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四代香港人投資法 蔡東豪

2010-02-25 NM





呂 大樂07年寫的《四代香港人》,以不足七十頁的篇幅,還包括兩篇序言和逾十頁照片,概括四代香港人的精神面貌,勾畫香港社會的轉變,是精彩之作。近日「八 十後」成為全城熱門話題,《四代香港人》忽然被認定為研究香港世代理論的框架,從政府高官到中環賓架,人人手執一本。我留意到《四代香港人》重現書店「豬 肉枱」上,而且再度登上暢銷書榜,算是出版界的小奇蹟。

《四代香港人》的主角是人多勢眾的戰後嬰兒,即第二代香港人。在呂大樂筆下,第 二代香港人在最開放、最多元化及最多機會的環境中成長,享盡香港經濟起飛的果實,但這一代人沒有好好把這個環境傳給下一代,反而繼續指指點點,拒絕交棒。 令年輕一代更反感的,是第二代不肯言退源自一份堅持,他們認為下一代根本未具資格接棒。

我在《四代香港人》讀後感是,這本書是呂大樂自省、 甚至自責之作,對戰後嬰兒的所作所為看不過眼,感到自己這代人辜負了上一代的無私奉獻。假如呂大樂感到內疚的話,我有壞消息告訴他,還有其他事他須懺悔 ——第二代一手毀滅Buy and Hold的投資信念,樹立了負面榜樣,遺禍未來世代的投資者。

Buy and Hold的意思是投資者尋找到優質資產後長期持有,避免短期內買入賣出。這投資信念背後的假設是,資產值短期難免有上有落,投資者沒法準確捕捉每次變化, 最有利的應對方法是坐着不動,由時間去幫助資產增值。股神畢菲特是最著名的Buy and Hold信徒,他的投資往績證明Buy and Hold的優勝之處。

第二代香港人是Buy and Hold的最大得益者。第一代埋頭工作,那年代投資風氣不盛行,這代人最大投資往往就是投資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第二代成長的時候遇上香港經濟在七八十年代起飛,把香港經濟作為一件投資工具,經歷了二、三十年的大牛市。

牛 市期間,第二代需要做的,就是坐着不動(最費力的是在這時候出世,但這粗重功夫已由第一代做了)。例如以工作視為一項投資,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中期, 第二代從未接觸過裁員或減薪,每年加人工是指定動作,唯一問題是加多少。升職是理所當然,因為轉眼間上司不是升職,便是轉工,或是移民,想唔升都唔得。好 像投資股票,長揸滙豐和長實,在八九十年代幾時輸過錢?

 

我在本欄不知說過多少遍,投資贏輸最重要是看買入成本,即入市的時 機;出世同樣看時機,這當然不受自己控制,是由上一代賜予。不論是人生,工作或股票,投資對於第二代來說,是來得自然,揀到一件好東西,最佳動作是坐着不 動,隨着不停向前的社會大洪流漂流,自自然然獲得超乎理想的回報。這種態度正符合Buy and Hold的精髓,一條心去等,有耐性,相信複合(Compounding)的魔力,不相信自己一時之間的眼光或靈感。

可惜香港經濟這大牛市 結束了,準確結束時間眾說紛紜,應該是回歸前後的一段時間。大牛市結束不代表氣數已盡,牛市的反面不一定是熊市,可以是上落市;在上落市也有賺錢機會,回 歸後資產價格下跌了,隔一段時間便有能力收復失地,表現可更勝從前。牛市停了腳步,但Buy and Hold仍用得着,直至08年出現的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摧毀第二代視為無堅不摧的Buy and Hold,戰後嬰兒赫然發現即使持有優質資產,長揸未必贏錢,好像辛勤工作未必保得住份工。

以現時股價計算,持有恒指十年跑輸通賬,持個別藍籌股有可能輸錢。表面上Buy and Hold失靈,第二代想到要靠自己,忽然間換馬、炒輪、止蝕止賺,什麼都要試,彷彿坐着不動等於消極行為,愈輸就愈要做嘢,愈做嘢愈輸,金融海嘯令第二代方寸大亂。

Buy and Hold沒問題,因為Buy and Hold從來不是Buy and Forget,投資者須不停調整,包括自己的心境和投資組合。投資環境變了,投資者的態度也要變,Buy and Hold其實不用變。然而,出頭無期的第三代,和從開始已沒機會的第四代有樣學樣,見到第二代放棄行之有效的Buy and Hold,去相信似是而非的口號,扭曲未來世代的投資觀。

第二代交棒之際,遇上金融海嘯,令交棒一拖再拖;但這不是最大問題,最大問題是第二代亂了陣腳,把錯的信念傳給未來世代。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4

中環在線:彤叔快做太爺四代同堂 李華華

2010-10-20  AD

假如華華呢排有機會見到新世界發展(017)主席彤叔,第一句一定唔係問「你捐幾多億俾政府個關愛基金呀?」而係「彤叔,恭喜你就快做太爺,四代同堂喎,粒曾孫幾時出世呀?會唔會請我食紅雞蛋呀?」

華華剛收到風,彤叔位長子嫡孫鄭志剛(Adrian),將會今年底升呢做爸爸!咁佢阿爺彤叔同阿爹鄭家純(純官),就分別升呢做太爺同阿爺,真係恭喜哂!。而華華更佩服係Adrain精力過人!

乖孫鄭志剛結婚未夠一年

唔係講笑,Adrian舊年11月先同Jennifer結婚,而過去呢11個月裏面,Adrian係不停咁周圍飛飛去睇實新世界同周大福生意,估唔到,佢生產大計絕無因而被拖跨!不過,就算咁大單喜事都好,一向低調Adrian繼續低調,尤其係唔想引傳媒追訪,影響太太安胎,所以成單無乜人知。

仲記得年過80彤叔,舊年Adrian結婚日,講到明想快抱曾孫,希望佢生夠一支足球隊咁話,咁Adrian今年31歲,Jennifer先至29歲,呢條生產線仲有大把capacity,一隊足球隊就可能誇,但係一麻雀應該毫無難度喇!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0

第四代「哎」Pad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2012/10/pad.html
一個月前我買了一部New iPad(第三代),這是我幫襯Apple買的第一部「i」字頭產品。以前一直沒有買i產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推出新版本的時間實在太快,算死草如我者會認為不化算。這次買第三代iPad時也有想過新版本的問題,不過,這個版本才推出半年,加上網上只流傳iPad mini將會推出,完全沒有預警會有第四代iPad,當時就很放心去買了。所以,當我從新聞中聽到Apple同時推出iPad mini和第四代iPad時,我以為自己聽錯。

身為消費者,說我不氣憤其實是騙你,不過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人家又沒有強逼自己去買,怪不得他人,只能慨歎一句,哎!

