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晶圓教父重回前線四百天的謀畫 張忠謀築三座高牆 領先全球十年

2010-9-6 TWm




在幕後休息四年後,去年六月十二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忍痛拉下自己一手培養的接班人蔡力行,自己親上前線拚命。

他左手抵抗金融風暴、右手阻擋凶猛的追兵,上半年繳出台積電史上最佳的成績單。

臨危重掌兵符,張忠謀四百天來為台積電安排下一個什麼樣的跨世紀競爭布局?

撰文‧楊方儒

踏入台積電新竹科學園區總部,優雅寬闊的辦公室裡,坐著一位和藹長者。

滿頭白髮、廣闊天庭、一絲細縫中的精明眼神、脣上菸斗燃起縷縷輕煙,他是在去年六月重回第一線領軍作戰的台積電董事長兼總執行長張忠謀。

解決良率、產能 緊盯技術四百天後,現在的台積電,走過全球經濟衰退的寒冬,正步上了歷史新高峰,此刻產能仍然供不應求,客戶排隊等待晶片出貨,就是最好的明證。

無論是在回任總執行長時,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張忠謀都語氣堅定地強調,「我當CEO(執行長),不是暫時的。」張忠謀重新上馬,台積電軍心、士氣,立刻衝上了高點。

他回任後,第一個盯的是良率,這是最迫切的危機。他回任總執行長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四○奈米製程良率低,造成客戶抱怨連連。

在張忠謀嚴格要求下,台積電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劉德音,天天都穿上無塵衣,待在晶圓廠中督軍。果然,四○奈米原本良率低至三○%,在短短二個月內,攀上六○%正常水位,IC設計客戶都很高興。

為了重拾客戶與投資人信心,張忠謀在復出後的第一場法人說明會上,還特地讓劉德音在晶圓廠中,透過視訊會議方式,現場即時回答了十幾個問題。老帥的這個新鮮創意,果然很有效,台積電股價立刻反彈向上。

第二個盯的是產能。張忠謀要完全拉大台積電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張忠謀已經將今年的資本支出,從四十八億美元上調至五十九億美元,不僅是歷史新高,更超過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十二億至十五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的四倍。

僅有兩家可與台積電相比的,是整個半導體行業中盤踞前兩名的英特爾與三星,他們今年的資本支出分別是五十三億和六十億美元。

台積電現有的兩座超大型十二吋廠(GIGA FAB),以及台中的第三座十二吋廠,除了可以滿足研發需求外,在先進製程上的產能,更是遠勝過競爭對手。

這一方面看得出張忠謀對未來景氣與訂單的樂觀,一方面也充分顯示台積電已在世界一流的半導體贏者圈內。

第三個盯的是技術。這是張忠謀永不止息堅持的。

而最關鍵的一步棋,是把已經退休的研發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拉著一起回任。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在「蔣爸」帶領下,仍在王者之巔,在奈米製程開發上,晶圓代工競爭對手個個難望其項背。

尤其在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整合元件製造商)業者,紛紛放棄自行開發高階製程的前提下,未來來自德州儀器(TI)、瑞薩等大型IDM業者的晶片代工訂單,將是台積電未來營收獲利更上一層樓的保證。

三招盡出,台積電果然又回到了營運高峰。這一年來,台積電營收、獲利重回高點,也證明張忠謀寶刀未老。

獲利總額大幅超過鴻海

如果單論營業額,台積電在今年第一季首度擠進全球前五大半導體廠,僅次於英特爾、三星、東芝、德儀,不僅是前十名中唯一入榜的華人公司,更把日本瑞薩、美國美光、韓國海力士、歐洲的意法半導體全都甩在後頭。

今年第二季,台積電合併營收達一○四九.六億元,稅後純益為四○二.八億元,是台灣將近一千三百家上市櫃公司中,獲利總額最高的。

在台灣大大小小上千家掛牌公司中,台積電的營收規模雖不是最大,但卻是最賺錢的;平均每天開門營運,就可賺進四.五億元,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要屈居下風。鴻海年營收是台積電的五倍,但上半年卻只賺三三五.七五億元,只有台積電同期的四五%。

台積電上半年就賺了七三九.四億元,預計第三季就可輕鬆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更上看一千五百億元高標。在張忠謀口中,台積電今年獲利將創下歷史新高,這不僅是景氣反彈帶來的好景象,更關鍵的是,他回任一年來的努力成果。

金融風暴以來,像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個個都和張忠謀一樣,選擇回到前線親自坐鎮。如果單從業績上來看,他們的表現都很好,甚至創下公司營運的歷史新高紀錄,這表示老將還是很有價值。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一句名言是,領導人的主要職責,應是成為搭舞台的人。

確實要重新把舞台搭好!他們要把團隊中,一個個主角、配角重新就定位。雖然過程中,有人事上的陣痛,也有外界的諸多臆測,但這些老將都堅持走過來了。

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行業變化,更清楚景氣的波動,更知道自身公司所面對的問題。

台 積電前三大客戶、博通(Broadcom)總裁暨執行長麥格瑞格(Scott McGregor)最近剛與張忠謀見面。多次近距離觀察張忠謀,麥格瑞格說,「他年紀雖然大,但仍不斷茁壯(going strong),就像股神巴菲特。」但台積電下一步會如何交棒,還是個大問題,畢竟張忠謀明年就要滿八十歲了。

「企業找接班人,永遠是頭痛 問題。」台積電前財務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觀察說,「管理大師說的理論很多,但這問題從來就不容易處理。」關於台積電的接班人安排,張忠謀表示,他 回任CEO不是一項暫時性的安排,同時台積電是一家有制度的公司,接班有其機制,也就是將交由董事會決定。

主要對手 三星與GF

台積電眼下有兩個關鍵對手是:韓國三星與GF(GLOBALFOUNDRIES)。

AMD找了一個大金主一起成立了GF,這個大金主是中東阿布達比政府,他們用石油賺來的大把鈔票,投入半導體產業。大家都知道,經營企業是為了要賺錢,但這個新玩家,準備用低價來搶市占率,擺明前五年不賺錢沒關係。

「我們是很有耐心的投資者。」年僅三十五歲的先進科技投資公司(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mpany,ATIC)執行長阿傑米(Ibrahim Ajami),是投資GF的主要操盤人,他在六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沉穩地說。

ATIC從阿布達比政府拿了一百億美元預算。目前GF正擴充在美國紐約州、德國德勒斯登十二吋廠產能,預計三年後產能可達台積電的三分之一。

面對如此荷包深厚的競爭對手,張忠謀臉上毫無懼色。

「在生產與客戶信任兩個競爭條件上,GF還差台積電滿多的。」張忠謀分析說,GF在技術上滿強的,因為GF的主要發起成員AMD過去主力在CPU研發;但是晶圓代工技術跟CPU不同,所以技術上的競爭條件,也還要觀察。

三星則不只會做手機,也會做液晶電視,在半導體產業更是DRAM與Flash(快閃記憶體)的世界霸主。五、六年前開始投入晶圓代工至今,市占率已經達到第四名。

「三星是每個人的競爭對手。」張忠謀語重心長地說。

三星的晶圓廠,本來只生產自己所需的晶片,但看到台積電的高毛利、高利潤,所以也慢慢投入晶圓代工領域。

面對三星挑戰 唯有「必勝」二○○六年,三星在晶圓代工的營收約七五○○萬美元,○九年則達三.二五億美元,比台積電旗下世界先進的三.八二億美元還要少。雖然腳步不算快,但因為三星是IDM巨頭,在技術上也不弱,威脅性十足。

蔣尚義指出,如果三星大規模進來做晶圓代工,真的會是很強的競爭對手。

「我們只做一個行業,對我們來說,晶圓代工的競爭是生存問題,但對三星來說並非如此。」這是張忠謀首次對外說到他對三星的看法。

張忠謀語氣加重了幾分說,「我們要必勝才行,三星不是非勝不可。」一個關鍵數字是,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產業市占率達到五二%,但是單單這一家公司的利潤,卻囊括整個產業的九○%以上;也就是說,聯電、中芯等競爭對手,只能吃到台積電嘴邊掉下來的芝麻。

台積電比下主要對手的關鍵優勢,就在先進製程的研發。

「走前半步」 取得技術領先「台積電RD的投入,是好幾倍,幾何級數上去的。」台積電設計建構行銷處平台資深處長莊少特如此形容。

在過去,IDM的製程,通常領先晶圓代工一到兩個世代。舉例來說,五年前當英特爾在做四五奈米時,台積電可能還停留在九○奈米,中間還隔著一個六五奈米製程。

但台積電從四五奈米開始,就「走前半步」,英特爾則是走正規的路線。所謂走前半步的策略,是指英特爾做四五奈米時,台積電就做四○奈米,接下來英特爾做三二奈米,台積電則做二八奈米。

蔣 尚義說,同樣一個製程,假定台積電可以做,別人也可以做,那就無法創造差異性優勢。「但現在台積電走前半步,幫自己塑造了領先的空間。事實上,台積電在先 進製程上,已經贏得眾多客戶的肯定,以二八奈米來說,全球前二十大的IDM與IC設計客戶,都與台積電有合作關係,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成功的策略。」目前台 積電營收是第二名聯電的三倍,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則是聯電的兩倍多。因為一代一代製程技術確實愈來愈難做,蔣尚義當年宣布退休時,台積電研發部門只有八 百人,隔了三年達到一千七百人,現在則是二千五百人。

今年第二季,總計台積電在○.一三微米、九○、六五、四○奈米等先進製程所占的營收比重,達到七二%,顯見台積電是以尖端研發實力服人。

「我們不只把台積電當作商業上的夥伴,更重要的是,技術上的夥伴。」英偉達創辦人馬拉裘斯基(Chris A. Malachowsky)說,一直以來,雙方的互信與互助,是一段極為美好的關係。

