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哪有老虎不吃肉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08.html

這篇文章是於今天《信報》年青有計的專欄內刊登。

--------

哪有老虎不吃肉 (作者: Bittermelon)

古語有云:「苛政猛於虎」,大意是說暴政比老虎更加兇惡。碰巧去年是虎年,想不到送虎迎兔才兩個月,猛虎又再來臨,不過這次既不是苛政也不是庚寅,而是通脹之虎(苦)。

導致今天出現通脹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因為美國兩次的量化寬鬆政策,弄致游資充斥市場,因而令資產價格大幅飆升外,最近日本還發生大地震、海嘯和核災,鄰近 地區的糧食價格因而被搶高。 就以蔬菜為例,其價格因為日本本土的蔬菜受到核污染影響,他們不得不從鄰國大量輸入蔬菜,令到本來已上升了不少的菜價再度被推高。加上災後重建,幾乎可以 肯定,日用品、建材、燃料等價格將會攀升。

在通脹的張牙舞爪下,港鐵宣布根據早前因兩鐵合併關係,和政府簽訂的協議來調升車票售價,有人認為港鐵在錄得大額盈利下仍然加價,是缺乏社會責任;更有趣的是,連那些當日有份批准兩鐵合併的尊貴立法會議員和政黨,也跑出來說港鐵的不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何其壯觀!

筆者認為,港鐵是上市公司,他們的宗旨必然是照顧股東的利益為大前提,就算其最大股東是港府,但若因政治壓力而不容許他們加價,對港鐵的小股東是極不公平的。上市公司就像一頭猛虎,生來就是賺錢和獵殺,要求港鐵不加價,與要求老虎不吃肉同樣天真可笑。

服務與利潤間的矛盾

要企業講社會良心,大前提必先是有利可圖。就港鐵而言,我們可以要求他們只講良心,把所有閘門拆掉,天天讓市民免費乘坐嗎?如果可以,那由誰去支付其營運費用?由政府承擔嗎?這即是意味由納稅人支付,而不是用者自付,那是否有欠公平?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利潤必然是港鐵管理層最重要的表現指標之一,只要不出什麼大意外、大事故,一分鐘多開幾多班車,每班列車再走快幾多分鐘等的效率指標, 相對上就變成不那麼重要了。所以,如果希望港鐵專注於照顧市民大眾利益,根本不應該將地鐵上市,更不應該將兩鐵合併,使其壟斷全港的鐵路交通網絡,將港鐵 推向市民的對立面。

是次港鐵的例子就可以證明,將公營服務以商業模式來運作的話,服務水平和利潤之間的矛盾是無可避免的。港鐵的文化一向着重服務水平,所以這方面的矛盾不算太突出。可是在香港,由公營機構變身成比港鐵更兇惡的洪水猛獸比比皆是,領匯和市建局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領匯也是上巿企業,早前向其租戶大幅加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領匯管理層認為,現水平的租金和市場有一段差距。有人批評,領匯加租的舉動是無良,但是他們找錯了對象,要批評的不應是領匯,而是那些一手將領匯商業化並將其上市的人。

如果有看過領匯早期放在其網頁內的使命宣言,其中兩項就是「作為領匯管理人,我們會致力以市場為主導,不斷為資產增值」和「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回報」。可能是政治不太正確,又或者太過坦率吧,上述兩項的使命現已從網頁中刪除,而且還更換了漂亮又像人話的使命。

以「市場為主導」、「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回報」,這就是商業模式運作下企業的必然目標。所以,要求領匯「從良」不加租,這就等於與虎謀皮,不切實際。

港鐵和領匯是上市企業,要向股東負責,所以看重盈利實在是無可厚非,但市建局是法定的半官方機構,其作用應該是透過重建,去改善舊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可是他們不但與民爭利,更以天價賣樓去斂財,成為香港地產霸權的中堅分子。

市建局網頁內的理想是「為香港締造優質的城市生活,令我們的世界級都會充滿朝氣,成為更美好的家園」,但實際上,要擁有由他們興建的美好家園,就算是中產也會感到吃力,更何況一般普羅大眾?

公營私營何去何從

這幾隻老虎已噬慣了血,吃慣了肉,現在利用企業良心去要求它們去少吃點肉甚至茹素,是否有點不設實際?

有人認為我們可以考慮將他們收歸「港」有,並利用公營化這個牢籠,將猛虎畜養着。但不要忘記,「公營化」這三個字實在有點嚇人,因為凡是公營的,都給人守舊和虧損連連的印象,最後還會成為政府尾大不掉的財務負擔。

私營和公營都各有利弊,前者靠自由市場來監管,可惜太過着重利潤;後者可以做到重質而不須考慮利潤,但就難以去客觀地監管所用的分毫是否用得其所,物有所值。

其實港鐵在未上市前,其「鐵路和物業綜合發展」的融資和營運模式是一個頑為成功的例子,以物業收益來補貼興建和營運,問題只是在於應不應該將港鐵上市而已。

過去,公共服務私營化被視為靈丹妙藥,相信是時候檢討一下這個做法是否仍然合適,皆因我們都不希望製造更多的猛虎遺害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64

兩岸三地:財富哪有鹹的! 因念

2011-3-24  AD




 

鹽搶完、碘片搶完、奶粉搶完,下一個目標是啥?要看日本核危機的發展。最近幾天的消息,正面多於負面,雖然市況有點平靜下來、膠着的局面,但是好是壞,要看你是哪個角色。

以炒維生的投機者,有飽餐一頓的事後煙之感,歇一歇。長線為依的投資者,過山車後重回理性,應該也要開工。

上周跟廣東投資友人通電話,打聽對方家存的鹽有否加倉賺他一把?沒想到友人反罵筆者儍,這種超短線炒作,怎能鑽出財富。果然,後來看到自稱沒有文化的中國人,要求退貨賠錢的報道,對着這些事情,為商者要發財真的只有狠?要來真的,就回這個還講規矩的股票市場吧!

