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老闆的啤殼夢 股領袖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7/16/%E4%BC%81%E6%A5%AD%E8%80%81%E9%97%86%E7%9A%84%E5%95%A4%E6%AE%BC%E5%A4%A2/

殼股市場本來熱火朝天,差不多每個星期均傳出易手的消息。不過,自從經歷過上兩個星期的大跌市後,賣殼熱潮似乎有所冷卻,易手消息沒有像以前般那麼頻密。但是,筆者現階段卻並非看淡殼股市場,熱潮的冷卻只是基於現時市況欠佳,很多背後的企業活動也暫且擱置一下而已。由於「啤殼」已成為一門生意,而且還是一門短時間內能夠賺取暴利的生意,自然惹人垂涎。

人人也有個啤殼夢,但是啤殼最基本也要有業務在手。觀乎這些年來上市股票的行業,當真是五花八門,從醫學美容到網上媒體,從建築到芭蕾舞學校也有,甚至連賣米線的也想上市,可見殼股市場依然蓬勃。話雖如此,但究竟啤一隻殼上市有甚麼條件呢?

上市規則中對於創業板的上市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項:

具備不少於2個財政年度的營業記錄;

  1. 在上市前兩個財政年度合計至少達2,000萬港元的日常經營業務現金流入;
  2. 上市時市值至少達1億港元;

上市時由公眾人士持有的股份的市值須至少為3,000萬港元;

  1. 必須至少有100名公眾股東,持股量最高的三名公眾股東實益持有的股數不得佔證券上市時公眾持股量逾50%。

二千萬元的主營業務現金流入,這個數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所以有意上市的老闆,除了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外,當中更要拜託專業會計師想想法子,令公司業績上能夠符合上述條件。當然,如果業績當中包含極多水份,上市後不久自然會露出狐貍尾巴,可是「過了海便是神仙」,公司老闆既已達到了上市之目的,小股東的生死賺蝕也顧不得那麼多。

以上述這間米線生意為例,因要絞盡腦汁催谷現金流入以及盈利,不惜以加盟形式開設分店,又在加盟合約中指明商戶需向特定的食品工場訂購食材,卻被傳媒揭發這些都是老闆牟取暴利,兼且帶有欺詐成份的橋段。再者,該公司更被指出為了滿足現金流入的要求,需要有二十間分店,還為每間分店的每月營業額定下約四百多萬元的目標。如果老闆這個如意算盤打得響的話,賺殼價的確比賣米線好賺得多,所以難怪他們會萌生這個念頭。可是,牌局仍在進行中,卻已經被公眾看穿了底牌,先後被加盟商、傳媒等揭發其惡行,即使最終能夠上市,自然也欠缺捧場客。這間公司的老闆懂不懂財技,筆者無從稽考;但是做生意的手法,自然是要不得的。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15

揭「啤殼集團」底牌


2015-10-22  NM


香港股市陰晴不定,但近日上市的創業板新股,卻一枝獨秀,如建築股應力控股(8141)及立基工程 (8369),首日掛牌就升幾十倍。本刊調查發現,連同這兩家公司,一年多內竟有七間建築公司上市,大都是配售。巧合地,保薦人都是一間叫大有融資的公 司。當中的法律顧問,又大都沿用律師龍炳坤。就連請的獨立非執董,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批人!年薪最平十二萬。這些公司無論性質、重組過程、盈利模式,都很相 近,猶如「啤」出來。市場人士指出,「啤殼集團」有首腦、有班底,通常出公海摸着酒杯底搵老闆。而建築股無甚固定資產,殼夠乾淨易賣出,一賺兩億!如此明 目張膽的行徑,已引起了證監會注意。