的確,在充滿競爭的晶圓代工行業中,已經是一場「台積電」與「非台積電」的戰爭!在張忠謀的深邃眼神裡,未來局勢的演變,他已經清楚看見、一手掌控。

張忠謀回任後台積電月營收走勢

2009.6.11

張忠謀重回總執行長大位

8月營收319億元

2008年8月台積電營收攀上巔峰

2010.3.28

砸下55億元,正式宣布第一座LED廠動土

2009.7.30

視訊證明40奈米良率已改善

2009.9.28

蔣尚義回任資深研發副總,

重掌研發重任

2009.11.10

與纏訟多年的中芯和解

2009.12.9

新事業群啟動,第一步就是入股茂迪

7月營收372億元

張忠謀回任400天後,台積電營運再寫歷史新高

2010.9.16

太陽能再開第二炮,中科興建CIGS廠

史上最大資本支出

砸59億美元衝擴產

2011 年12吋廠產能將增加75%2014年先進製程產能將增加1.5倍,成熟製程產能將再增加30%竹科12廠P5:今年第3季裝機,每月產能為4萬到5萬片 竹科12廠P6:整地已完成南科14廠P4:明年第1季裝機,月產能約為4萬到5萬片中科15廠P1:明年第2季裝機,半年後啟動P2 松江10廠擴產:今年增加2萬片產能,後續要再擴產4萬片竹科LED廠P1:年底裝機中科太陽能廠:9月16日動土

重振台積電「技術」領先

蔣尚義回鍋 因為一碗麵為了維繫台積電在技術上的優勢,張忠謀重回第一線之後,也把已經退休的蔣尚義拉了回來。

2006年夏天,蔣尚義年滿60歲決定退休,過去他對於台積電能成為全世界技術能力最強的晶圓代工業者,可說居功甚偉。

受人敬重的「蔣爸」蔣尚義說,自己不是很有欲望的人,但很重情義的張忠謀,還是請他當兩家台積電轉投資公司精材與采鈺的董事長。

蔣 尚義笑著說,張忠謀當時也沒有兼任總執行長,只當董事長,「我每次到台灣來,就去看看他,兩個人見面都很輕鬆,沒有往昔開會的神經緊繃。」張忠謀回任總執 行長後,去年九月蔣尚義回到台灣來看他。蔣尚義回憶說,當時張忠謀的祕書安排兩人在早上11點到12點會面,談話結束後,張就說一起吃個中飯。

「我還記得只是吃了一碗麵,結果就是我返回台積電繼續努力貢獻。」蔣尚義大笑著說。

(楊方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80

中港炒家連手設局 四百萬保戶權益不保南山人壽交易 黑幕

2009-10-29  TWM




10月13日,南山人壽標售案由博智金融團隊得標。但博智究竟是誰?這家攸關台灣4百萬保戶、3萬6千名員工生計的保險公司,誰是新老闆?

揭開博智神祕面紗,一直隱身幕後的中國股市梟雄——肖建華,在本刊層層追蹤解析下,意外曝光!

肖建華曾在中國涉及多起炒股掏空案,避走海外,如果南山人壽真被一群以肖建華為首,集結借殼大王,以及多位曾被香港證監會處分的股市炒家所拿下,那麼,未來保戶的權益何在?員工的保障何在?金管會主委陳冲是否能負起嚴格把關的重責大任?

撰文‧林月然

在黑夜中,狼的眼神鋒芒銳利,披著羊皮的狼更是悄無聲息,一個猝不及防,就可一口咬下一隻肥羊,台灣第二大的保險公司南山人壽,是否就是這隻大肥羊?

十月十三日,擁有台灣四百萬保戶的南山人壽宣布出售,打敗眾多強勁對手出線的,是一個台灣保戶們幾乎完全沒聽過的組織,名叫﹁博智金融團隊﹂。接下來,只 要台灣經濟部投審會審查通過、金管會頭一點,南山人壽就立刻易主,這場台灣金融業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樁購併案,就要告一段落。但到目前為止,這個﹁博智 金融團隊﹂到底是什麼來歷?外界始終看不清楚。

買家來歷不明

誰才是真正的新老闆?

根據該團隊表示,這是一個由港股掛牌的中策集團(○二三五HK)出資八成、博智金融出資兩成連手組成的團隊;只是,中策剛剛才被借殼易主,背後大老闆到底是誰,還是個大問號;而今年四月才緊急成立的博智金融又是什麼來頭?

換言之,到底誰才是真正台灣南山人壽的新老闆?未來四百萬保戶的保單理賠事宜,該找誰討?南山三萬六千名業務員和員工的權益保障問題,以及南山一.五兆元 龐大資產會不會落入禿鷹之手?一連串的問號,在主掌金融監理大權的金管會主委陳冲的心裡,究竟有沒有清楚的答案?

根據︽今周刊︾調查採訪,無論博智或是中策,恐怕都只是台面上的人物,這整個購併案,實際上有一位從未現身的金主,隱身幕後。就像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在黑 夜裡,張口咬向南山人壽。儘管未現身,但台灣其實已經有很多人認識他、見過他,他經營台灣政商關係已經整整一年,一切,都為了南山人壽。

披著羊皮的狼?

神祕金主肖建華隱身幕後

表面上,中策是一家港股掛牌公司,必須遵守香港上市公司的一切管理規則,似乎是相對透明;而另一方博智金融也說,他們請來曾經擔任亞洲花旗機構客戶集團執 行長的麥睿彬(Robert Morse)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則是曾經為台灣的富邦金控當年成功引進花旗資金,參股富邦金控,為富邦立下汗馬功勞的前策略長吳榮輝。有這兩位在市場上都 是﹁叫得出名號﹂的人物把關,因此,十三日南山與博智一起召開的合併記者會後,面對外界一連串的疑問,吳榮輝就向︽今周刊︾表示,﹁請大家不要再懷疑 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時間回到一年前,二○○八年十月,當時雷曼風暴剛發生一個多月,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岌岌可危,當時市場開始出現傳言,台灣的南山人壽正是AIG集團裡的金雞母,有可能被列為緊急出售求現的名單,此風聲一出,令全球所有覬覦南山人壽的買家,都豎起耳朵。

隔沒幾天,有人見到當時才剛剛從亞洲花旗機構客戶集團執行長一職退下來的麥睿彬,突然出現在香港中環的某家五星級飯店大廳,據了解,這一天他特地來見一位金主,這位金主腳踩功夫鞋,年紀很輕,看上去不到四十歲,長相斯文,身上的裝扮搭配年紀,看上去有點突兀。

中國股市梟雄

涉及二起炒股案,被迫避走海外這位幕後金主的名字就叫肖建華。在中國股市,肖建華被稱為股市梟雄,號稱手握超過八百億人民幣的調度實力,過去十年,他馳騁 在中國與香港兩地的資本市場,曾經入主多家高科技公司、金融機構,最後甚至因為涉及二起炒股掏空案,被迫避走海外,落腳加拿大,一度無法入境中國,中國證 監會副主席王益更因他而下台。據消息人士透露,﹁肖建華光是炒股獲利,就超過一百億人民幣﹂,是典型的中國智慧型股票炒手,但即使如此,卻從不露臉,幾乎 沒有一家媒體拍過他的照片。

這一天,肖建華與麥睿彬就在飯店見面,據悉談話主題始終不脫南山人壽,一方對南山人壽有興趣,另一方手上擁有龐大資金,雙方一拍即合。肖建華與南山人壽之間的緣分,也就此開始。

肖建華,這是個台灣民眾幾乎全然陌生的名字,但他對台灣可是一點都不陌生。事實上,早在去年六、七月,他就開始來台尋覓投資標的。

擅於經營政商人脈的肖建華,去年開始在台灣展開一波﹁經營台灣關係之旅﹂,以真名、化名的方式,遍訪台灣政、商兩界名人,他最常用的假名是﹁張銘﹂,很多人稱他﹁張董﹂,據指出,他有多重身分,但許多人並不知道,他就是中國涉及炒股案的肖建華。

在台灣活動期間,如果是較敏感的地方,他則派出分身||也就是在博智資本擔任總裁一職的宦國蒼博士出面。他在台灣見過的人面之廣,根據熟識他的台灣友人轉 述,﹁除了台灣政府﹃最高領導﹄之外,其餘的,肖建華差不多全見過一輪了。﹂消息指出,他和宦國蒼曾在台北市的遠東飯店,與總統馬英九的姊姊馬以南喝過咖 啡,也曾拜會過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而且與國民黨立委蔡正元、陳杰等人都認識。根據本刊向上述當事人求證,海基會證實肖建華確實曾經出現在該會,而蔡正元 也證實曾有金融界人士帶﹁一位姓肖的人﹂來與他認識,陳杰表示﹁並無特殊印象﹂,而馬以南則說,﹁從來沒有去過遠企喝咖啡,也不認識這個人﹂。

參與日盛金增資

在台灣金融市場的第一次出手據說每次只要肖建華來台北,他常落腳的君悅飯店,去見他的人幾乎可用﹁絡繹不絕﹂形容,就在君悅二樓的咖啡廳,他在這裡見過無 數台灣政商名人。此外,只要是中意的公司,肖建華也會親自拜會,幾乎台面上數得出來的金融業大老闆,全都見過、也認識肖建華。並有消息指出,去年經營面臨 壓力的台新金,也曾經與肖建華談過,但最後雙方因為條件談不攏而作罷。不過,本刊求證吳東亮身邊幕僚,幕僚只低調表示,吳東亮的﹁行程上並未出現此人﹂。

不過,在南山之前,肖建華還是成功參股了一家台灣最小的金控公司,就是表面上今年四月被建高集團參股成功的日盛金。如今的閣揆吳敦義的兒子吳子廉向本刊證實,確實因為日盛金增資一案,在去年六、七月間認識了這次傳言南山人壽的幕後買主——肖建華。

根據吳子廉表示,當時的日盛金風雨飄搖, RTC(金融重建基金)也沒錢接管,在協助找錢增資的過程中,吳子廉代表日盛金最大股東新生銀行找錢,而肖建華則與後來擔任日盛金獨立董事的新鴻基公司聯 繫上,肖建華最後以新鴻基有限公司的名義,參與日盛金的增資。這也是肖建華在台灣金融市場的第一次出手。

吳子廉坦言,他的確在日盛金一役中認識了肖建華,但雙方並無太多聯繫,直到今年九月,吳敦義當上閣揆後沒幾天,肖建華又透過朋友,要找吳子廉一起買南山人壽,但吳子廉未回應,雙方也沒有再見面。而這也是肖建華在這樁南山人壽標售案中,最直接的指證。