流行的消息 股價會反映

友 人自從日本出事,天天忙着盯住股市變動,因為國內A股不但受政府政策影響,還因應市場消息推波助瀾。地震天災、核子危機等千載難逢機會,具備捕獵狼性的友 人,當然破關而出。據他描述,最波動的時候,一隻股票可於短短十幾分鐘內漲停,A股以10%為上下漲跌停波幅,然後掉頭下滑把之前的漲幅冲掉,非常刺激。

對於投資額不大的,10%來回,可能沒有甚麼感覺,但友人投入以百萬計,筆者聽到也為他揑汗。所以每分每秒看着股價變動,絕不言過。

請 教如何選擇股票,友人指點在這種危機,就只有大眾認為(即人為)的消息為主,國內市場上周最流行的──「穿好宜科技防輻射內衣,披上凱諾科技的防輻射衣 服,戴上際華集團的防輻射帽子,口裏含上一片力生制藥的防輻射碘片,喝着蘭太實業的碘鹽水,哼着小曲掛着美羅藥業的氨磷汀點滴」,也真的反映在每隻股票的 價格上。友人追逐和跟上這些消息的同時,筆者看到的是沒有文化的另一面,怪不得友人口中的財富,哪會有鹹的!

因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3

沒有鹹魚哪有夢?

2013-06-27  NM
 
 

 

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裡有句話︰「做人如果冇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

不過,現實的香港,連鹹魚也快消失。

香港開埠前已有人製作鹹魚,開埠後,西環鄰近魚類批發市場,鹹魚欄開得鋪天蓋地,德輔道西更有一條「鹹魚街」(現已易名為「海味街」)。

鹹魚白菜的年代,曾經是獅子山下香港人奮鬥的故事,但隨着社會變遷,鹹魚業幾已絕跡。

區振鵬,香港鹹魚進興商會主席,正參與為期兩個月「城西魚香──鹹魚欄的故事」的展覽。

他慨嘆香港沒有新一代願意入行,道出這古老行業的輓歌。

我五十歲,成世人,都跟鹹魚有關。

我阿爸五十年代由中山來港,在西環跟人學曬鹹魚,學滿師就自己開鋪。

攞魚、醃魚、曬魚、批發、零售,一腳踢。上一輩的人,都很勤力。

我十八歲中學畢業,老豆叫我在鹹魚欄幫手。曬鹹魚,一靠天,二靠勤力。

師傅要無時無刻留意天氣變化,一有機會落雨,就要在天台「按鐘」,全部人即刻衝上天台,用帆布冚住鹹魚,好似走火警,雨季時,一日走五、六次。

曬鹹魚要時時刻刻


馬云﹕哪有抱怨哪就有商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728.html

100個創業的人只有1個成功。創業失敗至少有兩大原因:根本沒開始和沒能堅持下去。很多年輕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要創業,跨出第一步就很難。而創業後,不少人又因為走了幾步臭棋(即作了錯誤決定)就放棄了。馬云說,不要聽別人瞎說創業時多牛氣,其實每個人走的都是臭棋,他自己也是臭棋無數,最關鍵的是你要將棋局一直走下去,「創業的艱辛很多,但只要你堅持。絕大部分人死在不堅持的路上」。

據香港《明報》報導,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云可謂一代創業神話。馬云6月30日赴香港出席青年創業論壇,分享經驗,被問及如今哪裡最有機會?馬云說只要有抱怨的地方,有投訴、不合理的地方就有創業機會。他認為香港的年輕人只有和全世界的年輕人競爭才有機會。

把抱怨投訴變成機會

馬云6月30日出席的《伴你啟航》論壇,是家是香港系列活動之一。會上馬云少有地談到香港,他認為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年輕人和年輕人的競爭,而不是某兩個地區的競爭,「香港不應該和大陸競爭,香港的年輕人要和全世界的80後、90後競爭,這樣你才有機會」。馬云最看重年輕人的不是學歷,而是「開放、透明、分享、承擔責任」這四個質量。他笑說:「我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我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好的學校。」

談及創業心得,馬云說他創業得益於當初最根本的一個想法,就是透過互聯網幫助小企業生存。如今想來,他總結出只要有抱怨的地方、不合理的地方、有人投訴的地方,就有創業機會。「這個世界機會太多了,你就看看每天互聯網上抱怨的事情那麼多,這些都是機會。你加入抱怨永遠沒有機會。你要將別人的抱怨、投訴、仇恨、不靠譜的地方變成你的機會。」