近日證監會主席唐家成,以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皆表示非常關注「啤殼」情況。過往,一間公司要上市,成本不菲,尤其律師及保薦人,收費過千萬, 故有資格上市的公司,皆屬行業龍頭,集資額不會低,盈利還有番「咁上下」。不過,近年玩法已經改變,只因殼股有價,價錢還要是二至五億。一名中小型租務公 司老闆向本刊透露,曾有中間人向他招手,出資讓他上市,「有人約我上遊艇出到公海咁滯,搏無人聽到,摸住紅酒杯,話幫我出埋錢。佢哋有團隊一條龍去搞,到 賣殼時才七三或者六四分賬。如果最後上唔到市,只需俾番一半行政費。」

大有七子上市

簡單而言,一經上市,就是「小本生大利」的生意。掛牌期間,股價還高高低低,把握到時機賣股就是贏家。本刊循這一年上市的新股追查,近日升幅最誇張的非立 基控股莫屬。立基配售價每股0.25元,曾大升五十八倍。收市報5元,仍升了十九倍!收市前一分鐘,更有人大膽掛出14.88元盤價。除了立基外,另外幾 隻新股表現一樣亮麗,如應力控股及豐展控股(8248),首日掛牌都大升廿多倍,令市場人士側目。比較起來,這些股票竟有共通點,包括:以配售形式(即不 發新股)上市、同為建築股、而保薦人都是大有融資。過去一年有多,共有七間建築相關的公司上市,均由大有融資擔任保薦人(被稱為「大有七子」),實力可謂 超乎同行。這間大有融資的股東為蕭永禧、黎家柱及李瑞恩,寫字樓在金鐘海富中心。去年中大有融資想替一家叫創新家具國際的公司申請上市但被駁回,更被港交 所公開「貼堂」。其保薦的公司,質素似乎相當參差。

同一間律師樓

本刊試圖追查這些公司的其他共同點,挖出背後團隊,結果再發現這七家建築股中,竟有三間,包括震昇工程(2277)、KSL Holdings(8170)及朝威控股(8059),都由一家叫龍炳坤、楊永安的律師行擔任顧問。這間律師樓近年「戰績彪炳」,早前股價爆升的宏基集團 (1718)及前進集團(1499),兩隻建築股都由其負責擔任法律顧問。這家律師樓在中環怡和大廈,龍炳坤報住豪宅貝沙灣。再翻閱年報,巧合的是,多間 由龍炳坤負責的上市公司,非執董幾乎是同一班人。名字出現得最多的叫林誠光,資料顯示他分別擔任「大有七子」其中三間的獨立非執董,另外他又擔任冠輝保安 (8315)、金彩控股(1250)等多間上市公司非執董。這幾間公司都是由龍炳坤擔任法律顧問,兩人可謂合作無間。林誠光是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教 授,本刊致電其辦公室,問他為何一次過做這麼多間公司非執董,他最初說:「唔……我不願回應。」但聽到記者質疑這些公司有「啤殼」之嫌,他十分緊張地回應 指:「佢哋係非常正當的公司,經過聯交所審批,我作為學者、教授,係俾知識佢哋啫!」林誠光現擔任七間上市公司非執董,每間年薪只是十二至十五萬不等,但 小數怕長計,年薪可達百萬!除林誠光外,一個叫何昊洺的名字,亦分別擔任剛上市的四間「龍氏」處理的建築股旗下非執董;羅耀昇及陳仲戟,亦多次出現在龍氏 負責的新股非執董名單上。

部署賣殼

而這些公司的股票公眾持有人,又大多恰恰是百多個,剛好符合港交所的一百人要求。一名市場人士說:「港交所淨係要求一百個公眾股東。佢哋會唔會咁得閒,同 你搵一千個人嚟呢?」如立基控股,三點二億股股份中,只合共分予一百一十二位人士,而當中九成九以上由二十五位承配人接貨。股票一上市後,原形畢露。 KSL Holdings上市後,便被證監會指其股權高度集中。港交所對創業板公司的上市要求較鬆,無須盈利記錄,過去兩年透過經營業務所賺的淨現金流入最少兩千 萬。而這些公司剛好達到要求,不過多也不會少。市場人士指,「啤殼集團」通常一條龍運作。玩法是團隊會安排好人頭及所需程序;庄家會圍飛嘜高股價賺錢,再 散貨,上市初期先賺一浸;日後成功賣殼,再賺殼價兩億。背後團隊「雙重享受」,賺兩次錢。事實上,部分過了半年禁售期的新股,已賣股部署賣殼。震昇工程大 股東,今年先後配售及減持公司共二成四股份。

