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吳江傳統產業V形反轉:車間里你幾乎看不到工人

盡管宏觀經濟環境依然嚴峻,但對於蘇州吳江區副區長吳琦來說,今年是可以稍稍松一口氣的一年。

“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的紡織產業就開始回暖了,今年已經全面好轉。”在10月的2016中國吳江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吳琦這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熟練地報出了幾個數據:“今年吳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超過了13%,稅比(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超過了90%,是近5年中最好的。從這兩年看,龍頭企業納稅的數額在大幅上升,企業基本面很好,增長比較健康。”

稅比是一項用來評價經濟發展質量的指標。稅比越高,說明政府的錢是從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行為中來,越能證明經濟增長的活力和競爭力。

吳江,一個以紡織業為支柱型產業的地區。作為全國的紡織重地和全國最大的化纖面料集聚區,位於蘇州南部的吳江擁有紡織織造企業5000多家,年紡絲能力近500萬噸,年織造能力200億米、染整能力50億米。全區有20家國家級紡織品開發基地,是全國“紡織國字號”最多的地區。

就是這樣一個依賴紡織業、集聚了中小企業的地區,經歷了人力成本上升、產能過剩、訂單流失、利潤微薄的低谷期,在被動和主動的轉型摸索中,逐漸走出“泥潭”,開始了積極增長的攀升態勢。

這是一個傳統紡織產業的轉型樣本,並不算豐滿的現實中卻也有著區域以及企業轉型的活力和亮光。

走向價值鏈高端:生產50元一米的布

吳江的盛澤鎮堪稱中國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基地,是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當地的化纖絲產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化纖織物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年產各類織物可供全球每人2米。

在10月下旬的2016吳江高新區(盛澤鎮)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上海說明會上,盛澤鎮黨委副書記趙菊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地紡織產業的轉型是從2014年開始的。當時經歷了大量投資的紡織重鎮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

“原先全鎮有近14萬臺噴水織機,實際上都在生產低檔的產品,售價本身就只有1~2元/米,以前還有10%左右的利潤,但從前年開始就已經是沒有利潤甚至負利潤了。”趙菊觀告訴記者,再加上東南亞和非洲企業的發展,不少訂單開始流向這些成本更低的地方。

在這種新情況下,盛澤鎮政府下決心開始轉型。“不轉型不行。”趙菊觀說,“鎮政府開始要求企業生產價格至少5元錢一米的面料,並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措施鼓勵企業淘汰落後產能,轉型升級產出附加值更高的產品。”

趙菊觀說,經過了2年多的努力,當地紡織企業現在的利潤率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了這樣一個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們整個鎮的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達到了18%。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字。有的企業已經生產了50元一米的布,附加值還要高。”

此前公開的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前11月,盛澤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同比增長了113.9%,100萬元稅收以上重點企業入庫稅金同比增長20.52%,工業用電同比增長3.2%。

恒力集團是盛澤鎮規模最大的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織造企業。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恒力集團名列第八。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郭昱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紡織產品的毛利潤已經達到了26%。而盈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按照定制的方法量產以及新品的引導和原料的變化”。據郭昱君介紹,公司現在共有500多個新產品投放到了市場。

隨之而來的是盛澤財力的增強,今年上半年該鎮全口徑財政收入達29.73億元,同比增長22.09%。

300億智能改造,引入進口機械

盡管面臨世界經濟貿易形勢和先進制造模式的變化等因素的挑戰,但紡織產業始終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以及重要的民生產業。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推進紡織智能制造進程、加快紡織新材料的研發應用、強化紡織工業基礎能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2015年我國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70713億元。

除了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吳江當地的紡織企業也開始大批量地落實“機器換人”,並將自動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實現智能織造。

“紡織業的用工數量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企業使用了大量的機械臂。”趙菊觀說,“比如在渦流紡的車間里你幾乎看不到工人。如果按原來的規模,達到一定產量大概需要2000人,但現在500人都不到。”

郭昱君表示,恒力集團的紡織工廠從2013年底開始推進智能織造,“今年過去的9個月中,產值總體提升了35%。機器換人後可以24小時運行,差錯率和穩定性都有所改善,還能讓產品更加緊跟市場變化的節奏,生產效率提升了7%”。

