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赛迪事件”引爆咨询业乱象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5/2NMDAwMDE3NTU2Nw.html


5月4日,一份澄清公告之后,赛迪顾问(08235.HK)报收0.255港元,大幅下跌7.27%。

5月2 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内知名咨询公司赛迪顾问因卷入IPO咨询造假丑闻,触怒中国证监会并被调查。5月4日,赛迪顾问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4日,赛迪顾问 没有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出质疑以及正式立项调查相关的任何通知和信息。

除此之外,处于风暴中心的赛迪顾问没有更多反应。5月4日,本报 记者致电赛迪顾问负责媒体关系的副总裁王靖,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本报记者致电赛迪顾问负责媒体事务的冉晓丹,要求采访赛迪顾问总裁李骏,冉晓丹表示:作 为香港上市公司,赛迪所发声明需要通过联交所审核。

“这是整个咨询行业的问题,不止赛迪顾问这样。”对此,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道。

“赛 迪事件”冲击波

一个多月来,关于“证监会创业板部副主任李量点名批评赛迪”的消息在投行圈内流传。

事 情缘起方正软件上市被否。3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召开第15次会议。方正软件成立10年,2009年度收入仅5300万元。但赛迪顾问提供的报告却称, 方正软件在教学管理类软件领域有超过25%市场占有率。

一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透露,李量措辞极为严厉:一些咨询报告如CCID等 的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完全脱离了行业实际情况,没有保持咨询机构应该有的中立性、客观性。丧失了职业道德。

“证监会领导觉得,赛迪把他们都 当傻子了。”上述投行人士说,4月中旬,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全国保荐人培训大会上,证监会领导仍旧十分恼火,近期几乎是逢会必讲。

对 此,5月4日,赛迪顾问发布了公告予以否认。

截至目前,赛迪顾问涉嫌造假的真相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但该事件掀起的冲击波已经在国内咨询业界 引起阵阵波澜。

易观国际总裁于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数据造假已经成为咨询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易观来说,也有过多家企业主动登 门要求进行数据美化”。

于扬认为: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这种行业乱象,在短期内难以避免。

“定制报告”出炉记

一 位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其就亲手炮制过一份数据报告。整个事件的过程是,某IT创业型公司希望在向投资者、客户等宣传时,被包装成为业界排名 第一的公司,于是就派人与咨询公司进行商谈,希望炮制一份自己所需要的报告。

经过商定,该公司最终以10万元价格购买一份其所需的报告,并 由咨询公司以召开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宣传。“10万元只是这个案例中的定价,不同的报告价格可能会差别较大,关键就看该公司和咨询机构具体的谈判。”该业内 人士说。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一些知名的咨询公司外,很多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小咨询公司运作的更加厉害,甚至60%的咨询费用是在企业过会 之后收取,“这种小型的咨询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地位根本就不是对等的,很大程度上被企业绑架了”。

据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介绍,有些小咨询公司 往往由知名咨询机构跳槽而来,“这种小公司的操作方法更离谱,投行去购买他们的报告,买过来一看,大量来自网络。经了解后才知道,这些公司人数非常少,很 多事情都是外包给一些高校研究生去做”。

标准和监管缺失

在提供IPO数据咨询服务的公司中,赛 迪顾问是业内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除了汉鼎咨询外,其余的公司都是一大堆小公司。据赛迪顾问2009年年报,其自称为创业板12家成功上市企业提供行业研究 和募投可行性研究服务,在该领域市场占有率20%以上,位居国内同行第一。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做项目就是找到客户需要的数据,他们面对投资 者、渠道商和消费者时都需要所谓的“第三方数据”,而IPO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巨大的需求使得国内产生了一大堆咨询公司,可谓多如牛毛, 竞争激烈。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行业规范却根本没有,这是行业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于扬认为:国内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监管机构来监督咨询公司数 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这也是咨询行业过去十多年发展的重大挑战。

在国外,针对咨询机构数据造假现象,主要采取行业自律和市场淘汰的方式进行 过滤。 于扬说:如果一家咨询机构数据造假,这种行为是会被揭露和唾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22