啤殼新股陸續有來

本刊再翻查港交所文件,發現尚有四間建築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打算在創業板上市,包括德運控股、滿築控股、Fraser Holding及迅達物流。當中有三間又是由大有融資及龍炳坤、楊永安律師行負責。其中訊達物流,由龍炳坤與興業僑豐擔任保薦人,但公司的非執董都是同一 班底。打開他們的文件,發現「平民」味道甚濃,做地基工程公司德運控股、股東劉偉楷報住青衣灝景灣。公司一○年才成立,過往只完成了四十多單工程,連同工 人只有一百個員工。另一間迅達物流,主要用中型貨車運送建築材料,主要資產包括有四十五架吊臂車及二十四架夾斗車。記者登入其網站,網站尚在「under construction」,阿媽說過:「小時唔讀書,大時做運輸。」但在現時的上市制度下,只要「砌」夠現金流就可以上市,做運輸一樣可以「出人頭 地」。一名建築行內資深人士:「好多建築公司都係茄喱啡!平時搵唔到錢o架。同你講,好多建築商平時的毛利只有百分之三,有人同佢講一次過賺幾億喎,仲唔 仆到去?搵建築商最好,我哋無乜資產o架咋,賣殼時乾淨利落。」他指要搵收入很容易,「點砌呢?呢行生意多數價低者得,佢哋係咁用低價搶標,甚至蝕住嚟 做,一單生意蝕一千萬,賣咗殼,乜都返嚟啦。我哋都好嬲呀,生意俾佢哋搶晒。」他說由於很多建築商都搵二判去做,故出蠱惑更容易,「你二億接單嘢,你話一 億七判俾二判,你表面咪賺三千萬囉,但其實二判係蝕住做o架。」

庄家出資上市

本週一,記者前往龍炳坤及楊永安位於怡和大廈的辦公室,接待處上方竟掛滿近百間公司的名牌,當中包括近日上市的公司。秘書指兩人外出開會,之後會回覆,但 截稿前仍未回覆。事實上,龍、楊包辦上市一條龍,除了擔任法律顧問,一二年多間在香港沒有業務的內地公司來港上市,兩人會借出公司地址予這些上市公司掛 單,如中盛資源(2623)、深圳中航(161)及江晨(1069)等。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兩人早年還成立秘書公司,為經手上市的公司提供秘書服務,滴 水不漏。近年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愈來愈多,一○年只有七間,今年年內已經有二十七間,另外還有近三十多間在排隊,當中大部分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事實 上,港交所向創業板公司收取的費用,因應該公司市值計算,但最貴都是每間收二十萬,似乎港交所為「交數」,懶理上市公司質素。證據確鑿的話,會否做嘢呢 又?

啤殼一條龍

撰文:梁佩均攝影、攝錄:陳浩樂資料:黃詠茵插圖:劉志誠[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54

啤殼賣殼 時下最發達行業 周顯

1 : GS(14)@2014-07-11 15:16: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近期有許多新股上市,由於投資氣氛好轉了,先來一隻鴻福堂(1446),再來一隻百本醫護(8216),上市都有很好的表現,所以估計近日的新股氣氛都會好好。


今日兩新股好炒




今日掛牌上市、而我又有留意的,有恒寶企業(1367)和先達物流(6123)兩隻股票,由於前者是近年來集資最少的主板股,估計一上市就會猛升,隨時做埋今年新股王,後者也只集資1億餘元,也是屬於好炒的那一類。