根據熟識肖建華的人士表示,在肖建華眼中,會看上台灣市場,是因為他一度和中國的關係緊張,因此躲到台灣,他認為台灣﹁絕對是最安全的地方﹂。台灣最得他 喜愛的產業有二種,一是名下有龐大資產的公司,這次的南山人壽也因此雀屏中選;另一則是媒體,據悉去年底被旺旺集團買走的中時集團,肖建華也一度覬覦。

談話間,肖建華喜歡展現自己的實力,包括資金實力與人脈實力,﹁八百億人民幣﹂的身價,據說就是在某一次的聚會中,他自己親口說出。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 有人存疑,有人則委婉地表示,﹁應該是指八百億的調度實力﹂,也有人不客氣地表示,﹁肖建華充其量只是一位背景實力雄厚的仲介而已﹂。

肖建華的實力、背景眾說紛紜,但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他應該是﹁真的﹂與中國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兒子曾偉,交情十分深厚,因此,很多台灣企業界人士就是衝著這一層淵源,與肖建華保持一定的關係。

過去,肖建華在中國股市掀起巨浪,但從頭到尾,肖建華本人幾乎都未曾現身,這一次,在南山的戰役中,肖建華也是幕後操盤人,但為了成功掩飾肖建華的敏感身分,最後投標成功的博智金融,就像一隻變形蟲一樣變來變去,讓外界一頭霧水。

一開始,﹁博智資本﹂的掛名董事長就是宦國蒼,但因為宦與肖建華的緊密度太高,很多在台灣拜會的場合,兩人都是同時出現,一下子就讓肖建華原本想要躲在幕 後的企圖曝了光,而且宦國蒼的身分實在﹁太中國﹂,台灣媒體把他的名字一輸入搜尋引擎,立刻發現他是中國國企北京控股子公司的董事,加上外界認定博智資本 ﹁基本上就是一個私募基金﹂,也不合台灣金管會的意,因此,沒多久宦國蒼就﹁人間蒸發﹂,不再對外有任何發言。

幕後影武者

麥睿彬指的高層,就是肖建華?

甚至有一說,宦國蒼已經從博智離職,而﹁博智資本﹂也退場,改以博智資本轉投資的﹁博智金融﹂上陣,繼續這場南山人壽的最後角逐。

據指出,肖建華似是這場南山大戰幕後的影武者,但鑑於某種理由,從頭到尾不想或不能現身,宦國蒼代打卻讓肖建華的身分露餡,肖建華才又抬出後來掛名博智金融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麥睿彬與吳榮輝,後來所有與金管會的往來,都由兩人出面接洽。

不過有趣的是,十月十三日宣布由博智奪標之後,麥睿彬與南山業務員的溝通,麥睿彬好幾次都脫口而出﹁我只是來聽問題的,回去會和高層溝通﹂,業務員當場質疑:﹁董事長還有高層?﹂其實麥睿彬指的高層,當然就是肖建華。

除了博智金融的角色之外,這次投標,博智金融團隊對外表示,博智出資二成,中策集團出資八成,而這家中策的背景,其實更令人起疑。

下指導棋?

新中策股東名單有肖建華痕跡中策本來只是一家資本額僅二億港元的公司,過去以製造販售電池為主,股價只有○.一五港元左右,市值約四.七億港元,但就在南 山投標前四個月,也就是六月八日當天,中策公告將以每股○.一港元的價格,發行七八○億股的新股(可轉換股權),因為這個數字實在太大,發行完成以後,原 有股東股權只剩二.○五%,換句話說,這個大幅增資的動作,其實就是市場俗稱的﹁借殼﹂,透過大量發行新股,把原有股東幾乎全部洗出場,而認購新股的股 東,是中策表面上看起來的新老闆。

不過,根據了解肖建華的人士透露,其實這份配股名單(見表),還是可以依稀看到肖建華幕後操刀的痕跡。

例如第一大股東張松橋就與肖建華熟識,而名列第九的歐亞平和肖建華的關係更為親密,據消息人士透露,兩人私交甚篤,曾連手打過江山,至於外界質疑,香港這幾位大富豪們有必要買肖建華的帳(為其出面)嗎?

這位人士意有所指地說,﹁不要忘了,肖建華背後最大的支撐就是來自曾慶紅,而當年曾慶紅的責任分工,就是主管港澳兩大行政區,在香港人脈驚人﹂。

﹁新中策﹂的股東名單看起來非常壯觀,名列第一的,是素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此外,香港幾大知名富豪包括劉鑾雄、鄭裕彤等都列名榜上,而另一位大股東任德章,據港媒報導,他以炒作低價股聞名,與市場派人士關係密切,過去曾因炒股,被香港證監會罰款。

此外,其中還有多位是炒股高手,光是炒股而被香港證監會處分的就有三人,除了任德章之 外,還有專業投資人谷保順、前結好投資公司持牌代表甄志平,也都因炒股被證監會處罰,另有借殼大王孫粗洪也隱身其中,這些雜牌軍組成的名單,就是表面上未 來中策的新股東,也是南山人壽的可能老闆。不過,老闆頭銜都還沒正式掛上,中策與博智連手標下南山消息出來,中策股價立刻漲到○.三七港元,這些股東們立 刻現賺二七○%的報酬。

這些富豪們到底只是暫時掛個名,等新股上市之後就獲利了結出場,而幕後真正的金主最後才現身接手股票?還是真的有心要投資南山人壽?就看這些富豪最後有沒 有出任中策的董事,應該就可見分曉。因為如果真有心投資,還成為前幾大股東,沒有理由不出任董事為公司把關,若一旦出任董事,所有股票進出都得報備,如果 只是掛名幫忙的性質,自然不想這麼麻煩。

落入炒家手裡

南山人壽前景堪慮

肖建華到底有沒有躲在中策的背後下指導棋,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證明,但可以確定的是,中策公司被這些台面上的大股東們借殼成功之後,和博智一起吃下南山人 壽,未來,南山將成為這家﹁新中策﹂名下僅有的資產,簡單地說,台灣的南山人壽搖身一變,立刻變成一家港股掛牌公司、代號○二三五.HK的孫公司。

這場精心布局一年之久的大戲,台面上,是一家﹁博智金融團隊﹂買下南山人壽,但實際上,肖建華幕後著力甚深。從此以後,南山人壽成為港股掛牌公司資產,台灣金管會管得了多少?令人憂心。

南山人壽是一家資產高達一.五兆元的保險公司,背後代表台灣四百萬保戶的保單權益,以及超過三萬六千名員工的家庭生計。如果南山真的交到博智和中策這兩家 買主手上,前者沒有事業、沒有員工,也沒有經營保險公司的經驗,在台灣連一間辦公樓都沒有,而後者則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不受台灣資本市場的規範。屆時南 山保戶與員工的權益又有誰來維護?

金管會主委陳冲在揭曉南山交易案競標結果前曾說,﹁七年之內,南山的股權不得移轉﹂,但卻沒有料到,買家用控股公司的形式持有,未來,中策持有南山或許可 以七年不變,但誰能阻止中策這家上市公司在市場上做股權買賣?買主只要出脫中策股票,南山真正的老闆是誰?沒有人會知道。更何況買主還要在合庫融資三成, 一家連股東結構都尚待釐清的買家,官股的合庫是否能承辦這件貸款案,值得三思。

據熟悉金融操作人士指出,如果南山人壽落入股市炒家手裡,後果堪慮,其可能的結果有三:一是,買主透過中策在香港炒股獲利;二是,資產可能被掏空;三是,可能被掏空後賣給其他買家。

童話故事中,披著羊皮的狼,隱身在肥羊之後,正一步步悄悄逼近,如今,負責最後審查的金管會主委陳冲,到底會如何把關?全民都在看!

金管會主委陳冲:

鞭子一定是有的

對於南山人壽可能衍生的股東適格性問題,金管會主委陳冲表示:「歡迎提供」;至於金管會手上是否有任何鞭子可以處理?陳冲說,鞭子一定是有的,但不能說,否則豈不破功?但「always(總是)有方法的」。

但截至目前為止,金管會只有在10月13日當天,也就是南山與博智合併召開的記者會後,才與麥睿彬與吳榮輝見面。

陳冲說,之前麥睿彬曾透過管道想要拜訪,金管會為維持對所有買家的公平性,都予以婉拒。而兩人當天只是禮貌性拜訪,並沒有談到中資的相關問題,他也沒有見過肖建華本人。

主要股東爭議性高

中策集團是禿鷹大本營?

中策15位主要自然人股東裡,有多位是炒股高手,其中有3位曾因炒股被香港證監會處分,並有借殼大王隱身其中姓 名職 銜進出資本市場作為認購股數

(億股)與占比

張松橋中渝置地主席

現任政協委員旗下中渝置地等公司有多次增資紀錄,擅長財務操作80.0 (10.3%) 劉鑾雄華人置業集團主席 擅長狙擊上市公司,先後發動多次企業收購戰,習於增資稀釋股東權益,讓小股東萬般無奈45.0 (5.8%) 鄭裕彤新世界發展主席 透過多重管道持有中國平安保險12%股權,潛在獲利逾新台幣千億元45.0 (5.8%) 曹貴子康健國際有限公司主席 在1年內5次增資,人稱新一代「抽水大王」,曾入股鄧清河旗下位元堂40.8 (5.2%)

任德章潤迅通信大股東

深圳足球隊投資人以炒作低價股聞名,與市場派人士關係緊密,2007年因交易資訊披露不明,遭香港證監會罰款40.0 (5.1%) 吳良好中國林大公司董事長前任政協委員創辦西裝製造商金威集團,後發展生態造林,公司曾有股權收購爭議鄧清河宏安集團主席 於1年內辦理4次增資,籌措資金超過公司市值,博得「抽水機」稱號林孝文中渝置地副主席 家族公司上市後陷入困境,遭張松橋入主改名中渝置地,擔任副主席至今35.0 (4.5%) 歐亞平百仕達控股主席 由燃油貿易起家,後轉賣中華煤氣,以百仕達之地產業務帶來現金流,與肖建華是合作夥伴25.0 (3.2%) 孫粗洪前中國雲錫礦業主席 今年9月購入崇高及百靈達過半股權,被視為借殼大王22.0 (2.8%) 李鋈麟比富達資產管理主席北京政協委員 從事保險業務10餘年,業務範圍包括生態養豬、電視購物等20.0 (2.6%) 楊明光福方集團執行董事藉福方收購內地碳纖維業務,趁機入主公司 10.0 (1.3%) 湛威豪前結好控股副主席曾任結好控股副主席,該公司從事證券業務,此次增資亦認購50億股11.8 (1.5%) 谷保順專業投資人2004年時,遭香港證監會檢控未充分披露股份權益,最後認罪10.7 (1.4%) 甄志平前結好投資公司持牌代表 在2002年間透過他人帳戶進行交易,遭香港證監會吊銷牌照4個月12.0 (1.5%)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香港證監會、香港《明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0

中港炒家連手設局 四百萬保戶權益不保南山人壽交易 黑幕

2009-10-26  TWM




10月13日,南山人壽標售案由博智金融團隊得標。但博智究竟是誰?這家攸關台灣4百萬保戶、3萬6千名員工生計的保險公司,誰是新老闆?