失敗兩因:沒開始沒堅持

在鼓勵年輕人創業的同時,馬云也不忘潑冷水,說100個創業的人只有1個成功。在他看來,創業失敗至少有兩大原因:根本沒開始和沒能堅持下去。他指很多年輕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要創業,跨出第一步就很難。而創業後,不少人又因為走了幾步臭棋(即作了錯誤決定)就放棄了。馬云說,不要聽別人瞎說創業時多牛氣,其實每個人走的都是臭棋,他自己也是臭棋無數,最關鍵的是你要將棋局一直走下去,「創業的艱辛很多,但只要你堅持。絕大部分人死在不堅持的路上」。

以他的經驗來說,當他還在做服務中小企業的阿里巴巴網站時,猛然發覺eBay已搶先一步做起了網購。但不要緊,他隨即推出淘寶。而有了淘寶後卻發現沒有支付系統,銀行也沒興趣合作,於是他就將支付寶一併做下。現在淘寶遇到了物流難題,馬云近日成立了菜鳥網絡。馬云把這整個過程稱為「逢山開路,逢水搭橋」。


創業顛覆哪有那麽容易 你看準商業重構的時機了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2/148717.html

在這樣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放棄大公司的工作,選擇開發一款自己的產品來改變世界。

 

通過解決當前的痛點去創業,其實有巨大的風險。所謂的痛點和剛需都是當下的痛點和剛需,但是等到創業者著手去解決,等到產品上線,可能一年甚至兩年已經過去了,到時痛點還是痛點嗎?環境一直在變化,今天的痛點在兩年後也許根本就不再是痛點,今天的需求也不再是需求,環境發生了變化解決方案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我認為解決當前的痛點去創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坑。

\ 

從投資角度來說,我們看一個項目解決的用戶痛點是不是一個好的切入點,會看三個問題:趨勢、變化、時間點。

 

趨勢:看漲還是看跌?

 

對於投資者來說,投資的是一種趨勢。我們經常說要投資朝陽行業,買股票買漲不買跌,但是對於早期投資人來說,我們也很難判斷什麽是朝陽產業,就像你很難保證一支一直漲的股票會不會在買的第二天就掉頭向下,大多數的總結、分析和判斷其實都是事後諸葛亮。從經驗來看,那些很難賺到錢,絕大部分從業者就感到絕望的行業,有時反而很值得去關註。

 

當一個行業持續低迷,成本不斷上漲,利潤不斷變薄,直到絕大多數行業從業者都虧損的時候,它有兩種可能性:掉入深淵或者絕地反彈。如果新技術、互聯網能對這個行業產生影響那麽絕地反彈的機會就會很大。比如2008、2009年的手機行業,行業內人士應該還記得當年利率比刀片還薄的痛苦。

 

而對於幾年來都能保持百分之幾的增長的行業,反倒很難找到足夠大的機會。因為不斷有新的參與者進來,不斷帶來新的資金,市場會變得更加分散,很難出現一家壟斷型公司的出現。這種平穩增長的市場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機會。除非這種平穩增長能在幾年後,因為技術發展、社會結構變化、或者其他的一些外因,出現一個較大的向上拐點。就是我後面要說的“變化”。

 

時間點:東風是否就位?

 

在創業和投資中,判斷趨勢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對於“時間點”的判斷卻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最樂觀的人總是認為明天就該翻天覆地的變化,急急忙忙的沖進去,就怕錯過了這個時間窗;樂觀的人一般都考慮3、4年後會發生一個可觀的變化,但是實際情況可能往往會比3、4年更長;而對悲觀的人來說可能永遠看不到這個變化,或者認為即使要發生變化,也需要滿足很多很多的條件,怎麽也得5年~10年的時間,所以什麽都不敢做,他們恰恰忘了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域呈現“摩爾定律”,出現令人驚訝的指數增長。

 

“太早了,死在沙灘上”,“太晚了,已經很多人在做了”,“可惜當年沒有再堅持一兩年”基本上都是描述創業過程中如何判斷“時間點”的一些感悟。所以說創業的時間節奏把握尤其重要。

 

在時間點的判斷上很容易引起另外一種“全民創業現象”或者叫做“跟風創業現象”。當某個機會來臨,市場上出現少數一兩家有了2、3年積累的公司,很多創業者和投資者能夠快速看到這幾家公司的價值,於是快速跟進。類似於曾經出現的全民做廣告、做太陽能、做團購,還有現在的送餐、按摩、二手車。跟風創業有利有弊,大家自己判斷。

 

變化=機會?