其實,現時一隻主板殼的價錢,已經升至4億元以上,聽說最貴的一隻,還以5.5億元成交。相比之下,以上的這些公司,一年賺三、五千萬元,一上市,殼價就值幾億元,這是10年的利潤。換言之,上市本身,不用涉及集資,已經是發大財的方法了。

監管更嚴 推高殼價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小型公司上市所籌得的錢,從幾千萬到一億多元,相對於殼價來說,根本只是次要。但反過來說,這些小公司要想在市場湊夠上市的集資額,並不容易,因為市場根本沒有這麼多的散戶。於是,便出現了一些專業的資金,專門大手申請新股了。

在這些年來,證監會和交易所不斷的收緊上市規則和難度,結果就是造就了殼價步步高升。所以,我常常說,在今天的香港,最賺錢的行業,就是啤殼上市,買殼賣殼,住殼等升值!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07

杜絕啤殼有法 可降上市門檻 周顯

1 : GS(14)@2015-05-19 16:48: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大家都知道,港股的殼有價,一隻殼的市價,現時已接近6億元,也正是因為殼價上升推動,細價股的股價也在不停的大升,造成了一個「良性」(惡性?)循環。

也正是這個原因,「啤殼上市」也就成為了一門專門的生意,因為一家公司,只需要年賺幾千萬元,便已經可以獲得一個上市地位,等於是淨賺了幾億元,這門生意,去邊度搵?更有甚者,就是造一盤假帳出來,啤殼上市,也是有利可圖,畢竟,製造一兩億元的利潤出來,其成本不過是幾千萬元,相比起殼價而言,也是一本十利的生意。

因此,也就大有股票界的有識之士走出來,呼籲交易所應該收緊上市的條款,加強上市的門檻,以杜絕啤殼上市的劣行。

花幾千萬上市 幾億賣殼

然而,我可以告訴大家,這種「有識之士」的想法,是不切實際,也是不可行的。誠然,這可以有效的控制了造假帳上市的公司,但同時,這亦令到上市公司的數量大減,如果以一年100隻股票上市,那些只「粉飾」帳目的先不算了,單單是假帳上市的,大約十隻左右(或更多),問題在於這些假帳上市的公司,集中在細價股,也即是殼股,如果一下子捏斷了殼股的新供應,結果就是殼價會再升幾成,反而令到細價股的升勢更加瘋狂,市場更加不健康。

簡單點說,如果要令到啤殼上市的現象不再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是降低上市門檻,讓更多的公司可以上市,這可令到殼價快速跌下來,也令到啤殼上市無利可圖,只有放棄。

我記得,在2001年左右,創業板的殼價跌至上市成本價,人們對啤殼上市也就興趣缺缺,直至2007年左右,交易所提高了創仔的上市門檻,其殼價才會大升起來,這就是最佳的例子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73

十大基建動工 建築公司爭上市 殼價高企 或成「啤殼潮大軍」

1 : GS(14)@2015-07-21 12:18: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1/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本港十大基建陸續上馬,帶動建築工程公司更多工程合約,甚至還引來一輪本港建築工程公司的上市潮。資料顯示,近兩個月共有多達10家本港建築公司,向港交所(0388)申請在主板或創業板上市。有市場人士稱,本地建築工程企業的確迎來小陽春;惟殼價持續高企,亦有可能吸引建築業加入「啤殼大軍」。

明報記者 徐寶文

據港交所網站資料顯示,於今年6月及7月,主板及創業板分別接到3宗及7宗來自本港建築工程公司的上市申請(見表)。十大基建陸續動工,助力是否如此驚人;抑或只是大批建築工程公司計劃加入「啤殼潮」?