不過說實話,iPad的確好用,外型又夠靚仔,所以經常帶在身上。可是,用了一星期後我已放棄,現在只有在家時才拿來用。為甚麼?因為重。相比起Laptop,iPad當然較輕,而且不論坐在沙發還是躺臥在床都能無拘無束地使用。不過,不到半個小時就會覺得手上的「輕便」小玩意其實很重。把他放在袋內周街走更是件苦差,香港大部份商場都沒有足夠的坐位讓人歇腳,想找家餐廳付錢坐下喝杯飲料也艱難,咖啡店和快餐店都永遠人山人海。記得有一次快累到不行了,無奈坐在某商場窗邊的小窗台上,不到一分鐘就有保安員前來驅趕,效率之高無出其右。題外話,最近新開張的希慎廣場就最有「人性」,不旦設置了空中花園讓顧客小休,坐在小窗台也沒有人阻止,值得一讚。

曾看過一篇文章,第三代iPad比第二代重,主要因為顯示屏質素好了,CPU快了,所以要配置體積和容量都較大的電池。這也難怪,記得早前在Nick Lee 兄的網綕中看過一幅圖,解釋為何iPhone要經常叉電。看了該圖後到維基查了一下,發現雖然近二十年科技發展不斷進步,例如處理器的速度,二十年前是用Megahertz做單元,現在已經用Gegahertz了,相差足足1000倍;又例如數據儲存容器,二十年前還是用三吋半,容量只有1.44 Megabyte的磁片,現在已經是用只有幾厘米,容量以Gagabyte計的USB手指,又或者像指甲般細小的快閃記憶卡了。可是,唯獨電池的發展相對上沒有多大進步。所以你會發現,手機愈輕愈薄又或者Mon愈靚CPU愈快,叉電的次數就愈要頻密。

就iPad這個弱點,競爭對手Barnes & Noble就出了一部重量比較iPad輕20%的9吋 HD Nook,企圖在平板電腦的商機上分一杯羹。Nook其實是另一款平板電腦Kindle 的直接競爭對手,由Amazon製造和推出。Nook和Kindle都是一樣,主力不是賣平板電腦而是ebook市場。它們的顯示屏沒有iPad般漂亮,但勝在夠輕巧,而且價錢較平。若果iPad的重量是一本字典的話,Nook和Kindle就是一本書,大抵你只會拿著一本書通街走吧,而不會拿著一本字典吧。為了抗衡其他競爭對手,Apple就不得不推出iPad mini了。

最前看過一篇文章,說推出iPad mini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爭取教育市場,因為這個市場的用家對平板電腦的配置要求不高,而且要機身輕,價錢平。不過,iPad mini現在的入門價要差不多港幣$2600,較直接競爭對手Google的Nexus 7貴超過六成,怪不得Apple的股價在iPad mini公佈推出後下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14

比爾·福特 第四代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07/100469905.html
「我不認為我們來得太晚。」11月27日,福特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對中國媒體坦承,儘管過去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完美,但福特現在正以激進的投資計劃追趕。他重提「1515」計劃,即未來三年福特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5款新車,新建兩家整車工廠,以及經銷商數量將翻番。

  合作夥伴、經銷商、消費者和業內分析人士,均感受到福特中國最近兩個月發力明顯。長安福特北京一家經銷商對財新記者說,2012年10月,福特中國銷量達到6萬輛,同比增長48%, 連續兩月銷量刷新歷史記錄。「福特試圖說明——只要你真的重視中國市場,這個市場就能給你相應的回報。」 AlixPartners董事吳晶輝說。

  「福特經歷了最好的時代,也經歷了最壞的時代。」比爾·福特說。作為百年老店福特汽車的第四代家族成員,他在過去十年表現搶眼。比爾說,對自己一生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來自曾祖父亨利·福特——「企業要盈利,要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只要友善地對待員工,利潤自然會產生。」他表示,「我承認,在100多年歷史中,福特曾經忘記了這一點,而現在我們又回來了。」

「沒有誰會不喜歡他」

  如果不是福特汽車的「召回門」危機,比爾·福特的生活會像家族大多數人一樣,過自己喜歡的悠閒生活。他對體育、歷史和環保的熱愛,遠遠超過了汽車。

  比爾是福特家族的第四代成員,生於1957年5月,擁有一個不在聚光燈下的正常童年,和很多普通孩子一樣,曾在暑期打工賺錢。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的畢業論文,是有關曾祖父亨利·福特和勞動者的關係。他雖然對這篇只花了六天時間的「急就章」並不滿意,但曾祖父亨利·福特對他的影響十分深遠——福特的願景不僅僅是造車,更重要的是「人先於利潤」。

  福特家族對福特汽車的控制權,主要通過投票權實現。1956年福特汽車上市後,股票分為A股和家族持有的B股,只要B股股數大於6070萬股,家族在公司的投票權就是40%。目前,福特家族總持股比例是6%,40%的投票權不變。在目前80多名福特家族成員中,包括比爾·福特在內,只有兩人是福特汽車董事會成員。

  1979年大學畢業之後,比爾·福特加入福特汽車,先後嘗試過17種不同崗位的工作。在1999年擔任福特汽車董事長之前,他最大的業績是成功經營了家族的橄欖球隊。福特家族一直有意在內部培養接班人。比爾和他的堂兄,同時跟隨曾在20世紀80年代擔任福特汽車董事長兼CEO的唐·彼得森工作。在彼得森看來,比爾是家族中最有可能擔任最高領導人的成員,這並非因為他有何突出的技能,而是擁有「氣度不凡」的胸懷。在家族成員和大多數員工看來,比爾與人為善,性格樸實平和。「沒有誰會不喜歡他。」一位家族成員曾如此評價他。

  一個細節體現了比爾的這種氣度。在2012年11月27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他被問到2001年解僱CEO雅克·納賽爾的原因。他回答說:「納賽爾是一個很優秀的CEO,他是一個對的人出現在了錯誤的時間。」儘管納賽爾在福特「召回門」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比爾的評價仍顯示了紳士風範。

臨危受命

  20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福特的時代。它的規模儘管只有通用汽車的一半,但利潤超越了後者。鼎盛時期,它的市場份額佔到美國市場的25%。1997年至1999年,福特的利潤總額達到390億美元。

  這一時期福特激進擴張,連續收購了沃爾沃、阿斯頓馬丁、捷豹路虎等豪華車品牌。那時,討論寶馬是不是福特的收購目標也不會令人驚訝。在2000年前後的互聯網熱潮中,福特還收購了一家互聯網公司,並將觸角伸向汽車服務領域,成立了一家汽車經銷商集團。當時的CEO納賽爾是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的忠實粉絲,他認為福特的發展不應該僅限於傳統的汽車製造領域,而應該延伸到包括服務領域在內的更多領域。

  但2000年2月,美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開始調查福特汽車所使用的費爾斯通爆胎問題。調查顯示,福特輪胎的缺陷與33起交通事故和4個人的死亡有關。輪胎問題發生在福特的明星產品——「探險家」上,福特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於此。此後,有關費爾斯通輪胎的報導和恐慌被推向了高潮。儘管福特花費5億美元召回了1000多萬個輪胎,仍面臨巨大的品牌危機。2001年福特虧損55億美元。

  最終,福特終止了與費爾斯通輪胎的合作。這讓福特家族和費爾斯通家族的關係面臨考驗,後者正是比爾·福特母親家族的企業,比爾甚至為此取消了當年重要的費爾斯通家族聚會。

  「我們發現自己在一個洞裡,」比爾·福特回憶說,「問題是我們怎麼掉進去的,又怎麼把自己拉出去。」2001年10月,在納賽爾辭職的第二天,比爾·福特以董事長兼CEO的身份在福特總部大廈向員工演講,主題是「回歸基礎」——製造轎車和卡車。