在恒力集團的紡織化纖工廠車間內,記者看到了大量的機械臂。恒力集團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樂軍說,這些機械臂的軟件系統都由公司自主研發。就研發投入來說,恒力集團對紡織領域的研發投入大約占年產值的2.5%~3%。

按照趙菊觀的說法,為了推動盛澤產業的轉型升級,3~5年內該鎮的設備采購額將達到300億元。其中高端噴水織機6萬臺,按照每臺20萬計算,共120億元;2萬臺噴氣織機,每臺40萬元,共計80億元;1萬臺高端針織機,每臺100萬,共100億元。

目前,盛澤鎮的噴水織機縮減至11萬臺,其中9萬臺是低端噴水織機,這些織機開機率在80%左右,產能過剩較為嚴重。該鎮計劃通過3~5年的時間,將噴水織機壓縮至8萬余臺,並且8萬臺中的大部分都由高端噴水織機來替代。

趙菊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述計劃新采購的6萬臺高端噴水織機的效應肯定會比原先8萬臺織機的效應好,“這麽說吧,6萬臺高端機器的產量和之前的8萬臺差不多,但產值會比原先的8萬臺提高30%左右”。

目前,盛澤鎮每年生產的85億米布料中,有20多億米是各種流行面料。為了讓世界最大的面料基地成為品質最好、檔次最高的面料采購基地,趙菊觀說,盛澤還專門請了各種設計師進入盛澤,甚至舉辦了意大利時裝周,力圖探索建立跨地區的產業聯盟,乃至跨國際的合作。

專門來到上海召開紡織說明會的盛澤鎮也期待能從上海獲得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吸引紡織機械的企業去盛澤落戶,培育當地紡機行業的發展。目前,當地的紡織機器主要依賴進口。

融資難題仍待解

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必須要構建新的產能,這是親歷了當地產業轉型全過程的趙菊觀的轉型經驗。

然而,在構建新產能、升級設備的過程中,企業難免會遇到資金的難題,對於此前利潤已經微薄、被歸為傳統產業的紡織企業來說,又要如何邁過這道坎?

吳琦向本報記者坦言,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還是融資難和融資貴,“盡管從中央到地方都在要求金融機構要把錢投到實體經濟上,但現在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因此,除了從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資金,當地政府也搭建政企銀合作的平臺,給中小企業創造盡可能寬松的投融資環境。吳琦也表示,市場終究還是以企業為主體,所以還是會堅持用市場化的機制和手段來配置資源。“政府更多是營造一種鼓勵企業轉型升級的環境,並不適合去幹涉企業的決策。”他這樣說。

趙菊觀告訴記者,跟幾年前相比,銀行對於紡織企業的放貸肯定是減少了。“雖然在企業引進新的機器上銀行還是很鼓勵,但總體上還是收緊的。”據他估算,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銀行在收緊貸款,這些主要是民營銀行,兩年下來收緊的貸款比例大約是三分之一,造成了部分企業資金困難。

趙菊觀說:“2014~2015年間,因為收緊貸款原因而倒閉的企業大概有36家。”按照盛澤鎮2500家企業的數量計算,倒閉的企業占到了1.44%。

打造金融小鎮和物流小鎮

為長遠的經濟發展考慮,以制造業和民企為主的吳江最近也開始積極發展服務業。

10月17日,吳江“金融小鎮”等25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約283億元。吳江“金融小鎮”即蘇州灣金融小鎮,由聯想控股、綠地金融控股、中信集團、東吳證券等12家機構發起,希望建成專業型生態金融社區、財富與資產管理的集聚區。

除了金融小鎮,吳江太湖新城還打造了蘇州灣科技園、軟件園等新興產業載體。吳江平望鎮則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打造起了物流小鎮,即蘇州中鱸國際物流科技園。

“吳江本身就是以制造業為主,先進制造業始終是我們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導向,同時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大力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服務業。”吳琦說,“人才是發展的關鍵,正因為吳江對高層次人才有極大的需求,所以傾力打造蘇州灣科技城,就是要通過載體的設立來吸引更多創新創業人才,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平臺支撐和智力支持。”