美國金融和咨詢業如何招募頂尖人才?砸錢,狠狠地砸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4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在各大高校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國如是,美國更是這樣。在美國,銀行和咨詢公司尤其舍得為招聘砸錢,其中有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高達5萬美元。 和傳統制造業不同,金融、咨詢等服務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歸根結底,人才是公司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在各個公司眼中,即便砸下重金,校園招聘仍然是不能放棄的香餑餑。正如一家資訊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所說: “我們喜歡在頂尖高校招人,因為我們知道校園里能夠招聘到很好的人。我們只要投入資源、設置一些篩選標準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我們很清楚什麽樣的人會有高智商,什麽樣人具備領導力,什麽專業的人合適做什麽…… 我們做校園招聘的年數越久,就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確保從不同的高校招募頂尖人才。如果幾年不從一所學校招人,那麽再想從那里招到人就很難了。” 為了以下數據可以直觀地展現各大公司對招聘有多麽重視:非盈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在2011年的招聘預算為3760萬美元。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員工估計,她所在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為5萬美元。如果你看看大銀行和大咨詢公司的這類支出,你就會發現每年花在校園招聘和新人培養上的錢至少也是好幾千萬。 有一家對沖基金非常舍得在招聘上花錢,他們在達特茅斯學院招聘時,甚至給每位沒有參加他們招聘的人100美元獎勵,只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麽不選擇自己公司。2012年,達特貌似學院的四個致告別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中,有兩個去了高盛,一個去了摩根士丹利,一個去了麥肯錫。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麽錯。每一家私人公司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招聘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學校里投入大量地時間和金錢,將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囊中。 大多數銀行和咨詢公司都會在8月和12月期間對大四學生發出offer。校園招聘文化也為在校生們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追求目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前輩們步入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軌道時,他們會努力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發展希望招募一些高素質的畢業生,這絕非易事。 首先,你得提前幾個月下手,因為稍晚一點人才就被招走了。你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召開招聘會,散發工作宣傳冊,在各地的高校之間來回奔走。你還得與各品牌公司的大幅的廣告牌和衣著光鮮的招聘人員競爭。最重要的是,你還要開出足夠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從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口中奪食。即便這樣,你最後找到的人還未必能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人才爭奪戰的結果如何呢?下表就展示了近年來美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就業意向: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不同學校的專業傾向不同(比如耶魯法學院學生較多,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偏多等等),但他們理想工作的行業分布都差不多。雖然畢業後實際的行業眾多,但在校生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金融、咨詢、法律、醫學等六大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27

美國金融和咨詢業如何招募頂尖人才?砸錢,狠狠地砸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4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在各大高校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國如是,美國更是這樣。在美國,銀行和咨詢公司尤其舍得為招聘砸錢,其中有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高達5萬美元。 和傳統制造業不同,金融、咨詢等服務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歸根結底,人才是公司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在各個公司眼中,即便砸下重金,校園招聘仍然是不能放棄的香餑餑。正如一家資訊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所說: “我們喜歡在頂尖高校招人,因為我們知道校園里能夠招聘到很好的人。我們只要投入資源、設置一些篩選標準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我們很清楚什麽樣的人會有高智商,什麽樣人具備領導力,什麽專業的人合適做什麽…… 我們做校園招聘的年數越久,就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確保從不同的高校招募頂尖人才。如果幾年不從一所學校招人,那麽再想從那里招到人就很難了。” 為了以下數據可以直觀地展現各大公司對招聘有多麽重視:非盈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在2011年的招聘預算為3760萬美元。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員工估計,她所在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為5萬美元。如果你看看大銀行和大咨詢公司的這類支出,你就會發現每年花在校園招聘和新人培養上的錢至少也是好幾千萬。 有一家對沖基金非常舍得在招聘上花錢,他們在達特茅斯學院招聘時,甚至給每位沒有參加他們招聘的人100美元獎勵,只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麽不選擇自己公司。2012年,達特茅斯學院的四個致告別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中,有兩個去了高盛,一個去了摩根士丹利,一個去了麥肯錫。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麽錯。每一家私人公司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招聘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學校里投入大量地時間和金錢,將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囊中。 大多數銀行和咨詢公司都會在8月和12月期間對大四學生發出offer。校園招聘文化也為在校生們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追求目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前輩們步入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軌道時,他們會努力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發展希望招募一些高素質的畢業生,這絕非易事。 首先,你得提前幾個月下手,因為稍晚一點人才就被招走了。你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召開招聘會,散發工作宣傳冊,在各地的高校之間來回奔走。你還得與各品牌公司的大幅的廣告牌和衣著光鮮的招聘人員競爭。最重要的是,你還要開出足夠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從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口中奪食。即便這樣,你最後找到的人還未必能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人才爭奪戰的結果如何呢?下表就展示了近年來美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就業意向: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不同學校的專業傾向不同(比如耶魯法學院學生較多,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偏多等等),但他們理想工作的行業分布都差不多。雖然畢業後實際的行業眾多,但在校生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金融、咨詢、法律、醫學等六大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0