 

投資是投趨勢,更準確說是投資“變化”。持續緩慢的上升或者下降都不會是好機會,只有“變化”才是機會,這個變化更像幾何學上的“拐點”。創新工場09年決定做安卓相關的投資的時候,當時塞班還是霸主;iPhone的生態鏈構建的相對完善,開發者已經開始在App Store上獲得收入;Andriod系統不完善、APP稀少,市場還是荒蕪一片。那麽你是應該選擇依然有著巨大存量市場,並且還有巨大出貨量的Symbian,還是已經初步構建了生態體系的蘋果,還是對Andriod進行大量的投入?今天這個答案很明確,可是當時這個行業還是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的。

 

現在已經是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這對於整個社會、投資機構和創業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特別是智能手機普及之後,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高科技、遙不可及的東西,中國的四線五線城市人們一下子完全可以和一線城市人一樣平等擁有和使用網絡。這就帶來了非常多的創業機會和投資機會,無論是純移動互聯網應用、遊戲還是O2O等方方面面。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但是到具體的某個領域,特別是O2O領域,就需要具體分析。線上互聯網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線下的具體產業有隨之發生變化嗎?如果輕率的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了,就認為各種線下服務都有機會了,這是很危險的。

 

創業者一定要問自己:為什麽我今天做這個事情會比五年前做,成功的概率更高?為什麽今天用Andriod/iOS調度車輛比五年前人們用PND,用WinCE,用Linux來調度車輛會更好?除了這個技術的變化,行業是不是也積累了突破的勢能?

 

樂觀的是,確實中國在傳統行業積累了好幾十年,處於信息化程度很低的狀態,大部分行業的組織方式和運營方式都處於低效狀態,雖然原來的PC互聯網在改善一些,但是移動互聯網卻在徹底重新構造一個商業系統。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組織化將會在接下來幾年在不同的行業發生。

 

不要輕易談顛覆

 

目前很多人認為找到出身於傳統行業同時又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人很難,能夠從傳統行業轉型到互聯網比互聯網人去認識傳統行業要難,我對這一點持不同的觀點。和那些在傳統行業幹了一輩子,可能連上網都不會的60後、70後不一樣。對於80後,他們雖然從事傳統行業的工作,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具備了互聯網能力和意識:

 

第一,他們學生時代起就在用互聯網的產品,對互聯網並不陌生;第二,他的經驗可以移植到互聯網;第三,今天到處充斥著互聯網相關的海量信息,他們有意無意的被互聯網熏陶。

 

所以理論上,傳統行業中的80後學習互聯網比互聯網人理解傳統行業要快。傳統行業中懂互聯網的人會是下一批創業的生力軍,他們將改變許許多多的行業。

 

互聯網創業者喜歡談“顛覆”,顛覆這個顛覆那個,大部分的行業是顛覆不了的,只是重建商業規則。如果食物不好吃,再互聯網也難以下咽;手表不好看、計時不準,再怎麽聯網、再怎麽能安裝APP也不會有多少人用;空調不制冷、噪聲還很大,能用手機遠程遙控,又能怎樣?

 

互聯網給了很多創業機會,但是還是應該回歸產品要做好、服務要做好。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債券大佬30億深陷烏克蘭泥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51

571143-System__Resources__Image-632265

被譽為“白衣騎士”的知名債券基金經理哈森斯塔伯(Michael Hasenstab)在烏克蘭國債上半年巨虧30億美元,顯示了抄底這種事的風險真的很大。

哈森斯塔伯管理的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去年陸續購買了70億美元的烏克蘭國債,這些國債的價格最近半年來幾乎腰斬,因烏克蘭東部戰爭持續,且政府財務狀況惡化。

20150201_UKR1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收益率下降,相關不確定性凸顯出的背景下,新興市場投資者面臨著挑戰。許多新興市場投資者都希望購買冷門資產以獲得高回報。哈森斯塔布對烏克蘭作出押註,他大約擁有一半的烏克蘭國債,是該國最大私人債權人。

彭博社報道稱,烏克蘭必須在未來三年時間里償還140億美元的海外債務。這一數字幾乎相當於其75億美元國際儲備的一倍。與此同時,烏克蘭經濟則陷入了雕敝的境地。政府官員預測,繼去年下滑7.5%以後,今年烏克蘭經濟將再度下滑4.3%。與分裂勢力之間的軍事沖突自去年4月份開始以來已經奪走了5000多人的生命,導致該國東部多數地區的企業都陷入了混亂狀況。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除此前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的170億美元援助外,烏克蘭將需要再借貸至少150億美元,才能避免債務違約。

此外,上周華爾街日報傳出消息稱烏克蘭已經聘用投資銀行拉紮德協助該國與外國債權人就高達200億美元的債務進行重組協商。

不過哈森斯塔布認為烏克蘭的危機只是短期現象,烏克蘭的長期潛力是很可觀的。他去年四月時表示,“那里有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人力資本和農業補助,而且烏克蘭雄踞歐洲和東方國家之間,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地緣政治方面來說都擁有戰略性的重要地位。盡管短期內面臨財政問題,但烏克蘭幾乎沒什麽債務。烏克蘭的債務與GDP比率僅為略高於40%,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是可以管理的;這一比率僅相當於美國的一半左右,與所謂的‘問題’國家相比更是很小的一個比率。當我們首次考慮投資烏克蘭的債券時,這在我們看來是很有意義的。但在後來,危機就到來了。”

哈森斯塔伯的團隊管理大約1900億美元資產,因其經常投資陷入困境國家的國債,在政府領導人中間獲得了“白衣騎士投資者”的聲譽。他是匈牙利、愛爾蘭和烏拉圭的最大單一投資者。截至去年9月30日,他還持有馬來西亞10%的已發行國債,以及韓國5.6%的已發行國債