  2010年同樣深陷「召回門」危機的日本豐田汽車,也作出了與福特類似的選擇。豐田在遭遇全球性召迴風波之後,也選擇家族第三代成員豐田章男為董事長,他提出的口號是「回到原點」。

  之後比爾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聘請資深元老擔任COO等高管職位;主動調和工會與員工的關係;一改低調作風,出面去做電視廣告等。通過他的努力,福特汽車在2002年減少了虧損,並在公司百年誕辰的2003年實現了盈利,此後連續三年盈利。

  「作為福特家族成員,比爾對企業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福特虧損的時候曾經不拿薪水。」福特汽車美洲區總裁韓瑞麒說,他與比爾及福特家族成員常常在董事會上碰面。

交棒外人

  2004年12月至2007年9月的兩年半時間內,國際原油價格從40美元/桶上漲到80美元/桶。通用從2005年到2008年虧損達600多億美元。而福特在2005年實現小額盈利之後,2006年也出現了史上最大虧損,當年虧損額為127億美元。

  比爾意識到,福特汽車需要力度更大的重組。2006年9月,他把CEO之位交予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後者之前是波音公司副總裁,毫無汽車業經驗。這一選擇,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爭議。

   「他有重組波音的經驗,兩個行業有相似之處,都有很多供應商,而且供應商關係非常重要。穆拉利是個很容易相處的人,相信他能處理好各種關係。」比爾對財新記者稱,穆拉利經歷了航空業最為低迷的「9·11」事件,並順利對波音進行了重組,他需要的正是這樣有重組經驗的人。

  穆拉利提出了「一個福特」(ONE Ford)戰略,大刀闊斧削減非核心品牌。董事長比爾對此立即響應。「我們兩個人很像,他一提出這個戰略,我就完全同意。」比爾回憶稱,穆拉利不光是重組高手,而且對未來有計劃和遠景,「過去六年,穆拉利和我已經成為很好的朋友了,我們經常展望福特的未來。」

  有了穆拉利,比爾開始放心地把精力轉向環保事業。他認為,沒有人能忽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將攸關福特的未來,「我希望下一個一百年,福特依然可以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00

炒apps「富四代」

2013-09-26  NM
 
 

 

老明韜(Teddy),二十七歲,一身肌肉猶如《激戰》中的張家輝,不笑時「嚇」倒眾生,怎成天使?但對有橋無錢、專寫apps的IT程式員來說,碰到這個「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的確比遇到天使更興奮!他是恒生銀行創辦人何善衡的外曾孫,嚴格來說,是「富四代」。出身富裕,他不愛炒樓炒股,獨愛「炒」apps,即入股並提供資金予start up的apps生意,搏股份隨時升值。扑中的,轉手賺五十至一百倍。現時有七隻apps在手,Teddy期望其中一隻變Facebook,他說:「如果我早啲識投資Facebook,計過數,已經賺到上萬倍!」

月中,記者在數碼港一個「配對」場合中遇到Teddy。此類「配對」,乃要撮合start up項目及天使投資者;由於近年不少IT人藉科網熱而自行創業,搏食番鋪大茶飯,投資者便揀蟀投放資金,成為所謂的「天使」。當天Teddy獲大會邀請,到場聽創業初哥簡介發展大計。不過Teddy聽的不是初哥們的「橋」,而是睇「人」:「有完整嘅business plan係吸引,但idea唔係最重要,往往同最後嘅成品係兩回事,反而要睇團隊肯唔肯學習同聽人意見。」不過,當日參加者不夠主動,沒有上前找他傾談,最終無人能打動Teddy。五年前,Teddy創辦創投基金Noir Fx,投資在不同類型的Start up生意,包括一間日本精品酒店,不過Teddy最鍾情的還是apps,他的十項投資,其中七項都是apps,投資額約三百七十萬,他說:「我日日玩apps,夠貼身。而且好多大公司好似Google同Samsung,發展緊wearable technology,會係發展apps嘅新平台,呢個係整個IT界嘅大趨勢!」

望扑中賺百倍

Teddy投資的第一隻app叫「靈機妙算」,當中包括星座、八字、塔羅等命理測算方法,玩家只須輸入時辰八字、名字,甚至QQ號碼等相關資料,經app運算便可趨吉避凶,在內地甚流行,已發展至擁有自己的網上商城及收費會籍。Teddy說:「到而家已有幾百萬個下載,團隊由七個人發展到六十人。四年前投資咗一百萬,每年都有分紅。」其餘的apps,包括體育訓練「Coachbase」,NBA華盛頓巫師隊亦用來協助訓練;而 「Snaptee」則讓客人用自己拍的照片來設計T-shirt。如想擁有實物,用家可選擇付款讓「Snaptee」代為印製。用家還可讓別人買自己的設計,成功賣出者會有佣金。Teddy可謂IT界的「窮人恩物」,但他一樣搵緊「更大」的老闆。因他同樣搏條橋被大公司睇中,以高價收購股份又或上市。他曾賣出兩個apps,但欲言又止說:「同partner有保密協議,唔講得細節。」炒股有分藍籌、仙股,Teddy說手頭的apps 隻隻都是「仙股」,實行以小搏大,期望「扑中」一個,就可以賺取幾十倍的利潤。「發大咗嘅app都唔會俾你買。不過細有細好,投資額細,但買中一個,講緊嘅回報可能係五十到一百倍。只要我手頭有一個app彈出就得!」Teddy說。炒apps 還要「坐得」,「正常都要四至六年先回本,有啲仲坐緊艇。依啲嘢逼唔嚟,要循序漸進。」他說。Teddy手頭的apps,暫時都在「坐」,記者問他不怕最終血本無歸?Teddy則認為「有賭未為輸」。他會定期和已投資的生意老闆們開會,以緊貼進度。事實上,Teddy一直期望投資的apps,他日會變另一隻Facebook,他飲恨說:「Facebook未公開俾人註冊時,我已經玩緊,覺得呢件事好刺激。如果早期識擺錢入去的話,可能已經有上萬倍嘅利潤!」

追尋 IT夢

回本無期,卻先滿足了Teddy的「慾望」,聽見Teddy有投資算命app,攝影師打趣的伸出手掌叫他睇掌,Teddy一臉認真地說:「我真係識睇相o架!我鍾意投資apps,其中一個原因係可以學到唔同嘅嘢,好似投資『Coachbase』,我學咗好多籃球戰術嘅知識。」這還讓非IT出身的他,能戴上IT人的帽子。Teddy的祖父老洪鈞,是恒生銀行創辦人何善衡的大女婿,父親老元迪曾任職於IBM,亦是上市公司駿科網絡(8081)前執董及股東。來自IT世家,「其實我daddy好多年前都有投資條碼掃描器,亦有幫人解決創業問題,算係早期嘅天使。」在耳濡目染下,Teddy對IT充滿興趣,「由細到大都鍾意打機,魔獸世界、CS同Monster Hunter 都煲過。」他中學畢業後,曾想過到美國讀IT,不過適逢科網爆破,最終選擇了更有前途的管理。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平日做健身教練的Teddy,除了泵水,他投資其「波友」林基偉(Keith)創辦的「Coachbase」後,獲對方邀請擔任公司顧問,參與實際運作,Keith說:「好彩有Teddy嘅資金,我哋可以請多一倍人做研發,佢有投資其他apps嘅經驗,俾到好多意見,又喺network上幫到我哋好多。」Teddy亦樂於趕潮流做apps界的窮人恩物,「炒樓炒股,回報穩定,但無可能影響公司決策,但投資apps唔同,好多programmer唔識做生意同處理法律文件,我早排先同Keith返咗廣州見其他投資者。」他一臉滿足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16