“互聯網+”時代,中國咨詢業如何謀求發展PK歐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9/151072.shtml

“互聯網+研究咨詢”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研究咨詢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研究咨詢的生命力,為研究咨詢領域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研究咨詢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研究咨詢領域之中,提升研究咨詢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研究咨詢新形態。

目前我國咨詢業發展時間非常短,和西方研究咨詢業的發展水平有大的差距。總是不能形成專業化合作化的集團作戰行為。目前國內外咨詢業在世界範圍內發展很快。美國咨詢公司的服務內容涵蓋了管理、技術、工程、財務等方方面面。在德國從事研究咨詢的公司有近7000家。在英國80%的大中型企業常年雇用咨詢公司為其進行戰略、組織、管理、生產和信息技術的咨詢。據中為咨詢統計,目前我國共有各類咨詢公司3萬余家,而真正從事咨詢服務業務的僅1500余家,在咨詢業中做大品牌的只有幾十家。我國的咨詢業市場還十分不完善,收集信息的準確率不高,時效性不強,很難為企業提供系統、準確、及時的決策信息。中國目前的研究咨詢還缺乏準確的市場定位,整個行業管理薄弱,咨詢公司小而散,形不成規模,就連在國內咨詢業發展較快的深圳,其咨詢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營銷培訓、品牌培育、產品代理等初級業務,很少涉及企業戰略、信息決策等較高級的咨詢業務。西方咨詢研究業已發展到以客戶為軸心提供個性化紮實的服務,而國內咨詢研究業的人才結構、知識結構還不能承擔國際化複雜的業務,零散資源亟待整合。高利潤的市場自然讓給了國外咨詢公司。

面對“互聯網+”時代發展,我國咨詢研究機構和咨詢研究人員要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產品,迅速提高咨詢研究技術的價值和實用性。咨詢研究機構和咨詢研究人員在咨詢研究實踐中要秉持“頂天立地”的原則。所謂“頂天”,即咨詢研究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研究咨詢理論和實踐的前沿脈搏;所謂“立地”,即咨詢研究人員必須深入企業實際,在實踐中才能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咨詢研究能力。譬如,互聯網企業基於大數據技術,在合作前可以通過分析合作客戶企業信息數據資料。 

面對我國產業經濟快速發展及轉型升級與全球化經濟發展及“互聯網+”時代,為了使本土咨詢業得到更快的發展,不同的咨詢公司應根據自己的專長找準市場定位,還要不斷地擴展業務,增加咨詢服務範圍,提高與外國咨詢公司的競爭力。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咨詢業,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拓寬企業咨詢研究市場要把功夫下在咨詢研究產品的開發上。不只是工業企業有產品,企業咨詢研究機構也有產品,不過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咨詢研究機構的產品同任何其他產品(商品)一樣,既有價值,也有使用價值。要十分重視咨詢研究產品開發。每一個咨詢研究機構都應當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咨詢研究產品。所謂特色咨詢研究產品,是指咨詢研究市場需要的、能發揮咨詢研究機構專業特長和專業能力的產品。根據中為咨詢觀察,因為受人才的知識和經驗的制約,一般地說,一個咨詢研究機構要為企業提供面面俱到的咨詢研究服務往往是不太可能的。咨詢研究機構必須具有自己的專長,只有有了專長,才能為咨詢研究市場所接受。研究咨詢領域的互聯網化將有助於需求市場的對接,互聯網時代的咨詢企業不僅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先進的技術信息,也可以通過大數據掌握最新數據信息資料,從而決定研究咨詢的重點。 

同時研究咨詢面對銷售渠道變革,結合“互聯網+”的概念,建議以產業鏈最終環節銷售為切入點,回歸渠道本質,以變革來提升企業研究咨詢服務產品的銷售。“互聯網+研究咨詢”的結果,將會使未來的一切服務活動都圍繞互聯網進行,企業在互聯網上銷售,客戶在互聯網上購買,數據信息資料在互聯網上流動,線下的活動成為線上活動的補充與拓展。從現狀來看,國內“互聯網+研究咨詢”尚處於初級階段,咨詢企業正努力借助互聯網平臺增加自身利益。例如咨詢企業開始嘗試營銷的互聯網化,借助B2B、B2C等電商平臺來實現網絡營銷渠道的擴建,增強線上推廣與宣傳力度,逐步嘗試網絡營銷帶來的便利。 