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 Inc.)數據顯示,過去10年,鄧普頓全球債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為8.1%,相比之下,全球債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4.4%。不過在2014年中,哈森斯塔布麾下基金的表現落後於大多數同類基金。彭博社稱這種虧損更多地是來自於烏克蘭債券,而非其他任何國家的債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宜花創始人榮超:別鬧了,哪有什麽融資秘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1012/159181.shtml

宜花創始人榮超:別鬧了,哪有什麽融資秘訣
黑馬成長營黑馬成長營

宜花創始人榮超:別鬧了,哪有什麽融資秘訣

投資人:不是媳婦,而是親媽

來源:黑馬成長營

口述:宜花創始人榮超

“我的天使輪融資是在黑馬營的課堂上拿到的。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在2014年8月2日,我們九期學員在資本模塊的課上做融資路演,大家都推舉我去講講,於是我就上臺講了15分鐘。那天剛好是七夕,我給現場每人發了一枝藍色妖姬。

當時,我的業務完全是嘗試性的,也是第一次公開說出來,結果就獲得了4家機構的投資,包括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師,還有真順基金、黑馬基金等......."

創業的里程碑有兩種,一種是IPO,一種是並購,我還沒有走到終點。大家都覺得我好像已經非常順利了,但其實融資真的不是秘訣的問題,究其核心還是企業到底是否有價值,能否控制好節奏。以下來自榮超在黑馬成長營第13期"資本模塊"的分享。

創業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價值訴求

恩1

 天使輪:團隊靠譜,小跑模式 

天使輪融資首要是看人,其次是模式驗證。投資人每天收到的BP數不勝數,在沒有業務、沒有數據的情況下,投的完全就是創始人的智力和經驗。所以,拿到天使投資的項目,往往都是創始人的背景非常強,整個團隊都特別厲害。“xx公司創始人團隊”、“連續創業6次的失敗者”、“團隊都是海歸碩士”在投資人面前都是很好的簡歷。

如果創始人和團隊不強、不厲害怎麽辦?那就需要把業務稍微往前跑一跑。

對於已經輸在半個起跑線上的創始人,如果發現你的BP不能吸引投資人,就別再反複地琢磨BP了,一定要去跑小規模的模式驗證,否則BP再完美也沒人敢投。這個邏輯其實很簡單,因為現在所有的BP都是有套路的。

我舉個羊肉串的例子。羊肉串屬於大消費產品,大消費最關鍵的是用戶量,所以做羊肉串的早期商業模式是先讓大家免費吃,大家覺得好吃就會去網上擴散找來更多的人吃,然後就可以去整合上遊供應鏈,羊肉比別人還便宜,甚至自己養出的羊比別人的羊都好吃,然後再繼續擴品,除了羊肉再做羊湯,變成巨大的飲食集團,為全中國人民的生活健康而努力。

這就是投資人眼中的BP,所以大部分投資人已經沒有心情去想一個完全沒有經過驗證的事。而所謂驗證就是先把一串羊肉串烤好了,這在早期就已經是非常難的事情。為了讓投資人證明自己,要麽讓他嘗一口好不好吃,要麽告訴他別人每天賣100串,我能賣1萬串。

在驗證的過程中,有兩個特別值得註意的問題,一是牛吹得太大,二是行業天花板太低。有人賣煎餅融了1.8億,但即使不停地變革,最終也只能是一門生意,要靠它撐起一個商業模式就比較匪夷所思了。

當你覺得天使輪一切都準備好了,最好的融資方式就是去參加各種路演、大賽。如果參賽了幾回發現都晉級不了,就不要去找投資人了,投資人見一個少一個,不如坐下來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真的有問題,錯了還能及時改正。

A輪:數據驗證,抓緊找人

如今的融資市場不比當年,一言不合把投資協議撕了的、反悔撤資死活不投了的現象非常多,所以一定不要糾結估值的問題。其實每個創業公司可能都有咬緊牙關的這一天,那個時候你還會糾結是放5%還是20%的股份出去嗎?

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吹牛的速度太快,業務趕不上。拿A輪的錢之前,關鍵就是要把你在天使輪吹過的牛實現了。市場火熱的時候,很多項目完全沒有跑通,甚至光靠吹牛就拿到錢了,但在市場偏冷的時候,投資人眼中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數據。我們應該從始至終去抓數據,別抱有僥幸心理。即使你沒有完美的團隊,沒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但是當你把數據展現出來的時候,這一切都結束了。

當然,數據千萬不要作假,作假會讓人非常痛苦。從投資人的角度上來講,投一個公司投的是它的成長性。你跟投資人說,我的數據雖然只有100萬,但這只是在海澱區做的,所以我在北京市能做2000萬,在全國能做4個億,這就足夠了。創業是一個長跑,早期做得太爽了,後期就會非常難受。一共100萬用戶的市場,你花6個月就做到80萬,後邊幹啥去?