曹慰德:富過四代,船王的百年故事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3/144361.html
從上海起家,到香港中興,再到新加坡雄起。因航運而成為百年大家族的曹氏家族,已成功傳承四代。曹慰德是第四代掌門人,執掌數百億元的家族企業,他不喜歡談企業,而喜歡談儒釋道。

新加坡萬邦集團董事長曹慰德接班20年了。

20年前,37歲的曹慰德從父親曹文錦手中接過家族企業的權杖,掌舵萬邦的航運、工業兩大主業。70歲的曹文錦,香港「四大船王」之一,沒有像他的同齡人李嘉誠、李兆基等人那般仍牢牢掌握家族企業,他逐步退出。

這是一個富過四代的家族。一百年前,曹慰德的曾祖父曹華章,在上海憑一條小船起步,到第二代曹隱云已是上海的知名企業家,富甲一方。1949年之後,曹家離開大陸,在香港,曹文錦重拾祖業,成為家族的中興之掌門人。

20年過去,曹慰德將家族企業的規模擴張了十多倍,已達數百億元。他和乃父一樣,低調做事做人,在中國大陸鮮為人知。他先後兩次接受慈傳媒《中國慈善家》雜誌的採訪,第一次長談3個多小時,第二次則縱論5個多小時。對於家族企業的現狀,他不願多談,原因是不和他人相比。而對於家族企業傳承的方法論,他則說得頭頭是道。

相比這些,採訪中,曹慰德更願意談的是「思想」。他像個思想家和布道者,滔滔不絕地談論資本主義、經濟轉型、精神文明、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最新提出的思想是「覺悟的資本主義」,目前正在寫一部這個主題的書。他喜歡讀古典經濟學創始人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他也喜歡讀《大學》《心經》和《道德經》,每一本都讀了多遍。他的朋友既有研究量子物理學的科學家,也有儒釋道三界的名家,例如新儒家代表杜維明。

曹慰德說,富過三代之後,他的關注點不再是財富,而是意義和文化的傳承。「打破『富不過三代』之魔咒後,就知道傳承並不是傳承企業,也不是傳承家族,而是傳承人類文化精華。家族企業的傳承,不是交給一個人的問題,它是一個過程,包括傳承世界觀的進化、文化的進化、組織的進化、人才的進化,這樣才能聯繫的更好。家族企業必須思考這些問題。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是可以持續的;我很好,大家都不好,可持續嗎?」

起:富甲上海一方

黃浦江的夜晚,風急浪高,曹華章駕著一艘小木船,穿梭於外國輪船和碼頭之間,接送乘客和水手。炎熱的夏日,他還要把這艘破木船拖到河灘,一遍遍給木船漆上桐油。

曹華章家境貧窮,他的大哥幼時被送給了別人。他成了家裡的大哥,長子如父,承擔起養家餬口之責。苦不堪言之間,則是家庭生活的向好,他的小木船也從一艘增加到兩艘、三艘??伴隨著上海的日漸繁華,曹華章不再接送水手,轉為接運貨物,他還擁有了賬房辦事班底、碼頭、儲運倉庫和卡車。

曹隱云出生時,曹家已是小康之家,日子紅紅火火,事業蒸蒸日上。曹隱云因此接受了不錯的教育,在外國人開辦的學校學習,掌握了英文。中學畢業,除了幫助父親的船運,他在一家英國人開辦的公司學習進出口生意,一步步升為高級經理,成為當時最為炙手可熱的買辦。

一時間,父子兩代都成為各自業界的嶄露頭角之人。曹華章辦起了運輸公司「曹寶記」,業務擴張,遍及長江沿岸。曹隱云在上海租界開辦了一家中小銀行—中國勸業銀行,此外,他還自己開辦了一家進出口公司。他的妻子曹吳娛萱出身富貴之家,精明能幹,獨自在南京路開辦規模很大的「天寶成銀樓」,員工多達70多人。

曹文錦的成長時期,已是公子哥兒的優渥狀態,他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經濟學專業。聖約翰大學的學生,以官員、商人的子女為主,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榮德生的兒子榮毅仁也在該校就讀。1945年,20歲的曹文錦大學畢業,他和同校的教育學畢業生周美琦結婚。同時,開始接受商業訓練,他被視為家族的接班人,無論是祖父的船運,還是父親的進出口和銀行,他都要一一學習。每天上午,他到一家中小型銀行學習銀行業務;下午,到一家瑞士人開辦的洋行學習進出口貿易;晚上,他還要到祖父開辦的運輸公司學習航運業務。在回憶錄《我的經歷與航運六十載》中,曹文錦回憶,「一天跑三個地方,確實相當辛苦。不過,我明白自己作為長子的責任。所以再辛苦,我也硬著頭皮,支撐下去。」

很難想像,打小生活安逸的曹文錦能吃得苦中苦。抗戰勝利前的幾個月,通貨膨脹嚴重,擠兌風潮持續,銀行工作從早上持續到夜裡。夜裡工作時,為了不招惹麻煩,需要把銀行的窗戶堵死,密不透風中,酷熱難耐,曹文錦和普通櫃檯員工一起,光著上身,穿著短褲,汗流浹背中清點鈔票。

經歷了「活受罪」的訓練後,曹文錦進入家族企業。抗戰勝利,曹隱云的生意愈加龐大,進出口生意已在廣州、福州、青島、天津等地開設分公司。曹文錦受父親指派,雖不懂粵語,仍遠去香港,在中環開了間分公司。

1948年,蔣經國到上海「打虎」,命令上海各家各戶把金銀首飾、外國證券和外匯等全部兌換成金圓券,違令者槍斃。眼看著兩代積聚的家產將毀於一場運動,23歲的曹文錦年輕氣盛,瞞著父親,將母親經營的金銀珠寶,先轉移到廣州分公司,再換成港幣存入香港銀行。這批金銀珠寶,折算成價值近十萬美元的金條。據後來香港媒體計算,這些財產僅佔其家產的1%。

事後,曹隱云知曉此事,嚇得臉色蒼白,驚懼地說:「這可不得了,讓人家知道,是要殺頭的啊。」曹文錦倒是如初生牛犢一般,並不害怕:「事情是我辦的,要槍斃,也是槍斃我。你們要是害怕,就帶著弟弟妹妹去香港吧。」

蔣經國的打虎無疾而終,但隨後,解放軍的百萬雄師很快到來。作為富家大戶,曹家選擇了遠走香港。曹文錦原本以為到香港不過是暫避風頭,過幾個月還是要回來的,因為在他看來,無論哪個政權,都需要貿易和商業,都需要商人。他們撤走時,整個公司的產業,以及房產、股票都沒有變現帶走。

很快,事情的發展讓他悔恨不已,他的判斷完全錯了。曹隱云此後終生未能再回到祖居地,後來定居巴西,客死他鄉。曹文錦再回上海,將是30多年後的事情了。曹家沒有機會回大陸了,積攢了幾十年的龐大財富,再也不屬於他們了。好在1年前轉移到香港的十萬美元金條救了全家,只是如此下去,只能坐吃山空,他們需要另謀新路。