建築費續升 盈利不俗

有中資投行高層坦言近期建築公司上市的確「旺場」,據他了解,目前市場上至少仍有3至4家本地建築工程公司,計劃在今年內遞交上市申請。

他表示,在近年建築費用持續上升的環境下,建築工程公司的盈利表現的確不俗,申請上市是比較容易;而另一重要因素是,近年殼價高企,無論最終是否希望保留原有業務,不少本地企業家均想先「賺一筆」。

去年10月,本港老牌建築商俊和發展(0711)宣布以出售股份、配售新股及可換股債券,以總代價約6.9億元,出售七成股份予中國新維投資;由盈信控股(0015)分拆、上市僅一年多的怡益控股(1372),昨日亦宣佈以4.85億元,出售75%股權予姜建輝。

殼價攀至5億 賣殼先賺一筆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殼價以往只是1億多元,惟現時已經攀升至約5億元,更一直高踞不下,加上本港小型建築商經營較困難,故「上市賣殼」是一個相當吸引的選擇。

另一方面,現時內房市不佳,或有資金流動問題,惟內地融資渠道不方便,故亦有可能觸發它們來港「買殼」,利用香港市場進行融資,「而對於房企講,最易搵就係房企」,這亦有可能導致近期出現大量本地建築公司申請上市的原因之一。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接受本報查詢時則表示,建築公司其中一個最大優勢,便是具有穩定的財務狀,因為它們「好多合約已經簽」,故較容易獲得審批,有利上市。

不過,張智威坦言,近期「個市靜好多」,殼價亦由大市高峰時的6億至7億元,回落至現時的4億至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98

財庫局陳家強 關注創板「啤殼」

1 : GS(14)@2015-10-16 01:41:33

【盼望改善】創業板「啤殼」問題續受關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關注創業板的問題,相信香港有良好監管機制,亦留意到個別股票存在問題,歡迎證監會及港交所跟進及改善上市公司質素。



曾與證監傾監管問題

被問到市場監管是否應更嚴格,陳家強則認為「每個人尺度有所不同」,而任何監管都應與時並進。昨日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透露,希望將監管由券商層面下達至客戶層面,陳家強確認證監會曾跟政府討論,政府亦樂意繼續聽取證監會意見。另外,日前7間銀行發行的部份信用卡,其非接觸式支付(俗稱拍卡支付)功能加密要求出現漏洞,客戶全名與交易資料可被手機應用程式非法讀取,被金管局要求回收及更換。陳家強指出,金管局已發出指引,相信銀行會跟進,但凡有新科技發展有一定過程,如出現漏洞,相信有關方面可處理。本周證監會歐達禮、前主席梁定邦,以及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先後開腔,回應創業板股份波動及「啤殼」問題。歐達禮表示,證監會嚴肅監察,唐家成則表示「啤殼」是否符合市場運作,可再作研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5/193335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47

收緊審批增「啤殼」誘因 周顯

1 : GS(14)@2015-10-21 03:26: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話說由於近日創業板新股喪炒,一升就是幾十倍,這當然引來了監管機構的嚴重關注。其中的一個傳言,是證監會要求港交所收緊創業板的審批,以防止「啤殼」。另一個則是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表示,創業板的定位與主板不同,是一個讓企業較容易上市的地方,若過度規管,將令其重返無股上市的「喪屍板」時期,與「活化」的目標矛盾,認為現行制度已足夠。
广告


對於以上的言論,我只能夠說一句:「這些人究竟懂不懂得股票?究竟懂不懂得市場的基本運作?」

規管少 「啤殼」無利可圖

首先,收緊創業板的上市審批,可以防止「啤殼」,這是對的。但是,如果創業板的新股上得愈少,則其股價也會因供應減少而增加。簡而言之,如果把創業板的上市審批收緊了,則現有的殼價會升,創業板新股也會炒得更勁,這應該是中學生也明白的道理吧?至於無股上市的「喪屍板」時期,且讓我又作一回老師,教授一下安永亞洲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