揭開博智神祕面紗,一直隱身幕後的中國股市梟雄——肖建華,在本刊層層追蹤解析下,意外曝光!

肖建華曾在中國涉及多起炒股掏空案,避走海外,如果南山人壽真被一群以肖建華為首,集結借殼大王,以及多位曾被香港證監會處分的股市炒家所拿下,那麼,未來保戶的權益何在?員工的保障何在?金管會主委陳冲是否能負起嚴格把關的重責大任?

撰文‧林月然

在黑夜中,狼的眼神鋒芒銳利,披著羊皮的狼更是悄無聲息,一個猝不及防,就可一口咬下一隻肥羊,台灣第二大的保險公司南山人壽,是否就是這隻大肥羊?

十月十三日,擁有台灣四百萬保戶的南山人壽宣布出售,打敗眾多強勁對手出線的,是一個台灣保戶們幾乎完全沒聽過的組織,名叫﹁博智金融團隊﹂。接下來,只要台灣經濟部投審會審查通過、金管會頭一點,南山人壽就立刻易主,這場台灣金融業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樁購併案,就要告一段落。但到目前為止,這個﹁博智金融團隊﹂到底是什麼來歷?外界始終看不清楚。

買家來歷不明

誰才是真正的新老闆?

根據該團隊表示,這是一個由港股掛牌的中策集團(○二三五HK)出資八成、博智金融出資兩成連手組成的團隊;只是,中策剛剛才被借殼易主,背後大老闆到底是誰,還是個大問號;而今年四月才緊急成立的博智金融又是什麼來頭?

換言之,到底誰才是真正台灣南山人壽的新老闆?未來四百萬保戶的保單理賠事宜,該找誰討?南山三萬六千名業務員和員工的權益保障問題,以及南山一.五兆元龐大資產會不會落入禿鷹之手?一連串的問號,在主掌金融監理大權的金管會主委陳冲的心裡,究竟有沒有清楚的答案?

根據︽今周刊︾調查採訪,無論博智或是中策,恐怕都只是台面上的人物,這整個購併案,實際上有一位從未現身的金主,隱身幕後。就像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在黑夜裡,張口咬向南山人壽。儘管未現身,但台灣其實已經有很多人認識他、見過他,他經營台灣政商關係已經整整一年,一切,都為了南山人壽

披著羊皮的狼?

神祕金主肖建華隱身幕後

表面上,中策是一家港股掛牌公司,必須遵守香港上市公司的一切管理規則,似乎是相對透明;而另一方博智金融也說,他們請來曾經擔任亞洲花旗機構客戶集團執 行長的麥睿彬(Robert Morse)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則是曾經為台灣的富邦金控當年成功引進花旗資金,參股富邦金控,為富邦立下汗馬功勞的前策略長吳榮輝。有這兩位在市場上都 是﹁叫得出名號﹂的人物把關,因此,十三日南山與博智一起召開的合併記者會後,面對外界一連串的疑問,吳榮輝就向︽今周刊︾表示,﹁請大家不要再懷疑 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時間回到一年前,二○○八年十月,當時雷曼風暴剛發生一個多月,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岌岌可危,當時市場開始出現傳言,台灣的南山人壽正是AIG集團裡的金雞母,有可能被列為緊急出售求現的名單,此風聲一出,令全球所有覬覦南山人壽的買家,都豎起耳朵。

隔沒幾天,有人見到當時才剛剛從亞洲花旗機構客戶集團執行長一職退下來的麥睿彬,突然出現在香港中環的某家五星級飯店大廳,據了解,這一天他特地來見一位金主,這位金主腳踩功夫鞋,年紀很輕,看上去不到四十歲,長相斯文,身上的裝扮搭配年紀,看上去有點突兀。

中國股市梟雄

涉及二起炒股案,被迫避走海外這位幕後金主的名字就叫肖建華。在中國股市,肖建華被稱為股市梟雄,號稱手握超過八百億人民幣的調度實力,過去十年,他馳騁 在中國與香港兩地的資本市場,曾經入主多家高科技公司、金融機構,最後甚至因為涉及二起炒股掏空案,被迫避走海外,落腳加拿大,一度無法入境中國,中國證 監會副主席王益更因他而下台。據消息人士透露,﹁肖建華光是炒股獲利,就超過一百億人民幣﹂,是典型的中國智慧型股票炒手,但即使如此,卻從不露臉,幾乎 沒有一家媒體拍過他的照片。

這一天,肖建華與麥睿彬就在飯店見面,據悉談話主題始終不脫南山人壽,一方對南山人壽有興趣,另一方手上擁有龐大資金,雙方一拍即合。肖建華與南山人壽之間的緣分,也就此開始。

肖建華,這是個台灣民眾幾乎全然陌生的名字,但他對台灣可是一點都不陌生。事實上,早在去年六、七月,他就開始來台尋覓投資標的。

擅於經營政商人脈的肖建華,去年開始在台灣展開一波﹁經營台灣關係之旅﹂,以真名、化名的方式,遍訪台灣政、商兩界名人,他最常用的假名是﹁張銘﹂,很多人稱他﹁張董﹂,據指出,他有多重身分,但許多人並不知道,他就是中國涉及炒股案的肖建華。

在台灣活動期間,如果是較敏感的地方,他則派出分身||也就是在博智資本擔任總裁一職的宦國蒼博士出面。他在台灣見過的人面之廣,根據熟識他的台灣友人轉 述,﹁除了台灣政府﹃最高領導﹄之外,其餘的,肖建華差不多全見過一輪了。﹂消息指出,他和宦國蒼曾在台北市的遠東飯店,與總統馬英九的姊姊馬以南喝過咖 啡,也曾拜會過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而且與國民黨立委蔡正元、陳杰等人都認識。根據本刊向上述當事人求證,海基會證實肖建華確實曾經出現在該會,而蔡正元 也證實曾有金融界人士帶﹁一位姓肖的人﹂來與他認識,陳杰表示﹁並無特殊印象﹂,而馬以南則說,﹁從來沒有去過遠企喝咖啡,也不認識這個人﹂。

參與日盛金增資

在台灣金融市場的第一次出手據說每次只要肖建華來台北,他常落腳的君悅飯店,去見他的人幾乎可用﹁絡繹不絕﹂形容,就在君悅二樓的咖啡廳,他在這裡見過無 數台灣政商名人。此外,只要是中意的公司,肖建華也會親自拜會,幾乎台面上數得出來的金融業大老闆,全都見過、也認識肖建華。並有消息指出,去年經營面臨 壓力的台新金,也曾經與肖建華談過,但最後雙方因為條件談不攏而作罷。不過,本刊求證吳東亮身邊幕僚,幕僚只低調表示,吳東亮的﹁行程上並未出現此人﹂。

不過,在南山之前,肖建華還是成功參股了一家台灣最小的金控公司,就是表面上今年四月被建高集團參股成功的日盛金。如今的閣揆吳敦義的兒子吳子廉向本刊證實,確實因為日盛金增資一案,在去年六、七月間認識了這次傳言南山人壽的幕後買主——肖建華。

根據吳子廉表示,當時的日盛金風雨飄搖, RTC(金融重建基金)也沒錢接管,在協助找錢增資的過程中,吳子廉代表日盛金最大股東新生銀行找錢,而肖建華則與後來擔任日盛金獨立董事的新鴻基公司聯 繫上,肖建華最後以新鴻基有限公司的名義,參與日盛金的增資。這也是肖建華在台灣金融市場的第一次出手。

吳子廉坦言,他的確在日盛金一役中認識了肖建華,但雙方並無太多聯繫,直到今年九月,吳敦義當上閣揆後沒幾天,肖建華又透過朋友,要找吳子廉一起買南山人壽,但吳子廉未回應,雙方也沒有再見面。而這也是肖建華在這樁南山人壽標售案中,最直接的指證。

根據熟識肖建華的人士表示,在肖建華眼中,會看上台灣市場,是因為他一度和中國的關係緊張,因此躲到台灣,他認為台灣﹁絕對是最安全的地方﹂。台灣最得他喜愛的產業有二種,一是名下有龐大資產的公司,這次的南山人壽也因此雀屏中選;另一則是媒體,據悉去年底被旺旺集團買走的中時集團,肖建華也一度覬覦。

談話間,肖建華喜歡展現自己的實力,包括資金實力與人脈實力,﹁八百億人民幣﹂的身價,據說就是在某一次的聚會中,他自己親口說出。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 有人存疑,有人則委婉地表示,﹁應該是指八百億的調度實力﹂,也有人不客氣地表示,﹁肖建華充其量只是一位背景實力雄厚的仲介而已﹂。

肖建華的實力、背景眾說紛紜,但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他應該是﹁真的﹂與中國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兒子曾偉,交情十分深厚,因此,很多台灣企業界人士就是衝著這一層淵源,與肖建華保持一定的關係。

過去,肖建華在中國股市掀起巨浪,但從頭到尾,肖建華本人幾乎都未曾現身,這一次,在南山的戰役中,肖建華也是幕後操盤人,但為了成功掩飾肖建華的敏感身分,最後投標成功的博智金融,就像一隻變形蟲一樣變來變去,讓外界一頭霧水。

一開始,﹁博智資本﹂的掛名董事長就是宦國蒼,但因為宦與肖建華的緊密度太高,很多在台灣拜會的場合,兩人都是同時出現,一下子就讓肖建華原本想要躲在幕 後的企圖曝了光,而且宦國蒼的身分實在﹁太中國﹂,台灣媒體把他的名字一輸入搜尋引擎,立刻發現他是中國國企北京控股子公司的董事,加上外界認定博智資本 ﹁基本上就是一個私募基金﹂,也不合台灣金管會的意,因此,沒多久宦國蒼就﹁人間蒸發﹂,不再對外有任何發言。

幕後影武者

麥睿彬指的高層,就是肖建華?