吳江平望鎮副鎮長方賢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平望鎮雖然要打造的是物流科技園,但物流只是手段,最終目標是實現現代商貿的蓬勃發展。“智慧物流和信息化的平臺起著重要的作用,整個物流效率也將通過科技的手段來提升。”

據方賢實介紹,物流行業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都已來過物流小鎮進行考察,“基本都是他們來找我們”,也均表示了入駐意向。目前物流小鎮已引進的企業有物流基礎設施巨頭普洛斯(GLP),它在當地的總投入約為5500萬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08

實地探訪吳江:倒逼紡織企業轉型的不只是原料暴漲

按理說,每年夏天是紡織業的淡季,而在8月27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在江蘇吳江東方紡織城見到的金龍飛卻顯得步履匆匆。

作為吳江盛偉紫荊花紡織有限公司(下稱“紫荊花紡織”)東方紡織城的總經理,金龍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個淡季並不淡。

“按照往年的趨勢,現在是(原材料)最低價的時候。誰都沒有預料到行情。”吳江偉華紡織有限公司經理李昌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過去2個月里,化纖原材料暴漲了20%多。不過,和一般的織造企業相比,產業鏈延長到貿易的綜合型企業顯得淡定很多。

由於金龍飛的公司生產和銷售的是成品布,訂單利潤高達25%,而現貨利潤甚至要超過30%,因此即使原材料上漲20%,不過是讓“1~2元錢的利潤少了幾毛錢”,企業自身不難消化,最近的成品價格也沒有因原料漲價而漲價。

紫荊花紡織主要做現貨,這雖然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庫存壓力,但也意味著擁有更靈活的市場。需要較小規模貨品的客戶可以馬上買到貨,無需等待訂單交期。

27日,商務部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監測和發布平臺綢都網副總經理沈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吳江一系列的環保管控,市場對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現貨也越來越搶手。“開三停一(織機開三天停一天)這類管控,讓企業的訂單交期延長了,所以(采購商)的訂單也變分散了,變成了分批下單,這讓原本行業里的季節性越來越淡。”沈劍說,而這也是造成這個淡季不那麽淡的原因之一。

在價格推動下,下遊買漲積極性較高,市場產銷在100%上下,當前原料堅挺向上,下遊市場話語權一般,跟進為主。圖片來源:綢都網

倒逼企業轉型

為了消化原材料上漲的影響,雖然會和部分采購商協商適當調整價格,但是為了不丟掉訂單,面料制造企業仍然不得不主動讓利,“以前的利潤率在10%~15%,現在只有大約10%。利潤總額要減掉10%~20%。” 李昌春說。

而這給制造環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利潤很薄甚至不盈利的情況下,大部分織造企業也會為了維持機器運轉和留住工人而繼續堅持。

吳江易達噴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嚴躍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工人的工資和去年相比也上漲了10%。一定程度上,這些擠壓利潤的因素都倒逼織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嚴躍明的工廠,在去年被政府要求淘汰18臺噴水織機後,今年還剩下138臺。而在這138臺中,他又自己投了1000萬元,把100臺換成了新機器。“沒辦法,企業要生存,必須要升級。原來老機器生產里料的話,利潤率大概只有10%。”他說,新的機器所生產的面料可以收獲15%左右的利潤率。

“還好轉型得早。好的布料情況會好一點。”陳金祥說,當所有因素都集中在一起,只有微薄利潤的低端產能,只會讓企業更加被動。

陳金祥表示,以前只要產品能賣出去就好,最近幾年在政府的引導和管控下,企業淘汰了落後的設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能。“我自己廠里總共500臺機器,淘汰了120臺(噴水織機)。”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原來工廠主要生產里料,現在做的是要求更高的面料布,因此在機器減少的情況下,今年的產值估計還將從去年的8000萬元增加為1億元,原因就是“產品基本全部都上了一個層次”。

陳昌春的企業預計將收獲和去年差不多的產值。因為在噴水織機陸續被淘汰的大環境下,低端的產品也慢慢不做了,而不那麽低端的產品在價格上會更高一點。“地方政府很重視,開始抓了,(企業)不配合也不行。”他說。