話說在創業板初成立時,上市審批十分寬鬆,大量低水平的公司於創業板上市,結果令股價不升,股民卻步,結果就是殼價大跌。在最低潮時,殼價跌至800萬元,但上市費用則超過1000萬元,這自然無人上市,就是「喪屍板」的時期了。後來,交易所有見及此,就收緊了上市規則,即是減少了潛在供應量,這有效令到創業板的價值大增,所以,在2003年至今,主板殼價升了10倍,但創業板殼價則升了40倍,升幅遠遠高於主板。

所以,當年創業板的無股上市,並非因為過度規管,反而是因為規管太少,令到上市太多,上市根本無利可圖。反而,如果規管更多,殼價會升得更快,這會令到更多公司意圖上市,結果是,它們將有更多的誘因去「啤殼」,也會用更高的成本、更精密的方法去「啤殼」。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74

周顯:公司啤殼要懂竅門

1 : GS(14)@2016-04-12 17:33: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這邊廂,在這一年來,我認識很多股壇中人,都說手頭有幾家公司正在準備上市。當然了,殼價不停的在上升,啤殼上市,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這自然吸引了專業人士參與,但那邊廂,監管當局卻在大打傳媒戰,說要收緊啤殼上市規定。

正因排隊上市的公司太多,我也常常對股壇的朋友說﹕「我估計在今後,創業板公司上市,應該會愈來愈困難,單靠僅僅符合上市條件,並不足夠,必須很高分數才成。否則,如果不加篩選,今年可能有幾百家公司上市,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政府客大客令人較有信心

所以,我也對近來的新上市股票,有着一定的關注,關注的重點是﹕它們究竟憑着什麼結構,可以突圍而出,成功上市呢?皆因我的副業之一,就是為朋友的公司去搞上市,所以也要對最新的上市標準有深厚的認識。像今日上市的思博系統(8319),發行2億股,市值約2億元,以此計低於殼價甚多,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主要方面包括虛擬化、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軟件定義網絡、分散式防火牆、超融合基建、公共、私有及混合雲、高性能計算、目錄服務、電郵服務、協同服務、企業流動性管理、網絡基建及資訊保安。

牌面上似是啤殼上市的料子,為什麼可以獲得交易所放行,讓它上市呢? 我估計是因為它的客戶群——私營客戶主要包括各行業的中型至大型跨國及本地商企,公營客戶包括政府、教育機構及非政府組織,自2006年成為政府認可承建商,大部分客戶位於香港,若干客戶則位於澳門。簡單點說,交易所的標準,就是對於政府客戶和大客戶有信心,對於私營小公司沒信心,對於香港客戶有信心,對於內地客戶沒信心,因為小客戶和內地客戶,比較容易造假帳。因此,像「思博系統」這種公司,便比較容易批准上市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15

啤殼樂園 創板新股再掀炒風聯旺、思博首日升逾十倍 慎防高位回吐

1 : GS(14)@2016-04-13 16:56:54

■創板股聯旺主席黃智果(左)及思博管理層(中)昨齊主持上市儀式。 李潤芳攝



【本報訊】創板股再瘋炒,啤殼風潮未散!近日創板股一上市即瘋炒再現,昨上市建築股聯旺集團(8217)及科技股思博系統(8319)齊齊以10倍升幅埋單,累計今年9隻掛牌創板股,有7隻均為建築或科技板塊,且全數累積升幅至少仍有兩倍,瘋狂程度媲美去年。專家憂慮在殼價有市、但監管機構未出招前,啤殼潮不但持續,且會越演越烈。記者:何仲豪


經營土木建築工程的聯旺昨高開逾6倍後節節上升,全日高見4.8元,首掛收報4元,較配售價0.26元高出達14.4倍。從事資訊科技解決方案的思博系統炒風同樣熾熱,高開7.5倍後再升至3元收市,較配售價0.25元,升11倍;周一上市的Hypebeast(8359)上市日亦高開逾9倍,昨埋單再升7.6%,累積升幅則有7.7倍。