承:香港四大船王之一

從大陸湧入香港的人越來越多,做房地產生意最有市場。不過,痛心於留在大陸的地產,曹氏一家是一朝被蛇咬,說什麼都不敢再碰地產。而曹文錦一直對航運有著濃厚的興趣,「做夢都希望擁有兩艘船」。當時,香港的航運界,華人所辦的航運公司,只有許世勳家族的順昌航運、林錦家族的捷盛航運,以及從上海遷到香港的董浩云,他們也僅僅只有兩三條舊船。

曹文錦聯繫到留在天津的分公司,得知國內的土特產運不出來去,急需的汽油、橡膠等化工產品又運不進來,為了物資交換,特意在山東開放了一個小港口。他毫不猶豫地與朋友一起,合租了一條小輪船,搞到一批貨物,運往山東。

曹文錦開始了創業,像他祖父一樣。

從香港到山東,他的小型舊貨輪在海上顛簸前行。這是一段冒險的行程,貨輪隨時可能在大風浪的打擊下遇險,其危險和辛苦,遠高於曹華章的創業。曹文錦雖也害怕,仍咬牙堅持,背水一戰。很快,他又開拓日本市場,在香港、山東和日本三地往返運輸,一趟下來,時間長達三個月,家人則是望眼欲穿的等待。

抗美援朝,國內對鋼材、汽油更加急需,曹文錦抓住機會大賺一筆。他用40萬港幣購入一艘1200噸的舊貨輪,成立大南輪船公司,開啟了正式的航運事業。很快,他又用98萬港幣購入第二艘舊貨輪。短短3年,他在香港站穩了腳,也實現了前些年擁有輪船的夢想。

1953年之後,中國進入各項運動時期,曹文錦失去了大陸市場。而因為和中國的運輸貿易,大南輪船公司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禁止進入美國的港口,禁止和美國公司業務往來,禁止用美金結算。此後的近十年,大南一度陷入困境,步履維艱,直到1962年美國從黑名單中刪去大南。

當時,香港華人的航運,所用船隻均是船齡三十年以上的舊船,其來源都是歐美國家用過之後,賣給希臘的航運公司,希臘用了多年,再賣給香港。舊船需要年年翻修,費用不菲。曹文錦的日本業務夥伴、日本山下汽船公司代表粟林二郎建議他造新船,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奈何造新船耗資巨大,又無法向銀行貸款。他的另一位日本業務夥伴、日立造船廠的駐港代表森岡幫助他解決了這個問題。森岡對他說:「我很希望幫助你建造一艘新船。你們雖然沒有錢,但人靠得住。我準備向日立董事會打個報告,准許你們分期付款。」在報告中,森岡寫到,「曹先生雖然沒有錢,但他很努力。若現在能幫幫他,將來曹先生站起來,將會是日立造船很好的客戶。」

在日立造船廠及其他朋友的幫助下,一條造價300萬美元,載重1.25萬噸的新船造成了。

此前,只有董浩云的船廠造出了新船。大南是第二家。他趟出的路子,給沒有經驗、資金的同行提供了經驗。包玉剛對人說,「只要看曹文錦的路怎麼走,你就怎麼走。」包玉剛成為第三家造出新船的船東。1966年,大南的另一位創始人退出大南,曹文錦獨自創辦了萬邦航運公司。從此,香港的航運時代來臨,寧波籍的董浩云和包玉剛,江蘇無錫人趙從衍和上海人曹文錦,成為香港「四大船王」。

隨著香港的崛起,房地產業助推李嘉誠、李兆基等成為華人巨富,而曹文錦在香港一直未敢涉足。他回憶:「而我明知在香港做房地產,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想到當年,我家的不動產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我便打定主意,不在香港發展不動產,從而失去了大好良機。這不能不算我的一個失策吧。」因為沒有佈局房地產業,曹文錦的財富與其他財富鉅子的差距越來越大。

在以香港為大本營開拓航運時,曹文錦也在東南亞發展其他業務。他在馬來西亞成立了紡織廠,開始了另外一項創業。二三十年後,他在當地擁有三家公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女服務員的制服,均由他的紡織廠供貨。他還在馬來西亞參與成立馬來西亞國際航運公司、馬來西亞造船廠等大企業。他還與他的好朋友、另一位著名華人企業家郭鶴年一道,各捐資25萬元創立海事學校,培養航運人才。曹文錦和馬來西亞的政界關係良好,獲得過「丹斯里」的榮譽稱號。

1986年,新加坡經濟不景氣,李光耀邀請香港的李嘉誠、鄭裕彤、邵逸夫、周文軒和曹文錦等前去投資,周文軒建議為其建造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並獲得許可。大家推舉曹文錦擔任董事長,負責項目實施。最終,該項目投資15億美元,建成後成為新加坡地標建築。曹文錦的長子曹慰祖,在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建築事務所工作,負責了該項目的選址和設計。

同樣是在1986年,泰國政府的國際船務公司面臨破產危險,泰國財政部的一位司長邀請曹文錦接手,挽大廈於既倒。雖然為難,但政府出口無法拒絕,他只得接下來。好在,此時他的次子曹慰德正在泰國創業,做棕櫚樹的種植和加工,生意做得不錯。曹文錦索性將這個燙手山芋交給了曹慰德。幾年後,年紀輕輕的曹慰德將這家公司扭虧為盈,私有化之後,在泰國曼谷證券交易所上市。泰國也成為曹家的重要市場。

轉:接班後的二次繁榮

在香港站穩腳後,曹文錦先後育有四個子女,長子曹慰祖,長女曹慰萱,次子曹慰德,次女曹慰親。因為曹文錦忙於創業,子女在中學時代就被送往美國、加拿大上學,接受了美式教育。曹文錦後來相當內疚,認為如此早送孩子出國「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使他們完全沒有接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曹慰祖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追隨貝聿銘,做了建築設計師,北京的香山飯店、香港的中國銀行(2.57, 0.00, 0.00%)大廈,都出自他的手。後來,他獨自創業,在紐約成立TsAO & McKOWN建築設計事務所。如今,他已是知名的華人建築設計師。曹慰萱和曹慰親都沒有參與萬邦業務。曹慰萱在美國當兒科醫生,當她的祖母拿出多年股票投資資金成立「曹氏基金會」後,她回到新加坡執掌這個家族基金會。曹慰親先是在一家銀行工作,後來回歸家庭。

這三兄妹對家族企業並無多大興趣,家族企業的傳承和接班落在了曹慰德的身上。

「我的次子曹慰德天生對發展企業有興趣。」曹文錦表示。1957年出生於的曹慰德身材魁偉,捲髮,戴一副眼鏡,有著一股子藝術家的范兒。他在北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拿大讀的中學,美國讀的大學。回憶大學,曹慰德向慈傳媒《中國慈善家》透露,自己很不用功,不認真聽課,很多課都不上,總是請女同學喝咖啡,然後拿到筆記抄一抄。