“互聯網+研究咨詢”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研究咨詢”,也是思維、理念、模式上的“+研究咨詢”,其中以客戶為本推動管理與服務模式創新與創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中為智研認為“互聯網+研究咨詢”加入了無所不在的計算、數據、知識,造就了無所不在的創新,推動了研究咨詢領域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改變了咨詢研究企業的經營方式,也引領了創新驅動咨詢企業發展的“新常態”。互聯網+研究咨詢”可以利用國內相對優質與國際領先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去加速國內相對落後的研究咨詢業的效率、品質、創新、合作與營銷能力的升級,推動中國整體咨詢產業的國際影響力,進而能參與國際競爭並與歐美咨詢企業PK。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程勇,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微聯系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803

傳統咨詢業必死,擁抱大數據才是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2/157612.shtml

傳統咨詢業必死,擁抱大數據才是未來
36大數據 36大數據

傳統咨詢業必死,擁抱大數據才是未來

世界是平的,傳統咨詢業不再擁有信息壟斷優勢

  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服務都在快速叠代,對顛覆式創新有著極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咨詢業的競爭優勢也在逐漸消失,很難再滿足快速發展的企業。而基於大數據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快速找到“發力點”,還蘊藏著無限的商機。

“新、平、快”三招虐死傳統咨詢業

移動互聯網時代炮制了“新、平、快”三招,對傳統咨詢業進行花式虐打。

新: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咨詢業同樣自身難保

移動互聯時代,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應用的日新月異,對傳統咨詢業服務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調研過去用的是訪談、問卷調查,focus group等手段,而現在呢,不用爬蟲抓取、海量數據的量化分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做調研。如何快速掌握新技能、新工具,對大部分咨詢從業人員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移動互聯時代,連咨詢公司自己都在苦苦尋求出路,又談何為他人指路?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創新,這讓咨詢業沒有辦法依靠行業經驗作靠山。傳統企業正轉型正處萌芽階段,過去的行業經驗明顯無法利用。即便摸索出一條路子,新的經驗也需要時間沈澱,才能加以利用。萬一天色一變,一場風雨過後,後面的人已經沒法按著原來的模式去走。企業也往往並不滿足於跟隨別人的步伐,追求另辟蹊徑,“彎道超車”。

平:世界是平的,傳統咨詢業不再擁有信息壟斷優勢

 首先是信息不對稱逐漸消失。你可以通過百度、知乎輕松地了解任何一個概念;無數的資訊平臺,能在2小時內把地球另一邊最新鮮的資訊送到你手中。無論是免費渠道,還是現在越來越盛行的付 費內容,人們獲取資訊、信息、知識的平等程度大大地提高。過去傳統咨詢業引以為傲的方法論、稀缺資訊,以前是稀缺品,而現在已經是平常人家桌上菜。

同時,濃厚的商業氣氛驅使下,商業教育大大地普及,更是讓大部分人都能掌握知識工具。羅輯思維不僅每周給大家分享他的商業思考,還帶著一幫企業家一起幹。原來咨詢顧問價值3000元一小時的一對一面談,可能還只能讓你一知半解,現在在家看視頻都已經能讓你拍案叫奇。

 快:傳統咨詢業只擅長抽絲剝繭,而互聯網則需要快刀斬亂麻

互聯網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是快魚吃慢魚。很多APP每周叠代更新,才能捉住機會搶占市場,過了窗口期,便很難再有機會把已經養成習慣的用戶搶回來。微信快人一步搶占了市場,來往、易信無論燒多少錢,都沒有辦法撼動微信的地位。

如果還按照訪談、問卷調查、焦點小組的整套流程來做產品調研,項目沒做完產品可能就先死掉。要快刀斬亂麻,要切實可行,要立竿見影。而傳統咨詢業偏偏只擅長抽絲剝繭,由表及里,再用理論指導實踐。

 除了外部沖擊,國內的傳統咨詢業自身也積弱多時 :

人才外流與後繼無人,形成了一個虛有其表的怪圈

頭腦產業最重要的是從業人員的素質。國外咨詢業的從業者,很多曾經都是企業高管,身經百戰,閱人無數。而國內咨詢業則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怪圈。

我們不否認業內的確有一部分優秀且資深的咨詢顧問,但是人才外流和後繼無人的問題在不斷顯現。不論是前景還是薪資,互聯網行業無疑更具有吸引力。

資深的咨詢顧問都紛紛跳槽做產品經理、企業高管。而在招聘端,也沒以前那麽容易招到特別優秀的畢業生。留在咨詢業的人,可能自己大多都沒有真正實踐過。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讀萬卷書對現代人來說並不是門檻,而當所謂咨詢顧問自身都沒有辦法做到行萬里路、也不曾閱人無數,又談何給別人指路呢?