恩2

數據的核心在於你能否挖掘出它的價值,通過營業數據、成本結構等去證明你的模式,而不是去有意識地迎合投資人。我特別建議大家去找專業人員來管公司的數據,我們曾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做了一張表,這張表拿出去1星期我們就拿到TS(投資意向書)了。有些公司如果早一點看數據,就會知道商業模式是不可能成立的,手里有錢就該抓緊轉型,這樣還有機會翻盤。

融A輪的時候,創始人一定要下特別大的力氣去找人。雷軍說過,CEO的工作就兩個:一個是找錢,一個是找人。早期的我跟大部分創業者一樣,覺得不上一線帶著兄弟們去打業務,這個公司能好嗎?幹到B輪以後我發現,確實應該早點花大量的時間去找人。

很多投資人到後期會特別關註你的團隊建設。一定要積極地找、不停地找。我實際上是到了A+輪的後半期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業務從100萬跑到1000萬很爽,從1000萬跑到2000萬跟玩似的,從2000萬跑到4000萬的時候跑不動了,大量人員上的空缺,問題就出現了。

 B輪:複制擴張,琢磨盈利 

到B輪的時候,創始人就要考慮業務到底能不能複制,複制完了以後有什麽樣的效果,以及會產生什麽樣的協同?以前大家都知道宜花在北京非常厲害,客戶反應很好,但那個時候我們都還沒有進入上遊市場。當時的策略是等“北上廣”都有銷量的時候,再到上遊去打市場,這樣代價最小、速度最快。後來事實證明,當我們每天的鮮花處理量將近80萬枝的時候,雲南當地的航空資源、屬地資源等各方面資源就逐漸向我們敞開了,而不是需要花很大力氣去改造。

這其實就是B輪投資人考察的擴張可能性。與此同時,創始人需要在這個階段開始有計劃地考慮盈利。雖然有的項目天花板很高,融資輪次很多,需要長期資源來構築,但並不是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像滴滴、京東、亞馬遜這樣,有投資人不斷填補虧損,支持你跑到終點。

宜花就是賣鮮花,好像這個2B市場做到底也就300多億。我可以跟投資人說做完鮮花做綠植,做完綠植做種苗,做完種苗做花卉旅遊,但投資人一天看的BP比你能想到的要多得多,他是不會相信這一切的。所以,最務實的問題就是市場會不會增長,以及什麽時候盈利?

很多創始人抱怨,為什麽別人公司什麽都沒有還融那麽多錢,我的公司這麽好估值卻這麽低。這個時候,你不要過於執著,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市場份額、不同的局面決定著不同的企業未來。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特別好,那最好在天使輪就跟投資人說清楚,客戶獲取成本是多少、多長時間能占領多大市場份額。創業越到後面,就越需要有明確的數據和計劃。天使輪的時候,你可以大言不慚說自己沒經驗;當你做到B輪的時候再說這話,就非常不負責任了。

恩3

 C輪:細化數據,扭虧為盈 

宜花在融資的時候,我每說一句話之前都要去找數據團隊核算一下,一個特別小的答案都要非常謹慎,因為企業大了一定要言出必行。我覺得融資還是要本著一個態度,就是要真實。

宜花最新一輪融資大概聯系了120個投資人,我親自講了120次BP。以前天使輪、A輪的時候我還可以講自己偉大的夢想,到了C輪就只剩下數據和錢。投資人在乎的一切都是你的精細化運營管理,早點兒把基礎數據做好,到後期會給投資人特別堅定的信心。讓他們認識到你是一個有預期回報的項目,就夠了。

我建議企業從A輪開始,就找一個合適的FA來幫自己管理數據。C輪的時候請一些大的、有實力的FA,這樣會極大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宜花現在的數據可以精細到每天每一個城市的每一枝花的成本,而不是泛泛地做一個表。大部分公司死在C輪的時候,其實就是沒算清楚賬,一個月都燒8000萬、一個億了,還在往前跑,這個時候如果融不到資就摟不住了。

大多數公司到C輪,還有一大命脈沒有解決,就是真真正正地盈利。這是企業經營一個最後的里程碑,再往後就是擴張性和合規性的問題了。宜花的節奏是到了B輪以後、C輪之前就開始向盈利轉向了。我們的判斷是資本不會支撐我們融那麽多輪,必須要盡早扭虧為盈。

從資本市場的情況來看,市場一旦遇冷就會導致:第一,融資時間變長,原有的融資計劃會被打亂;第二,融資額度減少,拿到的錢可能不夠花。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強現金流管理,把手頭的現金流拆分成24份,每個月燒滿配額就停止。此時,你會面臨非常大的取舍,業務是不是要收縮、要不要裁員、市場會不會有負面聲音?我的經歷是,這時候不是考驗情商和智商,而是逆商。誰夠狠,誰有決心,誰就能活下去。

宜花的經驗是:要把固定成本降到最低,只要能覆蓋住可變成本,我的業務越多就越能賺錢。

宜花已經從望京SOHO搬到機場附近,剛搬去的時候我們一個主力研發工程師就坐在一個破紙箱子上在編程,你能想象我們已經是一家估值接近10億人民幣的公司嗎?市場經常就是這麽一個狀態,你逆流而上往往是上不去的,這就要控制好自己的節奏。從投資機構角度來講,他們對有足夠應變能力和決心的公司都是看好的,對能主動調整的公司也是打正分的。

投資人:不是媳婦,而是親媽

投資人永遠是最堅定地支持所投公司的人。投資人如果以控制這個公司為目的,他幹嘛還做投資,自己開一個不就行了嗎?所以,融資首先要擺正態度,如果你跟投資人有敵對情緒,你就不要拿人家的錢。

