用過的舊設備,需要經常維修才可以正常使用,而黑板則因長期使用太過光滑不易書寫。

作為平浪鎮占地面積最大的村小之一,平壩小學這名工作人員希望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活動空間,而不是現在的水泥跑道。此外,按照國家給每個學生一學期300塊的資助,只有120名學生的三聯小學一學期能拿到2萬-3萬的教學經費,校長宋光方表示只能維持基本運轉,無力購買其他教學用的活動器材。

這四所學校唯一的共同點則是留守兒童的數量均逐年減少。以平浪完小和十三小為例,2017年新統計的留守兒童數量分別減少了25名和42名。減少的原因來自高年級學生的畢業和打工父母的回歸。

南方周末記者在2016年采訪的留守兒童陳文就已經擺脫了這個身份。2016年5月,他的父親和繼母從外地回到了平浪鎮,從事養殖工作。然而,長期留守的後遺癥並不能馬上消除。陳文的父親陳國兵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孩子成績一直不好,比較難溝通,按照老師要求督促他寫作業、不玩手機的效果並不大。”

采訪當天,陳文的班主任,五年級數學老師劉瓊剛給陳國兵反映了陳文喜歡打瞌睡的問題。劉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家長回來後,這個學生的情況有一定改觀,已經不會再曠課,但是他本身基礎不好,長期和外婆一起生活,缺少管束,一些不良習慣比較難改。”

此外,南方周末記者註意到,2014年新成立的十三小在掛牌留守兒童寄宿點後,還沒有配備校舍、食堂和校醫,現有寄宿的49名留守兒童只能前往隔壁的五中就餐和就寢。

十三小德育主任陳慶芳介紹:“都勻市政府在2015年把都勻五中和十三小整合為關愛工程寄宿制學校並予以授牌後,發動各鄉鎮送過來的一批留守兒童,他們的行為習慣與城市里的孩子差別較大,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副校長洪敏表示:“如果留守兒童能夠就近入學會更好,他們成長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把孩子放在學校一年都不聞不問,親情嚴重缺失。應該喚起他們的責任,不拋棄自己的孩子,不能把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社會和學校。”

好的教學資源和好的成長環境,對於平浪鎮的留守兒童似乎無法兼得。“真正重要的不是留守兒童的口號和標簽,而是在資源上真正做到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羅定國說。

(文中劉子怡、高盛、陳文均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