每10隻創板新股3隻做建築

聯旺保薦人為天財資本,過去兩年共協助6家公司上市,包括去年11月掛牌、首日爆升15倍的中國糖果(8182);而大有融資最近一年保薦4家公司,包括暴瀉股立基工程(8369)及Fraser(8366)。翻查2015至今上市的43隻創板新股,幾乎每10隻就有3隻為建築股,有2隻為科技股,單計今年7隻首掛已高開介乎1.4倍至9.3倍,以現價與配售價計,最少仍錄得1.9倍的升幅,表現風光。不過,去年上市的14隻同類創板股中,雖然全數首日均以倍數飆升,但超過一半至今已失守配售價,倘以首掛日開市價計,42%甚至已累瀉至少九成,情況誇張。





瘋炒無實質因素 恐掀賣殼潮

事實上緊接而上的建築及創板股更一隻接一隻,據港交所資料顯示,已呈上招股書準備於創板上市相關股份至少仍有9隻。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創板建築股比例增,因為流動資金上市要求不高,「一單地盤定單已經值成千萬,而且香港越起越多工程,一單生意隨時夠上市」,至於科技股則概念足夠,並獲資金青睞,創板上市本錢高。不過,創板股瘋炒普遍沒有實質因素支持,如今年初上市的智傲控股(8282)市盈率(PE)更已高逾百倍,市場關注部份企業並非為壯大業務上市,而是部署賣殼。細價股專家梁杰文指,儘管監管機構屢次表示關注,但根本無良策應付啤殼問題及規管配售程序,相信啤殼風氣只會延續不會衰退,且大市氣氛較年初明顯改善,尤其最近主板上市的新股表現突出,成功吸引資金追逐新股市場,助長炒風。譚紹興更憂慮,越來越多海外公司回流並以香港作踏板,殼價在弱市下不跌反升,啤殼風氣有機會較去年更熾熱,特別是港交所計劃以低上市要求的新三板擴充收入來源,將進一步拉低公司質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3/195688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60

港交所擬加快堵啤殼 保薦人迫孭飛 短期內發指引信 投行:做法無稽

1 : GS(14)@2016-06-05 23:34:10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45&issue=20160603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近期積極出招打壓啤殼活動,據市場消息稱,港交所短期內將再發新指引,進一步加強對新股保薦人的規範,要求保薦人須確保安排上市的新股並非「殼股」,惟具體操作仍有待釐清。有投行界人士隨即炮轟指保薦人或須為「殼股」負上責任「好無稽」,執行上亦有困難;有市場人士亦認同,若企業存心欺騙,保薦人很難洞悉,建議應將焦點放在上市公司本身,例如延長禁售期、提高集得資金的去向之透明度等。

明報記者 徐寶文、陳偉燊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港交所積極「出招」打擊殼股活動,先後針對「洗殼」、現金公司、反收購等發出指引信。而據接近監管機構的消息稱,港交所因應近期賣殼活動頻密,擬於今日收市後發出新的指引作規範,當中包括要求新股保薦人負責確保新股上市後非旨在賣殼;新指引在公布後,會即時生效。

新指引或今公布 即時生效

一般相信,雖然市場較早前曾經傳出,監管機構擬提高新股入場門檻,例如要求上市時市值不少於6億元等,惟因為涉及修例問題,需時較長,因此先發出指引即時執行,去處理殼股問題(見另稿)。

投行:宜列明保薦人「監督」時間限制

有關消息隨即引來投行界猛烈批評。有投行人士炮轟,保薦人或須為殼股負上責任「好無稽」,直言殼股本身已難於定義,加上企業上市時若存心欺騙,即使保薦人也會遭受其害,「實在難搞」,同時亦見執行上的困難。他又稱,「有時企業於上市一刻,的確存心經營,惟上市後環境變差,加上有投資者出資吸引,賣盤亦無可厚非」,他認為除非指引中,清楚列明保薦人須負上的「監督」時間限制,否則上市後長時間仍要確保公司不賣盤是不合理。