你拿投資人錢實際上拿的是什麽?如果只是要他的錢,我覺得這是下策,我們要的是投資人的經驗、資源和錢。投資人提的大部分意見,你都要踏踏實實地聽,聽完以後靜下來去想他說的對不對。創業者在早期如果能把投資人當做公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有決議與投資人達成共識,企業運營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創業公司最大的勝算,就是打敗傳統人在傳統領域的傳統思維。這不是靠我們一個創始人能搞定的,你需要借助投資人的資源來幫助企業,在智力上跳出行業和領域,站在一定高度上全盤分析、制定戰略。投資機構掏了錢,當然希望能夠保證錢能收回來,所以他在處理問題時候的態度和方式都是非常優良的,會幫著你的企業往前進。

恩55

企業本質:尋求價值,做好自己

宜花做了這麽長時間,融資了這麽多輪之後,我發現其實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融資上是錯誤的。一個公司實際是一個創始人,在這一生中最完美的一件藝術品。所以,我們要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雕琢這件藝術品上,融資只是在銷售這件藝術品,我們要尋找這件藝術品的價值,也就是尋找企業的價值。

其實,宜花在歷次融資中的認識和經驗都不是真正的關鍵點,核心還是在於宜花是一家極具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公司。我們的商業模式不傷害任何人,我們給花農提供了一個更穩定的生活渠道,保證他們能夠得到一個穩定的收入;對花店和花藝師來講,我們減少了很多他們在購買中的困擾;最終消費者購買鮮花的質量好了、品種多了,價格還降低了。這是我們創造的價值。

互聯網的“去中間化”過程,並不意味著要把中間環節全都幹掉。如果你懷著弄死別人的心態去做事,企業血液中就流著仇恨的基因,就越沒法成功。融合、吸收、標準化才是正確的方法,給到中間環節好的待遇,反過來才能幫助企業自身獲得更多的產品和流量。

所以,我們與其花大量時間去琢磨自己的商業模式、BP邏輯結構,不如把精力花在自己企業能力的建設上。如果你知道自己企業的核心價值,就按照這個核心價值去打造,只要這個問題想通了,融資並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融資宜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李曉佳:《人民的名義》 哪有健康人

1 : GS(14)@2017-04-22 10:13:36

【明報專訊】以娛樂文化來說,中國大陸生氣蓬勃,香港望塵莫及。湖南衛視現象級「反貪」神劇《人民的名義》,開播24天,微信朋友圈仍然時時刷屏,幾位貪官的同款眼鏡、水杯也迅速在淘寶打開了銷路。更突破的是,男性觀眾加入追劇黨,並成為主力。此劇中並沒有一個偶像人物,也許腐敗的生態中,難以生產出合情合理的健康人。

《人民的名義》可以說是了解今日中國的必修教材。一個「反貪」故事將這些年新聞裏不斷出現的巨貪、離奇死亡、中央巡視組、非法信貸、土地財政、釘子戶這些關鍵詞都串聯了起來,而劇中大膽的台詞更有種大快人心的感覺,比如「現在老百姓對幹部的感覺,就是無官不貪」、「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會幹壞事,現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會幹好事。」

故事開篇,是檢察官入屋調查某處級幹部趙德漢,這位衣着樸素、樣貌憨厚的「老農民」正在簡陋破敗的舊房裏吃即食麵。然而,隨後曝光的秘密別墅裏,牀板下、雪櫃裏,全是一紮一紮的現金。此人原型是國家能源局煤炭處長魏鵬遠,案發時家中搜出2億元現金,重1.15噸,檢查院從當地銀行調去16台點鈔機清點,當場燒壞了4台。

巨貪離奇死亡案全不避諱

「被死亡」也是內地網絡近年的熱門詞彙。劇集對此並不避諱,劇中反貪局長陳海,被一宗酒後駕駛撞成植物人,而負責調查此案的公安廳長祁同偉,正是幕後黑手;山水集團財務處長劉慶祝,因為掌握大量貪官收錢的證據,旅遊時「被死」於心梗,立即火化,死無對證。

故事的核心「一一六」事件,與時下熱門話題息息相關。首先是製衣工廠「大風廠」得益於城市開發,地價一夜之間破10億元,這是以樓市泡沫推進地方經濟的典型;其次,「大風廠」老闆蔡成功被貪官設局投資煤礦失利,欠下高利貸,這與時下民企接連爆煲十分相似,早年錢多四處擴張,投資非本業,一旦「水源」枯竭,就走投無路;下一步情節是,「大風廠」以全部股權抵押,從山水集團取得6000萬元過橋貸款,銀行卻突然斷貸,「大風廠」還錢無門,貪官控股的山水集團以6000萬元取得市值10億元的「大風廠」地皮,這個情節是貪官利用市場斂財的一個經典詮釋。

然而,股權抵押並沒有在股東大會通過,理論上不能作數,當地法院貪官出手:「法律的解釋權在我這裏,我說你有罪,你就有罪。」這句話暴露了當前司法體系人治的弊病;隨後,蔡成功發動工人護廠,工人點火,力抗拆遷隊,這又是觀眾熟悉的釘子戶的故事;涉案銀行副行長被拘留,她說私人沒有貪污,只是提供貸款給企業,收取利息返點,是按慣例操作,也是為銀行員工謀福利。劇情到這裏,與內地銀行近來的「假章」事件以及數十億不翼而飛十分脗合,銀監會任重道遠。