20歲,曹慰德從美國密歇根大學畢業,進入萬邦航運,職位是見習生。曹文錦說:「我對他的要求是很嚴格的。讓他加入公司時,我只讓他做工程部見習生,使他熟記每艘船隻的結構資料,一年後再讓他輪流到各個部門去觀摩學習。」當時的曹慰德很調皮,喜歡在公司裡問這問那,導致不受大家歡迎。21歲時,他向父親借了300萬美元,去泰國做棕櫚油生意。曹文錦起初並沒同意,最後還是他的助手勸說,方才借錢給兒子。但讓父子倆都沒有想到的是,單槍匹馬的曹慰德,經一番努力打拚,竟在數年之內用300萬美元賺回2500萬美元。當他帶領泰國國際船務公司上市後,他的個人財富再次飆升,從2500萬美元增加到2億美元。他後來加入泰國國籍。

隨著曹文錦的年歲越來越大,接班的問題愈顯突出,他讓曹慰德回到萬邦,並推動公司內部改革。對於接班,曹慰德跟父親說,「我知道你希望我接班,不過接班人的時間表不是上面挑的,是當事人挑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能不能接班。不能你說他接班他就接班,他的能力可能不夠呢。」於是,父子倆制定了一個五年接班計劃。

這段時期,曹慰德稱之為「一個飯碗,兩雙筷子」,這讓下面人很難做事。為了避免父子衝突,曹慰德的對策是「挑戰事實,不挑戰權威」。他先是按照父親的意願做事,多次行不通之後,父親不得不由兒子自己主張。「兩次不通,他不好意思了,他問我,你說怎麼做?」曹慰德說,「過一段時間,如果我的能力強,當然是傳給我。因為開會的時候其他人都聽著,你說這樣做,沒有做通;你兒子說那樣做,做通了。」

曹文錦也逐步認可了兒子的經營管理才能。他說,「他(曹慰德)自從負責航運業務之後,即運用他的現代化管理方式,對公司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我相信他那套現代化的管理方式更科學,更合理。」

不過,曹慰德在接班的時候,並沒有像其他家族那樣直接從父輩那裡繼承財產權和領導權。「我一直跟父親強調說,錢是可以分的,但企業不能分,因為要對很多人負責任,我可以把你的企業買過來,你把錢分給我的兄弟姐妹。」此時,萬邦航運市值在3億美元左右,而曹慰德已有2億美元的資產。於是,他向銀行貸款,又向父親借了一部分錢,終將萬邦航運買下。

1994年,在擔任萬邦航運執行董事五年之後,曹慰德正式接替70歲的父親,出任董事長。接班後,他把企業總部搬到了新加坡,將萬邦航運重組為萬邦集團,並實行多元化經營。現在,萬邦聚焦三大領域,分別是工業、投資和房地產。工業包括船運、船廠、海運投資、物流、離岸工程、採礦礦產、天然能源及貿易等,投資主要集中於採礦與礦物、石油與天然氣、可再生資源與種植園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他在上海和蘇州均開發了房地產,在青島開發了萬邦中心、鐵礦石碼頭,在都江堰投資旅遊度假區,在大連則開發港口、房地產等。

身為曹氏家族第四代,曹慰德的能力得到家族的一致好評。他的姐姐曹慰萱對慈傳媒《中國慈善家》說,曹慰德把企業做得很好,她以此為豪。曹文錦更是表示,「他是我萬邦集團公司最適合、也是最得力的接班人。」

合:富過四代之後的覺悟和境界

如今,曹家第五代也已經成長起來。曹慰德有一兒一女。兒子已婚,在美國一所大學教書,研究方向是胎兒的腦發育。據曹慰德介紹,兒子工作之後,他就不再給予資金支持,兒子兒媳目前住在一套只有50平米的小房子裡。「你做研究,就在研究的方面好好做。」曹慰德對兒子說,「你挑選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不過,他的女兒對商業頗感興趣,大學讀完人類學專業之後,在萬邦工作了四年,現在則考進哈佛大學商學院讀MBA,畢業之後,她將像父親一樣,先在外面工作,再進入家族企業。

接班之前,曹慰德一直在想,自己為什麼要接班?為什麼要繼續做家族企業?因為他已經很有錢了,而接班家族企業將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在家族企業的世世代代中,他應把家族企業帶向哪裡?同時,他又看到各國發展的諸多問題,一時讓他無解。他希望邊做家族企業邊解決因商業而引致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問題。

就在接班的1994年,曹慰德在新加坡捐資成立非營利組織「東西方文化發展中心」,主要目的是研究現代性與可持續發展。該中心的宗旨是:至誠為本,整體依存,主動調整,動態平衡,和諧創造。

35歲時,已是萬邦航運執行董事的曹慰德,開始系統研究管理學。遍翻中外管理書籍後,唯有中國一本古老的《尚書》,讓他痴迷不已。「在《尚書》裡,現在管理學的內容它都有;現在管理學沒有的東西,它更有。」曹慰德說。他的中文基礎並不紮實,為了更好領悟《尚書》的精髓,他找出英文版、中文白話文版和中文文言文版,對照著學習研究,自此對中國的儒釋道產生了濃厚興趣。

曹慰德以中國的「陰陽觀」分析,認為資本主義世界是陽盛陰虛,需要補陰,即重視精神層面的境界,從而發展出一套新資本主義,也就是他現在提出並積極倡導的覺悟的資本主義。

前年,曹慰德又捐資2500萬元,和清華大學教育學院合作,成立「東西方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我們是研究將來,大部分學校是研究過去。」曹慰德強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看好當下中國的文化現狀。「現在,我在中國很難找到中國文化,我能夠找到中國人談中國文化,卻很少找到中國人活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偉大,只是我們沒有去用。」剛剛成立的東西方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其成員並非由清華大學的教師組成,而是將匯聚全球研究中西文化的學者,為中國的現代性尋找可行性的出路。目前的一大課題是「21世紀中國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近,曹慰德正在向民政部申請註冊曹氏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主要業務包括三塊,一個是繼續支持清華大學「東西方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一個是資助恢復阿壩州當地的傳統文化和探索老年人養老模式;一個是支持社會影響力投資機構「浩盈投資」投資社會企業。

在資助研究覺悟的資本主義和覺悟的生活方式的同時,曹慰德表現出足夠的境界。他沒有中國大陸第一代企業家的高高在上,也沒有第二代企業家的飛揚跋扈,他把姿態放得和平常人一樣。言談間,有著豐富的表情和手語,不會讓人感覺他是一個身家幾百億的富豪,而僅僅是一個視野開闊的、有活力的學者。

更重要的是,多年來,他一直打坐覺悟,以前打坐一次可達8個小時,如今則是每次半個小時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96

60、70、80、90四代同堂話創富:誰更有優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5/148993.html

 

哪個時代的創業者占優勢?60後表示有壓力,70後表示很欣慰,80後表示無所謂,90後表示很任性。1月24日,由勁霸男裝和創業家聯合主辦的“勁霸·創富匯”年會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在最精彩的論壇環節,跨越四個時代的12名創業者進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鋒和觀點碰撞。

\不同的代際,不同的創富者

 
全球化和互聯網化在拉近世界距離的同時,也縮短了中國人從窮到富的過程,把過去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漫長財富累計過程,濃縮到了3-5年的時間。“我有錢了”這件事已經從一個小概率事件變成群體狂歡。尤其從2008年開始,天使和VC在中國逐漸活躍,一群VC下的蛋都變成了白天鵝。相對的是,更多傳統行業的創業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年增長百分之幾,企業發展速度趕不上GDP,更跑不贏CPI。
 
面臨財富的增長,我們需要反思,我們需要總結,我們需要回到初心。如何創富和應對財富是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也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如同火車提速一樣,從綠皮車到直達快車我們已經驚嘆了。現在進入了高鐵時代,速度眩暈所帶來的種種不適已經讓我們陣陣心悸難以承受。當無法駕馭自己的內心時,人是痛苦和瘋狂的。
 
那麽由於創富的時機、時間和手段不同,每個不同年代的人對創富的理解又是否會不同呢?
 