 進步慢,突破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咨詢業發展至今,從技術咨詢到管理咨詢,從管理咨詢專為IT咨詢,從未發生過主動性的變革。即便經歷了技術大爆炸的三十年,管理咨詢對於技術使用仍然停留在 三十年前:Excel用做所謂的模型和寫PPT。這招的確好用,對付三十年前的問題綽綽有余,但要對付三十年後的問題呢?

方案難以落地,結果難以顯性化,沒有人會為沒有效果的方案買單

 傳統咨詢行業就像大後方的軍師,紙上談兵而不扛槍上陣。但通常傳統咨詢業給出的框架,仍然解決不了具體的人的問題,企業拿了方案,具體實施通常仍然會有很多 問題,甚至無法實施。即便能夠按照方案執行,效果又是如何呢?得到這樣的效果,有多大程度是得益於咨詢顧問的建議,有多少又是其他行為的結果?無從得知。 動輒幾百萬的咨詢項目,已經很少有人願意為之買單。

 大數據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大數據解決方案具有更快,更直觀、更客觀、更高效精準、更多可能性的優勢。

 更快的執行能力

得益於IT技術的突破與應用,數據獲取比以前更快速,計算運行也更快,有利於處理更多、更全的數據,為進一步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步的效率提升,直接加 快了整個解決方案產生的速度,使得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能得到行之有效的辦法。為後續的“小步試錯,反饋調整”造就了可能性。這正是互聯網訊息萬變對我們的 要求。

更直觀地解決問題

一是通過多維度數據來直接反映市場和用戶需求。一切不以數據為基礎的調研都是耍流氓,數據驅動是最大的“以用戶為中心”。用戶有多喜歡你的產品,是否願意為什麽付費,與其跟他聊天,不如看他的實際行動。點擊量,付費金額,不僅能夠定性,還能夠定量。

二是結果顯性化。對數據的監控的優勢還在於當你改變某一個變量的時候,數據立馬就能給你反饋,告訴你效果。傳統咨詢公司的實施方案太飄了,而大數據則讓市場、需求、實施結果量化、可視化。

更客觀地用數據說話

沒有數據支撐,很容易走彎路。給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做項目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在廣告投放策略上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他們根據主觀經驗判斷,在上海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站和廣州地標性建築重金投放了廣告。而我們通過對數據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發現這樣的投放策略投產比極低,因為該公司的主要用戶活躍於校園,而非以上提及兩個地點。不用大數據方法和定量的分析,就很容易犯經驗主義錯誤。

 更高效精準的決策

這里必須以我們自己的項目作為案例。在給某運營商做外呼中心項目的時候,分析了外呼中心已有銷售數據,精準定位了目標客戶的年齡、性別、居住地、願意接電話 的時間等各種因素,並基於結果建議增派人手在午間時段進行外呼;通過建模預測潛在用戶的外呼成功率,並作為接下來精準營銷的依據。最終,整個外呼中心的外 呼成功率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精準的目標客戶定位和基於大數據的建模預測,是此次項目成功的關鍵。

更多可能性,超出了傳統思維模式

大數據不僅是體量大,更重要的是多樣。當所有數據都進入視線範圍的時候,世界就像慢鏡頭,每一幀都能看得清晰仔細。而當別人都在看視頻的時候,大數據能帶我們看到每一幀畫面的細微之處,其中商機不言而喻。

 咨詢業好比是企業身邊的軍師,腦子比較好使,飽讀聖賢書,閱歷豐富。但他只負責在幕後指點,不沖鋒陷陣。大數據就好比勘察兵,深入敵後,刺探軍情。敵軍兵力、布陣,哪里有陷阱、哪里準備偷襲都觀察得清清楚楚,能立馬掌握最新戰況、雙方死傷。

過去軍師身上的能力屬於稀缺資源,因此軍師價值非常高;互聯網時代,軍師的經驗不太奏效了,所有人都平等地獲取各種資源,接收各地信息。如此一來,軍師(咨詢業)地位不保是遲早的事,而勘察兵(大數據)必定成為打贏勝仗的排頭兵!傳統咨詢業因承受不住互聯網的沖擊而式微,擁抱大數據,利用大數據的價值,挖掘大數據的商機才是未來!

本文作者簡介

江穎,帷策智能創始人、CEO,大數據應用實施領域資深專家,中國大數據商業實踐先行者。自2003年起,一直致力於大數據領域的研究及應用實踐,深度涉入通信運營商、移動互聯網、零售、服裝、教育等多個行業,擁有大量的行業經驗和研究成果。

大數據 咨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5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