滿口「黨和人民」 主角缺觀眾緣

此劇將各種怪現狀一吐為快,仍能通過審查,無疑體現了決策層的魄力,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然而,處方在哪裏?前路在哪裏?片中沒有答案,只是讓老黨員、老革命回憶當年抗戰的傳統。倡導「紅色」,是否能夠淨化靈魂、淨化黨?落馬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當年正是以「唱紅打黑」為人熟知。

片中頭號主角,陸毅飾演的「反貪大將」侯亮平似乎並無觀眾緣,他和妻子在家洗衣做飯都如同開黨會,一口一個「黨和人民」。這雖然為本劇通過審查,立下汗馬功勞,卻令觀眾抗拒。劇中「大清官」李達康卻要接地氣得多,此人是政績工程的信奉者,任用擅長阿諛奉承的貪官,動員基建還搞出人命,但因為其清廉,妻子與他形同陌路,朋友也不相往來。片中台詞形容他,太愛惜自己的羽毛,而愛惜羽毛的背後可能就是對權力的追求,對權力的嚮往讓他放下了對金錢的執著。

比起反貪 完善監督制度更重要

求錢是貪官,兩袖清風也沒人緣,「大將」侯亮平的日常完全脫離時代,全劇裏,有沒有一個健康的人?在一個畸形的體系裏,怎樣才能創作出一個正常的人?不妨換一個視角,從第一集巨貪的小官,到心狠手辣的公安廳長,其實並沒有十惡不赦的人。巨貪的小官說「三輩子農民,窮怕了,貪污的錢一分沒捨得花」,讓人動容;而公安廳長隻手遮天,老婆說他「只要可以,連他們村的野狗都要調來當警犬」,這又是一個十分念舊,有情有義的人。要做的,不是單單反貪,而是要創造出一個讓人回歸善良本性的環境,要用完善的制度來監督人,這樣才不讓人裏頭的魔鬼走出來。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17&issue=20170420

摸魚手札:沒有騰訊,哪有改變

1 : GS(14)@2017-12-05 00:54:08

個人的第三季投資組合應該跑輸大市平均值,因為大價股一路走上,指數也有近四、五成升幅,由於我整個持倉都是一些惶恐被監管打壓、業務垃圾到不堪的細價股,既不跟升,甚至微跌。升市我固然無份享受,跌市也無份承受,算是這個浪潮中的花生友。財經討論區一片哀嚎,大家都為高位上了賊船而悲鳴。好像騰訊(700)這類股票實在是升得太急,不少基金都有持貨。一般基金都有自己的mandate和限制,例如個別股份的loading不能超過若干百份比。科技股和騰訊等是今年升市寵兒,如果年頭買落呢類股票去坐,今年這類股票持倉的loading會大增,尤其是好像瑞聲、舜宇、騰訊,甚至保險金融股的平保、匯豐等都有幾成至數倍的升幅。有時不是基金經理、分析員不看好這類股份,只是因為loading升幅太大,已超過若干比例,違反了基金組合管理的mandate,所以一有乜嘢風吹草動,一定是先找這類股份減磅。窩輪市場今年大豐收,因為大價股有勢,想刀仔鋸大樹的人太多,衍生工具市場今年條數是超了目標。好像騰訊、平保等斜角上升的股票,身邊不少朋友會以買遠價牛仔方式當正價去坐,但市況急回時,就算多遠價的牛仔,防守力總有限。買正股會傷,但坐得起,買牛仔真係有點難翻身。所以星期一、四那幾個股票「全燈師」(包括我),真係要好好檢討策略。不過檢討策略之前,還是要先打堂齋,幫已經死去的牛仔破地獄、默個哀。監管機構的出手日漸頻繁,而且空前絕後地出招。之前David Webb的文章已暗示他跟監管機構有來往,當時他用的字眼是「filed documents with」,呢個phrase有點曖昧,我英文不算好,各位讀者可以自行解讀。現在呢,連證監的代表也公開承認他們跟David Webb有緊密互動,這是不是代表David Webb跟監管機構的合作已經升了級呢?那就真的不知道了。很多人怕殼股會被進一步打擊,難炒了無疑是真的,不過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近年多數出事的細價股都是香港幫主力的,內地幫的則很少出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則更少會有大麻煩。技術上,炒內地幫的細價股,出事機會率是低一點,所以不是無得炒,只是炒法要改一改,我們要放棄香港的優勢,改投同胞的懷抱,連做投資者炒家,都要「愛國」一點。政治上這可以有很多陰謀論,到底係咪偏幫中國,還是別的,可以有排去亂估。只是,香港證監、港交所素來對內地環境不熟,就算有事故,都有跨境執法困難。何況企業管治越來越怪,光是「黨委」這個凌駕董事局,又不用申報的組織架構,已令證監的鬼佬成頭「黑人問號」了。渾水專業投資者、上市公司執行董事、90後
http://fb.com/muddydirtywate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3/202332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