60後創富代表:
太茅酒莊董事長 劉東明
中科院計算所上海分所所長 孔華威
杭州碧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夏抒
 
70後創富代表:
大樸網創始人 王治全
三極傳媒創始人 高連民
九軒資本總裁、合夥人 劉億舟
 
80後創富代表:
攜車網創始人 章正超
夏娃的秘密創始人 傅文娟
上海萌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尹慶
 
90後創富代表:
禮物說創始人 溫城輝
91車夢網創始人 張達
醬遊創始人 張益民
 

\現場觀眾舉牌對嘉賓的觀點表態 

我的創富觀
90後:要賺錢,也要有責任感
溫城輝:90後創富有不同的觀念,我們覺得不應該跪著賺錢,而是蹦蹦跳跳地賺錢。
張達:我很認同勁霸洪總的觀點:獨善其身則窮,兼濟天下則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你解決了天下人的痛點,能夠兼濟天下,不富則天理難容。
張益民:我對創富的觀念就兩句話:第一句話,能夠解決用戶需求的痛點的,那麽你就可以創富;第二句話,能夠解決社會需的求,那麽你就能更上一層地創富。 
60後:更在乎精神創富
夏抒:富不一定有錢,有錢也不一定是富。我要多講兩句,今天下飛機的時候,空姐們列隊歡送我們走說再見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人說謝謝你們辛苦了。你們覺得這些人都很富嗎?特蕾莎修女並沒有錢,但是她內心是富有的。
劉東明:我認為創富是一種生活方式。
孔華威:富涉及到價值和長度的問題。我們要考慮富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還得考慮富是不是可持續的,不能拿健康來換。
80後:創富關乎價值
尹慶:我是很贊同60後的意見。最開始我覺得創業肯定要賺錢,現在我慢慢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做事,我們把事情做成了,賺錢也是水到渠成的。
傅文娟:富包括物質富和精神富,同時還有三個層次:第一是小富,即創造價值。第二是大富,就是分享價值,讓工作團隊得到財富上的改變,讓家庭更幸福。第三是巨富,也就是剛才90後講的,我們去解決一個行業、解決社會的需求。
章正超:提到創富,我特別沒資格站在這里。因為我雖然創業了但還沒有富。我的理解是先創業,富不富再說。 
70後:對得起光陰
劉億舟:70後是伴隨改革成長的一代,我們既有保守也有開放的一面,我們對創富的態度是,用市場的法則來掙錢,掙的錢越多,你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就越大。因此我們在場的所有人,應該在誠信經營的情況下,盡可能掙更多的錢,掙得錢越多,才有更大的能量做更多的事情。
高連民:如果創業成功了,物質財富多一點,如果創業失敗了,精神財富會更大一些。
王治全:我們這一代受的教育就是守規矩,我的創富觀是做點事對得起光陰這件事情。

\ 
我的第一桶金&我靠什麽賺錢
 
溫城輝:我的第一桶金在是高中的時候,當時覺得學校的雜誌做得太差了,然後就寫一些很叛逆的文章印成雜誌,賣了1000多本,賺了幾千塊錢。第二次賺錢是在大學的時候,學校的風景很漂亮,我就用畫筆畫成Q版的漫畫,一張2塊錢,我在一個學校可以賺1萬。我跑了100所學校,賺了100萬。然後現在做禮物電商,這個產品現在還沒賺到錢,已經拿到了300萬美元的投資。
 
尹慶:公司賺錢和個人賺錢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創業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公司賺錢,公司賺錢了員工就會賺錢,然後合夥人賺錢了,最後才輪到我們創始人賺錢。我是2011年開始做手機遊戲,幾乎是最早的一批,遇到的市場時機也比較好,做好了利潤就會很高。
 
傅文娟:我想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然後要問清楚自己要什麽。現在的市面上,找不到我想要的內衣,於是我就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我們將要搭建一個用戶和設計師都可以參與的平臺,讓用戶找到他自己想要的產品。
 
章正超:我們做的是汽車售後O2O的業務,通過互聯網修車。這是一個信息高度不透明的行業,然後我們圍繞解決痛點做我們的業務。
 
高連民:第一個階段是個人創富,跑保險跑了10年。第二個階段是家庭創富,開了一個門市。現在就想靠大家一起創富,這是三步曲。
 
夏抒:我是生於60年代的90後。在2000年之前我就利用用互聯網思維賺到錢了。我是新西蘭第一個通過免費送警報的方式收取服務費,然後就成為了行業的標桿。
 
創富的核心要素
 
80後:最重要就是想法,就是腦子要好使。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然後滿足用戶的需求,再帶領一群人同行才是我們的核心。
 
70後:經驗最重要。這是創始人他所能到達的高度和對這個行業所思考的深度。然後我的理解就是,跑得足夠長,引擎足夠強大,團隊足夠牛逼,產品足夠尖叫,最後資本市場保證你的資金充足。
 
60後:到這個地方來的人,骨子里面都是有激情的人,最重要的是用戶心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對創富來說,理想也很重要。什麽叫理想?我告訴團隊,獨立思考挑戰權威,本公司的權威就是我,要挑戰我。
 
90後:我覺得創業最重要就是死都不放棄,我上海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德邦物流的董事長,他跟我聊天的時候說,一定要堅持。他畢業到廣州開一個小小的倉庫,做航空運輸。那家航空運輸的庫存點經常有客戶投訴,無論客戶怎麽罵他都不掛電話,他說這就是核心競爭力;第二個好朋友是晨光文具的,他說無論如何也要見到經銷商,就是死都不放棄。我曾經破產過,我去擺地攤,被趕來趕去,就找一個空隙去賣,然後堅持到今天特別不容易。現在很多人抄我們的生意,怎麽辦,堅持做下去。
 
關於“勁霸·創富匯”
 
2014年,勁霸男裝聯合著名商業財經媒體《創業家》成立了中國首個關註創富微力量的組織——“勁霸·創富匯”,該組織以“聞道、授業、解惑、維新”為宗旨,致力於匯聚具有共同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創富群體,構建充滿正能量和夢想的創富圈子,並著力搭建一個相互交流、共同學習、資源共享的平臺,相繼在北京、廣州、三亞、合肥和西安等地開展了沙龍活動,針對性的為各行各業的草根創富者們搭建學習平臺,聘請導師傳授創富經驗,打造共同學習的“朋友圈”。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28

蔣家第四代將選立委 竟獲新創團隊按讚力挺


2015-04-06  TWM  
 

 

有沒有搞錯?在去年九合一連勝文大敗後,政治第二代參選已成為票房毒藥,但沒想到,蔣家的第四代蔣萬安居然在三月二十九日宣布參選立委,一時間讓人感覺頗錯愕。

然而,當蔣萬安宣布參選後,許多台灣年輕新創企業家紛紛在臉書表態支持,如EZTABLE創辦人陳翰林、心元資本創辦人鄭博仁、愛料理創辦人蕭上農等都按讚表態,看來蔣萬安在年輕世代中未必全然沒票房。