瑞盈通資本管理行政總裁李文傑表示,若企業存心「啤殼」,保薦人很難發現,即使加重保薦人的責任,亦未必對事情有明顯幫助;反而應該將焦點放回到上市公司本身,例如延長大股東的禁售期、強制要求公司定期披露集資所得資金的使用情况等,確保公司是為業務而集資上市。

安永:保薦人難辨別企業上市目的

不過,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認為,傳聞是否屬實、執行上是否有困難,還是待港交所真的發出指引後,再作研究才合理;但他亦承認企業上市目的是否「啤殼」,的確很難辨別。

事實上,今次已非港交所首次加重保薦人的責任。受2010年洪良國際於上市短短3個月,被發現招股書嚴重造假影響,港交所於2013年10月1日實施了保薦人新規定,若保薦人並未做好「盡職調查」,有可能要背上法律責任。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XHh9lHyH.dpuf
2 : GS(14)@2016-06-05 23:34:44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42&issue=20160603
【明報專訊】近期市場盛傳港交所(0388)醞釀檢討創業板機制,當中有傳會提高主板及創業板上市門檻,甚至提高上市市值要求。據港交所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提高上市門檻部分,涉及修改上市規則,加上需要諮詢市場意見,預期需時較長,要阻截熱熾的炒殼潮,此舉變成「遠水不能救近火」。為了應對炒殼風氣,港交所索性變陣,先行發出可以即時執行的指引,實行先發制人,之後再從長計議。

事實上,香港因為有接近內地市場的地利,加上上市公司的二手買賣市場向來活躍,有價有市,在內地排隊上市往往費時失事,因此吸引一眾內地投資者轉炒港股,加入炒賣上市公司殼股,—般主板公司殼價叫價高達4億至6億元比比皆是。反之與香港鄰近的對手新加坡方面,殼價低至50萬元,不可同日而語。

隨着近期眾多主板及創業板上市後快速易手,引起監管當局關注,但是要等待修例往往需時,因此唯有發出新指引,即時執行,並加大保薦人的責任,實行先下手為強,一解當前殼股炒賣氾濫的局面。然後當局才再爭取時間,着手改例。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KCZqxNn6.dpuf
3 : GS(14)@2016-06-05 23:34:58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83&issue=20160603
【明報專訊】首階段收市競價時段將於7月25日推出,港交所(0388)董事總經理兼市場科主管李國強表示,引入機制是為了緊貼國際趨勢,及為投資者計算一個更具代表性的收市價;另外他又稱,在與上海交易所的溝通中,對方表示也積極考慮引入收市競價。有市場人士稱,上交所引入此機制是邁向國際化、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的一步,且在「實名制」下,較少人「嘜價」。

波動調節機制 可補程式交易缺失

李國強表示,香港是全球唯一未設收市競價的成熟市場,相反內地的深交所早已實施,而上交所亦於和港交所的溝通間透露,會積極考慮。瑞盈通資本管理行政總裁李文傑認為,若上交所引入收市競價,將可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為該市場注入流動性,同時亦符合內地國際化的步伐。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亦表示,由於內地是採取實名制,監管環境較嚴謹,故相信會較少人「嘜價」。

對於市場擔心「嘜價」情况會再次在港發生,李國強以周二(31日)MSCI指數調整日為例,當日尾市有大量資金湧入,不少股份價格被抽高,但過程是公平而有序,反映價格亦有可能因市場供求關係,而出現大幅波動;港交所及證監會則會密切監察市場,有需要時作出調查及執法。

另外,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將於8月22日推出。李國強表示,目前程式交易佔該機制涵蓋的81隻成分股逾50%成交,近年更有上升趨勢,故引入該機制,有助防止因程式錯誤而引發的連鎖反應,以保障市場參與者。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j9WNcVEY.dpu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6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