甚至有一說,宦國蒼已經從博智離職,而﹁博智資本﹂也退場,改以博智資本轉投資的﹁博智金融﹂上陣,繼續這場南山人壽的最後角逐。

據指出,肖建華似是這場南山大戰幕後的影武者,但鑑於某種理由,從頭到尾不想或不能現身,宦國蒼代打卻讓肖建華的身分露餡,肖建華才又抬出後來掛名博智金融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麥睿彬與吳榮輝,後來所有與金管會的往來,都由兩人出面接洽。

不過有趣的是,十月十三日宣布由博智奪標之後,麥睿彬與南山業務員的溝通,麥睿彬好幾次都脫口而出﹁我只是來聽問題的,回去會和高層溝通﹂,業務員當場質疑:﹁董事長還有高層?﹂其實麥睿彬指的高層,當然就是肖建華。

除了博智金融的角色之外,這次投標,博智金融團隊對外表示,博智出資二成,中策集團出資八成,而這家中策的背景,其實更令人起疑。

下指導棋?

新中策股東名單有肖建華痕跡中策本來只是一家資本額僅二億港元的公司,過去以製造販售電池為主,股價只有○.一五港元左右,市值約四.七億港元,但就在南 山投標前四個月,也就是六月八日當天,中策公告將以每股○.一港元的價格,發行七八○億股的新股(可轉換股權),因為這個數字實在太大,發行完成以後,原 有股東股權只剩二.○五%,換句話說,這個大幅增資的動作,其實就是市場俗稱的﹁借殼﹂,透過大量發行新股,把原有股東幾乎全部洗出場,而認購新股的股 東,是中策表面上看起來的新老闆。

不過,根據了解肖建華的人士透露,其實這份配股名單(見表),還是可以依稀看到肖建華幕後操刀的痕跡。

例如第一大股東張松橋就與肖建華熟識,而名列第九的歐亞平和肖建華的關係更為親密,據消息人士透露,兩人私交甚篤,曾連手打過江山,至於外界質疑,香港這幾位大富豪們有必要買肖建華的帳(為其出面)嗎?

這位人士意有所指地說,﹁不要忘了,肖建華背後最大的支撐就是來自曾慶紅,而當年曾慶紅的責任分工,就是主管港澳兩大行政區,在香港人脈驚人﹂。

﹁新中策﹂的股東名單看起來非常壯觀,名列第一的,是素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此外,香港幾大知名富豪包括劉鑾雄、鄭裕彤等都列名榜上,而另一位大股東任德章,據港媒報導,他以炒作低價股聞名,與市場派人士關係密切,過去曾因炒股,被香港證監會罰款。

此外,其中還有多位是炒股高手,光是炒股而被香港證監會處分的就有三人,除了任德章之外,還有專業投資人谷保順、前結好投資公司持牌代表甄志平,也都因炒股被證監會處罰,另有借殼大王孫粗洪也隱身其中,這些雜牌軍組成的名單,就是表面上未來中策的新股東,也是南山人壽的可能老闆。不過,老闆頭銜都還沒正式掛上,中策與博智連手標下南山消息出來,中策股價立刻漲到○.三七港元,這些股東們立刻現賺二七○%的報酬。

這些富豪們到底只是暫時掛個名,等新股上市之後就獲利了結出場,而幕後真正的金主最後才現身接手股票?還是真的有心要投資南山人壽?就看這些富豪最後有沒有出任中策的董事,應該就可見分曉。因為如果真有心投資,還成為前幾大股東,沒有理由不出任董事為公司把關,若一旦出任董事,所有股票進出都得報備,如果只是掛名幫忙的性質,自然不想這麼麻煩。

落入炒家手裡

南山人壽前景堪慮

肖建華到底有沒有躲在中策的背後下指導棋,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證明,但可以確定的是,中策公司被這些台面上的大股東們借殼成功之後,和博智一起吃下南山人壽,未來,南山將成為這家﹁新中策﹂名下僅有的資產,簡單地說,台灣的南山人壽搖身一變,立刻變成一家港股掛牌公司、代號○二三五.HK的孫公司。

這場精心布局一年之久的大戲,台面上,是一家﹁博智金融團隊﹂買下南山人壽,但實際上,肖建華幕後著力甚深。從此以後,南山人壽成為港股掛牌公司資產,台灣金管會管得了多少?令人憂心。

南山人壽是 一家資產高達一.五兆元的保險公司,背後代表台灣四百萬保戶的保單權益,以及超過三萬六千名員工的家庭生計。如果南山真的交到博智和中策這兩家買主手上, 前者沒有事業、沒有員工,也沒有經營保險公司的經驗,在台灣連一間辦公樓都沒有,而後者則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不受台灣資本市場的規範。屆時南山保戶與員 工的權益又有誰來維護?

金管會主委陳冲在揭曉南山交易案競標結果前曾說,﹁七年之內,南山的股權不得移轉﹂,但卻沒有料到,買家用控股公司的形式持有,未來,中策持有南山或許可 以七年不變,但誰能阻止中策這家上市公司在市場上做股權買賣?買主只要出脫中策股票,南山真正的老闆是誰?沒有人會知道。更何況買主還要在合庫融資三成, 一家連股東結構都尚待釐清的買家,官股的合庫是否能承辦這件貸款案,值得三思。

據熟悉金融操作人士指出,如果南山人壽落入股市炒家手裡,後果堪慮,其可能的結果有三:一是,買主透過中策在香港炒股獲利;二是,資產可能被掏空;三是,可能被掏空後賣給其他買家。

童話故事中,披著羊皮的狼,隱身在肥羊之後,正一步步悄悄逼近,如今,負責最後審查的金管會主委陳冲,到底會如何把關?全民都在看!

金管會主委陳冲:

鞭子一定是有的

對於南山人壽可能衍生的股東適格性問題,金管會主委陳冲表示:「歡迎提供」;至於金管會手上是否有任何鞭子可以處理?陳冲說,鞭子一定是有的,但不能說,否則豈不破功?但「always(總是)有方法的」。

但截至目前為止,金管會只有在10月13日當天,也就是南山與博智合併召開的記者會後,才與麥睿彬與吳榮輝見面。

陳冲說,之前麥睿彬曾透過管道想要拜訪,金管會為維持對所有買家的公平性,都予以婉拒。而兩人當天只是禮貌性拜訪,並沒有談到中資的相關問題,他也沒有見過肖建華本人。

主要股東爭議性高

中策集團是禿鷹大本營?

中策15位主要自然人股東裡,有多位是炒股高手,其中有3位曾因炒股被香港證監會處分,並有借殼大王隱身其中姓 名職 銜進出資本市場作為認購股數

(億股)與占比

張松橋中渝置地主席

現任政協委員旗下中渝置地等公司有多次增資紀錄,擅長財務操作80.0 (10.3%) 劉鑾雄華人置業集團主席 擅長狙擊上市公司,先後發動多次企業收購戰,習於增資稀釋股東權益,讓小股東萬般無奈45.0 (5.8%) 鄭裕彤新世界發展主席 透過多重管道持有中國平安保險12%股權,潛在獲利逾新台幣千億元45.0 (5.8%) 曹貴子康健國際有限公司主席 在1年內5次增資,人稱新一代「抽水大王」,曾入股鄧清河旗下位元堂40.8 (5.2%)

任德章潤迅通信大股東

深圳足球隊投資人以炒作低價股聞名,與市場派人士關係緊密,2007年因交易資訊披露不明,遭香港證監會罰款40.0 (5.1%) 吳良好中國林大公司董事長前任政協委員創辦西裝製造商金威集團,後發展生態造林,公司曾有股權收購爭議鄧清河宏安集團主席 於1年內辦理4次增資,籌措資金超過公司市值,博得「抽水機」稱號林孝文中渝置地副主席 家族公司上市後陷入困境,遭張松橋入主改名中渝置地,擔任副主席至今35.0 (4.5%) 歐亞平百仕達控股主席 由燃油貿易起家,後轉賣中華煤氣,以百仕達之地產業務帶來現金流,與肖建華是合作夥伴25.0 (3.2%) 孫粗洪前中國雲錫礦業主席 今年9月購入崇高及百靈達過半股權,被視為借殼大王22.0 (2.8%) 李鋈麟比富達資產管理主席北京政協委員 從事保險業務10餘年,業務範圍包括生態養豬、電視購物等20.0 (2.6%) 楊明光福方集團執行董事藉福方收購內地碳纖維業務,趁機入主公司 10.0 (1.3%) 湛威豪前結好控股副主席曾任結好控股副主席,該公司從事證券業務,此次增資亦認購50億股11.8 (1.5%) 谷保順專業投資人2004年時,遭香港證監會檢控未充分披露股份權益,最後認罪10.7 (1.4%) 甄志平前結好投資公司持牌代表 在2002年間透過他人帳戶進行交易,遭香港證監會吊銷牌照4個月12.0 (1.5%)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香港證監會、香港《明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55

中國水電引而不發 四百億融資如箭在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6/1MMzA4XzM2NTE1Mg.html

9月15日,A股滬綜指依然縮量盤整,微跌5.77點收於2479.05點。9月份以來的10個交易日,僅兩天成交超過600億元,市場孱弱之軀可見一斑。

因被冠以2011年最大IPO,中國水電上市的一舉一動,注定將成為資本市場關注點,尤其是當前羸弱的大市下。

「中國水電的發行批文已下發。」9月15日上午,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披露,批文下發時間為9月8日,只是中國水電及有關方面並未公告。

至此,中國水電的上市計劃如箭在弦,進入「發射」倒計時。

路演初定9·19

「中國水電確已獲得上市獲准的批文。」9月15日,接近中國水電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正式公告將在近日披露,內定發佈招股說明書的時間點在週日晚,計劃於9月19日拉開上市路演大幕。

9 月初,本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8月25日晚,中國水電IPO申請「封卷」,這預示其獲得監管層首肯,發放批文只是時間問題(詳見本報9月1日《央企整合 讓步中國水電掛牌 A股年內最大IPO擇機上市》)。斯時,中國水電表示,批文之所以遲遲未發,或是監管層出於當時低迷的市場環境考慮。

「並非監管層不給批文,事實正好相反,是中國水電拖著不想於此時點拿批文,想找一個更好的定價窗口再發。」上述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坦言,「應該說,中國水電的資產質量是今年上市企業中較好的一家,其上市後將承擔央企重組資本運作平台的作用。」

2011 年4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關於印發〈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及電力設計、施工企業一體化重組方案〉的通知》顯示,國務院同意擬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 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吉林、上海等14個(區、市)公司所屬輔業單位及中國水電集團、中水顧問集團重組,組建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電 將作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的唯一資本運作平台,水電及風電等新能源的勘察、設計、監理、諮詢業務先行注入上市公司,再將電網輔業企業相關業務注入上市公司。

「中 國水電不願拿發行批文也有自己的原因。」上述接近中國水電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市場羸弱,中國水電近200億規模的融資必將增大大盤壓力,中國水電如不顧 及市場的承受在此時向市場施壓,難免承受「弱市抽血」的罵名;另一方面,如果發行價偏低,作為央企而言,又恐背負「低價賤賣國資」的罪名,所以中國水電的 抉擇頗為尷尬。

為何中國水電決定將在9月19日開啟路演呢?