為什麼新創企業家支持他?原來,蔣萬安在舊金山矽谷開設的律師事務所,一直是以網路新創公司為主要客戶,成功協助台灣設計師產品平台Pinkoi等新創公司完成募資,而他平易近人的個性與專業態度也在新創圈頗獲得好評。

一三年底,蔣萬安從矽谷搬回台灣,他太太石舫亘也離開美國eBay工作,隨他回台,去年底創辦WeTogether.co,加入台灣新創圈的行列。

三十七歲的蔣萬安,以幫助年輕人當作參選主軸,以他過去的經歷,似是順理成章。

然而,選民似乎更在乎他與羅淑蕾的對決。四年前他的父親蔣孝嚴就在同一選區敗給羅淑蕾。此次蔣萬安能否打敗「蕾神」贏得國民黨初選,上演「王子復仇記」?也是另一個熱門話題。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81

中核建計劃在湘投建核電站 擬采用第四代技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255.html

中核建計劃在湘投建核電站 擬采用第四代技術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08-06 17:53:00

國家核安全局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高溫氣冷堆被世界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新一代核電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

湖南衡陽政府網最近公布的消息顯示,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建”)有意在當地投資建設核電站。

消息顯示,核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鳴澤等人在7月底造訪了湖南衡陽,就該公司的核電廠選址工作進行實地調研。該公司系中核建全資子公司。

如果一切順利,這個核電站將使用全世界最新一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該技術主要由清華大學承擔研發。據湖南當地媒體報道,2月3日,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與中核建在北京簽署了《深化核能領域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湖南及華中地區進行核電選址合作,共同開展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前期工作;雙方在選定合適的核電廠址基礎上,願意作為項目發起方,共同出資開展核電項目的開發和建設;雙方將圍繞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相關配套產業開展合作,合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鈾資源開采、核電站關鍵設備加工制造、基礎原材料科研生產等領域。

國家核安全局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高溫氣冷堆被世界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新一代核電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

高溫氣冷堆也曾一度無人問津。在中國新興戰略產業的規劃活動中,難以見到它的身影。在一次重大的核電論壇上,本報記者在一次核電論壇中註意到,專家們對高溫氣冷堆的介紹被置於最後。

不過,中核建在今年4月20日發布消息稱,商用60萬千瓦江西瑞金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專家評審,這將“為中國第一座商用高溫氣冷堆電站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江西日報》報道,江西瑞金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是“央企入贛”重大項目,計劃建設6臺60萬千瓦機組,預計總投資780億元,其中,一期工程2臺60萬千瓦機組,計劃投資達200余億元。該項目一期工程共有2臺機組,計劃於2017年上馬。

本報記者獲悉,目前,中核建已經和上海電氣(601727.sh)簽署了江西瑞金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設備供貨意向協議。上海電氣曾在2013年投入8600萬元對高溫氣冷堆進技術改造。

中核建上述消息稱,高溫氣冷堆在任何工況下,包括喪失所有冷卻的情況下,不采取任何人為的和機器的幹預,反應堆都能保持安全狀態。

一位參與高溫氣冷堆研究的專家則向本報記者表示,相對其他現有的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顯得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它將是內陸核電的最好選擇之一”。

官方資料顯示,山東榮成石島灣的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示範項目已經在建設當中。該項目旨在示範成功後即可向全國推廣使用。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5月份調研該項目時稱,國家能源局將繼續加大對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的協調和支持力度。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中核建已先後在江西、湖南、廣東、福建、山東、湖北、浙江等多個省市開展了高溫氣冷堆項目前期工作。

“中核建有做核電站業主的打算。”中核建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說。該公司目前的主要職責是,承擔核工程、國防工程、核電站和其他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任務。

目前,中國僅有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以及國家電投等3家企業擁有核電站運營招牌。但和中核建一樣,華能等發電集團也在企圖拿到核電站運營招牌。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說,“電力公司看到核電效益很好,五大發電公司都想搞。”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26

第四代微軟小冰來了!能對話能自主模擬人類唱歌

還記得那個最早由“奶茶妹妹”章澤天擔任實習產品經理的微軟聊天機器人小冰麽?

那個曾經被微信封殺一度讓向來“傲嬌”的微軟在中國主打悲情牌的微軟小冰如今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第四代小冰將包含實時情感決策對話引擎、多種新感官、中日英三種語言,以及對應不同領域的功能插件平臺。

換句話說,升級情感計算框架後的小冰具備實時決策能力。在長程人機對話中,小冰能夠根據語義和情感進行動態判斷,自主決策對話中的聊天策略(EQ範疇),與服務接入。

此外,實現了人工智能和人類之間的雙向同步交互後,目前小冰的“全時感官”功能可以實現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無縫流暢對話,甚至根據聊天內容與走向相互打斷與追問。

按照微軟方面提供的數據,截止到今年5月,小冰已和多個國家的數千萬人類進行了超過200億次對話,平均對話長度達到23輪,而圖像等多感官的對話也已超過2億次。微軟小冰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圖靈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軟內部,小冰項目被視為微軟中國本地化戰略上的一次創新,除了專門為中國區開發,還把微軟常規產品的30-36個月開發周期縮減到6個月。

事實上,這樣一個項目其實是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直接拍板決定的戰略級試驗。

第一財經記者從微軟方面了解到,在陸奇上任之後,微軟提出的戰略是“中國為先”,必應希望未來在中國能夠有更多的本地創新,再將本地創新的成果嘗試向全球進行推廣。

對於“中國為先”戰略的初衷,微軟方面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透露:“因為我們發現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比美國更激烈,這個產品如果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得到認可,我們對國際市場的推廣會很有信心。”

這一次,陸奇透露微軟在兩年前不遺余力的推廣小冰這個聊天機器人背後是,微軟這個老牌IT公司對人工智能時代的野心。“小冰是微軟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性產品,在微軟全球,小冰代表著微軟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而微軟大力推廣小冰的真正的目標是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建立一個對話的基礎。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對話成為人和計算交互的核心基礎。

“全球範圍內,以對話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其關鍵在於能否形成人工智能自我學習、進化的正向循環。過去兩年里,當同行業者紛紛選擇某個具體細分領域切入時,小冰已悄然積累了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交互數據,並成為第一個進入上述自我循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陸奇解釋道。

除了上述功能,微軟方面還透露了小冰積累的大數據更促使人工智能虛擬歌手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過去六個月來,微軟一直在秘密訓練小冰基於機器學習,自主模擬人類演唱歌曲。目前該訓練已告一段落,其音準與情感表達已接近於人類歌手。

為此,微軟這一次還宣布小冰將正式進入並積極參與虛擬歌手市場的競爭。據了解,在中國,微軟已與湖南衛視大型女子團體綜藝節目《夏日甜心》合作,發布了首支由小冰演唱的人工智能版本節目主題曲。而在日本,也將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首支原創單曲。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透露,未來不排除面向虛擬歌手愛好者與公眾開放這一歌曲演唱創作平臺,使之成為包含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新內容創作平臺,從而輔助更為廣泛的人群進行獨立創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