根據盛澤鎮綜合執法局環保科科長張曉昊提供給第一財經記者的數據,盛澤鎮共有2700多家企業里,近95%是織造相關企業,2017年以來共關停了70~80家小企業,占比約3%,淘汰的主要是無證無照或環保不達標的小作坊。

蘇州吳江區環保局副局長陸國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吳江區設定的三年初步目標是淘汰10萬臺噴水織機,占去年淘汰前當地噴水織機總數約33萬的30%。至於整治的標準,他說,首先淘汰和整治手續不全或者無證照的情況,再根據企業對社會和在稅收等經濟方面的貢獻,安排淘汰織機的配額,然後再淘汰低端和落後的產能。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8月,蘇州吳江區今年淘汰的噴水織機達約9000臺,而今年目標是淘汰3萬臺,淘汰任務完成率接近30%。

陸國祥認為,環保管控的力度只會越來越緊。他並不否認這種嚴厲整治帶給中小企業的壓力。在他看來,越是正規的中規上企業,就越贊成政府的整治行動,畢竟這些企業平時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一點都不含糊。

環保趨嚴

不過,讓李昌春有些困惑的是,國家去落後產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部分落後產能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周邊,“據我所知,沒有一臺機器按照廢舊鐵賣掉。都由做機器的買去,翻新後轉移到了周邊的地方。”

金龍飛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紫荊花紡織在吳江平望鎮的一家織布工廠,去年因環保管控搬遷到了湖北。80臺噴水織機搬過去後,湖北當地的工業園區因為規模太小不接受,企業又把規模擴大到了250臺,以生產里料。

嚴躍明工廠去年淘汰的噴水織機也賣給了安徽那邊的紡織企業。張曉昊認為,盛澤的舊織機回收更多是市場化的行為,太舊的機器也會被拆成零配件賣,但很少會變成廢銅爛鐵賣,基本都會再利用。

這同樣是長期從吳江采購面料的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部經理孟卓觀察到的情況:“最近的確是有一批噴水織機設備轉移到了安徽,生產的是低端面料,做滌塔夫之類的。轉移的地點是安徽的縣鄉和蘇北地區。”

一名姓陳的安徽紡織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吳江那邊淘汰的噴水織機轉移到安徽的路徑是,先到宣城,然後轉到阜陽利辛,最近又準備到蚌埠,吸收這些設備的企業多為大型的紡織企業。

不過,隨著規模的擴大,安徽當地也開始進行管控。

孟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安徽的環保力度從當地企業對環保投入的變化中可見一斑。“給我們供貨的安徽雅軒羽絨有限公司,以前環保(水處理)的池子不到十分之一,就放在角落里,是有凈水作用,但不一定達得到標或者準備在檢查時達標。今天春天再去看這個廠,環保的設備和面積達到了整個廠的三分之一。”孟卓說。

除了淘汰噴水織機的專項行動,吳江區也在推進紡織企業的中水回用,由政府統一建立中水回用站點幫助企業處理汙水,由企業交納相應的水處理費。

陳金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水處理方面的環保成本分兩塊,一塊是交給處理廠的,每臺機器一年約1200元;另一塊是日常運營水泵的費用,“要用水泵和管道打過去,才能保證水不漏”,兩塊加起來,500臺設備需要企業每年擔負的費用約120萬。

在張曉昊看來,這些都不能算是環保成本,而是企業生產成本中的環保支出,是基本且硬性的配套要求。一臺年產值平均在3~5萬的噴水織機,繳納1200元的汙水處理費並不算多。“以前行情真的不好的時候,的確有企業不肯交汙水處理費,就會出現應收帳款。但現在企業的覺悟也都變高了,有的甚至嫌一個月一個月交麻煩,主動交一年的。”張曉昊說,因為企業開始意識到,不夠環保就會被市場淘汰。

陸國祥表示,原先吳江整體企業的中水回用比率不到10%,目前已經實現中水回用織機約8.7萬臺,回用率超過了30%,明年的目標是要努力達到100%的回用。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