「實際上,9月8日之前,中國水電已悄然地在各大機構中進行 了一次預先路演,以試探市場反應。從該次預路演各機構的反映情況看,結果是偏樂觀的。」上述接近中國水電的知情人士透露,再加上若久拖不發,在中國水電之 後還有已過會的超級大盤股陝煤股份,其擬募資172億元,僅比中國水電計劃募資少1億,如中國水電拖而不絕,越往後可能市場壓力越大。

400億融資襲擊A股

中國水電發行批文塵埃落定,意味著今年以來A股最大一筆的融資計劃即將接踵而至。

「或許到底誰將成為2011年最大IPO尚難定論。」上述接近監管層的有關人士坦言,中國水電計劃募資173億元,陝煤股份則達172億,兩家超大型IPO的公司過會僅差一個月,誰最後募資更勝一籌,要看市場環境和機構認可度。

「對中國水電的融資數目,不必討論能否超募,而在於超募多少。」北京一家投行高層指出,央企背景加上資產實力和整合概念兼具的中國水電,對於任何一家機構而言,都是目前弱市下保值的理想選擇,如不出意外,其必將受到資金追捧,實際融資金額或將超過200億元。

如果一切順利,步其後塵上市融資的陝煤股份,按中國水電的「封卷」時間計算,其或將於9月底獲得批文並展開路演。按此推算,陝煤股份路演之時,正是中國水電認購或掛牌之際。

「這無疑將為兩者上市定價形成負面影響。」上海一家具有詢價資格的機構負責人如此對記者分析,「大盤股接連上市,必將分流部分資金,兩者最後的定價或多或少會有所牽連。」

「拋開兩者的相互作用,作為整體它們對大盤的影響或許更大。」上述機構負責人坦言,中國水電與陝煤股份稍一超募,則兩筆大單很可能超400億元融資規模,這或將使徘徊於2500點上下的大盤雪上加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1

投資四百物業億萬包租公曝光

2001-3-8  NM




▲精於計數的倫志炎,在六七暴動期間由工程師無端端變成大業主。今天他慨嘆,如果當初不沉迷計數,自己做埋發展商,會有更大成就。

樓價見底,利息不斷下滑,正是買樓收租時。卅五年來投資物業逾四百間,深諳買樓收租必殺技的億萬包租公,福成地產老闆倫志炎,個人經歷大曝光之餘,更現身說法買樓必勝之道。他認為,現時正是入市好時機。

倫志炎物業投資戰績

福成地產老闆倫志炎,一直很避忌講自己到底有幾多樓收租。「我啲身家同人哋啲大地產商比較,簡直蚊髀同牛髀。香港地有幾億、十億身家嘅人,喺呢度(中環美銀中心)排隊排到落銅鑼灣啦。

「一個人食得幾多,著得幾多啫?張床大兩呎,落床都唔方便啦!」

倫志炎不欲炫耀,然而卅五年來他投資過的物業,少說也有四百個,價值估計在七、八億。

未計八一年以前(因當年未成立有關資料庫)他買賣過的物業,本刊調查所得,他先後持有三百個住宅單位,分佈於杏花邨、黃埔花園、麗港城,以至海怡半島等。其中已賣出的有一百五十二個,賬面獲利三億元;今天仍持有一百四十八個,估計市值四億元。而其中,又以杏花邨揸最重貨,先後達一百五十八個之多,應是杏花邨大業主。

愛坐的士生活簡樸

雖然倫志炎有幾億元物業收租,成為真正的億萬包租公,但他一直住在杏花邨。他在杏花邨另有六十個車位收租,亦沒有名車出入,最愛伸手搭的士。他的朋友形容他使錢的原則,是應使得使。「佢話:『養部車又要請個司機,又要周圍泊停車場,每個月要使成兩、三萬。我去叫的士都唔使咁多錢,而且滿街都係司機,幾方便。』」

已半退休狀態的他,平日最愛與廣州華南理工的舊同學會面。他每天會穿三件頭西裝,行落杏花邨的福成地產鋪頭,看看放租及放盤單位的最近情況。他的記事簿內,整天袋着杏花邨、黃埔花園及麗港城等屋苑的微型地圖。近年已很少買樓的他,今年趁市低重新入市,買了些地鐵沿線屋苑單位收租。

「現在樓價跌到九○年嘅水平,但收入比那時又高咗好多,供樓只佔入息三成幾。另外銀行都肯借全期P (最優惠利率)減二點二五釐,香港按揭利率有史以來從無話P 減,只有P 加,係十幾廿年來最平。長遠嚟講,(將錢)買樓收租,幾時都跑贏放喺銀行,除非你喺高峰時買樓。」

▲將生意交給兒子後,倫志炎已很少回來美銀中心的辦公室,這間房本是他兒子的,借來做訪問。

▲辦公室內有多個鐵櫃,存放各區收租物業資料。

▲大包租公剛收到的水費單及電費單各有幾吋厚。

南海倫文敍後人

億萬包租公出身原來是書香世代。倫志炎的頭很大,他說全家四兄弟姊妹,包括當耳鼻喉科醫生的弟弟倫志根,及曾任教中大歷史系的妹妹倫霓霞,都是大頭仔、大頭女。讀書時曾與同學比賽,用尺量度頭圍,他最犀利,因為這是倫家的特徵。

祖籍廣東南海的他,原是明朝狀元、有鬼才美譽的倫文敍後人,而他的兩位叔公,倫秀章及倫仲海亦是清代秀才。在香港出生的倫志炎,小時候在叔公位於西環的牛皮倉,讀了兩年私塾。每當提起這段往事,他便不期然唸出《孟子》梁惠王上篇的頭兩句:「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吾國乎?』」

由小學起以至入讀同濟中學,每逢老師要他用《我的志願》為題作文,他都寫希望當無冕皇帝。後來由於父親要求長子的他學一門技術,所以便考入廣州嶺南大學土木工程系,其後再轉讀華南理工。五五年畢業後,他留在大陸建設祖國,曾參與興建廣州天河機場及越秀山體育場等,直至六一年父親患病才回港。

起樓識慳鋼材

回港初期,他協助父親打理裙褂生意,其後做回他的老本行,結構工程工作。由於不少嶺南同期的同學,都是本港早期地產商之後,如啟明建業老闆關啟明的兒子關慈安、關義安,以及嘉年地產的彭國珍,成為倫志炎與發展商合作的契機。

那時起樓最貴的並非地價,而是高層結構的鋼筋,倫氏為發展商重新設計建築結構,令發展商以較少鋼材去起樓,而慳回的建築成本,則與倫志炎對分。倫志炎有份參與結構設計的,包括董特首官邸的嘉慧園、司徒拔道嘉苑等,連同零碎的三層高洋房,加起來也近一千幢。

「嗰陣時則師及工程師都少,港大畢業出嚟嗰啲又唔鍾意做實務,去咗做行政官,所以你要做,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有得做,唔錯㗎。」

然而好景不常。六七年暴動,滿街菠蘿,樓價跌了三、四成,發展商因周轉不靈,倫志炎日日要上門追數。為免自己的設計費凍過水,他於是向發展商提出,已動工的地盤,他寧願要貨不要錢。於是接收了包括觀塘月華街月明樓,以至各區共四、五十個住宅單位,無端端做了大業主,而這批單位當年市值約一百萬。

▲多個工程中,他最滿意司徒拔道嘉苑,因為沿峭壁而建,地基須打進護土牆內,動工時稍有差池,馬上山泥傾瀉,難度十分高。

▲自五十年代開始便從事土木工程工作,他說已把眼睛練成量呎,睇樓時,一看便知實用面積有多少。

▲八十年代,曾參與澳門國際銀行大廈的建築工程。

暴動賺第一桶金

暴動平息後,樓價在六八年回升,倫志炎手上的物業亦陸續入伙,一百萬價值的樓亦迅速升了三、數十萬,成為他發達的第一桶金。他正想出售套現時,卻又遇上阻滯,焗揸的物業其後又再大升值,富貴逼人來。

「嗰陣時賣樓,每幢樓都有個賣樓先生,他見我啲貨唔使錢買,又揸住咁多就同我講價。單位明明可以賣兩萬,佢就話萬八,雖然差兩千蚊啫,都講緊百分之十,於是我決定自己賣。」

倫志炎於是自擬廣告,在《星島》及《華僑》刊登,每段廣告大字四個,細字三十六個,收費一元多。朋友見他登報賣樓,亦紛紛託他代辦。而他亦委託地產代理,但對方自製的賣樓契簡單得嚇人,結果他自行成立福成地產,代理自己及朋友的物業。

「以前啲代理唔使乜學歷就入到行,佢哋通常喺中環嘅蓮香茶樓打躉,有乜消息都係咬耳仔講。而且由於六十年代賣樓好多都係成幢賣,好少分層單位,所以地產代理發展唔完善。」

▲九○年代初,麗港城開賣,倫志炎曾入紙向長實申請成幢買,但不成功,最後聘請人在公開發售時排隊入貨。

▲六七年暴動時收回抵債的觀塘月明樓。

郭伯偉點醒買樓

賺得第一桶金後,倫志炎看好樓市,全力進軍地產。「嗰陣時財政司郭伯偉講明,要刺激香港經濟,一定要維持低稅率。而香港政府公共支出只有兩方面來源支持,一係徵稅,一係賣地。雖然佢無講明,但我估政府會用高地價政策,所以樓市一定會升。」

六九年,美孚新邨第一期落成,他首度出擊大入貨。那時發展商新世界,招攬了一批賣樓先生,規定他們每逢星期日,都要帶四十個客睇樓。其中兩位賣樓先生,於啟明時代已認識倫志炎,於是臨時拉夫請他充撐場面。

「除咗我之外,我仲搵埋啲朋友一齊,嗰時發展商已經有大巴士接送睇樓者,去到仲有中式茶點招待,如春卷、乾蒸燒賣咁,聽完賣樓介紹就會參觀示範單位。美孚係香港第一個有示範單位睇嘅樓盤,睇睇吓,我又覺得買得過。」

他見美孚的交通規劃完善,是入新界的必經之路,又有巴士中轉站,當時樓價只是四、五十元一呎,三萬元可買個七百呎單位,於是他大舉入貨。至今他仍不肯透露當日買了多少個美孚單位,然而業內資深同行則估計,有近二百個之多。

▲六九年推售的美孚新邨,是香港最早落成兼大做推廣的屋苑。

▲早年的美孚新邨(圖)三面環海,現在卻置身茫茫大地之中,市值大跌。

七三年上市受挫

及至七三年,倫志炎手上累積的物業,已升值至二千萬,於是他與另外四位朋友合組公司,計劃以一億元資產,委任獲多利包銷,將合組公司上市。可惜正當排期之際,全球石油危機,股市由恒指千七點跌至百五點,股市大跌,樓市亦遭殃,他的上市計劃因此告吹。為了渡過難關、趕快清還銀行債務,他要將部分物業蝕賣斬纜。

八十年代初,太古城屋苑落成不久,樓價只及美孚的六、七成,然而,倫志炎卻決定換馬。「以前有句說話:『英雄被困筲箕灣,未知何日到中環。』因為早年未有東區走廊,地鐵又未通車,所以太古城啲樓價唔值錢。

「但我查過城市規劃圖,知道美孚出面將會再填海,原有的海景單位會跌值,再加上嗰時初現九七問題,美孚在界限街以北,地權唔清晰,所以我賣咗大部分美孚單位,買入太古城。」他當日的決定,今天看來是對的。

而往後日子,每當有大型市區屋苑落成,如杏花邨、黃埔花園、麗港城及海怡半島,倫志炎必定出手掃貨,而且在區內開設福成地產,代理自己的物業,高峰期全港共有十多間福成。

老手亦有損手時

▲九七年初以九千萬買入元朗八佰伴舊址,現雖成為蟹貨,但每月收租七十多萬,回報率逾八釐。

投資物業三十多年,經驗豐富的倫志炎亦間有損手時。九四年,中區皇后大道中九號,以呎價萬八創新高,樓市趨向瘋狂時,他以呎價一萬元,摸頂買入美銀中心寫字樓,七年後的今天,已跌剩三成多。另外,九七年二月樓市另一高峰期,他以九千一百萬頂了元朗八佰伴舊址,至今亦跌價一半。

倫志炎有三名子女,大仔耀基協助他打理投資物業,每逢遇到筍盤,兩父子會一齊出動睇樓;其餘兩名子女均留在外國發展。至於福成地產,由於長子已拒絕繼承,他已經逐步結業,現只得杏花邨一間福成繼續經營,然而為了繼續捱義氣,他仍出任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

買樓收租五大必殺技

倫志炎最怕惡租客,他指出每當遇到爽口兼心急租客,最好不要租。

▲$100 萬買樓好過做定存

▲第一城細單位,收租回報率較做定期高。

▲愉景灣的洋房回報率高逾七釐,跑贏其他大型屋苑。

▲利息與樓價低企,買樓收租變得相對吸引。

▲十大高回報屋苑

倫志炎說,做大包租公最大的煩惱,是要揀租客,因為他試過把一層黃埔花園海景單位,租給專門拖欠租金的職業租客,不單收不到每月兩萬的租金,而且租客強霸單位,他與執達吏要四次上門才能成功收樓。

「香港的租務條例,根本無必要去對啲惡租客咁仁慈,呢班人好有計劃去呃租,告到去土地審裁處,都要搞好耐先收到樓,根本浪費社會資源。其實願意買樓收租嘅人,就最安分守紀,我哋又唔係短炒投機,中國政府(共產黨)都俾人收租啦,點解香港政府唔保障吓我哋?」

倫志炎表示現時樓價同息口皆平,是買樓收租的好時機。根據他卅五年經驗,歸納出五招租樓必殺技。

第一招 買大型屋苑至穩陣

由於大型屋苑有管理公司打理,所以樓宇保養較為妥當,即使太古城、美孚新邨等二、三十年樓齡的老牌屋苑,至今外表仍很新淨。相反不少單幢樓連業主立案法團都沒有,自然大有問題。

「好似北角皇都戲院大廈,便是最早期有附屬商場的住宅,而且嗰區又旺,本來算中、上價樓。可惜後來業權賣散咗,無人管理,早年曾試過電梯唔郁,公共地方垃圾無人理,層樓應有嘅價值損失咗。」

第二招 交通方便最緊要

屋苑之中,尤以地鐵上蓋的康怡、杏花邨等至殺食。地鐵沿線以外的,亦要有完備的交通網絡才考慮,交通不便的新界盤最好不要掂。

「市區雖然貴啲,但容易租出,你層樓買咗返嚟,差餉、管理費要俾,擺多兩個月租唔出,就拖低回報率。」

第三招 切勿貪平買劣樓

同一屋苑內,高層、向海的單位售價一定較低層,望街的貴。租客往往只着重內部裝修,所以高層與低層的租金相距較細,低層單位回報率自然高。但倫志炎提醒,切忌貪平買入質素差的單位放租。

「買樓始終睇長遠升值潛能,所以犧牲少少回報率都值得。」

第四招 適當時機換馬

雖然樓宇流動性較低,但他說買樓切忌「死古古」長揸,要特別留意區內外最新發展,一有風吹草動要即時反應。好像他當年賣出美孚換入太古城,今天兩個屋苑樓價相差一半。

第五招 只做五成按揭

雖然利息低企,倫志炎認為買樓收租,最好不要做超過五成按揭,而且要睇自己的入息及租金收入是否穩定。萬一遇上危機,要趕快還清銀行債務。

「就好似上一排,個個都話負資產俾銀行收樓,如果係捱唔過,今日樓價反彈都唔關你事。」

撰文:郭慧妍 資料:顏文迪、黃翠蓮 圖片:黃偉傑[email protected]請參考《壹週刊 時事及財經冊》第58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91

英國十七歲高中生網路創業 掀起全球媒體新革命 靠四百個字 拿下李嘉誠千萬資金

2012-12-31  TWM
 
 

 

尼克‧艾洛伊西,十五歲就寫出濃縮程式,十六歲吸引李嘉誠創投出資成立公司,成為矽谷最嫩的創業家。他設計出的﹁Summly﹂App,自動擷取新聞重點四百字,二○一二年十一月上線,下載量已突破五十萬人次,為網路新聞帶來革命。

撰文‧楊卓翰

你讀高中時的課後活動是什麼?打棒球?看漫畫?這名十七歲的英國高中生放學後除了橄欖球隊練習,還得當一家網路公司的CEO,服務他五十萬名客戶,並和各國捧著錢上門的投資人、創投基金協商。為什麼?因為他的軟體,很可能影響全球網路媒體的發展。

他的名字叫尼克.艾洛伊西,現在還在念倫敦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高中二年級。他在十五歲時設計出一款在iPhone上「濃縮新聞」的軟體,隔年獲得創投公司的青睞,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集團(Horizon Venture)二○一一年就投資三十萬美元,並幫他創立公司Summly Limited。上個月尼克更籌到一百萬美元(約三千萬台幣)的資金,成為創投史上募到百萬美元的最年輕創業家。

濃縮軟體 逾五十萬人下載他的軟體叫作「Summly」,可以透過邏輯運算,將網路上的新聞自動擷取重點,從一千多字濃縮成四百個英文字母的簡短文章。「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閱讀,我們這個世代需要更快更有效率的資訊工具。」尼克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靠著這四百字,Summly在一二年十一月正式上線,現在下載量已突破五十萬人次,有三千萬條新聞透過Summly來濃縮,總共幫使用者省下二十八年的閱讀時間,《經濟學人》甚至稱這套軟體是「新聞革命」,將會帶給網路媒體不小的衝擊。

不過掀起這場革命的尼克,並不是什麼天才少年。十二歲時他從父母那裡拿到第一支iPhone 2G,對智慧型手機開始著迷,特別是手機上無所不能的App,更讓他充滿想像。

「我在網路上看到iPhone的發表會後,就決定也要來寫App。所以我就跑到蘋果專賣店問店員:『你可以教我做手機App嗎?』」尼克說。結果店員把他當傻瓜一樣打發後,尼克的父親幫他買了一本《C語言傻瓜入門》(C For Dummies),讓尼克從零開始研究。

靠著這股傻勁,他研究了一整年才寫出第一個簡單的App。尼克念的國王學院是英國頂級私校,他雖然著迷軟體設計,仍是拿獎學金的優等生。為了保持優異成績,他自己設計一套整理網頁文章的摘要軟體蒐集資料。

隨著學校報告的難度越來越高,這套軟體也越來越複雜。但尼克已不再是「程式傻瓜」,這次他直接上iTunes University線上課程(免費大學授課錄影),有不懂的他就大膽寫信問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與語言學專家,直到搞懂為止。

資訊膚淺化 曝光率增加兩年後,他運用這套演算法,寫出Summly的前身Trimmit。這時,李嘉誠的維港投資CEO、知名網路投資人周凱旋發現這個軟體,她說服尼克和他的父母成立公司,並掏出三十萬美元作為種子基金,更找來前亞馬遜歐洲區總裁Bart Swanson幫尼克管理公司。

周凱旋沒看走眼,Summly在美國上架兩小時,就衝到App Store下載量前十名。

不過當上CEO後,尼克的難題才開始。維港投資幫尼克設計數個月的矽谷巡迴,引薦他認識小野洋子(披頭四樂團主唱約翰藍儂之妻)、蘋果設計總監強尼.艾維(Johnny Ive)等名人。尼克也在網路暴紅:「我在Summly訂閱自己的名字,結果不到一星期就累積一千則新聞,那真的有點瘋狂。」他在一場研討會上說。

為了兼顧CEO的工作,他在六月已把整年課程自修完。「課業不是問題,難題是我現在得思考要不要繼續升學。」雖然寫出濃縮文章的軟體,尼克其實著迷的是長篇大論及大量資料分析。「不是說我需要一張大學文憑,而是真的對哲學和政治很感興趣,想深入研究。」他說。

「不過我們還在不斷升級產品,讓它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我們都相信這款產品的潛力,我也想把它做得更好。」別懷疑,這句話不是從經驗老到的總裁嘴裡說出,而是十七歲的尼克。

就在Summly暴紅的同時,一些新聞媒體也抱持懷疑。英國周刊《經濟學人》就指出,Summly固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將成趨勢,但也造成將資訊過度膚淺化的問題。網路機構RISJ research的研究也證明,五八%網路新聞讀者,只看標題而懶得看內文。

對此尼克回應:「我想給數位媒體另一種角度,Summly讓傳統數位媒體多了一種被看到的管道。如果使用者看到他們真正喜歡的內容,他們還是會點進連結去讀完整的文章。Summly只是增加網路新聞的傳播方式,並不會真正取代。」網路世代的媒體革命究竟會不會因Summly而起,還有待觀察;但十七歲的尼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摘錄新聞,還有網路帶給年輕人的無限可能!

尼克.艾洛伊西(Nick D'Aloisio)

出生:1995年

現職:Summly公司CEO 學歷: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高中二年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69

四百萬養寵物之屋苑選擇 屋苑有腳周圍移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7602

當然讀者是幾叻仔的了,製造了月入近100倍之財富,唔知你本金用幾多,亦雖未埋單計數但睇帳面已令不少人羨慕。成績已證明自己有一定膽色同能力,回報已有2000%,何不再進一步,利用手頭上資金再加上一個零呢? 人的生活是在於你怎樣過,你靠自己搵得更多,即見識更多,到死一刻只有更少遺憾,更少去問如果。諗樣的人生觀認為這樣過活令人生更有意義。

 

咁快就諗四百萬或八百萬夠唔夠守完場,只會輸完一球又一球。現在work hard play hard,過多廿年仲有命然後再諗點去「守」仲未遲。

 

 

建議賣出一層,因賣一層所得一百萬已可自己多年所儲金額了。留番一層原因是讀者弱點是借貸力不足,這亦可能是他為自己定下太低目標之原因。淨低一層,問題已由他自己所點出: 就是回報6厘的屋為何未給予正現金流呢? 筆者相信六厘之計法是用現年租金收入除以2010年之買入價。但如用現市價再計,即將8500*12/1.44mil,年回報只為4%。對於一間舊樓來說,4%是偏低的。如果買舊樓都只係得4%租,我不如走去買間翠屏或者好運收租了,又好租樓齡又較後生,冇咁多野煩。

 

 

如果讀者的人工未能再向前邁進,他只好努力在被動收入方面入手。倒不如將間屋變成劏房,再谷大回報至7%,然後搵返一個同係今日一樣相信花園街舊樓4%年回報為正常既人去接左貨佢吧。條數係咁計: (1.44mil+1)*7%,即係要造好間樓個月租收入為170000,你要再搵「專業人員」去度下,可否間到值錢套房決定在你的門窗位,當然此事是先投資,間房都要錢,平平地六至七萬做得成。事成搵好租客後,訂好租約作為下次賣樓之證明,話比新買家知你間樓收租都收成萬幾蚊,計番4%年回報,賣價係170000/4%=4.25mil。你咪平些少三百幾萬賣比佢囉! 當然你要搵另一個同當日的你一樣,覺得舊樓年收租4%冇問題之買家。

 

 

就當你間唔到咁劏房,租又加唔到咁多,你間返兩間套房執靚張租約佢,用增加租值去扯高叫價是坊間一貫用緊之法。投入金額六萬銀而又賣蚊成百萬,諗樣反向提供一個大賺廿倍之方法。希望可以同你2010年至今大賺二百萬之經歷,一起相輝亙映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98

獵取十多國股市行情 二千四百萬次粉絲點閱


2013-04-29  TCW  
 

 

當SOHO操盤族已經十年的「獵豹財務長」郭恭克,悠哉的走進個人辦公室,拉開窗簾秀出無敵淡水河景。不像一般從事證券金融業的人,一早就緊張、肅殺,他的第一個小時是從二十幾只心愛的手拉坯茶壺中挑了一只,再講究的沏上濃濃的烏龍茶而緩緩展開。

茶泡好坐定,他拿出筆記型電腦,畫面秀出前一晚歐美股市收盤與當前的台股行情,上班的第一個小時,是獵豹從大草原上尋找可口獵物的關鍵。他用氣定神閒的態度,面對快速、變幻莫測的市場,反而看得更清楚。「急躁走捷徑不會成功,養成習慣才能建立長期敏感度。」他說。

他連上CNN、新浪美股、StockQ等網站,瀏覽包括英、美、德、法、金磚四國、亞股等十多個主要國家股市行情,半個鐘頭後,再改讀台灣財經新聞,一邊看、一邊熟練的抓取螢幕畫面,貼到個人臉書與部落格專頁。「這是我的雲端筆記,」他解釋,不論人在哪裡,都能上網找到所蒐集資料,還能分享給粉絲與書迷看。

「重要的是,不要看新聞主觀分析,而是看客觀數據,」郭恭克說。看到報紙寫著某家公司股價看漲,他立刻抓出該公司基本財務營運數字,用電腦在重點處畫紅圈,到網站上一貼,不只提醒自己,眾家粉絲也立刻知道獵豹在「吐槽」了。靠著勤於筆記,他累積出版八本暢銷書,部落格點閱數已逾兩千四百萬次。

每天一早的這項功課,讓他領先投資界嗅出趨勢變化,不只成功避開二○○八年金融海嘯,也在去年提早看出美股長多走勢。

做完筆記後呢?「我沒什麼行程耶!」原來有了筆記幫忙抓重點,他早就不用時時盯盤,平常或找朋友聚聚、或喝下午茶,相當優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60

四百億蓋航廈!達美搶商務客秘器


2013-06-10 TCW  
 

 

五月二十四日,美國紐約甘迺迪機場,耗資新台幣四百億元打造的最新航廈正式啟用,也揭開國際航空龍頭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大搶商務客的秘密。

首創! 航空公司經營航廈

這座航廈是由達美航空出資興建,首創航空公司經營航廈的例子。最早,達美不過是間以美國東南部亞特蘭大為據點的「鄉下航空公司」;現在,翻開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資料,去年共載運破一億六千萬名乘客,居全球之冠,還獲選《財星》(Fortune)雜誌二○一三年「全球最受推崇航空公司」。

「我們要讓全世界看到,達美要取得商務客青睞的決心!」執行長安德森(Richard Anderson)在啟用儀式上說。

達美為進攻商務客群,斥巨資蓋航廈,為的是在啟用儀式當天,也到場的維京集團總裁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擁有的維京航空手上黃金客群。

去年十二月,達美斥資三億六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零八億元),取得維京航空四九%股權。《紐約時報》分析,一旦第三季交易正式通過,達美在紐約到倫敦這條「全世界最黃金商務航線」,每天能有二十三個班次,市占率更可由過去的一○%,大幅成長到三七%。

安德森不諱言,過去達美在紐約到倫敦航線缺乏吸引商務客的頻繁班次,在該市場仍屬相對小的玩家,現在,策略則更聚焦不計票價的商務客。

熟悉航空界的業者觀察,經濟艙都是「塞空位」,投入和回收不成比例,反觀商務客票價卻不只貴一倍,成了獲利金雞母,包括把廣體客機商務艙客位擴充至一百個在內,爭搶更多商務客的策略,將是各大航空業者低獲利時代新顯學。

「要吸引鳥來,當然要把鳥巢蓋好,」達美台灣暨韓國總經理張建仁比喻。所以,達美還在新航廈打造一間約五座籃球場大、至少是同業兩倍大的貴賓室,要靠種種奢華體驗拉攏貴客的心。這次顛覆航空公司遊戲規則的策略,讓達美賺足面子,但能否真正轉化成優勢與獲利,仍待時間考驗。

【延伸閱讀】一分鐘看 達美新航廈 位置:紐約甘迺迪機場第四航廈總面積:56,204坪總投資:約合新台幣400億元登機門:16個國際線登機門(9全新、7重新整修),計畫再新增11個貴賓室:674坪,約5座籃球場大,包括首座戶外露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05

樓換樓要先fore水四百萬!?(答) Home Blogger

http://homebloggerhk.com/?p=9951

由於讀者未提及清水灣半島現價沽出預計多少,看成交數據再用高層單位計應值五百萬。

 

讀者最主要問題是應否在旺市高價換更高價吧,那要看讀者現時的購買力,57000/10000*50%*2.59=7.38mil。如換入太古城單位,單靠一人能力是可購入該處細單位,但勉強。再加上現金只是十幾萬,等於三個月人工都冇,萬一有咩事都幾令人擔心。好處當然是可有15000為期10年之津貼,但每月萬餘元之津貼又點去抵銷連印花稅都近50萬之換樓支出呢? 再加上換樓是要比double stamp duty再退回,淨係呢個連裝修都要預備「一百個」係手,洗費都等於清水灣半島。

 

買入現值7.3mil樓房的洗費

首期(7.3mil-4.2mil)3.1mil
印花稅7.5%$547,500(如證實是樓換樓及在半年內完成,可退回一半) 
傭金$73,000 
三房簡潔裝修$300,000 
總計$4,020,500

 

可見支出已等於你現自住房的八成市值。由於前人換樓的時候冇BSD, DSD, 九成上會限借4.2mil,所以前人的經驗現時不適用。加上自身借貸力只一般,還是由理財基本儲錢出發,增加儲蓄份額為上。

 

如果真係不習慣儲錢,在未來不斷買樓當強逼儲錢是好方法。惟現時風勢不順,只好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